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06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1

出诊时间:每周星期四、五上午出诊。

最新统计表明耳石症是引发眩晕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约占因眩晕、头晕而就诊病人总数的1/3以上。

【定义】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故现阵发,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病因】原发性没有明确原因的耳石症,约占耳石症的50~70%。原发性的耳石症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耳石病:迷路发生老年性改变,或退行性变时,椭圆囊斑变性;外伤:轻度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可致本病;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内耳供血不足。

继发性可有明确病因。头部外伤或内耳手术继发耳石症较为多见。

【临床体征】1.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特点是头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短暂的眩晕,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但儿童少见。

2.耳石症最多见的主诉是躺下、床上翻身、屈身或仰视时出现眩晕。常见于下述活动时:起床、家务劳动、淋浴时洗头等。其他与耳石症相关的主诉包括眩晕停止后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的平衡障碍以及较为模糊的感觉如头晕或漂浮感。

3.眼震十分特殊。在坐位训练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的短暂的易疲劳的眼球震动,左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眼睛震持续过程中,先是逐渐增强,其后逐渐减弱,当从卧位回至坐位时,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的短暂低速度眼震。

4.眩晕的周期。可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眩晕的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飘浮感。

【治疗】治疗目标是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出现眩晕症状的患者应首选神经内科就诊,明确眩晕的病因,排除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晕,只有明确诊断,才能有效治疗。目前治疗耳石症的方法有:

手法复位:是治疗耳石症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复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耳石症手法复位看似简单,但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更不该患者自行复位,以免发生危险。此外,由于手法复位不能实时记录、存储复位情况,诊疗具有主观差异性。

SRm-iVBppV眩晕诊疗系统:该系统是通过观察人体在空间不同平面,不同角度加速度运动过程中眼震的变化,了解被检查者双侧内耳平衡功能对称状态,从而可以对双侧内耳的平衡障碍进行诊断及复位治疗。该系统可精确、数字化地诊断治疗BppV,避免了手法诊断、复位治疗BppV时所引起的颈部、背部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重要的是诊治疗效更显著,是目前眩晕性疾病诊疗的首选先进技术。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2

【关键词】耳石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39-02

BppV,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眩晕,也称作“耳石症”。其眩晕性质与头部或身体的姿势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为阵发性眩晕。其发病机制目前存在两种学说,可分为壶腹嵴帽耳石症以及半规管耳石症两大类。此种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因为认识不足,一些基层的医生往往容易误诊,延误患者病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能够准确快速的确诊此疾病,采用耳石复位法进行针对性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院180例BppV患者,其中,男性87例,女性93例;年龄27~69岁,平均46岁,180例患者通过“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地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1)旋转性眩晕(即随改变而发生的眩晕),最常见为头部位置改变时诱发眩晕,每一次所持续的时间不超过1min,可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2)神经系统未见听力障碍及定位症状及体征;(3)旋转试验可诱发出典型短暂的眼球震颤(变位眼震试验阳性),也可为阴性;(4)颅部mRi检查前庭无异常。其中变位眼震试验阳,并且其他诊断要点符合者,可确诊为BppV,旋转试验阴性,变位眼震试验阴性,但其他诊断要点符合者可作为BppV疑似病例。此180名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94例,水平半规管BppV86例。

1.2方法

将180名患者随即分为两个组:(1)药物组84例,平均年龄45.6岁,其中,确诊病例63例,疑似病例21例。(2)耳石手法复位组96例,平均年龄46.3岁,其中,确诊病例69例,疑似病例27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其中,药物组给予常规舒血宁20mL,iv,每天1次,共14d。CRp组采取Semont、epley以及Barbecue三种手法复位:1、对后半规管BppV患者,采取Semont或epley手法:Semont手法:①让患者取坐位,在治疗者的帮助下,使患者头向健侧旋转45°,并向患侧快速侧卧,②患者快速移动身体呈坐位,并经坐位至对侧卧位,头向下旋转45°,③让患者慢慢坐起,取头直位。按照以上三个步骤,进行循环治疗,在每一个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epley手法:①患者于治疗台取坐位,治疗者帮助患者迅速换至仰卧,头悬位(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并协助患者将头扭转至患侧45°,②使患者头逐渐转正,然后向健侧继续偏45°,③将患者头部及身体同时向健侧翻转,使患者侧卧于治疗台,并保证头部偏离仰卧位135°;④使患者坐起,并保持患者头前倾20°。以上四个步骤为一个治疗循环,每一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2、对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采用Barbecue手法复位:①患者取坐位,在治疗者帮助下,换至平卧位,头同时向健侧旋转90°;②使患者身体向健侧方向翻转180°,同时头旋转90°,使鼻尖朝下。③患者继续翻身,直至翻转到起始卧位。即身体旋转一周,头部完成3个90°旋转。每一个待眼震消失,继续保持1min。以上三种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平均每天治疗1~2次,每次重复3~6个循环,需注意。在患者治疗结束后的48小时内,应尽量保持头直位,且睡眠半卧位,尽量避免让头部承受剧烈的运动。

1.3疗效评估

对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3、7、14d分别进行疗效评估:①痊愈:眩晕及眼震等症状消失,旋转试验呈阴性;②改善:仍存在眩晕及眼震等症状,但每天的发作次数对比治疗之前减少>50%,或眩晕消失,但头晕或不平衡感等问题依旧存在,抑或旋转试验所诱发眼震时间缩短;③无效:治疗后,眩晕及眼震的发作未见明显变化。痊愈和改善均视为有效。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对以上治疗过程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各评定时间点CRp组疗效均明显优于药物组,见表1。

表1各评定时间点2组疗效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BppV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又被称为耳石症。这种疾病是一种良性疾病,若能及时准确的确诊,能够进行对症性有效治疗。

通过以上临床研究数据,可明显看出,耳石复位法进行BppV的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可高达100%。所以,此种疾病重点在于病史采集以及各种实验性检查等步骤。一旦确诊,可以采用耳石复位疗法进行迅速有效的治疗。

此次研究,为周围性眩晕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数据直观可见,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对于BppV患者来说,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且经济便捷,非常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庄建华,李焰生,赵忠新,等.颗粒复位手法治疗36例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1):17~19.

[2]储旭华,夏怀林,汪滨农,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自我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22~124.

[3]董万利,殷晓菁.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07,1(3):143~146.

[4]孔繁元,粟秀初,黄如训.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说明之二:引起眩晕的常见疾病[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95~397.

[5]CohenHS.newepidemiologicalFindingson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S0022-3050),2007,78(7):663~663.

[6]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2007,42(3):163~164.

[7]宋海涛,高波,彭好,等.165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管石复位治疗疗效观察[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6,4(4):283~286.

[8]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良性阵法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164.

[9]区永康,郑亿庆,陈玲,等.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6,4(4):279~282.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3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R76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9-0121-02

doi:10.14033/ki.cfmr.2016.19.06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青中年头晕患者主要发病原因,但随着对BppV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老年BppV患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1]。老年BppV患者因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易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2]。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效果,减少误诊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明确诊断为BppV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排除标准:年龄80岁,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或颈椎病,不能耐受耳石法复位者。

1.2诊断标准

按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BppV诊断标准:(1)头位变化时出现眩晕发作,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min,无耳蜗受损症状;(2)没有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可诱发眩晕与向地性眼震;(3)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发作[3]。

1.3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压测量、心电图、血常规、生化血糖、血脂方面检查并记录,均行头颅Ct及彩色多普勒脑血管超声检查(tCD),必要时行颈动脉超声及头mRi检查。

1.4治疗方法

后半规管BppV采用epley手法复位。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混合型BppV采用epley联合Barbecue翻滚法复位。

1.5疗效评估及随访

疗效评估:(1)痊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2)有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3)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3]。所有患者均于就诊后1、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复况。

2结果

64例BppV患者中女45例(70.3%),男19例(29.7%),平均年龄(68.8±6.2)岁。合并高血压48例(75.0%),糖尿病29例(45.3%),高脂血症38例(59.4%)。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左右翻身或起床时出现头晕,伴有视物旋转、视物晃动或自身旋转感,可伴有呕吐、心慌、出汗等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病程1d~2个月。64例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44例(68.8%),水平半规管BppV13例(20.3%),混合受累7例(10.9%)。tCD检查中显示50例(78.1%)出现血流减慢,10例(15.6%)血流速度增快,4例(6.3%)血流速度大致正常。

39例患者经1~2次手法复位后症状完全消失,20例患者经过3~4次手法复位后头晕症状及眼震完全消失,有5例患者因复位过程中出现严重头晕、呕吐症状不能耐受手法复位改为静点药物治疗,手法复位的总有效率为92.2%。随访过程中1周~1个月内复发3例(4.7%),1~3个月复发5例(7.8%),3~6个月复发8例(12.5%),半年内共复发16例,总复发率为25.0%。

3讨论

BppV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壶腹嵴顶结石假说和半规管结石假说,两种假说的基础都是耳石学说,都认为有耳石脱落。壶腹嵴顶结石假说指耳石黏附于半规管壶腹嵴,导致对重力变化的敏感性增加,变动时引起眩晕及眼震的出现。半规管结石假说是指耳石颗粒悬浮于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中,当头部处于激发时,内淋巴流动使壶腹嵴受牵引偏移而引起眩晕及眼震的出现[4]。随着对BppV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BppV已经是老年人周围性眩晕的主要原因[5],许多主诉眩晕的老年人因为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而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既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又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掌握老年BppV的临床特点可以有效的减少误诊率。

本研究显示老年BppV以女性患者多见,占70.3%,可能与女性口服避孕药,绝经后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导致骨密度减低和骨质疏松,从而导致耳石的钙化脱落有关[6]。老年BppV患者合并症较多,易误诊,大部分老年BppV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在tCD检查中血流速度减慢较常见,与老年患者血管狭窄,管壁粥样硬化斑块有关。本组64例老年BppV患者中各半规管发病情况中以后半规管多见,占68.8%。这与后半规管在迷路中的解剖位置有关,在各半规管中后半规管位置最低,且最易受到重力影响,所以发病率最高[7]。

基于BppV的管石发病机制,目前国际公认BppV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通过改变将脱落的耳石进行复位。本研究结果表明64例老年BppV患者手法复位的总有效率为92.2%,提示手法复位对于老年BppV患者疗效确切。与郭敏等[8]研究老年BppV患者单纯进行手法复位总有效率90.7%的结果相似。老年BppV患者的另一特点就是复发率高,颅脑外伤、脑卒中、偏头痛、梅尼埃病、颅内或颈动脉狭窄等均被认为是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9]。文献[10]表明,老年BppV患者在治愈后的6~9个月复发率为28.3%,本研究老年BppV患者6个月的总复发率为25.0%。相对于中青年BppV患者而言,老年BppV患者因大多合并有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容易造成迷路动脉缺血,影响内耳微循环,导致耳石脱落。老年患者合并骨质疏松造成耳石钙化脱落也是复发率高的另一主要原因[11]。

老年BppV患者大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生如不能掌握其临床特点很容易造成误诊,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研究表明老年BppV患者进行手法复位疗效确切,且简单方便易行。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老年BppV的认识,降低误诊率,对诊断明确患者及时进行手法复位治疗。

参考文献

[1]BatuecasCa,trinidadRG,SchaezkC,eta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intheelderly[J].Gerontology,2013,59(5):408-412.

[2]司爱丽,吴盛华,乔春艳,等.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65例报告[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0):86.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2):163-164.

[4]吴雅丽.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117-119.

[5]岳伟,相蕾,张雅静,等.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颅内外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4):355-358.

[6]Yamanakat,ShirotaS,SawaiY,etal.osteoporosisasariskfactorfortherecurrence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Laryngosocope,2013,123(11):2813-2816.

[7]李亚楠.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47-48.

[8]郭敏,江超武,李书聆,等.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6):126-129.

[9]方芳,邓晓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治疗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20):188-190.

[10]王春燕,夏菲,王彦君,等.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7):796-799.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4

【摘要】目的探讨epley手法第2、4步骤出现的眼震形式与复位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epley手法对73例确诊BppV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患者进行治疗,在裸眼状态下观察治疗过程中位置性眼震的特点,并根据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眼震形式将患者分为3组: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Ⅰ组)、相反方向的眼震(Ⅱ组)、无眼震(Ⅲ组)。结果在手法复位第2步骤,有56例患者出现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与其DixHallpike试验第1步骤眼震一致),6例患者出现反向的眼震,11例患者未出现眼震。56例患者中有40例首次复位成功,12例第2次复位成功;相反,经过2次复位后,6例出现反向眼震的患者中有4例,11例无眼震的患者中有7例,均复位失败。在首次或第2次复位成功过程中,42例的Ⅰ组患者在手法复位第4步骤时出现下跳性眼震。结论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出现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以及第4步骤出现下跳性眼震,大多数可以预示着复位成功。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半规管;epley手法;眼震形式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nystagmuspatternsduringthesecondandfourthpositionoftheepleymaneuveranditscorrelationwiththerepositioningresults.methodstheepleymaneuverwasperformedin73patientswithconfirmedposteriorcana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pCBppV).thecharacteristicsofpositioningnystagmuswereinvestigatedusingnakedeye.Duringthesecondpositionoftheepleymaneuver,theywereclassifiedaccordingtonystagmuspatternsintothreegroups:torsionalupbeatingnystagmus(groupⅠ),reversednystagmus(groupⅡ),nonystagmus(groupⅢ).ResultsDuringthesecondposition,56patientsdevelopedtorsionalupbeatingnystagmus,whichwasinthesamedirectionduringthefirstposition(DixHallpikemaneuver),whereas6patientsshowedareversedpattern.in11patients,nystagmuswasnotinducedduringthesecondposition.Repositioningwassuccessfulin40ofthe56patientsaftertheinitialtreatment,andanother12achievedresolutionafterthesecondtreatment.incontrast,4ofthe6patientswithreversednystagmusand7ofthe11patientswithoutnystagmusfailedtoresolveafterthetwotreatment.ofthe56patientswithtorsionalupbeatingnystagmus(groupⅠ),42patientswiththedownbeatingnystagmusinthefourthpositionhadresolutionofBppVafterthefirstorsecondtreatment.Conclusiontorsionalupbeatingnystagmusinthesecondpositionanddownbeatingnystagmusinthefourthpositionoftheepleymaneuver,mostlypredictsasuccessfulrepositioning.

【Keywords】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posteriorcanal;epleymaneuver;nystagmuspatter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之一,随着BppV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明确,耳石复位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耳石复位治疗前要求能准确定位患侧半规管[1],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canalBppV,pCBppV)可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观察到典型的眼球震颤可确定病灶侧。对于病灶在单侧pCBppV可行epley手法复位,在复位过程中旋转运动刺激半规管的壶腹嵴可引起眼震。我们对200510~200903收集的73例门诊或住院BppV患者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组男20例,女53例;年龄21~79岁,平均55.8岁;病程1d~2年,平均28d。第1次发病57例,多次发病16例。合并头部外伤12例,原发性高血压46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症23例,偏头痛12例,慢性中耳炎9例,前庭神经元炎3例。BppV病灶在左侧28例,右侧45例。

1.2方法

1.2.1诊断: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2]:①典型的临床症状: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史,恶心、呕吐少见,常见发病体位是起、卧时。②特征性试验——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阳性,即受检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转45°(注视检查者),迅速将受检者放倒,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经过3~5s潜伏期后出现眩晕和方向指向受试耳、带上跳性(upbeating)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持续时间多数不超过30s,呈疲劳性。恢复原坐位时出现反方向的旋转性眼震。③行仰卧侧头试验为阴性。所有纳入标准的患者均行双侧DixHallpike试验及仰卧侧头试验,以排除双侧pCBppV、水平性位置性眩晕(兼具pCBppV和HCBppV特征)。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经头部Ct或mRi、颈椎mRi等有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1.2.2治疗方法:epley手法(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共4个步骤[3]: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头悬位(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并向患侧扭转45°,使管石沉到后半规管中部。②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使管石移近总脚。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头部偏离仰卧位135°,使管石通过总脚。④坐起,身体及头部转正前方,头前倾20°,使管石回归椭圆囊。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每一治疗循环后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或坐原位至少10min以防跌倒,每个患者就诊首日接受1~2个治疗循环(首次复位成功者只行1次治疗)。

在上述复位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主观反应,如眩晕、恶心、呕吐等,4个治疗步骤中嘱受试者应配合睁眼,治疗者要密切观察眼震变化,并根据epley手法复位过程中第2步眼震变化予以分组: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Ⅰ组),背向患侧耳、带下跳性(downbeating)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Ⅱ组),无眼震(Ⅲ组)。治疗结束后即可正常工作,不限制头部活动,复位成功后6个月电话随访。

1.2.3疗效评定:①成功:眩晕消失,DixHallpike试验阴性。②失败:眩晕及位置性眼震仍存在。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确诊单侧pCBppV73例,首次行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时,出现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Ⅰ组)56例,其中首次epley手法复位即成功40例,占71.43%;出现相反(背向患侧耳,带下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Ⅱ组)6例,其中首次epley手法复位即成功1例,占16.67%;未出现眼震的(Ⅲ组)11例,其中首次epley手法复位即成功3例,占27.27%;Ⅰ组与Ⅱ、Ⅲ组的首次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017、5.995,p<0.05),见表1。

3组首次epley手法复位失败患者第2次行同方法复位,Ⅰ组复位成功12例,占75%;Ⅱ组复位成功1例,占25%;Ⅲ组复位成功1例,占12.5%;Ⅰ组与Ⅱ、Ⅲ组的第2次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7、0.008),见表2。

Ⅰ组56例患者在epley手法复位(≤2次)过程中,第4步骤出现带下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43例,两次复位共成功42例,占97.67%;仅有第2步骤出现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而第4步骤未出现眼震13例,两次复位共成功10例,占7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epley手法复位过程中第2步眼震形式及其首次复位疗效(略)

注:Ⅰ组与Ⅱ组比较,χ2=5.017,*p=0.025

表23组首次复位失败患者第2次以同方法复位疗效(略)

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p<0.05

表3Ⅰ组56例患者epley手法复位(≤2次)过程中第4步眼震形式及其疗效(略)

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5

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共6例患者复发,占8.2%;其中Ⅰ组有4例复发,Ⅲ组2例复发,Ⅱ组无复发。

3讨论

关于BppV发病机制主要存在两种学说:一是以epley[4]提出的“半规管耳石症”(canalithiasis),认为变性的耳石悬浮在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液中,当头位变动时,变性的耳石及内淋巴液均发生离壶腹运动,使壶腹嵴神经兴奋,出现眩晕、眼震。二是Schuknecht[5]提出的“壶腹嵴帽耳石症”(cupulolithiasis),认为因椭圆囊自发性退变,耳石自囊斑上脱落,沉积在后半规管壶腹嵴上,从而使其对重力变化的敏感性增加,当头位改变时,诱发壶腹帽耳石发生变位,临床上出现眩晕、眼震等表现。由此可见眼球震颤可由旋转运动刺激半规管的壶腹嵴引起。从发生机制来看,眼震慢相是前庭活动相,快相为眼球的快速复位活动,临床上一般以快相作为眼震的方向,眼震快相运动一般认为是大脑皮质兴奋后对眼球位置的矫正动作,但其神经通路不甚清楚[6]。“半规管耳石症”和“壶腹嵴帽耳石症”在临床表现上均可出现短暂眩晕、眼震,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上述两种耳石症患侧半规管中的壶腹帽均可能发生离壶腹运动,故根据病史或行该诱发试验难以将二者相鉴别。后半规管耳石症多于后半规管壶腹嵴帽耳石症,epley手法复位是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发病机制而设计的。epley手法复位第2步出现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预示着耳石颗粒离壶腹运动,第4步坐起后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预示着耳石颗粒回归椭圆囊,故我们选择观察epley手法复位第2步、第4步的眼震变化来判断复位效果。

对于pCBppV患者,可以通过epley手法复位过程中出现的眼震特征来预测耳石复位的效果[7],其中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的眼震形式很重要。Brandtt等[8]认为在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时诱发出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预示着复位成功。本研究资料中3组患者在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时的眼震形式不同,其中Ⅰ组(指向受试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的首次复位成功率为71.43%,远高于出现反向眼震的Ⅱ组(16.67%)、无眼震的Ⅲ组(2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特别是高龄)初次经历epley手法复位,配合欠佳(如恐惧,转头或转身动作速度较慢、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观察及治疗效果,但患者经历一次复位过程后心理有所准备,动作配合改善,故我们予以第2次epley手法复位,其中Ⅰ组患者再次复位的成功率为75%,也远高于Ⅱ组(25%)、Ⅲ组(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在此步骤中诱发出的眼震与DixHallpike诱发试验倒下时的眼震(指向受试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一致,说明耳石碎屑离壶腹运动,逐渐移向半规管的总脚,这将预示耳石复位成功率较高。Ⅰ组中2例患者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动后气喘明显,其余2例因颈部肌群僵硬,转头不到位,2次复位后均不成功。

在我们的资料中,Ⅱ组患者首次及第2次复位失败分别占83.33%、75%,说明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时,出现相反形式眼震的大多数患者预示着复位失败。在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出现这种眼震,可能有两种机制[7]:首先,耳石碎屑可能黏附在壶腹帽,导致壶腹帽向壶腹运动,这可能是壶腹嵴帽结石的特征性体征;其次,自由漂浮的颗粒可能移回壶腹帽。出现指向健侧耳、带下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多数预示着复位失败[8],需要重新手法复位或改用Semont手法(针对壶腹嵴帽耳石症)。需要注意的是该类型眼震的pCBppV容易与前半规管BppV(anteriorcanalBppV,aCBppV)相混淆,后者有以下两个特点[9]:(1)单侧aCBppV患者行双侧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可能均阳性,此时眼震表现为单纯快相向下,或者带有很弱的旋转性眼震,但由于潜伏期短或快相向下眼震太强烈,临床上不易观察到;(2)aCBppV患者直悬头位试验(头超出床沿并悬垂直位)检查阳性,直悬头位试验时头位要比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低约20°(后者因为头部已向一侧水平转45°,倒下后头部无法达到更低位置),头位更低20°对于诱发aCBppV至关重要(此时前半规管壶腹帽处于垂直向下位置,易诱发出眼震)。Ⅱ组6例患者行双侧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及直悬头位试验后排除了aCBppV。

Ⅲ组患者经过2次epley手法复位后仍有7例复位失败,其中3例行多次Semont手法,4例重复多次行epley手法复位(其中1例最多达26次),最终全部复位成功,说明两次epley手法复位时第2步骤均未出现眼震的,可能为顽固性BppV。在这步骤中未出现眼震可能有以下四种机制:(1)壶腹嵴帽结石:壶腹帽可能与重力轴线平行,这种头位情况下壶腹帽未发生偏移。(2)半规管中分散的颗粒既有向壶腹方向移动,又有离壶腹方向移动,导致复位效果不佳。(3)适应性可能抑制了眼震的出现。(4)复位中自由漂浮的颗粒密度较低、松散,以致于无法诱发出眼震。令人感兴趣的是,timothyC[10]利用合并流体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来研究BppV时,发现耳石颗粒分散后产生的眼震并未减弱,反而更明显。

Ⅰ组56个患者首日接受epley手法复位1~2次,第4步骤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眼震的43例患者,其复位成功率达97.67%;而该步骤未出现眼震的13例患者,其复位成功率达7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Ⅰ组患者在epley手法复位第4步骤时,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眼震,提示耳石复位成功率更高。Brandtt等[8]认为,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后坐起,因为耳石颗粒向壶腹移位,所以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根据这个理论,在epley手法复位第4步骤时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预示着复位失败?然而在我们的观察中,复位第4步骤时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大多数预示着复位成功(成功率达97.67%),这两者机制的不同:epley手法复位第2步出现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耳石颗粒离壶腹运动,移向半规管的总脚,第3步使耳石颗粒通过总脚,第4步坐起后耳石颗粒回归椭圆囊,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而DixHallpike诱发试验后坐起,耳石颗粒未经历离壶腹运动,通过总脚等步骤,坐起后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是因为耳石颗粒向壶腹运动。

在复位治疗过程中,由于潜伏期短或眼震较弱时,若配合使用红外视频眼动采集仪,通过视频影像可更直观地观察BppV患者的眼动变化,特别是对旋转性或扭转性眼震的观察[11]。我们发现5例复位成功患者,在耳石复位坐起或移向靠背椅后10min内出现瞬间向后倾倒,这可能是耳石碎屑出现在椭圆囊新的、不熟悉的位置,人体对此刺激产生的前庭功能有一个过程,因此复位后10min内要特别小心对患者的防护,以免跌倒。目前不支持复位过程中常规使用乳突振荡器,复位后患者不必要保持头部直立24~48h[12]。至于每个复位步骤姿势保持时间与疗效的关系需要更多的研究。

总之,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出现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以及第4步骤出现下跳性质的眼震,大多数预示着复位成功。【参考文献】

1]HanBi,ohHJ,KimJS.nystagmuswhilerecumbentinhorizontalcana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neurology,2006,66:706710.

[2]邢光前,卜行宽.颗粒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163.

[3]epleyJm.thecanalrepositioningprocedure:Fortreatment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otolaryngolHeadneckSurg,1992,107:399404.

[4]epleyJm.newdimensions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otolaryngolHeadneckSurg,1980,88:599605.

[5]SchuknechtHF,RubyRR.Cupulolithiasis[J].advotorhinolaryngol,1973,20:434.

[6]王德生,金立德,张守信.眩晕诊断与治疗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465.

[7]ohHJ,KimJS,HanBi,etal.predictingasuccessfultreatmentinposteriorcana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neurology,2007,68(15):12191222.

[8]Brandtt,Dieterichm,Struppm.physicalLiberatorymaneuvers.Vertigoanddizziness[m].London:Springer,2005:4750.

[9]Bertholonp,Bronsteinam,DaviesRa.positionaldownbeatingnystagmusin50patients:cerebellardisordersandpossibleanteriorsemicircularcanalithiasis[J].Journalofneurologyneurosurgeryandpsychiatry,2002,72:366372.

[10]timothyC,Hain,toddm,etal.Clinicalimplicationsofamathematicalmodel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annn.Y.acadSci,2005,1039:384394.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5

[关键词]手法复位;眩晕;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4(b)-0078-02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1]。BppV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头位改变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仅持续数秒钟至一分钟)。多数患者在躺下,坐起,后仰,前倾时出现眩晕。可通过试验诱发眼震及眩晕。临床上,BppV常被误诊。且药物治疗BppV的疗效往往不佳。及时诊断,并采用手法复位,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2]。临床上有3种较为常见的复位手法,即Semont复位法,Harvey复位法,epley复位法[3]。为分析手法复位对位置性眩晕(良性)的临床疗效情况。现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4例BppV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试验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治疗,疗效较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64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82例。164例患者均符合相关纳入标准。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48例。年龄17~78岁,平均(55.9±8.2)岁。病程1~6个月,平均(2.8±0.9)个月。病史:高血压(原发性)29例,高血脂16例,颈椎病24例,冠心病8例,头部外伤史5例。水平半规管位置性眩晕(HC-BppV)9例;中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pC-BppV)73例。试验组中,男性33例,女性49例。年龄18~78岁,平均(56.1±8.1)岁。病程1d~7个月,平均(2.9±0.9)个月。病史:高血压(原发性)28例,高血脂17例,颈椎病25例,冠心病7例,头部外伤史5例。HC-BppV9例;pC-BppV73例。

1.2纳入标准

根据《眩晕诊治专家共识》[4]的相关标准制定相关纳入标准。①头部处在某一特定所诱发的眩晕(短暂性,仅持续数秒钟至一分钟)。②诱发试验,可诱发出眩晕及眼震。患者上半规管或者后半规管病变时。Dix-Hallpike的试验结果呈阳性。患者水平半规管出现病变时,滚转试验结果呈阳性;且潜伏期较短(

1.3排除标准

根据《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5]制定相关排除标准。①164例患者经颅脑影像学检测,均未见显著异常;②无慢性中耳炎;③无严重心脏病;④无梅尼埃病;⑤无严重颈椎病变。

1.4检查方法

①Dix-Hallpike试验。检查时,嘱患者坐在床上,头偏向一侧(45°),然后,快速的将其放倒,使患者头部超过床缘并下垂(30°),若患者出现眼震(快相旋转性)及视物旋转症状,即为阳性。②仰卧侧头试验。检查时,嘱患者坐在床上,然后,快速的将其放倒(仰卧位),随后将患者头向一侧旋转(90°),若患者出现眼震(水平性)及眩晕,即为阳性。在上述两种检测中,头转向哪测患者出现眼震,则代表哪测存在病变。该研究中,164例BppV患者中,HC-BppV18例;pC-BppV146例。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82例患者采用止晕,镇静及改善脑循环等对症疗法。试验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手法复位治疗,即73例pC-BppV病人采用epley复位;9例HC-BppV病人采用Lempert复位。

试验组73例pC-BppV病人采用epley复位(改良)。①将患者头部转向病灶侧,倾斜45°;然后,快速将患者放倒(使之处于仰卧位),使患者头部超过床缘并下垂(30°),停留30s。②将患者头部转向健侧(90°),使病变耳朝上,然后,停留30s。③嘱患者将身体转向健侧,头部随之转动,面向地面,停留30s。④嘱患者坐起,低头(30°)。试验组9例HC-BppV病人采用Lempert复位。①患者在治疗床上平躺;②将患者头部转向健侧(90°);③嘱患者随之转动身体,即有仰卧位变成俯卧位;患者头部保持不动;④转动头部,使患者面朝下;⑤继续转动头部,使病耳朝下;⑥嘱患者直立。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转头动作需在短时间内完成。若患者处于某一头位时感觉不适、头晕,则应停止转动,密切观察患者眼震情况,待到眼震消失30s,重复刚才转动动作,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进行手法复位1次/d,每隔3d进行1次随访。若患者再次发病,可继续接受治疗,直至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

1.6疗效评定

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痊愈:眩晕和处在某一位置触发的眼震,完全消失;好转:与治疗前相比,眩晕和处在某一位置触发的眼震明显改善,但是尚未完全消失;无效:与治疗前相比,眩晕和处在某一位置触发的眼震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好转率+痊愈率[6]。

1.7统计

应用SpSS19.0统计学系统,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试验组,治愈率82.93%,好转率10.98%,无效率6.10%,总有效率93.90%;对照组,治愈率64.63%,好转率14.63%,无效率20.73%,总有效率79.2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试验组不同复位手法的疗效情况分析

试验组9例HC-BppV患者手法复位总有效率为88.89%;73例pC-BppV患者手法复位总有效率为94.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BppV,它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耳科疾病,它属于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BppV的发病机制尚不清除,临床上存在以下两组假说。①壶腹嵴顶耳石症[7]学说。该学说认为,患者椭圆囊变性,耳石脱落,粘附于患者pS壶腹嵴,继而引起壶腹嵴比重变化,致使患者重力变化敏感性增强。患者头位改变,壶腹嵴内毛细血管发生异常偏斜,致使患者出现眼震及眩晕。该学说于1960年,由Schuknecht提出。②半规管结石。该学说认为,变性的耳石颗粒,并不是附着于壶腹嵴,而是游离在患者半规管内淋巴中。当患者头位改变(即处于诱发),耳石沿重力方向产生位移,继而引发患者内淋巴流动,牵引壶腹嵴,致使患者出现眼震及眩晕。该学说于1979年,由Hall提出。半规管结石假说受到多数专家及学者的认可。半规管结石可很好的解释位置性眩晕的五大症状,即眩晕发作,眩晕具有疲劳性,互换性,短暂性及潜伏期。临床上,药物治疗BppV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及时诊断,并采用手法复位,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手法复位疗法就是根据“半规管结石假说”创立的。设想按一定顺序改变患者头位,使患者耳石沿重力方向产生位移,最后回到椭圆囊内,从而达到减轻或者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BppV多累及患者后半规管,极少数累及患者外半规管及前半规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为:患者处于悬头位或者直立位时,后半规管处于较低位置,结石容易进入。本研究中,HC-BppV18例(10.98%);pC-BppV146例(89.02%)。因半规管位置不同,所以应采用不同的复位手法,即pC-BppV病人采用epley复位;HC-BppV病人采用Lempert复位。在进行手法复位的过程中,每个步骤均应重复多次,并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耳石顺利回到椭圆囊。复位后,患者应保持头部直立;尽量避免弯腰,低头,抬头等动作;休息时,取健侧半卧位;以防耳石再次回到半规管。在采用Lempert复位时,一定要确保翻滚次数足够(应达到270b)。复位后,嘱患者一段时间内保持健侧卧位(患耳在上),以防止疾病复发。epley认为,治疗应重复进行,直至患者眼震消失或者眼震明显改善不伴其他症状为止。Smouha则认为,反复治疗十分必要,但一部分患者的疗效是因为适应,并不是颗粒回到了椭圆囊。

该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止晕,镇静及改善脑循环等对症疗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试验组,治愈68例(82.93%),好转9例(10.98%),无效5例(6.10%),总有效77例(93.90%);对照组,治愈53例(64.63%),好转12例(14.63%),无效17例(20.73%),总有效65例(79.2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

[参考文献]

[1]曾晓利.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120例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10):243.

[2]刘秋玲,王跃建,周晓娓.1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治疗[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4):427-430.

[3]肖建萍,黄顺贵,钟晓闵.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前沿,2009,4(4):84.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71.

[5]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2):163-164.

[6]刘玉芝,邱新文,谭跃文.手法复位中的限制对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0(9):2370-2371.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6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甲磺酸倍他司汀;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R7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3(c)-0061-03

Diagnosisandtreatment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

HUanGHai-qiong

people′sHospitalofHeyuanCityinGuangdongprovince,Heyuan51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medication-assistedmanualreductioninthetreatment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methods60casesofpatientswith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inourhospitalfromDecember2009toDecember2012wereselected,andwerediv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eachgroupof30cases,theobservationgroupwerereceivedoralbetahistinemesilate+manipulativetreatment,thecontrolgroupwerereceivedmanipulativetreatment.theclinicalefficacywascompared.Results1dayaftertreatment,thetotaleffevtiverateofobservationgroupwas83.33%(25/30),thecontrolgroupwas80.00%(24/30),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p>0.05);10daysaftertreatment,thetotaleffectiverateofobservationgroupwas96.67%(29/30),thecontrolgroupwas73.33%(22/30),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p

[Keywords]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etahistinemesylate;manipulativereductio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主要症状为患者头部活动到一定位置后突然眩晕,有漂浮感[1]。该病治疗存在一定难度,患者常常辗转于不同医院,花费大量医疗费用却难以得到有效治疗,频繁发作的眩晕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日常风险。本院应用手法复位结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②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耳炎患者,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严重颈椎病患者,梅尼埃病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③不合作者及正在参加其他医疗实验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1~72岁,平均(45.00±13.29)岁,病程6h~3年,其中病程<1周者19例,2周~2个月者7例,>2个月者4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2~72岁,平均(45.0±14.12)岁,病程7h~3年,其中病程<1周者18例,2周~2个月者8例,>2个月者4例。两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

①头部活动到一定位置后出现短暂眩晕;②变位性眼震试验下具有典型性特点,且具有疲劳性与潜伏性。

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采取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手法复位治疗,第1天给予手法复位,10d内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

epley复位法:①患者取坐位,在治疗者的帮助下向患者转头45°,然后迅速取仰卧悬头位;②逐渐转正头部,继续向健侧转向45°;③向健侧翻转患者头部连同身体,使其仰卧在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约135°;④使患者坐起,头部前倾20°。以上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取一个,眼震消失后继续保持30s~1min。

Barbecue翻滚法:①患者坐于治疗台,治疗者帮助其迅速平卧,头部及躯干向健侧扭转90°;②头部及躯干再向健侧扭转90°,鼻尖朝下;③头部及躯干再向健侧扭转90°,此时患者仰卧于患侧;④头部及躯干再向健侧扭转90°,此时患者仰卧,然后坐起。完成4个90°翻滚为1个治疗循环,每取一个,眼震消失后继续保持30s~1min。

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药品名敏使朗,由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40130,6mg/片,10片/板×3板/盒],1~2片/次(甲磺酸倍他司汀一次量6~12mg),3次/d,饭后口服,可视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1.3.2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4疗效评价标准[4]

①痊愈:眩晕完全消失,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②有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有所减轻,但未消失;③无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未出现改善;④复发:治疗有效者在复查时再次出现眩晕或位置性眼震。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1d后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1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10d内的复发率为4.00%(1/25),对照组在10d内的复发率为29.17%(7/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治疗1d后两组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2.2治疗10d后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10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10.34%(3/29),对照组复发率为68.18%(15/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治疗10d后两组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有50%~70%为原发,无明显病因,30%~70%属于继发,常继发于迷路炎、偏头痛、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病理条件下。该病病因包括内耳缺血、睡觉时的、内耳手术、骨质疏松、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应用及不良情绪等,特点在于患者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位置后出现眩晕,并伴随眼震,持续时间一般短于30s[5-7]。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活影响,但大部分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就诊时往往前往神经内科、骨科等,因而常常得不到有效的诊断与处理。

耳石症假说最早出现于1969年,一些眩晕患者行半规管手术时,发现半规管里的内淋巴中存在一些可移动颗粒物质,即耳石。随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机制才被阐明,一是壶腹嵴顶说,椭圆囊内的耳石脱落到半规管内,活着黏附在壶腹嵴上,导致内淋巴与壶腹嵴顶的密度不同,使得比重出现差异,壶腹嵴对重力异常感知,从而出现眩晕[8-10];二是半规管结石说,各种原因导致的耳石脱落,或变性耳石聚集在半规管近壶腹处,但头部位移到激发位后,在重力作用下耳石向离壶腹方向移动,形成离壶腹内淋巴流,导致嵴顶出现移位,引起眼震和眩晕[11]。

手法复位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主要方法,虽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耳石复位方法较多,但都是根据其发病机制而设计,通过沿特定空间平面进行头位变动[12]。epley手法复位与Barbecue翻滚疗法是手法复位的常用手法,有研究者认为,两者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疗效,且同一复位手法多次应用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次应用,可以有效缩短治疗周期[13]。有报道认为,两种方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有效率可达80%左右,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符。

有文献认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常见,本组60例患者均属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主要是因半规管解剖不同导致的。站立位时,后半规管在前庭后下方,耳石移动后,易落在前庭后与基底,也就是后半规管处。而上半规管的后臂由于直接与总脚、前庭相连,因而其内的耳石可以自行排出,因此,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比,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很少发生。

临床治疗中,发现有的患者在经手法复位后眩晕立刻就能消失,而有的患者仍感觉头脑昏沉,有胀满感,甚至走路不稳。经分析,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耳石返回椭圆囊后椭圆囊斑的敏感性发生改变有关。有研究认为,耳石返回椭圆囊后,椭圆囊复合动作电位升高或降低。也有研究认为其与耳石碎片附着在椭圆囊新的位置导致耳石压力发生变化有关,机体对新刺激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aao)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应用指南提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耳石颗粒复位的短期疗效要优于前庭康复,但长期疗效相近。其次,耳石复位方法存在一定复发率,可增加其他药物辅助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随访。

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作用主要是减轻膜内迷路水肿,改善内耳微循环,临床常用于梅尼埃病所致的眩晕。甲磺酸倍他司汀是循环改善剂,能特异性地增加大脑和脑干内的血液循环,以及内耳微循环,消除内淋巴水肿,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眩晕与头晕。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化学结构与组胺相似,因此具有类组胺作用,例如增加血管通透性、扩张外周血管、收缩平滑肌、加速腺体分泌等。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甲磺酸倍他司汀对维持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复发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际治疗中,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病的患者,其复发率明显高于无基础病的患者。对于该类患者,应全面分析其原因,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可实施后半规管阻塞术或后壶腹神经切断术。

本次治疗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全部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认为手法复位结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智英,李颖,邹静,李焰生.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86-88.

[2]吴婉玉,廖俊,李庭梅.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丁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28-1929.

[3]冯智英,李颖,季伟华,等.手法复位治疗垂直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的疗效分析[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9,6(1):21-24.

[4]曹效平,王天生,顾东胜,等.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9,7(5):10-12,30.

[5]姚晓喜,田涛,杨期明,等.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3):14-16.

[6]田君海,薛海涛,董凯峰,等.不同类型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耳石复位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2(8):413-415.

[7]赵园园,刘俊艳.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36(4):324-328.

[8]雍先毅,单利华,朱志鑫.消旋止晕片联合改良epley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北方药学,2013,10(11):28-29.

[9]张忠南,卜明强.舒血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951-1952.

[10]杨道荣.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80-81.

[11]章燕幸,吴承龙,钟芳芳,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45.

[12]张学东.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临床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7):470-472.

[13]鲁杰,谢珂,孙民.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3):291-293.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7

【关键词】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

位置性眩晕又名壶腹嵴顶耳石症,多见于40~60岁成人。能是产生重力刺激敏感的诱因,由一定的头位所诱发的,持续短于30秒的剧烈眩晕[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25例位置性眩晕病人,男10例,女15例,年龄26-73岁,平均3岁。高血压13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5例,冠心病2例,房颤2例,颈椎病3例,吸烟6例,有酗酒史4例。

1.2临床表现周身情况良好,只在某种或头位时发生眩晕、恶心、呕吐等,如变换到另侧,好迅速好转,重复某种后症状又出现。一般潜伏期2~3秒,持续时间很少超过1分钟,很少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现象,更少发生倾倒。眩晕发作中无耳鸣、耳聋现象,已有的耳蜗症状亦不加重。病情多在数周或数月内行缓解,个别人也可待续到数年。病期中不头痛,亦无其他中枢神经体征。

1.3治疗方法

1.3.1保守治疗此症预后良好,常可自愈,但复发率高。个别长期不愈者可采用对症疗法,如口服安定、谷维素药物。如眩晕严重,可给予改善循环,抗晕动等治疗,如倍他司丁加山莨菪碱或东莨菪碱、、利多卡因等,必要时可肌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等。

1.3.2强迫锻炼可利用具有疲劳反应的特性,每日固定在诱发上进行长期锻炼,久之即可适应而不再有眩晕感。管结石复位法后,患者回家需睡高枕数日,不向患侧卧位。一周后不痊愈,可重复治疗。如超过3次仍不好,应进一步检查,包括mRi检查,除外颅内病变,如小脑梗塞等。

1.3.3手术治疗极少数复发率高,药物治疗效果差,为防止突然出现头晕时出现危险等,严重影响到生活工作的病人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1.3.4神经调节睡眠,焦虑等均与该病的发作有一定关系,因此必要时可给予调节睡眠,抗焦虑等治疗。

2结果

25例病人经上述治疗方案治疗1~3d后,25例tia症状完全控制,出院后3个月内有复发病人,但均自行做操,锻炼得到控制,无复发住院病人。

3讨论

位置性眩晕首先需要明确诊断,与中枢性眩晕、急性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相鉴别,短时间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且有合并症的,需警惕占位性病变或者小脑梗塞等疾病。该病症状较重,但是危险性较小,但是应该注意诱发病人出现心源性猝死。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8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2(a)-0134-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urativeeffectofmanualreductioncombinedwithdrugtherapyfor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methods30patientswith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June2014toJuly2015wereassignedtothetreatmentgroup,andtheyweretreatedwithmanualreductioncombinedwithdrugtherapy.other30patientsinthesameperiod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andtheyweretreatedwithsimplemanipulationtherapy.thecurativeeffectofthetwogroupswascomparativelyanalyzed.Resultsinthetreatmentgroup,20caseswerecured,9wereeffective,and1wasineffectivewithatotaleffectiverateof96.67%,whileinthecontrolgroup,15werecured,10wereeffective,and5wereineffectivewithatotaleffectiverateof83.33%,thereforether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

[Keywords]BppV;manualreduction;Drugtherapy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发生了短暂性眩晕。该病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特定头位引起的阵发性眩晕,且伴有眼震症状,多数患者在翻身、躺下、前倾、后仰等时发生,患者不伴有耳鸣或者耳聋,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手法复位治疗为主[1],为探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标准[2]。心脏疾病、患有中枢神经病变及眼震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2.3±6.7)岁,病程1d~8年,平均病程(4.5±2.1)年;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2.4±6.5)岁,病程2d~8年,平均病程(4.6±2.0)年。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手法复位采取epley法和滚转法,epley法:嘱患者取卧位为坐位,头偏向患侧并转45°,保持该头位后让患者快速躺下并头悬30°后,经过中度头伸位,头快速向健侧旋转45°,并将卧位改为侧卧位,最后慢慢再回到坐位同时将头部向前倾30°,每个均保持1~2min,或者患者眩晕消失。滚转法:使患者从仰卧位连续向健侧翻转3个90度,每个均等到患者眩晕消失后再进行一下。药物治疗:采取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前列地尔(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65)10ug,加100mL生理盐水进行静点,1次/d;红花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1421Z148)静脉滴注,20mL/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应用,1次/d。疗程为7~10d。

1.2.2对照组单纯应用手法复位治疗,具体操作同治疗组。

1.3疗效判定

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眩晕感和眼震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眩晕感和眼震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且具有加重的症状。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其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其总有效率为8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复发率比较

经过一年的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2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2,p

3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由于改变进而诱发的一种短暂性眩晕。很多学者认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机制是由于脱落的耳石在头位变动时,震动内淋巴进而引起两侧前庭功能平衡失调[3]。因此,耳石复位治疗是有效且无创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原理在于针对不同的半规管结构,借助定向头位活动及摆动,使管石根据自身的重力作用自行回到耳石器内,进而不再对对半规管内流体力学产生影响。手法复位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患者易于接受[4]。

丁家夯[5]研究中表明,单独采取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较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一些,高亚丽等[6]研究也表明,单独采取手术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有效率也可达到95%以上,尽管很多患者在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也仍有患者改善不明显。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7],这可能是复位后椭圆囊斑的敏感性发生改变,对于这类的患者还是采取手法复位联合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一些。

本文采取的药物治疗中,红花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前列地尔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静脉注射用前列地尔制剂,由于脂微球的包裹,前列地尔不易失活,且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从而发挥本品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改善内耳血供障碍,两者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另外,前列地尔还具有稳定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本文研究中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复发率为20.00%,比较差异显著,这与文献研究大致相同。黄汝成等[8]研究也同时指出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该病,患者的有效率达97%。

综上所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采取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复发几率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盛习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12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5(12):65-66.

[2]黎鹏.epley法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12,27(11):982-983.

[3]胡F雷,尤克,陈宁,等.通心络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6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1):855.

[4]韩倩,张淑香,原红艳,等.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5):543-545.

[5]丁家夯.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58-59.

[6]高亚丽,张之福,万敏,等.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和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5,13(5):113.

[7]邢九冬,魏礼梅,梅远伦,等.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J].右江医学,2014,42(4):427-429.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9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法;药物治疗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前庭疾病,约占所有眩晕的25%[1]。其主要特征是患者头部运动到某一位置,出现短暂的旋转性眩晕与眼震,偶或伴有漂浮感或翻转感,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该病患者多就诊于神经内科、普通内科、耳鼻喉科、急诊科等。常因就诊科室不同,患者接受到的治疗有所不同。本文旨在研究BppV患者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患者均为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住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81例BppV患者,均为汉族。81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51例,年龄在18~74岁,平均年龄(56.67±11.2)岁,病程1d~3w。

1.2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2007年的BppV诊断标准[2]:①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短暂性眩晕病史,②变位眼震实验阳性,③具有短暂潜伏期、(

1.3方法将纳入本研究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及手法复位组。药物治疗组41例,平均年龄(55.43±12.3)岁,男性14例,女性27例,病程(4.9±1.8)d。手法复位治疗组40例,平均年龄(54.43±10.9)岁,男性16例,女性24例,病程(4.6±2.1)d。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药物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mg,静脉输液,1次/d;倍他司汀片6mg,口服,3次/d;共14d。手法复位组根据患病类型选择复位方法,后半规管BppV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epley管石复位法[3]:①患者坐于诊断床上,头向患侧转45°,治疗者手扶患者头部,迅速使患者由坐位变为平卧位,头向下垂30°。②将头向健侧转90°。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继续向健侧转90°,此时身体由平卧位改变为侧位,头与地面呈45°。④坐起,头向前略倾。Barbecue翻滚法[4]:①患者坐于诊断床上,让其变为平卧位,头向健侧扭转90°,身体向健侧翻转180°,头转90°鼻尖向下,继续向健侧方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②坐起,头向前略倾。以上每个步骤均停留足够时间,一般维持至眼震消失,或旋转感消失后再保持1min左右。如此反复操作,直到在任何头位都引不出眼震,或直到连续3个治疗循环结果完全相同为止。14d后结束治疗。

1.4疗效评估分别在结束当日、第3d、第7d、第14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7年的BppV疗效[2],评估标准:①痊愈:眩晕完全消失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②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③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有效例数为痊愈及改善例数之和。

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

2结果

两组各评定时间点疗效比较,见表1。

于治疗第1、3、7,14d评定两组疗效,并对比分析,耳石复位法疗效在各评定时间点均优于药物治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前庭疾病,发病率约为64/100000[5],男性与女性性别比约为1:2,发病高峰期在40~50岁。BppV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与老年退行性改变、头部外伤,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内耳血循环障碍、耳部疾病如中耳炎、乳突炎、迷路炎,耳硬化症等[6-8]。BppV的治疗主要采用耳石复位法;药物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药物、抗胆碱药物,抗眩晕药物等[9,10],包括后壶腹神经切断术、半规管堵塞术等。复位法主要通过对耳石浮游颗粒进行溶解、消散作用而实现治疗作用。天麻素、倍他司汀可改善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及内耳血流,后者还可以影响前庭神经核,抑制神经冲动向前庭外侧核多突触神经元传导,从而有抗眩晕作用。

本研究可看出,手法复位治疗在各评定时间点均取得明显效果,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血管扩张剂、抗眩晕药物能够减轻眩晕及植物神经症状,但不能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此结论与国内外报道相似。本研究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提示与药物治疗相比较,手法复位起效快,疗效确切,简便经济,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pamesLS,agrawalSK,allasJ.Diagnosisandmanagement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J]CmaJ.2003.169(7):681-683.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164.

[3]eplpyJm.thecanalithrepositioning,procedurefortreatment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HeadneckSurg,1992,107:399-404.

[4]Lempertt,tiel-wilckK.apositionalmaneuverfortreatmentofhorizontalcanan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Laryngoscope.1996,106:476-478.

5、FroehingDa,Bowentw,mohrDn,etal.thecanalithrespositioningprocedureforthetreatment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arandomizadcontrolledtrial[J]mayoClinproc.2000,75(7):695-700.

[6]张淑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和治疗[J].继续教育医学.2006,20(20):16-22.

[7]钱淑霞,胡兴越,张晓玲,等.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诱因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3):286-287.

[8]VonBrevernm,Seelingt,nevhavserH,eta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predominantiyaffectstherightlabyrinth[J]neurSurgpsyc.2004,75(10)1487-1488.

耳石症治疗复位方法篇10

[关键词]手法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近期疗效;远期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764;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5)34-0064-03

Clinicalobservationofmanualreductionfor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

ninGYonghongZenGHengHUanGRuiwanGtingSUDanYanGLewUJianyun

Departmentofe.n.t.,Gejiupeople’sHospitalinYunnanprovince,theFifthaffiliatedHospital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Gejiu66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sandsafetyofmanualreductionontheshort-termcurativeeffectandlong-termrelapserateforpatientswith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methodsatotalof122patientswithBppVwhowereadmittedtothee.n.t.outpatientClinicandinpatientDepartment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researchsubjects.theyweredividedintotwogroups.59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thetreatmentofposturalrestrictioncombinedwithmedication.63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thetreatmentofadaptivemanualrestrictionaccordingtothelesionpositions.theclinicaleffectsofallthepatientsafter1weekand2weeksoftreatmentwereobserved.telephonefollow-upwasperformed2weeksafterthetreatment,andtheaccumulativerelapseratesin1month,3monthsandhalfayearwerestatisticallycollectedinthetwogroupsofpatientsrespondingtothetreatment.ResultsFortheshort-termcurativeeffect,after1weekoftreatment,thetotaleffectiverateinthecontrolgroupwas71.18%,andthetotaleffectiverat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90.48%.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

[Keywords]manualreduction;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Short-termcurativeeffect;Long-termrelapserate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约占所有眩晕类型25%[1],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存在疑问。在我国,由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很多疾病类似或者为某一疾病的伴随症状,病情初期很难引起足够重视,随着病情延长被误诊而延误诊疗[2]。研究发现[3,4]手法复位可以明显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显著,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远期复发率效果研究较少。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48.36%),男18例,女41例,平均年龄为(58.6±11.2)岁,平均病程为(101.8±29.5)d,左侧28例,右侧31例,病变部位:后半规管45例,上半规管2例,水平半规管10例,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同侧)2例,采用限制法配合药物治疗;观察组63例(51.64%),男21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59.1±10.9)岁,平均病程为(100.9±30.2)d,左侧31例,右侧32例,病变部位:后半规管49例,上半规管2例,水平半规管9例,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同侧)3例,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侧、发病时间及病变部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标准BppV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5];排除患有其他前庭疾病如神经系统病变、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前庭神经炎或发病前有头部外伤史,患侧颈椎无严重病变或骨折;排除存在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或凝血功能及恶性肿瘤患者;排除精神患者或无自主生活能力患者,妊娠妇女除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参与到此次研究中。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在确诊后采用限制法配合药物治疗,在3d内保持头位直立,患者不要进行过多低头、抬头、弯腰等引起眩晕的动作,睡眠时取健侧半卧位,同时服用舒肝解郁胶囊(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次0.72g,2次/d,疗程2周。

1.3.2观察组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采用适应的手法复位治疗[6,7],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病变患者采用改良epley手法复位,水平半规管病变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法复位,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病变患者先采用改良epley手法复位后,采用Barbecue翻滚法。具体操作过程:改良epley法治疗:①患者正坐在治疗床上,头向患侧旋转45°,然后快速平卧、枕头垫肩、伸颈,患耳侧头部偏向下,保持30s,直至眼震消失;②头向健侧旋转90°,保持30s;③头部及躯干一起向健侧翻滚转动90°,使其侧卧于治疗床上,保持30s;④保持该头位缓慢坐起,头转向前方前倾30°。治疗结束后患者健侧卧位休息,时间2d。Barbecue翻滚法:①患者坐于治疗床上,在治疗者帮助下,患者迅速平卧,头部及躯干向健侧扭转90°;②头部及躯干向健侧扭转90°,鼻尖朝下;③头部及躯干再向健侧扭转90°,此时患者仰卧于患侧;④头部及躯干再向健侧扭转90°,患者仰卧,然后坐起,每个动作后,眼震消失后继续保持30s~1min。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观察所有患者治疗1周后、2周后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8]:痊愈为眩晕及位置性眼震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为眩晕及位置性眼震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为眩晕及位置性眼震等临床症状未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复发率状况电话随访患者再次就诊记录,记录治疗1周后治疗有效患者在1个月、3个月及半年的累计复发率,治疗有效患者再次出现眩晕或位置性眼震,确诊为复发。

1.4.3并发症状况记录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状况,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2周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1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8%(42/5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57/6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2,p=0.023

表2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治疗有效患者在1个月、3个月及半年的累计复发率状况分析

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7.14%(3/42),观察组复发率为1.75%(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9.05%(8/42),观察组复发率为5.26%(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两组治疗有效患者在1个月、3个月及半年的累计复发率状况比较[n(%)]

2.3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观察组有1例患者在第2天无人监护情况下自我复位时,眩晕发作并滚下床,无严重外伤。

3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主要表现为头部运动到特定位置后出现短暂性眩晕,伴有眼震症状[9]。虽然患者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小于60s,然而经常性眩晕发作可引起患者伴发恶心、呕吐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0]。此病的常见发病期为50~70岁,老年人多见,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本病发病率极高,带来的医疗负担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增加,其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预测在未来的20年内患者数量增加[11]。

目前BppV治疗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部分患者在病情初期对此病没有形成正确认知,而且本病临床表现很容易被误诊为神经内科、骨科等疾病的伴随症状,因此常常得不到有效的诊断与处理[12]。目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常规治疗方法有手法复位、药物辅助治疗、前庭康复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抑制前庭反应及减轻眩晕引发的呕吐,然而其并发症较多,不适宜长期应用[13]。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关于BppV诊疗指南中,将耳石复位法推荐为BppV首选治疗方法[14],手法复位是据Hall(1979)提出半规管结石学说,虽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耳石复位方法较多,但都是根据其发病机制而设计。改良epley手法复位与Barbecue翻滚疗法是手法复位的常用手法,其治疗原理是针对不同半规管的解剖结构,借助定向的头位活动及摆动,使管石依靠自身重力作用从半规管内回到耳石器,从而不再影响半规管内流体力学。有报道[15,16]发现两种方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有效率可达80%左右。本次研究发现,采用改良epley手法复位与Barbecue翻滚疗法在治疗1周时有效率为80%左右,没有较大出入,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有效率大大增加。

在治疗效果上,本次研究发现手法复位能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眼颤等症状,近些年来文献研究发现手法复位具有复发率高的缺点,本次研究我们对于不同类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应采取不同的手法复位方案,系统的手法复位让复位治疗更加精确并且应用人群范围更广,所以在1个月、3个月及半年复发率上较低,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可以由患者自行完成,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在治疗初期就能很快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立竿见影效果,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效果要优于限制治疗,而且远期复发率低,患者预后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tauraa,FunabikiK,ohgitaH,etal.one-thirdofvertiginousepisodesduringthefollow-upperiodarecausedby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inpatientswithmeniere'sdisease[J].actaotolaryngol,2014,134(11):1140-1145.

[2]鲁杰,谢珂,孙民.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3):291-293.

[3]肖彬.门诊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2):235-238.

[4]杨燕珍,黄静辉,余怀生,等.epley加Semont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8(1):86-89.

[5]郭丽君.手法复位联合甘露醇、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12):41-42.

[6]JangYS,HwangCH,ShinJY,etal.age-relatedchangesonthemorphologyoftheotoconia[J].Laryngoscope,2006,116(6):996-1001.

[7]吴小杨,谢雯熙.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5):46-48.

[8]何萍,徐先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研究进展[J].医学院学报,2015,36(1):12-15.

[9]郝大慰.中医辨证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0例[J].河南中医,2014,34(9):1781-1782.

[10]田颖,崔潇,张涛,等.不同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3):235-238.

[11]ShimDB,KoKm,SongmH,etal.acaseoflabyrinthinefistulabycholesteatomamimickinglateralcana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KoreanJaudiol,2014,18(3):153-157.

[12]vanderScheer-HorsteS,vanBenthempp,BruintjestD,etal.theefficacyofvestibularrehabilitationinpatientswith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arapidreview.[J].otolaryngolHeadneckSurg,2014,151(5):740-745.

[13]钟明,何兰英.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复发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7):1196-1198.

[14]蒋子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2):106-108.

[15]单希征,马丽涛,彭新,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3,8(5):34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