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与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37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1

在进行平面布置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综合岸上、岸边不同的情况,把握“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总体方针分别进行考虑,以充分体现多样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对现状条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设计的切入点,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广阔的视野范围来综合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因势利导:基本保持现有河道平面形态。在具体方案选择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以充分体现多样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实现河道平面布局自然流畅并富于动感变化,营造出一个极具亲水性的城市滨河景观带和沿河生态绿色走廊。对在河道漫滩及迂回较多的地方将弯段水道保留,建设人工生态湿地景观,起到自净并提高区域景观品味的功能。

2)体现自然:河道应缓变、弯曲,靠近河岸有较多渐变空间;河底起伏且水深富有变化,形成跌水、堆石坝群,保留浅滩、深滩等;护坡及护岸多利用天然材料,树木、草皮多采用本地适生品种;河岸尽量形成缓坡,形成平缓而稳定的空间,种植乔木、草地,形成疏密合理的自然林及观赏林绿荫。

3)预留湿地、体现亲水:河道两侧大部分有绿线,在断面选择上尽量采用自然缓坡,并设置临水步道和亲水设施供游人漫步。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洪峰流量作为造床流量,选择主河槽断面和走向。

2中心线定线

河道平面布置按照堤线“因势利导、力求自然”的布置原则,基本沿着老河道现有平面布置,紧密结合河道规划蓝线、绿线的走向,合理确定河道平面。设计时具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为保证河道的天然河道特色,河道基本沿现状河道走向,对弯曲较大的部分亦保留原河道,不裁弯取直,仅将微小弯段进行顺直处理。如果弯曲严重的河段,满足不了防洪要求,拟保留原现状弯曲河道的同时,按照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开挖分洪道,分洪道比老河道高程略高。平时河水主要从老河道通过,使其不丧失栖息地的功能。分洪道只在发生设计洪水的条件下才运用,其余时间则保持干涸或少量水流通过的状态。2)河道主槽中心线尽量顺直,如现状河道有局部小弯段,则考虑将取直后的中心线与现状河道一并纳入设计河道底宽的范围,挖去该范围的土体,形成小湖泊湿地的景观效果。据此原则,对弯曲较小的原河道主槽,设计河道中心线尽量与之一致,尽管平面稍有弯转曲折,但却保留了天然河道的自然特色,同时减少了开挖土方量,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

3城市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设计心得

1)关于河道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对于汇水面积小(小于10km2)、汇流时间短(小于2h)、水文资料缺乏的城市中、小河道,可以采用当地城市排水标准计算河道洪峰流量,河道设计标准应不低于城市排水管涵设计标准。在采用实测流量资料直接推求、暴雨资料间接推求、小流域经验公式等水利计算方法推求河道洪峰流量时,建议根据城市建设区占河道总汇水面积的比例,适当修正流域坡度、下垫面等地形参数。随着城市的发展,硬化面积将逐渐增大,导致降雨下渗量减少、汇流时间变短,地表径流增加、洪峰流量随之变大。

2)土地性质及总体规划对河道方案的影响。城市河道在总体设计时,需要调阅并仔细研究河道周边总规、详规、路网规划、绿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出让现状等资料。设计方案在满足防洪排涝和截污的基础上,兼顾周边用地开发、近期农田灌溉、土地征用等因素。在城市土地属于稀缺资源,每年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也是有限的。设计方案确定后应配合建设单位提前开展河道用地的报批工作,避免后期因为土地指标不够、部分用地为基本农田很难征用等问题调整设计方案。在老城区段,河道方案应与城市旧城改造相结合;在新建城区段,河道方案应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合理确定;在城市绿地段,河道断面和景观绿化应以自然为主,避免出现断面单一化、绿化园林化的现象;对在河道改造过程中破坏的农田排灌设施、现状人行小桥应予以恢复。

3)河道线型应满足市政桥梁建设的要求。城区内的河道一般会穿越多条城市道路,有些道路尚未修建属于规划道路;在河道中心线定线时,应结合主要道路的轴线做适当调整,保证与道路轴线相交垂线的夹角不大于30°,避免在桥梁设计时因为夹角角度偏大无法实施,造成重新调整该处河道轴线的现象;在没有景观要求的情况下,应控制规划道路下的河道断面尺寸,不要在该处设置漫滩或大水面,以减小规划桥梁跨度、降低桥梁工程造价。

4)改善河道水质,截污是关键。截污工程完成的好坏是河道未来水质能否改善的关键。城市河道岸边一般会有很多排水口,在设计前需先对河边排水口做拉网式测量及调查,了解排水口的性质(雨水、污水、灌溉)、管径、高程等基础数据;在设计时通过设置污水截流井,将岸边排污口(合流口)的污水就近接入周边市政道路下的污水管道内。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2

【关键词】城市防洪生态治理绿化景观

1工程概况

西宁防洪及流域管理利用世行贷款项目是一项涉及西宁城区和下辖湟源、湟中、大通三县的防洪、截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其主要建设任务有四部分:一是完善西宁城区和三县的防洪体系;二是完善西宁城区污水收集工作;三是对项目区17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四是加强防洪、流域等管理部门的机构能力,项目计划5年实施完成。

2西宁市防洪设计

2.1防洪治理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不可阻挡的大趋向。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围绕以城市为中心的供水、排水、水环境保护与防洪排涝问题日益突出,水灾害加剧、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议论多年的“水问题”在某些地区已经孕发为“水的危机”,并呈全面加重的趋势。

城市建设中占用了自然的排水通道,绿地面积大大减少,城市建设所用的水泥材料及柏油路面等渗水能力低,蒸发很少。这样一来就缩短了暴雨的汇水时间,暴雨的洪峰流量也会相应增大,城市原有排水设施泄水能力不足,河道、沟道的防洪治理也未进行系统全面的治理,未形成一个系统的防洪体系。

近几年来,全国多地频频发生城市洪涝灾害,其中较为典型的是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城市内涝,引发了部分山区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洪涝灾害治理是个综合性治理工程,不能单一的考虑河道或沟道的防洪堤工程。

西宁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功能分区的需要,城市由南向北依次进行了深度的规划,包括:《西宁(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青海省西宁市北川河综合治理规划》等。河道内已建成防洪堤分布零散,防洪标准各不相同,防洪堤结构形式主要为混凝土或浆砌石硬质护岸,河道沿线污水也未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垃圾污水随处可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脏、乱、差的河道现状应该得到很好的改变。另外,城市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国内外投资商的投资,制约着城市经济发展,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2.2防洪综合治理设计新思路

西宁市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河中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湟水河、南川河、北川河,分别由西、南、北三个方向汇合于市区,后东流至小峡出境,形成东、南、西、北向河川谷地及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向山岭十字形谷地。因此,从地形地貌上看,西宁市呈“四山夹三河”的“十”字形分布,市区位于河谷地带。

西宁属于缺水城市,平常水量有限,设计河道宽度内很难恒常丰水,因此营造部分静态水面是非常必要的,北川河沿岸用地紧邻河道,未预留绿地空间,滨水景观较差,岸线生硬,绿地呈割裂状,滨河沿线滩涂、湿地、泉眼均呈自然无序状态,本次调整中增加了堤防型式的多样性,使用了生态混凝土挡墙,通过与景观工程的配合,打造了生态宜居与休闲游憩为一体的城市北部滨水空间。西宁市区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以防洪、排涝为主要功能,此前提下,结合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态技术和新型材料,科学规划沿线滨水景观,同时达到净化水体水质、清水进城之目的。

城市防洪、排水、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集水利、城建、环保等行业为一体,遵循治水的新思路,妥善处理好城市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节约、保护和配置的关系,更要利用现代水利的理念来解决好城市的防洪减灾及水污染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西宁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城市防洪治理主要以湟水河、南川河、北川河为主线,结合洪水、污水、水环境、城市绿化四个因素综合性考虑,提高主城区防御洪水的能力,改善城市的宜居条件。设计的主要思路分为以下几点:

(1)河道防洪堤设计:西宁市主要水系由三条河流形成,城市的防洪治理要对重点河段进行整治,并与已建成和在建的防洪工程相连接,形成完整的河道防洪体系,充分发挥其整体防洪效益,提高主城区防御洪水的能力,将防洪标准由目前不足30年一遇提高到50~100年一遇。河道防洪工程需因地制宜,发挥天然绿化效果,以防洪为主,结合生态环境治理与水环境治理,河道护岸形式的选择,通过多方位的比选,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防洪堤结构形式,河道护岸采用主、副槽治理方案,为了不阻断生态用水以及地下水与河道的天然通道,河道主槽采用了生态混凝土护坡,通过特殊工艺制造出来的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混凝土,在保持其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副河槽利用现有地形地貌,设计多种体型,种植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加大城市绿地的建设面积,尽量减小暴雨时期的洪峰流量,同时将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成为防洪、绿化、休闲为一体的绿色长廊,最终形成“水清、岸绿”的效果。市区北川河河道断面型式采用多样化。河道防洪断面以复式断面为主,分为主堤与副堤,主堤满足20年一遇过洪要求,整体堤防满足100年一遇过洪要求。(2)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河段区南川河河流域水生生态环境较差,北川河相对较好,湟水河干流下游由于接纳了部分城市污水,加之生活垃圾的沿河倾倒,水质污染较严重,河水具有富营养特性。工程设计河道两岸分别布置截污干管,减少污染物排放入河道,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有利于湟水干流及下游河段鱼类的生存与繁衍。(3)绿化景观设计:随着西宁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型生活已经不能满足西宁市居民的要求,对生态环境的美好追求已深入人心,民众要求在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中得到优美绿化的景观环境,休闲时可游览散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要求在河道防洪治理工程设计的同时,将绿化、景观等建设融入其中,使之成为“绿色工程”。设计人员应该与时俱进,少留遗憾,跟上时代步伐,转变以单纯防洪的设计理念,建设现代河道,美化城市环境,以防洪为主结合绿化景观设计。

3设计思路总结

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建设,城市的防洪设计不能紧紧作为一个已防洪堤建设为主要任务的设计,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城市内涝、城市绿地等多方面元素综合考虑,做出一个系统的防洪设计,既能保证城市的安全,又能适应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3

摘要分析了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和探索。结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落实和执行,对黑臭水体治理从源头预防、系统治理和公众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并提出了制定排查方案、编制达标方案、建立组织机制、强化制度建设以及严格责任考核等优先行动方向。

关键词黑臭水体;水体治理;水污染防治;“水十条”;源头预防

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态基础要素,水在城市中穿梭和流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功能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城镇基础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城市河道沦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退水集中排污的主要通道,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空间分布集中,河流污净比高,水体自净能力弱,容易造成缺氧和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所有城市几乎无一幸免。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为黑臭水体治理划定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即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我国黑臭水体治理实践

我国黑臭水体的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上海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黑臭水体治理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经开展了相关实践。“水十条”将公众身边黑臭水体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体现自下而上的公众诉求,也是自上而下回归水治理本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治脏、治乱、治臭”为重点的河湖水环境整治行动。2013年,市政府印发了《加快河湖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2013-2015年),确立了河湖的“五无”目标,即无垃圾渣土、无集中漂浮物、无非法排污、无明显臭味、无违章建筑物。2013年,开展了河湖的“百日整治”行动,重点集中治理群众最关心、问题最突出的20条段、200公里河道,通过整治河湖环境卫生、向河湖补充环境用水、建设临时应急污水处理设施、实施雨污水管网清淤、开展河湖生态环境执法、利用技术手段改善河湖水质等措施,促进了河湖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北京市黑臭水体环境综合整治对象、目标明确,手段综合,达到了改善水质的目的。

2005年,为了改进河涌的治理效果,广州市制订了《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结合水系梳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群闸联控、河道清淤、植被复育、景观营造、生态堤岸建设等各项因素,将河涌整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来进行规划,形成了“截污治污、补水调水、引水济涌、堤固岸绿、生态自然”的水环境治理思路,规划的实施标志着广州市河涌水系的治理进入了综合整治阶段。2013年,广东省印发了《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据此各市结合实际大力推进城市内河涌整治,珠三角地区全面开展每个城镇整治一条重污染河涌,广州、佛山实行“一河一策”“一涌一人”,明确每条河涌整治的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2013年7月起,广州市环保局开始定期公布50条河涌水质信息,让公众知悉治理成效。广州市通过规划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的顶层设计,多手段综合达到系统治理河涌的目标,并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013年,江苏省印发了《全省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市、县两级城市河道为重点,统筹推进控源截污、环境整治、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提升城市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围绕“五水共治”,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将深入实施“工程治水、管理治水、结构治水”三大举措,全方位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水问题。

黑臭水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上海、北京、广州、江苏和浙江等地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底数不清,缺少明确规范的判定标准和依据。目前,很多城市河道没有监测断面,河道水质状况尚未被掌握。国家尚未黑臭水体判定的标准和依据,地方政府在进行黑臭水体调查、评估和判定时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存在各省之间以及各地市之间黑臭水体河长、面积等不匹配的情形,而且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事关城市水环境状况排名,地方政府在公布清单和治理进度方面存在犹豫和矛盾的心理。同时,存在认为排污控制区的河道黑臭是正常现象的理解误区。

二是治理手段单一,系统性不足制约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部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寄希望于污水截流、清淤、筑坝、护岸等措施,治理手段比较单一,有些地方采用在河沟、河渠上“加盖”,当作排污暗沟,虽然暂时避免了臭味的散发,改善了感观,但加盖后封于地下的河流水质也会进一步恶化,会对流域水系造成毁灭性破坏。为了打造城市水体景观,很多地方建设了橡胶坝,由此导致下游地区基本断流,断头河、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防洪泄洪,部分地方改河道自然护坡为混凝土护坡,甚至“三面光”——河的两岸和河底均被混凝土衬上,严重阻碍了水陆生态系统的联系,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黑臭水体的治理普遍缺乏规范化设计和宏观导向指引。消除黑臭仅仅是城市水体治理的最初标准,城市水体要成为公众的亲水空间,成为城市的生态廊道和绿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亟需进行顶层设计,进行规范化的指导。

三是协调机制不完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水治理的重要内容,“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困局尚未打破,治水合力尚未形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涉及多行政管理部门,污染物排放监督管理涉及环境保护部门,排污口设置以及河道管理涉及水利(水务)部门,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住建部门,其他还涉及景观、规划、土地等主管部门,管理协调难度大。

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黑臭水体存在反弹的可能。黑臭水体在治理过程中,如果污染源治理不彻底、治理后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黑臭水体反弹的情形,表现为丰水期好、枯水期差,晴天时水质好,下雨天又黑又臭的情形。黑臭水体治理必须坚持工程项目和管理制度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共同促进黑臭水体的消除以及良好水体的恢复。

黑臭水体治理的总体设计

其一,黑臭水体的治理必须同城市开发和建设协同推进,避免新增城市黑臭水体。黑臭水体的形成与城市的无序开发和建设密切相关。黑臭水体的治理需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与生态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建设等相融合。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引导和优化城市开发建设,严格城市水域空间的蓝线管控,为城市河湖保护提供生态屏障。加强城市良好水体保护,防止水质退化,避免新增城市黑臭水体。

其二,黑臭水体治理必须坚持综合施策和系统治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的。国家层面应制定和出台“黑臭水体评定技术标准”“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方案编制技术指南”“黑臭水体消除验收标准”等技术文件,加强黑臭水体环境综合整治的全过程管理,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首先是要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切断直排入河的污染通道;重视城市面源治理,减少初期雨水污染对河道水体的冲击;实施河道生态疏浚,减少内源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塘等进行深度处理和回补河流,给城市水体进一步减负;其次是重视河道补水,及时将再生水、雨水等补充到河道,保证河道生态流量,维持河道水体流动性;最后是重视河道的生态化改造,通过跌水以及曝气设施建设等改善水动力条件,解决河道流速慢、水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其三,黑臭水体治理需发挥公众监督,将:“互联网+”融入黑臭水体治理。公众是消除黑臭水体的最大利益相关者,对黑臭水体具有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移动互联时代为创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式、方法和途径提供了机遇和契机。借助移动互联平台的便捷性,搭建黑臭水体信息平台,有利于公众举报和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对黑臭水体治理对象、治理进程和治理效果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倒逼地方政府加快治理进度,早日消除黑臭水体。

其四,黑臭水体治理应当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破解治水融资难的困局。目前,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的市场化机制不足,资金筹集以地方财政收入为主,未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将黑臭水体整治融入城市建设中,挖掘与黑臭水体治理相关周边土地开发、生态旅游等收益创造能力较强的配套项目资源,实施行业“打包”,实现组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采用ppp等模式,达到加快黑臭水体治理的目的。

“水十条”目标要求下黑臭水体治理优先行动

行动一:制定黑臭水体排查计划,明确黑臭水体治理清单。“水十条”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行动纲领,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是“水十条”治理的重点领域。“水十条”明确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黑臭水体“拉网式”排查方案是地方政府近期必须开展的工作,为后期黑臭水体治理夯实基础。

行动二:制定黑臭水体达标治理方案,有序开展水体治理。“水十条”明确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于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黑臭水体问题涉及垃圾清运体系建设、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排污口整治和湿地建设等各项任务,需要逐个水体编制达标治理方案,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时间紧,需要倒排工期,合理安排治理计划,集中资金,分段实施。

行动三:成立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组织管理机构,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任务的统筹和协调。浙江省在实施“五水共治”过程中,各级政府均成立了“五水共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工作组,在环保厅实体运作,为“五水共治”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借鉴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管理经验,建立黑臭水体治理的组织机制,将黑臭水体的治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住建、水利、环保、规划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职,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同时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行动四:强化管理制度建设,严防黑臭水体反弹。强化黑臭水体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保护城市水体,构建“护水、保水”的管理机制。注重城市水体的监测、清淤、保洁等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实行合同环境服务,鼓励专业化公司对城市水体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借助媒体曝光等新手段,建立现场督查、舆论监督、社会举报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4

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势不可挡。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以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三产服务业逐渐集聚城市中心区,过快过量的城市改造产生了一系列,城市中心区的环境整治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以。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一直贯穿城市建设的整个历程。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城市公共空间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高潮的过程。19世纪革命以来,随着经济与条件的变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许多西方国家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开始进行探索。从维也纳拆除城墙形成环绕城市中心的林阴大道,到英国将皇家公园向社会开放,兴建第一个意义的城市公园;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公园系统的建成,到巴黎改建采取一系列环境更新措施:建设林阴道,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改善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英国在19世纪末还曾在城市规划中提出amenity的概念,将其作为促进环境更新的政策措施之一,其中包括卫生的改善、环境的美观舒适、对环境的保护,以及为满足人类精神上的需要,提供享受丰富多彩生活的机会等。并在amenity的思想指导下,实行城市综合改善地区方法,制定一系列政策和保障环境的舒适性。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新城建设和郊区化,城市中心区的居住人口和产业逐步转移到郊区,导致了旧城中心区的衰败。为了复兴中心区,振兴经济,各国通过城市历史保护、创造以步行街为代表的人性公共空间,发展三产和社区环境更新这些整治措施,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的高潮。

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由高速发展到速度趋缓的变化,都经历了由大规模城市改造转向注重历史文化传统、小规模的城市中心区复兴,采取逐步的环境整治措施,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变化,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这些对我国当前的城市改造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部分国家环境整治实践?1?英国经济发展与内城整治实践。由于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英国的城市规划偏重于新城建设,造成英国20世纪50~60年代许多旧城的逐渐衰落。随着70年代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英国对运行机制进行了较大调节,采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旧城中心区发展办公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增长。在城市建设上从强调数量与速度的新城扩张建设,转向注重内涵、强调环境质量的整修维护,规划的主要内容由新城建设转向内城改造。?2?美国的经济政策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兴起。美国从战后到70年代期间经济高速发展,普遍进行城市更新,1949年制定了《国家住宅法》,扶植贫穷地区,重建道路和市政设施,由于改造的规模较大,造成原有居住社区荒废,城市中心区开始衰落。从7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政府在提高环境质量中的作用变得重要起来,城市开发重点由郊区转向城市中心区,城市环境设计和城市设计被明确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城市提出环境质量和特色问题,通过公共空间系统建设、滨水区开发、城市历史保护和步行区化等一些公共项目建设,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结合历史性建筑保护和利用开发旅游资源,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3?联邦德国的小规模环境整治政策与实践。德国的城市建设经过50年代的重建,6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主导地位,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发展的技术化,集约的土地规划以提高建筑容积率、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和美化视觉环境为导向。70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三产业比例加大,城市规划政策从大面积推平头式的旧区改造转为针对具体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小步骤、谨慎的环境整治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到70年代中期,维护和整修历史性街区、古旧建筑物受到重视,建设重点转向内城的复兴和居住区的改善,通过环境整治完善城市空间环境,保留形成的城市结构,强化“土地混合使用区”的概念,使市中心重新充满活力。

4?法国的内城修复计划。法国在二战后也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再开发运动和新城政策,从1958年起实施城区中老旧住房的更新和城镇结构的现代化,建设与传统城区形态相异的高层建筑群小区,造成与历史形态的不协调、住宅功能衰退和房价暴涨等问题。60年代末至70年代,随着经济和就业人口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和制造业人口减少,历史保护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受到重视,法国的历史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实施,与以往彻底更新市区的改造计划不同,在修复建筑物与改善它们周围环境的同时,使现存的城市结构保持不变。?5?日本的城市创造运动和小规模整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70年代受席卷世界的石油危机,政府修改了《城市规划法》,控制城市开发规模,制止城市盲目地向延伸。通过城市中心区规划、绿化、水、城市历史保护区、步行空间等途径寻找契机,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70年代以来,以横滨为首的许多城市制定了关于景观形成与历史环境保护政策,进行城市公共散步道、城市广场、步行商业街等环境整治,如横滨的《地区建设协定》和《市区环境设计制度》,成为推动环境整治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国外城市中心区环境整治方法与措施一些欧美国家围绕60~70年代出现的城市中心区衰败现象采取环境整治方法,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将建设重点转移到内城建设中,提出复兴城市中心区的目标并逐步付诸实施,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整治方法和措施。1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大部分城市中心都存在大量有吸引力的优秀古建筑,历史保护作为复兴中心区的策略,在许多城市得以采用。人们重新认识到历史建筑的价值,采取城市保护性更新活动,确定文物建筑保护等级,维修历史文物建筑。同时有节制地进行城市骨架和街道的改造,使大多数新建筑在尺度和形式上寻求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达到视觉上的连续性。结合步行区建设保护历史建筑,维护原有的商业服务设施和旧建筑传统风格外貌,进行内部更新,满足现代使用要求。这种做法既维修、保护了历史建筑,又增加了中心地区的吸引力。旧建筑的改造利用。为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许多国家采取鼓励措施支持改造、利用老建筑,将银行改成饭馆,小学校作为技术办公室,老别墅改成文化中心,弃置的监狱变成酒吧,甚至赋予无用的煤气站以新的内容,将其变成高质量的旅店。例如假日购物广场在70年代开始兴起并迅速普及,大多是通过改造中心区火车站、货仓或工业建筑等已被废弃的历史性建筑物而形成,起到了复兴中心区的作用。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中心区的复兴是建立在对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的基础之上的,国外尤其是欧洲许多古城的新区开发建设,为了减少对旧城的破坏,普遍采取与旧城脱离的发展政策。在旧城建设上除了注重对旧建筑的单体保护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历史街道、广场等城市空间和城市结构肌理的保护,划定历史保护区,对城市历史进行整体环境保护。从70年代起,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历史保护区的政策性法规。2对人的活动空间的重视复兴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积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和空间,以人性化的街道景观增加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魅力,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和活力。设置步行街区。二次大战后,由于城市中心区逐渐转变为业、零售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商业区,私人小汽车大大增加,因而那些缺少足够路网的中心区变得异常拥挤。规划者逐渐认识到需要创造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步行空间,提高步行街的质量和舒适性,步行街区的建设成为70年代初期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例如德国哥廷根市和慕尼黑市通过环境整治将旧街道改造成步行区,禁止汽车通行,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电车由地铁代替。曾经一度为汽车交通所破坏的欧洲老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城市的“客厅”重新得到恢复,真正成为亲切宜人、充满活力的城市心脏。70年代日本横滨、神户等城市,在城市中心区沿河流建设了一系列公共散步道,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美国大城市的环境整治主要以中心区的步行街区的改造和再建为主,其中200多个城市都已经把中心区的主要街道改造成步行街,大部分都建于60~70年代。步行街普遍提高了中心区开放空间的环境质量,增强了其舒适性。提供公共活动空间。规划者重新认识到公共空间的作用和吸引力,在环境整治中为人们提供步行街、露天广场、有顶街道、中庭等一系列公共空间,希望重新振兴城市公共空间,聚集人流,增强城市活力。他们重视建筑与人的相互联系和步行空间的连续性,转变沿街建筑底层的功能,对社会和街道开放,营造环境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为社会交往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同时借助公共空间吸引足够的客流,获得商业效益。

整治绿色开放空间。通过整治绿化和水等开放空间,设置多样的休息、绿化和美化设施,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美国开始于20世纪初的城市美化运动对其城市环境与景观建设一直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开辟林阴大道和建设城市公园,形成城市的“肺”,一直作为良好的传统继承下来,以致后来的城市结合中心区开辟了许多小公园、小广场,根据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创造休息、交往的宜人空间。例如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把改善环境同吸引外资结合起来,将城市的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作为振兴经济、吸引外资的重点战略性综合规划,成为全美生活环境最美的城市之一。从70年代初日本城市规划开始制定加强改善地区环境的战略,通过形成绿色的开放空间等途径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公共空间的美化,注重景观塑造。

创造城市滨水景观。许多城市选择滨水区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建设滨水散步道等公共空间;改造海军、造船业废弃的码头,开发假日购物广场等商业娱乐设施;或者结合饭店、公寓、疗养院和历史资源,创造娱乐、休闲的公共空间,利用水滨的舒适性吸引更多的人光顾。许多美国城市都已经发展了中心区水滨公园,通过加强城市水体与附近建筑的联系,在水滨设计有吸引力的公共场地,将水滨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创造宜人的休闲、娱乐、消费空间。日本进行的“河川和绿色自然环境”调查,通过“水和绿色的城市建设”的整治政策,对城市资源中的水环境加以保护和利用。基础设施改建。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公共交通的改善是城市中心区复兴的契机和关键,是改善空间环境的基础保障。西方国家在整治中利用城市地下铁道和市郊快速列车的建设,缓解道路紧张状况和停车场的压力,同时结合城市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组成覆盖全城的高效快速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中心区的可接近度,大大缓和了城市中心的交通矛盾,为老城中心区的步行商业街改造建设创造了条件。

3商业与开发复兴零售商业。许多欧洲城市从60~70年代起,结合具有良好环境设计和设施完善的购物中心建设,对旧有街道型商业街进行步行化的环境整治,形成集购物、休闲、娱乐、办公于一体的中心商业区,通过提供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复兴城市中心区。商业建筑与公共空间结合使用,形成城市空间中最有活力的地方,环境整治使中心区的商业得到很大,促进了环境更新和旅游发展。具体的整治措施中常常通过增加沿街的商业用房,创造街道的生活气氛,积极引导旧建筑的改建,将不适用的办公楼改造为旅馆、商业和娱乐等三产服务业设施或住宅,改变了旧城缺乏城市活力的景象。调整功能、发展三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西方城市出现“后化”趋势,大量工业制造业外迁至城市边缘和郊区,以、商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据城市主导地位和城市中心区。整治中将已经废弃的工业运输码头、工厂拆除或者重新开发成新的用途,改造成博物馆、展览馆、商业综合体等,被赋予新的功能加以再利用。例如在芝加哥,曾是货运中心的海军码头战后随着功能衰退进入闲置状态,70年代末开始进行再开发,引入贸易展示等功能,以后逐步整治为由水晶宫、节日大厅、公园和家庭馆组成的多功能公共设施,聚集了娱乐、购物、休闲、餐饮、展示等功能,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发展旅游业。环境整治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通过塑造城市景观和特色环境,发掘旅游资源,保护性建筑和充分利用旧建筑,建立区域性休闲旅游中心,通过发展旅游复兴中心区的活力。许多城市将市中心的著名建筑划定为历史建筑加以保护,把旧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娱乐中心和商场等,发挥其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

举办博览会。利用城市中心区的集会中心、竞技场和场等大型活动设施,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和游客,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通过举办博览会实施城市整治,更新基础设施,扩大城市旅游。80年代初期日本掀起地方博览会热潮,并以此为契机积极进行城市环境整治。柏林也曾经通过1911年、1931年、1957年、1985年和1987年五次建筑博览会,实施城市更新计划,利用博览会机会成功地进行旧城整治。美国也通过增加集会、会议和商业展销会,促进城市中心区的复兴与经济繁荣,据统计,全美国用于建造主要集会展览中心的用地已从1970年的62.25万m2增到1990年的167.23万m2。在中心区建设大型活动设施能达到三个目的:第一,集会和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参加者在附近的饭店、餐馆和旅游场所消费,使晚上与周末的中心区街道变得更有生气;第二,特别活动设施往往会促进新建筑的频繁建设;第三,特别活动设施建设在一个衰落的地区,往往能够促进该地区的发展。4居住区与社区改善

城市中心区失去活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心区居民的减少。战后随着郊区化的出现,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造成内城衰败。为了增强城市活力,许多城市采取积极的整治措施进行城市中心区的社区改善。西德战后采取新的保护性整治政策,住宅发展转向加强对中心区旧建筑的改造利用,城市规划设计重新转向19世纪城市规划中注重空间构图,实现城市景观目标。美国在社区改善中,通常由政府出资改建低层、多层单元式住宅,使居民归属感增强,有助于促成良好的邻里关系、改善社区环境和恢复城市中心区活力。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5

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城市的天然河流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作者就河流在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功能进行阐述,分析城市化给河流带来的影响,如何对城市河流进行整治提行可行性的见解,从环境保护学的角度认识、整治、保护河流的生态结构,从而实现河流整治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城市发展河流整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河流是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加强河流生态维护,对城市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对城市河流进行整治,以及河流在城市中的生态价值,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意义。

2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河流赋予城市神韵,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依托,优美的河流景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内涵。城市环境建设离不开河流与水面,是城市景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水赋于城市生命与活力,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首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与热岛效应。使城市物种具有多样性,景观变得生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实现城、水一体的人文设计理念。在河流被城市广泛使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享受的同时,生态环境倍受考验,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城市河流的整治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发展建设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

3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及整治

河流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正在受到建设者与居住者的关注,就我国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

河流在美化城市的同时,还承担着排涝、防洪之重任。首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开发都喜欢依山傍水。河道周围的土地开发与利,严重的损坏河床与河道。由于国民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在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污水涌入河道,对河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次,大量的人工河道修建,破坏河流湿地生物生存空间,随着河道的降低,河床到河岸的延伸空间缩短,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阻断了水系与土系之间的联系,高筑的防洪大堤,石砌的护岸,破坏了河流的自然规律,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同时生物种群受到影响。最后,大量的人工河,造成河道蓄洪能力减弱,使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从而出现一下雨就涝的现象。

2)加强对城市河流的整治

城市化建设实现人文理念,对城市河流整治也要以人为本,对河流规划突破传统思路,引进先进的生态的环境设计理念,开展城市河流整治工作,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先,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持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与生物的多样性。自然河流对洪水具有一定的调节做用,在自然水流的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曲流,浅滩等,能有效的缓解下游的洪水压力。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保持河流的曲折蜿蜒以及河流的多种形态,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保持了河流的原生态。其次,在对城市防洪的设计中,要把堵与疏相结合,蓄与泄并重的理念。增设河流过水断面,是现代防洪的新概念。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尊重河流自然演变规律,保留原有的河流,洼地,湖泊等。最后,河流护堤的整治,应按保持自然的国际治理准则,建设生态活堤,是今后城市河堤整治的发展趋势。把保护生物生存环境与创造生物生存环境做为首要任务,在考虑防洪功能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河堤生态效果,把河堤整治与水系,土系,生物链相结合,建造适合生物生长的,具有自然形态的河堤。

4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城市化建设对河流水域的污染,污染势头一发不可收拾;大面积的开挖,使得地面沉降,土地沙化,生物栖息地缩小,严重的损害了生物的多样性,由水资源引发的社会问题已严重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施实行政干预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水污染的防治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直以社会道德教育进行城市河流生态保护。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明文规定所有工业排放必须达标排放,否则就实行关停,整顿措施。从而增强了企业与各地方政府的责任心与紧迫感,推动了环境整治的脚步。

2)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实行国家补贴,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原则,实行多渠道积资政策,执行排水许可与排污收费政策。同时也可将污水处理进行市场化,根据污水处理需要,按标准收取污水处理费,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提供公平竟争的平台,实行全新的治理污水理念,减少城市河道的排污量。

3)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市政工程实行管网雨污分流,减少污水排放量,把分离出的高浓度污水在污水厂进行处理。实现高效,节能,减少河道环境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与建设,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进行工艺改造。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增,加大城市的供水量与污水排放量,然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相对滞后。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总污水排放的40%,在大城市已达到70%。加大城市污水投入建设,既清洁了城市又保护了城市河流生态环境。

4)加强河道清理工作,消除河道内部污染源。河道内部污源多是产生在河道比较缓慢的区域,在水流平缓的河段一般都会累积污泥。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当水体的CoDmn含量达到15毫克每升时,就是最差水质的标准。当气温变化,温度升高时,底泥上翻融入水体是造成城市河流黑臭的主要原因。因此,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工作,是清除河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5)加强截污排污工作,禁止河道养殖。河道的污染源除了工业排放外,还有利用河道进行养殖的养殖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等。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市政工程设计,把生活废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站,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对上游养殖基地进行政干预,禁止在城市上游进行放鸭,养鱼行为,把污染降息到最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5结束语

总之保护好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城市建设工程,保护好河流水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已。加强城市化建设,必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曹梅英,王建华.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J].山西水利,2008,(1)

[2]刘树坤,刘树坤访日报告: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五)[J].河海水利,2009,(5)

[3]朱向宏,刘兴仕,王宗亮,等.水生态环境保护实践[J].节水灌溉,2010,(1).

[4]沈清基.对城市河流的生态学认识[J].上海城市规划,2008,(2)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6

【关键词】小城市及县城水利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急剧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为使城市(城区)性质、规模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适应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小城市及县城都在对现有城区进行新的规划和建设。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承担着城市防洪、供水、排水、航运、水环境等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对水利建设,特别是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1当前小城市及县城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标准偏低,排涝能力不足

小城市及县城几乎都依河而建或河流贯穿其中,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辐射作用,人口与财富大量集中在城市,由于城区现状防洪标准低,据有关资料,在我国641座有防洪任务的设市城市中,防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的就有431座,而目前小城市及县城的防洪标准更低,仅为五年一遇-十年一遇,有些县城几乎不设防;同时由于城区扩张,大面积地面硬化,使得暴雨产生的径流量成倍增加,峰值更为集中,加上受外河水位顶托,使得内水排不出,外河又倒灌,而目前大部分城区几乎没有排涝设施,造成市内排水系统不畅,排涝设施不足,城区经常遭受洪涝灾害,损失十分严重,一些小城市、县城几乎年年受淹。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浙江省嘉兴市一个市洪灾损失就达40亿元,除4亿元为城市中心区的损失外,其余大量损失为分布在市辖城镇,可见,小城市及县城遭受洪涝损失之大。

1.2盲目侵占城区河道,减少水面,导致洪涝灾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勃兴和对环境的忽视,在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土地利用价值高,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多争一块土体,盲目侵占河道和蓄滞洪区,将城区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在上面兴建街道和商业城等设施,使得城区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不足,内河排水不畅,易淤积、堵塞洪水通道;因蓄滞洪区面积被侵占,造成原有满足设计排涝要求的排涝设施排涝能力不足;由于上述的原因,使得暴雨时,人为产生新的洪涝灾害,街道被淹成为常见病,加大了城区洪涝灾害的发生。

当城区河道被侵占后,内河易被垃圾等杂物淤积,不易清除,大量污水的排入使得水环境恶化,违章建筑等使得沿河环境脏乱差,城市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1.3城区水利缺乏专项规划,城市水利功能得不到整体发挥

在小城市、县城建设过程中,对城区防洪规划较为重视,特别在"98洪水"后,各地编制了或正在编制科学、可行的城区防洪治理规划,并开始实施,而对排水以及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特殊载体的城市水利,则没有专项的整体规划,仅对某一小区域内水系进行景观设计,缺乏对整个城区水系的滞洪排泄雨洪、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景观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考虑,使得城市水利的减少洪涝灾害、净化环境、提供公共绿地和旅游休闲等各项生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城区防洪规划和城市道路、排水等市政工程规划分属不同的部门,水利部门只进行河道的防洪规划,城建部门负责城区的排水及用地规划,市政部门排水标准与水利部门要求的排涝标准不一致,使河道防洪治涝与城区防洪治涝截然分开,难以协调。1998年,某市实施城市防洪治涝工程,根据内河中蓄滞洪区的面积和排涝要求确定了排涝站装机容量,并实施完成。可在工程建成后,因城区面积扩大,将该蓄滞洪区所在地划为新城区,新区建设中将蓄滞洪区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造成原有排涝装机容量不足。

2解决小城市及县城水利问题方法探讨

2.1对城区进行专项水利规划

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围绕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并以专项规划报告作为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报告的附件,正式列入总体规划内容,报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专项城市及城区水利规划应以城区为主,兼顾农村,城乡一体化。要确保防汛安全,不能让城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因洪涝灾害而遭受损失;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改造整治内河水系,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区引水、排水和生活环境的需要,建立多功能、高效益的水保护综合体系,促进城市开发和品位提升。

主要规划项目为防汛、引水、排水、水环境等。防汛主要是根据城市、县城规模和国家防洪标准确定的防洪治涝标准,采用加高加固现有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引水和排水是城市水利规划的重要内容,要统一规划水源,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引入高质量的水;通过暴雨峰值和径流量计算,确定城区的排水出路,完善排涝设施,保证有水排得出去。水环境的治理则保留水面积,通过清淤疏浚、截污、亲水护岸、水利设施改造、立体绿化等措施,控制水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美观的目标,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2.2加强城区河道水系的综合治理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由于城区发展以及管理上的不善,使城区内河道成为城市排污沟,集污水和洪水为一身,恶化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制约城市发展。目前,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998-1999年,北京市对市中心区的水系进行了综合治理,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目标,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多方面的效益。1993-1997年,成都市对府南河进行了综合整治,以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等项目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融合,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和赞许,荣获1997年度联合国人居奖。这些做法值得发展中的小城市及县城借鉴,切不可走上先污染后治理、先侵占后拆迁的老路。城市建设初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建立起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绿依水,水依城,将城区建设成与水融为一体的特色景观环境。

2.3加快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

现代城市水利是一项综合工程,承担着防洪治涝、供水排水、排污治污及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水资源管理体制仍是水利部门管水源和防洪治涝,城建部门管城区供水和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污水。管水和防洪治涝的不管城区供水、排水和治污,管供水和排水的不管水源、防洪治涝、治污和河道上下游的关系,甚至出现河道排涝和城区排水标准不是同一体系,块块管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使水利设施难以合理安排,并充分发挥作用。应加快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借鉴上海、深圳等地城市水务改革成功经验,将涉及水事务的统一管理,使城市水利实行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由水利部门对城区的防洪治涝、供水、排水及水环境治理统一规划,研究防洪减灾措施,保证高质量供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7

【关键词】城市防洪;泰兴市;防洪。

1、泰兴市城市防洪基本情况

水是城市的血液,水环境保护工作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搞好城市防洪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水环境,提高抗灾能力,提高城市综合竟争力。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总面积1172.27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城区位于市域西部,西距长江8公里。规划至2020年,泰兴城市建设用地53.39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目前正向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迈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已由过去的行政中心逐渐演变为集行政、工业、商业、三产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城区一旦受淹,损失将不可估量,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防洪工程,防止城区受涝,所保护的不仅是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是保护泰兴市经济发展的成果。多年来,由于未能与城市化建设统盘考虑,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河道综合整治严重滞后。城市防洪标准低,甚至不设防;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河道,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大幅度减少。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能形成区域性防洪排涝、引水活水的整体功能;二是建设规划不细微,实施秩序混乱,断头河、卡口段较多,以涵代桥的现象十分严重;三是管护机制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填河建房筑路,人与河争地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城区治水工作方针不系统,重河道驳岸建设、轻河道疏浚,河道整治设计造型呆板、品味低,未能体现水与景的特色功能。

2、泰兴市城市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切实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泰兴市于2002年委托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泰兴市城市防洪规划》,计划投资3.9亿元实施城市防洪工程。自2002年起启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至2012年共投资1.6亿元,先后整治了外城河、羽惠河等18条(段)20公里的河道,新建、改建了4座泵站,新增排涝流量8立方米/秒,拆涵建桥1座。有效地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较好地改善了城市水环境。但对照《泰兴市城市防洪规划》提出的标准,泰兴市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尚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河道涵、闸、站工程建设滞后,影响河道功能的发挥。泰兴城区近年来利用在内城河上设立的闸、站对中心城区进行抽排控制,实施引水换水工程,但由于换水量小,内城河水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城市防洪工程仅实施了主城区的部分河道整治工程,以沟通水系为主,控制闸及排涝站仅实施了东门、西门泵站改造工程和徐庄河闸站工程,主要的控制建筑物还没有实施,包围圈没有形成,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引水活水的功能没有形成。

(2)城区水系不畅,盲沟、断头河仍然存在。随着泰兴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原本为农田灌溉或以农村排水为主要功能的河道由于其设计标准低,无法适应城市发展后所面临的部分河道需将其功能转变为以城市排涝为主的功能要求。泰兴城区规划区内共有河道79条,尚有61条未整治。这些未整治的河道脏乱差现象比较特出,断头河、死沟、盲沟、以涵代桥现象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3)河道以硬质驳岸为主,表现城市水系生态功能不足。泰兴市城区河道治理中主要以垂直型硬质浆砌石护岸为主,河道断面形式相对单一生硬,造成了水岸景观雷同的河道治理模式,破坏了原生河道的生态功能,缺乏亲水性。

(4)侵蚀占用河道现象突出,沿岸绿化景观有待加强。泰兴市城区近年来整治的部分河道,建设了质量较好的滨河绿化,但总体来说滨水绿化未受到足够重视,沿河绿地建设比较缺乏,各类城市用地与河争地,沿河建筑离河太近,城市水系空间受到挤占,水系景观风貌连续性遭到破坏,水景观建造难度较大。城区河道绿化则主要以城市道路绿化为依托,缺乏滨水特点。已建的沿主要可流、水网两侧防护绿带宽度较窄,还有大量河流未建滨河绿化。滨河广场等休憩绿化用地还比较缺乏,尤其是主城区滨河绿地总量偏低,扩建难度较大。还有许多地段水岸景观被开发商砌上围墙,变成其小区的区间,影响其整体功能的发挥。

(5)政府对城区河道整治投入的力度不够。按城市防洪要求,泰兴市财政每年至少应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城市水利工程建设,但事实上,每年仅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且不能及时支付到位,对工程进度影响较大。

3、实施泰兴市城市防洪工程的对策

为切实改善泰兴市城市水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2011年,泰兴市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2002年编制的《泰兴市城市防洪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泰兴市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计划投资12.05亿元,通过修筑防洪堤、新建节制闸、设置排涝站、整治河道等措施,解决客水压境、洼地受涝、河道淤积、水质恶化等问题,达到综合整治和优化城区水环境的目的。

(1)兴建闸站控制工程,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包围圈。为满足泰兴城区防洪排涝及引水活水功能,在内河与如泰运河、羌溪河、两泰官河三条外河相通的河口上设置防洪节制闸,控制内河水位,抵御洪水侵入城市,防洪标准五十年一遇;排涝泵站与防洪闸合建,在洪水期间排除涝水,降低内河水位,排涝标准20年一遇;为提高城区水环境质量,满足城区分片进行引水活水功能,改善各片区河流水质,在河道上设置相关涵闸,控制调度引水路径。

(2)疏浚河道沟通水系,切实改善城市水环境。通过拆除阻水坝埂,拓宽局部束水河道,清除河底黑臭淤泥,使河道达到设计标准,改善城市河道水力条件,清淤总土方总量150.3万立方米。消灭断头沟、盲沟,对原有29条河道进行新开、沟通,完善水系布局,总土方量103.14万立方米。

(3)实施河道护岸工程,加强沿河景观建设。规划区内共有河道79条,总长199公里,岸线总长度398公里,规划尚需进行护岸总长338公里。护岸采取多种结构型式,积极推行生物护岸或生态型护岸。主干河道的护坡,优先考虑其防洪排涝对岸坡稳定的需求,兼顾生态功能,迎水面边坡进行护坡处理,护坡形式以干砌块石为主,推广使用三维植被网护坡、地毯式混凝土草坪护坡等生态护坡新技术;一般河道的护坡,优先考虑其生态功能,河道护坡以植物护坡为主;易发生坍塌的岸段采取干砌块石或大块卵石等天然材料叠砌护坡。城区河道的护坡,注重景观功能,在堤岸布置绿化带或休闲公园。

(4)拆除沿河违章建筑,加强滨水建设项目监管。泰兴市成立了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局,加强对城市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水务部门与城市管理局建立了联合协调执法机制,制定相关法规,切实加强河道管理,禁止在城区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搭建,严格保护河道不被填塞。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占现象予以严肃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新建与河道整治工程无关的建筑物必须予以拆除。

(5)多途径筹措建设资金,保证城市水环境治理经费来源。为确保规划工程能实施到位,资金是关键。在资金来源方面,泰兴市计划采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多方面通过不同途径加以解决。一是政策性筹资。二是从城市建设资金中切块解决。城市建设进度要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其投资经费要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盘子统筹考虑。三是项目上争。泰兴市发改委、水务、财政、住建、交运、环保等部门分别向上申报项目,积极争取省和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城市防洪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6)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为保证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在2020年前全部实施到位,泰兴市成立了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规划、城建、财政、水利、环保、国土、济川街道办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主要负责指导城市水环境治理分年实施计划制定以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建立项目法人,专门负责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力量,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法规和政策,按批准的工程设计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工期;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力求管理工作规范化;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工程款的及时支付。

参考文献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8

关键词:经营开发治理

一、经营开发治理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内河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1、防洪安全的需要

内河地处城市市中心城区的腹地,沿岸居民密度大,社会财富集中度高,商业繁华,经济发达,一旦失事,将给沿岸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损失。

2、挖掘城市资源潜力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城市资源是经营城市的首要任务,内河贯穿市区黄金地带,采取经营城市的理念,使城区内河这一独特的稀有的水土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3、提高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以河兴城是必然选择,是建设区域特大型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

4、美化城市、造福居民,是建立和谐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进行系统治理与开发,建设人水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家园。

5、创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的需要。

(二)内河综合治理的可行性

1、内河治理是全市广大市民的期盼,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务实之举,正在兴建的靳庄水库,为内河的治理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城市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也为内河的污水治理提供了保障。

2、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最大制约因素——资金,利用市场化运作,开发性建设,化资源优势为资金优势,投资主体由政府向城市运营商转化,探索多元化投资经营城市的新模式,使生态建设和治理开发相得益彰。

3、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拆迁安置,可根据迁安数量在造景区附近集中开发经济适用住房,边建设边拆迁边安置,确保治理开发顺利实施。

4、市领导对城市市中心城区的河道综合治理与开发非常重视。

内河的开发治理有助于提升精神文化素质,传承河流生命,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达到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

二、综合治理标准、原则、依据

1、综合治理标准:内河综合治理基准年为2004年,规划近期水平年2010年,远期水平年为2020年,近期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远期50年一遇。

综合治理理念:水利资源转换为水利资本,使水资源融入经济循环并在市场运作活动实现价值,实现以水兴水,以河治河。

2、治理目标:确保河道行洪能力,污染得到治理,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塑造景观特色,盘活区域土地,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活力,确保经济发展、防洪安全与生态环境永续的平衡。真正达到“水美、岸绿、景观新,河顺、人祥、经济旺”。

3、综合治理原则:

(1)、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水和谐,以水利资源保护、利用、配置来服务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恢复河道健康生命。

(2)、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相结合,治理开发相结合,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与污水治理相结合,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逐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

(3)、确保重点,点线结合,以点带线,兼顾全线。边开发边治理,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治理开发相结合,滚动发展。

(4)、综合治理规划方案力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实现资源价值的提升和综合治理效益“双赢”。

(5)、在治理中,以河道安全功能为主,环境保护为主,整体系统优先,以市场为导向,优先土地利用,创造土地增值。

(6)、在实施方案上,采用远近期相结合,以近期实施为主,确保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7)、综合治理的同时,依法管理,建管结合。

三、综合治理规划方案

内河综合治理规划主要包括:河道防洪安全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及景观规划;沿河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拆迁安置规划。

(一)河道防洪安全规划

设计堤线:设计水面线的推算基础,根据现场实地查勘,现有堤线基本合理,且两岸已布满建筑,故维持原堤线基本不变,按现有堤线进行整治。

控制断面:以现有河道为基础,经过清淤,河床整治以后,能通过设计标准洪水,堤防在现有高程基础上少加高或不加高,河床宽度采取分段设计控制断面。小于控制断面的按设计控制断面扩宽,大于的维持不变。

阻水桥梁改建:按照设计水位计算有效行洪断面,采取加孔、扩大河道断面的办法使桥梁壅水通过过水断面的加大而化解。

排涝泵站规划:雨水管渠入支流设排水涵闸,与支流河道交汇处建提排站。

回水建筑物:近期修建回水堤,远期修建防洪闸,在白河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为防止白河水倒灌,防洪闸关闭。防止内涝,需增设排涝泵站。

(二)水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保护,创造亲水空间,岸边实施截污,重在治污。

治污工程:内河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内河汇入白河,污水则通过排污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管线的布置:对内河两岸堤防建成区污水管线顺水流而下布置在绿化带下,对车站北路的未建成区布置在台地下。最后接入白河四坝排污管道检查井w-125,将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

(三)生态建设及景观规划

生态建设及景观规划包括以滨河绿地为主的绿地系统、主题公园为主的景观系统、水景天地、水上乐园、小桥流水为主的水域景色。

沿河两岸全长范围内设线性水景为主的生态园林,在沿河的绿色水景长廊中,在主要节点附近镶嵌多元化的以弘扬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主题公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文化与景观的交融。

水是城市的灵性所在,水是河流的生命。规划三级橡胶坝,形成有效绿色水面。

三顾桥建一级橡胶坝,用以拦蓄河水,形成有效面积达5万m2的绿色水面,并设游园,为市民提供生态环保的休闲空间。

在七一路桥下游建二级橡胶坝,回水至建设路,琴声、水声相得益彰,打造新的七一游园景观。

在城市齿轮厂阜通桥上游,兴建三级橡胶坝,回水至312国道。

在建设路桥~光武路桥段通过河道生态建设、自然水面、景观建筑和风情绿地的揉合,营造水景天地。

入河口~三顾桥段,以内河为依托,结合植被保护与绿地建设,通过高品质景观、文化设施和传统滨水开敞商业设施的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亲切怡人的滨水休闲空间——文化公园;

七一路桥~文化路桥对现有的七一游园进行景观改造,品味提升;

建设路桥~光武路桥的水景天地;

312国道桥~靳庄水库规划重庆大学设计的“天地之间”游园。

(四)沿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内河两岸的主要用地为居住用地、耕地种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市政用地等。

各区段开发措施规划如下:

1、入河口~三顾桥:在文化公园周围和河面东侧,建设高层、小高层和多层半围合的亲水住宅小区。

2、三顾桥~工业南路:内河西岸红庙村土地资源重组,为市民提供安居住宅工程。

3、七一路桥~文化路桥:通过合理的土地资源重组,对官庄做适量拆迁,布置多层和滨水小高层围合的亲水住宅小区,为市民提供安居住宅工程,对现有游园实施景观改选,提升景观品质。

4、中州路桥~新华路:现有河堤较完整,且地处商业区,利用开敞水域、景观桥和仿古商用建筑,点缀绿色景观和雕塑建设汉唐文化商业街。

5、八一路~建设路桥:再现风光旖旎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诗画的城市周庄。

6、建设路桥~光武路桥:在位于三区交汇的黄金地段,兴建太阳城商务广场。通过水体、景观建筑和风情绿地的揉合,营造水景天地和星光广场,开创城市市内河开发整治的新篇章。

该区段作为第一期工程重点实施,因为太阳城商务广场位于城区三纵三横十字中心,在发挥景观枢纽功能的同时,具有对周边县市区和豫鄂陕毗邻地区的商业辐射作用,且项目资金已经到位,主要拆迁任务已经完成。

7、工业北路桥~阜通桥:内河东岸建住宅小区,建设多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小区。

8、焦枝铁路桥~312国道桥:进行整体的水景绿化,开发高品位的住宅小区沁梅园。

9、312国道桥~靳庄水库:进行整体的水景绿化,在天地之间游园附近设低密度的高档叠拼别墅区疏梅园。

(五)拆迁安置规划

拆迁安置范围:自入河口至靳庄水库沿线堤防、污水管道、绿化带、主题公园、土地开发所需拆迁安置。

梅溪汉唐商业街,在河两岸设10米宽绿化带,10米交通路,12米宽的仿古建筑。

水景天地,对现状河道进行整治和水景开发,不拆迁占地。

小桥流水家居区沿河两岸堤路合建5米宽,10米宽绿化带,12米宽的东方建筑。

其他占地为太阳城商务区、滨水商业和高档住宅、红庙村安居住宅、官庄地产开发、主题公园建设,工业北路桥--靳庄水库的住宅小区、高档别墅。

迁安补偿:补偿分为两类,一是住宅补偿,利用开发的经济住宅,补偿安置拆迁户住宅实物,一是利用高档商住房的开发利润进行经济补偿。

四、实施思路

工程投资大,迁安任务多,实施战线长,本着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分期分片实施。

综合治理工程第一期,完成资金已落实、条件成熟的太阳城商务区及水景天地,并按近期标准整治河床、堤防、清淤、排涝泵站等,埋设上游段污水管道。

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期工程,利用第一期的开发取得效益和经验按近期标准整治入白河口至建设路段的堤防、清淤、河床、埋设全段污水管道,线性生态园林及主题公园建设,水域开发,完成入河口--建设路桥滨水商业和高档住宅、红庙村安居住宅、官庄地产开发、高档步行休闲购物观光街、小桥流水人家的休闲家居。

综合治理工程第三期工程,利用第二期的开发经济效益按近期标准整治光武路至靳庄水库段的堤防、清淤、河床、线性生态园林及主题公园建设,开发工业北路桥--靳庄水库的住宅小区、高档别墅。

综合治理工程第四期工程,利用第三期的开发经济效益按远期标准整治入白河口至靳庄水库全段的堤防、防洪闸、排涝泵站等。

结论

1、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中心城区应走在前面,因此必须探索经营城市新思路,用市场运作,提升资源价值,弥补工程投资,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吸引高层人才、吸引资金、吸引众多企业家落户城市。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9

关键字:景观设计;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用

伴随着我国废弃露采矿山不断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水污染等灾害性现象,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景观设计在城市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美化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将景观设计应用于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废弃露采矿山的特征以及其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一)废弃路采矿山的特征

废弃矿山开采有三种形式,分为规则开采以及不规则开采、凹陷式开采型,规则开采型采用台阶式与缓坡开采的方式,不规则开采是在坡度为30度以上的斜坡式开采,凹陷式开采向地下的斜坡或台阶式开采。

这些开采方式按照不同地区采矿区的不同地质、水文特征进行选择,在进行开采后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利用凹陷式开采方式的地区都会形成深坑水潭。采矿石壁则会造成风景区以及交通干线的视觉污染,而开采过程中由于土质疏松等问题,在废石(土)堆废弃地会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泥石流等灾害。

废弃露采矿山总体来说,是一个对环境破坏严重的污染源,其造成的环境问题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废弃露采矿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采用景观设计方案来治理废弃露采矿山的环境问题是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废弃露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和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人居环境、打破人类生存依赖的自然环境良性循环,严重而突出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下。

1.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现象是废弃露采矿山经常遭遇到的环境问题,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在露天矿山采矿的过程中,将矿山上面及旁边树木进行砍伐,草皮剥落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一旦出现,不易根治,对矿区及周边的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植被荒芜化现象严重

由于开采矿山的过程中,会对地表植被进行大量砍伐、造成植被,而开采现场遗留下来的采石坑中多是矿体、矿柱等残留物,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一眼望去,遍地黄沙、触目荒芜,一片凄凉之景。

3.占用土地现象严重

废弃露采矿山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目前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大量废弃土地的闲置,不仅会增加经济负担,还会对土地资源造成危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4.水、空气等的污染问题

水、空气是人们生命不可忽视的物质,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污染造成很大的危害,尤其是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更是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空气污染物作为粉尘飘入空中,水污染物质溶解在人们的生活用水中,都会造成疾病传播、细菌传染等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理念,它将自然环境与人为设计理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建筑艺术。将这种艺术应用到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中去,不仅可以改善与修复当地恶劣的环境,还可以为当地的视觉感官贡献一份力量。

景观设计是一种现代化的景观美化、城市美化的重要方式,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气质,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城镇周边废弃露采矿山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且与当地的自然景观十分不协调,如果对其进行治理,并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景观设计改造,可以改变当地的文化氛围,自然现象甚至是气候现象等,百利而无一害。

三、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引入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被引入到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去,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一)文化资源的引入

在进行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可以对当地文化环境进行考察,并且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将文化资源充分运用进去,既可以体现我国5000年来悠久的历史文明,又可以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文化理念,打造一个与当地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相适应的地域文化景观特色。

(二)景观融入与转型

由于很多废弃露采矿山的对城市或者城郊的形象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如何避免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何将景观设计融入到当地的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中去。

目前很多资源枯竭性城市在废弃露采矿山建立主题公园以及街心花园,并且对其制备进行绿化,既满足人们对绿地的需求,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是逐步实现近期国家在“三区两线”积极推进“矿山复绿”行动的具体表现。

(三)应景改造

一个地区的景观设计应该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城市的文化氛围相协调,我们可以看到,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都是破坏十分严重的地区,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环境美化改造时一定要对其水源等污染物质进行清除,打造一个适宜文化传播,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的这样一个自然景观,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有利于人们的心情欢愉,对人们工作、生活的效率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四)保留与开发

在很多废弃露采矿山中,并不是所有的地质景观都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在这些地方,有很多的具有地学研究意义的资源,例如地质遗迹、古生物活动遗迹等,都可以成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因素,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察,选取有用的因素,改造对人们危害极大的成分,打造适宜当地城市建设与发展、改善环境的景观设计。

结语:

在景观设计被引入废弃露采矿山的环境治理应用中,应该重视矿业遗迹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正确认识景观设计对其治理的意义遗迹作用,为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谋利益。景观设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废弃露采矿山的环境问题,凸显了当地的人文理念,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为城市建设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带动废弃路采矿山的环境治理逐步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敬军,陈子玉,蒋波等.景观设计在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11,20(7):55—58.

[2]李艳芬.宝日胡硕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投资优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9.

[3]钟均华.紫金山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C].//全国采矿技术与装备进展年评报告会论文集.2010:103—108.

城市治理与设计篇10

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环境污染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的发展不断加快,在城市化不断的加快过程中,各个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困惑与难题。河流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河道的整治是实现当前城市生态化系统的关键,是发展绿色城市和生态化城市的主要前提,更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主要保障。河流是城市化生态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城市起源的基础,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和载体,是提高城市化建设中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合理和不科学使得河流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的重点,随着当前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河道整治问题也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不管是在河道功能上还是河道的美观上都逐渐出现了原样。但是在治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治理理念有待完善和更新河流的规划设计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发展而不断的完善与提高的过程,是一套系统化,随时应变的过程。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的设计过程。在当初的设计中,由于人们对自然经济的认识不合理,不够彻底,是的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传统的“工程水利”着重重视河道的防洪、航运等功能,造成河流的资源、生态功能等被忽视、被淡化。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除了对河道污染治理和整顿之外,更要求河道在功能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对治水的思路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创新,使河道达到“安全”、“资源”、“环境”的有机结合。

1.2缺乏全面的规划

在我国河道的整治过程中,同一条河流由于其处在的地理位置和省份的不同使得在治理过程中国存在着各种管理过程中的差异和治理方法上的差异。造成在治理过程中的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缺陷。在治理方面,常常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对河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缺乏认识,缺少设计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1.3河道整治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有待提高

河流在治理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且周期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河流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控制过程,更在治理过程中要控制时间的变化而放松的过程。塑造河流新形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单一建设工作,河道的管理以及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河道治理中亟需重视的工作。在规划建设工作中往往只注重有形过程,而忽视管理、软科学等科学研究。使其成为规划报告的空摆设。河道修复技术以及一些相应配套过程的实施和养护,是河流恢复健康重要的后期保障工作,众多河道在规划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提高,造成河道的整治效果得不到有效体现。

2、河道整治新模式探索

2.1更新理念河道整治过程中,首先应注重理念的更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仅考虑河道防洪、供水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河道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突出亲水理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

2.1.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很多大中城市河流的中上游都兴建了大型调节水库,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状态和原有功能。河道综合整治设计要充分考虑上游水库调节能力制定防洪标准,在保障水系安全的同时,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先进理念,注意恢复河道的原有结构形态;在确保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生态护岸技术,恢复河岸生态功能。

2.1.2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河道整治要与上一级水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已批准的各类规划相协调,保证水系的通畅性,满足水体活动要求,注重保持河道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功能。

2.1.3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传统的水利工程忽视了河流的生态功能,渠化、硬化导致河道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破坏。因此,河道治理中要引入生态工程的理念,将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

2.1.4注重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的建设。在满足防洪、排涝、引水、航运等功能的同时,兼顾河道在环境、生态、景观、休闲旅游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创造安静、优美、自然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2.1.5加强流域管理的理念,突破“就水论水”思路。水环境问题出现在水体,但是根源却在陆域,河道的治理要突破“就水论水”的思路,从流域整体着手,探索流域非点源污染机理,加强流域管理。

2.2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河道治理的核心是理念更新,关键是全面规划。河流的规划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统筹兼顾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系统建设,将河道的整治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2.2.1调整河流结构。对于河流的结构,应该对其岸线、断面、护岸进行统一控制。河流形态的设置首先需要基于原有水体形态,消除河道的瓶颈,保持自然的弯曲形态,控制河岸

线的发展;将河湖的较宽水面处设置为蓄水功用,达到均化洪水的目的,且对于景观和生态也有重要的作用。

2.2.2.1防洪功能的提高。防洪功能的提高在原有水工建筑物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水系形态的设置,河道结构的调整降低防洪压力。对于城市的滨水景观,控制河湖的水位升降幅度,采用合理的河床断面。

2.2.2.2保证水安全。保证水安全首先要控制污染源。污染源的控制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控制。。

2.2.2.3合理的景观设计。河岸带景观的设计要满足自然优先、整体优化的原则,优先保护河流的自然资源,实现河岸带的景观与河流周围景观的自然连接。在进行景观建设时,需特别关注防洪水位与亲水岸线的协调、防洪排涝与亲水安全的协调、河道流速与水生生态修复的协调等问题哺。

2.2.3增强河流抗干扰能力。在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发展现状及社会经济各要素对河湖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划定河道蓝线宽度,保护河流岸线基址,增强河流抵御外部干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