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十篇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十篇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38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1

【关键词】石油企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

一、节能减排相关概念

(一)节能

节约能源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的节约能源(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能源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这里讲的节能并不是简单地减少能源的供给,更不是降低生产和生活水平,而是要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能减排并非单单指节约能源,也包括对所有资源的节约。

(二)减排

减排是指减少气体污染物、固体废弃物、温室气体、重金属(如铅、镐等)以及放射性物质等的排放。狭义的减排是指对已经产生的生产型或者生活型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但是深入研究来看,要实现减排,除了对存量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要控制污染物增量,减少增量便意味着要减少包括能源在内的各个资源要素的投入数量。所以,广义的减排还包含资源节约之意。减排的对象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悬浮颗粒(如粉尘、烟雾等)、温室气体等。

(三)节能减排

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出自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二、塔河采油一厂节能减排评价分析

(一)指标完成情况

1.经济技术指标

累计生产原油160.9111万吨,完成年度计划100.82%,同比增加0.11%;商品量155.4857万吨,完成年度计划100.85%,同比减少0.34%;商品率96.6%,较年度计划(96.6%)一致,同比降0.43个百分点。

累计生产天然气30040.4635万立方米。

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010年不变价)625232.86万元,同比减少5.92%。

2.能耗指标

累计消耗各类能源折合12.49万吨标煤,同比降4.94%。

单位油气综合能耗67.98千克标煤/吨,同比降0.03%。

单位油气综合电耗53.72千瓦时/吨,同比升12.47%。

能源实物量指标

累计消耗电力9929.96万千瓦时,原油54709吨,天然气2603.09万方,汽油65.68吨,柴油395.72吨。

3.新鲜水指标

累计消耗新鲜水34.97万方,单位油气用新鲜水0.19方/吨,同比略有升高。

(二)塔河采油一厂节能减排的统计性分析

1.能耗统计分析方法

(1)节点分析法

所谓节点控制法,即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依次细化为多个“节点”,然后对各个节点的用能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计算,找出“节点”中的突出问题和低效点,然后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有的放矢地各个“击破”。以油田机采系统为例,油井系统效率主要由地面系统效率和井下系统效率两部分组成;而地面系统效率又由电机效率、皮带效率及抽油机传动效率等组成;井下系统效率又由抽油泵泵效、井筒效率和抽油杆效率等部分组成。通过对每一口井实施油井生产运行状态测试,并对油井测试数据进行计算与处理,分别计算出油井系统效率、地面系统效率、井下系统效率、抽油泵泵效、电机效率等各“节点”的系统效率,然后进行分析和优化,找出不合理的点,提出改进措施,对油井生产工艺的各个部分进行整体优化和监控,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对比分析法

能耗统计对比分析法是在前期开展各项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图表、数据对比等手段,对统计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它是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最重要的一种方法。用数据作为立论依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是能耗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将数据、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内容融为一体,能够更集中、更鲜明地反映客观实际,对各类数据进行环比分析,并根据分析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与建议,为节能技改决策提供服务。

(3)分析方法在油田的应用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2

关键词:电气设计;建筑设计;节能降耗

0引言

节能降耗在各行各业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主要是介绍电气设计中节能降耗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设计原则,具体应该如何做做出简要的介绍。

1节能降耗的意义

节能降耗,节约资源是国家对于各个行业鼓励做到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电气设计中节能损耗占据的意义,就必须先要了解节能损耗的基本概念。

1.1节能降耗的基本涵义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在电气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节能降耗,对此,其简要的含义就是,在进行建设工程的设计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相关规定、标准,通过一些比较合理的手段,在满足建筑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在建筑设计、使用过程中能量、资源的损耗。对于电气设计方面的节能损耗的基本要求就是,对于建筑物来讲,既要保证整栋建筑的电气功能齐全,用户居住舒适满意,还要尽量地减少能量的损耗,以此来达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对于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降耗的问题,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多,涉及到的部门也有很多。比如来讲,首先,这种问题首先需要得到国家有关政策以及法律上的支持;其次,对于我国电气设计行业的节能标准来讲,有关部门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标准的制定;最后,建筑的施工单位根据具体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对应的标准,将节能降耗的设计应用于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相关的设计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节能意识,保证整个建筑工程中能够实现节能降耗。

1.2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

在电气设计过程中,使用的节能降耗的措施,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①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虽然在全世界看来我国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人均资源还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所以,总体所来,我国的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节能降耗在每个行业中都是必要的。现如今,在我国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计成本的消耗资源,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以实现可见利益最大化。从这方面看来,电气能源的消耗,成为了社会总耗能的重要方面。根据实际的数据分析,电气耗能在建筑总体耗能中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建筑耗能在社会总体耗能中占据了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实现电气设计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人口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就直接造成了建筑电力需求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这种需求与国家电网的供电能力来讲是十分巨大的,整体的态势是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关系,这样的关系直接影响居民用户的用电体验以及用电的舒适程度,在用电高峰期时会出现电压低,电压不稳定的现象,这种问题应该尽量去解决,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③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在整个国家的发电行业中,相比起水力发电,核发电等等来讲,占据大部分发电量的是火力发电。虽然现如今无污染的发电技术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火力发电在发电量中占据主要地位。火力发电,相比于其他发电技术来讲,产生的废气废水是比较多的,是我国环境的主要污染物。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实现电气设计的节能降耗,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节约都具有积极的作用。④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讲,为了能够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基本素质,与世界国际潮流接轨,需要积极响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实现建筑行业电气设计的节能降耗。

2节能降耗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行业电气设计的节能降耗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的原则:

2.1不破坏建筑的基本功能

在进行电气设计使用节能降耗的措施中,需要保障整个建筑的基本功能。我们这里所谓的建筑就是为所需要的人建设的,整体的建设工作就是为了能够保证用户的正常的生活需求,所以基本功能是必须要保障好的,不能为了节能降耗而影响住户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比如来讲,不能为了节约电能,而使用光线比较暗的灯泡,或者是使用制冷效果比较差的空调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坚决不可以发生的。

2.2减少浪费节能降耗措施

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到就是减少浪费。这里所说的浪费,主要是指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这在整个的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是绝对要避免的。现如今,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很多技术的产生都是为了能够减少浪费,做到节能降耗而产生的。在电气设计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就是供电线路的损耗以及变压损耗。对此,我们更应该加以重视。

2.3符合经济效益的需求节

能降耗措施实施之后,不仅需要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而且要达到经济效益的目的。这里所说的经济需求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对于节能降耗要有度,不能过度,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盲目追求节能,导致有关的建筑企业无法有效地回收投入。②节能降耗要符合国家的标准,不能够只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导致整体的工程不达标。

3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

对于节能降耗的使用措施中,不仅仅表现在设计中,而且还体现在使用上。

3.1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降耗措施

在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降耗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现供配电系统的有效节能。现如今,我国的供配电系统在设计的时候,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建筑中负荷量的等级以及相应的分布等实际情况来进行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建筑中用电的稳定,还要在其中体现节能降耗的原则。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入手:首先,为了减少在配电过程中的变电损耗,整个的供配电系统应该尽量简单,变电的级数应该尽量的少;其次,为了减少线电路的损耗,对于输电线路的横截面积,电阻率以及输电线路的长度都应该进行合理的控制以及使用(p损=i输电线^2*r输电线=(p输/U)^2*r);再有为了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提高整体的功率因素,(cosφ=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可以添加一些补偿电容,使用内置补偿电容等;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取并联电动机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选择,防止出现“车大马小”这样资源浪费的问题或者是“车小马大”这样设计不合格的问题。

②合理选择控制方式。根据照明使用频繁程度等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对各个功能不同的地区选择各种不同种类的开关。对客厅、卧室、病房等床点位置以及KtV、酒吧、餐厅,可装配调光开关;酒店的客房装配节电钥匙开关;室外或公共场所使用程序控制式光电自控装置进行照明控制;路灯采用分组控制模式,建议装配夜间节能控制装置;楼梯过道、卫生间、雨蓬及其他人员停留时间较短的地点安装定时开关;卫生间内安装远红外线开关控制(带光控)的灯具;排气扇选择另一只红外线开关(不带光控),保证天黑有人时灯亮,只要有人(日、夜)排气扇开启。有了这些装置,卫生间灯、排气扇控制问题就迎刃而解。就目前来讲,常用的定时开关主要有触摸式延时开关、声光控延时开关、红外式延时开关。

③实现电动机运行的有效节能。在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电动机运行的有效节能。首先,为了减少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素,要对无功功率进行就地补偿;再有就是要尽量避免空载、轻载这种浪费资源的现象的发生;最后要进行的就是合乎实际的优化调节。

④采用新技术,利用新能源。太阳能属于一种少污染、环保、免费的优质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对太阳能、风能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我国拥有世界先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被广泛用在加热、提供生活热水等方面,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并不普遍,太阳能在建筑节能照明方面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要加强自然光和光线照明技术的研究。有的建筑玻璃很多,可以利用天然光代替建筑内部供电,实现白天不消耗电能也能保证室内照度充足。近几年兴起的光线照明节能方式,可以对室外光线难以照射到的地方补充光照度,这种光照补偿方式经济环保,而且不消耗人工能源,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3.2电气使用中的节能降耗措施

在电气使用过程中节能降耗的措施,与电气设计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是相互独立的,其主要表现在减少资源的浪费上。使用过程中的节能降耗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养成随手关闭用电设备的好习惯。这是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降低用电设备浪费资源的最有效的手段。在离开房间或者是处于无人使用的时候,我们要关闭不必要使用的设备,尤其是不产生社会价值的设备,比如来讲无人房间中的照明系统,制冷系统;晚上无人商城中的无人电梯系统等等。②在满足基本功能是基础上,尽量使用节能的电器。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世界的发展潮流,各种的节能电器应运而生。在日常中,我们可以尽量使用节能电器,比如收拾节能电灯泡,节能空调等等。

4小结

节能降耗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更是我们积极响应世界节能号召,与国际潮流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节能降耗技术是每个建筑设计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整个的节能降耗技术是一个设计范围比较广,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从设计这个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主要就电气设计节能降耗的措施做出简要的介绍,希望读者对其有简单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谢晓丹.浅谈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J].城市建设,2009(07).

[2]陈晓林,王胜利.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3]周贤杰,徐益文.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思路[J].科技资讯,2009(04).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3

关键词:真实节水理念目标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64文献标识码:a

1节水灌溉基本情况

滦南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属于严重缺水地区。现有的农田灌排系统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部分灌溉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田间工程不配套,灌水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0.5左右,节水的潜力很大;灌区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粗放,水价偏低,难以实现良性运行。本文提出了“真实节水”及耗水管理的新理念,并将三大综合措施用于农业节水灌溉上,从而实现农业节水和可持续性发展。

1.1耕地面积广、节水灌溉发展缓慢

滦南县国土面积12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9万亩,人均耕地2亩,目前现有节水灌溉面积17.75万亩。节水灌溉发展迟缓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资金不足,不能大规模快速的发展节水灌溉;2.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严重,节水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因管理不善,影响其效益的正常发挥,节水灌溉系统的维护不能落实到位,致使设备老化,严重者节水灌溉系统瘫痪废弃不用。

1.2节水工程达不到节水的目的

滦南县的节水工程使用传统的灌溉模式,不但没有真正节水,反而加速了地下水的开采。传统的农业节水灌溉的重点是以工程措施为主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能够减少的渠系和田间渗漏,认为减少的渗漏就是节约的水量,其实从水资源系统的观点来看这部分水不是节水量,因为这部分水又渗透到地下,回补水资源系统里,这样做的好处只是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省了灌溉水的费用,但达不到节约水资源目的。而节水的最总目的应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平衡。

2节水的理念、管理、目标

2.1更新节水观念

推动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倡导和推行的“真实节水”,不仅要提高灌溉效率,而且要注重降低农田蒸发耗水量(et),这是对提高灌溉效率的补充和发展。我国现有的灌区由于工程和技术措施不完善,灌溉用水大量流失和渗漏,致使灌溉效率和效益降低。加强工程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是节水灌溉的基础工作,减少灌溉水的渗漏和流失,同时就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和对地下水的回归。因此,从整体上讲,只有采取综合节水措施,减少水分蒸发量,才可以减少水资源的实际消耗,提高水分生产率。长期以来,传统的节水方式主要通过对水源地、输水工程的防渗改造或推广田间灌溉新技术,从而达到节水和水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其注重取水管理,节水的效果主要由取水量的减少来衡量,取水的减少量等同于节水的水量。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时,主要在区域间和部门间分配各种可利用的水源,缺乏对et总量的分配和控制。et管理理念,通过调整et在时空上和部门间的分配,提高各部门et利用的效率,减少低效和无效et,增加高效et,保障流域/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真正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2“真实节水”的新理念

“真实节水”就是资源节水,农作物叶面蒸腾和土壤蒸发消耗的水分合称农田腾发量(et)。采取多种节水措施,适当减少腾发量,既降低et值,并不妨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更有利,这是农田灌溉研究节水问题的核心。农田腾发耗水量难以用经济易行的办法回收利用,是水资源的实际消耗,所以把减少农田水分腾发量称为“真实节水”或资源性节水。完善灌溉排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农业和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减少农田水分蒸腾蒸发消耗,实现真实节水,树立农业节水新观念。

资源性缺水地区,传统的农业节水灌溉的观念应该有所改进。实践证明,采用传统的农业灌溉节水方法,在取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将比无节水时多用水。只有当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小于或等于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时,地下水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因此,节水灌溉设计应该采用“真实节水”的基本理念,即应该在采用工程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同时,分析估算到底真正减少了多少的损耗量,而不是简单的认为灌溉水利用率的提高所能够多利用的水量就是节约的水量。资源节水量的使用既要考虑农业增产的需要,还要考虑生态环境和地下水的保护。因此,资源节水量可以部分用于扩大灌溉面积或增加灌溉次数,部分用于减缓地下水的超采现状或生态环境保护,从而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耗水管理(et管理)的新管理模式

资源性缺水地区,从水量平衡的角度讲,真实水量(或资源节水量)等于减少作物蒸发量(et)与其他不可恢复的损失水量之和。地下水可持续发展要采取新水权体系的耗水控制体系,相同的取水量由于灌溉效率不同可以生产不同的耗水量。灌溉效率高的用户往往产生较高的耗水量。传统的水权管理体系只控制取水量,不能控制耗水量,因此,不能有效控制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基于耗水控制的新水权体系将控制耗水量,试图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过度使用的控制问题。新的水权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目标耗水量或目标et;2.根据目标et确定的取水量(每年核定);3.满足水质要求的排水量(取水量减去目标耗水量)。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取水量=目标耗水量(目标et)+排水量。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使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等于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可以使地下水逐步达到动态平衡或无超采,实现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2.4农业节水灌溉实施的目标

农业节水灌溉实施的目标为:1.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同时实现灌溉农业节水;2.提高农业水分生产率(et单方水产量或产值);3.减少农业灌溉et耗水量(et按方计水量)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4.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5.提高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可靠性;6.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7.改革灌溉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项目区灌排工程自主管理,可持续发展。

强调“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是灌溉水的直接使用者,必须将节约用水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紧密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真实”节水。

3农业节水亟待加强的措施方法

3.1增加节水面积,因地制宜加强节水措施

滦南县现有节水灌溉面积17.75万亩,节水面积相对少,其中还有一部分节水灌溉系统老化或瘫痪,因此必须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节水工程措施。1.在成方连片地形地区宜采用低压管道输水+小白垄或沟灌、小畦灌;2.在有蔬菜、果林地区应提倡发展大棚喷灌或滴灌模式;3.在沙区、土丘等高低不平的地形宜采用喷灌工程。

3.2实施“真实节水”节水的三大措施

农业节水“三大措施”是根据我国节水研究与生产实际,通过总结、综合、创新前人的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其在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性节水,保障了水资源的可持续性,该方法已在世行节水灌溉项目中进行了成功运用。具体来讲,“三大措施”包括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管理措施。通过采取水利工程技术措施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流失,提高灌溉效率,并在此过程中,将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降低水分腾发量,提高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3.2.1.水利工程节水措施

通过管灌、喷灌、滴管、渠道防渗等节水工程,减少从水源输水至田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水量;田间灌溉采取平整土地和小畦、短沟、等先进技术,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等。

粗放灌溉方式下每亩地一次灌溉的水量分布:

长期以来,用土壤输水,畦田漫灌方式下,需要提水100方可满足一次灌溉的需要。水量构成包括提水量100方渠道蒸发和渗漏损失(15+35)m3,田间地面蒸发和作物蒸腾(7+25)m3,渗漏18m3,总共渗漏回补地下水53m3,总蒸腾蒸发量15+7+25=47m3,地下水井开采量100-35-18=47m3.

工程节水措施下每亩地一次灌溉的水量分布:

采取渠道衬砌、管道输水等工程节水措施,输水效率大大提高。水量平衡构成包括:水量52方渠道蒸发和渗漏损失(1+1)m3,田间地面蒸发和作物蒸腾(7+25)m3,渗漏18m3,总共渗漏回补地下水19m3,总蒸腾蒸发量1+7+25=33m3,地下水井开采量52-1-18=33m3.与方案1对比,真实节水量为蒸腾蒸发量的减少量或地下水井开采量的减少量47-33=14m3.

综合节水措施下每亩地一次灌溉的水量分布:

采取渠道防渗或管道输水,加上农业节水措施,在满足作物生长和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使农田et显著降低,灌溉渗漏量也得到减少,实现了“真实节水”。水量平衡构成包括:提水量26m3,渠道蒸发和渗漏损失(1+1)m3,田间蒸发和作物蒸腾(3+17)m3,灌溉渗漏4m3.总共渗漏回补地下水5m3,总蒸腾蒸发量1+3+17=21m3,地下水井开采量26-1-4=21m3.与方案1对比,真实节水量为蒸腾蒸发量的减少量或地下水井开采量的减少量47-21=26m3.

3.2.2农业节水措施:

土地平整、深松深翻;秸秆还田;选育耐旱、高产、优质作物品种,发展设施农业,改进种植结构和栽培技术,采取减少田间水分蒸发的耕作栽培技术,科学施肥和培肥地力,采取秸秆覆盖、塑膜覆盖和喷施抑蒸剂等,以减少水分蒸发,达到减少灌溉用水量,降低作物耗水量,降低无效蒸腾蒸发量的目的,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

3.2.3管理节水措施:

以往,在节水灌溉发展的过程中,通常将重点放在了工程建设上,形成了所谓“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通过“三大措施”综合运用,则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利用效率与效益,保障工程正常、高效运营,提现了灌溉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新机制。

管理措施包括项成立农民用水管理组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农民技术培训等。实行科学灌溉,减少水量浪费;在水源不足的条件下,采取非充分灌溉,提高灌溉边际效益,使增加单位用水量取得的效益最大;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减少水分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灌溉管理,减少水分损耗,防止灌溉过程中跑水漏水;添置量水设备,控制灌溉用水量和按用水量与成本计收水费,激励群众节水意识;建立农民用水管理组织,实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制度,树立用水户对节水灌溉的主人翁责任感;严格执行计划用水,防治水资源过度开发;落实工程管理,责任到人;采用科学灌溉技术,增加农业产量,降低et此项措施使项目的良性运行得到组织、制度和资金的保障。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4

关键词: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要点;应用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theroadasabeautifullivingenvironmentandurbanfunctionofthefoundation,isthecityofeconomicactivitiesinthesocialactivityandthelinkandtheartery,urban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istheimportantcontent.insustainabledevelopmentguidance,thedesignofurbanroadstotheadjustmentoftheconceptofadjustmentandtargetsystemstructureadjustment.thetraditionalurbanroadonlyemphasizesthetransportationserviceability,qualityandonthenationaleconomicbenefitan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logicalroad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itemphasizesthefunction.inviewofthis,thepaperanalyzestheprofitfromtheoverseasadvancedexperience,thispaperdiscussesthesustainableroaddesignmethodsdomestic,inordertoimprovetheurbanroadofwholeservicelevel.

Keywords:sustainable;Cityroad;Keypointsofthedesign;applicationstatus;prospects

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面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伴之以交通量激增,中国目前城市的交通形势是:道路越来越宽,交通却越来越拥挤。并且,高速的面积扩张带来的一些严重问题是城市发展缺少规划,土地浪费,能源、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加剧,道路、社区间的布局不合理等。于是,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道路设计模式,以取代传统的只考虑机动性、安全性以及建设费用的设计模式。

1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1.1可持续的定义

关于“可持续”,有多种定义,但都遵循相似的原则。经常被人所引用的是来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所陈述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们需要而且不危害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其内涵概括起来有下述3个方面:持续性、持续发展及持续利用。对于城市道路的可持续的特点,应包含:

(1)持续性。指整个道路系统长久维持某种理想状态,保持其原有系统结构和运行机能在某种健康状态,大致包括道路结构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经济效益持续性、社会效益持续性4部分。

(2)持续发展。指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有效使用资源,即道路的建设力求能做到资源节约,同时又能有效保护至少不破坏原有环境。

(3)持续利用。指道路的建设以及维护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即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原材料,使用可再生能源,以达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1.2设计要点

1.2.1设计要点介绍

基于对可持续的认识,参考已有道路的设计经验,结合目前道路设计的实际水平,提出中国可遵循的可持续设计要点,共有以下5个方面。

降低能源消耗。其考虑要点主要包括方便非机动化行驶;提高人货运输效率;使用低维修养护的材料3个方面,具体措施见表1。

表1降低能源消耗措施

(2)减少原材料消耗。包括建设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在工程方案中使用简单合理的结构;提高材料耐久性和使用寿命3大方面。具体考虑措施见表2。

(3)减少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良好的道路设计应该做到把环境破坏降到最低,不盲目追求人造景观的华丽,合理利用原有环境资源,使道路和周边环境有机结合,包括尽可能降低对自然环境影响;尽可能保持所在地区生物多样性;能够反映历史和文化背景3个方面。具体考虑措施见表3。

(4)提高城市社区的可居住性。包括提高社区的可居住性;整合邻近区域的公众服务;提高社区公众的健康、保险和安全3个方面。具体考虑措施见表4。

(5)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高可持续性。项目建设过程中考虑可持续有利于道路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运作,包括在建设初期全面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需求和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两方面考虑,具体考虑措施见表5。

以上各个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将会有利益的重叠,比如,在人行道和行车道使用多孔渗水路面将减弱雨水对道路的冲刷并且减弱冲刷物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减少排水孔的建造,这同时又降低资源消耗。同样,不是所有措施都能贯彻实施,甚至它们中的一些会相互冲突。

尽管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尚未在中国推行,其他国家也还在探索,但很多新的工程却已涌现出来,美国的一些城市如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和芝加哥已经率先采用可持续理念并将这些设计准则运用到小规模工程项目,效果良好,这为中国城市道路相关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1.2.2典型案例

前面所提出的这些可持续措施,并不是最全面的,比如可重复利用的材料的使用,可以涉及道路建设的各个细节,限于篇幅,笔者只罗列部分典型案例的相关措施。

使用悬挂照明系统,见图1。结构简单,不但节省建设材料、方便维修,而且提供直接的车道照明,可以减少路灯数量,节约用电。

图1使用简单结构:悬挂照明系统

(2)使用石块堆叠,见图2。施工简单,节约材料,可重复利用,古朴自然。

图2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垒石成堆

暴雨渗透渠和多孔透水路面,见图3、4。其作用是使暴雨迅速渗透,降低暴雨对环境的影响,减弱雨水对路面的冲刷。

图3降低暴雨对环境影响:暴雨渗透渠

图4减弱雨水冲刷:多孔透水路面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5

关键词:化工工艺;节能降耗;方法

1概述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广泛关注,也越来越重视在生产生活中的节能问题。在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能源消耗,也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生存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在我国,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为原因导致的能源浪费,主要原因包括工作人员对方案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是化工工艺加工过程中设备使用不恰当等等。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降低能源的损耗,例如,加强人员管理、设备上的改造以及加工工艺技术上的改进等措施。其二是机械设备等必然产生的能源损耗。能量的转换效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设备运行等产生的能源损耗是属于无法消除的。

2化工工艺中节能降耗的必要性

在理论上,化工工艺中的能源损耗主要包括最小功和能量损耗。其中,能量损耗指的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因为设备自身存在问题或者一些措施不达标导致的能量消耗。另外,最小功指的是,由于一些原因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或必要的消耗。从理论上来看,对于能量损耗能够通过一定的节能过程分析和措施研究,进行一系列的节能措施,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一方面,在化工工艺中,资源的使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时是不可逆的,其数量只能逐渐减少。对于当前能源紧缺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损耗比较大,而且能耗越大,生产成本越高。另外,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越大,对环境会产生更大的恶劣影响,导致环境问题更加严重。所以,不论是从减少化工生产成本的角度,节约生产原料,使最后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还是从减少能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的角度,在化工工艺中采用节能降耗措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3化工工艺中的常见节能降耗方法

3.1使用变频节能技术

为了化工设备负荷率较低的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建议在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对传统工艺进一步更新升级,采用变频节能的新型节能技术。既减少处于工频状态下电机长时间运行产生的能量损耗,又确保电机维持长时间的平衡输入和输出状态。在使用电机拖动系统的过程中,优化设计拖动系统,采用变频控制的方法。避免出现电动运行设备系统处在相同的工作频率,而使运行状态持续过长时间的现象,有效降低能耗,实现节能降耗的最终目的。

3.2改善供热系统,改良工艺生产技术

化工工艺流程科学规划,坚持节能理念,改进升级生产技术,并使用新技术,不断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将化工供热系统进一步改善优化,并进行及时升级改造。要综合考虑到化工供热系统的自身特点,将化工生产设备的转换效率提高到更高水平,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合更加有效,避免造成能源浪费,加快冷能源和热能源的交换速率,高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化工供热系统的热转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争取将化工工艺能源消耗减少到最大程度。优先选择有着较高能量转换率而且容易上手操作方便的生产工艺。化工工艺的优化与升级,达到降低能耗的目标,增强企业的收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3.3提高催化剂活性,优化化工分离

化工生产中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工反应的速度,还可以使化工工艺的能源损耗有效降低,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产生的副产物,从而在分离过程中,将化学物质的负荷损耗有效降低。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够明显提高化学反应效率,降低原料的消耗量及温度压力。化学生产的分离环节是化学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用高效的分离方法和合理的分离装置,可以降低化工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有效的提升反应速率,优化分离过程,使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的发生得到有效抑制,降低过程中的产品分离能耗和能量消耗。

3.4改进设备,提高利用率

分离提纯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在化工工艺分离提纯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化工工艺中建议减少反应压力,减少分离提纯过程的吸热分度,采用降低供热温位的方式,采用效率更高的分离提纯的机械设备,创造更加适合的化工工艺环境。降低化工工艺气态反应物的压缩性能和反应时间。还可以采用热蒸馏的方法,减少化工过程中的能量流失。机械设备会产生一部分的综合能耗,为了降低这部分能耗,采用先进的旋转以及传质等节能型电气设备,例如优选高效换热器、空冷器、加热炉电机拖动系统以及分馏塔等等。

3.5做好废水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

我国化工企业的废水回收利用率普遍较低。造成了水资源以及热能的巨大损耗。是因为开放式回收引起闪蒸降温,高温凝结水泵气浊,或者是蒸汽疏水阀在型号与安装上存在错误等等,进而导致加热以及漏气等。所以采用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运用自动监控闪蒸消除装置,将会显著提高整个热力系统的效率,节约电、煤、水及污染处理费用,对工厂的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有显著的作用。

3.6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引进新工艺随着设备的升级和更新,生产新工艺的引进,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达到节能降耗。

4结束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广,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工艺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化工企业要引进先进设备以及技术,改善化工工艺生产的条件,同时还要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利用效率。采取科学有效的节能措施,从而实现将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不仅能够降低化工生产的成本,提供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够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作者:张伟云单位: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6

【关键字】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我们却在资源与环境方面牺牲了太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式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这很多弊端,比如资源的消耗过大,对环境的污染太重,虽然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在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是不难发现,节能减排这项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社会每一份子的共同努力,所以作为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建筑给排水的节水措施。

一、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

1.推广支管减压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际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才能在给水系统中做好合乎生产生活的给水压力的设定,给水压力设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水资源的利用率,如果给水压力设计的不合理,不仅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很大程度上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要再设计中推广支管减压措施。

减压阀的使用大大地简化了供水系统,节省了建筑面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支管可调式减压阀的应用,对节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有关实测资料显示,如果按全国1.5亿个家庭,一家使用一个水龙头计算,假设其中有60%是压力超标水龙头,则全国日浪费水量1944万m3/d,浪费能源108万Kwh。年浪费水量近71亿m3,浪费能源近3.9亿Kwh。从上述水龙头的实测及研究分析和惊人的耗水耗能数字可以看出.限制水龙头前的水压对节能、节水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在给水系统设计时,应广泛推广支管减压的措施。

2.中水的利用

我国的建筑排水量中生活废水所占份额住宅为69%,宾馆、饭店为87%.办公楼为40%,如果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成为中水,用作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所、道路清扫、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杂用,从而替代出等量的自来水,这样相当于增加了城市的供水量。

3.雨水利用

雨水的利用最近几年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雨水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如果利用好雨水将很大程度上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通常在雨水利用中我们都是采取先将雨水收集起来,然后经过水处理设施,通过净水过程,让雨水达到可以利用的水质标准,对雨水的处理成本相对低廉,稍加处理就可以用于冲洗厕所,进行绿化浇灌,或者用于园林景观甚至于进行专业化处理也能满足生活洗漱和饮用等需求,这种节水利用措施极大的满足了城市用水,也很好的做到了节约用水。所以在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再利用雨水方面都下了很大力度进行研究,实践证明,做好雨水利用符合时代的节水诉求,也为污水处理工作极大的减少了负担。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措施

1.太阳能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太阳能的利用逐步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符合时展的节能诉求,而我国很多地区又是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的,所以加强太阳能的利用,是符合环保节能发展理念的措施,我国是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三分之二的国土年日照在2200小时以上,年辐射总量大约在每年3340-8360mJ/m2,适合大力开展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效率高,保温性能好,受环境影响小,自动运行,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春、夏、秋季热水温度基本可满足家庭使用要求,冬季也可部分利用太阳能,节约大量能源。在住宅中使用的小型热水器中,多采用循环方式,且为单循环,即集热器内被加热的水直接进入储水箱提供使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抗冻能力弱。全玻璃真空管结构简单,价格适中,水在玻璃管内直接被加热,其组成的家用热水器一般是将真空管直接接入非承压水箱,采用落水法取热水。也有采用金属热管组合的承压式及采用U形管组合的分离式,在不同地区都全年使用,具有抗冻、耐压和耐冷热冲击能力。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应从经济性能和技术因素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经济性能指标包括增投资回收年限、节能量及年节能费用。

2.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

合理的给水系统分区、供水加压方式、加压系统控制是节能的有效途径。现在城市城区土地利用率均较高,城区住宅高层建筑增多,且一般多层住宅楼层均在5层以上,供水均要求采用二次加压。一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在0.2mpa~0.4mpa,只能满足3至5层建筑供水需求。

3.采用无负压供水系统

我国城市高层建筑与小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长期以来主要是采用二次供水,采用“水箱、水泵供水方式”,在该系统中,低楼层住户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高楼层住户由加压水泵将水送至高位水箱,再由高位水箱二次供水,或采用“变频水泵机组供水方式”。常规的二次供水方式需设置调节水箱,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水箱清洗时需停水,给生活带来不便。针对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环保、卫生、节能的无负压供水方式。无负压供水方式的工作原理是:设备采用水泵与自来水管网直接相连,用压力调节罐作为水泵进水储水装置,采用稳流补偿器消除管网内所产生的负压,在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原有压力的基础上实现供水的二次增压。

4.有效利用变频调速水泵

随着变频调速水泵的广泛应用,我们在节水方面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变频调速水泵方面已经掌握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变频调速水泵具有显著的节点效果、快捷的调速方式、强大的保护功能、宽广的调速范围和稳定可靠的运行等优点都使得调速水泵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对减少电能浪费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高层建筑往往采用的是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的方式,其流程为通过水泵将水位提升至高位水箱,然后向下供水,这一过程水压极大,通常需要进行安装减压设置,否则会产生绝大的能源消耗,而在这一系统中电机处于频繁的启动过程,因此对电能消耗亦过于浪费。现如今,在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可以采用变频调速水泵,它省去了水罐和水箱,直接减少了设备的投资。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7

关键词:节能减排;能源消耗;综合管理

一、社区节能综合管理现状

综合管理系统平台主要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强化监督管理,加强量化考核,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完善节约资源的运行机制。节能示范区配套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生产、服务过程能源利用水平,主要包括社区电力系统管理、供排水系统管理等,通过推广新技术,不断降低社区综合能耗,稳步构建具有胜色的节约型社区模式。

胜中社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社区)为认真贯彻落实管理局创建节约型油田,实施绿化低碳战略的发展要求,近年来,在胜利石油管理局技术监督处的指导下,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通过科学组织,强化措施,大力开展节约型社区的创建工作。2016年,为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社区着重从搭建节能信息管理平台和建设节能示范区两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能源消耗优化控制和综合环境质量管理水平。

二、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形势

自社区成立以来,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管理方针,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社区工作的行业特点,在保证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成本控制和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维护社区利益”的工作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技术监督、节能工作的重要职能。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形势的不断变化,社区结构形式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些困难与问题也就随即而生.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胜利花苑一期和盛运绣园的陆续投产入住,原管理的垃圾处理厂的关闭停用而导致垃圾清运里程的增加,以及未来胜利花苑二期等居民小区的建成投a等因素,胜中社区的汽柴油、电力、天然气、热力消耗会逐年增加,对胜中社区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一个挑战。

二是入户水电表计量不准和控制不便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社区部分老区的入户水电表已进入“超期服役”阶段,多年没有进行过校验。同时,辖区仍有1600余户居民家中设有独立运行的空调电表,由于计量不准和监控不便,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水电流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恳请管理局给予大力支持。

(二)面临的形势

社区的能源消耗种类比较单一,虽然面临能源消耗增长的挑战,但由于单一,也会使节能减排工作相对能够集中力量开展。而且,随着社区工作量的增长,人员的逐年减少,今后,社区主营业务如物业四保、学前教育、医疗服务等实施业务外包、业务承揽、自有他营等经营模式的范围会越来越多,这也会减少社区自身的能源消耗总量。此外,随着节能资金的定期投入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节能降耗工作前景良好。

三、降低综合能耗,稳步构建具有胜色的节约型社区

(一)建立节能减排管理机构

为了健全社区节能管理工作体系,2016年成立了节能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QHSe管理科,配备了专职节能管理岗位和人员,负责对社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部日常管理工作,各三级和基层单位也均设立了专(兼)职技能管理人员。在城区管理大队专门设立了能源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社区水、电、气等能源消费的抄表、统计等工作。

(二)狠抓制度执行和分解

在节能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社区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管理局关于节能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规范、标准等。依据管理局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和工作举措,强化节能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一是要建立完善了基层达标考核体系和优化经济运行标准,建立基层班组看得见、摸得着、能操控的小指标体系;二是套将节能目标任务逐级细化分解到基层单位和班组,实行定期例会和超能耗预警制度,定期公报能源利用状况和节能指标完成情况。完不成指标任务的,取消其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的资格。

(三)严格执行《用能单位能源级联器具配置和管理通则》

按照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标准的要求,社区一是要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维护和管理,建立了二、三级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台帐。二是要按照各类计量器具管理要求,及时组织各单位开展周期送检和维护。三是要加强计量操作、计量管理等计量人员的培训,今年组织各单位计量管理人员参加局技术监督处组织的节能和计量管理的培训,保证了各类计量人员持证上岗及质量综合管理水平。

(四)不断总结值得推广的节能技术和节能项目

建设节能型企业是提高社区核心竞争能力,促进社区发展的必要措施,我们通过开展群众性大讨论活动,把社区生存发展的压力传递到了基层,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到了节能降耗对社区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扭转了“社区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错误认识,节能降耗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在定期组织的双月综合检查考核中,要将水、电、油的消耗统计记录和月度能耗分析,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对各单位和部门进行检查指导,针对检查结果,及时帮助基层分析能源成本指标节超原因,指导基层制定改进补救措施,提高了全社区的节能控制水平。

为了不断提高整体运行效益,下一步要组织基础设施普查和水电经营情况普查,准确了解和掌握社区节能和技术改造工作现状,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节约能源的突破口,挖掘潜力,降低社区的能耗成本。并根据普查结果,首先对能耗成本指标进行分解,建立健全社区能源消耗台帐,将能源消耗指标作为经济承包指标的主要组成部分,层层分解到机关各部门、各基层队和基层班组,落实到人头,严格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与干部职工的工资分配挂钩,强化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

参考文献:

[1]方佳物业.创建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环保型社区[J].城市开发.2010-06-15.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8

关键词资源开采;企业;增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31-0202-01

资源开采型企业因其特有的技术经济特征而决定了企业的兴衰过程。掌握资源开采型企业的生产特点和一般规律寻求适当的管控措施,扬长避短,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利益造福于人类是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也是资源开采型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本。

1资源开采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随着开采量的增加,资源逐渐减少直至枯竭,其生产企业一般要经过生产增长期、成熟稳定期、萎缩衰退期三个阶段,各阶段技术经济特征各不相同。

1)生产增长期。资源开采企业投产初期,生产各系统基本达到设计要求,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生产工艺日臻成熟,各生产环节的衔接过程逐渐趋于合理,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并与设计生产规模相适应,一般需经过六至十二个月的时间达到设计产能。生产增长期的显著特征是:产量增加迅猛,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维修成本相对较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费用随产量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产品成本随之降低,企业效益增速较快。

2)成熟稳定期。开采资源丰富,生产系统完善,工艺成熟,生产接续平稳、产能与设计能力匹配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成熟稳定期的资源开采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产量高,效率高,耗费水平较低且处于相对理想状态,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相对平稳,设备维护费用处于正常水平,产品的固定费用负担相对较少,单位产品成本低、产量大、收入高,效益佳,是资源开采企业生产的“黄金”期,这个阶段的长短决定了企业的整体效益水平,一般应超过整个资源开采服务年限的90%以上时间。

3)萎缩衰退期。随着开采时间的延续,资源量逐步减少直至枯竭,开采条件受限,产量逐渐减少,生产能力过剩,各生产系统运行效率逐步下降,机械设备的效能无法完全发挥,生产能力与生产规模不匹配的矛盾逐步加深,产品固定费有负担逐步加重,生产量下降,收入减少,成本上升,效益差,甚至出现亏损。

资源开采企业不同阶段生产技术经济特征如图1所示。

2资源开采型企业增效途径

由资源开采型企业生产技术经济特征不难看出,在不考虑市场和价格变动因素的情况下,增加资源型开采企业效益的关键是缩短生产增长期和萎缩衰退期的时间,延长成熟稳定期的时间,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负担,提高单位产品的盈利空间和盈利时间;保持长期稳定的生产水平和持续盈利能力,才能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1)控制投资规模,科学规划,优化投资方案,降低项目投资总额。在效益优先的前提下,依据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合理确定项目服务年限,使投资规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相适应。初期投资既要满足安全生产技术指标的要求,又要长远考虑,尽可能压缩初期投资规模,减少基建投资,降低资金占用成本,为生产期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负担,提高产品贡献能力奠定基础。

2)缩短生产增长期,快速达产。项目竣工投产后,应着力理顺和完善生产运行系统的平衡关系,适当调整资源配置,及时解决处理制约生产增长的各工艺环节之间的矛盾,使项目投产后迅速达到设计产能,实现早投产、早达产、才能早受益。防止项目投产后因迟迟不达产而出现亏损,影响项目建设的总体效益水平。

3)延长成熟稳定期是资源开采型企业增效的关键。理论上讲,资源开采企业的利润绝大部分来源于成熟稳定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成熟稳定期生产能力与生产规模适应程度高,各生产工艺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更加紧密,资源配置不断得到优化,机械设备高效运转、劳动组织进一步合理,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发挥,企业生产经营处于最佳状态。延长成熟稳定期的生产时间,实际上就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盈利空间和盈利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回收率是增加成熟稳定期生产时间的重要措施,应采取一切行行之有效的生产技术组织措施,运用科技进步,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增加经济总量,提高企业效益和社全效益。

4)适时简化生产系统,保持生产能力与生产规模的适应程度,是资源开采企业在萎缩衰退期实现增效目标的重要保证。一般情况下,资源生产企业投产后生产条件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随着剩余资源量的减少,资源开采条件逐步恶化,产量递减,单耗增加,系统能力过剩的矛盾渐趋突出。应根据生产条件和产量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生产布局,合理简化生产系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尽可能保持生产能力与生产规模的适应程度,延缓企业效益下滑趋势。

5)加强各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是资源开采企业增效的根本性措施。要严格控制不同时期各生产过程的物料消耗。据生产工艺标准核定消耗定额,对物料消耗实行追踪管理,实时分析实耗与定额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偏差,避免物料消耗上的损失浪费,降低物耗成本;根据不同时期产量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生产布局和劳动组织,简化机构、精简人员,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费用支出;简化生产系统、优化生产工艺是萎缩衰退期降成增效的重中之重。只要根据不同时期企业生产的特点,抓住影响产品成本变化的关键化解主要矛盾,降成增效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严格各工艺环节的过程管理,提高开采资源的品质增加效益。资源的原生状态不同,其内在质量各异。在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企业应根据资源的分布状态合理搭配开采实现双赢。同时要严格控制开采资源的外在污染,提高产品质量,赢得用户,占领市场,增加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煤炭经济研究.2001,增刊.

作者简介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9

[关键词]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化工,资源,消耗

[abstract]chemicalindustrytopromotecleanproduction,eliminatepollution,protectthe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productiontogether.tosetupthecorrectcleanproductionthinkingconcepts,ischemicalenterprisestorealizetheenergysavingandemissionreductionimportantmeans,istheenterprisecostreductionisanimportantwaytorealizethegoal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achiev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nomyinkey.

[keywords]cleanproduction,energyconservationandemissionreductions,chemicalindustry,resources,andconsump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清洁生产是资源持续利用、减少工业污染、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可以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化工行业把推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制定了化学工业推行清洁生产的规划,提出了化学工业清洁生产的目标和步骤,进行了宣传教育培训,建立了化工清洁生产中心,指导化工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开展综合利用工作,变废为宝,进行技术改造,加强科研工作,推进技术进步,强化环境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清洁生产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清洁生产审核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取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既“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达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程序包括七个步骤35个要素。七个步骤为“筹划与组织、预评估、评估、方案产生与筛选、可行性分析、方案实施、持续清洁生产等。

清洁生产的总体思路是判明废弃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减少或消除废弃物的措施。具体思路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分析:

(1)原辅材料与能源:尽量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辅材料和清洁能源。

(2)技术工艺:生产过程的技术与工艺水平,基本决定了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产污的状况。审核过程中应注意采用资源能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

(3)设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具体体现了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先进的设备和正常的使用,在清洁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4)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对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极为重要,同时也是控制废弃物产生的重要手段。

(5)产品:产品性能、结构、种类、数量等决定了生产过程,产品的合理包装等均影响废弃物产生及资源合理利用。

(6)管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密的操作规程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基础,也是减少废弃物的重要措施。同时尽量采用能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7)人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是安全过程最关键最积极的因素,是高效合格生产和技能减污的活得因素。

(8)废弃物:废弃物本身的特性和状态关系到它可否现场再利用和循环使用,也涉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对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尽可能做到综合利用或循环使用。

2、化工类企业中清洁生产审核

化工行业多种多样,而且目前国家颁布的清洁生产标准仅涉及上述行业。对于颁布了相关清洁生产标准的化工行业,要严格按照清洁生产标准要求执行。应该从生产工艺装备、资源能源利用率、原材料及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水平及环境管理6各方面,分析工程所处的清洁生产水平。

(1)产品工艺设备先进性

化工行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由于不够先进和完善造成的,所以实行清洁生产就必须改革旧生产工艺。产品工艺包括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合理性、工艺控制水平及产品得率等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可为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工艺或其他生产线的同类生产单元提供依据。

(2)资源能源利用率

资源能源指标反映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及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指标。分析化工行业生产的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水平,以及原辅材料的消耗水平,类比同类型产品生产的这些指标,分析其清洁生产的程度和范围。在没有同类产品比较时,可采用同类型生产装置先进水平指标进行分析。溶剂和水的循环利用率,及资源化利用率水平的评价分析应受到重视,它能有效降低能耗、水耗和原辅材料的消耗指标。

(3)原辅材料及产品指标

原材料作为加工的对象,一方面原材料毒性大小对生产产品的毒性大小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原材料耗用数量与废物排放数量呈正比关系。因此,在缺乏与其他产品生产工艺的比较资料时,可以从物料毒性、生态影响、可回收利用等性状判断项目设计生产工艺中主要物料选择的清洁生产水平。通过分析主要原辅材料毒性水平,毒性物质消耗量占总物料消耗量的比例,溶剂的可回收利用属性等对项目原辅材料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4)污染物产生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已采用了清洁生产方案并削减了污染物产生量的前提下,不得不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量及其毒性,包括单位产品废水、废气、废液和固废产生量[1]。在审核中应特别重视产生的废弃物成分的复杂性、毒性、易生物降解性等废物特性,只有废物产生量少,易安全处置或综合利用途径广并易于落实的污染物清洁生产水平才较高。

(5)废物回收利用水平

废物回收利用是清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不可能完全避免产生废水、废料、废渣、废气、废热等。废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放错了的资源。在清洁生产审核中,要分析所评价的项目废物回收利用的程度和水平,从而来判断清洁生产的水平。

(6)环境管理

任何管理的缺陷都是产生废弃物的重要原因。审核时应检查分析清洁生产管理系统建立的健全性及其运行的科学性、有效性;清洁生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核实清洁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检查清洁生产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和效果。因此,做到有效的环境管理是实现清洁生产的保证。

3、总结

在企业内部成立清洁生产组织机构,明确目标,措施到位。认真按照清洁审计程序的7个阶段、35个步骤,分阶段实施。对现有生产线污染现状和产污原因及工艺设备、生产过程、能耗水平、质量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清洁生产审计重点。企业只要不间断总结,持续实施清洁生产,就能挖掘内部潜力,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由此可以看出,清洁生产是化工类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黎伟、王斌、林俊、赵坚胜.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嘉兴学院学报,2007,19(6)

清洁生产审核教程

减少能源消耗的简单措施篇10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节能;遵循的原则;设计措施

一、建筑机电设备的节能现状分析

随着节能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节能型建筑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并且始终贯穿在建筑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的全过程中。在几次国际性的能源危机过后,各国对于温室效应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矿物能源的不可回复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但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是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从而使得两者之间产生了极为复杂的矛盾关系,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理念被提出。建筑机电设备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大户之一,现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机电设备涉及的领域既广且杂,在一般建筑内包括空调、暖通、给排水、消防等等,智能建筑中的机电设备更多。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建筑机电设备有很大一部分处于满负荷状态及高限状态运行,这不仅使能耗有所增大,而且还使运行质量有所下降,这样一来难免会造成末端设备与管道的承载压力增高,从而严重影响了设备与管道的使用寿命。此外,建筑内一般采用的都是单相电感性负荷,由于其功率因数相对较低,致使电网中滞后无功功率的比重较大,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进一步增大了设备能耗。正因如此,对机电设备进行节能已经势在必行。

二、建筑机电设备节能应遵循的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机电节能工程技术也随之发展。面对世界性能源紧张的问题,只有对能源进行节约,才可以有效的实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想要进一步实现建筑机电设备节能就必须在工程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其一,科学合理设计供配电,以促进电能有效利用。通常情况下,建筑机电设备在设计时优先考虑的主要是其经济性和适用性,简单来讲就是设备必须能够为建筑提供所需的动力和必要的能源,并且可确保机电设备对控制方式的要求,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和作用。同时机电设备安全性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机电线路之间应当具备足够的距离和绝缘强度,还应具备相应的动稳定和热稳定裕度,这样有利于确保供配电及各个用电设备的安全性。此外,还必须有可靠的防雷措施,对于一些特殊的场合还应具有防浪涌及防静电保护措施;其二,应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借此来降低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如果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过低,那么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与节能要求严重不符,为此,应当在满足建筑物各方面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优选节能设备、采取无功补偿、降低线损、均衡负荷,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三,优选设计参数。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当对设计参数进行优选,若有特殊的用电要求,应当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三、建筑机电设备节能减排的优化设计措施应用

1变压器节能

1.1选配变压器容量。就理论层面而言,为了发挥变压器的最大功率,应当保证平均负荷率是额定容量的50%~75%。但是,由于变压器自身功率因素和负载是变化的,并且有可能存在超载运行的情况,所以不能按照最大功率这一原则选配变压器容量。变压器容量选择一定要适当,符合实际情况需求,切忌过大或过小。容量过大会出现空载现象,增加损耗;容量过小,会使变压器负载过大,增大负载损耗。

1.2.优化选择变压器类型。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优化选择变压器类型,确定变压器数量。①选择效率高、能耗低的节能型变压器,减少空载状态下产生的铁损和漏磁损耗,降低负载时在变压器线圈电阻上产生的损耗;②若在绝大部分负荷为三级负荷的情况下,可选择一台变压器。若在一、二级负荷比重过大,需两个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应选择两台变压器。特殊情况下,也可选择多台小容量变压器。

1.3.提高变压器功率因数。用电设备不仅要消耗有功功率,还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所以,应在该种设备系统中装设移相电容器,改善负载功率因数,降低变压器线路损耗和铜损耗,达到抑制无功功率消耗的目的。(二)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商用建筑中空调系统占据较大的份额,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也是机电设备中消耗最重的组成,其能源损耗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制冷和制热源的能耗、空调辅助设施如风机、水泵等的能耗。对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室内的温度参数是设计的重要指标,要利用室外的自然风力资源,合理调节室内外的温度,降低室内外的传热温差;要化自然资源为动力,减少空调系统的动力损耗,动态地控制好空调系统的参数指标,杜绝热量的不足与过剩,在排风的过程中优化热量的回收功能。

2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在建筑机电设备的照明系统中,按使用区域的不同划分为:公共区域和室内区域以及泛光照明,为了更好地进行建筑机电设备的照明优化功能,需要进行合理优化的照明设计:自然光线是建筑设计中要开发和利用的资源,需要在机电设备使用中加以合理开发与利用;其次,不同区域的照明系统也要根据不同的照明标准进行设计;再次,在不同的区域也要选用不同的灯具,用高效的光源控制装置进行照明的优化与调节,如:照明采用低压LeD灯具,手机充电采用36V低压充电器等。

3.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大功效,在建筑机电设备中的水资源利用中,主要体现在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方面,由于建筑设备中采用高位、直接和恒压的给排水装置,尤其是在兴起的高层建筑设计给排水系统中,主要采取以下节能措施:运用新技术推广和普及节水设备,同时应用高效的变频水泵,对水供应系统进行优化;并且开发可适用、可控的第二水源,在水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延续长远的发展规划。

4.供配电系统的优化节能设计。在建筑的机电设备中,其供配电系统要依循简明而适用的原则,通过环式、放射式和树干式的电路设计,运用科学系统的供电线路布置,有效实现安全供电,并杜绝重叠供电的发生。

四、结束语

建筑机电设备是建筑中的重要设施,其涵盖的内容、领域非常广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建筑机电设备的节能优化功能,更好地为建筑行业服务,就必须对机电设备的各个环节进行逐一规范,通过对建筑机电设备中的空调系统、变压器设计、电梯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以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实践各环节的优化措施,用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贯穿于建筑施工中的每一环节,真正实现全方位的机电设备节能减排工作。

参考文献:

[1]曹永安.建筑机电节能工程设计实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