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41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1

关键词:军事物流;信息资源;信息标准;标准体系

中图分类号:e075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partofthemilitarylogisticsinformationresourcesstandardsystem,analyzedtherelationshipbetweenstandardofmilitarylogisticsinformationresources,militarylogisticsoperationsandinformationsystem,constructedstandardizationsystemarchitectureofmilitarylogisticsinformationresource,discussedtheapplicationofmilitarylogisticsinformationstandarddocuments.

Keywords:militarylogistics;informationresources;informationstandard;standardsystem

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是军事物流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建立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是以标准化为技术管理手段,分析现有军事物流相关的信息技术标准,形成规范统一的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确保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提高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与效果。

1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概述

1.1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含义

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对军事物流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定义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军事物流信息资源管理的法规性文件或标准、明确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方法、提供信息资源标准化工具等。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包括:军事物流信息资源元数据、数据元、数据模型和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

元数据标准化主要是对数据外部特征进行统一规范描述,包括数据标识、内容、质量等信息,便于用户发现数据资源。数据元标准化是对数据内部基本元素的名称、定义、表示等进行规范,主要用于数据集成、共享。数据模型标准化是对数据组织方式的规范化描述,便于对数据组织有一致的、准确的理解。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是对数据进行统一的分类和编码,避免对同一信息采用多种不同的分类与编码方法,造成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困难。

1.2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的作用

(1)统一军事物流业务信息术语和概念

在军事物流各种业务管理活动中,需要使用很多军事物流信息术语、概念,在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对这些术语和概念的含义和用法等存在不同的理解。信息资源标准化就是要规定业务中相关信息术语、概念的含义和范围,对其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做到无歧义的理解和表达,对规范军事物流业务、提高军事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具有一定作用。

(2)优化和规范业务信息分类与编码

在军事物流领域中,各种管理对象都存在着分类的需求,但各具体部门、人员由于业务应用的出发点不同,对同一类信息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和编码,已有的信息分类和编码,有些不符合信息分类和编码的标准化原则。因此,优化规范军事物流信息分类和编码,不仅能够提高业务管理水平,而且便于信息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共享。

(3)为军事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提供数据规范

在军事物流信息系统中,由于各业务对数据应用范围和要求的不同,存在着同一数据集,建立的数据模型不一致,或者对于同一数据,数据的名称、定义、长度、表示等不一致或相互矛盾,就会使信息系统之间难以协同工作。信息标准化规范了数据的组成、结构、相互关系,保证了不同系统的数据模型以及数据含义和格式的一致性,能真正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1.3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与业务、信息系统的关系

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是对军事物流业务信息的科学总结,是军事物流业务信息的规范;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指导军事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为军事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提供数据规范,同时通过军事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来检验信息标准。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与军事物流业务、军事物流信息系统的关系如图1所示。

2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按照军事物流信息资源的分类,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由数据元、信息分类和编码、数据模型标准等构成,标准体系框架见图2所示。

(1)数据元标准

这类标准是军事物流信息资源的基础标准,包括应用于军事物流信息资源的人员、机构、物资、设施类的基础数据元标准,以及军事物流业务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元数据标准。

人员类数据元标准。主要描述人员个体信息,包括人员个体的基本情况、政治面貌、教育及培训情况、婚姻及社会关系情况等数据元。

机构类数据元标准。主要描述单个机构信息,包括人员编制、人员现有情况、地理位置、人员变动、历史沿革等数据元。

物资类数据元标准。主要描述单件物资信息,包括物资基本数据(如名称、代码、规格等)、管理数据(如生产厂家、储备方式、包装要求、编配要求、储存要求等)、技术数据(如尺寸、材料、颜色、战术技术指标等)等数据元。

设施类数据元标准。主要描述军用设施信息,包括仓库、站台、铁路专用线、道路及建筑物等数据元。

军用物资采购类数据元标准。主要描述军用物资采购管理的信息,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合同管理等数据元。

军交运输类数据元标准。主要描述运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物资,以及运输工具、技术装备和管理等信息,包括物资运输计划、运输工具、运输方法等数据元。

军事仓储类数据元标准。主要描述库存物资管理信息,包括物资入库、出库、盘点管理等数据元。

物资配送类数据元标准。主要描述物资配送管理信息,包括配送计划、拣选方式、配送路线等数据元。

(2)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这类标准是军事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标准,包括军事物流机构和保障对象、军用物资与装备等军事物流公用基础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以及军用物资采购筹措、运输配送、物资储存等物流业务管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军事物流机构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用于描述军用物资保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单位信息分类与代码。主要包括:军队单位代码、部队类别代码、机构等级代a、供应性质代码、供应保障类别代码、机构类型代码等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军用物资装备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用于描述军用物资和装备的通用属性和专用属性信息的代码。主要包括:军用物资与装备代码、危险性质代码、包装类型代码、包装材料代码、包装层次及规格代码、储存条件代码等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采购筹措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用于描述军用物资在采购和筹措环节产生的信息分类与代码。主要包括:采购机构分类代码、提货方式分类代码、采购方式分类代码、采购任务来源分类代码、采购任务属性代码等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运输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用于描述军用物资和装备在运输环节产生的信息的分类与代码。主要包括:军事运输计划性质代码、军事运输对象类别代码、军事运输等级代码、军事运输任务性质代码、军事运输方式代码等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物资储存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用于描述军用物资和装备在仓储环节产生的信息的分类与代码。主要包括:仓库级别代码、仓库类别代码、储存性质代码、库房性质代码、库房类型代码等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3)数据模型标准

数据模型是整个信息资源规划的最核心的内容,数据模型标准规定数据模型的组成、命名规则,以及描述内容、方法和要求等,主要用于规范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表结构和表间关系。数据模型标准规定了军事物流业务应用数据模型的编制方法和组成关系,进行信息资源规划时,应遵循的数据模型标准。

军事物流数据模型标准是指经过军事物流信息资源规划以后,得出面向军事物流各种业务主题的,反映军事物流稳定信息资源的主题数据库和一组规范化基本表结构。

主题数据库是一种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是军事物流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通过对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分析后所形成的实体按主题进行分组。军事物流主题数据库标准可按业务主题划分,即物资采购筹措数据库、军事仓储数据库、军交运输数据库、物流配送数据库等。

基本表结构是在主题数据库形成以后,通过对主题数据库进行概要定义形成概要数据模型,再经过不断细化、完善过程,并按规范化的理论与方法,经过一步步的分析得出的一组规范化基本表。基本表是军事物流最稳定的基础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标准具有面向业务主题、信息共享、数据满足一数一源、结构满足范式要求的特征。

3军事物流单证标准及应用

3.1军事物流单证标准

物流单证是物流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单据、票据、凭证的总称,是物流过程中主要数据载体,物流单证是串联物流数据、衔接物流环节、实现集中管控的关键。物流单证种类繁多,如:计划类单证、采购类单证、储存类单证、运输类单证、配送类单证等,每一类单证,由于物资种类的不同,使用单证格式也各不相同。为了实现物流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物流数据融会贯通,物流信息共享,就必须实现物流单证标准。

军事物流单证标准是指为规范化军事物流单证的管理,统一单证技术要求、单证的编制规范而制定的各类军事业务单证标准。军事物流单证标准打破了军事物流活动中各专业界限,能实现军事物流信息共享以及军事物流业务状态实时监控,有利于提高军事物流管理水平。

3.2军事物流单证信息服务

军事物流单证信息服务包括物流单证信息跟踪和物流业务的状态跟踪。单证信息跟踪通过军事物流单证的信息查询,确定军事物流单证的详细状态情况,主要针对军事物流单证的日常信息查询,以及物流单证异常单证的问题分析与处理。军事物流单证的信息查询的内容包括单证准备、发送、传输、接收、回执等各个过程经由的节点和时间信息。

物流业务状态信息跟踪是以军事物流各环节产生的各种单证信息为依据,对单证的业务状态提供跟踪服务。物流单证的业务状态跟踪以单证iD来实现,单证iD贯穿于军事物流活动全过程,按照物流环节的实际发生顺序,如军用物资采购、军交运输、军事仓储、配送来跟踪各业务流程所产生的单证,按照唯一标识(iD)随机查询不同环节军事物流活动的单证信息。物流业务状态信息跟踪服务能获取包括计划单、采购单、合同、调拨单、入库单、出库单、包装清单、提货单和运输提报单等军事物流信息。

4结论

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是军事物流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基础,通过建立军事物流数据元、信息分类代码、数据模型标准构成的信息资源标准体系,为军事物流业务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术语和数据标准,能实现军事物流信息的查询和军事物流业务状态跟踪,实现军事物流业务间流程无缝衔接和军事物流的可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于代军.军事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晓明.军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论文集[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12.

[3]李瑛.美军信息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

[4]肖明.信息资源管理[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2

abstract:aimingatthedevelopmentprocessoflogistic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inconjunctionwiththerelevantdatabasetheoryandtechnology,thispaperdiscussestheimportanceanddesignprocessesandexplainstheimportantdatamechanismwithsecurityandintegrityindatabasedesign.Logistic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isresearchedcomprehensively.meanwhile,withmorediagramsitdecomposeslogistic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theoryandsystemfunctionstructure.

关键词:信息系统;数据库;数据模型;逻辑设计;e-R模型

Keywords:informationsystem;database;datamodel;logicaldesign;e-Rmodel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019-01

作者简介:刘内美(1984-),女,四川内江人,助教,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

0引言

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库技术主要解决如何收集、存储、加工物流数据,如何快速、开放的使用物流数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的要求就是能充分的反应企业发展变化的状况,充分满足组织的各级管理要求。同时使得后继的开发工作方便、快捷,易于管理和维护等。衡量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是否可以迅速、方面、准确的调用和管理所需的数据。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运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库设计就是根据数据的用途、使用要求、统计渠道、安全保密性能等方面的需求,来确定数据的整体组织形式以及数据的基本结构、类别、载体、保密措施等。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分成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1数据模型

1.1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与数据模型相关联,概念数据模型为数据库结构设计提供了基础。概念数据模型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而实现的,用于概念设计的数据模型需要具有以下特点:有足够的表达力,能方便地表示各种类型数据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约束;组成模型的概念少,定义严格,无多义性;使用图形具有表示概念的能力。实体联系模型,即e-R模型,具有上述特点。图2所示为物流企业配送管理e-R模型。

1.2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有如下三个组成部分:①数据结构。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表示和实现。②数据操作。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操作的实现。③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及其联系应具有的制约和依赖规则。常用的结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物理结构逻辑结构概念结构需求说明与数据说明需求分析与数据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18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2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部分,是指数据按一定的分类、分组系统和逻辑层次组织起来面向用户。数据库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用户对产品管理的数据需求,分析各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SQLServer)是能完全满足各种产品查询要求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2.1数据库结构定义:应针对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不同特点,进行数据库结构定义。

2.2数据表定义:定义数据库中数据表的结构。数据表的逻辑结构包括:属性、名称、类型、表示形式、缺省值、校验规则、是否关键字、可否为空等。关系型数据库要尽量按关系规范化要求进行数据库设计,但为提高效率,其规范化程度应根据应用环境和条件来决定。

2.3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组织:确定数据的存放地点、存储路径、存储空间、存储设备等时,应充分考虑多版本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2.4数据使用权限设置:针对不同用户确定不同的数据使用权限,确保数据安全。

2.5数据字典设计:可通过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库的设计,便于维护和修改。数据库的设计中应该注意如下问题:规范化地重组数据结构;对数据进行规范化表达,建立关系数据结构:进行数据基本结构的规范化重组后,还必须建立整体数据的关系结构。

参考文献:

[1]刘万强.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

[2]胡军.物流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3]戴树贵.物流系统模型和算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原慧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J].燕山大学学报,2007.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3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前言

本文介绍一种概率统计的方法,在故障发生时,监控后台利用系统配置描述文件(systemconfigurationdescription,SCD)、过程层网络拓扑、链路告警等信息给出通信过程中所有设备发生问题的概率。运维人员依据统计的结果,按照概率的高低,对设备进行有序地排查,可极大缩减故障定位、恢复的时间。

1故障诊断原理

1.1过程层二次回路的物理通信设备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回路中光纤交换机承担着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与保护、测控等设备间的信息交换工作,是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过程层有多种组网方式,图1是实际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组网方式,其中除了保护装置点对点直接获取GooSe、SV数据外,测控、录波等设备采用组网方式通信。

图1过程层组网结构

1.2站控层的链路状况告警信息

过程层装置间通过GooSe、SV报文进行通信,报文接收方根据报文有效时间的2倍时长判断通信状态,并将状态通过制造报文规范送监控后台。若某个发送装置通信异常,多个接收装置都会向监控后台发送断链告警,监控后台就可根据多个断链告警综合诊断出故障的通信单元。

1.3故障诊断的流程

图2描述了后台收到断链告警后故障诊断的流程。首先通过分析SCD文件建立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虚拟连接关系;然后根据过程层智能终端、保护测控、交换机之间的组网信息,构建出物理网络拓扑,并将信息间虚拟连接关系映射到物理网络;最后结合实时的断链告警信息给出所有通信单元故障的概率。

图2故障诊断流程

2构建过程层信息虚回路技术

在ieC61850标准SCD文件中没有规定装置的板卡、端口以及此端口上接收哪些信息。在国内最新的工程实施规范中,丰富了装置访问点多物理端口physConn的描述,规定中端口的描述应为“端口号C板卡号”。另外规定在inputs/extref元素的inaddr中端口号与虚端子之间采用“:”符号分离。如需要多端口输入同一信号,可增加多端口描述,之间采用“/”符号分离。过程层装置间通过GooSe、SV报文交互的应用信息可以用[组播地址maC,应用标识appiD]来唯一标识,交互关系在SCD文件中进行详细描述,SCD文件中定义了如下信息:

(1)发送端GooSe、SV报告控制块,以及报告控制块对应的数据集DataSet;

(2)接收端inputs关联了发送端数据的详细信息;

(3)GooSe、SV发送时对应的组播地址maC和应用标识appiD等信息。通过上述3组信息,可以构建过程层信息的收发装置以及信息虚回路表。构建过程如下:

1)导入SCD文件;

2)读取信息发送装置的GSe、SmV、DataSet以及FCDa,并构建FCDa与GSe、SmV的关联关系;

3)检索,构建GSe、SmV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

4)检索Goin、SVin为前缀的Ln中的inputs信息,得到发送者的FCDa以及接收者的板卡、端口信息;

5)根据步骤1)―3)获取的相关信息,建立收发装置间的信息虚回路。

表1是信息虚回路表的一个示例,其中端口信息的表示方法参见第3节。

3构建过程层网络拓扑技术

3.1通信单元建模

由图1可知,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具有2种通信模式:1)通过光纤以太网交换机组网进行通信;2)通过光纤直连的点对点通信。2种模式都可以等效为图3所示的通信模式。

通信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包括5个方面,即保护(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光纤交换机、光纤。除了光纤是单纯的信息传输设备外,其他都是信息的处理或转发设备,它们可以抽象成2类模型:

(1)端口模型poRt

过程层通信中除了光纤链路外,信息处理(转发)设备都可以用端口模型来表示,poRt包含3个属性:[device_id,slot_id,fiber_id]。device_id用来表示此端口所在的设备编号或设备标识,例如装置的ieDname;slot_id用来表示此端口所在的板卡插件编号或标识;fiber_id用来表示板卡上具体的光纤口编号。

(2)光纤链路模型LinKeR

光纤两端连接了端口,所以LinKeR包含了2个属性:[poRt1,poRt2]

3.2二次回路的物理拓扑

根据3.1节的模型,将poRt抽象为节点,光纤链路抽象为路径,则可通过无向图来描述设备的连接关系。由于交换机内部端口之间是联通的,可以将交换机整体抽象成一个端口模型。

图4的无向图抽象地表达了图1所描述的过程层GooSe网络拓扑关系。

图4网络拓扑抽象图

在计算机实现时,通过树数据结构来表示图4的无向图,终端设备(保护、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是树中的叶子,交换机是树的中间节点。由图4可知,每2个端点之间的路径是确定的。例如,端点2和端点13之间通信的路径为c-b,涉及的端口为②、①和?。图4所有的端口和路径如表2所示。

3.3虚回路到物理通信路径的映射

将表1中所有发送者端口信息、接收者端口信息使用poRt模型表示出来,通过查找表2就能获得虚回路到物理通信路径的映射。若某条虚回路发生通信故障,则表2路径集合、端口集合中的路径、端口都有可能是故障点。

4故障点的概率统计算法

对于保护、智能终端等装置故障导致的通信异常,有如下3种可能性:

(1)装置故障。例如装置电源出现异常时,装置所有对外的通信都将出现异常。

(2)板卡故障。当通信板卡出现异常时,此板卡上所有光纤口通信都会出现异常。

(3)光纤口故障。单个光纤网口出现异常时,该光纤口上所有的通信出现异常。可归纳出如下2类集合,这2类集合将有助于准确的定位故障点:

1)装置板卡的端口集合(SLot_poRtS),具体表示为{poRt1,poRt2,…,poRtn};

2)装置的端口集合(DeViCe_poRtS),具体表示为{poRt1,poRt2,…,poRtn}。

在以上集合基础上,图2中的故障诊断分析算法如下:

1)获取所有的GooSe断链、SV断链的告警事件,假设有m条。

2)解析告警事件,找到事件所属的信息maC、appiD、源端口poRt、目标端口poRt。

3)查询表2,得到路径集合、途径的端口集合。

4)循环处理其他的断链告警事件。

5)统计集合中路径、端口出现的次数n。根据出现的次数,计算某个端口、路径出现故障的概率p=n/m。

6)运行人员根据故障发生概率的大小依次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排查。若交换机对应的端口故障概率最高,则还需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nmp)具体定位是交换机的哪个光纤网口故障还是交换机故障。

5结论

本文将过程层二次回路中通信单元进行了抽象、建模,构建了过程层的物理拓扑结构,并将设备间通信的GooSe、SV信息流映射到了实际的物理路径;最后通过所有的断链告警信息综合统计推断各个通信单元发生故障的概率。该方法简单、可靠,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投资;过程层的网络架构越复杂,优势就越明显。

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4

关键词:物流 管理 信息系统

从实践的角度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物流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主要依靠信函、电话、手工记录,物流信息系统处于简单阶段。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由于物流理念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局限,物流信息化仍处在较低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初步应用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之处。

第三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企业开始注意物流管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mBp、mRpii的概念被提出,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信息管理在物流企业管理中已逐步体现其核心地位的作用。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tQm、Jit、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概念的提出,大大丰富了物流信息管理的内容。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识别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使物流信息管理进入高级阶段。

就物流管理信系统的研究而言,从总体上看,比较深入的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史。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

一、关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edwardJ.Bardi等(1994)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也阐述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高层管理的作用。

Lisawilliamswalton(1995)从技术层面上介绍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同时介绍了物流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

CarlosF.Daganzo(1999)和Becerra-Femandez等(2000)认为LmiS(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在3S1L(Speed、Safety、Surely和Low)的原则下,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

宋伟(2001)主要阐述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功能;分析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物流业中的应用等问题。

胡健、印玺(2005)认为,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对自身经营战略的定位及对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合理规划。第三方物流(miS)开发集中度较低,设计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客户需求,缺乏完善的相关业务信息的标准化工作执行环境。并提出,要改进我国第三方物流(miS)开发与应用水平,开发应有明确的产品定位或客户定位;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仔细分析其现有物流运作流程和价值链,找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与软件开发商共同参与第三方物流(miS)规划;同时应加强信息数据的标准化。

罗闻泉(2006)在分析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设计方案,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满足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物流全过程的高效管理。

黄文涛、颜海珠(2007)通过建立物资订货、仓储、配送、供销和供应商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平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优化物资供应模式,降低物资供应成本,增强竞争实力。

孙胜楠、陈国华(2007)阐述了物流信息化是促进我国物流产业进一步升级,实现现代物流运作的关键环节。并从我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市场的供需状况出发,通过对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找出制约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原因,提出我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市场的发展策略。

刘遂宪(2008)从应用角度,简要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类型、一般分类方法及最新的系统开发方法;通过对现代物流技术和粮食物流的深入分析,说明了物流现代化的根本是物流信息化;并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在粮食物流领域的具体应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筒仓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及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关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模型的研究

martin,Christopher(1998)提出常见的LmiS具有如下几个模块;营销分析模块、接单模块、运输分析模块、仓储管理模块、客户查询模块、财务管理模块、接口模块、安全功能模块等。

edwardsm、Burwenm.p等(2000)认为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研发LmiS需要从数据库、网络设计、系统结构、模块化分等细节权衡考虑。

胡文斌、潘文军(2002)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提出了比较适合于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软件和网络结构,最后提出了系统的数据序设计方案。

葛振忠、梁嘉骥(2003)分析了现代企业生态环境下构建动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对此进行了必要的界定和应遵循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gent的动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构建中所需的相应技术。

高贵兵、刘炜琪、胡新宇(2007)分析了物流管理软件在我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并结合eRp系统的原理提出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的系统流程、系统模型,并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及系统的实现方案。

曹彬(2008),通过对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描述了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详细说明了每个功能模块的作用,绘制了仓储物流各业务流程图,进行了数据库分析与设计,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思想。

杨艳萍、刘福星(2008)从逆向物流的含义、特点出发,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安全设计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实现方法。

三、关于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岳辉(2004)对逆向物流的概念和构成进行了研究,指出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企业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墓本功能和总体框架,并提出设计C/S与B/S相混合的企业逆向物流信息系统。

任松、杨学强等(2006)探讨了基于C/S和B/S模式下的逆向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为加快逆向装备物流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张颂梅(2007)在了解逆向物流及信息系统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逆向物流的特点,和所需信息的类型,对逆向物流资源化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通过建立一个集政府、制造企业、第三方(包括回收商和处理商)、消费者于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各种类型的信息能

够在参与各方中得到共享。

刘巍(2008)阐述了逆向物流特点,分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逆向物流流程,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逆向物流实施网络,并对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杨艳萍、刘福星(2008)从逆向物流的含义、特点出发,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安全设计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实现方法。

四、关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际运用状况的分析

郑海涌(2000)探讨了当前连锁超市中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状况以及在连锁超市中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做法,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促进连锁超市提升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郭冬芬、何东彬(2002)以加强邮政物流配送管理为目的,通过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在总结了GiS在邮政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GiS在邮政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核心技术问题,最后通过对实例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一个实用的指导性方案。

陈睿、朱汉成(2003)对系统开发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开发方法和开发策略进行综合运用的方法模型,根据武钢金结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武钢金结公司的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模型、总体设计及结构模式,其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王辉自、晓东(2004)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开发背景、设计原理以及实际经验出发,阐述了如何利用软件工程及网络应用开发等信息技术,在企业现有物流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合理划分以及适当调整,自主开发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物流管理系统软件。通过该系统软件的实际应用,严格规范了业务管理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刘俊兰、韩冬雪等(2008)分析了目前医院在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财务核算和实物资产控制为主要内容,以流程改造为主线再造建立了相应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医院钱物管理脱节的问题,提升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徐建军、罗永昆等(2008)分析了天津市电力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实现公司物资管理从计划、招标、合同、采购、领料、调拨、配送、销售到结算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五、关于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刘琪彦(2003)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和作业过程,提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路及其3个子系统(操作作业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和决策支持子系统),以及系统静态信息管理、运输指令管理和查询管理的框架。

罗闻泉(2006)在分析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设计方案,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满足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物流全过程的高效管理,具有实用性。

周大钧(2007)分析了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流程特点和系统需求,介绍了J2ee平台的基本知识和框架特点,并结合某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探讨了基于J2ee平台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与设计技术。

胡健、印玺(2007)认为,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通过对物流配送的各环节进行有限的资源最优配置,主要包括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心和物流企业对外的web站点。文章提出,应将开放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作为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系统应包括客户管理子系统、订单管理子系统、仓库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经营决策子系统、账务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等。

梁家豪、吴杰(2008)基于web服务的miS系统也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分析了传统两层C/S结构和B/S的区别,基于J2ee的体系结构对weB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5

关键词:影像表义;文字语言表义;通译;影像形象语言

中图分类号:J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37-03

人们能读懂影像,在于影像形象的表义与文字语言的表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于影像中的形象具有组合运转的内在层级结构,所以能象语言一样组合运转,从而事实上能使影像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影像形象语言”的形式,来表述世界和承担信息传播任务。在影像已成为全社会共享的信息资源,成为人们阅读活动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时代,把“影像形象语言”和“文字语言”两大表义系统“通译”的内在联系显性化、理论表述大众化,对减少影像阅读的“误读”和影像组合的“错谬”现象,提高影像信息大众传播的效率和效益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即对影像表义与文字语言表义的通译关系进行论述。

一、影像和文字语言的内在联系客观存在

(一)影像的传播和语言表义密不可分

现在,人类除了拥有一个现实物质世界外,确实还拥有着一个由影像组成的“图像世界”。因为科学的发展使摄影摄像(包括全息、微观)几乎可以反映人类所能认识的一切领域。当今时代,对影像的阅读,事实上已经不再是一般的艺术欣赏,而是变成了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影像信息已几乎变得像文字语言一样重要。“读图时代”把大众推上了影像表义和释读的主体地位。文字语言是大众能熟练运用的信息传播方式,他们很需要能和文字语言表义成果相联系的影像表义和释读方法。但是,传统的影像表义和释读理论却难于掌握,使大众望而却步。大众只好面对着影像世界“我行我素”。因此,影像表义和释读理论的表述大众化亦是大势所趋。

当我们审视“图像世界”,并把“图像世界”对现实物质世界的表述和文字语言对现实物质世界的表述相比较时,就会发现“图像世界”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像文字语言一样,在有规则地运转,反映着物质世界的运转现状和变化进程,反映着事物的变化规律和本质联系;而且会发现这个影像系统和文字语言在表义方面有着奇妙的联系。

研究表明,人们读懂影像,就是由于语言表义的信息转释,才使人们读懂了影像的表义。这说明在影像的表义思维中,人们本来就已运用着文字语言的表义成果,是在脑子里完成了影像和语言表义的转释。这之中的隐性联系和运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使之显性化才能被大众掌握,更好地为影像大众传播的实践服务。

摄影影像在影像表义系统中具有代表性。摄影影像的表义对于客观事物的本来意义来说,具有一致性和相对独立性。因为摄影影像是静止的,是截取事物运动过程的个别瞬间,所以人们对影像表义的理解,就不仅和影像形象是否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有关,还和读者已有的记忆形象、知识经验和释读语境相联系。因此,释读摄影影像比释读连续运动的影像(蒙太奇剪辑除外)要复杂的多。所以,我们的讨论指向主要是摄影影像。

(二)“约定俗成”的传播原则,体现着和语言表义的内在联系

影像的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不管是哪类影像,只要是作为信息大众传播的载体(而不是为了自娱),那么它的表义和释读就不再是随个人(拍摄者或释读者)意愿变化的活动,而是必须遵循信息大众传播的规律进行。在影像信息大众传播的系统工程(信息―媒介―受众)中,影像的表义和释读必须统筹考虑,不能各顾一方,否则信息传播的渠道就会不畅通(先不谈传播媒介的因素)。

需要传播的影像,其影像形象就要符合传播条件。就是说影像形象应当截取事物运动过程的典型瞬间,用它承载什么信息必须符合传播条件,不能任意强加。所谓“符合传播条件”,可用“约定俗成”来概括。影像表义要遵守的“约定俗成”规则,实际上主要是指和文字语言的“俗成”表义成果相联系的规则。因为人们已经用文字语言“俗成”地表述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人们用摄影影像表述同一个世界时,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文字语言的表义原则相表里。这种实践表明着影像表义和语言表义的内在联系的客观存在。“约定俗成”并不是反对创新,只是要求影像的表义不能离开约定俗成太远,影像创新必须保留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联系,绝不能为了新颖而泛化典型形象,或让形象承载“约定俗成”之外的新意义。否则,“受众”看不懂,就等于说了让人听不懂的话。

(三)有关研究成果证明了影像和文字语言内在联系观点的科学性

摄影界和相关学界的研究者,对影像表义和释读的研究已作了很可贵的探索。如,有的提出要研究“影像意义内容等能发挥摄影影像语言本质的东西”,不要停留在摄影表层的认识上”,并认为“在摄影语言的前提下,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有的则认为视觉影像的普及化实际是一种语言转向或对语言作用的代替,并呼吁:“我们渴望的是:影像与符号更生动、更深刻的结合以产生更完美的媒介文化”等等。

影像和文字语言的内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人们很少深入去想。现在,我们研究影像和文字语言的内在联系,正是要解决影像信息传播内在规律显性化、表义和释读理论大众化的问题。

二、影像表义与语言表义的通译

人们读懂影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过程,实际就是影像表义与语言表义通译的过程。

(一)整体思维是“通译”的思维基础

整体思维认为,客观世界是可辨识的事物的组合。客观世界被人类认识的标志,就是人类都给了它们名称,有名称的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形态或形体。在客观世界中,有存在形态或形体的事物,才有明确的意义(待知世界除外);在人的意识中,被认识的客观事物都有明确的表义;摄影影像(不涉及器材技术的影响)既然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那么就都是形象或形象的组合(空白处也是物像存在形式)。小到一粒沙子、一棵小草,大到山水、建筑物以及人类的活动,在照片中都是可认知并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影像形象,连事物的内在规律也都是可用形象的变化或相互联系来表达的。客观世界、人的意识、摄影影像三者联系的纽带,就是“表义”。人们读懂影像,实际主要就是读懂了影像的表义,是把看到的影像形象(静止的或连续运动的),和心目中已有的记忆形象相比照,并与相关的文字语言的概念相联系,才理解了影像。

(二)共同的物质世界是“通译”的物质基础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生活的物质环境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所以,地球各地的人人的本质特点都是一样的。许多研究都证明,尽管各民族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语言不同,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意义,却可以在同样的山川河流和人所共有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意义相同的理解。如,汉语言中的名词“山”、“自行车”和英语中的“mountain”、“Bike”虽然语种不同,但词语所指的是什么事物,却能够得到统一理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物质世界的影像的表义和语言的表义在意义上自然也是相通的。

这种通译性不仅被现代人的信息交流实践所证明,而且也早就被彼此互不往来的史前史料所证明。岩画专家詹克明先生著文说,“无论是新疆阿勒泰山、……台湾万山,还是北方草原、……,你都可以在岩画中看到相同的主题,相似的风格,甚至是全同的图案。你甚至可以在印地安岩画中看到与贺兰山毫无二致的太阳图案,使人一下子惊呆:那些散居各地,彼此隔绝的古人类,却原来过着大致相同的生活”。

(三)“表象”产生的相同心理过程,为影像形象的交流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基础

表象是人读懂影像形象的心理基础。有的读者并没到过拍摄的现场,但却能理解影像形象所表述的意思,原来是人脑中的记忆形象给影像形象的识读提供了比照依据,人们才能够读懂影像形象。

普通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先是从感觉开始,然后才进入知觉、思维。在由知觉到思维的过程中,头脑中出现的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成为“表象”,它是由知觉过渡到思维的桥梁。

多次知觉形成了“表象”。表象的特征是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表象是形象的概括,它反映形象的主要特征,实际是概念化形象,是基本反映了事物本质的形象。如,开始时,人感受到的是某种具体的鸟,后来见了许多种鸟,人脑对各种鸟进行分析比较后,抽取出共同属性,就形成了“鸟”的概念化形象(表象)。人脑中关于鸟的形象,已不再是某种具体的鸟,而是集合着各种鸟的共同特征(“有羽毛”、“有翅膀”、“是动物”、“卵生”等)的模糊形象。这时,人只要感受到符合鸟的概念化形象特点的形象,就会意识到这是鸟类。如果还能在脑海中提取出和眼前的形象相同的记忆形象,就能进而认识到这是那种鸟。

因此,可以说人头脑中的“表象”和所谓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摄影影像,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表象与概念的密切联系,是人读懂影像形象的意识基础

知觉通过“表象”过渡到思维。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人有三种内容的思维,即动作(实践)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理论、抽象)思维。就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来说,它们运行的表现形式虽不相同,但这两种思维都是以“表象”作为由知觉过渡到思维的桥梁,如前述关于鸟的概念化形象的形成。

逻辑思维中的概念,同样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表象”虽然仍是以形象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但已经属于“准概念”的东西。这样,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影像,就可以看作是“准表象”的东西。进而可以说,“准表象”的影像,应该可以较直接进入人们的形象思维程序。这不正是人们能依据影像迅速做出判断的原因吗?

而以上思维过程的根本机制,就在于人大脑中的概念化形象与语言概念互为注脚。语言是人为了交际而使用的符号系统。语言的词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就某一事物来说,人头脑中某个形象和该形象的名称虽然性质不同,但词语的表义和形象的表义,却能在所反映的同一个事物身上得到统一。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他们认为思维是概括地反映现实的过程。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现实的过程就是“逻辑(抽象)思维”;以表情、意志、美感形式反映现实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成果都反映在语言单位的意义之中”(同上)。人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在人意识中语言和形象的互注性。

正是因为人脑中的概念化形象与文字语言概念有着相表里的联系,所以当人们感受到符合概念化特点的形象时,就会很自然地和与概念化形象相表里的语言概念联系起来,从而理解了这个形象所表达的意义,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说表象与概念的密切联系,是人读懂影像形象的意识基础。

由以上所论可以看出,人们读懂影像的心理过程,就是影像形象与大脑中的记忆形象、相关语言相互比照、通译的过程。

三、影像是“影像形象语言”的形式传播

(一)概念化形象与影像形象的本质特点一致,是影像具有语言功能的意义基础

如上文所论,人意识中的表象是被感知过的事物的概念化形象,所以,作为符合大众传播需要的影像形象,就应当是具有概括性和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形象,而不应当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随意形象。既然人意识中的概念化形象与影像形象的原型都是客观事物,那么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形象,其本质特点就是一致的,即都是同一个客观个体的代表性形象。这种本质特点的一致,说明二者之间本来就具有着意义相通的内在联系,这就为影像形象的语言功能提供了意义基础。

(二)影像形象具有能组合运转的内在层级结构

影像内在的层级结构,使影像形象能够组合运转,从而内在的决定了影像形象能象文字语言一样表述世界。

1.影像形象可以通过组合来表述事物

现在,很多摄影理论家的研究都证明,摄影影像也是一个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这个系统结构就是由视觉要素、形、象、象组形成的一个有序的组织。人们读懂照片,是从看懂“象”开始的。在影像系统中,“象”是影像系统运转的支点。“视觉要素”(点、线、面等),在和意义结合前,人们能够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不能指称它们的意义,所以不能独立使用。“形”已经具备了一定事物的含义,是画面中最小的形义结合的影像单位,但是,形只是景物的轮廓,其所具有的含义还形不成概念,所以也不能独立使用。“象”是某事物的形和概念意义结合的“形象”,所以是形、义结合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个体的“象”可以用在多幅影像组合中。意义复杂、千差万别的影像画面,就是由能辨识的“象”组成的。“象组”是多个“象”的组合,可以表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文字语言的“词”是音义结合的、语法上定型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词在语言系统中处于枢纽的地位。“句子”由“词”构成,是语言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能把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

比较影像系统和文字语言的层级结构可以看出,同一个客观世界可以被这两个性质不同的表义系统,按各自的运转规律出色地表述,从而也使这两个表义系统的相互通译成为可能。

2.客观事物是影像形象和文字语言两大表义系统的天然汇合点。

由于影像系统和文字语言都表述同一个客观世界,那么,即使这两个表义系统性质不同,但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中介,就能实现两个表义系统的意义通译。仔细分析这两个表义系统的运转情况,还真存在着这样的中介。这个中介不是别的,就是各个表义系统的运转中枢,即影像系统的“象”和文字语言系统“词”。由于“象”和“词”的通译,所以影像中的“象组”和文字语言中的“词组”或“句子”自然也是通译的。

(三)影像形象具有“语言属性”

影像形象已经客观上起着像文字语言一样的信息传播作用。尽管现阶段运用影像形象来表义的局面相比较混乱,但是影像形象被当作视觉语言,更多的被用于代替语言、文字去完成信息交流任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形成了自己的表义系统。人们为了交流信息而创造了有声语言这种音义结合的表义系统。文字则是记录有声语言的表义系统。有声语言可以用文字来记录,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来代替文字。事实上,人们也早已创造出了多种代替文字语言的表义系统,如:手势语言(哑语、日常交谈用的手势)、交通语言、通讯语言、标志语言、音乐语言、舞蹈语言、绘画语言、雕塑语言、电影语言等。

同理,也可以用图画形象、影像形象来代替文字。因为现在的文字就是从实物记事、图画记事、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

这样看来,从整体意义到层级结构,再到运转形式,影像系统和语言系统在表义上都是通译的。通译的根本就在于表义载体――客观个体原型的统一。客观个体原型是这两大表义系统通译的接点。至此,我们就可以说,摄影影像形象确实具有“语言属性”(即:a.语言的基本职能是作信息交流的工具;B.语言是思维的工具;C.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D.语言具有符号性;e.语言是由语形、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

(四)确定“象”作为影像形象语言“词”,也有历史的启示

选择表义载体的基础运转单位,与影像的“语言属性”的认定成败攸关。因为影像语言的“词”,是影像形象能够作为语言运转的基础,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影像语言能否按语言规则顺利运转。几十年前,美国的摄影理论家克罗门茨和罗森菲尔德于70年代中期在《摄影构图学》一书中曾提出摄影画面与文字语言有相似之处。书中认为“画面中的视觉要素诸如形状、线条、明暗、质感与立体感,是传达画面信息的语汇,正象词是传达语言信息的词汇一样”。前苏联米哈尔科维奇在其所著《群众交流手段的造型语言》的摄影论著中,也重点阐述了摄影影像信息是一种语言的主要思想。他认为摄影影像执行了语言的功能,从而变成语言,并且认为造型语言也有它的词汇和语音、语言活动法则,所以它和其它各种语言系统就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并且按照它们相类似的规律发展着。

四、“通译”观的确立,使“影像形象语言”有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影像表义与语言表义的通译,使“影像形象语言”完全成为科学的命题,而再也不是直觉、感觉到摄影影像是摄影语言、视觉语言、图像语言等。至此,我们就完全可以郑重其事地说:摄影影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影像形象语言”了。影像形象中的“象”就是影像形象语言的“词”,“象组”就是“句子”。影像形象语言也按自己的“语法”和运转规则运转。

影像已非一种神秘事物。它以自己的方式表述世界。客观事物是影像形象语言和文字语言两大表义系统的天然汇合点,是影像系统的“象”和语言系统“词”实现表义通译的中介。影像系统“象”和语言系统“词”是联系这两大表义系统的“桥”。影像表义系统的确立,会使影像对世界的表述更准确、更自觉;也使影像内涵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理据的解释。影像的表义(释读)和文字语言表义的有机结合,使“影像形象语言”脱颖而出,是影像文化发展的必然。这种划时代的结合,“将会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人们会从影像文化那里得到的更多信息和益处”。

参考文献:

[1]狼枭高等院校摄影教育的缺憾[n].中国摄影报.2004.3.2.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6

民族教育资源本体知识库是基于本体技术的领域知识规范化与系统化的表示、组织与存储,提供了机器可理解的形式化表示方法,实现了资源的语义描述。具体来讲,本体知识库首先应包含民族领域教育资源的重要概念,且这些概念需要涵盖民族领域知识的方方面面;然后是定义层次结构、描述属性及其关系、声明知识领域的公理,便可以让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民族领域知识,实现推理与判断。民族教育信息资源领域知识库与一般领域知识库相比应具有一定的教学性,是为了有效支持学习者了解、学习民族文化而存在的,应能根据学生模型推送出具有语义的知识,辅助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知识。基于此,在相关书籍与领域专家的支持下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提取知识点构建知识本体是必要的。目前已有的本体建模方法都不是特别完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借鉴软件工程方法学思想,民族教育资源本体知识库的构建可以如下规划:(1)本体规划阶段此阶段需要明确构建此知识库的意义,包括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两大部分。(2)本体框架建立阶段通过对各种建模方法与ieee1074-1995标准的比较,采用“七步法”来建立本体框架。(3)本体形式化阶段要使计算机能理解构建的本体,需要采用计算机所能理解的语言将本体表达出来,这就是本体的形式化,也可以理解为本体编码的过程。(4)本体评价阶段此阶段主要是研究所构建的本体是否满足正确性、一致性、可扩展性和有效性原则;本体中的概念类是否被清晰的定义;本体中的概念类、相关关系是否完整等,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需进行修改。(5)本体进化阶段本体构建是一个反复积累的过程,进化阶段体现了本体构建的迭代本质,每迭代一次,本体就进化一次,得到一个更完善的版本。如上所述,可得出本体知识库的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本着建模的通用性原则,考虑具体构建对象的特点,这为民族领域本体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2民族教育资源本体构建及其实现———以傣族教育资源为例

基于目前所能搜集到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典型性特征,构建少数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库中择优选取傣族为特定的研究实例。根据图1详细阐述傣族领域知识点本体构建过程。在傣族教育资源知识点本体的构建中,分析本体的领域范围:以傣族领域范围内的教育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试图建立傣族的领域本体知识库;明确构建此本体的目的:获取傣族教育信息资源中为大家所认可的共同知识点,建立相关关系,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底层数据和资源;明确本体的目标用户:一是使用者,包括学生、教师、大众;二是开发者,包括领域专家、本体开发人员、维护人员等。在描述语言方面,本文采用w3C推荐的owL语言作为描述语言,protege3.4.6作为开发工具。

2.1傣族教育资源概念的获取在对知识概念搜集之前,需要先了解知识的基本类型。不同的教育学者根据不同的维度对知识的分类是不同的,基于“aCt-R理论[5]”,本文将知识分为关于事实的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knowledge)和关于如何完成各种认知活动的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两种。在傣族领域的知识中,有哪些宗教、人口数是多少、聚集地等属于陈述性知识;孔雀舞的学习需要先掌握基本舞步,然后根据音乐将舞步串联,并加入个人情感,属于程序性知识;这两种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陈述性知识是基础,同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有助于学习新的程序性知识。确定本体的目的、范围后,便可从资源库中提取关键词汇,这类词汇是傣族知识本体中用来表达知识的术语,可能成为概念类、属性类或实例。通过相关专家的知识和书籍的参考,研究可得到部分词汇:傣族概括、人口、人种特征、分布地、聚居地、散居地、发祥地、组成、分支、傣族历史、傣族物质文化、工艺、建筑、寺塔建筑、民用建筑、服饰、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头饰、手饰、饮食、日常饮食、礼仪饮食、傣族精神文化、历法、宗教、文字、艺术、文学、美术、舞蹈、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碧波孔雀、民间戏曲、民间歌曲、民间歌舞、孔雀舞、民间说唱、语言、风俗、婚俗、殡仪、礼仪、节日等。这些词汇集合中可能会存在语义上的重叠或属性无法确定,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类的确定及属性设置的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对原有词汇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在实现过程中发现傣族领域中陈述性知识多于过程性知识这一特性。

2.2傣族教育知识概念的层次结构本体概念是广义上的概念,它既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也可以是任务、功能、行为、推理过程等,这些概念通常会构成一个分类层次。其中高层的类,代表着最抽象的实体概念。由于类具有继承性,故子类继承了其父类的抽象特征。知识间的继承性,能使知识库中的知识具有较小的冗余度,并使知识具有良好的重用性、共享性。比如,在owL中所有的个体都是类owL:thing的成员,用户自定义的类都是owL:thing的一个子类,比如“傣族”是“中国民族”的子类,并且会继承“中国民族”的属性与规则。本文在选择类时是基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的:一是基础要求,从最初的词汇集合中,根据该词汇是否可以描述抽象的实体概念,是否代表着一类具有共性的实例的对象来判断;二是学习理论要求,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层次网络模型的信息加工理论,我们需要考虑知识点本身的概念性质和联系,形成层次网络的体系结构;三是权威性要求,参考《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与习俗的具体定义)。应用到傣族的领域知识,整理出顶级概念类4个:“傣族概况”、“傣族精神文化”、“傣族物质文化”、“傣族制度与习俗”;二级概念类15个:“傣族人口”、“傣族人种特征”、“傣族分布地”、“傣族组成”、“傣族历史”、“傣族宗教”、“傣族文字”、“傣族艺术”、“傣族语言”、“傣族工艺”、“傣族建筑”、“傣族服饰”、“傣族饮食”、“傣族风俗”、“傣族历法”;三级概念类12个:“傣族文学”、“傣族美术”、“傣族舞蹈”、“傣族音乐”、“傣族寺塔建筑”、“傣族民用建筑”、“傣族日常饮食”、“傣族礼仪饮食”、“傣族婚俗”、“傣族殡仪”、“傣族礼仪”、“傣族节日”;四级概念类几十个,这些基本的概念类可以完全覆盖傣族的所有知识点。依据类的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对傣族领域知识点概念类进行层次结构划分,形成本体类的树状结构,如图2所示。

2.3傣族教育知识概念的属性及关系构建本体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重用,这就要求不仅能描述知识概念类,并能描述知识概念类的属性及关系,支持学生的有效学习。具体到傣族领域属性及属性关系的确定,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确定知识点所具有的通用属性,包括一般属性和教学属性;其次要确定不同知识点所具有独特的属性;再次是有效进行属性的分类与管理。为实现属性的分类与管理,文中知识点本体与学习资源本体的属性统一采用槽的描述方式。在王丽丽等对槽的定义与分类(属性槽,关系槽,属关槽,方法槽)基础上,结合本文的属性分类,我们提出了三类槽:属性槽(对应数据属性),一般为名词;关系槽(对应对象属性),一般为动词;约束槽是对属性槽和关系槽的限制,如槽值的类型、值域约束、关系的约束、公理的应用,一般包含在属性槽和关系槽中,此方法优化了属性的归类和管理。本文中对知识点本体的属性槽的确定是按上述理论分为了通用属性和特有属性。其中通用属性又细分为一般属性和教学属性,需要说明的是通用属性是所有知识点都应添加的,而教学属性能辅助学生学习,比如若知识点的教学属性难度系数较大,那么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水平来决定是否学习该知识点。另外特有属性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不同知识点的属性提取,从而从语义角度来实现知识点内容的描述。具体而言,所选取的通用属性为:iD(知识点序号)、title(标题)、Key(关键字)、Describe(复合知识或元知识)、Description(描述)等一般属性;type(知识类型)、import(重要程度)、ease(难度)、Sure(掌握程度)、Subject(学科)、object(适用对象)等教学属性。因为特有属性的提取取决于具体的知识点,故节选傣族音乐举例说明。在文献中,李天成认为民族音乐可以从类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民族、乐器、流传(包括流传地区、时期、人物、方式)四个属性对其进行完整的描述。例如,“阳关三叠”可以进行如下的本体描述。曲名:阳关三叠{类型:文人音乐———唱诵音乐民族:汉藏语系———汉语族———汉乐器:弦鸣乐器———弹拨弦鸣乐器———古琴流传:时期———隋唐人物———创作———王维}傣族音乐特有属性的确定借鉴李天成的基本思想及傣族音乐自身所携带的特色属性加以完善。在研究傣族音乐时,我们发现傣族音乐除具有通用民族音乐具有的四个类别属性之外,还具有曲调、别称两个共同特性并添加到属性类,无法提取为共同特性的内容可借用一般属性中的“Description”来实现,只提取共有属性是基于本体类的提取原则,其优势在于能实现知识点最大的共享。由于类型属性作为概念类提取的依据,并可以通过层次上下位关系、类的继承体现到具体音乐实例中,故此属性不必重复添加。综上所述,傣族音乐特有属性包括:民族、乐器、流传、曲调。傣族音乐中民间歌舞类中的“孔雀歌”进行本体描述:曲名:孔雀歌is-a民间歌舞{民族:傣族乐器:萧流传:{地区:云南德宏地区时期:近现代人物:杨丽萍方式:谱记}曲调:微调式傣语别称:喊罗永}•9•知识点间是相关联的,知识点本体的完成,还需要通过关系槽的设定使其构成完整的系统知识,同时也要对内部关系进行描述,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意义建构和层次网络模型的信息加工理论。依据傣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库的特色,先将关系槽定为建议前驱关系、建议后继关系、相关关系三种;其次是知识点内容本身间的关系,鉴于傣族领域知识点不同于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链接,故将其简单的定义为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两种。

2.4傣族教育知识本体实例实例的创建是将获得的知识类创建一个实例,实现属性槽、关系槽、约束槽的赋值与界定,为本体框架构建的最后一步。理论上本体实例的创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8]:一是利用protégé工具的individuals界面来创建;二是利用系统的批量导入来创建,主要是通过Jena的api将处理过的电子表格(excel)实例数据直接导入本体库;三是利用系统创建本体实例,是通过Jena的api编程实现。本文采用第一种方式来实现实例的创建,以音乐实例“碧波孔雀”的创建进行举例说明。此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选择知识点中的音乐类创建实例“碧波孔雀”;然后填充槽及槽值,得到图3

3结论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7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因此,生物学概念是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乃至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现状,就初中阶段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及概念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究。本文也是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理解初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立项编号FJCGJJ12-010”的一个小结。

关键词概念教学;生物学概念;生物学教学

一、概念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往往削平思维梯度,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概念教学中,教师仍习惯采用讲述的方式直接给出定义,直接进入抽象概括阶段,对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学生对学习概念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背诵,对概念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生物学的学习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层面,思维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能力培养也受到局限,阻碍了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1.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了概念教学的发展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概念的结果,而忽略对概念形成的介绍。教师引入新概念的过程过于简单,忽视对定义表述的诠释就匆忙转入练习。

2.学生对概念的机械记忆,使概念学习停留于表面

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缺乏真正的理解与思考,习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将出现遗忘或是自然衰退,对概念似是而非的理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对植物细胞的学习,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像叶绿体和细胞壁等。由于学生多采用背诵等机械的记忆方式,并未对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真正的理解,不能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有部分学生产生混淆,教师在检测时发现学生会将植物有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错记成“线粒体”,或者“叶绿素”等。

3.前科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对概念的正确建构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或者日常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对一些生物学概念存在着混淆或是错误的认识,对生物学概念的形成产生干扰。学生不容易通过内部的、本质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属性来理解科学概念。因此,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给学生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自己建构概念,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如果学习之前,教师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和了解,再加上目前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模式,学生对概念理解上的偏颇,未必能立即反馈给教师,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产生偏差,如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光合作用”只发生于白天,因为需要阳光,而“呼吸作用”只有晚上才产生。

二、浅析如何改进概念教学的研究

要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必须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对认知学习理论、教材、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展开研究。

1.概念教学应该建立在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

真正的对话应该是双方的一种探讨与共同建构,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信息获取能力、交流的能力、质疑和批判的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可以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得到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对话与交流达到一个更高的思维层次。存在于生活认识和科学认识之间的偏差和错误,也可以在师生的对话中得到及时的澄清与解决。教师对于话题的引导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应该精心设置真正有思维含金量的问题,促使学生调动思维,对概念本质特征进行讨论与交流。

2.在概念之间构建起网络体系

教师围绕概念的学习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与对知识的迁移。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置于“前置知识”的铺垫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越过学习障碍点。而这些铺垫工作对学困生尤为重要。

在理解科学概念时,教师要将零散的概念系统化,帮助学生理清各种关系,进行比较与区别,明晰其从属关系,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附着点,才可能实现有效学习。如为了帮助学习真正理解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通常会用到一个数学上常用的从属关系图(图1)来说明三者间的关系: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dna上有遗传信息的一个片断。这个方法还适用于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及分类学各等级概念的学习。

3.概念的形成必须通过感知活动、观察实验、经验事实等一系列准备

初中阶段学生还未进行系统的生物思维训练,其生物学知识、经验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较多地凭借事物的直观形象来理解事物。生物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从观察出发,从实验出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总结归纳,加深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

教师要介绍科学家通过哪些经典实验的反复研究,逐步归纳、概括出事物共同本质特征,了解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科概念的形成。如笔者对光合作用发现史中一些重要实验的学习,指导学生重复前人的探究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真正地理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一个生理过程。

4.关注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主动建构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知识基础,以及生物学概念的特点,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去设计生物学概念教学的过程,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注重概念的正确规范表述

概念的引入要生动有趣,概念的形成要注重科学性,概念的表述与巩固要注重规范严谨。无论是师生的共同交流,还是教师的讲述,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特别强调概念表述的准确与规范。笔者在检测时发现部分学生将“相对性状”表述成“相反性状”,将“贫血”表述成“缺血症”等。生物专有名词表述的巩固强化,对于学困生尤为必要。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8

从上述角度分析,国家是一个大的系统,这个系统处于国际社会大系统中;其形象的形成过程类似于单纯的物质的形成过程,但是国际社会的复杂性造就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国家形象其实是一种映像的输出。

【关键词】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国际传播

在国际关系学界以及中国新闻传播实践中,国家形象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然而细细考察开来,对于这一概念及其研究过程中的几个概念却一直没有较为仔细和认真的界定。为了便于论述,笔者不揣冒昧对国家形象研究中的有关概念进行初步的界定。

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国家

1648年维斯特伐里亚条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始。“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已经普遍形成”。①在其后300多年中,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国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最有组织的政治经济实体,是国际上最为活跃,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行为体。”②这一基本事实使我们考虑任何国际关系问题时,都离不开对国家定义的思考。

“国家”一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层面和角度。

从国际政治层面分析,“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国家理论:韦伯理论,多元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③。韦伯学派认为,国家是具有的组织,能在其领土内对使用有组织暴力具有垄断权利的实体;多元主义给国家的定义是某一特定的时间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具体个人;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其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出现的,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国际法层面,学者们强调的是国家作为“国际人格者”所具有的特征:“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在国际法上应具备四个要素:定居的人民、确定的领土、政府和。”④

在国际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对于国家概念的界定各有特点。但是,纵观所有相关概念,我们应该有几点共识:国家是具有、社会(定居的居民)、领土,使用有组织暴力、具有特定制度和法律秩序的政治组织。

然而,我们研究国家形象问题时,如果仍然把国家的概念固定于传统的政治学研究范畴中,以权利和利益以及暴力等学术话语来表述形象,形象将永远处于一个没有边际、虚无飘渺的空中。人们时时处处感觉到形象的作用,却无法评估。于是传统的政治学者总是把国家形象作为一种附属品而不是政治学或者国际政治学的层面上单独的一个概念进行看待。国家形象的相关论述也因此而苍白无力。

本世纪40年代以来,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的系统科学方法论为人类提供了观察、解释世界的新途径。这种理论认为,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中”⑤。系统论也为社会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因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学者们对于系统科学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一直存有争议⑥,但是利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研究社会问题被学者们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之中。

“系统论前提是世界可以分解成系统和亚系统,然后组成一个有动态反映的整体,并予以认同”。⑦国家则是一个“大系统”⑧。这个大系统由很多交叉重叠相互建构的子系统或亚系统构成。

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我们把国家看作信息源,意即把国际社会中民族国家看作是一个又一个的系统“信源”(informationsource)。这些信息源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由于互相联系而存在,并最终形成一个信息互相作用的特大系统,这就是国际社会。这个特大系统中,国家实际上处于一个大的信息链条中,即是信息的发出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反馈者。

国家系统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态和物质亚系统,一般认为包括领土、人口、自然资源等,这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而是相对恒定的,当然这里的人口因素在特定国家的特定时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但在多数国家相对稳定。如果要给此亚系统所产生的信息一个名称,可称之为“核信息”,这些信息是内化核心信息,是其他系统核信息基础。

国家系统第二层次是社会组织层。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的环境,也就是政治学层面上所说的制度、法律秩序以及有组织的暴力制度等。该部分是极为庞大、复杂部分,它包罗了一个国家客观存在的一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形态奠定了一个社会的政治系统、经济系统以及大社会系统的基础。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国家系统的生态、物质基础,这个部分应当是信息形成过程中人类之后的第二决定者,是国家系统中信息身份的认定者。该部分运动中产生的信息构成国家系统的第三个层次也就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层面。

很多政治学者力图将国际系统的第二到第三层面简化,建立“政治模型系统”。他们认为“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它是社会科学家用来整理资料、创立理论和进行预测的。”⑨“在政治系统模型中,很多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像生物系统一样运作。”⑩在众多的政治系统模型中,伊斯顿的模型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这一系统模型也存在很多缺陷。主要问题是没有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性以及转换过程中的“黑箱操作”。例如,在水门事件中,是不是美国公民让尼克松的工作人员在的总部安放窃听器呢?不。但是当1973年掩盖的细节被披露时,反馈链才开始起作用。这里面也许还有政党斗争以及其他政客的个人因素,而并不单单是民众对众议院施加压力而能够发生的。因此,罗斯金等人在撰写和研究中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改动,形成了“政治系统的修正模型”(11)。

修正后的模型中加入了“内部输入”的概念。“伊斯顿把来自政府不同部分的压力——政府主要是与自己进行对话从而形成简短的反馈循环——称为“内部输入”(12)。这一概念的引入使这一系统更为复杂,也说明了现实的复杂性。

在分析国家系统的第二层面时,同时涉及到了该系统的第三层面。在第二层面的基础上,一国系统内部人类的活动基本上都是从这个层面进行的。在这个层面上,上述两个层面的信息最终被标识并被传输。

形象及其形成过程

形象的源本体是物质世界,次级本体是物质世界的综合表征。抛开人的因素,我们不妨把两者都看作是客观存在。前者必定是物质的,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后者虽然未必是物质的,但是也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物质世界的“形”。当然,我们研究的关键在“像”,也就是在具体概念环境当中通过一定媒介(medium)形成的通常意义上的“形象”。

物质是作为世界的本体,决定了能量、信息和意识的最终形成。从物质到能量发生了一个守恒的变化,变化出现在形式上;当进入信息转变之后,变化规律变为不守恒,而意识变化过程中,由于很多因素的不可测性,信息变化更加复杂。

也就是说运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物质世界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差异,这些特征变化也是客观存在;物质运动过程中,形成信息;作为物质属性的信息也是客观存在;信息实质上就是“形象”中的“形”。那么“意识”是否是“象”呢?否!意识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观念,意即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工具。当人们将加工后的信息这种“像”通过一定的方式“输出”之后才形成“形象”。这是“形象”最基本、最简单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物质(运动)信息传输(被噪音影响)人脑被加工像(输出+噪音)变形形象

图1形象形成过程简图

由此,笔者试图将“形象”界定如下:形象是物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被人脑映像后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特定媒介(medium)的输出。结合上面对于上述几个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表1:

由表1,我们可以分析出形象的特点:

1.形象的物质本原性。形象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没有了物质的本源,形象无从谈起;

2.源像的客观性。物质的运动变化产生信息,这是形象的“源像”,也就是形象的次级本体;源像是客观存在的,是惟一的,但是具有不可描述性;

3.形象的主观性。由一些符号组成的意识是信息的“加工厂”,加工厂首先生产出的是“模板”,出厂销售时根据不同客户或者是其他具体环境的要求进行“深加工”并形成最终的“形象”。

根据以上对于形象特点的界定,笔者试图将形象形成的过程细化(如图2图3所示):物质运动产生不同类型的信息ia(14),ib……i(n+1),这些就是平常所说的“形”,也可以成为“源像”。作为物质运动及其表征的信息进入传输领域之后必须有一定的中介,于是符号介入进来。由于“社会中人们共有的都是符号的形式、符号的指说对象和符号的部分意义,而不是全部意义”(15),信息发生第一次变形,并生成ia(information),ib‘……i(n+1)’,我们可以把其称为“讯息”,即“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组信息符号”(16)。讯息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来自于外界其他符号系统或类似噪音的影响,于是发生二级变形。经过两次变形的信息进入大脑。大脑中存在固有的符号系统成为一个加工工厂,这个工厂对进入大脑的信息进行深加工形成某种“模板式”。这个过程中,信息第三次变形生成模板a/b/c/……以及对于特定事物形成的总模板S。这些也就是在大脑中的映像。这些映像生成之后不会立即输出。只有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情况适当时(时间、地点等所有相关条件)以主体独有的方式将这种映像输出。由于输出过程中有符号介入,同时也收到各种不同传输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所以这里有第四次变形并形成了ima(image),imb……imn+1以及对特定事物总的形象imC(imagecomprehensive)。形象就此形成,但是形象的使命没有终结。它会在特定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对物质本身产生影响,也就是对于物质及其运动产生反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试图做以下假设:

第一,第一级和第二级信息变形是不可控制的。也就是在“源像”到达大脑之前不可控制。但是当源像信息一旦被人类符号化并进行了编码,就给予外界一种控制的可能。

第二,可以假定:不同社会制度、生活背景给特定的人以至特定族群以特定符号和符号序列以及编码系统组成的意识工厂对进入大脑的各种符号进行品评,根据信息符号序列与所储存相关序列进行对照,原有符号编码被进一步强化、削弱以至更换,当然也有被完整传递的可能。(17)其变化程度与信息进入的数量、原有符号序列的“坚硬”程度、两种编码的相似程度有关。(18)

表1物质、信息、意识、形象的区别与联系(13)

加以比较的各个领域的存在方式事物、基本成分等过程守恒原理熵度量

物质电子、有机细胞、生产力等扩散过程,发展过程等存在于物理领域结构熵数目、数量单位等

信息信号、信号序列通过媒介传输,通讯、信息的存储等没有守恒原理(因为i=i′+噪音决不是守恒原理)信息熵(例如因为早已(14)介入而产生的信息熵)信息量度(例如根据信息流量)

意识观念、概念等抽象、逻辑推理等不守恒(因为噪音过多)存在,形式多样无具体方式和方法

形象众多概念、多种意识的合成通过中介(media)的反映像过程不守恒(因为噪音过多)存在,形式多样无具体方式和方法

图2形象形成过程细图(19)

第三,由于模板输出过程及其具体内容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包括舆论环境、政治经济条件等,模板内容输出时会因为噪音的影响而发生第四级变形。

第四,形象形成后,对于物质及其运动过程会产生能动的影响。这是形象之作用所在。由于其各种影响方式与媒介都有人与媒介的参与,因而具有可控性。

第五,由符号所标识的信息根据其最终的传输效果,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核信息”,这种核信息在形象形成过程中相对稳定,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里不会发生变化;另一种被夸大的信息;第三种是被缩小的信息。

国家形象及其形成过程

国内新闻传播学者支庭荣认为:“国家形象的概念在西方国家并没有明确提出,因为在实践上早就利用其发达的宣传机器,鼓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且也十分讲究宣传技巧,更多的运用心理战术和舆论垫付手段,搞‘和平演变’”。(20)因此,国家形象概念多由国内学者提出。

在国内学者中,最早进行国家形象问题研究的是中国新闻学院徐小鸽教授,他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21)

90年代以来,北京广播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两个教授也对“国家形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杨伟芬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22)。李寿源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23)。

另外,成都科技大学管文虎教授等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24)。

可以看出,在“国家形象”概念界定时,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学者界定层面也不同,但是离不开外部环境,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国家形象的外向性,此其一;其二,国家形象是国家实力的反映,也就是承认国家形象的物质本源性。

结合以上对于国家和形象的界定和分析,笔者认为一国的国家形象是:

一个国家系统运动过程中发出的信息被公众(25)映像后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特定媒介(medium)的输出。在国家关系与大众传播层面上,我们主要分析一国的国家形象在外部公众中形成的映像的输出。

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国家系统的3个信息层次。根据国际关系学中系统论的观点(26),每一个发出信息的国家系统最终组成国际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国家系统面对的是外部的国际社会、国际公众或者说他国公众以及国际组织(27)。

假定某个国家子系统为一个单独的抽象信息源,我们就可以把其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于是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就有类似于普通物质形象的形成过程。

所不同的是国家形象的形成是国家系统发出信息综合作用的结果,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系统之中对于信息身份的认定不断发生变化,外部公众也处于不断变化中,相比单纯的物质形象的形成过程,具有相当强烈的复杂性;

另外,国家系统本身不是单纯的物质,而是存在大量的意识因素,因而,很多信息在国家内部已经进行了相当的加工(虽然由于全球化的发展,这一加工的作用在逐渐缩小,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消失),因而第一信息变形实际上在系统内部已经发生,而且上文中所说的二级变形也已经发生。这些变形的发生和系统之中的第二和第三层次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国家形象的描述必须引入政治学的系列概念,例如国家体制、意识形态、政策机制等等。

同时,由于上述原因,信息被控制的可能性有了很大的加强。如果说,单纯的物质形象形成过程中人是通过符号以及固有意识形态来加工经过一级变形的信息,在国家形象形成过程中,外部公众加工的则是经过n级变形的信息,这种变形有的是夸大,有的是缩微,当然不排除变形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信息的可能。

考虑到以上4点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国家形象的形成有这样一个过程(如图3所示):国家系统内部由于内部物质运动、政策调整而发出信息,这些信息被系统内部加工,发生n级变形,各类变形信息通过多种不同信道被传送。外部公众所在的国家和组织通过信道以及传播者进行的控制、传播者本身意识形态工厂的加工、信息的接收者的接受方式等使信息在这里又发生n级变形。信息发生了n+1次变形后,为“公众”加工形成映像并在特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信道带着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输出,并再次为其所在的国家系统和组织所影响而再次发生变形。映像输出后最终形成形象。

由此,类似于物质本身,国家形象有自己的“源像”,也就是国家系统3个层面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相互作用,形成国家系统的“源像”。类似于单纯物质的源像,这种源像具有不可描述性;源像经过国家系统的主控族群(28)的描述和加工输出,这种形象带有强烈的该组群意识形态色彩,带有主控族群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实质上这就是国家系统对自己的身份进行自我认定的过程);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发展,源像又部分地为国际信道中的传播者以及其他的国家系统中的主控族群直接描述,这种描述受到了意识形态、国际关系格局和体系、国际形势等更多因素的影响;上述两种描述在国家系统的外部受众中被接收并被加工,形成形象;一旦这一映像和其生活产生联系时,他们就会通过自己所能够达到的信道传输出来,并最终形成一国形象。这一过程在国际社会实际上在不断地进行着。

我们可以找到三种国家形象了:一种是具有不可描述性的国家形象的“源像”;一种是本国系统中主控族群所力图树立的形象;第三是国际信道传输和其他国家主控族群所描述下的一国的形象。后两者将为了争取在受众中的合法化而展开博弈。

笔者认为,一国的国家形象就是这种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的过程中涉及到一国的国家信息实力,一国系统所传播信息与对象国主控意识形态切合的程度;一国系统信息改编他国主控族群的意识形态的能力;一国系统信息在其他族群中合法化的能力和速度等。

关于信息博弈的具体过程分析,笔者将在以后的论文里加以阐述。

图3国家形象形成过程图

注释:

①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一卷,“本卷前言”,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张季良主编:《国际关系学概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第254页。

④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5-66页。

⑤魏宏森著:《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

⑥p·切克兰德著,左小斯、史然译:《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中“科学面临的问题:社会科学”一节,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82-87页。

⑦陈卫星著:《传播的表象》,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⑧魏宏森著:《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2页。

⑨⑩(11)麦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沃尔特·琼斯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12)Davideaston,aFrameworkforpoliticalanalysis,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95;转摘自麦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你罗斯、沃尔特·琼斯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3)根据克劳斯著:《从哲学看控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转引自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87-88页(改编)。

(14)informationa

(15)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16)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17)由于文章主题所限,笔者不对此假定进行详细论证。

(18)参考传播学效果研究理论以及传播心理学相关内容。

(19)据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83-119页;Lisataylor/adrewwillis著,简妙如等译:《大众传播媒体新论》,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台湾)1999年版3-117页;[法]罗兰·巴特著,许绮玲译:《神话—大从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7-191页;魏宏森著:《系统科学方法导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6-45页相关内容做出。

(20)刘继南主编:《国际传播——现代传播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支庭荣:《国家形象传播——一个新课题的凸现》。

(21)刘继南主编:《国际传播——现代传播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

(22)杨伟芬主编:《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3)李寿源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24)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25)这里,公众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国际社会中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国际受众个体等在内。

(26)卢明华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42页。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9

刘北林主编定价:35.00元16开2008年1月出版

《现代服务学概论》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读者提供介绍现代服务领域的入门性材料,而且也为了使读者熟悉特定的顾客服务问题。现代企业除了需要传统的服务营销知识外,还要增加员工在服务创新、服务质量、服务补救、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力。

本书共九章:第一章现代服务导论、第二章服务战略、第三章服务市场选择、第四章服务营销组合、第五章服务创新、第六章服务质量管理、第七章服务补救、第八章客户服务管理、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

2.《物流英语》

白世贞主编定价:28.00元16开2008年1月出版

本书选题涉及物流概况、仓储与库存策略、运输、采购、物流新视点方面的内容,此外,加大了对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信息系统的阐述,并新增了有关国际分销与包装方面的内容。本书共分6部分,每部分由不同数量的章节组成,每章均包括精读课文、单词与专有术语、问答题和阅读材料。

详细内容:第一部分物流概述。第一章物流简介、第二章客户服务与物流、第三章物流过程。第二部分仓储库存策略。第四章仓储准则、第五章库存控制基本方法、第六章库存计划与管理。第三部分运输与国际分销。第七章运输基本规则、第八章运输方式、第九章国际分销中的物流渠道、小结。第四部分采购与供应连管理。第十章采购、第十一章供应连管理。第五部分包装与物流信息系统。第十二章包装、第十三章物流信息系统。第六部分物流新视点。第十四章外包:选择流程、第十五章物流与环境、第十六章物流中的新理念。

3.《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谢守红著定价:22.00元16开2008年1月出版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第三章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第四章城市社区服务、第五章城市社区文化、第六章城市社区空间组织、第七章国外城市社区规划、第八章中国城市社区规划、第九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4.《物流基础》

物流信息化概述篇10

关键词:物流;基本概念;问题;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事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出现,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商界、政府、传媒及公众不约而同地对物流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但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新的物流理念的不断引入以及入世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无论在术语和概念的接口上,还是在对现实物流业发展的指导上,我国的物流概念正日益显露出其“捉襟见肘”的窘境,以致在物流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今天,许多人却对物流的基本内涵产生了困惑与迷茫:“物流到底是什么?”

一、“物流”一词的由来

追根溯源,物流概念的发源地在美国。1915年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肖(archw.Show)在一本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SomeproblemsinmarketingDistribution”的书中指出,在市场营销中存在两类活动:一类叫做创造需求,一类叫做物资实体分配(physicaldistributionofgoods)。其中提到的“physicaldistribution”就是最早的物流概念,其实质是“分销物流”。1929年,著名营销学家Frede·Clark在他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因商品所有权转移所发生的包含物流在内的各种活动,从而将流通机能划分为“交换机能”、“物流机能”和“辅助机能”三部分,将物流活动真正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研究和分析。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正式使用了“physicaldistribution”这一术语,进一步阐述了物流的概念。二战后,“pD”(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在西方更加系统化、普遍化。

1956年,日本生产省派出了一个由12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赴美考察,在回国后的考察报告中,直接引用了“pD”。1958年该团又对国内的物流状况进行了调查,大大推动了日本对物流的研究。1964年,日通综合研究所所长金谷璋在《输送展望》杂志上刊登了“物的流通新动向”,正式用“物的流通”概念取代pD。1965年“物的流通”已为理论界和产业界所普遍接受,20世纪70年代初简称为“物流”。

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了“物流”这一术语。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在《物资经济研究通讯》发表了“物流浅谈”一文,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结构、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等内容。从此在国内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1983年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朱镕基为研究会顾问,当时的物资部长柳随年任会长。

二、我国物流概念面临的问题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归结起来,我国的物流概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与国外概念接口的“冲突”

当前,我国物流概念在与国外接口时处于“一对多”的状态。一面要对应英语的“physicalDistribution”和“Logisticsmanagement”(后勤管理,或Logistics);另一面还要与日语汉字的“物的流通”、“供应物流”和1985年以后片假名的“Logistics”相对应。此外,还要对应英语“Logisticsmanagement”概念在后来20多年中一系列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的“physicalDistribution”已不能很确切的描述物流了。因为它只能描述分销物流,而实际的物流不仅包含分销,还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再生物流等,应该是一个循环的全过程,与后勤管理即“Logistics”的内涵比较接近。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汉语虽然还叫“物流”没有变,但是翻译成英文时一般都用“Logistics”,很少再用“physicalDistribution”。

众所周知,Logistics在汉语里的意思是“后勤”或“后勤学”,这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战略战术目标的资源组织管理活动。根据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组词原则,用汉语的“物流”去对应“Logistics”总有些概念错位和关系不顺的感觉。其实,英语的“materialsFlow”或“GoodsFlow”对应的汉语意思却是不折不扣的“物流”(物品的流动)。当然,这只是一种外在现象或状态的描述,没有揭示物流的实质。

(二)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存在的问题

细究起来,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很值得推敲。

1、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到底指何物?“物流”中的“物”应当是抽象为一般的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那么,这个物资资料的范畴究竟如何界定呢?长期以来,我国不同部门对物质资料存在着不同习惯的叫法:商业部门经营的生活资料,称之为“商品”;物资部门经营的生产资料称之为“物资”,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之为“产品”,而把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协作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废旧物,统称为“物料”;在交通运输部门,又把经营的对象称之为“货物”等。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将物流定义成“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里的“物品”究竟包含哪一些,没有指示明确,令人费解。其实,“物品”是我国生产、办工、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名词。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等过程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物流中所指之“物”,显然不止这一些。

此外,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显然没有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服务及信息等要素包含进去。而从国外最新理念来看,这些也应属于物质范畴。所以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指向不明,内涵不深。

2、怎样理解我国物流概念中的“流”?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物流中的“流”应是上述物质资料的一种物理性运动形式。这种运动由一系列的环节所组成,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这种“流”应该广泛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流”是与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相适应的,除了对机器设备进行直接操作外,其它相当一部分活动,诸如装卸搬运、半成品和制成品在车间的存储等都属于物流活动;流通领域的“流”是指为了实现物质资料(商品)从供应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所在地向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所在地的转移所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除了商品交易活动,还有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等许多物流活动;在消费领域里,生产消费中的物流活动属于生产物流,生活消费中,尤其是社会集团的消费中,物流活动也广泛存在。

从《中国物流标准术语》给物流所作的定义来看,汉语物流概念对“流”的阐释无疑还是局限于流通领域。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汉语物流概念只是重点阐述了正向物流,即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向接收者的实体流动,而忽视了现代物流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逆向物流。在现代生活中,“逆向物流”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各

类企业的重视。其实它不但影响着物流服务的水平,还牵涉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保等重大社会问题。

转贴于

三、应该怎样认识“物流”

面对物流理念不断丰富发展,物流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对于“物流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发出了“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慨。当前,人们对于物流的困惑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定义的不同版本的阐述;二是各种物流理念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因此,要想比较清楚的认识物流,应该首先区分以下几组概念:

(一)物流的“形”与“神”

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从物流的发展历程来看,是先有物流活动的出现,后有人们对这些活动的管理进行的思考与研究。所以说,是先有“形”,后有“神”。人们研究物流,就是要透过现代生产、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流活动的“形”去揭示、探讨隐藏在其背后的物流管理的“神”,以其更好地指导物流活动的开展,不断创造更好的物流效益。多数关于物流的定义都是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界定的。也有将二者合而为一的,如中文的定义。虽然,由于语言习惯,人们常把“物流”当作“物流管理”的简称,但是物流活动与物流管理是两回事,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传统”和“现代”并不代表两种物流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以在物流概念发展的不同时期,两种概念先后占据主导地位,被社会广为接受和应用的情状来区分的:在“physicalDistribution”占主导的时期,称作“传统物流”,而在“Logistics”占主导的时候,则称之为“现代物流”。其实,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的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已经出现了两种物流概念的雏形。

从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中期,“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得到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今天称之为“传统物流”。“传统物流”主要从实物分销出发,将物流看成是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加工(包含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物流”概念开始得到重视与发展。“现代物流”将企业内部存货管理与在制品的流通,企业与企业的供需联络,乃至整个流通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都整合起来,从降低成本、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角度处理各种物流问题。原意是后勤学的“Logistics”包含了企业产、供、销全范围的物流活动管理问题,比较切合现代物流的实际情况。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和最初的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虽然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尽相同了: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概念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的物流问题,其广度和深度都非最早的军事后勤的物流概念所比拟。正因如此,现在的“Logistics”一般不能译为后勤学,更不能译为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

(三)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从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的。它的参与者是大产业和大集团。其活动的空间相当广泛。平常所称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等应属于宏观物流范畴。

生产者、消费者和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它包含了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的物流活动、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以及在一小块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等。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生活物流等经济生活中经常涉及的许多物流活动都属于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相比,微观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四)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tpL或3p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和“第二方”(物流劳务的原需求方)而言的。它指的是由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的专业企业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整合了一个以上的物流功能;本身不拥有货物;运输设备、仓库等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控制,但却不一定被其所拥有;按需提供全部的物流服务;按客户要求提供特殊服务,如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

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是由安德森顾问公司(andersonConsulting)提出并注册的,该公司指出:所谓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需链的整合者及协调者,它通过组织与管理企业本身与其它具有互补性服务的供应商之间的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需链解决方案。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三方物流侧重于实际的物流运作以及面对具体客户需求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通过将每一环节的信息进行比较与整合,力求达到跟踪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而第四方物流则侧重于从宏观上对供需链进行优化管理,其目标在于将一定区域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的,但易导致各自为政,从而影响了整个供需链系统效能的发挥,反过来又会对单个成员的效能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能够在整体范围内高效率的整合资源,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它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了独特而广泛的供需链解决方案,使得第四方物流形成了区别于第三方物流的独特优势。

(五)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物流术语》GB/t18354—2001)。

从供应链所涉及的业务内容来讲,供应链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显然物流包含于供应链之中。但供应链不只是对物流概念进行简单的拓展,它与企业间业务集成息息相关,着重体现在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无缝衔接的供应链管理上。

由于物流是增值性经济活动,但同时也是成本增加、环境负担增加的经济活动,这种双重特性使得物流管理就是要在提供物流服务与降低成本之间寻找最佳的综合平衡。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特定企业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企业边界的运作进行组织与管理。

四、对物流新概念建立的几点建议

(一)新概念的建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将“物流”神秘化,越说越复杂,越说越玄乎,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须知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巨大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更好发展,理论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实践;二是将“物流”阐述得过于简单,未能揭示出其最为本质的要义。如“物流就是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之类的表述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

(二)新概念要能体现“形”“神”结合,更重于“神”

如前所述,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对物流的定义主要是从“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加以阐释,未来新概念的建立应能很好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并对物流的“神”的揭示要更为科学和确切。因为人们现在对物流活动已不陌生了,而这些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物流活动如何进行高效的管理则一直是相关各界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三)新概念要能跟上国际最新理念并有所超越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研究起步较晚,物流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从20多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物流理论一直处于向国外学习和引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境况。几乎没有我国的专家学者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国际上流行。正是由于理论发展的滞后,我国物流在全球物流产业大链条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我国的物流企业往往也只能在某个或某几个操作环节上扮演着为那些拥有了物流先进管理理论话语权的跨国公司“打工”的角色。

(四)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

新概念的建立要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物流理论工作者、物流从业人员及机构、政府、媒体等)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新概念的建立和论证,并由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组织与协调,统一调研与宣传。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新概念的科学性,又防止出现“百家争鸣”,各执己见,最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认识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文安,胡焕绩等.新编物流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6).

4、郝渊晓.现代物流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