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1:04

人文环境治理篇1

关键词:环境治理现代化;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多元主体;环境科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全会提出了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即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环境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首要之选。由此可知,研究如何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和确立现代化的环境治理理念是前提

从1978年以来,一系列绿色治理理念开始进入党的工作报告,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的理念、两型社会的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念。随着各种理念陆续进入党的工作报告,意味着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重要议题。由此也体现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我国环境治理的方向。

现代化的环境治理理念首先应坚决破除四维定势、“先发展,后保护”的传统观念,坚持保护优先,以“发展与保护相统一”、“以保护求发展”为原则。[1]要确立以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为基础的现代化环境治理理念。

其次,现代的环境治理理念应以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治理现状等基本国情为基础,与“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相适应,反映时代特征和人民愿望,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相协调,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相同步。[2]真正认识到,我国的人民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一切发展就会归零。

再者,现代化的环境治理理念是对现有的环境治理理念的沉淀,是对现有理念的扬弃和总结。现代化的环境治理理念应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思想,对相关著作重新分析,重点借鉴其国家环境治理的理论和立场;我国历史上,不乏关于生态治理的智慧结晶,而且建国后我国领导人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作出了重要决策;国外的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边发展,边治理”的治理模式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应该把他们的治理理念融入到我们国家的环境治理中去,丰富我国的环境治理理念。

二、完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是根本

指出,“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环境治理制度是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和环境治理现代化能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完善和坚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是推进我国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环境治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方面,这三个制度决定了我国环境治理的方向和质量。根本制度主要包括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在完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方面,一是坚持和完善这三种制度,协调好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以及具体制度之间的关系,使各项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并取得有效互动,促进更快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是确立生态保护全面科学的标准,并及时实施。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产生,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各方面的标准,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环保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调整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人们生活的规则,不断提升环境保护的质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不仅要及时出台和提高环保标准,还要在制度上保证这些标准得到认可和执行。比如北京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中提出了最严格的水污染排放控制标准,同时pm2.5也被纳入监测范围,这次环保标准的提高就对大气环境治理的提升发挥了大大的作用。[3]

三、完善和确立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是突破口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较为复杂,政府治理作为单一的环境治理主体已经不能胜任这么复杂的环保和治理工作,因此完善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是提高环境治理效益、降低治理成本的重要途径。

政府仍应作为环境治理主体的核心。完善和健全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并不意味着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不再重要了。环境的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是环境治理的主要主体,也就是说政府掌握着各类公共资源,也应当为公共服务。而且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利益,政府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权力机构,更是责无旁贷。

扩大公民参与是大势所趋。公民作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承受者,必然应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体。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大爆发以及引发的一系列公众事件表明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也证实了公民是环境治理中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力量。同时扩大公民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更能体现现代国家治理的民主特征,官民共治和社会共治才能更好的达到“善治”。

企业是环境治理的重要辅助力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逐私利造成了环境破坏,必然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赔偿环境损害的责任。并且,企业有遵守和维护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义务,也有服从政府环境资源管理、治理污染的义务。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来达到环保的目的;然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使用节能环保设备等做到节能环保,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环境保护工作。重要的是企业要服从政府的环保政策,并认真执行。

四、把包括大数据在内的环境科学研究作为主要途径

当今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多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且都是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因此国家在处理这些环境问题时必须运用复杂而又具备高科技性质的解决方案。

(1)自然科学领域里的环境科学是我们认识环境问题、开发环境技术的基础;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知,是我们制定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逻辑出发点,对环境政策的科学制定起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国家有关环保部门在制定环保政策时需要与环境科学工作者紧密合作,把制定的政策建立在科学的环境知识基础之上;同时我国的环境科学工作者也应把国家的环保政策作为研究导向。[4]这就是说,国家的环境科学与环境政策研究的互动过程就是提高国家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途径。

(2)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大数据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词汇,在环保领域也成为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并且正在迅速发展,有望成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在大数据时代,公众、企业等可以通过电子公务服务平台了解更多环保数据和环保决策;而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采集更多的民意信息,从而更好的制定环保政策。因此大数据被引入政府治理,将改变我国环境治理的思考方式,是推进我国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新途径。

五、国外环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是借鉴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并建立了系统严谨的环境公共政策研究范式。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以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关注他们在理论方面的创新,并分析他们在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异同,然后结合我国环境治理的实情融入国外环境治理的精华,最后形成适合我国环境治理的系统的理论和政策。

(1)英国。在环境治理方面,英国是先行者。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工业化并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的环境治理的经验对全球性的环境治理都很有帮助,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前几个世纪,英国历史上有很多先辈们提出了不少环境科学理论,而当今的英国在环境科学、政策以及人们对环境科学的认知上都位于世界的前列。所以我们应该着重与英国的环境工作者展开交流与合作,吸取他们的环境治理经验从而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不足。

(2)德国。德国的生态治理模式属于典型的“先发展后治理”模式,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生态破坏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举世罕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经过三十年的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环境科学和生态民主。[5]德国的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的工业化之路和环境治理模式完善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我国已在2011年启动了中欧环境治理项目,由欧盟聘用的国际技术援助团队,即“项目支持组”提供技术支持,这无疑顺应了中国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并且此项目也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为我国的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大量支持,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合作成果,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六、各级领导干部是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引领者

领导班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针对全国及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转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方式,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决心来解决环境问题为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害。

首先应加强各级领导队伍建设,在思想、作风、组织等建设方面要深化,同时注重提升环保相关机构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高领导干部制定各种环保政策的水平。特别是大力培养优秀的年轻干部,加强对青年优秀干部的任用,构建有着高素质的环境治理人才队伍,为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次,完善领导班子的考核机制。为激励和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应制定严格的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其中,应包括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等指标,并将之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治理绩效的重要指标。另外还应建立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以此来有效监督和激励各级领导做好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政治学讲席教授俞可平.生态治理现代化越显重要和紧迫[n].北京日报,2015-11-02017.

[2]刘建伟.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9:60-65.

[3]郭秀清.构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模式[J].鄱阳湖学刊,2014,06:68-74.

人文环境治理篇2

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海洋区域,海洋也是发展我国经济空间的新途径之一。随着人类不断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本文将主要探讨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未来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海洋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不断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人们不断提高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大背景下,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是尤为突出。这也从根本上反映出合理科学的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海洋经济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目标,具体分析研究如何做实做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下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文明也开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具体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尤其注重强调人与自然交汇互通的文明,也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以来最高级的一种文明。但是在这种生态文明的环境背景下,我国目前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仍旧形势严峻,它具体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进入到海洋的污染物无法通过海洋环境的自净机制进行彻底自净,从而形成大量污染物被滞留在海洋中,海水质量不断下降,造成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海洋环境被污染。举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环境污染案例,就是我国山东省青岛市在2008年发生的近海海域浒苔污染。给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导致这次污染发生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海洋开发的不合理和海上石油污染[1]。

(二)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我国自改革开发以来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中也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重中之重,正是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重视,生态保护理念宣传不到位,导致了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

(三)海洋环境治理工作有效性低现阶段在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就是政府部门。然而在不断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人们不断提高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在海洋环境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当其冲的便是法律基础薄弱。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还是欠缺的,尤其是针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我国的法律法规在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诸多硬性规定,从而导致非政府组织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上受到许多限制。

二、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提供了思想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会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成功治理了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文明理念也会随之相应提高。因而,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政府或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宣传。与此同时,各大高校或者街道社区也可以组织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知识讲座等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平台向更多的人传播出去,加强人们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2]。

(二)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体系首先,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制定更加严格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比如可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关于环境保护法的修正草案等等。其次,国家和政府到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上提供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并对其加强管理和利用。比如到2024年北京市在防霾治霾工作上的总投资将超过8000亿,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项目的拨款利用,并且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比如,国家可以把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政府绩效考核相挂钩,在对政府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时,除了要像以往一样重视经济的发展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着重注意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效。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纠察力度和问责制度,对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产生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要给予一定的党纪处分,并且要就责任追究到底,强化部门领导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明确其有关责任。所谓“人多力量大”,除了政府部门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上要加大出拳力度之外,还可以让社会各界人士也都积极加入进来,同时注重加强环境保护组织的专业化。比如说可以让海洋环保组织实行信息公开化管理,将自身的管理工作全部放到网上来接受社会各界的有力监督,从而提高组织透明度,平时注重加强在海洋环境知识领域的学习,这是做实做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集合全社会的智慧早日解决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3]。

三、结论

总而言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必须尽量加快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步伐。在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坚持走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海洋环境污染治理能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海洋经济飞速、蓬勃、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和谐、舒适的海洋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炜宝.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曹宇峰,孙霞,于灏,林春梅.浅谈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01:104-108.

人文环境治理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一流市容环境为目标,以环境执法监察为保障,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进一步改善全县整体环境质量,优化全县发展环境。

二、总体目标

以城市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加强我县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用综合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促进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通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环境监管,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塑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善过境河流罗闸河、南汀河水质和全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三、整治重点

(一)重抓污染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以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热点为突破口,采取“治、清、禁、整”等措施,全面整治和遏制“脏、乱、差”等现象。一是积极配合有关本文来源:文秘站职能部门认真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二是积极推进结构减排。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把淘汰落后产能建设关,严控“两高一资”行业,缓解结构性污染,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三是大力推进工程减排。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加快治理设施建设和完善步伐。四是不断强化管理减排。建立健全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统计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监管,依法加强对企业现场监督检查,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达标运行,督促企业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和强化管理。

(二)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环境质量

紧紧围绕市委提出“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加强城镇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市容市貌整治工作。一是配合职能部门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服务工作,配合县建设局等部门抓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工作20__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建成运行,县城污水生理率达80%以上。二是对文化娱乐业环境质量进行整治。对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已经营业的文化娱乐业,限期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对于不符合开办文化娱乐业环保条件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联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和收回排污许可证。三是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进行整治。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严厉查处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违法行为,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其主管部门应出具证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对未经审批,擅自夜间施工造成噪声污染的,依照《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予以处罚。四是加快推进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的步伐。逐步实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已建成的垃圾处理场加强维护和管理。五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重点村为示范村,投入环保专项资金,着力实施“四改”工程(改池管好垃圾、改厕管好粪便、改养解决畜粪、改种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容村貌整治,促进实施环境洁化、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庄、社会事业设施配套化的“五化工程”,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市容市貌整治。六是开展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和调查,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

(三)严格环境执法监察,保障人居环境

严格环境执法是污染减排工作的保障。各职能股室要定期、不定期对全县污染源进行监督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偷排、漏排、闲置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和巩固污染减排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生态文明云县的重大举措。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股室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高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二)规范操作,文明执法。集中整治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执法工作程序的要求,规范操作,文明执法,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人文环境治理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政府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009-03

生态文明指的是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之中,不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优化,进而建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制度、精神、文化成果和。生态文明并非是局部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是相对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所谓政府治理,指的是为了能够使得公众的利益获得最大化,而对公共事务进行互动合作管理的过程。目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政府生态治理路径完善问题展开相关研究,以期为政府的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一、生态治理的内涵及其现状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所谓生态治理便是在政府的管理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过程。政府是生态治理过程的主体,此外,社会力量及广大的群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中去。目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世界各个国家的合作、依赖程度也愈来愈紧密。因此,在进行生态治理时需要积极地与其他国家相互配合、协作。

以科学发展观视角综观我们国家的生态治理现状,其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易冲突乃至诱发生态危机等。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强调利益的最广大化。但是,由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处于改革攻关时期,许多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资源供应紧张、资源分配不均,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受到严重威胁。所以,我们对该问题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世界时展的主要潮流,是自然、社会与人类三者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国家现在的改革逐步步入了深水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包含着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和现状亟须转变,绿色、可持续、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宜居生态的发展理念。

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治理的作用

(一)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政府部门首先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努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使全社会牢固地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积极扭转消费观念,努力倡导生态消费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模式的不断转变,我们应该积极倡导新的消费模式,杜绝环境恶化与资源浪费的现象。二是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机制。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宣传,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等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充分地体现出来。三是努力加强生态教育,不断提升公民生态道德素质。在公共场所、教学生活中融入生态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生态观念,提升公民生态道德素质。

(二)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如果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会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威胁,那么政府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便是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若是把环境治理活动简单地推向市场,只是依赖于市场的组织运作,从而引导社会资源向环境保护流动,这便是典型的市场万能论。政府是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是社会生态环境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是在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之下政府的重要职能。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三)确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在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各行业、各领域,因此,生态环境治理具有综合性与广泛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政府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要积极与各行业、各部门沟通协调,杜绝相互矛盾与相互脱节现象的发生,避免因权责不明而产生责任推诿、履责缺位的现象。确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做到以下三点。

1.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对于环境信息的公开披露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信息的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社会生态现状,生态治理主体参与才能有的放矢。环境信息公开的基本架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基于环境信息请求权的被动公开,主要表现为对某一生态问题的信息披露;另一个是基于政府法定职责与企业社会责任而主动公开相关的环境信息。政府、企业应当更加主动地公开环境信息;同时公民个人也可以积极申请、主动维护自己对于生态环境信息的知情权。

2.健全部门、地区协调机制。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诸多领域和部门,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除了要做到信息公开与资源共享,还应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不同主体、不同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健全部门与地区的协商机制、协调机制,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采取联合行动应对生态问题,通过跨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生态治理的合作走向普遍化和常态化。

3.明确政府与公私机构之间的界限和责任。政府与企业在政治、经济、社会中作为主要参与主体,享有诸多资源与环境便利。因而,在生态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各类公私机构应当明确自身的权利边界以及应当履行的环境保护责任。更重要的是,政府与企业机构应当清晰职责边界,杜绝寻租现象的发生。

三、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当代政府完善生态治理体系的路径

(一)构建政府生态绩效管理体制

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当代政府要想完善生态治理体系,首先要从构建政府生态绩效管理体制着手,这要求政府部门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增强政府部门对于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治理、坚持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从行政理念与责任上切实强化生态观念。

其次是不断优化创新政府部门现有的管理制度,要努力将对政府组织的绩效考核指标从经济至上转向绿色GDp考核,把生态保护成果作为评价政府治理的核心内容。当前,不少学者关注到了绿色GDp核算的学术研究问题,虽然绿色GDp真正运用的可操作性值得商榷,但是这种积极的探索不失为生态治理中政府行政理念转变的良好表现。

再者要对目前的管理手段加以不断的优化,有意识、有步骤地减少利用税收、行政处罚等行政手段来治理环境,努力做到市场激励与行政手段并重。生态治理如果一味地通过税收与行政处罚来进行治理,其往往是被动的。政府可通过市场激励、政策扶持,鼓励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带动生态治理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企业在市场激励下,自觉履行生态治理义务,也可以大大降低政府生态治理的行政成本。

最后,要不断改善政府职能,努力实现从生态管理到管理与服务并重。生态治理,强调管理与服务的同步。政府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应当树立强大的服务意识,在生态治理中优化环境服务,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态环境,提供便利、优质的环境咨询、环境保护等服务。

(二)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之下,政府部门要完善生态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只有在高效的管理与约束之下,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

首先,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当出现违犯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时,要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其次,政府部门要积极出击,及时、高效地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要依法进行重点补偿。

同时,还应加强基层执行队伍的培训。好的政策有赖于基层执行人员推动执行与跟进反馈。一直以来,政策执行偏差经常是困扰政府的问题。生态治理涉及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立法与执法、环境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执行工作。这些工作的执行依靠大量基层执行人员推动实施。不断提高基层执行队伍的生态治理理论素养,有利于保障法律、政策执行效果,降低执行偏差,避免生态治理法律政策执行失效或产生不良后果。

(三)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

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法治建设,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一是要不断普及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要加强对政府负责人的法制培训,并且把环境保护法写入企业生态经营之中,加强对社会大众的法制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法治意识。从科学发展观到生态治理,可以发现我们不断强调治理的可持续与绿色发展。但是,生态治理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不断提升认知的同时也需要他律机制的健全来规范和约束行为,确保生态治理的推进。

二是政府部门要做到严格执法,不断增强执法、巡视力度,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做到零容忍。法制是生态治理的坚强后盾,对于生态治理的破坏成本的提升,并不是生态治理的目的,但是不失为生态治理的有效手段。济人往往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当破坏环境的代价足够大的时候,更加能促使其放弃牺牲环境利益的决策。

三是要逐步健全地方生态环境法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修订相应的制度,不断增强对地方企业的约束力度。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地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而,对于生态环境的立法、执法工作要注意做到与时俱进、紧贴地方特色。科学发展观,讲究动态与系统的发展管理战略,地方生态环境规约的制定可开展听证、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地方环境变化情况,制定有效性、针对性较强的规约,更好地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四)鼓励社会组织的参与

目前,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持续不断的破坏,这已经给人类的社会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这就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我们国家严峻的生态现实催生出了很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组织,专业的社会组织可以吸引更多的民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来。并且,我国的生态治理工作与科技发展问题、贫困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政府部门积极鼓励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够为生态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专业的民间环保组织可借助自身优势为政府提供专业的环境测评报告,真实有效地反映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专业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发挥群众优势和专业优势,这也极大地节约了政府行政成本、提高了政府治理环境的行政效率。此外,专业的民间环保组织更可以提起民间环保公益诉讼、协助环保领域相关立法工作。例如各地生态法学研究会以专业的法律基础从事某一环境问题立法草案研究,为生态立法工作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民间性的环保组织可以深入了解基层环境、听取民众意见,对于生态立法工作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具有极大帮助。

专业的社会组织可以发挥组织优势,吸纳社会群众力量,聚集一批有志于为生态环境治理服务的志愿力量。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社会工程,仅仅依靠政府单边治理是不够的,政府由于时间精力、行政成本等问题,对于生态治理问题需要诸多力量支持;而社会组织虽然具备专业性和组织优势,但是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还是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公民个人可以加入相关社会组织从而参与到生态治理的工作中,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培训,形成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更好地推动社会生态治理。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程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生态治理体系,首先要倡导建立绿色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提升基层执行队伍素质;再者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最后要鼓励专业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治理工作,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勇.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当代政府生态治理[J].科教文汇,2015(3).

人文环境治理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法治;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3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面对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战略的艰难选择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冷静地思考,是继续无节制地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去发展经济,还是重新选择一条理性的道路,实现健康的社会发展?对于此种瓶颈状态,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也是对人类几千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是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总结。因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背景及现状

(一)生态文明的概述

生态文明,即生态层面的文明,具体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历史形态。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完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称。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不是仅局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从狭义层面上讲,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从而造福人类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所做的实际行动和所取得的成果的总和。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持久状态。它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思想观念、法律制度、政策机制,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等要素,是这些要素的有机、完美的组合。①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

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既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哲理精髓,又富蕴了现代人类活动实践的成果。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态安全、生态发展、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技术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之生态问题逐渐进入全球学界的视角,生态文明理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在20世纪初期,发生在英、美、日等国的公害事件,已经逐渐暴露出了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卡逊发表了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她深刻地描绘了一幅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可怕景象,警醒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提出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深刻社会发展问题。10年之后,美国著名学者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创作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挑高到一个新境界。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做出了如果目前世界人口、工业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粮食生产的趋势继续不变,下一个百年的某个时刻,就会达到这个行星增长的极限出现不可控制的灾变的科学论断,从此,全球性生态安全的话题震惊了全世界。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提出了解决人炸、经济衰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世界性难题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以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的文件《21世纪议程》,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这两个文件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理念,揭示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系统中的重要作用。②

随着时代的步伐,我国相关文件――《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2007年10月,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中也着重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八部分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应当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是当代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土化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二、生态文明对环境法治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义,科学发展观确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生态关系,它所遵循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发展,而这种发展不仅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增长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文明生产与文明消费。

(一)法治与环境法治

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订得好的法律。”我国学者大部分认为:法治是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在国内环境法学界,较早研究环境法治的是蔡守秋教授,他认为环境法治是法治在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将环境(保护)活动(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就是实行环境法治。如果说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同样可以认为建设环境法治秩序则是环保人士的崇高理想。因此,动态地讲,环境法治可以理解为为了使环境保护走上正常法治轨道的一项工程。③

(二)生态文明是环境法治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它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强调把人类自身的进步与自然的可持续能力增强有效结合起来,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在客观上强调,要求直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法必须实现机制转变,即从一个被动的环境危机应对机制转变为一个主动的生态社会服务机制,而这将会促使环境法在基本理论和制度设计方面也要同步的进行必要的变革和更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强调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社会,这不仅与环境法的宗旨是一致的,而且其作为一种治国理念有效地促进了环境法的价值目标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从一个侧面上体现出高度的国家环境保护政治意志,也体现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从法治的民主性角度,它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

(三)加强和完善环境法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建立起一套符合自然规律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体系,是实行环境法治和生态文明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有很多种,如人民的道德观念提升、国家加大投入、国际社会的通力协作等等,但是如果用“标本兼治”这一词语来形容的话,环境法治就是“标”,只有沿着环境法治的方向,才能达到生态文明的彼岸。这是由人类社会历史文明的发展规律决定的,环境法治是法治的一个方面,但是法治却是当今世界各国治理所普遍和必然采取的方式。因为它全面地包含了民主、秩序、自由、平等等最为重要的人类核心价值。它比任何一种其他治理方式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相对于人治来说,法治强调法律的统治高于个别人的统治;相对于法制而言,法治更强调良法、在民、正义和民主。④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实行环境法治也是建设生态文明较为合理和理想的途径和方式,它具有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确定性、强制性和可预测性。

三、生态文明在环境法中的发展进程

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环境法律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全球正处于从现代性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必将会使以往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以个人为本位的法律,以及适应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以集体人(即人的社会)为本位的法律都产生了局限性。从而使人类提出了更适用于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以人类生态系统为本位的法律。随着建设生态文明同时出现的是环境法律的生态化趋势,即环境法律的生态化需求。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环境法领域,自1998年以来的绝大多数立法几乎均直接或间接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法律。我国自1998年以来,已有新制定或新修改的14部环境单行法律的首条立法目的条款就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单行法之法律目的,占同期可比立法总数的82.4%,仅有同期制定的《森林法》(1998年修正)、《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和《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修正)的立法目的条款未明文使用“可持续发展”或类似措辞。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中,“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其实已经间接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求,可见该法的立法目的条款已经受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可能基于该法特殊的调整对象――“野生动物”应重在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物多样和生态安全,而非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使用野生动物。而《森林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均因其调整对象的特殊性等因素,而成为例外。从所使用的措辞分析,仅2008年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直接言简意赅地使用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辞;2001年的《海域使用管理法》和2002年的《水法》紧紧围绕各自调整对象,分别细化其立法目的为“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中其他多数立法都以实现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的表述,而其中2008年的《水污染防治法》则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该法追求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将“以实现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之措辞的占1998年以来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要素之法律的78.6%,属于多数。⑤一般而言,部门法的法律目的可以在作为该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多数单行环境法的法律目的之上加以提炼、归纳和总结。至今,我们仍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的作为我国环境法法律部门的法律目的核心要素。“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环境保护法》修改,以实现其“生态化”,而作为环境法部门法律体系中的“龙头立法”的环境基本法之法律目的应适时反映该部门之整体法律目的,所以应将促进可持续发展写入《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条款。

故作为当代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排头兵的《环境保护法》,其修改应体现中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对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认可、确认、发展的伟大历程,在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条款中对其予以恰当的表述。

四、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环境法创新

(一)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在立法方面的体现

通过制定环境立法规划,逐步实现中国环境法的生态化,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的方向的转变和发展。在环境法律中更多地吸收和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生态法是反映当代生态学新理论、新理念,其目的在于更好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并在此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表现形式的总称。

要实现环境法的生态化,首先应对1989年《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制定一部具有生态法特征的《环境法》,从而彻底改变我国过去在环境立法上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的局面,有力地奠定生态法的法律基础,将我国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并以《环境法》为先导,引导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向生态法的方向发展。应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环境法治建设,有效促进环境立法的目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生态化。环境立法应该以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环境法治观和生态文明观为其指导思想。在实现环境法生态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为指导,严格按照党的十指导思想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纳入到其他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逐步实现对包括宪法、民商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诉讼法律在内的整个法律体系的生态化。⑥

(二)在环境司法和执法方面

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环境法律的权威,环境法中对于环保责任规定的缺失使得很多人认为环境法只是一种口号,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经常出现“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电话,电话不如领导人一句话”的现象,环境执法部门通常也会自认为位卑权弱,不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一定层面上造成了环境执法过程中的力度缺失。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提高环保部门地位和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等手段促进严格执法。其次,对于环境司法,应通过加强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对环境法相关制度的了解,鼓励环境保护组织为法官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同时从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解决环境案件执行难问题。

(三)在环境守法和环境法律监督方面

根据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的观点,“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环境法律的内容必须体现普适的环境道德观念。环境法治的价值取向应该以环境道德为其主导性价值。环境法律规范的道德化,是使环境法律转变为更高层次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义务的过程,是环境法律归其本源的过程,是环境法律得以被普遍遵守、自觉遵守的必然体现,有利于主体守法精神的养成和环境法治社会的形成。对此,应当通过加强社会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环境权利和义务,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同时进一步加强司法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监督方式,其中尤其要扩展公民的环境权,法律的实施必须为公民所认同和实现,否则就形同虚设。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最后,我们也必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必须规范和完善环境污染听证制度,完善学术界倡导已久的公民环境诉讼制度,使公众能够通过适当的机会、手段和途径参与环境法律监督。

五、结语

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其深刻的内涵,其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它是一种是人与自然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应该达到的文明程度。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之间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同时能够同人类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与同为其他地区共建共享的努力相平衡时,生态文明才能够称得上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真正实现。

注解

①郑占军、杜新:“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环境法治要素”,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8月(上),第37页。

②亦冬:“生态文明: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载《攀登》2008年2月第1期,第73页。

③郑占军、杜新:“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环境法治要素”,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8月(上),第37页。

④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第70页。

人文环境治理篇6

   街道妇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为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精神,有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近年来,武侯区双楠街道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认真履行职能,坚持以家庭为主阵地,以妇女为主力军,组织动员全辖区广大妇女开展以“家家创、家家美、家家学、家家比”为主要内容的“四家”活动,以营造居室清洁、物品整洁、生活舒适、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为目标,举实措,出实招,办实事,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全民参与

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中,双楠街道妇联坚持把群众发动工作作为重要方法和有效举措,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的活动内容、目标任务和取得的实效。

1.发动范围广。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姐妹参与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双楠街道妇联先后4次举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现场观摩会,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参与活动,现场评比,现场打分,现场颁奖,巩固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把推进家庭承诺、志愿服务、评选清洁之家、文明家庭、清洁阳台、星级文明家庭相结合,提出了“十有”要求,即:有组织领导、有专人落实、有计划目标、有牌子、有阵地、有评比、有总结、有活动、有资料、有经费保障。针对辖区老旧院落多的实际,开展“除陋习院落专项整治”活动,完善“居民参与管、自治小组专人管、社区监督管、街办指导管”的工作机制,继续评比“环境卫士、卫生院落、星级小组”,通过“月通报、季奖惩、年表彰”的方式,真正做到院落环境卫生、垃圾、标识、楼道、阳台、摊点、宠物、门卫室和车辆管理“九好”。

2.宣传方式多。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中,双楠街道妇联通过社区专栏,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组建文艺宣传队、腰鼓队、秧歌队等群众文艺团体,组织广场文艺、坝坝演出,印制“环境治理家家参与”倡议书,扎实开展了“院落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等主题活动,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格局。截至目前,全辖区共 余名巾帼志愿者,组成了6余支“巾帼文明劝导队”,进社区入户开展文明劝导,卫生督导,帮助广大群众转变观念,争做文明人。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签订“成都美丽家庭承诺书”15000余份,制作展板20余幅,开设橱窗宣传专栏20个,悬挂标语40余幅,开展清除卫生死角专项整治 万余次。广泛深入的宣传,营造了辖区妇女人人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环境治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有序推进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中,双楠街道妇联以开展“四个一”活动为载体,以点带面,扎实有序地推进了全辖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的开展。

1.开展万名妇女姐妹签名活动。活动之初,街道妇联在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万名妇女姐妹签名活动,发放“环境治理家家参与”倡议书15000余份,号召广大妇女及家庭成员立即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入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努力营造优美生活环境。

2.开展文明礼仪,卫生知识培训活动。街道妇联组织利用妇女课堂、社区家长学校举办以文明礼仪、卫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妇女培训班10余期,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让广大妇女及家庭成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彻底革除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展“进家庭”专项治理活动。双楠街道妇联将每周三定为街道志愿者服务日,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广大家庭成员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以“三个一”、“四个美”、“七个不”为标准,重点在清洁美化楼道、清理生活垃圾上下功夫,努力打造社区居民生活环境亮点。

人文环境治理篇7

(一)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中心主义”是当代国家治理理论的早期形态,或者说是当代第一阶段的国家治理理论,主要是强调国家治理过程中政府的中心地位和主导性作用。同样,“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现代化模式也是强调政府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这是当代环境保护运动兴起阶段的突出特征,在我国体现得尤为显著。当代环境治理现代化“政府主导模式”的出现有其必然性。20世纪后期,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的目标从环境管理发展到环境治理,表明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突破性进展。同时,环境治理从“民间主导模式”发展到“政府主导模式”,表明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又发生了本质性的突破。因为,环境治理的“政府主导模式”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必然性之道,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需要,反映了现代公共生活的合法性基础,“不仅是认识上的提升,更是国家治理技术层面的完善”。现在,环境治理面对的严峻形势,突出表现为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污染不断严重,生态系统更加退化。重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化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能力,有利于树立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化的美丽中国;发挥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当代环境治理现代化“政府主导模式”的内涵有其合理性。这是环境治理实践的一次升华,是环境治理理论的一次飞跃。升华意味着我们已经从传统治理发展到现代治理;飞跃意味着我们正在从现代治理发展到现代化治理。传统的环境治理是以人治为核心的治理,现代的环境治理是以法治为核心的治理,现代化的环境治理是以人本为核心或者说以人为本的治理。从人治到法治,这是环境治理的本质性突破;从法治到以人为本的环境治理,这是“政府主导模式”的现代性要求。现在,肯定环境治理“政府主导模式”的合理性,不仅仅要在环境治理中发挥政府的作用,更要通过深化环境保护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不仅仅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更要引导地方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不仅仅要完善中央政府进行环境保护的投入管理机制,更要加大地方各级政府进行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当代环境治理现代化“政府主导模式”的影响有其局限性。我们肯定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又不能过于夸大它的作用。因为,“政府也有着组织管理、信息不对称性、利益协调的一系列交易成本,而且这些成本因为政府组织的垄断性、政府官员的内部市场流动有限和向上负责制等一系列组织制度特点而放大和加剧了”。也就是说,在环境治理随着政府组织规模的迅速扩大而扩大的情况下,治理的差异性在内部整合上有着更多的代价,其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的效率会相应下降。为此,我们参照国家机关治理投入负效率的观点,可以看到:由于政府组织管理方面的局限性,可能导致环境治理等级链条的负面延长;由于政府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局限性,可能导致环境治理无序信息辐射的不断分散;由于政府利益协调方面的局限性,可能导致环境治理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加剧恶化。这是“政府主导模式”的环境治理不可避免的弊端,其典型结果是政府失灵,突出表现为政府对环境污染等现象的宏观调控乏力、失败甚至崩溃。

(二)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市场主导模式”

“市场主导模式”是环境治理理论的中期形态,或者说是环境治理现代化第二阶段的主流模式,主要是强调环境治理过程中市场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同样,“市场主导模式”的环境治理实践也是强化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配置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这是当代环境保护运动腾飞阶段的突出特征,在我国环境保护运动发展的一个时期里体现得生机勃勃。当代环境治理“市场主导模式”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不论是国家治理还是环境治理,不仅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要提升市场的作用。在当代中国的环境治理过程中,人们面临的问题不仅有工业民主国家发生过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且有社会转型国家存在的市场机制不成熟和政府监管责任缺失。为了解决环境治理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不成熟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环保产业的市场规则,尽可能减少生态文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地位的不平等和信息的不对称,尽力避免和防止非公有制企业治理污染时对职工权益的侵凌,大力查处和遏制国有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方面的腐败和企业行为短期化,等等。为了解决政府环境治理监管责任选择性缺失的问题,一方面要增强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减少或者取消政府对环保产业市场主体决策权的干预,冲破或者破除政府对环境保护市场机制作用正常发挥的阻碍。当代环境治理“市场主导模式”的内涵有其合理性。最大的合理性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论是国家治理还是环境治理,这都是一条一般性、普遍性、全适性的规律。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是贯彻落实这一规律的突出体现,是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必然结果。为了全面反映市场供求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的改革;为了全面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迫切要求,必须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为了全面反映生态环境损害成本的现实要求,必须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为了全面反映修复效益的强烈要求,必须在建立市场化机制过程中加大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在发展环保市场过程中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当代环境治理“市场主导模式”的影响有其局限性。其局限性的典型标识就是环保产业市场失灵,突出表现为环保市场游戏规则执行不力,造成环保市场的真空地带,产生大量危害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问题。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过分强调市场作用,不利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事实上,市场机制同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是有矛盾的,不利于对水土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市场机制同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是有冲突的,不利于对环境容量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特别是在市场至上的情况下,很难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不利于对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只有恰如其分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才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三)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社会主导模式”

“社会主导模式”是环境治理理论的新形态,或者说是环境治理现代化第三阶段(不是最后阶段、更不是终极阶段)的环境治理理论,主要是强调环境治理过程中社会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同样,“市场主导模式”的环境治理实践也是强调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这是当代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持续阶段的突出特征,更是在我国体现得方兴未艾。当代环境治理“社会主导模式”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国外的环境治理理论或者国际组织推动的环境治理行动,其一个鲜明特征是“社会主导模式”。对于这个治理体制,不论是有学者称之为“全能主义政治”,还是有学者称作“总体性社会”,“它们其实都是围绕实现一个神圣的理想社会的目标去设计的”。在我国,环境治理框架中仍然赋予社会极其崇高的意义,这个治理框架强调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但同时规定“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这些恰恰是我们在环境治理时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当代环境治理“社会主导模式”的内涵有其合理性。其合理性突出体现在公众参与问题上,这是社会主导环境治理的重要平台。近些年我国实施全民环境教育行动计划,就是重视环境保护的社会治理,动员广大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环境保护。当我们推进绿色创建活动时,在广大城乡居民中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产行为,这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社会举措,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保方式。当我们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制度、健全重大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时,其结果不仅是在环境治理方面推进了城乡环境质量的社会关注度,而且强化了重点污染源的社会监督度,加大了城市饮用水水质的社会管理度,完善了企业环境安全信息公开的社会规范度,有利于建立涉及企业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信息的社会披露制度。同时也是在环境治理方面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环境治理制度,有利于“畅通环境、12369环保热线、网络邮箱等投诉渠道,鼓励实行有奖举报,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当代环境治理“社会主导模式”的影响有其局限性。社会的作用不能取代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夸大和缩小社会的作用,都不利于环境治理现代化。如果局限于社会的作用,干扰政府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就难以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难以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果夸大社会的作用,也难以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难以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当然,如果低估社会的作用,也不利于健全环保产业经营管理体制,不利于完善环保市场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切都有赖于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因此,及时公布环境保护的公共管理信息,健全环境污染的社会举报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监督,特别是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取向

我国的环境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它的治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范畴,更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的治理体系,构成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说,环境治理体系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融入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治理活动。就环境治理体系的国家机关而言,主要有三个部分,即:立法机关的环境治理体系、行政机关的环境治理体系、司法机关的环境治理体系。各个国家机关环境治理体系的治理行动,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的治理实践。这个治理实践能够行动起来、运作起来,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对于环境治理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向成熟时期。

(一)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立法导向”

“立法导向”意味着立法体制在环境治理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导向在历史的意义上应该是首先出现的导向,但实际上我国的这个导向主要是在逻辑上具有“首先”的意义。其意义在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时期的主要体现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立法机关的环境治理行动实施以人为本的治理宗旨,可以保障人民有更多的参与权;实施依法行动的治理原则,可以使环境治理在宪法约束之下进行,在法定轨道之内进行;实施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方针,可以使环境治理符合科学规律,适应中国国情。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立法导向”的生成具有必然性。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经过长期努力,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中国环境治理的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相继进行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的修订工作,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进行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新起点。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环境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加强环境治理领域立法,大力推进污染物总量控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土壤环境保护、排污许可证管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制建设。进一步看,在环境治理的立法导向方面还有大量工作有待跟进,包括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动车污染防治、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以确保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于法有据。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立法导向”的内涵具有合理性。其“立法导向”内涵的合理性在于,环境法规体系建设坚持了问题导向,这种导向在统筹开展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规范、核电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民用核安全设备标准等环境保护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方面,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产生了重要的效应。其“立法导向”内涵的合理性在于,环境法规体系建设中坚持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在完善大气、水、海洋、土壤等环境质量标准方面作用显著;坚持提高立法的及时性,在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方面作用突出;坚持提高立法的系统性,在加强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作用明确;坚持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在强化企业周围环境质量监控要求方面作用有力。其“立法导向”内涵的合理性在于,环境法规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其引领作用在推进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评估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其推动作用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环境保护标准建设方面体现得更为强烈。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立法导向”的影响具有局限性。例如,在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问题上有所不足,没有尽快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和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问题上尚有偏失,没有尽快做好大量的用途管制落实工作;在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问题上尚有差距,没有尽快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在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问题上有所弱化,没有尽快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特别是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除了立法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做,这些工作不是立法能够取代的。

(二)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执法取向”

“执法导向”体现了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作为环境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具有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这个职责履行得如何,关系到环境治理的根本走向。当前,坚决纠正环境治理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坚决整治环境治理中、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依然是一个严峻的任务。环境治理体系“执法导向”的生成具有必然性。这是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统一监管能力的需要。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顺,必须改变生态保护能力建设滞后的状况,解决人员队伍、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我国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机制还需建立健全,必须提升生态监测技术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水平,强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生态监测和评估;我国的区域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必须尽快落实生态保护日常的监督、管理职责,解决运行维护费用等问题。环境治理体系“执法导向”的内涵具有合理性。其“执法导向”内涵的合理性在于:1.完善了环境监察体制机制,例如,建立跨行政区环境执法合作机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的专项行动;在建立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过程中,有力改进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治理成效。2.明确了执法责任和程序,在持续开展环境安全监察过程中,进一步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完善了流域、区域、行业限批和挂牌督办等环境督查制度。3.通过开展环境执法中的督查,提高了环境执法效率,特别是加强环境问题整改后的督察,进一步健全了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治理体系“执法导向”的影响具有局限性。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问题上,这是一个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的过程,仅仅依赖于行政执法,不可能完全解决使国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载体的预期;这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过程,必须发挥“国家—政府”“国家—市场”“国家—社会”各个治理框架的功能。要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需要各个国家机关的共同努力;要使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程度进一步提升,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程度进一步推进,生活空间宜居美好程度进一步强化,都需要借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需要广泛的社会协同,才能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三)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司法取向”

“司法导向”反映了环境治理体系中司法机关的治理行动。这是深入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环境司法制度的需要。其结果既完善了环境司法保障制度,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环境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环境治理体系“司法导向”的生成具有必然性。随着我国经济的过快增长和人口增加失衡,资源能源过度消耗和人为活动过分干扰,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正在不断加大。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匹配、不协调的突出矛盾不仅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带来了一系列司法问题。特别是产业转移和资源开发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产生新的生态破坏,导致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司法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影响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特别是国际生态环境履约压力不断加大,进一步使我国环境保护国际责任的司法呼声日益增强,履行国际生态环境公约的司法任务愈发艰巨。环境治理体系“司法导向”的内涵具有合理性。其“司法导向”内涵的合理性主要在于,必须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公正司法,才能最终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因此,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需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支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需要加快建设公正的司法制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需要加快建设高效的司法制度;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需要加快建设权威的司法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加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建设,需要严肃惩治司法腐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灾害防御能力,需要加强和改进司法监督工作。总之,为了让人民群众进一步感受到环境司法的公平正义,需要以解决危害人民生存、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公正司法。环境治理体系“司法导向”的影响具有局限性。事实表明,司法是否公正对于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关系极大。司法不公,影响了以稀土、煤炭等为突破口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的执法检查与评估,影响了严格控制破坏生态系统的开发建设活动。对资源开发活动的生态破坏状况开展司法调查与评估,对于制定全面的生态恢复规划和实施方案关系极大,但是,司法腐败极大地干扰了企业对矿山和取土采石场等资源开发区、次生地质灾害区、大型工程项目施工基地开展生态恢复的监督。因此,“司法导向”的局限性不仅仅是对生态司法建设的认识不足、对各领域的司法协调统筹不够,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生境变化开展司法监测不够,对开发建设等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实施严格的司法监督不够。

三、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类型

环境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能力、推行生态损害赔偿能力、坚持资源破坏责任追究能力、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能力、运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等各个方面。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当今世界日趋热烈的环境治理,相比实现国家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目标,我们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在环境决策的制定、环境政策的实施、环境对策的应变等方面,还有许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一)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决策制定能力”

提升“决策制定能力”意味着要切实把环境治理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措施。目前,亟需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认识,亟需进一步把生态功能综合保护和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环境治理现代化“决策制定能力”的提升具有必然性。当前,提升环境治理的“决策制定能力”,对于“完善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治理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全社会环境治理联动与信息共享。提升环境治理的“决策制定能力”,需要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把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功能区划编制、环境容量研究等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开发和行业发展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升环境治理的“决策制定能力”,还要健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监督管理。环境治理现代化“决策制定能力”的内涵具有合理性。合理的决策是比较完善的,例如,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需要实行环境应急分级、动态和全过程管理;完善更加高效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依法科学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完善更加高效的环境应急救援体系,需要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处置能力。合理的决策是相当务实的,例如,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应急预案,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筹划,加大环境应急技术支撑提升,加快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必须提高环境应急组织培训和演练的能力。合理的决策是重心明确的,例如,在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全力做好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准确信息,必须以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为重心。合理的决策是责任健全的,例如,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的着眼点,需要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的着重点,必须强化地方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环境治理现代化“决策制定能力”的影响具有局限性。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问题上,已经形成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但是,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没有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没有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没有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仅仅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加强节能降耗是不够的,还需要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问题上,不仅要推进水循环利用,更重要的在于建设节水型社会。因此,只有认识“决策制定能力”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二)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执行能力”

环境治理的“政策执行能力”不同于政策执行力,主要是指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素质问题。长期以来,在环境治理政策执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表明,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素质问题已经成为推进或阻碍环境治理政策有效执行的最关键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检验就是,能否对该地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果断实施审批,能否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考核的地方果断实施区域限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环境治理现代化“政策执行能力”的提升具有必然性。这是在环境治理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过程中,正确理解顶层设计政策内涵要求和精神实质的需要。只有提升执行主体的政策领会能力,才能有力开展整治环保违法企业的专项治理行动,才能有效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才能切实对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察。这是在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管制度以及农村和生态环境监察制度过程中,将顶层设计政策和本地区本部门环境治理实际相结合的需要。只有提升执行主体环境治理设计执行计划和执行程序的能力,才能完善跨行政区域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才能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依法处置。这是在执行流域、区域、行业限批和挂牌督办等督查制度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调配环境治理的各种要素资源,集成环境治理各种有利条件的需要。只有综合运用环境治理各种手段,实施环境治理政策规划,保障环境治理政策有效落实,才能对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或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进行严厉查处,才能落实环境治理的整改措施,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是在深化环境监督员制度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及时发现、修正环境治理政策设计瑕疵的需要。只有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不合时宜的举措,才能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各项制度,才能依法实行环境治理信息的充分公开,才能加强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环境治理“政策执行能力”的内涵具有合理性。合理的依据在于政策领会的能力是环境治理的基础和前提。政策执行主体只有正确领会和深刻理解顶层政策设计的精神实质,才能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才能结合本地环境治理实际创造性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改进地方各级政府生态环境政绩考核。合理的举措在于综合规划能力是环境治理的核心,资源配置能力是环境治理的关键。在继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过程中,只有明确环境治理的目标要求,精准选择环境治理的路径,科学配置环境治理的各种要素资源,才能顺利开展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使环境治理既定政策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合理的保障在于环境治理的自我完善能力是保障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在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过程中,定期主要污染物减排政策难以做到绝对正确和一劳永逸。环境质量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完善,环境治理实施情况要做到因时因势而变,灵活机动,积极有效,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环保目标任务,并且防止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环境治理“政策执行能力”的影响具有局限性。其局限性的突出表现是,在把资源消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过程中,固有的“先发展、后保护”思维理念、工作模式和作风养成没有很好地转变,不熟悉现代环境治理方式,不了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动态,不遵循环保产业市场经济规律,处理不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目标体系的局限性很明显;在把环境损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是“GDp崇拜”的老套路,给人以管理僵化、治理陈旧的感觉,少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资源节约办法、眼睛一亮的资源保护举措、为之一振的节能减排工作状态,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局限性很明显;在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过程中,环境治理的担当精神不够,特别是查处环境污染时怕担责任,少有生态文明建设的闯劲和新意,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奖惩机制局限性很明显。上述种种表明,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的过程中,环境治理的目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还有明显缺失,不足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足以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制度;在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过程中,仅仅加强环境考核评价,不足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三)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应变能力”

“对策应变能力”是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条件,是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治理制度的重要前提,是实行环境应急分级、动态和全过程治理的重要基础,是依法科学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保证。环境治理现代化“对策应变能力”的提升具有必然性。其必然性意味着,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等能力标准化建设,应变能力是当代人进行环境治理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农产品产地国家重点监控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都可能发生意外。这需要扩大应变范围,建设国家环境预警应急网,其中,推进环境专用卫星建设及应用非常必要,提高遥感监测能力极其迫切。其必然性意味着,在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和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应变能力是当代人进行环境治理应当具备的必要能力之一。当今社会的环境治理要面对比过去成倍增长的生态信息,需要持续开展全民环境预警应急宣传教育,才能把握环境治理脉搏;迅速地分析环境治理信息,需要培育壮大环保志愿者预警应急队伍,才能跟上生态文明建设潮流。其必然性意味着,在引导和支持公众及社会组织开展环保预警应急活动过程中,应变能力是当代人进行环境治理应当具有的实战能力之一。在增强环境预警应急信息的基础能力、统计能力过程中,应变能力高的人能够正确地选择对策,将自己的能力服务于环境治理;而应变能力低的人往往不能选择合适的对策。其必然性意味着,在建设环境预警应急信息资源中心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物联网在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实时监测、危险化学品运输等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环境预警应急信息的资源共享。环境治理现代化“对策应变能力”的内涵具有合理性。合理的对策是遏制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的需要,应变能力高的人可以依据环境治理需要选择灵活反应的对策,有利于缓解环境矛盾的凸显,有利于减轻继续加大的环境压力。随着人口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这些问题需要人们在环境治理条件有较大变化时,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随着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扩张,提升环境治理的应变能力需要选择一些要求完整、持久、严密、细化的对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充分发展,环境治理的外界条件变化很大,环境约束将日趋强化,对人们应变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推动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政策,需要加大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对策的力度,扩大对策的覆盖范围。合理的应变能力突出表现为能够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比例。同样,强化中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生态保护,需要加大转移中央以及地方的支付力度,推动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的支付;需要制定实施生态补偿条例,包括继续推进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特别是支持地方建立上下游流域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这一切都取决于“对策应变能力”的合理与否。环境治理现代化“对策应变能力”的影响具有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对策应变能力”的不足、缺乏、薄弱、失灵、滞后。“对策应变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是,对于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治理举措不力,对于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治理前景不明,对于越来越多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的问题治理力度不大,对于许多地区特别是追求高速增长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问题治理成效不显。“对策应变能力”薄弱的突出问题是,对于重金属污染显现没有切实加强治理,对于化学品污染显现没有切实加快治理,对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显现没有切实加大治理,对于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没有切实加紧治理。“对策应变能力”缺失的突出表现是,对于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失之于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失之于管,对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失之于治。“对策应变能力”失灵突出表现是,对于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估计不足,对于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视而不见,对于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置若罔闻,对于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听而不闻,对于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麻木不仁。“对策应变能力”滞后的突出表现是,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没有战略规划,对于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没有创新,对于环境治理投入差距太大没有及时弥补,对于环境治理执法力量太乱没有加强整顿。

四、环境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梯次

从环境问题的现代治理发展到现代化治理,表明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又发生了重大突破。迄今,人们对治理现代化的理解有两种代表性的角度:一种是从内在结构的角度,认为“治理现代化既涵盖各方面的科学治理、民主治理、制度治理,也容纳法治、德治、共治、自治等内容”;一种是从外在序列的角度,认为提出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但是,这两种角度的分析没有从社会发展的长过程进一步把握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没有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进一步把握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内涵。这个本质特征是在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的互动中反映出来的,这个关键内涵就是在顶层设计、中层设计、底层设计的关联中体现出来的。我们认为,继德国学者提出生态现代化、再现代化等现代化理论之后,中科院学者多年前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概念很有启示。问题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并不是现代化理论的终结,它还需要进一步理清前两次现代化的内在关系,也还需要进一步阐述第二次现代化以后的发展,又需要探讨21世纪的世界发展留下的很多悬念。因此,在后现代化的视角越来越开阔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第三次现代化”的概念,以解决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新问题。

(一)“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

“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主要解决的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虽然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问题,但是没有与解决全局性、普遍性环境问题很好地相结合起来;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虽然建立了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但是没有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很好地相结合起来;市场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虽然健全了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了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改进了科技标准体系,但是没有与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很好地相结合起来,没有同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很好地相结合起来。环境治理的“第一次现代化”具有必然性。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体现了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为了大力提升环境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能力,不断夯实环境基准的科学基础,不断充实环境标准制订的技术基础,不断完善环境调查评估工作,不断加强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建设,不断健全环境风险防范等环境治理技术体系。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体现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组织实施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推进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进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持续进行野外观测研究站建设取得很多成果。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体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市场化过程中,为了强化环境治理先进技术示范与推广,加强研发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大力推广污染控制的高新技术;加强研发重金属控制技术,大力推广生态保护的关键技术;加强研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大力推广环境风险防范的共性技术;加强研发危险化学品安全控制技术,大力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体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为了让社会公众、知识精英、民间组织以及国家都成为环境治理中有能力的行动者,需要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的环境治理能力,真正构建一个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和谐环境。环境治理的“第一次现代化”具有合理性。目前,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全面完成,在21世纪需要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环境治理最重要的行动是要把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的各个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环境保护贯穿于建设的各个环节,坚持从源头预防;把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治污设施运行水平;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为此,工业化的进步使重金属污染有所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有了成效,危险化学品安全控制有些成果,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有点成绩。如何使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此,城镇化的进程使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如何使城乡环境安全大幅提高?为此,市场化的进展促进生态安全监管能力有所增强,环境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从一个角度激励了环境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环境治理的“第一次现代化”具有局限性。中国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至今,已跨过了第一次现代化中间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注意环境与社会协调、人类与自然平衡发展。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全民族保护环境精神世界的梳理和保护生态的文化自我更新,还远远没有完成。突出的是投入问题,在加大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方面,推动得远远不够;在把生态保护和监管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方面,实现的差距太大;在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建立国家、地方、企业和社会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方面,形成的结果差强人意。另外,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投资生态保护,都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二)“第二次现代化”视角下的环境治理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主要解决的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知识化的环境治理要求提高一系列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但是,只有鼓励各地落实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才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信息化的环境治理要求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领域清洁生产示范,但是,只有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才能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网络化的环境治理要求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但是,只有加快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才能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环境治理的“第二次现代化”具有必然性。第二次现代化以发展知识经济为特征,是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过程,通过知识化过程中积极推进中东部地区自然保护区发展,在继续完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布局的同时,大力加强河湖、海洋和草原生态系统及地质遗迹、小种群物种的保护,大力推进新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过程,在信息化过程中按照自然地理单元和物种的天然分布对已建自然保护区进行整合,加快建立生态廊道,大力增强自然保护区间的联通性。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过程,在网络化过程中探索新建自然保护区的新机制,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推动跨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在整个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环境治理面临着许多难题,最大的难题依然是今后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进一步破解中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环境治理的“第二次现代化”具有合理性。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治理成果的淘汰,但不是简单的否定。因为,知识化条件下的环境治理有利于围绕重点工程需求,强化环境保护政策驱动;有利于结合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结合脱硫脱硝和土壤修复,推进以环保产业为重点之一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不同于第一次现代化的片面追求GDp,重点是提高宜居生活质量。因为网络化条件下的环境治理有利于研究制定提升生态环境工程投融资水平,有利于生态文明设计和建设标准的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和维护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技术咨询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清洁生产审核、产品认证和人才培训等环境服务业水平的提高。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不同于第一次现代化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回归。因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环境治理有利于推动跨行业、跨企业循环利用联合体建设,有利于推进烟气脱硫脱硝的专业化进程,有利于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的社会化进程,有利于推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污染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进程。环境治理的“第二次现代化”具有局限性。我国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尚处于发展阶段,尽管各级政府开展了生态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全社会加强了面向公众的生态文明教育,但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深入推进公众参与远远不够。我国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环境治理的特点和规律都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它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尽管发挥了科学智库、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研究、宣传和监督作用,但是,仅仅在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组织自然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生态保护的公共参与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国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环境治理面临不可回避的挑战和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的双重压力,尽管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督,还远远不能使人满意,还需要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三)“第三次现代化”前瞻上的环境治理

人文环境治理篇8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一流市容环境为目标,以环境执法监察为保障,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进一步改善全县整体环境质量,优化全县发展环境。

二、总体目标

以城市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加强我县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用综合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促进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通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环境监管,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塑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善过境河流罗闸河、南汀河水质和全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三、整治重点

(一)重抓污染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以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热点为突破口,采取“治、清、禁、整”等措施,全面整治和遏制“脏、乱、差”等现象。一是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二是积极推进结构减排。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把淘汰落后产能建设关,严控“两高一资”行业,缓解结构性污染,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三是大力推进工程减排。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加快治理设施建设和完善步伐。四是不断强化管理减排。建立健全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统计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监管,依法加强对企业现场监督检查,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达标运行,督促企业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和强化管理。

(二)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环境质量

紧紧围绕市委提出“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加强城镇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市容市貌整治工作。一是配合职能部门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服务工作,配合县建设局等部门抓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工作2009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建成运行,县城污水生理率达80%以上。二是对文化娱乐业环境质量进行整治。对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已经营业的文化娱乐业,限期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对于不符合开办文化娱乐业环保条件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联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和收回排污许可证。三是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进行整治。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严厉查处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违法行为,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其主管部门应出具证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对未经审批,擅自夜间施工造成噪声污染的,依照《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予以处罚。四是加快推进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的步伐。逐步实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已建成的垃圾处理场加强维护和管理。五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重点村为示范村,投入环保专项资金,着力实施“四改”工程(改池管好垃圾、改厕管好粪便、改养解决畜粪、改种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容村貌整治,促进实施环境洁化、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庄、社会事业设施配套化的“五化工程”,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市容市貌整治。六是开展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和调查,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

(三)严格环境执法监察,保障人居环境

严格环境执法是污染减排工作的保障。各职能股室要定期、不定期对全县污染源进行监督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偷排、漏排、闲置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和巩固污染减排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生态文明云县的重大举措。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股室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高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二)规范操作,文明执法。集中整治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执法工作程序的要求,规范操作,文明执法,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人文环境治理篇9

[关键词]环境治理路径突破观念制度实践

[中国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

以1973年8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为标志,中国现代环境保护事业从此开始,时至今日,已发展到生态文明建设阶段。但长期以来,人们受制于“环境”与“治理”的习惯性思维,受制于认识模式和意识形态,习惯沿用既定方针、政策、机制与经验,致使环境治理的“路径依赖”问题日益凸显,进而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反思的结果就是要从文化思想、规章制度与实践经验三个层面改变造就和维系那种路径的各种机制,寻求中国环境治理的新进路。

文化思想路径的依赖与突破:对环境治理观念的反思

观念一旦形成,在表现形式上,就会以一种先验性的“框架”或“模式”呈现出来,即一种“自明性”。这种“自明性”往往以“不言自明”、“不假思索”、“毫不犹豫”等情形表现出来,并作为行为主体认知与实践活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例如关于“环境治理”的观念,人们往往想到的都是物理层面的自然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等),孰不知它还包括社会环境治理、文化环境治理;往往想到的是“用发展遮蔽污染”的治理。这种关于“环境治理”的观念,正是在过去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过程中逐渐“凝结”的结果,当这种“不假思索”的情形在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时,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为环境保护或环境治理的先验“框架”或“模式”,成为主体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前提。正是恼庵窒妊樾缘摹翱蚣堋被颉澳J健背龇,环境治理的非良性的思想观念依赖路径得以应运而生。

长期以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把握,固执于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对应而走向形而上学的两端。人类中心主义根据自然的“科学”和科学的属人性,在价值论上鼓吹“人类至上”,在方法论上号召人类以科学为铲具刨掘自然,以此“建立人对万物统治的帝国”;而自然中心主义根据自然的先在性、系统性和自组织性,在价值论上强调入与自然的价值平等性以及自然的“内在价值论”,在方法论上强调“敬畏生命”,以此建立起受人类干扰最小的自然系统。当人们受制于人类中心主义或是自然中心主义认知模式与意识形态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文化思想路径依赖。文化思想往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旦路径依赖形成,比制度路径与实践路径更难突破,需要借助更大、更强的外力来改变造就和维系这种非良性文化思想路径的各种机制。

作为一种观念的反思,环境治理的文化思想路径的突破点就在于确立“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的非中心化为外在手段来实现人的中心化的内在目的,即非中心化的工具价值作了目的化处理”――以自然中心主义来确证并实践人类中心主义。“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超拔于“中心”主义,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与新方式。“人类中心主义”也只有实现“自然中心主义”的转向,才能成为“活”的“主义”。当然,走向无中心的人类中心,并不是要消解人的主体性。即便如此,执行的主体仍然是人自己。这样,不但没有消解人的主体性,反而更加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去践行,并把这种理念拓展到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当中去,使社会按照“好的生存状态”的要求运行发展。

德法治理路径的依赖与突破:对环境治理制度的反思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与道德的支持。法律制度的变迁总是受历史所决定,每一个判决都按既定程序做出,每一个判决都可能影响下一个判决采取同一种形式。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法律陷入这样一种非良性“锁定”状态: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产生道德风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离。而作为一种制度的反思,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在于法治与德治相互动,既把环境伦理中相应的道德规范法律化,又对环境政策、法规作道德评估。

对于道德规范法律化,大体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第一,将“不能随地吐痰”等义务性规范通过立法程序直接转化为法律规范;第二,将“节约能源”、“爱护环境”、“植树造林”、“主动减少垃圾”等口号式的道德规范,落实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资源税收制度、节能制度、碳排放管理制度、排污管理制度、水权交易制度中;第三,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等已经入法的口号式条款、宣示性条款所对应的政策进行具体的落实,使执法者有据可循,使空口号成为能够落到实处的具有指导性的操作措施;第四,制定相应法律规范支持德性伦理。

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作道德评估,主要是需要审视这些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在何种意义是善的,在何种意义是恶的,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为善,又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为恶。反观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实践,我们既不能否定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历史作用,也不能忽视在制定和实施重大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偏重政策本身的实用性、技术,而忽视政策的所包含的价值导向以及制定实施中的道德影响从个体角度来看,忽视了使每一个人“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免受环境污染侵害”;从社会角度来看,忽视了优化经济发展;从生态建设角度来看,忽视了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换言之,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防止出现环境治理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

实践经验路径的依赖与突破:对环境治理经验的反思

经验制约着人对对象物的理解程度,人有时也依靠经验来指导行动。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地定位经验的地位、作用,特别是夸大经验的地位、作用,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国对环境保护与治理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其中有部分原则性经验具有普适性,而有相当一部分经验只能适用于特定区域的特定历史时期。这种“适用于特定区域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治理经验”既包括“局部性治理经验”,又包括“阶段性治理经验”。这种“局部性治理经验”与“阶段性治理经验”由于僵化、“茧化”而质变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阻碍性因素,一旦具有路径依赖性,将对当下以及今后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产生不良影响,这是我们应当于以高度重视与警惕的。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目标与要求,任何“局部性治理经验”与“阶段性治理经验”都丧失其存在和应用的条件;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突破对“局部性治理经验”与“阶段性治理经验”的路径依赖。因此,作为一种做法的反思,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路径的突破点就在于“本土化践行”。

所谓“本土化践行”,是指环境治理主体以现时性条件为依据,立足于本土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采取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环境治理机制。具体说来,一是环境治理要具有本土特色的实践机制,二是环境治理要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三是环境治理要以现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四是环境治理要以本土群众为主体。这四点分别从实践支撑、场域规范、历史定位和主体要求作出了相应规定,但场域规范、历史定位与主体要求统一于实践支撑中。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注: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优化与退化――土家族伦理文化现代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4CZX04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英]培根:《新工具》,许宝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04页。

②周忠华:《本土化践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根本路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人文环境治理篇10

今年以来,我镇严格按照省、市、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部署要求,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以创建特色产业乡镇为落脚点,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狠抓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打响清理整治垃圾的攻坚战、歼灭战、持久战,全镇环境卫生不断改善、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结合我镇实际,成立的书记镇长双组长的韩庄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镇人居环境暨生态环境整治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细化量化整治内容、整治标准和整治时限,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建成了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建立镇党委政府班子及成员为一级网格,村两委班子及成员为二级网格、村组(队)为三级网格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责任和监管体系,分片负责网格内全域无垃圾监管体系,细化责任分工,严格按照责任区划分,层层传导压力、步步靠实工作责任。

(二)狠抓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喇叭、微信群、永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后召开由全体镇村干部参加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四次,通过采取层层召开人居环境整治会议,镇、村、组三级干部共同发力,做好村民思想工作,让群众参与、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引导各村组织召开“五老”、乡贤、在外创业人员座谈会,让他们了解村情村貌、村级发展状况,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小会”撬动镇村环境大整治的带动效应。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做好房前屋后垃圾清理和废弃畜禽圈舍、旱厕拆除及乱搭乱建、秸秆、畜禽养殖粪污清理,由点到面、依次推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氛围。

(三)围绕工作重点,强力推进整治。以垃圾治理为重点,抓住城乡环卫一体化这个突破口,在全镇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大整治、大清理活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全镇坚持机械、人工一起上,对全镇**个村的积存垃圾、坑塘、乱堆乱放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实现了村庄环境面貌的整体改善,形成了全镇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势局面,进一步坚定了镇村干部的决心,鼓舞的全镇上下干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的信心。

(四)创新工作举措,强化责任意识。将人居环境治理与党建先锋引领、创建文明城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双违及河渠四乱治理、河长制责任落实等工作相融合。以改善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为契机, 着力发挥农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改善环境与营造文明相结合,注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健全户前三包责任制,保洁员奖惩机制,健全垃圾清运机制,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坚持以机制创新最大程度的推进整治工作落实。

(五)建立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责任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解决部分村和单位思想上顾虑、工作不扎实、整治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成立了人居环境专项督查组,定期检查辖区各村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督办整改突出问题。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全年村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于整治工作督查考核不积极配合的村,将取消年终评优选优资格,并对村两委班子负责人进行重点约谈和问责追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环卫意识较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是主力军,各村虽然在宣传动员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够;二是缺乏资金保障机制,制约整治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大、面积广,环卫设施、设备不够健全,需要投入的资金大。环境整治专项经费缺乏,制约了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进一步加强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对目标任务再细化再分解,对环境整治责任再明确再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