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应链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1:20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1

关键词:智慧城市;物联网;供应链创新;智慧/物联网—BpR;petri网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

全球一体化经济导致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模式的创新与科学技术的集成和深度应用密切结合在一起,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的经营“智慧”的重要性。

美国iBm公司2008年11月对外公布了“智慧地球”;2009年2月,奥巴马批准推进“智慧地球”项目的发展,“智慧地球”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相继推出了打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城市的政策。《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把武汉建设成“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重在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对城市社会管理、产业发展、市民服务等领域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特征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传感器是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物联网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在物联网发展方面,武汉有技术和产业优势,很多单位都具备物联网产业的关键技术。2010年4月25日,武汉东湖开发区提出创建“智慧光谷”,发起成立了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合作,以获得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扩大物联网在湖北的推广应用,打造新的千亿元产业。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下,武汉对物联网建设的重视,给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它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将会大大提高企业供应链的效率与管理水平,真正实现物流管理的高度自动化。

1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及物联网

武汉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将推进物联网建设与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发展的推动下,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也将发生巨大变革。

物流是企业决胜市场的生命线,而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才能促进物流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中小企业是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是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生力军,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以及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和武汉市结构调整的催化剂。但因为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个体“小”,他们在获得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技术和管理水平,赢得更大空间和社会关注上,较之于大企业,依然处在弱势。

我国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主要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其取得稳定地位并发展壮大,必须实现供应链创新。供应链信息化的实施实际是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武汉大力建设“智慧城市”,给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和发展契机,极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成本,为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比较优越的条件。

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会带动物联网的发展,而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将改变供应链流程,出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有关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相关方面的研究还属于空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用前瞻远瞩性的眼光研究供应链流程再造,有很强的研究价值。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在量的方面要求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质的方面要求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物联网的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功能,以及对信息化高度集中,将对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产生巨大影响。本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感知—反应型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式,以订单为中心,凭借物联网强大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预测和预见物流需求,并依靠一系列灵活适应、自动协调的物流及功能流程,形成灵活的全维保障网络,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流程,力求达到“业务流程精悍、组织结构扁平、订单执行加快、物流与信息流统一”的BpR标准,为“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创造一套独立的、具有高度互动性的、灵活的可持续发展供应链业务流程。

本文对中小企业供应链实现创新,应用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物联网—BpR”供应链业务优化模型,探讨出智能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式,帮助武汉市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准确地进行定位,确定自身的核心业务及发展方向,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回收、提升交付能力、加快进行资源整合,进而动态地适应未来市场的各种变化,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环节企业的需求,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智慧产业聚合升级,为努力建设武汉智慧城市作出贡献,真正实现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最终把武汉建设成“两型社会”、和谐宜居城市以及创新型城市。

2物联网供应链创新性研究内容

物联网是物与物(人)通过网络而智能相连,从而提升整个地球的智慧水平。它不仅是两化融合的核心战略,而且是构建智能社会的新网络工具。完善和创新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必须提高其信息化与智能化。在供应链中,数据和信息是核心。由于供应链管理中各个环节都是处于运动或松散的状态,因此,信息和方向常常随实际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转移,影响了信息的实时性及精确性。智慧型供应链是供应链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通过智能的业务分析,供应链数据才能转化为有用的供应链信息,通过整合的方式提供给企业。智慧型供应链的核心是实现供应链企业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无缝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供应链效率问题。通过智慧型供应链,既可实现将营运的关注点从过去的“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上来,同时又能借助对来自客户端的种种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进而对行业上游采取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产品进行规划、采购指导,也有利于终端领域的市场推广、消费行为研究、科学陈列、增值销售等一系列举措的有效跟进。

物联网能全面感知、实时准确传递物品信息、利用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智能化控制,其核心是数据。因此,借助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有利于供应链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可及时追溯原材料源头,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减少库存管理重复作业,并可对运输工具和货物自动定位,可用于损耗控制,并能促进“智能商场”、“智能货架”、“智能仓库”的建立,打造智慧供应链。由于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BpR)技术在研究供应链成员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集成优化方面起着助推器的作用,因此本项目在供应链创新研究中提出技术工具——“智慧/物联网—BpR”。所谓“智慧/物联网—BpR”是指物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本文研究的内容如下:

(1)武汉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以及供应链管理水平。

(2)研究“物联网—BpR”的建模方法。在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共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现有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petri网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智慧/物联网—BpR”的参考模型和过程模型,分析其经营模型、活动模型、供需协作模型,并建立它们同过程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3)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是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支撑手段,在综合分析物联网技术要素、业务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智慧/物联网—BpR”的运营运作模型以及方案实施模型。从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分析“智慧/物联网—BpR”的动因,研究“智慧/物联网—BpR”信息集成和共享问题,给出“智慧/物联网—BpR”工作流、数据流,以及信息系统与“智慧/物联网—BpR”之间的关系。

(4)信息共享的实现离不开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项目将以复杂的三级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分销商的库存成本和持有水平在实施“智慧/物联网—BpR”前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建立绩效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在供应链协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合作博弈理论对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配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智慧/物联网—BpR”环境下“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协作关系和信息共享价值的利益分配模型,并通过模型求解,研究如何将供应链信息共享后获取的额外利益合理地分配给各个成员企业,提高他们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积极性。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运作方式如图1所示。在研究总结基础上,最终形成“智慧/物联网—BpR”协同化、集成化模式和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和方法。

3研究意义

十七大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印证了“中国智慧”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武汉与深圳一起,被科技部列为国家“863智慧城市主题项目”试点城市,目前武汉已经拥有物联网、光电子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和丰硕成果,“智慧城市”正在发展中。“智慧城市”是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建设“智慧城市”,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向智能化、精细化和便捷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武汉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将推进物联网建设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创新中小企业供应链,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关键点,也是武汉市发展“智慧城市”的大举措。

目前,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实力不足,比较落后,其供应链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对整个供应链的变化做出实时反应,导致供应链控制方面存在着一定难度。在“智慧城市”背景下,运用物联网等智慧技术,可以使物流、信息流具有可同步、可协调性,真正使物品具有可标识性、可追溯性和可继承性。本文为武汉市中小企业成功实施供应链创新提供一个可行性方案和建议,以达到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1)通过在供应链业务流程中应用物联网等智慧技术,构建中小企业的大规模、高效率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有利于完善现有研究领域在此方面的研究空白,丰富相关理论成果,为学术界做出贡献。

(2)符合武汉市“十二五”发展政策。2011年年初,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武汉市未来5年工业“倍增计划”,此次会议意见将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壮大作为武汉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推进全民创业,搭建创业平台,建设创业基地,优化创业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

(3)提升广大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是武汉市经济发展的中间力量,通过完善和优化物联网环境下的供应链业务流程,探讨出智能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式,实现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最终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武汉整体经济实力,促进武汉“智慧城市”的建设。

(4)有利于促使中小企业提高战略意识,完善企业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管理企业,同时要加强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各节点之间的亲密合作来达到“双赢”或“多赢”。本项目有利于中小企业以全新的眼光审视未来发展动向,以战略眼光来为企业做长期规划。

参考文献:

[1]ZhangYunchuan.Researchofdistributionsystemmodelonthebasisofpetri—net[C]//proceedingsof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novation&managementinJapan,iStp,2008.

[2]ZhangYunchuan.theclusteranalysisofoperationalstrategiesofchina''slogisticsenterprises[C]//200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productionandoperationmanagement(iCpom’08),iStp,2009.

[3]张予川.电网物资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及其软件设计[J].物流科技,2008(9):119—121.

[4]张予川.产业集群供应链形成机理研究与应用[J].物流科技,2010(5):103—105.

[5]张予川.随机需求环境下Vmi模型研究与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版),2009,33(3):608—610.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2

目前,对物联网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总体来说它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互联网连接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物联网就是利用数据采集设备,如传感器、二维码、电子标签等实现对物体信息的采集,然后组成一个嵌入式网络,通过异构网络的融合技术,通过通讯接口实现嵌入式网络和互联网的对接,实现对物体的监控。物联网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各种方法和形式对物体、人、设备进行感知,实现无所不在的感知;实现不同网络接入方式、不同应用系统、不同环境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支持信息数据处理和辅助决策实现智能服务。供应链管理与物联网理念一致,通过信息共享,建立协同关系。因此,物联网对供应链的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首先,物联网技术帮助物流企业跟踪货物,跟踪运输设备的状态。这些信息共享给上下游后,提高上下游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多赢。其次,供应链上的所有信息在一个平台大集中后,可以利用大数据优化运输路线,优化配载,为物流企业带来价值。通过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智慧物流平台提供感知供应链的能力,可以更智能、更有效地管理物流运输活动的整个过程,帮助企业提高物流过程的可控性,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因此,研究物联网在供应链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供应链

物联网技术使整个物流供应链管理更精准、高效、智慧、可控、可知及可视。通过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强化物流精益管理,提高调度智能决策;通过运用摄像头、温湿度和红外线传感等技术手段,实现全环节可视监控;通过RFiD技术,对批次物料进行标识和不中断传递,实现物料全过程质量监控和回溯;通过生产过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加工,实现智能信息处理与服务决策,实现整个供应链全面覆盖、全面感知、全程控制、全面提升。“传感监控网络”采集捕获的信息,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卫星通信、电信网络、广电网络、蓝牙等多种传输技术和通信网络,快速准确地上报监控信息智能分析系统,分析系统根据预先定义的关于物移、闯入、徘徊、滞留、超速、越界、温/湿/火/水/烟等不同环境异常触控阈值条件,生成不同优先级的警报信息,并以指标、视频、声音、时间等不同维度的信息通报用户。实现对环境、位置、时间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提高物流仓储管理的安全可控性。通过这样的集成,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物流中控室随时检查某个工作间的温、湿度传感标签,温、湿度标签在接收到温、湿度数据后,可以定期向远距离阅读器发送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实时传输到监控室的显示屏上。当任何一个监测数据超过事先设置好的警戒线时,就会发出报警提示,监控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确定位置,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快速响应。另外,可以将监控系统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在机房出现异常时,利用短消息、邮件、手机或电话振铃等方式进行提醒,充分实现无人值守的远程监控,提高物流现场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智慧供应链平台架构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供应链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思路,以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核心,建立统一的平台多元数据中间件,基于物联网和Soa技术,建立流程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见图2)结构体系,以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系统资源和数据资源,增强供应链的可视性,强化绩效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供应链提供监控调度手段,提升供应链整体执行效率,降低供应链总体成本,为智能化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4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产品的质量保障。通过在供应链各个环节运应物联网技术,如RFiD、二维码、电子标签等,对每个物品的流动信息进行采集,保证物品的可追溯性,实时监测产品的动态信息,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通过信息平台可以查询这些数据信息,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度,实现价值最大化。(2)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信息共享保证信息的同步传输,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同步是供应链信息化追求的目标,只有实现各个环节信息的同步化管理,才能有效发挥供应链协同化管理的价值。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各环节的信息采集,及时发送信息平台,及时共享,减少数据采集的失真现象。快速有效的数据流动,可以有效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大大减少库存量,降低企业成本。(3)实现供应链的智慧管理。通过物与物的信息交换,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节约成本,减少出错率。智慧的物流供应链系统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进行智能化处理,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将结果回传到设备采集器和节点,实现整个系统的闭环控制。遇到紧急情况,根据这些数据信息,自动启动防护预案,实现多系统联动,全面提升灾害自动修复水平,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管理。

5结论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3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农产品;三农问题;一体化

农业体系相关概念

(一)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顾名思义,就是农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农产品的数字化交易运作形式所衍生的农业产业链新生态,也是集产供销和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和其他产业融合的综合型商务模式,使农业与市场的连接更加紧密。目前,农产品除了在主流的B2B和B2C电商平台交易外,一些专业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也相继成立。但是,农村电子商务并非只是改变了农产品的交易形式,而是相关主体根据国家的政策形势和经济形势进行精准预测而进行的差异化生产与经营,涉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流通、服务等各方面,使得传统农业的管理、经营和贸易的理念和模式都发生了深远变化,并为农业业态增加了物流、信息、金融等新要素,使得农业向精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综上所述,农村电子商务对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和提升其经济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农业与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和智能软件设备对农业生产和加工等环节进行精准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监测和决策,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生产环境智能分析、精准种植、危险预警、远程诊断和指导等功能。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确保农产品安全,使得农业生产和交易等过程更为健康可持续。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智慧农业是国家智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民以食为天,三农问题是关乎民生的根本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将三农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和金融扶持。2018年全年,国家为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成立4个部级示范区和24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图1可以看出自2010年起,我国农业财政支出逐年递增,推动农业发展科技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也呈持续提升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得益于财政支出的支持,也得益于智慧农业的进步。仅2018年来说,我国农业信息数据库初步形成,“天地空”一体化农业遥感应用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智慧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总体来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导向明晰。2015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指明了农业发展方向,即通过互联网推动对农业精细化生产模式和操作模式的应用,加快智慧农业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提升其智能感知、监测、分析、诊断、预警、作业和控制等功能的完善和成熟,培育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农业可复制模式。二是大数据平台日益完善。农业生产过程较为复杂,与地理、气候、土壤、虫害以及人类活动等客观因素密不可分,加之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作物种植模式和经验不能完全复制,导致我国农业生产规模有限、稳定性和可控性较差。2015年底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巨大潜力,有力支撑和服务农业现代化。通过农业大数据分析,可对不同地区的作物、土壤以及气候等因素进行分析、指导和监测,帮助农业生产进行科学决策,有效提升了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和产量。三是现代化农业科技企业的崛起。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科技和技术要素不断向农业领域渗透,一大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推动农业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物联网的发展为农业科技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农业科技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软件开发企业,中游为设备制造企业,下游为设备维护和运营企业,共同推动农业向智能化不断迈进,实现农业种植的智能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农业种植的规模和效率。

(二)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者受教育水平较低。当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科学技术与人才。农业作为我国最为传统和古老的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不仅农业生产劳动力流失十分严重,目前专业务农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十分有限,现代化农业生产意识淡薄,导致大部分务农人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对农业智能化趋势的认知程度和对智能化农业设备的使用意愿更是有限,智慧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极度匮乏。二是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现代化程度较低。由于我国当前土地政策是家庭承包制,农业生产大多沿袭数千年的传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规模小、效率低、盈利十分有限。而农村经济活力较低,农业设备价格昂贵,农民既不愿意也无力承受智能化生产设备的购置成本,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设施设备较为落后,生产效率十分低下。此外,我国农耕地规模较小,无法通过智能设备投入生产带来的规模化经济效益实现盈利,也极大限制了智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偏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限,体现在农业领域就表现为农业科研体系仍然未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智慧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硬件制造和软件开发能力都较为欠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比,政府部门对第一产业的培育力度十分有限;农业科研机构规模较小,且分布分散,全国没有统一的组织部门对农业科研项目进行系统化指导和协调;农业科研大多是缺乏农业实践经验的学者进行,由于理论与实践脱离,许多科研成果缺乏应用检验,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

从农村电子商务角度探析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一)农村电子商务对智慧农业的重要作用农村电子商务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电子商务加快了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农村电子商务带来的规模效益,不仅让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互联网+农业”,原本的农业经营主体也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获得更大的增长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和技术涌入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的竞争力,使得智慧农业需要的软硬件系统得以不断完善。同时,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加快了三大产业的融合,带动体验农业、旅游农业、绿色农业等新业态企业的成长。二是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农业生产及经营方式转型。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改变了农业的产销结构,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销售规模都成倍扩大,带来的规模效益更是显著增加,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显然无法与之匹配。相关主体必须通过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思路,培养创新意识,以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经营成本,引领绿色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培育智慧生态农业。三是农村电子商务加快了农业产业链的高效链合。农村电子商务得益于信息技术,向产业链的前、后端延伸,农业管理、经营、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共享更加快捷,同时降低边际成本;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元素的加入使得行业上下游成为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大趋势驱使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四是农村电子商务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农村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交易模式,以销定产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资源损耗,同时电商平台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对农产品的供需情况以及消费者消费倾向进行分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农业生产、销售、服务更为高效和精准,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为智慧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平台和保障。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4

据介绍,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基于40年专业养鸡优势,依托全产业链资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建设了“智慧蛋鸡”服务平台。该平台分为“汇资讯、会养鸡、惠交易、荟成员”四大板块,在这里能得到养鸡人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享受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实现快快乐乐养好鸡、轻轻松松卖好蛋。

究竟智慧蛋鸡有哪些优势?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打通蛋鸡生产链,实现行业智慧养殖。蛋鸡产业链条长、环节多,是影响产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通过数据采集平台和行业定制化eRp平台的建设,打通各环节生产流程,实时、安全、准确地数据交互,通过对形成的海量大数据进行分析,不断优化整个蛋鸡行业养殖技术和生产流程,实现养殖过程数据化、生产管理智慧化。

二是深度融合产业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率先在蛋鸡这个传统产业领域利用互联网,深度融合产业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并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供应流、销售流、资金流,奠定蛋鸡行业“大数据”应用的基础。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5

家电企业聚焦大数据

作为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的绵阳,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及经济高地,拥有西南科技、商贸、教育、交通之优势,是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之一。《绵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前瞻性的提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7大产业列为绵阳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智慧绵阳”等列为绵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工程。

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蕾表示,绵阳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是把绵阳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在实施智慧绵阳工程中,绵阳将加快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建设,推进第三代(3G)移动通信网络、中国地面广播(Ctt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全面覆盖,开展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tD—Lte)规模商用示范;全面实施广电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升级改造,深度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实施以平安家庭、健康家庭为代表的“智慧家庭”端到端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组织新型网络设备、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打造“三网融合”产业链核心产业单元;培育云计算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促进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

在规划基础之上,数字家庭、智能交通、城市一卡通、智能停车场、应急联动等一批具体项目的实施,都将对绵阳市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三网融合的迅猛发展,“终端+平台+内容+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尤其是布局大数据产业链,已成为包括制造业在内的诸多行业智能生态环境下竞争制胜的重要一环。

作为最具影响的消费电子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绵阳市的长虹集团多年来一直十分关注大数据行业领域发展,期望借助建设大数据中心平台挖掘自身大数据业务价值、实现智能战略转型,并利用政府的优势资源和政策支持,规避行业壁垒,进一步对外拓展大数据行业市场。而围绕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长虹已积极展开多项相关技术合作开发,包括与中科院软件所进行大数据的数据挖掘项目合作,与中科大进行数据存储、图像识别、算法、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西安交大共同研发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技术。

因此,绵阳市政府、长虹集团携手iBm公司和文思海辉共同建立了“绵阳大数据分析竞争力中心”。该中心一方面将对“智慧绵阳”各个主题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利用,助力绵阳市进行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该中心将以大数据分析和科学管理推动长虹集团智能战略实施和自身转型发展,从而有效实践数字家庭、智慧社区,帮助实现绵阳智慧城市的落地。

从数据挖掘到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决策,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都在集中发力智慧城市建设,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数据,面对海量数据,如何用、怎么用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问题。

而在绵阳市,长虹集团在家电业务的基础上,正在利用互联网平台做技术牵引进行转型,以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通过“绵阳大数据分析竞争力中心”提供的核心解决方案,长虹集团一方面将实现海量用户数据分析,形成决策数据用于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对内部生产环节、管理环节、销售环节及产品效益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价值信息,用以指导企业内部生产环境改善、管理流程变革,成功实现公司战略转型,并以此促进绵阳市产业链转型及升级,以切实行动推进智慧绵阳的深层次发展。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服务产业集团董事长莫文伟表示:“长虹集团作为我国消费电子领头羊,将深化智能战略转型发展,已将数字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为代表的系统解决方案列为重点发展的业务,计划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以绵阳为建设起点,以智慧家庭数字家庭、智慧教育、智慧社区为突破口,并利用长虹传统行业影响力积极向周边扩展智慧公交站、一卡通等相关业务,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由于长虹拥有行业内非常全面的黑、白智能家电产业线,不仅带来了长虹商业应用开发大数据的可能,而且也将推动长虹加快建立统一黑、白电云服务和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步伐。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6

智慧的商务正在重新定义客户至上时代的价值链。它首先将客户置于企业运作的核心地位,这本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真正执行这一战略并非易事。它要求企业与整个价值链保持同步,交付始终如一且可预测的成果,并且需要与客户、合作伙伴形成更好的协作,提升信息的透明度。

商务周期的四个阶段

智慧的商务将影响商务周期的每个阶段:

采购:商品和服务的寻源、控制与采购。智慧的商务基于供应链中购买行为的变化而优化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交互,并且重新考虑供应商的角色和关系,以创造新的、差异化的客户价值。然而,供应商库存信息的不透明会导致缺货、延期或提前交货、质量问题等。

营销:在所有客户交互渠道中开展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营销。智慧的商务采用客户洞察(对客户的深入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各种在线形式的对话)在多个接触点开展及时的个性化交流。然而,缺乏及时的预测信息或客户订单信息会导致额外的营销成本,并错过业务机会。

销售: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产品与服务销售和履约。智慧的商务实现了与客户及合作伙伴的交互,使他们能够在所有接触点中购物、交换信息并开展协作,并针对他们的偏好而优化渠道的接入模式,例如人工、数字、社交和移动模式。然而,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需求信号会导致缺货、剩余或作废库存、成本高企、利润损失以及客户满意度降低。

服务:在所有交互渠道中应客户的需要提供服务。智慧的商务在所有客户交互渠道中实现了完美的客户服务,通过预测客户的行为并采取措施而保持客户的忠诚度。然而,缺乏对不断变化的合作伙伴承诺的透视,可能导致客户服务水平降低、现金回收流程延长和利润率降低。

价值链能见度

在iBm最近的研究中,“能见度”(Visibility)被认为是当前供应链最艰巨的挑战之一。在企业努力提高全球运作敏捷性和响应能力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能见度的业务价值包括更低的库存成本、快速获得可靠的数据、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且通过灵活的分析而作出战略性决策。

能见度的不同阶段

不同企业的供应链高管处于智慧的协同商务“能见度”培养的不同阶段。有些供应链高管仍在努力推动交易层面的数据交换,并打破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在与价值链合作伙伴共享信息时,他们主要依赖电子数据交换,并在利用信息时采用标准化和数据管理方法。

有些供应链高管已经更进一步――开始追求整合。他们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事业部及整个价值链延伸的合作网络中,实现战略、计划、运营能力的可视性。他们与关键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在供应链计划与物流领域,通过整合提高供应链的能见度。他们纷纷实施业绩仪表板和计分卡,旨在更好地基于目标监测供应链表现,并且管理异常和业务中断事件。

部分“有远见者”更胜一筹,他们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一起利用商业智能作出高效、快速的决策。他们利用商业智能和高级分析工具分析、监测和识别供应链环节中那些可能影响客户服务的变化,包括从优先级最高的事件到最小的交易。从实时销售情况或实际订单触发的预测调整,到供应商及承运商在途物流状态引起的生产计划调整,他们能全面了解并快速应对。

有远见的领导者正在努力实现供应链各方端到端的信息整合与同步,收集相关的数据以监控供应链活动和表现是否按计划执行。他们将对供应链的“感应与响应”上升到“预测与行动”。例如,来自商店货架的自动补货信号预测了潜在的缺货。由此触发供应链对库存余量、该产品及该客户相关联的业务规则的自动检查,生成自动交易并被传送到配送中心,并最终向产品供应商发出信息,由其相应地更新生产计划。这是一个不需要人为干预的过程。

为实现这一点,许多有远见的领导者采用了实时信息、事件处理和高级分析技术。广泛互联实现了供应链网络在计划和决策执行上的协同性。这些远见者通过对信息的汇总与细分进行趋势分析,实现业务规则的自动化,自动响应交易提示,并且根据绩效标准而提出行动建议。

最后,供应链高管们开始利用智能设备获取实时信息以主动监控产品和服务流。尽管这可能并不是供应链管理中最优先的任务,但这些基于设备而非人工的追踪和监控正在带来正面效益。在许多行业中,产品生命周期跟踪正在成为一个关注点。因此,由于能够显示产品的位置,以及产品运输使用的集装箱和运输方式,智能设备将被更广泛地应用。

能见度与供应链绩效

供应链能见度通过整合和同步需求、供应和物流,优化了供应链绩效。需求能见度聚焦于受需求驱动的补货和预测,数据来自多个客户来源,包括销售点和订购点,持续提供最新的实际需求信息。由此,最初通过销售与运作计划(S&op)作出的需求预测得以更新。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可以利用业务规则自动作出主动的分配决策,例如,向分销渠道发送补货信号。另外,根据业务规则,需求经理可以发送信号,以重新评估渠道中的最佳库存。这可能包括事件管理信号,用于在价值链的适当接合点重新配送、重新分配或重新补充库存。

供应能见度旨在管理涉及多层供应链的信息流和决策的所有活动。典型的能见度包括供应商根据终端的客户合同承诺生产与排产计划。借助这些持续的、最新的信息,供应经理可以动态地平衡供需关系。在出现可能导致客户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的严重供需失衡时(基于业务规则和容忍度),系统将向相关方面发送警示。通过供应商协作,这些供需失衡能及时地得到处理,而且纠正决策和措施将被整合到业务规则中,用于实现下一次的同步。

对于任何供应链来说,交互的核心是面向实体商店的物流活动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产品运输。物流能见度汇集了从企业物流计划到服务提供商状态追踪信息的大量交易信号。企业能根据客户服务等级要求评估物流的约束因素。根据业务规则与容忍度,系统将自动生成纠正措施(改变路线或者加急发货),或者发出警示,以作出人工决策,从而优化不间断的产品流,同时更有效地管理一些特殊的物流活动。

价值链能见度的真正“心脏”是绩效优化。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在多种媒介上得以展示,帮助企业对供应链的三个方面进行持续的检查与纠正。这三个方面包括客户需求变化、供应商执行计划的表现,当然也包括持续的物流活动。

管理复杂的供应链需要在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和企业外部价值网络的各方之间共享及时且准确的信息。这首先需要从市场洞察和客户预测开始,并包括从服务提供商、渠道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获得关于承诺、状态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持续“信号”。有效的价值链能见度不仅仅是从技术角度将孤立点连接起来,更包括在分享信息和协作决策时的合作与信任。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7

近日,赛迪世纪在京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申报指南对试点申报、创建、验收的全流程进行了详细分解说明,对申报书、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中的关键内容、重点内容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各地开展备受关注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提供了实操手册。

去年12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2013年1月28日正式公布了第一批90个试点城市名单。本着开放原则,住建部将继续组织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据悉第二批试点申报工作将于2013年6月展开。

赛迪世纪结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实际申报经验,撰写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对《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进行了详细解读,总结了申报流程与关键要点,帮助地方政府全面把握申报节奏。最后根据赛迪世纪参与申报、评审资料编制的实际经验,给出了申报材料编制的相关建议,为地方政府申报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提供直接指导。

国内首款政府公务办公安全保密邮件产品上市

近日,时代亿信了针对政府公务办公的“Seeuremail安伞保密邮什系统”,并已经国家保密局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检测,达到“发全增强级”等级,获得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

时代亿信安全保密邮件系统从邮件本身、邮件传输、邮件存储、十义限控制等多方面出发,解决传统邮件系统存在的缺乏加密、审计不足、无发送审批流程、权限不可控等问题,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可控,便捷的信息传输功能,满足工作资料内部安全传递、存储及交流的需要。

时代亿信安全保密邮件系统基于pKi公共密钥管理体系,给传统电子邮件系统引入数字信封、数字签名、摘要算法等信息加密技术,从而实现电子邮件的加密传输、加密存储,并能够对发件人的身份进行验证,以确保邮件内容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不仅能够对邮件系统内的附件进行阅读、编辑、复制、打印、转发等权限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能够对下载到本地后的附件继续进行权限控制。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家保密单位、党政机关和军工单位。

曙光行业大数据战略

近日中科曙光正式对外了曙光“平台一体,智汇应用”的行业大数据战略,这标志着中科曙光经过对大数据技术和行业趋势的深入洞察和积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行业大数据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了成熟的中国大数据产业推进模式。

曙光公司总裁历军在会现场指出“平台一体”就是面对信息时代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曙光公司全面集合自身资源优势,为行业企业构建有竞争力的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灵活扩充和增长,提供真正的统一数据分析能力。同时,作为一个真正关注客户价值实现的企业,曙光专注提升全流程的卓越服务体验,提供端到端的集成服务,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升价值,实现既定业务目标。

“智汇应用”是指曙光大数据提供了标准的平台接口,支持各行业丰富的第三方应用集成,包括智慧城市、金融、电信、交通、医疗、教育、军工等各行各业丰富的大数据应用软件,提供高效和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服务,为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带来创新的技术模式、商业格局和新的投资机会,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优势。

曙光大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采用创新数据处理技术和开放式架构,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加载、查询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多种类型数据的统一存储和处理,可以为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一站式服务,可以为大数据应用构建真正高效、智慧、易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应用体验上,它能够帮助客户快速、智能的分析海量数据,以提高洞察力并做出明智决策,并为客户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体现价值的“金矿”。在商业变革上,行业大数据系统将全面提高行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带动商业模式转型,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管理创新上,曙光将为政府和公共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并在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建设方面,通过大数据的横向贯通能力成为“信息中国”的中坚力量。

arubanetworks为下一代工作场所推出802.11ac解决方案

为移动企业提供新一代网络接入解决方案的供商arubanetworks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推出其802.11ae旗舰解决方案,提供具有当今wi-Fi网络所需设备密度和应用智能的业内首款千兆位wi-Fi。新推出的aruba220系列接入点(ap)与aruba的clientmatch新技术相结合,可满足企业创建下一代工作场所的重要需求。

长期以来,不精确的漫游定位、欠佳的负载均衡以及相关的wi-Fi性能挑战一直困扰着it和网络操作管理人员。aruba~Clientmatch新技术旨在排除该方面的一个关键障碍“粘滞客户”,并帮助实现802.11ac的潜能。实现客户端设备始终连接到可用性和性能最高的ap,有助于确保企业从802.11ae提供的增强吞吐量和容量中受益。

Bt面向大规模BYoD部署的整合式解决方案

目前,英国电信集团(Bt)了一组解决方案,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BYoD所承诺的生产力提升。Bt的整合方法旨在帮助首席信息官们大规模部署智能设备,同时改善最终用户体验。Bt的BYoD方法提供了对确保BYoD策略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管控、连接和体验功能。它利用BtConnect网络解决方案以及Btassure安全服务市场领先的功能,并得到了Btadvise专业服务的支持。

Bt当天还众了多的新服务、新产品和新功能,从而全面完善自身的BYoD解决方案。BtadviseBYoDReadyinfrastmctureQuickStart:一款新的专业服务,可评估企业的BYoD就绪状态,以及BYoD相关要求对其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影响。BtadviseBYoDQuickStart:一款新的专业服务,可帮助客户快速确定有关措施以使风险最小化,同时评估企业是否已就智能设备与BYoD的引进做好了战略、政策和实施等方面的准备。以及面向首席信息官的整合式解决方案“套餐”等。Bt环球服务全球服务产品副总裁neilSutton表示:“只有在网络服务能够安全应对额外负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BYoD的生产力提升收益。优质的设备需要更好的网络。而我们的条件非常理想,能够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智能网络解决方案。我们的无线解决方案以及身份与访问控制平台可以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同时实现合规、增强的基础架构安全性。我们的无线解决方案允许企业为自己的客户提供这种连接性,并通过我们的身份与位置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客户体验。凭借整合的固定与移动服务组合、强大的专业服务和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特性,加之这些服务与功能的价格十分经济合理,我们现在为客户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之道。”

用友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近日,管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用友公司正式nC行业产业链策略,同时作为产业链伙伴的沟通合作实体平台,用友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产业链创新中心)就此揭牌成立。这是继今年4月份用友公司全产业链伙伴策略之后的又一盛事,是用友从战略、业务层面向其核心产品层面推进策略落地的关键举措,用友nC将进一步推动产品伙伴招募和深化合作。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也将成为开发伙伴产业链创新的实验室,与伙伴共同实现合作开发,达成产业链共赢目标。

今年年初,用友正式“平台化发展产业链共赢”的新三年业务策略,用友聚焦平台、标准应用产品、少数核心行业解决方案;其它大量行业领域,在营销、咨询实施以及个性化的开发服务,由合作伙伴进行社会化和集约化的交付与实现。

经过半年时间紧锣密鼓的部署,用友已经建立了由技术与产品类伙伴,实施与服务类伙伴、市场与营销类伙伴等数千家伙伴组成的产业生态链伙伴体系。用友综合竞争力上升,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替代国际厂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也为产业链伙伴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用友公司执行总裁向奇汉表示,从客户需求来看,客户也得到了信息化升级整合的大浪潮,需要平台进行升级,通过平台实现整合。这种整合需要很多产业链伙伴共同面对客户;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也需要一个平台来支撑,支持他们快速开发,服务客户,同时也弥补产业链伙伴在一些资源投入上的不足。从用友、客户以及产业链伙伴三者进行结合,形成了平台化发展、产业链共赢的一个人的战略背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用友公司基于Uap和nC成立了这个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希望汇聚整合行业伙伴资源、开发资源,基于平台,跟nC核心应用整合,面对行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建设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系统——教育部、联想和宇通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联想集团和郑州字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系统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开展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系统标准的研究,建设校车安全运行动态信息管理平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校车监管体系,全面保障校车安全、规范、高效运营。

作为教育装备的理论、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单位,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教育装备标准化、质量检测、咨询、检验等工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联想是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具备丰富的信息技术、it管理与运维服务经验。宇通作为中国校车第一品牌,掌握整车核心技术和车联网技术。三方的战略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填补我国校车运行过程监管的空白,体系化地解决校车安全管理问题。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诗海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致力于促进教育装备行业发展,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此次和联想、宇通达成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系统研究的战略合作,是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重要行动,也是保障校车安全运行和学生安全出行的有力举措。

联想集团副总裁李祥林表示,联想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it管理服务经验以及强大的服务交付能力。目前,联想已建立起庞大的it桌面运维外包体系,并正在发力企业数据中心建设、虚拟化,以及业务移动化整合管理等多种行业解决方案。在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指导下,联想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实力,为推进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管理和保障学生乘车安全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十七届软博会信息会顺利召开

近日,由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支持,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承办的“2013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信息会”在北京举办。

本次信息会紧紧扣住主题——“权威信息,传递产业动态”,创新多种方式为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咨询机构和优秀企业最新的政策、研究报告、平台和产品,包括地方产业和园区政策3项、研究报告1项、服务平台1项、软件产品5项等共计10项内容。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8

吃什么、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安全……吃,是日常生活的一个主题。

作为服务和商品的提供者,以农业为依托的大食品行业正在面临着产品结构调整与营销模式变革,如何快速有效地将食品价值传递给消费者也成为企业管理的主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借助数字化的新兴手段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点,以便在各种变化之中占据优势,进行各种商业模式的运行,以及整合自身资源,布局全产业链,积极拥抱互联网,实现企业转型。

日前,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在厦门针对以农业为依托的大食品产业链的创新,主办了主题为“数字化管理产业链创新”的峰会。

推动大食品产业链创新

在会上,用友数字营销事业部首席专家狄保卫分享了今年一季度以农业为依托的大食品产业的数据,50%的传统食品企业存在双降(利润和收入)。“这反映出现有的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产品结构的老化、品牌定位错位、销售模式和营销管理模式不适应等问题。在这个阶段,行业就需要进行产品升级、营销的变革。”狄保卫表示。

狄保卫进一步分析说,在产品升级和营销变革过程中,企业互联网化起到重要作用。

在产品升级方面,利用互联网可以把终端消费者连接起来,也可以和上游客户连接更紧密。这样有利于企业重构利益关系,把终端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通过客户数据驱动产品研发,以及营销政策的调整。

在营销变革方面,在互联网模式下对下游营销端的关系进行连接,重新构建,就是把经销商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营销服务能力做提升,同时重构关系,给予经销商更多的职能。这个连接构建可以促进双升即产品升级,包含品类、品质、品牌的升级,以及企业的营销、通路和管理升级。

让企业进入双升轨道,正是企业需要面对的消费升级,实现有效供给。用友认为,应对消费升级,企业需要做到重新定义传统渠道,全渠道充分融合,以及重构消费者关系。

对此,用友提出企业需要在六大领域实现升级,即网络营销、创新营销、内部系统、产品设计、数据分析和全渠道。其中,全渠道的升级是难度最大的。用友建议企业在这个层面升级可以赋能渠道和门店,实现营销智能化、移动化和场景化升级。同时,全渠道在升级的内容层面可以聚焦打通品牌企业―渠道―客户,实现全程服务化和产业链协同化。

用友认为,聚焦以农业为依托的大食品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it策略的推进:

一、营销升级,精耕渠道和品牌、完善全渠道营销体系,实现“互联网+营销”;

二、技术升级,以“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手段”,关注过程管理、精细化过程和成本,实现质量追溯;

三、资源升级,实现“资源+物联网”,从规模化转向质量效益化,实现科学育苗、科学养殖和科学管理;

四、管理升级,推行组织变革绩效对标,实现协同保障、效率运营、精细管理和精准决策。

从上面可以看到,产业链转型升级,需要与“互联网+”的多层面嫁接,如“市场+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资源+互联网”等。因此,未来企业“互联网+”“物联网+”,将成为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在峰会上,用友公司展示了许多大食品行业的成熟案例。笔者采访了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股份)、福建圣农集团(以下简称圣农)两家代表企业,聊聊他们在创新之路上,用友提供的创新思路。

象屿股份搭建创新智慧农业平台

“‘企业+互联网’还是等于企业,‘互联网+企业’还是等于互联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象屿股份Cio朱开红表示,象屿股份最大的特点是在整个业务运营体系,线下是本质的东西。线下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工具提升线下运营效率和运营价值,但是如果没有线下,只有线上,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象屿股份在业务转型的时候,it层面主要结合业务创新的需求,配合业务发展,引领企业在部分领域业务的强劲发展。

朱开红介绍,2013年9月,象屿股份借助三农领域改革的良好契机,依托黑龙江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与依安县鹏程公司合资组建了黑龙江象屿农业物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屿农产),双方发挥多年积累的平台优势,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农产品集团公司。主要业务贯穿农业种植、种业、肥业、粮食加工、贸易、仓储物流等整个产业链条。

象屿农产利用“移动化+互联网化”的互联网平台技术和移动应用的手段,搭建统一的智慧农业种植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的标准化、运营的平台化、协同的高效化、管理的规范化;采用“门户+社交应用”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业务一体化;通过平台业务管理与电子商务服务,实现业务与管理的一体化,努力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

同时,象屿农产智慧农业种植服务平台在建设统一的可扩展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实时业务处理、实时报表查询、实时业务审批等高效协同功能;通过智慧农业种植服务平台,实现了业务、数据、单证信息等全面的共享;通过各类分析跟踪,积极防范风险,快速应对困难,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智慧农业种植服务平台应用手段创新,突破时间与地域限制、端化和碎片化应用,实现pC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应用终端等多样化应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创新服务的能力。

朱开红表示:“智慧就是提高产业运营和管理效率。象屿农产提出智慧农业也是为了提高整个种植的效率,降低整个种植的风险。我们希望通过智慧农业种植服务平台,能够把原来个体化种植的模式慢慢变成平台化种植,包括整个供应链种植服务链的服务管理。象屿农产通过线上(种植服务平台)和线下(整个运营的流程)的结合能够很好地提升整个链条的效率,降低成本。”

圣农的数智云聚变

圣农专注白羽肉鸡生产30多年,目前有300多个生产基地。该公司的运营模式,也是贯穿全产业链的,即自繁、自养、自宰、自控,以做到全封闭式、全程安心。为了实现管理智能化、生产自动化、食品安全系统化、环保和消防标准化,圣农也从it层面着手,其中统一营销也重点打通企业―客户链条。

圣农董事长助理安翔表示:“封闭式养鸡才是最安全的。圣农通过对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即数据化、智能化的管理,可以对产业链进行实时监测。”

与此同时,圣农结合“两化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云应用”等理论和技术,建立财务核算、资金、成本、采购、销售、仓储、物流配送、营运、生产、移动应用、环境控制等多个业务模块及系统;并且使用统一平台,业务流和数据流全面贯通;2016年底启动智慧养殖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业务数据实时动态分析,为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安翔介绍,智慧养殖大数据分析平台主要有五大模块。

移动填报。打开app,每天要填报的内容,分为不同的颜色。鸡场的饲养员文化程度可能不高,但是对每个人开放不一样的权限,针对他们的成绩做填报,每天出多少鸡,进多少鸡,每天吃掉多少饲料,还有鸡舍的通风系统、用电系统、用水系统都要进行数据采集。

供应商管理。圣农是电子采购,通过app报价平台上网报价,圣农根据线上的封闭式的报价招标系统,由系统自动生成。圣农还做了一个季度考评,对供应商过去的每一个行为,比如组织、交货、价格等进行打分,考评结果会作为供应商以后的采购资料。

物流执行。到货、库存单据,车辆到了以后核对订单和供应商派的订单,核对无误以后入库,自动生成单据。如果有错误会进行处理,如果有不一样,会在系统里面得到体现。

经销商平台。销售系统非常庞大,涉及渠道非常多,超市的、经销商的、大客户的等渠道。

资金管理。跟所有的银行做接口,跟客户作对接,每一笔~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入账时间。

“公司进行数据化、智能化的管理,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不仅仅是为了人员节省,更是为了数据的及时分析、及时更新。这是非常重要的。”安翔表示。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9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商业的目的就是寻找新客户,留住老客户。但是现在客户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通信将越来越多的权利赋予客户,一场转变正在进行之中,电子商务市场已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一组数据印证了这一事实:每10个智能手机用户中就有4人会通过手机搜索商品信息,86%的消费者采取多种渠道购买商品,45%的消费者在实际购买前会向朋友咨询,78%的消费者相信同伴的推荐。与这场变革并不匹配的却是,80%的Ceo认为自己的企业向客户交付了优秀的客户体验,却只有8%的客户认同这样的说法。在这样的动态环境中,企业需要提早预测市场趋势,并预先对市场反馈进行自动化处理,才能消除供需之间的落差。

智慧商务新模型

“无论通过什么媒介、渠道或设备,智慧商务都能让客户轻松购物。深入了解客户以后,公司就能提供像消费者服务一样的个性化体验。”CraigHayman向与会者这样表述智慧商务的前景。智慧商务具有如此大的诱惑力,即便是iBm首次举办以智慧商务为主题的全球峰会,仍然吸引了超过1800人参与,而参会的合作伙伴数量更是超过主办方预期的两倍。

在数字技术快速变化的环境中,iBm适时地向与会者抛出智慧商务的理念和新的解决方案,它通过社区、协作、流程优化和分析,帮助企业在购买、销售、市场活动和服务客户等各环节寻求更智慧的途径整合运作流程、加强互动,从而帮助企业增加为广大客户、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所提供的价值。与传统商务不同,智慧商务的运营模型以客户为中心,由采购、市场、销售、服务共同构成闭环,在采购阶段对供应链进行优化,在市场营销阶段通过分析预测消费者行为,在销售阶段创造全新的客户体验,在服务阶段提供完美的服务和交付,这样才可以将洞察、策略和服务联系起来。

奢侈品也需要网购么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采购、市场、销售、服务闭环中,对于消费者普遍感知的销售环节,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LV一样的奢侈品也需要网络上的交易么?在网络上交易还能享受实体店的客户体验吗?单就交易方式来讲,iBm软件集团行业解决方案部副总裁JohnSoyring举了几个网购奢侈品的例子:同样有很多人因为时间紧张而选择在网上购买奢侈品;还有很多人买奢侈品赠送亲友,这时可能是几个人一同支付,通过网络手段这种支付方式会更为便捷;此外,很多奢侈品牌都有大量存货,也希望通过网上销售的方式,将大量存货尽快销售掉。他认为,就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讲,奢侈品和一般品牌商品并没有区别,同样需要根据供应链情况进行采购,及时得到客户的反馈用以推出新的产品,再将产品通过营销推向市场,并让客户获得优质的服务。

“即使是富有的人也会用多种渠道购买商品。”JohnSoyring强调,智慧商务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它只是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接触用户的渠道。只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企业接触用户多是通过一种间接的、透过媒体宣传的方式,而这一状况在互联网时生了彻底的变革,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企业能够直接接触到其真正的用户,得到他们的真实反馈,而客户也会通过更为广泛快捷的口碑营销去判断是否消费。智慧商务就需要为企业在购买、销售和营销他们的产品时提供了一种更智慧的方法,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对整个行业内的社团、协作、流程以及分析领域的整合运作、增强互动来实现。

淘宝将成竞争对手?

在社交网络、移动计算和在线购买等新型购买方式的带动下,智慧商务的软件业务市场将高达200亿美元。尽管iBm是如此庞大的企业,但却丝毫没有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它的远见和洞察力使其先于客户就关注到了这些变化和趋势,并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快速反应。iBm在webSphere的基础平台之上接连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先是于去年5月完成了对SterlingCommerce的收购,使企业能够简化和自动化它们与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联系及沟通方式,从而创建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动态业务网络;一个月后又收购Coremetrics公司,新增网络分析工具,加强iBm业务分析战略;紧接着去年8月,iBm收购了Unica公司,用于帮助企业分析和预测客户偏好,策划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通过周密部署和系列收购,iBm组建了全新的智慧商务解决方案部门,直指200亿美元的商务软件新市场。

据iBm软件集团软件解决方案部高级副总裁michaelRhodin介绍,基于以往对收购技术整合的丰富经验,iBm对SterlingCommerce、Coremetrics和Unica的技术与iBmwebSphere平台进行了整合,并有具备高级分析能力的负载优化系统,SpSS、Cognos和netezza数据仓库一体机在其中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能力。

就推广方式而言,在大型企业方面,iBm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拓展;在中小企业方面,iBm则将推广云计算和SaaS,使得它们可以以较低的门槛获得同样价值的服务。在此次全球峰会上,iBm就宣布推出新的云产品和内部部署产品――商务云平台和社交媒体营销解决方案。这些新的软件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公司实现供应商和贸易伙伴的智能自动化互动,把市场洞察自动转化为营销和销售行动,并将网络、移动和社交渠道与实体店联系起来。

那么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客户层面,淘宝、阿里巴巴等企业是否会成为iBm全新的竞争对手?michaelRhodin认为,iBm在全球市场中都有当地的一些竞争对手。从全球化的领域来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很多制造业企业的客户是全球性的,而iBm是全球化的企业,从全球的上下游企业到全球的供应商都使用iBm的软件做沟通,这是iBm的价值――iBm的平台能够以任何国家的任何语言进行应用。

变化的目标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iBm对于整个软件市场的系统性判断,对于智慧商务市场的投入只是其重大举措的重要表现之一。事实上,iBm软件集团自去年就进行了重大调整,一分为二成立了中间件集团和行业解决方案集团,这意味着iBm软件业务重心的关键变更:从中间件向“以业务流程和业务成果为核心”转变。这一转变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从市场增长来看,行业解决方案市场的增长速度超过传统中间件市场的两倍,而软件集团要在2015年完成为iBm贡献50%利润的目标,就必须转型,必须看准新兴的快速增长市场。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iBm的目标客户正在发生改变。JohnSoyring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一观点:“iBm的目标客户原来主要集中于企业客户中的Cio,而随着it业务更加接近客户,首席产品官、首席采购官、首席供应链官甚至首席市场官都成为我们的目标客户。”这些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线的负责人都开始与it息息相关。不仅如此,iBm也正通过“关注客户的客户”更敏锐地洞察市场趋势,而行业解决方案集团的成立将使得iBm进一步靠近之前未染指的前端软件市场,智慧商务则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突破口。

那么通过对于智慧商务市场领域的系列收购,进入全新的软件领域,iBm是获得了更多的合作伙伴,还是遭遇到更多的竞争对手呢?对于记者抛出的这个有意思的问题,JohnSoyring的回答非常睿智:没有哪一个竞争对手能够拥有iBm如此完整的从软件到硬件的解决方案,而iBm因此获得的合作伙伴数量则超出意料之外。

为合作伙伴推开一扇窗

iBm正通过“智慧商务”打造新的市场,发掘新的机会,但向前端行业拓展的举措似乎让iBm和之前中间件合作伙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iBm进入行业解决方案领域是否挤压合作伙伴的生存环境?对于业界的这一质疑,iBm软件集团软件解决方案部高级副总裁michaelRhodin对此的回答非常坚决:“我们与合作伙伴之间不是竞争关系,iBm这样做不仅不会压缩合作伙伴的生存空间,反而会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记者在智慧商务大会上也随即采访了几个一直与iBm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系统集成商和独立软件开发商,他们对此均表示肯定:“以前我们关注的是软件后端的中间件,而现在则被iBm带入到全新的行业软件领域,使得我们可以接触更多的客户,拓展增长最为迅速的新市场。”Zobrist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teresaZobrist就表示:“智慧商务为iBm业务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为我们带来了在网上和网下开展业务竞争的大好机会。作为智慧商务授权业务合作伙伴,我们现在可以解决多渠道营销、推销、分析、店面、仓储、履约和供应链等方方面面的业务问题,帮助我们的客户真正优化其业务流程,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在此次大会上,一位来自中国的大型行业企业客户的出现颇让记者意外,因为这家企业的内部系统构建完全采用的是行业内部供应商的系统软件方案。他的回答打消了记者的疑虑:原来其电子商务平台需要与国际水平接轨,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预测客户的偏好,以此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但中国市场并没有符合它们需求的行业领导企业。而去年iBm收购了全球该行业的领导者Unica公司,并迅速在中国推广智慧商务业务,为此该企业也开始与iBm接触,成为了潜在的全新客户。正是因为iBm在前端行业解决方案的投资,使之有了新的合作机会,从而为合作伙伴推开了一扇窗。

不仅如此,以iBm对于智慧商务的收购为例,iBm自身还因此获得了大量致力于为首席市场官等新兴决策者提供SaaS/云产品的业务合作伙伴。这种新的商务业务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为iBm现有全球合作伙伴群体增加了500多家公司。在首届智慧商务大会上,iBm还宣布为其快速增长的智慧商务业务合作伙伴计划推出新的云渠道产品。这款新的快速启动产品将能让客户在云上快速访问iBm业务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合作伙伴增加SaaS的销售。

链接

智慧商务云交付服务

iBm在首届智慧商务全球峰会上推出了新的云产品、新方案和新的咨询服务业务,以帮助企业自动响应消费者和业务趋势变化。新的解决方案包括商务云平台(Commerce-as-a-Service)和社交媒体营销(Socialmediamarketing),结合了iBm通过收购Unica、Coremetrics及SterlingCommerce等公司所取得的技术和iBm的内部研发成果。

商务云平台:基于云的配置、定价和报价产品,通过自动捆绑产品让客户快速拓展新的收入来源,从而简化“报价到现金”(quote-to-cash)的流程。跨渠道销售产品,将网络店铺与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和其他渠道相连接,让公司把网络销售与实体店采购和交付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收入来源。

智慧供应链分析篇10

关键词:智慧物流平台;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物联网;模式构建

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中小型企业由于公司规模和资金实力限制,普遍采用将业务外包给物流公司的模式,以节约构建自身物流系统所需的昂贵开发费用,进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根据国外知名物流管理机构调查研究表明:一家企业的物流所需支付成本约占其销售利润的8%-15%,物流投资约为其企业总资产的15%-30%。由此可知,随着国内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需不断寻找新的竞争方式来保证其竞争力,竞争的着力点也由外部产品价格和产品服务的竞争转变为企业对其内部生产成本的控制,特别是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的经营成本的控制,外包物流业务成为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利器。目前将非核心业务的物流运输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运输服务商的企业越来越多,并让物流服务商提供给其最佳的物流运输供应链,使其可以专心发展核心业务,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优化高价值产品生产模式,保证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和产品创新力,从而让公司的经营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最优化。由于贸易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贸易体系的各个方面也不断在升级更新,以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为技术支撑的智慧物流平台将会在外贸过程中大有可为。

智慧物流能够在我国对外贸易进行应用的理论及现实基础

(一)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来说,智慧物流的运用能够解决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外贸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以及信息沟通障碍等问题。与传统物流相比,智慧物流把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进行整合,达到物物交互和人物交互的目标,使物流整体价值链上的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整体贸易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便利化,优化了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达到了降成本增效率的目标。智慧物流的基础构架可以分为决策层、基础层、传输层、感知层与分析层。在这之中,感知层是此系统的起始环节,也是贸易活动基础信息数据的输入端,一般采用条码、传感器、视频识别、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前沿的信息技术采集基础数据,对贸易过程中各环节的实时动态数据进行监测,这是贸易过程中信息交互的关键所在;分析层是采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分析、存储等环节,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撑,也是贸易实现智能化的前提条件;决策层依据分析层分析出的数据信息,对过程中的智能作业进行管理与控制,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让我国外贸能够更高效、便利,同时缩减对外贸易成本。

(二)现实基础从现实层次而言,能够解决我国外贸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通关成本高、流程复杂等问题,国内学者也提出了相关对策,不过监管体制不适应变化和信息孤岛等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探究,从智慧物流的应用基础理论来说,其能够解决上述的诸多问题。从我国把物流产业当作重点核心产业来进行发展的趋势来说,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在逐步改善,激励智慧物流运用于贸易过程中。比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加大智慧物流发展力度,引入国外前沿技术和自我技术创新来进行发展,提升我国物流设备水平,加速我国外贸过程趋向于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近几年,国内跨境电商不断发展,多数表现为多、小、杂等特点,其业务管理也较为混杂,消费者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其对于个性化和专业化需求增高,这对传统物流运输服务来说是一个极大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信息技术在逐步完善成熟,会把其运用于外贸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包括运输、仓储、通关等。比如,运用大数据进行技术分析,收集商流、物流、资金流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外贸过程中的需求作出预测和设备维修预警等。智慧物流应用于我国外贸过程中的模式构建以往对外贸易模式是将进出口公司当作贸易主体,借助货代公司揽货、运输、贮藏及报关,经过海关部门检验核查,再经过物流企业运输达到产品跨国传递的目的,完成产品的跨国贸易。在中国境内,以智慧物流平台为基础的对外贸易模式则是把以往对外贸易各个环节的参与方相互链接,构建核心管理平台,并通过该平台达到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传递、信息共享和单据传递,提升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传输效率;在境外,借助境外舱单管理信息平台、单证管理平台与物流服务中心与境外不同国家贸易参与方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传输与单据传递。如图1所示,在我国进出口整个贸易过程中,智慧物流都有着较深层面的应用,普遍是对对外贸易过程中直接的核心生产业务和间接支持的相关业务进行的深化应用。从外贸核心业务角度来看,智慧物流核心管理平台对国内贸易主体与国外单证管理平台进行连接可完成单证交换,对国内货代企业与国外连接可完成订舱协同与舱单传递,将海关部门与其他贸易参与方连接可完成通关协同,将国内物流公司与国外物流服务中心平台进行连接可实现物流产品的实时定位。从外贸业务支持角度来看,智慧物流平台可收集国内外的最新贸易政策,达到对外贸易过程中实时调控和快速决策的目的;管理企业必须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运作,保证贸易的健康进行,依托于外贸过程中物流数据汇总成为大数据库源,对外贸发展趋势展开分析预测,实时调控贸易数量和方向等。借助构建智慧物流平台能够达到外贸流程的一体化发展,从内部成本控制端剪除重复劳动,同时及时共享信息资源,使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提升信息传输及利用效率,使资源实现最大程度利用。智慧物流平台主要包含四大内部核心模块,依次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据分析模块,对大量数据进行储存的云计算模块,保证数据安全性存在的数据隔离模块,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通信模块,不同模块之间明确分工又相互协作,进行数据和信息传递,构成了整体的物流核心管理平台。

智慧物流下的外贸主要业务

(一)全程化电子单证交换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分工已经日益精细化,以原料采购商、产品制造商、产品零售商共同组建的闭环供应链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产品随着闭环供应链流通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传输速度通常会受到数据信息标准化的限制,所以对外贸易过程中实现全程化电子单证精准化交换会降低外贸交易成本。智慧物流平台能够实现国内各贸易参与方的单据交换,并且可完成与境外贸易参与方的单证传递与转换,如图2所示。以产品出口为例,外贸交易的起始点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报价申请和签单,国内企业把产品订单、报价单及产品发票等单据信息借助智慧物流平台转化为国际普遍采用的格式,再通过国外单证管理平台转化为国外企业所需要的单据格式,从而完成单据的转换和传递。确认订单后,进出口企业便将所需货物备齐并寻找货代公司,与其交换订单、发票等单据信息,签署报关委托书,货代公司也需与船运公司进行订单、发票、订舱委托书等信息的交换和签署,再由货代公司向海关部门申报通关,提交通关所需的一切信息,包括报关单、合同、发票、报关委托书等,船运公司需提交装箱单和订舱委托书等,由海关核实后方可允许通关,再由智慧物流平台将信息转化为国际常用格式传递给交易地区海关部门和单证管理平台,从而达到全流程单据交换的目的。在产品出口前,进出口企业、船运公司、海关、货代公司是一个国内的单据交换闭环,四大参与方都拥有智慧物流平台接入口,各参与方既有不同角色分工又实现了信息共享,海关是权威的政府部门,享有对企业单据信息的审查资格,进出口企业能够随时跟踪自身产品相关的实时动态,货代公司能够查找所产品的各种相关信息,船运公司可以查看运输产品的相关进程以及单据信息。智慧物流平台能够达到国内外单据交换一体化运作,提升了单据使用率,打造了安全、高效、便利的贸易环境。

(二)全程化订舱协同在国内主要沿海城市都会设有区域性订舱系统,不过跨区域间船舱预定却没有实现业务协同。依托于智慧物流平台预定船舱则能够突破区域间隔壁垒,达到全程化订舱协同(如图3所示)。船运公司是接入智慧物流平台人力物力资源的供给方,依托于感应器、RFiD标签等物联网高新技术来实现船运公司人力物力资源的整合汇总,再将船只开拔、仓储装卸、人员使用等信息作为实时动态进行数据信息流的传递。进出口企业与货代公司接入智慧物流平台是作为订舱主体的角色,确定了订舱需求时就会使进出口企业完成产品预备,并将产品的基本信息借助物联网平台进行传递,再经由智慧物流平台转化为标准格式传输给船运公司,船运公司确认无误后再借助智慧物流平台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实现供需两端的最优化配置,并将信息输出给其他相关主体,完成整体的订舱流程。依托于智慧物流平台设计的订舱协同能够实现订舱环节各参与主体信息的共享,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以及订舱流程全程可视化。

(三)全程化通关协同产品跨境运输可以说是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其中决定产品是否可以越境的基础就是通关流程,不同区域间的相关政策也有差异,借助智慧物流平台能够达到跨区域全程化通关协同(如图4所示),可提升进出口企业通关流程的效率。产品运输进入码头后,便会收到海关部门的监管,海关部门借助智慧物流平台初步对产品进行检验,同时接收进出口企业或者货代公司提交的报关申请,进出口公司和货代公司通过智慧物流平台将出口合同、外汇核销单、装箱单、报关委托书、发票等报关信息提交,海关部门对这些信息进行线上核实,智慧物流平台也会实时将核实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和货代公司,通过线上核实后将审核结果传递给线下检验人员进行相应的现场检测和鉴定,鉴定结果也会实时上传到智慧物流平台,全部审核都通过之后,便可办理产品征税手续,同时将商品装船并准备出口运输,智慧物流平台会在此时将通关数据转化为国际常用格式传输给接收地区的海关部门。在整体通关流程中,进出口企业、海关部门、货代公司协作运行,实现通关闭环,如果哪项环节出现异常,智慧物流平台会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应主体,采取相关措施,保证通关流程的顺利进行,另外线上信息传输与线下现场操作能够同步进行,可以减少信息滞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实现不同贸易主体间的全程化通关协同。

(四)全程化物流追踪由于全球贸易一体化发展日益加深,其信息化趋势愈加明显,对外贸易的透明化、可视化便成了突破外贸壁垒的关键所在,通过智慧物流平台能够达到外贸过程中全程化追踪物流的目的,不但能够时刻提示产品动态,还可以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与准确率,降低获取信息的运营成本。对外贸易运输过程起始是由进出口公司备货,让产品嵌入RFiD标签,借助无线网络信号实施连接,将产品的基本信息转换为可用于分析的标准化数据,运输公司在运输工具上装载射频识别装置与定位系统,借助物联网感知装置实时定位运输工具,同时将射频识别装置与产品数据信息进行对接,做到产品准确定位。运输工具和产品的动态信息传递到智慧物流平台上,然后反映到对外贸易的各个相关主体,产品经过通关口之后,其会上传在境外的运输数据到境外相关物流服务中心平台,借助智慧物流平台和境外物流服务中心建立联系,能够实现对产品境外运输信息的准确跟踪。智慧物流平台中的全程化物流追踪是将人力,运输工具、仓储的状态信息当作输入端,借助大数据信息分析技术将产品最优化运输路线、最佳仓储位置、最优化装卸方式进行输出。全程化物流追踪能够达到对产品物流信息的全面管控,容错率得到极大提升,若是某一环节发生异常还能够及时纠正。

智慧物流下的对外贸易业务支持

(一)国内外国际贸易政策支撑世界各国与国家不同区域之间颁布的贸易政策通常会有较大差异,有时这些差异会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交易壁垒,也会出现国内不同地区间的贸易不协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贸交易的效率。智慧物流平台经过收集各个国家与各国不同区域之间的关于贸易方面的政策,分析差异,构建贸易政策数据库,再依据各个地区颁布的最新贸易政策进行相关调整,经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数据库内容进行相应分析,对不同区域间标准化政策进行解析,再由平台与海关部门进行对接,更新最新的外贸交易政策,并督促海关检验执行;与进出口公司进行对接,更新产品生产、进出口政策,及时调整企业生产供应链;与货代公司进行对接,对出口政策进行实时更新,做到相应的进出口单据的智能转换;与船运公司进行对接,及时更新运输政策、调控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智慧物流平台对外贸交易的支持,能够保证各个外贸主体获得一致性信息,减小各环节沟通时的成本损耗,提升外贸流程的运作效率。

(二)对外贸易主体的规范化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已经趋近于成熟,但对其相关主体的监管方面依旧有不少盲区,很多中小型企业常常在规则边缘游走,借助智慧物流平台能够梳理贸易流程,健全其准入机制,全面规范对外贸易流程和实施对贸易主体的全方位监管。第一,应完善线上准入体制,进出口公司、船运企业、货代企业想要成为对外贸易主体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明。第二,海关部门应具备全方位监管的权利,借助智慧物流平台对各个贸易主体进行实时智能化监控,如果某一环节发生异常或者某一外贸主体发生信用危机,海关便可对其实施相应措施,封锁其贸易流程,终止贸易主体相关交易活动。智慧物流平台对于外贸交易的规范化,实现了政府对贸易流程的全方位监管,对不可控风险管控有了极大提升,还促进了对外贸易主体正规化参与对外贸易流程的发展。

(三)对外贸易趋势的智能预测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是构建智慧物流平台的前期基础,智慧物流平台的实质就是信息和数据的生产、交换、传输、分析、处理和预测。从进出口企业角度来说,智慧物流平台能够收集和整理企业订单时间,数量与商家信息,准确预测在以后各季度的大概生产数量,建立历史数据模型,分析未来行业市场走向,促进国家市场的开辟和发展;从货代公司角度来说,智慧物流平台能够整合进出口公司与运输公司间的业务往来,估算其业务未来的增长空间;从船运公司角度来说,智慧物流平台能够收集运输、仓储、装卸的全部数据信息,准确估算未来的消费者需求和补给量;从海关角度来说,智慧物流平台对于历史上外贸过程数据分析和处理,估算出未来外贸发展趋势,为海关人力资源管理和港口建设提供依据。对外贸市场进行智能化预测需建立在各贸易主体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进行提前的需求和供给规划,实现各主体资源的最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