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改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2:04

雾霾改善措施篇1

【关键词】环保立法;雾霾防治;防治执法

2014年新春伊始,中国广大地区又被浓浓的雾霾天气所笼罩。雾霾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不断涌现各个媒体的显著位置,人民群众对于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十分关注,防治雾霾已经成为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最近,、总理等国家领导层纷纷对雾霾天气的治理作出相关的指示,北京、上海等地纷纷出台雾霾天气防治的措施和行动计划。2014年3月“两会”期间,广大代表和委员纷纷针对雾霾问题提出建议和质询,强调进一步加强环保法律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确保大气环境治理。防治雾霾的发生和改善大气环境已经成为2014年新春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雾霾的发生成因多种多样,笔者作为环保一线的实际工作者,通过多年的亲身工作经历,深深体会到防治雾霾的产生、改善空气质量必须遵循依法治理的原则。目前,我国对于雾霾防治,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等层面都有一定的空白与缺失,这也是造成雾霾天气防治不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环境立法的层级与水平,加大执法的工作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对雾霾天气进行有效的防治。

1以新版环保法为契机,完善雾霾防治的整体立法体系

1.1以新版环保法为基础,修订和完善雾霾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雾霾防治提供有力的立法支持

环保法是整个环境保护领域的根本法。这次新版环保法的修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仅总结了1989年版环保法实施近30年来法律实践的各种经验,也从很大程度上纳入了环保工作的新需求和立法的完善内容,为今后的环保工作提供了新的根本法律保障。根据立法法规定的法律法规效力层级和立法原则,笔者认为从纵向角度,自上而下,在新版环保法的基础上,应该尽快完善和制定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为雾霾防治提供全面、系统的立法保障。如图1所示:[1]

在新版环保法框架下,进一步修订其他有关国家法律涉及雾霾防治问题的条款,这些主要包括了海洋环境、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水污染防治、固体污染防治、放射性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能源、农业、草原、畜牧等方面的法律。在国务院法规和地方政府法规、规章部分,建议在新版环保法基础之上,尽快制定雾霾防治专项的法规,完善雾霾治理的相关法规,例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废物处理办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制定和完善雾霾防治专项的法规体系是依法治理雾霾污染的根本保障。

1.2结合新版环保法的修订,修订和完善雾霾防治的指标监测、数据公布制度以及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办法等,保障雾霾防治措施的实施

从立法的内容上来说,尽快修订雾霾防治的检测指标体系、雾霾污染信息的制度以及完善雾霾治理的违法处理办法是依法治理雾霾问题的基本条件。新版环保法第九条第一款和第十条规定完善和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国家污染排放标准,这就为进一步加快制定新的雾霾天气防治指标体系提供了法律保障。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应该以新版环保法为基础,尽快制定合情合理、更加科学的雾霾天气指标评价体系。新版环保法第十一条和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数据体系,及时环境有关信息,这也为雾霾天气监测数据等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公众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及时环境信息,公布环境指标成为今后雾霾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新版环保法第三十五至第四十二条着重规定了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处罚办法和规定,这就为今后制定新的雾霾天气防治违法处理办法等提供了法律依据。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结合新版环保法的内容尽快制定雾霾防治违法处理办法和处罚措施,为依法治理雾霾天气提供有力的执法依据。

2结合新版环保法的实施,完善雾霾防治的执法体系

2.1结合新版环保法的修订,扩大环保法律的宣传和普及,提高雾霾防治的法律意识

虽然环保法已经颁布近30多年的时间,但是公众的环保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心还是比较单薄的,与其他刑事或民事法律意识相比,环保法律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和执法力度的不足,环保法律宣传和环保法律意识一直是环保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瓶颈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新版环保法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彻底加强和改进环保法律的宣传模式和力度,增强企事业单位、普通民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责任心,让环保法律意识充分扎根于广大民众心中,形成环保领域法制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环保法律的执行,养成环保领域依法行政的习惯。[2]

2.2以新版环保法为基础,加强环保职能部门建设,提高环保职能部门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水平,为雾霾防治提供更有效的专业保障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系统完善、功能较为齐全的各级环保部门和环境监测体系,环保部门的职能和专业化不断强化,这为加强雾霾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专业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环保部门的职能化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人员素质、专业装备与设施、科学化水平等均不能适应现代化环保工作的要求。以新版环保法为基础,加强环保部门的职能建设,提高环保部门的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素质,提高环保部门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为未来雾霾防治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2.3以新版环保法为基点,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力,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为雾霾防治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版环保法对加强环保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和环保执法队伍建设也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笔者根据环保部门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认为扩大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力,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法权,增加查封、冻结和整改的权力,让环保执法真正能落在实处。全面建立起一支组织有力、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建设也是保障雾霾防治工作的根本。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环保行政执法队伍,建立起环保监督与强力执法权相结合的环保警察制度也是有待探讨的。[3]

2.4以新版环保法为基准,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制,严格实行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的环境治理措施,为防治雾霾提供有利的措施保障

新版环保法的第十二至十八条增加了环保责任制和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的法律条款,这为今后从建设到治理雾霾天气提供了法律依据。新版环保明确了国家到地方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增加环保规划,开发与建设项目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发自然资源(水、矿产、土地等)必须进行采取环保措施,建立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制度。污染物排放、农村(农业)开发与建设也必须坚持环保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污染企业必须明确环保责任制,制定污染防治预案和措施,坚持杜绝大规模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雾霾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弥补了以往雾霾防治问题的法律空白。

2.5加强立法、行政以及社会、舆论以及群众监督,建立健全环境违法举报制度,为雾霾防治提供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再好的法律制度也是空谈。新版环保法也对环保的法律监督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这也为今后雾霾防治提供了监督措施的法律依据。今后在具体的雾霾防治工作中,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各类监督,建立环境违法举报制度,让环境违法行为充分暴露在各类监督的阳光之下,从根本上揭示环境违法事件,明确公众的知情权,为雾霾防治提供有力的监督机制。[4]

【参考文献】

[1]乌达区环保局.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图[eB/oL].http:///hbj/ZCFG/FLFG/9c520f9c-d5f1-4e67-b9e0-73c8ad457d45.shtml.

[2]肖文.如何提升环保执法能力[J].环境经济,2012(07):57-58.

雾霾改善措施篇2

关键词:雾霾天气;雾霾状况;雾霾污染;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513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4-0080-02Doi:10.13535/ki.11-4406/n.2017.04.041

1现状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总数直线飙升,呈现日趋严重的趋势。特别是2016年12月的雾霾污染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12月,北京、山西、河北、天津等多省爆发严重雾霾,能见度极低,导致不同程度的高速公路封路与车辆限行,约200多趟航班被迫停飞,而医院的呼吸道门诊更是人满为患。短短几天,雾霾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雾霾天气明显开始持续增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污染程度越来越重。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剧,并呈现尖锐的增长态势。另外,我国雾霾天气集中于冬季北方地区,特别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最为严重。我国北方地区一直是雾霾重灾区,在冬季供暖时期更为明显。并且随着北方冬季的漫长,城市雾霾也挥之不散。与此同时,北方严重的雾霾也不断随冬季冷空气进入南方地区,影响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雾霾不论程度、范围、影响都处于严重状态,随之而来的雾霾治理问题也成为当前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

2原因

2.1生态文明建设缺失

当前,我国雾霾天气状况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缺失是导致雾霾天气频发的根本性原因。我国是国际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但经济结构以粗放的工业生产为主,呈现一种以牺牲环境为基础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我国大部分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在没有能够进行污染处理的措施下就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污染严重,而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缺失所造成的结果。我国没有严格的环境治理方案,没有严格的企业生产废物处理要求,也没有积极改善环境问题的实施行为,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真空状的漂浮状态,既不够明确具体,也没有实施践行,导致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制约空气污染问题,总是在雾霾出现严重之后再谈治理,没有能够实施前期的防御治理工作,因此呈现雾霾现象越来越重的环境问题。

2.2煤炭燃烧污染

煤炭燃烧带来的废气和固体颗粒物污染是导致雾霾严重的现实原因。当前,我国能源主要还是依赖于煤炭能源,无论是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煤炭都占了主要地位,特别是北方地区供暖问题。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仍以煤炭燃烧供暖为主,漫长的冬季下大量的煤炭燃烧直接导致了冬季雾霾问题。一方面,煤炭的大量燃烧直接导致大量漂浮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污染空气;另一方面,煤炭燃烧的热量也导致城市内部的空气正常对流被破坏,导致空气停滞循环,污染物无法排出,长期静止停留在空气中,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大量居民出现呼吸道疾病。因此可以明确,煤炭燃烧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工业生产发展缓慢时期,煤炭燃烧取暖成为大多数城市空气污染、雾霾严重的罪魁祸首。

2.3汽车尾气影响

在2016年中期的调查中,我国保守汽车总量就达到了2.85亿辆,而其中有很多汽车的燃油使用不达标,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对于绝大多数私家车主,都会选择使用93号和97号燃油,这样的燃油更为环保,排出的尾气也更为干净。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大型运输车或者是旅行客运车,却会选择污染较重的柴油。因此可见,并非现在燃油不够洁净,而是许多司机为了省油钱将本身使用93或97号燃油改为使用柴油,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很多汽车燃油不够充分,造成尾气排放中固体颗粒物过多,导致空气中颗粒漂浮物过多。与此同时,在私家车燃油不够彻底的情况下,车主并没有配备相应的尾气过滤装置,缺乏环保意识,直接将污染气体和颗粒物排入大气。因此,在现阶段雾霾严重的情况下,汽车尾气成为主要的整治对象。

3环保治理措施

3.1加大立法惩治

治理雾霾天气必须加强立法与处罚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污染问题。首先,我国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措施,从法律层面树立起严格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立法措施,确立起生产与治理并重的生产方式,加大对直接将污染物排放到自然中的企业的惩罚力度,以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促使企业坚持治污、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最后,要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以必要的处罚措施使人们建立起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不做污染环境的行为,并且要树立针对雾霾问题的专门立法,掐断污染源头,保证雾霾治理政策的落实,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雾霾问题的有效解决。当前,以立法方式处理雾霾污染已经成为了必然要求,只有强力的实施与惩处,才能保证各行各业将雾霾治理落实到实处,起到减霾作用。

3.2加大科技治理

目前我国雾霾严重情况严重,应对如此严重的雾霾问题,加大科技治霾成为当前我国的主要应对措施。首先,要加大工业生产中的治污技术,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我国的工业废气排放;其次,要改变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仪器,改用国际通行的监测指标,明确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国际规范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对当前环境现状进行估测,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并且也要提高国内汽车生产技术,提高汽车燃油效果,减少固体颗粒物排放;最后,要鼓励引导汽车车主在尾气管先进的过滤装置,并定期进行更换,减少有害的汽车尾气排放。同时,我国也要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不光是减少污染源,还有减少已经产生的污染物,例如引进国外先进的可降解技术,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

3.3坚持绿色出行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汽车的拥有量也在国际范围内名列前茅。但是回顾以往先进国家的治霾方式,无一不是提倡低碳出行和环保出行。越是发达的国家,汽车就越成为代步工具,而绝大多数的居民都选择自行车出行,特别是英国,自行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与时尚。由此可见,我国需要控制汽车数量。目前许多省份出_单双号限行的政策,以减少空气污染,但这样的措施还远远不够,应该限制每个家庭的汽车拥有量,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与此同时要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多设立公共自行车,并加大居民公交补贴,引导人们选择绿色出行、环保出行。

3.4调整供热方式

目前,造成我国雾霾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冬季供暖问题。传统北方的供暖方式为煤炭集中供热和木材个人供热两种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污染十分严重的供暖方式。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供热方式,选择污染小的方式进行供暖。例如,在有些地区采取个体天然气燃烧的方式,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汽,避免了固体颗粒或有害气体。而有些靠近工业区的地区,则利用钢铁生产中的高温废水进行附近小区的循环供暖,以代替传统的燃煤供暖方式。这样因地制宜的供暖方式是值得借鉴与认可的,充分地利用了地域特色进行特色供暖,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从而减少冬季雾霾高发的现状,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北方各地区要加强供暖方式的多元化转变,改变单一供暖方式下固体颗粒污染过重的局面,保护环境,减少排放。

3.5加大绿植面积

雾霾天气的环保治理问题,究其根本解决措施,还是要加大植被种植。我国城市化进程过快,在高楼大厦叠加的情况下,城市绿色覆盖面积急剧减少,绝大多数省份的绿植面积都处于严重不达标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植物过滤吸收有害气体减少雾霾、阻挡风沙入侵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长期有效地改善雾霾污染情况,加大绿植面积是必然趋势。城市住宅区建设要严格按照住宅区绿化面积比例进行,公共绿化应该按照城市汽车拥有量进行建设,加大公共公园的建设与开放服务,保证城市绿植面积。与此同时,农村地区要减少炸山采石、伐木开田的行为,更禁止破坏原始森林的行径,保障现有的原始森林面积。环保部门在治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财富”的保护,才能双管齐下,有效缓解雾霾污染。

4结语

随着北方供暖期的到来,我国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雾霾污染,并且污染面积之大、程度之深、损失之大都史无前例。因此,治理雾霾污染势在必行,并成为首要之举。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和雾霾治理的立法欠缺,且工业生产与生活环境中污染因素众多,造成了多元的雾霾源头。因此,我国要加大相关立法,从调节供暖方式、加大树木种植、加深惩处力度、坚持绿色出行等众多方式,降低污染,减少雾霾天气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伟.我国雾霾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人,2014,(11).

[2]袁东,台斌.城市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4).

雾霾改善措施篇3

雾霾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对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对雾霾等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从法律的角度提出防治雾霾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雾霾;防治;法律对策。

一、雾霾现状。

(一)雾霾概念简介。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雾和霾的区别是: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主要成分是霾。①。

(二)从华北地区透视雾霾现状。

今年以来,各地频现雾霾,且持续时间长。中国科学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统计显示,京津冀在1月6日至8日、9日至15日、17日至19日、22日至23日、25日至31日发生了五次强霾。②其中,北京市在今年一月份,雾霾天气就达到了25天。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所长梁旭光表示,北京常年同期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为10.5天,今年雾霾天气是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的一年。③。

雾霾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高速公路封闭,能见度低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雾霾天气引发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对于年老体弱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雾霾防治现状。

(一)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天气是异常天气造成地区大气稳定,再加上人们排放污染物,以及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

第一,工厂企业和居民取暖中大量燃煤,产生的总悬浮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些污染物会随空气流动传输和扩散,以致不同地区的污染物叠加污染。第二,机动车的广泛使用,油品质不高,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颗粒物等。我国轻型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相当于欧4④标准,而从2013年1月欧洲开始实行更严格的欧6标准。第三,建筑工地和裸露地面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扬尘。这些都会促使雾霾的发生。

2.自然因素。

雾霾形成的直接诱因是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雾霾发生时,大气整体处于静稳状态,湿度接近饱和,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空气中持续积累,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水平不断升高,直接诱发了雾霾的形成。

若只有气象条件,在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雾,而雾会随着白天气温的上升而逐渐消散。但是,叠加上大气污染物之后,就会形成雾霾,严重的雾霾是很难消散的。因此,雾霾形成主要是人为因素,要想根治雾霾,需从导致雾霾形成的人为因素着手。

(二)我国雾霾防治的立法现状与分析。

1987年我国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并在1995年、2000年进行过修改。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规章,各地方也依法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定。此外,我国还颁布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一些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并没有涉及pm2.5⑤等区域性污染的规定,也没有详细规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在一些行政措施中有一些关于雾霾防治的规定,如2007年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山东六省区共同制定的《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我国虽出台了一些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对我国大气质量改善效果不大,而且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

三、解决雾霾问题的法律对策。

对雾霾的形成,气象条件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因此必须从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着手进行治理。在治霾的过程中,完善法律法规,要坚持经济制裁和刑事制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法可依和有效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一)大气污染防治民事立法完善建议。

防治大气污染,坚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制度下,许可下位法的规定严于上位法的规定标准,反之则绝不允许。

1.在法律法规的完善上,根据现实情况,将pm2.5排放总量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pm2.5的最高排放标准,对超过这个标准的排放者进行严格处罚。制定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对不同的区域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化合物等粒子的排放标准做详细规定。既要根据某地区的区域性特点进行专门防治,又要加强地区的联合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某一方面的法规,制定得越详细,越有利于该法规的实施。

2.针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法律治理。

应尽快出台专门防治燃煤和机动车尾气产生大气污染物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防治的制度原则。

(1)对燃煤产生的污染物,重点规定硝、硫、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建立工业排污环保部门许可制度,工厂企业安装排污净化装置。对于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首先要经过净化装置的净化,然后在环保部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才能排放到大气中。对于违法排放的工业,或虽安装了净化装置却搁置不用的,一经查明,不但要对工业进行经济制裁,而且对直接责任人或者负责人进行经济惩罚,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对大型燃烧源收取氮氧化物排放税,并将大部分的税收用于减排的投资和研发。对于积极改进排污净化设施的,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环保补贴。这样可以激励企业工厂积极采取减排污的措施。

(2)第一,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量进行限制,法律法规首先规定一个尾气排放限制的标准,对于尾气排放超过这个标准的机动车必须安装尾气过滤装置。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只有符合氮氧化物及颗粒物质排放标准的车辆,才允许进行车检登记上路行驶,但针对一些大型车辆及柴油乘用车实施特别的排放标准。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国家应尽快出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决定,学习欧盟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以及鼓励机动车使用新能源新动力。第二,设立专项基金,从成品油消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弥补生产、销售、使用高标油而多出的成本,以此刺激高标油品普及,也可补贴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其他低排放机动车的购买者。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对高标油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及低排放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可适当减免部分税收;对仍旧生产和销售低标油品的企业,则采取一定的惩罚性征税措施。

3.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排污收费制度,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税。

一是以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锅炉、工业窑炉及其他各种设备、设施在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为课税对象,以排放烟尘、扬尘和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⑥二是法律法规中要完善对燃油税和车辆购置税的详细规定。

(二)大气污染防治刑事立法建议。

在刑事环境立法中应当坚持严格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增加对大气污染排放者(主要是工厂企业)的刑事立法。但各国法律目前基本没有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或者某一类型犯罪事实规定特殊的证明标准。从实际情况看,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标准应该不同于一般犯罪事实,需要特别规定。通常情况下,应适当降低这类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将检控方指控污染型犯罪因果关系存在的证明标准确定为高度盖然性,辩护方反证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标准确定为盖然性,可以达到有效惩治污染型环境犯罪的效果。⑦。

(三)完善诉讼监督制度。

1.从法律上设立公益诉讼制度。

设立防治大气污染的公益诉讼制度,突破“直接利害关系”

的限制,可以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在诉讼中要坚持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原告对损害的事实和大小负举证责任,被告就是否排污、是否造成污染以及排污和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另外,公益诉讼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2.完善监督制度,设立监督受理部门,为人们实际行使监督权开辟渠道。

我国很多城市的大气污染非常严重,防治大气污染已刻不容缓。我们只有完善法律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真正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注释]

①吴悦。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建议。广东气象。2004(04)。

②邱晨辉。中科院专项研究还原京津冀雾霾天气产生过程。中国青年报,2013-2-16.

③张淼淼。北京蓝天重现1月遭遇59年来最多雾霾侵扰,来源于新华网新华时政,2013-2-1.

④欧洲卡车和公共汽车废气排放标准,2005年10月欧洲开始实行欧4标准。

⑤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即细微颗粒物,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⑥史玉成郭武著。环境法的理念更新与制度重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178页。

⑦蒋兰香。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标准的学理探讨。徐祥民主编。中国环境法学评论。2012年卷:总第8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第70页。

[参考文献]

[1]张鹤。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C].中国知网。2007.

[2]胡玮。雾霾溯源。法律不应是“花瓶”[R].infzm.com/green.shtml.2013-3-10.

[3]楚道文。清洁空气立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雾霾改善措施篇4

[论文摘要]近来,各地频现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程度较严重。雾霾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对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对雾霾等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从法律的角度提出防治雾霾的合理化建议。

[论文关键词]雾霾防治法律对策

一、雾霾现状

(一)雾霾概念简介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雾和霾的区别是: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主要成分是霾。

(二)从华北地区透视雾霾现状

今年以来,各地频现雾霾,且持续时间长。中国科学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统计显示,京津冀在1月6日至8日、9日至15日、17日至19日、22日至23日、25日至31日发生了五次强霾。其中,北京市在今年一月份,雾霾天气就达到了25天。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所长梁旭光表示,北京常年同期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为10.5天,今年雾霾天气是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的一年。

雾霾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高速公路封闭,能见度低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雾霾天气引发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对于年老体弱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雾霾防治现状

(一)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天气是异常天气造成地区大气稳定,再加上人们排放污染物,以及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

第一,工厂企业和居民取暖中大量燃煤,产生的总悬浮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些污染物会随空气流动传输和扩散,以致不同地区的污染物叠加污染。第二,机动车的广泛使用,油品质不高,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颗粒物等。我国轻型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相当于欧4标准,而从2013年1月欧洲开始实行更严格的欧6标准。第三,建筑工地和裸露地面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扬尘。这些都会促使雾霾的发生。

2.自然因素

雾霾形成的直接诱因是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雾霾发生时,大气整体处于静稳状态,湿度接近饱和,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空气中持续积累,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水平不断升高,直接诱发了雾霾的形成。

若只有气象条件,在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雾,而雾会随着白天气温的上升而逐渐消散。但是,叠加上大气污染物之后,就会形成雾霾,严重的雾霾是很难消散的。因此,雾霾形成主要是人为因素,要想根治雾霾,需从导致雾霾形成的人为因素着手。

(二)我国雾霾防治的立法现状与分析

1987年我国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并在1995年、2000年进行过修改。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规章,各地方也依法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定。此外,我国还颁布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一些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并没有涉及pm2.5⑤等区域性污染的规定,也没有详细规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在一些行政措施中有一些关于雾霾防治的规定,如2007年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山东六省区共同制定的《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我国虽出台了一些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对我国大气质量改善效果不大,而且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

三、解决雾霾问题的法律对策

对雾霾的形成,气象条件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因此必须从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着手进行治理。在治霾的过程中,完善法律法规,要坚持经济制裁和刑事制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法可依和有效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一)大气污染防治民事立法完善建议

防治大气污染,坚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制度下,许可下位法的规定严于上位法的规定标准,反之则绝不允许。

1.在法律法规的完善上,根据现实情况,将pm2.5排放总量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pm2.5的最高排放标准,对超过这个标准的排放者进行严格处罚。制定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对不同的区域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化合物等粒子的排放标准做详细规定。既要根据某地区的区域性特点进行专门防治,又要加强地区的联合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某一方面的法规,制定得越详细,越有利于该法规的实施。

2.针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法律治理

应尽快出台专门防治燃煤和机动车尾气产生大气污染物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防治的制度原则。

(1)对燃煤产生的污染物,重点规定硝、硫、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建立工业排污环保部门许可制度,工厂企业安装排污净化装置。对于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首先要经过净化装置的净化,然后在环保部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才能排放到大气中。对于违法排放的工业,或虽安装了净化装置却搁置不用的,一经查明,不但要对工业进行经济制裁,而且对直接责任人或者负责人进行经济惩罚,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对大型燃烧源收取氮氧化物排放税,并将大部分的税收用于减排的投资和研发。对于积极改进排污净化设施的,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环保补贴。这样可以激励企业工厂积极采取减排污的措施。

(2)第一,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量进行限制,法律法规首先规定一个尾气排放限制的标准,对于尾气排放超过这个标准的机动车必须安装尾气过滤装置。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只有符合氮氧化物及颗粒物质排放标准的车辆,才允许进行车检登记上路行驶,但针对一些大型车辆及柴油乘用车实施特别的排放标准。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国家应尽快出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决定,学习欧盟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以及鼓励机动车使用新能源新动力。第二,设立专项基金,从成品油消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弥补生产、销售、使用高标油而多出的成本,以此刺激高标油品普及,也可补贴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其他低排放机动车的购买者。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对高标油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及低排放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可适当减免部分税收;对仍旧生产和销售低标油品的企业,则采取一定的惩罚性征税措施。

3.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排污收费制度,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税。一是以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锅炉、工业窑炉及其他各种设备、设施在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为课税对象,以排放烟尘、扬尘和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二是法律法规中要完善对燃油税和车辆购置税的详细规定。

(二)大气污染防治刑事立法建议

在刑事环境立法中应当坚持严格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增加对大气污染排放者(主要是工厂企业)的刑事立法。但各国法律目前基本没有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或者某一类型犯罪事实规定特殊的证明标准。从实际情况看,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标准应该不同于一般犯罪事实,需要特别规定。通常情况下,应适当降低这类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将检控方指控污染型犯罪因果关系存在的证明标准确定为高度盖然性,辩护方反证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标准确定为盖然性,可以达到有效惩治污染型环境犯罪的效果。

(三)完善诉讼监督制度

1.从法律上设立公益诉讼制度

设立防治大气污染的公益诉讼制度,突破“直接利害关系”的限制,可以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在诉讼中要坚持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原告对损害的事实和大小负举证责任,被告就是否排污、是否造成污染以及排污和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另外,公益诉讼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雾霾改善措施篇5

关键词:雾霾;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能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7日

2013年1月,我国东部城区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覆盖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并造成呼吸道疾病率上升、航班延误、高能耗企业关闭等问题,其影响不容小觑。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2012年,环境保护部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中,中国气象局也加强了对雾霾天气的监测预警工作。2013年1月,中央气象台将反映空气质量的pm2.5浓度列为预警的重要指标。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整治目标。2013年10月16日,中国气象局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成立。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正式。到目前为止,雾霾现象看似有所好转,但其形式依旧很严峻,很多专家学者都研究过雾霾,但大家对此说法不一,分析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雾霾的本质及危害

(一)雾霾的本质。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一般认为,空气湿度达90%以上为雾,未达90%为霾。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pm2.5(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下文的分析中以pm2.5为指标进行讨论。

(二)雾霾的危害。pm2.5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后会到达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从而造成伤害,包括对呼吸系统造成的刺激、影响肺功能、导致气管炎等疾病,以及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心律变化、诱发心脏病、加重心脏病等。病毒和细菌容易利用pm2.5,广泛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根据2013年1月份14个省所属的27家医院门/急诊公开数据统计,门/看病人数增加范围为10%~150%。

除此以外,颗粒物中1微米以下的微粒因为沉降速度慢,也别容易滞留在空气中,而且随着空气的环流污染物被带到其他的地方,造成更广范围的污染,雾霾不仅困扰着工业发达的大城市,也波及到其他原本环境状态良好的小城市。此外,雾霾笼罩在空气中致使能见度低,增加交通事故几率,并且具有腐蚀作用,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化学转化生成的硫酸和硝酸微粒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会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对建筑、金属等破坏力也极强。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文献综述:钟无涯、闫玮对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关系进行探析,发现城市迫切需要改变当前的经济绩效考核方式,使城市和区域的发展能够将成本和收益、短期与未来以及居民和管理者的激励结合在一起,并以法律制度强化、固化。周涛、汝小龙认为要积极开展前沿科学pm2.5及pm10研究,制定严格达标规划,在京津冀地区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等。周艳军通过研究认为,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完善全民低碳生活方式才是当前降低pm2.5的有益之路。郝新东、刘菲运用我国2001~2010年省区面板数据,考察了煤炭消费因素对pm2.5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煤炭消费量与pm2.5为正相关,而且是我国pm2.5污染的主要成因。要通过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来治理雾霾。白洋、刘晓源则进行了雾霾成因的法律层面的思考,并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立法理念的指引下,落实政府环境责任等一系列措施。

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良好的空气质量得益于完备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和健全的大气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美国在1997年率先提出监测pm2.5标准。截至2013年底,在伦敦、纽约、洛杉矶、东京和墨西哥城等大城市,地方政府都会监测pm2.5数据,相关数据都会及时向民众公布。

二、雾霾的成因

目前,对造成雾霾的原因众说纷纭,直接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也就是与汽车数量和尾气排放标准、高排放类工厂数量和布局有关。继续深入探究则不难发现,当前经济水平、交通状况、能源结构等因素决定了污染程度和范围,下面依次展开论述。

(一)社会经济。通过分析前人研究,我们发现雾霾的产生与城市内车辆尾气排放、煤炭消费等密切相关,而车辆数的迅猛增长、居高不下的煤炭消费水平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直接反映。近30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我国经济水平大幅上升,GDp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此外大城市数量增加,大量人才涌入城市,越来越多的交通需求激发更多居民购买小汽车,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通病。经济结构尚处在转型进程中,支柱产业仍旧依靠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无疑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所以说,社会经济是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

1、经济发展阶段与雾霾。雾霾现象,是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纵观历史,世界公害事件中,有5个(马斯河谷、伦敦烟雾、多诺拉、光化学、四明市)事件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引起雾霾而造成的。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就发生在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伦敦,从经济发展阶段看,1952年的经济结构和人均GDp水平与目前的中国相似,都是工业化发展最快的时期,钢铁化工产业、火力发电、汽车都是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而且其主导性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改变。

目前,我国仍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然而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低碳化同时推进的发展模式,而发达国家是在时间上分阶段性推进的。在这种模式下,我国经济增长依靠强度极高的物质消耗,比较单位国土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蓄积资源的强度和污染物排放物强度时,发现比发达国家现阶段高得多。所以,在如此大的投入产出比情况下,现阶段我国发生pm2.5雾霾的频度和程度高于美国也是必然的。

2、城市生产方式对雾霾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与雾霾现象的产生有极大的联系,而广义的经济结构包含很多方面。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从生产方式角度做一探讨。国内pm2.5超标的城市,除少数如兰州、乌鲁木齐等因为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占较大成分外,绝大部分根源于其城市发展所依赖的生产方式。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部分贡献力量来自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及高能耗产业,但同时也耗费了巨大的环境成本,例如珠三角。巨大的环境成本反作用于整个社会,企业在获利的同时却没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因此,我国近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其环境成本之巨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3、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也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以北京为例,虽然作为重要生产原料的燃煤使用量逐年减少,2012年仅有1,500万吨,并且未来仍将继续下降,但同年北京周边省份的燃煤量却增至超过2亿多吨,重化工也已遍布周边各省,煤燃烧的污染现象依然困扰北京。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各大城市,污染最严重的也是大城市,为了改善重要城市的空气质量而把高污染企业迁到周边地区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严重的污染依然存在,而且可能会危及到更多人的健康。

(二)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把“交通运输”一项单独提出来讨论是因为交通运输昼夜不停,汽车尾气不断排向空气中给雾霾的形成做了贡献,贡献率高达50%。影响尾气排放空间、时间分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路网结构、路面设计、机动车保有量、交通拥堵、汽车怠速等。

1、路网结构、线路设计、路面状态对雾霾的影响。城市中交通运输对雾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汽车尾气,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所以路网形式、路网密度、路面设计等都会影响车辆尾气的分布和浓度。以北京市为例,由于北京市作为首都是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承载不仅有市内交通,还有过境交通,使交通运量大、人员密集。而且北京路网结构呈典型的环形放射状,交通道路建设滞后,而且道路的增长速度低于车辆的增长速度,不可避免地使交通拥堵成为家常便饭,机动车尾气排放最严重的就是在车辆停停开开或车辆运行很慢时,小轿车20km/h的HC和Co2排放量比50km/h高出近50%。加上道路路面一般与地面水平,有些地方高出地面,立交桥使尾气立体地弥漫在环境中,而且道路两旁多为高大建筑物使空气流速减缓,汽车尾气难以扩散,从而造成严重污染。

2、机动车。机动车是尾气排放的直接来源,机动车保有量、实际运行机动车量、尾气排放标准影响着pm2.5问题。2013年机动车尾气排放在pm2.5构成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且仍在大幅增加,已成为形成pm2.5颗粒的重要“元凶”之一。另外,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当前,柴油机不能完全满足欧Ⅲ以上的排放法规要求,废气处理技术比较滞后。耗能大,污染重,成为大气污染的一个污染源。据“2014年中国主要城市汽车保有量排名”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居汽车保有量之首,拥有汽车总量537.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407.5万辆,到2012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495.7万辆,仅2013年一年增加将近40万辆。

3、管理制度。对汽油质量的监察疏漏使得一些不达标汽油面向消费者,低质量燃油燃烧产生污染物增加pm2.5含量。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不规范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阻碍正常交通运行,车流速减缓,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尾气污染。另外,公共交通还不完善,尤其是轨道交通,还不能满足便捷的乘坐或换乘需求,大量居民仍旧更倾向于驾驶小汽车出行。

(三)能源结构。从历史数据分析,我国煤炭消费维持在65%以上;石油消费总体趋势缓慢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近年来都在25%上下浮动;天然气占比仍在2%左右波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电、核电及其他能源所占比重总体趋势缓慢上升。可见,我国能源消费依旧严重依赖煤炭,其燃烧直接对空气质量破坏,引发大规模的雾霾天气,而且雾霾冬天比夏天严重。最后,能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尽管中国的能源利用率在逐年提高,但受资金、技术、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仍比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50%~100%。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使我国不能尽快从雾霾的影响中脱离出来,说明要根治雾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其他原因。雾霾属于天气现象的一种,其产生受人为影响,也离不开自然因素,影响因素有气候类型、地形、城市布局、建筑类型等。如,兰州城市沿黄河带状分布,南北都是山,这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北京则受城市布局、建筑类型影响较大,大面积的高楼林立使空气不便流通,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降雪并不很多,空气中的颗粒物没办法成为凝结核而随雨雪落到地面进入水圈循环。但是,我们观测到,一旦下大雨或者刮大风,北京的天空很快就湛蓝起来,丝毫不像曾受雾霾的严重干扰。还注意到,随着近几年三北防护林等防风沙工作越来越好,沙尘暴肆虐的情况有所好转,但雾霾也随之出现,二者的出现时间有无必然联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可以肯定的是,阻止风刮过北京城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三、治理对策

(一)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并逐渐摒弃高能源、高投入甚至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寻找使用清洁能源低污染的生产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幅减低高能耗、高污染排放产业和产品需求。对于产业结构和绩效的评价标准,必须充分重视环境代价,制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成本指标,改善区域经济绩效的评判原则和体系,从而由政府以“看得见的手”对各城市发展进行科学、客观的监督和评价。这里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不是单个城市就可以完成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而是需要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促成产业结构转型,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从而走向更现代化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

1、改善路网结构、路面设计,适当提高公路密度。针对城市路网结构特点,适当提高公路密度而非增加宽度可改善交通拥堵状况,也符合北京市城市规划局道路建设的规划方向。可以借鉴路面低于道路两侧的方法来减少污染物扩散到道路周围,便于集中治理。因此,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效率,从而减少污染,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缓解雾霾现象的重要举措。

2、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控制汽车保有量。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城市中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通过鼓励绿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3、加强制度管理。加快推进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实施进度同步,提升车同燃油清洁化水平;加强机动车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在车用环保检验机构监管,全面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控制。

(三)改善能源结构。一是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走集约式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加大能源勘探投入,建立必要的战略储备。积极发展先进核能及清洁能源,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三是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善于协调不同集团的利益需求,给予市场和消费者承受能力方面充分的考虑,进一步深化煤炭价格改革。

四、总结

pm2.5指数从一个方面反映雾霾的严重程度,要根治雾霾就要找各种因素对它的影响程度,再对症下药。结合前人研究结果,以及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造成雾霾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当前阶段工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而这些工业中大部分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工厂建在城市中或城市周围,其产生的废气造成pm2.5指数上升,不仅如此,大城市中由于道路基础设施的布置不合理、交通组织不得力、公共交通欠发达等因素使得机动车尾气也极大地增加了pm2.5的破坏力,进而促成雾霾的形成。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依旧以煤炭为主,而且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若想要治理雾霾,要从根本原因开始治理。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生产效率与能源安全、结合环境成本核算经济效益,是当前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问题。这项任务无疑是复杂而艰巨的,但是在技术和观念都不断改善的条件下,相信雾霾会尽快离我们远去。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艳军.pm2.5的污染危害及预防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1.

雾霾改善措施篇6

【关键词】雾霾天气;成因;治理措施

雾霾天气,是指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更主要的是污染排放原因。从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同时空气质量的逐渐恶化,阴霾天气的出现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雾霾”成为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也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1.雾霾形成机理

1.1雾霾的概念

“雾”是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使大气层形成浑浊状态的一种天气现象。雾与霾的主要区别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霾。

1.2雾霾的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即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最大元凶,pm2.5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的细颗粒物,包括烟、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的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碳氢化合物和氨等。细颗粒物的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由于其比表面积大,pm2.5比tSp和pm10更容易吸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及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降低空气的能见度。

2.雾霾天气成因分析

2.1气象原因

有关的气象环境进一步促进雾霾天气的出现,依照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评定分析指出,秋冬季节是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季节,秋冬季的气象条件是造成最近雾霾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九月份开始,出现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较少,并强度不大,地面风速较小,有助于水汽在大气地层积累,给雾霾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同时,青藏高原南边暖湿空气强度较强,从而导致了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异常活跃,这股暖湿气流顺着西南方向将丰富的水汽运送到我国中东地区,从而引起了这些地方空气湿度大,另外也促进了地层逆温的产生,给雾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众多城市的搞建筑物不断涌现,引起了风流在经过市区时被强有力地阻碍下来并出现了摩擦从而降低了风力,往往产生微风或者静风,从而不能促进悬浮颗粒的分解和消失,最后只能长期积累在城市中或者郊区附近。

2.2人为原因

有关气象和环保专家支持,雾霾天气除了由气象因素导致的,化学工厂、汽车尾气增多、农作物燃烧和烧煤等人为行为引起了大气中颗粒物含量加大,这是雾霾天气出现的重要原因。当前,许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已经濒临界限,对气象条件十分敏锐,空气在较好的气象环境下能达到标准,但是只要出现了不利的气象环境,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会立刻下降。另外,有些城市还存在地理位置处于不力位置,除了自身城市所产生的废气,还有一些周边地区的废气顺着气流进入,导致了该城市的空气质量更加严重。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着汽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却不知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气体和悬浮颗粒的产生,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见度。

3.如何提高治理雾霾天气的措施

虽然在当前我国治理雾霾天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雾霾天气的质量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需要进一步大力整治,努力实现空气质量长期达标的目标。如何有效治理雾霾天气,这就需要我们要始终贯穿邓小平同志提到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来开展治理工作。就是说雾霾治理措施要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提高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提升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在治理雾霾天气时要根据自己城市的实际,认真贯彻环保部门要求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整治雾霾天气需要从如下方面开展。

(1)首先各省市应该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严格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制定达标规划,组织力量尽快开展相关治理工作。以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途径、阶段目标以及技术研究为学习对象,投入资金深入地研究pm2.5的同时,及早开展pm1.0的治理工作。强化pm2.5治理,倡导各地人民群众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2)在北方各地区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在此区域,建立国家考核指标。严把企业建厂这个门槛,把门槛放高,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落实到具体法人,加强处罚机制。《大气污染防治法》最新修订草案的一大亮点为提高了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如对于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处罚额度,由原先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提高至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排污单位故意不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施的处罚额度也将从五万元以下提高到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实施控制煤炭的消费总量。限制并实施对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作。实施多污染协同控制,防止二次污染的形成,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物的排放总量。

(3)机动车尾气排放所形成的污染已成城市顽疾,国四排放标准今年实施迫在眉睫。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提升车用燃油清洁度。建立机动车环保监管能力,加强监管用车环保检验的机构,全面控制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

(4)逐步建立各大城市城区雾霾天气预报系统,逐渐加强风险信息判定和预警作用,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保障,完善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监测系统。注重加强对雾霾天气防治预警应急预案、建立城市四区应急机制,出现雾霾天气时有效启动应急系统,开展限制重点污染企业排放量、建筑工地立刻停止施工、机动车辆限制出行等方法,加强对防护措施建议的宣传。

随着各大城市的迅速发展,人口资源矛盾越来越大,多样,要根本解决雾霾天气,最重要的是认真分析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征,合理解决人力资源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和谐发展,让大家都达成绿色生产生活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城市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才能一步步加快发展。[科]

【参考文献】

雾霾改善措施篇7

【关键词】雾霾污染;细颗粒物;危害;成因;防治措施。

2013年1、2月份,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发生了多次中度、重度、极重度雾霾天气,该阶段雾霾天气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大、污染浓度重、受影响人群多的特点,影响到全国17个省(区、市),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受影响人口高达8亿之多,使全国70%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能达到2012年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因此,“雾霾”成为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也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雾霾天气的概念、组成成分、危害及成因分析,对雾霾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雾霾的概念、组成成分。

1、雾霾的概念。

“雾”是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使大气层形成浑浊状态的一种天气现象。雾与霾的主要区别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霾。

2、雾霾的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即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最大元凶,pm2.5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的细颗粒物,包括烟、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的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碳氢化合物和氨等。细颗粒物的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由于其比表面积大,pm2.5比tSp和pm10更容易吸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及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降低空气的能见度。

二、雾霾天气的危害。

雾霾天气中的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富集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沉积到肺泡,甚至于可通过肺直接吸收而到达体内其他器官,对人体产生危害。

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生殖系统。

pm2.5能在肺泡区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pm2.5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主神经紊乱从而波及心脏,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塞;pm2.5可引起血液系统毒性,造成血栓的形成,还可能造成凝血异常,血粘度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pm2.5上附着了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直接影响胎儿。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潘小川的一个调研结果显示,pm2.5超标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的急诊及死亡率要增加6%-7%,高血压病的急诊要增加5%左右。

除此之外,pm2.5所携带的重金属和苯系物增大了患癌症的风险。

三、雾霾成因分析。

雾霾发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长时间静风、逆温的极端不利气象因素,使大气逆温层以下的污染物难以稀释和扩散;二是较大的污染物排放量,即细颗粒物排放量较大,在不能对外扩散时,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环境容量而不能实现空气自净。因此雾霾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由细颗粒物排放造成的。

细颗粒物污染问题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传统工业污染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在环境领域的反映,是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它涉及面广、成因复杂,来源广泛,与社会生产、流通、生活和消费活动都有直接关系,以北京市pm2.5的来源为例,煤炭燃烧占17%,工业喷涂挥发占16.3%,工地扬尘占16%,机动车排放占22%以上,农村养殖、秸秆焚烧等占4.5%,此外,区域外输入细颗粒物占20%以上。总之,细颗粒物污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体现,其根本原因是社会性的,与产业结构失衡、能源结构单一、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环保等都有密切关系。

四、雾霾的防治。

雾霾发生意味着严重的空气污染,而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为避免或减轻雾霾对人群产生的污染影响,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将预防雾霾发生作为首要任务,而把个人防护作为应急补救措施。

由雾霾成因分析可知,雾霾是不利气象因素与大量污染物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尚无法对气象条件进行有效干预,因此说解决雾霾污染问题只能依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也就是要全方位地控制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行为,不断减少各种细颗粒物及其前体污染物的排放量。

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在应对传统工业环境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实践证明,在雾霾来临之时,我们采用通常的、局部的、阶段性的治理措施,如公务车停运30%、建筑施工场地暂停施工、重污染企业暂时关闭或限排等等,均收效甚微,因此可以说防治灰霾污染是一件涉及各个行业、千家万户和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工程,仅仅依靠某一个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采取更加全面、更加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既要抓住重点,又不能死盯一个领域,要全面推进,多点开花,减少污染物排放,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要从根本上消除雾霾污染问题,必须抓住主要根源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业布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能源消耗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环境友好产业和服务业。二是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实行煤炭总量控制,提高风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在特大型城市核心区实行无煤化。三是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制定并实施大型排污企业的搬迁规划,严格实施“区域限批”制度和行业准入制度;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市民出行距离,减轻社会交通压力。四是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防治和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交通工具污染物排放量。五是改变不良的消费习惯,广大社会公众作为社会生产的最终消费者,其消费习惯、消费取向对生产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公众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在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既是环境保护的受益者,又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更应该成为治理污染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公众必须实行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形成有益于环境的生活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污染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多部门精诚合作、公众广泛参与、全社会进行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伦敦经过近三十年的减排治理,摘掉了雾都的帽子,伦敦就是一个样本,只要我们日常多下点功夫,不急于求成,稳扎稳打,长期坚持,雾霾一定能够彻底根除。

雾霾改善措施篇8

关键词:雾霾;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1月以来,中国中东部大部分省区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之中,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特别是2013年1月,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共发生了5次强霾污染。pm2.5成为了公众严重非常熟悉的词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细小颗粒物,它是气象部分用来监控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他的大小大概相当于人体头发直径的1/20,pm2.5是空气中非常不容易被发现的一种有害物质,所以需要我们去认识并且有意识的去防范。pm2.5在大气中也聚集体的最常见的非恒定的化学组合物,其可制作成的污染空气是有害的颗粒或污染物,可以向增强的毒性及太阳光的散射,导致大气的能见度减少。所以,天气环境对我们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这是我们需要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雾霾中的有害物质必须要值得我们重点防范。

1、雾霾含义

雾霾顾名思义为雾和霾的统称,两者有很大区别。雾是由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是一种空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的自然天气现象;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硝酸、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形成的造成视觉障碍的气溶胶系统,即灰霾,它是由大气污染导致的;霾在水汽凝结、空气湿度变大的情况下就转化成了雾,通常可从空气湿度上对两者判断,当相对湿度大于90%时称为雾,80%--90%之间为雾霾混合物,小于80%时称为霾。

雾霾主要由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其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气态污染物,而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剧雾霾大气的元凶。近几年pm2.5,pm10等专业名词成为了热点词汇、pm为颗粒物的英文缩写、pm2.5,即为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它是雾霾大气的主要控制指标。它既是一种污染物质,也是许多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等的载体、

2、雾霎的危害

雾霾带来的危害有很多、第一,雾霾天气时,天空灰蒙蒙,能见度低,易引起交通事故。第二,雾霾天气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辐射减弱,使得空气中传染性的病菌活性增强,增多患传染病的可能性性。第三,雾霾由数百种大气颗粒物组成,其中危害比较大的则是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2.5微米的颗粒,即pm10和pm2.5。它们能直接进入并吸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支气管炎、鼻炎等疾病,若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会诱发肺癌。pm2.5还可以进入血液,损害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从而引发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各种疾病。第四,雾霾天气时气压比较低,空气中含氧量下降易让人感到胸闷。同时,阴沉沉的雾霾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失控。第五,雾霾会对太阳光进行吸收和散射,从而会减弱太阳辐射强度和减少日照时间,进而影响到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这将对农业的产量、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可见,雾霾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3、雾霾产生的原因分析

3.1、污染物的排放

导致雾霾天气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工矿企业和汽车尾气。天津重工业并不发达,但为了弥补旅游季节性的缺点,同时促进就业,像水泥、玻璃、石化、化工等高能耗、高排放企业,近些年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了快速发展,尽管国家出台了节能减排政策,粗放型经营的模式有所改善,但短期之内这些企业的污染贡献值仍不容忽视。近年来,天津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而交通道路条件发展相对滞后,早晚交通高峰时道路大范围拥堵,有资料表明,机动车频繁熄火起步和低速行驶时,pm2.5排放量远高于持续高速行驶。可见,机动车尾气也是导致天津雾霾天气的主要根源之一。

3.2、地表形貌的改变

随着近些年来城市人口的增长、城镇化的建设和旅游立市目标的确立,在房地产开发中兴起一股海景高层建设浪潮,大量靠近海岸的高楼拔地而起。这些高楼阻挡了几乎是每日的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空气流动,减弱了海风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作用,加剧了城市雾霾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3.3、气象条件

雾霾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气象参数中的气温、风速、湿度、大气稳定度等均会影响雾霾天气的出现。在一些典型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城市,雾霾天气原本多会出现在昼夜温差明显、湿度较大的季节,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污染物的排放和地表形貌的改变,使得雾霾天气在全年均可发生,只是在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时,雾霾天气的危害性更加严重团。

4、欧美等发达国家雾霾治理的有效措施与经验

4.1、法律手段

欧美各国均制定法律保障大气污染治理。1956年英国国会就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为加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使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之后,英国又出台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治法案,对各种废弃排放制定严格的限值及明确的处罚措施,1976年英国烟尘控制区的范围达到90%,空气污染和黑烟浓度在不到10年时间降幅超过80%,整个城市空气质量有明显改观。美国在1955年至1970年,陆续出台四部与空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确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则。如:联邦政府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原则、州政府独立实施原则、新建项目污染源控制原则等。美国《清洁空气法》还为法律的有效实施设定了一些保障措施。例如:行政保障措施、民事诉讼和刑事保障措施等。

4.2、政治手段

首先,实施综合治理。在对主要污染源分类的基础上,日本政府采取制定标准、严格监管、技术防控、信息公开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并依据社会发展情况变化,及时修改标准,成效比较显著。其次,跨区域实施治理。美国南加州是全美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为实现跨区域协作应对空气污染,1977年由位于南加州的部分地区联合成立了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制定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政策,成为区域联防联控的典范。1979年欧洲多个国家签署长距离跨国界空气污染条约。2001年,欧盟还通过了国家排放限额指令,限定各成员国在2010年几种重要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限额。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必须少于35天,不然将面临1.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4.3、经济手段

多数研究表明,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排污权交易是实现不同目标污染物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经美国环保署批准,1993年,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世界上首个区域空气污染排放交易计划,允许企业买卖排放配额,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减排。此外,美国州政府还利用财政与税收政策治理空气污染,取得显著效果。1978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就开始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设置各种废气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州政府大都还要求优先购买使用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并设立专项基金,对治理空气污染产业提供优惠贷款,以促使该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为治理空气污染,美国对税制进行多次调整,许多有利于治理空气污染的收费项目改革为规范的税收。例如:新鲜材料税、生态税及税收优惠等政策。

4.4、科技手段

在环境监测通报方面,英国充分利用现代利一技手段加强公众对环境治理信息的了解。英国政府开设的“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研究机构成立的“空气检测网络”,可以伦敦地区的空气质量数据,政府对此不能以任何理由指责民间检测的“非法”、“违规”,而应该对这种正当行为给予保护。为方便公众了解空气质量最新情况,开发环境治理信息专业系统软件,如:通过3S技术应用,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伦敦所有监测点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和趋势变化图。2010年,伦敦国工学院通过多个手机操作平台,推出“伦敦空气”手机软件,定期向每个用户免费发送伦敦空气质量状况,让城市居民对整个城市空气质量有进一步了解,随时掌握每小时环境污染的浓度和一周曲线图。

4.5、环境措施

欧美发达国家治理空气污染采取的环境措施,一方面是加强城市绿化。英国伦敦虽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却高达21万平方米,1131平力公里的大型环形绿地面积环绕城市,几乎是伦敦城市面积的3倍。如今,伦敦的大雾天气己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另一方面,严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2003年伦敦推出交通拥堵费,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计划到2023年把伦敦私车流量减少9%,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市民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伦敦市市长鲍里斯就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美国采取了分类管理移动空气污染物质排放源,设置轻型、重型管理项目和非陆上交通使用发动机管理项目。联邦环境保护总署立足从源头上防止超标排放车辆的生产,制定了认证制度、检测制度、减排配件应用制度等多项制度,保证各类管理项目的落实,较好地控制了移动空气污染物质的排放,标志着对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管理进入到较高层次。

5、雾霾防治未来展望

5.1、从法律入手

大量现实表明,雾霾污染的根源是“人祸”,因此需要制定健全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等,应当基于生态利益优先的理念,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使各级政府树立绿色GDp的发展思路,从而在源头上控制雾霾的产生。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使法律法规能够执行到位。

5.2、从技术入手

从国外治理雾霾的经验来看,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染物的监测预警都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司长马燕合认为,在更加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要求及现代科技支撑下,雾霾可治,且需时短于欧美国家他认为近年来,973计划支持取得了一系列研究结果,使科技界对雾霾的主要成因有了基本定论环境监测方面,科技部支持研制了批在线与现场大气环境监测设各,应用于对雾霾的监测排放控制技术方面,针对燃煤、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实现了除尘、脱硫、脱硝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5.3、从公众意识入手

公众是工业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影响着工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发展方向,而这些消费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可能会成为雾霾污染源,比如豪华大排量汽车等。因而公众树立绿色的消费意识并践行低碳消费方式,对雾霾防治的实现具有决定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是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的长远举措要鼓励年轻人走出校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到社会公众事务中,倡导低碳减排生活理念,引领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传递环保正能量。

总言之,雾霾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治理成效。治理雾霾既是迫切的也是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要同城市发展、经济转型和能源变革、环境治理统一考虑,作为一项重大国家任务,纳入总体规划之中。其中转变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和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利用方式是解决雾霾问题的关键。而要治雾霾,先治思想。思想雾霾不除,环境雾霾也难消除,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官员、企业,也包括一般的民众。如果没有从思想深处刮起一场风暴,雾霾还将继续停留在“等风靠雨”中。实践充分证明,在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上,法治并非唯一的良药,综合利用政治、经济、财税、法律等多种杠杆,才能更好地赶走拦路虎。伴随着中国的发展,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我们已实现不了过去20年所讲的“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了,现实告诉我们,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任重而道远,面对雾霾,我们再也不能束手无策地等待北风救驾了,要重视它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相信不需要太久,我国必将成为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尤晓彤.秦皇岛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对策刍议[J].科技与企业,2014,13:154.

[2]江洁妮.关于我国雾霾天气防治措施之探讨[J].河南科技,2014,15:172-173.

[3]季鸣童,张春迎.秦皇岛市雾霾成因及应对措施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4,13:32-33+47.

[4]巩倩汝.北京市雾霾治理政策措施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128-129.

雾霾改善措施篇9

关键词:专利检索;治理雾霾;大气污染;有效措施

空气是人们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空气质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雾霾天气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大气污染。

一、以雾霾为主的大气污染原因和危害

(一)形成原因

雾霾天气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其根源还在化石能源,一个是烧煤,一个是燃油,另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具体原因如下: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些年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5、冬季取暖排放污染物。

(二)危害分析

雾霾以及大气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威胁人体健康以及影响社会正常活动两方面。首先,雾霾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特别是pm2.5能够通过呼吸系统直接进入人体的肺部,诱发尘肺等多种疾病,对人身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其次,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比较低,影响了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能见度较低,也会导致车祸的频发。

二、治理雾霾及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实现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减少工业活动带来的大气污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对工业生产中的燃煤污染进行严格控制,控制燃煤量,尽量使用新型无污染能源代替煤炭,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效的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也可以通^新技术的应用,比如脱硫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减少燃烧形成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二)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如今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不仅造成了拥堵问题,更加剧了尾气排放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倡市民绿色出行,也能够有效的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相关部门可加大公共交通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同时也能够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减轻车辆拥堵情况。

提高车辆的燃油品质能够有效减少有毒尾气的排放。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大气污染。从机动车的类型方面来说,要加大老旧车辆的查处力度,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不允许上路。配备尾气净化装置,将机动车尾气经过净化之后再排入空气之中。

(三)加大扬尘治理力度

扬尘污染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类型,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治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扬尘处理措施,对建筑工地的施工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在施工现场做好围挡作业,对于违规施工现象进行治理,加大渣土车的控制管理工作,从源头治理扬尘。加强对市政路面的洒水作业,也能够有效的缓解扬尘污染。

(四)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污染

目前我国关于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无法有效的控制大气污染行为,这要求立法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大对污染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执法部门在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为大气污染防止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五)大力植树造林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产生大量的氧气,有效的降低了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缓解大气污染。同时,绿色植物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应大力植树造林,做好园林绿化工作,提高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充分l挥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的环节大气污染现象。

(六)加强宣传力度

对于雾霾的治理和大气污染的防止,不应只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这是关系到全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应该做到全民共同参与。所以应环保部门通过知识讲座、报刊、网络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民众充分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民众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当中,充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若发现污染行为及时上报当地环保部门,加强环境保护。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的分析,探寻了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大气污染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中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宏.治理雾霾与防治大气污染[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2):137.

雾霾改善措施篇10

摘要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尤其是以大气污染最为突出,在中国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现象,雾霾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公众对雾霾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谈雾色变”,同时雾霾对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也带来了困扰。本文主要从雾霾的危害和雾霾下学校体育的新道路的探索两个方面,提出适合在雾霾条件下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措施。

关键词雾霾体育教育环境风险

一、雾霾是什么

雾霾其实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由于中国近年来对环境的破坏,大量排放废气,导致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含量加多,这些微粒大部分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载体,易被人体吸入。然而在湿度较大时,霾并不会形成,这时形成的只有雾。只有在湿度大于60%时,才会形成对人有害的霾。

二、雾霾的危害

(一)生理伤害

首先,由于雾霾中的微小颗粒恰好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载体,当这些有害的物质被吸入体内后,会产生各种有害的影响,比如当重金属物质附着在呼吸道、肺部上时,轻则引起鼻塞、鼻炎等小症状,严重的可能引起肺结核、肺硬化,甚至肺癌。另一方面,由于雾霾天气出现时,常常是低湿度低气压的条件,学生们运动后不能很好地排汗,诱发心脏病的几率提高。

(二)心理危害

由于整个社会中都存在着“谈霾色变”的情况,在学校中,老师也时常申明雾霾的危害,使得学生在内心中产生了对雾霾的恐惧,从心底对室外体育课产生了抗拒、恐惧的心理。另一方面,雾霾天气时出现的高湿度环境,容易使人出现疲劳、烦躁的心理,更加抗拒体育课。雾霾阴沉的天气同样也会加剧学生心中的压抑感,降低学生的幸福度,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加大课外体育工作难度

由于雾霾的影响,在雾霾天气时,为减小雾霾对学生的伤害,往往将体育课安排在室内,然而对于大城市的学校,体育馆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更不用提山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安排往往因为雾霾而陷入两难的境地,到底该怎么去上体育课?这成了一个大家面临的问题。为了学生的安全,一场体育课变成了一场在室内进行的体育理论课,使得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1]。

(四)阻碍环境适应力发展

体育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能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希望学生在与同学合作的运动中学会团结合作,人是群居动物,一切的行为都与周围环境有关。在充满竞争的体育课上,学生能很好的提高自己对校外激烈的社会的适应,也能加强学生间的友谊,提高协作能力。然而,雾霾成了这一目标的拦路虎。在雾霾天下,进行户外运动,并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反而可能会使学生患上各种呼吸道疾病,阻碍着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并对学生身体和心理上造成危害。更别说在运动中学会与朋友的合作。

三、对雾霾下学校体育的新道路的探索

(一)建立更多室内运动馆

为保证学生正常的体育教学,行之有效的便是在学校中建立更完善的室内体育场地,尽管这一措施需要资金庞大,但这的确能保障学生正常的体育教学。也可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如公共体育馆的设施来保证学生的安全。在现有的体育馆中装设空气净化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合理改变教学时间

统计表明,雾霾在一年中出现的时间以及在每天出现的时间都呈周期性变化。调查表明在夏半年空气的总体质量好于冬半年,在一天中,早上的空气质量最差,其次在晚上八九点时pm数值也相对偏高[2]。而在下午一点到三点,污染较弱。综上所述,建议学校适当的调整体育课时间,将体育课重心向冬季偏移,同时体育课的时间也向下午偏移,避免学生直接在高污染的环境中运动,保护学生健康。

(三)改变体育教学内容

由于剧烈的运动会加剧学生身体对可吸入污染物的摄入,且现在的体育运动需要的运动场地较大。建议可以用太极拳,五禽戏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取代传统的足球、篮球等。这些传统的运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已经证明了其是可行有效的,这样就能在保证学生运动量的情况下,减轻运动的积累程度,从而从根本生减少学生因吸入过多有害物质而产生的影响[3]。

四、总结

雾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如今的体育教学,给学生、教师、学校都带来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们,不光给他们带来了生理上的影响,更是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这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制度的改革,以及通过多修建体育馆的方式可以改变如今严峻的态势,但这可能治标不治本,落实到根本还是需要国家社会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维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涂皓.“当阳光体育一小时”遇上雾霾[J].教育.2014(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