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3:29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5)-12-0025-0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次使用世界历史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得到较为系统地展开。在上述三个历史文本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张得到集中和完整的阐述,对世界历史的推动力量、发展趋势和涉及广度有了较为深刻的探讨。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科学地预测了在社会生产的世界化背景下,人类社会的世界一体化的总体发展趋势。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主义在世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有效运用,为各民族国家的全球化实践提供了认识论指导。从本质上而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认了基于生产交往的全球范围内展开所引发的主体生活实践的世界化趋势,核心是社会生产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有效力量。从有效经验来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逻辑为既有的人类历史发展所经验。故而,马克思世界历史为我们有效预测人类未来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一、早期“世界历史”的局限

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概念在很早就出现了,而且在西方和东方都出现过。因为当时的世界历史理论或者观念尚且处在萌芽阶段,缺乏有效的探索;同时也缺乏科学的现实依据,就连世界历史的空间认识也尚且残缺不全。因此,从实践意义和认识意义来看,那些世界历史无论在空间或者在实践中远远还不可以称之为世界历史理论。

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中国古代司马迁的《史记》都使用过“世界历史”,其他文化也或存在这种世界探索。只不过,现在看来,他们所谓世界历史中的“世界”只是他们各自所认知的客观“世界”或者“天下”。在希罗德看来,世界只是地中海周围,他的世界历史也就是地中海国家和人群的相互交往的历史。在司马迁看来“天下”也就是世界,只是这个“天下”大致就是以汉朝为中心围绕着的几个诸侯国直接的生产、社会交往。因为没有更多的实践支持,所以他们的世界历史认识的局限是明显的。

同时,希罗多德和司马迁的世界历史局限还在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只是若干个国家的空间的简单罗织,没有进行有效地联系和广泛的生产交往。国家之间存在与不存在没有任何实践意义,他们也未能发现他们的世界中实践主体之间和国家间的生产交往。当然现在看来,这多少有些求全责备的意味。但是他们的世界探索在于他们在探索自身以及以各自为中心的简单外部空间。说到底,这个时期的世界历史观念是个别的和偶然的,基于认识者个体局限的,缺乏国家间的内在本质观察,是各国家之间缺乏普遍联系的民族独立空间排列。

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探索

认知和实践是相互伴随的过程。人类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是随着人的实践得到普遍发展的,并且随着世界的交往的发展,逐渐完善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探索世界历史提供绝好的观察样本,黑格尔为探索世界历史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中,黑格尔将美洲和大洋洲的发现作为世界历史形成的基点,这一点到现在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仍然认为是成立的。同时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不是与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之所以他把地理大发现当作是世界历史的分界线,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在地理大发现背景下主体世界化交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总体改塑意义,从而将其世界历史理论基点至于其上。正是由于普遍交往,普遍联系和相互依赖的世界才得以形成。笔者认为就这点而言,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突破了既有的世界历史研究中的空间简单拓展的初步理论阶段,使得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深入到人类社会发展本身。

但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探索也止步于此。在发现世界历史的现实基点之后,他将世界历史理论研究带入到了唯心主义世界。黑格尔在正确的发现世界历史分界线之后,进一步认为世界历史是精神的体现,认为是精神实体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从而为他的世界历史研究烙上唯心论的封印。与黑格尔的其他哲学范畴一样,在他把它们托付给精神观念的时候,也意味着同时把它们都断送了。黑格尔指出:因此,我们要研究的,只是“精神”的观念,而且在世界历史中,我们把任何一切完全都看做是“精神观念”的表现。[1]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缺陷。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开创意义在于,他认识到了世界历史的始于主体世界普遍交往。缺陷是黑格尔未能给予世界历史理论一个科学可以经验的实践基础。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和特质

给世界历史研究奠定科学基础的是马克思。正如马克思重新确立黑格尔的其他很多范畴的研究一样,马克思为世界历史理论重新确立了研究坐标,并赋予了世界历史研究科学基础。对世界历史理论谱系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黑格尔提出了世界历史形成于主体普遍交往的世界化的真理性认识。但是,黑格尔缺乏对世界历史研究继续追问,特别是搬出“精神观念”考察主体普遍交往的世界化如何形成,从而将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断送。

马克思在黑格尔的研究基础上推进了世界历史研究,形成了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导致主体普遍交往的世界化的科学认识,并且得到历史实践的检验。实践主体正因为社会生产的世界化得以确立普遍而且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促使人类发展的普遍联系的态势形成,进而“世界历史”得以确立。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形成的关键在于主体生产世界化发展的推动。马克思这一颠覆性观点为世界历史奠定了科学研究的基础,从而确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商品化发展,使得生产向世界化发展,生产世界化的过程实质是生产要素的世界化流动。社会化的生产试图建立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生产链条。世界化的生产推动人类生活的整体化过程,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世界历史阶段。现实中,资本家为了追逐剩余价值,广泛推动社会生产的世界化,从而建立世界市场。同时由于工业革命的结果,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为这种生产方式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可行的路径。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若干特质。

首先,马克思给予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科学基础。相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而言,马克思给予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一个科学的、可以经验的现实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世界化过程起初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拓展。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是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资本家主观上为追逐剩余价值,而客观推动了生产的世界化发展,这是世界历史发展中原初的推动力量。通过组织世界化生产,资本家主观上获得了剩余价值,客观上推动了实践主体交往的世界化普遍交往。由于俄国和美国“都向欧洲提供原料,同时又都充当欧洲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所以,这两个国家不管怎样当时都是欧洲社会秩序的支柱。”[3]正是基于这种相互依赖的紧密生产关系的建立,使得人类在世界范围内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历史得以形成。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4]这是实践主体生活完全与世界构成一种交织的场景,也是希罗多德和司马迁所未能预见的也未能体验的。世界历史的形成不是仅仅在于世界空间的简单拓展,而是世界实践主体的形成,实践主体生活的全面世界化拓展。

其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正确地指出人类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体化趋势。在确认世界历史的实践基础之后,马克思指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他认为经由世界历史的充分发展,世界整体发展是趋同化的。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导致世界历史形成,世界历史形成意味着实践主体生活的趋同化,进而世界总体趋势是同质化。“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5]这是马克思认为人类世界历史的发展会形成人类生活的一体化,也就是指出人类整体生活的趋同化。

最后,世界历史是一种主体生活的整体化趋势。马克思世界历史发展中的整体化趋势是指世界化背景下主体生活全部会纳入到世界化过程当中,而不局限于某种生活,或者某类主体。“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6]马克思在此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在世界历史拓展后的一种结果就是文化的世界化。从而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世界历史并不仅仅是局限于经济领域也包括文化、政治等。同时必须关注的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生活生产两个纬度,而生活生产意味着主体生活的拓展和同化。经由历史实践主体的实践世界化发展,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世界进入实践主体整体发展阶段。马克思指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7]

马克思意识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拓展,必然伴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各民族因此都被卷入到世界化生产过程中来。从而生产变为世界化行为,各民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世界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各民族在世界化生产链条中获取不同的生产地位,但是联系紧密却是一致的,逐渐地实践主体的生活也就实现了一体化。

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是在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基础上展开的。马克思通过否定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精神观念核心,并代之以主体社会化生产,从而为世界历史理论提出了科学基础。之所以说是科学的基础,是此种社会生产核心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的世界历史的形成是实践主体可以经验的,并现实中为人类实践所检验。现实中世界历史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世界化,是因为资本家在追逐剩余价值目的推动下导致生产要素的世界流动,从而形成世界化的生产方式,以及世界化的实践主体生活本身,也即世界历史本身。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8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史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在19世纪初century圣洁思想、意识形态历史观的颠覆和“eurocentrism”的重建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实现了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 这个 基本的 所容纳之物 属于 马克思的 学说 属于 世界 历史 是 这个 世界 历史 基于 在…上 资本主义 工业的 文明 驱动 通过 这个 全体的 发展 属于 生产率 和 沟通,并以实现沟通为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这个 属同时期的 价值 属于 马克思的 学说 属于 世界 历史 有 曾经 论证 通过 这个 发展 想法 属于 “以人为本” 这个 重要性 属于 表达 在里面 这个 想法 属于 人类 社区 属于 命运以及历史材料的理论视野。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Historical materialism。当代价值

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角度实现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革命。随着21世纪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对世界交往作用的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突出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整体性思维的理性内核,颠覆了黑格尔倒转的唯心史观,打破了黑格尔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实现了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重构。

。黑格尔认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作为“个体”,都是整个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与其他国家有某种联系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整个世界历史。黑格尔在评价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时充分证明了这一思想。他从世界历史的角度高度评价法国大革命:“这是一位杰出的黎明。所有有思想的人都分享这个新时代的喜悦。当时一种高尚的情感激动着人们,一种精神的热情震撼着全世界,仿佛“神圣的事物”与“世界”的和解第一次完成了。”[1]459这一思想得到了马克思的重视和解释。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世界逐渐从国家-地区历史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过程。资本工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的出现,共通的普遍性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使各国形成了一个日益紧密的整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此作了重要论述:“如果机器是在英国发明的,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数百万工人的饭碗,改变了这些国家的整体生活方式,那么这项发明将成为世界性的事实。”88-89马克思运用整体性思维考察世界历史,实现了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合理内核的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将绝对精神视为历史的动力和本质,论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表现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种种特殊性通过一系列《民族精神》体现为“世界精神”,体现了“世界精神”的本质"是自由意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自由意识的发展过程。自由意识的不同实现程度决定了世界历史上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与自由意识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艺术,这是一个从东方到西方逐渐发展自由感的过程东方国家只知道一个人是自由的,希腊和罗马世界只知道一些人是自由的,日耳曼民族大学知道所有人(人都是人)都是绝对自由的。”[1]17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有着深刻的洞察,但它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割裂开来,至今仍未走出唯心史观的窠臼。在唯物史观的建立过程中,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倒转的《绝对精神》的颠覆本体论,揭开了黑格尔对唯心主义思考的神秘面纱。马克思从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出发,解释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型是实践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从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纯粹的‘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形而上学的鬼魂的抽象行为,而是一种完全可以由经验证明的物质行为。每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吃、喝、穿的人都可以证明这一行为。”[2]89因此,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是理解世界历史的关键,马克思在建立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构建了世界历史理论体系。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近代资产阶级世界历史理论的最高理论成果,但它仍不可避免地陷入“欧洲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从东方到西方的发展过程。亚洲东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起点。它最终通过古希腊和罗马到达西欧。欧洲中心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历史的终结。“历史的最后阶段是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时代。”[1]454可以看出,黑格尔的“欧洲中心主义”充满了强烈的“种族优越论”色彩。黑格尔以日耳曼民族的价值观作为衡量世界历史发展的尺度,认为日耳曼民族是一个高于其他国家的优秀国家。站在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上,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欧洲中心主义”的解构。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并不总是存在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因此,世界历史不存在先验中心。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区域性的、狭隘的民族历史通过普遍传播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整体性的世界历史的过程。另一方面,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在周游世界,实现资本无限增值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肩负着实现世界历史性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和完善补充了马克思探索唯物史观的过程。马克思早期对世界历史理论的探索成果集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晚期的探索成果集中在《人类学笔记》和《蒂凡尼早餐》中。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探索虽然分散在不同时期的文本中,但它仍然是一套内容丰富、逻辑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对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认为“世界史并不总是存在于过去,但作为世界历史的历史是结果。”[3]28可以看出,马克思所写的世界历史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并非总是如此。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它是指在大型资本产业的出现和各民族国家之间普遍交往的基础上日益形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等级资本主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有民族和生产力低下的国家都难以突破地理环境的自然屏障。因此,所有民族和国家都相对孤立和封闭关闭状态。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以蒸汽动能为核心的蒸汽机被用于工业生产。大型机械工业的出现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资本扩张引发的交通革命为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运行提供了基础。民族间的隔离被打破,狭隘地区的民族史开始向世界整体史转变。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第一次创造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些国家的每个人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除了过去自然形成的封闭状态”[2]114。

在探索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的过程中,马克思坚持唯物主义的彻底立场,从现实的人的实践中考察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在马克思看来,以大工业社会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家间的普遍交往,促进了从历史到世界历史的深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自然力进行工业生产,利用机器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两种劳动是由不同的人承担的,认识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分工是城乡分离。”104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商业贸易和竞争的普遍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发展要求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地域限制,开拓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促进了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创新,加剧了国家间的商品竞争,进而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加深了普遍性民族国家之间交往相互依存,世界已成为一个扁平的整体,历史正日益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通过分析生产力、分工和通信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通讯方式以及通讯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消除得越彻底,历史就越会成为世界历史。”88

马克深入分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得出结论,世界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必然是共产主义。首先,资本的扩张性促使资产阶级改善了攫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商品出口逐渐被资本出口所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社会化的大规模生产和私人拥有生产资料之间的基本矛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这一世界性矛盾只能通过一种更高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来解决。第二,社会化分工和工作的普遍发展LDwo交流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只有当交流成为世界交流,以大工业为基础,只有当所有民族参与竞争斗争时,我们才能维持创造的生产力。”“[2]108最后,在创造世界历史的同时,资本主义也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世界无产阶级。竞争的普遍发展和交往的扩大,使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都失去了民族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虽然每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仍然保持着其特殊的国家利益,但大工业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国家中都有相同的利益,国家的特殊性被消除了。这是一个真正与整个旧世界分离和对立的阶级。”[2]114-115“无产者中没有任何东西需要保护。因此,无产阶级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无产阶级应该通过共同的有意识的斗争来实现共产主义,然后解放全人类。

历史上,有一种现象,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的某一理论在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后,往往显示出其内在的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是如此。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其时间价值并没有消失。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发了深刻的理论反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交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作用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视野凸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马克思关注人类命运的宽广情怀和解放全人类的崇高哲学旨趣”[4]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一种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关系、工业条件、商业条件、农业条件和交通条件推动的。可见,马克思把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作为人的解放的前提。只有生产力和通讯的全面发展,社会化分工的扩大,世界市场的扩大,“现实的人”才能实现从国家区域存在到世界历史存在的转变。另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人类解放的关系来看,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在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和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没有其他联系。”276以物质依赖为基础的人民独立取代了人民对人民的依赖,而人的发展和解放则受到资本异见势力的制约。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类解放的程度与历史向世界历史完全转化的程度是一致的。通过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力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来消除人的异化和片面的经济基础,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一方面,“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摒弃了生产关系下人的异化,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持依靠人民谋发展,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创造世界历史的深刻现实内在地表明了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政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在中国发展和参与全球分工、扩大世界市场的现实背景下,实现了人类地域生存向世界历史生存的发展。

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之间的物质和精神交流。在他的著作中,马克思经常使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等词来阐明交流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动态作用。一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以资本和大工业为特征的社会化生产不断发展,分工逐步成熟,,资本的扩张性促使资产阶级突破地域限制,通过日益完善的交通工具和对外交往,开放世界市场。于是,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普遍传播,历史上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形成。“物质生产也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已成为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因此,世界文学已经从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中形成。”634马克思认为,生产全球化和普遍交流的全球化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打破了地域限制,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你有我、我有你的文化格局马克思笔下的世界文化不是一种独立于民族文化之外的文化形态,而是一种由民族文化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现象。

今天的世界正处在一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中。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利益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随着两极格局大学的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加速发展。从物质交换的角度看,在霸权主义世界秩序的指引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其技术和金融优势,挤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顺差,进一步加剧世界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各种全球性问题和现代性困境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各国际行动者加以解决。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实施普世价值等文化霸权,动摇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体性。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对资本主义国家领导的“最后晚餐”的批判和审视,“这是一个从历史、时代和人类的高度真正思考全球化未来趋势的“建设性计划”。[6]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阐述的普遍物质交流与合作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国家间荣辱相依的现实背景出发,主张加强国家间的物质交流与合作,构建无冲突、无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分享深化物质交流的发展经验,寻求各国利益的最大公分母,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马克思关于民族间精神交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论述,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其实质是正确的在理论阐释中突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各民族、各国家的精神交流,倡导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相互学习超越文明冲突,共存超越文明优势。指出,“没有优劣文明之分,只有特色和地区”[7]544。文明是了不起的,因为他的多样性。不同的文明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智慧。人类未来共同体思想坚持“每一种美都有它的美,美美与共”对人类文明繁荣的理论阐释,实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精神交流,形成了人类社会文化格局的延续和发展“你有我,我也有你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而且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重建各国交往关系提供了理论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8]695因此,马克思从现实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开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神秘面纱,实现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革命性变革本体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到资本主义社。从社会化大生产和普遍传播发展的实践逻辑出发,阐述了从历史到世界历史的深刻变革是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不仅为马克思创立世界历史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精髓,而且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引发了深刻的理论回响。全球化构建的霸权主义世界秩序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导致了新的全球问题。一方面,随着资本在全球的不断扩张和生产、分工、消费的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额利润,而且扩大了国家间共同利益的交汇点。人类社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国际恐怖主义、全球气候变暖、核扩散和人工智能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有国家都需要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在这样一种现实情况下,人类分享了自己的命运,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基于世界历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充分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提出了建设具有现实紧迫感的社区的时代命题。一方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叙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国际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通过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念改善了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通过改变霸权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西方领导的缓慢的全球治理体系,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作为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和未来社会发展世界图景的历史中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对世界历史发展现状的合理回应和深刻反思,同时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野的必要把握和逻辑延伸。

[1][德国]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大学,1995年。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大学,1995年。

·

[4]田鹏颖。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刘同舫。为历史唯物主义建设人类共同未来社区的最初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18(7)。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系统分析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整体上系统地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系统论表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大或小,或物质或精神,无不以系统的方式存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世界是系统的世界,我们所涉及的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而加以讨论和研究,找出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一般规律,从而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本文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贯穿着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因此,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的历史观。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系统的基本特征

如果我们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便不难发现,马克思在探讨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规律过程中,是把“世界历史”看作一个系统来分析和研究的。“世界历史”理论集中表现出了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

1.“世界历史”的系统整体性

“世界历史”的系统整体性是说,对世界历史必须给予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把握,立足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来考察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对于世界历史的考察,恰恰是遵循了系统的整体性原则。马克思不仅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了审视,而且将其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整体的、全面的考察。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的出现,并不仅仅意味着各个国家、民族经济联系的加强,而实质上反映了16世纪以来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整体范围内出现的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动力所引起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和新的文明的创立。世界历史从其形成的时候起,所显示的意义是社会生活的整体变革。世界历史固然是由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但世界历史并不仅仅标志着一场“技术革命”、“工业革命”,而是包含社会生活全面变革的“社会革命”,是“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不仅生产、消费具有世界性,而且精神、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世界性,就连人的发展也成为世界历史作用的结果,“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世界历史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世界历史的形成便意味着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相联相依的系统。因此,必须从世界历史的系统整体出发,才能真正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2.“世界历史”的系统相关性

“世界历史”的系统相关性是说,如果把世界历史从整体上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那么,构成它的子系统便是民族和国家。系统的相关性集中体现了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马克思在研究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时,重点探讨了不同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和西文文明之间的冲突。马克思在谈到世界历史条件下的文明关系时,讲得最直接、最明快的是近几年学者们经常引用的那段话:“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马克思从“三个从属于”的角度揭示了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系统内基本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特征,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历史条件下不同文明之间的真实关系。马克思认为,这种关系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为增殖资本而拼命扩展的结果。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应当说,马克思当年所揭示的这种文明间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原因至今依然存在着,而且有着继续强化的趋势。

3.“世界历史”的系统动态性

“世界历史”的系统动态性是说,世界历史从整体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静止的、不变的事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恩格斯曾明确提出,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变化本身之外没有任何不变化的东西”。他在另一个地方,把世界历史的动态性描述如下:“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现代科学还告诉我们,对于动态事物的认识,必须从时空相关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入手才能够实现。由于整体就是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的,因此,事物只能从整体上才能够被理解,也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才能得到对事物的真实认识。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世界历史的实际过程为依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时空表现及其有序性给予了深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一个特定的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不同的世界历史阶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作为特定动态过程的社会发展规律在世界历史时代的范围内必然表现为世界历史过程发展的有序性或阶段性。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的“五阶段式”或“三阶段式”问题有着热烈的讨论,但是,一个共同的认识就在于普遍承认世界历史过程和发展过程的有序性或阶段性。而这种有序性或阶段性恰恰是世界历史的系统动态性的展现。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系统的发展图式

在世界历史时代,逐渐形成了一个全球紧密相联与相依的整体。世界历史整体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巨大系统,不平衡性是它的最基本属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而对于世界历史系统内在而言,虽然存在着诸多的内在矛盾,但是,在马克思所阐述的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世界历史系统的内在矛盾集中表现为东西方文明间的矛盾和冲突。东西方文明间的矛盾和冲突展现给我们的是世界历史系统中各个基本要素(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不平衡性就成为世界历史系统发展的内在的基本动力。正是由于不平衡性,才使世界历史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千姿百态的发展过程;也正是由于不平衡性,才使世界历史走在一条逐渐进步、不断优化的光明大道上,使人类不断趋向一种理想的未来图景。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开创了唯物主义解释“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先河,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由于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所推动并通过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冲突实现的。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普遍发展的基础上,由各民族的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随着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这里,马克思揭示出,世界历史的形成源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物质生产力的不均衡发展,由于物质生产力的不均衡发展造成了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推动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是先进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文明战胜愚昧的过程,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先进文明不断扩张的复杂过程。因此,世界历史的形成,无论对于生产力优先发展的西方民族,还是对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东方民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西方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欧洲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东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平衡。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其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着各民族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走向商品市场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区域走向全球。“大工业发达的国家也影响着或多或少非工业的国家,因为非工业国家由于世界交往而被卷入普遍竞争的斗争中。”“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作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这就是说,人类历史一开始并不是世界历史,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从总体上说,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自给自足的孤立的经济单位构成的封闭型的社会形态。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才得以形成,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力图建立世界市场;大工业的建立,交通工具的发达,对东印度和中国的入侵以及美洲的殖民化等等,使世界市场得以形成。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还对资本主义在开创世界历史中的作用给予了公正的评价,认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说,世界历史的形成归根到底是由于各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源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的不平衡状态,并由此造成的普遍交往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4

【关键词】世界近代史;“欧洲中心论”

世界近代史是高等院校历史系的主要课程之一。各门历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才、德、学、识,都有重要的意义。但就我国现在的具体需要而言,世界近代史应该有更大的重要性。我们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为此我们正在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既学习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又防止西方某些国家的“和平演变”。因此,世界近代史课程可以发挥许多切实的功用。它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历程;又可以让我们系统认识分散、孤立、闭塞的古老世界逐步转变成开放、交流和一体化的世界的过程。

但是,现在在我们的世界近代史体系中仍然有几个基本问题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如果不把这两个基本问题弄清楚,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一、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含义

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接下来的各种讨论就缺乏一个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世界近代史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概念,目前我国已经问世的几部较权威的工具书都未明确给出定义。此前出版的世界近代史教材在前言中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由周一良、吴于廑主编,六七十年代通行于全国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称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历史。”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对于世界近代史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看法有所变化。比如1984年刘祚昌主编的《近代史》称世界近代史“主要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历史”。九十年代初,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则提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2000年由潘润涵、林承节主编的《世界近代史》则明确提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钱乘旦2001年在《历史教学》发表题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的文章,认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之所以做如此断言,是因为自近代以来,历史的主要内容就是现代化”。许永璋、于兆兴2003年在《史学月刊》发表题为《世界近代史断限问题新探》的文章,提出“世界近代史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或者说世界近代史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世界历史”。关于世界近代史定义的这些提法,前后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后来的表述中将“走向衰亡”去掉了。因为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生产力仍在发展,在近代时期内(甚至一直到今天)并没有走向衰亡,因此去掉“走向衰亡”的提法是符合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当前,流行的世界史观可以称之为整体世界史观,主张从联系的、整体的高度去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整体世界史观的主要代表人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吴于廑,他的整体史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表述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指的是各民族、各地区间从闭塞到打开闭塞,由彼此隔绝到互相交往,终于变历史的分散发展为整体发展。

二、谁是时代的中心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是否有过中心,这又是关系历史格局的大问题。如果把“中心”看成是高于一切和一成不变的,这种中心论应该破除。如果把“中心”看作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文明实体,各以其物质的和精神上的成就影响过历史的总体,历史的实际告诉我们这样的“中心”是屡见不鲜的。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时期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地区或国家以其成就和影响作用于历史,就会在历史上形成一个个“中心”。中心有时只有一个,有时往往在世界上形成多中心的局面。人类文明发祥于亚非,稍后又出现了爱琴海文明,从东到西,产生了好几个各有特色的文明中心,即人们常说的几大文明古国。它们各自作为一个文明实体,确能以其独特的贡献而在历史上占有自己的地位。历史有量的变化,有质的飞跃。它在发展过程中会有起伏,有曲折,然而总的势头是不断向前的。具体说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它们对世界历史的作用和影响也处在恒变的状态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局。当它们衰微了或者消逝的时候,作为文明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旧中心消逝了,新中心会产生出来。

到底西欧是不是世界的中心?讲世界近代史是否以西欧中心?这是首先必须应该弄清的问题。资本主义欧洲崛起成为支配世界的“中心”,而前资本主义的亚非拉则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沦为依附于欧洲的从属地位。世界历史格局的大变化的最重要特征即在于此。资本主义虽不尽萌发在欧洲,却在欧洲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而且以巨大力量到处摧毁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近代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作为生产力首先在欧洲发展起来,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从而使工业生产以致整个经济领域都长期占有优势。因此,不能把欧洲作为世界近代史出发点的任何观点都不加分析地一概斥之为“欧洲中心论”。离开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来谈论“欧洲中心”是没有意义的,而否定欧洲作为世界资本主义中心的历史地位,也是非历史主义的。

谁是时代的中心?并不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可以成为所处时代的中心,只有那些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那些率先实现先进生产方式,引领时代潮流的国家和地区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心。我们既要破除“欧洲中心论”,但又要承认欧洲是资本主义的摇篮,资本主义崛起成为支配世界‘中心’这一事实。

【参考文献】

[1]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潘润涵等.世界近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5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理论;异同;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07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指世界各民族和国家产生世界性普遍联系和交往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理论,全球化理论主要是由西方国家来阐释的,两种理论都包含了全球化思想,论述了世界历史演进的过程,但两者出现的时间、背景各不相同,具体内涵也存在区别。因此,研究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并从比较中得到对当今的启示尤为重要。

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

1.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于人来说的生成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资产阶级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又与世界历史产生冲突。资本主义制度下会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世界发展的趋势只能是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才是世界历史的主体。不过这一目的的实现也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

实际上,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一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和客观基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其形成动力,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其客观基础;二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开拓者和实现者,开拓者是资产阶级,而最终的实现者是无产阶级;三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必将代替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四是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马克思在晚年提出每个国家和民族进入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

1.2全球化理论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特・莱维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提出的,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广义上讲,全球化理论是一个理论群,包含多种理论,它主要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西方。西方全球化理论基本都会与现代化理论密切相关,大多数学者都会把全球化归结为一体化、西方化。他们认为全球化理论的基点就是以资本主义来出发的,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要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就能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并实现现代化。

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不同点

2.1理论实质

理论实质是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全球化理论坚持的是唯心史观。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来源于对实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考察,并通过实践而证明了的科学、系统的理论。而全球化理论中,不可避免的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即使是批判资本主义,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2.2制度差异

马克思把世界历史看作是一个过程,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虽然在历史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自身的固有矛盾,“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全球化理论的制度基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造成了资产阶级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但他们并不承认是因其制度基础造成的,这也正暴露出其制度本质,即始终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追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和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和发展。

2.3发展阶段

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都涉及到三个社会历史阶段,即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社会,但它们存在本质区别。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资本主义并非是历史逻辑的终结,而是新的社会形态的开始和准备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并没有达到社会历史发展的顶峰,它终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因此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未来社会是指共产主义,即它所提倡的发展阶段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全球化理论也同意人类社会经历三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终极性发展阶段,它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顶峰,是人类社会最优越的制度,即未来的社会形态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不会发生社会形态的更替,而且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矛盾是可以缓解和调和的。实际上,全球化理论的这种观点有自欺欺人的意味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并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消灭。

2.4发展途径

在谈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途径的问题时,马克思也是基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分析的。马克思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要想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更大发展的话,一方面,作为国家,必须加强同中心国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和联系,积极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要结合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实际,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依赖。马克思始终认为各国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每个国家的发展模式都不可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知道”。新左派全球化理论中的依附理论认为在“中心――”模式中,作为的发展中国家依附于中心国家,自身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摆脱对中心国家的控制和依赖,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这种观点是与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相违背的。

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相同点

3.1物质基础

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物质基础,即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的生产力基础。马克思强调大工业的发展创造和稳固了世界市场,并且消灭了各国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越来越依赖整个世界,就促进了世界历史的产生。同样的,全球化理论把全球化的动力理解为工业文明的衍生形态――信息文明为基础的资本的集约化和技术的发展。因此,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全球化形成的前提。

3.2联系与交往机制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中介。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交往因此而不断加强和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和交往也加深了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西方全球化理论认同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交往机制,同时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将向着更紧密的方向发展。

3.3研究视野

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都坚持了全球化视野,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着眼于全人类的解放,阐明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由资本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全球化理论以资本主义创造出的巨大的生产力为炫耀,在全球范围内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企图干涉其他国家的人权以及向别国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应该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认清两者的本质,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

4研究两者的异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4.1把握我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打破了“欧洲中心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我国在长期的摸索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条道路遇到了挑战: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在世界上也在我国造成了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二是资本主义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对立的;三是资本推动的全球化为掩盖其获利的真实面目,往往会带着“友好”的旗号,并以日常化的生活方式向全球扩张,使人们不容易识破其真实面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挑战,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我国国情为基础而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未来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4.2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关系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而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应当看到,资本主义内部虽然有其固有的矛盾,但通过其自身调节使得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甚至一些符合我们实际的优秀的促进教育、医疗等发展的积极措施也可以借鉴;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向我们传递他们的价值观念,我们要加强防范,不能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骗,以避免大的灾难的发生。

同时,正如当今我国的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一样,我们还应该处理好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应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加强同他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为我国今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4.3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他肯定了世界历史发展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人的解放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程度相一致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所追求的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以及人的发展的异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作为具有全球化思想的两种理论具有共同之处,但由于两者理论实质、制度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必须辩证看待。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才算是真正达到目的,因此,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此为基础抓住机遇,以积极的态度、合理的对策应对挑战,才能不断地为改变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6

一、当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什么是全球化?英语中“globalization”意指“全球化”或“全球性”,它由形容词“global”(全球的,全世界的)派生而来,而“global”又来自拉丁语中的“地球”观念。全球化概念最早应用于国际经济学,它由“一体化”转变而来。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欧洲统一的现实所触发,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一体化”(economicintegration)理论,如巴拉萨(B·Balassa)在《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对经济一体化作了这样的解释:“一体化既是一种进程,又是一种状态”,“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受政府的任何限制。”(注:B.Balassa:thetheory&economicintgration,1962,p101.)到60年代,世界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特别是70年代石油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中的全球因素成为社会科学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化概念不仅在国际经济学,而且在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文化学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国际政治学主要是以“相互依存”的含义上使用全球化概念,国际关系理论史学家詹姆斯·多尔蒂和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评述说:“相互依存这个名词被用来表示全球性体系中各种关系的特点。根据这一概念,一个真正全球性体系在历史上首次要求人们对国际关系进行研究时采用‘地球中心’的方法,而不是采取‘民族中心’的方法。”(注:〔美〕詹姆斯·多尔蒂、罗伯特·普法格茨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47-148页。)全球化概念在国际文化学上的应用,是与关于“世界文化”的理论紧密相关的。国际文化学者认为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起作用的文化的生长与加速发展的复杂的整体过程,特别是世界整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他们认为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不断地受到全球交流技术和媒介网络的冲击,它逐渐通过并在这种冲击中进行跨国综合或全球综合。可以看到,全球化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它从各个不同方面揭示20世纪末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特征,因此,它是一个描述时代性的概念。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以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为开端,至今历经100多年。从100多年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看,全球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劳动力的大规模的国际性流动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第二阶段是经过“一战”、“二战”之后,于50、6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阶段以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体制的形成以及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为特征;第三阶段滥觞于70年代,到80、90年代形成一股强劲的浪潮,它是在新的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的背景下,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及扩散、资本在全球范围大规模流动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国际化等为重要特征,这股浪潮方兴未艾,其影响空前广泛而深刻。

全球化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有质的区别,它不仅是全球依存度的增加,一体化速度的加快,而且是时代的根本转变——从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转向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是全球化而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2页。)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通讯、交通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革命,造成了资本、商品、信息以及人的全球范围的空前流动,经济全球化趋势凸现:一是贸易自由化。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在某些国家某些时候有所回潮,但各国间开放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消除贸易障碍的趋势不可逆转。二是资本国际化。“失去祖国”的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驱使金融资本为追逐最大利润到处流动,货币及有价证券的国际贸易昼夜不停地循环于世界的东方和西方,极大地改变着全球资源配置的形式和格局。三是生产经营的世界化。对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攫取高额利润,把分支生产经营机构分布到世界每个角落,形成超脱于任何民族国家之外的生产、消费、投资体系。四是知识产业化,战后第四次科技革命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即从以物质资源的占有和消耗为特征的工业经济逐步向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作为决定因素为特征的经济的转型。正是世界经济结构包括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经营方式、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当前全球化发展呈现四大特征:

由特殊趋向一般,即由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向非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毫无疑问,全球化发端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由于先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社会化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然而,正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容纳不了在它自身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资本主义体系容纳不了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本质上是超越任何制度、民族、地域的限制,使人类活动越来越社会化的历史过程。随着非资本主义国家和民族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越来越受到抵制和弱化,尽管它目前仍拥有巨大的势能,但它终归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形式而成为历史。

由单向转向双向,即由西方对东方的单向扩张转为东西方的互动。早期全球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是迫使乡村服从城市,东方服从西方的过程。西方国家利用先发优势,摧毁了东方的万里长城,不仅向东方大肆掠夺原料和倾销工业产品,而且用宗教、办学等形式广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文化。然而全球化也为东方民族和国家较快获得工业化的技术手段、管理方式,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遇。近二三十年来,东亚国家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重心逐渐从欧洲——环大西洋地区向亚洲——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尽管前几年发生了“亚洲金融风暴”,但很快得到恢复,目前又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亚洲价值观对西方的影响日益广泛。东方的快速发展,宣告了“欧美中心论”的破产。全球化≠西方化,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由单极趋向多极。从主导力量看全球化进程,可以归纳为单极的形成和更替、两极的对峙和多极的兴起这样三个阶段。19世纪后期的几十年,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用武力摧毁了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的古代文明中心,把这些一度繁荣昌盛的地区文明中心纳入到欧洲势力的控制范围之中,西方中心得以确立,而大英帝国以其庞大的殖民地成为中心的中心。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欧洲中心向美国中心转变,二战把美国推上了世界霸权的地位,由美国霸权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使美国式的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全球泛滥。战后,美国中心地位受到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以及取得独立的第三世界的挑战,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了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两者都竭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军事体系和思想体系。80年代后期集团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经济地位在世界经济总体格局中明显下降,其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在全球范围及其国内受到了批判和抵制,而许多被压制的力量和新兴力量纷纷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身份意识和参与权利,形成经济多极、政治多极、文化多极的局面。单一中心主导或两极分立的全球化让位于多元推动、多元共存的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由经济层面向文化、政治层面整体推进。经济的变化必然引起政治、文化的变化。为协调世界范围的生产和流通,优化资源配置,避免经济冲突和经济危机,不仅需要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加强经济协作,而且也需要加强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军事协作,于是通过联合国等组织形式,各种关于人权、人口、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协议或宣言以及防止核扩散、禁止化学武器等协议和宣言相继制订,各国家在国际义务和权利上日益达成共识,传统的政府间关系正在向现代政府间关系转化。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推进,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显现,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束,各种民族的文明、文化的交往和交流以及冲突和竞争成为世界突出的问题,各种“多元文化主义”、“文化间主义”、“跨文化主义”以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成为90年代的一种显学。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一体化。

全球化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渐次推进、整体互动的过程已成为当今全球化的十分突出的趋向。甚至可以说,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价值的冲突已触及到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核心问题。人是全球化的主体,人的观念主导着全球化进程的取向,而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也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全球化演变的关键。全球化进程中经济转型、政治改革以及社会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发挥导向、创新、整合的功能。有学者在研究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风暴的产生原因时,发现亚洲近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存在问题与东方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东方民族特有的重整体、重道德和节俭等价值观念,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能成功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发展民族经济,把稳定与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然而这些国家在维护民族价值观念中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不够,封建主义的根基未得到较彻底的清理,就为日后在金融全球化中出现危机留下隐患。以个性发育不充分为基础的整体主义,压抑了民主的发展,导致了政府、金融、企业结为一体,容易造成特权和腐败;以法制精神发展不足为基础的大家族主义,妨碍了金融运作的规范,造成了大量无人负责的呆帐、坏帐;以理性精神不完善的东方权威主义和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有助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稳定,但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引发社会大动荡和经济大倒退。可见,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各民族、国家、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卷进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之中。然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自觉地参与全球化,能否尽可能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又尽可能有效地减少其负面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的文化修养、理性思维、心理素质的状况。100多年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以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驱动的全球化的发展,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以十分尖锐的形式提了出来。全球化极大地扩张了人改造自然的范围和能力,但同时又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过滥过度的开发,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正在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全球化迅速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但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并不自然而然地促进人类生活的幸福和和谐,反而造成人的关系的冷漠化,导致人的安全感、满足感的失落;全球化带来了财富的涌现和流动,然而它又造成了社会分化和人的心理的失衡,造成了物的关系对人的压抑;全球化促进了各民族的普遍交往和相互依赖,然而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的存在又给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合作带来新的障碍和矛盾,甚至从价值、宗教矛盾发展到军事冲突。因此,不研究全球化进程中民族的文化底蕴、文化价值问题,我们就难以从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变化中把握其深层次的动因,难以合理地解释和说明当代人类精神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矛盾,科学和文化的使命要为全球化从自发向自觉的提升,从矛盾冲突向整合协调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罗伯逊在其1992年出版的《全球化》一书中针对沃勤斯坦关于世界体系理论的“经济主义”,即忽视文化的倾向,强调提出全球化是主体辨认自己与全球人类情景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生命形式进行互动,认识世界,表达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同时又确认自己的身份。不应该孤立地讨论政治、经济层面上的东西,而要分析全球文化的独立动力以及“文化因素”在目前世界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费金斯通大力主张从文化角度研究全球化。他在《理论、文化和社会——社会批判理论的探索》杂志1990年《全球文化》专刊中指出,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使得经典社会学和二战后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无力诠释新现象、新问题。经典社会学观点由于把社会等同全世界的民族国家而无法全面理解全球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则长期使文化依附于结构性发展,并搁置了文化与文化体现者之间的关系。他不仅认为全球文化相互联系状态的发展也是全球化进程,而且强调文化发展对全球化的能动作用,还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作了后现代主义方法的研究。

二、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基本方法论

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时代特征、一般规律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尽管马克思没有看到像今天这样的全球性问题,也没有系统的全球化理论,但他从全球视野阐发的“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确实为我们研究当代全球化问题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对全球化,或者说对“世界历史”的研究可分前后期,在前期他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是同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在后期,他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主要同对东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总体来看,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亦即全球化的观点有三个方面:

1.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人类历史之外的什么“世界精神”“漫游”的产物,而是以工业技术革命为代表的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必然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这种分工又引起商品交换的扩大,而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则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他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气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2-133页。)“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页。)

2.全球化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是经济活动世界化的过程,而且也是精神活动世界化的过程,它标志着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和新的文明形态的创立。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文明是指资本主义文明——作者注),它使乡村服从于城市,农业民族服从于工业民族,“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为了追逐利润,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到处开辟市场,到处安家落户,把生产和消费日甚一日地变成全球化的。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全球化,农业社会的狭隘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地域藩篱被打破了,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来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瓦解了,一切国家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仇外心理在日益消失。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全球化,文化也日益打破其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5页。)

3.全球化是人的发展过程。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的个人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的历史,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88页。)而“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马克思认为,以生产力普遍发展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是个人及其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普遍交往,一方面在一切民族中同时产生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得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而最后,狭义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6年莫斯科英文版,第27卷,第49页。)只有实现普遍交往,“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89页。)然而,“历史向世界转变的过程”既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又作为一种盲目的、自发的和异化的过程和力量与人相对立。“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89页。)“世界历史”就在这种普遍性的生产、交往与普遍性的个人的互动中,在人的主体化和异化的互动中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迈进。

马克思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全球化一般过程的阐述是博大精深的,不仅作了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的分析,而且作了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这个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且描述了这个过程的生动的现象,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逻辑的。透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出贯穿在这个理论的基本方法论,这些基本方法论构成了他的全球化理论的活的灵魂。

1.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方法。历史尺度,就是社会客观规律的尺度,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基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不断运动变化的自然历史过程。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的合理与否、作用大小都视其是否适应、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客观的基本的标准。这一点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形形的唯心史观从根本上区分开来。马克思又认为,历史是由有目的有意志有激情的人自觉创造的,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人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最终目的,因此,价值尺度,就是反映人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的尺度,是判断社会进步的最高尺度。这一点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其他形而上学的庸俗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从根本上区分开来。在促进生产交换和消费的普遍化,促进交往关系和精神生产的普遍化的意义上,马克思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伟大的划时代的贡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卷,第279页。)资本主义仿佛魔术般地把无尽的财富从地下召唤出来,它在100多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人类世世代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然而,由于资本主义自身所固有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根本矛盾不可克服并日益扩大,使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日益社会化普遍化的同时暴露了它的有限性和暂时性;它在消灭民族的狭隘性的同时又把一切文明资本主义化,威胁着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在促进人的普遍流动和发展人的能力的同时又使人成为市场体系的附属物,市场价值决定着人的知识、尊严、良心的价值,交往、文化的世界化反面造成了“单向度的人”,贸易和交换自由反而剥夺了人的人格自由。马克思在这里不仅用历史尺度对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作了无情地批判,而且运用价值尺度对这个“世界历史”形成的野蛮的、血淋淋的一面作愤怒的揭露,彻底抹去了罩在资本主义文明上的灵光。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正确认识世界世界意识

历史教育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在一个风云变幻、纷繁复杂而又日趋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客观地评价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已经成为学校历史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事实上,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仍然与这一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整体的、全面的、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认识世界、社会和人类;要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学会用理解、尊重、平等的观念看待世界文明;要懂得合作和共赢,关注人类共有环境,热爱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们必须做到:第一,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与方向,认识世界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程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文化政治制度及生活方式。第二,要让学生以宽广的胸襟、世界的眼光,认识世界的一体化和多样化,尊重并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第三,要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的贡献以及当代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树立平等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第四,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对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世界冲突、和平与发展等重大问题予以关注,形成懂得尊重、懂得共享、懂得合作、懂得担当的世界意识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历史学家赵亚夫先生指出,“历史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想教育,是有关社会认识和历史认识观念的教育”。时代特点和历史教育的使命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1.让学生用全球的视野认识中国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学中,让学生既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也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这样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增强对中华文化历史的认同,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价值观念。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两节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结构限制,以专题“古代的中国与世界――手工业和商业”形式让学生展开研究。学生借助于图书馆、互联网等手段查阅资料,了解了中国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也了解了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进而了解了世界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学生认识到,一方面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曾吸收借鉴许多国家的先进文化,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又不同程度地、以持久的魅力影响了世界。

在近代史的学习中,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与世界历史,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在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段历史是中国的屈辱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还是资本主义血腥和肮脏的发家史。学习这部分内容,应该结合晚清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认清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古老东方文明的冲突,明确资本主义是当时的进步潮流,中国落后于世界必然要被卷入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通过这样古今中外的历史联系,提高学生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内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经济曲折发展、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开放后的中国如何把握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参与世界文明进程并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去完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2.运用跨学科的方法综合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世界的能力。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并非由单一因素构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等视角和历史分析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例如,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仅仅从历史发展本身入手是不够的,还要结合中国内陆为主、幅员辽阔与古希腊海洋为主、岛屿林立的地理环境,结合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认识古代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加强学生的世界意识,需要师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需要师生搜集、阅读和分析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资料,发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解释历史与现实的问题;需要师生、生生共同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

3.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世界的现状和未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谈到课程基本理念时提出:“在内容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今天的高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各国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世界里,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历史与时事热点的联系,加强世界意识教育,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可以体现历史教学的真正活力。从思想教育功能上看,历史教学只有结合时事热点,结合学生身边的现实,才能发挥其史鉴功能,引起学生思想共鸣。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上看,是培养学生以唯物史观为依据,从具体的史、事出发,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阐释历史问题,发现历史规律。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两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教科书否认侵华事实等时事热点问题,分析这些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外原因,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本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中日围绕问题的争端”“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本质,让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现状及未来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

4.运用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提高历史学科素养,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认识世界。在中学阶段,可以让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从全球的视野来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既要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及其历史的发展形成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又能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理解、尊重世界其他民族的文明与发展,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从而培养自己国际协作观和全球史观。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多渠道、多角度了解中外历史,以提高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去自主研究和体验,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去伪存真,了解历史的真相。教学中笔者迫切地感受到,由于对世界缺乏直接的了解,受历史教材编排和传统观点的影响,学生对当今世界很多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明发展,教会学生运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各种学习资源去自主学习,从而广泛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各国历史和文明,让学生深刻理解世界各国人民都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没有优劣之分。今天的世界需要彼此尊重、包容,需要建立平等的政治经济新秩序,远离战争,各国人民才能共享人类尊严及和平生活。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世界古代史

长期以来,有关世界古代史的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尤其是在新课改实行前十年,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几乎已经从各类中学教材中消失,这是令人非常痛心和失望的,也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违背。幸好,国家教育部门及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加入了有关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这一方面完善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发展,特别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上好中学世界古代史部分的课程,如何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种挑战也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与想法。

一、如何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全球史观

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其中是这样规定的: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但是,由于世界古代史在教材中的长期缺失,这种多文明的全球史观一直得不到体现,也使得高中世界史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异常难讲,因为学生们对西欧中世纪,对世界古代史缺乏必要的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对文明多元性的展示,培养学生们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的意识。

以《必修三》的希腊罗马文化题材为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明白,随着黑暗时代的过去,古希腊罗马和中国一样,都表现出了在文化上的非凡创造力。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陆群雄逐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私学兴起,百家争鸣,诸子思想文化是东周时期最卓越的文明成果,左传和楚辞则是历史学和文学的瑰宝。与此同时,古希腊人也以崇尚自由、人本观念和民主政治在西方闪耀,其中诞生了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优秀的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著名的史学家,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贡献突出的科学工作者,这些都影响着西方人的情感理想和信念,为西方人提供了精神的食粮和心灵的归宿,它和中国文明一样的璀璨,一样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突出这两个文明的比较对这两个文明的比较。例如希腊罗马的城邦民主和秦汉的中央集权的比较,希腊罗马土地制度和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比较,希腊罗马哲学和中国诸子百家的比较等,这种比较可以引导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引导他们自觉地把古代各国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古代历史进行对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世界古代史的学校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又打通了中外历史,培养了学生从中国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中国的世界意识和民族意识。

二、如何个学生一个完整的世界历史脉络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行,教材出现了新的课程结构,那就是有特色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模式,这一方面突出了课程的专题性,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破专题的架构,如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世界历史脉络,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突出历史发展的继承性和因果关系。还是以《必修三》为例,就西方历史发展而言,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希伯来文明构成了西方历史发展的重要基石,他们为西方甚至世界贡献了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和犹太教(也就是基督教的前身)。如果再具体到希腊文明的诞生,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爱琴文化(岳麓版教材已经有这一方面内容),原始希腊文化和古代东方文化。前两部分构成希腊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是希腊城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古典时代希腊哲学、戏剧、雕塑、史学与科学技术等的繁荣兴旺正是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起步的,后者对希腊文化的影响巨大,许多成果成为了希腊文明发展的因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发展是有脉络的,有继承性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这种继承性。

其次,要突出文化之间的往来,让学生明白文明之间并不孤立。例如,印度的佛教艺术受希腊影响,形成了犍陀罗艺术,这种艺术被佛教带到了中国,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佛教艺术。秦汉时期,中国和罗马帝国之间有过往来,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的使节来到过中国。可以说,这些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的同时,也都为各自文明汲取了新的营养,增强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促进的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如何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注重课程育人,确立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承担人文功能的历史教育,在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方面,世界古代史的作用难以替代。世界古代史的基本任务在于讲述这一古人类历史99.9%以上时间的人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过程与规律。可以说,世界古代史自身就是一个闪闪发光的资料库,对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9

一、“世界历史”的概念厘定

“世界历史”概念是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起点,厘清这一概念是深入研究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论述说明,正确理解“世界历史”概念需从“结果”入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中,“世界历史”无疑是作为世界各民族和国家产生世界性联系和交往的结果而出现的[2],因而“世界历史”指“16世纪以来建立在大工业和各民族普遍交往基础上日益形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它强调的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性联系以及人的发展和最终解放”,“其空间内涵不包括16世纪前各民族、国家、地区相对隔绝、彼此孤立而尚未形成有机整体的历史”[3]。有人将此看作是对“世界历史”的狭义界定①,认为这样的界定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在作为世界史的历史之前的历史,并在一种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将“世界历史”归结为自人类产生以来的总体历史。

二、世界历史的形成前提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世界历史的进程发端于15世纪中叶的世界地理大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4](p110)正是由于15世纪对未知领域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主义才逐渐生成,各地的冒险家和征服者纷至沓来,并以武力和贸易手段将亚洲、非洲、美洲变为殖民地。伴随着这个过程,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与此同时,对殖民地的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起来,世界各地域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得以打破,人类社会真正转向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成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前提。

三、世界历史的行进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4](p114)。在资本主义扩张和发展的推动下,世界摆脱了封闭、隔绝的状态,每一个人的需要都开始依赖于整个世界的发展。正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世界的传播,才使世界以东方落后国家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联结为一体。具体说来,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开创性和推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之一在于为“世界历史”的出现找到了实证性的物质动力,即生产力。马克思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4](p89)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状态是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联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以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使“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5](p104)。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最初的地域性局限逐步消失,世界市场的雏形日益呈现。但此时的世界市场仍是有限的,真正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得益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因为“现代的大工业只有在经常扩大,经常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可能存在。大量生产的无限可能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本和劳动力的不断排挤,迫使现代的大工业非这样不可。”[6]世界市场的形成意味着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因此,世界历史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是大工业的发展“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消灭了各国以往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4](p114)。没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历史就无法向世界历史转变,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只是、也只能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基础上才开始生成。

第二,资本的促成作用。资本不自觉地充当了世界历史形成的驱动力之一。最初的资本形态是中世纪欧洲城市行会里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①。随着等级资本向现代资本的转变,“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5](p391)“资本越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5](p33)。在马克思看来,正是由于现代资本无限增殖和扩张的本性使然,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才得以实现,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是资本扩张的过程。

第三,资产阶级的推动作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定要让资产阶级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主体,“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4](p274),“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的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4](p276)。资产阶级因消灭了以往各国闭关自守的状态,并“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4](p276)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四、世界历史的产生机理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世界历史的产生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发展的结果,因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4](p68)由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生产的社会化必然会促使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分工深化意味着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现实地依赖于他人,因而分工深化的结果就是普遍交往的扩大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世界往的出现。对于“交往”,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多部著作中广泛提及,他用“物质交往”、“精神交往”、“世界交往”等不同概念对交往问题做了细致分析。他认为,由普遍往向世界往迈进的“交往革命”是世界市场产生的基础,而世界市场的出现则“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世界市场使世界各区域之间在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密切联系使其形成和发展成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生产力、分工、交往和世界市场不但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中间环节,其中的逻辑关联可以表述为:大工业———分工的深化———普遍交往———世界往———世界市场———世界历史。

五、世界历史的演进特征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以资本主义扩张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扩张必然会造成世界历史体系中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实则是一种以发达国家和文明国家为中心的依附结构,因而建立在资本主义扩张基础上的依附结构体现了世界历史演进的本质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种由发展不平衡引起的依附结构是多元的,不仅体现在东方落后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就像他们所描述的:“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p277),而且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这是因为“国家之间可以不断进行交换,甚至反复进行规模越来越大的交换,然而双方的赢利无须因此而相等。一国可以不断攫取另一国的一部分剩余劳动而在交换中不付任何代价”[5](p402)。

值得注意的是,以发达国家与文明国家为中心的依附结构并非永世存续的。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虽然落后国家进入世界历史进程的方式是强行的和暴力的,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世界性反应最终会使汇入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所有国家向着“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因此,这种以发达国家与文明国家为中心的依附结构会随着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融汇而自行消失。六、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在早年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曾借助哲学分析方法对世界历史道路作了一般性的概括。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虽然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掠夺为世界带来了灾难,但每一次的灾难都是以进步为代价的。在对资本主义辩证理解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将资本主义看作是各个民族和国家进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基础和必经阶段,经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世界历史进程是每个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模式。但在晚年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俄国公社的特点进一步指出,东方国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7]。这一论断表明,东方国家有可能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历史发展道路,即不历经资本主义的“洗礼”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这一思想被称为历史发展的“跨越论”。“跨越论”是世界历史理论的补遗和延伸,也是对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新阐发。围绕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和晚年时期对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阐释,学界掀起了关于“单线论”和“多线论”的争论。“单线论”者据守马克思恩格斯早年思想,坚持经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单一模式;“多线论”者以“跨越论”为思想武器,坚持世界历史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单线论’是把‘历史发展规律’混同于‘历史发展道路’,从而把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简单化为‘历史发展道路’,而‘多线论’则把‘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发展道路’截然分开,从而把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绝对化。”[8]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主流道路,而各个国家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又会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但这样的道路是个别情况,具有特殊性。所以说,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统一体。

七、世界历史的最终归趋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世界历史缘起于资本主义发展,但其终点未必也必然属于资本主义,相反,其最终归趋是共产主义的诞生。这一客观趋势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使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会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从而使资本主义丧钟响起,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现实基础。与此同时,世界历史的发展造成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这无疑会使无产阶级的存在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而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4](p87)。因此,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与世界历史的最终归趋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4](p89)。

八、“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

首次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命题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但他采用的是从先验的前提出发来解释历史的形而上学方法。与此相反,马克思则从现实的历史出发,通过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重构了新的世界历史理论。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多部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世界历史”理论,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世界历史”理论还不足以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直至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问题日益凸显,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成为一个研究全球化问题无法避开的话题。全球化的出现凸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预见性,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可能的联系,但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理论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之间绝不是等同关系,而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有一种理解将全球化视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延续,或者说“全球化理论不过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一个方面的表达和验证”[9]。不仅如此,也有人指出:“‘世界历史’是相对于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与地域历史而言,是指世界开始有了一部相互依存和影响的统一的历史,但在这里历史活动的主体及其基本单位是相互独立的民族国家;‘全球化历史’则是指世界各国的历史变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愈益朝着跨国化方向发展。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和更高的发展阶段。”[10]无论从何种观点出发,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解都不能从时下对全球化理论的认识的有色视角出发。重返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话语体系可以发现,二人对世界历史理论的精辟论述是以唯物史观为独特视角,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来把握与全球化关涉的世界交往、世界市场等范畴的。时隔100多年,虽然历史发展赋予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世界历史”许多新的不同特点,但全球化的出现的确印证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使这一理论成为全球化理论的一大重要思想源头。正确把握“全球化”需要对其在现象层面的表现和在本质意义上的表现进行区分。现象层面的全球化因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操控而带有新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色彩。它鼓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所带来的结果是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平衡以及国家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在这一层面上,全球化发展的终极指向是资本主义的胜利。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则可以使我们对全球化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层面。在这一层面上,全球化依然是以经济的全球化为主要标志的,依然是资本、市场等要素扩展的结果。但它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诞生和成长于这一过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会为其注入新的价值趋向,并会随这一过程的深化和发展而实现完全的复兴。在这种情形当中,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并非资本主义的胜利,也非两种制度的趋同,历史在竞争中留下的“最后一人”[11]注定是共产主义。尽管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世界历史”有巨大区别,但全球化的实质及最终归趋仍没有逃离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规定,“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全球化及其新特点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世界文化发展史篇10

以往我们多是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这一客观事实来分析当今的世界,并引申出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甚至现代化理论,把分析的重点总是落在要么单独分析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要么就是探讨二者在全球化时代的互动关系。这当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然而这种分析路径,对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本身的认识却并无多大的益处,对于深刻理解世界历史理论本身作用也不大。产生这种现象更多的可能是由于太过急功近利。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的渴求当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对立论的出发点尚不能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基于此的分析无疑也是不可靠的。因此对“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本身进行深入的认识无疑是必要的。然而,如何去认识这一过程,仍然存在路径问题,即从何种视角上去解读“历史转向世界历史”要给予认真的路径选择。其实,对对象的把握要想有一个真正的全面的认识还是要从本质出发,把握本质就能把握对象。因此本文就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本质视角即资本主义发展视角出发,分别在“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本质内涵、前提、过程、完成这四个层次上解读“历史转向世界历史”这一对象并力求把握它。

一、“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本质内涵:资本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表征的是世界的整体性,并认为这种整体性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个过程中资本主义是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主要体现在: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历史表现为各个地区孤立的历史,只有当资本主义出现以后,历史才表现为世界整体的历史即世界历史。

“转折点”虽然对“历史转向世界历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并不能就此断定二者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如果要证明二者确实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进行现实分析,如果二者的任何一方的变化总是都能相应的引起另一方的变化,那么二者之间就有可能属于该种情况,这种方法就是现实归纳的方法;另一个是进行内在的逻辑分析,就是从逻辑上推导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本质内涵,这种方法就是逻辑演绎的方法。本文结合这两种方法设定了一个“循环论证”模型,就是参照现实情况后假定一个事实,然后按照逻辑演绎和现实归纳的方法分析和综合问题,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印证,最后的结论和假定的事实也相符合,就说明假定成立,二者关系确实如此。所以我们首先假定“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本质内涵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下面我们就开始基于这种假定的分析。

“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既可以看作一个处在运动变化中的客观历史事件,又可以看作是一个静态的时代分析标准。因而把握“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本质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动态的把握,另一个是静态的把握。从动态中进行把握,就是通过微观分析劳动和资本各自的运动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分析历史中各个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矛盾是如何相互作用而引起历史的转向的。而从静态中把握,把这一客观历史事件整个地纳入一个时代中,需要宏观地进行,从一个时代的整体特征上把握。动态性的把握不过是对静态性把握的一个整体的解释说明。动态把握中,“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既是劳动辩证发展的结果,又是资本自我否定的必然归宿。”[2](p169)静态的把握中,能够称得上一个“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时代的很显然只能是资本主义,这是因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3](p42)。因此从宏观上,可把“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本质规定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从微观上,可把“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本质规定为劳动和资本的相互运动的结果。

所以“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所展示的不过是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表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这多方面多层次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性整体特征,即整个世界是在普遍交往的网络下通过劳动和资本的矛盾运动而构成一个整体的,表现为总体性的发展。所谓“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内涵不过就是世界历史的总体性或整体性的形成过程的一种说明。具体包含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其实也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标准和尺度。

“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第一个标准是空间上的世界历史整体性。所谓空间上的世界历史整体性不过是说整个世界范围形成一个整体,地球上的任何地理空间都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而是纳入到一个交往体系之中。这个交往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一个很时髦的词汇来形容,那就是“全球化”。

“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第二个标准是时间上的世界历史整体性。所谓时间上的世界历史整体性是说整个世界在历史时间上不再是不同时代,而是都表现为现代性(资本主义性),不论是已完成的,还是正在进行的,无论如何都带有现代性的特征。任何背离现代性的地区都会被现代性化,而不可能游离于现代性之外。

“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第三个标准是人的全面性。人由不全面发展为全面,是普遍交往引起的新型社会分工的结果,当然也是作为同一过程的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程度是人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4](p89)反过来说,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程度和人的发展程度是一致的,这样当然可以用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作为“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标准。我这里讲人的标准特意地加上全面性的限定语,这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是两个阶段的产物,自由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前提,在资本主义的阶段即“历史转向世界历史”阶段,人只能由不全面发展为全面,而不是发展为自由,只有在共产主义时代人才可能发展为自由全面。

“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这三个标准同时也是它的三个本质内涵,这三个本质内涵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得以实现的,因而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这三个本质内涵或者标准的实际表现来认识“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状况。

二、“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资本主义形成

“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是一个历史进程,它的启动、运行和完成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我们这里讲的“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是从整体上来讲的,当然整体的前提无疑也是启动的前提,故而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是如何开始的,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的。

由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发展史,那么“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无疑就是资本主义的形成。这是一个很显然的结论,因而我们的焦点就会转向资本主义是如何形成的,它是怎样作为“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的。我们这里的分析不纯粹是一种历史史实的复述,我们主要采用逻辑的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分析在逻辑上资本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这牵涉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因为资本主义的形成肯定是从它的前一个社会形态解体中形成的。这样资本主义形成之前的社会形态应该是什么呢?对于这一点国内有很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大理论派别之中。一派以北京大学赵家祥和南京大学教授奚兆勇为主要代表,主张世界的普遍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更替发展即五形态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之前的一个社会形态应该是封建社会;另一派以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为代表,反对社会发展的五形态理路,主张三阶段理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包括亚细亚社会、古典古代社会、日耳曼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形成以前的社会在不同的地区应该是亚细亚社会、古典古代社会、日耳曼社会中的一种。

暂且不去辨别两种理论的不同和识别哪一种理论是科学的,可以从两者的共性上看出,两者共有的必经的阶段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我们这里探讨的是如何从非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的。结合资本不断扩张的本性具体分析一下,不论是那一派,只要是基于对资本本性分析基础上的认为历史必然发展为资本主义,这样就会首先满足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第二个标准———时间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形成即世界各地共处于一个资本主义时代。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第一个标准———空间世界历史整体性就会伴随着时间上的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形成而自动形成,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天生的开放性必然导致空间上的普遍交往最终形成“世界历史”。就是说任何一派都会同意资本主义阶段产生的必然性,按照逻辑推演也都会同意“历史转向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主义形成的同步性。这里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的逻辑生成史所产生的资本主义是作为“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的第一层含义。

资本主义作为“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的第二层含义是建立在区分各种形态争论基础上的。日本学者望月清司在《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一书中通过大量的考据认为前资本主义中亚细亚社会、古典古典社会都无法自发地形成资本主义,而能够自发形成资本主义的只有日耳曼社会即能够形成导致城乡分工和形成市民社会的社会才能够形成资本主义社会。受此启发,通过比较和分析以及参考马克思的原论,段忠桥教授的三形态理论合理性更大一点,马克思从来没有提出过五形态理论。这样的话,历史就是从只能是西欧的前资本主义(日耳曼社会)才能发展为资本主义。沃勒斯坦从史实出发,同样得出了该结论,认为在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从来不是静止的,而是出于无休止的变动之中。它的边界范围由小到大。在1815—1917年这个时期,它逐渐扩及到全球。”[4](p5)这样资本主义必然会首先在西欧出现,而其他地区的前资本主义(亚细亚社会和古典古代社会)则必须以西欧资本主义的干涉为前提,也就是以西欧资本主义的形成为前提是我所讲的资本主义作为“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的第二层含义。

以上我们从两个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作为“历史转向世界历史”前提的含义,一个是从一般层面,一个是从特殊层面。从一般层面来看,资本主义因其本性,必然会因“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4](p276)必然会全球扩张最终导致空间世界历史整体性和时间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形成;从特殊层面来讲,西欧资本主义是非西欧地区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前提,因而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资本主义是如何运动发展的,是如何在运动发展中造成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

三、“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过程: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发展的过程导致“历史转向世界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作为它的前提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分析“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过程总体而言就是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即分析资本主义如何使整个世界彼此普遍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分析资本主义怎样使整个世界都处于资本主义主导的时代,分析西欧资本主义怎样使不能够自我独立发展为资本主义的非西欧地区发展为资本主义的。

整个世界彼此普遍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即空间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形成,是现代工业革命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首先社会化大生产表达资本本性的需求,当国内已经被资本开辟完毕之后,开辟国际市场就成为必然,这种内在的动力会不间断的促成整个世界成为依靠资本和为了资本而处在资本普遍交往系统中的整体世界;其次社会化大生产导致社会化大分工,进而发展为国际分工,国际分工进一步造成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使各个地区和民族相互关联,使世界融合为一个整体。再次社会化大生产产生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从而大大缩短交往的时间,利用“时间消灭空间”,使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空间的距离都最小化直至趋于消失。

时间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形成可以在两层意义上探讨,一层是一般意义,一层是特殊意义。在一般意义上,当西欧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其他地区还处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然而由于资本的本性,西欧资本主义必然会依靠生产力和交往的发展和扩大而促使其他地区的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解体。从而使世界各地同时处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历史时代。在特殊意义上,时间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形成,是伴随着空间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形成而形成。这是因为空间世界历史的形成以后,在逻辑上世界已经是一个普遍联系和交往的世界,而能够形成普遍联系和交往,必然是处于同一个时代即资本主义时代,这是因为前资本主义是封闭的,狭隘地存在的。因此可以说空间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形成的另一个方面的表现是时间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形成。这个过程就是“空间消灭时间”,因而前面对空间世界历史整体性形成的分析也是适合时间世界历史整体性形成的过程的,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统一为同一个过程即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地理大发现以及资本主义的侵略是西欧资本主义扩张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现实通道,通过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的侵略行为,在非资本主义的地区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文明。但是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的侵略不过是资本运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倘若不是资本的运动和社会化大生产,不会促使人们寻找海外市场,当然也就不会发现新大陆,也不会发生侵略行为。地理大发现与资本主义的侵略只是生产力和社会交往的矛盾运动的逻辑展开的一个必然环节,对世界历史整体性形成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客观事实上,而非逻辑上把整个世界都纳入一个体系中或者说在逻辑上的表现是次要的。在逻辑上对空间世界历史整体性的分析主要的还是要从体现劳动和资本矛盾运动的的生产力和社会交往二要素的矛盾运动出发。生产力和社会交往的矛盾运动引起了生产力和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原有地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被打破,从而具备扩大交往打通联系的影响力,而普遍交往则打破单一的民族地方性的狭隘的交往从而开创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把一个地区的生产力带到另一个地区,使整个世界都处于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之下。

通过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分解为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发展来分析对于认识“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过程已经是足够的了,然而这都是从客体角度进行分析。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主体角度进行分析,所谓从主体角度进行分析就是指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面性发展方面进行分析。原因在于人的全面性发展既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主体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的过程,并且在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过程中形成全面发展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5](p409),“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6](p131)。但是主体的作用是要通过生产力和交往的矛盾运动作为中介来推动“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因而最终仍然要以分析生产力和交往的运动为最终归宿。因此分析空间世界历史的形成和时间世界历史形成就已经包含了对主体的观照,是包含了主体的分析方法,因而可以说是足够的了。

四、“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完成:资本主义成熟

分析“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完成问题首先应该对“历史转向世界历史”与“世界历史第一阶段”的概念进行区分,这一点往往为学界所忽视。在学界关于该问题的探讨中,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过程,“历史转向世界历史”完成后就是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又认为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低级阶段即第一阶段,其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我们就会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到底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还是只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一个过渡,并不构成完整的单独的一个世界历史时代。

这个问题不解决并不是没有影响的。首先,假如我们认为资本主义不构成完成的世界历史时代,而只是一个过渡,那么世界历史只有一个独立的阶段,并且这即不符合现实情况也不符合马克思的文本;其次,假如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完成,那么“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这一客观历史进程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他的历史阶段在哪里呢,哪一个历史阶段才是它的载体呢?显然这些问题是无法解答的,逻辑上困惑必然导致现实社会实践指导的盲目。因此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对于这么一个貌似悖论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区分成熟的资本主义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首先在逻辑上把历史转向世界历史这样的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相对照,把世界历史进行区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后,把世界历史的第一阶段和资本主义的成熟阶段相对照。而世界历史的第二阶段当然的就是指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所以,整体上来讲,资本主义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也是它的成熟后的第一阶段。其次,在现实中也恰恰是如此,当资本主义在西欧诞生以后,历史就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化,整个世界在空间方面开始了全球化,在时间方面也开始了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当资本主义已经使全球化和现代化在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以后,世界历史的第一阶段也就形成了,同时资本主义成熟了。

“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是如何成熟的,我们前面对它的发展过程已经做过分析。现在我们主要的是分析一下“历史转向世界历史”完成的特征,也是世界历史的特征,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成熟的特征,可见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特征。关于这一特征其实前面我们已经从空间和时间以及人三个方面进行过分析。我们转换一下分析方式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这样一些更为直观的方面来认识世界历史的特征:

政治上,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主体并不因为世界历史的形成而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不是靠消除国家边界获得扩张的,而是通过复制自己的国家组织来扩张的,产生了数量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和民族国家。”[7]并且旧的政治主体之间的因为交往更为密切而变得更为活跃,已经不再存在任何独立于政治普遍交往网络之外的政治主体了。各个政治主体之间包括不同意识形态主导的国家也不再表现为单存的政治对立,而是在竞争中有合作。政治世界历史时代一个更为重要的现象是政治主体的绝对向相对转化,这个现象表现了外来干涉的合理性,外来干涉的合理性是历史发展和主体选择的共同结果,这是因为现代化的发生一个是创新性方式一个是传导性方式,作为传导性方式的现代化当然需要外来干涉,这样外来干涉就是合理的,因而绝对发展为相对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人道主义干涉同样体现了外来干涉的合理性,道理是同样的。同时人权高于的主张也表明世界历史时代是人的全面发展初步完成的时代,人的觉醒以及对人的认识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这些就是世界历史时代在政治上的表现,当然这些远远不是它的全部。

经济上,经济无疑对于表现“历史转向世界历史”这一事件更为充分。比如“全球化”这样一个词汇,本初的就是指经济全球化,单单讲全球化,而不加上一定的主语是无意义的,而目前来讲最合适的主语只能是经济。在世界历史时代不再存在孤立的各民族国家或新型的经济主体,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经济整体。这一经济整体在微观上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宏观上表现为国际经济组织两种经济形态。在经济世界历史时代,经济的世界历史性特征还可以从经济的本身去分析,经济包含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这些环节即单独地形成世界历史性的,彼此之间也构成了一个世界历史性的整体。经济本身的世界历史性形成都是伴随着技术的世界历史性、投资的世界历史性、市场的世界历史性、国际贸易的世界历史性而兴起的。并且这些实体的世界历史性本身也是经济世界历史整体性的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