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整理的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3:36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笔记;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85-01

整理数学笔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笔者认为,整理笔记就是把所学知识简化、深化、系统化的学习过程,它是学生学习获得高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注意引导。

1.整理数学笔记的意义

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善于整理数学笔记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坚持长期整理数学笔记,对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清清楚楚地搞清数学知识的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高度来认识整理数学笔记的意义,使学生能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整理,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在复习时,一打开笔记本,就心中有数,这样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数学笔记的形式和种类

笔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许多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摸索、归纳,总结了形形的笔记形式达数十种。实践证明,中学生应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整理笔记的形式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笔记形式:

2.1提纲笔记:提纲笔记就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提炼概括为有逻辑关系的纲要结构,并将所学的伪容要点提纲挈领地列举出来,从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提纲笔记的优点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字精炼、重点突出。所以,中学生要想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掌握和深刻理解,就要善于整理提纲笔记,即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公理、定理、定义等概念及典型例题的答案要点)以纲要的形式列举出来,并尽可能地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同时也可记下老师根据实际需要补充的重要内容;新的论证、新的解题方法,并及时记下其体会,这有利于继续学习探讨。

2.2卡片笔记:也称活页笔记,它就是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例如:整式的乘法公式、幂的运算法则、实数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等)记在卡片上。卡片笔记的优点是可分可合,也可以随时调换,重新排列。它是积累知识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2.3图表笔记:图表笔记就是自己将所学知识,按纵横顺序绘列成图表系统。图表笔记的优点是简明扼要,网络分明,对比性强,使人一目了然,突出内容的直观性与概括性,也便于记忆和掌握。它对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教给学生笔记方法

3.1记老师的思路,不记"教学实录".我认为,有的同学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一节课中,笔记记了几页纸,成了"教学实录"。他们过分依赖笔记,忽视了老师的讲解和思考,以为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

3.2让学生在新课中的"记录员"身份为知识的"探究员"。初中数学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因此听新课时,学生不应再当"记录员",应勇于充当知识"探究员"跟着教师的思路转,从教师分析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概念的学习中归纳总结学习新概念的方法。学生笔记只记课中的关键、注意之处,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铺好路。

3.3记自己的"闪光点"和疑问。虽然做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但若一味做题抄录,不认真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不好数学的。易错之处或重要的解题思想,要用简短精炼的词语作为评注,把闪光的智慧用笔记下来,这对提升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3.4复习课中的"单项式"笔记为"知识块"笔记。听数学复习课,学生的笔记应重视旧知识的归纳和应用过程,以构建数学"知识块"为主。"知识块"应在教师的精心示范和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收录、整理笔记,着重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如基本方法、技巧、基本图形、典型习题等,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初步的系统化、概括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所学的新知识应用于实际形成新的技能作准备。"知识块"的收录和积累无疑对学生良好学习惯和人格品质的培养大有裨益,而"知识块"的组合补缺和化归又能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甚至创造能力。

3.5笔记不能"记完就扔"。笔记记完就扔就失去了意义。数学好的同学一般都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例如可以分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作剖析;还可以将笔记整理为"妙题巧解"、"方法点评"、"易错题"等类别。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序,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

3.6问作业,有技巧。有的话天天说,却未必有效果。有些家长一回家就马上问孩子功课,这样极易引起孩子的心理反感,为什么我们不问问:"今天你什么课上得最有意思?"、"你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你借到了什么新书?"……假如我们对孩子的精神生活表示淡漠,只是想到营养与成绩,长此以往两代人感情会产生隔阂,心灵就很难沟通了。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2

关键词:笔记板书听课内容课外整理位置

在我们的学生中,学生的课堂笔记往往记得很不规范。有的因为懒惰,书本上干干净净的;有的则非常勤快,记的东西比书本的内容还多,密密麻麻,对课后复习、考前复习不利,使笔记失去应有的效用。有的因书的空白地方小,则到处牵线,钓鱼似的,复习的时候也不知道哪跟哪了。这和教师的指导是有关系的。有的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昂扬,意气风发,忘了该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铭刻下那里的精彩;而有的教师则一味地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使学生笔记记得非常冗长。语文课堂笔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课堂学习上的一切内容,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记,要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所选择,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呢?

一、记老师的板书

教师的板书是通过教师精心计划设计好的,从板书上能突出教师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板书对所教学的内容一目了然。记好板书,有利于我们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除理科题的演算过程外,一般应完整地记下主板书的内容。教师为了强化重点难点,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我们这样设计,层次清晰,揭示了文章的心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突出了重点,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有了总体的了解,对复习巩固有很大的帮助。

二、记听课的主要内容

笔记时,既要注意老师讲解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抓住讲解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记下关键语句。要注意记下老师提醒的应注意的问题和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记下基本概念的要点,基本原理、定理、规则等的主要论据、论证方法、运用范围及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等。老师在讲到重点或难点内容时,总会有一些暗示的:他们或者在讲前有意停一下,以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在讲后把内容重复一遍,以加强你的记忆。我们要悉心观察,及时笔记。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我们要抓住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忍饥挨饿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可怜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并看见了四次美好的幻觉,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的火柴梗冻死在街头。文章的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四次美好的幻景: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火炉、肚子里填满食物的喷香的烤鹅、挂满礼物的美丽圣诞树、疼爱她的慈祥的奶奶。”等内容进行课堂笔记

同时要切记,记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正常听课和思考,这就要求在记笔记时把握好时机。记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没记下来的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记笔记的内容一般是:①知识的重、难点。②知识的疑点。③记书本上没有、老师补充的知识点。有些内容则无需记笔记:①次要的知识。②一看就懂的内容。③教材中的一般知识。

三、笔记应该记的位置

不少同学都有课堂笔记本,记在笔记本上当然不错。但根据经验,课堂笔记尽可能记在课本上。课本每页的上、下、左、右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生字、生词可记在左、右空白处,段落大意可记在每页结束处,重要的句子、语段分析可记在上、下空白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可记在课文最后的“思考与练习”处,文章的一些背景资料与文学常识可记在课文标题处。实际上,课文上的空白之处足足可以容纳下课堂笔记的全部内容。如果实在不够,可在课文最近贴上一页白纸,把记不下的记在这页白纸上。这样记笔记,复习起来就方便了,就不用一会儿翻课文,一会儿翻笔记本了。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方法,究竟记在什么地方,还应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实际情况而定。方法常常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例如预习、初读课文时,一般要求学生用统一的符号圈出生字新词或四字词语,【】方括号表示词语,短横线表示生字。勾画出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或重点的语句,常用的符号有“”线或“”线。而用“?”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语句。用“”线作为分段标记。这样,学生在预习、初读课文时既能按要求完成目标,又能省时,把主要精力花在熟读课文上。“中心思想”可用“中心”来表示,“段落大意”可用“段意”来表示,甚至还可用用“o”、“X”、“”等符号来表示特定的内容。一般来讲,课堂笔记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四、笔记应该与学习材料放在一起

开个玩笑,其实,意思就是无论你记什么笔记都要时刻将你的笔记与你的学习材料放在一起。博华喜欢小的笔记本,因为它们可以夹进书里,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用一张纸,既可以当书签又可以记笔记。用笔记本做笔记的优点是:资料都集中在一个本子上,便于携带;缺点是:笔记本里面所记录资料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便于整理,即不便于进行资料的前后调整、增加以及删除,因为你在一页上改不了几遍就会乱得一塌糊涂。笔记卡片――作为活页纸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就在于“活”,完全听从你的管理,不受什么限制。既可以保持笔记本记笔记的优点,又可以弥补笔记本的“不灵活”,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日后查阅、保存。经过读书卡片的日积月累,你的资料会不断丰富,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总结,你就会得到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五、在课外做好笔记整理

课后在整理笔记时,在笔记本的留出部分加边注、评语、感受等。这些标志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回忆和学习提供线索。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自己当时可能漏记,书写也许会很潦草。下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方便日后复习。另外,不能因为记笔记而耽误听课,我们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在记笔记时首先要注意它的实用性,重点记录那些我们没有掌握的、或者是资料中很少见的知识点。

总之,恰到好处的课堂笔记,对于把握教学的重点、要点、难点,更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3

一帮助学生认识记笔记的重要性

第一,记笔记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起活动,可促进其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第二,记笔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课后整理笔记是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复习,掌握其知识重点,理清顺序和思路。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又有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第三,记笔记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知识。笔记可以记下书本上没有的或书本上没有明确描述的定义、计算方法、解题方法等;笔记可以记下老师在课堂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如此不断积累,便会获得许多新知识。

二指导学生掌握记笔记的方法

第一,在新学期开始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式样,不一定要全班统一,记录的格式老师介绍几个例子给学生参考。开始学记笔记时,老师要提醒需要记的内容,课后抽出一定时间辅导学生做笔记,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第二,引导学生搜集记笔记的方法与诀窍等方面的知识,老师也可以提供自己搜集的信息或自己的心得。可以组织大家讨论、分析、甄别、选择、制订最适合自己的笔记形式和方法,然后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要做好个别指导,好的更好,发挥榜样作用;后进的赶上队伍。

第三,笔记要体现知识内容的完整性。要善于补充已学知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小学数学大多数学习内容是分段安排的,如果刚开始学习某个内容,就要留下一定页面记录后面要学的内容;如果是学习某个内容的中部或末尾,就要抽一定时间补上已学内容。这样能达到两个目的:其一是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复习;其二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们会自觉地查阅还有哪些要学习的内容。

第四,指导学生当天的笔记尽可能当天整理完成,并经常提醒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以此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数学典型题的解题方法、难题的奇妙解法等要单独归类记笔记,可以放在笔记本的最后,因为这个内容老师无法预设,一般都是随检测或学生学习资料出现。

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第一,组织“成果交流会”,展示优秀的笔记,请学生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建议每个星期收一次笔记,进行批阅。定期抽查笔记本上的内容,对没有记笔记的同学进行教育帮助,并督促他们补齐笔记,对记笔记认真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的笔记不但内容记得准确、完整,而且形式多样,最关键的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4

关键词:数学笔记教学情感评价方式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在课程理念中提到“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广大初中教育者及学生的重视。作为良好的传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课堂笔记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大部分初中数学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记笔记,大部分学生也都有记笔记的习惯。

课程理念中提到:“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直以来,笔者定期检查学生的数学笔记。通过数学笔记,教师建立了与学生交流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交流、反馈和评价等功能。借此评判、调整并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同时也能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初中数学教师利用笔记对教学情感目标的评价是可行的、可操作的。

一、数学笔记、情感目标及情感目标的评价方式的概念

1.数学笔记:属于数学学习的读书笔记的一种。它借助文字、图、表、数学画、数学小报、例题集和错题集等形式记录数学学习或活动中值得记录的知识点、易错点、思路和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理解及争论等。从初一开始培养学生记数学笔记的习惯对学生很有价值,不仅可以发挥和实现教师的智慧、学生的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而且可以促进初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升初中生智力和感情的升华。

2.情感目标:数学本身是抽象的,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把抽象的数学变成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初中数学教学的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是紧密结合的。初中数学的情感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学习兴趣、数学审美观和数学学习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同时以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最后以数学特有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3.情感目标的评价:使用数学笔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评价者,也就是教师,是最主要的评价工具,从评价对象也就是学生的角度解释评价其及其行为的内部意义,最终所关注的是被评价对象自己的观点,尊重被评价对象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目标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二、数学笔记作为评价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的可操作性

数学笔记作为评价工具是可行的,它实现了评价情感目标的目的。从文字中,教师可以捕捉到学生知识学习的掌握情况、情感态度的变化等信息,实现监控学生情感变化的目的,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专心学习,端正学习态度,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一个学生天天坚持做数学笔记,体现了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意志力;一个学生的数学笔记干净整洁、一丝不苟,体现了他严谨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态度。

三、数学笔记对初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的促进作用

1.数学笔记促进师生的交流,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数学笔记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初中阶段数学学习内容较多,课堂知识容量较大,为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师生、生生多向、多时的沟通模式,数学笔记极大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教师、对数学的恐惧感,使得师生、生生间零距离地沟通、交流,也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无声的心灵沟通。

教师通过数学笔记走进学生中间。曾经一个初一年级男生数学成绩一开始不是很好,可是笔者发现他每次课堂笔记都记得清楚认真。这对于一个男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笔者当堂表扬了他,相信他这次考试肯定出色,果然他在单元测验中得了满分。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此后笔者继续鼓励,他的数学成绩慢慢进步到班级前三。还有一次,一个平时数学成绩挺好的学生,我发现他这几天的笔记记得特别潦草,而且也不详细,偷工减料,于是就问他什么原因。原来连续两次单元测验他都考得不理想,有点泄气。笔者鼓励了他几句,他回去重新补写了笔记。之后的考试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了。

通过数学笔记,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总结,更能了解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心理、情感状态,有助于教师及时地评价和指导。

2.数学笔记作为评价工具,提升学生学业水平。以数学笔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所有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互动,极大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主体观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全员观。它多角度、多层面地测评学生的学业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特长,注重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种较科学、合理的初中数学学业水平评价模式。

上课前的预习笔记,让学生质疑问难,带着问题听课,帮助学生集中精神听课,不开小差,通过积极思考,培养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成绩。

上课时,让学生记提纲。提纲反映了本节课的要点、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及课后复习很有帮助。其次是记方法。老师在讲解例题或者习题时,让学生记下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这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接着记问题。学生把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或疑点记下来,课后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及新旧知识的联系。然后要记新增内容。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会补充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也是考试常考的内容,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最后还要有典型例题。有些好的例题,尤其是考试的核心内容,把它们记下来。还有些题目可以把它们变式,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比如刚学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将该知识点的条件和结论搞清后作好笔记,旁边附注一条例题,说明该知识点如何使用,最后应注明该知识点通常解决什么问题及使用该知识点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用不同的色笔进行标注,有助于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学数学,强化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把数学课上出真正的数学味来。

课后让学生整理笔记,把一天内容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整理下来,尤其是课前预习时的问题和难点,如果在课上得到解决,就把它整理下来;如果是自己在听课后解决的,更要详细总结。通过整理数学笔记,对于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从而搞清楚数学知识结构有着极大的帮助。尤其是通过整理易错题目,定期复习巩固,不会学了就忘,错了又错,提高了自信心、学习兴趣和效率。

3.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评价与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不同,它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并由此作出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数学笔记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行为,改善自己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有思想的新一代学生。

例如学习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后,笔者让学生自己在笔记上记下这三种角的判别方法,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态度;让学生从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并画下来的过程中,感悟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再如通过展示“三线八角”基本图形并让学生画在笔记里,让学生体验几何图形的规则美。

4.及时了解学生状态,调整教学。通过数学笔记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一个学生的课堂数学笔记字迹潦草,可能是这个学生的个别现象个别问题,教师可以单独交流。如果很多学生都这样,说明上课教师的速度太快,学生来不及记,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反思并且调整。一个学生的课堂笔记记载的解题步骤简单,可能是该生成绩比较好也或者是偷懒。如果大家都这样,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加深上课内容。

总之,通过定期检查学生的数学笔记,了解评判学生的情感态度,有助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精神,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掌握、体验和感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徐强.数学笔记在高中数学教学情感目标评价中的实验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3(9):32.

[2]张素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4(17):4.

[3]尚学鹏.记好数学笔记提高学习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28):87.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5

一、英语课堂笔记类型

从英语课教学特点来看,课堂笔记通常可分成如下类型。

第一、阅读课内容要点笔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是关键环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学习知识与语法的前提。在一堂课中,教师需花大量时间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以理清文章脉络。但是,不少学生却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一堂课下来,对知识的印象不深。实际上,阅读课做笔记对学生了解篇章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解阅读理解题的效率。

第二、知识点表格笔记。在英语教学中,讲解文章知识点通常是对英语短语进行讲解,并适当举例。当教师在讲解短语用法时,学生也需适当做一些课堂笔记。然而,不少学生在记笔记时,往往是杂乱无章,在对知识进行复习时,这样的笔记难以很好地成为复习材料与复习依据。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表格形式做笔记,将课堂知识点进行条理化地记录。该表格可分成三纵栏。在左栏中,可记下单词或短语;在中栏中,可记录有关例句;而在右栏中,则是学生自己的心得。这主要是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体会,学生可写下自己的质疑以及总结。通过对某一知识点的质疑,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对已学知识加以认真审视,这又能起到复习与巩固作用。通过知识总结,则能建立完整知识体系,以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可在黑板上示范板书,让学生加以模仿,学会知识拓展,从而丰富课堂笔记。

例如:教学module2Unit1talesoftheunexplained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重点词汇做笔记,让学生学会拓展延伸,从而深刻理解知识,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语法课板书笔记。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课堂笔记内容太多,学生一时难以判断出哪些知识是重点,这就导致做笔记时出现思路混乱。所以,教师需对语法课记笔记方法加以指导。实际上,教师课堂板书也就是重要示范,向学生突出内容精华,使其能一览而尽。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板书,有利于引导学生做笔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所学内容,把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与方法。所以,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展现文字清楚、条理明了的板书,课堂学习重点也跟着展现出来,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二、整理与使用英语课堂笔记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除了做好适量的笔记,更重要的是适时整理与使用这些笔记。通过整理笔记,实际上就是知识系统化、深化、简化的过程,这是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平时学习中,学生需要经常对自己的课堂笔记加以整理与使用,以发挥出笔记应有的作用。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6

 

(一)尝试回忆

 

尝试回忆就是独立地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回想一遍。具体地说,就是下课后自己考一考自己:今天老师主要讲了几个问题?有哪些已经弄懂了?哪些不懂?哪些不完全懂?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1)可以及时检查当天听讲的效果

如果自己能独立地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那就证明自己的预习和听讲的效果是好的,也就是在领会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基本上记住了。如果回忆不出来,就应当及时查找原因,以改进预习和听讲。

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书本,也可以回忆完以后再看书。为了回忆时能更加专心,回忆的线索能更清楚的展现在眼前,使回忆能有个“支撑点”,可以用草稿纸把回忆的重点简要地写出来。

(2)可以提高记忆力

由于每回忆一次,都需要把头脑中“贮存”的知识“提取”一回,每“提取”一回,就能使知识强化巩固一遍。这对于提高记忆力自然是有好处的。可见,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的复习方法。

(3)能增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

有个学生在总结中说:“通过回忆,把老师上课讲的在脑子里过一遍,记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懂得的部分,那些没有记住的就往往证明自己还没有掌握好。”这话很有道理。实标上,回忆是学习成果或者说知识巩固程度的无声表达。如果回忆不起来,当然会着急地翻书查笔记;这就不仅提高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因为此时自然会把回忆不起来的部分作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重点。

(4)能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

课后复习时直接看书,要比尝试回忆“省脑筋”,但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往往不好。而尝试回忆,要追寻思索的过程,概括上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一旦想不起来时,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这很费脑筋。一个经常搞尝试回忆的学生,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能逐渐养成好动脑筋的习惯。有人说过:“人们总是逃避艰苦的思考”,我们一定不要在思考面前做逃兵。

有的学生也抓课后复习,可是复习的方法却像看小说似地把书从头到尾读一遍。读书时一看就明白,但一放下书本就什么也想不起来。如果离开书就不能独立地把所学的知识回忆出来,就很难做到独立地应用这些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后的尝试回忆,也正是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的重要方法。

 

(二)看教科书

 

这是课后复习要做的第二件事,一般在尝试回忆后进行。

优秀生在学习时很重视教科书的使用,他们知道,教科书是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有经验的老师依据教学大纲,根据知识的科学体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编写的。一般写得非常精练、严谨和深刻,是一般参考书无法代替的。

教科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共同依据,也是老师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如果不认真钻研教科书,不认真完成教科书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无法掌握好中学的基础知识,也不容易使基本能力得到提高。抓住了教科书,也就抓住了基础和根本,这也正是优秀学生的聪明之处。

有些学生的教科书,学完以后看上去像一本新书一样,这不仅仅是因为保管得好,更重要的是他很少使用教科书,造成学习时抓不住要点,落后于别人。

由于课后复习时看教科书已不是初学,而是在预习、听讲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上课已经明白和记住的部分,就不必再花很多时间了,要把时间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看书时,可用彩笔把书上的重点部分,新概念或容易忽略的部分勾画标出,在书的四周空白处记下简要的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提示性的语句,以便以后再看时,能迅速抓住要点,回忆起关键的内容。

另外,在书上每出现一个新概念,就可以在教科书空白处的相应位置上把概念的名称写出来。这样,教科书又成了一本字典,复习时查找起来很方便。

有些学生,平时看书不注意对教科书进行上述“加工”,结果在考试复习时找不到重点,不知道该看哪部分好,所以,只好从头看起,结果弄得复习时间不够用,只得开夜车。有的学生在考前为了查找一个概念,一个公式,急得满头大汗,这时你若拿过他的教科书一看,还像本新书一样洁净,难怪他无处可寻了。

 

(三)整理笔记

 

笔记本除了要用来做好上课的记录外,还应当在平时不断地“加工”,把笔记本变成在复习时真正有用的宝贵资料。

怎样整理笔记呢?

打开笔记本,先把笔记分成两部分:

(1)正页部分

笔记本右边的一页,主要用来记课堂笔记。在正页的右上角,用彩色笔写上这页笔记的题目,以利复习时查找。例如,在物理笔记的右上角写上“电流强度”、“电压”等等。

在正页的右侧,可用铅笔画一坚道,竖道右侧部分专门用来记上课的随笔。例如,听讲时自己的体会、疑问、老师强调的重点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等。整理笔记时,先把上课没有记下来的部分补上,再把记得不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以保证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然后把笔记上记录的疑点弄明白,如果需要,把有关内容补进笔记本内。

(2)副页部分

笔记本左边的一页所记内容应当与正页的内容相关。在预习时,把涉及新课的一些旧概念、旧知识,从有关书上摘录下来写进副页,作为上课用的预备知识。

副页可以用来记以下的内容:

①预习时发现自己掌握得不太好或已经忘记的旧概念、定理和公式等;

②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或体会;

③听讲和看书时自己悟出来的重要体会;

④容易出现的错误或容易混淆的概念;

⑤从参考书上摘录下来的针对性强的精彩内容;

⑥补充书上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等。

如果平时下工夫把笔记整理好,一旦到了阶段复习时,一看笔记本心中就有数了。因为笔记线索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练,并记录着有关的旧知识和容易出错的问题等等,这样在复习时就大大节省了查书、找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和重新记忆的时间。尤其在考试前复习时,只要看看笔记,看看自己平时劳动换来的成果,就可以迅速地把有关的学习内容回忆起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整理好了笔记,就像准备好了组建知识大厦的“预制件”,有了这“预制件”,在阶段或专题复习时,就可以大大加快组建“知识大厦”的进程,或者说,可以大大加快知识系统化的进程。

笔记是为自己学习服务的,因此,笔记本必须具备个人的特点,应当根据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掌握程度来决定笔记的详略。平时,要在整理笔记上花时间,但也不能占时过多,要根据实际可能提供的时间来决定整理笔记的深度和广度。在笔记本上可以使用一些符号,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以便节省时间。

有的学生天天记笔记,可是在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时却从不顾及,甚至看到自己的笔记本心中就烦(因为乱或不完整),认为不如看书,那么,每天上课记的笔记,实际上是无效劳动,这种笔记自然不会有什么作用。

不少学生体会到,有了要整理出一份好笔记的愿望,学习时必然会更加专心致志,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长久坚持下去,还真可以学到一点治学的本事呢!

 

(四)看参考书

 

现在,学习参考书很多,应当怎么使用这些参考书呢?

首先,要选好参考书。每门课程有一本主要参考书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作为一般性参考。至于哪一本书作参考书最好,可以请教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

其次,要在阅读教科书并对所学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去看参考书。当然,有时教科书过于简单,自学有一定的困难,这时,也可以先去看参考书,然后再去看教科书。

有一个优秀生在总结他的学习经验时说:“我觉得应该以课本为中心,在把课本弄懂弄通的基础上,再去看课外书,以便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这条经验是可取的。

第三,要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的相关部分。

有一个大学生回忆他在中学的学习时说:“晚上,我至少要找出五六本书来对照着看老师讲的某项内容,此时看书可以说是一目十行,看到和老师讲得一样的,一扫而过。凡是看到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的,我就仔细阅读,争取学会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对同一问题加以理解,这样不仅加深了对原来概念的理解,而且又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更主要的是掌握了看书的方法,养成了看书的习惯。”由于他能正确地对待参考书,所以他的知识面广,学得也很活。

拿到一本参考书,可以先大致翻一翻,了解一下基本内容。真正阅读时,则应当以老师讲授的内容,或自己发现的疑问为中心,先看主要参考书的有关部分,至于别的参考书的相应部分,一般大同小异,只要抓住每本书的长处,博采众长就可以了,不必每本都精读一遍。

当然,看完参考书之后,不要忘了把精彩的内容、精彩的题目摘进笔记本相应部分的副页当中。如果参考书是自己的,而没有时间摘录,起码也应当把有关内容的出处记在笔记本上,以便再用时能迅速查到。

看参考书的时间要灵活掌握。在作业不多,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后复习时进行,然后再做作业。这样做的好处是,对做作业有用的知识会钻研得更加透彻,做作业的难度也会大大下降,完成作业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7

一、让学生明确整理错误笔记的重要性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知识不全,有的是由于思维不周密,有的是粗心大意。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的同时不能着急,也不能漠视,应该在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使学生在纠正解题错误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假如让每个学生将平时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整理成笔记,那么,这个错题笔记就是很好的资料,是针对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的最合适的资料。每一个学生的错题笔记,就是化学教学中最有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用好这个最有价值的资源,那么,化学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整理错误笔记,及时认真地将错误笔记复习一下,不仅能节约很多的复习时间,减轻学习负担,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特别是在考试之前,将平时整理的错误笔记上的相关内容复习一下,远比解很多综合题的效果好。初中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总希望老师告诉他们学好化学的诀窍,其实,让每一个学生正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从平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就是学好化学的最好诀窍。

整理错误笔记,是学习的良方,是减轻学习负担的重要措施。因此,指导学生整理错误笔记,利用好错误笔记是教师教学的技巧之一。

二、引导学生整理错误笔记

多数的学生明白整理错误笔记的重要性,并能付诸行动,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在平时解题的时候,出现的错误并不算多,整理起来也很方便。对于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在平时解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较多,整理起来的工作量很大,因此,这些学习困难学生对整理错误笔记有很强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班级里出现共性的错误,常常不是学生的原因,而是教师教学中的缺陷。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如果是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该补充说明的要补充,该重新讲解的要讲解。总之,教师要做好深刻的教学反思,而不是让整个班里的学生做一样的错误笔记。

对于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出现错误的地方并不多,出现错误的原因常常有两种:一种是粗心大意,审题不到位;另一种是思维上的错误,解题的思路错了。针对这个情况,指导学习好的学生整理错误笔记的时候,侧重点应放在解题思路的引导上。在整理的时候,不仅要写好订正,还要写上当时解题出错的原因,是哪个方面思考错了,写上反思,以后复习的时候,侧重复习自己写的解题反思。比如,某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110克,向饱和的40克的Kno3溶液中再加4克的Kno3,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不少学习好的学生忽视了“饱和”这两个字,将后加的4克Kno3也纳入计算中。那么,学生在订正的时候就要写上自己的反思:“没有注意‘饱和’一词。”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常常出现的错误是特别多的,如果令他们每个错题都要写下来,再订正好,甚至写上反思,势必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产生抵抗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比如,有些学生因为化学式的书写规律没有掌握,将化学式写错了,只做订正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应该督促他们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规律;有些是因为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好,导致解题错误,那么就要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三、灵活做好错误笔记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8

关键词:听力理解;记忆机制;笔记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103-02

一、引言

记笔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教育心理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笔记的功能、笔记效果的影响因素、记笔记对编码过程及学习结果的影响、常见的笔记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对笔记策略展开了调查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关于笔记研究的一系列体系。

将笔记策略应用到英语听力中对于广大外语学习者来说,是在听力理解水平发展到较高阶段后,所具备的一种高级技能,对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同时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力笔记策略又是最难掌握的技巧之一,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过分依赖笔记、完全抛开笔记、不恰当地记笔记等行为普遍发生。因此,英语学习者需要恰当地指导和训练,才能正确掌握记笔记这一技能。

二、相关理论

1.记忆机制与笔记策略。认知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知是听力理解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听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将接收到的语音符号储存到感觉记忆中,信息在此阶段的停留时间不超过4秒钟,就会被新信息所取代。人脑有选择地注意到那些与当前任务有关的重要信息,然后将听到的语音信号进一步加工检索,以单词的形式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人脑通过各种方法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处理,使其与已知信息相结合,才能成为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这里被获取、存储起来。

听力理解是人的综合能力对信息加工处理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与记忆关系密切。陈吉棠(2002)指出:在语言收听过程中,记忆是理解的前提。短时记忆是听力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听力理解过程和信息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黄利花,2011)。听力理解十分依赖短时记忆的容量,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现听力水平难以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局限造成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阻(陈吉棠,1999)。

笔记策略是学习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学习策略,是指以缩写、图形或数字的形式记录下关键词或概念,以便帮助完成语言任务的策略。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胡进,2000)。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笔记可被视为回忆的线索,记笔记有助于听者集中注意力,正确选择或判断与当前任务有关的重要信息,并增大记忆容量,改善记忆效果,以达到正确理解语言信息的目的。教学实践表明,笔记策略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2.记笔记的功能。教育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提出记笔记有三种功能:编码功能、外贮存功能以及编码加外贮存功能。对记笔记功能的不同解释,逐渐形成了关于笔记功能的两种假说:贮存功能假说和编码功能假说。贮存功能假说认为,记笔记的作用主要在于对所记笔记的占有。这一假说强调的是记笔记的外部贮藏作用,认为通过对笔记的复习,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巩固所学的内容,从而体现记笔记的价值;而编码功能假说主张记笔记对信息如何编码有所影响,认为记笔记可以引起学习中的积极活动,有利于组织记忆和形成迁移。与单纯以听讲为主相比较,记笔记可提高注意力,促使学习者更加精细地思维,并能较强地组织讲授内容(杨昭宁,1988)。

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笔记的编码功能,而外贮藏功能所起的作用是较小的,这是因为听力理解测试是即时的,它需要的是通过学生的短时记忆对所需信息进行编码,而不需要学生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储存整理甚至复习。

3.笔记策略训练方法。听力理解过程中记笔记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听懂材料的前提下弥补记忆的不足,加大短时记忆容量,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回忆较为复杂的信息,最终理解听力材料的确切含义。然而,学生在运用笔记策略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恰当的记笔记的行为,使笔记策略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英语学习者需要恰当的指导和训练,掌握正确的笔记策略方法,遵循正确的记笔记原则:

(1)要系统地记笔记。要尽量使笔记层次有序、主次分明,便于在听力结束后能马上找出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和信息。竖式笔记法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即把所听到的内容按照一定层次和顺序从上到下依次罗列,并用一定的标记划分不同层次的内容,每个要点占一行。不同体裁文章的记录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如对话可以用双竖排并列式记录,而故事的记录要用竖列分段式,从而使笔记有条不紊、一目了然。

(2)要有选择性地做笔记,不要试图把听到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记笔记应多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注重首尾句。主题句多出现在对话的开头,实际上是说话人所谈论的中心话题或场景,对整篇内容起概括和提示作用。而结尾处往往涉及到建议、决定或下一步行为等,对整篇内容起总结作用。因此,首尾句中的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在做笔记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次要留意重复率较高的单词或短语。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所当然会被说话人多次强调,而一个非常明显的强调方式就是重复。因此对那些多次被提到的词语或内容应进行重点记忆。再次要留意重要的细节信息,即各种数字、人名、地名、时间、年代、单位等。遇到这类信息时,必须要做简要的笔记,并要与相应事件的关键词相匹配,成对记录,这样才能根据提问选出对应的选项。

(3)要擅于运用缩写、符号、图形等形式,减少记录的负担。缩写词和首字母缩拼词是最常用的方法,如用dorm代替dormitory,UK表示theunitedkimdom等。能用数字或其他固定符号表示的词就用阿拉伯数字或符号,如:percentage可写成“%”,“”表示resultfrom/because/since/for/as,“”代表leadto/resultin/hasbecome/turninto,“i√”表iagree,“≈”表示moreorless/almost,nineteeneightyseven记作1987,$代表dollar等。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些符合自己习惯的缩略语和符号,如用m、w分别代表man、woman,用govt代替government,between记作b/w等。有时网络常用的图形或小学教学中的简笔画也可以形象地记录听力内容,如:可以表示happy/glad/pleased,表示themostimportantone。当然,英汉双语混用也可以体现笔记的个性化,对中国学生来说,汉语是母语,适当情况下用汉语记录,自然反应更快,记得更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用母语还是目标语,缩略语还是符号,关键是要能将记录下来的内容还原成正确的原有信息。

(4)不可过分依赖笔记。学生要明确听和记笔记的主次关系。在听力训练中,学生要在集中精力听并且理解的基础上记下关键词,以听为主,记笔记为辅。

四、结语

笔记策略对听力理解具有积极的作用。英语学习者应积极进行记笔记训练,掌握恰当的笔记策略方法,以便更好地运用边听边记这一技能,增强短时记忆能力,改善记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吉棠.再论记忆与听力理解[J].外语界,2002,(3):36-40.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9

工作日志

做好工作日志,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日程,及时总结工作,科学谋划工作。工作日志要做到日记录、周整理、月小结、年总结。

其中,日记录最根本也最重要,我将其分为班头计划、班中调整、班尾梳理、工作心得四个步骤。

班头计划是每天一上班,把当天的工作计划列出来,合理安排一天的工作内容。

班中调整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工作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班尾梳理是每天临下班,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梳理,看看完成得如何,以便计划第二天的工作。

工作心得是把工作中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

周整理、月小结、年总结是每周、每月、每年对本阶段的工作进行梳理汇总,看看都做了哪些工作,有怎样的工作体会,还存在哪些不足,进而确定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日记录做得扎实,周整理、月小结、年总结自然就不是问题。

错误集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工作中的错误也是宝贵的财富,关键在于我们对错误怎么看、怎么办。

首先,要有强烈的反省意识。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经常性地进行反思,想想工作中有哪些话说得不妥、哪些事做得不对。以存疑必究的态度,对工作中不能确定对错的地方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甄别是非对错。

其次,要深入分析错误。针对错误发生的外在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分析错误产生的内在原因。切不能偏袒自己、自欺欺人,找出一个不痛不痒、似是而非的理由,那样只会导致一错再错、错上加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坚决改正错误。对每一个错误,应当有针对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改正措施,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改正错误,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学习笔记

用笔学习,至少有这么几点好处。

一是心能静下来。现代社会,容易浮躁,想要静下心来学点什么越来越难,而用笔学习则可以让人放慢节奏、静下心来,能够学得进去、入脑入心。

二是理解更深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十遍可能不如写一遍印象深刻。在写的过程中,边记边思、边思边悟,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蕴含的深层意思将会更加明了。所以,写并不是简单地记一记、画一画,而是一个深入思考、深切领悟、深刻理解的内在过程。

三是复习更方便。我们的日常学习可能是零碎的、粗糙的,而学习笔记则是整体的、精细的,是日常学习中的精华部分。对这些精华时常进行复习,学习的效果会进一步巩固、拓展、升华。“温故而知新”,每一次回头看学习笔记,往往会有新体会、新收获。

参会笔记

对于秘书人员而言,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既是基本要求,也是努力方向。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习领会领导在会上的讲话。

一方面,要注重“专”和“快”,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听,紧跟会议进程、马不停蹄地记,把领导讲话的重点、要点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

另一方面,要注重“深”和“实”,学好会议记录,领悟会议精神。“深”就是深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学;“实”就是落实,结合实际、不折不扣地做。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篇10

【关键词】分享对话操作策略

传统读书笔记的被动与封闭让不少学生处于“不害怕阅读而害怕笔记”的境地。在现代语境下,读书笔记究竟该被赋予何种内涵?我以为,立足阅读学对“阅读就是与整本书展开对话”的定义,着眼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读书笔记也应从积累式、感悟式走向“对话型”。

对话型读书笔记是学生在阅读辅导者创设的多维交互式阅读情境中,借助新颖、别致的对话方式,既与整本书(作者)展开阅读对话,又与阅读辅导者、阅读同伴进行续进对话,从而促进个体阅读不断生长的一种样式。对话型读书笔记分别围绕学生与整本书、学生与阅读辅导者、学生与阅读同伴之间创设了交互平台。

一、与整书对话:提供笔记样式超市,邀约作者友情参与

对话型读书笔记最先立足的就是学生与整本书之间的对话。对话型读书笔记需创设不同的对话情境与对话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与整本书展开对话。我围绕语言积累、意蕴感悟、参与创作、策略习得这四个维度设置了近四十种与整本书展开对话的样式。以“集体共读《小王子》,小组循环笔记”为例,我从读书笔记样式库中择取了适合与《小王子》一书进行对话的样式,提供给学生,具体如下:⑴猜想型:在阅读之前,可以写一写对今天阅读内容的猜想;⑵采访型:想象对书中某一人物进行采访,你可以问他书中的有关内容,也可以问其他问题,用你自己的语气提问,然后用该人物的语气回答;⑶感受型:描述一下你读某个故事时的感受(愉快、悲伤、解脱、愤怒或充满希望等),并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⑷质疑型:提出2―3个问题,自己尝试解答,还可以提几个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⑸策略型:我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因为与整本书对话样式适切、有趣,所以学生的笔记内容才易呈现了多元的态势。

与整本书对话,如果我们能邀约作者参与其中,不仅能验证学生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拥有一种与整本书对话的真实情境。在“集体共读《会跳舞的小星星》,小组循环笔记”中,我将学生部分读书笔记拍成照片发送给该书的作者程玮老师,程老师给孩子们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点评了学生的读书笔记,与学生展开了对话(以下摘录信的部分内容):

你们那些针对《会跳舞的小星星》所写的感想、思考和建议,都写得太出色了。比如说,姜奕帆同学笔下对圣诞老人的期盼,范思敏同学对人类使命的思考,钱钰同学对孩子和父母关系的审视……特别想说的是,吴葛一同学在作文里对米兰去森林散步,为什么走过蔷薇街,却没有看见爱丽丝的小屋进行的假设和思考,令我大吃一惊。吴葛一同学分析说,也许爱丽丝根本就不存在,是米兰与理性的自己在聊天,与想象中的爱丽丝在沟通……吴葛一同学,说实在的,我刚开始构思时,就是这么想的。后来写着写着,爱丽丝慢慢地生动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物。你真的猜到我的心里去了。

二、与辅导者对话:采用即时观察,随时介入阅读

阅读的辅导者,也以互动的姿态参与着对话型读书笔记的撰写与完成。凡是具有阅读辅导能力,并参与了对话型读书笔记过程的,都可以称之为学生阅读的有效辅导者。阅读辅导者参与对话型读书笔记主要有以下三项任务:

1.观察学生“关注了什么”。发现整本书秘妙并与之对话是对话型读书笔记有效展开的关键。但学生限于阅读能力,是不易发现整本书秘妙的。当学生还未能真正“参透”整本书时,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整本书的“意蕴点”。在“集体共读《会跳舞的小星星》,小组循环笔记”中,我发现学生对真正有意义的话题“视而未见”,于是在“小组循环笔记”之前,我带领学生集体聊阅读发现,在“你发现了书中哪些有意思的内容”这个问题情境下,我和学生一一将书中“有意思的内容”梳理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撰写读书笔记。

2.观察学生“能够对话吗”。一般而言,学生与整本书对话会出现以下几种“意义滞涩”的情况:一是“敷衍型”,这类情况并不是说学生不会与整本书对话,而是态度不够积极,这时可以通过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及加强评比的方式,将其态度引上正轨;二是“跟风型”,即跟着别人的形式与内容写,对于这类情况,可以将笔记样式超市拿出来和学生重温,强调各种方式的特点,让学生明晰并挑选;三是“漂浮型”,即不能深入书本内容的核心,只是围绕整本书的“意蕴点”写几句不痛不痒的感受,这时就需要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联系自己生活,联系曾读内容,或采用认同式阐述,或采取批判式理解,让学生的阅读思维走向纵深。

3.观察学生“还能坚持否”。在笔记撰写的过程中,学生“溜号”的现象会时常出现的,或是笔记本忘带了,或是随意应付等,这些都需要阅读辅导者及时观察及时应对,否则容易出现“破窗效应”。加强评比是让学生保持对话的好方式:一方面,可以加强小组间的评比,给每个小组成员的笔记都进行量化打星,然后借助积分制对各个小组进行排名,根据排名发放奖品,这是从环境上营造竞争氛围;另一方面,可以组织组内自评,评一评自己的笔记写得怎样,评一评小组成员写得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在因素上加强自我反思。

三、与同伴对话:促进多维互动,分享阅读智慧

1.互动模式:多维交互,构建立体网络。

对话型读书笔记立足构建多维交互式的模式,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对话型读书笔记除了“生―生”单向循环(图示1)交流外,还可以组织小组内交流(图示2)或组际(图示3)或集体交流的样式。只有这样,阅读的意义之流才能够源源不断地流淌。

2.交流目标:意在分享,达成意义共建。

要达成与同伴共享阅读意义的目标,除了可以按照以上交流模式让学生自主交流外,还可以围绕某些有价值的话题进行集体交流。在“集体共读《会跳舞的小星星》,小组循环笔记”中,我发现学生对“用力保护起来的幸福不一定是真正的幸福”存在着争议,于是,我将这个话题拿到课堂上来,展示与此相关的数篇读书笔记,让学生讨论。他们发现,用恶作剧的方式“蛮干”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但是用智慧、用情感保卫起来的一定是真正的幸福。

3.对话管理:基于兴趣,培育自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