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管理投资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3:51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1

有效市场中的证券分析师

一般来讲,证券分析师(Securitiesanalyst)是分析证券并提出建议的人员。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中的专业分析人员,其作用在于通过其优于一般投资者的信息收集途径和专业分析能力,向市场参与者提供合理反映证券内在价值的价格信息,从而减弱证券市场的价格偏离,促进市场的有效性。

基于Fama所的传统有效市场假设,将市场有效性划分为弱有效市场假设(weak-formemH)、半强有效市场假设(Semistrong-formemH)及强有效市场假设(Strong-formemH)。弱有效市场假设认为现在的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的证券市场信息,半强有效市场假设认为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强有效市场假设认为当前的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与未公开的信息。尽管研究人员在针对现实证券市场的弱有效及半强有效的实证研究上存在争议,并由此揭示了一系列市场异常(anomalies)的存在,但一般认为现实证券市场不符合强有效假设,通过内幕消息和私有信息是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因而,在此假设下,笔者认为证券分析师的作用在于综合其在公开信息上的分析能力优势(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及公司分析),以及其信息渠道资源优势(利用与公司管理层的密切联系,获得未公开或小范围半公开状态的信息等),将信息分析结果从只属于分析师自我拥有的私有信息状态转化为市场公开状态,最终促进市场定价调整至半强有效状态。

此外,对有效市场假设存在另一种表达方式,其有三个依次弱化的假设构成,即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投资者可以理性地评估资产的价值;即使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其交易是随机的,对价格的影响可以相互抵消;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具有非随机性,但理性交易者的套利行为将消除其对价格的影响。在此假设下,笔者认为证券分析师在现实市场中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公开其分析报告向市场传送现有证券定价与内在价值存在偏离的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潜在套利者的信息搜寻与分析成本,从而使市场定价在套利竞争的作用下体现市场有效性。

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上代表有效定价的不容忽视的重要理性力量,其的信息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及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力。Bjerring,Lakonishok和Vermaelen(1983)研究了加拿大证券分析师的表现,认为由证券分析师推荐的股票回报率在扣除交易成本后仍高于整体市场回报。womack(1996)的研究指出,证券分析师所推荐的股票在其报告后有显著的价格运动,其中推荐卖出的股票比推荐买入的股票的价格运动更为明显。朱宝宪和王怡凯2001)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媒体荐股建议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短线投资建议推荐的股票组合收益要高于投资基金的收益。这些研究对证券分析师的能力进行了肯定(至少是短期),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分析师对市场的影响力。某些明星分析师的言论对市场价格产生强烈影响的事例并不少见,甚至带有一点“预期自我实现”的意味。因此,保持证券分析师研究的客观性、独立性与公正性,对维护市场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在现实市场中,证券分析师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外部(公司及客户利益等)和自身内部(能力及心理等)条件的约束与影响。同时,证券分析师、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市场投资者三者之间在行为上存在互动关系,从而对整个市场的配置效率及价格运动产生影响。对上述因素,笔者认为行为(behavioralfinance)及相关的行为公司金融(behavioralcorporatefinance)研究是一个较为合理与有效的研究途径。

证券分析师行为及其市场影响

一、分析师的利益相关行为及其影响

证券分析师群体主要分为“买方”分析师(buy-sideanalyst)与“卖方”分析师(sell-sideanalyst)两大类。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通过投资证券获得资金增值回报,该机构的分析师为本机构的投资组合提供分析报告,因而称其为“买方”分析师。而投资银行(经纪公司)通过股票承销(ipo等)业务和经纪业务的佣金获得收入,其分析师往往向投资者免费提供分析报告,通过吸引投资者购买其承销的股票或通过其所属的公司进行证券交易来提高公司的收入,因此该类分析师被称为“卖方”分析师。

“买方”分析师与“卖方”分析师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其激励机制亦不同。“买方”分析师通过协助提高本机构投资组合的收益率,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从而获得奖励。“卖方”分析师通过协助本公司提高股票承销的销售额以及股票经纪业务的成交额来获得奖励。简单地讲,“买方”分析师的激励来自于提高买入股票的质量,“卖方”分析师的激励来自于提高股票交易的数量。相比之下,“买方”分析师更有动力去分析挖掘公司股票的基本价值,向投资组合推荐价格低估的股票,剔除价格高估的股票;而“卖方”分析师受到本公司争取投资银行业务的压力,较易出现偏向公司客户的误导性分析报告。

因此,“买方”分析师更倾向于保持分析报告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尽管在投资银行业内要求投资银行应在其内部投行业务、经纪业务与研究部门之间设置杜绝信息交往的“墙”(chinesewall),以此来保证分析师研究工作的独立性与公正性,然而在现实运作中,“卖方”分析师难以回避公司业务开展的干扰与影响,甚至会因此面临一定的职业风险。一方面,如果“卖方”分析师建议卖出某家公司的股票,有可能导致该公司中断与分析师所在投资银行的业务往来,使其遭受在融资或兼并等投行业务上的损失;另一方面,分析师有可能被拒绝出席该公司面向金融界的信息会,失去宝贵的信息渠道,更有甚者,该公司可能会以中断大额投行业务为条件,胁迫投资银行解雇该分析师。在本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双重压力下,“卖方”分析师更易产生偏袒客户公司的倾向,从而损害一般投资者的利益。

2001年下半年,美国安然公司的财务欺诈案最终真相大白,该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造成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然而在2001年上半年度,大部分“卖方”分析师仍然给予安然股票“强力买进”的推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买方”分析师却不断对安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高企的股价提出质疑,做空安然股票的数量不断上升,最终市场证明“买方”分析师的论断是客观正确的。在本文提及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美国10家投资银行的和解案中,该10家投资银行的“卖方”分析师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michaely和womack(1999)实证研究了1990~1991年分析师对ipo股票的买入推荐情况。他们在研究中将分析师分为服务于投资银行(承销商)的分析师及与投资银行无关的分析师。在针对投资银行分析师的研究中,将该分析师作出“买入”推荐的股票分成两组:一组是由分析师所在投资银行承销的股票;另一组是其他股票。结果表明,后一组股票的表现要好于前一组股票。同时,研究发现投资银行分析师在该行承销的ipo股票上市前的一周内,对该股票推荐买入的频率要高出与该行无关的分析师近50%。此外,研究还发现,市场投资者对于不同分析师的买八推荐的反应是不同的。投资银行分析师推荐买入的股票的超额回报是2.8%,低于由与投资银行无关的分析师推荐买入的股票4.4%的超额回报。但同时,michaely和womack指出,尽管投资者对投资银行分析师的推荐有所“提防”,但对于投资银行的明星分析师,投资者倾向于采取信任的态度。

由此,笔者认为从中可以推断,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分析师的“道德风险”将对投资者利益造成更大的损害。这也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和解案中对所罗门美邦的证券分析师Jack.B.Grubman和美林的证券分析师HenryBlodget作出严厉处罚的原因之一。

二、分析师情绪性行为及其影响

在标准金融学的假设中,金融市场中的“人”是理性的。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证券分析师并不是具有完全理性的个体。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和专业人员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系统性决策偏差及情绪的影n向。

总体上,证券分析师的预测呈现过度乐观的倾向。DeBondt和thaler(1990)的研究认为,专业分析师同样存在一般投资者所具有的过度反应现象,分析师基于信息对股票每股盈利(epS)作出的过度调整行为已明显不能认为其是理性的。Hansen和Sarin(1998)研究了1980—1991年证券再发行(seasonedequltyoffering)中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行为,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分析师的预测普遍倾向于过度乐观,其预测平均高出2%。特别对于高pre的股票(一般是成长型公司),分析师平均有17%的过度预测。

在此情况下,师的偏差将通过不同的途径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市场投资者产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市场价格机制的扭曲,最终投资者的利益由此而受损。

1.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行为的影响。

尽管前文指出公司管理层有可能通过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关系对投资银行的分析师施加压力,但在更广的范围内,上市公司管理层受到来自证券分析(特别是“买方”分析师)的业绩预期压力。

在一个以公司(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目标的市场中,其表现形式往往是股票价格最大化。股票价格是衡量公司管理层作为人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公司从资本市场继续融资的条件之一。美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对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及公司的盈利宣告有较高的敏感度,证券市场以迅速上涨的股价来对高于预期的盈利作出反应;而低于盈利预期的公司将不得不承受股价短期的大幅下跌,公司管理层时刻感受到来自证券市场的压力。

如果证券分析师能够客观和理性地评估公司的盈利状况,其分析将促使公司股票价格合理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而不会对公司的财务决策及资源配置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时分析师类似于外部观察者。然而,分析师对公司盈利预测的普遍乐观倾向,将使预测的盈利高于现阶段公司正常经营所能产生的盈利。而且,盈利预测的时间周期往往是以季度划分,短时间内来自证券市场的紧迫“要求”不可避免地影响公司管理层的决策行为,公司管理层在此“要求”下面临不同的抉择。

首先,公司管理层可以理性地选择不受来自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期的影响,执行公司既定的经营战略和投资计划。其结果是公司股价下跌,管理层迅速招致来自公司股东的诘难,同时对管理层的薪酬(年薪及股票期权等)造成直接影响。而从长期来看,公司的稳定健康经营不受影响,市场将对公司股价最终做出正确评价。

其次,管理层的另一个“理性”选择是满足来自市场分析师的盈利预期,改变公司既有的经营战略和资源配置方案,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或低回撤或负回报)但可以迅速增加短期现金流的项目,甚至采取“合理”或违规的财务手段来虚增公司盈利,同时使个人私利最大化。近来美国证券市场频繁爆出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丑闻,可以说与此不无关系。Fuller和Jensen(2001)认为,分析师对公司盈利“不切实际”的乐观预测对公司管理层造成的压力,将使其采取危险的战略和投资行为,严重影响公司的健康经营状况。

由此可见,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证券分析师对公司盈利的过高估计比较容易触发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采取短期利益最大化行为,导致人间题;同时,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被扭曲,降低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当公司的股价高于内在价值时,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进行增发股票融资,内部人倾向于将手中持有的股票套现,最终损害市场投资者的利益,降低投资者的市场信息。

2.对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证券分析师的分析报告是市场投资者的重要信息来源,分析师被普遍认为掌握着较高质量的“私有信息”。因此分析师的言论通过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最终对整体市场走势产生影响。

证券分析师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影响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特别在市场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投资者存在普遍看好后市的预期心理情况下,分析师保持客观理性的心态尤为重要。行为的一系列表明,市场投资者普遍存在过度反应、自信乐观等情绪倾向,从而投资者对已形成的信念不易做出调整或调整较慢。因而在一个上升性的市场上,证券分析师应努力保持冷静、客观和理性的立场,否则分析师的乐观倾向更易导致在市场中价格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与扩散,从而在事实上起到推升市场整体价格,形成股市泡沫的作用。而证券分析师对市场和公司的理性评价,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市场的“非理性繁荣”。miller(2002)指出,无论是商业媒介还是监管系统,其均将美国股市20世纪的互联网泡沫的产生部分归因于分析师,在当时的市场气氛下,分析师为与互联网相关的公司证券设置了过高的价值和价格目标,从而造成了互联网泡沫的堆积。

此外,证券分析师与市场投资者普遍洋溢的乐观情绪,甚至将影响公司管理层对本公司经营状况的客观评价。本来,公司管理层作为内部人,相比之下对本公司的内在价值有较为客观的理解。然而,Schultz和Zirman(2001)对20世纪末美国股市互联网公司股票ipo的研究认为,在整个市场对互联网股票充满乐观、极力追捧、市场泡沫成分明显时,公司管理层却并不认为公司的股价高出其内在价值,公司内部人不愿卖出所持有的股票。由此可见,尽管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能够对证券分析师施加或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主要的。相反,证券分析师却因为其在市场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自身的声誉及其所处机构(投资银行或基金等)的声誉或实力,对公司管理层或市场投资者产生较大影响,并通过公司管理层或市场投资者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市场整体的有效性。因此,保持证券分析师研究的独立性、真实公正性和有效性,是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运作效率和长期规范化健康的重要环节。

我国证券分析师的行为与存在的

在我国,证券分析师主要分布在证券公司和咨询机构中,俗称“股评家”。他们的言论通过媒体每日都影响着市场投资者。而当前的现状表明,我国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并不能让市场投资者感到满意。

一、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及存在的问题

林翔(2000)研究分析了1998年4月至1999年6月我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效果,研究发现咨询机构推荐的股票在推荐公开前有明显的超常收益,相反在推荐公开后却存在显著的负超常收益。其研究认为我国的证券咨询机构并不是致力于收集和分析财务信息,其拥有的私人信息少,缺乏行业分析能力,靠与客户“合谋”来赚取利润。朱宝宪和王怡凯(2001)研究了1991年1月至11月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结果表明咨询机构推荐的短线投资股票组合收益要高于投资基金的收益,而推荐的中期投资股票收益低于大盘。其研究认为咨询机构具有一定的把握市场短期热点的能力。

由此可见,与世界主要证券市场的分析师注重基本面分析的价值型推荐不同,我国证券分析师倾向于短线技术分析的“投机”型。其“私有信息”往往是有关股票操纵的内幕信息,而不是有关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信息。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证券分析师中存在的分析取向和职业道德问题。

首先是分析取向问题。我国各类有关证券市场的期刊中的股票推荐,大部分以技术分析或主力机构动向作为推荐的依据。一方面投资者在这种分析取向的影响下,更倾向于采取市场投机行为,导致市场投机气氛加重;另一方面,这种分析取向降低了证券分析师对基本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注重力度,导致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状况不能及时揭示,最终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市场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真实反映各个层面的状况。2001年8月,银广夏财务丑闻被揭发前,以证券公司研究所或研发部名义发表的有关银广夏的分析报告,没有对银广夏的经营业绩提出疑问。在蓝田股份业绩造假案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此外,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分析师的职业道德风险。部分证券分析师利用虚假消息、内幕消息、市场传言或主观臆断作为分析依据,误导投资者;甚至与主力机构或庄家等相互勾结,共同制造假象,在毫无基本面价值支撑的股价拉升中扮演“吹鼓手”和“黑嘴”。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挫伤了投资者的市场信心。

因此,加强证券分析师管理,充分发挥证券分析师在维护市场效率中的积极作用,是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建设所必须的。

二、分析师制度建设的自律与监管并重

从我国证券市场诞生以来,证券分析师就与市场的发展相伴相随,同样面临着不断规范的过程。2000年7月,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成立,我国证券分析师走上了行业自律的道路。分析师自律以《中国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提出的“独立诚信,谨慎客观、勤勉尽职、公平公正”为原则。2002年报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新成立证券分析师委员会取代原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以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更有效地履行行业自律职能。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2

一、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制度背景

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证券分析师是指在资本市场中从事股票分析的专业人员,专业的分析能力和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导致分析师能够发现市场中因为偏离内在价值而被低估的股票,并以此向投资者提供盈余预测和投资评级等投资建议。按照供职部门的不同,证券分析师主要分为三类:供职于券商的卖方分析师、供职于基金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买方分析师以及供职于咨询机构的独立分析师。其中,供职于券商的卖方分析师是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分析师群体,也是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我国证券分析咨询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证券公司营业部门负责对散户股民进行投资咨询的证券咨询师和媒体上发表股票评论的股评家,是我国最早的分析师。但因为这个时期市场投机氛围较浓,发展不成熟,导致分析师行业鱼龙混杂,出现许多挖掘内幕信息和帮助特定机构推荐股票的黑嘴和说客分析师。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不断成熟和中介机构的不断发展,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开始出现,证券分析师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发展阶段。1997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了《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从事证券咨询行业人员的必须具备从业资格。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证券法》,从此我国有了正式法律对证券咨询行业的运营进行约束。《证券法》明令禁止了券商坐庄操纵市场、拆借资金和内幕信息交易等行为。2002年我国证券业协会成立,开始要求证券行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通过资格审查。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为我国基金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从此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力量开始壮大。基金行业的壮大改变了我国券商原有的业务结构。机构投资者必须租用券商的交易席位才能拥有交易资格,租用交易席位需要交纳的大笔交易佣金费用成为券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交易佣金收入成为分析师业绩考核的依据,因此,提高券商佣金收入成为券商研究部门分析师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05年我国修订了《中国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对分析师的职业道德、行业声誉以及独立性等问题进行了新的制度规范和要求。

在一系列制度和法律的颁布后,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逐渐走上规范化和市场化的成熟发展道路,市场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分析师活动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影响也日益受到管理层的重视。维护与分析师之间的关系成为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研究分析师活动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影响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

金融学中估值理论认为公司价值由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值决定[2]。因此,提升公司价值的途径有两方面:提升公司未来基本面表现和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其中,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认知是影响公司资本成本的两个重要因素。基于此理论,国内外文献关于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从如何影响公司未来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这三条路径展开。

(一)分析师活动与公司基本面表现

关于分析师活动是否会提升公司基本面表现的研究并没有一致发现。已有文献给出了两种对立解释:监督解释和压力解释。监督解释认为,分析师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对公司的长期跟踪和走访调查导致管理层的任何不当行为都在分析师的关注之下,因此,分析师活动对公司治理发挥了积极的外部监督作用,降低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委托成本,有利于公司未来经营表现。压力解释则认为,分析师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当公司公布的真实盈余低于分析师预测盈余时,公司股价会有负面反应,管理层为了避免股价波动而调整盈余与分析师预测一致,因此,分析师跟踪活动给管理层施加了压力,导致其为了短期业绩而牺牲公司长期利益,对公司未来经营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3]。

(二)分析师活动与信息不对称程度

已有文献关于分析师是否缓解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一部分研究认为,通过对公司公开信息的专业解读和私有信息的深入挖掘,分析师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缓解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4]。不仅如此,分析师还能够帮助投资者提早发掘管理层隐藏的负面消息,有效化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股价暴跌风险[5]。但是另一部分研究认为,早期研究没有控制住盈余公告和其他消息的共同影响,存在对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以及预测评级引起的市场反应作用的夸大解释。即使分析师能够向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师可能会将信息有选择性的提供给特定投资者,从而增加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6]。并且在利益冲突影响下,分析师向市场提供的有偏报告反而恶化了信息不对称程度[7]。

(三)分析师活动与投资者认知水平

另一个重要但是较少被研究的降低资本成本的路径是提升投资者认知水平。merton[8]提出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投资者并不知道市场上的所有股票,知道公司股票的人数被定义为投资者认知,投资者认知越低的公司,持有的投资者越少,因为缺乏需求,股票的流动性较差,股价较低。因此,提升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可以降低资本成本,最终提升公司价值。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基于投资者认知理论研究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师研究报告、进行电话访谈、安排投资者与管理层见面会等活动,能够不断引起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提高了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降低了资本成本,提升了公司价值[9]。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却较少从这一视角进行研究。

三、影响分析师活动与公司

价值关系的因素

(一)利益冲突

存在利益冲突时,分析师有有偏研究报告的动机,增加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公司股价波动的风险。利益冲突主要来源于券商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等部门。分析师会为了提升券商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向市场提供乐观报告[10]。不仅如此,分析师倾向于对具有承销关系[11]和券商自营业务关系[12]的利益关联的公司股票有偏研究报告。

(二)声誉机制

声誉机制会缓解利益冲突对分析师发挥信息中介作用的负面影响。虽然乐观倾向的研究报告会为券商带来更多交易佣金收入,但在声誉机制的影响下,分析师倾向提高自身预测准确性,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明星分析师的声誉机制能对利益冲突起到抑制作用[13]。

(三)信息披露

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对分析师活动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当分析师扮演信息解读者角色时,公司信息披露增加会吸引更多分析师跟踪,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投资者认知水平,从而提升公司价值[14];当分析师更多扮演信息提供者角色时,更多的公司信息披露会替代分析师发挥的信息供给作用,分析师活动在缓解信息不对称上的边际作用降低。

因此,鉴于分析师在缓解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管理层应该重视分析师活动,不仅仅是分析师预测报告的跟踪活动,分析师事前的电话访谈、投资者交流会议和实地调研等各种尽职调查活动均会对公司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产生影响。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在关注分析师活动的同时,应该注意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和声誉机制对其预测分析的影响,有利于投资者更好的解读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并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特别地,监管部门应该加强我国资本市场防火墙机制的建立,保证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独立性,促进我国分析师发挥更为有效的外部监督作用。

四、研究评述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公司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是分析师活动影响公司价值的三条重要途径,而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声誉机制以及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政策,会影响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国外文献关于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已有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证研究,但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分析师活动对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影响的经济后果还缺乏探讨,因此,未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扩展。

(一)考虑不同资本市场的影响差异

相对于西方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投资主体的成熟资本市场,我国是以个人投资者为投资主体的新兴资本市场,投资者掌握信息的不完全程度更高,投资者认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从投资者认知水平这一视角研究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考虑不同作用路径的影响差异

分析师活动可以通过对公司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三条路径影响公司价值,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资本市场中,三条不同路径的影响差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未来可以进一步比较三条影响路径的经济后果差异。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3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是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管理部门实现监管为标准,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84—1991)。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萌芽和孕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开始,管理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全国性的有形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在一些大城市一级半市场上,开始有人研究股市行情,传递信息,指导操作,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证券咨询群体。

第二阶段是自发阶段(1991—1998)。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飞速发展阶段,也是管理部门监管处于真空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成立之时,为适应证券公司的需要,证券咨询部门纷纷成立,最早是从券商的客户服务部门开始,准确地说是营业部对股民进行的“入门指导”,离严格意义上的咨询业务相距甚远。在这一阶段,证券市场刚刚成立,投资者还比较陌生,此时,证券分析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入门指导”的作用。接着,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由于证券市场投机风气弥漫,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基本上是建立在对“政策”“、庄家”、“内幕消息”等概念上,为迎合投资者投机的需要,各类“股评家“”股评人士”“、市场人士”、“证券研究员”活跃在证券交易所和各种新闻媒体之上,新闻媒体也推波助澜,而且市场缺乏政策监管。在这种大环境下,证券分析师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1998—至今)。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规范发展的阶段,各类管理法规和条规相继出台,管理部门开始监管。面对证券咨询业的放任自流和大量违规行为的出现,监管层开始引起注意,1998年4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布并实施,开始对从业机构和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加上其后颁布执行的《证券法》,中国证券咨询监管法规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香港同类法规还要严格。2000年7月16日我国颁布实行了《中国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并且在2002年12月13日成立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使证券分析师的管理趋于规范。但是,多年监管空缺造成行业总体素质偏低和短期的投机心态已经深入人心,很多证券分析师缺乏耐心长期深入的研究,投资者还没有形成对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广泛需求。

时至今日,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依然处在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上。从规模上讲,截至2004年12月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33家,其中,获得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证券公司98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具有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证券咨询公司116家。获得证券投资咨询资格人员达到2万人,其中具有执业资格的证券分析师已经超过6000人。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经过十几年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在普及市场知识、引导投资理念、推动市场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在经营方式、管理水平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行业形成了几种主流的业务模式,如:专门为基金、券商等高端客户提供的研究咨询服务;针对中小投资者提供的研究咨询服务;提供分析软件、证券资讯信息平台的服务;提供公司重组、战略规划、公司购并的财务顾问服务等。部分信誉优良、经营规范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方面逐渐树立了自身的品牌。但是,应该看到,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信誉度不高,存在诚信危机。证券咨询机构业务范围狭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单一,法定业务无法维持正常经营,机构规模偏小,发展后劲不足,证券投资咨询业处境艰难,面临着行业萎缩的严峻局面。因此,改善行业经营环境,拓宽行业经营范围,提高执业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证券投资咨询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思路的思考

综观世界各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规范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监管。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德国、日本等证券业发达的国家,均不同程度地运用法律、税收及财政等手段大力引导与规范本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因而才涌现出一大批诸如麦肯锡、标准普尔、布隆伯格等世界知名咨询机构。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起步晚、规模小,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是资本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其发展更是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

1.明确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的意义。证券分析师行业是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它在普及证券知识、推动理性投资和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把证券分析师行业当作一个行业来看待,不应把其看作证券市场的附属品。

当前,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正面临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业竞争的新形势,一方面,我国证券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出现过不少问题,但其在筹集社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认同,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证券市场以更快的发展来支持,证券市场的发展将使上市公司不断增加,市场投资品种不断增多,而现有的证券分析师队伍是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必将要求证券分析师行业尽快成长起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领域逐渐对外开放,国外证券分析师及其投资咨询机构将逐步向我国证券市场渗透,国外优秀分析师成熟的经验及其咨询机构的咨询风格,将给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带来新的面貌,有助于提高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整体水平。但同时也加剧了证券服务领域的竞争,国外证券分析师的专业化水平、丰富经验和依靠的投资咨询公司的实力,与国内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国外咨询公司可能在未来几年迅速占领我国市场,从而构成对我国证券投资者的信息咨询垄断,这将不利于国家投资环境的安全。

2.制定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规划。面对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业竞争的新形势,我国应该制定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规划,争取用先进的文化形成行业内特有的品牌,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等形式抓紧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发挥作用。根据国内外证券市场发展的趋势,借鉴国外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的经验,证券分析师行业应该朝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

(1)专业化。证券分析师行业专业化是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由于证券市场的复杂性以及证券品种多样性的特点,它要求证券分析师应该是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专家。作为证券市场的专家,他首先必须通晓金融证券、投资和经济学等基本知识;为了获取和利用信息,他必须掌握运用数学、统计、信息技术等知识的技能;为了分析上市公司状况,他除了掌握财务会计、审计等知识外,还需要熟悉上市公司的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此外,一个称职的分析师更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证券分析师行业不仅有严格的准入条件,而且更需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2)个性化。证券分析师行业服务对象是具有不同个性、风格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能否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其能否找到并维护稳定的客户群,从而占有市场份额的关键。目前我们提供给投资者的证券咨询服务还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投资者对证券咨询的个性化服务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性化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有时还存在盲目性。为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深入到投资者的决策过程中去,而网络经济恰恰给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技术上的准备。国外同行对个性化服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已上升到客户关系管理的层次。

(3)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证券市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这为咨询活动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转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证券交易佣金已经放开,这将刺激网上交易的发展。在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和证券网上交易的条件下,客户从传统的“信息束缚”和“地域局限”中解放出来已是大势所趋。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信息咨询服务尤其是服务质量上。证券咨询服务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流程进行整合,逐步实现双向互动式咨询,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4)市场化。证券分析师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只有按市场化模式运行,才能加快发展。市场化包括体制市场化、服务产品市场化和定价机制市场化等内容。体制市场化就是通过定期对分析师的能力和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价,不断提高分析师行业的整体素质,逐步形成分析师市场。产品的市场化,就是按照客户的需求去设计和生产产品,既要满足内部客户的需要,又要符合公司外部客户的需要。咨询产品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必须以产品设计的市场化为前提,只有在咨询产品呈多样性、同质性和同层次产品达到一定规模,能够进行市场竞争时,市场定价机制才能形成。

(5)国际化。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国外证券分析师及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将逐步向国内市场渗透,这将潜移默化地改变我国分析师行业的咨询风格,带动国内的服务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减少一些不太规范的行为。此外,国内企业到国外上市逐渐增多,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他们面对的是国外同行的竞争,服务的对象也将扩展到国外投资者,这一切都要求国内证券分析师的行为、产品都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同时,来自监管层的压力也要求证券分析师行为方式更加规范化和国际化。

3.大力扶持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目前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证券分析师行业更是一个处于发育阶段的新兴行业,需要政府的扶持。由于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在发展初期阶段,出现过众多问题,再加上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熊长牛短”,每当市场出现问题时,证券分析师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因而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限制性措施过多而扶持性政策过少,从而制约了该行业发展的现象。鉴于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分析师进行扶持。

首先,适当扩大证券分析师行业的业务范围。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范围狭窄,盈利模式单一,仅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为主,这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利润增长点,单靠证券咨询业务,证券投资咨询机构难以维持生存,许多经营者只有在夹缝中寻找“灰色收入”来实现收益,没有较多的精力搞实地考察研究,从而也制约着咨询业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对于“灰色收入”这样难以见光的业务,管理层也很难得以监督管理,从而造成了目前市场的混乱,各种人员在其中为着各自的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建议证监会协调相关部门,积极鼓励投资咨询公司开展包括管理咨询、融资顾问、兼并收购、独立财务顾问、上市辅导等各项财务顾问业务,明确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法律地位;允许独立经营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积极探索与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模式;大力扶持金融咨询软件的开发业务等。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4

对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收益的预测是分析师投资报告中的重要部分。通常分析师会对所研究公司未来一到三年,以及四到八个季度的收益作出预测,然后利用这些预测进行股票价值评估和作出投资建议。

相信不相信分析师,这是一个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迅速扩张和个人投资者参与的增多,证券分析师的作用不断提高。大的投资银行相继产生了一些明星证券分析师,如索罗门美邦(SalomonSmithBarney)的JackGrubman、美林公司(menUlLynch)的HenryBlodget手口高盛公司(G01dmanSachs)的abbyCohenn。这些分析师薪金不菲,动辄上千万美金,并且拥有左右市场的影响力。但是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安然事件”之后,证券分析师与其雇主旗下的投资银行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每每引发华尔街卫闻,分析师投资建议的可信度也屡屡到质疑。

但是大量的学术研究表明,分析师分析报告中给小的投资建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果投资人根据分析师的推荐选扦股票,可能在未来扶得超额投资回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哈斯商学院会计学教授Bretttruman等人在―项究十发现,如果投资人购买分析师推荐买入的股票,在未来一午内要以获得超过市场正常回报4.2%的超额回报,如果出售分析帅推朴卖出的股票,可以避免8.0%的超额损失。

诚然,证券分析师的分析并非完美。研究也发现,分析师刘公司未来收益的预测往往过于乐观,即往往高估未来收益。但是,即使有在这些偏差,证券分析师的丁作对投资人的价值不可低估。分析师一直是投资人和上市公司之间传递和解释信息的桥梁。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利较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普通投资人获取和解读公司信息的成本更高。在这个市场上,虽然刘信息中介的利用刚刚起步,但随着市场和投资人的发展成熟,对信息中介(包括证券分析师的服务)的需求应该会有很大增长的。

i/B/e/Sinternationallnc.是一家提供分析帅预测数据的专业公司,陔公司的数据库收集丁大量国际投资机构的证券分析师对世界各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预测。数据显示,国际投资界正日益增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关注,他们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扩张而不断深入,这表现在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师数目、被预测公司的数㈠及收益预测总数均不断增长。并且,随着更多的国际投资机构将中国公司纳入他们的投资组合,证券分析师也提高厂他们对,卜国公司的研究强度和广度,这体现在平均每家小国上市公司吸引分析师的数日及各公司获得的平均预删次数的增加上。

中国公司年度收益预测准确度欠佳

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不断增强,那么,他们研究的质量如何呢?特别地,这些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收益预测的准确性如何――因为投资人在阅读分析师报告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便是下一年度会计收益预测。笔者利用i/B/e/Sinternational的分析帅预测数据库,但结果发现,分析帅对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收益预测的准确度并不理想。

总体来看,从1992会计年度至2002会计年度反及未来几个年度,i/B/e/Sinternational共收集了50431个对中国公司的年度收益预测,其中38059个预测已经有实际收益汇报。这些预测涵盖496家公司,共有为93家机构丁作的717个分析师曾经作山过至少―个顶测。

在这里,笔者把预测误差定义为“实际收益和预测收益的差额除以实际收益的绝对值”。图2显示了分析师顶测准确性的变化(该图反映随着会计年度截止日的临近,分析师对该年收益预测/仵确性的变化)。

分析师往往在义一会计年度截止目之前一年或两年、甚至三年即开始刘陔会计年度的收益作出预测。笔者从会计年度截止日之前20个月开始观察,―直到会计年度截止日所在月份,同时选取了分析师对美国和香港上市公司收益颅测的准确性情况并将其作为比较刘象。

从图2可以看山,分析师对山旧内地、香港和关山公司的预测误差一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惊讶,因为随着时间拊移,分析师的信息量不断增加,预测自然也越来越准矾。

但图2中显示,分析师在预测中国内地上市公司收益叫准确性很差。例如,在距离会计年度截日还有12个月的时候,刘中国内地公司的顶测误差为―0.33,面对香港公司为―0.19,对美国公司只有―0.08。在距离会计年度截止日还有3个月的时候,刘中国内地公司的预测误差为--0.08,刘香港公司为―0.08,而对美国公司只有―0.01。

所以,在观察时间段早期,分析帅刘中国内地公司的收益预测准确度大大低干刘香港和美国公司的预测准确度,在观察时间段的晚期,分析师刘香港和中国内地公司的预测准确度基不相同,两者都低于对美国公司的预测准确度。

此外,笔者还对分析师对中国内地公司收益预测的分散性作了统计。颅测分散什越人,说明分析师之间对同―公司收益的预测越不同,预测分散性增加了投资人利用分析师预测进行投资的风险。图3显示了随着会计年度截止日的临近,分析师预测分散性的变化。笔者使用的分散性指标是多个分析师预测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定义是“标准差除以均值的绝对值”。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年度截止日的临近,分析师之间对该公司收益的预测趋于接近,不管是哪里的公司。分散性降低幅度最大的是对中国内地公司收益的预测,几乎降了一半,而对美国和香港公司预测的分散性降幅较小。

图3表明,分析师在分析中国内地公司时面临的不确定性最大,因为他们预测的分散性一直最大,其次是香港,预测美国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最小。这个结果也大体和市场的成熟程度等因素吻合。

中国公司业绩缘何难以预测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收益预测质量较差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值得考虑。

首先,作出这些预测的分析师绝大部分是为国际投资银行或机构投资人工作,他们中绝大多数的工作地点不在中国内地。这样,分析师在预测中国内地公司时不具有他们预测美国或香港公司的“本土优势”。本土优势指分析师在预测自己工作地公司时所享有的资源和信息优势。因为工作地点不在中国,这些分析师往往缺乏对中国经济、工业及上市公司背景知识的了解。而对宏观经济、工业走势的了解是预测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会计收益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适用的会计制度。中国内地会计制度和香港、美国的会计制度都有所不同,所以,相同的经济业务可能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同而对收益造成不同的影响。证券分析师由于缺乏对中国的经济背景、会计制度的了解,可能造成了他们在预测中国上市公司收益时偏差更大。

第二,由于中国的股票市场还是一个只有十几年历史的新兴市场,整体规模较小,流动性也不高,所以,国际投资人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有限。而国际投资人是证券分析师的重要客户,他们的有限投资造成对分析师分析中国市场的需求也很有限。因而,国际投资银行或机构投资人对中国市场分析分配的资源也有限,客观上使得中国分析师得到的支持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分析质量。

第三,以前的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对高速发展公司、上市时间较短公司的预测更困难,原因是这些公司的不确定性比成熟公司更大。中国的上市公司往往属于这两类。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上市公司也发展很快,而且不发展就意味着有被重组、被收购的风险。加之于相对美国,香港公司,中国上市公司上市的时间普遍较短,不可避免地为分析师分析带来了障碍。

此外,中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严重的盈余管理问题。盈余管理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尤其严重。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强烈。中国证监会对公司上市、增配股、退市的政策都和公司收益紧密挂钩。一旦收益不达指标,公司面临的后果十分严重,因而公司管理层操纵盈余的动机很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与公司监管的不完善,中国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也更多,尤其是上市公司往往和背后的母公司,甚至所在地政府的关联十分紧密,而母公司和所在地政府也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创造条件。证券分析师在预测收益时无法预测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及手段,因而难免作出错误的预测。

再有,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还不完善,不论是法定披露还是自愿披露,披露的信息少,而且质量低,从而减少了分析师获取的关于公司的信息。同时,分析师和公司管理层的交流基本上不存在。在美国,分析师可以和管理层有更多的交流,并从这些交流中获得信息。虽然2001年以后美国证券和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禁止分析师和公司管理层的单独交流,但分析师仍然可以在公开的渠道和管理层沟通。这样,信息披露机制上的差别也造成了分析师在预测中国公司时的劣势。

即使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即使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收益预测的质量较低,但分析师的桥梁作用对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作用仍相当大,笔者仍然相信证券分析行业在中国会迅速发展起来。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5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1.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资产负债率过高,容易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增加、形成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二是资产负债率过低,会导致企业不能很好的运用财务杠杆,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融资规模过大。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济利益,对行业现状以及市场环境并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只是盲目的进行融资和扩张,但是却忽略了融资过多,容易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和股权稀释等问题,给企业造成过巨大的偿债压力和控制权转移等风险,从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随着金融市场政策的紧缩,很多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也相应增大,从而导致企业的债务筹资成本上升。同时,资本市场预期不理想,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企业出现股权筹资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企业在进行股权筹资时成本上升。

(二)筹资风险防控策略

1.建立完善的筹资风险预警机制。筹资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筹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评价。筹资风险预警机制是建立在企业各种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因此,就要求企业财务数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1]。筹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修复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筹资决策更具科学性。

2.优化资本结构。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筹措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优序融资理论来看,企业最佳的融资方式就是实行先内后外的融资方式,其中在外部融资中应该先进行债权融资再进行股权融资。当前,很多企业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利用外部融资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我们上述分析过资产负债率过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偿债压力,特别是在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时,企业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所以,企业应该适当的增加内源融资,在需要外部融资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比例,确定符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最佳资本结构,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投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1.投资风险管控意识不强。当前很多企业对于投资风险的管控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企业决策层投资风险管控意识淡薄、盲目跟风投资、对市场风险分析及市场前景预判不准等方面,从而导致企业对投资风险缺乏有效的管理,容易造成企业投资风险加剧。

2.投资报告缺乏科学的分析。企业在编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对投资报告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对未来市场的发展预测不准,对国家的宏观政策把握不当,导致投资报告缺乏可信度,影响投资效果,甚至导致投资失败。

3.投资方向存在偏差。随着环保意识全球化发展,人们对于低碳环保行业的投资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投资一些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量大的项目,不仅对环境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从长远发展来看,也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投资风险防控策略

1.创新投资风险管控理念。要想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控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创新投资风险管控理念,为企业强化投资风险管控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为基础,从我国市场改革形势出发,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将投资风险管控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我国市场改革的首要任务,大力提升企业投资风险的管控意识和能力。

2.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分析,严控过度投资。要不断强化企业决策层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意识,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重点定量分析,保证投资决策科学合理,严控过度投资。此外,还应当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透明化,将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及时准确的公示,从而形成有效的多方位监督。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投资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决策层更加慎重地进行投资决策,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

3.加强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管理。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进行的可行性分析,只是基于决策阶段市场环境的分析,随着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到来,市场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加强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动态管理,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合理调整项目规划,以此来保证投资项目在执行期和经营期的管理都在掌控之中。

三、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

1.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能力较差。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因此,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慢且占用大量资金,就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同样,如果企业出现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也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

2.资金预算不准确导致产生资金缺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于生产成本、投资成本、资金周转等方面的资金预算不准确,忽略了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不能合理的筹划资金收支,盲目乐观地多预计资金收入,少预计资金支出,这样很容易产生资金缺口,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二)流动性风险防控策略

1.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由于没有金融中介机构的介入,企业直接从资金盈余方获得所需资金,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相比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还大大地降低了融资成本。发行股票、债券以及民间融资、商业信用等是最常见的直接融资模式,企业应该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改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所需资金,从而避免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2.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能力的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客户信用的管理,不断完善应收账款回收策略,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保证及时收回应收款项。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存货周转和存货资金占用量的管理,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尽量加速存货周转,减少存货资金占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6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与速度不断加快,并为证券基金发展程度提升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金融市场当中发行的金融基金产品种类与数量的逐渐递增也进一步的扩展了基金市场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成的金融产品产业链条。将多种基金类型进行分类,形成了基于风险水平的基金产品线。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对促进我国金融证券市场良好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并对推动市场不断发育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研究具有重要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速度较快与市场变化相对复杂。证券投资基金本身属于新兴市场产品,其优势与弱点特征可能会存在一定时间。另外,我国股票市场当中存在较大风险,投资基金主要针对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两种环境当中,而股票市场的风险性相对较高,非系统性的风险指数则比较低,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想要实现分散化的资产投资则比较困难。因此,证券投资基金规避风险能力比较差。综合我国投资证券基金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证券投资基金上存在比较弱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针对不同证券行情与基金种类进行分析,资产配置产生的绩效程度存在差异性。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资产配置应当结合资产类别形成的收益以及投资人产生的风险偏好情况作为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风险程度的最优组合。相对应的资产投资基金运作者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相对应的资产配置方案完成对现有资产的配置。不同类型的配置策略能都需要结合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表现出一定的行为特征,甚至产生差异性的支付模式。这种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因此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当中发挥作用。也因此通过健全资产配置相关实施方案能够达到对市场进行预见性判断。这个过程中其核心内容为形成资产配置的原则以及实施方案。通过对上述中理论内容进行分析,我国在对证券投资基金相关工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资产配置方面的管理与重视。这是因为资产配置能够对基金市场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资产配置

(一)资产配置理论以及实证分析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有markow创造的资本资产组合研究理论内容当中就已经出现了有关现代资产配置方面的相关内容。但是这个过程中人们将侧重点仍然放在均值已经方差产生的针对全部投资人的相同风险资产组合问题当中。在现实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基于相关影响因素的约束,针对不同的资产投资人,尤其是长期、短期投资人产生的投资组合则不能够时间相同的。因而造成的对风险情况的评估与判断也不尽相同。资产组合方式理论在这种环境当中具有局限性特征。资产配置理论研究构成中,美国哈佛大学一大批研究学者对长期资产配置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个过程中坎贝尔等人对风险因素当中的变动权益溢价等概念与风险内容进行研究。与此同时,相关的金融学专家也认识到了有关资产组合方式产生的理论内容具有先导性特点。一些经济学者联合起来构建起了一个长期投资者资产配置组合实证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学者们最早能够模拟投资者决策产生的影响条件与环境。莫顿融合了上述中的理论与实证经验开创性的创造了有关理解投资机会随时间发生比那话的一般性框架内容。Brinson等人采用了基准回报对美国共同基金产生的总回报进行了序列回归分析,其产生的结果显示了资产配置能够准确的表现基金总回报情况,其结果为91.5%。换言之,学者们可以断定采用基金总回报解释基金积极管理效果两者之间明显较小。针对基金之中的总回报以及时间序列归回分析则存在一定的关联。而针对采用资产配置回报数据分析表示资产总回报的R2值,经济学者Surz则认为其具有基金管理者信任水平。假设基金经理拥有高或者是低的基金管理能力,因此其也就能够形成高或者是低的信任程度。这种情况与喜好赌注以及既定购买发生偏离了。因此能够造成时间序列产生总回报效果相对比较好。而Lbbotson学者则通过94只平衡基金以及58只老虎基金完成对上述理论的证实。面对基金产生的投资回报波动情况,超过90%以上的基金会通过资产配置完成说明,这其中产生的基金回报存在差异性,但是40%左右可以通过资产配置进行说明。其中超过了100%的回报水平能够基于配置回报水平被说明。通过上述的实践证明,发现证券投资基当中的资产配置属于绩效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配置类型分析

1.战略性资产配置

采取战略性资产配置的主要条件与背景是基金投资目标性质与所在国家所从属的法律环境。这些决定了基金资产配置的资产类型部分,以及相关类型存在的比重情况。基金投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战略性资产配置部分。这种性质的资产配置可以被解释成为是长期资产配置决策的内容。也就是属于一种能够通过基金作为资产形成的长期可选择正常比例风险与收益控制。通常情况下,战略性资产配置多属于基金投资目标当中的基本保障。结合基金绩效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这种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凸显出基金风险与收益权衡评估,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完成资产配置与风险、收益结合。

2.动态性资产配置

基于战略资产性配置基础上形成的针对资产配置比重进行的一种动态管理内容。从管理内容方面看主要包括是否结合市场情况完成对资产的配比调整,除此之外还包括适时调整相关问题。动态资产配置中并不存在长期所有资产配置比重调整,这个过程中主要指的是长期市场变化机械比重调整方案内容。这种机械性的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建立在动态资产配置基础上的策略,以及在这种策略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战略性、恒定组合战略以及组合保险战略以为的资产配置。

3.战术性资产配置

这项资产配置类型主要针对的是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对资产收益预测获利的一种策略。其针对的是中期以及短期利益,这个过程中,长期资产配比会发生偏离,进而形成收益。战术性资产配置策略主要属于一种积极策略内容,基于短期风险以及长期收益特征进行分析,其形成预测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战术性资产配置的实际效果。这种资产配置往往都会偏重于客观分析而不是主观判断。通过回归分析以及最优化分析能够形成相对准确的价格内容。换言之,战术性资产配置需要通过对未来资产相关价格信息进行衡量,进而达到实现价值的预期效果。

(三)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效率情况

战略性资产配置效率,主要是针对长期投资回报率过程中目标有效性。通常情况下投资人员会对风险以及通货膨胀进行分析,将投资目标作所产生的投资回报率作为投资目标实现依据。资产配置主要以投资目标为基础,对不同类型资产组合以及配置比例进行分析。不同资产类别收益率存在一定不同,且风险性也不同,直接造成资产配置比例差异,进而形成差异化资产配置绩效,这对是否能够实现最初投资目标有着直接影响,即战略资产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投资目标实现情况。

1.资产混合变化效率,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别资产长期权重目标改变的有效性。资产混合变化效率要进行必要的效率考察,以实现对其组合绩效影响分析。该资产配置实际权重和目标权重之间的差异性能够直接体现资产管理人资产混合变化效率。

2.主要资产类别内部投资效率,主要是对资产管理人对资产类别业绩的考察,即对其是否高于基准值业绩或低于基准值业绩。通过微观层次对资产管理人的资产类别选择进行对比,并通过对比方式考察资产管理人的实际绩效与市场标准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能够对从事相同类别资产的管理人进行业绩比较,更全面衡量资产管理人相对表现。

三、我国资本市场中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分析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7

关键词:募集资金投资效率投资变更边际投资效率模型投资回报率模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股票市场在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企业组织形式,筹集生产建设的资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已成为提升资源配置总体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在募集资金方面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现象,包括新股发行市盈率超高、超募资金庞大等,因此,募集资金的投资效率成为市场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关于我国总体投资效率的研究较丰富,但是从微观层面探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资效率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研究现状,为进一步从微观层面研究募集资金投资效率奠定基础。

募集资金投资效率度量

国外很早就对投资效率的度量展开了研究,主要形成了以mueller和Reardon(1993)的边际投资效率模型和Baumol等(1970)提出的投资回报率模型为主的两类度量方法。其中边际投资效率模型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投资回报率模型以会计盈余为基础。徐沛(2004)研究发现大部分上市公司每年的经营增长率与通过股权融资募集的资金关系不大,募集资金投向项目并不能对大多数企业的经营增长产生促进作用,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未能得到实现。曾芒等(2005)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2000-2001年间所有ipo公司募集资金后业绩的中长期变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ipo资金使用效率非常低,没有带来经营业绩的提高,并且大多数指标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辛清泉(2007)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分别采用两类模型对样本1999-2004年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率仅为2.6%,远低于资本成本,其还进一步考察了投资环境和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资本投资回报的影响。李凯风(2008)认为现有对股票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多以Fama的观点和方法为基础,更多的集中在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上,忽视了股票市场效率组成的复杂性,因此提出了一系列股票市场投资效率评价的指标。王坚强等(2010)认为企业价值的增加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方法的Dea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方法对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较严重。康梅等利用技术效率评价在(k,y)空间的投影来建立企业层次上综合投资效率的评价方法。在(k,y)空间内,可以识别并分解企业资产技术和运营效率,能够有效跟踪企业资产及相应运营效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投资效率评价指标融合了目前宏观经济和微观具体项目投资效率评价方法,反映的是企业投资活动对其经营效率的带动作用,能够准确评价企业投资效率的真实业绩。吴继明等(2010)运用2005-2008年中国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企业数据,结合eVa理论对中小企业投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行为具有相对投资量大、资金依赖性低、投资效率偏低的特点。吴金娇(2010)对创业板28家元老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创业板28家元老募资使用整体情况较好,募资后经营业绩有所提升,但也有部分公司存在业绩下滑、募投项目投资进度偏慢、频繁变更募投项目、超募资金大量闲置以及投向与主营业务相关度不高等问题。(2010)以1990年以来甘肃省有过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活动的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结果表明:不管是从募资前与募资后一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对比,还是从募资后若干年度具体的经营业绩分布与变动趋势来看,募集资金的获得虽带来了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张,但募资后公司的经营业绩却持续大幅下滑,上市公司未能有效利用其从股票市场所募集来的资金提升公司的经营绩效,即上市公司募资使用效率低下。赵洪军(2011)通过考察山东省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发现,山东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整体状况较好,但在某些具体投资项目上的使用状况不理想;募集资金使用对于扩大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起了重要作用;募集资金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这与某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较长有关,但也说明山东省上市公司募资使用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刘美玲(2013)基于宁波38家a股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募集资金闲置、投向变更、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是投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募集资金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一)市场机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陆国庆(2004)对我国股票上市制度变革作了简要回顾,对不同年份新上市股票业绩作了时间序列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新股业绩在上市后的三年内出现了显著下滑,2001年以后实施的股票上市核准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新股业绩变脸的难题,股票上市制度变革的绩效甚微。刘志杰(2009)运用调查问卷分析和博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动机和监管问题。结果显示,对募集资金使用存在误区。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对当前发行审批制度的规避等是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主要原因。通过一个上市公司与监管者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本文发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行为的选择取决于其违规时的期望收益是否大于不违规时的期望收益。要改善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状况,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但是更应注重监管制度的整体设计和有效实施。翟华云(2010)以我国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的基础上,检验了法律环境、审计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和公司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即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有效减少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提高公司投资效率;同时,在我国较好的法律环境地区,高质量审计能够有效减少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抑制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从而提高公司投资效率。马连福(2011)从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干预及公司治理角度出发,以2001-2005年a股ip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三者对募资变更及投资效率的影响。白一欣(2011)对2006年9月以来上市的所有股票进行统计,以改革进程分为三期,用上市调整后的个股收益率、上市市盈率、网上网下超额认购比例作为指标,分析了我国股票的高定价、高市值、高超募的“三高”问题,并分析新股上市改革的绩效。其发现新股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进一步加快市场化,并最终实现核准制。廖士光(2012)提出中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即遵循市场化方向,从价值判断为主转向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强化市场约束,放松行政管制,发行人的投资价值由市场自主判断,监管部门负责督促发行人及时、准确、充分地披露信息,同时,强化事后审查和处罚,通过事后处罚,惩治造假者与欺诈者,并对其他发行人形成威慑,切实保障投资者权益。刘高嘉宝(2012)指出保荐制度是证券发行上市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为了确保发行证券和上市公司的质量,强化项目核查,提高发行人和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程度,而专门设立的一种中间制度,但由于保荐人制度的不完善,仍然无法保证募集资金的投资效率。郝君富(2012)以我国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外在制度背景,实证研究检验了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对企业投资效率及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为:我国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水平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地方控股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水平越强,企业投资效率越低,经营业绩则越差。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外在制度背景下,地方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经营扮演“掠夺之手”的角色。孙慧(2013)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9-2011年830家国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政府控制的层级将其划分为中央政府控制和地方政府控制两类,从内部控制要素角度,结合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布局调整等制度背景,分析内部控制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提高整体上可以显著改善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相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央政府控制上市公司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孙国茂(2013)运用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268只股票的统计数据,结合多元线性回归等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ipo融资过程中的抑价现象和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庄家操纵行为是造成ipo抑价的主要因素。现有的股票发行制度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性,证券监管部门必须从根本上改变ipo和上市制度,规范股票一二级市场的交易行为,促进中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邬展霞(2006)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委托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司投资效率低甚至失败、过度投资问题和项目融资的道德风险上。李青原(2009)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分别与公司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负相关,同时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性在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公司中更明显。王宇峰(2011)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越好的企业,在投资机会下降时,会更及时地削减投资,即投资效率更高。刘畅(2011)借鉴Vogt(1994)的研究模型,实证分析证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其投资效率是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行为就会降低,其投资效率越高。陈共荣(2011)基于2005-200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年度横截面的集合数据,采用Dea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行了测度。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大股东特征与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与企业的投资效率之间呈现出一种“n”型的曲线关系;第一大股东为国有属性的上市企业的投资效率要低于非国有属性的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现象更严重;第一大股东受制衡的程度与企业投资效率成正向相关,股权制衡能够抑制大股东利益主导下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张世俊(2012)从不同制度环境下考察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作用,并着重从股权结构视角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慕陆(2013)以2004-2011年上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直接利用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度度量资本投资效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董事会独立性对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的董事会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的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度,从而改善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效率。而且,独立的董事会能有效降低冲突引致的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度,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成效。蔡吉甫(2013)以会计准则变迁为契机,利用深沪证券交易所2003-2010年7215个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考察了会计信息提高公司投资效率的微观机理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扭曲程度显著高于民营控股公司。从形成动因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过度投资而非投资不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民营控股公司的投资不足,但对公司的过度投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不足则不具有治理效应。

(三)公司特征与行为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王文成(2005)利用eVa指标来对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前后经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政府监管制度下,平均来讲,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会使变更后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比变更前更差。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监管制度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同时,外部因素的影响是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的重要原因,如项目审批制度、地方政府的干预、国际因素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改变、市场突变等。连玉君(2009)以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为基础,定量测算了中国上市公司在融资约束情况下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比最优水平低了约20%-30%,平均投资效率仅为72%。姚立杰(2010)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0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与企业价值和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程度和企业价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多元化经营损害了企业价值。研究还发现多元化程度与企业投资效率也呈负相关关系,即多元化程度越高,企业投资效率越低。李焰(2011)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区分企业性质,实证检验了不同背景特征的管理者所选择的投资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年龄、任期与投资规模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投资行为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管理者年龄与企业的投资规模负相关,但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并没有显著影响;而管理者的财经类工作经历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投资规模并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同时,管理者的性别、学历和教育专业对投资效率并没有显著影响。周春梅(2011)采用Richardson(2006)公司投资期望模型的残差对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进行了测度,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角度对旅馆业和旅游业这两类公司投资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论

本文按照文献综述思路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当前的研究主要不足为:

第一,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当前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的研究大多是利用募集资金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没有区分计划募集资金与超额募集资金进行分析,也没有具体到承诺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进行分析。

第二,由于关于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的数据不能直接从相关数据库中获得,因此大多数研究是针对某个省、市的部分数据展开研究的,由于样本量过少,因此研究的结论缺乏代表性,指导作用有限。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研究以财务指标和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极少采用投资效率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

最后,文章认为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针对以上不足展开,包括区分计划募集资金与超额募集资金进行投资效率分析,采用投资回报率模型进行投资效率分析,具体到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承诺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效率分析,针对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监管机制进行研究等,同时还将强调外部管制环境对募集资金投资效率的影响。

1.徐沛.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4(3)

2.曾芒,叶红雨.我国a股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实证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4)

3.辛清泉,林斌,杨德明.中国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估算和影响因素分析―1999-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J].经济学(季刊),2007(4)

4.李凯风.论提高我国股票市场ipo投资效率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6)

5.王坚强,阳建军.基于Dea模型的企业投资效率评价[J].科研管理,2010(4)

6.吴继明,张炳才.我国中小企业投资效率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

7.吴金娇.创业板28家元老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分析[J].武汉金融,2012(3)

8..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分析―以甘肃省上市公司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0(4)

9.赵洪军,索慧,李艳丽.山东省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

10.刘美玲.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资金使用效率分析―基于宁波38家a股上市公司[J].生产力研究,2013(1)

11.陆国庆.我国股票上市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J].财经科学,2004(1)

12.刘志杰,姚海鑫.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动机及监管博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1)

13.翟华云,周运兰.少数民族地区上市公司投资及效率研究[J].财会通讯,2010(5)

14.马连福,曹春方.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干预、公司治理与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J].管理世界,2011(5)

15.白一欣,金美延.新股上市制度改革与“三高”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1(6)

16.廖士光.中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1)

17.刘高嘉宝.浅议保荐代表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J].金融经济,2012(18)

18.郝君富.政治关联、过度投资与公司业绩―基于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背景[J].工业技术经济,2012(12)

19.孙慧,程柯.政府层级、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3)

20.孙国茂,姜顺其,张韶岩.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原因研究―基于创业板的统计数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21.邬展霞.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8)

22.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9(4)

23.王宇峰,苏逶妍.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5)

24.刘畅,田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投资效率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1(13)

25.陈共荣,徐巍.大股东特征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1(1)

26.张世俊.股权结构、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关系―相关文献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3)

27.慕陆.董事会独立性与上市公司资本投资效率[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2)

28.蔡吉甫.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2006年会计准则趋同前后深沪两市经验数据的比较研究[J].管理评论,2013(4)

29.王文成.对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5

30.连玉君,苏治.融资约束、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J].管理评论,2009(1)

31.姚立杰,李刚,程小可,陈小军.多元化经营、公司价值和投资效率[J].科学决策,2010(12)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8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股票市场投资行为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比国外比较成熟的股票市场,我国的股票市场具有强烈的投机性质。我国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大多是个人投资者,一方面本身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股票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即使上市公司会公布相关的数据及财务状况,但个人投资者很难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羊群效应”。国外的金融研究及投资领域,行为金融学早已被纳入主流金融理论体系,在投资策略的制定中,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分析也正在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并未正式投入到实践领域的分析,还停留在对其相关理论的引进和学习阶段,但我国股票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有着一定的优势。一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上的交易数据完整,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很好的判断投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场上价格的形成和投资行为还并不是建立在对任何信息的反映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因此基于上述两个方面,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我国的股票市场进行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不仅能使行为金融学在国内得到充分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国内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的质量和有效性,同时也能维持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Sinha(2015)通过实证分析从信息、投资者心理基础以及投资者的偏好等因素来分析了影响股价变动的原因。Shabarisha(2015)通过实证分析,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分析了与金融投资相关的启发式偏差和投资者的偏见在投资中的作用。Sayed(2014)通过实证分析,对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投资时的心理进行了分析。

苏政豪(2016)通过实证分析对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处置效应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从三种对象的股票投资决策的处置效应中,得出了投资年限高的投资者,要比投资年限低的投资者,有着更加弱化的处置效应。孙英博、戎姝霖(2016)通过实证分析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股票市场总体波动性的影响较为微弱,机构投资者参与对股票市场波动有微弱的平抑作用。

三、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一)心理学理论

人在认知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是不能完全接受所有信息的,而且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感知和记忆来对信息进行“存储”,但是人们对于感知是有选择性的,而选择的范畴往往与他们的个人期望有关。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人们做出决策主要依据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代表性启发,是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当人们对某项事情进行评估时,人们会更倾向于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与此类似的事件,根据处理以往事件的模式来对现在的事情进行相同模式的判断,而并不考虑其概率。小数定律及赌徒谬误便是典型例子。

2.可得性启发,是指人们更倾向于根据回忆相关信息的容易程度来对事件做出推断,因此人们在做出决策之前的第一个想法,很可能是映像最深刻的那一个。而对于影响可得性启发偏差的因素分别有所接受信息的时效性,事件的新颖性和生动性,情绪一致性,和事件的想象性。

3.锚定与调整,是指人们在进行量的估计时,首先会设置一个初始值,然后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不断调整,最终达到自己认为的一个理想数据。但在现实中存在两个问题,初始值的设定不准确和锚定值的调整不充分。

(二)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度量目标对个人激励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公式m=∑V*e来表示,其中m代表激励效用的大小,V代表目标对于个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e代表期望值。对于个人来说,当目标的价值越大,对实现目标的期望越高,这个目标的激励效用就越大。

(三)前景理论

该理论中有两大定律,第一,在人们盈利的时候,往往会更倾向于谨慎地做出下一步决策,并不参与冒险;当人们遭遇损失时,却往往显得冒险行事。第二,对于盈利和损失所带来的感受,人们的感知程度是有差别的,亏损所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盈利所获得的快乐。

四、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的分析

(一)调查目的和设计

调查报告采用了线上+线下的调查形式,调查内容主要分析我国个人投资者在以下5个心理作用下的具体表现,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对这些表现进行具体解释,为了能增加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对主要类型的问题设计了两个或以上题目,从而减少被调查者可能存在的不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作答。

(二)调差报告的分析

1.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往往體现在人们会高估自己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而低估事实的重要性。而过度自信心理又可以进一步体现在自我归因和证实偏差的心理现象上。通过分析得知,超过60%的个人投资者能理性看待自己的投资判断能力,经济环境不佳时,大约50%的投资者则选择减少持有仓位的60%左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性。一半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将亏损原因归结于客观因素,大部分投资者对自己的决策都具有很高的预期。结合这四个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股市上的投资者相对以前能更加合理地进行投资行为,开始逐渐尝试去理性地看待整个股市的运转。

2.后见之明。后见之明也是一种过度自信的表现,当人们在看待事情发生后的结果时,会认为这个结果比事前预测时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提高自信程度。调查显示,回顾往年股市的波动情况,有80%的个人投资者不同程度地认为,当股市大跌时政府会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只有6%的人认为政府将不会采取任何措施。这说明事后认为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的投资者远远高于事前能够预测到的人数,也就是出现了明显的“后见之明”。

3.锚定效应。锚定效应具体表现在人们在对进行对事物判断时,往往会根据所接受信息的第一印象,也就是先入为主的思想,或者印象深刻的程度。调查发现,在作出决策判断时,有65%的个人投资者不同程度受到了给定值的影响,因此“锚定效应”效果明显。

4.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在股市中表现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在情绪上往往会受到同类群体行为的影响。65%的个人投资者是通过他人的分析及建议进行投资行为,有34%的个人投资者是通过自己分析来做出决策,说明我国股市的投资群体逐渐形成了自主投资的理念。

5.政策依赖。政策依赖的具体表现在股市的运行并不是单纯依据市场的自身规律而进行调整运转的,而是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其进行过度干预。有71%的个人投资者认为政府股市暴跌应该出台政策参与救市,有97%的个人投资者不同程度地将相关政策纳入自己决策方案的制定中,说明了中国股市的运转的确受到政府行为的很大影响,其在股市中依然发挥着主要的引导作用。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后发现,我国股市的个人投资者虽然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过度自信及羊群效应现象,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已有所改善,锚定效应和政策依赖效应较为明显,且产生这些效应的心理因素无法避免,投资者只能通过提升对自己心理意识的认知并加强自身对投资分析的能力来减弱自己认知偏差的程度。

(二)建议

1.对中国股票市场建设与监管的建议。

(1)明确政府在股票市场所扮演的角色位置。在整个市场中,政府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对制度的完善提供支持,而并不是通过股市这一媒介出台政策来调控经济,因此政府目前对市场的调控虽有一定必要性,但是一定要注意力度和频率。

(2)完善信息的披露制度。我国股市的参与者大部分仍然是中小投资者,属于信息获取群体中的“弱者”,因此,信息披露制度对于衡量一个市场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必须不断完善并实施与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制度,约束企业、机构的行为,维护广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非理性投资行为,同时也可以提高市场运转的效率。

(3)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监管部门应该建立一个既能够相互制约又能够相互协调的多层次监管体制,而并不仅仅是由证监会来进行全权管理,从而造成监管的不完备性及单一性。

2.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建议。

(1)投资认知上的建议。投资者应该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认识,在制定决策时,权衡利益和风险,选择自己所能承担风险范围内的投资方案。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不断学习来储备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投资技巧,不断分析以提高自己的把控能力,不断总结以提升自己决策能力。投资者还应该树立起维护自身投资权益的意识,特别是国内的中小投资者。

(2)投资策略上的建议。个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收益,如反向投资策略,对于过去表现较差的股票进行买入行为,而对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进行卖出行为;动量投资策略,在进行交易操作前,对股票的收益和交易量进行值得设定,当股票收益或者股票收益及股票交易量同时满足设定值,那么就对股票买入或者卖出;成本平均策略,按照投资计划,以不同价格分批次对同一种股票进行买进或者买出,来达到对成本进行分摊的效果;时间分散策略,延长投资的期限,随着对某个产品投资期限的延长,市场的风险会逐渐降低,且资产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paritoshChandraSinha.Stocks’pricingdynamicsandbehavioralfinance:areview[J].managementscienceLetters,2015(5). 

[2]苏政豪.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处置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3]孙英博,戎姝霖.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6(25).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9

我国金融市场随着经济的腾飞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吸引越来越多的富余资金转战投资金融市场,使得各企业在金融市场中或得或失。由于管理不当、投资风险控制失调,导致投资损失重大的案例屡见不鲜。鉴于此,本评论人投资管理角度出发,简要的对投资管理进行了论述,说明企业投资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企业投资提供管理支撑。

关键词:

企业投资管理;原则;问题;对策

一、企业投资管理原则

企业投资的利润往往依靠科学的管理才能斩获,在管理中降低投资风险,加强投资的有效评估,保证投资事项有效蠕动,实现管理支撑。可见,企业投资中管理的作用之大。为了更好的运用投资管理来获得实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投资管理,主要原则如下:(1)前期把控,即对投资行为的前期市场进行全面、精细化、趋势等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形成全面的调查资料,寻找最佳投资时期进行资金把投放;(2)中期控制,即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风险评估、投资可行性分析等,使得企业投资行为摒弃盲目性;(3)后期控制,即立项后,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控制,确保资金链完善,资金富足,项目各环节衔接有序;(4)全程风险控制,即将风险评估贯穿于投资全程,保证风险最低,应急预案完善,保证投资收益。

二、企业优化投资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投资追求高利润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管理的高效性。即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行为之中,无论是生产、营销还是投资,其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甚至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竞争力。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运作中想要可持续性发展,不但要在规模上有所扩大,还要在收益上有所提高,从而为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撑。这一切都离不开投资管理的高效运作。

三、企业投资管理中的问题

(一)投资前期对市场调研不重视

企业进行投资高效管理的原则需要事前控制,即对投资前期的市场进行充分掌握才可决策投资方案。但在实际投资中,企业过分的依赖市场表象,数据采集不够全面,无法作出全面的规律分析,从而使得项目投资风险无形中增大。而且对项目的预期过大,实施结构考虑不周,导致项目中后期可行性大打折扣,给企业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

(二)投资决策缺乏合理与创新性

企业投资收益取决于投资管理,在投资管理中,投资决策正确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旦决策平平,往往导致投资收益甚微。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使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盒余资金不断涌入,使得企业决策创新性的作用往往视而不见,循规蹈矩,无法适应现代化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从而无法起到科学、有效、标新立异的决策作用,收不到预期效果。

(三)投资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不足

监督环节是投资管理有序进行的保证,监督不到位,难以促进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列无法保证企业投资收益的实现。企业投资所需要资金巨大,一旦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势必给一些素质偏低的人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大量资金流失等。可见,监督不利往往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企业提升投资管理水平的优化对策

(一)企业投资前期调研全面而精细化

企业一旦决定进行投资,就必须对市场有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才能审视时势,做出明智的判断,提出科学而合理的投资决策和投资可行性报告。因此,在进行市场调研时,要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对当前宏观环境、市场环境、民生民意、企业可持续发展瓶颈、投资目标的变化趋势等等进行数据采集归档,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判断,从而以市场为支撑,形成具有风险性评估、可行性评估、收益评估、决策创新评估等的市场调查报告,为企业投资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透过现象,从本质上进行决策,避免不必要的盲目跟风,保证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具有科学合理性。

(二)加强企业投资决策的创新与科学性

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与创新性需要企业决策层根据市场调研报告与分析结论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是企业投资项目的先决条件。企业投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收益是否快速收回,从而达到收益目标。因此,决策层要高瞻远瞩,透过现象紧抓本质,使得决策即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又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监督到位,避免任何死角来拖慢企业投资项目的实施。而且先进的决策还可以有效避免风险的不可抗性,提高企业投资的稳定性。

(三)加强投资管理的监督到位,从制度抓起

1.制度完善,人员互相监督是根本;2.资金流向要全程动态监督,保证资金去向透明与合理,从而避免投机分子有可乘之机,避免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出现;3.资金使用要定期监督与审查,保证资金透明化,合理化和高效性应用。此外,要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日常加强职业道德熏陶,保证投资管理监督有效而精细化,实现全面监督。

(四)加强风险评估与防范

1.企业投资要遵守相应的法律以确保受法律保护;2、正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市场,结合经济趋势和行业趋势进行科学决策;3.全面运用投资各数据模型管理系统,如环境分析系统、资本管理系统等,投资模式走多元化道路;4.投资战略多采用“杀熟”路线,做到知已知彼,以防资金短缺产生风险无故增大的弊端;

作者:孙晓素赵仕龙单位: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贠德.对企业投资管理问题的看法[J].现代企业文化.2015(05)

市场管理投资分析篇10

根据作者所在单位的多年跟踪调查,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主要的对口工作岗位为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股份公司证券部等单位从事投资以及客户服务岗位工作,这些岗位对实战能力要求较强,需要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投资咨询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因此,作为高职层次的投资管理类专业,设置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时应将投资咨询和投资决策能力作为本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当前主流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和投资分析策略,能够对当期证券市场的总体趋势和市场总体投资估值进行较为准确、合理的判断,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寻找投资热点,能够为投资者进行产品推荐和提供投资操作建议,能够在不同的市场行情实施成功率较高的投资操作等。因而,在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进行重构时了必须服务于这一独特的课程目标定位。

二、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探索表

1.根据课程目标定位来选取教学内容

当前传统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内容包括证券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应用分析、投资操作策略等内容,根据高职专业的面向证券行业一线岗位就业定位和以培养投资咨询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定位,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高职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在内容上舍弃了理论性强、难度较大的证券组合管理理论和金融工程应用分析两个模块,仅保留证券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和投资操作策略三个模块。

2.以证券投资分析的推理逻辑为依据重组、序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