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构成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5:00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1

关键词:物流企业盈利模式战略地图

物流企业盈利模式的战略价值

目前物流企业面临发展瓶颈,从本质上看是由于盈利模式创新程度不够造成的,盈利模式的同质性导致物流企业的盈利空间被无限缩小,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很强的泡沫,一旦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很多物流企业必将分崩离析,因此未来如何从战略高度,重视盈利模式创新,探寻适当的路径和模式成为物流企业当务之急。

盈利模式创新是一种观念和知识创新,其最终实现需要通过将其他物化的资源要素粘合到一起,才能形成可体验和感受的商品。而商品和服务的形成需要一个载体,即企业。企业交易机制可以为盈利模式实现提供平台。在物流企业形成过程中,需要以盈利模式创新为中心,将其他物化资源进行粘合,而粘合的过程恰恰反映出了不同要素所有者对盈利模式要素所具有潜在获利能力的评价和预期,这个交易的过程形成了对盈利模式要素的多元化计量。

物流企业盈利模式战略地图形成与构建

战略管理可以不断对盈利模式在运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具体特点和缺陷进行修正,从而形成真正的知识创新溢出效应,达到实现物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物流企业最鲜明的特征是以盈利模式为中心,通过粘合其他物化的生产要素,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盈利模式。物流企业战略管理地图可参见图1。物流企业战略管理地图是对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规划和集成平台,在这个平台构建过程中,盈利模式的不断修正与完善是核心,而风险控制与绩效评价是物流企业战略管理的两项重要内容。物流企业战略地图通过以盈利模式为核心,在实现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注重风险控制、关注内部学习与创新、优化内部流程等不断实现物流企业发展和进步。

(一)企业盈利模式战略图核心是盈利模式构建

随着产业延伸和服务深化,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利润增长点,而在利润增长的背后都有其具体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称之为盈利模式。可见盈利模式构建最关键的是背后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而物流企业形成之初就是以盈利模式为中心,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思路和战略。因此物流企业的形成首先是一种盈利模式的形成,物流企业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来体现盈利模式的价值。盈利模式作为物流企业获得价值的主要方式,可能经常处于变化当中,今天的盈利模式,明天可能就是无法盈利的,因此盈利模式的构建是动态的过程,它需要更多盈利模式不断的聚集来实现。

(二)物流企业盈利模式创新四个维度

物流企业战略管理以盈利模式构建为基点,同时以为顾客创造价值、提升财务效率、内部学习和知识创新、人力资本培养为四个基本维度为基本内容来展开。这是由物流企业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物流企业形成与发展是依靠独特的盈利模式而存在的,盈利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实现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基本目标,只有不断的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实现企业自身价值。其二,提升财务效率和质量是实现、评价与衡量物流企业价值的合理途径。不具有财务效率的物流企业,也意味着其粘合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无法体现出盈利模式的真正价值,意味着这种盈利模式存在失败的风险,因此提升财务效率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三,内部学习和知识创新是不断为物流企业提供正能量,产生更多盈利模式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持盈利模式保持独特性的必然要求。其四,人力资本培养。物流企业发展必须以人才的发展为基础,需要依靠更多人的智慧来支持物流企业的发展,因此将人力资本培养提升到战略高度来对待,是物流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物流企业盈利模式创新与风险管理

按照战略风险管理理论,战略风险管理内容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企业运行风险、资产损伤风险、竞争风险、商誉风险。结合物流企业的特点,笔者认为物流企业的战略风险管理,应该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盈利模式形成的盈利模式风险问题。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在空间和地域上、时间上,这种盈利模式要接受更多考验,因此其自身存在的漏洞将成为风险潜伏的区域。有效识别盈利模式中包含的风险,是战略风险管理的中的主要内容。其次,物流企业的风险包含:盈利模式思维风险、盈利模式产品化风险、盈利模式产品市场化风险。盈利模式思维是盈利模式在形成过程中,不断思考、突破、选择和重新构造的过程中,在盈利模式思维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个体思维、条件、环境、思维障碍、思维情感以及惯性的限制,具有一定的风险。盈利模式产品化是盈利模式思维形成后,以产品和服务等形式出现,从本质来看盈利模式产品是一种知识产权的载体,它具有价值衍生性以及差异性。最后,战略风险度量与评价。要实现战略风险管理目标,必须对物流企业风险进行度量与评价,风险评价可以采取简单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复杂的计量模型来进行。

(四)物流企业盈利模式绩效评价

如果说构建物流企业盈利模式是战略管理的起点,那么战略绩效评价就是终点。物流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是构建信息沟通平台、科学合理评价物流企业经营成果的最佳途径。通过战略绩效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达到风险评价、反馈与控制的目的。常见的战略绩效评价工具主要有:净收益法、投资回报率、eVa、平衡计分卡等方法。由于物流企业不同于一般制造业企业,笔者认为平衡计分卡方法更适合物流企业。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战略绩效评价方法,它包含了财务、内部流程、客户层面、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围绕平衡计分卡来构建物流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不但可以提高物流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效率,更可以有效补充物流企业战略管理地图内容。

优化物流企业盈利模式的战略管理策略

(一)不断拓展物流企业战略管理地图内容

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物流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建立针对盈利模式的风险评估、价值考核机制。要深入考察盈利模式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在风险,物流企业需要认识到,构建一个难以复制的盈利模式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其次要突出战略风险的位置,不但要加强盈利模式思维风险、产品化风险以及产品市场化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还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加强物流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最后应该在引入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管理与评价的基础上,突出顾客与内部流程层面以及学习与创新的价值,要在提升财务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物流企业价值最大化。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因此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发展、竞争战略,根据战略目标的需要,拓展战略地图的内容,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提高风险处理能力

物流企业战略风险管理,应主要围绕盈利模式思维风险、盈利模式产品化风险以及盈利模式产品市场风险来进行。一是要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构,收集各类创新思维风险信息,准确把握企业盈利模式思维风险存在,有效规避盈利模式思维风险。二是要建立产品化风险预警机制,提前识别风险,对风险后果事先加以估计和准备。产品化风险的发生实际上是有预兆、有迹象可寻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因此,企业风险管理机构应将一切可能导致产品化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预计,建立产品化风险评估体系,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在产品化风险发生前即发出风险预警。三是建立风险快速反应预警机制,强化产品市场化风险事件发生后的风险处理能力,果断、及时地处理各种事务,从生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减少产品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对风险事件处理的控制能力,降低产品市场化的风险成本。

(三)引入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评价工具

平衡计分卡又称为BSC。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平衡计分卡最初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绩效的全面评价,达到战略制导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因此,通常称平衡计分卡是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将物流企业内部同外部顾客价值提升、市场联系起来,从而将企业内部盈利模式价值具体体现为顾客价值是否得到了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是否得到市场认可连接起来。通过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评价,可以将物流企业的具体盈利模式价值经过学习、内部流程、顾客价值以及财务四个层面得到体现,具体可参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财务和客户层面界定了物流企业战略地图要实现的目标;内部流程层面界定了物流企业实现财务和客户层面的目标所需要的关键运营流程,包括盈利模式研发流程、客户管理流程、外部合作流程以及品牌和形象管理流程,采用不同盈利模式的物流企业,其关键的内部流程也会有所不同;盈利模式人才的盈利模式和研发能力是物流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信息资本是物流企业进行盈利模式设计、产品开发、传播和销售的技术平台,而组织资本是物流企业吸引和保留盈利模式人才、让盈利模式人才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的组织保证。基于此,平衡计分卡将围绕企业盈利模式,将物流企业价值通过内部流程与学习向外部顾客价值以及市场转化,从而构成物流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从本质来看,鉴于物流企业尤其重视盈利模式资本的特点,笔者认为平衡计分卡不但是一个有效的绩效评价工具,而且还是一个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利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可以将物流企业战略构想转化一个具体的战略操作性框架,具体可参见图3。

物流企业战略的实现,需要将企业战略进行层层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形成具体性的战略目标,这些目标分配到部门与个人,从而形成部门与个人提升工作积极性的驱动因素和绩效考核指标。例如物流企业投资回报率,一是通过提升盈利模式水平,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更多的销售收入,二是通过减少内部成本来实现。通过平衡计分卡将战略目标具体化,不但可以为实现物流企业战略目标提供操作性框架,而且实质上是对战略管理地图的一种延伸和丰富,从而有助于物流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福良,张遒英.中国盈利模式经济比较研究[m].学林出版社,2011

2.任世驰.平衡计分卡:反思与启示[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7(1)

3.上海盈利模式产业中心.上海城市盈利模式指数[R].http://2011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2

【关键词】银行盈利银行内部因素市场结构因素宏观经济因素

在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中,盈利能力通过银行当前的收益水平以及今后收益的持久性和增长性表现出来。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其盈利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以不同业务为主体的商业银行其盈利构成不尽相同。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阶段,银行的净息差在不断缩小,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银行盈利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的长远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利用国内十四家商业银2003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尝试研究银行的盈利能力与银行内部因素、市场结构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的范围和角度存在差异性但通常将影响样式银行盈利的因素归结为内部因素、市场结构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三个方面。银行内部因素主要有资产质量、资本状况、资产规模、成本控制和收入构成;市场结构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等;而外部宏观经济因素则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外部经济环境因素。

对于如何选取指标来测度银行内部因素,angbazo(1997)曾用商业银行数据实证研究得出非生息资产的机会成本、杠杆率、有效资产/总资产与银行净利息收益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流动资产/总负债与银行净利息收益率负相关。Valverde&Fernandez(2007)在研究欧洲的银行盈利能力的决定因素中,使用了包括市场集中度指数、银行风险变量、专业化和多样化变量在内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它们对银行利率差、总收入水平和勒纳指数的具体影响。他们认为专业化变量和银行利润显著相关,多样化产出使得银行增加收入,并获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Barajas,Steiner&Salazar(1999)对哥伦比亚银行息差的研究显示,高息差与经营成本、不良贷款的构成及税收密切相关。

关于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研究较少,其中刘渝东(1999)通过对我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进行财务上的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各银行的盈利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原因在于非利息支出增加过多、利差缩小、国家调高银行的营业税率等。付强(2004)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回归方法分析其盈利水平,发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与存款占总资产比率、利差占总资产比率呈正相关。高玮(2010)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主要由银行内部特征变量决定,其中,银行信贷率与银行利润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银行规模、所有权性质与银行利润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宏观经济变量和金融结构变量与银行利润率的关系在总体上不显著,只有通胀率与银行利润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存款和公债投资与银行利润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并显著性。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试图使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银行内部、市场和宏观因素与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根据上述分析,决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市场结构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参考Bartholdy,Boyle和Stover(1997),Barth,nolle和Rice(1997)对商业银行盈利性所做的研究,对其中变量加以调整,设定如下形式的模型:

yit=β0+β1fit+β2xit+β3cit+μit

其中,i表示不同银行个体,yit为被解释变量,反映t时期第i个银行的盈利指标,本文中为资产收益率(Roa),fit代表t时期第i个银行个性因素变量,xt代表t时期市场结构因素变量,ct表示t时期宏观经济因素变量,uit表示误差项。

被解释变量选取的是银行资产收益率(Roa),等于税前净利润除以银行总资产。银行内部因素解释变量主要包括成本收入比(CeR,经营费用/总资产)、资本充足率(CaR,资产/风险)、不良贷款率(BLR)。在衡量市场结构的指标中,本文采用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指标测度样本期间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存款的市场份额(mS)等于各银行存款除以中资银行存款总额。集中度变量(mCon)则(GRowtH)。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样本时间选取2003年至2011年,14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以及各商业银行的各年度报告。本文使用的方法是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并运用豪斯曼检(Hausmantest)加以检验,而后决定采用何种模型。本文选取的商业银行样本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4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二是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三)对三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部分我们将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的银行内部因素、市场结构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先对银行个性变量、市场结构变量、宏观经济变量三类因素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再利用Hausman检验判断哪种模型的有效性,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现实情况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prob

根据表1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银行内部因素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在银行内部因素中与银行盈利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因素是资本充足率;呈负相关关系的因素是不良贷款比率、成本收入比,其中成本收入比的负面影响大于不良贷款比率。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自身资产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代表了银行对其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对于上市商业银行而言,较少的股利分红使得资本充足率不断的提高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当银行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时,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提高了市场对银行自身的信心。

不良贷款比率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但是统计结果并不显著。不良贷款和银行的盈利之间会互相影响。一方面,如果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很高,银行就必须用更多的利润对其冲销。另一方面,如果商业银行自身盈利不高,就会影响处置不良资产的速度,进而影响银行将来的盈利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处在较低的水平,所以一段时间内其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影响较小。

银行的经营成本是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成本收入比可以反映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和管理运营上的差异,不同的商业模式、产品组合、资产组合,都将导致不同的成本费用结构。成本收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经营过程中有关的管理成本以及其他营运成本就越低,也就是代表着银行的营运效率越高,银行可能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成本收入比与银行盈利水平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当成本收入比增加时银行资产利润率会减少。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是低效的,资产和劳动投入的增加并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出收益的增加并使得资产收益率提高。

2.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因素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从表1回归的分析结果可见,存款份额集中度与商业银行资收益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而银行存款的市场份额与银行资产收益率则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效率结构假说认为市场趋于集中是因为行业中某些企业具有较高的效率从而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即盈利性和高集中度之间的关系只是盈利性和高效率之间的关系。在银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成本控制水平和良好的声誉的银行往往具有高效率,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集中度。根据Smirlock(1985)的研究,市场高度集中的银行利差较小。Berger(1995)认为美国银行集中度和效率的关系依赖于其他的因素。我国银行业与其他国家银行业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目前并没有利率定价权,银行即使处于垄断地位,也不能通过提高或降低利率的途径增加盈利。我国商业银行业的高集中度,会导致较低的运营效率,适当引入竞争则能够提高效率,优化资源的配置,这意味着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来说降低集中度,促进竞争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盈利水平。目前,在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中,利息净收入仍是营业净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存贷利差收入作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扩大存款市场份额是获取盈利的主要途径。

3.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从计量结果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带动银行盈利水平的提升,但是相关性不显著。理论上,商业银行具有亲周期性。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财务状况表现良好,偿付能力高,不易形成银行不良资产;同时,银行对客户的经济前景乐观,客户信用评级高,从而提取较少的贷款损失拨备,银行利润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从而导致较高的利润分配;再次,投资旺盛,资金需求量较大,因此贷款利率水平较高,银行利息收入增加;反之则反是。经济增长与银行盈利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很多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处于初始阶段,商业银行并没有利率的自主决定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对小。同时,货币政策通常逆经济形式而定,因此在经济繁荣和萧条时期,逆经济形式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大幅跳跃的作用。

perry(1992)认为银行的盈利水平取决于通货膨胀是否为可预期到的,如果通货膨胀为预期到的,则收入的增长会大于成本的增加;如果通货膨胀为非预期的,则银行所采取的调整措施将是滞后的,从而使得银行成本的增长大于收入的增长,导致银行利润减少。本文的结论是通货膨胀率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呈正相关性。在经历通货膨胀时,整体经济所面临的名义总需求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企业景气度总体处于上升阶段,因此信用成本的增加将滞后于利差的扩大,使得银行整体盈利能够保持持续增长。同时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加深,银行面对市场的变化能够灵活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从而保持自身的利润水平。

三、基本结论

本文利用14家商业银行2004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通过经验分析我们发现:

第一,银行内部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因素。商业银行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提高了其偿付能力,具有较高的声誉,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成本收入比低的银行显然在市场上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控制成本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下,目前商业银行的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对于银行盈利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在净利息收入仍为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下,通过控制成本提供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率并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是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二,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增加。在净利息收入作为银行主要收入的阶段,市场份额的扩大无疑有利于资本收益率的提高。

第三,商业银行盈利总体上具有亲经济周期的特征,随着经济的波动,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而随之调整,并能够及时调整经营成本,使得银行的盈利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参考文献

[1]Berger,a.n(1995),therelationshipbetweencapitalandearningsinbanking,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27,404-431.

[2]Smirlock(1985),evidenceofthe(non)RelationshipBetweenConcentrationandprofitabilityinBanking,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17,69-82.

[3]姚勇,董利.中国商业银行盈利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2).

[4]徐忠,沈艳,王小康.市场结构与我国银行业绩效:假说与检验[J].经济研究,2009(10).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3

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构成体系

1.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客户是律师事务在市场上直接接触的对象,客户是律师事务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律师事务所要提高绩效,就要了解客户的各种需求特征。律师事务业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对客户价值主张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一般来说,客户价值主张又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基本构成元素:目标客户、提供物和客户利益。因此,对律师事务所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目标客户、提供物和客户利益这三个方面。2.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律师事务所对关键资源进行整合,能促进律师事务所对目标客户的价值承诺。对关键资源的考察侧重于律师事务所持有资源的独占性、资源的组织形式以及律师事务所对关键资源的维护活动。律师事务所实现关键资源的整合是有可能的,律师事务所需认识到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因此,对律师事务所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的评价主要表现在资源形势、获取方式和维护投入这三方面。3.盈利模式的创新能力。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之间在服务成本和价格上的差异,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造成的。盈利模式背后是一组相互嵌套的经济模型,经济模型为企业赚取利润提供不竭的动力。具体来说,盈利模式包括三个子元素:成本结构、收入模式和盈利边际。故,对律师事务所盈利模式创新能力的评价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综合上述对商业模式创新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律师事务所行业的独特性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致性、完整性、可控性和实用性等原则的指导下,本文从律师事务所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盈利模式的创新能力三方面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适合律师事务所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因素集和评价集的确定

1.本文假设因素集合U={U1,U2,U3}={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关键资源整合能力,盈利模式创新能力};U1={U11,U12,U13}={目标客户的确立,提供服务的组合,客户利益的重视度};U2={U21,U22,U23}={资源的形式,资源的获取方式,资源的维护投入};U3={U31,U32,U33}={成本控制力度,收入来源的可变性,利润增长水平}。2.评价集的确定。评价集是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一种语言描述,它是评审人队各评价指标所给出的评语的集合。本模型的评语共分五个评价集为:V=(V1,V2,V3,V4,V5,)=(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

权重的确定

不同的权重有时会取得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权重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模型的好坏。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如专家估计法,层次分析法等,可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本模型评价系统我们采用专家咨询法来确定权重。这里所确定权重是各元素相对于其上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值。权重确定的依据有下面几条:(1)在该模型中,客户价值主张创新比关键资源整合、盈利模式创新稍微重要一点;(2)律师事务所客户价值主张创新的主动权大部分在于律师事务所提供服务的组合方式,但目标客户和客户利益也会对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起很大的作用;(3)律师事务所在追求资源的维护维护投入时,还要注重律师事务资源的形式和获取方式;(4)成本控制力度、收入来源可变性和利润增长率对律师事务所来说都很重要。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分析问题对策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金融机构,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首要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银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2016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首度突破200万亿大关。截至2016年9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22.9万亿元,相比2011年末翻了一番。2016年9月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32万亿,同比增长2.82%,利润增长幅度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曲折复苏,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在如此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通过转变盈利模式获得可持续发展,是当下最重要的课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现状

1.整体盈利情况较好,但利润增速明显放缓。根据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32万亿,同比增长2.82%。利润增速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但相比2012~2014年同期下降十余个百分点。从上市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增速要高于大型商业银行。2016年前三季度,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的利润增速已不足1%,分别为0.52%、0.53%,建设银行同期的利润增速也仅有1.35%。利润增速下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受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业净息差收窄。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净息差为2.53%,2016年第三季度净息差为2.24%,下降19个Bp。这将对银行盈利带来不利影响。二是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增速向中高增速转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不良贷款拨备计提增加,消耗了部分利润。

2.利差型盈利模式较为突出,但利息净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财报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四大行的利息净收入为11950.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006.87|元,降幅高达7.77%。四大行的利息净收入无一增加,这是四大行全部完成上市之后,首次出现三季度利息净收入集体负增长。这是因为当利率市场化后,大客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融资渠道多样化,这就要求贷款利率下调,而银行为了揽储,各自调高存款利率,由此导致存贷利差收窄,势必短期内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型。[1]

3.中间业务发展不足,非利息收入占比低。这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整体收入呈快速增长现状,在整体营业收入额中占比稳步上升。例如工商银行2016年前6个月工行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6%,占营业收入比重较2015年提高3.4个百分点至24.8%。但从中间业务在总营业额收入中的占比来看,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的总体比重仍然偏低。五大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对中国商业银行而言,目前的非利息收入或中间业务收入,多数是在支付结算、银行卡业务中发生的手续费。[2]

4.经营范围与业务品种偏少,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偏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依靠存贷款,中间业务利用率整体不高。比如我国五大行中的中国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比较早,业务量也比较大,但它的中间业务收入却仅仅占其总营业额收入的百分之十几,更不用说那些中小商业银行了,与外国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很大。

(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盈利能力收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有风险管理能力、银行业效率水平和业务因素等。外部因素主要有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利率市场化程度、我国严格分业经营监管抑制金融创新、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本文主要就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1.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资本市场是我国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对推动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转型具有重要作用。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它包括所有关系到提供和需求长期资本的机构和交易。所以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首先,资本市场的建立改变了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总量和结构。[3]大量的银行存贷款流入资本市场,在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上进行了分流,改变了商业银行整体存款负债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2.利率市场化程度。我国现在正在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但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市场利率自主性不强,并且我国长期以来的高利差收入得益于管制利率。利率市场化完全放开以后,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份额,通过高利息吸收存款、低利息发放贷款来赚取利润,这样就导致了银行存贷利差逐渐收窄。[4]而存款利率具备刚性,所以下调幅度不大或者不能下调,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商业银行自身利润缩减。

3.我国严格分业经营监管抑制金融创新。1993年以后我国逐步确立并至今仍然严格执行分业经营,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出现了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型的潮流,至今,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基本完成了向混业体制过渡,以金融机构全能化为特征的混业经营体制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流模式。[5]我国现在的严格分业经营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应国际金融监管的潮流。并且严格的经营监管模式还抑制了金融创新的产生、范围、速度和环境。而金融创新又是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强大动力,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4.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商业银行面临的客户层次也越来越复杂。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到来,大众客户对于更加便利化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的需求约越来越强烈,可以说,为未来谁拥有更富有特色的金融服务,谁就拥有提升自身盈利水平的又一大利器。但是我国银行业尚未完全开放,商业银行仍处于垄断地位,金融服务滞后于大众客户的需求,“银行主导型”金融服务不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了我国银行业的盈利增长,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成功转型造成阻碍。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盈利模式单一,不利于盈利模式从利差主导型向非利差主导型转变

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混业经营,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中间业务包括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金融投资工具带来的非利息收入。[6]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占比70%以上。二、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虽然近年来净息差进一步收窄,但是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仍然是利差主导型,从整体来看,国有大行的净利增速明显放缓,不良率和不良贷款额继续双升,净息差则进一步收窄,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备受考验。面临如此严峻的经营形式,如何将盈利模式转向非利差主导型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盈利来源单一,不利于非利息收入增加,抑制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

目前部分银行已经开始通过加厚非利息收入增加利润,2015年招商银行实现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534.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6%,远远超过了交通银行的规模。招行将这一快速发展归因于服务手续费、托管以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增加。尽管招行等大型银行取得了比较丰厚的非利息收入,但是中国整体银行业仍呈现出盈利来源单一的情况,利息收入仍是他们的最主要利润来源。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下,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必将成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发展方向,以此来提高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增加发展动力。

(三)贷款结构失衡和雷同,易引发投资的畸形化,影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我国近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表明,贷款规模的扩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推动力,但当前的贷款快速增长并没有同步地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即贷款规模增长速度与增长速度并没有同步。[7]据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年末,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9.35万亿,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仅为12%。整体出现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由此可见,我国信贷供求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在贷款结构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衡。并且广大中小商业银行贷款结构趋向雷同,资金流向趋同,资金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易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同时易引发投资的畸形化,现在我国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土地和基础设施,这些行业的投资资金过重就会引发其他行业的“资金荒”,投资结构畸形,资金流向并不都是使银行利润最大化的部门,影响商业银行可持续经营能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市场主体作用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看清国内外金融发展潮流,顺应金融自由化浪潮,转变过度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观念,积极进行盈利模式转型,加快利率市场化将彻底改变通过存贷利差及存贷规模扩张来赚取大额利润的传统模式的事实,形成利差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均衡发展的局面,而不能光顾着“啃老本”。十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商业银行面对这样的的局面,就更应该立足市场,增强市场供求在银行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根据市场走向制定自身的发展策略,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不能在经济改革的潮流中被淘汰。[8]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注重金融创新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随着利差收入越来越窄,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也越来越小,着眼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发展进程,无一不是盯着中间业务,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从而为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增加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并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商业银行面对去年811汇改,加强金融业双向开放政策的一个有效应对之策。对于提升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缩小与国际的差距的重要途径,当然发展中间业务,进行金融创新也必须与银行自身实力相匹配。

(三)优化银行业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首先银行业要做好定位,所谓定位是指客户需求的满足方式,明确知道自己为谁创造价值,谁知企业最重要的客户群体等关键问题。

其次在利润转型上不同的银行银行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特色进行差异化定位,发展自己具有特色的经营方式,提供具有独特优势的金融服务,立足于客户需求,提供多层次、周到的服务,从树立金融服务理念到金融业务服务等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从整体上提升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质量。近些年来由于内外环境愈发严峻,有些银行已经开始注重自身金融服务质量。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于2016年12月13日在北京举办了“新服务,心满意”服务提升季会,将从消费者关注的金融热点和服务需求出发,改革创新银行服务模式,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解决好消费者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并且将从改善服务面貌、优化服务流程、加快减费让利、提高账户安全等四个方面着手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最后我国利率市龌改革的加快推进势必会引起商业银行间愈加残酷的竞争,商业银行通过提供差异化的特色服务,维护核心客户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自主议价能力,从而在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从而加强可持续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波.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基于14家上市商业银行[D].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5.5.

[2]利明献.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J].中国金融家,2011(9):41-42.

[3]刘志刚.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11.5.

[4]赵欢.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4):10-11.

[5]吴思麟.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组织机构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35):14-37.

[6]朱芳华,蔡静静.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J].商场现代化,2010(6):139.

[7]姜姗姗.我国上市银行贷款结构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1.12.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5

房地产业典型盈利模式关键成功因素

经过多年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带动了诸多相关行业的共同繁荣,但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需求的逐步放缓,房地产行业也开始由“黄金十年”进入“白银时代“,尤其是2013年以后,房地产业的整体库存规模显著攀升,达到存量资产饱和状态,企业盈利能力步入下行趋势,加强对房地产业典型盈利模式及可持续性发展对策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房地产业典型盈利模式

(一)土地开发盈利模式

1.基本形式

在出让土地以前,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对土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整体规划,运用统一征地、拆迁及农转用等方式对国有土地进行运作,这是土地一级开发,经过这一系列过程才能够促使土地达到一定标准,也才可以实施出让。这项业务的实施主导为政府,同时其主要运作靠市场化来完成,我国房地产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政府也逐渐完善了各种政策来推动其进步。最初,政府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来推动房地产业的进步,而现阶段,政府以制定相关政策和监管实施的立场实施干预。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的土地一级开发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方式是,土地开发由市(区)级土地储备部门来执行,相关工作内容包括对资金的筹集、对规划的办理及拆迁等;另一方式是,土地开发由开发企业来执行,政府不直接参与,相关工作内容由土地开发企业自主执行。土地开发盈利模式如图1所示。

2.特点

(1)资金相对密集。这是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任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数额。

(2)融资不易。相关企业在进行土地一级开发的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业绩和银行信用等因素,常常导致其难以短时间内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能够进行融资抵押的固定资产。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土地开发的过程中,企业没有使用这部分土地的权利,因此不能够将土地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抵押。

(3)风险较低。作为资源类商品,土地以最前端的部分出现在房地产整个产业当中,同时地开发过程是对土地进行交易和加工的过程,因此没有较大的价值风险的存在,相对风险低。

(二)房产开发盈利模式

1.基本形式

企业全部活动的中心为房产开发,这就是房产开发盈利模式。当房地产开发用地到达投资者手中以后,投资者就需要完成开发建设并将其出售,从而回笼资金。即通过对土地、建筑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实现成品(可售房屋)并完成销售,获取利润。现阶段,这种开发模式是市场的主流运营模式,充分体现了房产开发企业价值实现的路径。

住宅房地产、商业房地产、工业和其他房地产等是房地产的四种主要形态。这一划分取决于物业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作用。住宅房地产为民众居住提供有效服务,可以促使人们安居乐业,以重要的生活资料形式在人们生活中出现;而商业房地产是土地和建筑等在应用过程中以商业经营为目的,主要设施包含建筑房屋及全部相关基础设施等。

2.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成本项目

应用该模式进行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主要盈利方式就是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并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故该模式主要的出发点就是有效实施成本控制和进行合理的市场营销组合。现阶段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需要耗费成本的环节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土地费用。包括土地的出让金、拆迁及征用产生的补偿费等;其次,前期费用。这部分费用指的是在进行土地利用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及调查产生的费用。在房产开发全部成本当中,这部分成本相对较低;再次,工程费。即房地产企业在完成建筑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消耗的材料及安装人员的费用等。在整体的开发成本当中,占比较高。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工程费约占总成本的40%左右。

两种盈利模式对比如表1所示。

二、房地产业典型盈利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

(一)土地开发盈利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

现阶段,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选择这种盈利模式主要是因为在政府规定条件下能够将二级开发权利应用到这部分土地当中。因此关键成功因素包含以下几点:

首先,政府相关政策。政府颁发的一系列限制性政策是该模式应用的基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政策存在落实不充分的现象,因此土地开发盈利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越来越受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进一步制约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化的运作及政府的主导是现阶段土地开发的主流发展方向,企业在政府赋予一级开发权利的同时,还将部分二级开发的权利交予开发商,这样才能实现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减少对政策的过度依赖。明显的周期性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特点,政府的调控是行业产生明显周期的主要原因,房地产业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日趋显著。

其次,组织与财务因素。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现阶段我国能够进行一级土地开发的企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限制房地产企业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的政策包括信贷和土地开发资金要求。根据国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目前需要对土地储备贷款的发放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也限制了较小规模的企业无法顺利进行土地一级开发。

(二)房产开发盈利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

房地产企业在应用这种模式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其中不仅包含该产业的内部环境因素,同时还包括企业内部的人才、资金和管理等多种因素。

1.产业及环境因素

在对这一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政府的相关产业政策入手,房地产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基础环境受政府的信贷、税收等政策影响严重。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会适时调整行业相关的政策导向,从而也使房地产行业形成周期性特征。房地产企业必须时刻关注政府的产业政策变化,因势利导。再次,就是房地产企业同政府的关系。目前,房地产企业除受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主导以外,还需与各级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我国土地法定为政府所有,在房地产企业在盈利过程中,势必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关于规划指标、税收优惠、信贷政策的综合影响,所以企业与政府处理好关系也至关重要。

2.组织与财务因素

房地产企业的规模与现金流、抗风险能力呈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大,现金流就相对充足,抗风险能力越强。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数量较多,且多数规模较小,集中度偏低,资金实力与融资能力较差。随着国家信贷政策与风险管控的趋紧,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与成本也相应增加。房地产企业必须有效拓宽内部和外部融资渠道,才能确保资金供给,实现长期、稳健发展。房地产企业除运用传统的银行融资方式以外,还可以尝试通过房地产信托、回租融资等方式进行融资。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

1.积极转变企业盈利方式

由于土地招拍挂广泛实施,土地开发盈利模式受到严重限制,依靠土地整理的一级开发模式盈利空间被大大压缩,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依靠房产开发盈利模式来获取利润。房地产企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等能力,才能在行业内占得先机,谋求长远、稳健的发展。

2.优化盈利结构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房地产行业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继续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将日趋成熟。新房市场与存量房市场将形成平稳过渡,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优化盈利结构是房地产企业的重中之重。在资金正常流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持有型物业,增加对金融性收益产品的重视愈发重要。

3.丰富盈利方法及来源

在现阶段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中,不断丰富企业盈利方法及来源也尤为重要。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尝试着采取联合开发、与基金合作开发等模式对盈利途径进行探索,这样一来企业不再受制于土地资源、融资渠道、管理能力的限制,投资机会大大增加。

(二)增强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实力

1.强化价值链定位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整个产业价值链中,自身环节会是存在不足的,这些不足也会严重影响价值链的稳定。房地产企业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提高自身竞争力即可,分别为采购、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企业基础设施。房地产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将采购、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环节融入企业的战略发展之中,从而实现自身环节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合理定位。现阶段,相当一部分房地产企业仍属于机会发展型,这类企业只有在发展中通过强化自身实力才能继续赢得市场竞争力,在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和创新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能获得平稳、长足利润,与人才的储备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关联。现阶段,很多高素质人才在从事房地产工作,企业要想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策略,促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在公司的投资、管理、运营上起到关键作用,对于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应及时转变传统的粗放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制定并实施完善的激励机制,促使员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勤勉履职,与企业实现共同发展。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本文对房地产业的典型盈利模式及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对房地产企业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盈利模式的转变给予一定启发。从土地开发和房产开发两种盈利模式及其可持续性发展来看,未来的房地产企业在发展中首先应构建科学的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其次就是通过加强价值链定位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式逐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娅.大型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湖北大学,2012.

[2]李铭.养老地产盈利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安凯.上市房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及其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张芳.大型房企开发旅游综合体的盈利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4.

[5]史杰.中国企业创业模式及其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3.

[6]苏云涛.万达城市综合体运营模式及其战略优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3.

[7]杭欣.新型房地产盈利模式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10.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6

[关键词]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综述

一、引言

资本结构指的是一个企业的自有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以及债务资本中各种债务的不同比例关系。企业如何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成本效益原则选择融资方式,其结果就构成了资本结构。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

二、理论和实证回顾

权衡理论研究引入的现实因素包括财务危机成本和税盾收益,“最优杠杆”就是两种因素反向作用权衡的结果。由此,那些显著影响财务危机成本,破产成本和税盾收益的因素都将影响资本结构。myers认为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险大的公司负债少;Rajan和Zingales(1995)认为规模越大的公司破产概率越小,因此规模大的公司杠杆高;同样盈利能力强的公司也不容易破产,盈利能力与公司杠杆正相关;Deangelo和masulis(1980)认为折旧的税收减免与负债税盾收益有替代作用,因此具有较大非债务税盾的公司应有较少的负债。

成本理论识别了两类冲突:股东和管理者的冲突和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根据理论,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股东大会的互相制衡的机制将影响公司资本结构。成长性较强的公司更容易产生投资不足,由此成长性应与资本结构负相关。

信号传递模型探讨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内部人怎样通过恰当的方式将企业的真实信息通过一些经济信号向市场传递,以此影响投资人的决策。myers和majluf(1984)认为盈利强的公司可以产生较多的保留盈余来满足公司资金的需求,而不需要使用外源融资,因此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Fama和Jensen(1983)指出大公司比小公司更倾向于提供更多的信息,公司发行股权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成本相对就较小,公司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利用股权替代债券,资产负债率应更低。

国内学者同样对此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

陆正飞,辛宇(1998)认为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等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甚显著。

沈根祥,朱平芳(1999)对进行logit变换后的资本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企业规模,获利能力,抵押价值与资本结构正相关,成长性和非负债类免税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是负债比与企业风险的相关性较弱的结论。

洪锡熙,沈艺峰(2000)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两个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公司权益、成长性和行业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没有显著的作用。

吕长江,韩慧博(2001)提出七项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得出企业的获利能力、流动比率、固定资产比例与负债率负相关;公司规模、公司的成长性与负债率正相关;净利润的变异系数和股本结构对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吕长江,王克敏(2002)通过建立反映资本结构、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权比例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3SLS进行系统估计,得出了管理股权比例显著影响公司资本结构政策和股利分配政策;公司股利政策与管理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处于成长阶段、资产规模逐渐扩大的绩优公司善于发挥时务杠杆效应,以降低权益成本,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盈利能力和公司股本规模是影响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共同因素等结论。

王娟,杨凤林(2002)的结论结果表明资本成本对资本结构影响最为显著,且为负相关;盈利能力,税收效应,资产担保价值,公司规模,成长性均显著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但是控制权集中度,非对称信息对资本结构影响不显著;而且行业因素显著影响资本结构。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中外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非债务税盾等。但对这些因素的理论分析却并不一致,比如权衡理论认为规模与杠杆成正比,但信号理论的结论于此相反;实证结果也没有达成共识,Kester(1986)的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杠杆负相关,Harris和Raviv(1991)则指出财务杠杆随公司规模增大而增加。于此类似的还有成长性和固定资产价值。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7

abstract:inordertoenhancetheinitiativeandself-consciousnessproductionandbusinessoperationwork,realizethescientificdecision-making,rationalorganizeandcontrolenterprises'productionandbusinessoperationrhythm,evademarketrisk,improvetheeffectofenterprises'management,thepaperhassetupan"independentcokingenterprisesdecision-makingmodel",providestheoreticalbasisfortheenterpriseproductionandmanagementdecision-making,andactivlycontroltheproductionandoperationrhythmofanenterprise,soastoachievethepurposeofimprovingtheeffectofenterprisemanagement.

关键词:独立焦化企业;经营决策模型;建立;应用

Keywords:independentcokemakingenterprises;managementdecision-makingmodel;establishment;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137-03

0引言

根据独立焦化生产企业的实际产能、生产技术组织、成本费用支出水平、库存定额等要素,紧密结合焦化市场周期性变化,基于盈亏测算分析、定额管理,建立了一个适合独立焦化企业的“经营决策模型”。

1建立经营决策模型的基础

1.1产能规模各独立焦化企业受焦炉炉型特征、炉况现状、产品质量要求等因素影响,各企业焦炭的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能力有一定差距。同时,受制于焦炉炉体安全、焦炉工艺控制底线及焦化相关系统工艺匹配等强制性要求,焦炉允许实际产量存在下限。以某独立焦化公司为例其设计产能规模为200万吨/年,但通过2003-2012年经营数据显示,其实际产量区间为90-200万吨。

1.2焦炭和原料煤库存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独立焦化生产企业必须保持一个正常合理的焦炭和原料煤库存水平。焦炭库存过高会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积压,经营风险增加,运营成本上升,如果焦炭库存持续高位运行,最终会导致企业走向困境。随着焦煤市场的渐进渐高方式发展,原料煤价格在焦化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原料煤采购已经成为独立焦化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原料煤库存量短缺及库存结构不合理将导致企业被动地减产限产及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各独立焦化公司应根据生产企业库存容量、资金占用水平和焦炭产能,核定各自企业焦炭和原料煤库存定额。“经营决策模型”使用的前提是焦炭和原料煤库存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不能超过核定的最高库存定额和预警水平,实现生产经营资金的良性循环。

1.3各变量指标与利润的敏感性关系产品销售价格、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依存关系和变动规律,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说明,产品销售价格对于利润的敏感性最高,变动成本的敏感性指数次之,产销量、煤焦差和边际贡献的敏感性指数排列第三,固定成本的敏感性指数最差。炼焦原料煤成本是变动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占变动成本的97%左右,敏感性指标仅次于产品销售价格;边际贡献和投入产出差由产品销售价格、原料煤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其他因素决定,所以在盈亏平衡点产量以上时,各独立焦化生产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要着重把控销售价格、变动成本(主要是原料煤成本)和产销量三个关键因素。

2经营决策模型建立

为提高独立焦化企业综合管控能力和决策分析水平,根据独立焦化生产企业中炼焦原料煤成本占企业总成本90%以上的特殊性,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要构建以“投入产出差”为核心内容的《盈亏分析表》,形成一项重要的生产经营决策制度并且长期高效地执行,但是《盈亏分析表》的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只能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相应的控制手段,可能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决策与过程控制相脱节。为了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决策体系,解决《盈亏分析表》存在的设计缺陷,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水平,在《盈亏分析表》的基础上,增加定额管理分析,从而建立“经营决策模型”。“经营决策模型”分为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和数学公式两种方式,其中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法按计量基础和使用目的分为动态“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和静态《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两种形式,而动态“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是“经营决策模型”的核心内容。“经营决策模型”建立在盈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经营措施,最终传导至生产组织系统进行产品产量的调整安排。

2.1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根据生产经营决策的需要,按管理会计原则对利润表的要素进行重新分类组合设计的“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应区分时点数和时期数二种形式,以反映经济运行的动态变化和静态状况。根据当前市场焦化产品及原料煤价格变化测算的实时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是动态图表,根据历史数据计算的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是静态图表。动态图表用于分析、控制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静态图表反映企业历史经营轨迹和成果。

动态“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的数据信息包括了焦炭产能、产品售价、配煤成本和配煤技术方案、制造费用等,一般由财务部门汇总分析,企业经营管理部门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关控制措施意见;企业经营决策机构据此综合考虑企业焦炭和原料煤库存情况、焦炭运输方式等因素,决定本时期的生产经营调整措施。要保证动态“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决策系统的数据及时准确,企业应建立以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

2.1.1动态“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

2.1.1.1设计原则与功能动态“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盈亏测算分析结果,确定最佳的生产组织方案,通过主动调节焦炉结焦时间,控制焦炭产量,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动态“投入产出差盈亏测算图表”应设计固定的数学运算公式,使用eXCeL的图表计算功能自动运算表内和表间的数学公式,实现存在逻辑关系的报表自动运算和核对数据,使之相互对应和衔接。如果相关因素发生变化,对报表中的指标数据进行调整后,主表和附表的结果会相应地发生变动。动态“煤焦差盈亏测算图表”应以财务计量为基础。它不仅反映了市场给予独立焦化企业的经营空间,也反映了不同独立焦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把握能力和对企业内部运营的管控能力。

2.1.1.2主要指标解释投入产出差:也称“原料煤投入产出差”,是指一定时期或一定时点上,产出的吨全焦焦炭及化产品综合收入价值与所耗用的原料煤成本价值之间的差额。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销售毛利:收入总额减去耗煤成本、变动和固定制造费用后的余额。经营现金净流量:指在全产全销情况下,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净现金流入或流出。盈亏平衡点产量:指保本点产量,固定成本总额除以单位边际贡献。利润总额:企业实现或预计实现的经营成果。

2.1.1.3《生产经营应对措施表》选择通过《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和相关附表自动计算的利润总额、经营现金流量、销售毛利、边际贡献、保本点、煤焦差六项经济指标和焦炭库存定额执行情况作为参数来分析判定企业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直接为《生产经营应对措施表》提供分析决策依据,并初步确定下一步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生产经营应对措施表》根据《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计算结果和利润总额、经营现金流量、销售毛利、边际贡献、保本点、煤焦差和焦炭库存等指标分析填列。依据各要素之间变化对利润总额产生影响程度强弱进行排列,结合市场供需变化、焦炭原料煤价格走势和运输结构综合分析,提供相应生产经营决策。本模型根据各因素的正负值变化,制定了八种控制措施。八种控制措施基本涵盖了独立焦化生产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情况,企业可根据各指标变量变化情况,参照《生产经营应对措施表》的应对措施,针对性地依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控制措施。

2.1.2静态《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静态《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与动态《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的区别在于计算基础的不同,静态《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计算基础全部为历史数据,它引入管理会计概念,是利润表的变型方式,反映一定期间内企业经营效益的结果。静态《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剔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数据更真实、准确、具有可比性。静态《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用于成本费用分析、不同时期的对比分析、与计划预算指标的比较分析、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和企业负责人绩效评价等。企业可以运用静态《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的对比分析,查找和挖掘企业自身经营环节存在的差距,通过主动采取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2公式法公式法主要用于对一定期间的经营指标的测算,通过分析销售收入与当期成本费用平衡关系,用于预测利润,控制成本,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

2.2.1公式法下的基本方式利润总额=销售量×(吨焦综合售价-吨焦耗煤成本-吨焦变动制造费用-吨焦其它变动费用)-固定制造成本-其他固定支出。

基本方式是企业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和经营水平,测算利润指标的基本方法,销售焦炭产品的综合收入在弥补所有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后还有剩余,形成企业的利润,企业根据原料煤供应、库存、销售情况,选择扩大生产,释放产能,增加利润,创造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2.2公式法下的变型方式变型方式是指在利润确定后,用于计算产销量、产品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指标。

①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制造成本+其他固定支出)÷(吨焦综合售价-吨焦耗煤成本-吨焦变动制造费用-吨焦其它变动费用)。

②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销售量×(吨焦综合售价-吨焦耗煤成本-吨焦变动制造费用-吨焦其它变动费用)-目标利润。

③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产品销售价格

吨焦综合售价=(目标利润+固定制造成本+其他固定支出)÷销售量+吨焦耗煤成本+吨焦变动制造费用+吨焦其它变动费用。

④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吨焦耗煤成本

吨焦耗煤成本=吨焦综合售价-吨焦变动制造费用-吨焦其它变动费用-(目标利润+固定制造成本+其他固定支出)÷销售量。

⑤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吨焦变动制造成本

吨焦变动成本=吨焦综合售价-吨焦耗煤成本-(目标利润+固定制造成本+其他固定支出)÷销售量。

2.3不同运输方式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独立焦化企业焦炭产品作为大宗散货物资,目前主要有火车运输、汽车运输、客户自提等主要销售运输方式。运输方式的不同,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影响较大,一般来说运距在100公里范围内汽车运输经济效果好于火车运输,反之火车运输好于汽车运输。

3结束语

独立焦化生产企业应根据《投入产出差盈亏分析表》、《生产经营应对措施表》综合分析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及获利能力,并参考市场供需关系和原料煤、焦炭产品库存和运输结构,平衡预期的经营效果,慎重、细致的分析、研究,做出调整生产经营计划的决策。“经营决策模型”作为经营管理与生产组织决策体系相结合的一个系统,应具有规范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独立焦化企业可以根据“经营决策模型”原理和编制方法,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体系,使之更加适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控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红芸,康玲.财务管理[m].中国邮电出版社,2013.

[2]企业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的相互借鉴[J].现代企业,2008/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财务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J].华东科技,2008/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8

(一)以投资银行传统业务为主的粗放式盈利模式

我国投资银行是以综合类证券公司为代表的。自我国发展证券市场以来,以经纪业务为主,自营业务为辅的盈利模式成为我国投行的一大特色。迄今,我国证券公司一直保持着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证券投资这三大业务。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导致了其利润来源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这些成为我国投资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投资银行业务营业收入所占比例过少,还有相当大的开发空间,这对于我国证券公司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是粗放式经营,主要表现为以量为主,而忽视质。通常以发展营业部,追求市场占有率为主,这样就使得我国营业部过多的发展造成了成本增高。

(二)传统盈利模式限制了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1.这种盈利模式加大了投资银行的风险。近一年来,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连续下跌,证券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经营效益欠佳,经营风险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承销风险。二是自营风险。三是经纪业务风险。四是违法违规经营带来的风险。五是投资银行员工失职及内控机制不完善造成的风险。

2.传统的盈利模式导致投资银行经营的成本较高。我国投资银行和其他经济领域一样,在其发展初期往往以积极扩张战略为主。抢占市场份额、形成垄断优势是该时期的主要目的。高额的垄断利润抵消了庞大的费用支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但是随着行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其他公司的进入逐步削弱了传统领域的垄断优势,巨额费用支出则显得更具有刚性。尤其是小型的投资银行,成本的过高导致了投资银行利润空间缩小。这直接影响了小型投资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3.盈利模式趋同造成投资银行之间竞争激烈。我国投资银行集中度低、业务雷同、收入结构单一导致业内竞争激烈。激烈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投资银行对佣金的定价权上。随着市场由牛转熊,客户对佣金的敏感度不断提高,投资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券商正逐步丧失对佣金的定价权,特别是大客户。目前投资银行已经基本丧失了对佣金的定价的能力。随着对外开放进程加快,会有更多的外资投资银行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并介入到本轮证券业的重组过程中来。届时投资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些经营管理相对粗放、内部控制相对薄弱的证券公司必将被淘汰出局。这对于我国投资银行这种单一的利润模式来说是致命的。投行业务的利润率不高,有限的市场也早被大投资银行分割完毕,就造成大小投资银行都指着经纪和自营业务吃饭。由于制度的限制使其业务范围基本雷同,服务的对象完全相似,没有任何的市场细分和分工,这样恶性竞争就无法避免了。用超经济的手段争夺大客户,用赔本多开营业部的方法多占散户市场,用佣金返还的办法变相降低手续费,其最终的结果却是投资银行之间“双输”,乃至“多输”的局面。

影响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的主要原因

(一)投资银行自身的因素

1.资本资产规模小。规模差距是明显的,也是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据有关统计,我国投资银行的平均资本仅为20多亿元。投资银行除银河、海通、国泰君安等少数几家外,大多资本在30亿元以下。即使是我国资本实力最雄厚的银河投资银行,折算的资本规模也只有5.5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前10位的投资银行,资本金规模从30多亿美元到接近200亿美元。

2.投资银行家缺乏。缺乏优秀的投资银行家是困扰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国际投资银行巨头拥有高素质的投资银行家,他们思维敏捷,富有挑战精神,有深厚的管理、金融和财务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强烈的成功欲望,他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尽管我国从业人员不少,但真正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却很少,尤其缺乏国际化的投资银行专业人才,这使得我国无力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

3.管理体系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的投资银相比,我国投资银行管理体系方面问题重重。在发达国家,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高效的组织结构、严谨的财务管理体系、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严密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为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4.业务功能不全。与发达国家投资银行业务全能化相对照,我国投资银行经营品种单一、业务结构趋同。这当然与我国分业经营有关,但即使在我们分业之内,功能也不全。

5.创新力严重不足。发达国家投资银行都有很强的研究开发队伍,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新的市场,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手段等方面也有不断创新。而我国投资银行研究成果与业务脱节,各业务部门关联性不强,研究部门得不到重视,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而且我国投行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它是在一个政府色彩明显,制度不健全,风险意识薄弱,人才缺乏,缺乏有效竞争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产生并缓慢成长的。所以,它创新力严重不足。

(二)制度性因素

我国证券业与西方证券业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处于长期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证券业和证券市场,既有一些与发达市场国家证券业相似的一面,也有其“特色”的一面。

1.分业经营限制了投资银行的盈利模式选择。分业经营的限制使银行和证券行业泾渭分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证券业的发展空间比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国外证券业要小得多。目前,我国银行已经被允许进入投资银行的某些经营领域,业务范围受限,投资银行只能选择证券承销业务和自营业务的盈利模式。但证券业很难得到银行的支持,这不仅表现在业务范围方面,而且在融资支持方面更是异常艰难,融资渠道的狭窄迫使很多投资银行违规融资,严重制约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受限。

2.投资银行的垄断性限制了投资银行的盈利模式发展。与西方证券业早期以合伙制为主、后期以社会化的股份制为主不同,我国投资银行绝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发起成立的。其产权结构以国有为主,内部控制现象严重。大量国有投资银行的出现使前期证券业在政策保护下具有“垄断租金”而寻租,业务创新不足,盈利模式单一。

3.非市场因素的干扰扭曲了投资银行业务模式。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例,目前上市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投资银行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与上市公司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企业高管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这使得项目成功的不确定性极高,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方性投资银行投行业务的属地性较为突出,其属地比率(即本地项目占投资银行所有项目的比率)一般保持在50%以上。外地投资银行要争取到这些投行项目,要利用各种非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公关”。

(三)市场因素

1.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影响

了投资锻行的盈利能力。资本市场作为长期资金的融通场所,为参与者提供了安全性和盈利性保障。但我国没有一个发育完善、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不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迅速、有效、顺畅传导,以致于经济发展不稳定。资本市场的不健全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和市场结构不完整。市场体系不健全表现为市场不健全。我国的证券市场主要是以股票市场为主,债券市场为辅的,缺乏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和应用。

2.我国证券市场的不稳定影响了投资银行的盈利能力。开放与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证券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特别是我国实行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以来,对我国证券市场目前证券业行业性亏损除投资银行本身的因素之外,外部的制度性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改革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的对策

(一)短期对策

我国投资银行现有的盈利模式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短期而言,只能根据不同业务之间不同的发展趋势,突出重点,从而对盈利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

1.经纪业务。经纪业务是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资银行的利润来源。未来手续费收入的增加将主要依赖于市场扩容后流通股本的增加。随着价值投资理念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交易量有进一步向大盘绩优股票集中的趋势。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个人投资者贡献的交易量将日渐下滑。机构投资者的日渐兴起对投资银行的交易服务质量和效率将提出更高要求。

2.投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分为股票,债券承销业务的融资类业务和并购等咨询服务的非融资类业务(私募也归入此类)。

发行方式的重大改革,可全面提升承销业务水平。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过程中投资银行将成为分享这一盛宴的强有力竞争者。目前只有综合类券商可以获得股票承销的业务资格,国内股市扩容的同时将给国内投资银行带来丰厚的证券发行收入。

(二)中长期对策:探索新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9

创业的活跃程度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创业逐渐成为研究人员的关注对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健全,政府和社会都非常鼓励创业者进行创业,尤其是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公开号召之后。但是,创业仅凭一股热情是不够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性的冒险行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足够资金和资源(下文中,资金和资源,统一简称为资金)的支持方能成功,否则,创业成功就是一句空话。而在创业企业资金的需求规模和获取上,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设计扮演着中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匮乏,本研究将推进这一领域的进展,为创业理论发展和创业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在分析创业企业特点和盈利模式的基础上,发现盈利模式既对创业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创业企业的股权融资发生重要作用。

二、创业企业、创业融资和盈利模式

在当今的学术界,有很多的学者对创业企业进行研究,然而,由于每个学者对创业企业的理解也不同,提出了创业企业的不同概念。通过归纳和总结,根据创业行为主体不同,可以将创业企业分为成熟企业内部创业和独立创业企业。成熟企业内部创业一般是指成熟企业通过建立创业子公司或在企业内部设立创业部门来进行内部创业,经营的业务可以与原公司有关联,也可以没有关联,但是,它仍然是成熟企业的一部分。独立创业企业一般是指个人通过投入自有资金或者是依靠外部的融资进行创业的企业。由于内部创业的资金主要由原公司提供,创业资金通常不是问题,风险也主要是由原公司承担,因而,这类创业企业不是本文研究的对象,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独立创业企业和其融资问题(下文中,无特别说明,创业企业就是指独立创业企业)。创业企业由于是新生企业,虽然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然而,企业资金实力弱,产品具有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创业企业面临风险要比己经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大的多,抗风险能力也弱。再加上创业企业在发展初期,实际上就是中小微企业,企业信用评级较低,这都使创业企业的融资能力受到限制,而这种限制在创业企业资金先天不足的时候就会对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和威胁。创业企业信用评级低,债权融资受到严格限制时,股权融资成为创业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甚至是唯一渠道。股权融资的方式主要有创业者自己出资、争取国家财政投资、与其他企业合资、吸引投资基金投资等。创业者自己出资是股权融资的最初阶段,但创业者自己出资往往受到自有资金规模小的限制,不能满足创业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需要,需要在不同阶段持续引进外来股权投资者。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萌芽期、生长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四个阶段,从创业企业刚开始成立,到慢慢地发展壮大,再到后来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投资者进行股权投资。所以说,在股权融资在各个阶段都会存在,比如创业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pe,或者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融资等。下图为创业企业各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方式:图创业企业生命周期股权融资方式因此,如何在创业的不同时期有效吸引外部资金尤其是股权融资进来就成为创业者时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研究表明,股权投资者在决定是否投资一家创业企业时,最为关注的因素有:行业发展趋势和潜力、创业团队结构和素养、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设计、产品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优势、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可见,盈利模式在吸引股权投资者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以来,盈利模式都受到很多学者和企业界的关注,但是对于盈利模式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研究认为,盈利模式是企业对利润和收入来源的设计,它规定了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于哪个产品、哪个利益相关者、何时产生、如何产生和支付等问题。刘进(2012)对常见的盈利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总共有7种盈利模式:(1)传统进销差价型盈利模式,(2)礼品型盈利模式,(3)报纸媒体型盈利模式,(4)超市型盈利模式,(5)网游进阶型盈利模式,(6)沃尔玛价值链整合型盈利模式,(7)复合型盈利模式。但是,在上述的7种盈利模式中是没有考虑支付方式和时间问题。如果把支付方式和时间考虑进去,盈利模式将会更加多样化。在我们研究盈利模式和创业企业融资问题时,把支付方式和时间考虑进来是十分必要的。

三、盈利模式和创业企业融资的关系

1.现实的资金约束要求创业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盈利模式创业企业由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资金压力和资金约束,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设计应该与企业掌控的资金规模相适应,否则,企业无法度过生存期和艰难期,无法等到真正盈利和建立自己核心竞争力的那一天。在盈利模式设计中,有3个重要因素要认真考虑:一是顾客是预付费还是后付费,二是何时得到来自市场的第一笔顾客付款并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三是企业的资金支出规模与收入规模的匹配问题。如果顾客是预付费模式,那么,这种盈利模式当然会减少企业当前的资金压力。如果创业企业的资金压力大,那么在创业初期的盈利模式设计中,可以把顾客支付设计的比较靠前一点,这样既可以缓解当前资金压力,也可以让资本市场看到创业企业的良性运作。盈利模式中不仅涉及到收入问题,也涉及到支出问题,较好的处理两者的关系,可以对企业的资金进行高效率的运作。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可以也应该根据自己资金实力的变化,最终进化到最具竞争力优势的盈利模式上来。滴滴打车是中国市场重要的网约车平台,它的盈利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从最初对车主进行补贴的非实质性收取服务佣金,到逐渐实质收取服务佣金,这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策略需要。2.盈利模式规定了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规模盈利模式的实现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支撑,因此,不同的盈利模式需要不同的资金规模,进一步,盈利模式规定了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规模。由于创业企业初期融资相对比较困难,因此企业在融资前就要确定好融资规模。如果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需要的资金比较多,压力比较大,这就决定了创业企业未来的一个重心就是如何吸引金融资本市场的投资。如果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需要的资金比较少,那么企业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运作上,也不用花费较多的精力在资本市场上。同样,如果盈利模式确定了资金规模,创业企业就应当正确的预见和规划自己的融资规模。如果融资太多的话,不但会使融资的成本相应地增加,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如果企业负债太多的话,偿债就有压力,进而会使创业企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或是财务上的风险等问题,对创业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创业企业应该在融资时仔细考量,针对本企业经营现状和计划,以求得生存为前提条件,合理地进行融资。国美、阿里巴巴等企业盈利模式被称为类金融模式,显然,它们的盈利模式设计本身就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一部分资金来源,这让它们对外部资金的需求规模相对其他来讲大为减少。国美类金融模式是指通过商业信用吸纳和占用供应商的资金,通过滚动方式供自己长期使用的经营模式。资料显示,国美电器的应付账款从2004年末的31.93亿元增长到2010年末的158.15亿元期间,其2004年的自有货币资金为16.59亿元,2010年才为62.32亿元,可见大量的无息的应付账款为国美提供了大量的营运资金。3.好的盈利模式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好的盈利模式应该具有两个标准:一是具有巨大的收入潜力,一个是具有更早和稳定的现金流。一个企业可以不盈利,但不能没有良好的收入来源。滴滴打车(2015年更名为滴滴出行)盈利模式设计符合这两个标准,为其发展中不断吸引外来投资奠定了基础,而不断的外来资金的进入,又为滴滴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盈利模式、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建立竞争优势和壁垒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下面,我们来看看滴滴截止目前的整个融资过程。2012年5月,滴滴创始人程维在自筹10万元、获得天使投资人王伟的80万元投资的情况下开始创业。2012年6月6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过3个月的准备与司机端的推广,9月9日滴滴在北京上线。2012年12月,滴滴打车获得了a轮金沙江创投300万美元的融资。2013年4月,完成B轮融资:腾讯集团投资1500万美金。2014年1月,完成C轮1亿美金融资:中信产业基金6000万美金、腾讯集团3000万美金、其他机构1000万美金。2014年12月,完成D轮7亿美金融资,由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淡马锡、国际投资集团DSt、腾讯主导投资。2015年9月,宣布完成了e轮30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中国平安、阿里资本、腾讯、淡马锡、中司等。2016年5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获得apple10亿美元投资,成为滴滴迄今为止获得的单笔最大投资。通过此次投资,apple与腾讯、阿里巴巴等一起成为滴滴战略投资者。2016年6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获得中国人寿超6亿美元战略投资,其中包括3亿美元股权投资及20亿元人民币的长期债权投资。到底是什么样的盈利模式让滴滴获得资本市场的如此青睐呢?滴滴打车是一款免费的打车平台,主要解决出租车司机空跑率高、私家车闲置和乘客打车难的问题。它的主要盈利模式及收入来源有:(1)收取交易手续费:当消费者打车成为习惯后就可以向出租车收取交易费用,比如说广州2万辆出租车,每车每天800元收入,其中20%为电招收入,一天就有320万,按照1%的交易手续费,一天就有3.2万,一个月就有9.6万;全国共有70个大中城市,那么一个月收入有672万元,一年就有8.064个亿(这个还不包含三线城市)。(2)收取服务佣金。滴滴提供专车、快车、顺风车服务,每单向车主收取15%的服务佣金。(3)广告收入。“滴滴打车”达到稳定的顾客使用量后,可以吸引广告商的投资,这将是巨大金矿。比如说在打车软件中加入弹窗广告或者推送信息,按照一次1元钱计算,业内人士估算,那么“滴滴打车”推送一条广告的价格就要高达4000万元。这所带来的收入将是巨大的。尽管滴滴在前期一直是赔钱的,但前期的股权投资为滴滴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现金流,并且通过各种优惠培养了司机和用户的消费习惯。一旦用户的消费习惯被培养起来后,那么,基于良好盈利模式设计而带来的现金流和盈利潜力是无可估量的。

四、创业企业基于融资因素的盈利模式设计注意事项

通过上述分析,盈利模式对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案例所列举的手机打车软件行业来说,处于创业企业的快速成长阶段,必须设计属于本企业的能够支持其发展壮大的盈利模式。在创业企业不同生长阶段中,也并不是只有一个盈利模式就能一直支持企业发展下去,很多的企业往往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去调整盈利模式,找到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盈利模式。一个科学的盈利模式,应该包括:有能够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产品、有不断增多并稳定的顾客、合理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持续创新的能力。1.选择核心产品对于任何一个创业企业来说,自身拥有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企业想要不断开发市场,生产出更多类型的新产品,很多情况下会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无法与市场上其他的产品进行竞争,使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所以,创业企业首先应该认清自身的实力,同时找到竞争对手的不足,选择一个或者是几个核心的产品,去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价值进一步使企业成长,使企业的整体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2.建立完备营销网络,不断增加顾客数量创业企业应该深入地对市场进行调查,尤其是了解那些对本企业产品和服务有需要的顾客,然后进行企业的市场定位,再在市场上对产品进行安排布局,建立稳定的营销网络。同时要建立强大的销售队伍,培养全员营销的意识,抓住潜在有需求的客户,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个性化贴心的服务赢得市场。3.有效控制成本对于很多创业企业来说,在经营初期的成本会比较高,经营方式上也没有专业化。如果企业想更多地获利,那必须得有效控制运营成本。根据以往的经营和销售情况来看,可以选择一些方式降低企业的各种运营成本。比如首先对生产运营计划有合理规划,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从而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同时,管理制度对创业企业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企业有很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可以降低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成本。总之,创业企业如果能够在采购、管理以及经营的过程中降低这些成本,势必会使企业形成成本优势,这进而会对盈利模式的设计提供更好的支撑。4.提升创新能力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得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的话,在融资方面或者是长期发展都会受到阻碍。企业通过考察市场等,把一些优秀的智力资源和开发成果等引进本企业,并进行合理地改进。当企业进入成长或是成熟阶段后,不能单纯只靠模仿其他产品的盈利模式,更应该进行自主创新,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五、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盈利模式对于创业企业的融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乎创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创业企业应当根据自有资金实力为萌芽阶段、创业阶段、早期成长阶段、高速成长阶段的设计不同的盈利模式,同时可以根据盈利模式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股权融资方式,为企业的发展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本研究主要立足于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不足。未来的实证研究是本研究的方向。

作者:刘进单位:山东交通学院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

参考文献:

[1]刘小夕.创业企业的成长性及企业价值研究[J].对外经贸,2016,02:115-117.

[2]张洁,安立仁,张宸璐.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与形成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81-86.

[3]王迎军,韩炜.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9:51-58.

[4]刘进,李文义.顾客凭什么购买--让产品自动畅销的7Q营销方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7.

[5]胡惠敏,王朝云.我国创业企业融资渠道综述及展望[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11-14.

[6]余伟萍,段桂敏.企业发展与盈利模式设计[J].经济研究,2004,12:20-23.

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篇10

   [关键词]网上零售盈利模式关键成功因素

   一、引言

   网上零售经营是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产物。我国目前网上商店总量超过10万家,但约有90%以上的网店至今未盈利。影响网上商店盈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能否建立一个网上零售经营的成功因素模型?国内目前仅台湾中原大学林震源等以天下网络书店为例对电子商务网站经营的关键成功因素初步作过定性探索,国际上相关研究则集中在网店自身可用性、安全性等方面。本文主要围绕企业网上零售(B2C模式)的经营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归纳网上零售商店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关键成功因素模型,以期为我国经营网上零售商店的企业提供借鉴。

   二、网上零售企业的特征及其成功界定标准

   1.参与网上零售的企业类型及特点

   目前参与网上零售的企业主要有经营离线商店的零售商、纯粹的虚拟零售企业,以及商品制造商等几种类型。

   (1)经营离线商店的零售商。此种网店采用网上开店与网下开店结合经营的方式,网上零售只是作为企业开拓市场的一条渠道,如美国的wall-mart、中国的新华书店等。因为有网下店铺支持,它们在商品价位、销售技巧方面都更高一筹,也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目前国内外这类网店的成功率最高,如瑞典为58%,美国为56%,中国能盈利的网店也主要是这种类型。

   (2)纯粹的虚拟零售企业。这类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产物,网上零售是其惟一的销售方式,零售利润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依靠网上零售生存,如亚马逊网上书店。

   (3)商品制造商。这类企业可以网上开店与网下开店相结合开展网上零售业务,也可以纯粹借助虚拟网店直销零售,如海尔集团、戴尔电脑公司。由于企业本身就是产品制造者,采取网上直销既给顾客带来价格优势,又减少了商品库存的压力。

   2.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的界定标准

   企业成功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能否盈利则是问题的关键。据有关研究机构对十个主要行业近百个B2C网站的盈利模式调查,网上零售商店的盈利模式——即在一个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商业零售。因此,在确立网上零售商店成功的界定标准时,可以把网店是否盈利作为一个主要指标,把网店的生存期或业主持有时间长短作为辅助指标;而网店盈利与否可以用其销售增长率、利润额、利润增长率为标准进行界定。

   三、网上商店经营关键成功因素模型

   1.影响网上商店经营的成功因素

   影响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的因素除网店的盈利模式外,其他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主力商品与货源:网店主力商品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网店盈利的高低,决定着店主投入精力、体力、时间、感情的收益指标,也确定了网店在“市场”及买家心目中的定位;而掌握物美价廉的货源则是网店成功经营的关键。

   (2)网店的店址:网店拥有好的网络地址,就拥有了稳定的访问客流量,为网店经营成功提供了基础保证。

   (3)品牌形象与商家信誉:值得信赖的网店品牌形象与良好的商家信誉,可以增加客户的信赖及品牌的忠诚度。

   (4)店内商品定价:最能影响中国网上购物用户购买决策的因素是产品的价格高低和定价模式,据iResearch的市场调查显示,其比例为42.7%4,居各项因素之首。通常消费者较偏好将包装、运费成本内含在售价内的定价模式。

   (5)网上购物的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影响网上零售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网店经营一段时间后难以为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流配送问题所致。在物流的产品包装环节,产品包装的完整性和超值性从心理上影响顾客对网店的评价。

   (6)客户服务:良好的客户服务是建立客户忠诚度的最佳办法,包括网店所呈现的服务态度、回应客户需求、退换货品服务或申诉处理的速度等,都能影响客户对网店的信任感。在网店显着位置上强调其客户服务的详细内容,可以加强客户对网店的信心及购物意愿。

   (7)顾客隐私权维护:采取一系列信息保密手段,维护客户的隐私权,这是网络消费者十分关心和顾虑较多的问题。在资料上传时,要强调不会将客户资料作为他用,未经客户同意不会乱寄广告信函等信息,以免造成顾客反感。

   (8)诚信环境:诚信问题是困扰网上开店成功的重要环境因素。据中国消协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涉及网上交易的投诉为3663起,到2005年增至7189起,增幅达到96.3%。成功的网店经营者十分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

   2.网上商店经营关键成功因素模型

   依据上文提出的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的界定标准,综合考虑影响网上零售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归纳为盈利模式、基本条件、管理策略、经营细节、社会环境五个子要素,构建起一个网上零售商店经营的成功因素模型,如图所示。

   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因素模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