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5:03

教育观的核心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核心价值观;阐释力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5-02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究作为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合法性及其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已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到目前还未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目前重要的是,对于在学术界中争议较大的理论观点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确定思路并达成共识。并且,本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进行了新的总结。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指的是个体对于周边环境中的客观事物的意义在总体上的评价。价值观既体现为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最终统一为价值目标,又体现为价值准则与价值尺度,最终统一为价值规范与判断。而核心价值观指的是价值观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的整体。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中心内容,并扎根于整个社会的内在。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基本标准和规范,引导整体社会成员进行价值选择、认知以及价值判断。它符合社会中最核心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整体社会中的主流价值[1]。

价值观教育包含了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性更具体,更具有实践性。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性质来说,一个社会的主要性质一定会表现在其核心价值观当中。核心价值观还是一个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精神物质关系在理论上最集中的体现,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性应更加具体,它需要跟社会性质相符,对是非准则有确定的评判体现,以促进接受教育的个体的价值观跟社会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的一致。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说,核心价值观中包含了道德价值观、生命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等等这些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其中表现了整体社会对于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等领域最根本,最基础的要求。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来说,它不但对于受教育的个体应拥有怎样的价值观,更对于受教育的个体给予指引,告诉他们该如何去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出主动追求核心价值观并进行实践的个体,以达到使受教育的个体对于其物质、精神世界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与社会活动的本质即是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为社会服务并保持社会稳定的价值,也可以满足个体对于生存发展的需求,具有帮助个人进行全面发展的价值。这两种价值可以有机结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较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是根本性的目的性价值。思政教育以个人为出发点,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思政教育为社会进行服务价值是在教育的进程之中体现的。综上所述,思政教育是一种培育人、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

二是思想。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思政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所蕴含的一定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于人的“思想”的塑造、构建是其工作的重点。思政教育的工作任务即是把整体社会对于个体需要具有的思想品德转变成为受教育的个体的思维模式,并帮助受教育的个体养成与整体社会对于个人所要求的品德相符的个人道德体系。一个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即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物质生产关系在理论、观念上的集中体现,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具备历史性,并在其中带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思政教育恰恰是以价值引导的方式,更为精确的说法是,以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树立以及培养的方式,来促进收教育的对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认知以及价值判断,从而达到实现将整体社会对于个体需要具有的思想转变成为受教育的对象的知行合一的目的[2]。

三是政治。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与阶级的概念必然存在,这就使得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中一定包含了“政治”的因素,并且会以特定的思想道德上的要求表现出来。思政教育的目标、方向与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是相吻合的,思政教育的工作任务与工作重点与国家、社会的要求也是一致的。“政治”的因素使得思政教育在精神生产的活动中规定了自身的范围,并且跟其他精神生产的活动有所区别。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对应的思想品德与行为模式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品德”作为出发,通常以对于个体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以及政治观等等方面进行引导、树立以及培养的方式,调和个体价值观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从而促使个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核心价值观教育即是将以上三点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归属与自身定位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它不仅可以涵盖人类社会中出现过的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而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其余的精神生产、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进行区分,又可以将处于不同年代的各个政党以及不同的国家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分类、区分。这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中所蕴含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并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的基础。

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核心价值观教育具备有力的阐释力

第一,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现代话语的表述方式,它用于解释现当代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自然合适的。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可以指引我们重新理解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对于我们如何认识理解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重要作用。一个理论、观点的提出,继而被广泛地认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虽然在过去的历史当中并没有明确出现类似“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概念,但在古代的社会中,却存在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这一客观事实。具体的分析,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不会是毫无征兆的突然浮现出来的。核心价值观既然是人们的认识发展带来的结果,那么它的产生与确认必然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在人类以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然存在了许久。它并非是社会主义社会独有的,也并非是新中国所特有的,而是在人类历史中的各种阶级社会的一切发展阶段中所普遍存在的,并在不同形态的国家、社会都客观存在。当然,在不同的国家、社会以及历史阶段中,核心价值观不会完全相同,而对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用,包括具体内容与方式方法等也均有所不同。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进行阐释。从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进行实践活动的初始,它承担着传播、教授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起源于社会需要对于教育对象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现代的观点回顾过去,人类历史中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突显出来的都是其工具性的一面。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无视了受教育的个体的需求,把整个社会的要求强行置于个体的需求之上,使得社会与个体间的矛盾愈发突显,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然而,并不可以就此将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的成分一并忽视。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下之所以会产生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需要。单独的人是无法离开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在一定的社会中的社会成员为得到用以生存、发展的空间、资源以及各种权利等等,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并遵守一定的价值规范以及价值准则,使得自我的价值观与整体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协调。在这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

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核心价值观教育具备有效的现实性

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仅具备有效的现实性,又具备鲜明的时代性。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定为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从而得以坚定地朝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前进,为受教育的对象给予指引,帮助他们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并可以做到主动遵循社会价值准则,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确定高尚的价值取向,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最集中表现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5]。

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助于加快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进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维持社会稳定、调和社会与个人的矛盾等工具性的功能。然而若是把关注的重心仅限于工具性的价值,就会忘记它的人文性的价值,并无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教育的个体在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最终仅仅成为一种严格生硬的工具。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个体的价值观的多元性。其并非需要将一条条规范与准则转变为死板的教案,然后以外在的强制方式进行教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每个人的真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以持续不断地发现受教育的对象自身的潜能与需要,从而内化核心价值观。

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非是毫无缘由。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对于前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传承,还是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一种表述方式与确认。这种表述方式既与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相吻合,也满足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求。

参考文献:

教育观的核心篇2

(一)现状

很多高校目前已经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好结合、抓好融入、抓好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达到全部落实。1.发挥文化的熏陶渗透作用一是以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为主题,借助传统节日举行汇演、演讲、话剧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高校还专门开设国学、古典文学等讲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必需品。二是以高校自身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各高校特有的文化,通过自身特点和优势,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为载体,打造各高校独有的文化品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文化熏陶。2.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是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主要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旨,多方面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传承和发展德育品牌。二是以“我们的节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各种主题的文化讲座,举行座谈会、主题演讲赛、知识竞赛、图片展览、视频播放、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等形式多样的特色宣传活动,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学生中的宣传覆盖面。虽然高等教育领域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一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与理想信念的困惑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也随之而来,对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严重的冲击,潜移默化地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起到了侵蚀作用,造成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紊乱和对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否定,对我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困惑。2.个别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不足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一些高校也未能免俗,只抓高校经济,而忽略了高校教育的本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没有给予相等的重视。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举措,导致低俗思想泛滥,不能突显主流价值观。

(三)产生的原因

1.经济利益驱动“‘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86作为思想精髓的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和践行决不可能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封闭进行循环,它必然和一定的利益相关联,这就使部分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推崇金钱至上的理念,为满足个人私欲,不惜触犯党纪国法,对高等教育领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极坏的影响。2.价值观多样化经济全球化使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从而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价值的追求产生迷茫,犹豫不决。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诱惑性,使得一部分青年学生精神空虚、道德失范、价值观混乱,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高等教育领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人类文明传播、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已经表明,作为一个社会、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必须是高度凝练的。”[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髓,高等教育领域是国家文化的重中之重,它的培育和践行有着深厚理论渊源和广泛实践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中华古代圣人和先哲都提出过价值观的思想,儒家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高度概括了儒家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认为仁君只有实行“仁政”和“以德服人”的王道才能赢得天下,主张“推己及人”的社会和谐价值观;荀子提出“公平中正”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经典著作中,借鉴吸收了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了丰富的价值观思想。这种与时俱进的价值观思想,毋庸置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思想来源和精神之魂,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三)国内外实践价值观

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观念,它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它批判地继承了国内外实践价值观,承认并尊重世界价值观的多元化,是国内外实践价值观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博采众长符合中国实际的价值观。

三、高等教育领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制度保障长效机制

马克思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320“人创造环境。”[1]87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保障机制,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其重要载体作用,在高校教育领域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

(二)实践养成形成自觉行为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关键在实践中形成自觉行动。各高校相关部门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尤其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引导全体学生立足实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

教育观的核心篇3

具有历史必要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社会变革的汹涌浪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获得广泛关切。这条道路是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具体道路,指引着中国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又要迫切地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一道路已经走到了关键的历史节点,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一个符合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蕴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精神、结合中国传统价值习俗的优秀遗产、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价值观念,具有迫切的历史必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对青少年的教育更是关乎国家兴衰命脉的重要事业。教育不仅是知识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是塑造价值观和人格的重要途径和媒介。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和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假如对其不加引导,或者不能正确引导,而随其“自由”生长,那么很容易使得青年人迷失在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中,甚至被别有用心的舆论所误导,尤其是难辨是非的网络舆论,其影响不容小觑。这种“自由”的价值形成,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将话语领导权主动退让给了其他势力;这不仅是对青年人成长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国家民族未来的不负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诫我们,真正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遵循。只有把握住时代的潮流和发展方向,追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节拍,才可能实现青年真正自由的价值选择。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恰当的方式融入高中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迫切的时代任务。

以恰当的方式融入教学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融入青少年的教育事业?如何在中学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与精神?正是当今中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这不仅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更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教育体系的综合性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应该渗透进学生的头脑和思想,还应该致力于引导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态度、素质养成;不仅要出现在思想教育的课堂上,而且要引导各门课程的建设,引导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教育教学实践。比如,美术、音乐、体育等专项特长的培养,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展,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每周升旗仪式、高一新生入学教育、高二学生18岁成人仪式、高三学生文明离校活动和毕业典礼等,都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更全面的平台,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以认知知识的形象出现,而且能全面、立体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养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学时应采用有效方法

如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传播的教学方式值得反思。当代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人格和思维方式尚未定型,特别容易受到不良价值导向的影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积极占领这一思想阵地,引导学生建立起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在与各种不良价值观的博弈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必须通过更为接地气、更贴合学生思想生活的崭新形式出现,才能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

首先,用感性直观的体验方法取代传统的理论教育,通过文学作品、文艺作品、事迹报告等形式,让学生先获得情绪和心灵上的感染,再推进理论的深化和认知。其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可以通过社会现象、其他学生的具体案例、调查问卷等形式,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反思,帮助学生辨明是非对错,反思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再次,要对这些具体朴素的价值情感进行理论升华,帮助他们稳固对这一价值观念的思想认同。向学生开展人类的基本价值文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神教育,在思想史的长河中,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与历史意义。最后,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小品等形式,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从而起到示范教育的作用。更进一步,要及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果进行总结,探索出一套长效机制,推广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育观的核心篇4

 

 

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192。课程是联结生活世界与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课要充分发挥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上的独特功能,做好“立德树人”的大文章,本文以《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为例,笔者以为,耕耘好课堂这片园地,有效培育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实施转化策略。

 

一、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宜化大为小

 

所谓化大为小,是把核心价值观的大目标,化为小目标,再落实为模块教学中的细目标,即在着眼整体的前提下,从局部上关照并有序推进,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模块教学目标有机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包括四项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体系。于教学而言,我们应尽可能把该体系中的每个部分、每项内容和教学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当然,在不同模块中,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内容应有所侧重。

 

在确定“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从社会与个人两个维度考虑,将“自由、平等、法治”“爱国、敬业”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当然也需要注意整合前面已学的相关知识。列表如下:

 

教学设计时,如果有必要可以围绕当前社会存在的某一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的话题,针对不良现象的成因从价值观高度上有所批判,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在教学路径的设置上,宜化虚为实

 

所谓化虚为实,就是把核心价值观这一相对抽象的教育目标,借由具体的生活情景、人生体验表现、表达出来。教学需要立足于广阔的生活世界,从形而下出发,选择具体、可见的生活性事件,通过观察、分析、对话、交流等教学活动,使之逐渐向着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向转化。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中,可以有重点地将平等、法治和敬业这三个具体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劳动者都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他们只有社会分工上的差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体现在市场交换中,每个劳动者都是凭自己的能力、专业特长参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并获得与其付出相应的报酬;一份合适的职业不仅是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其在精神上获得满足和充裕的载体,所以我们对待自己的工作,应持一种恭敬的态度;由于市场交易是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律规约之内,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落实上述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借由“十三五”规划这一话题,以“未来的五年,我的工作与生活”为主题,创设了三个与学生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未来的五年,我会找到一份怎样的工作,这份工作对我有何意义?在获得这份工作的过程中,我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做好哪些准备?做好这份工作,我应该了解哪些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维护好自己的权利?

 

教育即生活。当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关注师生共处、共在的世界,现在、未来的世界,如果我们对自己置身其中的世界熟视无睹,不作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生长的根据和动力;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善于从生活世界的典型事件、现象、问题中,发现转化的契机,教化的可能,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需要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三、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宜化远为近

 

在问题情境教学中,我们要考虑所创设的情境能否使学习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或者说教师应努力尝试将学习者推进到特定的学习氛围中,促使学习活动产生真实有效的意义。叶澜教授认为,“当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情境中时,所有僵硬、刻板的道德训诫就变成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非常亲近而自愿接受和践行的内在感受。于是,外在的规范开始转化为自觉的行为”[2]。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两代劳动者之间对话”的情境。学生是作为“未来(新时代)的劳动者”出现的,他们就业的那个时代,与今天相比肯定会有新变化,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到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却可以为他们应对这些变化提供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学科专业支持。据此设置的教学环节,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学生和父母的(家庭)对话;第二,是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为了有效促进对话的开展,在课前下发的“导学案”中预设了如下两组问题让学生填写(空白部分):

 

价值观教育必须正视学生在观察社会问题时内心所产生的价值冲突,开展对话是最好的方式。在学生与父母进行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师生在课堂上的对话就有了充分的基础,关键是能够贴近学生的内心需要,以回应成长中的困惑和冲突。一方面,通过两代人的对话,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正因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个人才有了在平等基础上实现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甚至创业创新的机会,而且我们相信,今后这样的机会会更多更好;另一方面,通过对话,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父母这辈人身上的优点和亮点,如勤劳、踏实、认真、耐心等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平等、敬业(父母一代身上的可贵品质)等价值观的无形影响。

 

“人们内心的价值信念都是经过种种的价值观冲突之后才建立起来的”。面对成长中的高中生,教师“应客观地接受、平等地交流、理性地分析和积极地引导”[3]。在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创造一种尊重、平等、宽容和理性的对话空间,如此,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赢得学生的认同并内化为他们人生旅程中坚定的信念。

 

四、在育人旨归的落实上,宜化短为长

 

所谓化短为长,就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科教学的短期目标,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大目标中,使每个个体今日所接受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构起有意义的关联。因为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会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都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将教学活动视为创造“一部有生命力的作品”的过程,把每堂课、每个教学模块所要达成的短期目标,置于学生成长、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之内,以促进教学目标向育人目标的转化。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中,最后设计了“画一画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曲线图”环节。在展示了笔者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几条职业生涯规划曲线图,几经修正,形成了目前较为稳定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并和学生分享了自己对于教师职业的认知变化和心态转变的体会后,请学生结合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画出他们的职业生涯曲线图,并在展望“十三五”规划的前景下,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可行性预测。苏格拉底告诫我们,“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当我们从生命成长的宏观视角,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就业方向、生涯发展等进行积极审察时,就会产生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人生的使命感。

 

叶圣陶先生曾将教育喻之为农业,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持一颗“农人”之心:一方面要认识到这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做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秉持一种面向未来的关切,应将学生现在所处的成长阶段,置于其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对时代脉动的把握之中从长考量,彰显潜移默化的教育魅力。

 

“广大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祖国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1]190”经由课堂这片小小的园地,将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撒播到每一个年轻人的心灵世界中,并精心培育,使之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萌芽生长,这应成为我们政治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

教育观的核心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理论互通性与实践互融性,但它们之间的耦合性在学理层面上到底包含哪些方面、是基于怎样的理论基础?笔者试图从学理层面深层次地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找到两者之间的关键联结点,拓展两者的理论深度,创新两者的实践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性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非同一范畴的概念,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某种能够满足价值需求的效益关系,这种价值契合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

1.两者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契合性。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新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逐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明确将“和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而且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自身涵养与素质,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用更加敬业、更加诚信和更加友善的言行举止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遇到利益矛盾的时候,能够更加文明地通过法制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能够主动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体利益之上。与此同时,高校是我国重要的精神文化生产部门,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优秀人才的历史任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增强其实效性,能够确保大学生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基础。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表现在精神文化层面内,主要是社会中不同职业、不同组织、不同阶层的群体有着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并对国家的政治体制、执政党的依法执政、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有着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表现在社会动员层面,主要是国家和政府在进行大规模的社会管理活动时,对社会民众参与的调动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当前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明确的、包容度广的核心价值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有着显著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助于提升党和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我国社会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与冲突,这其中由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占有不小的比例,急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者是当前我国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我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都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两者在个体层面的价值契合性。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助于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人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指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学习政治知识、政治规则、政治礼仪等政治文化内容,实现从自然人、经济人向社会人、政治人的转变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必经之路。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以使社会成员明确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是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是当前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所必需的,从而积极提升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背景的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的精神思想领域,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积极的政治立场、道德观念,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助于树立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源泉,是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清晰的理想信念,坚信社会主义理想必然能够实现,坚信通过党的领导必然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两者都有助于树立人的理想信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功能契合,一般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契合性,实际上是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社会和个人所发挥作用的契合性。

1.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纷纷进入我国,我国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态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快速涌现,使人们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这势必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就决定了它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把关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首要目标,这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功能完全契合。

2.引导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是对整个国家、社会和个人树立了价值指向,也是对整个社会文化进行了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和践行表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首先不能忘记自己民族的优秀精神和道德标准。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和智慧的民族,我们不仅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兼收并蓄,不断地汲取世界文明的养分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改造和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领了当前我国社会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优秀世界文化为养分的社会主义文化潮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教育,它不仅传递工具性知识,还能通过文化的感召去触及人内心的思想,最终使人从被教育转变为自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文化除了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外,还包括通过课外实践、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互动以及校园文化的营造等方式传递的非理论性的文化,如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精神、政治信仰、爱国情感等。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学科构成、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方式都渗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因此可以积极发挥引导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是实现其其他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以人为本,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在首位才能促进祖国其他的事业发展和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曾明确指出,大学生培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所谓全面发展,是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要成为不仅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通过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内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校园文化的营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大学生完善自身品格,不断促进自身向全面发展的方向进步前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契合性

曾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才能使人们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高校而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渠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不仅仅包含大学生,还应包含在高校工作的所有教职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要涵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及行政人员被视为教育者,而大学生被看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的要求和目标任务是割裂的。当全社会都提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大家都朝着相同的价值指向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大学生,更是整个教育实践环节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要完成的时代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包含正面的宣传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教职工的思想学习和实践等等。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个实践环节都有其对应的实践内容,但从整体而言,却并没有贯彻始终的内容主线。因此,很难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个内容明确且实践环节层层强化的优势实践活动。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划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判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判标准,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判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其实效性的评判标准可能会因具体的实践活动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主要通过教育对象是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是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确认的。这“三个认同”都是思想上的认同,程度最高也最为真实的认同就是能够自觉做到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个“行”的标准就是是否能自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换言之,是否自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然成为划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强弱的新的评判标准。

参考文献:

[1]佘双好.价值观的层次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变革[J].探索,2015,(2).

教育观的核心篇6

如今再去审视那段历史,我们不禁感叹任何一个民族,处于特定的时代,都应当有适应其历史发展的文艺坐标,精确的文艺坐标便是文艺创作的核心价值观。《讲话》无疑给当时的文艺发展确立了时代坐标。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今天的坐标呢?

第一,关于艺术教育的培养对象和接受对象

我们常说的艺术教育对象,实际上包括两个板块:一是艺术的培养对象,二是艺术的欣赏对象。一个是规训主体,一个是接受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种对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份漂移”,如艺术的培养对象原本是如《讲话》中所说的“文化的军队”,这批人都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或者是在革命斗争的熏陶与逐渐感染下成长起来的,这支文化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帮助了中国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其力量逐渐削弱。但是,新的形势下,往往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艺术的熏陶,进而有更好的条件学习艺术,就难免产生文化军队与老百姓的生活渐行渐远,造就大部分艺术培养对象越来越脱离大众,脱离生活,这从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小品离老百姓越来越远能够看见端倪,即使是唱红歌的活动,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并不都是包含着革命热情的红歌。

艺术的接受主体也逐渐脱离大众,成为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方式,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制、重组,大多县市级的文艺团体逐渐消失,解放初期老百姓经常光顾的电影院、戏院、文化馆,要么拆毁改造,另作他用,要么长期闲置、形同虚设,硕果仅存的文艺团体大多位于省会城市;其二是大多数文化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往往让艺术变得更加“阳春白雪”,比如“投入巨资,豪华装修”的电影院,意味着普通工薪阶层望而生畏的电影票价。

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以浓烈深沉的情感表达、深入厚重的历史陈述、丰富多变的视觉呈现、唯美诗化的舞台意境,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视听、涤荡灵魂的历史大课,发挥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转换视角,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位陕北农民观看《复兴之路》的成本有多大?这位农民首先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渠道得知演出的消息;其次,还要从陕北乘坐火车赶到北京,找个旅馆住下;然后,用200元钱买一张座位最靠后的票;当然,尽管有声、光、电营造的视听盛宴,也不能保证他一定能够看懂。这些全部测算下来,一个陕北农民观看《复兴之路》的成本可能是他种粮一年的全部收入。

针对艺术教育的对象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的观点非常精辟,他认为首先要确立“艺术观”,“任何艺术创作及其理论研究,都不能不涉及一个问题,即支配它的艺术观是什么?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艺术,也不论是绘画艺术,还是雕塑艺术、电影艺术,当艺术家进入创作前的准备阶段和从事艺术创作时,都要受到一定艺术观的影响、支配和制约,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特征,也终究表现为艺术家的艺术观。”

“艺术观,是指人们对艺术诸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主要由‘艺术是什么’‘为谁而创作’‘如何更好地为自己的对象服务’三部分内容构成,其核心是‘为什么人’的问题。《讲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时延安文艺界的现状,系统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继承与创新、歌颂与暴露、世界观与文艺观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给出了文艺应该为工农兵服务、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回答,给出了文艺应该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些理论创建不仅仅在当时,更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点拨了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孕育了一批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力作,创造了中国文艺的一个伟大时代。”

第二,关于艺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讲话》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讲话》还进一步分析了普及和提高的辩证关系、不同阶级的功利主义,实际上无论是普及还是提高,以及功利主义的种种解释,都是艺术教育的理念问题。

艺术教育作为我国国民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对全面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并最终提高国民素质具有不可低估的基础性作用。当前,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党和国家甚至将其提高到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转第页)

(接第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讲话》说开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应当秉持什么样的理念?

教育观的核心篇7

新西兰作为坐落于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国家,其世界一流教育体制在全球享有盛誉,特别是该国在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我国进一步优化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新西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

英国学者Halstead认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者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人们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的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1](p65)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新西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既有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根基,又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基础。

以宗教教育和公民教育为主线的核心价值观多元化教育形成时期。1840年2月,英国王室与毛利人之间签订了怀唐伊条约(treatyofwaitangi),促使新西兰建立了英国法律体系,确认了毛利人其土地和文化的拥有权,使这种独有民族的文化精粹得以保存。这一条约文本虽然至今仍存在较多争议,却使新西兰教育的发展过程充满了张力,受到殖民宗主国英国教育制度和本土毛利民族传习教育的双重影响。1877年,英属殖民地新西兰第一部教育法,规定实行免费、义务和世俗的教育,在宗教学校、毛利学校之外设立了公立学校,并且公立学校将宗教课列为必修课程。自1907年新西兰独立到二次大战期间,所有学校普遍实施宗教教育和公民教育,培养具有英国传统绅士风范和新西兰国家观念的公民,其中,毛利学校还注重传习毛利民族文化传统及其特有的价值观。

价值相对主义影响下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导权向个体自我选择转移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西兰受价值相对主义理论的影响,认为学校价值观教育应该保持中立的立场,没有责任和必要对个体施加价值观影响,每个个体应根据自己的生存境遇与价值志趣,选择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生存方式。1986年新西兰国家课程委员会的大纲指出:道德价值是新西兰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基督精神建构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传统的基础,巫术则是毛利民族传统的基础,两者都相互作用于新西兰社会生活和人民的全部态度和关系。1988年新西兰教育部了新课程方案,对价值观教育做了系统规定。其中,价值观教育必须遵循五条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促进文化认同感,三是促进平等;四是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和综合化;五是发展承担责任的能力。同时,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倡导七种核心价值观:一是尊重他人的尊严和幸福;二是关心和分享;三是诚实;四是宽恕;五是同情心;六是坚忍不拔;七是自尊。

以基础价值观教育为引领,主动重构新西兰学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价值相对主义影响下的新西兰学校内核心价值观教育因强调个体的自我选择与自我评判导致一定程度的失范和无序,新西兰教育部门和研究者开始全面反思并评判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重构指向及其途径。1993年,鉴于新西兰主流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新西兰基金会提议在全国学校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基础价值观的教育。1996年,新西兰基金会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和家长对未来学生品质的期望,制定了一项基础价值观教育计划,并明确提出应教育学生具有以下八种价值观:追求卓越,创新与好奇,多样化,尊重他人,公正,团结合作,关心环境,诚实正直。2007年,新西兰教育部了新课程实施方案,推进基础价值观教育,并详细解释了基础价值观的每个要点。例如,“创新”为“保持好奇心,批判性、创造性和反思性的思维”,“生态可持续性”被定义为“保持对环境和谐的关心,诚实而有责任心”。[2](p32)同时,新课程实施方案强调必须将尊重他人的尊严和幸福、关心和分享、诚实、宽恕、同情心、坚忍不拔、自尊等基础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各门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分析判断能力,鼓励他们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亦即培养学生具有一种价值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2011年,新西兰《国家安全体系报告》将“捍卫价值观”列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使其提升到与民主体制、公共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

新西兰基础价值观教育是对价值相对主义的深刻反思,它建立在四个理论前提之上:一是生活中存在一些绝对的价值规范,它不会因人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诸如偷盗、欺骗、撒谎等行为是错误的;二是存在一些基础的价值观念,指导并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三是对于个体出于某种理由而表现出的相应行为,可以做出基本的对错评判;四是人并不是生来就有理智与道德上的是非对错之分,如果任其好恶去行动的话,那人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错误,而有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基础价值观教育目的就在于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美德,同时,努力保证个体的行为不至于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危害。

二、新西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机理

新西兰自建国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来,虽然在价值观教育的行为主体认识上曾经有过变化和转移,但是其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多种族群、多种社会形态、多种宗教生活并存的移民国家,其社会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国家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和谐、国民素质教育的较高美誉度,无一不在证明着新西兰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实用性。具体而言,新西兰的价值观教育确立了一种连续、普遍和广泛适用的价值观念,既适用于个体生活,又适用于社会生活;既适用于家庭教育,又适用于学校教育,其实现途径和方式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设计与本国国情充分有机结合,在平等与包容中构建分层有序的多元化教育体系。新西兰人在建国之初,就在《威坦哲条约》(即1840年英国与毛利人族长签订的共处和约)中明确指出:致力于通过新西兰的双重文化传统来履行《威坦哲条约》中对道德教育的规定。1986年国家课程委员会的大纲进一步明确规定:“道德价值是新西兰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基督精神建构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传统的基础,巫术则是毛利民族传统的基础,两者都相互作用于新西兰社会生活和人民的全部态度和关系。”[3](p14)根据以上精神,新西兰所有小学都可进行这两种文化教育,可采用两种不同教学语言,传授相应价值观,不因某类特殊人群的价值观凌驾于其他价值观之上,尽可能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会包容他者、包容他人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多重价值观的认同往往也容易带来国家公民意识的认同混乱和削弱,因此,新西兰人在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层级上做出明确而有序的规定:小学阶段的多元化传统价值观传授不适用于中学,根据新西兰教育法,中学是统一的,是没有教派性的,中学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传授必须回到基础价值观教育中来。

二是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和生活化,充分考虑受众的可接受度和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新西兰学校德育在几百年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战后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区传统受众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形成自身教育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和生活化的主要特征。如在教育方式上古今融合、兼容并蓄,倡导多元化德育,既保留英国古典德育和毛利人德育的传统方式,同时又有现代色彩,吸收和融汇了环太平洋国家学校德育的许多新理论和新方法。

在授课类型上宗教与德育合璧,保守与开放并存,从单纯宗教教育向世俗德育演变过程中,使宗教和世俗德育课共处,既开宗教课,又设现代德育课;有宗教教育的盲从保守性,又有大胆贴近生活创新开放的特点;既受宗主国影响,又顺应本国经济发展要求,大胆开放,吸收各种适合新西兰德育的新东西。在德育形式上活泼多样、内容丰富,适合儿童发展需要,许多读物和教科书图文并茂且又有很强的德育作用,深受儿童喜爱。新西兰重视学校德育,且不拘古老传统,不搞文化专制,倡导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多元化德育,兼容并蓄各种有益的理论和方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三是始终把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作为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新西兰政府指出,校长和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在学校教学中起关键作用,他们应该成为落实基础价值观计划的带头人,对该计划的实施应投以极大的热情和支持。[4](p75)同时,要坚持文学作品在基础价值观教育计划中的核心地位,因为文学作品不像单纯的道德说教,只是将一些道德观念强行灌输到学生大脑中去,而是能以一种心灵交流的方式打动学生,使学生在情绪感染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基础价值观教育计划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要遵从三个主要教学原则:主动教育原则,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告诉学生这八项基础价值观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具体场景来让学生理解这些价值观;后果教育原则,在教学前首先要向学生讲述相应的行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后果,从内心接受法则对他们行为的约束性;三步决策原则,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学会在做每一项选择时,都要充分考虑选择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四是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个人生存能力提升有机结合。新西兰人认为,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虽然不是一项单纯使个体获得生存能力的生存教育计划,但却是一切生存能力计划存在的基础。[5]因此,在新西兰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该类教育并不是简单作为意识形态教育来体现,而是非常重视学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一定要把受众个体的生存能力和今后工作生活际遇和适应能力的提升作为一项基础性内容来传授。如在2007年的教学新大纲中专门在核心价值教育体系中划定了社会生存能力、数学、健康与幸福、创造性与审美能力等多个相互关联作用着的教育领域,作为新课程的结合点,并且鼓励教师和学校在价值观教育与个人生存能力提高相结合的范围内,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学实践。[6]三、新西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新西兰核心价值观教育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走过了一些弯路,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我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颇有参考价值。

首先,我国应进一步强调并突出认识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鉴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除学校外,目前我国出现了党政宣传部门、社区街道、各类培训机构等多重主体一起开展宣传教育的局面。这种多重主体共同推进,对于深入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因此导致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层级关系不清楚,淡化了主次关系,屏蔽部分主体的特殊作用和功能。而从新西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相关教育实践得失情况看,无论社会可以给予个体多少有用的知识,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功能是绝对无法取代的。因此,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这一认识,必须进一步强调和强化。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和权威性必须坚持维护不动摇。新西兰政府把“捍卫价值观”列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旗帜鲜明地提出并要求把基础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搞价值相对主义,也不能搞价值中立,必须旗帜鲜明地构建核心价值观,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和权威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优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进步价值观的融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核心价值观导向,并将这种导向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负有责任,但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个人道德教育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个人道德教育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而社会核心价值观最终也要通过个体道德实践来体现。因此,我们要摒弃价值中立的做法,明确将公认的主流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要反对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主义,强调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按价值观行动。价值观教育是价值引导和价值创造的过程,因此学校必须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育观的核心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66-02

随着中国文化领域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鱼目混杂的价值观念也不断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大碰撞和大交融过程中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培养和形成怎样的核心价值观念?许多人也开始迷茫和不知所措了。可贵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要想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就必须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实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和最急迫的事情。

同时,大家也都比较清楚高等院校是思想文化比较活跃且往往能引领社会文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领域,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使命。特别是面对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之所在,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理论抽象和概括,深层次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精神和时代的特色。[1](p.45-47)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从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加以表述:即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体现了我国对自上而下各个层面价值取向的总体要求,层次清晰,简要明了,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

可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方针提出一段时间后,据某高校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却很令人担忧。调查显示当学生在回答“人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时,竟然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活着,约百分之四十的学生“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活着,仅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而“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学生还不到百分之五,少得可怜。可以看出在深化经济改革和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效应已经开始左右了当代大学生部分人正确的道德观念。怎样帮助和教育广大学生能够驱除杂念,明辨是非,能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和要求:

(一)正确的政治方向性原则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学生是我们未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将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否不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一个首要原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性原则,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有利于大学生个人成长,还要始终与党中央的思想路线、政策法规相一致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步调一致发挥正能量。也就是说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教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不做与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事情。

(二)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原则

俗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不仅仅是灌输学生现有的相关文化知识,还应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办法。这样当学生遇到新问题和困难时,即使老师不在身边,学生自己照样有办法和能力解决问题。同样,我们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原则,积极主动地组织各种活动培养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并使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惯性。不仅要教师苦口婆心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也要适时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方针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指导性。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知识结构不完善、认知能力也很有限。假如只是一般的宣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肯定还停留肤浅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涵思想就难以真正的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思想认识,外化为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应该与时俱进,通过载体和抓手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p.22-24)下面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

2014年5月6日,人民网在显要位置了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的报道。在报道中还特别强调,中共教育部党组为贯彻落实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确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联系实际想尽千方百计探索可行的有效途径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当中,还指出了一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途径――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其实,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阵地。[3](p.32-33)但高校“两课”教学方式上偏重于“灌鸭式”的一味单向灌输,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我们以前的授课教师有时也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和教材的提出,就像春风拂面为“两课”教学补充了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新材料,特别是能贴近现实针对社会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顺势利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深入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学生认识问题的新鲜感和时代感,进一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真正理解掌握核心价值观内容和实质的能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而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往往也抱有很强烈的兴趣,假如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那也将是个不错的举措。[4](p.11-13)据某高校问卷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多的大学生认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也被认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因而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社会实践规定一定量的学时和学分纳入学生毕业必修学分里。其次,我们还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调查、大学生“三下乡”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去,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而且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也得以体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宿舍

宿舍是大学生每天生活休息的地方,假如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宿舍生活与管理之中那也是一个不错的举措。这就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组织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如优秀宿舍长评比、文明宿舍展览、周末大扫除等,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在新时期充分体现学生宿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三、结语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之所在,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粗略的谈了几点经验,以期更多地专家学者进一步探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办法。

参考文献:

[1]范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华大学,2013.

[2]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教育观的核心篇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价值本质。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在增强社会认同,凝心聚力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奠定着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是国家制度赖以立足与发展的灵魂[1]。高等学校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成为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多个层面,其教育的路径也是多元的,那么,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践行优化三个维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不失为一个循序渐进,逐层递进的模式。理论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践行优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三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深化理论研究,提升理论认知

1.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提升理论的接受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行为文化的综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确立内在价值信念并使之转化为现实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理论认知的推动,离不开全社会民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可。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与理论接受度就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理论的普适性与可释性;三是理论内在逻辑性与外部统摄性。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深入研究核心价值观24个字是否已经完全涵盖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否还有进一步凝聚、提炼、丰富的可能,其内在逻辑和外部统摄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高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地位上可分为核心层、拓展层、延伸层,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价值层、知识层、素养层[2]。那么在高等学校的范围内,这些层次如何划分,具体内容如何,这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只有将这些彻底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提升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才能奠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坚实基础。

2.探寻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提升理论的适应域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研究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外延的同时还要探寻大学精神的实质,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实到大学的本体上,促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大学精神内涵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李传刚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社会先进文化与精神特质之结果。它存在于‘大学人’的理想信念并见之于他们的言行举止、教学实践以及各种物质载体之中。不仅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还包括服务精神。”[3]而刘亚敏将大学精神进一步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层面,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4]。从以上的研究角度来看不难得出结论,大学精神在本质、功能、具象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更加?驮佑攵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相比则政治倾向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因此,在二者之间探寻契合点就成为在高等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核心价值观适应域的必要过程。

3.加强实证研究,提升理论的实践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使人们对其认知、认同再到实践的过程,教育的目标是使内在信念转化为现实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遵循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般规律。理论来源于实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具体实践,经实践总结、理论研究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此同时,理论又高于实践,具有超实践性。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5]。理论的超实践性使理论与现实具有了距离。因此,来源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的核心价值观理论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时,便与高等学校教育现实存在了距离。这种距离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如果不能通过实证研究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只能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而无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将其转化为价值信念,更遑论践行了。综合以上认知,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解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问题,加强核心价值观实践指导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下行”到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来。

二、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共有和共享,并最终将其作为价值共识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6]。价值认同模式可以分为盲目认同、诱导认同、强制认同和自觉认同等四种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不是盲目认同也不是诱导式、强制式认同而是建立在主动基础上的自觉认同[1]。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协调统一,如何在个体价值观多元性的基础上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水平。

1.建立教育学习机制

理论学习既是加强理论认知的基础手段也是提升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但要真正达到通过理论学习促进理论认知与价值认同的预期效果,则需要构建完善而有效的学习机制。理论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完善理论学习机制,一是要科学地设置学习内容,依据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符合其需要与成长规律的理论学习内容;二是要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与时间,理论学习注重效果,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因此,在确保不影响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工作与生活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理论学习计划与时间才能达到理论学习的效果;三是明确学习方向,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学习方向也会随之有所调整,不能教师、学生、管理干部“一刀切”,使理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与方向性;四是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创新理论学习的载体,摆脱理论学习只依靠理论讲授这一单一形式,多为教育对象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来强化理论学习。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学习机制才能确保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

2.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认同过程仅仅依靠学习是不够的,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会给受教育主体带来倦怠情绪,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可能产生的倦怠情绪化解,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在高校中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受教育主体在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成效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受教育主体适当的精神与物质奖励,逐渐形成正反馈循环。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要尽量做到科学化、具体化、准确化,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主体,将理论学习成果与实践效果相结合,综合各方面因素,形成为大多数人所信服且合理规范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后的激励机制中需要以情感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目标。

3.建立宣传引导机制

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大学精神外显的大学文化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包含校风、学风、教风的大学文化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财富,良好的大学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员在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上将起到强大的引导作用。以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高校全体成员所起到的宣传引导作用将不可估量。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需要有意识地利用大学文化的这方面功能,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广泛的价值认同,为进一步践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践行体系,促进行为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认知、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最终要实现的是社会群体在实践行为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践行不能完全依靠人们的自觉自愿,尤其是在高校这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历史使命的地方更需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体系,积极促进高校受教育主体的行为优化。

1.尊重践行主体,发挥能动作用

在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包括了高校的全体成员,他们是践行的主体。这个主体一般意义上讲包含了教师、学生、教辅人员,这是根据角色的不同进行的划分,还可以根据年龄、学历、来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也就是说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构成是复杂的、多元的。在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就需要认真分析其不同群体的需求,尊重他们处于践行主体的地位,深入分析他们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逐渐掌握他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满足主体的需求,又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到实践优化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往往容易出现实践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况。这种形式主义不仅起不到行为优化的作用,反而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优化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高校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落实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知”“行”相统一。与此同时,要对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进行抑制和批评,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尚行为予以宣扬和褒奖。实践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保障教育实践取得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育观的核心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07-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精华,是新时代精神和要求的体现。如何树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三个倡导”重要理念,把抽象的核心r值观内容转化为孩子“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已成为新形势下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对此,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以下简称“金城五小”)以“立德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工作思路,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知行”系列教育活动融入学校“大美教育”全过程,坚持“落细、落小、落实”,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知、领悟、践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学校的本质、个性、精神风貌,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最高层次的追求。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精神文化中,金城五小构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指导,以“大美教育”为核心的品牌理念(miS)及品牌形象(ViS)管理体系,巧妙地在精神文化中贯彻和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

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校园精神文化离开校园物质文化就将无所依附,校园物质文化离开校园精神文化就将迷失方向。为此,金城五小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文精神、高雅的情趣品位来设计、规划、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物质文化。学校建设了校史长廊、主题长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廊等人文景观,打造了独具“大美教育”特色廉政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人际文化等,让学生在求真、崇善、尚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迪和教育。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文化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金城五小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机融入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体系之中;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形成“三爱三节”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还积极开发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强化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现实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民族文化传承社会主义精髓

优秀民族文化一旦进入课本和课堂,进入成千上万儿童少年的心灵,这种文化必定获得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因此,金城五小坚持“总体融入,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的原则,发挥“第一课堂”教育的内化培育功能,结合河池区域特色文化,开发了“传承河池民族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校本课程,编写了《最美河池》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在各年级全面开设民族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将优秀的传统河池民族文化带进课堂,采取“课堂教学、学科整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利用传统节庆日及校园节庆活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我传承”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在师生中大力开展“学习一种民族语言、学唱一首民族歌曲、学跳一个民族歌舞、学做一个民族艺术作品、学练一个民族体育项目、了解一个民族风俗”的“六个一”工程,以弘扬、传承河池区域优秀民族文化为切入口,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仁爱、正义、担当、明辨是非、自强不息”等道德元素,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促进民族团结教育。

(二)文明礼仪传播社会主义风尚

金城五小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精神引领,开发实施了“尚美礼仪”“大美教育”校本课程,从“仪表与言谈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基础教育,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有礼我知行”系列教育活动,把文明礼仪融入入学仪式、入队仪式、建队仪式、毕业仪式教育、“一日行为规范”及“洒扫应对”等活动中。学校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携手家庭、社区、各部门开展行走礼仪、游览礼仪、观赏礼仪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构建“道德自律”,使文明礼仪、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带动家庭、社区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

(三)国学经典传送社会主义美德

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可以培养道德自信、道德素养和道德规范。金城五小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把诵读国学经典作为一项学校常规性工作来落实,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千字文》等国学经典按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原则进行校本教材《榕声琅琅》的编排,让“晨诵午写”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另外,学校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经典我弘扬”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将诵读国学经典与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日行一善、关爱他人、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主题教育;与写字课结合,开展了古诗词书法比赛;与计算机整合,设计国学经典电脑小报;与美术结合,开展国学经典配画活动;与音乐相结合,唱响古诗词等,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实践活动载体、活跃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实践活动内涵,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社会实践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创新、自我教育,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一是让学生在唱、诵、说、写、画、演、做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教育。唱,就是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他人”等歌曲传唱;诵,就是诵国学经典、价值观童谣;说,就是开设“道德讲堂”“广播讲堂”“校园论坛”,让学生讲述身边榜样人物、典型事迹,传递道德正能量;写,就是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等为主题的征文、童谣创编、代言词征集等比赛;画,就是动手画出发现的文明新L;演,就是以“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为主题,以演的形式,亮出身边最美人物的凡人善举,展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指南;做,就是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代言人。

二是在《学生守则》的“学与做”中开展践行活动。学校把《学生守则》中的“学与做”活动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守则张贴于每个教室,要求学生处处以《学生守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并结合《学生守则》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基本道德规范评比。

三是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各类实践,在活动中植入“感恩・责任”“忠诚・和睦”“孝老・爱亲”“成长・梦想”“诚信・友善”“乐学・敬业”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开展自我教育、公民训练,提升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外化践行功能,坚持德育“六化”(制度化、系列化、常规化、科研化、特色化、多元化)工作机制,以突出主题教育活动为重点,围绕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爱与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大”主题教育,定期开展明礼诚信、学会感恩等主题月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节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完善人格养成。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文化

金城五小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文化。学校积极实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加“自我教育”的“3+1”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强化引领功能,构建“立足学校,带入家庭,辐射社会”的推进格局;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培养全过程,以党风促政风带校风,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学校把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相关培训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培训力度;学校开展“感动校园人物”“尚美教师”“善行义举榜”评选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提升正能量,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制度文化

学生自我管理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紧密联系,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需要思想引领、理念引导、文化熏陶,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从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环节入手建立内在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