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7:23

声学基本知识篇1

人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振动引起的,并通过传声媒质(如:空气、水、混凝土等弹性物质)传播进入人耳。从声源或振动源直接传入人耳的叫“直达声”,声音通过物体反射传入人耳的叫“反射声”。

人的双耳距离大约有15~17厘米,这个距离使人耳具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声源位置的特性。比如说:声音从左方首先进入左耳,右耳听到的声音比左耳晚一些其时间差=双耳距离/声速,为0.44~0.5ms。这个时间差使听音本文由收集整理者感觉声音来自左方。所以直达声对判别声源的位置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在反射声中较早到达人耳的声波较强,这个较强的反射波称之为早期反射声,在此之后的反射声的总和称为混响声。

人耳的听音范围是20hz~20khz。低于20hz叫次声波,高于20khz的叫超声波。

声波振动一周所传播的距离叫“波长”用λ表示

声波一秒钟传播的距离叫“波速”用c表示

声波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f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λ=c/f

声波在传输过程中具有相互干涉作用。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步调一致的声源发出的声波相互叠加时就会出现干涉现象。如果它们的相位相同,两波叠加后幅度增加声压加强;反之,它们的相位相反,两波叠加后幅度减小声压减弱,如果两波幅度一样,将完全抵消。由于声波的干涉作用,常使空间的声场出现固定的分布,形成波峰和波谷(从频响曲线上看似梳状滤波器的效果),即:音响术语中常说的----驻波现象。

声学基本知识篇2

1加强实验,丰富学生经历

科学中最基本的部分包括基本概念、事实、定律等解释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关注科学的解释层面.然而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其意思是: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实践、体验、经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声音是什么》一课的“声音的产生”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利用纸、皮筋、试管等物体发出声音,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独特.对于“纸”,学生采用弹、揉、撕、吹、抖动、折成纸炮等方法使其发声;对于“皮筋”,学生采用拉紧后松开、拉紧后用手弹拨等方法使其发声;对于“试管”,学生则采用吹、敲击、蘸有水的手指摩擦等方式使其发声.通过这些环节的体验,我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但学生往往还是很难准确回答出来,继而我让学生将手放在喉咙处,感受自己说话和不说话时手上的感觉有何不同?通过对比,学生能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试想,如果没有学生的亲身经历,而是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这一基本事实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会认同吗?再如本课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具有能量”等教学环节中我都安排大量的实验让学生去经历、体验,而不是简单传授这些基本概念和事实,这些环节的设置证明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方法,引领科学认同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张宪魁教授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一书中指出科学有四个层面,其中之一为精神层面,即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等,这是科学的灵魂.在《声音是什么》一课中我虽然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让学生去经历,但学生只是感受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状态有不同,他们一定认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为此在“声音的产生”教学环节中我又增添了以下几个演示实验:

实验一先让一个不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水面,再让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水面,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水面的不同.学生发现发声的音叉靠近水面时有水花溅起.

实验二先让一个不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静止悬挂着的乒乓球,再让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静止悬挂着的乒乓球,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乒乓球状态的不同.学生发现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静止悬挂的乒乓球时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实验三先在不发声的鼓面上撒上纸屑,然后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纸屑状态的不同.学生发现鼓面发声时纸屑被弹起.

这三组实验的前后对比说明发声的物体的确在振动,从而使学生认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这一科学事实.同时学生也有了方法上的突破,以上环节中涉及到“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转换法”等学习方法,这些科学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后续学习都起到重要作用.

再如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抽气使玻璃钟罩中发声的闹钟声音变小,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科学推理来认同这个科学事实,这也是初中物理第一次涉及“理想实验法”,所以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的适当引导.以上这些实验并不新奇,但在演示中我注重了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认同科学知识,这就从科学本质上使学生知识技能得以提高.即便再新奇的实验如果没有科学方法的引导,充其量只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而不能更大程度地使学生认同.有时候老师往往会困惑实验演示场面很热烈但预设的目标很难达成,或许是因为没有赋予方法引导的演示实验不足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实验吧.

3优化反馈,促成知识内化

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最终不能从理论回到客观实际中去检验,那就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课堂反馈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的新知识,它是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手段,在《声音是什么》一课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1发生的音叉轻轻靠近用细绳悬挂的泡沫小球,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如果这个实验放置在真空环境中进行,你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样的问题设置没有简单、孤立的考察“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和“真空不能传声”这两个科学事实,学生需要对题目所呈现的情景和所学知识进行信息整合才能较完整地回答出来,这样的反馈是直观的,而且是真实有效的.

反馈练习2如图1所示,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桌子上约每隔5cm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橡皮膜,你在听到声音的同时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由近及远被“吹斜”(烛焰会摇动).该实验现象说明哪些科学道理?

这个物理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近及远传播,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具有能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等.其中关于传播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并不是本节课所要求的,但也有的学生能够回答出来,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吗?学生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各环节中慢慢地渗透,我认为创新能力是显性的体现,而创新意识是隐性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厚积薄发终能显性地体现出创新能力.

声学基本知识篇3

课程教学不是价值中立、文化无涉的活动。为持续推进教育电声课程改革,从文化视角对教育电声课程改革进行深入探索,阐明教育电声课程改革的文化重构本质,继而提出教育电声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兼顾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进行课程内容改革,以“提出教育电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中蕴涵的教育电声素养—学习教育电声知识、技能提升素养”等课程环节的推进式循环实现课程实施范式的转变。

关键词:

文化视阈;教育电声;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供给已经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基础上,转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1]。高等教育发展最终必然落实在高等教育课程上,因此,以提高质量、强化创新能力为宗旨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然而,课程教学不是价值中立、文化无涉的活动[2],其本质是以提升人的课程知能素养和培养人为目的的文化实践活动。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课程成为专业化的研究领域以来,文化就成为课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视角[3]。文化视阈的相关研究对高校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与反思具有积极意义。

一、“教育电声”课程改革的文化重构本质

当今全球化急剧推进的时代,文化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所呈现的新变化,一方面使课程改革面临更为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则直接引起课程学习内容和价值取向的改变。因此,对课程改革的分析转向文化视角,既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也是课程现实发展的客观需求。20世纪60年代麦克唐纳(macdonald)等人为代表的课程论研究的再概念化运动为课程论研究的文化转向提供了思考框架[4]:把课程看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非自然和技术现象;课程应该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突出个性差异;课程论研究应广泛吸收人类学、知识社会学、解释学等社会学科的成果等。这些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21世纪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不能仅仅从经济和技术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必须分析课程改革所蕴涵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理念,及其在文化转型、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应对和作为。“教育电声”是高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课程内容在概述教育电声系统基本概念和有关知识(如声波的基本性质、人的听觉特性,以及室内声场、音质等的特征与相互关系等)的基础上,具体介绍电声器件、音频录入技术、音频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模拟和数字电声系统的设计、组建及评价,并就电声教材的编制以及电声教学进行阐述。在本研究之前,笔者基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育电声”课程也进行一了些零碎的“改革”,比如反思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改革的原则,并基于BteC(theBusinessandtechnologyeducationCouncil,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理念对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5];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和黄荣怀等提出的混合式学习设计框架,对课程混合式学习活动进行设计等[6]。然而,在上述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之前课程改革行动的盲目性和零碎性。只有深刻挖掘和思考课程改革的性质和实质,才能克服改革的局限性,持续推进“教育电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电声”课程改革的性质和实质在于它的文化属性。“教育电声”课程文化是与“教育电声”课程及授课教师、课程学习的学生一同出现的。课程本身、教师及学生共同影响、建构着“教育电声”课程文化。具体来说,课程的内容特点、教学场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增删处理、对教学资源的建设、对各种教学设备的选择与使用共同影响及构成了课程物质文化;课程的实施过程、范式及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影响并构成了课程的实施文化;教师对课程的认知、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独特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及态度、学生集体的课程学习风气、学生个体的学习风格,以及师生关系等影响及构成了课程精神文化。因此,课程改革的任一举措必然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电声”课程文化,“教育电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过程也即“教育电声”课程文化的重新建构过程。

二、课程目标: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教育电声素养培养

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生存数字化,使人类的主体性、个体性得到从未有过的张扬和凸显,多元化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洪流,后现代文化逐渐兴起并席卷全球,教育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课程目标设置的客观依据,从单纯的“学科中心”转向了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实际三者的辩证结合,课程目标设置的主观依据也不再以单纯培养学生的知识为旨归,而是主张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全面发展[7]。在此背景下,教育电声课程目标也不应该是单纯的教育电声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而是转向教育电声素养的全面培养。教育电声是在声学原理基础上研究人的教育活动与电声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受此影响,教育电声素养具有综合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它既具备了教育科学素养的共性特征,也融合了电声科学素养的个性特征,是一个包含教育电声知识、教育电声能力、教育电声方法以及教育电声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概念。

1.教育电声知识

教育电声知识是教育电声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养成教育电声能力、教育电声方法和教育电声人文素养的载体。包括以教育活动与电声系统关系为核心的声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电声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电声系统教育应用三方面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问题:声音及人的听觉有什么特性?电声系统有哪些器件?如何根据教育活动的需求设计电声系统?怎样应用电声系统辅助和促进教育活动?

2.教育电声能力

教育电声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教育电声学科的有机结合,是教育电声素养的核心。主要包括:运用电声器件拾取和处理教育音频信号的能力;不同声场特点的觉察和判断能力;根据教育声场的特点设计、组成教育电声系统的能力;满足不同教育活动需求的电声系统设计能力;电声系统声音效果的合理想象能力;电声系统教育影响的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电声教材(教学资源)的设计与编制能力等。

3.教育电声方法

教育电声方法是学生认识电声系统,以及应用于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包含了一般的思维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但在教育电声素养的的养成中,更要侧重培养具有教育电声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如室内、室外声场效果考查方法、电声器件的比较分析、电声系统分析、电声实验等方法。

4.教育电声人文素养

教育电声人文素养是教育电声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包括教育电声人文知识、教育电声精神和教育电声意识。其中,教育电声人文知识主要包括不同响度、音高、音色的声音给人带来的不同听觉感受、人的听觉特性对电声信号在频率域、时间域及失真等方面的要求、不同音质的室内声场所产生的不同听觉效果、符合人类听觉特性的有声语言文字稿在词汇、语音及语句构成等方面的要求等;教育电声精神是指在将电声系统应用于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教育电声意识是学生对教育电声的思想认识、情感、动机和态度,主要是对电声技术与教育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三、课程内容选择:兼顾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

在课程内容选择与建构方面,斯宾塞为了“完满人的生活”的选择取向与劳顿“最适合社会发展”的选择取向分别是知识选择的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的典型[8]。然而,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两种知识选择取向并不矛盾。因为,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特质表现为人的社会性,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抛开社会发展去追求个体的完满生活。困此,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前提下,兼顾课程内容选择的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教育电声课程内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其一,删减、合并电声基础知识。教育电声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对于他们来说,学习电声基础知识是为了理解声场及电声器件的特性,以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合理设计及有效应用电声系统。他们只需要了解声波的基本性质、听觉的基本特性、各类电声器件的适用情境及操作方法即可,不必对这些知识的物理学原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其二,增加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与编辑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管在日常生活还是教育活动中,音频数字化以其存储方便、存储成本低、存储和传输中没有声音失真、编辑和处理方便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教育电声课程也应增加音频信号数字化、音频信息的编辑处理等相应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的双重需求。其三,细化电声系统教育应用内容。电声系统教育应用部分是教育电声课程的核心内容。从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上来看,这部分内容是教育电声基础知识的应用,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职业所需的知能结构密切相关,具有实践性、复杂性、综合性及情境性等特点。以往教育电声课程中,这部分内容只包括电声系统的组成、相关操作,以及电声教材的编制、广播教学、录音教学等内容,既不能适应教育电声技术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在课程改革中,将这部分内容细化成以下五个相互关连的部分:(1)满足一定教育目的的电声系统设计;(2)电声系统的构成及相关操作;(3)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电声专用教室的教学应用;(4)电声教材的编制;(5)教育网站、教学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声音信息的处理与应用。其四,增加音响美学、声音编辑软件的深入学习等选学内容。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随着各门专业课程的陆续开设,开始对教育技术的本质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初步思考。因此,教育电声课程改革理应迎合他们不同的个性发展需求,在上述课程基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选学内容,主要包括音响美学和声音编辑软件的深入学习。前者从人对音响的审美角度出发,以音响作为主要对象,研究音响的形体、音质等与人的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后者则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音频进行混音、录制、音量调整、高潮截取、变声、节奏调节等二次编辑。

四、课程实施:教育电声课程的建构性文化自觉

课程实施研究兴起于课程范式与社会脉络的后现代转换之中[9],在对20世纪60年代末“学科结构运动”的深入研究和系统反思过程中进入课程与教学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J.snyder,F.Bolin&K.Zumwalt)认为课程实施从忠实或精确取向(fidelityorientation)到相互适应取向(mutualadaptationorientation),再到课程创新取向(curriculumenactmentorientation),体现出课程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的改革发展方向。作为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课程创新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教育经验的过程[10]。郝德永认为当代课程改革应始于对其由来已久的工具品性的转换,使课程成为一种以文化批判、反思与生成为机制及品质的建构性文化,主要表现在课程文化知识属性的生成性而非“占有”性、批判重构性而非接受性,课程运行机制的过程-理解性及协商-互动性[11]。王德如认为课程文化经历了从自在自发向自为自觉的演进过程。课程文化自觉以现实的人作为理性的指向和尺度,追求对专属于人的那些特性的发掘和弘扬,去展现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12]。教育电声课程以教育电声素养为课程目标,为教育电声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勾画出教育电声课程改革的理想蓝图。然而,这一课改理想必然要落实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根据上述课程实施的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教育电声课程实施应该由工具性、自在的课程文化属性转向建构性的文化自觉,具体表现为课程教、学范式的转变:由“被动-模仿范式”转向“主动-建构范式”。“被动-模仿范式”意味着课程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的重心是知识传递的效率与效果,教学组织形式上强调以同步教学为中心,其学习心理学依据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机械模仿教育电声操作,缺乏对课程的主动思考和自我建构,导致主体性丧失。“主动-建构范式”不再仅仅追求课程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电声素养以及学习者态度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学习者主体性的生成和实现,引导学生积极批判、思考与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课程的建构以及学生的自我价值。教学组织形式上强调以合作学习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其学习心理学依据的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教育电声课程教、学的“主动-建构范式”意味着“提出教育电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中蕴涵的教育电声素养—学习教育电声知识、技能提升素养”等课程环节的推进式循环。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重视教育电声问题的作用,认为课程学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甚至主动提出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分析出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蕴涵的教育电声素养,才能进一步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教育电声课程及其文化正是在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与相应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逐渐生成和建构的。在课程伊始,我们改变以往由教师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活动及评价方式的做法,把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比喻成一个两侧有很多扇门的长廊,长廊的每一扇门就意味着教育技术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面对教育电声这扇“门”时,会产生哪些疑惑或问题。自然地引出“为什么学这门课程?”、“课程的内容是什么?”、“课程怎样学习?”及“怎样评价课程学习绩效?”等问题。然后在介绍教育电声的发展历程中自然的突显教育电声的意义和课程学习价值,明确在各类教育活动中有效设计、应用教育电声系统的相关素养培养的课程学目标。引发学生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电声课程应该学习哪些内容?”的问题。在学生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明确课程学习内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内容不再是“要我学的”,而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我要学的”,为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再和学生一起探讨怎么学习这些内容以及怎么评价等问题。在各具体内容的教学中,同样按照“提出教育电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中蕴涵的教育电声素养—学习教育电声知识、技能提升素养”的教学环节推进,比如在“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声音信息的处理”内容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会想到哪些问题?再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按问题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得到该教学内容的问题序列:“问题1: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哪些常见类别?”、“问题2:声音在不同种类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中的作用是什么?”、“问题3:为实现这些作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中的声音有哪些要求?”、“问题4:怎样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声音?”(此问题再进一步细化为“声音信号如何拾取(获得)?”、“进行怎样的处理?”、“如何与文字、视频等其它类型的信息进行整合?”等)。然后,再分析每一问题所蕴含的教育电声素养,如问题1涉及的教育电声素养主要是相关知识和把多媒体教学资源依据一定标准进行分析的方法。问题4则涉及声音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相关能力、方法及人文素养等教育电声素养。最后,再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相关素养培养的实际需求开展混合式学习。比如,问题1、问题2、问题3的学习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知相关知识,而是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以自己的使用体验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演绎,并且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小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从而获得相关知识和方法。问题4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提供的各种电子(课程博客、相关网络资源、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等)、纸质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展开组间及组内合作。每个小组既要为他组提出声音要求,又要根据他组提出的要求进行声音的获取、加工、处理和存储、合成等。总之,“教育电声”课程教、学范式的转变,意味着课程运行中灌输、机械式、封闭化的直线式程序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建构的、互动协商、开放化的灵活程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与教学情境、电声设备、教师及其他同学展开积极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教育电声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同时,教育电声课程及其文化得以建构并逐渐生成。

五、结语

在文化视阈下我们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教育电声课程进行系统改革。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访谈表明,学生对课程改革有较高的认可度,约93.5%的受访学生表示课程学习过程是愉悦的,约96.8%的学生表示课程学习过程是有效的,具体体现在:通过课程学习使他们掌握了教育电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了他们的相关素养,对他们的数字影像及电教育电声作品创作很有帮助,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和求学深造打下了良好基础。访谈中学生也谈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验设备台套数不足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及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今后课程实施中,我们将尝试采取利用maizeStudio等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建设教育电声开放实验室等措施以持续推进教育电声课程改革。

作者:武希迎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毕宪顺,张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及其战略意义[J].教育研究,2014,11:62-71.

[2]范兆雄.课程文化研究框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33-36.

[3]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1-27.

[5]武希迎,刘敏.基于BteC课程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子教育,2009,02:60-63.

[6]武希迎.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电声系统》课程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03:44-48.

[7]杨宝山,孙福万.21世纪课程目标:向后现代教育过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4:32-38.

[8]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102-104..

[9]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21-33

[1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35.

声学基本知识篇4

关键词:声乐教育;现状;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局面良好,声乐教育也发展很快,高校声乐教育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完善。声乐专业是高校的新兴专业学科,以声音教育为基础,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我国高校声乐教育起步很晚,发展相比较慢,要真正实现声音教学的目标,就需要积极学习并解决国外成功经验,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展的需要,实现我国高校声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高校声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声乐教学理论研究不足

我们知道,理论实践指导社会实践,在高校声乐教育过程中,也必须将声乐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当前,我国与声乐教育相关的专业书籍十分匮乏,未能深入、科学及系统地进行课题研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无法有效地指导声乐教育实践活动。由此可见,理论研究不足是阻碍高校声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现阶段必须尽快建立科学的声乐学习理论,确保声乐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然后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不断丰富理论知识,让其更好的服务于声乐教育实践活动。

(二)课程体系和内容设置不合理

一是声乐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简单,形式十分单一。和我国其他新兴学科相同,声乐专业缺少丰富的实践活动,在实际声乐教育中,教师根据教材在课堂上简单为学生讲解,将课本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也无法深入理解知识内容,从而与声乐学科的初衷相违背;二是声乐课程设置单一,没有将教材统一起来。在高校声乐专业中,缺少一本被普遍认可的教材,所以实际教学中缺少规范的教材指导。很多高校都是自选教材或自编教材,导致声乐教育得不到统一,学科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无法实现高校间教学经验的共享,对声乐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声乐教学内容不合理,因为很多教师缺少足够实践经验,仅仅让学生一味模仿名人,这样学生只学得表象,无法领悟其精髓,声乐教育难以取得较好效果。

(三)不能因材施教

从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来看,未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学生的声乐基础是不一样的,对声乐有着各种独特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在声乐教学中避免“一刀切”,防止对所有学生采取一种教学方法。所以,声乐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如: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个性特点和实践能力等,做好因材施教。要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照顾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让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四)声乐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声乐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内容涉及面很广,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声乐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所学的歌唱技巧,还应该有丰富的声乐实践经验,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要有扎实的声乐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师水平差异很大,虽然里面有很多优秀的专业教师,但是部分教师素质和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需要加大培训力度。

二、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发展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

为确保高校声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尽快建立起健全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只要将声乐教育体系明确下来,才能让声乐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清晰,优秀声乐人才的培养计划才能够顺利实行,并有效推动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在高校声乐教育改革过程中,虽然要走一些弯路,但是广大师生都必须认真对待,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及时采取解决措施,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声乐教学方法,合理引进到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从而推动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声乐人才。

(二)合理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

声学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个别课、集体课

高职声乐教学是培养未来音乐教育战线具有唱(教学演唱)、讲(声乐理论)、教(懂声乐教法)等综合歌唱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然而,目前高职声乐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需要。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是我们高职声乐教学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我们传统的高职声乐教学中,用声音技术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把强调声音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只追求声音技巧,只会唱不会教、缺乏综合性歌唱能力、显得单一乏味。那么如何探究高职声乐教学的模式,使之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合理定位呢?文章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由于高职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专业音乐院校,高职声乐教学对学生的入学条件要求不高,学生之间的声音差异比较明显,存在个别学生突击入学没有学过音乐,甚至有五音不全的现象,这也形成了高职声乐教学的一大特点,针对高职声乐教学目前现状,可分为以下情况:

1、特长型:这些学生以声乐演唱技能为主,声音条件比较好。他们入学后以声乐演唱学习为主项,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和发展。教师在声乐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要掌握精湛的声乐演唱技巧和声乐演唱的理论方法,使他们的声乐演唱技能不仅具备演唱能力,而且还具有传授声乐理论知识的能力,并给他们搭建更多的演出和实践的平台,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专业水平,为在声乐上的进一步深造学习做好铺垫。

2、综合型:这些学生的器乐、钢琴、舞蹈以某一项技能为主,在声乐上没有条件,甚至有的为了入学考试只会唱一首歌、弹一首曲目、跳一个舞蹈组合。他们入学后,并不希望在声乐上能有什么发展,不必给予过高的要求,可以把个人的特长作为主项,同时能从理论上让学生掌握声乐演唱的基本方法即可,使多数学生朝着综合专业型方向发展。

3、无特长型:这些学生基本上没有音乐条件,没有特长,音乐的基本技能与知识掌握的较少。但是他们喜欢音乐,对音乐的灵感具有自己的特点。针对学生教师要耐心细致,从基础知识抓起,以培养某一项特长为重点。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声乐理论知识的培养,使他们对声乐演唱技能具有分析和判断能力,掌握声乐演唱的基本方法。

目前高职声乐教学情况说明,学生入学的个人基本条件基础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如果只按统一的标准要求来实施声乐技能训练,学生不可能完全接受,给教师教学也增加了难度,这样既不符合高职声乐教学的基本现状,也不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高职声乐教学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个人自身条件,实行“因材施教”的策略,走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使学生专业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二、高职声乐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定位

高职声乐教学模式必须依据高职特点制定教学大纲,遵循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完成声乐教学任务。目前高职声乐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与定位,应该走以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因此,以个别技能训练、集体歌唱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成为高职声乐教学的重要模式。

1、声乐个别课:这种教学方法是以“一对一”形式来进行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由于高职声乐教学,培养目标方向不一样,它不同于普通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和特点分别进行训练,已成为高职声乐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声乐个别课,可以培养许多音乐专业的人才。因此,高职的声乐个别课教学模式,对于具有一定个人条件和潜力的学生来说是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其它不具备声乐演唱条件的学生,则是一种辅助形式,可以把专业的主项改为综合能力培养。所以,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中的声乐个别课教学,应该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进行训练。

2、声乐集体课:集体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体练声,虽然学生的声部各不相同,只要将男女分开,就可以了。集体练声要采用一套目的明确、由浅入深的发声方法。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发声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当然学生的悟性能力是有差别的,对于悟性较差的学生除了集体课练声时给予关注外,在公开指导时也可多给与辅导,提高这些学生的自信心。练声之后进入唱歌阶段,唱歌要根据学生的声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及需要选唱不同的歌曲,当教师给一个学生的声乐演唱进行指导时,其他学生也要跟着默唱,按着教师的提示和要求做,这样不仅提高了训练效果,也避免了一个学生唱、其他学生没事干的现象,充分体现声乐集体课训练的优越性。

3、声乐理论课:是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受条件的影响,所有学生必须掌握。因为声乐理论课是在歌唱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它主要讲述了歌唱发声的感觉、体会、经验和方法,它可以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存在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和掌握学习声乐过程中的名词、术语。通过声乐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经过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运用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声乐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唱、讲、教等综合歌唱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高职声乐教学教师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但他只是外因条件,要想通过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必须采用个别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声乐个别课具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效果明显。声乐集体课不仅解决了集体练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训练效率,同时还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高职声乐教学以个别课、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则成为我们探讨高职声乐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

三、高职声乐教学模式的制定与实施

高职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的实施方案,要根据学生实际声音条件与能力进行小组划分,这种小组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及表现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有不断发展的空间,达到学习的目的。

1、新生入学后,把具有声音条件的学生,作为声乐培养的主要对象,可以进行个别课训练。

2、综合型的学生作为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对象,作为声乐副项的培养对象,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授课表现与能力,对学生进行调整。

3、根据个别课和集体课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个别课重点培养,技能的传授,集体课重视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个别课和集体课考试内容上应该有所区别,考试实行过程化考核,大致分为出勤率、过程作业、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过程作业以巩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阶段性考试内容为章节的模拟考试。期末考试通过舞台演唱方法,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4、声乐理论课,声乐理论课授课要学生掌握声乐理论知识,领悟教师讲授的技术理论,可以学到教师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声乐理论课教学,系统讲述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5、高职声乐教学模式,要制定相应的课程提纲内容:课程性质、能力素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学时分配、教学进度、辅导答疑、作业、习题安排、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等。教学方案内容:授课内容目的及要求、重点、难点、方法、授课过程和计划等。考核方案内容:课程考核重点、内容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总成绩考核标准等。

四、高职声乐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与要求

高职声乐教学,实行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具有综合歌唱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基本需求。作为高职声乐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潜心研究和探索个别课与集体课的教学方法,提高个别课与集体课的教学能力,是高职声乐教学的根本保障。

1、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高职声乐教学模式,是根据高职学生技能条件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声乐个别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的主要途径;而声乐集体课是声乐个别课的延续,以补充声乐个别教学中集体歌唱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所学不到的内容;声乐理论的教学,是丰富学生声乐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声乐教学基本理论为目的的必修课程。个别课与集体课的教学设置和安排,依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手段,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这种教学结合模式,是高职声乐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和要求。

2、个别课与集体课的相互关系: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教学即统一又独立。虽然我们按学生的声音条件,进行分组授课,教学中既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有声音条件的学生,也没有放弃对没有条件学生的声乐技能训练,也就是说,高职声乐教学个别课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而集体课也可以进行个别与集体相结合进行指导,当一个学生演唱时其他学生可以参与讨论,体会教师提出的要求,这时教师可以给予个别指导。这样做为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互相了解、互相观摩的机会,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进取意识[1]。根据教学的需要,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可以交替进行,给有条件的学生创造机会。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发展与提高,同时了解独唱、重唱、小组唱、表演唱的各种形式,掌握声乐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的歌唱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个别课与集体课的有效实施:由于高职学生声音条件存在差异性,声乐教学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高职声乐教学不同于培养专业演员为目标的声乐教学,个别课不能完全运用在高职声乐教学之中,相对于没有声音条件的学生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集体课。对于那些有声音条件的学生,我们教师可以去培养、去体现我们的专业能力;通过社会实践给学生展现专业技能的平台。而对于众多条件不好的学生,如果用专业的标准去培养他们,给他们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因此,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声乐知识与技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能基本适应高职声乐教学的要求,是高职声乐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定位。

4、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高职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数学模式,给高职声乐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充分展示声乐个别课的教学能力,具有唱(教学演唱)、讲(声乐理论)、教(懂声乐教法)的水平,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同时通过集体课教学努力培养好那些声乐条件差和起点低的学生,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个别课和集体课都能同样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接受,真正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和数学效果。

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以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是高职声乐教学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和定位。因此,教师要踏踏实实的研究与探索当前高职声乐教学的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的教学能力,打破传统的高职声乐教学中,受专业技术至上教学理念的制约,反对用专业的标准衡量教学质量,过分强调声音技术,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必须遵守高职声乐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歌唱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九思《走向科学的歌唱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声学基本知识篇6

物理课堂上,我正在讲解水波的干涉现象——当两列频率相同的水波相遇时,就会产生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的现象。就在这时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操场做课间操时,我站在不同的位置听到声音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在某个位置听到的声音特别大,但是向旁边错开一点听到的声音就变得特别小,我感觉很奇怪,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突然眼前一亮,这个学生的提问太好了,不仅水波能发生干涉的现象,声波也能发生干涉的现象。原来在学校操场的领操台后面有一排音柱一字排开,这些音柱发出了频率基本相同的声波,在操场上发生了干涉,因而出现了刚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才学生的提问。我及时表扬了提问的学生,表扬他善于观察而且善于思考,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去亲身体验一下。于是我安排了一次探究声波衍射和干涉的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悟,把看不见的抽象的声波衍射和干涉现象,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而且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非常喜欢。由此引发了我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点思考。

目前,被动接受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传统的物理教学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自主探究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北京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倡导探究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探究、亲身体验、自我感悟,对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至关重要。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因此,创建自主探究体验的教学环境,建立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摆到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面前。那么什么是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环境?如何在物理教学中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究的环境?下面就有关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和尝试。

一、什么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

所谓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就是以尊重、信任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操纵和控制自己学习行为而进行的负责任,有意义的学习探究活动。这种方式是学生切实作为主人进行课题探究,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仿照科学家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去掌握知识。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将会得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二、如何创建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的教学环境

在探究体验教学的改革中,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科研院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让学生走出教室,运用情景式教学方法,运用更生动的教学手段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进而实现探究体验式教学的尝试。

(一)、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建“声学探究体验教学基地”的基本构想: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课程目标”中专门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而具体的要求:

1、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新课程标准》中,中学物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可以概括为: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经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则是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的最为关键的保证。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给与受教育者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持续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就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奖惩所引起的外在动机;另一种是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求,即内在动机。教学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内在动机,而最好的学习动机就是学习的兴趣。因此除了教师要竭尽所能地利用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学校还应该把学生带到课堂之外利用科技场馆、研究所等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探究体验活动。

2、注重科学探究和体验,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课堂与课外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要素、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

从上述两点要求我们看到《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声音传播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课堂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的创新和过程的丰富。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声学实验楼和他们的科研推广团队,恰恰为这一过程的创新和过程的丰富提供了难得的情景环境和创新条件。只有那些来源于生活并且是通过学生亲身探究体验得到的知识才是最生动的,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才是最深刻的。所以建设声学探究体验教学基地是为了给青少年创造一个亲身体验、亲身感悟的环境,帮助他们对声音的认识更加生动和深刻,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课本上描述,更多的是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鲜活直观的案例。这种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对人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知规律的尊重与遵循。

(二)、声学探究体验教学基地的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

1、教学目标:

希望通过建设声学探究体验教学基地这样的探究体验学习环境,对青少年产生以下影响:

通过对当代声学研究的直观了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声音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教学方法:探究体验式学习

看——动——听——做——写

声学基本知识篇7

关键词:记忆歌唱学习声乐教学

记忆在人类生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虽然是从感觉、知觉开始的,没有感觉与知觉就不可能获得知识与经验。但是,只有感觉、知觉而没有记忆也不能获得知识与经验。人的一切经验、思想、知识和技能,都是依靠记忆在头脑中保留的结果。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

一、记忆是学习的基础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从“记”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重现和再认四个基本环节。凡是过去经历过或学习过的任何经验,都能被人的大脑所保存,一旦在生活或工作中需要这种经验时,就能及时地呈现出来。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譬如,语文学习要记住语言文字等符号,才能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数学学习,要记住原理与公式,才能运用无误;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往往依靠记忆广泛地从民间音乐和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就说明,在学习中既要感知所学的内容,理解其实质,还要在头脑中加以保持,即记忆。所以说,记忆在人类学习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记忆在歌唱学习和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歌唱方法的建立依赖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声乐学习中,每个环节、每个技能、每个技巧、每个动作、每句歌词都需要记忆。有了音乐记忆,歌唱者就能在以往反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反映。有人曾问歌王卡鲁索:“一位出色的歌唱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他说:“宽阔的胸膛,大的嘴巴,90分的记忆,十分的才智,长期勤学苦练。”由此可见,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只有有了记忆才能不断地增长知识、积累经验,牢固地掌握技能、技巧和理论,否则就成了“熊瞎子掰包米,掰一穗扔一穗”。如果没有音乐记忆,歌者每次都要重新去认识那些已经学习过的东西,那么,声乐的基本功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永远都是“新生儿”。

音乐记忆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总是停留在“第一堂课”的感觉,一切都是生疏的,上一堂课讲的、做的、练习的全都忘光了。对于歌唱的技能技巧或作品中多次出错的地方,老师虽多次指出,但学生仍会反复出现错误的现象。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比喻说:“这种情况活像个没有把货车捆扎结实的马车夫,他只顾往前赶路,也不回头看,赶回家时,只剩一辆空车,还对家人夸口说,我是走了很长的路程。”这种马车夫式的学生在实际中比比皆是,至少在某一阶段是非常多的。这种学生记忆力差,势必影响声乐的学习。

声音技能、技巧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记忆的过程。由于记忆,我们不断地保存、积累歌唱的方法,同时在其他心理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演唱者在演唱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感知过的发声技能技巧、思考过的歌曲思想内容、联系过的表演动作、体验过的情感,等等,在演唱或上完课后,并不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仍会在大脑皮层下留下某首歌曲演唱兴奋过程的痕迹,或课堂上发生的动作和感觉的印象。巴甫洛夫认为,当客观事物以一定的关系彼此联系地作用于人脑时,在大脑皮层上就会形成各种暂时的神经联系。暂时神经联系形成后,还需要加以强化,才能巩固。神经联系的形成必须强化,就是一定要依赖于反复的练习、反复的强化,才能巩固暂时神经联系,识记的东西才能得以保持。教师每节声乐课给学生留作业,就是使学生记住和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要将知识进行强化记忆的道理。

三、歌唱记忆能力的培养

歌唱记忆是由识记——保持——重现——再认四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自己的规律。每个声乐学习者都希望在学习歌唱技能的过程中,记得多,忘得少。歌唱者更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够永远记住歌唱的状态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地理解记忆的规律,要深入了解歌唱训练中记忆的特点并通过正确的识记、保持、重现或再认进行声乐学习。声乐学习者只有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加强自己的歌唱记忆能力,从而更加迅速地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一)加强歌唱的识记能力

对歌唱与发声的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端。初学声乐的学生要提高记忆效果必须首先进行良好的识记。声乐学生不仅要反映出当前发声训练的刺激,还要把呼吸、咬字、共鸣位置等刺激映像保存下来,与后来的映像连接成比较系统的技术。为了能把进行演唱活动的技能技巧保持在头脑中,必须努力地、多次地去磨炼,并把它们牢牢记住。

从识记的规律及其过程来看,声乐学习者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识记事物的规律,排除可能对歌唱识记形成干扰的因素,提高歌唱识记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培养有意识记,注意在歌唱者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多次反复、体会、比较、鉴别,逐步确立稳固准确的记忆表象和记忆印象。歌唱者要积极加强对学习、训练内容的理解,深入了解识记材料的确切意义,避免机械识记,培养有意识记的良好习惯,提高训练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来养成正确的记忆习惯。有意识记不是建立在“小聪明”之上,而是建立在勤奋的基础之上,是通过良好的意志品质而实现的。例如,呼吸的技巧练习,学习者必须通过坚强的意志,像舞蹈演员一样每天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练习,哪怕是睡前或起床前练上十分钟,也会对识记有很大的帮助。

(二)加强歌唱的保持能力

保持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把通过识记所获的知识、经验保留在大脑中的过程。没有保持就无所谓记忆。要想保持识记的事物,就要与遗忘作斗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获得巩固的知识,克服遗忘的基本方法就是让他们在识记后马上进行巩固练习。贝多芬曾告诫他的学生:“一日停止了练习,便损失了一周的功夫;一星期停止练习,便损失了一个月的功夫;一个月停止练习,便损失了一年的功夫,最后便坠于不可救药的地步。”可见为了保持巩固的识记,刚刚学过的东西要及时练习,否则遗忘在识记后很快就开始。

(三)加强歌唱的再认、重现能力

就歌唱活动本身而言,重现更重于再认。对演唱或发声方法的再认速度和确定程度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对原来的演唱或发声识记的巩固程度;二是曾经的演唱或发声与当前的演唱或发声类似的程度,以及演唱或发声出现条件的类似程度。再认的事实越相似,事物越多,时距越长,错认现象就越严重。歌唱者要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将自己长期训练中所积累起来的点滴经验全部以艺术表现的形式准确重现,从歌曲的词、曲、音高、节奏,到各种发声方法、形体动作、音色控制、情感情绪变化等等,从而完成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歌唱记忆的重现取决于识记和保持的好坏。整个重现过程要遵循重现的规律,同时还应该运用多种方法来帮助歌唱者有效、准确地再现。歌唱者经过长期的训练,所有发声腔体的运动都处于一个自动化的过程,歌唱技能已经形成了动力定型,那么在歌唱过程中的技能再现就会显得非常简单自如。

在培养学生音乐记忆能力的过程中,声乐教师首先要对自己学生的记忆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在遵循记忆规律的同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要加深学生对声乐学习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帮助他们分析和了解自己的音乐记忆品质方面的优缺点的同时,使他们克服学习中漫不经心的毛病。转贴于 笔者在教学中所教授的对象大部分是没有声乐基础或为考大学而短期“声乐速成”的学生,他们大都对声乐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声音概念,课后练习也不认真。多数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不练习或是不知道怎么练。笔者发现如果人为地强化他们的歌唱记忆意识,会对他们的声乐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听老师范唱和自己唱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认真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具体教授学生发声方法时,教师会把自己亲身体验告诉他们,让他们充分地理解歌唱器官的运动,懂得歌唱的发声原理,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同时,还要用很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歌唱的感觉,让学生在歌唱时把歌唱器官的运动形象地记忆起来;在他们发声前,就强调他们注意对自己的发声进行听觉记忆和运动觉记忆,记住自己刚才所发的声音及歌唱器官的运动情况。在告知他们对错并加以改正之后,与老师的声音和自己之前所发的声音作比较,然后继续改正。这样周而复始地练习,学生对声音有了明确的概念,学生的发声技能也会逐步得到巩固和提高。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一部分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并且对声乐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他们唱不出很漂亮的声音,但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觉记忆训练后在大脑中建立了正确的声音概念,会听辨声音好坏,并且能够分析发出不好声音的原因。

记忆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歌唱者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动作模仿到歌唱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因此,歌唱记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声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希望教师和学生重视“记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声乐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意·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刘大巍.歌唱训练中的记忆问题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4).

[4]刘敏岚.论影响记忆品质的因素及其培养[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1997(12).

[5]陈娟.浅谈记忆在歌唱技能训练中的作用[J].黔东南民族史传学报,1996(3).

[6]王茹湘.论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3).

声学基本知识篇8

关键词:声乐教学师范教育探索

高师声乐教学的对象主要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与音乐院校培养的音乐表演方面的专门人才有着不同之处,前者主要是上讲台,后者主要是上舞台。因此,高师的声乐教学过程必须具有师范教育的性质,即教师既要教“声乐”,也要教“声乐教学”;学生既要学“声乐”,也要学“声乐教学”。可以说,这是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特征。但是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基本上沿袭了音乐院校的“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向音乐院校看齐,很多老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往往存在着重技术轻艺术、重比赛拿奖轻基本艺术实践、重视少数条件好的学生忽视条件一般和差的学生、重个别大曲忽视系统积累等现象。这些都违背了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质,因此进入了高师声乐教学的误区。笔者认为,高师声乐教学应抓住四条主线展开。

一、声乐技术素质

声乐技术素质教育是高师声乐教育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要切实解决驾驭声音的基本能力,如在呼吸支持下的歌声品质、声区连贯统一、声区扩展以及音乐句法、旋律美、节奏美等认知与操作的方法等。它必须符合学习者自身个性发掘、培养进程的需要。实践证明,培养声乐技术素质的基本原则为:合理的思路、明确的步骤、循序渐进和博中求精。

对于声乐,有句古训:“歌词为先、节奏次之、声音居末。”这古老的意大利美声原则,至今被世人所遵循。如脱离了上述原则都会出现问题,尤其对初学者或声音困惑者来说,会从一种不平衡到另一种不平衡,从一种痛苦到另一种更深、更不理性的痛苦中。声乐演唱是对音乐技术、歌唱心理、作品驾驭能力等多方因素合作形成的完整艺术形式,是整体素质的结晶。如果声乐教师只强调声音,排斥其他因素,必然会造成完整因素相互依存关系的冲突,引起整体形象扭曲,并直接反映在声乐演唱上。所以声乐教师的责任是将各种因素渗透到声乐教学中。沈湘教授“头(头脑——理性)、心(感情)、身(发声器官)三者统一的声乐平衡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便是触及音乐真谛的科学捷径。比如,声乐技术全方位整体调整涉及最简单的音乐、生理、心理、美学等知识以及它们对基本技能的帮助,也涉及呼吸与声音共鸣、真声与假声、感觉与听觉的辩证关系。

歌唱是实践的艺术,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天性具有歌唱的自发性,模仿性。人们接触声乐艺术的渠道非常广泛,大体是名家、成熟歌手的演唱。没有歌唱知识,凭天性去模仿,追求技能突破,向名家看齐,是艺术不成熟的表现。任何完整的艺术形式都是结果,教育则要研究其过程和教学顺序、基本内容和方法。要研究和利用人具有的歌唱天性,在歌唱实践中培养学生初学声乐对声音生成的基本方法的正确感知:(1)心态的培养:从容、解放;(2)感受力的培养:自然、协调;(3)音乐听力的培养:乐音的品质,精确、美好;(4)感觉、听觉、心理相互合作的意识等。在实践中逐步获取歌唱的良好体验。

声乐文献具有声音训练功能,又是情商启蒙、审美教育、文化传递的使者。声乐文献的学习内容包括:作品的分析、处理、表现、驾驭、积累、文学素养、难度识别、新曲目开发等。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有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指导,师范院校则将声音与艺术的教学集于声乐教师一身。如,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教授伊丽莎白,在中央乐团讲学的初始阶段,采用若干不同风格的短小精品使学员们感知音乐,捕捉到音乐语汇、音乐形象。她启发学员们将音乐与感情相统一,投入到理解、表现和再创造中,开启音乐表现的空间。这便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情商启蒙教育的捷径,它尤其适用于基础音乐教育。

二、声乐综合素质

声乐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学习声乐者还要懂一点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否则,一旦违反了科学原理,指导无方或使用不当,同样会损坏乐器,还可导致‘倒嗓’,成了学习者的终身遗憾。”①另外,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歌唱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侧面的,教师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全面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声乐作为音乐入门的效能释放出来。鉴于高师声乐教学条件的局限,仅以小课、中课完成全部声乐学科素质教育的任务是不现实的。因此,可通过开设《声乐公修课》完成共性教育,形成大中小课同步、多维的教学模式。小课侧重声乐技术素质,中课侧重歌唱教学素质,大课强调声乐综合素质,理顺和完善声乐教育学科的知识结构。

欣赏大量声乐作品是提高音乐素质的捷径,公修课可以扩大学生欣赏的曲目品种和数量,并注重师范声乐教学的实用性,可以采用理论学习和作品分析、范唱、文献音像欣赏相结合的方法。公修课以中外声乐发展史为主线,以不同风格的大量声乐作品为基本教学内容,以艺术性、科学性、广博性、实用性、系统性为宗旨。

教学内容顺次安排为:

(一)西洋声乐史和各时期歌剧、艺术歌曲,世界声乐基本状况和各国民歌。

(二)中国声乐史及不同题材的文献、戏曲、曲艺、传统的民歌和艺术歌曲。

(三)儿童基本的歌唱知识,青少年儿童歌曲的类型和范围,嗓音的生理结构和儿童嗓音的保护。世界著名儿童歌曲经典赏析,小合唱、大合唱的组织,实用中小学音乐音乐课歌唱法的要点等。

(四)为了突出声乐教材的素质教育作用,从文献广度、深度和诠释方面勾勒出一定的等级和范围,不搞统一模式,使学生弄懂个性与规范相统一的选材顺序和规律。

(五)声乐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

通过音乐文献的大量储备,欣赏名家名演、音乐知识的补充,能够提升学生在小课、中课中对声乐的感知,提高学生的悟性、欣赏能力、音乐听力、自学能力,使学生声乐技能与素质均衡地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技术、修养、文化、教学等综合素质的音乐师资。

转贴于

三、歌唱教学素质

歌唱教学素质的提高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从信息论角度去看,教学内容是教学信息,学生在接受并加工处理声乐与声乐教学信息的过程中,获得或发展了声乐技能,而学生加工处理这些信息的结果,则是获取了声乐理论知识与声乐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观摩声乐课则是培养歌唱教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声乐教师在上课时,可安排不同素质、不同程度学生搭配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有三个:变换方式强化技能实践能力和理性认识;为当教师积累文献;逐渐认识本课程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安排不同声部、不同程度、不同问题的学生上课。教师讲述技术范围中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学生在观摩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不同声部的个性与共性,触类旁通。

(二)安排小组集体发声训练。按声部做集体发声训练,从共性规律中指明发声技法的步骤、方法,使学生获得自信,并激发学生歌唱激情。

(三)安排齐唱、重唱、合唱练习。通过齐唱、重唱、合唱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声乐演唱形式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艺术品位,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指导齐唱、重唱、合唱。

(四)培养学生歌唱教学的实战能力。小组课中,指导高年级的学生给低年级的学生上课,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培养了学生对声乐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指导一定的演唱活动。“应该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之后,就让他们经常到不同的场所去实践。”②

四、歌唱思想素质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文学语言的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感情的确定性等特点,最能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高师声乐这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高师声乐教学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这一过程使高师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美,从而使高师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同时,以“美”引善,提高高师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高师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美”怡情,增进高师学生的身心健康。

声乐演唱既要唱情,又要唱声,声情并茂、感情真挚,达到再现艺术的真实,才能感人肺腹、动人心弦。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第一部音乐典籍《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看法。波兰音乐学家卓菲亚·丽莎认为:“音乐的内容是感情,而很少是唤起这些感情的那些现象本身。”③俄国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也曾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高师声乐教学由于其自身的教学模式、思想性、技法需要和审美价值,可以把很深刻的思想内容以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高师学生,这是向高师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最快捷、最有效、最生动,也最易被其接受的形式。高师声乐教师应该根据高师声乐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入挖掘高师声乐教材中的思想内容,把思想教育融入到审美教育中,融入到声乐艺术的学习中去。

结语

高师声乐教学在遵循声乐这门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的同时,也应遵循师范教育的一般特点和过程,体现双重性。其教学应针对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知识结构作出合理构思,以技术小课、小组课、公修大课相配合的基本教学模式,创造同步、多维的素质教学空间,构建高师声乐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形成系统的声乐教育学。

注释:

①②周小燕.声乐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③卓菲亚·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声学基本知识篇9

关键词:声乐教育;知识运用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06-01

在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本理论知识,更需要注重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激发起来,制约声乐教育教学效果。今后应该转变这种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运用能力提高。

一、声乐教育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意义

在声乐教育工作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能够提升学生个人修养,促进学生声乐素质和综合技能提升。同时还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让声乐教学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一些任课老师认识到声乐教育中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意义,并采取相应策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但由于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创新性不够,导致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完善、实践教学被忽视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今后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声乐教育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策略

1.明确声乐教学目标。声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让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具备良好的表演技能,增强审美能力,促进艺术素养提高,培养其声乐知识综合技能与素质。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丰富多样,涵盖古典声乐、现当代声乐、西方声乐知识,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内容。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关注声乐知识的变化发展,注重融入新内容,提高学生演奏技能和艺术欣赏水平,从而更好指导声乐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改进声乐教学方法。为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提高声乐知识运用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策略来实现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一、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声乐知识和教学内容,还能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技巧。例如,在学习《在那银色月光下》、《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不仅让学生掌握演唱技巧,还掌握其中的舞台表演技能,以更好指导学生实际工作,让学生学会知识运用技巧,加深对声乐知识理解,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第二、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互动,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和谐的氛围当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有利于全身心投入声乐知识学习当中。为此,教学中可根据具体内容,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展学生思维。进而增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掌握声乐知识运用技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开放式教学。声乐教学除了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之外,还注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音乐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还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给予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审美体验,逐渐形成自身的声乐概念,加深对声乐知识的理解。声乐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重视学生气息训练、融合训练、视唱技巧训练,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增强声乐教学效果。

第四、合作式教学。安排学生相应的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5―7人一组,发挥各自的特长,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能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让学生策划一场表演活动,组织舞台表演,开展声乐演唱等等,都能够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4.重视声乐教学实践。实践教学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技巧。例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声乐知识运用能力。又如,开展声乐表演大赛,组织演唱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舞台表演,歌唱比赛等。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策划课堂交流与训练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热情。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声乐教学效果提升。

四、结语

总之,在声乐教育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认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教学观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知识热情,从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声学基本知识篇10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超声诊断;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有相当部分医生集中在基层医疗机构,如二级以下医院及部分县(区)二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他们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任务。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医疗知识更新途径有限,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及西部地区形势更为严峻,有些甚至根本得不到岗前培训及岗后继续教育。这些因素往往使得基层医疗队伍水平停滞不前,难以满足当地老百姓的医疗服务需求,迫使老百姓有病不得不前往医疗水平较发达城市,是造成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政府医改意见中,关于加强医药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临床教学医院在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超声心动图学是针对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是循环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超声诊断专科医师,作者承担着大量针对临床医学生和基层进修医师的教学任务,结合多年的临床带教,对如何使超声心动图教学结合临床,融会贯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基层进修医师在本专业领域诊断水平进行探讨。

一、基础教学

超声诊断学作为一门影像学科,其作用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尽早制定治疗方案,减少病人痛苦。超声诊断是为临床医生服务的,那么就需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临床诊断的相关知识。

首先,基层来进修学习的医师应牢固掌握解剖学知识。超声诊断是以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面解剖为基础,观察心脏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功能等方面,熟悉掌握与断面解剖相对应的正常心脏超声切面图。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超声图像是二维图像,需要通过人脑对连续断面的图像组合才能获得脏器的完整立体形态,这需要检查人员有一定的空间想像力,而空间想像力需要以丰富的解剖知识为基础。

其次,学习和掌握各种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特点。根据超声图像反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表现的特点,判断心脏是否有病变及病变的特征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手法教学

操作手法在心脏超声诊断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手法决定图像的质量,决定能否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支持诊断。在实践工作中,对于同一个病人,由于操作医师手法不一致,得到的切面就不一致,就会造成诊断意见的差别,甚至会导致误诊及漏诊。

首先,在教学中强调常规标准切面的显示,如四腔心切面必须横平竖直即二尖瓣与三尖瓣处于同一水平,四腔与心尖处于垂直状态,而非标准切面则可导致腔室的测量出现误差,进而影响正常的诊断;短轴切面要达到“圆”,短轴圆形各点的直径等长,而斜切易导致测量室壁厚度过厚。

其次,在手法教学中始终强调对任何一位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应按顺序扫查各个标准扫描切面,特别是易忽略的胸骨上窝切面、剑突下切面和左室短轴的心尖部切面,养成全面、细致的扫查习惯,以对疾病的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如一部分房间隔缺损在胸骨旁切面由于受回声失落及多普勒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显示,但剑突下切面可以减少这些干扰因素,很好地显示断端及过隔血流。而对于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若不顺序显示左室短轴心尖部切面则有可能导致漏诊。

三、多媒体教学

心脏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强调从观察图像的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理解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提示疾病的本质。心脏是一个不断运动的重要器官,理解心脏的正常做功过程,必须了解和掌握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反之,如果诊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需要通过对大量典型病例的动态超声图像的感性认识,包括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估,才可能对该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有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利用计算机ppt形式进行部分内容的讲授,克服了单纯教师讲解的不能演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的困难与盲区,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大大缩短了授课时间。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思维;有助于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弥补示教病例不足的问题;有助于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因此,利用多媒体在心脏超声诊断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现多媒体教学,首先,要求带教老师收集典型心脏疾病的超声资料,包括多种超声技术的动态和静态图像;其次,将相关的图像信息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储存、标注和备份。利用存储丰富、翔实的心脏超声诊断资源,将特殊病例通过光盘、磁盘存储后,建立了图像数据库及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视频、音频、图片、录像动画、文字等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把它应用于教学中,结合临床信息现场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规范书写报告

规范超声心动报告的书写。书写超声心动诊断报告是心脏超声诊断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以精准的专业术语,将正常以及异常所见如实地反映给临床。规范的超声报告是按照质量控制的要求,结合医师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示范性、指导性的超声诊断报告。在书写超声诊断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并掌握不同疾病超声诊断的思路,这不仅是诊断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鉴别诊断的过程。在书写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发现其中的错误以及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可以使学生在书写报告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看书、主动学习的动力。

五、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