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想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7:31

文化思想感悟篇1

关键词:才情、优化、悟性、创新

高中学生已接受了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辟道路,语文才情的优化与创新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中西思维的兼容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中国传统思维重人伦纲常,诗礼传家,温良谦恭,但轻自然法则;西方思维则重视揭示事物"为什么"的奥秘,为求知而从事学术。中国传统思维经验多于逻辑推理;西方人则抽象思维发达,假设推理大胆。真正的创新要以全人类为范围,真正的艺术没有国界,语言文学作为崇尚创新的艺术,当然有许多全人类共同认可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水准。

语文才情的优化与创新需直面时代,聆听风雨,将全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精华优化起来为我所用,在弘扬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理性的、抽象的、多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中西合璧中谋求超越和新生。

二、重人文修养的情商化

作为人类自身反映人类思想价值、生存意义的思想文化和审美意识的人文精神,深刻烙印于各民族语言文学之中。语文教育本是荡涤灵魂、洗礼人生、关注社会的人学教育。高中生正处于情商发展的关键年龄,情商优化就是要培养他们道德的自律能力、自我情绪的处理能力、感受表情的准确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力。

1.教学生思考文学乐观对待生活。在文学熏陶中树立理想,坚强意志,充沛激情,净化道德。品泰戈尔诗则懂得"艺术即建造真与美的人格",读东坡词则贵贱贫富不改豁达乐观,学鲁迅文则刚正不阿负起社会责任。

2.教学生快乐心态舒展才志。给心灵以自由,多些舒畅愉悦感;给方法以发现,多些新奇创造感;给成绩以彰扬,多些成功自勉感;让教与学心理互换,多些师生快乐感。阅读中,文之心,师之心,生之心,心心相印;写作中,人之情,景之情,事之情,情情相通。

3.教学生感受万物慧眼看世界,诗意度春秋。懂得花木有情,虫鸟能歌,像德国海德格尔梦想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让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和谐灵动。在通达事理中提高人际关系理解力,用思想观察事物,用激情去收获人生感慨,感悟人间真爱。

4、教学生用思想创新人生。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思想让人与众不同,充实丰富的思想是创新的基石。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思想的营养,让自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己的才是创新的。

三、重悟性,让语文才情个性化

社会越文明,越需要独立思考,越需要个性,因为个性既繁荣物质又丰富精神。个性高于一般吸收和认识意义上的"悟性",是一种包括灵感又大于灵感的心灵升华的"内化"境界,是人的认识在某些作用力下产生的新的有序思维结构。它最能激励人们"自我求成"的高层需要,它是个性优越化的突出表现。多悟性的学生最善于学好语文,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悟性"包括透悟、醒悟、顿悟、再悟、悔悟等。"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宋·张载),"诗道亦在妙悟"(宋·严羽)。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悟性",就是要通过文学获得语感,能解微言,辨疑似,察隐境,识讽喻,从而准确析文论事。写作教学更需要悟性,悟性越多创新越多,个性越鲜明生动。近几年中高考新材料作文,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意义上的悟性创新,包括立意、文体、取材、结构、语言表达的全面自悟自得,目的是希望唤起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理性的透悟,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在悟彻人间百态中赞美崇高,鞭笞丑恶。四、重语言表达,让才情显露。

语文才情最终要通过表达展示给人看,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取决于语言。"从个性发展看,语言素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多向性、深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把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熔为一炉来训练。语文教师要做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艺术示范,教学语言能思维严谨,语汇形象,文采飞扬,解人观象既抵达深心又追逼苍穹。可作如下尝试:

文化思想感悟篇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感悟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之一,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扮演着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重要角色。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阅读教学必须注意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知识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感悟能力能够提高学生日后解题的质量和速度,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一、强化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以积累带动感悟

感悟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的优化必须依托于充足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积累。因此,要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感悟能力,必须强化初中生的知识覆盖面。首先,强化课堂知识积累。在这一环节中,知识获取和积累主要靠教师的帮助来实现,老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延伸,在语文阅读课程中引入军事、社会、科学、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紧扣阅读课程的内容,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与此同时,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切忌死读书、读死书,初中语文阅读一定要在阅读中真正挖掘课文内容的人文内涵,真正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缩短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其次,加强课外知识积累。课外知识积累主要就是靠学生自己,学生在课下要多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加强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初中生找到源远流长的知识泉眼,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同时,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阅读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荐一些优秀作品,选择与课文有关的作品让学生加强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感悟能力。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情感性,以情感提升感悟

语文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情感性是指语文教学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它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唤起情感共鸣,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通过在阅读中情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认真把握阅读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献给母亲的歌》课程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和庄重肃穆的音乐来烘托氛围,进而培养自己对母亲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让学生们明白,当我们相加思乡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寄托,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唱响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其次,不断强化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只有从内心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行阅读、自行体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融入到学生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再次,用真情教育学生、感化学生。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感染的,教师用美好的情感和言行去感染初中生,必定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情感教育的良性发展。教师给学生讲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时,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进而告知学生生命是有限的,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通过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真正提升初中生的情感感悟能力。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实践带动感悟

感悟能力作为一种学生必不或缺的综合能力,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情感感化,还需要实践的内化。“博于问学,笃于务实。”要想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实现感悟的升华。

1.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语文社会实践。其一,为了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报告会、读书会、问题研讨会等,在交流实践中提高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其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朗诵比赛等,在比赛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其三,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系社会。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还应该从生活中获取点点滴滴,在实践中感受社会、感受生活,进而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感悟内化能力。从人的本能角度来看,一种是消化能力,另一种就是内化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学习中,内化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掌握、实践感悟与自己的文化结构有机融合起来,用“内心”去品位、体悟思想,进而用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思想充分表达出来。

四、引导学生的联想意识,以理解推动感悟

说到底,感悟能力也就是更高一层次的分析能力和联想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在阅读中对一些关键词、关键语句的把握和联想,进而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详细来讲,就是需要老师培养初中生“窥斑见豹”的能力,斑指的就是阅读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深度分析,联想自己以往学习的知识点,不断拓展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豹指的就是文章的中心大意或者主旨,初中生在充分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之后,通过主题更好地感知全文,进而实现对全文的把握。比如,在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阅读材料的时候,学生应该抓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以“家乡”“亲人”“梦想”为关键词,通过联想以往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对“行囊”等词语进行重新诠释,不断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良好养成。

参考文献:

[1]吴锐.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J].内蒙古教育,2008,(24).

[2]张凤君.感悟能力培养探微[J].新课程学习,2011,(12).

[3]艾庆华.沿用诵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J].吉林教育,2002,(09).

文化思想感悟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读;感悟;情感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激发思考、获取感悟,同时以情感的升华启迪思想,培养审美乐趣,实现小学阅读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确立“读”与“悟”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在品读中提高感悟。

一、“读”为主,“悟”为辅

“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精髓,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用对课文的硬性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要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读”得得体、具体,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激感体验与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指名读、举手读、配乐读、朗读比赛等形式促进学生阅读,锻炼学生阅读能力。通过以“读”为主,以“悟”为辅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了解字义,领悟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深化理解课文字里行间的蕴涵,丰富学生想象能力,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多“读”还可以促进学生将佳词妙语、优美诗文熟记下来,体会到遣词用语的妙处,为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积累素材,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读”中有“悟”,“悟”中促“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而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有所感悟,提升自己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不仅要重视“读”的过程,还应重视“读”中“悟”的唤醒,更要重视“悟”后的再次“读”。如笔者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诵读课文,学生是很难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的。所以,笔者在学生读之前向学生展示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体会到长征的千难万险、可歌可泣,从而使学生带着对红军战士崇敬的情感反复多次读这篇文章。如此教学,学生既会读得一次比一次更加投入感情,又会悟得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刻,而学生每一次的悟不仅会为下一次的读奠定情感基础,又会激发学生要想深入学习的欲望。

三、以“悟”为主,以“读”为辅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情感产生的过程,用“悟”出来的情感进行朗读,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读”出感情。倘若学生对语言材料未能做到充分感悟和理解,就不会在“读”中融入情感,也就难以掌握重读、轻读、停顿、抑扬顿挫、语气等朗读技巧。所以,教师应当运用创设情景这一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感悟课文所描绘的人物、美景、故事情节。如笔者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尽管作者将桂林山水描写得多么美好,学生也较难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针对这一教学现状,笔者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景。首先向学生展示漓江两岸的秀丽风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桂林山以及清澈见底的漓江水。而后,让学生带着对影像资料的情感体验,感悟课文所体现的意境之美。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再次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连“读”带“悟”,升华情感

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使学生能够在读中获取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进而以“读”带“悟”,升华情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灵活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其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的巧妙运用、语境的美妙描述、思想的深邃表达以及见解的独到阐述。如教师可以利用开展读书会、朗诵会或写读后感等形式,在充分发掘学生智慧潜能的同时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如笔者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掌握阅读中的重点,引导学生对描述西沙群岛风光和物产的段落和语句反复进行多样化的“读”,而后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进而使学生领会、感悟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情之情,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用反复的“读”获取了深刻的“悟”,并用“悟”激发了情感的升华,与课文主旨产生了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情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晓晓.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读目悟过程中问题设计[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08).

文化思想感悟篇4

针对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责备学生,而应该从本质上厘清“人”与“文”的关系,让“人”充分地融入“文”,“文”中高扬着“人”。要达到这个目标,我觉得要从“三性”入手:

一、人性

教育的本质就是构造人性。性本善也好,性本恶也好,离开了后天的教育,一切等于零。语文教育根深叶茂,她不仅催生人的良知自觉,也催生人的理性光辉。作文教学应避免一味的阳春白雪和泛政治化,加强人性中美好质朴的因子:和谐、互助、体谅、善良、同情、友爱、怜悯、仁慈、共处、嫉恶、淡泊、自强、争先等。

如果我们学生作文中闪耀起人性的光辉时,他们幼小的心灵必定经受了真诚的洗礼,他们的人格必定上升一大步。那么,有什么方法让学生在人性的涟漪中激扬文字呢?

1.先让学生甩掉包袱,我笔写我心。写自己的所见之真知,舒自我的自然之情愫,显自我的五味之生活。人性的跃进必须建立在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的积极介入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写作的方式就是生活的方式,就是人生的方式,所以,必须力避矫情伪饰,力写学生自我的所见、所感、所知、所思、所愿。

2.引领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的百草园,使作文的整个过程转变为追求生活真谛的过程。如此,学生的作文便有了源头活水,同时,人性的砥砺也可逐步水到渠成。

3.“诗言志”仍是颠扑不破的真规章。《易》言“修辞立其诚”,鲁迅说“深邃人之性情,崇大人之好尚”。巴金谈写作强调“掏出自己的心”。心口如一,人文和谐,返璞归真。著名语文大家不是总教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悟性

“悟性”,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实际上,悟性就是一种从森罗万象的事务中体悟本真的能力。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悟性是人的感官的、情感的、精神的整体升华归一。感官是悟的前提,情感是悟的酵母,精神是悟的契机。就此而言,悟性的培育在于解放学生的个性、放开学生的心智,从而使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焕发出感悟生命的活力。生活的种种魅力涵蕴于人的感性与悟性中,一旦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观山峦流水,听禽鸟啁啾,闻香花芬芳,尝酸甜苦辣,观同于外,感异于心。

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悟性,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感悟能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从浅到深,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培养感悟能力,必须养成阅读的习惯。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经验之谈。因此必须介绍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给学生,并引导他们感悟好的句段,使他们感受词语的丰富性,语言的优美性,感受新思想,把握新时代脉搏,创作出时代的精品。如《妈妈的眼睛》一段,“母亲不再年轻,岁月的雕刀在她眼角刻下深深的鱼尾纹。”让学生感悟“岁月的雕刀”的这一抽象事物的形象化。如把它换成“随岁月的流逝,妈妈的眼角增添了深深的鱼尾纹”。这就不形象了,没有语感了。

2.领悟能力。培养学生领悟能力必须储备丰富的词汇量,领悟语言的多样性,多义性。教师指导学生对好的文章,好的句段,好的景语反复记诵,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扩大知识面,增强领悟能力,逐步建立起语言的信息仓库。

一位同学在《我的家乡》中写了这样一段结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人那样淳朴一如家乡的泥土,打我记事的时候,就很少有邻里之间大吵大闹得翻天覆地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家乡的人,只知道与他们在一起就如同雪天坐在火炉旁,心里总觉得暖和,踏实。”这样的结尾很有语感美、含蓄美,教师把它作为范文和同学们一起赏析。领悟一:家乡的人淳朴而不是“土”,所以“家乡的人是那样淳朴一如家乡的泥土”一句运用很恰当。领悟二:家乡的人和气,互相关爱,因此,“只知道和家乡的人在一起就如同大雪天坐在火炉旁,心里总觉得暖和,踏实”一句是点睛之笔,是主题的升华。这种领悟叫“共融”,把自己的感情与小作者的情感及同学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叫“有美共享”“共悟”吧!这样不断地培养领悟能力,运用时就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灵性

灵性是一种才能,是人的气质的外化。它在作文中呈现为生机勃勃的能动的创新表现和精神生态,并具有具体的、独特的、聪敏的表达方式。作文教学可以把学生教聪明,也可以把学生教愚笨。作文教学可以把学生教聪明还是漠视和扼杀,灵性在怎样的环境里才能成活和生长?泰戈尔老人用诗歌道出真谛:“像阳光一样拥抱你,又给你以灿烂的自由。”

1.插上联想、想象的双翼

没有联想,就不会有“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思想驰骋,没有联想,也就不会有触类旁通,思接千载的文思涌动。它帮助创造思维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飞来飞去,或腾空高翔,或流星疾驰。

首先,让学生认真理解体会想象的实例。李白是我国古代诗人中浪漫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体现了李白高超的想象力。这首诗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境来构思,这样的构思,给诗人想象的驰骋开拓广阔的领域。他写熊咆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读着这些迷人的诗句,好像在欣赏色彩鲜艳、变幻莫测的童话影片一样,是那样富有魅力,那样引人入胜。杜甫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十分恰当的评论,想象使这首诗放出动人的光彩。

其次,借助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如播放民族乐曲《黄昏》,让学生闭目静听,学生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思维随着音乐高度活跃,伴随着我舒缓语调的提示,学生想象出了落日、牧归、水车、乡村小屋、炊烟等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为黄昏这个轮廓填充进了农村生活的色彩。想是说的前提,说是写的基础。这样,由听到想、到说、到写,形成了听音乐想象作文的新模式。即“音乐暗示――想象――表述”这一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之鸟一旦高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形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每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种释放,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

2.注入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文学名著中融会了事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的沧桑。让青少年的心随书而歌,让青少年的思想随书而舞,就有了他们对人生的深切领悟,对社会高屋建瓴的洞悉,对“一般的人性”和“变化的人性”有了精致细密的认识:同是面对爱情,安娜在与渥伦斯基邂逅后发出了“时候到了,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心声,就像一把利剑划破了漫漫长空;而“误落风尘花柳中”的杜十娘,虽有从良心,可仍摆不脱封建束缚;《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之妻终究难以“飞”出“三纲五常”的牢笼。同是面对爱情,同是三个女人,同是三出悲剧,可她们经历的、想象的、做的却不尽相同。同是面对清贫,孟子张扬了“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可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家贫志不贫更令人赞赏不已。

文化思想感悟篇5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烈争辩策略思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人们都在按部就班地围绕课堂教学的预设推进学生的学习流程,无论是何种层面上的感悟,在课堂都很少有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的现象,也甭提让学生激烈争辩。形成如此的现象,一般都以为阅读感悟是个性化行为,需要学生个性化阅读解决相关的感悟问题。其实,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甚完美的。阅读感悟需要有学生的激烈争辩,现就阅读教学课堂学生激烈争辩谈谈思考。

一、学生激烈争辩是个性化阅读感悟的补充

阅读教学让学生去个性化阅读感悟,可以促使学习自主思维,进而形成喜人局面。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便在主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提高思维水准和能力,甚至就在某种程度上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之不足,促使学生进行比较理想的前置性、拓展延伸性的阅读感悟。同时调动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的积极性,多引起学生阅读感悟的兴趣。平时,人们所积极奉行的是,由学生多自主阅读,让学生多自主感悟。但我们必须看到,单纯让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单纯让学生苦思冥想,有时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少阅读感悟只要能够来点心有灵犀,相互之间就可一点就通的,而不实现心有灵犀相互之间的一点就通,其意义何在?对此,平时的阅读教学由学生激烈争辩是肯定需要的,而且是完全意义上的需要。如我们在相关小说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感悟上,有着不能解决的问题,当由学生进行激烈争辩时,不少学生就是在激烈争辩的基础上豁然开朗的。如对《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我们应当怎样看?学生经过比较激烈的争辩,普遍形成于勒不是十足的败家子的看法,也比较普遍地形成必须同情于勒的情感,甚至还呼吁整个社会应当关注于勒式的人物。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补充。

二、学生激烈争辩是活跃化课堂气氛的必需

语文教学需要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应当说无须争辩。如果课堂的精彩都由教师呈现,就显得毫无意义。在诸多语文课堂上,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还仍然处于一定意义上的霸主地位,教师在声嘶力竭地自我表演地讲授着,学生似乎就在无可奈何地昏昏欲睡地听着,整个阅读课堂本可以生机勃勃,却总是死气沉沉。其实,只要是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其课堂就是永远也活跃不起来的。所以,要想让语文阅读课堂教师不再当霸主,适当给予学生合作讨论甚至激烈争辩的机会,方能形成充分活跃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是极为期待着课堂气氛活跃的,更期待着阅读感悟有属于自己进行感悟的份额。因此,人们应当在学生激烈争辩活跃课堂气氛上进行比较多的思考和合理的实践。让学生进行激烈争辩,应当说教师是心有余悸的,总担心当学生激烈争辩起来,极有可能招架不住,反而浪费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影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应当说这样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去除这样的担心,也多在这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气氛必然会渐渐活跃起来。其实当课堂教学之气氛活跃起来时,不仅仅利于学生阅读感悟,还利于师生融洽关系的建立,学生们有了与同学争辩甚至与老师争辩的机会,感到已经具有独立的机会。

三、学生激烈争辩是创新性阅读感悟的前提

进入新世纪,其创新创造不仅仅就是党和政府在关注着,一般群体当中的一般人物也在关注着,而且是在脚踏实地地实践着。之所以倾举国之力实践创新创造,是因为全面创新、全民创造,可以促使伟大的中国梦能够如期实现,理想意义上的提前实现。阅读教学中能够体现学生创新的是什么?应当就是阅读感悟的创新。实现学生阅读感悟的创新,可以通过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实现,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学生将可实现阅读感悟的创新。但只局限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还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学生的创新性阅读感悟,我们应当做出的思考是,学生的创新阅读感悟也需要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感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应当说学生之间的交流,极有可能出现感悟之观点的不一样,教师不必做学生感悟之是非性的评判,而是让学生进行比较激烈的争辩。我们必须看到的现实是,学生阅读感悟相互之间激烈的争辩有时完全可能取得统一的结果,因为双方之间各执一词,多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这是没有结果的结果,因为学生已经通过比较激烈的争辩进入比较理想的探究状态,他们越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越是在向着创新阅读感悟的方向发展。还以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作品的主人翁是谁?一般都认为就是作品中的菲利普夫妇,果真就是菲利普夫妇?教学时,学生在阅读感悟中,有了新的见解。有学生以为当是作品中的“我”,也有学生还以为作品的主人翁就应当是于勒。到底谁是谁非?教师没有予以任何意义上的评说,而是将学生比较有意思地分成三大块,以作品主人翁的感悟分组。以小组合作思考持有此看法的理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做到了比较理想的集思广益,当学生再进行比较激烈意义上的争辩时,不仅是争辩,而且是某种程度上的交锋,更可喜的是学生争辩是激烈的,但不是胡搅蛮缠的,所说的话语都显得比较中肯和振振有词。

参考文献:

[1]成向阳.送语文回自然[J].语文教学通讯,2015.2D.

文化思想感悟篇6

一、选“类”择“典”,引导思考的方向和自悟的情感

文本资料的补充积累,是学生自悟的基础。教师应精心选择不同类别的文本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容,为学生自悟指明方向。

1.辐射背景,为学生自悟铺路。

在语言理解的关键处合理地补充相关资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文本支撑。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时,我拓展了钱学森出国时的背景资料,展示了钱学森赴美深造时深情离别的画面,诵读了他怀着报国之志漂洋过海时表达心声的话语,这些拓展为学生感悟钱学森浓厚的爱国情怀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2.推荐名篇,为学生自悟积累。

学生的感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推荐一些名篇给学生阅读,为后续的自悟积累语言和情感。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我推荐学生读《水浒传》关于林冲的《风雪山神庙》,让他们更立体地了解林冲的为人。这样的阅读与拓展,使原本单薄的文本逐渐丰满起来,为课堂阅读自悟奠定了基础。

3.链接作家,为学生自悟蓄势。

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感激,我有意识地链接作者孙友田,并出示作者的一段自述:“我回家看她时,她坐在藤椅里,连我都不认识了,只是漠然地笑着,笑得我泪流满面。”学生瞬间被感动,这为感悟文本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文本自悟,提升思考的层次和思维的效度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自己去体悟。为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和思维的效度,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合理放手,创设自悟氛围。

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读自悟,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合适的点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为学生创设自悟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逐步提升思考的层次。

2.有效批注,内化自悟体验。

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给足时空让学生潜心会文,在文章的精彩处、有感处进行圈点,记录心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享受乐趣,增长知识,还形成了独立思想,培养了自主品质,自悟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3.引导质疑,提升自悟能力。

引导质疑是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重要途径。质疑的过程是学生从“思”到“悟”,再从“悟”到“思”的反复过程,是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提升思维的效度,使学生自悟能力在质疑中得到提高。

三、教学唤醒,关注学生文本自悟的三个维度

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多种方法,深化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

1.引导追问,延伸自悟深度。

教师通过及时追问,可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深入地感悟。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学会合作》的“合作逃生”片段时,我抓住“依次”一词进行追问:“‘依次’对于试验成功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个‘依次’,是偶然的吗?事前他们在一起商量过什么呢?”“‘依次’,对于后面的孩子,尤其最后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一环扣一环的追问,使学生认识到正是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使孩子们赢得了生命,这样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合作。

2.补白想象,扩宽自悟广度。

文本通常会独具匠心地留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往往是作品最精彩之处。只要教者引导恰当,学生感悟就会丰厚许多。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一文中,作者用其他花和夹竹桃进行对比,衬托出夹竹桃韧性可贵。教师教学这一段时抓住“然而”这个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引导学生想象:“季羡林先生凭借这平凡无奇的‘然而’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学生们通过对“然而”的补白,从多个方面感受到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3.涵泳对比,锤炼自悟锐度。

巧妙地运用比较法,可以唤起学生的情境感,更好地挖掘语言文字隐含的意义。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中描写后生们的表演用了“搏击”一词,我引导学生把它和“敲击”进行比较。学生联系课文,感悟到“搏击”不仅体现了敲击的有力,更体现了高原人民与艰苦的生活进行抗争、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比较,提高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使学生自悟锐度不断得到锤炼。

文化思想感悟篇7

新课标提出要整体提高学生的素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但并未对感悟作出明晰的界定。目前已有学者从教学、学习的角度对感悟教学、感悟学习进行探讨,但“感悟”的潜隐性和长期性,使许多教师未能在课堂中实践。鉴于此,分析感悟教学的理论基础,把握其内涵,就尤为重要。

一、感悟教学的内涵

(一)何为感悟

对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研究感悟教学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辞海》道:“受到感动而醒悟。”《辞源》则说:“有所感而觉悟。”以上解释,似乎并不能阐明感悟的确切内涵。教学中的感悟该作何解释,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感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所有这些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表现为个体经验。而悟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反复地揣摩、思索、探求,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而得出结论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笔者认为,感悟是指在个体经验的基础上依靠“智慧”产生“顿悟”或“领悟”的过程。从心理过程看,感悟是个体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而百思不得其解之时,自身已有的经验起到了作用,使之突然灵光一闪,茅塞顿开,透过事物表象发现了事物本质。苏轼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从“深思”到“自知”的过程就是悟。“悟’是通过大量“读”来“感”为基础的。

从学习论角度看,感悟是一种优化的学习之“道”。任何一个学生学习上的进步,都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表现为外部信息和自身内部信息结合物的新思想。这种新的思想,或者本身就是感悟,或者它的产生需求经历一个感悟的过程。在感悟的过程中,主体通过自身活动对事物进行领悟,创造性地完成对知识接受、运用和内化的认知过程,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同时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何为感悟教学

基于对感悟的理解,笔者认为可将感悟教学界定为:感悟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等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反复的揣摩、思索,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最后使得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情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

明确感悟教学的内涵,有助于有效实施感悟教学。笔者认为提倡感悟教学,就是强调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新课标特别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感悟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展开,强调方法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能很好地克服以往教学中“考察学生的趋同思维多,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少;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多,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少;考察学生显性的知识掌握程度多,促进学生体验和感悟少”的弊端。感悟教学的内涵体现着这样一种理念,即课堂教学要真正发挥“为人”的职责本性,并以社会价值为导向,重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

二、感悟教学的基础

(一)中国语言基础

汉语具有浓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即以意会为句子连贯的纽带,善用比兴,讲究意象和意境。《周易略例.明象》中日:“言生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意,可循象以观意。”可见汉语可以借助语言文字表达物象,进一步透过物象去领悟内心感受。叶绍虞先生说:“汉语造句在形上以人的言语的自然声为依托,形成浑厚的句读段,适于诵读吟唱;在神上以自然时序、事理逻辑为依托,形成天人合一的意象流程,适于体验和联想。”在这种“形”与“神”的共同作用下,汉语的语法作用被消隐、弱化,而语义作用和句读功能则逐渐凸显。这样的语言文化心理特征,成就了我们的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重视整体的感悟。因此,反复的读,口诵心维,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才能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

(二)理论基础

感悟教学除了具有中国语言学的基础之外,它还以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迁移理论为基础。这就为感悟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多重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深入进行感悟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

感悟教学是一种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倾向,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认识到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是具有各自的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感悟教学就是强调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特的个人经验、感受、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的基础之上。多元智能理论为感悟教学进行个性化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转贴于感悟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发现了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事实,而且特别强调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条件主动达成学习目标。感悟教学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共享思维成果,达成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意义建构”。

感悟教学是一种以迁移理论为依据的教学理念迁移即指学习的迁移,其基本含义在于先前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获得的影响。[当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由于之前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类比迁移和灵感。这些类比迁移和灵感对于学生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感”是前提,是对学习材料的充分感受、对经验的积累以及心理态势的酝酿;“悟”是效果,类比迁移就是将旧知识在充分感受和各种感官的强刺激的情况下迁移到新知识中,而心灵感悟正是将这种先前的个人经验应用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之中的过程。

三、感悟教学的特点

(一)主体性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感悟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经验、认识特点和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建构意义,因而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感悟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树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观念,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展现才能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且能乐在其中。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学可以表演朗读为主,让学生读中知文、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由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构建意义。

但要注意的是,在提倡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同时。还需处理好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其一,应当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是在一定的规范、引导下发挥出的一种有限的主体性。教学不可能一味地只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儿童自身年龄的限制,否则结果将是得不偿失的。其二,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感悟虽然强调的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顿悟”的过程,但更多的却是来自于生命主体对事物的关注。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为他们提供感悟的条件,例如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激发等,为他们提供触发点。最后,“感悟也是一种全方位的辐射,教师还应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学生作指引,使他们的感悟朝着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二)个体性

感悟教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个性化教学。从感悟的思维特点来看,它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特点。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性格、兴趣、思维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即表现为“一个人的美味在另外一个人却可能是毒药”。所以感悟教学要避免注重标准答案且僵化不变的教学模式。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阅读主体往往是披文人情,透过文字表象触摸文章的深层内涵,然后才可能领悟其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从文字本身来说,它具有两个层面:所指与能指。其所指的表层意义毕竟有限,而其能指则是内容广阔,连作者本人也未必能料到。但阅读主体不同,就有可能在自己的知识、情感、经历、智能系统上进行新的意义建构,从而产生具有个性色彩的独特体验。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当主体的个性与学习内容全部或部分相契合时,就会闪烁出耀眼的智慧火花。所以,感悟教学应鼓励学生在元认知的基础上建构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

(三)创造性

感悟教学是学生对感知的事物、知识在头脑中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是主体对外部信息的内化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着创新性。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建构意义,教师就不仅仅要具有知识而且要有教学机智,敢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体现创造性。感悟教学中师生都发挥创造性。学生能否产生“悟”,就在于教师能否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造“悟”的触发点,“审时度势”地引导学生抓住“悟”的契机。

(四).过程性

感悟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感知和体验,反复揣摩和思索的过程,能否“悟”取决于前述的过程。学牛要在充分感受旧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应用中去探索、发现,进而感悟;教师要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各种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发展。

文化思想感悟篇8

(河北蠡县缪营中学,河北蠡县071400)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240-01

摘要:高中生已接受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道辟路。

关键词:优化创新;高中语文;才情个性

高中生已接受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道辟路。

一、重中西思维优势兼容,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于是传统习性印记着民族渊源的“语文才情”。改革开放并加入wto的当今中国,经济、科技日益全球化,中西文化和思想正在比照中剧烈磨合与交融。中国传统思维重人伦纲常,诗礼传家,温良谦恭,但轻自然法则,乐道安分守己;西方思维则重视揭示事物“为什么”的奥秘,“为求知而从事学术”。中国传统思维经验多于逻辑推理;西方人则抽象思维发达,假设推理大胆,乐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中国传统多一元化思维,有利于政令一统,却常常异己难容;西方则允许多种思想并存,能多角度解剖事物与现象。我们当知:真正的创新要以全人类为范围,真正的艺术没有国界,语言文学作为崇尚创新的艺术,当然应该有许多全人类共同认可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水准。直面时代,聆听风雨,将全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精华优化起来为我所用,在弘扬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理性的、抽象的、多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中西合璧中谋求超越和新生。这当是今日中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既然希望语文教育伴随着我们的文化思想超前而超前,就要切实把中西思维的优势运用到我们解析语文现象――包括阅读鉴赏、审美判断、语言表达、写作方法之中去,用它来增加民族智慧的时代能量,焕发民族语言文学的潜在生机。

二、重人文修养情商化,为语文“才情”优化奠精神之基

作为人类自身制造的反映人类思想、价值、生存意义的思想文化、审美意识之人文精神,从来就是深刻烙印于各民族语言文学之中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语文教育本应就是关注社会、荡涤灵魂、洗礼人生的人学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情商发展的关键年龄,突出情商优化就是要培养他们信仰与道德的自律能力、自我情绪的处理能力、感物表情的准确力、为人的亲和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力。我作了如下一些努力:

1.教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对待生活,思考文学。爱祖国,爱人类未来,爱生活,爱他人也爱自己。在文学熏陶中伟岸理想,坚强意志,充沛激情,净化道德。品泰戈尔诗则懂得“艺术即建造真与美的人格”,读东坡词则贵贱贫富不改豁达乐观,学鲁迅则刚正不阿负起社会责任。

2.教学生在心态、情态的健康调控中舒展才志。给心灵以自由,多些舒畅愉悦感;给方法以利发现、研究,多些新奇创造感;给成绩以彰扬,多些成功自勉感;让教与学心理互换,多些师生忧乐共鸣感。阅读中,文之心,师之心,生之心,心心相印;写作中,人之情,景之情,事之情,情情相通。

3.教学生多情感万物,慧眼看世界,诗意度春秋。懂得花木有情,虫鸟能歌,像德国海德格尔梦想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让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和谐灵动。在通达事理、明辨是非中提高人际关系理解力,用思想支配眼睛去观察事物,去发展好奇天性。用多情兼激情去收获人生感慨,收获人间真爱。

三、重悟性创新个性化,让语文智商出类拔萃

社会越文明,越需要独立思考,越需要个性,因为个性既繁荣物质又丰富精神。于是市场选择和热爱个性,教育越来越强调面向市场,深入个性。高于一般吸收和认识意义上的“悟性”,是一种包括灵感又大于灵感的心灵升华的“内化”境界,是人的认识在某些作用力下产生的新的有序思维结构,或深化有序思维结构而产生的飞跃。它最能激励人们“自我求成”的高层需要,它是个性优越化的突出表现。多“悟性”的学生最善于学好语文,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悟性”包括透悟、醒悟、顿悟、再悟、悔悟等多种多样。“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宋。张载),“诗道亦在妙悟”(宋。严羽)。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悟性”,就是要通过文学获得语感,能解微言,辨疑似,察隐境,识讽喻,从而准确析文论事。写作教学更需要“悟性”,悟性越多创新越多,个性越鲜明生动。近几年中高考“话题作文”,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意义上的悟性创新,包括立意、文体、取材、结构、语言表达的全面自悟自得,目的是希望唤起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要崇尚理性的透悟,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在悟彻人间百态、世间万物中“赞美崇高,鞭笞丑恶”,从而用七彩的个性繁荣七彩的语言文学。

四、重语言素质优化和表达艺术,让表情达意展示“才情”锋芒

语文教师要做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艺术示范,教学语言能思绪激扬,语汇形象,文采荡漾,解人观象既抵达深心又追逼苍穹。要尽量设计多种语文活动让学生主动说写,如课内的,感一句名言,评一首歌曲,解一首诗词等,课外的如“模拟记者招待会”“话题辩论赛”,让思维与表达碰撞出智慧之光。句型表达要知难而进,学会长句、短句交糅,整句、散句齐驱。改写、仿写、缩写、扩写、续写要新意不穷。重视炼字炼句的深刻简约。对表达中直陈、婉曲、幽默等多方式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要巧妙运用,多训练那些寻常语言艺术化和力破常规的思维转换表达方略,如一话多说、一情多表、一果多究,在多尝试、多储备中娴熟表达的精当与策略。

文化思想感悟篇9

一、积累,是感悟之根

感悟是一个吸收和建构的过程,它的广度和深度更多地取决于学生个体语文的积累程度。因此,扩大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是提高学生悟性的基础。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室中开办“小小图书馆”,中年级以童话书和故事书为主,高年级则是各类有益的书皆有,并且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除此之外,坚持“每日一成语、每周一首诗”的做法,让学生多读书。实践证明多读书是培养感悟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每一个语文学得好的学生,读书多是其共同的一点。只有在读书中,激发学生去多读、多想,深厚的积累才能使学生的感悟逐步走向开阔和深入。

二、感悟,必须以读与思为基础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这种基本的语言实践中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走进语言。通过读,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更重要的是,读书要用我们的心灵去读,那就要对文字细细地咀嚼,细细地思索。诵读是感知文本、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我觉得,感悟应该是“到心灵”的阅读,如何到心灵,那就需要“思”。没有思考的过程,学生对文字何来理解?缺乏理解,学生如何能有所悟?静思默想是教学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课堂讲解、朗读、问答、议论都成了形式。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默默品味的“场”,营造一个“静静学习的场”。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语言材料中,去拥抱、去体会、去揣摩、去领悟,悟出有个性的见解来,悟出有创造性的、多元的认识来。

三、感悟,需要引领启迪

自主感悟的确是课堂的主旋律,但不能一说要让学生自主感悟,就一切放给学生,让他们没有方向地天马行空地悟。教师是一个引领者,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堵塞、岔道的时候,要给予点拨启迪。教师适当而有效地指导,会催生学生的感悟并促进感悟深化。例如,在学习《孔子游春》一文时,对于“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位母亲”这个问题,学生一开始只是从表面来理解,一时思维出现了“短路”。于是我说:“母亲,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多少的爱呀!”一句话,使得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想到大自然像母亲一样为她的孩子——万物生灵默默地奉献,是那样的宽容、博爱……

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感悟是一种唤醒,是一种点化。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去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思想,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营造一种空灵的艺术氛围,通过组织诵读、默读、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悟文品字,去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去领悟文之道,做人之道。

四、感悟,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接轨

所谓感悟,首先是有所感。在深入感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反复吟诵,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还需动用声音、录像、画面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综合作用,来体验文章丰富的内涵,逐步让学生的感官变得敏锐,情感变得丰富起来。比如学习《长江之歌》,学习课文之前,学生提出要听一听这首歌曲,于是音乐声在教室中响起,大家静静地聆听。听完后,我请学生讲讲感受。在学完课文后,学生再次聆听感受就更深了,带着深切的感悟,朗读起来也更有感情。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让学生在专题网站上欣赏各种图片,阅读一些资料。当学生看到那宏大的场面,看到那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兵俑和马俑而为之赞叹时,课文中的语言就是他们心中所想表达的感叹。这比枯燥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运用音、像、画等手段来进行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从对文字的简单理解,变为浮现在眼前的画面,甚至是在脑海里出现的“电影”,也就是让学生从语言的逻辑思维,变为展现在脑海的形象思维。而从这种形象思维再次回归到语言的时候,学生的感悟就是立体的,鲜活生动的。这是一种很好的感悟教学手段,我认为也是感悟教学的新境界。

五、活动,让感悟的空间拓展

我们经常只注意到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并不只局限于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感悟力的好阵地。

我经常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或续讲课文中的故事。于是学生就需要在一起合作,细细地琢磨、探讨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在不断地交流与争论中达成一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不断地碰撞、磨合、深化。再加上表演后的评点,学生对整个课文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感悟到的东西就更多,也更深。这样的活动实际上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咀嚼”,在咀嚼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更多的滋味,更浓的滋味。

文化思想感悟篇10

一、读书促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地熏陶。”“感”是对语言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基本特征。感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感性、悟性和灵性,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1.在读中整体感知。读是感的前提,感知必须以读为基础。有时在课开始就范读,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并把课文读通、读准。在解决生字新词后,我又让学生细读课文,看看是否发现文章结构上的显著特点,从而理清文章的层次。这样,先让学生通过读从整体上感知,获得初步的感受。

2.在读中领悟。感悟的悟性层面是在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其思,动其情,明其理,得其法。在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精读、熟读课文。精读意在抓住重点词句来领会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熟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以至背诵。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时,为了让学生领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时我抓住“盯”这个关键词,让学生把“盯”换成“看”“望”等其它词读一读,在读中比较体会,从而领会“盯”这个词生动刻画出种葫芦的人只关心葫芦,一心想要葫芦的形象特征,最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本上朗读课文,进一步悟出种葫芦的人之所以一无所获是他只盯葫芦的结果。通过重点词句的点拨体会,使抽象概括的词语变成鲜活的语言形象,让学生在读文中受到感染。

3.在读中启迪灵性。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更要在悟性当中开发学生灵性,因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个性的人。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时,着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揣摩的习惯,这样学生在质疑品评交流中就会展示灵性的一面。例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学生读麻雀的话产生了争议:有的人认为麻雀向来叽叽喳喳的,语速应又快又急,有的人认为麻雀与燕子争论不应像吵架,要有礼貌,读得缓一些,和和气气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有理说得清,不可太急,语言要自信、坚定,电视中的辩论赛就是这样。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灵性飞扬的场面。学生坚持己见,敢想敢说,标新立异。对此我感到很欣喜。

二、积累促感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积累包括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其中尤以语言的积累最为关键。

1.开放阅读汇报体会。广泛地阅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积累量。我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迁移到课外,这样不仅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每天我布置的作业中,常常留有课外阅读时间。同时我也推荐一些优秀文章、读物,让学生们“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通过读书汇报会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和大家交流。学生们常常各抒己见,表现自我,尤其是有别于他人的感受与体验,使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学会了读书,内化了语言。

2.拓宽空间丰富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仅仅局限于课本,语言积累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有一个丰富的大积累宝库,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积累。

三、交流促感悟

小学生限于认知能力水平,他们在学习探究中必须更多地借助于群体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在合作交流中加深感悟的平台。

1、引发合作交流,扩大感悟效应。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交流活动,及时组织学生展开灵活多样的交流,引导他们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补充,以扩大感悟的效应。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可以抓住诸葛亮神秘的一“笑”这一关键点设问: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用了一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思考: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以此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深入交流,感悟隐藏在全文中的深刻内涵和丰富的信息。

2、改进交流方法,提升感悟力度。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改进交流方法,刻求学生主动性的激发与培养;要以个性观念指导、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推行个性化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学习方式独立地参与学习过程;要尊重、信任、指导学生,让他们以“交流”促自主学习,以“交流”促自我感悟。

3、扩大交流范围,推进感悟深度。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向交流,引导他们突破条条框框,展开理解上的辩论,多角度的思考,在自主、合作的讨论中,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思路的拓展,灵感的激发,从而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情、景、人、物,使交流“增值”,感悟加深;要实行“超文本”交流,(如给课文“补白”--《赤壁之战》中:黄盖怎样向周瑜献计?)大胆地跳出课文议课文,以促进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要在符合科学性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敢于除“旧”布新,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课内的交流,将学生引向课外的更深层次的探究,以确保学生进一步深化感悟。

四、演练促感悟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向前发展。”思维是感悟的关键,好动又是学生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动手中激活悟性,在演练中深化感悟。

1、画一画。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非常美丽的画面和生动的形象,但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强,阅读时往往一带而过,不能充分地形成“表象”,怎么办呢?课堂上我让学生去画一画,在画的同时加强理解,加深感悟。

2、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