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讲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9:10

智慧课堂讲座篇1

通过这一阶段的研修学习,我更新了语文教育观念、开阔了语文教育视野、增长了新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高了语文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学科教学科研能力。现我把这三个月来的研修总结如下:

研修学习期间,我严格按照研修计划去完成每一项研修任务和学习任务。通过网上培训和研修,使我大开眼界,不仅学到了自己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学生的辅导教育,以及校本教研在学校的开展。很多以前未曾接触的新知识和小学语文教学新理念,使我深受启发,给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带来诸多的帮助。特别是通过网络视频聆听专家的讲座,从中我学到了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感受到了教师们积极创新的意识;从教授的讲座报告中,我领略了语文最前沿的理论,学习了教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怎样才能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通过本次学习活动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专家教授们的讲课、细节的演示、事例的列举都成为我学习笔记中的重要内容,这些使我对语文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再提高。比如: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更是适应教育对象求知发展的必然结果;轻松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体现在教材的解读上,还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关注层面上;语文教师不仅要做语文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做语言文化的传播者和承传者;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教学的实际,引领学生去深入生活,开展具有语文味的校本语文课程资源。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语文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自己也有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得更多,才能走得更远,在教学道路上力争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为语文教学研究实践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培训学习期间,我们积极参与了培训组组织的学员共同研讨活动。学员与名师零距离的对话、学员之间的研讨促使我们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在主题活动中,我们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名师的教学风格、名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在教研组集体备课、集体说课、集体评课的教学实践研讨中,使我领略到了自己与同行们解读课标的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活动中,来自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教师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还真有点争鸣的氛围,但我们终会求同存异。这样的研讨,意不只在其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种形式的交流深化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今后教学改革实践铺垫蕴伏。这样的研讨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凝聚力量。一个人只有依托集体,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我们交流了智慧,交流了思想,在交流中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出了美丽的火花。

在聆听专家的专题讲座、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教师之间的研讨的时候,我总会结合专家、名师、学员的观点审视我昔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昔日的课堂教学存在的缺陷,反思自己教科研能力的不足。当我远离喧哗、抛开忙乱,静静地聆听专题讲座,安心地与他人研讨,专心地撰写研修日记,徜徉在学习的快乐里。也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这样静静地坐下来思考了!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引起了我深入的思考。

智慧课堂讲座篇2

——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有幸参加了我市教育局举行的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教学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与研究、行动实践与问题解决为主要形式,采取集中培训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在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艺术、专业能力提升及职业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培训。我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分外珍惜。每天我都提前到校做好准备,每节课我都认真听讲用心记笔记,每晚我都结合所学所悟总结反思自己,每次都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由衷感叹!聆听专家,感叹于他们思维的缜密敏捷,观点的新颖独特,语言的风趣丰满,知识的渊博精深,经验的丰富老到,人生的洒脱从容……

“先有认识,然后才有作为。”“高效课堂是学科课程实施中落实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卫东的讲座让我对新课改和课堂教学改革以及高效课堂模式有了更科学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

“‘骨’即硬朗、风骨、风气、风趣、风格,意味着承担;‘干’指自我完善、专业精进、讲究实效,意味着创新”,教育专家梁捷对“骨干”的解释让我明确了做骨干教师的方向与途径!

“‘智’就是‘日知’,每天学习一点知识;‘慧’就是‘彗心’,经常打扫心灵。智商是父母给的,智慧是可以学习的。知识专用,智慧通用。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李进成专家的讲座《教师的智慧沟通艺术》教会了我如何智慧地表达如何有效地沟通。

“教师的成长意味着,一是慢慢长大即由青涩走向从容,二是走向成熟即由从容走向个性,三是走向智慧即由充实走向快乐与智慧”,优秀教师李波用切身经历告诉我们教师如何在教研的熔炉中成长!

四川大学教授游永恒的讲座《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方法》及《教师的职业心态与调整》既引导我们用国际视野思考中国教育,又引领我们要做一个真正优秀与幸福的语文教师!

这些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的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和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无比钦佩!他们对教育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对生活、工作、学生的独特的感悟,无不拨动着我的心弦,无不触及到我的思想!我禁不住一遍遍问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现在应该怎样做?反复追问中,我在这些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的话语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第一,教师应该读书修身,读书致远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习惯!读读教育经典,读读教育报刊,读读人文书籍,读读学科书籍,读读中学生写的和为中学生写的书籍,读读网络文学,“开卷有益”,语文教师应该是生活在书籍里的人,应该是“百科全书式”的人!

第二,教师应该立足课堂立足教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主舞台。”正如李波老师所言,“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的教师须经过磨砺,在学识、理念、修养、心理、实践等诸方面缺一不可。如果要抽出一个具体点将这些因素统领起来,课堂教学是最合适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磨砺是全方位的,因为教学素质、教学理念、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学机智、课堂调控、教学个性、教学艺术都包含在内了。毫不起眼的课堂细节中,真实反映了教师的修养。”所以立足课堂立足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诊断、改进、提高,应该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三,教师应该乐于动笔乐于写作

写作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一个擅长写作的老师往往能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之火、成为其动力之源。我们教师要经常自觉写工作日记教育随笔,语文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动笔写作,师生同读同写才能有效地指导引领学生,同时自己和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第四,教师应该锻炼口才智慧沟通

口才是人的第一能力,谈吐是人的第二外貌。教师这个教书育人的职业更应该注重口才与谈吐。良好的口才与高超的沟通能力更有助于做好教学教育工作!我们教师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第五,教师应该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米兰昆德拉在《智慧是什么》中提到:“现代的傻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我们教师应该具有总结能力和反思意识,时时刻刻总结反思自己,时时刻刻总结反思教学,时时刻刻总结反思教育,在总结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第六,教师应该调整心态追求快乐

智慧课堂讲座篇3

一、憧憬:课程离我有多远

在开始这段旅程之前,我对个性化课程的了解仅限于手头的书籍,例如薛瑞萍主编的晨诵课程“日有所诵”,倡导用健康的语言为学生构筑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常丽华的诗词文化课程“在农历的天空下”,以农历的节气和传统的节日为主线,串起了与之相关的古诗词;蒋军晶的成长录“从课堂走向课程”,介绍了他从单篇到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理念;深圳滨海小学的德育课程“国旗下讲话”将国旗下的讲话变成课程文化,展现了全新的办学理念……这些阅读使我憧憬全新的课程设置。然而,作为农村教师,获取资源难免会受到限制,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课程建设搞得好则可,搞不好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徒劳无功。种种困惑和焦虑让我对课程建设望而却步,但始终满怀憧憬。

二、洗礼:课程头脑风暴

参加教育管理人员高级研讨班对我来说是一次机遇,或许主办方知道我们是带着问题而来的,第一周的理论培训就安排了特级教师和教育专家的讲座,内容精彩纷呈,理论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真是一场头脑风暴。他们的发言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例如马在题为《坚守并创建――当代教育人的两大使命》的发言中讲到“一个学校存在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办学的质量,要聚焦课堂、坚守课堂、创新课堂”;郑万瑜的《学校发展规划与教育督导评估》中强调“要做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创造及构建能力”;冯恩洪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在他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发言中说到“校本课程的出现给学生生命潜能提供了释放的机会,给教师的特长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金辉的发言强调了在转型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在他的《转型教育背景下的学校管理》中,他认为“提供可供选择的个性化课程,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境界。要旗帜鲜明地树立好教师的新标准:上好一门基础课、指导一门选修课、开出一门研究课”。

专家的激情演说,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教育视窗。面对课程建设的挑战,作为教师,要积极应对。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指规划和实施课程的能力),它最终体现在教师的课程实践中,并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三、体验:演绎课程精彩

经过理论学习后,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对多所名校的实地考察,我着实感受到了绿色生态课程建设带来的精彩:江湾初级中学以“提兴趣、挖潜能、学方法、促思维”为课程开发核心理念,将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进行整合、丰富、优化,提炼为智慧型课程,力求用教师的教学智慧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激发管理者的管理才能;钟山初级中学开展“项目引领下的学校课程建设和校本研修”研究,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办学宗旨,保障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第六中心小学的拓展型课程以“温馨趣乐园、自主共成长”为主题,采用教师走班、学生自主选课的形式,开辟“探究乐园、实践乐园、主题乐园、特色乐园”四大板块校本课程,四个板块各具特色;凉城三小以“基于三维目标统整设计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为抓手,夯实基础性课程,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师生共进的形式带动学习。

想要课程建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就要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经过考察,我看到很多教育工作者大胆行动、小心求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每一步,将基础性课程校本化研究和拓展型课程个性化开发建设作为工作的常态,见识到了多所名校的智慧。课程领导力扎根于学校,根植于教师,成长于课堂,教师只有以学校特色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为导向,才能真正提升课堂的水平,才能真正获得课程领导力。

四、反思:走向课程,世界将大为不同

经过培训,反思一下我主持参与的省市课题研究,不论是书香校园、作业管理、故事育人、快乐集邮、人人会游泳,还是学校的防风文化、种植园、民俗画、科普实践活动、三习四步教学法,都凝结着师生的心血,闪烁着教学管理的智慧,折射着学校的文化与特色,却缺少一根串联的主线,那就是课程。如果让这些活动走向课程,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呢?

回顾自己的参观体验,我对我的课程研究和华东师大附属小学的课题研究作了一下对比,如下图所示:

经过对比和反思,我认为,上海市虹口区因时、因地、因校、因人而异的课程设置特色鲜明、生机勃勃,而一哄而上的应景工程、面子工程、雷同工程,往往奄奄一息。如果把我们学校的特色活动课程化,让这些活动真正地走向课堂,将会给师生带来更多的财富,给学校带来更大的生存空间。

五、构想:让课程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

提升课程领导力,是梦想、探索,是发现、革新,更是机遇和挑战。我认为,课程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对课程的领导,应该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要讲科学、重调研,要倾听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与建议,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开发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例如,本学期我们就根据师生座谈会上的建议,采取了一、二年级教师走班,三至六年级学生选班的编排形式,一、二年级每学期每班由4位教师走班,每个班每月参加同一个项目的活动,一学期每个学生能学4门有趣的课程。中高年级学生自主选择三门最喜欢的课程,然后学校汇总、调剂,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感兴趣的项目中活动,从而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我希望,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上,城乡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团队整合,差异互补,让团队合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团队文化辐射教师群体,共研、共建、共享,让课程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今后,我们打算举行校际之间的联谊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师生外出参观学习。同时,邀请专业人士和社会名家为学校师生开讲座,借助社会资源丰富活动形式,提升课程内涵。

智慧课堂讲座篇4

早在2006年,我国学者钟国祥等就提出,智能学习环境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出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由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教材、教师、同学等构成的,一个智能性、开放式、集成化的数字虚拟现实学习空间。它既支持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又提供适时的学习指导。这样的智能学习环境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这就是当前方兴未艾的智慧教室。

作为智慧教室,首先应能感知学习地点和时间,识别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装备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智慧教室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智慧教室是一种场所、活动空间或工具,是一种智慧学习环境,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其二,智慧教室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由学生自主驱动,允许便捷的互动交流,支持不同学习群体之间有意义的交互。其三,智慧教室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自适应的学习需求,并自动记录和分析学习过程,进而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建议和帮助。

智慧学习环境的特征

1.可获取性

智慧学习环境的可获取性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学生随时随地从智慧学习环境中获取相关学习内容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在课上或课外、校园内或校园外,相关的学习内容可无缝分发并呈现在学生的智慧课本上,如电子书包、智能学习终端。二是智慧学习环境可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学习进度、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并以此构建学生的认知模型,为学生的长期学习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这些数据的获取可以为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教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可感知性

教学的主体是参与教与学活动的人,所以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更多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体验的关注。这种学习体验一方面是感知物理环境,具体表现在利用传感器对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等物理因素进行检测和控制,让师生始终处于最理想的物理环境中。另一方面,桌椅上的智能传感器能够检测学生的姿态是否正确,并给予及时提醒和纠正。

3.可管理性

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工程角度,涉及网络设计、空间设计、供电设计等多方面。要做到内容统一管理,硬件设备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所以设施应具备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同时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4.可评价性

目前,学校采用的评价方式大多是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在课程结束时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形成性评价。智慧学习环境下,可利用技术手段收集学生在阅读教材和辅导书籍、参与课堂互动和小组协作学习等方面的痕迹,这将有益于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强交互性

智慧学习环境下,能实现师生间和学生间高效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交互过程是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皮亚杰,1925)。智慧学习环境支持虚拟或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基于项目的学习等,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以不同方式建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智慧教室的系统组成

按功能来划分,智慧教室由内容呈现系统、学习资源系统、教学交互系统和环境感知系统组成。这四个系统共用教室内的信息资源和各种软硬件资源,在完成各自功能的同时,相互联动与协调。

1.内容呈现系统

内容呈现系统是智慧教室的重要部分,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设计良好的内容呈现系统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传递效果。内容呈现系统通常由黑板、投影仪、电视、电子白板、移动终端、无线机顶盒、扩音设备等组成(如图1),其基本功能如下:

(1)实现对室内视觉、听觉呈现相关软硬件的管理。

(2)呈现教师的演示文稿、教学软件、操作过程等。

(3)呈现学生的作品、操作过程等。

(4)完成语言扩声和音乐扩声。

内容呈现系统包括相互关联、协同工作的视觉呈现子系统和听觉呈现子系统。

视觉呈现子系统由各种无线终端(信号源)、无线机顶盒(转换传输设备)、投影仪和电视机(显示设备)构成。无线终端通过局域网将画面发送给无线机顶盒(appletV、小米盒子等设备),无线机顶盒连接到显示设备,实现显示功能。目前,也有部分设备支持windows笔记本电脑直接投射到投影仪,但技术还不成熟。

听觉呈现子系统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扩声和音乐扩声。语言扩声主要用于教室内拾音、放大和扬声,一般采用以前置扬声器为中心的音响系统。音乐扩声主要用来播放音乐、歌曲等内容,采用双声道、立体声形式,有的采用多声道和环绕立体声形式,多以低阻抗的方式与扬声器配接。

2.学习资源系统

学习资源系统包括学习资源存储、分发系统和教学过程录播系统。学习资源存储、分发系统将开发的资源放置在云端,师生可在上课过程中实时同步课程资源,并保存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如图2)。此外,对于课堂教学过程,学习资源系统可实时录制并存储到云端。学习资源系统通常由各种无线终端、课堂教学资源、学习过程记录、云服务平台等构成,可实现以下功能:上传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同步学生终端内的学习资源、录制师生的板书、存储教学过程。

学习资源存储、分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由教师将开发的数字化资源上传到云服务平台。

教学过程录播系统是生成性资源录入的主要辅助系统,主要是在现在学校流行的录播系统上增加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与教师教学轨迹的功能(如图3)。

3.教学交互系统

教学交互系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交互的支持系统。该系统支持课堂讲授、协作学习以及学生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对于实施形成性评价具有重要价值。课堂交互系统通常由各种学习终端、云服务平台组成(如图4),可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小组讨论和学习;学生个人的探究;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的记录。

4.环境感知系统

环境感知系统的使用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该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气体成分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组成(如图5)。其基本功能如下:感知室内温度,当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会给予警报,并启动温控设备;感知室内气体成分,当气体成分超过预设范围时给予警报,并启动新风设备;感知学生坐姿,当学生坐姿出现问题时,给予震动或声音提示;感知室内光线,光线过强或过弱时,开启窗帘或照明设备。

(1)气候监控系统。气候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室外气象站、室内空气感知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室外气象站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并将气象信息及时传送到教室内空气感知系统,由其决定是否警报、自动调节窗帘控制进光量或启动空气调节系统。空气调节系统一般由进风、空气过滤、空气热湿处理、空气的输送和分配、冷热源等部分组成。

(2)气味监控系统。气味监控系统能够对教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苯、氨气、烟雾等有毒气体和物质进行探测,其核心设备是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式传感器。

(3)照明监控系统。在智慧教室中,照明监控系统有两个任务:一是环境照度控制,即根据日照情况自动调整窗帘和室内灯光的开关;二是照明节能控制,教室内划分为若干区域,安装6~8个光传感器,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光线,自助开关该区域的灯光,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也可利用光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室内的人员活动情况,一旦人员离开教室,即自动关闭灯光,达到节能的目的。

智慧教室“SmaRt”概念模型

智慧教室的“智慧性”涉及教学内容的优化呈现、学习资源的便利获取、课堂教学的深度互动、情境感知与检测、教室布局与电气管理等多个方面,可概括为内容呈现(Showing)、环境管理(manageable)、资源获取(accessible)、及时互动(Real-timeinteractive)、情境感知(testing)五个维度,简写为“SmaRt”。这五个维度正好体现了智慧教室(SmartClassroom)的特征,可称为“SmaRt”概念模型(如图6)。

在“SmaRt”概念模型中,“环境管理”(m)和“情境感知”(t)两个维度是智慧教室装备的共性要求。“环境管理”(m)维度要求智慧教室应能够实现对所有设备、系统、资源的监控和管理。“情境感知”(t)维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室内的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等参数的监控,为“环境管理”(m)提供依据;二是利用课堂录播系统记录教学过程,利用手持设备记录交互过程、监测学习结果,从而完成对学习过程的跟踪。

随着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提出,原本以支持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室环境无法满足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教室在设计上亟待改善。如果分别从内容呈现、资源获取和及时交互三个维度来增强教室的设计,可把教室建成“高清晰”型、“深体验”型和“强交互”型三种典型的智慧教室,其特征如下表所示。

三种类型的智慧教室比较表

1.“高清晰”型智慧教室

“高清晰”型智慧教室主要支持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学生座位布局以“秧苗式”固定座位为主,对听课人数无明确限制。可采用无线投影技术呈现教学内容,支持手势识别的自然交互方式,应根据教室空间大小来配置屏幕尺寸及个数。通常情况下,至少配置两块显示屏幕来呈现教学内容。“双屏配备”可有效加强多页画面的连接,是智慧教室的标准配置。学生可使用手持设备书写笔记或将其画面投射到大屏幕上。支持师生以无线网的方式获取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利用移动设备书写笔记并实现在线储存。交互方式则以师生交互为主,其他交互方式为辅。学生也可通过手持设备以电子投票、问题反馈的方式给予反馈。

2.“深体验”型智慧教室

该类智慧教室支持以“个人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座位布局相对灵活,“秧苗式”或“圆形”布局均可,理想的班级规模为四十人左右。内容呈现多以学生的计算机终端或手持设备为主,以教室内的无线投影呈现为辅。学生可利用手持设备记录笔记或反馈信息,并可将其画面投射到大屏幕上,要求学生每人配备一台计算机终端或移动手持设备。由于教室中覆盖高速无线网络,支持丰富的资源和教学工具的获取,全面支持各种终端接入,能够保证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实验、仿真教学等在线资源和学习分析工具的便利获取和应用。交互方式以生机交互为主,以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为辅,学生可通过计算机或手持设备以电子投票、问题反馈的方式给予反馈。

3.“强交互”型智慧教室

智慧课堂讲座篇5

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现场(情境)中,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中每个细节的处理和落实。善于捕捉和利用每一个教学细节,才能成就完美的课堂。精彩的教学细节处处可见,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或互动;可以藏在问题情景中,也可以在小组互相合作中找到。因此,捕捉灵动细节,是生成智慧课堂的保证。

一、精心预设细节,演绎精彩生成

善于关注细节的教育是技巧的教育,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精心预设教学细节,是教师备课环节中的主要一环。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可以演绎整堂课的精彩,这需要教师用心打造。

例如,在《了解我们的老师》这一课,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展示一些师生同乐、氛围融洽的生活照,且特别呈现出清纯灿烂的笑脸。如此用心的一个细节,使得师生间的距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里迅速拉近。为了达到本节课了解老师的目的,教师还特别设置了“猜老师”这一环节――出示事先搜集的本班任课老师的生活素材,尤其是一些个人特色比如习惯性动作、口头禅等,让同学们竞猜。将生活细节变为课堂细节,这样不仅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了解,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程老师,为了讲好《换个眼光看老师》这一公开课,他提前几天赶到上课学校,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积极走近任课老师,注重搜集师生交往中的一些细节。课堂上,他首先创设了几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如开展“师生对对碰”活动,并邀请老师揭示答案。老师们的精彩点评则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氛围。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并且使学生更加尊敬老师。老师对学生的点评,则使师生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随着教师精心预设的一系列细节,学生的灵感与顿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涌出,充分体现生成性课堂的本质,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弹性和生命活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充分张扬个性。

二、互动探究细节,碰撞思维火花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碰撞思维火花,得出相应学习规律或结论,成就学生自我实现的场所,张扬个性的舞台。

例如,在讲《呵护青春》这一课时,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利用英文字母的形状,描绘自己眼中的青春。课上,学生分成6人一组,自主交流各自创意并达成共识。在关注学生交流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一个男生专心致志地在画一只乌龟,就提醒学生回归课堂加入同学的讨论中去。

自主交流在热烈氛围中收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创意并热烈讲解。有人说青春是大写的“Y”,仿佛是人生的一个岔路口,我们要清醒并理智地做出选择;有人说青春是一个小写的“n”,如同一扇又一扇等待我们用智慧去开启的大门;有人说青春是大写的“m”,如同一座又一座需要我们用顽强意志去跨越的高山;还有人说青春是大写的“J”,一把萨克斯乐器,奏出了温馨、浪漫又悦耳的音乐……

大家都沉浸在热烈的氛围之中,这时,画乌龟的男生也举手并站了起来了。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他请上了讲台。他又在黑板上画起了乌龟!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老师故作镇定地问:“你认为青春只是一只乌龟?”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沉着地说道:“我认为青春是一只踏实安详的乌龟,尽管爬得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走着自己的人生路。乌龟是长寿的,所以是健康又充满活力的,正如我们的青春。”学生如诗一般的解说,老师也忘情了:“我也愿意做这只健康、有活力的乌龟。”

学生们继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再次碰撞思维火花,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让学生的智慧和谐发展。

好的教学细节一般是无法预设的,它形成和产生于特定的情境中,形成和产生于师生的互动中,形成和产生于偶发事件中。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旋风,让师生思维的火花碰撞,让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三、意外成就细节,智慧点燃课堂

精彩的生成,有的在预设之中,有的在意料之外。课堂是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交流与对话的舞台,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是生动而真实的,也是有价值的。对于这些“阴差阳错”“节外生枝”,教师应充分利用,审时度势,智慧引领,使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走向大气,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学习《自觉服务社会》这一课时,老师列举了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事迹。情到深处老师不禁问道:“同学们,换做是你,你会如何选择?是在城市创业还是去边远的农村从教?”很多学生响亮地回答:“留在城市!”老师愣住了,怎么办?如此意外的回答,倘若一味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让学生一定接纳责任和奉献的价值观,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及回答问题的合理因素,这样的课显然是可悲的。问题从学生中来,那就在学生中解决。于是老师迅速转换思路,直面这个话题,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将学生分成两组,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辩论,并在辩论过程中适时进行调控、点评。

学生甲:我们每个人的初衷,是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如果放弃城市的生活,重新回到农村,十几年的书不是白读了?(不绝对否定,承认其合理性)

学生乙:读书是为了增长智慧,提升能力,进而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如果条件最艰苦的农村更能发挥我们的才能,那我们的人生不是更完美吗?(及时肯定)

……

智慧课堂讲座篇6

一、优化措施,全面推进

专题讲座。重点对教学设计基本功和教学实施基本功进行专题系列讲座,每次重点解决一个难题,集中培训后教师要上交学习体会,同时下发相关的学习材料供教师自学。

名师引领。观摩本校骨干教师的个性备课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让教师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学习课堂教学经验。另外,还要组织带领教师走进名校、名师,深入课堂直接取经。还可以购置名师课堂实录,学习间接经验。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基本功显著增强。

案例解读。为教师统一购置名师教学案例,要求教师认真品读、反复咀嚼智慧之处和精彩之处,同时与自己进行比较,发现不足,提升自我。还要求教师把在教学中自感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及时记录下来,由教务处筛选案例,及时召开案例解读交流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从而开阔思路,共享智慧。

对话引领。各教研组每周上交一份教学中的疑点、盲点、难点统计表,对其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召开由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提出问题的教师参加对话引领会,从而把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诊断。对教学基本功比较薄弱的教师,通过反复看课,进行分析诊断和跟踪指导,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确定发展目标,制订研修措施。必要时可令其拜师结对子,由名师着重引领。

自我反思。举办教师反思讲座交流,使大家互相借鉴。还可以将反思内容写成笔记,把反思呈现在教案上,体现在论文里,落实到教学中。没有坚持不懈的反思,就不会有自身素质的增强,不会有不计其数的精品课堂。

二、技能竞赛,营造氛围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大练基本功的热情,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提高训练质量,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教学技能竞赛。根据不同时期的训练重点,先后开展了三笔字、简笔画、教案设计、板书、教具制作、课件评比等活动,展示汇报训练成果。还组织教案展、优质课观摩展、书法绘画作品展等专题展览,并进行基本功现场展示表演。

三、加强科研,综合提高

我们将基本功训练与高效教学课题研究有机结合,从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壮大科研队伍、制订科研规划、开展专题研究等几个方面抓起。不但承担了县级教研、科研部门要求的课题研究,而且开展了校级小课题研究,让教师人人有课题,并能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教务处定期召开课题协同会、研讨会、指导会,让承担课题的每位教师都真正行动起来。教师在课题实验中不仅基本功得到了巩固,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应有的锻炼。

智慧课堂讲座篇7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而在这如流苏般的酷暑里,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一年一度的校本培训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如期而至。

回首刚刚走过的四天培训时间,是忙碌的、是炎热的、是辛苦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校本培训的集中学习时间即将结束了,我由衷的觉得本次校本培训时间无比高效,安排上既充实、合理又让人人大显身手,真不愧是大家互展互学,碰撞集体智慧的学习啊。回首往昔的教学,比拼专业素养,聆听专家讲座,研讨教学管理中的棘手问题,继续探究下学期的各项工作,正是此次校本培训的真谛。

而经开区教研室潘主任的精彩讲座,更从为师三乐,中国好课堂需要思考的问题等方面,让我们世外老师乐此不疲的奋斗在世外教学的新天地里。孟子曾有三乐之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然而潘主任不仅认为:这第一乐就取决于天意,真正的师者身先垂范,教书育人,奉献社会,当然无愧于天地,三乐已独享有二,为何不乐?而且还特别强调作为世外老师独有的幸福三乐。同时,他觉得除了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乐外,分享儿童生命成长之乐,探究教育未知之乐是成长中的智慧型老师的快乐。另外,潘主任还通过一些教学中的案例发人深省的让我们老师去知道中国好课堂应该是尊重差异,控制合适,释放潜能,学会合作的。

若说潘主任的讲座是深刻的,智慧的,激发教师潜能的,那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分学段,分年级组展开的有针对性的研讨会,更是卓有成效的解决了,或提前预设了在生活中,教学中,德育工作中,尤其是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对症下药的,着实可行的,积聚集体智慧的探讨。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还不止于此,所有老师们的精彩纷呈的展示依然历历在目,让所有老师和领导如痴如醉。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次培训有的不仅仅是收获与快乐,更让我们感受到集体智慧火花碰撞后的惊人的魅力,期待来年更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

智慧课堂讲座篇8

关键词:设计;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色

什么是设计?设计师罗伯特•布伦(RobertBrunner)说,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的全部生活都是由设计师的工作塑造的——从他们的住房、汽车,到办公室以及他们使用的几乎所有物品,概莫能外。设计师贝瑟尼•科比说,服务设计,最让我兴奋。意向考虑周全的服务,能给一个人的生活留下持久的深刻印象。比如国民健康服务(nationalHealthServices),设计这项服务的人,不仅全情投入而且颇富创造力[1]。由此可见,设计涉及范围相当广,包括可视、可用的平面、立体物质,也包括方法、服务、计划、品牌、立项、行为等与人们行为、思想相关的设计。简而言之,设计包括虚实、精神物质两大方面,同时,任何一种设计,首先是为满足某种功能,使用功能、视觉功能或者光、音、影功能,更不必说一项行动、策划,都是为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为目的的。基于这一点认识,宁波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理念设计,兼顾了环境与品牌、形象与活动策划两方面设计考虑,在此请各位方家指正。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且是根本的任务。[2]自196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率先成立了教学研究中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全球诸多大学相继成立相关机构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我国各大高校也于近些年来纷纷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划拨专项资金建设发展中心活动空间,组织各类教学活动,营造教学研讨氛围,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上作了很多努力。

一物质空间设计

“室内设计是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为目的的环境设计。”[3]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功能,根据教育部启动部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一文中所明确有6个方面: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发挥中心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由于高校教师培训研讨场所在于营造教学研讨氛围而非艺术氛围,应少装饰重实用,适合简洁明快风格,所以,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空间设计,相对侧重于功能设计,较轻于艺术设计。

(一)智慧培训空间

教师培训一般在教室进行,高校最不缺的是教室,作为一般授课用培训现行的高校教室都能满足需求。但是,在目前慕课、翻转课堂、网络平台课程等教改热的兴起之时,普通课堂已经难以满足高校教师的培训、教研教学改革的需求。宁波大学前几年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专门建设了一批智慧教室,为培训工作提供了良好空间条件(图1.图2)。智慧教室功能设计上十分人性化,一键开机关机,三定位自动摄录,讲台上方配置摄录光源,电脑可以直接链接外网插入有关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网络直播培训,教师可以在课后即时拷贝授课视频,再现课堂场景,利于教学反思个教学改革。教室外还能直接显示授课现况。智慧教室室内五面布设吸音板,软胶地面,保证摄录质量;以中咖细密横线条小孔吸音板、并疏以不锈钢直线条为墙面装饰,线条硬朗简洁,色彩沉稳大气,营造出安静、富现代气息的教学空间环境。智慧教室在宁波大学受到热烈欢迎,供不应求。从此,课程摄录变得简单,慕课、翻转课堂、网络平台课程等教改活动成为老师的爱好。智慧教室由原来教学楼三个楼层教室改建,所有智慧教室由中心控制室远程监控,可以转到任意智慧教室通过视频实况听课(图3.图4)。

(二)可以根据需求整合的研讨空间

中心的教学研讨活动,有工作坊、有沙龙,也有一对一的教学咨询,人数是或多或少的,可以是几十人,也可以是数人促膝而谈,要满足不同的空间需求,同时也要满足相对独立、互不干扰的交流需求,做合理的空间设计很重要。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投入大量资金打造中心培训研讨空间,除常规会议、课堂等场所外,其研讨教室的设计有独到之处:一间普通教室,可以根据需要,由一间而二间、而三间,教室顶部作了移动轨道设计,通过移动隔断,可变换出或大或小的独立研讨空间。

(三)交互的环境空间设计

美国密歇根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大学,也是在这一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他高校的大学,国内相继成立发展中心,正是学习借鉴了密歇根大学的经验。密歇根大学的研讨环境很简洁,但氛围很好(图5.图6)。宁波大学智慧教室为了适应学生课堂讨论、教师培训研讨需要,设计了梯形课桌,既可以排成长条作为上课之用,也可以两桌聚合成六边形小桌,犹如圆桌一般团团而坐,十分方便开展交互讨论(图7.图8)。

二文化氛围设计

可以说,每一个空间设计,都会传达出一定的精神文化,老宅子也好、厂房也好,毫无例外。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空间环境设计,不仅要满足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需求,同时也要结合高校教师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教学研讨氛围,做艺术文化设计,以有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做了尝试,宁波大学也在理念和标志上做了先试先行。

(一)环境的文化氛围设计

宁波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空间环境内,首先注重中心工作内容的宣传、活动氛围的营造,并布置出阅读空间和研讨空间(图9.图10):浙江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则营造出温馨文化氛围,教师可以在这里细声低语、促膝谈心,可以围桌而坐、热烈讨论(图11.图12):

(二)宁波大学校本教师教学发展理念的文化设计

1教师教学发展中心LoGo设计

如前所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涵盖6个方面,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来说,新进校青年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博士,教学上从未接受过师范教育,教学能力比较青涩;中青年教师从教多年,年富力强,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一些勇于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课程建设,同时也很热心于教学研究、教学研讨;还有年岁较长、在教学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在高校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优秀教师,他们在专业上、在教学上都卓有成就。这三类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需求是不相同的,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里,工作肯定要有所区分。基于这个角度的思考,宁波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学兰教授提出了中心工作理念:“苹果”理念,青苹果代表青年教师,黄苹果代表中青年骨干教师,红苹果代表优秀教师;同时认为,为教师培训、咨询、开展讲座、开公开观摩课等教师志愿者则是培育苹果的果农,提出“人人是苹果,个个是果农”的理念,提倡在教学上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而奉献智慧、分享经验。这是宁波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苹果LoGo,由本校杨丽丽老师设计(图13)。苹果符号的提出,一是以一种亲和的姿态、可亲的形象展现在教师面前,让教师们能够接近、了解这一新机构和所开展的新工作,从消费心理学上来说,是通过形象激发受众的感知和记忆;二是苹果理念十分贴切地揭示了教师由青——黄——红的成长过程,激发教师不断进取、发展自我的力量,而人人是苹果、人人是果农的提出,则说明人人都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可以互相为师取长补短的道理,促进老中青三代教师互相学习进取。苹果LoGo以柔和的线条、微胖萌萌的手绘写意形象,完全有别于线条硬朗的标志设计,具有浓厚的亲和力,色彩选择上,也没有使用正黄正绿大红,而是加以变化,柔化为嫩绿、橙黄、橙红,颜色柔和不刺目僵硬、标志鲜明不呆板,构图以一种旋转的动态展示,虚实色块相间,既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苹果形象,又极具动感,活泼泼的,充满亲和力。艺术设计,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在后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高度关注物与人可能产生的各种关联,尽力捕捉和把握物的情感技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材料、结构、功能到样式等方面,试图通过设计让每一细节都成为情感技法的原点,亦成为人情感的寄托之所。这已成为设计的一种自觉,一种优秀设计的出发点。”[4]这一苹果LoGo,形象代言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同时还成为审美对象,代表青黄红教师的苹果,带给人们愉悦感、美感,实现了艺术设计的双重功能(图14.图15)。

2“苹果园”活动品牌设计

围绕“苹果园”人人为苹果,个个是果农的理念,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活动进行了规划,基本分为三大块:“苹果园”发展平台、“苹果园”交流活动园、“苹果园”培训学习园,全方位打造“苹果园”教师教学发展品牌。

(1)“苹果园”发展平台分四部分

“青苹果”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黄苹果”示范课程推广计划、“红苹果”优秀教师培育计划、“苹果园”果农志愿者计划。“青苹果”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我们制定了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要求新进校无高校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助讲培养,为期一年,与教学经验丰富、副高及以上职称的老教师一对一结对,修满一定培训学时,并取得教学能力测评合格方予以培养通过,有资格晋升副教授职称。除了助讲培养外,我们还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集中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组织参加教学观摩、各类讲座、沙龙、培训等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黄苹果”示范课程推广计划,是结合我校开展的“探究式”课程建设开展的。宁波大学自2009年开始探究式教学改革,到目前为止,共分十批次立项资助324门探究式试点课程建设,83门被列入示范建设课程,其中41门示范建设课程通过验收被列入探究式示范课程。探究式课程建设,不仅建设了一批好课程,也培养了一批热心教改的骨干教师,他们中有的获得了不少教学竞赛奖项,有的已经成长为学院教学副院长。现在,这些教师又积极参加到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去。“红苹果”优秀教师培育计划是结合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等展开,以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为主,进行高层次的课程改革,并取得了丰硕成绩,也带出了一批团队骨干教师。“苹果园”果农志愿者计划,是以自愿报名、参加培训活动的教师等人员组成,他们主持教学研讨、教学沙龙,为全校教师做教育技术培训、本科生导师培训等,形成了一支热心教学活动的志愿者队伍。

(2)“苹果园”交流活动园和“苹果园”培训学习园

在交流活动方面,有教研沙龙、午餐沙龙、工作坊、教学观摩,以及常规的校内外专家、名师名家讲座等,这些教研活动,包括主题沙龙、教研沙龙,学校主要领导都有亲自参加,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对通识课的教学、对思政课的教学、对微课比赛、对探究式课程等都一再进行研讨,从而分享收获、共同进步,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教学研讨氛围。在培训学习方面,我们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邀请国内、国外的专家来讲学,青年教师课堂试讲、专家当堂点评;组织本科生导师培训,配合学校本科生导师工作的开展,分享经验,提升专项工作水平;开展教师教学系列讲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苹果园”理念的提出,获得学校师生的广泛认同和欢迎,学校为此还专门发文确定为“苹果园”为特色主题的品牌活动。可以说,设计,凸显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什么是设计?构建体验二飞产品——全球顶尖设计师谈设计》[J]商学院2015

[2]〔美〕康斯坦斯•库克等著《提升大学教学能力——教学中心的作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许秀平《室内设计中空间形象的“实”与“虚”研究》[J]设计201610

智慧课堂讲座篇9

香港科技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顾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人的智慧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智慧’,就是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另一种是‘第二智慧’,包括‘研究智慧’和‘街头智慧’,前者是消化知识,发明创新能力,后者是一个人与社会打交道,与人交流,推销和开发市场的能力。如果只承认‘课堂智慧’而忽视第二智慧,只承认考试成绩而否定实际的能力和内在的潜质,既不合理更不公平,无疑会压抑和扼杀人才。

二.被否定的智慧流

现在的高中生表面看起来很坚强,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心灵深处实质上脆弱得不堪一击。他们企图以表面坚强的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他们希望把事情做好,但是又怕被否定;有积极的想法,同时又伴随消极的因素,非常矛盾。社会、学校、家庭一把把无形的刀子,直刺其心脏的弱点。于是一部分学生就变得万事无所谓,行动上放荡不羁;其他学生看起来很勤奋,各科成绩很好,课堂上也遵守纪律,三年下来却变得畏畏缩缩,随遇而安,缺少了创意和刚进校时的活力,这同样也是悲剧。第二智慧市场在此开始萎缩。

下面仅从教师专业技术层面进行剖析。

首先应归责于教师对学生第二智慧的长期漠视。

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问题。笔者做一个假设,如果爱迪生出生在中国,可能同样被否定,也许还更惨。因为他各科都极差,并且可能还是双差生,因为他不单成绩差,还可能让老师下不了台,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好母亲,肯定他的第二智慧,充分挖掘和开发了他的第二智慧,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

青年有幸,遇到了一个伯乐;社会有幸,多了一个人才。请问我们的高中生有这样的“幸运”吗?

其次是教师缺乏将学生第二智慧融入到课堂智慧的有效教育教学手段。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想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还曾经遭遇到退学的命运。另一个孩子曾被父母抱怨是,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第三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老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孩子的前途谁也不可限量,每个孩子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因为我们还缺少智慧的眼光。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直接揭示出我们激发学生智慧的教育教学手段多么单一,多么匮乏。

三.高中生的第二智慧何在

细细斟酌,顾均教授所认为的第二智慧在学生的课堂智慧中同样存在:

1、它表现在学生学习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具体来说如:恒心,毅力,类比与反思以及是否善于利用资源等。

2、它表现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如何处理规则与展现个性的关系等。

3、它表现在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建立的人文环境中。如是否尊重他人,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否能够协调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并能实现双赢的能力等。

四.如何开发

1、将第二智慧融入到课堂智慧中。

当然,这里绝不是说用第二智慧覆盖课堂智慧,而是要在课堂智慧中引入第二智慧。

先来说说学生的课堂智慧。笔者以为一节智慧的课堂首先是学生的发现,只要是学生的发现,无论发现什么,都是最智慧的;其次是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同样也是智慧的;第三是老师主导下学生的体验与实践,因为老师的智慧也是课堂智慧的一部分。

再来说说如何融入。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途径:

①、将学生的言行举止纳入到我们的教学流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说到底是一种交流,而交流的内容与方式是有一定规范的。

②、在严谨的学期教学计划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尤其是坚强与执著。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能走多远,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专业有多深。

③、在每一节课的环节中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一个学生是一个生命个体,但也是集体中的个体。我们鼓励个性的发挥,但个性也有义务为团队做出贡献,所以我们需要规则,也需要协作。

2、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公平性,尊重学生包括学习结果在内的个体差异性。

我们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保证并维护公平性,当策略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应保证相对均匀分布状态。

智慧课堂讲座篇10

关键词:“独二代”儿童;社会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04-01

“独二代”儿童的教育力量来自多个方面,教育的一致性、合理性有所欠缺。近年来,我校通过努力,在“独二代”儿童教育的家庭、社会、学校三者之间进行沟通融合,形成共同体,专注于教育合力的凝聚,形成了培养“独二代”儿童阳光个性的“368”策略。

一、三个学校专用教室的新活动

近几年,政府对教育资源大量投入,学校硬件设施逐步改善,增添了信息教室、家政室、活动室等专用教室,课外的空余时间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信息教室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社会,明辨是非;家政室可以让学生动手体验生活,培养能力;活动室可以让学生参与活动,学会合作……对这些资源充分的开发,是对资源的尊重。而这些资源对学生来说,恰恰是他们最喜欢的。

二、六个客座家长教室的新课堂

家长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业知道的比老师多,建立了“独二代”儿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不定期邀请嘉宾参与学校教育,以学校课外活动解放研究院为载体,公开招募有专长的家长志愿者组成“魅力导师团”,开设了六个客座家长新课堂,为学生们介绍、带领他们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让“独二代”儿童懂得集体生活的准则,懂得尊重他人,学会合作,掌握生活的能力。

(一)“小美食家”课堂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家长资源的支持。秉持这种理念,我们学校携手社会围绕“培养合作分享能力”这一发展主题,以“解放”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儿童喜欢的审美实践园、科学生活园、智慧体验园。每次活动前邀请家长们准备一些学生喜欢的美食,活动时采用现场演示法和学生体验法,让学生分享动手制作的美食。这项活动既锻炼了“独二代”儿童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小发明家”课堂

头脑奥林匹克,简称“头奥”,现已发展为一项激励创新的品牌活动、一门启迪智慧的特色课程。头奥课程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它在美国就是一个家庭比赛,它要求各方面的创新元素,老师显然能力上不够,家长中人才辈出,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创新讲座,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解放头脑能让;解放心灵,变得更阳光!

(三)“小主持家”课堂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能说会道是时展的需要,学生们平时特别会讲,但是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经过前期的调查,发现家长中就有节目主持人,家长也特别愿意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学生。这样的家校互动,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在家长老师的课堂里学生更加自由、活泼,学习的氛围浓厚,所以学生都愿意站上舞台,把自己的主持天赋展现出来。

(四)“小健将家”课堂

新时代的家长们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拥有强壮的体魄是发展基本条件,家长更关注学生能掌握一种防身术,前期通过调查,发现家长中就有这样的人才,愿意走进校园,把他学到的本领教给学生,于是击剑队、柔道队、武术队应运而生。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到的是不一样的本领,对于今后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小音乐家”课堂

音乐能开启人的心灵,而学校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通过解放研究院,用菜单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或苹果ipaD乐队,小小歌唱家,竖笛王子等众多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舞台,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在这样的课堂家长志愿者组成“魅力导师团”上课形式多样,交流活泼,参与互动,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音乐魅力。

(六)“小智慧家”课堂

学校邀请了家长中的各路棋艺高手,开设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等棋社课堂,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报名参加活动。家长志愿者组成“魅力导师团”以不同的社团小班化进行棋艺的传授,上课与对弈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与对弈中不仅提高下棋水平,也领悟下棋的真谛,学会做人。

三、八个社会实践基地的新足迹

教育需要我们用爱心、理性和智慧去悉心解读,走进学生心灵,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以人为本,以德育心,实施现代化班级管理策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它更需要我们团结协作,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从而有效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强大的团队教育合力。学校根据这两方面的资源,陆续开发了校外项目基地,利用拓展基地给予学生自然浸润,开阔视野;利用能源基地给予学生科技浸润,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利用国防基地,给予学生品格浸润,培养学生坚毅的精神……

总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培养“独二代”儿童自信自强、包容开放、活泼合群、助人为乐品质提供实践的机会,让“独二代”儿童懂得集体生活的准则,懂得尊重他人,学会合作,掌握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