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软件的开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0:13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1

关键词: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崛起,网络技术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不仅与科研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当前民众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充分实现对计算机发展中的软硬件设备完善、计算机性能和水平的提升、更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研发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1网络技术及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发展,带动了我国社会各行业的全面进步。自上世界90年代,我国已经加入互联网中,并逐渐实现了开放的中国公共互联网网络,实现了互联网与计算机的有效结合。也正因为互联网能够为我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方向和机会,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展开科研工作的核心技术。自进入21世纪后,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日益呈现出成熟的趋势,并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应用地位。实现了相对较为完善的互联网与计算机的有机融合[1]。网络技术在计算机中的主要应用是实现资源的共享、协调,从而实现更加透明化的网络资源整合。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是指在运行过程中的软件,虽然没有具体的形态,但是却在计算机的整体运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因此,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结合,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利用软件与硬件的作用,以便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使其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方便、流畅。资源共享,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在计算机中,主要是指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共享、打印共享局域网、邮件服务器共享、数据库服务器共享、网络存储共享、资源备份、设备共享等,在通常情况下,网络资源共享可以分为几个类型,如:教育类资源的共享、专业文献的共享、应用文书的共享等,这些都是通过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中的作用来实现的[3]。因此,网络技术对于资源共享来说有着实质性的作用,若是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计算机只能是单纯的机器,并没有存在的真正意义。

2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实现资源共享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是没有具体形态的存在,但是在计算机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现如今社会的人们来说,网络技术与计算机的有效结合已经成为当下必不可少的工具。笔者经过不断地发现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切实说明了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实现资源共享中的重要作用:1)具有软件许可证网络化管理的作用在传统的软件许可中,我国通常采用的是人工管理的方式,手动定期开放和关闭,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需要,但是与我国当前全天开放的状态相违背,从原来的定期开放和关闭逐渐变成了任意时间开放,这样很容易对网络以及机器的使用造成影响,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去管理,同时也影响了用户使用,还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此外,对于软件版本的问题,由于人们在空间上和认知上的差异,很多人使用的软件版本都存在着不同,在进行资源共享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需要将工作站放到同一地区,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样的方式不仅耗费了过多的时间,还浪费了很多人力,且容易导致机器的损伤。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科研等方面来说,有着非常严重的阻碍作用[4]。面对上述问题,网络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软件许可证网络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用户只有在具有软件许可证的条件下才能对软件加以使用,这不仅是对软件自身的一种保障,同时也能够对计算机以及软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给予一定保障。当计算机中的软件许可证被释放后,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软件进行使用。就目前计算机系统发展中的常用性软件而言,通常会将办公软件安装在以往的计算机服务器上,因此在用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过程中,会占用较多的CpU,在数据的处理速度上也较慢,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实施其他的操作,将会导致CpU内存占用过多,而影响用户使用计算机获取相关信息的知识。就整体效率而言,这是一种相对落后的处理方式。而在利用软件网络通行证自动化管理模式后,能够充分降低计算机使用中的CpU内存占用量,可以从不同程度上减少计算机系统处理相关数据的时间。此外,也能够有效实现各项资源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共享,最终形成比较全面和快速的计算机资源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用户实现更加高效的工作[5]。2)具有强化软件安装的作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通常会在计算机中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而在通常的办公条件下,一些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经常会占用内存,导致计算机硬件内存经常被占用,一方面影响了计算机的整体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占用着用户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此种作用主要体现为在计算机系统发展中,对软件的使用能够充分实现自动化的选择。在计算机网络安装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计算机软件安装环境的强化,能够从不同程度上降低计算机使用中,其硬件运转时资源的占有空间。此外,也能够有效实现对计算机硬件运转时,其资源产生的诸多资源压力,提升了计算机的软硬件性能和水平。用户只需要在相对应的网络系统上登录,就可以对服务器实施自动化管理,有效降低了软硬件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对用户的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备份和管理,以防止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避免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困扰。这样的方式,不仅提升了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也为用户数据的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在当下人人都需要计算机的时代,网络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此外,在传统的软件安装选择方式上,用户会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计算机上的资源丰富程度来进行选择和安装,这样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但是在资源不是非常丰富的时代,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满足所有需求,同时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后,软件的安装已经不再需要用户自己进行选择,相反,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分析,能够实现软件的自主选择和安装。同时,这样的方式也不会造成数据的拥挤现象,在内存的占用上也提升了许多,计算机的运行效率有效提升[7]。以windows瘦客户机为例,在当前的计算机中,软件的费用相对较高,有的甚至要比硬件设施的成本还要高,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成本,而瘦客户机的应用则不需要进行软件的购买和安装,该机器会主动分析网络软件以及硬件资源的丰富性,并以此为基础自动为客户安装需要的软件,这样,在基层软件的共享工程中,可以为用户节约很大一部分开支。3)具有内外资源共享、外化磁盘网络管理的作用在传统的计算机中,所使用的外部设备主要是一些单挂机来对整个服务器或是工作站的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负担较大,不仅会影响计算机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而计算机软硬件实现资源共享,就是将计算机中的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有效结合,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后共同发挥作用,从而提升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中,通过软件的开发历程,进行相关模型的创建,实现了内外资源的共享,而这种内外资源共享模式的实现,也促进了软硬件资源共享的发展[8]。如:最初的V模型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tDD,这些都是围绕着内外资源贡献而进行研发的,在这其中,相关研发人员在软件的开发和完善过程中将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自动转换,创建了合适的模型。因此,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实现资源共享中具有内外资源共享的作用。此外,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实现资源共享中还能够对外化磁盘实施网络化的管理。目前,我国网路技术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系统管理员直接对用户进行管理,实现系统和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第二,磁盘自动挂接,在用户需要相关资源时,计算机可以自动查找相关数据,并及时输出,为客户提供方便,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实时共享,实现外化磁盘网络管理。这样的方式是如今较为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使用,使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实现资源共享中不仅仅是具有内外资源共享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外化磁盘网络管理的作用[9]。以windows瘦客户机为例,在当前的计算机中,机器的安全保护系统并不是十分完善,很多资源还存在着容易被窃取的危险,软驱、光驱等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控制。而windows瘦客户机的整体性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这种机器的安全性能很高,在基层共享工程中主要应用于舞台艺术、应试节目、教育领域等,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也在性能上吸引了更多的使用者,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会替代老式的计算机。

3结束语

总之,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网络技术研发工作还在不断深化,与计算机的有效结合也在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效率,为企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虽然我国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效结合还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是前进的空间非常大。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实现资源共享中会发挥出更加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婷.试论使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软硬件的资源共享[J].信息系统工程,2016,5(2):49.

[2]于童.网络技术应用下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7(4):75-76.

[3]付潇宇.浅析网络技术应用下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的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8(11):182.

[4]范玉红.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实现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9(8):27-28.

[5]任军,王子超.网络技术应用下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的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4(3):235+237.

[6]宋晓鸣.使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软硬件的资源共享[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9(10):26.

[7]靳令征.论网络技术应用下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的实现[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3(5):46-48.

[8]李孔泽.论网络技术应用下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的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3):164+170.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2

[作者简介]王雪峰(1987―),女,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技术研究方向。e-mail:wxf-1220@163.com。

教师是学校教学知识生成和创新的主体,教师知识得到有效的共享,会使知识的价值呈指数增长,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师知识的创新。社会性软件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网络软件和工具,为知识共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成为知识共享的重要促进因素。

一、相关基础

1.教师知识共享

目前国内存在多种教师知识共享的定义。例如:周成海等认为,教师知识共享即在学校情境中,教师之间运用语言、符号、行为、信息技术等多样化的沟通媒介,通过多种互动方式进行的教师专业知识的外显、传递、吸收和重构过程;[1]王健认为,教师知识共享即教师彼此之间相互交流个人创造的实践性知识,使知识由个人的经验扩散到学校组织的层面;[2]赵黎将教师的知识共享定义为:教师通过有关技术和手段,将教师自己的知识贡献给其他教师,并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把别人贡献出来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3]

基于多种定义的分析,可以认为:教师知识共享主要是将知识共享的本质迁移到学校情境中,知识共享的主体限定为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知识共享的对象限定为教师知识,强调的是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彼此知晓知识,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作为教师知识共享的主体,就其职业特点来说,具有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4]教师知识作为教师知识共享的对象,具有差异性、特殊性和内隐性。[5]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类,即教师显性知识和教师隐性知识。另外,按知识的具体作用,又可以细化为教学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三个主要部分。

教师知识共享理论中最著名的是SeCi模型,该模型体现了教师知识共享的实质即教师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通过转化实现教师知识的增值;教师知识共享的前提是教师知识的丰富,通过教师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来实现。

2.社会性软件

社会性软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还未从学术上进行严格的定义,下面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美国社会性软件的研究者StewartButterfield认为社会性软件是人们用于相互间交流的软件,具有五个方面特点,即个性化、参与、人际关系、对话和群体。StoweBoyd[6]认为社会性软件首先是基于个人的,其次是基于群体的。

我国研究社会性软件的学者毛向辉认为,社会性软件就是个人带着软件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

总结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社会性软件有共同的认识,即认识到社会性软件的社会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促进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与发展,促进集体协作行为和关系的形成与构建,是实现个人网络化的工具。

我国学者庄秀丽[7]将社会性软件的特征概括为三点:

(1)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是个人参与互联网络的工具;

(2)社会性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包括弱链接和强链接,不同的链接关系在不同的时候所呈现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

(3)社会性软件是个人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社会性软件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其中,Firefox、Youtube、Flickr、Delicious、Skype、twitter、GoogleReader、ning、Blogger、Gmail、evernote、prez、Jing、itunes、iGoogle、mindomo、Voicethread、ZoHo、Dimdim、elgg、moodle、CamtasiaStudio、Lectora、wikispace和SnS,是25个有代表性的社会性软件。[8]

3.社会性软件对教师知识共享的意义

社会性软件为教师个体提供了极度方便的学习支持,使知识的采集和获取变得便捷、快速,使学习的发生和知识之间的转化相辅相成。社会性软件的个人主体性和社会性统一的特性,决定了其与教师知识共享的必然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9]

(1)社会性软件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模式。从满足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建立出发,通过网络软件构建了社会关系网络。这种包含强链接和弱链接的新型社会关系网络,正迎合了教师知识共享的实质。教师可以参与到社会网络之中,相互交流、共享知识,迸发出思想火花。

(2)社会性软件缩小了数字鸿沟。教师可以更方便地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知识的搜索和查询,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将新知识的获取作为一个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取得了实体,又体验了过程,也减少了教师成员间的沟通障碍。

(3)社会性软件变革了知识传播的方式。社会性软件更重视知识的共享、创新和沟通等一系列动态过程。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管理个人知识、表达思想、建构意义,为知识共享构建物质基础;教师也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共享知识资源、探究过程与人际交互。在整个知识共享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创新者和建构者。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社会性软件获取知识,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的平台教学心得,利用具有交流功能的社会性软件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相互之间分享知识。教师知识共享过程中,教师知识的构建和教师知识的转化,都离不开社会性软件的支持。

二、模型构建

1.构建思路

社会性软件支持下教师知识共享模型的具体构建,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具体社会性软件的最佳功能,运用到教师知识共享的不同层次中。

建构教师知识共享模型,首先要构建教师个人知识体系,丰富教师个人的知识库,提供教师知识共享的物质基础。

其次,要在教师知识个人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实现教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这是教师知识共享的核心过程。

最后,借助社会性软件对教师知识体系构建和教师知识转化的支持,根据社会性软件的最佳功能,将社会性软件适当归类划分,最终实现教师知识的共享。

2.模型框架

在上述模型构建思路的基础上,构建出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教师知识共享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可分为三个层次,由内到外依次是教师个人知识体系构建层次、教师知识转化层次和社会性软件支持层次。上面的社会性软件分类具有灵活性和流动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使用方式进行选择。

教师个人知识体系构建层次在整个模型的最内层,在知识获取、利用―知识创新―知识吸收―知识共享的过程中,通过纳入、组织、更新三个关键环节来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最终为教师知识共享提供丰富、充足的共享对象,提供物质基础。[10]

教师知识转化层次位于模型的中间层,是教师知识共享的核心和实质,也是该模型的支柱。在借鉴SeCi模型的基础上,实现教师知识的外在化、结合化、内隐化和社会化;[11]知识共享、创新就是在知识相互转换的四个过程中发生的,这种转化呈螺旋式上升,在这个上升过程中知识不断地从隐性向显性转化,显性知识经过组合又不断地得到内化。

该模型的里面两层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第三层社会性软件的支持。教师借鉴合适的社会性软件,构建出有个人特色的知识库,然后与他人进行沟通共享,不断实现知识的转化,让内化的知识指导实践,让教学实践检验知识,最终转化为人人可以共享的显性知识,构成一个显隐性知识转化的良性循环结构。

三、模型解析

1.社会性软件对教师知识建构的支持

所谓教师知识建构,就是教师个体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社会性软件的支持。[12][13]

(1)第一阶段,即知识收集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搜索工具、RSS阅读器及社会性书签等社会性软件,及时获取订阅最新知识进行搜索或交流获得知识,一般是比较浅层的显性知识。Firefox、ie等是教师进行上网搜索信息的基本平台,能帮助教师方便快捷进行信息搜索。

(2)第二阶段,即知识组织阶段。教师可以选择Blog这一典型的社会性软件,将零散的知识记录下来,把自己的随想、反思及灵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并与自己原有知识进行结合,深层理解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知识的内在思想和问题。

(3)第三阶段,即知识存储阶段。教师可以选择Delicious这个网站,及时储存自己访问到的网页和书签等。教师可以利用Blog构建有自己特色的个人主页,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

(4)第四阶段,即知识共享、交流阶段。教师之间沟通交流,这是知识共享的核心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知识不断地进行外化和内化,个人化和社会化之间的相互转化。社会性软件如wiki、BBS、mSn、Skype、SmartGroups等可以构建社会性网络,教师可以参与其中,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

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教师知识体系,社会化的属性贯穿了整个过程,从知识获取、知识展示到知识共享,最终形成了个性化的知识社群。[13]有了知识社群作为共享的物质基础后,知识共享的主体从教师个人知识的管理分享到教师群体之间的交流、共享,又上升到教师组织的程度,从而使共享的范围扩大,共享所带来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2.社会性软件对教师知识转化的支持

基于SeCi模型,教师知识的转化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和内隐化四个过程,根据不同社会性软件的最佳功能,将社会性软件放到最适合的过程中。[8][14]

(1)促进教师知识社会化

教师知识社会化,即教师隐性知识到知识转化。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

社会性软件中有建立学习社区的功能,教师可以参与到社区中,通过观察专家同行的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对关键问题的看法。

Blogger目前是Google旗下一家大型的博客服务站。国内比较常用的是新浪博客,人气很旺。教师可以注册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随时更新自己的文章,与更多的人分享,也可以加入感兴趣的博客社群,或者基于学科建立社群,邀请同行们加入,可以阅读他人的文章进行交流互动、评论学习等。

twitter是美国最早的微博网站,即简单小型博客,简要叙述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随时随地进行更新。twitter也是国内微博纷纷学习的对象,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等。教师可以拥有自己的微博,用一句话简单记录自己的讯息,随时随地更新,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关注互动,是教师交流信息的一种良好渠道。

ning是一个可供全球有影响的人加入的在线平台,如果对某个主题感兴趣,就可以加入这个平台,在上面进行交流和沟通。

Skype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电话公司,加入其中的成员打电话完全免费,或者使用Skype电话卡,话费低廉。国内的网络电话应该属于UUCall网络通讯专家,用户通话有很大优惠,教师可以申请加入,可以通过电话交流,沟通解决疑难问题。

(2)促进教师知识外在化

教师知识外在化,即教师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这是知识共享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的途径一般是把隐性知识通过比喻、比较、演绎、推理表达成显性概念,使创新知识得到共享。

mindomo是一款创建思维导图的付费在线程序,可以帮助人们组织想法和工作,解决日常问题,进行可视化的教与学。Xmind是国产的一款免费思维导图工具,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思维导图,把自己的灵感、内心想法以显性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再通过Blog、wiki等,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外化为显性知识。

Gmail是Google旗下的免费邮件服务,邮箱容量很大,比较安全,支持在线聊天等。国内比较流行的是网易邮箱、QQ邮箱、新浪邮箱及搜狐邮箱等,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书信”往来,用书面语言把内心想法表达出来,交流思想、问题的看法等。

evernote允许用户通过电脑、手机等各种方式把自己随时冒出的想法、灵感和体验记录下来,以备以后使用。国内一款不错的笔记管理网站――麦库,教师可以记笔记,上传文档,存储自己的有用知识。

(3)促进教师知识结合化

教师知识结合化,即教师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化。将外化了的显性知识通过编码、排序、分类,重新划分知识单元转变成一个知识系统,实质上这是实现知识库的更新过程。

Delicious是一种用于发现、搜藏、共享书签的网站,用户可以在网上看到的任何一个网站做标记,还可以将自己的书签与他人分享,也可以参考别人搜集好的书签。国内比较常用的是QQ书签、百度搜藏等。教师之间可以通过QQ书签,保存优秀网站,获取显性知识的信息。

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水平的视频上传、分发、展示、浏览服务。国内类似的网站主要有优酷网、土豆网、酷6网等,教师可以搜索相关视频教程,也可以上传自制的教学视频,供大家评论、提意见等。

Flickr即“相片博客”,可以用于存储、标记和共享照片。国内口碑较好的是又拍网,教师可以加强与朋友之间的联系。

(4)促进教师知识内隐化

教师知识内隐化,即教师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从共享层次上看,知识在教师社群成员间传播,参与者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必须纳入自己隐性知识体系中,才能灵活运用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

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教师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需要充分地挖掘出来进行教学运用。

moodle是一个开放源码的虚拟学习网站,很多学者对moodle在教学研究中的成果进行研究,网站中提供了很多教程和技巧,教师可以将moodle运用到教学中,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

CamtasiaStudio是一款屏幕图像和编辑软件,可以捕捉电脑上的全部操作,还可以对录像进行编辑。国内比较常用的是超级捕快这个软件,教师可以用这个软件在从事实践操作的课程时进行录屏,还可以与其他老师分享,听取别人意见。

Lectora是一款强大的电子教学制作软件,教师可以开发电子教程,将课程到各种平台上。国内教师主要是通过构建精品课程网站,把课程的精髓放到网站上,供教师之间进行分享。

wikispaces是一个协作性的网站,提供无限量的使用者和格式化的页面编辑工具。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网页,信息,上传多媒体文件,与其他教师之间针对某主题进行讨论。[15]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3

emule是世界上用户最多的p2F(点对点)文件共享客户端之一。得益于eD2K和KaD交换网络,emule实现了便捷、庞大的共享资料库和良好的图形操作界面。使得世界各地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它,向他人共享自己的电子文件。

emule在中国同样获得了较多用户的认可,并且在国内也有一些团体了针对中国用户的改良版本。

当前版本:0.48a

软件性质:开源软件

开发语言:c++

运行平台:windows

支持语言:多国语言一简体中文

官方网站:省略(英文及简体中文)

Bittorrent

Bittorrent是世界流行的另一种文件共享工具。其独创的碎块分散交换模式解决了在有限网络带宽下大体积文件的难题。Bittorrent原来是开源软件,但随着Bittorrent,corn不断的商业化转变,已经宣布停止开放源代码(官方宣称是为了防止别人利用Bittorren%的源代码,制作捆绑恶意代码的Bt软件)。

不久前收购了另一款Bt软件开发商utorrent。而您所看到的最新版的Bittorrent就是基于utorrent的内核开发的。

Bittorrent是支持多语言的软件,但是默认安装时只支持英文,需要由用户在安装后下载语言文件,并将语言文件放置在软件安装目录里。

当前版本:6.0.1

软件性质:免费软件

运行平台:多平台

支持语言:多国语言一简体中文

官方网站:省略(英文)

下载地址:省略/download(英文)

Limewire

Limewire是一款在国外非常流行的p2p软件。它拥有优秀的软件界面和简便的操作。

Limewire在国内并不是很流行。但是,不同于emule和Bt,Limewire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基于另外一种共享体系:Gnutella协议。

作为一款Gnutella协议下的主流共享软件,它可以为您打开Gnutella共享世界的大门。事实上国内专门采用Gnutella协议的共享软件并不是很多,然而在国外已有相当庞大的用户基础。所以如果您打算下载一些外语文件的话,Limewire是值得考虑的途径之一。

Limewire提供了多种界面语言供用户选择,不幸的是对中文用户仅提供了繁体中文的支持。

当前版本:4.16.3

软件性质:免费软件

运行平台:多平台

支持语言:多国语言一繁体中文

官方网站:省略(英文及简体中文)

下载地址:省略/download/version.php(英文)

Sam

Sam为使用者提供简单实用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建模(画图)工具,帮助梳理、分析企业用户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流程过程管理。能够将建模的结果导出成各类图形文件,嵌入到ppt报告或word文档。

Sam最大的特色是为梳理业务流程提供了一个建模框架体系,把企业的业务流程梳理分为五个层次,让用户清晰、完整的通过不同视角勾勒现实的业务流程或优化后的业务流程。

当前版本:2.1

软件性质:免费软件

开发语言:Java

运行平台:windows

支持语言:简体中文

官方网站:省略/sam/(英文及简体中文)

Shareaza

Shareaza同时支持eD2K、Gnutella(1&2)和Bittorrent三大共享协议。虽然在Bt下载方面尚不能实现挑选文件下载的功能,但是对于各p2p协议的兼容性还是非常优秀的。

Shareaza在国外国内都颇受用户青睐,但国内来说,是知名度很低的p2p共享工具。这是由于Shareaza是开源软件,国内的许多团体都使用Shareaza的源代码了他们自己的发行版,比如超级Bt、Vagaa、电雷等等。而这些软件的用户并不知道他们使用的是Shareaza。

如果您希望在下载p2p内容时省事,不希望安装过多客户端的话,那么Shareaza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前版本:2.3.1.0

软件性质:开源软件

开发语言:c++

运行平台:windows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4

1.1雨量信息交换报文设计雨量信息共享的双方都已经建设了自己独立的系统,不仅具有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查询等功能,还有完善的数据定义和不同的数据库结构。为了将共享的雨量信息融合到对方的系统,便于信息的存储和查询,结合Ftp文件传输协议的形式,雨量信息交换采用报文交换的方式。雨量信息报文交换的前提是确定报文编码和译码的标准,定义报文雨量信息要素,包括站码、时间、时段标示和雨量值。站码是每个雨量测站的编码,必须具有唯一性,双方系统按照自己的测站编码规定,对新增的测站进行编制。时间是降雨量值的截止时间,这里规定每小时进行一次雨量信息交换;时段标示是区分小时数据和日数据的标志,日数据按8时来分界。雨量值是时段内将雨量的累计值,如果时段内没有降雨按0处理,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根据系统有无数据来判断共享测站是否正常运行,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更加准确地处理雨量数据。

1.2雨量信息共享软件模块功能设计雨量信息共享软件共设计了4个模块,分别为:雨量信息交换模块即主程序模块、系统基本参数设置模块、测站参数设置模块和补数模块。雨量信息交换模块主要完成程序运行控制和雨量信息自动交换功能;系统基本参数设置模块主要完成Ftp和数据库相关信息的配置功能;测站参数设置模块主要完成共享测站相关信息的设置功能,对于此模块还设计有独立的数据库表结构,便于程序的实现;补数模块主要完成规定时间内雨量信息的补传功能。

1.3雨量信息交换流程设计雨量信息交换是雨量信息共享软件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报文上传和下载、报文生成和分解、SQL生成、雨量信息提取和入库以及定时器的设定等环节,各个环节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要清晰、严谨。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见图1。

2雨量信息共享软件开发

雨量信息共享软件采用Java语言开发,Java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正是基于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本质,将软件所需要的报文上传和下载、报文生成和分解等实体抽象出来,封装或继承为信息上传、信息下载、报文形成等抽象类,围绕程序的数据(对象)和针对该对象而严格定义的接口来组织程序,按照程序设计的模块、流程逐步完成程序代码的编译和程序的调试。

3雨量信息共享软件关键问题的解决

3.1雨量信息交换a.雨量信息Ftp上传和下载是通过引进.ftp.FtpClient类来实现的。FtpClient类涵盖了几乎所有的Ftp功能,利用这些类的方法,可以远程登录到Ftp服务器,列举该服务器上的目录,设置传输协议,以及传送文件。b.雨量信息交换的时间配合。考虑到各种系统雨量信息采集的时间差和上传、下载的时间差,分别限定了上传和下载的时刻并可修改,在一定的条件下保证雨量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c.保证雨量信息无漏报。造成信息漏报的有网络、硬件保障以及误操作等多种因素。为了避免此问题,程序设定了记录上传、下载信息时刻的临时变量,记录程序上次完成信息交换的时间,保证雨量信息的连续性,同时也编写了雨量信息补传功能模块。

3.2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处理雨量信息共享软件是实时运行系统,保证其稳定运行十分重要。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发现,由于网络不稳定等原因会造成上传或下载数据超时,从而导致程序“假死”现象。经过测试,设置FtpClient中setDe-faulttimeout()、setConnecttimeout()、setDatatimeout()方法的超过限定时间,消除了程序“假死”现象。另外,对于因数据库读取、数据转换等非正常情况下的错误而造成的程序中断,采用了捕捉异常实现程序跳转保证其正常运行。捕捉程序异常日志见图2。

4雨量信息共享软件应用

经过两年的实际运行,共享软件满足了程序开发的需求,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BUG也及时做了修正,能够完成雨量信息的共享,并且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共享的雨量信息对等雨量面图的制作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支持,便于流域降雨特点的分析。雨量信息共享软件运行图见图3。

5结语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5

关键词:虚拟加密锁;共享软件;版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tp30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4-0000-01

SharingSoftwareCopyrightprotectionBasedontheVirtualencryptedLock

HuangJia1,GuoDebin2

(1.JiangxiprovincialFinanceDepartment,nanchang330003,China;2.StrongDigitaltechnologyCo.,Ltd.,nanchang330029,China)

abstract:Basedonsoftwarecopyrightprotectionofthecommontechnicaladvantages\insufficientanalysisexploresthevirtualencryptionlockshowtoeffectivelyprotectsharewarecopyrightstrengthenthesharewaresafetyperformance,tooptimizetheeffectofcopyrightprotectionhaveapositiveandeffectiveroleinpromoting.

Keywords:Virtualencryptedlock;Shareware;Copyright;protection

一、软件版权常用保护技术

软件属于一类较为特殊的商品,较易在网上传播并被复制进而造成盗版软件的充斥泛滥现象,对开发商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保护知识产权,巩固软件版权保护效果,我们只有深入探讨相关保护技术,明晰其加密方式及原理,才能更好的令其发挥保护功能,净化软件市场应用环境。当前常见的保护软件版权技术方式包含软加密技术、硬加密技术及网络加密技术等。前者常见方式为利用序列号、Key文件、时间限制与功能限制法等,主要优势体现在成本低廉,较易基于互联网进行销售与,因而适应于保护共享软件,而缺陷则体现在无法抑制通过静态分析或动态调试破解软件指令行为。硬加密常用方式为加密卡、磁盘加密、加密锁等,主要优势为基于不可复制硬件特性实现高强度保护加密功能,而缺陷则为需要引入额外硬件,因而提升成本,同时不便于进行网络软件。网络加密技术优势在于将软件运行相关数据存储于服务器中,用户只有通过网络验证后才可获取数据并运行软件,具有较高的加密强度,缺陷则在于需构建专业器网站,因而投入成本较高。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安全可靠的保护共享软件版权方式需同时具备四类特征,即软件主体需与重要数据分离、软件应不可复制并具备反跟踪、反修改与反静态分析等功能、应便于在网络中销售及,而一种基于虚拟加密锁的保护共享软件版权方式则恰好具备上述优势功能。

二、虚拟加密锁基础内涵

软件加密锁为一种智能型提供给软件开发商的工具,涵盖装配于USB口或计算机并行口的硬件与一套适应各类语言的工具与接口软件。该虚拟加密技术特征在于具备防破解能效,可抑制各类调试工具跟踪,不可互换软硬件,包含各类语言编程及工具软件,因而便于开发人员使用,并可令加密硬件与开发商软件实现有机结合。在使用软件阶段,用户需将加密锁连接在USB或计算机并口处才可令软件继续运行,进而实现了对软件版权安全的综合保护目标。另外DLL动态链接库可被他类程序共享,其内部封装了用于共享的资源与代码,系统应用程序可遵循DLL指令启用、打开、禁用、查询或关闭,该文件可便捷实现访问内存与硬件资源,具备语言通用性、使用内存经济高效、在包含执行代码基础上还包含各类资源与数据,因而进一步扩充了库文件范畴。

三、基于虚拟加密锁保护共享软件版权

由DLL文件含有的特征及功能不难看出,进行该文件反破解处理便可发挥硬件加密锁功能,保护软件版权,同时,相比于硬件加密锁价格,开发DLL文件无需较高成本投入。另外基于软件主体与DLL文件位于同一文件夹,无需进行USB或并行接口访问,进一步节约了硬件开销,提升了运行速度,实现了对软件的全面保护。基于DLL文件我们创设一种通过对硬件加密锁进行模拟进而仿真加密控制主体软件运行,并将软件内部注册用户使用的指纹信息、关键功能模块、验证注册模块均封装在DLL文件中,引入了完整性检测、反静态分析、反调试功能模块,有效提升了反破解性能。

(一)分离软件试用版与正式版。为确保重要软件数据安全性,我们应在设计阶段划分软件为DLL文件及主体两部分,主体是试用版,位于网络,并将关键软件功能封装于DLL文件之中,仅为注册用户提供,实现正式版文件与试用版的有效分离,进而控制软件正式版的破解几率。

(二)实施计算机指纹采集生成iD并验证注册用户合法性。计算机指纹代表其相关硬件的不可复制信息,该类信息包含主板序列号、CpU、硬盘序列号等。计算机不同,其具有的指纹信息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可利用用户计算机相应不同的指纹信息发挥唯一标识作用,体现虚拟加密锁数据文件的不可复制性。同时我们可通过对用户计算机相关指纹信息的采集利用Hash算法操作生成相应的用户iD。为契合软件不可复制需求,我们应预制注册用户计算机相关指纹信息iD于虚拟加密锁的DLL文件之中,进而确保该虚拟加密锁仅能位于相应注册用户计算机系统中运行。待用户进行加密锁关键功能运行时,我们令虚拟加密锁计算机指纹采集信息通过加密运算形成的iD同计算机预制iD进行综合比较,倘若相等则证明用户身份的合法性,且软件功能便可正常运行,倘若不等则证明该用户为非法用户,因而我们应对其运行功能进行限制或退出软件运行。

(三)巩固反破解功能。倘若软件无法预防破解攻击者非法修改,即便其保护措施再完善,也较易被破解,因此为满足其反跟踪、反修改及反静态分析等功能需求,我们应进行虚拟加密锁相关文件的反调试,基于反静态分析增添反修改功能。具体完整性校验方式可应用api函数首先对虚拟加密锁DLL文件原始校验进行读取计算,倘若验证DLL文件没有被修改则可运行软件功能,否则便终止软件。为有效预防破解者采用诸如ollydbg等调试工具跟踪虚拟加密锁文件程序,我们可应用api函数进行检测,当发觉程序被调试则终止软件服务运行。另外为预防破解者应用反汇编工具进行分析,我们可增加较多花指令于虚拟加密锁相关文件中,同时采用Vmprotect虚拟机软件进行虚拟加密锁相应文件信息的综合处理,进而有效提升其抵抗静态分析的综合性能。

四、结语

总之,为可靠性保护共享软件安全,我们只有在综合分析现行保护软件版权技术缺陷与优势之上,创设优质良好的虚拟加密锁保护共享软件版权方式,才能有效控制开发成本、提升保护软件版权综合性能,实现便利的网络销售与,进而获取最佳化版权保护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6

   一、计算机软件着作权归属于自然人。

   二、合作开发的软件着作权。由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作开发的软件,着作权的归属应在合作开发者签订的书面合同中约定,合作开发者没有在合同中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1)合作开发的软件可以分割使用的,开发者对各自开发的部分可以单独行使着作权,但在行使着作权时,不得侵犯整体着作权;2)合作开发的软件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着作权归合作开发的各方共同享有;共同享有着作权的计算机软件由开发者共同协商一致行使着作权,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其着作权权利(转让权除外),但所得收益着作权人之间应当合理分配。

   三、受委托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着作权。受委托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由委托人和受托人在委托合同中确定,没有确定或者确定不明确的,计算机软件的着作权属受托人。

   四、由国家机关下达任务开发的软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由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规定的人享有,未作明确规定的,由接受任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和行使其权利。

   五、自然人在法人或者自然人在其他组织中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软件的着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和行使:1)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2)开发的软件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3)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专门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开发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尽管自然人是开发软件的具体行为人,软件的着作权仍不归自然人所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给自然人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的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着作权属于自然人的,该自然人死亡后,该计算机软件着作权在保护期内,其合法继承人可依《继承法》取得着作权;自然人也可以通过赠与合同取得着作权。

   法人、其他组织因变更、合并、分立,承受该法人、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的法人、其他组织享有其着作权。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7

关键字:云计算;教育信息资源;校际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23-04

一、研究缘由

1.迫切的需求:教育公平驱动教育信息资源的校际共享

随着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公开课程材料计划”至今,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educationalResource)引领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潮流,并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深刻反思。随着世界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加速,在国内,教育公平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促进教育公平,主要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而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本质是校际差距,因此,如何解决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校际差距便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

2.应用的反思:现实困境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校际共享

为了促进城乡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国家从上世纪末开始,相继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班班通工程”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形成了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校校建库”、“农远工程”、“中心建库”等模式,具体分析如表1。

综上综述,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在经历了上述模式后,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差距有了一定的缩小,而且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度也是实现了相应的提升,但是现实城乡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过程中,由于学校参与程度低、资源保护主义倾向严重、资源共享途径和机制不畅等原因所导致适用性资源不足、使用效益低下等现象突出,以致出现城乡教育信息资源不均衡发展,并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因此,构建基于现实需求、校校共建、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教育信息资源“校际共享”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二、研究分析

1.“校际共享”模式的理论思考

教育信息资源“校际共享”模式旨在解决城乡校际资源差距、适用性资源不足的问题,其模式本身具有基于现实需求、校校共建、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特点。

“现实需求”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同时也是建设适用性资源的保证,“现实需求”是指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时要基于城乡区域文化与教育实际的需求,结合当地师生学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进而试图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校校共建”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校校共建”是指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制作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并通过校校共建提高学校参与度并打造覆盖全面的特色优质教育资源库,进而破除校际间的资源保护主义倾向,并通过“共建”达到“共有”;“高度共享”是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高度共享”是指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的双向共享,包括教育管理理念、教育信息资源、教师教研等全方位的教育资源的交流,进而通过全方位的高度共享,促使校际管理水平、资源建设、师资建设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深度应用”是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保证,同时也是其目的,“深度应用”是指通过建设一系列的校际资源应用激励和评价机制,引导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反馈与建设,从而切实保证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

2.云计算技术教育应用分析

云计算技术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云计算的本质是一种服务提供模型,通过这种模型可随时、随地、按需地通过网络访问共享资源池的资源,这个资源池的内容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等,这些资源能够被动态地分配和调整,在不同用户之间灵活地划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云计算技术逐渐形成了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架构即服务)三种服务模式和私有云、公有云、社区云、混合云四种布置模式。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校际共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云计算可以提供一种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模型,通过这种模型每个学校都可以随时、随地、按需地通过网络访问共享的资源,而且这些资源都可以动态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可以保证每个用户都有较高的用户体验。从硬件的角度,云计算技术是一种高性价比的共享解决方案,通过采用网络分发服务的方式,客户通过高速网络即可实现自助式、远程访问云中心资源,从而打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与硬件部署环境的限制,由此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从资源的角度,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类型间的模块化组合,并将“资源池化”,从而促进了资源量的可扩展性和使用的灵活调度;从服务的角度,云计算技术可以通过专业的云平台的设计和维护,实现云计算环境的高扩展性、数据高可靠性,从而使用户可以享受高等级的可衡量的专业服务。正是由于云计算的上述特性,使得教育信息资源的“校际共享”模式实现了硬件简易可行、资源丰富池化、服务专业优质的特点。

三、模式构建

1.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校际共享”的服务模式(图1)

根据教育信息资源“校际共享”模式的特点,本研究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aaS、paaS、SaaS三种服务模式,笔者认为“校际共享”模式的教育云中心服务架构包括基础服务架构、资源库服务架构和软件服务架构。

“校际共享”基础服务架构是整个教育云中心服务架构的最低层,包括对教育云的用户认证管理、存储空间管理、服务器管理、带宽管理、安全性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以校际用户为单位、教师用户与学生用户为主体、存储空间和带宽扩展性较好、网络和信息安全性较高的教育云工作环境。基础服务架构的核心是“网络分发服务”,通过网络分发服务,云计算打破了计算机与相应服务的对应关系,并以网络作为传递服务的途径,用户只要通过客户端,连上网络,就可以享受云计算中心的所提供的服务。因此,云计算通过网络分发服务,打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与硬件部署环境的限制。

“校际共享”资源库服务架构是整个教育云中心服务架构的核心,包括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个性化资源管理平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旨在向用户提供基础教育资源和继续教育资源,个性化资源管理平台旨在为教育用户提供教育资源需求提交、教育资源提供、教育资源管理的自助式资源服务。“校际共享”资源库服务架构的关键是资源的组织方式――“资源池化”。云计算不再以单台的服务器为单位,而是将所有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资源解放出来并且汇集到一起,并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配置能够满足需求的资源组合。资源池化使用户不再关心计算资源的物理位置和存在形式,同时也便于专业人员对资源进行配置。因此,资源池化是实现云服务架构的基础。

“校际共享”软件服务架构是整个教育云中心服务架构的拓展层,包括学生管理软件系统、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和教育管理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校际用户提供集教学、管理、科研一体化的信息深度共享系统。通过学生管理软件,电子档案系统可以建立以学校为单位的包括学籍注册、课程选修、成绩管理、学业管理等学生信息系统,进而方便校际间的数据分析、课程共享、培养交流等;通过教学管理软件,运用电子教案系统,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库的资源,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进而设计出满足自身教学环境的课件,运用学生综合素质测试系统,可以创新学生评价,引导学生的特色培养;通过教育管理软件系统,借助在线会议系统,可以实现校际间的教育理念、教师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等信息的实时交流,促进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借助家校互动系统,可以增强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育人工作的完善。

2.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的“校际共享”的参与模式(图2)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实行学校用户为一级用户、教师和学生用户为二级用户的双层参与主体架构。基于双层的主体架构,既有利于学校用户从整体的层面统筹资源建设、软件管理和参与体制,同时又方便教师和学生对个性化的资源需求及软件使用进行管理。学校用户主要负责整合学校内部的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的资源的需求并将其提交到教育云资源库中心,又负责承担教育资源库中心的资源建设规划并组织教师用户进行资源开发建设,同时,学校用户还负责承担校际间和家校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用户可以利用自己的个性化管理平台,向学校用户提交资源需求和使用共享的资源,同时利用教学管理软件进行资源的开发。学生用户主要利用用自己的个性化用户平台,向学校用户提交资源需求、使用共享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

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包括资源需求、提交资源规划、使用共享资源、评价共享资源四个系统化步骤。首先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向学校用户提交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需求,然后学校用户整合学校内的资源需求并向教育云资源库中心提交,同时根据本校的学科特点和教师特长从教育云资源库中心领取其他学校所提交的资源建设需求,并组织本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资源的开发。教师和学生用户通过使用共享的教育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从而对资源进行反馈,并促进资源建设方的学校对资源的进行更新和完善。

从软件使用的角度,包括学生管理软件使用、教学管理软件、教育管理软件使用三个层面。学校用户利用学生管理软件对本校的学生进行电子化的系统管理,并利用教育管理软件开展校际间和家校间的信息交流。教师用户可以通过教学管理软件,运用电子教案系统,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库的资源,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进而设计出满足自身教学环境的课件,运用学生综合素质测试系统,可以创新学生评价,引导学生的特色培养。

从参与机制的角度,使用、评价与激励机制三方面有机统一。教育云中心充分发挥可衡量的运作优势,根据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使用云中心的情况,构建使用、评价与激励三结合的参与机制。根据教师与学生用户的浏览数量、评价数量等进行统计,并针对不同的数量等级开展资源与软件方面的延长使用时间、扩大使用权限等激励措施。

3.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校际共享”的运行模式

在物理结构上,实现了区域中心布局、网络分发服务。基于“云计算”的“校际共享”模式,其核心是“校际共享”教育云中心。教育云中心采用网络分发服务的方式,客户通过客户端和高速网络即可实现自助式、远程访问云中心“资源池”中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教育资源等,享受无差别的服务。云计算的物理架构打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与硬件部署环境的限制,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与相应服务的对应关系,同时,对于学校来说,既免除了配置和维护服务器的费用、时间和人员,同时又可享受专业级别的网络资源共享服务,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资源共享中“资源孤岛”现象的存在。

在资源建设上,实现了校校皆为主体、建设与使用相结合。在“校际共享”模式中,资源建设以本土建设为主、外部建设为辅,各个学校在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专长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应基于城乡区域文化与教育实际的需求,并结合当地师生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进而建设满足当地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特色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并通过校校共建提高学校参与度,并打造覆盖全面的特色优质教育资源库,进而破除校际间的资源保护主义倾向。同时云计算平台会对访问记录、浏览时间、资源提交数量等保持实时跟踪,并将这些信息以可量化的指标反映出来,基于这些指标,云计算平台根据教师用户和学校用户的资源贡献的量和资源使用程度来决定其使用的范围、类型和数量,从而实现建设与使用相结合、以建设促应用。

在资源共享上,实现了个性化使用、双向深度共享。对于个人用户,云计算后台架构可以充分利用强大的运算能力,为使用者建立个性化的使用平台,融合资源管理、课件制作、在线会议、电子档案管理、学生评价等多位一体功能,从而获得更高效的个人使用体验。对于校际用户,利用云计算的资源库中心和软件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双向深度共享,包括教育管理理念、教育信息资源、教师教研等全方位的教育资源的交流,进而通过全方位的高度共享,促使校际管理水平、资源建设、师资建设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参考文献:

[1]徐立冰.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揭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张栋科.统筹城乡发展中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雷万云.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朱近之,岳爽.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平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5]张辉.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资源和平台建设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5).

[6]杨玉宝,廖宏建.泛在学习视角下的教育云资源建设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4).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8

迎着阻力前行

协鑫集团是一家专注于清洁能源与新能源发展的综合能源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非公有制电力控股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制造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协鑫集团已经构筑起光伏、电力、新能源、集成、天然气和金融六大业务群组,拥有资产总额近1000亿元。

协鑫集团很早就意识到了财务共享对于集团企业的重要性。协鑫集团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刘东红介绍,在2010年开始多元化发展时,协鑫集团就开始考虑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并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提上日程。

值得一提的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强调将相对重复并且业务量较大的会计处理交由财务共享中心完成,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财务业务效率,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并且使得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更加关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参与业务、运营分析。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集团管控事业部总经理付建华强调,作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协鑫集团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之初就将实现管理规范化和节约成本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考量标准。

2010年7月,协鑫集团启动电力板块的财务共享调研,并制定上线计划和共享服务制度。当时协鑫集团首先将位于徐州的9家企业接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先统一这9家公司的软件的单据模板、规范操作流程。同年12月,协鑫集团电力板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搬迁至南京,共享服务范围扩大至13家。

2012年4月,协鑫集团电力板块财务共享中心搬到苏州,业务向其他板块扩充。目前,协鑫财务共享中心正式更名为协鑫集团共享服务平台,已经为集团内181家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这个过程是比较艰辛的。特别是在前期,我们是在大家不认可的情况下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刘东红指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之所以难,是因为这关系到财务管理模式的大转型,而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因而大家在观念上很难接受。再加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幅度加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有些下属公司难免会抵触。

因此刘东红认为,这时候企业一把手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认知和重视,以及企业的执行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说,徐州地区的企业要接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他们相应的财务人员到苏州的中心工作,但当地的财务人员有的不愿意到苏州,当地企业的领导就重新调整这类人员的工作。

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

正是因为有强有力的集团决策支持,协鑫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推进早已步入正轨。作为拥有近千亿资产的民营企业,协鑫集团的业务板块不断增加,新公司纷纷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标准化、高效的服务为协鑫集团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刘东红认为,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带来最大的价值就是实现集团财务核算体系的标准化。在此之前,协鑫集团下属近300家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各唱各的调,即使同一项业务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使得财务效益难以衡量,企业之间无法进行对标,集团也无法发现企业间的差异。而采用统一标准后,一旦发现较大的差异,软件系统会发出警示,相关人员会因此进行专案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加以改进,从而推动企业强化成本控制,优化财务管理,真正做到以数据推动管理进步。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新公司成立时,财务体系的构建变得非常容易,很多基础的财务管理工作都可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完成。“新成立的公司(在财务核算方面)不用过多考虑,新公司只要在财务部门设立一个财务总监和一个财务助理两个岗位就可以了。”刘东红说,“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后,新公司很容易就实现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刘东红说,“现在新成立的公司都争先恐后申请接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经过5年的发展和创新,协鑫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逐渐成为集团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集团财务管理团队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不仅如此,协鑫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独立的法人,通过付费的方式服务于整个集团,从原来的成本中心变成一个利润中心。

软件平台至关重要

刘东红认为,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顺利运行,与用友网络提供nC产品的支持密不可分。在她看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否顺利运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撑其运行的软件平台是否合适,因此协鑫集团在软件平台的选择上格外谨慎。

据悉,协鑫集团与用友网络的合作由来已久,但是在2005年至2006年,协鑫集团一度希望采用某国际厂商提供的eRp产品,后因某些原因应用失败后,又转回来应用用友nC。刘东红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用友nC能够较好地满足协鑫集团当时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用友nC界面友好,用户的接受度较高。

刘东红非常看重软件界面的友好性,因为如果界面不够友好,很容易打消用户的积极性,因而加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推进的难度。

不容忽视的是,作为本土管理软件的龙头企业,用友网络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早在2007年用友网络就承接了国泰君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此后,中国移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国旅、江西双胞胎、重庆左师傅和河南天伦等都采用用友nC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支撑平台。

不过刘东红坦言,正是因为软件平台至关重要,因此如今软件也成为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是协鑫集团各个业务板块采用的软件版本不一,因此财务共享中心时常要面对版本切换的问题。因此,统一软件版本成为刘东红带领下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的的当务之急。统一将软件升级为用友nC的最新版本nC6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选择。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9

关键词:校企互动;软件技术;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3文献标识码:B

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推进,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资源课网站和特色专业展示网站都相继建成,教学资源库平台也层出不穷,但多数网站资源共享性差、学习性不高,多为建设成效的展示平台,不能够作为共享、共建、共用的信息化平台来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应该探索新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形式,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州太仓,以“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著称,并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该院的软件技术专业率先总结校企合作经验,针对专业内容需求,探索一种“校企互动”教学资源库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师生和兄弟院校共享需要。本文主要来讨论一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1“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过去教学资源库多数是学校单方建设和管理,教学资源缺乏真实性、行业标准和规范化,教学资源的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多数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除了课件、教学资料和项目外,其它典型的资源缺乏,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案例型资源,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通用性不够,原因是企业资源没有真正被嵌入,企业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中,因此,构建一个校企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是解决教学资源缺陷的最有效地途径,校企互动模式下进行教学资源更新和共享,多方动态更新和丰富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满足精品资源共享的要求。

2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建设思路

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校企互动更新教学资源,校企互动在线指导网络学习,校企互动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共享。

2.1构建多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中大型综合网络系统开发技术,构架基于多层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平台,设置学校和企业两级系统管理用户,为后期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和管理服务[1]。

2.2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框架模型和内容模块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技术特点、行业规范和标准、师生现状进行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框架设计、内容模块划分和版面设计,实现层次化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模型,为后期一站式的教学资源建设、更新和管理奠定基础。

2.3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

校企研讨和约定,共同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作为约束校企双方主动做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激发企业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热情。

2.4校企互动建设和管理教学资源库平台

校企在线互动建设教学资源库,及时改进和更新教学资源库,定时提供学生在线资源下载和学习服务,共同管理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模块内容,相互促进的管理好整个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2]。

2.5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和共享实现

探索校企联盟、校际合作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本着贡献资源、共享资源的原则,校企、校际共建、共享平台资源,形成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共享联盟。

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

目标

围绕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依据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标准和规范,建成校企互动、校际合作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标准化、真实化的建设、管理和共享,面向广大师生,服务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提供及时、真实、标准、完善、规范的教学资源[3]。

4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

内容

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一下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内容。

4.1分类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整合技术流程和规范,划分课程模块,可以将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分成后台数据库技术、基础编码技术与规范、网络版系统设计与编程技术、手机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几个内容模块,每个模块分成课件、视频、微课、教材、项目资源、优秀成果、基本课程资源和标准等。

4.2在线设计多层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C#或是JaVa高级编程和开发技术,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系统架构,将各课程模块、内容模块进行在线版面设计和流程界定,采取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和智能化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功能划分和设计,并完成功能编码与性能测试,为后期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傻瓜式无码操作服务。

4.3校企互动建设专业教学资源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建立校企互动建设教学资源的工作机制,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资源,尤其实现企业远程控制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更新服务。企业可以修善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的仿真体验平台[4]。

4.4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共享和共建

教学资源不仅是校企互动建设,更重要的是共享,而共享主要面向不同学校的师生,为了更好的共享资源,就要有更丰富的资源,因此,校际可以结成联盟,参与共享教学资源的学校也要及时上传分享自己的特色资源,形成一种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校际联盟建设平台。

5总结

教学资源的真实性、标准化、岗位规范化,都要求教学资源企业元素增加,必须采取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方式,调动企业愿意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研究了校企互动教学资源建设思路和内容,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教学资源共享是落脚点,而校际合作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将是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葛建中.关于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若干思考[J].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2010,(11):99-102.

[2]杨正校.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技术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2013(1):63-65.

[3]李洛,古凌岚,汪清明.“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12-15.

[4]孙丹东.建设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探析[J].教育论坛,2011(01):96-97.

作者简介:

许戈(1983—),男,在读硕士,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

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应用、数据库等研究.

共享软件的开发篇10

关键词:自由软件

在95年11月武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会上,首次公开进行了本专业的自由软件展示与交流,尽管会议上提供的自由软件只有4个,但都是些实用性强的软件,与会代表争相自由拷贝,气氛异常活跃,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特色。《会议纪要》认为:自由软件的广泛交流,体现了信息社会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抛弃了传统封闭的小农意识。封闭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交流才能发展,这是我们计算机应用事业的保证。

什么样的软件是自由软件?自由软件与商品软件是什么关系,本文便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

1.软件按商业性质分类

如果按软件的商业性质来分类,大致可分为商品软件、自由软件、共享软件和转让软件等四大类。现分述如下:

1.1商品软件

所谓商品软件,是将软件当成商品出售,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一般来说,商品软件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用户群,有一定范围的销售网络,有较为健全的咨询和软件维护技术队伍,有开发队伍不断地进行软件升级。

按国家规定,要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软件首先要经过国家或社会普遍公认的软件评测机构(如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质量认证。认证的标准和依据是国家有关标准或行业标准,例如:GB8566-88、GB8567-88、GB9385-88、GB/12504~12505-90、GJB437-88等,同时还应取得beta测试版用户的测试报告。

软件是逻辑产品而不是物理产品。软件生产集中于开发而不是制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智能的高效率的发挥。软件是看不见(或读不懂)摸不着的以磁盘、磁带、光盘等记录/读取介质为载体的计算机程序编译代码。鉴别软件的优劣、功能的强弱、使用的价值等等,可按国家对软件开发的规范标准组织评审,或由国家专门的软件评测中心进行评测。对于应用软件来说,笔者认为最权威的鉴定和评测是软件的直接使用者­---用户。

软件能否形成商品,当然要看是否具备商品的一些基本特性,要看是否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即是否具备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形成商品的软件,要有极强的商品意识和版权保护,这是无庸置疑的。而不能形成商品的软件,又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开发难度大专业性很强用户很少的软件,或为特殊要求而开发的软件,或研究课题在理论上还不成熟的软件。例如控制卫星发射的软件或高精尖科学研究的专门软件,既不会卖,一般用户也不会买,显然不是商品软件。又如为一种新的尚未越过探讨阶段的结构设计理论而编制的软件,至少在新理论未经实践检验没有被广泛承认尚无规范认可阶段,不是商品软件。还有一些专业性软件,标准化程度低,规范性差,软件维护困难,没有售后服务,仅仅是单位之间的有偿引进或转让,自然也算不上商品软件。

另一类是开发难度不大,多为个人单干开发的小型软件、小工具、单一功能的小程序块等,反映出程序设计中的一些技巧和经验,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如果没有经过包装,用户不多,也很难形成规模性的商品软件。

1.2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freeware)又称免费软件,由国外类似活动中freeware一词转译而来,指经软件作者同意或软件版权所有者授权,免费提供给用户的非商业性质的软件产品。自由软件可以有著作权(版权)或无著作权。

有著作权的自由软件,其作者声称版权所有,但免费或收取很少的费用提供给用户,让人几乎没有限制地使用或拷贝或与他人分亨,一般不公布源程序代码(一些公开发表源程序代码的短小程序当然也属于自由软件)。例如许多国内外广泛流行的磁盘拷贝、磁盘文件管理、硬件测试、文本编辑器、文件图形格式转换等等工具类软件,internet网络BBS(电子公告板)上可随时下载的软件,以及许多商品软件的低版本、演示版、教学版、简版等软件,均属于此类。另外,国内的一些优秀汉字系统如王码wmDoS5.0以及后来升级的6.0和8.0、UCDoS3.0简版、UCDoS5.0试用版、213L等,还有一些汉字输入法、办公排版系统等,亦为有版权的自由软件。96年初,深受用户喜爱的中文优秀制表软件CCeD的版权人朱崇君先生宣布难以忍受软件销售70%的收入被销售商拿去的现实,将正在热销的CCeD5.0以CCeD5.03版本加入到有版权的自由软件行列而成为96年中国软件行业和用户们议论纷纷的重大新闻之一。

没有著作权的自由软件,是指在软件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的大批标准的子程序和常用模块,它们已经在很多软件产品中被多次使用过,或被收入教科书和公开出版的源程序代码集中,实际上已经弄不清是谁原创的,即已不清楚谁是版权人。还有一些软件,其开发者在发表时公开声明放弃版权,供社会公众自由使用,对于这些已经成为社会公共财富的软件,在开发中使用是不会构成侵权的,可放心引用。

1.3共享软件

共享软件(英文:shareware)有别于自由软件,需收一定费用,但仍为非赢利软件。共享软件所收费用仅限于资料的成本费和发行费。共享软件鼓励用户自由拷贝,自由应用,软件不加密,如果喜欢该软件,有义务向发行公司注册,只需付很少的注册费就可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以及进行技术交流,发行公司所收取的少量的注册费也仅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支持该软件。例如近来到处做广告的"王特绿色miS4.0"和"雅奇miS6.2"属于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编程一类的大型软件,可以减少应用系统大量的编程工作,也推出了共享软件版本。

1.4转让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