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1:49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1

>>基于LBS的网络窄告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浅谈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液压节能技术的工程机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基于当前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广西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饮料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LBS发展现状及理性看待未来市场机会林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海洋特种船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讨论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浅析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6]陶闯.LBS市场发展趋势和挑战[J].卫星与网络,2012(10):31.

[7]艾瑞咨询集团.2014年中国综合类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市场行业发展报告[eB/oL].(2014-11-27)[2016-03-30].?from=search.

[8]王韫文.软件的价值[J].电子世界,2014(16):339.

[9]卞晨洁.国内LBS市场日渐火爆提升用户粘性成当务之急[n].通信信息报,2011-08-24(B12).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计算机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都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快捷、舒适和文明。此外,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

(1)向“高”度发展。体现在计算机的主频上,随着主频的逐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会越来越稳定,速度会越来越快。英特尔公司已经研制出能集成超出10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也就是说一台计算机不止使用一个处理器,可能会用到几十、几百甚至更多的处理器,即并行处理,截止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性能最高的通用机就采用了上万台处理器。而专用机的并行程度又要高出通用机,其关键核心技术是操作系统,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高效能的使很多计算机之间产生联系,实现处理机间的高速通信,另一方面是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计算机,并使之互相配合、协调工作。

(2)向“广”度发展。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成为个人常用之物,可以说人手一台。向“广”度发展指网络化范围的扩大以及向各个领域的逐渐渗透。到那时,计算机就会无处不在,像现在的发动机一样,应用于所有电器中,你家里的电器不管是冰箱、洗衣机还是笔记本、书籍等都已电子化。说不定多少年后学生用的教科书也被淘汰,被和教材大小一样的笔记本计算机所代替,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查阅、记录所需的资料。有人预言未来的计算机如此普及价格就和买一本书一样便宜,还有一次性使用的,用完就可以扔掉,它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用、最方便的日用品。

(3)向“深”度发展。即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比如说,如何把网上丰富的、有用的信息变为己有,如何使人机更好地互动等,这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研究的主要课题。所谓人工智能,即计算机的智能成分占主要,会具备多种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到那时,人们可以与计算机自由交流,用手写字输入,甚至可以用表情、手势和计算机沟通,人机交流方便、灵活、快捷。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交互设备也已经发明出来,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方面。同时,信息将实现永久性存储,百年存储器正在研发当中,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几个具体发展趋势

1.巨型计算机的研制与应用

巨型计算机通常运算速度非常快、储存空间和功能强大的特点,通常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百亿次以上,内存容量在几百兆字节以上。巨型计算机在天文、气象、地质、航天、卫星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巨型计算机的发展水平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计算机结构、软件和硬件理论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计算机的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计算机就是指那些利用平行处理技术对计算机中的多个数据或指令,同时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计算机。这种智能化计算机利用多个处理器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其运算速度非常快。在一些非常高端的技术行业中,经常会需要利用智能化计算机对一些复杂繁琐的数据进行推演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时间和成本,从而提升这些高技术行业的工作效率。在进行计算机的智能化开发过程中,相关的研发人员往往会从人脑的特点出发,从而使计算机变得更加人性化,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智能化。

3.高性能新型计算机的发展

(1)量子计算机。计算机专家已经根据量子学理论知识,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完成了4个“锂离子”量子的缠结状态,这一成果体现了人类在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上已经更上一层楼。

(2)光子计算机。传统计算机的数据信息运算和处理都是通过电子手段来实现的,但光子计算机则是由光子技术来进行的,光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计算机导线互联方式转变成为了光互联的形式,运算方式也变为了更为现代化的光运算方式。所谓光运算就是指各种数据信息是由不同波长的光表现出来的,光运算可以对各种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更加快速的处理分析,当前光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有着非常快速的增长趋势。

(3)纳米计算机。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只有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正在研制一种连接纳米管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连接的纳米管可用作芯片元件,发挥电子开关、放大和晶体管的功能。专家预测,10年后纳米技术将会走出实验室,成为科技应用的一部分。纳米计算机体积小、造价低、存量大、性能好,将逐渐取代芯片计算机,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4.超微技术领域的生物计算机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物计算机就已经投入研制了,这种计算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生物芯片,由生物工程技术中所产生的“蛋白质分子”组合构成。在这种生物芯片中,信息是以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其运算速度快的惊人,几乎相当于普通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十万倍,且具备强大的储存空间,而其能量消耗仅为普通计算机的十分之一,这种生物计算机的优势作用显而易见。由于蛋白质分子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它可以通过自我组合而合成新的微型电路,这样就使得计算机具备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因此被称为生物计算机。根据现在的生物计算机技术发展来看,预计将在不久的未来,制造出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就能检测、处理、储存、分析、传输数据信息的分子元件。

总之,从第一代计算机的问世到现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因其低成本高效率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随着社会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更新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人性化、高效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邱志明.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梁平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年际间变化

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06-0025-03

1引言

重庆市梁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平行峡谷区,兼有山、丘、坝多种地貌,幅员面积约1892km2,其中中部有一块面积超过100km2的平坝,这是古代湖泊沉积形成的,号称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一大平坝。梁平县属于亚热带暖湿气候,雨量充沛,农耕条件在渝东北地区相对优越,是重庆市产粮大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productivity,npp)是指在自然的环境条件下,植物群落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形成的有机质干物质量。npp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形成和能量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2]。在重庆市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机遇下,开展梁平县的npp的历史变化状况研究,对于巩固现有的农业资源,开发新的天然资源,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以及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于1955―2013年逐月气候数据来源于梁平县气象局,包括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等指标。npp的测算有气象数据模型、遥感数据模型等计算法,本研究采用基于气象数据的气候生产力模型,在众多的气候生产力模型中,周广胜模型在中国适应性最高[3-4],因此本研究计算方法采用周广胜模型计算梁平县59anpp,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npp=RDi2?r(1+RDi+RDi2)1+RDi(1+RDi2)?e-9.87+6.25RDi](1)

[RDi=(0.629+0.237peR-0.00313peR2)2](2)

[peR=58.93Btr](3)

[Bt=t12](4)

式中:npp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t・hm-2・a-1);r为年降水量(mm);RDi为辐射干燥度;peR为可能蒸散率;Bt为年平均生物温度(℃),t为0℃的月均温。

采用SpSS软件分析npp与r、Bt、相对湿度(RH)、风速(u)、日照时数(n)、最高温度(tmax)、最低温度(tmin)等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影响梁平县npp的关键气候因子,并阐明它们之间的年际间变化趋势。

3结果与分析

3.1npp和气候因子多年均值计算结果显示,1955年以来,梁平县多年的年均npp数值为11.357t・hm-2・a-1(表1),这一结果比全国常绿阔叶林npp实测的10.17t・hm-2・a-1稍高,但在张锐等研究者报道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常绿阔叶林npp实测值4.07~13.4t・hm-2・a-1的范围内[5]。

3.2npp与气候因子相关关系通过SpSS软件计算得到npp与7种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npp与年降雨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之间是显著正相关,且年降雨量的相关系数较高,这说明在梁平县年降水量越充足,以及相对湿度越大,日照时数越小,梁平县的植物群落积累干物质能力越强。npp与年平均日照时数之间为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日照时数越高,梁平县的植物群落累积干物质能力越差,这也显示了本地的植物群落更加喜欢阴凉的生态环境。npp与年均生物温度、年平均风速、年平均最高温度、年平均最低温度这四个气候因子均为负相关,但是达不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3.3npp与气候因子年际间变化通过图1a可以看出,梁平县npp年际间波动很大,其中1982年出现了最大值,且在1982年前后两个时间段显示不同的变化趋势。1982年以前npp呈现上升的趋势,每年增加0.0567t・hm-2・a-1,相关系数R为0.472,1982年之后为微弱的下降趋势,每年下降0.0197t・hm-2・a-1。图1b中梁平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波动也很大,由于降水量与npp之间0.989的高度相关,其变化趋势与npp高度一致,也是在1982年出现了最大值。其中1982年以前每年增加13.615mm,相关系数R为0.468,1982年之后橄陆登魇疲每年下降7.473mm。根据npp在1982年前后的差异变化,将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年际间变化也于1982年分段,由图1c可以看出,相对湿度在1982年以前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每年增加0.0567%,而1982年后则为下降的变化趋势,每年下降0.1571%,相关系数R达到0.621,这种相对湿度降低的变化趋势可能与全球气候暖化变化的趋势有关[6]。由图1d可以看出,日照时数在1982年之前是下降的变化趋势,每年下降0.0197h,1982年后为微弱的上升趋势,每年增加0.01h。

4结论

1955―2013年梁平县的年均npp数值为11.357t・hm-2・a-1,标准差为0.886t・hm-2・a-1,npp年际间变化波动大,但是在1982年达到最大值之前为上升的变化趋势,1982年之后为微弱的下降趋势。npp与年降雨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之间是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日照时数之间为显著负相关。在全球暖化的气候背景下,梁平县npp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梁平县的农业生产和自然资源保护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今后要制定并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技术,通过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挥梁平县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代述.重庆梁平:农业转型升级生态涵养加快[J].南方农业,2014(2):30-35.

[2]王宗明,梁银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20(2):104-107.

[3]周广胜,张新时.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J].植物生态学报,1995,19(3):193-200.

[4]苏清荷,安沙舟,赵玲.基于5种气候生产力模型的天山北坡主要草地类型npp计算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9):1786-1791.

[5]张锐,罗红霞,张茹蓓,等.重庆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价[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2):40-46.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4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材料为羊角椒不育系o-6、o-9及其保持系,由吉林农业大学辣椒课题组提供,待在其盛花期时按形态特征分为5个等级[9](表1),采其花蕾进行试验测定。

1.2试验方法

于盛花期采摘分级后的花蕾,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G-250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采用酸性茚三酮比色法测定,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SoD活性采用氮蓝四唑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采用tBa法测定[10]。

1.3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和DpS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小孢子发育各时期可溶性糖含量

辣椒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图1),在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不育系,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随着花蕾的发育,可溶性糖含量在两系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四分体时期最高。不育材料o-6与不育材料o-9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但o-9变化幅度较小。

2.2小孢子发育各时期可溶性蛋白含量

辣椒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示(图2),不育材料在各时期花蕾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其保持系。随着花蕾的生长发育,各材料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可溶性蛋白在造孢细胞时期含量最高,在成熟花粉粒时期含量最低。不育材料o-6各时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o-9。

2.3小孢子发育各时期游离脯氨酸含量

辣椒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图3),在造孢细胞时期不育材料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保持系,但随着花蕾的生长发育,不育材料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保持系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则迅速积累,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在花粉粒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虽然2种不育材料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o-6各时期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o-9。

2.4小孢子发育各时期mDa含量

辣椒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图4),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材料中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保持系,且丙二醛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花粉粒成熟期含量又有所升高。不育材料o-9的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不育材料o-6。

2.5小孢子发育各时期poD活性

辣椒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图5),在造孢细胞时期不育材料与其保持系花药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很接近,但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材料花蕾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而其保持系花蕾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从四分体时期开始,不育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保持系,在花粉粒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但不育材料o-6在单核小孢子时期的poD活性稍有减弱。

2.6小孢子发育各时期SoD活性

辣椒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图6),保持系各时期花蕾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不育系。随着花蕾的发育,保持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不育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在四分体时期时期发生转折。不育材料o-6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虽与o-9相同,但花蕾各时期SoD活性均高于o-9。

3结论与讨论

在小孢子发育的各个时期,不育系花药中可溶性糖含量低于保持系,与李莹莹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刘金兵等[12]则证明,可溶性糖含量无论是叶片还是花药中,均为保持系高于不育系。花药中多糖对小孢子发育极为重要,它既是细胞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积累的营养物质,还作为其发育过程中的信号物质,碳水化合物与材料不育有直接联系。邓明华等[13]研究发现,不育系辣椒小花蕾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中花蕾、大花蕾的含量高,但保持系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升高。但本试验不育材料在小孢子发育各时期花蕾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其保持系。随着花蕾的生长发育,各材料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测定结果与逯红栋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花药和花粉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不仅为花药和花粉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而且还作为信号物质影响花药和花粉的发育[15],不育材料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其保持系低,说明不育材料的不育性可能是由于可溶性蛋白的缺乏造成。

本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造孢细胞时期不育材料花蕾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保持系,但随着花蕾的生长发育,不育材料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保持系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则迅速积累,明显高于不育系,在花粉粒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与逯红栋等[14]、刘金兵等[12]的结论一致。前人研究表明,游离脯氨酸是影响小孢子正常发育的关键因素,能够为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提供必需的能量及氮源,还能直接参与合成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6]。palif[17]认为,花药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育性呈相关,并提出可作为花粉的育性指标。本试验不育材料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减少可能是致使其不育的原因。

丙二醛(mDa)是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mD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膜脂受破坏的程度。李莹莹等[11]研究认为,在不育系中,随着花蕾发育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本试验结果显示,不育材料小孢子发育各时期的mDa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保持系,与安岩等[18]在胡萝卜(Daucuscarota)上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花蕾发育,mDa含量在不育材料和其保持系中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花粉粒成熟期又有所升高,说明mDa的含量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与彭婧等[19]的结论

一致。

辣椒小孢子在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保持系各时期花蕾中SoD活性均高于不育系。随着花蕾的发育,保持系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不育系S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在四分体时期时期发生转折,与李莹莹等[20]研究结论相同。

在小孢子发育的各个r期,不育材料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大于可育材料,与邓明华等[5]发现在花药发育的任何时期不育系poD活性均高于可育系结果一致,但李莹莹等[11]得出相反的结果。本试验在造孢细胞时期,不育材料与其保持系花药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接近,但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材料花蕾中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其保持系花蕾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oD是一种复杂成分的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许多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poD)与内源激素代谢息息相关,其活性与植物体内iaa呈负相关,若poD活性增强,iaa含量就会降低,导致新陈代谢紊乱,营养物质积累停止,造成小孢子败育[21]。本试验结果显示,不育材料花蕾在小孢子四分体期poD活性明显高于保持系,推测酶类活性的增强致使花粉粒内新陈代谢紊乱从而造成雄性不育,对这一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泽良,胡开林,党选民,等.基因工程雄性不育及辣椒杂种优势利用[J].辣椒杂志,2006(1):9-12.

[2]黄炜.辣椒雄性不育系两用系创制及其不育机理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martinJa,CrawfordJH.SeveraltypesofsterilityinCapsicumfrutescence[J].JamSocHorticSci,1951,57:335-338.

[4]petersonpa.CytoplasmicinheritedmalesterilityinCapsicumannuumL.[J].amnat,1958,92:111-119.

[5]邓明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理机制及亲缘关系

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6]黄厚哲.植物生长素亏素与雄性不育的发生[J].厦门大学学报,1994,23(1):82-96.

[7]孙立全,霍治军,常彩涛,等.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及脯氨酸等含量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18(4):39-41.

[8]刘金兵,侯喜林,王述彬,等.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及其保持系花药中游离氨基酸含量[J].江苏农业学报,2006,22(1):68-70

[9]李国琴.辣椒雄性不育花器官败育特征的研究及辣椒

CaCp26的cDna的克隆和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0]张治安,陈展宇.植物生理生化试验技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11]李莹莹,魏佑营,张瑞华,等.辣椒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物质代谢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3):134-137.

[12]刘金兵,侯喜林,陈晓峰,等.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J].园艺学报,2006,33(3):629-633.

[13]邓明华,邹学校,周群忻.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6):492-494.

[14]逯红栋,巩振辉,黄炜,等.9个辣椒雄性不育材料花蕾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32-835.

[15]韩璐,王晶,郑蕊.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1(18):206-208.

[16]朱广廉,孙超,曹宗巽.太谷核不育小麦可育花药内游离脯氨酸的来源、利用及与不育花药败育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1985,11(2):122-129.

[17]palifG.theprofinecontentoffertilityofthepolleninbreedmaizelines[J].actaBetacadSci,1981,27(2):179-187.

[18]安岩,沈火林,乔志霞.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分析[J].中国瓜菜,2008(1):3-7.

[19]彭婧,巩振辉,黄炜,等.辣椒雄性不育材料H9a小孢子败育机理[J].植物学报,2010,45(1):44-51.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纸质刊物;电子刊物;优势

刊物,百度解释为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一般名称固定,按顺序编号,装订成册,即登载各类作品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发展到今天,刊物不止有纸质刊物,还有电子刊物。

一、纸质刊物仍然有其市场

1.纸质刊物的优势

长期以来,传统的纸质媒介使人们形成了阅读习惯,一些读者对印刷型刊物仍情有独钟。纸质媒体使人们处于被动方式接受信息,但却让人觉得省心。即便是在年轻人群体中,都会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认为网上的信息太多,不知道该从何处看起。作为纸质媒介的一种,纸质刊物仍然有市场。

纸质媒介在读者心目中所带来的正式感和权威感仍是其他媒体途径所不可替代的。通过300多年发展历程的磨练,纸质媒介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已经相当成熟,这种成熟贯穿至搜集资料、编辑、印制、出版、发行等每个程序。纸质刊物站在纸媒的立场上,‘有合理化的装帧设计、精美的印刷等,除了刊物的内容价值,还产生了视觉美感的艺术价值,另外还附加收藏价值,这些都是电子刊物所不可比拟的。

纸质刊物作为传统的媒体,受到不同年龄人群的喜爱,它以携带方便,易于传阅等条件在读者中受到欢迎。

2.纸质刊物的缺点

纸质刊物周期慢,容量小,不利于信息流通,不能共享信息。比如学术类刊物,也许等到文章出来时,许多观点都已经落伍了,也无法满足目前中国学术文章大量发表。

纸质媒体是最具传统意义的媒体,但在现代社会中,它已有了危机。危机在于媒体之间竞争激烈、读者流失等等。各种纸媒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的改善自身,比如《纽约时报》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体结合,开设了《纽约时报》的网络版,之后各家纸媒纷纷效仿,都开设了网络版。

二、电子刊物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发展,电子刊物逐渐登上媒体舞台,并以其便捷的检索功能、超大的数据容量、飞快的消息上传功能、资源共享、节省资源等优势迅速占领媒体市场。

1.电子刊物的优势

首先,方便快捷。

电子刊物是一种可以在线阅读又可以下载收藏的刊物,即使网络不能上网也可以离线浏览,存在笔记本里,在火车、飞机、酒店等任何场合都可以阅读。

电子刊物在网络中可为受众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它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自己配备的检索引擎,还可以通过限定搜索相关资源的范围,进而使搜索结果更能符合读者需求。电子刊物中信息可以永久性储存,并且能跨地域、跨时间、跨人群,实现文字、图片和影音等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为受众提供方便。

其次,成本节约。

电子刊物不用承担印刷成本,还可以有效降低宣传投入。以电子杂志为例,它根据体现形式及页数核算价格,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比起印刷和电视广告,其费用显得微不足道。相对于印刷性刊物,电子刊物给广告商带来了更多的点击量,广告商看好电子杂志里面插入的链接、视频、音频以及互动项目。

同时,电子刊物不像纸质刊物在制造过程会产生大量污染,电子刊物更符合当今提倡的环保主题。

再次,制作门槛较低。

电子刊物的制作并不是只有专业公司才能做的,它门槛较低。以电子杂志为例,只要制作者对Flash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专业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网上还有专门的素材库、模板可供下载,这样完全可以制作出品质优秀的电子杂志。且发行流程也非常简单。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要拥有电脑,能够上网,就能创办自己的电子杂志,将自己整理的信息分发给订户。

第四,受众参与互动。

电子刊物可以使受众在阅读的同时,拥有评论和发表自己文章的权利。互动性的增强越来越能赢得现代人需要,这是纸质刊物所不具备的。而且电子杂志传播速度很惊人,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在互联网的大规模传播。

2.电子刊物也有缺点

虽然电子刊物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印刷文字的权威和认可度依然无法取代。网络媒体在知识产权的认可上也远远无法与纸质媒体相提并论。

我国的电子刊物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是简单的模拟纸质刊物,Xplus的总经理夏鸿就曾直截了当地对《赢・生活》记者表示,“目前电子杂志最大的缺点是形式大于内容,再就是内容同质化严重。”

3.电子刊物是刊物媒体的发展趋势

纸质刊物与电子刊物在目前的阶段各有所长,但是显而易见,未来发展的趋势应以电子刊物为主。中国电子杂志在线阅读发行第一品牌(p010)有7400万注册用户,同时在线71万,并以每日超过18万新注册用户的速度不断增长,汇集了中国90%以上的宽带用户,是国内用户数最多、杂志下载量最大的顶级电子杂志传播分享平台。其旗舰杂志((pocdzine>>就有570万读者,比传统杂志的阅读者高出很多。由此可见,电子媒体有很大的市场,应该作为未来刊物媒体的发展方向。

在学术类刊物中,电子刊物是让学术走向民间的重要之路,也是让真知灼见早日引导民众及社会潮流的必要选择。目前一些民间电子刊物,发展势头飞速,成为这一领域的生力军。鉴于发展趋势,有关部门应早日将民间电子刊物纳入学术评价体系。

电子刊物要办好,就要求编辑们有整合电子技术的能力,这也许是目前电子刊物受制约的瓶颈,尤其是45岁以上的刊物主编大部分与信息时代的技术不合拍。电子刊物未来的发展之路仍然需要努力。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刊物以网络为载体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是纸质刊物不会随之发展而在短时间内消失。电子刊物的优势显而易见,未来的刊物媒体发展大趋势应该以电子刊物为主,且电子刊物的发展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汤锦波.谈中外学术期刊的差异及我国学术刊物的发展方向[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叭期.

[2]谭丽雁.新时期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综合利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年06期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互联网;时尚生活;品牌服装;设计

前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互联网为时尚品牌服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根据对网络购物的调查,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的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并且交易规模也呈现上涨的趋势。当前时尚潮流品牌是网络购物的主体,并且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设计人员对时尚品牌服装的设计。根据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了解,应该加大对服装设计品牌的理解,以便适应当前互联网建设发展的需求,促进互联网平台的良好发展。

一、互联网服装电子商务

(一)互联网服装的结构功能

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服装销售也成为当前服装销售的主要形式,并且形成了统一的互联网销售系统。通过对互联网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内部的主要作用已经涵盖了服装销售和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当前的电子服装销售主要运用B2C版本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使用的最大运营商就是淘宝购物。时尚生活品牌在销售过程中主要依靠互联网作为最主要的营销手段,实现对服装品牌的设计工作,并且在相关的互联网上进行宣传和销售,用户在网上购物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被服装的设计所吸引,设计形式独特,将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在进行品牌设计中,应该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审美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品牌服装的发展,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在品牌服装设计完成后,应该注重对品牌的推广,将设计出来的服装放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上销售,实现品牌服装的推广活动,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系统,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降低销售的运营成本,并且还会促进成本的降低。实现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快速和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商品销售和设计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选择合理的销售模式

当前的网络服装销售,主要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形式进行销售,分为完全电子商务运营和部分电子商务运营两种形式。完全电子商务运营主要是指,在服装销售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网络的形式进行销售,不涉及其他销售行为。而部分电子商务运营的销售形式是指在销售过程中,有一部分的销售是采用网络电子销售的形式进行销售,而另外一部分则是通过实体店的形式完成销售任务,是传统服装销售模式与现代化销售模式的统一。传统的服装销售模式主要是采用实体店的形式,用户可以进行现场体验,但需要花费消费者大量的时间,不利于时间的合理分配,服装的销售不能跟上当前时展的需求,制约了服装的发展。但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促进了服装销售向着网络化的形式迈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装的销售,并且服装的更新速度也实现了加快的趋势。而完全电子商务的形式,由于竞争激烈,用户无法进行实物体验,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时会产生很多的顾虑,并且服装的更新速度快,如果采用这种销售方式,将会造成大量的库存积压,无法得到良好的销售成果。因此,在进行品牌服装销售过程中,应该根据品牌服装的特点,建立合理的销售模式,制定完善的销售流程,促进产品的高效销售[1]。

二、互联网时尚生活品牌的服装设计理念

(一)服装设计要符合当前时展的潮流

在进行品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当前的时尚潮流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流行趋势的不断变化做好正确的反应,确保时尚的流行度,品牌服装在互联网上销售过程中,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不断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工作,应该将最符合当前时代潮流的单品摆放在网络的首页,将已经落后的服装进行及时的下架。根据市场的流行趋势,考察了设计师的设计能力,设计师必须要具备高强的观察能力,对时尚潮流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分析,服装设计以市场需求为根本的动力,保持品牌的时尚度,对于服装品牌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为服装的销售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该对服装设计进行创新和改进,促进品牌服装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以便设计出来人们喜爱的服装[2]。

(二)保持稳定的服装设计风格

设计师在进行互联网服装设计的风格上,应该结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服装设计的定位。服装的流行趋势,主要是指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做好充分的了解,以便设计出来符合大众审美观念的服装。另外,对于互联网服装设计应该做好系统的定位工作,不要仅是依靠大众的流行趋势,这样的设计理念会造成市场服装样式的一致性,无法展现出品牌的独特性,也不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所以一定要注重服装样式的定位和设计风格。在服装设计过程,应该在原有服装设计形式上面添加流行元素,既要突出自身的品牌特征,又要展现出当前的流行趋势,在细节上进行转变。只有具备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促进品牌服装的长远发展[3]。

结论:互联网作为新兴的服装销售平台,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应该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品牌服装的大力推广,以便增强品牌服装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品牌的长远发展。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品牌服装设计中,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品牌服装进行设计,以便符合当前服装设计的发展需求,实现品牌服装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祥峰.网络原创服装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

CharlesDow于20世纪初提出道氏理论(Dowtheory),标志着技术分析的诞生。mURpHY(1986)对技术分析的定义是:“技术分析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趋势为目的,主要通过使用走势图,对市场行为进行的研究”。(爱德华迈吉,股市趋势技术分析,1992)。因此技术分析是一门科学,它通常以图像的形式,记录某一股票或者某个“平均值(averages)”交易的实际历史(价格变化、交易量,等等),然后,从勾画出的历史里推导出可能的未来趋势。由此可见,技术分析(technicalanalysis)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寻找股价起伏的周期,从而建立起买卖证券的规则,以优化收益、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理论(韩杨2001)。

一、关于技术分析有效性的争议

金融技术分析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种金融产品价格行为的规律,决定技术分析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金融市场价格行为的规律是否客观存在,对此分歧一直很大。在金融分析流派中基本面分析派坚持“股市趋势不可知”的理念,认为金融市场无趋势、无规律、不可预测,因此技术分析无效。随机漫步理论流派(Randomwalk)也坚持在金融市场中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更谈不上预测。这种随机性是非理性的,并不具备操作的有效性。

二、现代经济理论对于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对技术分析持否定意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效市场假说(emH)(Fama,1970,《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回顾》)。他们认为技术分析所谓的原理与弱式有效市场理论是冲突的。技术分析根据历史价格走势分析出未来价格趋势,这一点有效市场理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众多投资者已经通过对历史的价格信息的研究,做出了自己该做的投资选择,目前的价格实际上已经反应了过去的历史信息,以后的价格只能随机波动,和以前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在弱有效市场成立的条件下技术分析无效,不能获得额外收益。

三、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的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

美国技术分析师.艾略特(R.n.elliott)根据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owJonesindustrialaverage,DJia)发现股价结构性形态和宇宙中一些自然现象相吻合。提出波浪理论,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而对于通过观察宇宙规律硌芯咳死嘈形,中国古代亦做出过不少的努力,比如古人的天人合一等等,因此我们能否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找到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从而说明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意义。

(一)现代金融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

趋势的概念是技术分析的核心。技术分析要求必须研究判断市场趋势,然后顺应趋势交易,决不可逆趋势而动。而且市场的趋势不会朝任何方向直来直去,市场运动的特征就是曲折婉蜒。因此我们从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入手,看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趋势的存在和有效性的研究,从而论证技术分析的有效性。

(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对于趋势的理解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并制约于一个自然法则,这个自然法则无论在自然世界还是人类世界都起作用,否则就会混沌,出现秩序上的紊乱,而就算是人类社会行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运行一定会很顺畅,完美,包括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时都按法则运行,比如四季交替就是很典型的自然法则秩序规律的严格运行,这种秩序,按照古代传统文化的假设就是恒定不变。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的群体行为,都会重复秩序,那么人类社会曾经的群体导致的事态周期性变化,也将重复,也就是历史会重演,而且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秩序,甚至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地上预测未来,以为事态会顺着历史的规律进行,趋势就是其中一种。

中国古人一直很强调对“势”的把握,著名军事家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责人而任势”;再有《孟子:公孙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t基,不如待时。”

对于趋势的力量论述,孙子兵法也上有记载,“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激烈的流水能冲走巨石,这就是趋势的力量,在宋代,学者陈亮的《上孝宗皇帝第三书》中提到:“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就谈到社会运行的趋势不是人能改变的,也间接论述了趋势的自主性。战国商鞅《商君书・禁使第二十四》中也有关于趋势的论述,“凡知道者,势、数也。故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不恃其信,而恃其数。今,夫飞蓬遇瓢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者,虽远必至;守其数者,虽深必得。”这段文字也承认了趋势是存在的,而且应该顺应趋势,可以借助趋势的力量发展的更好,也体现了趋势的力量具备自我发展性。

四、结论

“势”字,从“力”,与力量有关,古人解释“势”为“盛力”、“权”。古人从经验直观中很容易发现“力”是决定事物成败、发展的关键,而概括出“势”这一重要范畴。“势”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决定着世界中事物的兴衰成败,而人作为是生存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世界万物打交道的方式以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一个物种。客观的“势”所造成的结果对于人而言则有利害两种情况,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智慧存在当然不会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势”所造成的结果,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对于有利之势则积极利用,以造成有利于自己的最大成果;对于不利之势则尽力回避,以免造成损失。同时,在有些人类活动中还可以人为造势,以获得尽早和更大的结果。就技术分析而言,由于市场行为的庞大性,当然很难造势,通过对“势”(趋势)的研究,人们还是可以对趋势加以把握和利用,以获得投资利益。中国古人对“势”的理解和运用,坚定了我们对技术分析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信心。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古人是认为趋势存在的,而且主张要顺应趋势,只有顺应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获得更大投资收益。这和现代金融技术分析不谋而合,哲学层面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墨菲著.期货市场技术分析[m],地震出版社,1994.

[2]向文葵,胡忠林.论技术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3]韩杨.对技术分析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研究[J].经济科学,2001,(3).

[4]胡荣才,龙子泉.我国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理论有效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1(2).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8

问题的由来:对于有固体生成的气相可逆反应,aa(g)+bB(g)cC(g)+dD(s)在平衡移动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r变化趋势的判断,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关于该类问题的命题目前也只局限于平衡右移过程中气体r变化趋势的判断,一些资料的讲解也很抽象。很多同学弄不清内在规律,只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计算反应气体、生成气体的r的大小来判断,很容易出错。为了揭示这类问题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我通过推理证明,找到了影响气体r变化趋势的因素,并用图形表示变化规律,扩大了试题的内涵和命题空间,使其成为考查学生学科能力素养的很好题型。

问题:在较高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Co2(g)和nH3(g)发生可逆反应,Co2(g)+2nH3(g)Co(nH2)2(S)+H2o(g),达到平衡状态时,适当缩小容器体积,在达到新平衡的过程中

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r的变化趋势用下列图形(实线)表示,不可能是____。

⑵经研究发现,气体的r的变化趋势与开始的投料比有关:①如果气体r的变化趋势如图形a所示,则开始加入Co2(g)、nH3(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②如果气体的r的变化趋势如图形B所示,则开始加入Co2(g)、nH3(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③如果气体的r的变化趋势如图形C所示,则开始加入Co2(g)、nH3(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⑶如果达到平衡状态后,适当增大容器体积,在达到新平衡的过程中,气体的r的变化趋势用图形表示,在上图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

问题解析:设原平衡状态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原)=m/n(m为气体总质量,n为气体物质的量),加压时平衡向右移动,当生成xmolCo(nH2)2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为r(新),则Co2(g)+2nH3(g)Co(nH2)2(S)+H2o(g),n(气)

1mol2mol

xmol2xmol

气体质量减少60xg,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2xmol,则有r(新)=(m-60x)/(n-2x)

运用逆推法:⑴若r(原)=r(新)即:m/n=(m-60x)/(n-2x)则mn―2xm=mn―60xn推得m/n=30,即:m(原)=30

⑵若r(原)>r(新)即:m/n>(m-60x)/(n-2x)则mn―2xm>mn―60xn推得m/n

⑶若r(原)<r(新)即:m/n<(m-60x)/(n-2x)则mn―2xm30即:r(原)>30

该题的结论为:

①当r(原)=30时平衡右移过程中气体的r不变

②当r(原)<30时平衡右移过程中,气体的r减小

③当r(原)>30时,平衡右移过程中气体的r增大

但无论怎样m(nH3)

其规律也可用下面图甲(实线)表示

同理可证:平衡左移时,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与上述结论相反,其规律可用图乙(实线)表示。

由此可见:平衡右移时,气体r的变化与原混合气(或原平衡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r(原)有关,当题目中原平衡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r(原)=30时,变化趋势为图a;当r(原)>30时,变化趋势为图B;当m(原)<30时,变化趋势为图C;所以:答案:⑴D⑵①13/14②>13/14③<13/14⑶a

命题策略及拓展:推广到一般,对于任意可逆反应aa(g)+bB(g)cC(g)+dD(s),平衡移动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趋势均与r(原)的大小或原混合气体的投入比例有关,规律为:

(1)r(原)=dm(D)/Δn时,平衡移动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2)r(原)>dm(D)/Δn时,平衡右移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平衡左移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3)r(原)

证明方法和例题相同,其中n=a+b-c,d为固体物质计量数,r(D)为固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对于该类有固体生成的气相可逆反应,aa(g)+bB(g)cC(g)+dD(s),在平衡移动过程中气体r变化趋势的判断,应先看题干条件中,原气体的混合比例(或r(原));如果r(原)已知,则计算出dm(D)/Δn后,再比较r(原)与dm(D)/Δn的大小关系,运用题中规律得出结论,这类问题均可迎刃而解。如果不能判断原气体的混合比例(或r(原)),则变化趋势无法确定。

拓展:该类试题可考查如下几个方面:

(1)结合平衡移动知识,考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和混合气体体积比的计算:

例题1:在高温时,将H2和Co按一定比例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Co(g)H2o(g)+C(s)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

(1)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

a变小B增大C不变D无法判断

(2)如果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化,则原气体中H2和Co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原)=_________,V(H2):V(Co)=_________。

(3)若气体的r有变小趋势,则原气体中V(H2):V(Co)_________

(4)若气体的r有变大趋势,则原气体中V(H2):V(Co)__________

[答案](1)D(2)12、8:5(3)>8:5(4)

(2)结合平衡移动知识,考查极值方法、守恒方法和图形结合等数学解题方法的运用。

例题2:在高温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焦炭和一定量的H2o(g)发生反应,C(s)+H2o(g)H2(g)+Co(g);H>0。达到平衡后,适当降低温度,则:(1)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

(2)降温过程中,对应图象所表示的关系正确的是__

解析:降温时,平衡左移,因为原平衡混合气的m(原)在15~18之间,大于12,所以左移过程中气体的m增大。[答案](1)a(2)B

使用记录

在课堂教学中,首次使用。

教育价值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是考试大纲中明确考查的能力之一;用数学图形揭示化学变化中的量变关系,可深化人们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编者按:二期课改强调化学教学必须联系社会实际,编制试题亦需注意;文章提及尿素生产的基本反应,讨论的基础和方向明显背离生产工艺和实际研究方向,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变化趋势漳州市

1前言

近岸海域是海岸带的组成部分,是陆域系统与海域系统相互耦合的复合地带,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海岸带脆弱的生态系统发生破坏,其中近岸海域污染是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并已成为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近岸海域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沿海最南部,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和厦门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潮州毗邻。常住人口为498万。漳州的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五个县区临海,海岸线全长715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有诏安湾、东山湾、旧镇湾等海湾。海洋资源是漳州的优势所在,也是漳州发展的希望所在。海洋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漳州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关心和爱护海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是推进漳州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2005年~2009年漳州市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了近岸海域的水质现状及污染特征,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漳州市近岸海域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控制漳州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分析

2.1监测时间与站位布设[1]

2005年~2009年3~5月、8~9月、10~11月进行了漳州市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调查监测,共设11个监测站位(见表1)。远岸点2个,环境功能区数量为9个,其中一类功能区1个,二类功能区8个。

2.2数据处理和评价方法

2.2.1评价标准与方法[2]。评价标准采用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石油类4项,其中无机氮为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3项之和。

2.2.2趋势分析方法[3]。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进行趋势分析[4],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变量和变量的差值;

―周期1到周期n按浓度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序号;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序号。

2.3漳州市近岸海域水质现状

2009年,漳州市近岸海域11个站位水质状况如下:一、二类海水占72.7%,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9.1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9.1%,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9.1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占9.1%,与2008年相比上升了9.1个百分点。漳州市近岸海域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等。

2009年漳州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点位数为9个,达标点位为6个,功能区达标率为66.7%,与2008年持平。

3近岸海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2005年~2009年漳州市近岸海域水质年际变化趋势的评价结果如图1、图2、表3、表4所示。从图1、图2可以看出,漳州市近岸海域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具有以下特点:

近岸海域水质变化趋势基本稳定。2005年~2009年,漳州市各类海水所占测点比率呈波动变化,其中一、二、三类海水测点所占比例范围分别在0%~18.2%、45.4%~81.8%和0%~36.4%之间,四类海水测点所占比例范围为0%~36.4%;而劣四类海水测点所占比例以2007年最高,为18.2%,2009年为9.1%,其他三个年份均为0。同时,秩相关系数评价结果表明,漳州市功能区达标率的秩相关系数rs为0.650,小于显著性水平(α=0.05,n=5时,wp=0.900),表明漳州市功能区达标率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

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含量呈下降趋势。2005年~2009年,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变化范围在0.51~0.81mg/L之间,其秩相关系数评价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年均值的秩相关系数rs为-0.900,化学需氧量含量略呈好转趋势,且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无机氮、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年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148~0.313mg/L、0.020~0.052mg/L和0.011~0.021mg/L。其秩相关系数评价结果表明,无机氮、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年均值的秩相关系数rs分别为0.500,0.050和0.550,表明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略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意义,石油类含量变化稳定。

4结论与建议

总体而言,2005年~2009年漳州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漳州市近岸海域水质以二类和三类海水为主,年平均值分别为61.8%和25.0%,全市水质功能区年平均达标率不高,仅为53.4%。影响漳州市近岸海域海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部分测点出现石油类、铅超标,应引起有关部分的重视。

2005年~2009年,漳州市近岸海域水质变化基本稳定。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含量略呈下降趋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略呈上升趋势,但变化趋势没有显著意义。

分子生物学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区域物流;泰尔指数;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5502

1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12亿吨,比上年增长11.5%;货物运输周转量173145亿吨公里,增长8.7%,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产业格局、政策法规等不同,使得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差异化明显,不均衡状态日渐显露。而区域物流均衡发展对实现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作用突出,相关部门应引起充分重视。

针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化现状,不少专家学者最近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梁双波、曹有挥等(2009)选用赛尔指数对区域港口物流发展差异进行定量测算并进一步研究其成因机制;张建升(2011)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显著及影响因素;陈海波,王世勇等(2011)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物流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找出各地区的优劣势及地区间的差距;刘子玉等(2012)对长吉图地区不均衡性进行集聚测算分析,表明该区域物流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加剧,同时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石福刚(2012)利用关联度分析我国地区就间物流发展形成的原因,提出鼓励落后地区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议。

从以上研究来看,区域物流差异化加剧已经得到研究者的共识,现有的研究较少地涉及区域物流差异化程度的研究,以及各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的差异演化趋势,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对区域物流差异变化进行定量测算,并利用其空间可分解特性,对总体差异进行区域内、及区域间分解,从而明确差异化的主要来源,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为了扩大研究范围,使不同区域的研究样本具有可比性,本文引入货运量及GDp指标来反映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差异状况,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地区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辽宁、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是指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吉林、黑龙江等8个省市;西部地区是指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12个省市。

在时间序列上,为减少短期波动的影响,选择了2000-2011年共12年的连续时间,运用泰尔指数对区域物流间差异进行定量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总体差异进行区域间、区域内分解。以此对区域物流产业差异化成因及演化趋势进行分析。

2.2理论模型

泰尔指数起初是用来衡量个人及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近来常被应用于区域差异化分析的实证研究,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进行不同空间尺度的分析,并且泰尔指数的总体差异可进一步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及区域内差异之和。泰尔指数越大,表明研究对象间差异越大,本文的泰尔指数基本形式设定如下:

t=ij(Vij/V)×ln[(Vij/V)/Gij/G]=t内+t间

t间=i(ViV)ln(Vi/VGi/G),t内=iViVj(VijV)ln(Vij/VGij/G)

其中t为泰尔指数,Vij/V表示第i地区j地的货运量在所对应研究总体的货运总量中所占比例,Gij/G表示第i地区j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对应研究总体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应地,t内、t间分别表示区域内差异及区域间差异。

2.3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由各省市《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对应年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3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差异变化及分解

从表1的数据变化和图1的数据走势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泰尔指数的趋势呈大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0.067平稳上升到2007年的0.084,在出现拐点后上升到2011年的0.100。区域内差异与总差异呈现相似的波动态势;而区域间差异平缓上升,且其差异值相对小于区域内差异,说明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不均衡状态日渐突出,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占主导地位,且重要程度在不断上升中,而区域间差异对其影响较小。

由图1可以看到,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中,中部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差异最大,其泰尔指数的值从2000年的0109呈波浪式小幅下降,然后由2008年的最低点0059回升至2011年的0086;东部区域泰尔指数变动呈逐渐上升趋势,其泰尔指数的值由2000年的0020上升至2011年的0065,其之后上升趋势明显;而西部地区差异变动呈微弱下降趋势,泰尔指数从2001的0.047下降至2011年的0023,仅在2006年出现短暂上升。

图1区域物流泰尔指数及分解总而言之,从2000年之后持续的12年间,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时间维度上,我国物流产业不均衡状态日渐突出;空间维度上,中部地区差异化显著,东部地区物流差异呈逐步上升趋势,与西部地区差异变动呈此消彼长的关系。

4我国区域物流差异化成因机制分析

作为一个覆盖多维空间的复杂经济子系统,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受到区域间要素禀赋、产业集聚、政策法规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对差异演化成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

4.1区域间要素禀赋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生产要素、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巨大;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东部沿海的区域位置更具有发展优势,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为中心的经济圈,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且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1%。而区域经济越发达,对区域物流的依存度就越高,此外,便捷的航空、公路、水运的等立体交通网络,有助于增强物流企业的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加速所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从东、中、西部区域各自的泰尔指数变化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由于区域内发展两极化,导致物流业发展差异化呈扩大趋势。由此同时,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转移,制造业的“内迁潮”,加上政府的优惠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中部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受到辐射影响较强,无形中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落后等原因受影响程度并不突出,反而地区内的要素流动弱化了差异化程度,但西部物流发展层次较低,后劲不足。

4.2产业集群化影响

产业集群是作为区域发展的普遍趋势,其集聚效应带动了集群地区经济的发展,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的情况下,工业优势地区更容易把厂商从工业弱势地区吸引过来形成产业集群。当制造企业以集群的形式出现时,物流企业由于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物流服务集聚效应,因此,制造业形成集聚后集聚区也会成为物流服务需求最集中的区域,以满足制造业集聚后对物流服务规模化、集成化的要求。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举足轻重。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我国约占48%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已成为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多数行业朝着原来本身就具有绝对优势的地区聚集,加剧了地区物流发展的不平衡。

当前,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其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带,创造了占全国50%以上的经济总量。沿海地区毋庸置疑地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投资和企业,造成地区发展两级分化和严重失衡,也是导致我国区域物流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3行业间协同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行业间自主协同发展的比较少;特别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缺乏经营自,产业间的联动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主管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导致区域产业与区域物流业联动发展缓慢。

由于主导协调机制的不完善,行业标准无法统一,物流设施与信息化平台难以共享,从而导致区域间、行业间缺乏统一规划,不能有效地缓解和克服物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物流产业发展出现“马太效应”,造成地域差异化程度显著。

建立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消除地域间的区域壁垒,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共生系统,在共生合作基础上凸显共生优势,引导产业格局均衡化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物流产业协调发展。

4.4政府政策导向

由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利益主体的存在,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仍保持相对独立性,使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区域物流失去了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优势,严重削弱了各个地区间物流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以致于无法缩小物流经济发展差异性。此外,政府部门因着眼于眼前利益,往往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忽视物流业的发展,使产业政策有失偏颇,从而制约物流业协调发展。

对于经济薄弱,市场机制不完善的中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均衡发展仍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干预来实现,但是物流产业要想获得良性的发展仍然是在市场的作用下形成和完善的,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物流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政府的主要职能作用是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

5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对区域物流差异变化进行定量测算及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总体不均衡状态日渐突出;中部地区差异化显著,东部地区物流差异呈逐步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差异化程度减弱。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形成区域物流差异成因进行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对区域物流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应打破地区分割,统一布局,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物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

第二,行业间应建立多层次协调机制,加强产业联动发展,从系统的角度促进产业间均衡发展。

第三,物流企业应加强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强化物流产业的集群优势。

第四,要树立创新观念,不断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保持产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梁双波.长三角港口物流经济空间差异及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7):10811086.

[2]张建升.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7,(3).

[3]陈海波,王世勇.江苏省区域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J].江苏商论,2011,(11):6971.

[4]刘子玉,肖静.长吉图区域物流产业不均衡性与集聚的测度分析[J].经济地理,2012,(12):6667.

[5]石福刚.基于灰色关联的物流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2,9(5).

[6]邱春龙.海西经济区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20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