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3:38

传统医学目的篇1

关键词:教育援非;交流与合作;传统医药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65-02

aStrategicStudyonChinese-africanCooperationintraditionalmedicine

abstract:astheafrican-aidBaseapprovedbytheministryofeducation,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UtCm)hashostednumeroushumanresourcestrainingprogramsforafricancountriesbasedonitsowndisciplinaryadvantagesandcooperativeexperiencewithafricanregion.theresearchisbasedonthepastafrica-orientedprogramsconductedbytUtCm,focusingonthewidecooperativeprospectinChinese-africantraditionalmedicalfieldandhowtoenhancetheirexchangesandpartnershipbytakingthemoeprogramasaplatform.

Keywords:educationalaidforafricanCountries:exchangeandCooperation:traditionalmedicine

中国与非洲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2006年双方一致同意共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宣布今后3年将继续扩大对非援助,其中包括实施“非洲人才计划”,为非洲培训3万名各类人才,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18000个,深化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等举措。2013年3月,主席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中着重强调了中国与非洲的特殊传统友谊,非洲与中国相互需要,并指出中国将积极实施“非洲人才计划”,加强对非洲的技术转让和经验共享。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部重视中非人文交流,鼓励高校对非开展联合科研、密切学者专家交流、加强中非各国在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给予院校支持。天津中医药大学多年来积极开展与非洲的合作,入选“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成功承办了多期教育部为非洲举办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培训了200多名非洲学者与官员,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丰富的对非合作经验,为加强中非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做出了贡献。

一、项目实施情况概述

天津中医药大学作为教育部援外基地,自2001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了8期教育部援非项目“药用植物研究和开发高级培训班”、2期“传统医药发展与管理高级研修班”、3期“非洲西医师针灸高级研修班”和3期“中国・加纳药用植物研究与发展专题研讨会”。2009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经过精心准备,援外项目――第七期“非洲药用植物研究和开发高级培训班”走出了国门,踏上了非洲土地,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隆重开班;2010年,第8期“药用植物研究和开发高级培训班”又一次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成功举办;在前两次成功办班的基础上,2011年,我校承办的教育部援非项目――第一期“非洲西医师针灸高级研修班”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隆重开班,受到了非洲学者的热烈欢迎。

同时,作为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国内唯一一所医科院校,天津中医药大学与非洲合作院校加纳大学迄今已承办了3期“中国・加纳药用植物研究与发展专题研讨会”。其中,第二期于2012年在加纳大学举办,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援外项目涉及生源国别多,学历层次高,以博硕士研究生为主。现已培训了来自加纳、肯尼亚、喀麦隆、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津巴布韦等30个非洲国家200多名非洲学员,反响热烈,效果良好。通过承办多期援非项目,对非洲传统医药发展现状及趋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更好的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推动中非统医疗领域合作提供了依据。

二、中非传统医疗领域的合作前景

(一)传统中医药在非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非洲人民对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医在非洲很受欢迎,特别是在治疗非洲一些诸如疟疾等流行病方面,中药显示出特殊的疗效,受到非洲人民的青睐。很多非洲国家政府非常支持中医药在本国的发展,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例如,肯尼亚政府就允许中医自由经营,为此还在卫生部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中医事宜。至于中医不可或缺的中草药,肯尼亚政府也是大开绿灯,全部允许从中国进口;南非也成立中医协会,为发展中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二)以援非项目为契机,为非洲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传统医药人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来中国学习中医的非洲各国留学生已颇具规模。他们的学习时间短至3个月,多达5年,有的人还继续深造,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从1988年至今,来自非洲的留学生数量就已经达到6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30余人,他们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困难,与中国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参加同样的考试,认真钻研望、闻、问、切的各项要领,许多人希望学成归国后用中医帮助本国人民。至今,天津中医药大学通过承办各期教育部短期援非研修项目,已为30多个非洲国家培养了200余名传统医药人才。

(三)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传统医药的发展,为中非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支持

当前,很多非洲国家政府为了发展国家战略,丰富传统与替代医疗形式,逐渐把传统医学视为医药卫生的战略组成部分,开设专门机构,开始建立药品控制委员会作为传统医药/补充与替代医药的专家委员会,颁布传统医药/补充与替代医药的国家政策和国家计划,并将其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一部分。其中也包括一些传统医药推广、教育培训方面的策略,如协助成立系列传统医药、医师协会,尝试对传统医师进行注册并立法,在大学建立相关专业,制订和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措施等等,以求对传统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行正确引导。同时,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公共机构认识到传统医师在提供咨询、支持、和对贸易治疗师进行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非洲还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

随着政府、医疗界对中医认识的不断加深,很多国家允许中医医师考取行医执照,获得合法地位。而非洲市场大多数药品依赖进口,因此中医药在非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非洲国家拥有许多有别于中国传统医药的传统医药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传统中医药能够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医药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开发出中非相结合的传统医疗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传统医药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可以使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共同受益。非洲传统医药及传统中医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凸显了中非传统医药各自的优势,满足了非洲国家人民的医疗需要,更多地着眼于非洲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对于中非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加强中非传统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几点建议

1.以教育部援外项目为平台,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援外项目为中非在传统医药与药用植物等领域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研究与开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要以承担教育部的对非教育培训项目为契机,积极参与教育合作与交流,增进中非国家在传统医药研究领域的了解和交流,加深友谊。

2.宣传政府奖学金项目,拓宽招生渠道。由于非洲各国传统医药教育匮乏,目前人才培养仍主要依靠国外教育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援非工作的不断扩展与深入,政府更加鼓励中医药走出国门,将融合了中国传统智慧以及现代科技的传统中医药介绍到非洲。应充分利用援非项目,积极宣传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拓宽招生渠道,为非洲学员来华深造提供信息,鼓励更多的非洲学生来中国学习传统医药学。

3.利用政府支持和学校优势资源,为联合科研提供技术支持。应充分利用政府支持和学校优势资源,以非洲合作大学、院所、机构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为其大学讲师、实验员提供药用植物样本分析,利用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等便利条件,积极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合作领域进行科研合作与人员交流,对中非联合科研的开展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

4.发挥传统中医药学优势,推动中非在传统医疗领域的合作。中国和非洲在传统医药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群众基础。天津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医院校中唯一的中国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20所中方合作院校之一,将继续以教育部援非项目为平台,加之自身在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的优势及重要影响,在对外中医药教育、交流与合作工作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医、针灸以及传统医药学在非洲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应吸收非洲传统医药的精华,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传统医疗领域的合作,使传统医药成果惠及更多的非洲人民。

参考文献:

[1]万秀兰.非洲教育发展区域化战略及其对中非教育合作的政策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13,(6).

[2]姜忠尽.第二届“走非洲,求发展”非洲论坛论文集[C].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李薇.全球治理视角下的教育援非:问题与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2011,(3).

[4]吴卿艳.国际教育援非的发展、问题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05).

[5]梅新林.积极开展教育援非,促进中非合作交流[J].浙江教育科学,2006,(6).

传统医学目的篇2

关键词:传统医德;中医人才;应用要点

1引言

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其主要净化与组成部分便是传统医德。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发挥传统医德的教育作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医教育工作者。中医人才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便是医德,没有医德的医生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通过综合分析各方面经验克制,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德有着自身独特价值,采取有效措施推广传统医德具有重要意义。

2传统医德的重要性

医生职业道德的主要部分就是医德,通常泛指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也是医生从事相关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2.1古代的医德要求

分析流传下来的古今中外名医,我们可以发现其都具备高尚的医德,同时有着自己关于医德的论述,比如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南丁格尔的誓言等。我国古代医生提出的基本观点就是“医乃仁术”,这也是我国中医数千年发展下来沉淀成的精髓。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国历史出现诸多名医。历代大医都用自身行为诠释“医乃仁术”,花费一生时间捍卫医道尊严。

2.2人才培养的要求

结合我国医疗单位与机构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来分析,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强化医德以教育,卫生部明文要求医疗机构年度考核本单位医务人员的主要指标就是职业道德考评。因此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中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医德,也是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内容。

3中医人才培养中传统医德价值

传统医德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失去价值,同样在现代社会中有着自己的价值,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1养成良好职业精神

医德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也是医务人员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医生从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传统医德本身就是当代医德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很多内容依旧符合现代要求。强化传统医德教育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养成职业精神。

3.2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魅力除了神奇效果与理论体系外,还在于历代中医名家身上的独特的人性光辉。中医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本身充满着人文关照。医德核心为医乃仁术、配合大医精诚,两者相互补充,生成一代代大家。这种充满人性关怀的医德可以有效补充先进技术先进、人的情况。

3.3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传统医德思想中通过“医乃仁术”、“患者如至亲”等反映出医患关系应该充满关爱,这些传统一些要求医生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关怀。患者生病无助时最相信医生,不惜重金向医生求救。医生应该做出最人性化的反馈满足患者的这种需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4消除功利化的倾向

传统医德强调轻利重德。要求医者不能抱着功利心从事相关行业,而是应该淡泊名利。现代社会中医生作为一种职业,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患者。这就需要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开始就不断淡化学生的功利思想,渗透传统医德教育,从学习初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中医人才培养中传统医德的应用

现阶段全国20多所高中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医人才的责任,其他医学院承担着一定人才培养任务。中医人才培养中强化医德教育,还是主要从中医专业的学生入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4.1传统医德培养目标

本科中医专业通常为5年学制,但大多数中医专业不甚重视传统医德教育,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与中医药文化传统目标要求。中医专业的院校应该及时调整与修正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传统医德与中药文化传承的目标要求。

4.2增设传统医德课程

受到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课程体系中,关于传统医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少,虽然开设的课程里面有关于中观传统文化、医学伦理学和医者职业道德等课程,但这些课程都不是学位课程和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且这些课程里面所包含的关于传统医德的相关内容也非常少。所以,为加强中医专业人才的医德教育,加强其对于中医文化传承能力的培养,开设传统医德课程,建立专业的医德课程体系,强化中医专业人才对于医德合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认识。

4.3强化传统医德考核

仅在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传统医德教育与中医药文化传统目标要求且开设众多相关课程,但如果没有科学严格考核方式c手段的话同样不能保证教育效果。传统考核方式基本不能考察学生道德水准,应该结合教学情况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可以引入过程性考核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5结语

传统医德作为历代医家行医实践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包含着诸多内容,其中基本医学价值观与大医精诚的医学职业理念。本文中笔者以传统医德概述为切入点,分析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医德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中医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共同努力促进中医教育事业水平提高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星.传统医德文化与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02):11.

传统医学目的篇3

关键词:医院数字电视系统受众

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中,医疗服务质量是核心竞争力,而文化内涵扮演着内在推动力的作用,医院的社会形象是外在推动力。如何使医院文化传播源远流长,如何将医院文化中蕴含的优势技术、名医名家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产生价值和效益,如何营造良好的医院社会形象,这是当今医院管理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医院传播渠道和支撑平台建设,特别是医院数字电视系统建设,将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简单便捷、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数字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方式之一,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但是在卫生系统内,由医院自行建设数字电视系统,自行拍摄、剪辑、编辑电视节目的医院较少,其中以患者及患者家属为主要受众,以受众需求为基础的电视系统更加有限。传播的信息是否能够契合受众的需求心理,是电视传播效果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为进一步探索基于受众的医院数字电视系统及其作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医院门诊、病房电视系统建立医院自己的电视台——人民tV,对医院新闻、热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并播放专家健康宣教视频,在医院患者、患者家属及教职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门诊、病房系统播放人民tV,运行近一年后,借鉴国内外电视系统受众需求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医院特征以及医院内电视系统受众的特殊性,设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人民tV”受众调查问卷》,分别在门诊、住院部,针对患者、本院职工实施调研,统计分析受众调查问卷调研结果,总结分析数字电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

本次调查采用在门诊和住院病房对患者及本院职工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05份,回收302份。其中,本院职工120份,门诊及住院患者182份。

二、研究结果

1.被调查者中,男性104例,占34.4%,女性占65.6%;学历分布为:高中、中专及以下15.9%,大专49.3%,本科24.1%,硕士8.6%,博士2.1%;受访者中18岁以下3.1%,18~28岁27.9%,29~35岁30.3%,36~55岁26.9%,55岁以上11.7%;职业分布:学生4.3%,企业、公司职员17.9%,机关干部11.6%,专业技术人员7.6%,军人0.3%,工人2.3%,农民0.7%,自由职业者6.6%,退休或待业8.8%,本院职工39.7%。

2.关注人民tV的情况。调查分“知道”和“关注”两个层面。所有被调查者中,共有73.8%知道人民tV,被调查的医院职工有91.7%知道,患者中的比率为61.9%。进一步了解人民tV被关注情况,共有62.1%的被调查者表示关注人民tV;本院职工中85.8%关注。

3.关注人民tV的行为分析。进一步分析患者及医院职工收看人民tV的原因显示,患者中,分别有29.1%和20.3%为了获得娱乐、休息和打发时间,共45.6%的患者为了了解医院动态、获取健康知识或了解新技术。

与之相对应,医院职工中,分别有78.3%和61.7%选择观看人民tV为了获得信息、了解医院动态以及关注医院大事中的自己和同事,53.3%为了了解医院新技术,而娱乐和休闲的比例较低。

调查影响收看人民tV的原因,45.1%的患者因为环境嘈杂影响收看,分别有33%、34%的患者因为等待的位置不便于观看或节目被叫号系统打断而影响收看,53.3%的职工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收看,39.2%因环境嘈杂影响收看。

4.人民tV节目喜好分析。目前播放的节目中,被调查者最喜欢的是专家、学科介绍,患者喜欢的节目主要集中在专家、学科介绍(52%)以及新技术介绍(39%)、健康知识(26%)、医院新闻动态(21%),对本院职工的调查显示,医院新闻动态(39%)及“人民人”风采展示(38%)、专家学科介绍(38%)等比较受欢迎。

关于对人民tV今后播放内容的需求,患者集中在专家、学科介绍(54%)、健康知识宣传(40%)、新技术介绍(38%)等方面,针对职工的调查显示出相似性,同时46%职工还希望继续加强医院新闻动态的播放。

5.总体评价。共有65.4%的患者认为人民tV比较有帮助。对人民tV的总体评价中,66.2%被访者认为人民tV很好或不错。

三、分析讨论

调查显示,人民tV的知晓率及关注度较高;患者收看人民tV,除了获取信息的需求外,娱乐和休闲目的占相当大的比重,而职工更多的是出于关心身边人、身边事的目的;环境嘈杂是影响收看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很多职工因为工作繁忙而导致没时间收看;专家、学科介绍,健康知识宣传,新技术介绍以及医院新闻动态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节目,今后须进一步加强。

针对调查结果,人民tV节目设计可在节目制作、节目内容、改善外部环境、改善节目编排等几方面进一步加强。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对医院数字电视系统节目设置进行调整,从电视屏幕到节目内容、节目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四、基于受众的医院数字电视系统建设策略

电视要想将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受众的收视需要,就必须要找出受众的收视兴趣,了解受众对于电视内容的选择兴趣,以丰富的内容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这是保证电视传播效果有效产生的基本法则。

(一)选择吸引受众眼球的节目内容

电视节目历来以“内容为王”。对于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家属来说,第一需求是追求健康的身体,在等待医生救治的“漫长”过程中,他们更希望了解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更多专家观点,因此健康知识宣传是比较受欢迎的栏目;同时,患者及家属急于进一步了解医院及就诊的科室、专家,以验证其权威性和可信度,并有了解科室新技术需求,以助于早日获得康复,因此学科、专家及新技术介绍也是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而对于医院职工来说,平时忙于医务工作,更希望在工作之余了解医院动态、了解身边同事的才艺展示。而电视节目中医护人员才艺展示不仅是医院文化的体现,也给紧张的医院氛围带来一丝轻松,在压力较大的患者及家属中也会获得一定好评。

因此,人民tV在节目内容上,一方面,增加轻松、休闲的节目,在《人民人风采展》栏目中展示医院职工自己表演的节目或才艺,增强可看性,以适应患者、职工需求;另一方面,在医院报道内容上,增加职工身边人、身边事报道,并增加互动环节,比如在医院大型活动之后现场采访职工,请职工进行评价或访谈职工感受,使节目更贴近职工,同时在节目播放之后,进行相应的宣传,职工在人民tV上看到自己以及同事的画面,会增加其亲切感,提高对人民tV的关注度,从而提升人民tV的传播效果。

(二)编排更贴近受众的节目

1.节目编排形式方面,一方面,减小单个节目的篇幅,尽量避免叫号系统对节目的影响;另一方面,进一步缩短每期节目的制作周期,加强节目的时效性,将节目制作周期缩短在2周,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2.创造条件改善人民tV收看的外部环境。在不影响临床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改善收看环境,将电视设置在患者集中等待的位置,如手术等候区等;同时在食堂等职工较集中的场所增加人民tV播放,使职工在茶余饭后关注人民tV。

3.增强节目收看效果。针对门诊区域环境相对嘈杂、电视声音不容易听清的特点,可在节目制作中增加字幕。

(三)打造受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栏目

在精心选择受众喜爱的节目内容和贴近受众的节目编排的基础上,打造适合于患者和职工等不同受众的特色栏目,提高节目质量,形成人民tV的鲜明特色。特色栏目设计均基于受众需求,通过患者及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打造人民tV“受众至上”的品牌。根据之前调查结果,医院数字电视系统栏目可包括医院新闻、现场采访、先进技术宣传、图片新闻、人民人风采展、专家谈健康等几个版块。

1.新闻类节目。每期节目整理汇总医院近期发生的重要事件,主要包括医院新闻、科室要闻、专家动态等,剪辑成新闻进行宣传,部分科室、处室简短新闻编成图片新闻的形式展示。2013年在2012年节目制作的基础上,增加现场采访内容,使新闻节目更生动,更贴近职工、患者。

2.公告、广告类。各科室新技术、新设备的宣传,医院重要公告,节假日专家出诊信息,公益广告(如控烟、健康饮食等)穿插在节目中播放,使患者了解更多新技术、新设备、专家出诊等讯息,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人民人风采展。展示医院职工在严肃紧张的工作之外的才艺及别样风采。

4.专家谈健康。结合季节、发病率等因素,选取患者及职工关注的常见病或其他保健知识,播放专家观点,在打造医院品牌、专家品牌的同时传播健康知识。

另外,在条件成熟的医院,可根据不同诊区患者关注点不同的特点,设置播放不同的电视节目;在不同的时段播放适合不同时段受众观看的节目,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人民tV受众调查的基础上,对数字电视系统节目内容、节目编排进行改进,并精心设计和调整了特色栏目。实施一年后,对比“专家谈健康”节目播放后专家就诊号数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专栏播放后33位专家的平均门诊号数由18.1人/次变为19.4人/次,提升了1.3人/次;对比新技术广告播放后新技术服务患者数变化情况,以新设备pet-Ct预约检查的月均数量为例,从最初的月均12人次提升为54.4人次。以上变化均显示了数字电视系统对医院品牌及专家品牌的提升作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建设医院数字电视系统的过程中,精心选择吸引受众眼球的节目内容,编排更贴近受众的节目,打造受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栏目,逐渐树立“人民tV”品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从而推动医院品牌和专家品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宏强.电视传播效果研究的心理学基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3).

[2]张向葵,陈彩琦,付桂芳.宣传效果与受众的心理加工机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3]黄姗姗.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分析[J].科技传播,2011(7).

传统医学目的篇4

2011年7月,首场麝香保心丸循证医学研究启动会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召开,它是国内第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心血管中成药循证医学项目,预期获得麝香保心丸在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方面疗效、安全性、远期心血管事件影响的科学评价。这标志着现代方法学对传统中药研究开始回归主流,传统中药将与现代西药一起同台竞舞,成为防治冠心病的强大力量。

突破传统中药研究之路

传统中医学是建立在经验累积的基础上,有效性已经过数千年的临床验证。但从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其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往往缺乏科学客观的证据,显得缺乏说服力,这也是中医药难以进一步推广的主要障碍之一。循证医学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医学科学,它是以证据为临床基础,通过系统收集各领域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定量的综合分析评价,强调利用最佳研究证据进行临床和医疗卫生决策。这大大提高了医学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临床疗效,减少了治疗及用药的盲目性。

传统中药用现代循证医学的方法作重新研究与评价,为科学、规范地评价传统中药提供新的途径,有望帮助中医药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让传统中药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尤其是慢性病防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麝香保心丸以其疗效确切、安全经济等特点成为目前冠心病最常用的预防和治疗药物。近年来,被列入多项部级科研课题或专项,在优化生产工艺研究、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研究以及临床疗效、人体安全性评估研究等方面获得初步成果,为推动中药现代化、科学化以及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正式展开的麝香保心丸循证医学研究是上海市科委重点支持项目,该研究是由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华山医院施海明教授共同领衔,全国100多家三甲医院共同参与的大规模、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该研究按照国际惯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原则,对27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远期事件影响、疗效、安全性给予科学的评价,确保麝香保心丸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建立在强大的临床研究证据基础之上,将使传统中药麝香保心丸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

循证医学助推中药国际化

随着传统医学为世界各国逐步认可与接受,世界卫生组织敦促各成员国加强传统医学应用方面特别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循证医学研究,这在相当程度上给中药国际化提供了机遇,而中医药国际化关键就是临床疗效的肯定。

传统医学目的篇5

然而,在成绩的背后,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当代中医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中医前辈感慨:“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1.1忽视中医文化传承

中医不仅是一门临床实用医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明清以前的西医相对滞后,也很少传入中国,对中医的影响甚小,老百姓生病了基本都是用中医进行治疗的。而且,这一时期的中医师终生接受的几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诸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儒释道文化都有较深的认知。俗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不胜枚举。古代还有“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之说,更是形象地道出了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目前中医院校教育普遍忽视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缺课”,中医文化的欠缺,对中医的传承非常不利。不少中医院校淡化中医经典著作的传授,四大经典课时越来越少,有的院校将四大经典合为一门课程,甚至将其作为选修课。而介绍中医文化的《医古文》、《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往往都是选修课,对中医名家经验的传授更少,加之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能动性较低,导致学生中医文化底蕴不足,知识面不广,对中医缺乏深厚的感情。

1.2西医模式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模式,二者在起源、思维方式、诊疗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二者各有优势与不足。我们所从事的中西医结合,初衷是将中医与西医统一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模式,使学生“既中又西”,充分利用中西医各自优势,更好地诊疗疾病。然而,课程设置上,中医课程日趋淡化。很多中医院校的西医课程往往占一半以上,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英语、计算机等其他课程又占去不少课时。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本意是培养具备相当临床经验及科研水平的复合型高级中医人才。但是,目前的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科研能力的培育,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不再是中医理论、临床技能及科研水平的综合能力,只要能申请课题、发高质量文章(最好是SCi),学生就能顺利毕业、找到好工作,甭管你会不会看病。在这种氛围下,为了完成课题、毕业、就业,学生不得不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实验室中,导师为了个人职称也往往忽视学生的中医理论及临床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真正用于学习中医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中医院校的研究生,学习中医短则7年,长则11年,却往往不能独立应诊,可谓药不识几味,方没记几个,中医不曾精通,西医有些糊涂。正是由于中西医结合的观念、方法及标准完全是按照西医的一套,其结果只能是中医教育的西化、中医科研全盘西化。

1.3缺乏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

中医的传授,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在其悉心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步掌握中医理论精髓,逐步学会应用这些临床经验。在院校教育方面,主要通过机械性记忆去消化前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难以有机地结合并融为一体。而且,目前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师,往往研究生出身,理论、科研有余,临床经验非常有限,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忙于科研、职称晋升,教学热情不足。在临床实践方面,目前各级中医院临床诊疗的西医化现象非常普遍,病房基本都是西医的一套,门诊应用中医思维进行的诊疗行为也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些都导致学生在早年的临床工作适应性较差。

1.4中医药人才就业难

中医院校学生就业困难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任何一门技术、学科的招生,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对于学生则是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往往不尽人意,因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只能在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以及中医诊所从事医疗工作,而上述机构的规模相较西医院来说要小很多,又因为近些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得供远大于需。加之中医院校的学生存在“中不中,西不西,科研又一般”的普遍问题,很多西医院(包括相当一部分中医院)宁肯要西医的本科生,也不要中医的研究生。这种尴尬局面又反过来影响了学生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和信念,使得不少学生被迫研究生改上其他专业,甚至转行。

二、应对策略

当前高等中医院校出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了解问题的在哪里,正如医生治病需要了解患者所患疾病及其特点一样。

2.1摒弃“中医是伪科学”的观念,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

绵延几千年的中医,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民族的繁衍不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国近代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中国人对自我民族的认同越来越低,对中国传统文化日趋抵制,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当然也不例外。从1879年的经学大师俞樾第一次明确提出废止中医,到北洋政府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提出废止中医,直至今日的某些人,一次次的“废止中医”之风席卷中国大地,中医药非但没有烟消云散地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迸发出勃勃生机。为什么?源于几千年的中医早已根植于中国人心中,源于中医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面对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面对“中医是否科学”的不断质疑,面对一次次“废止中医”浪潮,中医应该怎样应对呢?笔者以为,当前中医的当务之急不是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证实自己是否“科学”,不是用还原论的方法来寻找中医的物质基础,而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地去研究如何提高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临床疗效。对于人类健康而言,“科学”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临床疗效才是检验医学的标准。“科学”的医疗手段可以用,“非科学”的医疗手段只要能治病为何不拿来用?中医几千年的临床经验早已证实的理、法、方、药,经历了无数病人的临床实践,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在积极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唯有此,作为“原创医学”的中医才能保持其永久的生命力,蓬勃发展。笔者以为,在中医药知识体系传授之前应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医之前,首先补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如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中医药典故、中西医文化比较等课程,既能使学生从源头认识中医、接受中医,又能使其在比较中、西医不同中培养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2.2优化中医课程,突出中医特色,兼顾西医知识

现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是盲目效仿西医院校的。相对于古人,当代人学习中医要困难许多。从小学至中学,学生一直接受着数、理、化知识,人们早已习惯唯物的、科学的事物。进入中医院校后,突兀地接受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经络循行等知识,一时之间不觉一头雾水,晕头转向。不仅如此,中医院校的学生还要学习诸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等西医课程,而且其比例逐渐增多。中医是高度抽象的、模糊的,西医是高度直观的、细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在中医初学者的头脑里不断斗争,使得初学者往往不知所措,大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势。早在1962年,北京中医学院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生5位老中医就当时中医教育及毕业生所存在的问题,向卫生部递交了《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这就是现代中医教育史上的“五老上书”。五老认为:“中医学院培养目标是高级中医师”,“中医学院加西医课,其目的在于:使现代中医师具备一些自然科学和西医学的基本知识,为将来医学科学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这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在保证学好中医的前提下加西医课。”50年前,中医院校还有相当一批诸如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等老中医,中医老师一般都是临床医生,有相当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基本也没什么科研压力,加之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朴实,老师往往以授课传道为主。所以,当时的学生相比于现在的学生,其中医功底要扎实很多,即便这样,5位老中医还是,其目的就是“必须在保证学好中医的前提下加西医课”。因此,当前高等中医院校更应加强学生的中医学习力度,在课程设置上要遵循中医自身的规律和理论体系,不能面面俱到,需突出中医特色,增加传统中医课程,特别是加大中医四大经典等课程及名中医经验的传授。

2.3维持适度规模,加大师承教育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生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中医院校发展的两个重要瓶颈。一方面,高校扩招虽然从某种程度促进了学校发展,为社会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需求的限制,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在当今医疗环境中,中医早已从绝对主导地位逐渐演变为从属地位,地位的转变必然使得其需求有所改变。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中医院校应正视现实,不能片面追求学校发展而盲目扩招,需维持适度规模。中医的优势在门诊,具有“简、便、廉”的优点。西医的诊疗离不开现代化的化验与检查,而中医则只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即可进行相应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中医的需求更是逐年增长,而这个需求是对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诊疗手段的需求。而传统中医诊疗的传承更多来源于中医的师带徒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重视师带徒模式。可喜的是,目前国家已意识到传统师带徒模式的重要性,不少中医院校已经开始将师带徒引进日常教学。今后,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大师带徒教育的力度,摸索新时期下师带徒的新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既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医学人才,更具有传统中医诊疗能力的高级中医师。

三、结语

传统医学目的篇6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发展实验区,为全面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将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市第一四二中学)指定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单位,已帮助学校在校内建立了“一地、一区、一园”的中医药教育实践基地,中医药文化教育在全校普及开展。

   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宏志中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中医药“杏林”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密切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依托项目管理、课程建设,实现中学和高校的充分合作,通过高中特色化教学和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与中医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真正、深层次地对接,为学生搭建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如今,北京宏志中学已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既有益于自身发展,为建立学生多种成长模式发挥其办学效益,又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北京宏志中学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勾勒学校未来发展蓝图,走特色化普通高中的发展之路——传承中医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生生不息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和国际化,必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动力,也必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北京宏志中学在制订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确定了“品牌学校、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学的目标;确定了依托东城、立足北京、走向全国的发展方针。与这些目标、定位、方针相配套,学校明确以建设中医药“杏林”实验班为抓手,以培养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为目标,带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实现特色立校。

   北京宏志中学鲜明地提出:创办特色高中是普通高中的最好出路,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推动力。学校确定的中医药特色化办学目标与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中国文化热有关。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掀起了一个个热潮。华夏文化的魅力与光芒,已辐射五大洲,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桥梁。而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生长发展起来的。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发之基础。正值全球中国传统文化热时,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也必将受到全球的瞩目。趁着这种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良好势头,北京宏志中学特色化办学模式必将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北京宏志中学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办学之路,是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作为自己的时代使命,创建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毫无疑问就是传承中医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地方。弘扬和传承一种文化,绝不仅仅是开设一些专业、讲授一些课程就能实现的。因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宏志中学联袂打造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让中学生作为中医药薪火传人,在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培育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重任,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北京宏志中学也将在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实现学校的发展。

传统医学目的篇7

关键词传统医药产业传播途径发展研究

1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及战略定位

2006年10月17日,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披露:近些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另外还签订20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与42个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274项中医药合作项目。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中医医疗(针灸)机构达5万多所,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人,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中医药保健治疗。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出口的主要产品,出口总额呈不断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8.2亿美元。目前英国约有中医诊所3000多家,每年约有250万人采用中草药、按摩、针灸等传统的中医疗法。法国有中医诊所2600余家,有针灸师8000人左右。荷兰有中医诊所1500多家,接受针灸治疗的人数约占荷兰总人口的15%。美国有中草药专营公司400余家,每年有100多万人接受中医针灸疗法。中医教育和学术活动也发展迅速,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关注中医药,在与我国卫生部的双边合作协议中,有50多个协议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中药出口创汇最高的1995年,出口贸易额达7.7亿美元,当时世界天然药市场约为150亿美元,约占市场份额的5%。1996~2001年,中药出口贸易额一路下滑,徘徊在4~5亿美元之间。与此情形相反,进口草药却呈上升趋势,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中药进口总额达6.51亿美元,出口4.6亿美元,逆差1.91亿美元。这种现象与我传统中医药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介绍,我国的中医药只是“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我国每年7.2亿美元的中医药出口额,仅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量的0.3%;而作为药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药,至今还一个都没有。如果仅从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份额看,我国的中医药的确面临被全球化和现代化“边缘”的危机。

中医药是我国少有的核心的原创性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核心的少有的原创性软实力之一。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四,但是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还比较大,而能够站得住脚的能和西方国家相抗衡的软实力之一就是中医药。所以,仅仅认识到中医药是原创性的文化遗产还不够,应该再加一个定语,即中医药是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文化遗产。很多文化遗产是不具备生产力性质的,只能保存,但是很难发展,而中医药不同,它的生产力性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竞争力,中医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的,作为核心文化遗产,不但要保存,还要发展。所以要使中医药发展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软实力。

2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传播

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还牵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传统文化自身的延续和发展,这是文化产业在转型时期的一个特点,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目前学界对此展开了全面地研究和深入地探讨,这也是在文化产业化时代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在传统医药文化领域其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文化传播的问题,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大众化传播有很大的差别,我国政府针对这一问题曾经专门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中医药境外传播资料编译系列项目”于2004年10月18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中医药卫星电视传媒网在京联合举办的“中国中医药境外传播项目工作会议”上启动,会议提出:第一,要从思想上重视中医药对外传播工作,对外传播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战略行动,中医药对外宣传,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第二,要全面正确地宣传中医药,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对外宣传的每个专病电视片,每份专病临床资料都能反映我国中医药的真正水平;第三,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对外传播的每一项工作,使观众喜闻乐见,国外医生才愿意使用我们介绍的中医方法诊疗疾病。“中医药境外传播资料编译系列项目”将编译一批适合国外传播要求的中医药对外宣传示范资料,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资料和中国中医药年鉴境外版、中医药法律法规汇编、中医药专科专病最新经验及科研成果的电视片和资料汇编、中医药基本知识介绍及科普宣传材料、全国中医院校、中药厂及著名中医介绍手册等。资料编译后,将通过国内外媒体对外传播,或通过代表团互访、驻外使馆、国际组织等途径对外赠送。显然这一举措是在对国际文化交流讯息做出充分研究后作出的正确决定,这为传统医药产业化的国际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也为配套的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传统医药产业传播中注意的问题

中医药传播不是为了传播而传播。在传播的同时,要在立足发展中医药的基础上,发挥媒体优势,做一些调查性的、研究性的报道,反映中医药在发展中切实可行的疗效和实用价值。为此,在发展传统医药产业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传统医学目的篇8

关键词:医学教育;管理系统;改革

继续医学教育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卫生部于1991年颁布《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和实践[1]。我院是一所二级医院,科教科、护理部负责我院400多名医护人员的进修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科研管理工作,传统的工作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负责整理、统计各类资料,不仅工作量相当大,而且统计出的数据容易重复或遗漏,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提供相关的查询和统计分析信息。多年来,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都是人工处理,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举办、学分年度验证、统计报表制作等,工作量大、程序较为复杂琐碎,且效率低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院从2005年开始使用由北京健康在线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公司)研发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以下简称iCme),虽然应用时间较晚,但已取得较好的效果。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教育学分记录难、规范难、上报难、查询和审核难等问题。该系统是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的规定而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通用性,适合于各级医院用于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分管理,目前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应用。

1系统简介

以我院使用的2.1.1064版为例,iCme是一套集记录、管理、统计、申报为一体的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软件,它把计算机、互联网、poS机和iC卡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入继续教育管理[2]。主要特点有:图形界面操作简单、功能实用、操作方便快捷、运行安全可靠、动态数据统计等。该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学分录入”、“科室管理”、“统计查询”、“远程查询”、“系统设置”六大功能模块,能够完成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存储、打印、维护和远程交换等功能。

1.1前期准备科教科专人负责iCme的管理工作。硬件需求:可连接internet的专用电脑1台,poS机2台,联机读写器1台,iCme软件1套。按姓名、科室、专业、职称、职务、学历、身份证号等内容录入iCme全院医务人员的基本数据,公司为每位医务人员配发一张继续医学教育iC卡,为持卡人建立唯一编号。

1.2学分录入我院每年开展继续教育项目40余项,每次参加人员100~200人,授课结束后在现场使用poS机进行刷卡,完成学分的登记工作,每次刷卡时间不超过3s。部分人员参加院外学习,项目举办单位刷卡后通过网络上传于数据中心,我院iCme通过网络下载该部分人员信息。同样,我院也可为参加学习的外院人员刷卡记分。

1.3学分管理科教科负责poS机与电脑交换数据或远程数据交换,定期对系统实施维护。为了数据的安全和保密,iCme还设有系统安全密码,要求用户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口令后才能进入系统进行操作。通过对学分情况查询,及时监控数据,动态掌握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以保证继续教育学分数据的完整和继续教育工作的完成。

2应用效果

2.1操作便捷,效率提高该系统在我院实际应用以来,虽然不到2年,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数据输入方便快捷、统计报表全面,摒弃了传统繁琐的手工登记、检查、审核、统计工作;使用poS机对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人员进行现场考勤登记,不但解决了传统登记速度慢造成人员进入会场时排队拥挤的现象,同时也减少人工登记带来的误差和不公正性。科教科人员可根据《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的规定,在“系统设置”模块自行维护各项学分等级等标准,该标准在数据输入时由系统自动调用。如某医师为中级职称,则系统自动检测其Ⅰ类学分是否合格。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各项标准由手工录入而造成的出错率;在数据查询、统计中可生成各类报表,使科教科人员能直观地分析各类数据趋势,更好地把握全院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

2.2实时记录,查询方便公司与好医生网站相联合,实现了全国继续医学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通过网页浏览器实现学分自助查询功能,每名医务人员均可上网查看本人学分。由于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繁多、内容不尽相同,传统管理模式不能够将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到管理人员;现在,继教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地了解全院各科室或个人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情况,为医务人员的晋职、续聘、再注册等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通过了解各科室继续医学教育的动态信息,整体规划全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保证了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完成,也促进了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2.3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及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很难按照个体需求有选择地接受教育,从而影响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实施[3]。往年继续教育针对性不强,医学领域专业较多,医务人员的学历、职称又不尽相同,但继续教育开设内容又需多门学科兼顾,实际上在一些基层医院中,继续医学教育讲座水平不高,一些讲座成了科普知识讲座,使一些医务人员对参加讲座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有的课程质量越高,专业性越强,非本专业或水平较低者越不容易懂,听讲座只为学分而来。iCme与好医生网站联合,提供各专业的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医务人员可根据自己专业选择需要的内容,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其内容多为各专业知名专家讲授该专业前沿内容,起到了继续教育的目的和初衷。网络学习所获学分得到卫生部认可,可直接纳入iCme管理。

2.4灵活方便,形式多样往年继续教育形式较单一,主要以举办讲座为主,忽视了医务人员班次繁杂、临床工作各异、常需加班的特殊情况,造成许多医务人员不能按时参加讲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提供给医务人员一个不需要与教师面对面的授课学习途径,医务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和个体知识、专业需求,灵活安排学习计划,在不耽误工作的同时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并且节省了大量用于路途的时间。这种继续医学教育方式解决了医务人员的工学矛盾,使学习者能够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学习所需知识。

3应用体会与建议

3.1形成标准,全面推广尽管该系统是卫生部认可并建议在全国推广的一套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各地区甚至在北京市,应用情况不均衡,仍未做到普遍应用。也就是说,使用纸质学分条、学分证书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一方面,这些学分需要继续教育管理人员逐一进行手工审核、录入,并需要将原学分证书妥善分类保存备查,造成相当大的人力、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纸质学分条、学分证书的存在,为一些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机会,有极个别人实际未参加某项目的学习或培训,但持有该项目的证书,目前管理人员对此现象监管的力度较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继续教育工作,未达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如能普遍应用该系统,可进一步提高效率,加强管理力度。当然,由于各地条件不一,需要一定的时间。

3.2软件功能仍有提升完善的空间应用该系统以来,公司进行过三次软件升级,目前版本为1.1.1064版,总的体会是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但笔者认为该系统在可操作性上仍有进一步提高的需要。仍以手工录入纸质学分证书等非项目学分为例,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对这些学分内容必须及时录入、上传系统服务器;但由于人员较多,各科室人员工作情况不一,很难做到同时上交,这样对某一学分内容二次录入时,系统不能自动出现最近已录入的项目内容以供选择,只能再次完整地手工录入,造成效率降低,增加了出错的机会。其次,上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对这些非项目学分应录入原项目编号,但系统操作界面上未提供录入项目编号的位置空间。再者,出现学分误录入时,医院管理人员无法自行删除,只能与上级管理部门或技术支持部门联系,由其修正,影响了工作效率。其实,这些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期待着公司继续改进。

3.3系统欠稳定,偶有学分遗漏现象发生我院曾发生继续教育主办方录入并上传数据后,参加继续教育人员所在单位不能正常下载该人员数据,与公司联系后,称可能为系统问题。但近期升级至1.1.1064版本后,未出现此问题。

3.4iCme未能发挥更大的潜能和效益iCme项目内容涵盖了继续医学教育讲座、科研、教学授课、学术论文、学术会议、外出进修、科室业务学习、自学等诸多完整、实时的科教信息数据。原来版本关键字段较少,不能分门别类,档案数据不能区分出各关键字段,导致无法对有效关键字段进行排序和统计。对科教科各项业务工作,如继续医学教育、科研、专利、论著、学术论文、学术会议、科室讲课、临床病例讨论、外出进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我们每年都要重新分门别类进行数据录入、统计、资料存档。幸而,最新升级版本1.1.1064版做出了很大改进,仍需进一步完善。例如,自2005年以来,北京地区除传统的25学分要求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医务人员每年度必须参加不少于20学时的传染病知识培训。目前采用传染病培训合格证书形式,仍需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如果系统专设传染病关键字段,则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节约了人力物力。目前iCme还未能与我院HiS系统相结合,各科室及医务人员未能及时查询、统计各种有效信息,个人只能从因特网查询个人学分,远未能发挥自身具备的潜能。随着iCme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将来与医院HiS系统有机结合后,有望发展为医院科教信息数据中心库,成为科教综合管理信息化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饶叶俊,秦银河,刘宗红,等.我国继续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医院管理,1999;19(6):42-43.

传统医学目的篇9

关键词中药教学传统师徒制认知师徒制教学优势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1.023

0前言

“师徒制”是中医培养人才的模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医学人才成长的途径,这种模式已经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迄今为止,“师徒制”的教学模式对于中药的职业教育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医务工作当中,而且能够将真正的技能和方法得以传承。但是对于现代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师徒制”逐渐显露出一些缺点和弊端,然而通过改良传统的“师徒制”,对中药学的教育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就“师徒制”教学模式在中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概述。

1中药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1.1中药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中医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每年都会有中医学术界的课题立项以及大量的专业书籍出版,中医界的学者也踏出国门,将中药文化带至国际舞台,使中医和中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识,以至于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中医文化,为中医学的发展争取了更大的空间。然而,就在这中医文化呈现出星火燎原的态势之时,我国对中医学的教育也更加重视起来,开始重点推进中医药的人才接续,将传统的“师徒制”教学制度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中药教学中,以便于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

1.2中药教学应立足于中医思维

在中国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中医思维也逐步构建起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药的理论也是在中国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指导下阐发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药与西药一样,正逐渐步入现代化的浪潮中。但这并不意味这中药将会被同化。中药依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运用中医思维方式教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制药。而中医临床现今已采用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的方法诊断,中医的方法治疗,其实已经偏离了中医的传统思维,导致临床的诊断西医化,影响了中医的临床治疗效果。由此可见,中医思维对于疾病的诊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中药学而言,中医思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中教学中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中医思维。今天之所以学习和继承中药学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思维的规律和特点,由这一思维进行教学,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成为具备较强医学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1.3在实践中使中医思维得以发展

实践方式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和保障,思维方式依赖于实践方式,实践方式又决定了思维方式。系统化的中医理论是古代的中医学家以当时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并且吸取了当时的天文、地理、哲学等方面的诸多先进成果,从而得出的对当时临床实践的一次较全面的理论总结。所以说,中医理论归根结底还是临床实践的产物,同时又历经了几千年的检验。从中药学的发展史来看,每一次的发展与突破都是以中医思维下的实践为动力而引发的。每一部医学著作都是在医理和实践紧密结合之下的产物,中医学理论大师必然也是医学实践的专家,理论和实践向来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发展学生的中医思维,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并且发展中医思维。学生如果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形成正确的中医思维和诊断能力,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会得知如何运用中医思维,通过在实践中逐渐的学习,使中医思维得以发展,形成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式。

2对“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的综合探讨

2.1“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概述

“师徒制”教学模式在学校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培养人才最普遍的一种手段,“师徒制”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了各个领域的医学专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在“师徒制”教学模式中,学徒通过全程反复观察师傅从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形成模糊的概念,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之下,练习所学习的方法和诊断的全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师傅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醒和帮助学徒,通过提示、示范以及纠正学徒所犯的错误,从而使学徒逐渐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学徒渐渐地熟练使用所有技能之后,师傅就会减少参与的程度,让徒弟能够自主诊断与治疗患者。一旦学徒能够平稳熟练的掌握所学技能,师傅就会渐渐隐退。这种“师徒制”教学模式,是历代中医药学教育中一种既基本又重要的教学模式。

2.2“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的优点

在“师徒制”的教学模式中,通过观察师傅的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学徒可以学习到目标技能的“大概模型”,这也是学徒学会使用技能的关键所在。“大概模型”为学徒最初尝试目标技能的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使学徒在使用技能时能够更容易、更方便。当学徒形成正确的“概念模型”之后,在师傅对其实施技能做出指导时,学徒便能够更容易理解师傅的用意。通过一整套的相似呈现,学徒会更容易独立的完成目标价能,而学徒通过“概念模型”,不仅可以进行内化的指导,而且可以自己检测完成情况,估量出自身与师傅的差距,进行自我改正。这对于学徒技能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徒学习时的“社会环境”是“传统师徒制”的另一关键部分。师徒关系是在实际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产生的,通过学习到再接触专家使用的模型来帮助学徒更正自己对较复杂技能的理解。这种培养方式有异于学徒只能接触到几个专家的培养方式,使学徒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专业人士,并且能够接触到目标完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从而增强学徒的自信心,通过不同的专业中相关的实践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形成更完整的“概念模型”。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专业人士也会给予学徒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大大缩减了学徒在练习中犯错的几率,使学徒形成更有效、更精致的达到既定目标的方法。

2.3“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师徒制”教学模式是中医培养学徒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传统的“师徒制”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是通过实际工作的要求来确定学徒的任务,而不是通过学徒的能力和任务难度的不同来让学徒逐渐学习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师傅所呈现出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技能也不是按照难易程度的顺序来逐一呈现,所以学徒很难形成一个准确清晰的“概念模型”。在“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中,学徒必须尽快掌握目标技能以及制造出合格的产品,因此,即使学徒能够很快地掌握目标技能,却也很难通过“传统师徒制”的教学模式来理解到师傅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以及是如何作出的决策。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徒形成更高层次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3“认知师徒制”教学模式与中药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3.1新型“师徒制”教学模式

“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相对于如今已普及的普通学校教育制度来说,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快的适应真实环境,更能胜任日常工作的需要,也会在实践操作中更有效的解决问题,但是在教育规模、培养学生的数量及其正规性和高效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如果能同与之互补的普通学校教育相结合,综合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不足,便能更多的培养出胜任社会工作的人才,对中医学的发展也大有裨益。而兼具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长处的“认知师徒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与学校教育相Y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既克服缺点又博采众长,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而且也会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各专业人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2中药职业教育中的“认知师徒制”教学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办学方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本领和技能,从而能够在社会中立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中药职业教育更是对学生的“德行与技能的统一、理念与行动的统一、经验与反思的统一”的培养目标有着更高的要求。为全面提高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我国不仅颁发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纲要,而且推出了医学专业的学制改革政策,这就意味着中医药学的职业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行业指导下进行的中药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师徒制”教学模式带入到学校中去,不仅成为了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而且保证了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有效推进了产教结合,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4结论

通过上文对中药职业教育的探讨以及对“师徒制”教学模式的分析,可以得知“师徒制”教学模式对于中药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师徒制”教学模式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了大量的医学人才,就连如今的名中医也几乎都是通过“师徒制”学习模式逐步成为各个医学领域的专家。“师徒制”教学模式贯穿着中医学发展的始终,也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了顺应中医学发展,并且对中医学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职业教育要想长足发展并且不断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也必然离不开“师徒制”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孙越异,徐光兴,刘娜,王蓓,殷忠勇,司群英,高h.中医临床督导刍议[J].时珍国医国药,2015.2:422-425.

传统医学目的篇10

这一计划将如何改变目前的就医模式

如果人们能够深刻了解自己的遗传和基因组学信息,那么对疾病的预测,特别是疾病易感性的预测将得以实现。首先,人们会被告知未来可能患有某些疾病,以便更好地进行预防。其次,一旦患有了某种疾病,其诊断将会非常容易;诊断后的用药,将针对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而制定,每个病人将得到最合适的药,并在最佳剂量和最小副作用,以及最精准用药时间的前提下用药;对疾病的护理和治愈后的效果也将得到准确的评估和指导。

用奥巴马的话定义“精准医疗”,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治疗。而且要次次如此。”他描述的这种场面,是目前的医疗体系无法实现或者很难实现的,实现它的过程也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医疗模式,因此,说“精准医疗”是一场“变革”并不为过。

美国“变革”前的长期筹备

看似突然爆发的“变革”,其实已经有了长期的积累和酝酿。可以说,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肿瘤基因组计划”(tCGa)等多个大型基因组研究计划,再到这次的“精准医疗计划”,美国人在按照既定目标一步一步向“精准医疗”迈进。

从技术准备角度来看,“千元基因组”已经实现,生物技术在不断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支撑医疗领域的技术能力也在迅速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

从社会角度来看,人们越来越接受基因检测的结果,已经有像Genetworx或者QuestDx此类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公司出现,23andme公司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支持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在美国的高端人群,进行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出现了像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这样的开展基因检测和预防性手术的案例。

从法律和保险体系来看,已经有人开始用遗传研究作为保障自身权益的依据。2014年3月19日,有美国夏威夷民众发起对制药企业市场行为的诉讼,起因是该企业隐瞒了心血管疾病药物“波立维”对该人群无效的信息,“波立维”在东亚和太平洋岛居民身体中代谢不足,因此无法起效,而企业隐瞒了这一信息,造成大量患者滥用该药物,增加了经济负担。2014年5月2日,发生了“加利福尼亚州临床实验室协会”诉“美国国民健康服务机构HHS”的“当地保险承保范围”案,投诉讨论了两大医保管理承包商noridian和palmettoGBa的“当地保险承保范围”(其中包含遗传检测),其中未能保证基因检测让人们获益的条款。这两起事件的发生表明,遗传和基因组信息的使用已经遇到法律和保险体系滞后的障碍,需要改变。而人们已经开始争取自己的遗传信息在临床上的使用权利。

对医疗行业而言,从医疗管理机构到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多方面都在慢慢发生变化。

一是疾病分类的转变。在医疗行业中,每一种疾病都有与其对应的唯一代码,从而完成对不同人的不同疾病的统一记录。“国际疾病分类”(iCD)就是这些代码的官方管理方式。我们日常看到的诊断报告,在中国的医院里,是由医院的“病案科”完成将手写或者电子的诊断书转化为代码进行保存和管理的事务,病案科所遵循的规范就是“国际疾病分类”。该分类目前已经到了第十版,如果能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增加遗传检测相关分类,将推进疾病分类往遗传和基因组水平的精准分型和管理方向发展。

二是专业术语的更新。2014年2月,“美国分子诊断评估计划”表示支持美国医药协会(ama)提出的“当今程序术语”(Cpt),为个体化医疗所作出的努力。截至目前,美国医药协会的“当今程序术语”中已经有101个遗传检测术语。ama将推荐遗传检测术语进入“国际疾病分类”术语,从而促进遗传检测诊断方法的创新,以此提高对病人的治疗效果。

三是从业人员标准提升。2014年11月,美国护理联盟(ana)的专业化标准已经覆盖遗传/基因组领域,在护理相关的学科或专业中建立了遗传和基因组的基本信息,其中规定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将遗传和基因组信息应用于临床实践,向服务对象示范遗传和基因组信息和服务的重要性。

就连临床诊疗原则也因此发生了动摇。美国的医学研究所(iom)在2015年2月26日的“展望”中提出,基于证据作出判断,是基因组技术进入临床使用的一个重大障碍。在这份文件中,列出了最新的7个独立撰写的评论,探讨基因组测序进入临床应用的案例,研究了实施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的政策问题和实施证据。这实际上已经触及了医学诊断的基础――必须基于大量人群的数据才能作为治疗依据,而很多罕见的遗传病不可能收集足够多的病例进行大规模人群研究,而遗传检测本身提供的证据,已经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此外,美国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协作组(CpiC)的临床决策实践,已经包括遗传药理学和基因组药理学数据库(pharmGKB),CpiC的在线访问和教育指导方针的制定,工作流程的描述和开发代谢通路算法的努力,开发综合的表型、基因型、药物对应关系表,定义、开发和维护用户的药物遗传学“诊断书”的文本格式的结构等,并为pharmGKB数据库的公布和更新提供了标准方案。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美国的精准医疗计划已经具备了实施的基本条件。跟“精准医疗”有关的几乎所有相关医疗协会,都对遗传和基因组信息进入临床进行了相应准备。一个“精准医疗”的工作流程已经被搭建起来,仅待实践后再进一步丰富。

中国医疗体系还需多方改变

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遗传和基因组学信息都已经在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在实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美国FDa有将近1/4的药物要进行遗传检测才能使用。2014年,FDa公布了159个药物/靶点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指导用药。在美国具备临床实验室标准CLia认证的实验室,均可提供遗传和基因组学诊断服务。中国也在2014年开放了二代Dna测序试点实验室,开放了无创产前诊断、遗传病、肿瘤等方向的基因组学诊断。但是,中国目前的医疗系统,实际上还没有为“精准医疗”的到来做好准备。

医疗信息记录:对“精准医疗”而言,医疗信息记录将按照高水平科学研究所使用的样本规范来收集记录,除了现有医疗记录里需要提供的病人基本信息外,还要提供三代的家族病史,患者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身份,饮食习惯、运动和生活习惯等等,并且与可穿戴设备提供的相应生理信息相结合,以确认更加准确的生活习惯信息。而与其它影像学数据的结合,则是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比如,将心血管病相关的基因信息与心脏Ct影像指标相结合等,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者与医护人员的互动结合。

电子病历系统:目前的病历系统,是不包含遗传和基因组检测一项的,既然用药须基于基因,那么电子病历系统无法检索基因检测结果,也就无法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用药。我们需要在现有电子病历系统中,统一添加此内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做别的检测项目,比如血常规,Ct等,常常需要拿着一家医院的检测报告到另外一家医院就诊,或者过了一定的时间可能就要重新做检测。而遗传性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可能一生只需要检测一次,便可以终生使用。那么,医生是不是应该随时可以接入病人的基因组数据,从而获得相应的信息帮助诊断和治疗呢?当然需要,但是目前的病历系统,是不支持如此这般随时获取遗传和基因组信息的。

医生下单系统:目前尚没有支撑医生开具“遗传和基因组学诊断”的系统,因为通常需要检测的相关基因有很多,比如肺癌相关基因就包含aKt1、BCL2、CDH1、CDKn2a、eGFR、nFKB1、tp53、VeGFa等很多个。有些病人可能只需要检查一个基因,但却需要检测极为稀有的突变;而有些病人则需要对不同的基因组合进行检查。那么,医院的医生下单系统是把所有基因都单列出来,还是列在一起?如果都列出来,那么单是肺癌基因就已经有很多种了,明确与其它肿瘤相关的基因加起来还有几百个。这几百个基因如何下单,也是一个难题。

虽然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或许简单,但还有些问题更难解决。比如上文提到的eGFR基因突变,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是18到21号外显子的突变,因为这些突变跟治疗的关系已经研究得非常明确,而其它外显子的突变,都可能对eGFR的功能产生影响,继而对用药产生影响。临床上如何使用这些新发现的突变,也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当然,临床上会有一些“共识”出现。然而我们希望通过精准医疗计划能够实现的,是基于“大数据”统计意义上的“共识”,这样的数据,将真正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用药指导。

药物下单系统和持续护理系统:就目前的药物下单系统而言,无须与遗传和基因组信息关联。然而,“精准医疗”所需要的下单系统,是要根据基因检测结果下单的。首先,查看基因信息和疾病相关性以后,再参照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开具处方;同时,在用药后的持续护理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预盼、发生不良反应后的上报和跟踪、预后和复发等信息,都需要持续进行跟踪,以保证临床上的精准用药,以及科研上基因型和表型结合的准确性。

“精准医疗”it系统:以上“精准医疗”所需要的信息,都需要it系统提供支撑。目前,医疗it系统提供的服务,都无法满足存储、管理、分析这些“精准医疗”数据的能力,而且信息学将在“精准医疗”计划中起到关键作用。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知识是“精准医疗”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如何通过it系统最终实现,是对现有it系统提出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