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4:22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1

计世资讯的研究报告认为,现阶段国内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采取的合作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建立合资公司进行专门的移动支付运营,如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合资的联动运作;

2〉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如中国联通和中国银联的合作;

3〉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动的运营商和银行的合作,目前主要是各类公共事业费用的收取。

目前国内用户可以通过短信、wap、USSD、JaVa、BRew或者iVR方式来实现移动支付。移动支付若要在国内获得成功,必须得到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的同时支持和推动。

尽管移动运营商目前没有进行专门的移动支付芯片的研发,但它们正在积极进行相关标准、业务规范以及新技术的探索;而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多的是将移动支付作为现有产品线的补充,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大力投入,导致了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缓慢的现状。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2

以下为报道全文:《央行公告降温零售业“无现金”概念》

此前火热的“无现金日”,如今有了降温的迹象。

7月13日,根据央行公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此外,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对此,腾讯于7月15日晚间回复第一财经称,“用户需求和商业规律决定了移动支付不可能代替现金,而是作为现金的补充,将与多种支付方式长期并存,我们一贯尊重用户和商户的多样化选择。今年8月8日我们将不再围绕‘无现金’展开相关活动,主题和形式都将全面升级。”

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新规可能会对支付机构的市场推广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对零售行业的影响则较为有限。

2015年8月8日,微信支付提出“无现金日”概念,喊出“现金,再见”的口号。按照活动规则,用户可以在微信支付制作的H5页面提前领取随机发放的“无现金日活动体验金”,8月8日在有“无现金日”标识的商户门店使用微信支付,体验金可以抵扣现金使用。

到2017年,微信支付“无现金日”已经举办了3年。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和2016年,参与微信支付“无现金日”活动的商户门店数量分别为8万家和70万家。

2017年,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劲敌支付宝也提出“无现金”概念,宣称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当年蚂蚁金服发起成立了无现金联盟,称未来两年将提供60亿元来帮助联盟成员推进无现金进程。

随着支付宝的入局,2017年的无现金声势格外浩大。支付宝当年7月底宣布发起首个“无现金周”,微信支付“无现金”活动维持了整整一个月。

8月只是每年市场推广的巅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直在用补贴换市场。

支付宝会给申请收款码的小商贩一并寄送红包码,付款前扫描红包码,消费者和店主能同时获得奖励,2018年6月,支付宝再度推出数字红包;微信支付则有摇摇乐,周六、周日及特定节日、活动期间,在合作商户使用微信支付完成付款,即有机会获得当笔免单或微信支付到店红包。

无现金是非银行机构推广移动支付工具的一大卖点,但移动支付工具的推广到了过犹不及的地步。伴随着央行的一纸公告,2018年无现金活动将不复往年风光。

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消费者支付需求多种多样,现金支付习惯和偏好仍然广泛存在。但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上述负责人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央行公告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央行公告出来以后,支付机构的市场推广活动肯定会受到影响的。”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他说,央行通知的意义在于明确人民币法币意义,“移动支付的确很方便。但是法币不能游离在交易之外,90后以前的人都知道货币、钱是什么样子,但00后、10后很有可能不知道钱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另一方面,上述公告是否会对零售行业造成影响也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传统零售行业面临着一场数字化变革,无人零售、电子支付是这场变革的一大卖点。比如,永辉超市打造的超级物种一度被视为零售变革中的标杆店铺,这类门店的一个卖点是不收现金。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平交易的核心原则是保障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电商平台、无人销售、自助服务、网络政务等场景,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3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市场交易额连续4个季度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21610亿元人民币。易观智库另外一份报告则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全年交易额规模为742亿元,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87亿。

与两万多亿的互联网支付相比,移动支付700多亿的交易规模只是它一个零头的零头。究其原因,恐怕要涉及到地域覆盖不全、支付渠道复杂等。可以说,要使用移动支付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

中国现在有4亿台pC,8亿个第三方支付账户,网络支付相当方便。与之对应的数字是,中国手机用户超过9亿,银联拥有超过30亿张卡片。如果有一个合适的移动互联支付渠道,那么每个拥有银联卡的用户就能方便地实现移动支付了。

针对移动支付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近日,中国银联与UC优视携手推出一套基于UC浏览器的银联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让使用UC浏览器的用户,可以彻底摆脱繁琐、成功率低的手机网银支付流程,直接在UC浏览器内使用银联信用卡或借记卡完成移动支付。在解决移动支付难题的同时,这也意味着电子商务、电子阅读、游戏、团购等各类网站和用户又多了一种简单、快捷、安全的移动安全支付选择。

手机的普及率大大高于pC,银联卡的普及率也大大高于第三方网上支付账户,这一战略合作不仅将快速推进移动支付的全民化进程,也疏通了阻碍众多移动互联网企业盈利的移动支付渠道。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大量的移动开发者把目光集中到拥有超过9亿用户的手机消费群体上。由于移动支付尚处于发展初期,加快推进移动支付市场跑马圈地,有望改写未来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

声音

UC优视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到2013年有超过1000万用户使用银联-UC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

——俞永福UC优视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如何保证银联卡移动支付的安全?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4

马年伊始,两位马姓互联网名人马云、马化腾,成了“话题人物”。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逼近和金融互联网发展,最近各类市场主体纷纷传出进军移动支付市场的消息。

日前,中国银联宣布携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7家发卡机构,启动基于银联移动支付平台的nFC手机支付全国推广活动。这意味中国银联联合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等机构共同推动的移动支付布局,已从局部试点进入全国推广阶段。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表示:“银行已经开始发力移动支付,如民生银行近期宣布推出手机银行二维码收付款服务。之所以银行发力较晚,是因为有诸多原因制约:一方面,银行支付技术标准尚未正式出台,行业资源无法共享;另一方面,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尚待完善,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个人账户安全问题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市场发展空间较大,把握机遇十分重要。”

银行发力

2014年2月12日,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上海地铁联合宣布,将手机卡、银行卡、地铁卡三合一,推出全国首个融合移动支付、金融服务、地铁出行的“中国移动浦发nFC(近场通讯技术)手机支付地铁应用”服务。

就在小米公司被曝于2013年12月注册成立“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移动支付市场后不久,今年2月19日,北京银行公告称,已与小米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就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功能的移动支付结算业务、理财和保险等标准化产品的销售、货币基金的销售平台,以及标准化个贷产品在手机/互联网终端申请开展合作。

中国联通与光大银行在广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联手在广东市场推出“手机钱包”业务,目标直指市场占有率第一。

浦发银行总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在nFC手机支付产品的推动下,2013年浦发银行手机银行用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用户增量已接近前四年用户总和的1.5倍。中信银行也指出,用户只要把手机卡与中信银行借记卡或信用卡绑定,即可实现“刷手机”消费,以及查询、转账等传统银行卡功能。

民生银行也宣布推出手机银行二维码收付款服务。

外资银行更不示弱,星展银行日前推出了“星乐付”手机移动支付平台,无需开通任何网银,只需在智能手机上下载软件,并插入刷卡器,就可以刷卡进行账户查询、转账、公用事业缴费等金融类和生活类支付功能。

某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银行来说,移动支付是一片新的蓝海。虽然目前银行纷纷推出移动支付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巨大。若要成功抢占到市场,仍需进一步迎合不同客户的需求,形成差异化。在他看来,未来银行推出或完善此类产品的步伐或将逐步加快。

突破并非易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开始渗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现在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互联网用户,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也在逐渐增加,这是一个大势所趋的过程。

2014年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报告―《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从侧面给出了答案。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6%和317.56%。如此高速增长的移动支付业务,自然免不了争夺与硝烟。

郑宇洁表示,“对于银行来讲,要在移动支付取得突破并非易事,其发展也难以对现有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形成较大的冲击。移动支付产业发展面临的是三方、四方甚至是多方的关系,跨越多项信息领域,同时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因此短期内有所突破还较难。”

不容忽视的风险

随着移动支付快速崛起,支付风险问题也暴露出来。

央行主导的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已于2013年年底建成并通过了验收评审,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联、中国移动等7家机构的企业移动支付可信服务平台(tSm)已系统地接入试运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移动支付国家标准,也已于2012年正式确定采用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

目前,虽然我国移动支付体系建设和业务都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显示,移动支付在支付风险防范、客户使用习惯培养、受理环境的改造、产业分工合作及商业模式选择等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问题。

有专家指出,今天的移动支付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简单的用户名和静态密码容易被窃取,传递动态密码的短信可能被拦截、破解等。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5

全球支付市场结构悄然转变

以移动支付为首的支付创新是否彻底改变了全球支付市场的结构?可以大致观察到2015年全球支付市场内部结构。从市场参与者来看,新的移动支付供应商不断进入该市场,原有的由几家主要机构(如paypal、masterpass、支付宝等)分割市场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新的赢家也不断出现,市场结构不断转换。仅中国市场,就出现了多家机构共同主导移动支付市场的局面,包括支付宝、银行卡、银联在线、微信支付、京东支付、百度支付、苹果支付等等。从支付工具结构来看,据《全球支付报告(2015)》大致统计,2015年年初全球支付市场的主要工具支付额及其市场份额大致如表1。从区域支付市场来看,全球主要地区的支付市场内部结构大致如表2所示。

总体而言,信用卡支付方式在全球支付总额中仍然位居首位,其次是新兴的电子钱包,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是借记卡。具体而言,北美和拉美地区的信用卡支付量(分别为40%、42%)在其市场总额中最大,在全球也是排名第一。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是借记卡(29%),也是全球使用借记卡最多的地方。亚太地区则是全球新兴移动支付的领头羊,电子钱包34%的使用量位居全球首位。从银行卡支付量来看,北美地区在全球最高,信用卡和借记卡总支付量约占市场总额的65%,接下来是拉美地区的49%,第三是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42%,最后是亚太地区的39%。

金融市场最为发达的北美地区,其银行卡支付量却在全球排名第一;而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亚太地区,其银行卡支付量却在全球位居末位。可以看出,支付市场的发展结构与一国金融结构不一致,银行卡支付量没有突出商业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银行卡使用量不能完全代表该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实况,原因很明显,支付竞争背后是各类金融机构市场竞争,支付涉及的金融机构远远不止是商业银行,如各类信用卡发行机构、收单机构等。因此,才会出现上述情况。

在支付方式发展方面,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比如,直接借记和电子发票的支付方式,只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存在,北美、拉美和亚太地区没有此两类支付方式。根据《全球支付报告(2015)》的数据推测,各地区未来支付市场发展有一些共同的趋势:银行卡支付量减少,银行转账支付量略增。其他支付方式发展则存在地区差异,如电子钱包在拉美之外的地区均可能出现支付量上升,而现金、预付方式在各地区的发展趋势则可能完全不同。

总体而言,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稳步发展,电子钱包的支付量会不断增加,或位居全球支付量首位,但速度可能没有预期中那么快。随着支付体系内部竞争和结构变化,传统银行卡支付(借记卡和信用卡)或会借助近场支付等新型技术,稳定其市场份额,从而在未来5~10年占据全球支付市场的重要地位。

支付技术开发和应用继续升级

移动支付技术和各种分析算法的发展,彻底打破了全球支付行业固有的结构。在哪里购物和消费、如何支付,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且开始被深度挖掘。全球多国在支付等金融技术上面的投资不断增加,数字化货币技术更加成熟。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技术投资总额呈现每年三倍的增速,2013年约为29.7亿美元,2014年,全球金融技术投资总额已高达120亿美元。到2020年,其投资总额大约能增加至200亿美元以上。其中,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等)因为消费者对互联网+服务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其金融技术投资也随着回报率提高而不断增加。支付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否可以被准确预测(比如当初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就曾遵循所谓的摩尔定律)?从硬件来看,智能手机俨然已经成为主要的移动支付载体,集线上线下移动支付于一身,其他移动支付工具(智能手环等)也不短出现,但尚未打破其主导地位。从软件技术来看,未来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

近场支付(简称nFC),已成为重要的移动支付技术。nFC由1983年发明的沃顿发明的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演变而来,其可以为多个设备如数码相机、pDa、计算机和手机之间进行交换资料。nFC移动支付随着2012年nFC智能手机投入市场后开始发展,已经成为手机运营商和移动支付平台比较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目前全球知名手机品牌商、Visa等卡组织是nFC移动支付的最新引领者和竞争者。

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authentication)或成为重要的移动支付安全技术。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高效,与之相关的个人隐私、个人财务数据安全隐患不断产生,由此,准确识别个人身份信息成为保障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要前提。自1891年产生的指纹识别技术已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断升级发展,目前最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Dna、指纹、声音、面部特征、静脉识别等。其中,指纹机和手形机的商业应用最为成熟。越来越高效的点对点支付模式,需要高度识别个人身份信息的技术,曾经用于高度机密场合的生物识别特征目前是最佳选择之一。虽然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市场化,但其发展势头比较明显,各大手机运营商、支付机构等都在投入研发此项安全技术。

移动云计算,已经开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自2007年以来,云计算概念开始出现并流行。nFC等创新支付技术直接挑战计算能力有限的移动工具,也因此给移动工具之外的移动云计算新的发展机会。做为独立的计算平台,移动云计算能为移动工具中的各种应用如支付,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数据储存、处理、交换等服务。随着移动支付等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云计算将凸显其强大的功能,不断为智能工具计算减负。当然,其对互联网的传输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也是目前的网络发展趋势。

复杂支付体系悄然形成

支付,已经不仅仅是公共的金融基础设施,近年来,其已经逐步成为商业模式的一部分、市场营销的新手段。市场竞争远没有结束。新的玩家(如第三方支付和各类手机支付、网络电子钱包如androidpay等)不断进入支付市场,原有的玩家(如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并没有被击退,而是通过技术合作、商业合作等方式,以新的形式(如银行网络电子钱包)重新回到市场,支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目前,移动支付技术、信用卡体系、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电子商务、传统商家之间深化合作形成了复杂支付体系,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当各类支付机构共同掌握了前沿支付技术时,都具备提供高效支付的能力时,支付场景(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的争夺战就不可避免。而消费者对某一类支付场景的偏好、适应性和黏着度越高,提供该类支付场景的机构也将成为未来支付体系的主导者。互联网电商及第三方支付机构最早打破传统的线下现场支付场景,并围绕第三方支付做加法,涉足金融理财等服务,强化了自身的服务能力。在越来越多的线下商业机构接受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邀约提供现场第三方支付服务时,传统信用卡市场及其营造的传统现场支付场景真正开始受到猛烈冲击。在此之前,商业银行也依托其银行卡支付服务,设立了电商等商业服务机构,试图营造新的远程支付场景。但这一举措并没有提高其客户黏着度,因此,在一波又一波的支付场景竞争中,几乎被完全淹没。

而今,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沉淀了大量资金、有了扩张商业信用的必要资本之际,同时依托移动支付新技术,各类传统信用卡的替代工具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结果,例如美国paypal旗下的affirm公司、applepay等,国内的“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等,都可以在消费者进行消费交易时直接提供支付便利的信用贷款。既可以直接提高商家的销售额和利润,又为消费者节省延迟消费带来的成本。当然,消费者必须为此高效率的服务支付对应的利息。这种创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客户逐渐降低对银行信用账户的依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金融属性增强;其长期影响是侵蚀经济体系原有的商业模式,改变金融结构和商业社会规则,增强数字化货币实现的可能性。信用卡替代工具及其便利的支付服务对传统信用卡是致命的冲击。于是,可以看到,信用卡供应商也开始奋力反击。2015年,借助新的近场支付技术,全球信用卡供应商试图重新提升客户对信用卡的使用量和黏着度。美国支付市场的行业调查问卷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在《2015高级支付报告(theadvancedpaymentReport2015)》问卷中,问题“认为哪些机构拉动了移动支付增长”?得到的答案显示,拉动移动支付增长的机构排名大致如下:卡网络如美国运通等(82%)、手机等通信供应商(78%)、paypal(76%)、第三方支付机构(73%)、新型互联网公司(72%)、银行和金融机构(72%)、谷歌(68%)、商家(63%)、Start-ups(62%)、移动网络运营商(53%)。简而言之,从2015年的情况来看,美国移动支付新的增长引擎是信用卡机构,其次是手机制造商,再次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最后是移动网络运营商。这也大致反映了目前全球支付市场竞争结构。当然,各国具体情形有所细微差异。

数字化货币的长期生存基础不断夯实

无论支付市场的内部结构如何改变,至今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移动支付技术等创新带来了更高的支付服务效率,夯实了数字化货币的长期生存基础。

数字化货币最初出现的基本目的是脱媒,即减少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多重货币交换环节(如现金与非现金账户转换、货币之间的兑换等),以节省货币交易成本,提高交换效率。无论哪种数字化货币,若要长期存在并被消费者接受,都需要对消费群体培养一些最基本的消费习惯,如非现金化支付消费,从而提高消费者对数字化货币交易的依赖程度。比特币在很多国家的交易并不成功,源于其投机易量远远高于基本的消费易量,本末倒置,没有培养出对其高度依赖的消费者群体,没有形成坚实的生存基础。

在全球,移动支付带动的数字化货币运营机构(商业银行、信用卡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手机制造商等)都正在经历深刻的创新过程。而在其对立面的消费者,也对数字化货币有了切实体验。数字化货币不再是一种理论上的新奇事物,也不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讨论和大宗金融交易,而是开始深入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并呈现蔓延之势。虽然经济水平发展程度高低是一国数字化货币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而今,这种数字化货币创新都已经触及到各国的终端消费者。全球数字化货币发展也迎来了“春天”,很多国家已经尝试实现了无现金社会,更多的国家跃跃欲试。大部分国家在鼓励移动支付创新的同时,在稳步发展各项金融基础设施,总体提升一国金融体系的服务水平。总体来看,全球移动支付创新大大夯实了数字化货币发展的基础,推动更多的国家未来进入无现金社会。表3是花旗银行编制的全球数字化货币指数排名,其中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如3所示。花旗银行将各国所处的数字化货币阶段,按照分数排名分别列为“实质性准备期”(第1~23名)、“过渡期”(第24~45名)、“形成期”(第46~68名)、“初始期”(第69~90名)。

各国在数字化货币进程中的得分指数高低与其国内相关政策和金融基础设施紧密相关。以进入实质性准备期的各国为例,在发展数字化货币方面,名列前茅的各国各有优势:如排名第一的芬兰,国内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对于支付技术等金融创新的适应性非常强;第二名新加坡则对于商业机构、政府资金流的数字化等拥有良好的监管规划,以及高度发展的信息交互技术(简称iCt)基础设施;第三名美国拥有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最新技术在消费者和商业机构中的高扩散率,快速发展的B2C电子商务,美国消费者基础多样化导致其数字化货币适应性较差;瑞典具有广阔的iCt基础设施,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对创新的适应性非常强;中国香港拥有良好的iCt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监管自由化,电信部门和零售部门对数字化货币的适应性强,准备程度高;挪威排名第六,零售业对数字化货币高偏好,消费者对新技术的高偏好;英国的零售商业机构和消费者偏好数字化货币,政府出台数字化货币过渡政策,但其目前的iCt对创新的承受能力较差;荷兰政府财政资金数字化程度高,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对创新适应力强,但与英国相同,iCt承受能力弱;日本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和电信部门,但文化偏见导致其现金使用率依然很高;瑞士拥有良好的iCt基础设施,商业机构对创新接纳程度高,但其他市场iCt承受能力不强;丹麦排名第11,零售部门对数字化货币高接纳度,并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承受能力提高其数字化货币声誉;德国本地市场竞争适度,商业机构对各类创新适应能力强,但其现金使用率依然很高;奥地利本土市场竞争适度,电信部门对数字化货币准备程度高,通过本土创新和企业关系提高其名望。加拿大对数字化货币监管自由度高,金融服务可得度高、承受能力强,但同类市场的iCt基础设施承受能力弱。

中国排名第39,处于数字化货币过渡期阶段。报告显示,中国发展数字化货币的优势在于有适合创新的环境,政府资金流数字化程度高,劣势则在于电信部门对于数字化货币准备程度不高。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6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无线互联网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指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充分利用了移动无线网络的优点,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内容及特点

移动电子商务可以进行pim个人信息服务、移动定位服务、商务交易服务(包括购物、支付等)、娱乐消费服务(包括铃声、图片下载、电影票订购等)、移动营销服务(包括手机炒股、手机等)、移动广告服务(包括图片广告、文字播报等)、移动商情服务(包括信息定制、手机调查等)、移动办公服务(包括oa、移动供销存管理等)、移动浏览服务(包括手机报、移动文学等)、移动游戏服务、紧急避险服务、移动公益服务等。

通过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可真正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和传统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显着的特点:第一,交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第二,移动终端拥有者的身份相对固定,可方便地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移动交易服务;第三,通过移动定位技术,可以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交易服务。

二、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目前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应用成为发展热点,呈现出广泛渗透、规模扩张的特点。当前跻身移动电子商务的企业类型较广,包括大型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移动服务提供商、新兴it公司以及网络公司等。国内各移动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被几家大的运营商所占据,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亿美软通、新网互联、用友移动商街,这三家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整体市场的40%,剩下的大部分市场空间则基本被汇海科技、中科聚盟、天下互联和其他小型厂商所瓜分。

艾瑞咨询预计到2012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24957.2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上网购物,增值的SmS(SystemmanagementServer)也广受欢迎,而且越来越多的预付充值购买通过移动手机就可以完成。

在金融服务、资讯信息、网络游戏等领域,特别是在酒店、旅游、交通、餐饮等客户流动性大、随机性高的行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2010年上半年,国内旅行预订网站开始纷纷入驻手机终端,推出了手机预订功能,开通手机网站实现了酒店和机票预订服务的功能。中国银联开通的移动poS业务,使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突破信息商品的范畴,除了用于旅游订票,还应用于上门售票、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领域,实现了不受时间、场地和线路限制的商务交易活动。我国已构建了以央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为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渠道。

三、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1、安全缺乏保障。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障碍便是保护用户的合法信息(账户、密码等)不受侵犯。解决安全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通过研发新技术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基本安全保障,如密码、密钥、Sim智能卡、防火墙等;其次是信用体系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信用制度更显重要,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建立得不够完善,严重威胁交易的安全性。法律对于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需要在移动商务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完善信用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2、存在带宽问题。与有线相比,对无线频谱和功率的限制使其带宽较小、带宽成本较高,同时分组交换的发展使得信道变为共享,时延较大,连接可靠性较低,超出覆盖区域时,服务拒绝接入。因此,服务提供商应优化网络带宽的使用,同时增加网络容量,以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

3、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传统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熟,移动电子商务想要发展就必须寻求良好的商业模式,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创造好的商业模式需要整合价值链,做好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其中移动运营商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心地位,提供基础设施的维护和运营,在应用服务和终端用户之间提供基本的信息和数据沟通。

4、业务范围不大。到目前为止,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更多地集中于获取信息、订票、炒股等个人应用,缺乏具吸引力的应用,这无疑将制约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计世资讯曾对150家独立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进行调查,其中只有40.7%的被调查者已经为用户部署了移动商务,另有59.3%的被调查者还没有为用户部署移动商务,而部署了移动商务的被调查者中60.7%只是采用了短信技术。数据表明,我国移动商务业务范围不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5、移动支付缺陷。国内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主要有两种:物流公司代收货款和充值点卡代收。前者基本为货到付款,物流企业代收。这种模式的风险在于,目前中国物流行业鱼龙混杂,物流企业与商家的结算风险较大,而且结算周期相对较长。而充值点卡代收方式相对比较保险,但也仅限于小额支付,一般在30元内,消费产品以虚拟产品为主,如、道具等。因此二者都不尽如人意。就移动支付产业链而言,其核心成员包括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三种角色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移动支付市场中存在众多细分市场,包括帮助商家处理移动支付业务、提供安全性解决方案、提供针对不同行业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等。如果建立了共赢的商业模式,对于商户、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四、结束语

我国有着庞大的移动用户基础,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在用户消费习惯、3G上网资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商家诚信等多方面还存在着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正如传统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样,移动电子商务也将以其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效补充开拓一片广阔的新蓝海。

【参考文献】

[1]秦成德、王汝林:移动电子商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康科: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问题刍议[J].现代商业,2006(10).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7

电子支付安全性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用户疑虑重重的焦点所在。“安全是电子支付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这一观点已在业内形成共识。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取得用户的信任是关键。

近期,有关电子支付方面的安全事件频频曝出。据了解,今年5月10日,浙江金华警方接到一李姓市民从上海打来的报警电话,称自己用于网上支付的银行卡内3000元左右余额不翼而飞,最后经过调查,民警发现李姓市民卡内的余额已被全部转入了厦门市一银行卡内。

类似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已经让人望而生畏。然而更让网银用户担心的是,根据央行已经出台的《电子支付指引(征求意见稿)》,今后大众版用户账户被黑客“黑”掉的损失,很可能将由客户自己承担。一方面网上木马横行,另一方面是银行方面推卸责任,面对网上电子支付,是继续“痛并快乐着”,还是因噎废食,用户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缓解安全“焦虑症”

用户闻安全而色变。对此,专注于在线支付安全的厂商有话要说。其实电子支付远非用户想像中的毫无“安全感”,据交通银行电子银行部市场推广高级经理王兵称:“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条件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整个市场对于资金安全和支付安全的需要。”

电子支付安全问题可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用户端到银行端之间的安全,其次还有银行生产系统的安全问题。安全风险的综合把控才能铸就在线支付的铁臂金刚。

从客户端量化安全

对最终用户而言,贴进身边的安全控制不能放松。如果在网上证券交易的过程中能有个“网络保镖”全程护卫,能让用户心安不少。

据江民公司研发三部总经理丁凯介绍,江民密保就具有三大密保绝技。首先,它融入的是最新研发的内存级密码防护技术,对内存读入的数据实施保护,防止木马从内存搜索密码并向外发送。其次,密保开辟了网银。网银安全专区,提供账户管理功能,用户信息传递都受到了密保的严密监控。第三,密保专门增设木马隔离墙,为密码安全设定最后防线,对于不明程序通过网页、邮件等形式向外发送数据的,系统会发出报警并拦截。

从客户端开始的安全量化工程是整个在线支付安全体系建设中的环节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自身安全感,在电子支付市场规模壮大的历程中,被赋予了推波助澜的使命。

移动支付与二维码的联姻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8

每天清晨推开家门,耸立在山坡上的移动基站都会映入老周的眼帘,除高耸的铁塔和巨大的发射器外,铁塔上还有一句老周看不太懂的标语:移动让“互联网+”梦想照进乡村。“互联网+”,这个词汇已经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了神州各处,从大城市扩散到小城镇,现在甚至将触手深入到了这个静卧在鲁中山区一隅的小村庄。“互联网+”,这三个字老周都认识,具体什么意思,年已不惑的老周说不出来,但却能切实感受到它给村庄带来的变化。这可能也是移动互联网的特质之一,它如春雨一般“花开无数”却又“润物无声”。

移动支付改变新农村

作为农村特有的宣传形式,墙体标语可以很好地体现农村的时代脉搏。20年前,农村墙体标语还以政策为主,有关致富、计划生育的政策的标语随处可见,而强势入场的三株口服液广告展示出了一丝市场经济的味道;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品牌广告开始出现在农村的墙面上,通讯行业的中国移动和象征着生活品质改善的家用电器变成了墙面广告的主流;2012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公司和智能手机品牌开始在农村墙体上流行起来,从电商平台淘宝、京东,到社交平台QQ、微博,再到手机品牌苹果、小米,甚至是网贷平台宜人贷,均可觅其踪影,除了品牌标语外,广告上会加上一串英文字母的网站,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二维码来彰显时代特色。广告出现的前提是销售的可行,互联网平台,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出现跨越了地域障碍,让农村与城市共享优质商品与服务成为可能。

内容的变迁体现市场的变化,而经营方式的变化更能体现生活方式的革新。这点老周体验最深。老周自2005年开始兼职经营刷墙广告生意,最开始,他要自己找客户,带客户参观现场,找人写字画图,粉刷完毕后再等客户来审查,等待客户来付完现金,老周还要赶到10多公里之外的镇上把钱存入账户。一套流程下来,要三个多月的时间。网络平台的介入,让这份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2013年,老周成为了某网络刷墙公司地方站长,从此他只需要将墙体照片和村庄信息上传到平台上,平台会帮他自行寻找有需求的客户并设计广告内容,完成刷墙任务后,只需将墙体拍照发给公司检验,合格后平台就会自动将款项转到老周的银行账户,简单方便,回款周期也大大缩短。

墙体广告的变化只是农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可以小见大,反映整个农村的市场变化和生活变迁。移动网络、智能手机、社交媒体这些城里人已经看似稀松平常的东西,让没赶上互联网浪潮的小村庄跳跃式地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网民的规模达1.86亿,相比2014年底增加了800万,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达69.2%。未来几年内,手机上网依然是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的主要动力。报告还指出,10-40岁人群中,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比城镇地区低15-27个百分点,这部分人群互联网普及的难度相对较低,将来可转化的空间较大。

高速发展加上巨大潜力,农村市场相比于移动支付市场竞争已经刺刀见红的城市市场,将会是新的发展蓝海。中国广袤的农村市场正成为移动支付巨头们的下一个战场,可以预见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变革已经展开。

移动支付跳过基建障碍

“是这个大铁塔改变了村子的生活”,老周指着山坡上的移动基站告诉记者。的确,移动网络基础设施是村子步入移动互联时代的肥沃土壤,但以移动支付技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才是让其开花结果的种子。

移动支付这个时尚又现代的支付方式,似乎应在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大的市场,但事实却正好相反,从全球范围看,移动支付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不在经济发达地区,而是在非洲,特别是位于东非的肯尼亚。68%的肯尼亚成年人都在使用手机钱包,位居世界第一。这其实不难理解,不发达的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借助移动支付的技术和理念,可以很好地跳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屏障,将金融服务依靠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普及。

我国农村和非洲等不发达地区的情况有相似之处。目前,我国乡镇金融网点数量仍明显不足,地域区别明显,不少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网点覆盖率较低。与之相对,农村地区手机的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农村手机终端的普及,农民上网习惯的养成,尤其是手机上网意识的逐步提高,为支付企业和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推进移动支付提供了的突破口。

不但是金融基础设施障碍,移动支付还帮助乡村跨越了因有线宽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终端设备普及造成的互联网普及障碍,让农民享受到了近年电商和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便利。在老周看来,电脑从来没成为过农民的生活必需品:“现在村里有电脑的家庭还不到10家,即使是有也大多是摆设,大多数中年人都不会使用电脑。孩子和年轻人到时都学会了,但都是在网吧打游戏练出来的。”老周认为,相比于村民较低的收入,几千块钱的电脑实在是有些贵了,而千元左右的智能手机,不但能通讯还能上网,性价比要高出不少。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让村民真正体会到了互联网的神奇,也将电商和互联网金融带进了农村生活,老周说:“现在,村里不少媳妇、姑娘都在网购,我也学会了用手机管理银行账户,手机真正改变了村里的买卖方式。”

移动支付的乡村特色

移动支付在农村除了保留了方便快捷的特点外,还展现出了乡村独有的特色。

首先,在农村,移动支付显示出了线上、线下矛盾又统一的态势。过去的几年,老周粉刷了不少电商平台的广告。例如“赚钱靠双手,省钱上京东”“想要生活好,赶紧上淘宝”等等,可能是因为耳濡目染,老周加盟了一家电商平台,做了其当地的网络。“做农村网络电商,也要村里有人。”老周说。在老周看来,电商在农村的发展决不能照搬城市道路,要有农村的特色。首先,农村还是个熟人社会,村民还是更习惯从熟人处买东西,即使是想要享受网络购物的便利,还是要先见到成品才有购物的信心。因此,老周特地购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放在家里作为样品,以供村民们选择。这种线下展示线上购买的方式,就这样在这个小村庄里和谐地进行着。

其次,移动支付在农村的方式更为灵活。村民的金融需求并不仅仅局限在支付,还有转账、存款、取现等等。因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村民们的此类需求,移动支付在农村被玩出了很多新花样。老周说:“距离最近的银行网点在10多公里外的镇上,村民们存款、取现十分不便,因此手机转账在村里承担了一部分取现和存款的功能,村民们相互合作,通过现金交易和手机转账的结合,实现了现金与存款的交换。”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9

随后新浪管理层召开了财报电话会议,就新浪微博、视频业务和开放平台等热点问题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与会高管包括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和首席财务官余正钧。

以下为分析师问答环节实录:

微支付系统支持收费服务和拟推出的自助广告系统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季卫东:新浪微博近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尤其是虚拟货币和相关的微支付系统,能否具体谈谈?准备主要应用于哪些应用?

曹国伟:与其他网络社区一样,盈利方面通常有两个来源:一是广告,二是收费服务。为了促进广告业务发展,我们计划推出自助广告系统,这将要求某种形式的货币系统提供支持;对于收费服务来说,尤其是需要与第三方分享收入的应用,我们也需要基础支付系统提供支持。因此,我们认为专门为微博平台开发的支付系统,对今后任何形式的增收努力都至关重要,因此注重加以开发。现在我们推出的系统还处于第一阶段,我们将支持多种支付源,包括信用卡直接支付或支付宝和快钱等第三方支付服务,还包括虚拟货币系统“微币”。现在使用该服务的应用主要是游戏,我们希望今后加入更多应用。

广告系统探索按效果付费

季卫东:请谈谈新浪微博试行的广告,与传统门户广告相比,微博广告中按效果付费的是否更多?

曹国伟:这点没有疑问。考虑到微博拥有大量用户,而且我们了解其身份和行为模式,微博广告将更加精准,还允许用户参与整合营销活动。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可以收集关于用户及其行为的大量数据,我们能在微博平台上推出更精准地广告系统,这将允许我们探索按效果付费广告的机会。我们现在开发的广告系统就更符合这一描述,而非传统显示广告。

微博明年上半年或开始货币化

高盛分析师凯瑟琳·梁:请谈谈微博的货币化(monetization)时机。

曹国伟:正如此前所说,我们今年不会专注于货币化,而是为今后货币化做好准备,这意味着建设相关的系统和模式,因此今年不会有多少来自微博的收入。我们侧重打造广告系统和支付系统,并探索各种广告形式,我们已在进行各种实验,但没有大规模应用。根据现在的计划,我们很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开始货币化。

凯瑟琳·梁:新浪微博品牌的兴起,对门户广告业务有何影响?

曹国伟:我觉得这种影响真实存在,但很微妙。新浪传统上就是中国很有影响力的媒体公司,广告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浪门户的流量和媒体影响力,得益于新浪微博的成功,我们在媒体领域更有影响力,在高端用户中影响力较大。这些因素提高了我们的整体实力,有助于吸引用户和广告客户的注意力。这种影响对我们获得大公司的更多广告预算很有帮助,显然我们的多数广告客户都是微博的活跃用户,很满意我们的服务。

新浪微博已引入3500个应用第四版将上线

凯瑟琳·梁:能否谈谈微博开放平台的进展?哪些应用最受欢迎?

曹国伟:开放api仍处于发展初期,我们已经引入了约3500个第三方开发的应用,这些已经列入新浪微博的开放平台页面,另外还有约7000-8000个应用正在申请进入开放平台,我们将选择那些适合本平台的应用,逐步引入。我们正在等待第四版新浪微博上线,大大强化开放平台,使第三方开发者更容易使用。我们的许多新产品和第三方应用将等待新版本,我们对新版本抱有厚望,希望它逐步成为用户使用的主要版本,使应用能容易引进和加入该平台,这将是本平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企业版微博采取付费和广告二种模式

花旗集团分析师拉维·萨拉西(RaviSarathy):能否谈谈企业版微博上将会提供的云企业服务?企业版微博如何与其他元素整合?

曹国伟:我们迄今为止了两个版本的企业版微博,最初的版本与个人版很相似,6月份推出的新版本融入了更多功能,帮助企业客户将微博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可以展示视频和其他形式广告,还可以组织各种互动活动,我们还计划引入更多新功能,并向其提供数据,助客户分析用户参与度和营销活动有效性。今后这将与电子商务等活动更好地整合。我们将为不同级别的企业客户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有些采取付费使用模式,有些则将成为营销活动的组成部分,收取广告费。这有点像Facebook上的企业版账户,不过我们或许会更中国化,更满足本地市场客户的需求

拉维·萨拉西:请谈谈微群功能。

曹国伟:微群允许用户根据类似兴趣或社交关系组建小组,目前也经历了两个版本,它使用户能够更友好、轻松地交流互动,我们将加入更多功能,不仅会考虑用户需求,还考虑市场竞争情况。

继续在微博营销和开发上投资

SiG分析师赵春明:今年年初管理层提到2011年的微博用户数目标是2亿,而现在已经达到该目标,那营销和开发费用上是否会有变化?是否会提高年度目标?

曹国伟:我们投入营销和开发费用,不仅仅是为了推动用户数增长,还旨在增强用户活跃度和参与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市场份额。中国社交媒体市场竞争很激烈,我们将继续在营销和开发上投资,以保持领先地位并拓展用户基础,提高市场份额,这一目标并未改变。注册用户数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活跃度参与度更高,市场份额更高。根据我们披露的数据,第二季度末注册用户数比第一季度增长增长了34%,而用户在平台上花费的时间和浏览的页面增长快得多。

就你的问题而言,我们下半年将继续投资,在营销方面的投入可能不会像第二季度那么多,但将持续进行更多产品研发投资。

腾讯微博投资大迫使新浪持续投资微博

瑞士信贷分析师张永恒:请谈谈竞争态势,有些数据称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你们是否认为有必要缔结更多合作关系?

曹国伟:毫无疑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腾讯一直是很有实力的竞争对手,而且在营销费用和其他投资上比我们更多,这也是我们希望持续投资的原因之一。具体比较数据我不便评论,由第三方分析师和专家来研究更合适。我们当然希望不仅依赖于自身能力,还与其他领域公司合作,微博从一开始就旨在成为开放平台。

不排除投资视频公司

张永恒:请谈谈视频业务的战略,现在上市的视频网站增多,其广告收入增长也较快,新浪如何追赶其他网络视频公司?

曹国伟:该领域竞争也很激烈,很多公司,很多资金,彼此争夺相似的内容和广告预算。我们的策略仍将是通过投资改善产品、内容,增加浏览量,总的来说视频业务增长稳健,第二季度视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10%。视频将成为我们总的媒体平台的重要部分,也是整体收入模式的重要部分。我们也不排除投资于其他视频公司并缔结战略合作关系的可能性。该市场现在竞争非常激烈,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容不下那么多公司,会出现整合,我们将为此做好准备。

微博近期不会大规模进行移动广告试验

美国银行-美林分析师埃迪·梁:请介绍新浪微博的移动用户情况,这对广告模式是否有影响?

曹国伟:移动终端对微博非常重要,许多用手机登录,要么用wap要么通过应用,ipad平板电脑发展也很快。我们发现,使用应用访问的用户逗留时间通常更长,比pC用户和wap用户都高。过去6个月来,我们看到移动端使用情况增长很快,尤其是智能手机应用,页面浏览量增长也很快。比例上看,使用移动设备登录的用户略低于45%,该比例与上季度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总用户数增长也很快。

移动设备或许不是很适合显示广告,但更适合基于位置的精准广告,不过现在谈论移动端广告还为时过早,人们接受各种移动端广告形式还需要时间。毫无疑问的是,手机非常私人化,能够产生许多位置等数据,允许我们今后探索更多广告形式,但近期我们不会大规模进行移动广告试验。

埃迪·梁:品牌广告业务的广告客户数量增长情况如何?

余正钧:同比增长率大概是6%,这是因为去年第二季度有世界杯因素的推动,广告客户基数较高。相比第一季度,环比实现了高个位数增长。

微博与门户在广告业务上有一定冲突不严重

华控汇金分析师候天:微博广告业务开始发展后,是否会出现与门户广告业务互相竞争的情况?

曹国伟:我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多大矛盾。微博流量增长很快,但对门户流量影响不大。门户流量的增长速度确实稍慢,但那与现阶段整体市场形势相符。确实有些用户在微博上花了更多时间,较少访问门户,但微博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新用户。门户与微博存在相互帮助效应,尽管有一定的冲突,但程度不严重。

微博广告客户多来自电子商务和中小企业

曹国伟:广告方面,门户广告传统上是显示广告、品牌广告,而微博允许我们加入获得更多用户数据,使广告客户可以推出更多营销活动,微博已成为许多客户营销计划的组成部分。对消费品公司来说,这种整合营销很有帮助,我们的快速消费品广告收入增长将会很快,原因之一就是新浪微博的帮助。就微博本身的广告而言,客户将更多的来自那些需要看到广告效果的公司,比如电子商务公司和中小企业。

摩根大通分析师韦迪:请谈谈新浪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策略。

曹国伟:总的来说我们认为电子商务是今后十年中中国互联网发展和盈利的重要驱动力量,我们的计划是成为给中国各垂直电商网站带来用户、流量和销售额的平台。至于在麦考林的投资,目前属于财务投资,我不便谈论其业绩。我们与麦考林的合作和协同主要是提供更好的门户营销服务,微博上也有一些合作,但那是实验性的。

U币和微币将来或融合

中金公司分析师金宇:新浪已经有了U币,为何还要单独推出微币?

曹国伟:U币和微币分别支持门户和微博,我们现阶段专门为微博开发了微币,将来不排除融合的可能性,但首先需要探索如何在微博上建设虚拟货币系统。将来要融合并不难,但现在微币仍处于发展初期,我们较为谨慎,还不准备与其他产品融合。

投资麦考林盈亏不计入新浪财报

Jefferies分析师辛西娅·孟:新浪财报中有128万美元股权投资亏损,是否是麦考林造成的?

余正钧:你说的股权投资亏损是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来自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CRiC)的,不过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股权获得了240万美元收益,两者的区别主要是CRiC的股权薪酬支出和摊销费。至于麦考林的亏损,因为我们将那笔投资视为有价证券,其盈亏不会计入新浪财报。

用户增长更多来自二三线城市学生已占很大比例

辛西娅·孟:请谈谈新浪微博的新增用户的构成,二三线城市和学生用户增长情况如何?

曹国伟:各年龄段、各地区都有增长,与第一季度情况很相似,相对来说,来自二三线城市的用户更多。我们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我们的渗透率已经很高,因此今后主要侧重点是二三线城市。年龄方面,学生已经占到很大比例,但增长空间还很大,因为在这个年龄段腾讯和人人的市场份额也很大,现阶段一二线城市微博的学生用户已经很多,我们的目标是提高他们的活跃度。(编选:)

《关于申报“特约研究员”认证的通知》

为系统整合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家资源,做好“产学研”各领域专家的对接工作,特决定推出“特约研究员”项目,来为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与实战领域的专家、高官、行业人士,搭建一个涵盖理论研究、个人展示、观点传播、成果分享、课题申报、项目合作的第三方研究服务平台。

移动支付市场报告篇10

《支点》记者罗乐刘真真

移动互联网时代孕育着无限可能,比方说,逛超市还能赚钱。

周末的下午,和一家人在超市里闲逛,顺便采购一些家用品,的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现在可以变得更有趣:你可以拿着手机,根据手机里面的游戏提示,去寻找那些不起眼角落里的“彩蛋”,它可能是一款新推出的口味不错的巧克力,也可能是一瓶正在降价促销的酱油。当你集齐了一定数量的“彩蛋”,那么恭喜你,你会获得这家超市的电子抵用券、商品优惠券或者其他更棒的东西。

这是一款超市推出的新游戏?当然不是,这是一种以广告为核心内容的app。是的,你没有听错,这种应用里面除了广告什么都没有,但是你无法拒绝它――在这里,每个用户都能够通过观看广告并参与小游戏的行为赚取一定的利益。

请我看广告,你得付费!

这种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手机应用,实际上是移动手机广告的一种形式。移动互联网广告是通过移动设备(手机、pSp、平板电脑等)访问移动应用或移动网页时显示的广告。随着智能机的发展,手机app(即手机客户端,包含手机软件或手机游戏)已成为品牌广告主传播的新渠道。现在,移动互联网广告集中体现为两种形式――admob和iad(苹果自家的广告平台),admob主要是在应用中嵌入banner(横幅),点击广告后会通过浏览器打开网页;iad则不用打开浏览器,直接在应用中展示广告。

不过,今天我们所谈的这种广告app,则不同于以上两种――既不是在应用中插入广告,也不在苹果的iad平台上展示广告,而是提供了一个类似于iad的广告平台,不同于iad的是,这种平台直接面对广告投放商和用户。而用户则可以通过使用这种app,完成其中的一些小游戏,以赚取相应的报酬。换句话说,广告投放商,如果要请用户看他们的广告,那可是要付费的!

对于广告投放商而言,他们非常乐意为用户的行为付费。在传统广告界,无论是纸质媒体的硬性广告,还是互联网视频广告,都无法做到如此亲密的和用户互动――当用户在晚饭时间走到肯德基门口,就会收到肯德基的广告,也许是扫描二维码获得优惠券,有可能是新品的促销券……总之,用户花10秒钟看完了肯德基的广告,获得了肯德基派发给用户的“小福利”,在下一秒钟,用户很有可能立马抬脚进了肯德基。

这不得不让所有的广告投放商为之心动,因为每一笔广告投入都能够收获相应的广告效果――广告投放商只有在用户有所行动的时候,才需要付费。这简直是太惊人了!

其实,这种互动广告营销模式,正是风靡全球的SoLomo概念的体现――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有米传媒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李展铿曾撰文阐述了这种营销模式的理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接受广告主传达的信息并作出反馈的过程,除了此前提到的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外,还有达成某项任务、玩游戏等方式。”他指出,对区域类广告主,例如需要同城团购、区域促销的客户,帮助他们找到区域目标受众并且定向投放,可以让广告投放的精度从几千米缩小到几十米,从而大大提升营销效果。

“你的厕所时间价值两元”

胡倡斌所经营的筋斗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就推出了这样一款应用:赚赚。胡倡斌调侃说,他们曾经这样宣传自己的app――“你的厕所时间价值两元”――动一动手指,回答几个和广告相关的有趣的问题,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个报酬可能是话费、Q币等日常所需要用到的虚拟货币。

从传统广告业转型到互联网,胡倡斌的想法很简单,反正要拿一定的钱去投放广告,与其把钱给广告搭载的平台,还不如把钱拿出来去吸引用户看广告。“从传统理论上讲,用户记住一个品牌,可能需要接触7次相关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能让用户用心去看广告,也许1次就记住了。”胡倡斌说。

作为一名资深的广告人,胡倡斌对互联网模式下的广告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不可逆转,然而现今,移动互联网由于受屏幕的限制,广告呈现方式受到了很大约束,常规的banner条幅广告不能满足广告主的投放需求,实际投放效果也非常有限,传统的互联网思维很难突破这一瓶颈。”胡倡斌说,“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模式。”

很显然,胡倡斌认为已经找到了这种模式,那就是赚赚。“人们登录赚赚的目的很纯粹,就是看广告,从而赚取积分,并用积分兑取话费、Q币及移动互联网上的其他付费项目。”胡倡斌对自己的模式很有自信,“这种方式首先在心态上是消费者的主动行为,与传统广告被动接受广告的排斥心理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预示着消费者会平和的、积极的面对眼前的广告,甚至会感激广告给消费者所带来的积分奖励,会希望看到更多的广告,因为广告越多回报越大。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广告模式。”用胡倡斌的话说,“可以想象以后谁还会去看一个不给报酬的广告。”

“互联网思维”做广告

其实,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的兴盛,很早就开始了。但是到了2010年,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开始洗牌,2013年,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由2010年前的上百家减少到了十几家。

让这些企业不得不关门大吉的,正是广告的计费模式。打个比方,在banner广告的方式下,广告主给广告平台按照Cpa(按效果付费)模式结算,广告平台给开发者则是按照CpC(按点击付费)分成。由于banner广告的转化率比较低,很可能几百次点击才能有一次激活,中间可能有10倍的差异。所以亏掉的钱只能是投资人给的钱来补贴。

不同于传统计费模式的是,新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计费模式可能会被CpS取代,即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来换算广告刊登金额。

简而言之,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为广告商提供免费的渠道,只有当用户为这则广告掏了腰包,广告商才会向平台支付相应的费用。而平台所需要做的,就是鼓励研发团队去提高广告所带来的用户体验,以赚取更高的报酬。在这种模式下,平台商和广告投放商都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价格。

在创新付费方式的同时,这种新的广告app模式还非常好地体现了“互联网思维”,将用户的广告体验满足感不断扩大,而这正是通过资源互换来实现的。

“比方说,赚赚的积分可应用于各个app的资源交换,并形成一个新的支付模式,而不仅仅是现在单一的货币支付方式。新的支付模式打破了现金支付的瓶颈和障碍,为app收费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胡倡斌说。

进入“私人定制”模式

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确是一个“大蛋糕”。Gartner(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之一)在今年报告称,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广告开支将从去年的131亿美元增加到180亿美元,而2017年将达到419亿美元,几乎全球所有地区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开支都呈强劲增长态势,尤其是亚太和北美地区。

同时,报告还指出,从2015年至2017年,推动移动互联网广告开支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市场条件的改善,如服务商合并、衡量标准化和新的精准广告技术。

丰厚的利润,让一批互联网巨头纷纷垂青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根据移动互联网调查数据,在国内移动流量中,近七成集中于腾讯、阿里和百度。而这些互联网大佬也要在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分一杯羹。

目前,腾讯主要依托广点通和聚赢平台,主打社交平台广告;阿里巴巴则以8000万美元收购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力图在大数据上有所作为;百度主要基于pC端的广告联盟和无线部门的应用市场来做。

“对于这些大众平台来说,广告的盈利模式太多了,他们完全可以做成闭环。小众平台要想盈利,就得走定制路线。”胡倡斌说。“在未来,我们的app可能会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品类的广告,满足他们对虚拟货币的需求,年龄、地域、爱好都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这就是大数据的概念了。”

考验数据管理能力

不过,再好的移动互联网项目,都要过数据这一关。由于使用了在线模式记录用户的虚拟货币信息,那就意味着,用户很有可能在某一次更新系统后丢失自己的虚拟货币――这对于用户体验是极大的伤害。

而篡改用户虚拟货币信息、盗取用户资料这些移动互联网司空见惯的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在平台上,有用户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