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7:42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民营经济现状制度对策

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企业成功的原因也有很大区别。

1、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初期

这个时期一般被称为“寻租”阶段。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10年,短缺经济使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卖方市场的状态。

2、20世纪90年代初期

这个时期称为“一招鲜”阶段,中国从短缺经济走向了过剩经济。在一些最先开放的行业,例如家电行业,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过渡。消费者开始享有选择权,也就是对产品有了差异化的要求。

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这个时期企业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市场真正从“过剩经济”快速走向“饱和经济”。“饱和经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产能过剩。中国绝大部分的行业都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果就是价格战。在这个阶段,企业想保持领先地位,需要高层次的创新能力、系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架构的搭建能力。只有在这个阶段,企业家才会真正关心如何建立“基业长青”的企业,也只有在这个阶段之后,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好企业”。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总趋势来说,系统的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这要求我国民营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做好相应的转变。

二、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向自然垄断行业拓展,涌现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

过去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行业分布上主要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为主,而现在已经开始向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在冶金、汽车、电力等行业,已经出现投资规模为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私营企业。在道路桥梁建设、城市环保、公共交通等领域,不少私营企业成为了大型项目的中标者。

据全国工商联2002年对会员民营企业统计,我国前500家大企业大集团的平均资产规模为12.9亿元,销售收入14.1亿元。《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三卷(2005-2006)》预测,未来五年,民营企业的规模将继续明显扩大,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金规模可能增长50%以上,户均资金规模可达250万元左右;规模私营企业的户均资产和销售收入规模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行业分布看,2006年度“民营企业500家”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具有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63家企业入围,占12.6%,数量位居第一;其次是建筑业有58家。而在2004、2005年度曾连续两年位居行业第一的纺织化学纤维制造业则只有50家,位居第三;其后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45家;另外批发零售业42家、综合36家。

2、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

在组织形式上,非公有制经济从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逐渐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过去非公有制企业大都是个人、家族制企业,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近年来,股份多元化的私营公司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已开始自觉实现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改变,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治理水平逐渐提高,并积极利用资本运作实现跳跃式发展。2002年,在全国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已达到174万家,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实收资本、营业收入已分别占到私营企业总数的46%、50%、68%和64%。2005年全国已有200多家私人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左右。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全国工商联调查表明,超过1/3的民营企业设立了股东大会,超过1/2的民营企业设立了董事会,超过1/4的民营企业设立了监事会。

3、整体发展较快,但地区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沿海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直比较快,现在仍保持着良好势头。2003-2005年,上规模的民营企业的地区分布集中度较高,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比重较低。3年来东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的数量分别是1770家、1674家和2172家;中部地区则分别为337家、302家和358家;西部地区分别为161家、143家和158家。

4、逐步向国际市场进军

过去,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基本以国内市场为主。随着国家近年来逐渐放开私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一大批私营企业的业务纷纷转向国际贸易。私营经济进出口业务发展非常迅猛,速度不仅高于全国,还高于外商投资企业。2003年,私营企业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52%和157%;2004年1月-10月,分别增长101.8%和76.6%。浙江民营经济出口已占全省出口的约40%,超过国有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浙江省出口第一军团。

5、民营科技企业引领民营经济新方向

目前国内已有5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与5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区域龙头企业大都是民营科技企业,在全省850多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95%以上。在广东省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总企业数的80%以上,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数量从去年底的4740家增加到目前的5015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从190家增至262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半以上。

三、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及对策

1、转换政府职能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执行政府职能时经常会出现“越位”、“缺位”或“错位”现象。新形势下,要避免出现这种混乱现象,实现政企关系合理化,政府职能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进而逐步改变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权力过大和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的局面。政府应该坚持依法行政原则,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完善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做好执法和监督,维护正常的经济环境,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构建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创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在开拓市场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同时,按照“精简高效、行为规范”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手续、审批环节和规范审批程序,为民营企业提供方便、优质、低成本的服务。

2、打破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保证公平竞争

市场竞争规则是保证市场主体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竞争的行为准则。就民营经济发展而言,改善竞争的体制环境首先必须清除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医疗、民航、通信、住房、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产品或服务质低价高的问题相当突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供给的相对不足(不排除垄断提价因素)。而这些恰恰都是行政性垄断极强的部门,整个社会都在为行政性垄断无奈地支付过高的“成本”。内需不足、过度竞争、供给短缺、结构升级等一系列经济问题都与此有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技术进步、社会筹融资体系发达以及成本收益的变化,许多传统上只有政府才介入的领域都在转由民间资本介入。而且,引入民营经济对于提高经营效率、缓解财政压力具有积极作用。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下简称《意见》),为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扫除了制度障碍。但是,我国大部分传统基础领域依然维持着较强的行政性垄断,对民营企业的进入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发展民营经济,重在给予民营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放宽市场准入的限制,按照市场原则向民间资本开放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所有可能领域,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序竞争,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调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要致力于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要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坚决取缔无照经营,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和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引导民营企业规范经营和守法经营,逐步规范市场运行以及各项经济活动,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精神,继续推动在基础领域引入民营经济的实践,并逐步扩大到金融、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

3、完善民营经济产权保护制度体系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一直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而这种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近年来,股份多元化的私营公司开始迅速发展。在我国民营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的时候,产权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完备而规范的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成功的精髓。(1)政府在贯彻执行宪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要突出强调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维护各市场主体的平等、合法权利。在立法原则上应由过于偏重管制转向注重权利与责任、义务对称、重视权利的授予和保护,重视产权保护对于构造现代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基础作用。只有保证各类性质的不同产权在市场交易中的平等权利,良好的信用关系才能得以确立,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才能真正形成。(2)细化有关产权保护的法律。有效的产权保护,必须有一系列相关法律对财产权利、责任以及遭受侵害后的诉讼、法律适用等内容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或者虽有规定但过于简单,很难实现对产权的有效保护。因此,政府应针对现实经济关系变化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使产权保护切实得到贯彻和实施。

4、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资金匮乏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从外部环境看,虽然中央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同意银行向民营企业增加贷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银行还是更多地向大企业投放贷款,而没有向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放开代款业务。从内部情况来看,民营企业一般都是从自身的积累起步发展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往往靠自身积累或者是从亲朋中借款,所以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本钱小、底子薄的问题,缺少银行贷款所必需的担保品,导致从银行渠道贷款融资的空间就非常小。

在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和社会集资曾是民营企业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经过近年来的金融整顿,民营企业原有的融资渠道关闭了,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配套的融资体系又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很困难,尽管目前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企业上市不再由政府推荐,预示着将有更多的民营背景的公司能够上市融资,但对于大多数规模很小的企业来说,其企业现状根本不具备上主板的条件,而创业板的退出还在讨论中。因此民营企业从股市直接融资仍然很困难,债券市场的情况则更明显。

由此可见,政府应进一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融资便利,大力推进民间融资。除了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之外,最根本的还是发展民间融资,本着“民资民用,民用民资”的原则,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向非公有经济投资。同时,国有银行应改变对民营企业的“惜贷”心理。

要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应加快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民营企业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实现民营企业信用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依法纳税为重点,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合理的企业信用评估和管理体系以及企业信用信息依法披露制度。(2)应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分散和化解担保风险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的建立,也可以由政府成立第三方的担保公司或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服务。(3)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加快发展与民营企业相适应的各类非国有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商业机构。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1070038。)

【参考文献】

[1]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三卷(2005-2006)。

[2]2006年度中国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3]陈永杰:非公经济面临十大突出问题.北京中心企业网。

[4]2005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5]民营经济高歌猛进民营企业出口促进网[DB/oL],2004。

[6]吴晓磊: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1)。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2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加快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对政务信息化内涵及政务信息化实现程度的分析,从政务信息化对政府行政环境、决策、绩效及政府创新的影响角度,指出了政务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创新

1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政务信息化成为当今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推进电子政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家信息化,创造性地推进了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各地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并且从中央到地方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推广力度也在不断加在。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深对政务信息化内涵的认识,了解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实现程度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实现政务信息化与否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巨大影响。

2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1我国政务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发展经过了20多年的积累,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的。与发达国家政务信息化发展状况相比,总体为说,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根据2002年7月国际著名咨询机构——埃森哲咨询公司对我国政务信息化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成熟度为23%,尚处于平台建设的阶段,在该公司调查的24个国家(或地区)中居第20位。

根据2003年联合国对其成员国政务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的评测,按照“电子政府完备程度”指数排名我国名列第74位,在联合国191个成员国中位于中上游。

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的内部办公系统日益完善,政府部门建设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众信息网开始大量涌现,信息资源得到了部分开发和利用。国家在政务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及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中共十六大就明确提出“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方针策略。根据国家的部署,近五年我国将以年均2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规模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额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已注册的gov.cn域名数有23752个,其中11995个政府网站已经建立运行。截至2004年底,93.4%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其中,地级和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增长迅速。

2.2国外政务信息化现状

全球管理与科技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在2001年对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做了研究,并给各国的电子政务达标指数的评价是:第一名加拿大(60分)、第二名新加坡(58分)、第三名美国(53分),第四名是澳大利亚。五位以后多位欧洲国家,排名顺序为:丹麦、英国、芬兰、中国香港、德国、爱尔兰。下面介绍几个典型国家政务信息化的发展情况。

2.2.1加拿大

加拿大是拥有世界最先进广播系统的国家。于1999正式颁布了国家的电子政务战略计划“政府在线”(governmenton-line),提出政府要做使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模范,在2004年实现政府所有的信息和服务全部上网。为保证电子政务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加拿大政府发挥了强大的领导力作用,推行了“统一的政府”(awholeofgovernment)实施策略,以加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协同发展,力争满足公众的需求,向他们提供一体化的电子服务。2001年1月,加拿大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意义重大的改进和重新设计,目的是全面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网上服务。加拿大政府不仅实现了教育、就业、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企业服务、税务等领域的政府电子服务,而且根据企业和公民的要求不断开发和继承政府入口网站,如建立加拿大青年网站、加拿大出口资源网站等。

2.2.2美国

美国的电子政务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成为全球电子政务的模板。作为电子政务的领导者,从1993年到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了1300多项电子政务相关的实施项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电子政务的实施,1992年到1996年,美国政府的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70%互联网用户通过政府网站进行事务处理。

3政务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政务信息化作为带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改善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程度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政务信息化对政府行政环境、决策、绩效及政府创新的影响来阐述政务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1政务信息化对行政环境的影响

(1)政务信息化建设有利用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是当今的世界潮流,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提升本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据“2002年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公布的数据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政府的电子政务采购额突破了350亿元,年增长率近25%,我国的电子政务市场已由初始阶段逐步向高速发展阶段跨越。另据专家分析,“如果在未来5年内,全国80%以上的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化办公,全国3000多万公务员中有60%重新配置一套计算机办公设备,那么仅pc市场就将达1000亿元,软件市场容量将达250亿元。”可见,政务信息化将成为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2)政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一个良好的政府治理模式需要政府、公众、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存在,因此,现代政府在忙于处理复杂多样的行政事务的同时,都特别注重通过同国内外各界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来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关系,树立政府在国内外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建立电子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有利于塑造中国各级政府的形象,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了解和监督力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强公众对行政决策的信任度。

3.2政务信息化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电子政务建设将有利于行政决策向着合理、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从而加快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趋势。首先,它提高了政府的理性决策能力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提升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决策手段的现代化。其次,强化了对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力度,降低了决策执行变形的发生率。最后,打破了决策的“暗箱操作”惯例,提高了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决策程序的规范性。

3.3政务信息化对行政绩效的影响

(1)政务信息化对提高行政效率的影响。首先,政务信息化的实施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政府利用信息的效率。其次,政务信息化建设能减少大量人为的内耗。电子政务建设将逐步实现办公手段的自动化、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程序化等,精减冗余的机构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办公费用,提高工作质量,将政府的业务活动从体力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最后,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由于电子政务建设对政府的组织结构产生很大影响,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无疑将大大简化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特别是有些原本属于中间管理层环节的将被取消,或者被计算机程序取代。

(2)政务信息化建设对降低行政成本的影响。政务信息化将公务员数量明显减少,管理运作中间环节极大压缩,物资配送与使用最为有效合理,并做到尽可能节约必要成本、有效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超量成本和无效成本。政务信息化建设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的行政机关都连接在一起,使信息、知识、人力以及创新的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真正实现共享,从而有效地利用政府内部和外部资源。

3.4政务信息化对政府创新的影响

(1)政务信息化对观念创新的影响。首先,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行政组织内部公务员的观念创新。在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公务员队伍逐步树立了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强烈的信息共享意识和要求有更多的团队合作。其次,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行政组织外部公众的观念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公民和公民社会的自治式运作能力、与各种力量的横向协调能力、承受各种风险的自主能力等大大加强,公众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等空前提高,这些观念的转变都有利于电子政务的运作。

(2)政务信息化建设对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政务信息化建设变革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的控制,这有利于公众的政治参与。同时,政务信息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行政组织的扁平化提供了技术可能性,促使组织的权力由集权走向分散,使行政组织更具灵活性、有机性和适应性。

4结语

通过对以上政务信息化内涵及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政务信息化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对政务信息化的影响分析,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政务信息化实现程度的高低将制约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强政务信息化的建设,继续探索有利有经济发展的政务信息化新模式,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化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祝小宁,刘婷婷.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西藏、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周恩来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4

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转型背景下,保护公民财产权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因此,分析保护公民财产权对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的价值功能,旨在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

【关键词】财产;公民财产权;法律保障

一、公民财产权与民主政治

1、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快速发展并不断完善。但我国是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上建立起来的,而且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决定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状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公民财产权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公民财产权是民主政治产生的基础。公民财产权导致民主政治的产生。要想真正实现民主政治,那么民主政治社会的主体必须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而独立的政治人格必须建立于独立的经济人格之上。只有社会成员有自己的财产,实现具体的个人占有,才能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但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维艰。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政治,一方面依靠政府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公民财产权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的实现。公民财产权为民主政治提供了最为牢固的基础,遏制了专制。公民财产权的确立分散了社会中的经济权力,因而避免了政治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为民主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二、公民财产权与市场经济

1、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我国是一个缺乏市场传统,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法治不完备,市场经济体制也很不完善。不仅存在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即自身的缺陷,还存在先天性缺陷,这是我国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和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的结果。

2、公民财产权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私有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独立和平等主体的合法权益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在很多方面难以取得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地位。私有经济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护,其财产权与收益权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就不可能在中国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公民财产权发展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即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辅。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壮大,要求政府规范其行为,并对政府依法行使职权、致力于保护公民财产形成压力,从而减少政府机构改革的阻力,促进我国体一完备的市场体系的建立。

三、公民财产权与社会文化

1、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但经济体制与经济文化的变化极其不同步。趋利性经济文化了奉献型经济文化而在社会上影响日益增大,社会文化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道德秩序的混乱,公平观与效率观的扭曲,经济科学文化的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等。

2、公民财产权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

社会文化由个人的行为方式所组成。经济是基础,有了经济自由,才能有个人自由。在公民财产权发展的基础上,个人的独立人格才能充分发展,个人的文化意识才能充分觉醒,文化才能在多样性发展基础上进行选择,所以在微观层面上,公民财产权的发展也是文化发展的基石。先进文化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公民财产权的发展。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我国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公民财产权的发展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增长才干、开拓创新。促进全民族精神生活、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更新与改变。

四、公民财产权与法治社会

1、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现状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已经从人治社会逐步过渡到了法治社会,但中国的现实离法治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法律体系还不尽完善,还存在权大于法、以权代法的现象。

2、公民财产权与法治社会的相互关系

公民财产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公民财产权与法治社会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公民财产权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和完善起着决定作用。法治社会的建立和完善对公民财产权的起着推进和保障作用。只有加强法治建设,划定权利界限,从宪法上稳定保障公民财产权的法律制度,才能使公民财产权有可靠的发展环境。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法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法治建设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而公民财产权的发展为市场经济奠定了微观基础,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最终产生了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公民财产权激活和诱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潜在的权利要求,为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并为之注入了丰富的内容。

五、公民财产权与和谐社会

1、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现状

由于整个社会结构面临整体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如政治不和谐、经济不和谐、社会不公正,还表现为诚信缺失、自然资源问题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

2、公民财产权与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公民财产权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基石,保护公民财产才能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激情,壮大公民财产权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谐社会构建状况制约着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可为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以及社会成员的富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发展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公民财产权促进我国政治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安定,解决贫富差距,缓解资源压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谭红.从角度看我国宪法中财产权的完善[J].法学论坛,2009,03

[2]蒋北辰,王东东.宪法意义上的公民财产权保障[J].兰州学刊,2011,07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5

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是全国第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由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4省14个地、市组成,包括97个县(市),总面积为17.8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2010年末户籍人口占全国的11%,中心城市为徐州,淮海经济区东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接淮海、西临中原,拥有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的突出区位,承担着中国经济东靠西移接力站的重任,从全国的经济总局来看,加快淮海经济区的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如何推动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军用资源和民用资源的相通性、相关性、替代性越来越明显,军民融合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比由之路。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规划计划将物流资源军民发展目标有效融合、直接促进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不仅为军事物流建设节省了大量资源和建设成本,提高了经济生产能力,而且有效地统筹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目前,在西方军事强国中,约85%的军事物流资源同时也是民用资源,80%以上的民用物流关键技术及设施设备等被直接运用于军事物流。美国是积极推行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建设的典型国家,冷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协同机构,构建军民融合型企业,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实施各种军民融合建设专项计划,逐步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建设体系,从而提高了整个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目前,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体系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军后勤创新发展的根基。经过军队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2008年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行动中,军事物流以军民融合的方式向部队提供了物资保障,满足了救援部队的物资需求,基本完成了保障任务。

成绩是肯定的,但总体来讲,目前在物流领域军民融合的成功案例还较少,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但研究的内容相对集中,范围比较窄,特别是关于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

二、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一)是改变淮海经济区军民物流资源互补性差,结构趋同的根本出路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淮海经济区军事物流资源与民用物流资源呈现综合结构雷同的状态,只是有强有弱,互补性差,物流资源发展层次偏低。淮海经济区内过多的城市军用与民用在发展相同的物流资源产业,军民分工与融合都不充分,没有形成合力的互补体系,区域之间、军民之间协调发展存在着物流资源产业结构的制约。因此,加强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的研究是改变淮海经济区军民物流资源互补性差,结构趋同的根本出路。(二)是强化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分工与协作,发挥集聚优势的客观需要

发展的现状要求淮海经济区的物流资源产业发展要从构建统一大市场的角度出发,整合现有资源,以优势产业和骨干产业为基础,不断加强军民物流资源产业联系,培育各有分工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并把改造传统物流资源产业和开发新兴物流资源产业结合起来。目前,淮海经济区军民物流资源没能形成上下游产业相衔接的状态,没能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把点状产业连成产业链,把产业链扩散成产业面。因此,加强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的研究是克服上述现状,强化军民分工与协作,发挥集聚优势的客观需要。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所占的人口仍是很大的一部分,只有将?r民的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得整体经济的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农民身上负担较大,压力较重。政府应当如何减轻农民身上的负担,改善他们的生活,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国想要促进经济发展,就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忽视农村经济。

二、农民减负问题现状

1.农民减负是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在传统的农业活动当中,农民参加农业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自己提供生活所需的粮食,仅仅是为了吃饱穿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目标与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上,他们希望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与生活水平。但是,如果农民身上的担子过重,则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可能会打消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发展缓慢,进一步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物价持续上涨,而农作物的涨幅相对来说仍然较小,这就使得我国农民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这便是我国目前农民与农村经济的现状。

2.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导致我国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物价上涨导致许多农民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虽然物价有所上涨,但是农作物涨幅的程度却不是很大。这就使得农民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的降低,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降,不利用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经济效益的逐渐低下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的农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现代的农业发展,进而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在逐渐的落后。除此之外,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同样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应的领导人员与工作人员不领导,不作为,任由农村经济自由发展,使得传统的农作方式得不到改善,适应不了现代化的步伐,使得农业经济效益下降,农村经济落后。

3.农民负担过重的不利影响

一旦农民的负担过重,便会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有所下降。传统的农业生产是建立在满足农民温饱的基础上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仅仅满足温饱已经不再是农民的要求,他们更需要的是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农作物价格的涨幅相对较小,一旦农民的负担加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便很难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国的农民人口数量庞大,如果不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便很难满足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低下同时会使得农村的经济水平下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这些不利的影响,也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所在。

三、实现农民减负的措施和方法

1.国家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准则进行约束

要想让农民减负,就一定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与管理下农作人员与管理人员才能对农民的减负工作更上心,更用力。有法可依才能有法必依。而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况且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初步所建立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必然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只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弥补,才能更有效的规范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做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除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健全监督机制。某些工作人员对于农民的生活状况不上心,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不作为,这样必然会导致农民的生活状况下降,农村经济发展受损,只有保证政府的工作良好的展开,才能真正的做到为老百姓减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后,农村经济想要步入正轨,还需要自身的管理与监督。这就离不开农村的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在最基础的地方保障农民的权利,才能帮助减少农民身上的负担。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政府下发的一些农民补助中层层克扣,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对这种违法乱纪的现象能够起到很大程度上的抑制。它能够帮助增强农民的力量,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对于违法乱纪的现象不再是不知情,不了解,而是做到了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时候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农民的负担。除此之外,还要求政府对于相应的财政情况进行公开,便于农民了解。

3.其他农民减负措施

农民的减负还是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规范。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农民的负担,还能够减少农村的负担,促进农业改革,由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发展。我国的与农业有关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税,通过降低农业税的征收,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激发农民的工作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良性循环可以有效的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进而改变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因为历史的因素,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促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全方位开放与改革。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边疆得到建设和国防得到巩固,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因为历史的因素,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促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全方位开放与改革。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边疆得到建设和国防得到巩固,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国民经济的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数量和服务数量的增加。如果考虑人口因素,经济增长又按人口平均增加的产品数量和服务数量来计算。国际社会普遍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指标。经济增长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表现为一国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在人口和商品价格变动的情况下,也可以说经济增长是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GDp的增加。因此,经济增长最简单最明了的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增加。二是经济增长必须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也就是说,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或只有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才是现实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可以说,经济增长的过程往往也就是技术进步的过程。三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相适应。或者说,相应的社会制度及其意识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而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包括一定时期的投资量、劳动量和劳动生产率等。当然,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与这一时期的投资量、劳动量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即投资量和劳动量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则经济增长率就越高,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就越多。反之亦然。

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持续高级化及其人均实际福利不断提高的过程。包括国民财富的数量和质量、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及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与投入产出对比、国民生活质量和福利的改善及提高等。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的内涵比较广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国家经济总量与人均GDp或国民收入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同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能够持续且稳定地增长,充分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国民财富的增加。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机制不断建全,国民福利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人和各种生态环境自然、协调、和谐,社会文明、进步,并且不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社会公共福利设施完备,国民工作稳定、生活安逸、心情舒畅,享有极高的满意程度和安全感。三是各种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如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劳动者在其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得到提升。各类客体投资要素如资本、物质资源等,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能充分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有效地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和稳定的增长。四是经济结构科学、合理,呈现持续向高级化演进的过程,包括国民经济和企业生产的组织制度性结构、产业经济结构及其技术结构、社会产品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等。五是经济制度特别是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国民收入分配趋于公平、合理,财富分配充分体现社会平等,不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居民个人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日渐缩小,社会各领域及其国民生活呈现和谐状况,没有严重的或普遍的对抗行为和现象。六是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相适应,

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呈现良性循环与相互促进状况,经济增长给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较小,并且有能力快速消除由经济增长给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七是人文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社会陋习在经济发展过程逐步革除,而陈旧观念则得以更新。人的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产生和形成新的人文价值观念,并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思想。八是经济运行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相适应,并在不断调整过程趋于完善。政府职能定位准确,政府行为适当、规范,对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有效、有序,并且其管理能力不断得以增强,对经济运行的调制能力、综合平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等等。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经济增长仅仅是指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或人均收入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了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加即经济增长,还包含了伴随着由经济增长而产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人文质素、国民福利、劳动就业等结构的变化和进步。同时,经济增长又是一个单纯的数量概念,是从“量”的角度来衡量与评价一国经济发展状况,但实际上宏观经济学所着重研究的经济增长或其高增长率并不能真正体现和说明经济发展的真实状态,而经济发展则刚好能回答这个问题。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是一个“质”和“量”相统一的综合性概念,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反映一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进程,包含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各领域的结构性变化、国民生活质量、一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状况和进步等。

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说明经济发展了。因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是GDp,而GDp增长快慢的本身不能说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比如,a、B两个国家都生产钢材,a国每生产1吨钢材需要投入2吨煤作为燃料,而B国每生产1吨同样的纲材只需投入1吨煤,如果单纯从从GDp或经济增长角度来说,a国的GDp等于1吨钢材加上2吨煤,而B国的GDp为1吨钢材加上1吨煤。从表面上看,a国的GDp或经济增长大于B国,但是实际上是a国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B国。也就是说a国的经济增长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来推动的,而B国的经济增长则侧重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贡献。显然,B国经济发展状况远远优于a国。

虽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其区别,其侧重点及其经济学意义也不同,但两者又有其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既包含了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发展也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这个目的去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经济增长则内涵于经济发展之中,是经济发展的一分部份,也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手段。因此,经济发展不能脱离于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而是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可见,经济发展及其过程是经济增长与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变化共同构成的统一体。但必须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都能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只有那些经过质态升级和优化的经济增长,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才能带动社会和政治的整体进步。如果只是单纯依赖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无意义的,这种增长其实只是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罢了。

此外,经济学家们还从各个角度设计了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用于判断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人均国民人均收入状况、一国文盲率的高低、国民平均寿命的长短、人均每天蛋白质消耗量的多少、医生在千人中的比例如何、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等等,极大的丰富了经济发展的思想内涵。

三、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在于制度、资源和技术进步。因此,制度、资源和技术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首先,是制度变革。制度是规范人们社会行为、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的社会准则。制度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也提供经济激励,决定着一国的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内容。对于我国来说,推动经济增长的制度化动力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等,这是经济增长动力的基本保障。

其次,是资源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积累,劳动力资源又包涵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两个方面,是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的统一,这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本是劳动力大国,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口反过来约束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劳动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同时,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要求资本的增加数量要大于人口的增加量,即实现人均资本量的增加,只有实现人均资本量的增加,才能实现人均经济产出的增加,从而实现人均国民财富的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要求投入大量的资本,这时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大。此后,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减弱,而取代资本作用的是技术进步。但是也有许多事实证明,大凡储蓄高、资本雄厚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都是较高的。对于我国来说,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国情,资本积累和投资仍是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推动力,只不过我国目前最需要引起重视和反思的应该是投资结构、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即如何优化投资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投资效率问题。再次,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其重点是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于经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说,技术进步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了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以上。应该努力加快我国技术进步进程,通过技术进步改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为加速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物质基础。

因此,对我国来说,应该努力完善制度、开发资源、加速技术进步,激活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虽然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但两者也不是对立或矛盾的,而是有着更多的联系,也有多种组合模式,如“高增长、高发展”、“高增长、低发展”、“有增长而无发展”等。当然,最理想的就是“高增长、高发展”模式了。我们应当避开“高增长、低发展”怪圈,警惕掉入“有增长、无发展”的吃人陷阱,力使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始终保持最佳组合,即在经济增长持续保持低耗、高效、适度、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且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荣华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模型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的72.32%,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青海、、云南、内蒙古、新疆、宁夏等8个省区。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且发展速度跟不上全国的步伐,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这就需要研究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预警模型,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系统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问题进行监测,使西部地区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找到构成差距的原因。

一、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模型建立的目的

本预警模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科学、简明、系统、可行、适用的原则,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选择一套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动态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综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模型。

本预警模型旨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状况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并找到造成差距的原因,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

为了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在指标选取上必须符合最新的发展理念,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同时要体现综合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选择主要的、基本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作为量化的计算指标,以便于决策者及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评价和使用。

本预警模型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有4个,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有6个,评价资源利用与环保状况有2个。然后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表,先后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填写问卷,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处理,最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权重见表1。

在此基础上,收集了8个省区12个指标从1991年至2005年的数据(部分省区的部分数据缺失),然后运用线性回归、人工神经元网络等方法对各个指标的值进行了预测,在2005年数据可得的情况下预测到2010年,在2005年数据缺失的情况下预测到2009年。

如果线性回归的结果和原样本数据拟合得比较好,且通过了统计检验,则说明指标值和年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和预测。如果拟合的结果差(如判定系数太低)或不能通过假设检验,就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进行预测。

本预警模型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预警指标体系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照系。各指标预测出来之后,把各指标的值和全国的对应指标相比,得到各指标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值。相对值的具体意义见表2:

指标预测值运算出来之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e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w,然后还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实际中要求判断矩阵满足大体上的一致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了检验,才能利用结果合成综合指数。得到的特征向量w即为各指标层的权重,见表1。

最后利用各指标值加权求和的方法求出各指标层的综合指数,按照表2中的标准将西部地区各省区的综合指数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其是否处于发展失衡状况,哪些方面处于失衡状态导致其总体评价结果处于失衡状态。指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的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的方法,本预警模型先对西部8个少数民族省区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再把8个省区进行对比分析。表3中的数据均为相对数,即和相同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之后的结果。

注:只有部分数据

1.综合评价:根据2005年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数,7省区(除外)的排序为:内蒙古、新疆、青海、广西、云南、宁夏、贵州。其中,贵州的综合指数低于0.8,处在失衡状态。各省区按2009年综合指数的预测值排序为: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广西、云南、贵州。其中,贵州仍然低于0.8,处在失衡状态,而内蒙古的综合评价指数则达到1.29,处于良好状态。

2.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按2005年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8省区的排序为: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广西、云南、贵州。其中,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的值超过1.2,处于良好状态;新疆、宁夏、青海的指数值处在0.8~1之间,处于正常水平;而、广西、云南、贵州4省区则处于失衡状态。

按2009年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的预测值排序为: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广西、云南、贵州。其中,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的指数值超过1.2,处于良好状态;则处于正常发展状态,而广西、云南和贵州仍然低于0.8,处于失衡状态。

3.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按2005年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数,8省区的排序为: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宁夏、广西、贵州、。其中,内蒙古、新疆、青海的指数值高于1.2,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而其5省区的指数值均处在0.8~1.2这一正常范围。

根据2009年的预测值的排序为: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宁夏、广西、贵州、。其中,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4省区的指数值均高于1.2,而其他4省区的指数值则处在0.8~1.2之间,处于正常发展水平。

4.环保和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根据2005年环保和资源利用状况,7省区(没有数据)的排序为: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贵州、宁夏、青海。其中,广西的指数值刚好达到1.2,处于良好状态;云南的指数值处于0.8~1.2之间,处于正常水平;而其他5省区则都处于失衡状态。

7省区根据2009年的预测值的排序为: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贵州、青海、宁夏。只有广西的指数值处于0.8~1.2之间,而其他各省区的指数值均低于0.8,处于失衡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曦辉徐蒙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与预警系统.北方经济[J],2004.7

[2]高永久:论民族社会稳定的预警系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3.5

[3]严耀军:超越危机――构建新的社会预警指标体系及其运行平台的设想.甘肃社会科学[J].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