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8:07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1

关键词:消费理论;持久性收入;李嘉图等价定理

中图分类号:F0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04-02

现阶段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出口和投资。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消费需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是靠消费带动,消费需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一国总需求中消费大约占比重到达70%,消费需求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经济学理论表明,消费者一生的消费与他们一生的收入水平有紧密的联系,其中与他们当年的收入之间关系不大。消费者不同的消费边际倾向决定了消费者不同的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主要代表理论是早期凯恩斯主义时期的经验性心理法则,即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收入用于消费的比重较大。另外,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是以基于理性消费者决策的消费理论。

一、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一)生命周期理论定义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阿尼提出了以生命周期为主的消费函数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面临的消费需求不仅取决于现在的收入,最重要的是依赖于一生的收入。理性的消费者在计划一生的消费和储蓄时会按照自己一生的收入和财富,针对自身进行合理的配置,以达到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

(二)生命周期理论解释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并不依赖于理性经验法则的单一数值的边际消费倾向,基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生命周期理论意味着一生中的持久收入、暂时性收入和所拥有的财富的消费倾向并不相同。大多数人会选择稳定的生活方式是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关键假定,即在各个时期消费者会进行相似水平的消费,假定每年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相同。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函数为C=wL/nL×YL,wL代表消费者工作年数,nL代表生活年数,YL代表消费者每年工作的劳动收入,C代表每年的消费数量。消费函数表明整个人生中消费基本上是稳定不变的,在工作期限中消费者通过付出劳动,积累资产和财富。当消费者退休后,利用积累的财富进项消费,在生命结束时,消费者通过一生积累的财富恰恰消耗完变为零。

二、持久消费生命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了关于持久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该理论指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其持久性收入,与当前的收入无关。持久性收入是指个人期望为获得收入持续地工作。弗里德曼所提出的持久性消费理论表明,在保持个人财富完整性的同时,工作获得收入和积累财富,其中消费在收入现值中占有固定的比例。持久性消费理论就是个人为维持在有生之年消费比率,依赖于现有财富水平和现在及未来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其中,消费函数为:C=cYp,其中Yp为个人持久性收入,个人产生的持久性的收入将分配到以后的许多年份,面临的消费水平应该比获得收入更加稳定。

三、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

(一)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来源

结合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持久性消费理论,提出了“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即LC-pit。现阶段消费者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收入进行的消费行为将分配到许多年份中,当收入发生较大的波动时,消费者会利用以往积累的财富熨平收入波动带来的影响,所以个人消费比收入水平更加稳定。

(二)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解释

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设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个人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且消费还会与现期的收入相联系。一个人暂时性收入用于消费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较低,即边际消费倾向很低,接近于零。来自持久性的收入引起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接近于1。政府如果利用财政政策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时,暂时性的税收政策刺激经济的计划效果并不显著。持久性的税收会使消费者获得持久性收入,此时消费者面临的边际消费倾向会更高,更有利刺激经济的发展。

四、“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政策意义

(一)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定义

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此基础上,巴罗作为新古典主义学者以理性预期为依据重新论述了这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财政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通过征税和发行公债所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

(二)巴罗―李嘉图等价理论的思路

在出初始时期政府预算是保持平衡的,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政府为激励消费者进行资金支出和投资,会采取减税的积极性财政政策。政府通过减税会增加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根据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理论,当收入增加时,使得个人财富积累,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提高。因此,减税作为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会鼓励个人和公共部门的投入的增加,进而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但是,实行减税的财政政策会造成财政赤字的发生,为了保持预算平衡,政府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不得不增加税收用于支付债券和积累的利息。理性的消费者会预期政府今天借债,意味着将来政府会提高税收,来弥补发行债券所支付的利息,以保持财政的预算平衡。政府通过债权融资的减税政策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这种政策只是重新安排了政府税收的时间。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不会因暂时的减税增加消费开支,进而这种政策的实施所达到的效果并不显著。

(三)巴罗―李嘉图等价理论的政策意义

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表明政府因实施减税措施而发行的公债会被人们作为潜在的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政府发行的公债和未来潜在的税收的现值是等价的,因此,两种政策的变化前后消费者面临的预算约束是一致的,从而暂时的减税并不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支出。李嘉图等价定理向我们解释了政府通过税收和债权进行融资所达到的效果是相同的,当政府发行债权进行融资时,居民购买政府债券,一段时间后获取来自政府的利息支付,政府进行利息支付会造成财政赤字,为了保持财政预算平衡,在未来,政府会提高税收,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来弥补由利息支付造成的财政赤字。当人们意识到两种政策的效果时,消费者在获得政府利息支付时并不会增加消费支出,会将所得收入储蓄起来用于未来支付政府更高的税收,因此现阶段人们所支配的财富和征税的财富数量相同。

参考文献: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2

消费是经济循环的起点与归宿,充沛和健康的消费也是实现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消费力与生产力同等重要。为了克服长期以来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存在的唯生产中心倾向,恢复消费本身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对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在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背景下,消费者日益兴起,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贴近消费者,掌握消费者信息,以顾客为上帝的极端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重新审视传统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就会发现在以生产为中心话语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在消费话语上存在某种与信息经济的大前提假设不相符合的缺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鉴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不断表现出“为生产而生产”的“唯生产中心”倾向,对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负有理论责任。人们不得不对“为生产而生产”的理论进行反思。经济学视域对基点和出发点需要从生产转向消费,经济学需要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型。

“回到消费本身”,就是要尊重和认可消费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消费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探讨与时展相适应的相关重大理论命题。例如,与抽象生产价值相对应的抽象消费价值;与生产资本化相对应的消费的资本化;与生产的工具理性目的对应的消费的终极性目的,等等。

主张“回到消费本身”,重建与时展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是一项大胆的具有创意的设想。它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将成为我国消费经济的新生力量,可以有力地改造传统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态,增强我国经济活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贡献。

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西方经济学说虽然早已认识到消费是经济生活的基本领域之一,但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始终将其视为一个既定的前提,不认为消费会对生产构成障碍;20世纪20~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凸现了消费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于是开始了以凯恩斯经济学为代表的强调对消费需求加以管理和调节的经济学新时代,但他们没有提出回到消费本身的口号,也没有提到这种高度。

至于社会主义国家,在以往计划经济时代,则始终强调生产占先,个人消费居后,以致造成严重社会经济后果。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片面强调生产,忽视消费的局面开始改观。消费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3

目前,我们国家许多经济理论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学习外国经验较多,与国内实际情况结合得不够好,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理论显得有些过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消费资本化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模式的一个挑战,它把消费看成是一种资本,注入到再生产和再经营过程中,使被动消费变为主动消费,这对于化解企业的资本短缺、增加对企业的推动力量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是一种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后来出现知识资本,现在再加上消费资本共同推动经济发展,这对于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尽快缩短我国同西方国家经济差距,推动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意义都很重大。因此,它是一种理论创新,对于完善市场经济理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大众的权利和利益会越来越受关注。消费资本化理论提出消费者是资本的所有者,并高度重视大众消费,把消费者的利益同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对全面实现小康、稳定社会秩序、构造和谐社会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鉴于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同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重大作用,我认为应该向国家建议,把这一理论纳入《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争取国家的支持,拨给科研经费,组织人员专门进行研究,能够形成一个学派或理论体系。比如:美国财政政策目前采用的是供应学派理论。我们国家也应该有适合自己国情、为经济发展服务、相应的理论学派,来引导和支持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这个理论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运用之外,还应在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方面推广。

我们国家近年来引用了许多外国理论,其实,我们自身创造的理论也应该走出去。我最近刚在美国一所大学做了演讲。我认为:消费资本化理论应该翻译成英文,在美国的大学或国内报刊杂志的海外版上发表,向全世界宣传这个理论。我们中央党校有一本《理论动态》,可以以《动态》名义,组织专家召开一个消费资本化理论研讨会,将该理论做进一步深化,把大家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评价和建议汇总起来,形成一个理论小册子,出一期专集,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推动这个理论的研究,建设和完善这个理论。

另外,消费资本化理论本身是一个理论创新,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细化和完善,可以与一些大企业合作搞一些案例,这对完善消费资本化理论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4

农村消费经济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提升内需经济发展战略下常谈常新的话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的发展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时代特征和哲学内核一脉相承,从制度经济视角梳理农村居民消费经济有助于系统化的理解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现状,分析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的发展方向,并从制度视角为农村消费经济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这是本文的出发点,以期能够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制度经济理论体系和铺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农村消费经济基础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度经济;消费经济;农村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消费经济制度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在马克思的经济著述中并不存在居民消费制度的概念和提法,居民消费制度更多的在其经济理论中以思想内涵的方式体现。马克思认为“对于生产关系,不能忽略社会本质属性而只谈生产;对于消费关系,也不能忽视不同社会条件而只谈消费”、“生产和消费在不同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会表现出多样性”,这些对于消费关系的论点揭示了马克思关于居民消费制度必然随社会发展进步而对应变化的经济观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内核与马克思主义开放、与时俱进的理论一脉相承,在否定资本主义以剥削关系为实质的消费经济本质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以“为人民谋福利”为理论宗旨,消费和生产均“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思想概述了“提高工人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邓小平南方讲话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将居民消费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七大主题将“以人为本”纳入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的指引性思路;“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消费经济发展新思路。

(三)西方消费经济理论视角西方经济学对于居民消费经济的理论概述最为体系化,内容也最为丰富。从马歇尔等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到凯恩斯主义、霍尔假说,西方消费经济学经历了从制度架构到消费函数分析的转变。凡勃伦是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分析的鼻祖,他提出的消费炫耀性理论着重从居民消费心理、习惯等方面揭示消费行为的经济本质;以阿萨尔•林德伯克为代表的瑞典经济学派,通过划分制度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多维性论证了政府对于社会消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

(四)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我国学者杨圣明通过对我国消费经济进行断代论证,分别划分了从1927-1949年、1949-1955年、1955-1978年、1978年至今为层次的供给型消费体制、供给与自理混合型消费体制、票证限制下的抑制型消费体制、商品经济下的开放型消费体制;国外学者的消费研究多从居民收入角度出发,大多涵盖在凯恩斯、杜森贝利、莫迪利安尼、弗里德曼等人的理论框架下,只有以metinm.Cosgel为代表的少数学者提及了消费制度的概念,但也并没有从实践角度对我国的消费现象进行体系化的论述,相关经济模型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也不具备较好的解释力。

二、农村居民消费经济制度的演变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水岭的传统和现代进程,如表1所示。

(一)传统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经济呈现出集中、限制、强制的特点,由于农业发展落后,国家实行对粮食等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票证等指标消费的适用范围遍布粮食、布、油等生活必需品,医疗、养老等消费由国家免费集中提供,福利替代消费。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一五计划”提出的大力发展农业、优先解决吃穿用等指导思想让位于三线建设,农村居民消费不进反退,“先制坡、后治富”、“先生产、后生活”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极大的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农村经济从消费向供给全民倾斜,“价格剪刀差”下的农业原始积累几乎都用于维持工业低工资和原料成本。

(二)现代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制度改革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在收入层面有了较大提升;另一方面,198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取消了落后的统购和派购制度,大量农产品可由农民自主上市和交易,粮食等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攀升使得农村消费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期间农村消费市场计划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并存,国家对农村粮油、副食、交通等补贴使得农村地区生产力迅速恢复元气,为农村与城市消费经济差距的缩小积累了力量。1992-2002年,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明确提出和实施,农村消费市场供给不足的局面进一步得到改善。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1992-1996年,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分别为16.8%、28.4%、30.5%、26.8%、20.1%,显示了农村消费经济厚积薄发的强劲增长势头。1994年,我国全民施行了财税、金融、投资、计划以及外贸五个领域的综合改革,至1994年底,全国市场基本取消了粮票制度,粮食价格全面放开,农村居民生产积极性和消费热情、消费能力得到巨大释放。2002-2008年处在我国经济腾飞的“黄金十年”期间,尽管“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此期间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扩大,农村经济展现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如利益分配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新弱势群体的产生等。处于经济和社会剧烈转型期的农村消费经济迎来阵痛。2008年至今,我国市场化资源配置政策全面确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税全面取消,然而农民收入增长水平较之消费品价格增长水平有所不及,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依旧受到限制,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成为我国拉升内需既定国策的重要资源。

三、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水平如图1所示,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绝对额从1092.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4177.6亿元人民币,然而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城乡差异构成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全社会消费支出的比例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城乡消费经济发展的差异走势也印证了二元结构下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从政策及制度上追问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化的原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既定国策和东南沿海地区市场经济制度的飞速发展首当其冲,农村经济接受外来变革的时间进度和政策强度都落后于城市经济,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潜力并未得到挖掘。

(二)消费结构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组成内容(见图2)来看,2014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支出占据比例高达37%,表明农民大部分支出用于温饱,这也和我国社会较高的恩格尔系数相对应;农民衣着(6%)、居住(16%)、家庭设备类(7%)支出合计比例29%,与食品类支出共同占据66%的消费内容,合计高达66%的基本生存类消费支出与医疗、通信、文教娱乐、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各自12%、10%、7%、2%、1%的消费比例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农村居民消费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消费阶段,文化类消费在我国农村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和条件,这种较高的基本生存类消费结构印证了我国农村消费经济的整体落后。

四、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的制度提升路径

(一)收入分配制度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两个比重”分别为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政策层面完善农村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就要做好“调高、扩中、提低”三项工作。在提升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时,从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居民国家扶贫标准(2300元)基础上,还要施行阶梯扶贫标准,在“扶”之外,还要从支持农民就业、农民市民化等方面来“保”收入;将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工作重心放在健全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和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上来;建立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品牌效应,给予农民企业税收优惠,通过致富示范效应提升区域经济。

(二)财政支出制度从优化财政支出角度振兴农村消费经济需要建立三个立脚点,一是增加国家和地方对于农业投入的支持力度,巩固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重要地位;二是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的管理机制,明确各自职责;三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投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三)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养老是限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三座大山,我国虽然确立了至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但目前城乡社保管理体制分割、群体间社保待遇差距大、社保基金缺口大的现实依然严峻。因此,从现阶段出发的农村医疗改革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加大支持乡镇医疗机构建设方面,采用农村居民医疗收支和价格管控两条线管理;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比较现实的方法是继续加大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异地就读便利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则通过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统筹全国养老金、城乡统一养老改革来减轻农民的养老负担。

(四)金融创新制度在现阶段,利用金融创新来活跃农村居民消费实际上与农村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并不匹配,创新金融制度培育活跃的农村消费市场是振兴农村消费经济的上层建筑和中远期工具。其一,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农村已经实验运行良好的农民小额消费信贷已经显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的渗透前景良好;其二,消费信贷以外的金融创新工具如农机具金融租赁在大田种植背景下的农村消费市场也显示了较好的融入能力,在新型农业合作社体系内运作良好;其三,1988年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这为我国创新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土地使用权抵押下的农村居民资金融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等待挖掘,金融系统创新可以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活水和多样化的权益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思明.城镇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

2.张恒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5(11)

3.丰倩.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5

4.李运.促进农村消费信贷背景下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5

关键词:行为消费理论;心理账户;核算频率;时间偏好率;延迟消费

作者简介:马伯钧,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081)

康红燕,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1)

行为经济学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旨在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投资、消费、价格变动等经济现象{1}。它通过引入有限理性人、自我约束、心理账户和决策参考点等行为变量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修正,弥补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理性人假定的缺陷,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模型的解释与预测能力。“行为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分析中强化心理学基础,并使之更符合现实,这将有利于改进经济学自身的方方面面——能激发理论洞察力,更好地预测实际现象,制定更合理的政策。”{2}行为消费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随机游走”消费理论和预防性储蓄消费理论之后对消费经济理论所做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和评价行为消费理论,对于推进我国的消费经济研究和教学,对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行为消费理论的主要特色

1.在消费经济研究中强化心理学基础

行为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但用心理学来分析研究经济问题却早已有之。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写道:“当我们从一个比较好的处境掉到一个比较差的处境时,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大于当我们从一个比较差的处境上升到一个比较好处境时我们所可能感受到的快乐。”{3}这正是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消费“损失厌恶”思想的渊源。边沁的侧重人真实心理感受的消费效用理论,米切尔的干扰因素论,马尔萨斯的肉体倾向,帕累托的非逻辑行为,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凯恩斯的消费倾向和货币灵活偏好等理论,都强烈地昭示着用心理学成果来研究解决消费经济问题,是消费经济研究的重要发展取向{4}。

随着心理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系统化,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等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将一系列心理变量引入消费行为分析过程中。如用心理账户理论说明收入具有不完全替代性、用前景理论中的风险偏好来解释心理账户的核算方法、将选择归集理论用于解释核算频率问题等,并提出了行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将消费者等待不耐心和自我约束问题引入新古典的指数贴现模型得出时间偏好递减理论。在研究如何选择消费时机时引入非主效用和寄情效用等与心理满足相关的效用,提出了消费延迟理论。行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时间偏好递减理论和消费延迟理论共同构成了行为消费理论,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在消费经济研究中强化心理学基础前景广阔。

2.修正了新古典消费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理论范式

行为消费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并不是对新古典消费理论的全盘否定,它主要是通过关注新古典消费理论在基本假设上所具有的共性,识别其中的缺陷,并融入一系列的行为心理学因素,实现对新古典消费理论基本假设的修正和理论范式的调整,使消费经济学成为一门更具解释力和预测力的学科{5}。

在基本假设方面,将消费者是完全理性人假设改成了有限理性人假设。首先,新古典消费理论假定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具有稳定的偏好。而行为消费理论则认为消费者是有限理性人,对于两组完全相同的选择,描述上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其作出完全相反的消费决策{6}。其次,新古典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具有完全的计算能力和卓越的意志力,能够凭借自身的意志力和完全的计算能力去抵御诱惑,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行为消费理论则认为消费者只有不完全的计算能力和意志力,“自我约束”存在问题,可能会出现幼稚型消费者和偏幼稚型消费者,在储蓄活动中可能出现“幼稚拖延”和“成熟提前”问题。最后,行为消费理论改变了新古典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本性是“完全自私”的和完全利己的假定,认为在很多情况下消费者会表现出“有限自私”、“有限利己”的消费行为。

在理论范式方面,从注重规范性研究走向注重描述性研究。新古典消费理论在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时,注重规范性研究,主要是教育消费者应该怎么消费。行为消费理论在进行规范性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描述性研究。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现场数据证明,如果消费者面对的是复杂的消费决策,特别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消费判断和选择,消费者的“有限理性”会使其在做消费决策时产生心理幻觉。因此,过分依赖对消费行为的规范性分析会导致消费经济理论在描述和预测消费者行为方面产生与现实不符的各类错误。因此,行为消费理论认为在研究消费决策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更要描述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是怎么选择的,将规范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融合使用{7}。行为消费理论对新古典消费理论基本假设和理论范式的修正,为行为消费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最突出的研究方法是对现场数据的采用

行为消费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其他消费理论所使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在开始阶段,行为消费理论在很大很程度上依赖于实验数据,但是近年来已走出实验的圈子,广泛使用了在所有经济学领域使用的方法。在行为消费理论所采用的方法中,“最突出的是对现场(field)数据的利用。”{8}近期研究还使用了现场试验、计算机模拟甚至脑部扫描等方法{9}。

二、行为消费理论的主要观点

经济学界对消费经济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新古典消费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经济学家发现新古典消费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消费经济现象,他们通过对新古典消费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理论范式的修正,在研究消费行为决策的判断和选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消费理论,形成了行为消费理论。

1.行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新古典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消费者追求一生效用最大化为基础,认为消费者会平滑其一生的收入来做消费决策。1988年,谢弗林和塞勒提出了行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更关注收入的来源、形式及变化,而不是收入的最终值。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0}:一是消费者如何运用心理账户理论来解决收入之间具有的不完全可替代性;二是消费者个人如何运用前景理论对每一账户下的收入进行核算;三是运用选择归集理论来考察消费者个人对收入进行核算的频率。

(1)各心理账户的收入之间具有不完全可替代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经济学家通过对消费经济的研究发现: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沉没成本会影响消费者决策{11};付费获得的消费某项产品的权利会增加该产品被使用的概率,即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人们心中会形成一个心理账户,这个账户会促使人们积极消费已经付费的消费品。1999年,塞勒将20年来所有对“心理账户”的研究总结到“mentalaccountingmatters”一文中。在该文中,塞勒指出,心理账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12}。

第一部分是消费者对消费结果的感知和体验。消费者对不同来源的收入态度不同,在消费时会无意识的将收入归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以提高收入的使用效率,且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各账户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账户之间的收入很难实现转借(因为存在转借成本)。

第二个部分是心理账户归类问题。认为不同的收入归入不同的账户,账户之间的收入不具有可替代性,账户匹配有不同偏好,并按照三种方法对心理账户进行了分类。①按照收入的来源不同进行分类。②根据收入的用途不同分类。并将收入按不同比例存入不同账户中,各账户的收入不具有可替代性。例如人们很少会将满足生存消费的收入用于娱乐享受消费。③根据收入的类型不同分类,人们一般将收入分别存入三个不同的心理账户: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i,现期资产账户a,未来收入账户F。在这三种分类方法中,由于第三种划分方法比较抽象化,更具有一般性,并且也能充分体现收入不可相互替代的特性,因此成为研究中常被采用的一种划分方法{13}。

第三个部分,心理账户的核算频率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有较大影响。

(2)心理账户收入的“整合”或“分离”有三条核算规则和四种核算方式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将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分析中来研究消费效用问题,提出了前景理论。前景理论用价值函数V(x)取代了新古典消费理论的期望效用函数U(x)。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V(x)(如图1)包含三条行为规则:①可察觉的收益和损失是针对价格参考点而言的,而不是收入和消费的绝对值。这表明人们往往对可察觉的变化比绝对量的变化更敏感。参考点的引入同时也承认了框架效应会影响选择的观点。②在V(x)中,收益函数是凹的,损失函数是凸的,即当x>0时,V″(x)0,V(x)

塞勒在“towardapositivetheoryofconsumerchoice”中将前景理论中价值函数这一单一变量函数引入账户核算问题中。他指出,最初的价值函数只涉及单次的收益和损失,当收益和损失发生多次时,对收益和损失核算有“整合”方式v(a+b)和“分离”方式v(a)+v(b)两种方法。收益和损失的组合包含四种情况:多重收益、多重损失、混合式的收益、混合式的损失,个人究竟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核算,主要取决哪种方式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幸福感{16}。

(3)核算频率影响消费决策

消费者对每一账户下收入的核算频率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核算频率是在跨期情形下消费者对各心理账户的收入变化进行核算的时间间隔,不断重复核算,也就是所谓的选择归集理论,而不是像新古典消费理论那样将消费者一生每个时期的收入累积起来统一考虑。行为消费理论认为,对于同一账户而言,由于受到预算约束的程度不同,不同收入阶层的核算频率不同,不同的投资方式的核算频率不同,人们对不同类型的心理账户的核算频率也会有所不同。行为消费理论认为,虽然未来收入账户对平滑消费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收入不可触及,因此其核算频率往往会比已经拥有的收入核算频率更低,对人们的消费决策所产生的影响有限,这与新古典消费理论的“随机游走假说”也明显不同,在“随机游走假说”中,人们每期的消费决策都要受到可预期的未来收入的影响。

2.时间偏好率跨期递减理论

时间偏好是指消费者面对相同的消费时,总是偏好于现在消费甚于将来,因此时间偏好率就等于现在消费与将来消费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的时间偏好会影响其在进行跨期消费时的选择,即影响人们的跨期偏好。在跨期模型中研究时间偏好问题,主要是指如何在跨期模型中设定贴现函数,实现对未来收入流的效用贴现并将其与现期收入进行比较{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消费理论将现代心理学和经济学分析技术相结合来研究时间偏好问题,将现实中存在的“市场异常”现象进行数学模拟,放松了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通过对贴现模型的拓展得出了时间偏好率跨期递减的结论。弗莱德葛兰姆和艾伦·艾瑞克认为,时间偏好率衡量的是消费者个人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进行折衷的不耐心程度,而且这种不耐心程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递减{18}。斯托兹认为消费者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做出短视行为,即出现短期内的强烈不耐心。拉宾认为消费者存在“自我约束”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消费者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一问题,因此他将对“自我约束”问题认识程度不同的消费者分为成熟型、幼稚型、偏幼稚型三种不同的类型。一般而言,幼稚型和偏幼稚型的消费者很可能由于受到现期诱惑而做出短视决策。普莱利克认为:由于消费者是风险厌恶的,更愿意在短期的确定状态下消费,因此在短期内表现出强烈的等待不耐心。而对于一个比较久远的将来,消费者表现的不耐心程度并不会因为多加1天或1个月而有很大改变。因此消费者往往在短期内特别不耐心,不耐心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此外,行为消费理论还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来模拟等待不耐心递减规律即时间偏好率跨期递减规律这个特征。艾恩斯列{19}设定的贴现函数为D(t)=1/t,而赫恩斯坦与麦佐在此基础上将贴现函数扩展为D(t)=(l+at)-1,其中a>0{20}。此外,普莱利克和罗文斯坦又将贴现函数一般化为D(t)=(l+at)-r/a的形式,其中a,r>0{21}。所有这些贴现函数都隶属于双曲线贴现函数,从这些函数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等待不耐心程度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的。为了将贴现函数与时间偏好率联系起来,普莱利克提出用贴现函数的弹性-D′(t)/D(t)=r/(1+at)来度量行为主体的不耐心程度,这一弹性被定义为贴现率{22}。其中a,r为给定参数,在a,r不变的情况下,贴现率随着时间t的增加而减小,这较好地解释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贴现率递减的观点,也较好地论证了随着时间推移等待不耐心程度递减的结论,即时间偏好率跨期递减理论的正确性。

随着行为消费理论的发展,行为消费经济学家对双曲线贴现模型进行了一系列修正,其中最主要的是莱布森将菲尔普斯用于研究代际间的利他主义的方法引入个人决策问题,提出了拟双曲线贴现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对贴现因子做了短期和长期的区分,其中β为短期贴现因子,δ为长期贴现因子,且一般而言β

3.延迟消费理论

近年来,与新古典消费理论不同,行为消费理论对延迟消费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关注消费者的“情感”这一精神消费领域{24},讨论了推迟消费某一消费品时所带来的消费者情感上的满足,将情感这一无形效用的变化列入总效用考虑的范围{25}。

关于延迟消费对无形效用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行为消费理论主要从非主效用和寄情效用两个角度展开。非主效用是与主效用完全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具有三个特征:不是消费者亲身经历直接得到的效用,而是通过比较得到的效用;它与消费并不同时发生,而是发生在消费者进行消费之前或之后;并不是消费者亲身经历,而是消费者对消费过程的想象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主要包括预期效用、回忆效用等。预期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一件消费品前,想象这项消费能带来的快乐或恐惧。回忆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件消费品后,通过对该消费过程的回忆所产生的快乐或痛苦{26}。

另一个是从寄情效用的角度研究消费延迟。寄情效用是指消费者由于寄托了特殊的感情,而使一件消费品对消费者产生附加的、非物质的效用。由于寄情效用存在而延迟消费是消费者感情寄托、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的需要,是消费者主观为之,而不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消费,与“自我约束”无关。寄情效用越大的商品,延迟消费的倾向越大。如消费者倾向于延迟消费好朋友送的礼物,因为它是友情的寄托。在研究寄情效用时,必须将它与米切尔的“延迟快乐”区分开来{27}。延迟快乐是指人们通过自我约束,迫使自己抵制住眼前的诱惑,延迟快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消费,它考虑的是有形效用的增加。

三、对行为消费理论的简要评论

1.丰富了消费经济学的内容

行为消费理论在基本假设、理论范式、基本观点方面实现了创新,丰富了消费经济学的内容,使消费经济理论更贴近实际。

行为消费理论改变了新古典消费理论的完全理性人基本假设,从消费者自身的心理、行为特征出发,揭示了影响消费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因素,在消费行为分析过程中强化了心理因素的影响。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以规范性研究为主的做法,在理论分析过程中加入了更多的描述性分析,为研究消费者如何进行选择方面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行为消费理论对消费的研究从纯粹的物质消费领域向精神消费领域渗透,这不仅拓展了消费研究领域,而且符合当前人们追求精神文化消费的趋势。在基本观点方面,包含行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时间偏好跨期递减理论、消费延迟理论等在内的行为消费理论,是消费理论的创新,丰富了消费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2.有利于解释当前存在的诸多市场营销策略

行为消费理论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解释许多市场上存在的无法解释的困惑,如市场为什么不能出清等,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能够解释许多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例如,在我们经常看到产品销售(如厨具销售)的广告中,许多产品销售都会分两步进行:首先它告诉消费者每件产品(厨具)都有多种用途而且展示给消费者看;然后增加几条激励措施,如前30名顾客可以得到八折优惠等。产品的多样化用途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吸引力,如果再加上一个折扣的话,能够极大的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提升消费者购买该产品时的幸福感,这就是对分散收益的评价方式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幸福感的观点的运用。“一线生机”的理论同样能够解释为什么厂商要在提高产品价格后再给予一定折扣,而不是单纯地直接标注与折后价相同的价格。消费者在对心理账户进行评价时习惯分散损失的理论,也能够解释当前各种保险(房屋保险和车辆保险)营销行为。

价值函数中的行为变量特别是参考点变量对市场营销策略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营销者可以通过改变消费者的参考点来提高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而不降低商品需求。一是提高可感知的参考价,包括直接提高零售价或提供额外的奢侈品来提高价格。二是提高最低消费要求或将产品与其他产品进行捆绑销售。三是使消费者的参考价格模糊化,从而使交易无效性变得没那么明显,如将产品以另一种尺寸或样式出售。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无经验的消费者往往会以销售者提供的建议零售价作为判断依据,这样改变参考点价格不仅不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可能还会提高其购买概率{28}。

延迟消费理论中关于寄情效用的研究对于企业而言,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企业主可以通过将寄情效用与物品的实际效用分开,如在礼品类物品中加入一个可以让消费者寄托感情的小饰品,这种东西要有利于长久保存且与原商品高度相关,这样就可以缩短消费者等待消费这件礼物的时间。

3.对我国制定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行为消费理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决策的判断、选择的偏见和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扩大有效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制定相关政策有参考价值。

扩大内需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增加居民收入是实现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但是该如何增加收入从而实现对消费的刺激呢?根据行为生命周期理论,为了更有效的刺激需求,就应该使增加的收入更多的进入现期收入账户。此外还可以将调节收入分配格局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政府通过对高收入群体课征一些特殊税种(如遗产税和房产税等),这些从高收入群体手中课征的税收不是以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再分配,而是用于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社会保障水平,用于教育投资等公共福利方面的改善。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收入分配的差距,实现税收的再分配功能,而且能够充实中低收入居民的当前资产账户和未来收入账户,从而改变消费者的心理账户结构。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居民的储蓄倾向就会相应降低,当前可支配收入账户的约束将会放松,未来不确定性相对降低,于是现时消费水平就会提高,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29}。

4.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虽然行为消费理论具有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制定政策的参考价值,然而,它的研究也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双曲线贴现模型虽然是行为消费理论中一个较为经典的模型,但是随着行为经济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分析框架还有待进一步更新与完善。第二,现有的行为消费理论,许多都是就一两个特殊现象来展开分析,针对性有余而一般性不足,太过分散而缺乏系统性,对消费行为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作为相关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如行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就必须加强对心理账户形成机制的研究,使其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更具有解释力和更好地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第三,从经验研究角度来看,行为消费理论对于心理账户的划分方式仍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虽然明白了心理账户不具备完全可替代性,但是究竟何时具有可替代性何时不具有可替代性,可替代性的替代率有多高等问题还没有具体方法进行计量,因而寻找恰当的计量口径或寻找可以确切计量的替代性变量也是今后行为消费理论需要努力的方向。第四,行为消费理论的观点大多是一些从实验和现场数据得出的实证结论,可简单表达为事实就是这样的。由于事实的样本的代表性很难保证,很难保证结论具有普遍价值;由于事实在不断地变化,很难使结论跟上事实的变化;特别是没有在理论逻辑上研究为什么事实是这样,很难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这些都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注释:

{1}Sendhilmullainathan,RichardH:“thaler.Behavioraleconomics”,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SocialSciences,no.1,2001.

{2}{8}(美)科林.F.凯莫勒等编:《行为经济学新进展》,贺京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第8页。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265页。

{4}LewinSB:“economicsandpsychology:Lessonsforourowndayfromtheearlytwentiethcentury”,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no.3,1996.

{5}Fudenberg,Drew:“advancingBeyondadvancesinBehavioraleconomics”,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no.3,2006.

{6}KahnemanDanielJackKnetsch,RichardHthaler:“Fairnessandtheassumptionsofeconomics”,JournalofBusiness,no.4,1986.

{7}RichardHthaler:“towardapositivetheoryofconsumerchoice”,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no.1,1980.

{9}ColinFCamerer,GeorgeLoewenstein:“Behavioraleconomics:past,present,Future”,ColinFCamerer,GrorgeLoewenstein,matthewRabin:advancesinBehavioraleconomics,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4,pp.6-8.

{10}ShefrinHm,RichardHthaler:“theBehavioralLife-CycleHypothesis”,economicinquiry,no.4,1988.

{11}RichardHthaler:“aneconomictheoryofSelf-Control”,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april,no.2,1981.

{12}thalerRichardH:“mentalaccountingmatters”,JournalofBehavioralDecisionmaking,no.12,1999.

{13}李爱梅、凌文辁:《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5期。

{14}Rabinm:“Risk-aversionandexpectedutilitytheory:acalibrationtheorem”,econometrica,no.5,2000.

{15}Barberisn,Huangm,Santost:“prospecttheoryandassetprices”,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no.1,2001.

{16}RichardHthaler:“mentalaccountingandconsumerchoice”,marketingScience,no.4,2008.

{17}HolcombJH,nelsonpS:“anotherexperimentallookatindividualtimepreference”,RationalityandSociety,no.2,1992.

{18}Strotz:“myopiaandinconsistencyindynamicutilitymaximization”,ReviewofeeonomicStudies,no.23,1956.

{19}ainslieG:“Speciousreward:abehavioraltheoryofimpulsivenessandimpulsecontrol”,psychologicalBulletin,no.82,1975.

{20}HerrnsteinRJ:“Relativeandabsolutestrengthofresponseasafunctionoffrequencyofreinforcement”,JournalofexperimentalanalysisofBehavior,no.4,1961.

{21}prelecD,LoewensteinG:“Decisionmakingovertimeandunderuncertainty:acommonapproach”,managementScience,no.37,1991.

{22}prelecD:“Decreasingimpatience:definitionandconsequences”,HarvardBusinessSchoolworkingpaper,1989.

{23}LaibsonDavid:“Life-cycleconsumptionandhyperbolicdiscountfunctions”,europeaneconomicReview,no.42,1998.

{24}LoewensteinG,LernerJ:“theroleofaffectindecisionmaking”,HandbookofaffecticeScience,2003.

{25}LoewensteinG:“emotionsineconomictheoryandeconomicbehavior”,americaneconomicReview:papersandproceedings,no.90,2000.

{26}GeorgeLowenstein:“anticipationandthevaluationofdelayedconsumption”,theeconomicJoural,no.387,1987.

{27}waltermischel,UuichiShoda,monicaLRodriguez:“DelayofGratificationinChildren”,proquestmedicalLibrary,no.244,1989.

{28}HardieB,JohnsonFader,etal:“Referencedependence,loss-aversion,andbrandchoice”,marketingScience,no.12,1993.

{29}thalerR:“psychologyandsavingspolicies”,americaneconomicReview,no.2,1994.

ReviewonBehavioralConsumptiontheory

maBo-jun,KanGHong-yan

abstract:thebehavioralconsumptiontheoryisanimportantpartofbehavioraleconomicsandthelatestresearchresultofwesternconsumptiontheory.itincludesthreesub-theories:behavioralconsumptiontheory,theoryofaccountingfrequencydescendinganddelayconsumptiontheory.thisresearchhasanimportantvaluetotheresearchandteachingonconsumereconomics,anditalsoprovidesareferencetoexpanddomesticconsumptiondemands.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6

关键词:经济危机;消费需求;节俭

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08-04

刺激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有的命题,亦是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各国政府的一贯的政策取向。而倡导节俭更偏向于一个道德或伦理学命题,目前,在中国经济学界很少被提及。这是否意味着,在以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以下简称经济危机)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社会不需要节俭?在现代经济学中不需要引入“节俭”的概念?或者是在中国的现实中已经做得很好?笔者的观点是:市场经济社会同样需要节俭,只有引入“节俭”的概念,才能建立起真正科学的现代消费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铺张浪费和奢侈性消费现象。

一、刺激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取向

西方各国进入19世纪后,经济危机开始在较大范围内周期性地爆发。对此,在西方经济学论坛上占统治地位的古典经济学家们表现出异常的沉着和镇定,他们认为,这只是个别或暂时的现象,只要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机制会自动地调节其平衡。

最早正视以上问题的经济学家当推法国的西斯蒙第。西氏在其《政治经济学新原理》(1819)一书中,首次指出了机器大工业和市场经济必然造成生产的盲目扩大与劳动大众收入水平和购买力趋于下降的矛盾,得出了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结论。西斯蒙第的同辈人,英国的马尔萨斯旗帜鲜明地站在西斯蒙第一边,他在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20)一书中,进一步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需求管理”的命题。稍后的卡尔・马克思更是系统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生普遍的深刻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并且认定,这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治愈的晚期癌症(《资本论》第1卷,1867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以上大师们的论述和忠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西方各国的历届政府长期沉湎于市场自动均衡论的古典经济神话之中,以致造成了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直至酿成了1929―1933年的那场震撼的大危机,正是这场几乎毁灭性的大危机促进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在马尔萨斯的需求管理思想的启发下,成就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凯恩斯在这本划时代的著作中,承认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通例,而市场总供求的平衡只是例外。从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危机必然要发生,应由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成为定论。此后不久,刺激有效需求的扩大,先后成为全世界各个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内容。

从西斯蒙第到马尔萨斯到马克思再到凯恩斯,在经济危机必然要普遍发生的认识上是一致的,但在危机何以发生以及怎样治理的见解上则大不相同,有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西斯蒙第认为,机器大工业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大与工人工资水平下降、小生产者的纷纷破产和世界市场日益缩小的矛盾是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所在。其出路在于退回到小生产状态中去[1]。马尔萨斯将经济危机归罪于资本积累,是资本积累带来了生产性劳动部门的扩大,将大量的劳动者吸引到生产性部门,进而带来了产品量的增长,而劳动者的消费需求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即劳动者的消费需求的增长赶不上产量的增长。他所提出的对应性办法是:分割地产、发展国内外贸易和增加只消费不生产阶级的人数(如僧侣、官吏、私人服务者等),以此来促进消费的扩大[2]。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根植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与生产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中,并由此派生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群众购买力趋于相对缩小两对矛盾。马克思的结论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无法消除经济危机。因此,必须用一种崭新的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来替代现存的制度[3]。凯恩斯并不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有问题,。他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引起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和货币的灵活偏好)。解决的办法是:由政府出面来增加投资需求,通过乘数的作用,带动社会有效需求的扩大,就能保证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4]。

二战结束后,全世界各个市场经济国家,基本都是顺着凯恩斯所指出的道路一路走来的。具体地说,各国政府奉行需求管理,运用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扩张,使之与不断增长的供给相均衡。六十多年过去了,其间全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经历了风风雨雨,在西方经济学论坛上一直争论不休,凯恩斯主义也几经浮沉。然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则是:市场经济是过剩经济没有变,政府的宏观需求管理方向没有变,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核心指向刺激有效需求的扩大没有变。事实证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效果是好的。

现代经济学将社会总需求分解为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即“三驾马车”)。这三者的重要程度不仅因国家而异,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并重的。对于外向度高的小国来讲,出口需求至关重要,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而对于外向度偏低的大国来说,主要表现为内需型经济,出口需求只起着辅的作用。就一国内部来讲,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也不是并重的:消费需求是直接需求,是主要的和根本的;投资需求是消费需求所派生出来的间接需求。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美国是内需型经济。2008年,美国的国内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人口大国印度也是内需型经济。2007年,印度国内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6%[5]。总之,内需型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国内消费需求来拉动,并且,只有这样,宏观经济的运行和经济体才是健康的。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典型的内需型经济,尤其是自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出口严重受阻之后,国内需求对于支撑经济增长显得更为重要。近几年来,国家为了保增长、保稳定和促民生,增加投资数万亿元,以促进国内需求的增长。这些重大举措是完全必要的,但实际情况是:政府的财政性投资资金的绝大部分转化为投资需求,既没有有效地带动民间的投资需求,更没有如期促进国内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2008年,中国的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比当年的美国低35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印度低21个百分点[5]。这种局面若不尽快改变,可以预料的结果是:随着新的一轮产能的迅速扩大,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由此可见,刺激国内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社会总需求的迅速增长已成为中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二、倡导节俭是否构成市场经济的悖论

前文论述的是生产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因此,鼓励消费或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内容。那么,本文提出倡导消费上的节俭,是否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在当今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强调这一问题是否不识时务?对此,首先需求作出理论上的论证。

何为“节俭“?撇开节俭是美德,总书记所提出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道德伦理学上的价值判断不谈,在经济学层面上,“节俭”即为“节约”。在汉语词典上,“俭”对应于“奢”。所谓“节俭”指的是减省不必要的消耗。在西方经济学的早期文献中多有涉及。19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将资本视为“节欲”的产物虽然是荒唐的,但他同时又认为“节欲”虽然不创造财富,但它却有助于财富的积累,就其后一种说法而言,是不无道理的[6]。比西尼尔要稍后的约翰・穆勒同样认为节欲是增加资本的途径之一,因此,他坚决反对消费上的各种奢侈[7]。19世纪下半叶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生活在生产普遍过剩,经济危机频繁爆发的年代。他看到了大规模机器生产时代,由于市场的扩大不如生产增加快,于是,生产的“机械过程”与营利的“经营性热情”就发生矛盾,并随时间的前进而逐渐加剧[8~9]。然而,即便如此,凡勃伦并没有主张通过不择手段或不加选择地刺激消费需求来消除生产过剩。他在《有闲阶级论》(1899)一书中,指出了当时在美国社会存在着一个“有闲阶级”的寄生性,批评资本主义的种种浪费。凡勃伦在书中生动地描绘了在金钱竞赛中占优势阶级生活的糜烂,特别是金融寡头们的穷奢极欲[10],现代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强调的是在一定的预算水平上,效用的最大化和消费者均衡。一切偏离消费均衡点的行为不是受预算线受限达不到预定的满足程度,便是对资源的浪费,二者都是非理性消费。

遍观当今中国社会,全国人均收入刚刚达到3000美元,并且极不平均地分布在不同社会阶层手中。据世行2008年公布的基尼系数,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高达0.47。另据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国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与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比率为11.37倍,远远高于印度及印度尼西亚的5.52倍和菲律宾的9.11倍[5]。2009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才达到5000元人民币,全国尚有2000万人口没有脱贫。中国经济发展刚刚步入中等低级阶段。再看当今中国的都市消费,奢侈性、炫耀性和浪费性消费令人触目惊心。首先是国家公务员的“三公”(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公费旅游)消费,每年要花掉政府财政支出的20%,其绝对数高达数千亿元[5];一些富豪的消费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住的是豪华别墅,为讨情妇欢心,一掷万金;为养宠物的开销远远超过穷人培养孩子的成本;名目繁多的各种庆典活动极尽奢华;都市中的灯红酒绿、洗浴、桑拿、迪厅、舞厅等,大量的享乐型消费设施遍于国中;不少地方,每年用在高档烟酒上的开销超过医药费的支出;一次性用品的消费,产品的过度包装等消耗的资源令人扼腕。

以上各种奢侈性和浪费型消费,撇开其合法性与否和道德因素不谈,单从其经济学上讲,有正常的支付过程,也是一种内需,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以上消费行为的存在和蔓延似乎也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某种市场支撑作用,造成某种市场繁荣。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能不能大力提倡和鼓励其发展呢?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从经济学而论,第一,少数人的奢侈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极易造成广大劳动者的仇富心理,影响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热情,造成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第二,过度享乐的畸形消费是一种腐蚀剂,造成这类消费者灵魂的堕落和社会人力资本的毁损;第三,奢侈性和畸形消费毒化社会风气,诱发攀比心理和增加社会犯罪,反过来又破坏经济增长的环境;第四,过度消费(如一次性产品和过度包装等)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破坏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第五,社会资源总量是一定的,用于奢侈性消费和浪费性消费多了,用于正常的健康的消费必然减少。

总之,在当前中国内需严重不足的背景下,鼓励和刺激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与限制或杜绝奢侈性消费和浪费性消费并不矛盾。

三、“促”、“限”并行与健康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基于近几年的出口贸易的下滑和国内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国内经济学界和行政当局,在如何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葛成和刘震(2010)的研究得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高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人数过少,低收入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过大。按照他们设定的标准和分组法,2002年,中国高收入阶层的人数约占全国总人数的8.8%,中等收入阶层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7%,其余的65.5%的人口均为低收入者[11]。就其各个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潜力来说,一般认为,高收入者的各种消费已经得到了满足,其边际消费倾向最低,这类人所增加的收入几乎都转化为投资;低收入阶层在日常消费、如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诸多方面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其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但由于收入过低,消费能力受到严重的抑制,因此,这一部分人的人数最多,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大;中等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较高,这主要是这一阶层一方面具有继续增加消费量和提升消费档次的欲望;另一方面由于其收入已经较高,其预防性储蓄没有低收入者高,其赠遗性储蓄又低于高收入者。根据以上的分析,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总的方向是:千方百计地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人数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

如何较快地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呢?经济学界同样给出许许多多的对策,其中不乏有价值和可行的见解。笔者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见解。目前,中国的低收入人群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尤其是以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居多;其次是城镇农民工,持城镇户籍的无业者、部分自由职业者和普通行业中的低层雇佣劳动者。国家要想尽快地提高他们的收入和消费力,需要分别采取对策。对于广大农民来讲,无非有两条出路:一是加速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将其中具备条件的转变为中等城市及其以下的城镇人口;另一条出路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的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就近兼业的机会和非农业收入。对于城镇无业者和低收入水平的自由职业者,主要是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和改善他们的创业条件。对于城镇农民工和市民中的低工资劳动者来说,政府除通过修改劳动法提高其最低工资标准外,还必须帮助他们健全工会组织,提高其与雇主谈判和集体议价的能力(在目前中国的要素市场上,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要素价格过高,劳动要素价格过低,有的甚至低于诸多非洲国家)。这样做的结果必定要提高企业的工资性成本,从而遭到企业和雇主的反对。进一步的解决办法是:降低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或者说,通过政府的让利补偿企业。中国政府完全具备这样做的条件和能力。其理由是:近二十年来,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一直超过GDp的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据蔡继明(2010)披露:政府财政收入近二十年增长了30倍[5]。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力,除了增加他们的收入外,还必须辅之以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和保障水平的再提高,以期减少低收入者的生命周期性储蓄和其他各种预防性储蓄。一般来说,当一国初次分配的结果收入差距过大时,政府有必要强化二次分配的职能(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累进率,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与此同时,动员社会上的第三次分配。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一般来说,可以保证其消费的健康性,不会造成大量的奢侈性、浪费性和畸形消费现象。这里涉及到一个理论问题,何为消费的健康性?现代经济学把居民的消费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乐性消费。对于贫困人口来说,所增加的收入必定用于满足生存的需要,这无疑是健康的。对于广大低收入者来说,所增加的收入首先必然用于日常生活的补充性消费,以改善其营养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是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所必需的;当他们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时,会理性地选择读书、学技术、培养子女等发展性消费;收入再提高,可能用于娱乐、文化和旅游等正常的享乐性消费,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可以肯定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城乡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不可能达到奢侈性消费的程度。

在消费问题上倡导节俭,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限制消费。在倡导节俭的过程中,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可以持续地上升,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如前文所述,消费上节俭的含义指的是不浪费、不奢靡和杜绝有损身心健康的畸形消费。从这种意义上讲,在消费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节俭的问题。就生存消费来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维持生理和生命存续的需要,是消费的底线。若这样简单的理解,那么,在人类的生存消费上便不存在节俭的问题。其实,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消费加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等诸多的社会性内容,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如原始人的生存消费和现代文明人的生存消费,其消费的物质内容大不一样。文明人的生存消费中包涵着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例如:在现代文明社会,炎热的夏天,人们赤身并不影响生存,甚至更凉爽一些,但文明人再热也必须适当着装。本例中的衣服便是文明人最起码的生存资料。当生存资料一旦加进了社会因素,人们在生存资料的消费上顿时就有了弹性,既有弹性,同时就有节俭或浪费与否的问题。人们在发展性消费上,在发展的成效为一定的条件下,必定存在着发展成本的问题,而且其成本的弹性还相当大,于是就有了节俭办教育之说。较为现实的一个案例是:从贵族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其成才率不一定高于在正常学校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但二者的成本却不可比拟。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享乐性消费自然会发生。但这种享乐性消费必须限制在寓教于乐、舒缓工作、学习压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范围之内。与此相反,目前,社会上所存在的某些挥霍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甚至包括寻求精神刺激的畸形消费,其实都是摧残人的身心,导致道德沦丧的消费行为,这类所谓的享乐性消费,从经济学上讲,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无效消耗,而且还是对人力资本和人的生产能力的毁损。

总而言之,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国民消费力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必须花大力气刺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不忘对奢侈性消费、浪费性消费和畸形消费的限制和杜绝。决不能以后者来刺激内需的扩大和制造病态的经济繁荣。

参考文献:

[1]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15-218.

[2]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98-347.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21-832.

[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83-227.

[5]蔡继明.论财富创造与财富分配的关系[J].北京:经济学动态,2010,(4):60-64.

[6]葛杨,李小蓉.西方经济学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86.

[7]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88.

[8]凡勃伦.企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5.

[9]傅殷才.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34.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7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讨论为基础,引导学生以原有知识、外部世界和生活经历为参照对象,通过思考、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律。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为手段,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经济生活实际出发,依据探索研究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探究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取向需要教师做好角色转变,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将自己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促进者。

   1.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者有参与的意愿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因此,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要求教师必须熟练驾驭教材,把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参与探究新知、掌握理论的能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的职能就是组织和监督,具体职责为合理安排探究问题、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维持和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等。

   2.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者当学生有了探究学习的兴趣,被引导进入探究学习过程后,教师的角色就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协作者和积极旁观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协助。总之,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三、探究式教学的环节

   现象观察。教师挖掘出教材中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与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经济现象,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观察,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基本规律。猜想假设。针对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规律性,结合经济学知识,提出符合经济现实和相关理论的基本假设。逻辑推理。围绕假设,通过演绎、推理等手段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结论的提炼过程。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得出结论的假设猜想和推理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重复和试验,最终获得探究结论。结论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结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一方面对探究结论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四、《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例,简要说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1.现象观察现象观察是探究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只有对该经济现象有切身体会才能引发探究兴趣。在消费函数理论的探究式教学中现象观察设计如下:第一,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年龄、性别、籍贯等信息;第二,写出自己本月消费金额与本月收入金额(假定来自家庭的生活费为个人收入);第三,假如月收入分别增加100元、200元、300元、400元,请学生写出不同月收入情况下的消费金额;第四,为避免泄露隐私,要求学生以纸条的方式提交自己的答案,并标注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分析;第五,要求学生总结收入变动与消费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2.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对提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问题:收入与消费额之间为什么是正相关关系?当收入提高以后消费额的变动趋势是什么?除收入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消费额吗……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除收入因素以外,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额;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额也逐步提高,但消费额提高的幅度落后于收入的增加幅度。

   3.猜想假设因为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关系涉及消费者这个复杂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为避免个人差异对研究对象的干扰,教师有必要启发学生对问题作出以下假定:消费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从而避免了其他因素对消费的干扰。

   4.逻辑推理根据上述一组经济数据所总结得出的收入与消费额的正相关关系,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只是一组特殊现象,这是归纳法。归纳法尽管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中找出背后的规律,但若要形成经济理论则需进一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作出证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作图、列表等方式配合逻辑推理。

   5.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出消费理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研究结论,由教师在学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凯恩斯的理论表述。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多。

   6.结论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消费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如分析一下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是否符合消费理论,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内容作铺垫。

   五、《宏观经济学》探究式教学效果分析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突出了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优点,充分激发了学习热情。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8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讨论为基础,引导学生以原有知识、外部世界和生活经历为参照对象,通过思考、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律。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为手段,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经济生活实际出发,依据探索研究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探究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取向需要教师做好角色转变,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将自己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促进者。

1.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者有参与的意愿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因此,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要求教师必须熟练驾驭教材,把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参与探究新知、掌握理论的能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的职能就是组织和监督,具体职责为合理安排探究问题、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维持和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等。

2.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者当学生有了探究学习的兴趣,被引导进入探究学习过程后,教师的角色就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协作者和积极旁观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协助。总之,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三、探究式教学的环节

现象观察。教师挖掘出教材中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与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经济现象,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观察,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基本规律。猜想假设。针对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规律性,结合经济学知识,提出符合经济现实和相关理论的基本假设。逻辑推理。围绕假设,通过演绎、推理等手段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结论的提炼过程。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得出结论的假设猜想和推理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重复和试验,最终获得探究结论。结论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结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一方面对探究结论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四、《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例,简要说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1.现象观察现象观察是探究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只有对该经济现象有切身体会才能引发探究兴趣。在消费函数理论的探究式教学中现象观察设计如下:第一,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年龄、性别、籍贯等信息;第二,写出自己本月消费金额与本月收入金额(假定来自家庭的生活费为个人收入);第三,假如月收入分别增加100元、200元、300元、400元,请学生写出不同月收入情况下的消费金额;第四,为避免泄露隐私,要求学生以纸条的方式提交自己的答案,并标注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分析;第五,要求学生总结收入变动与消费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2.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对提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问题:收入与消费额之间为什么是正相关关系?当收入提高以后消费额的变动趋势是什么?除收入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消费额吗……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除收入因素以外,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额;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额也逐步提高,但消费额提高的幅度落后于收入的增加幅度。

3.猜想假设因为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关系涉及消费者这个复杂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为避免个人差异对研究对象的干扰,教师有必要启发学生对问题作出以下假定:消费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从而避免了其他因素对消费的干扰。

4.逻辑推理根据上述一组经济数据所总结得出的收入与消费额的正相关关系,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只是一组特殊现象,这是归纳法。归纳法尽管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中找出背后的规律,但若要形成经济理论则需进一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作出证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作图、列表等方式配合逻辑推理。

5.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出消费理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研究结论,由教师在学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凯恩斯的理论表述。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多。

6.结论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消费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如分析一下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是否符合消费理论,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内容作铺垫。

五、《宏观经济学》探究式教学效果分析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突出了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优点,充分激发了学习热情。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9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确立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平衡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蕴含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思想。

马克思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抽象化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不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宏观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顺畅,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合理配置。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不仅研究了生产需求即投资需求,也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在社会再生产即社会总需求中不能忽视消费需求。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增长理论,蕴含结构优化的思想。在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积累的源泉来自于剩余价值,并且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追加的可变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马克思还论证了,在相同的价值总量下,两大部类中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者之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通过要素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

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凯恩斯抛弃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将经济系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包括总收入、总利润、总产出、总投资和总储蓄等,对其进行了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在政策上,凯恩斯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就必须抛弃放任自流的传统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分析宏观经济平衡的重心放在需求上,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凯恩斯认为,一国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在内容上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在数量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由于这三大规律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达不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必然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提高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

在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上,凯恩斯提出二者必然相等的观点。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创立了收入、储蓄和投资的简单模型。他认为收入=产出的价格=消费+投资,而储蓄=收入-消费。因此,储蓄=投资。这一模型的理论寓意在于为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提供了一种公式分析。但是,在现实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实现:国民收入必须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储蓄能够全部转化为投资;无论是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能得到实物保证。显然,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凯恩斯的总量平衡模型存在不足。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范式和逻辑起点的分野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社会关系为线索,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微观基础的逻辑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论证了资本积累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客观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即发生经济危机进行强制平衡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商品经济,也适用于较为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有效需求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政府干预的理论框架。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分析和分配理论,始终没有构建好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而出现了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对立与割裂。这也成为国外反对和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强力武器。例如,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传统凯恩斯主义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出有效治理方案。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趁机进行了一场凯恩斯革命的逆转,凯恩斯主义由此进入低谷。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构造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均衡分析之外,马克思更多地强调动态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描述。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持总量不变的社会总产品生产,扩大再生产则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他还指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通过对c、v和m的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为经济增长理论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也可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更多的强调横截面的静态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的动态分析。

在内容构造上,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更为系统完整。以宏观平衡为例,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价值平衡,也包括实物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凯恩斯在《通论》中关于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宏观平衡理论,只是在价格形式上分析总量的平衡,而忽视了实物的平衡。在实际经济过程中,总供给是否等于总需求,不仅取决于等号两端用货币计算的价格总额是否相等,还取决于等号两端的商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否符合对方需要。如果在实物形式上不符合,单纯的价值平衡也难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凯恩斯的宏观平衡理论也缺乏结构平衡分析。如果投资结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违背合理化发展,即使投资在总量上等于储蓄,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真正平衡。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对于当前我国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运行要注重消费需求管理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既研究了生产需求也研究了消费需求,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现实生活来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商品(抑或劳务)价值总量的实现程度,关系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目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根据消费需求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就会造成积压,最终影响生产的发展。通过消费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能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则会引起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是努力方向,且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出口第三。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鼓励消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质文化消费的质量、品味和层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必须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消费需求领域,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在投资需求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在出口需求领域,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二)宏观经济平衡要重视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强调,生产生产着消费: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就必须重视供给侧管理。从实践来看,一国的生产供给能力,不仅可以用来衡量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可以作为平衡宏观经济运行的物质保障,反映出该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篇10

【关键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

目前,消费问题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因此,经济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经济增长决定着消费,消费对增长更具有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国外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马克思(1865)在《资本论》中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研究,形成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生产消费观。在他看来,“消费需求是一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生产、分配、交换等环节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是这一有机整体的出发点,而消费则是这一整体的终结点,分配和交换只是这一整体的两个中间环节。无论是什么社会背景,生产过程都必须是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没有最终消费,一个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就会出现断裂现象”。马克思通过对再生产过程和消费需求的探讨指出:“消费需求决定着生产,各种不同要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消费需求是劳动力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消费需求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在要素,消费需求使社会所生产的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需求促使新的生产需要的产生。因此,消费需求是一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前提、内在因素和必要条件,是任何社会形态生产的最终目的。如果没有消费需求,就没有相应的生产”。在他看来,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环节是辩证统一、相互制约、互为影响的。从分配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对消费与生产的分析表明:消费总是在某一社会分配关系基础上的消费,而消费则是分配的最终实现,它对分配具有反作用。

凯恩斯(1934)在其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古典经济学家们所长期信奉的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很难成立,需求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并不总是被动的,总需求对总供给有显著的影响,而需求又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两个因素所决定。”提出了消费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模型:C=C0+aY。其中:C——社会总需求,C0——社会必要消费,a——边际消费倾向(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消费增加数量),Y——居民可支配收入。凯恩斯进一步推出,一个社会的有效总需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需求的增加会引起这一社会投资扩大并带来就业的增加,社会就业增加又会引起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又会促使新一轮消费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循环向前发展。针对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的有效需求数量常常达不到有效供给数量等的实际,他主张政府不应该被动地任由经济自行运转,而应该充分运用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主动干预国民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使有效总需求保持在与总供给相适应的步伐之上。他特别强调,评价一个政府工作好坏的标准不应该是有无财政赤字,而应该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应该主动扩大消费支出以使经济走出困境、推动经济发展。这不仅在宏观经济理论上作出了极大创新,而且在西方国家应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索洛(1956)在修正“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生产技术假设的基础上,运用资本和劳动可替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起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从而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不能自发相等的问题。在这一经济增长模型中,他把经济的增长主要归因于资本积累的结果:资本由投资而来,而投资则主要来自于居民储蓄,居民储蓄和居民消费是呈反向变化关系的两个变量。由此来看,投资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消费则会降低居民的储蓄率,从而减少社会投资会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

罗斯托(1960)在其《经济成长阶段》中,根据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将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他解释说,在传统社会阶段,社会生产完全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经济,而且通常都是封闭或孤立的经济状态;在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是社会为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准备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开始考虑经济改革的相关问题;在起飞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经济必须具备生产性投资率提高、经济中出现一个或者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发明和革新变得十分活跃、适宜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文化风俗环境等四个条件;在向成熟迈进阶段,是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部门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国家的产业部门以及出口的产品开始出现多样化,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逐渐增多,社会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国民福利、交通和通讯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经济增长惠及整个社会;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指主要的经济部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奢侈品消费向上攀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开始大量利用并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成果,人们在体闲、教育、保健、国家安全、社会保障等项目上的花费大量增加,而且开始欢迎外国产品的进入;在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虽然罗斯托没有给出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社会一个很清晰的概念,但他认为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这一阶段的到来,一些长期困扰社会的老大难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从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容易看出,在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生产是前提,消费是目的,经济越往高级阶段发展就越需要消费来拉动并改变产业部门结构,从而推动经济向更高阶段迈进。

二、国内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刘迎秋(2002)在《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中强调,从经济动力学的角度讲,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市场存在的根据,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他指出,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对应关系。

武少俊(2003)在《强化消费需求启动措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指出,消费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已成为妨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全面清理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强化消费需求的启动力度应当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应当把启动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作为突破口,事半功倍;改善公众预期,增强消费者信心;支持农村发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积极而谨慎地发展消费信贷;培养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进程。

王青(2004)在《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中强调,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运行已从生产主导型转变为消费主导型。市场化程度越高,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牵动作用就越大。

洪银兴(2005)在《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第二版)中指出,人民的消费水平不只是受制于生产,还对生产起拉动作用。经济增长不仅靠投资需求拉动,还靠消费需求拉动。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本身也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由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由于有市场保证因而是可靠的经济增长。

邹红、喻开志(2007)在《消费需求拉动;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反思与启示》中指出,近几十年来,我们对消费需求增长的内在动力缺乏引导以及制度变迁中的复合因素难以治理,引起了居民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进而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乏力。

刘杉(2008)在《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中论述到,当前中国消费率处于低水平并且还有持续降低的趋势,这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重要障碍,提出了如何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建议。

金克琴(2009)在分析我国1978—2007年居民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时,运用协整理论进行检验分析后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刺激消费特别是占总消费比重较大的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他们建议,应转变一直以来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消费率,以实现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袁建文(2011)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出发,通过构建最终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用沈阳市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作实证分析后,得出:消费需求在总量、速度和效率上都远比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

孙海涛(2012)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选用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32年数据,使用不同的计量经济方法,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个方面验证了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相互影响作用,同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确认了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的影响关系。数量关系的确立,为探求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数量依据。

三、简要述评

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的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消费与增长无关或者起反向作用:消费不会促进经济增长;消费少,经济增长反而快。第二,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第三,消费与增长的关系具有阶段性特征:消费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动态的阶段性相互推进关系。第四,消费与增长的一些实证研究:消费与增长具有一定规律性。

虽然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分析,但他们有的并没有充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没有考虑中国制度的变革等问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的背景,城乡居民的消费离不开这些因素的影响。

(注:沈阳市社科联2013年度民生课题“居民消费需求对沈阳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及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立项编号:sysk2013-07-2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著,曾令先、卞彬、金永译:资本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2]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3]索洛著,平新乔译:经济增长论文集[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罗斯托著:经济成长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刘迎秋: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王青: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J].江西社会科学,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