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8:28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1

【关键词】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24―05

一争议的由来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1]。修订稿在没有广泛征求学术界意见,也没有经过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的前提下,就将目前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由于这一专业的名称不仅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持续、深入地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从而也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一名称的变动,立即引起教育技术学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有些学者为此感到担忧;不少年青学者已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在已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部分高等院校中,许多师生已开始对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更改、或应作何种更改,展开辩论与交流;从而在教育技术领域正在形成一场全国范围有关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修改的热烈讨论并出现重大争议。本人作为多年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对这场争论当然不会置之度外,这篇短文就是要阐明我对这场争论的态度及管见。

要判断是否应该把高等院校本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关键是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有何不同?二是,采用新专业名称的主要论据是什么?三是,更改专业名称将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讨论这几个问题。

二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及其比较

1“教育技术学”的内涵

(1)由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在学术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早有定论――在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进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吸纳国际上aeCt94定义与aeCt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但摈弃二者的缺陷与不足),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当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能较真实地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应如下面所示: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由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仍和aeCt94定义一样,是“过程与资源”(但不是aeCt94定义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只是范畴所属并非“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则仍是上述研究范畴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就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而言,aeCt05’定义是完全抛弃了94’定义的优势,从而成为其最大的败笔;而上述新定义则一方面继承和发扬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另一方面又彻底摈弃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又能很好地满足科学地建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求。由于运用这一定义可以严格界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因而对于整个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对教育技术专门人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见,这样的学科定义是至关重要的。

(2)由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但是,光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是不够的,因为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还是一个很大的应用领域――我国应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各级电教馆、站的电教人员)有上千万之众。对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应用队伍来说,由于他们主要是运用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所以上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对他们并不适用――这类学科定义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并非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例如对广大教师来说,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去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好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需要为这一庞大且重要的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应用领域)制定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教育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应用领域的定义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广大教师的教学应用,所以必须通俗易懂,但是作为定义又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那么,教育技术的的本质特征(即它的质的规定性)到底是什么呢?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这种质的规定性就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三效”)。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在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中,之所以强调“三效”是因为: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效率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效益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对教育来说,“更大的产出”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由于上述关于教育技术质的规定性的表述,既简洁明白,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因而就可以用来作为面向应用领域的教育技术定义。其具体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2“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内涵,根据涉及对象和讨论场合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学科领域定义或是从应用领域定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又该作何解释呢?

(1)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在学术界,“教育信息技术”原本不是一个通用术语,更不存在这样一个学科,所以本来并不存在所谓“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问题。但是,确实有部分学者喜欢使用这一术语(甚至有的高校还以此命名该校的某个学院),现在教育部的重要文件中又提出要以此替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我们就不能不对这一术语做一番认真的考察。

按理说,“教育信息技术”是由“教育”和“信息技术”组成的复合名词,即“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而“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显然,只要把“信息技术”的内涵搞清楚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即可随之确定。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高校已是一门很成熟的热门学科,而且涉及许多领域,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为“信息技术”给出的学科领域定义有以下两种:

定义1: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

定义2: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信息学(二级学科)

通常“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主要应用于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学结构;或是应用于各级教育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与管理。可见,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显然应当采用上述定义2,即“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这一定义表明,“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这里所说的现代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等。

把“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所确定的内涵搞清楚以后,“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的内涵也就随之可以确定。如上所述,“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所以,“教育信息技术”就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或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这表明,“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2)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考虑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有上千万之众),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而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也需要为他们制定一种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目的)与归宿(最终效果)只有一个――就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这样的“应用领域定义”可具体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由于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上所述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一般也可统称为“信息技术”。这样,上述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就可更简洁地表述为:“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3两种专业名称内涵的比较

对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作了具体分析以后,二者的比较就成为一目了然的事情。

(1)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学科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

研究范畴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研究领域是:研究范畴所涉及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而根据“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研究范畴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即涉及对教育领域中各种信息的五个方面的处理);

研究领域则是:研究范畴所涉及的五个方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实践”。

由此可见,由两种专业名称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从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看,彼此都有较大的差异,难以用后者取代前者。

(2)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定义可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则可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将这两个应用领域定义逐字对比,不难看出,前者是“运用各种技术”,后者则是“运用信息技术”,而两者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完全相同――都是为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三效’”。可见,若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考虑,用后者的名称取代前者,对于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来看,没有变化;但广大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与最终效果而使用的技术手段则有较大的不同:前者使用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而后者使用的“技术”,则仅仅是指现代的信息技术。

三对更改专业名称主要论据的分析

目前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的一贯思想都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事实上,从上面对“两种专业名称内涵”所作的比较不难看出,用“教育信息技术”代替“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实质恰恰在于:要用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其主要理由或论据有以下三条:即认为名称的更改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是否果真如此呢?我们不妨就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1关于“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无一不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各国投入了成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若干个子系统和诸多的制约因素,决非只靠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或加大资金投入就能奏效。在这方面美国为我们提供了典型案例。在国际上,美国对教育信息化最为重视、资金投入最多、设施最先进,但是迄今为止,在美国教育部官方文件中也承认,“教育信息化成效不显”[1]。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信息技术不先进或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不力,而是缺乏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是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全新教育理论,它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三部分组成[2]。由这三部分组成的全新教育理论,并不属于信息技术学科领域,而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最核心的内容。可见,主张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一条理由(论据)――“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成立的,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无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相反,将会由于改名后更难得到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从而大大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甚至使成百亿、上千亿元信息化设施的资金投入付诸东流(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关于“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类的基本文化素养已由“读、写、算”三者,扩展为“读、写、算与信息”四者。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已从2001年开始,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二条理由(论据)就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如果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将会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强调应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这种想法非常正确、也很及时。但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改变“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方式来加强呢?事实上,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信息技术专业”及相关的学院――尽管名称不统一,有的叫做“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也有的称之为“信息工程学院”,但它们的专业内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本科已经设置有“信息技术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再将另外一个内涵基本不同的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专业,以此来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吗?

如果这种理由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为了加强“计算”方面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数学专业”(或“计算数学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计算”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数学专业”呢?!为了加强“读、写”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汉语言文字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读、写”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的汉语言文字专业”呢?事实上,再增建这类教育专业的建议,从来没有一位学者提出过――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3关于“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

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三条理由(论据)――“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由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在我国是2001年以后才正式开设。这门课程需要大量的教师,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有较大的缺口,因而要求教育类的相关专业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将“教育技术学”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之所以说这种考虑有一定的道理(即有合理性),是因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或训练相比,无疑是更有效一些。但是,如果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很好地承担起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任务),而且还应该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这方面,通常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能够为其他学科的教师起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那么,结论就刚好相反――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相比,将远不如后者有效(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生成,尽管要有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但要真正形成有效整合的能力、尤其是深层次整合的能力,则主要取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全新教育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取决于“技术”)。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三条理由(论据)中:

第一条完全站不住――不是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而是会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即“有弊无利”;

第二条理由不充分――在高校已普遍建有“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是否还要增建一个“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对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并无明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即“可有可无”或“无弊无利”;

第三条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成立――如上所述,若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恰恰是必不可少的),则会适得其反。这说明第三条是“有利也有弊”。

四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样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我们认为,这种后果至少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将会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如前所述,对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信息技术”这两个专业来说,它们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这是造成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学者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但是前面也已明确指出,这两个专业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则有较大的差异(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完全不同),而学科内涵的差异对于该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若是用“教育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誓必会改变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从而改变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和该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因而将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甚至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逐渐式微,乃至消亡)。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危言耸听!因为美国高校的本科从来就没设置过教育技术学专业,该学科不还是照样存在吗?没错,美国确实是这种情况。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有自已的国情。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不仅已在各省、市、地区、县建立了电教馆或电教站(有些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电教中心或电教组(其中多数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或教育技术组);而且还在220多所高校的本科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原来叫电化教育学专业)。在高等院校拥有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各省、市、地区、县拥有如此众多且完整的教育技术专门机构(相应地还有一支庞大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而这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正是多年来由我们的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或电化教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这样的中国国情难道能不加以考虑吗?对这样的国情,美国的情况能直接照搬吗?

2将会降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质量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修改是否会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质量的问题,在前面已经指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则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要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安排问题;这对于偏重“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说,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一般都不太受重视,甚至根本不开设――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由“教育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而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属于主干课程,因而非常受重视――这也是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这就表明,专业名称的修改将会严重削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整合”能力,如上所述,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在专业名称修改以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的培养质量将难以达到要求。

3将会延缓和阻滞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关于这个问题,在上面、对于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第一条理由(论据)的分析中,已给出有针对性的论述,并已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五结束语

如上所述,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历来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这种观点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由于非本学科专家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内涵的缺乏了解,而形成一些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这本来并不奇怪,也无关大局;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种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已不只是在学术界散布与传播,而是影响到教育部有决策力的高层领导,因而有可能改变整个学科发展的轨迹、乃至影响该学科的生存,从而给我国教育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我想向有关高层领导诚恳地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倾听专家(尤其是权威专家)的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任何专家都只是在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拥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乃至远见卓识),对其自身所属学科应如何发展的意见通常具有权威性;一旦超出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例如,由“信息技术”学科跨越至“教育技术”学科),由于两个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有较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这些专家(尽管是货真价实、甚至是国内最权威的专家)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道理很简单,他(她)们对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并不熟悉;人非圣贤,在新的陌生领域,难免会说一些错话。所以绝不能把某个权威专家(哪怕是最权威的专家)提出的所有意见都奉若神明。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具有空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处于蓄势待发状态。这种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是几代人、几代学者(包括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一大批电教人、电教学者)艰辛努力的结果。衷心希望教育技术学界同仁,大家都能实事求是、继往开来、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共同促进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千万不要倒退,倒退将成为历史罪人――既对不起我们的先辈,更对不起我们的子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oL].

[2]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oL].

[3]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CurrentourCountry“educationaltechnology”SectoraSignificantControversy

HeKe-kang

(BeijingnormalUniversity,instituteof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originandbackgroundofthiscontroversy,thenfrom“twokindofspecialtyname'sconnotationsandthecomparison”,“tochangingthespecialtyname’smainargumentanalysis”,“whatseriousresultsthechangespecialtynamewillbecaused”threeaspectselaboratestheauthortothiscontroversy'smannerandthemajorviewpoint.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2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104-02

1前言

教育部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这一“规划”有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其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为推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2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优势力量

目前,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在我国已经被普遍使用,但是关于这个概念的内涵依然没有较为统一的界定,厘清这一概念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所在,能更为科学地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这一概念最初是基于产业的角度定义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对这一概念开始关注,并逐渐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之后经过迅速发展,掀起全球信息化建设的大潮。在这种世界潮流影响下,我国也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特别是美国关于“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的计划,引起世界各个国家的强烈反响,世界各国也开始积极推进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1]。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也极其迅速,到目前为止,政府已出台多个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文件。

虽然教育信息化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其定义依然模糊,学者的定义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界定。通过对不同学者的定义进行整合,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教育领域中的各个机构和组织,全面充分地应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不断加速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实际上“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信息化的优势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互动和交流,并能够充分利用其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教育信息化的最大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信息化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形成”等主要内容。这四个内容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其中,平台建设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是关键,信息产业是目标。只有把四者统一起来,共同建设,才能不断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换句话说,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力量必须通过这四个环节才能得以体现。

3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

袁振国教授曾提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很多国家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2]然而我国的教育发展依然很不均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还很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这是制约我国教育在整体上均衡的主要原因。

教育资源配置上极其不均衡由于我国历史的、政策的、经济的原因,造成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些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要想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还不能给予充足的教育经费支持,尤其是在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上还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虽然国家也在政策上给予农村一定的倾斜力度,但是由于学校固有的历史原因、优秀师资的不断流失、难以招收到优质生源等问题,大大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另外,由于一些重点校所固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打破原有的界限,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流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批的农民工远离家乡,涌入城市,部分家庭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只能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而老人能做的只是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在帮助孩子学习上无能为力。当这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是成绩落后时,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关注,父母也不能及时与孩子所在学校进行沟通,结果只能是使问题搁置,久而久之,必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心理上出现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导致农村教育质量普遍低下的原因之一。

4教育信息化助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顾明远先生曾提出:“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3]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即是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而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翻开新的一页,提供了新的途径。信息技术以其“资源共享、高效快捷”的优势力量,给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

以政府为主导,加快信息化建设在以教育信息化为推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始K应该是主导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充分结合农村当地的教育发展实际,对该地区教育信息化做出详细的推进计划,并制定目标责任书,以保证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实施。

另外,在政策上必须向农村薄弱地区倾斜,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改善和配置设备等。同时,政府还要鼓励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共建模式,从而更快地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逐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信息化条件。

建设区域共享的网络平台目前,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资源壁垒现象和资源共享价值不高的问题[4]。因此,必须改善原有的共享平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互通系统,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质量。要鼓励城镇教师及其他教育信息化的专业人员,利用自身所处的独特环境和资源优势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比如在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教学软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的资源筹备数据,为农村的远程教育输送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需要信息化人才与之相配套,然而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一定信息化技术的人才还很匮乏,这是制约通过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另外,在培训时应该对具体培训课程有一个系统的规划,要从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到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从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到如何把信息技术恰当地融合于课程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被培训者的信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与农村的真正对接,进而提高农村师资的业务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再分配[5]。

参考文献

[1]黄荣怀,黄原,曾海军.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3(1):24-27.

[2]袁振国.建立教育发展均衡系数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J].人民教育,2003(6):13-15.

[3]顾明远.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问题,是人权问题[J]人民教育,2002(4):14-15.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3

教育信息化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1世纪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的竞争,知识已成为决定各国国际影响力最为关键的元素,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义务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其教育整体质量的有效提高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我国已顺利实施“普九”工作,解决了学生有学上的问题,在保证教育机会平等的基础上,怎样解决上好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提供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已摆上日程,是目前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着手点,故首先解决区域均衡,不断缩小城乡差异,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国家在当前解决教育困境的必然选择与关键抓手,而教育信息化正是解决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义务教育的现实诉求: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增强教育合力,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因此,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解决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策略,也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阶段的现实诉求。

1.国家的快速发展根植于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义务教育是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做好义务教育是实现国家民族整体教育素质提升的关键工程,正如日本在二战后以战败国的身份快速发展经济,仍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一样,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必然根植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断实现由低位均衡到高位均衡的动态发展,从而在差异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国家义务教育整体优质、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故国家的整体均衡发展依赖于义务教育质量全面和优质的提高。

2.均衡发展是现阶段义务教育的必然诉求

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已经实现“普九”两基工作,基本实现人民“有学上”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是“上好学”问题,怎样着力解决好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实现教育的美丽梦想,实现为学生提供适于他们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是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难题。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各地经济、文化以及历史现状差异等原因的逐渐积累,我国教育区域和城乡差异的拉锯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如西部地区才刚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东部以及发达地区及其省份已经走向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而义务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教育瓶颈,实现教育的优质发展,正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我国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和普及成果的基础上,重心转向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增强学生体质,必须通过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等措施来解决择校问题,从而整体有序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故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现实路径。

二、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教育信息化

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新四化”发展为特征的当代社会,教育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跟进时代步伐,从而拉近与世界发展的距离。2013年7月18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教技[2013]2号文件)中第一条就指出:“十二五”期间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是建设覆盖全国学前、中小学、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含技工院校)、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基本业务和日常管理信息化,基本建成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013年重点建设全国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资助管理等信息系统,建成全国学生数据库和教师数据库;2014年重点建设全国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等信息系统,建成全国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2]由此看出,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和关键路径。那么,怎样实施义务教育的信息化,如何保障教育信息化的顺利与有效实施,从而突出教育信息化的应有价值,这需要我们首先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进行解读。

1.教育信息化的本质表征

教育信息化是时展的产物,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教育信息化有着不同的内涵。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3]。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而言,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系统内部,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教育和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及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学生在教师的信息化教育下,具备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化的便捷服务自己的学习;教育管理者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系统内部的管理和运行,促进教育系统的优化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动态过程。教育信息化也指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主要包含“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六个要素”。[4]义务教育作为基础阶段的教育,其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差异,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故义务教育阶段信息化主要包括“信息设施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三个方面。[5]正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文件)所指出的,在未来的发展中,主要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6]由此可知,教育信息化是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缩小校际差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与核心措施,普及教育信息化事业对加强与加快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辐射扩散以及动力之功效。

2.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实施会给中国的义务教育事业带来“哥白尼式的革命”,带来实质性发展的契机。从教育系统各个层面到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将会引起巨大的变革与创新举动。从学生角度而言,获取学习资源的路劲变广了,突破了学校的空间与时间限制,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限制,实现时时、处处都能获得学习资源、了解世界以及获得学习帮助、从而能定制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达到“立体时空”收获知识与思维成果的学习目的。从教师视角来说,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改变教学方式,提高个体自身的专业学习路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便能有更多闲暇时光享受更优的生活质量。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会加快国际与区域的优质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以及促进师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促进校园的文化建设,便于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与促进教、学、管各环节的有效衔接,故教育信息化是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其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时代化、国际化的特色方面。

3.教育信息化的困境及瓶颈突破

我国存在着经济发展区域差距大,地区特点参差不齐的严峻现实,使教育信息化的实施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基础设施落后、教师信息技能低下、信息技术培训与管理不到位、人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滞后以及实施、监管工作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地区教育信息化的“一体化运行机制”残缺等方面。故着力提高政府的教育投入和资源的差异分配,提高资源的有效与合理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更新教师、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理念,使他们具备先进的服务意识;促进课程资源与技术教育的整合与更新,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在一线教学场地的合理运用与渗透;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优秀经验,从而加速全国各地的技术整合与有效运行等等,都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破教育信息化瓶颈的有力手段和关键所在。

三、教育信息化的策略:理念与行动一体化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顺利与有效运行有赖于各个系统内部子系统的有效实施与发展,有赖于管理理念、政策保障、实施过程、评估与反馈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运行以及各个环节的顺利展开。怎样“有效实施教育信息化”是关乎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义务教育信息化路径的突破口。本文认为,必须以先进的理念来促进实施的科学化;有效政策的运行来促进实施的保障化;精细化的管理来保证实施过程的规范化;以小步调的阶段目标来促进实施过程的标准化以及多样化的实施路径来保障实施效果的合理与高效化;以评估与反馈的有效结合来促进实施的效能化。

1.理念引领,政策保障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政府政策的颁布是有效实施的根本保障。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领域必须首先实行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务于当前教育,才能紧随全球教育的时代步伐,符合时展需要。先进理念是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在不同地区和时段,以十精神为指导,在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充分渗透先进理念,以教育教学理念整合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与学校管理方式,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从而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办学理念与实践,拉近不同地区校际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和构建共荣的理念氛围,进而促进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有效行动的适时运行必须有政策作为支撑,才能起到更好的推广作用。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能,为此,国家在2013年7月18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教技[2013]2号)中,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做出要求,提出加强“两级建设”,推动“五级应用”的措施,“两级建设”是指在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建立部级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统一应用环境。“五级应用”是指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均同步统一部署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实现系统在全国的全面覆盖,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与完整。构建“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关键,各地和学校要加强组织协调,按照“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运行、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机制,实现学生、教师、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2]并从工作机制、配套制度、责任体系、队伍建设以及保证经费投入等方面来促进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与科学规范的良好运行。教育信息化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政策层面,成为国家推动学校和教师在学校管理与课堂建设等方面必须实施的精神指引与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区域义务教育得以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

2.强化实施,精细管理

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依赖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但最终却根植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因此,做好教育信息化管理,注重实施过程是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地区与学校教育质量的不均衡,教育质量的不均衡主要源于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差异,而教学素质的差异最终取决于教师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差异。由于学校网络以及设施的条件限制和地区经济差距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学习条件和进修机会少,到校外进行观摩学习的条件有限甚至没有,加上长期工作的繁忙与信息的闭塞、上级主管部门的不重视、学校教学仅仅围绕分数转、地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导致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相对薄弱、教学技能单一、教学理念滞后、教师的工作成果没有得到有效体现,使得教师的教学兴趣、工作积极性与效率下降,从而引起地区的教学质量整体滑坡,于是出现“越是经济条件发达地区,人们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越是经济落后地区,越体会不到知识在社会中的经济与价值效益,人们的学习积极性越低”的与人们的预期结果相悖而行的奇怪现象,社会的学习文化与风气不好,校园教学质量不断下降,教师们的教学激情锐减或消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使城乡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到更大阻碍等。故只有以教育技术的解决为突破口,以政策的颁布为前提,注重对政策的学习和导引作用的有效发挥,让先进教育理念在政策保障下,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再加之注重实施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与监督,注重过程培训,构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增强信息技术能力、有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才能使教育信息化实施精准到位,从而产生实效作用,达到预期目的。

3.分类指导,评馈结合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统分结合、相互调适的过程,也是一个分类进行、评馈结合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由于专业背景和个性特征的不同,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有差异,故要进行分类指导与实施,才能有效实现教育事业的差异化发展。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技能和学习活动可以相互结合、交叉运行,科学实施“统一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例如,相同专业背景下,可以进行统一学习管理来促进全学员的整体提高;对于信息技术与专业结合领域的学习,运用模块分期与交叉进行的方式,在促进不同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以及不同技能领域的协同发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馈结合,及时反馈学习质量以及工作中的难题,促进评估与反馈的及时整合;鼓励与倡导“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才能共同改进与提高,以致更好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专业整合与有效实施、效果突出的目的;这样,我国的区域义务教育才可能在每一细节都得到提高与发展的前提下逐渐走向均衡发展,不断往更高、更好的方向推进。

4.阶段整合,逐步达标

区域义务教育的发展是分段进行的,也是逐步达标的,必须根据不同的阶段目标,促进目标的分段落实和逐步实现,才能有效促进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研究指出,影响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育经费、教育者和教育政策[8]。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当其素质不断提高,区域教育经费和当地经济拉锯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义务教育质量的地区差距仍存在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背景与能力的差距,故教师要通过提高教学技能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途径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更新学习理念,不断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技能、动力以及学习效能,这样,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优质提升。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稳步实施教育信息化理念与政策;阶段整合与反馈调整相结合,逐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理念的合理推进;紧跟时代的发展节奏,稳步推行教师和学生现代化的学习理念,缩小区域的教育差距,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不断从低位均衡走向高位均衡,向优质均衡的目标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的良性和谐发展态势,促进义务教育走向生态和谐的发展之路。

――――――――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

[3]祝智庭,闫寒冰.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研究,2005(1).

[5]解月光.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质,定义,目标,定位。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5

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现代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运用,将教学信息更好地进行传递,同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管理、研究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

现代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主要教育内容是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于现代化的发展,最终发展成为顺应时代,符合国际趋势的教育。不管是现在发展的需要,或是未来的社会发展,现代化教育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

二、电化教育的诞生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出现了电化教育这个词。电化教育这个名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35年,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将该馆的大会堂定名为电化教学讲映场。1936年,我国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在与教育界人士讨论在当时推行的电影、播音教育的定义时,提出并确立了电化教育这个名词,电化教育正式出现在我国教育领域。但电化教育这个名词的正式使用,是在同年,教育部委托金陵大学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电化教育这个名词被逐渐引用、传播,成为我国的专有名词。最初,电化教育这一名词,是根据当时国外视听教育这一名词提出的,而此时,利用幻灯、电影和广播进行的教育传播模式出现了,电化教育这一名词一直沿用至20世纪90年代。

由于特殊的诞生背景及当时特定的发展环境,电化教育被定义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例如投影、幻灯、影像、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电化教育的这个定义,是由原始的定义演化发展而来的,是电化教育的新定义。新定义与原有定义的区别在于不同的文字表述。电化教育新定义是对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发展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未来电化教育的展望。

三、大中专电化教育对学校现代化教育的作用

1.大中专电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学校教育现代化包括学校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电化教育是与先进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形式,由此可知大中专电化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学校渴望通过电化教育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电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电化教育,学生可以直观接触到现代化的教育形式,真实体会现代化教育思想以及教学内容。

2.学校教学现代化随着大中专电化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现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电化教育是信息电子技术发展的产物。信息化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电化教育的内容、形式等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也有区别。

3.大中专电化教育是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实现,必须通过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是信息化及电子技术发展下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学校若想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这种新型教育形式的参与,因此,大中专电化教育是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必经之路。

4.大中专电化教育的中心是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信息化、电子科技、多媒体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信息化及电子科技的发展对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起始,从另一方向来说,电化教育是对教育现代化的推进。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6

关键词:信息教育道德培养方法

计算机互联网络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和快捷。信息道德教育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德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领域的延伸,是调节信息开发者、服务者、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的总和。信息道德教育,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信息开发、传播、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讲,就是从“知”上培养学生对信息分辨的能力,从“情”上培养学生与他人共享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从“意”上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内容的自制力,从“行”上培养学生与他人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为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网络上能够学到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深受广大网民特别是大学生网民的喜爱。但一些大学生痴迷上网,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如网络色情、网络恶搞、网络谣言、网络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与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是不相容的,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和反思。因此,信息教育中的道德养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网络为信息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

首先,网络增强了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是信息开发的重要平台。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制作各样信息资源,也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为受众提供色彩斑斓的图片、优美动听的声音、活泼可爱的视频,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因此,以网络为载体,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利用电脑网络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人们可以自己操控计算机,浏览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由被动的“说教”变为自主的学习领会。同时,宣传教育的内容也由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文件变为图文并茂、声影兼备的材料,从而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次,网络载体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覆盖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我国网络文化快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到2007年年底,在中国13亿人口中,有1.62亿网民,另有5.4亿手机用户,二者相加近7亿人口。也就是说,中国有54%的国民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同时,中国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是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的。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跨越空间限制的特点,使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能够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人群之中,从而极大地扩展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覆盖面。所以研究信息社会道德培养的意义、方法、对策尤其重要。人们的信息活动正推动着社会快速向前发展。但人们的信息活动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计算机犯罪、危害信息安全、文化霸权、侵犯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信息垃圾、信息污染、网络黑客、网络迷信等一系列违法犯罪、道德失范的问题。由于信息网络空间高度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信息行为主体的隐蔽性和匿名性、立法程序的滞后性、法律惩处的局限性,规范信息活动、信息行为单纯依靠法律手段是不现实的。因为法律体系反应太慢,根本无法解决各种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侵犯隐私的问题。所以在加强对信息活动的立法与执法的同时,必须利用道德手段。“道德往往超出法律的约束范围,尤其是当法律解释不当或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步伐时更是如此”。因此,要建立关于信息活动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开展普及教育工作。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也于日前联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在全国开展宣传公约的活动。这些都说明,开展信息道德规范的建立与普及教育工作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对于净化信息环境、规范信息行为具有非常重要与深远的意义。

二、信息教育中道德培养的方法

(一)大学生必须具有信息伦理道德

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与信息技术在扩展人脑功能方面的巨大作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积累非常迅速,因此,从事知识劳动的人愈来愈多,这种劳动比直接的物质劳动要有更加高尚的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无论是创造与开发知识产品的人,还是利用这些知识产品的人,都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如果作为新世纪国家建设主要后备人才的大学生没有信息道德修养,不仅不能维护信息社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不能保障信息储存与传播的安全与通畅,反而会因触犯法律而受到惩罚。

信息技术应该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没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其对社会和自身的危害将会比那些一无所知的人更大。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针对信息技术这种种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道德规范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进行非法活动,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它计算机犯罪活动。

我们应该强调学校的引导和管理。学校应有良好的环境和开放的教育思想。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环境、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易受网络上不道德思想干扰的学生,我们应该加以重视,而不是躲避,更不能在教育中进行挖苦,打击其自尊心,应该让他们的思想重新活跃起来,看到自己的优点,教育工作者应该对他们耐心说服,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把“网络道德”“网络法律”教育纳入其范围中,注重大学生对网络上信息的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自觉抵制诱惑的能力。

(二)大学生必须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信念是人类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人们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可塑性较大,网络文化中健康向上的东西和颓废、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并且后者往往具有较大的诱惑力,容易使他们成为不健康信息的俘虏。目前,网络文化的主导国家是极少数西方国家,网上运行的信息潜含的往往是西方的意识形态。这其中虽然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也有许多东西不适合我们,甚至是我们要大力禁止的,因此大学生就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关键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自觉地选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抵制资本主义腐朽、反动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知识越多说明学习越成功,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正是看中了互联网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但是,放任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指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和虚拟游戏世界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经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

(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身份,文化身份由其民族传统、思想方式、价值观念等一系列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构成。经历了几千年繁衍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塑造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为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之精华越来越具有生命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世界走向和平与美好的未来,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网络文化教育的出现,增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是,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接触的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有可能会导致对民族文化的淡漠,甚至会消解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目前,美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后盾,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国渗透,企图使世界开始共享一个“基于西方大众文化教育的共同的大众文化”,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亚欧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扶持本国文化。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做复兴中华文化、扶持中华文化的工作。因此,在多种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当今世界,大学生置身于网络环境中,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与吸收、接纳外来意识形态的关系,促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融合,为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出贡献。

(五)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1.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重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感,使其养成文明的信息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其信息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和道德自律精神。建立一批由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学校管理的,适合特定群体的权威教育网站;建立专门的教育搜索引擎。在进行教育资源库建设时,运用符合认知规律的教育资源的呈现方式、清晰的导航系统、强大的搜索引擎,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快捷获取信息的必要措施。同时学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因特网教育信息及网站的管理,可以在教育网站的入口处设置相应的服务器或防火墙,对网络信息进行净化处理,消除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2.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成员(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及在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方面的能力,是个体成员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包括信息情感意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这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应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训练他们的网上思维能力,教会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要求和知识结构;明确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怎样学。然后再学习在资源中选择有利于充实自己、促进自我发展的信息知识,并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活动水平。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提高大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其信息选择、信息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人格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节水平。

网络时代,除了通过教育干预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外,还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行为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水平,不失时机地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指导大学生寻找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差距,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积极心态应对网上的世界。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使青少年避免因迷恋网络而产生心理问题,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网络教育在现阶段虽然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它对教育的影响将是空前的。如何看待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存在各种不同的见解。对这些负面影响的深刻认识,必将为开展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道德的自律建设

网络信息道德是传统道德规范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网络世界的实质是现实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映,因此,网络信息道德并非是孤立的,它不可能完全脱离开现实的道德框架。

道德本身具有自律性的特点,要求人们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能妨碍其他人。但是,在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间接性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为,而是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世界中往往会失效。因此,推进网络道德建设,是网络道德失范治理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外的网络使用者自发制定了一些网络道德规范,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所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诫”中,具体地规定了人们在网上的行为,南加利福利亚大学也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类型。2001年9月20日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2001年11月22日,团中央等部门向社会公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了“五要五不”的网络道德要求。特别是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进行第三十八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道德氛围,营造共建共享崇高的精神家园。要把信息道德建设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中去,让信息道德成为中华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龚花萍.教育信息化与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J].现代情报,2003,(7).

[2]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吴亚林.德育创新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7

关键词:文化;文化哲学;信息教育;透视

文化哲学中讲的文化是广义的,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哲学是理论化了的世界观、方法论。文化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也是未来哲学变革的重要形态之一。因此,对信息教育进行文化哲学层面的探讨,不仅仅表达一种哲学理性的价值关怀,更是对人、文化与教育三者关系的深层追问。

一、信息教育的嬗变:文化历程

从世界信息教育宏观的发展动态来看,信息教育嬗变的文化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

(一)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教育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计算机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计算机产生之后不久,但正式形成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关考证认为,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米切尔斯(D.michaels)在其著作《美国教育中的下一个转折点:计算机文化(thenextgreatcrisisinamericaneducation;ComputerLiteracy)》中就指出了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但首次明确提出计算机文化概念的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刘赫曼,他在其80年代所著《计算机文化:概观》中给计算机文化以明确的定义。众所周知,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阿瑟从运用计算机工作与传统的读、写、算三大基本技能进行横向比较后认为,人们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他把这种能力定义为计算机文化概念。尔后,即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原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a.p.ershov)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他指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就是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而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养一种程序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计算机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程序设计,不是指广义上的文化)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产物,有它深刻的认识根源。计算机成为学习者认识的唯一对象,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等复杂的知识与技能。人是认识主体,计算机是客体,在人的现实观念中,计算机是将“我”的文化观念通过文化活动(如程序设计)转变为文化产品(程序)的忠实执行者。主要以“程序设计”为内核的计算机文化,带有强烈的唯“技术中心”(也称“技术理性”)倾向,旨趣在于培养“程序设计技术精英”,是一种“精英文化”。也正是因为唯“技术理性”,计算机教育几乎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

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带有明显的“技术”痕迹,表现出强烈的“技术理性”和“32具理性”倾向。但是,它与唯“技术理性”的计算机文化之间却存在重要区别:计算机文化仅仅局限于程序设计,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则远远超越了程序设计文化的范畴,将计算机视为极其重要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工具、认识世界的认知工具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工具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计算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认识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和方法,摒弃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狭隘文化的窠臼。

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信息技术工具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理性”,但是,当计算机作为认知、交流和探究的工具时,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渐开始注重人的意识、情感、态度、兴趣和需要的内部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它不可能替代人的思考”。因此,学习者不再像计算机教育阶段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枯燥深奥”的计算机原理、结构等知识,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学习一些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常用软件。在这种工具文化的视野中,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人当然是认识的主体,被认识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是客体,而计算机成为“助教”、“助学”和认知的工具,其目的就是熟练运用计算机完善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转贴于

(三)信息文化

信息教育阶段是以信息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这里的“文化”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信息文化是一个庞杂的大系统,是人类在自身内化的信息文化观念的指引下,选择适合的文化活动方式,生产出五彩斑斓的文化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出现,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逐渐放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外的有关信息科学、信息伦理和信息意识的要求明显加强。因此,信息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具体内容包括:(1)信息意识情感。包括敢不敢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以及遇到问题想不想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2)信息伦理道德。应用信息技术时能不能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利用时是否考虑到对于人类社会好不好的问题。(3)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知道,对于其发展与作用了解不了解。(4)操作、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

信息文化视野中的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的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的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特殊形式中,人同时具有客体和主体双重品格。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有需要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又是以自身的实践来满足其需要的客体”。所以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是认识他人或事物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成为别人认识的客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教育嬗变经历了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三个连续统一的阶段,三种文化的概念范畴逐渐扩大,文化层次逐渐提升。信息教育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是对信息文化的创生,信息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超越。

(四)信息教育的本质:文化解构

综观信息文化的万千姿态,可将之解构成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两部分来把握其“质”的内核。大众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的信息文化,带有“大众性、易学性、常用性”等特点;而精英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国家、政府、商业、教育等领域的特殊的专业性的文化,带有明显的“高、精、尖”的特点。当然,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划分是相对的、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英信息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后向社会全面推广,精英信息文化也就变成了大众信息文化。这说明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基于对信息教育的文化解构,我们可以试着对信息教育的本质作如下界定,即信息教育是对信息文化的继承和创生,并在继承和创生中形成的个性化信息素养的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教育。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者进行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二、信息教育的实施:文化构建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8

一、信息教育的嬗变:文化历程

从世界信息教育宏观的发展动态来看,信息教育嬗变的文化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

(一)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教育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计算机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计算机产生之后不久,但正式形成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关考证认为,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米切尔斯(D.michaels)在其著作《美国教育中的下一个转折点:计算机文化(thenextgreatcrisisinamericaneducation;ComputerLiteracy)》中就指出了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但首次明确提出计算机文化概念的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刘赫曼,他在其80年代所著《计算机文化:概观》中给计算机文化以明确的定义。众所周知,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阿瑟从运用计算机工作与传统的读、写、算三大基本技能进行横向比较后认为,人们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他把这种能力定义为计算机文化概念。尔后,即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原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a.p.ershov)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他指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就是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而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养一种程序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计算机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程序设计,不是指广义上的文化)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产物,有它深刻的认识根源。计算机成为学习者认识的唯一对象,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等复杂的知识与技能。人是认识主体,计算机是客体,在人的现实观念中,计算机是将“我”的文化观念通过文化活动(如程序设计)转变为文化产品(程序)的忠实执行者。主要以“程序设计”为内核的计算机文化,带有强烈的唯“技术中心”(也称“技术理性”)倾向,旨趣在于培养“程序设计技术精英”,是一种“精英文化”。也正是因为唯“技术理性”,计算机教育几乎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

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带有明显的“技术”痕迹,表现出强烈的“技术理性”和“32具理性”倾向。但是,它与唯“技术理性”的计算机文化之间却存在重要区别:计算机文化仅仅局限于程序设计,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则远远超越了程序设计文化的范畴,将计算机视为极其重要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工具、认识世界的认知工具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工具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计算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认识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和方法,摒弃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狭隘文化的窠臼。

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信息技术工具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理性”,但是,当计算机作为认知、交流和探究的工具时,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渐开始注重人的意识、情感、态度、兴趣和需要的内部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它不可能替代人的思考”。因此,学习者不再像计算机教育阶段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枯燥深奥”的计算机原理、结构等知识,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学习一些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常用软件。在这种工具文化的视野中,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人当然是认识的主体,被认识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是客体,而计算机成为“助教”、“助学”和认知的工具,其目的就是熟练运用计算机完善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三)信息文化

信息教育阶段是以信息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这里的“文化”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信息文化是一个庞杂的大系统,是人类在自身内化的信息文化观念的指引下,选择适合的文化活动方式,生产出五彩斑斓的文化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出现,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逐渐放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外的有关信息科学、信息伦理和信息意识的要求明显加强。因此,信息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具体内容包括:(1)信息意识情感。包括敢不敢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以及遇到问题想不想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2)信息伦理道德。应用信息技术时能不能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利用时是否考虑到对于人类社会好不好的问题。(3)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知道,对于其发展与作用了解不了解。(4)操作、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

信息文化视野中的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的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的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特殊形式中,人同时具有客体和主体双重品格。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有需要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又是以自身的实践来满足其需要的客体”。所以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是认识他人或事物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成为别人认识的客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教育嬗变经历了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三个连续统一的阶段,三种文化的概念范畴逐渐扩大,文化层次逐渐提升。信息教育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是对信息文化的创生,信息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超越。

(四)信息教育的本质:文化解构

综观信息文化的万千姿态,可将之解构成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两部分来把握其“质”的内核。大众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的信息文化,带有“大众性、易学性、常用性”等特点;而精英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国家、政府、商业、教育等领域的特殊的专业性的文化,带有明显的“高、精、尖”的特点。当然,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划分是相对的、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英信息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后向社会全面推广,精英信息文化也就变成了大众信息文化。这说明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基于对信息教育的文化解构,我们可以试着对信息教育的本质作如下界定,即信息教育是对信息文化的继承和创生,并在继承和创生中形成的个性化信息素养的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教育。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者进行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二、信息教育的实施:文化构建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工具化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65-02

BriefanalysisofFreedominteachingofinformationtechnology//LiuJin,Liting

abstractFreedom,pursuedbyhumanforthousandsyears,hascurrentlybecomethegoalforeducationistineducationfield.informationtechnologyhasenormouslyimpactedoneducation,especiallyintheageofgreatadv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whichresultedinseveralproblems.therefore,thenewteachingmethod,teachingofinformationtechnology,neededtobeanalyzed.thethesismainlyexploredthefreedominteachinginformationtechnologyfromtheconceptandsignificanceoffreedomininformationtechnology.

Keywordsteachingof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althinking;instrumentalization

author’saddressHunannormalUniversity,instituteofeducationScience,Changsha,China,410081

1信息技术教学的概念与本质

随着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随之飞速发展。不同的学者对信息技术的定义不尽相同,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笔者借用的是彭绍东教授的定义,分别从广义、中义和狭义三层来定。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图文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1]。顾名思义,信息技术教学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也有教学的本质。另外,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培养人的信息素养,提高人对信息的感知、处理等能力。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种手段、工具、平台来发展人自身的各种能力,这其中也包括掌握信息技术本身。

2自由与教育中的自由

自由有多种含义,有政治的自由、物质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等等。在不同的时代,自由也有不同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就是无拘无束的意思。但是这种意义上的自由哪里真的有呢?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自由是受到很大限制的自由,但是自由仍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种身体和灵魂的共同的解放,也是众人追求的最终的归宿。所以才会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说法。

自由在教育中也扮演着很重的角色。如前面所讨论的,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在人的发展的问题上,自由就显得尤为重要。自由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是人们的一种希望,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希望,人便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也就无所谓发展,无所谓接受教育了。

在教育中贯彻自由的思想就是要一切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教育的导向,以培育自由人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中,人逐渐地被工具化,培养人的活动正逐步走向培养工具的活动,教育成了使人工具化的加速器。在教育中贯彻自由的思想要以人为本,因此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

教育中自由的含义也有着自然发展的意思。卢梭认为:“自由生长的植物,虽然保持着人们强制它倾斜生长的方向,但是它们的叶枝并不因此就改变原来生长的方向,而且,如果这种植物继续生长发育的话,它又会直立地生长。人的习性也是如此。”这是卢梭对教育的观点。这种观点说明了自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自由可以让人顺应天性发展,走出工具化的歧途。

3信息技术教学中自由的含义

如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提倡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要用计算机、网、通信等技术来支持教学,让人更好地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其实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它提倡利用技术来促进教学。

但是,教育中不注重自由会让人变得工具化,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更加是这样了。如前面所说的,现在的教育正朝着加速人工具化的方向发展,而信息技术教学中技术的使用使这种趋势更加的明显,速度也随之加快。避免这样的趋势最主要的就是把自由作为教育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来看待。正如燕京大学校训所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throughtruthForService)。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人的自然成长过程,这便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自由。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健康地发展,自然地成长,不仅包括心理的也包括生理的。避免信息技术的使用引起的道德缺失、各种疾病的产生。同时,自由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健全带病的教育系统,利用各种工具手段让人在更加健康的教育系统中自然成长。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信息人”,但是从社会的现状看,还需要加上一个定语,就是培养“自由的信息人”。如果没有自由,人也就跟工具差不多了,也就不能称之为人,那么何来“信息人”一说呢?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不能将自己变成收集、处理、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如果一味地追求一切“信息化”,那么将会导致“信息化”过度。

信息技术教学中贯彻自由的教育思想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上。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好的设计,也就没有优秀的教学。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是用来提高效率的工具,所以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把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贯彻其中,时时刻刻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不能以掌握一门技术为目的。在教育中,大家熟知的一句话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授之以渔”的手段,这就是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要考虑的。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该注重人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一个方面的,也就是现在教育所提倡的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正如《孔子•为政》中有说:“子曰:君子不器。”信息技术教学不应该将人培养成社会所用的工具,这样的人只是在追逐技术;而应该培养成服务社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在利用技术,也就是得到了自由的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中自由的含义就在于事事以人的健康自由的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负面的影响,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由。

4信息技术教学中自由的意义

前面谈了信息技术教学中自由的含义,由此可以看出,自由的教育思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意义非常重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首先是自由在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包括很多方面,如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等。“自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资源的筛选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是指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如果没有“自由”做导向,很容易会偏离“以人的自由健康发展为核心”这一教育目的。有了“自由”的思想,设计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将“人的自由健康发展”作为核心。

其次是自由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自由”也同样重要。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自由”,那就是变成教师独裁专制的形式,这跟新课程改革相悖。再者,若教学中没有自由,那教学设计中的“自由”的思想如何贯彻?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谈?甚至于,若信息技术教学中没有“自由”,那么人的性格就是扭曲,人人都变得自私自利,即便是没有这样,那么人也会变得刻板呆滞,没有创造力,最终只能是工具。

最后是自由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很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没有“自由”,那么理论和实践便不得恰当地融合。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这之间是需要一定的“自由”才会有发展、有创新的,也会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如果没有任何的创新,那么理论和实践便会陷入一个死的循环。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亦是如此,有“自由”才会有创新,才能让其更好地结合。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中,自由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体现在自由的教育思想的贯彻上,而且体现在教育的自由上。自由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是重大的,对人们的生活意义也是重大的。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篇10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素策略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1]。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当今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可以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传播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传播过程。她应该遵循传播学关于传播要素之间的基本原理和影响传播效果的各传播因素之间的传播规律[2]。因此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规律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既可以发现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的不足和缺陷。又可以把握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以增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一、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程的主要因素

1、教育者因素

教育者是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传播学理论认为教育者因素对传播效果有着最重要的影响[3],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教育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对大量马克思主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选择,才能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以确保其教育的导向性;(2)教育者自身因素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教育者权威的确立主要是依靠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学术造诣和突出的能力及才华。传播学认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好;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差。而且教育者在信仰、个性、情趣、爱好、心理距离上与大学生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的风度仪表和身体容貌大方得体、赏心悦目,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据调查统计(表1),在各类理论传播者中,人们对大众传播者、教师和专家学者的认可度较高,政治修养高、理论功底扎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的传播者更受欢迎。

2、被传播者因素

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者(教育者)与受传者(受教育者)是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共同构成一组传播关系(传授关系)[6]。在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思想观念、信仰和价值观念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更多地关注实际利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就教育者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制作、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信息,使之更加完善、更易为受教育者所接收。就受教育者而言,它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知识,而是不断地选择、记忆、归纳、处理,并把新获得的信息并入自己已有的信息体系中。即便是同一个传播者,运用同一种方法传达同一内容的信息,在不同的对象那里往往有着不同的认识。因为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在接受信息时,往往是从其各自的立场、观点、兴趣、情感出发的。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受教育者,同样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见表1)

3、传播内容因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确定的。传播的内容一定要大众化。当人们听到“理论”一词,就觉得很高深,似乎与老百姓的生活不相关。而现实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比如我们的物质财富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实现的,我们国家的发展繁荣也是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面向老百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曾说过: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际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7]。大众化就是要我们的传播者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学习群众的语言,了解群众的想法,并用群众所熟悉的日常语言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现实国情出发,坚持分层次、讲针对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使信息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这是提高传播效果的根本保证。

4、传播媒介因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渠道按它所涉及的范围和途径来划分,大体上可分为自我渠道、家庭渠道、组织渠道和社会渠道,即依靠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几种方式进行[3]。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传播媒介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符号的中介物,是一种物质实体,包括语言、文字、报纸、书籍、电话、电视、电脑网络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媒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传播媒介有不同的特点及规律,使用不同的传播媒介,也会取得不同的传播效果。据调查表明(图1、图2)[8],在众多的信息传播渠道中,电视、网络和报刊是高校学生受访者获取时政信息的三个最主要方式,这对我们往往习惯于用传统书本的渠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做法,提出了一个应当引起思考的问题:面对今天青年群体信息接收碎片化、浅层化、快餐化的习惯,我们的理论通过什么样的载体传播才更为有效?

图1受访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渠道(%)

(据文献[8]修改)

图2受访者进一步了解和谐社会理论途径的选择(%)

(据文献[8]修改)

5、环境因素

环境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影响下的高校德育社会化趋势已日益明显。除了传统的家庭影响外,校外的大众传播媒介、社会风气等因素也在不断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并起着反复强化、综合强化和累积强化的作用。由于信息传播自由度的提高,使得各种不准确的信息或虚假信息也得到传播,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现代传媒技术中,互联网无疑是影响最为深广的信息平台。使用互联网的人群极为复杂,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门槛较低,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同时,随着互联网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逐步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媒体语言相区别的网络语言。这种网络语言的规范性、严肃性和准确性都大大降低,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失真和信息干扰等问题。一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出于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往往采取极具隐蔽性的方式,进行不良的或非法的信息传播,散布西方的价值观念,反对马克思主义。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主要策略

调查表明,今天的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程度,不仅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有关,更与理论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时代性、传播主体的高素养密切相关。

1、在受众层面

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今天凸显的群体心理、受众特征和个性化趋势,通过努力使科学的理论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以平等交流的意识与受众构筑“共生效应”;另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今天受众的内在需求、情感取向和兴趣趋势,通过对受众需求驱动、情感调动和角色互动的针对性满足,实现有亲和力的传播。

2、在传播者层面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队伍的状况优良程度,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的好坏。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队伍建设,主要是加强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性质决定的。政治素质建设如果搞不好,马克思主义传播就会误入歧途。加强政治素质建设,主要是要对传播者进行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分析方法的教育。通过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一定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纪律性。在加强政治素质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传播者队伍的业务素质建设。通过这些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领会所要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要求,能够较好地运用一定的传播媒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

3、在渠道层面

传播渠道问题和其他因素一样同样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除了要继续采用原有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传播途径,还应善于运用新的技术成果开辟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以形成对教育对象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的开辟是和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在视听领域和通信传播领域都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这些成果,可以用来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新途径。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更值得我们重视。作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媒体,在实践中,我们要特别重视互联网这个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的开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由事后传播到事前传播、由定性传播到定量传播、由单方位传播到多方位传播、由静态传播到动态传播等一系列重大的转变。

三、结束语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与受众的兴趣、利益需要以及信息接收习惯相契合;必须广泛利用各种传播渠道,特别要积极利用网络、手机等新的传播技术,对不同类型的受众展开有针对性的传播;必须提升传播主体的综合素养,从而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

[2]张雪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

[3]王惠民.基于传播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8(25).

[4]李木柳.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2008.25(1).

[5]冯利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渠道的研究综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3).

[6]蒋均时,张博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渊源和科学内涵.云南社会科学,2009(5).

[7]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联合调研组.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调查思考.光明日报.

作者简介:

文玲(1985-),女,湖南株洲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