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十篇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十篇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8:35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1

1、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保管以及仓库相关储存活动的总称。

2、它随着物资储存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仓储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

3、传统的仓储定义是从物资储备的角度给出的。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

(来源:文章屋网)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2

[关键词]金融仓储;物流金融;仓单质押;第三方监管;风险识别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028-02

1金融仓储的背景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银监会提出“两个不低于”目标来实现小企业贷款余额充足,即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的增量。但是,这一系列政策并没有抵挡住中小企业大规模的“倒闭潮”。仅2008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而2011年1~6月,仅浙江省新增的5万家中小企业当中,就有1万家企业倒闭。究其原因,中小企业与我国整体金融环境密切相关,从中小企业内部来看,整体存在信用观念的缺失,同时,自身经营压力日趋明显,商业贷款利率上调、物价高涨导致的成本上升,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等问题不断出现,无论是与银行还是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往来,债务纠纷不断,特别是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背景下,逃避银行债务现象日趋严重。反过来看,银行对于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也望而却步,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更加关注,信贷流程复杂同时效率低下等问题,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如此下去,必将出现恶性循环,难以生存将加剧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提高,融资资质不断恶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将继续走低。此时,探索出一条中小企业融资的新路,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早在1987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杂志中就有学者提出“物资银行”的概念,也是由物流概念衍生而来。在国外,混业经营模式令物流公司多元化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具有品种多、范围广等特点,推动了与金融合作的新兴模式,同时也构建了一个成熟的适合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结构体系。1999年,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承运商与包裹递送公司——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极具前瞻性的收购了第一国际银行,同时UpS金融公司成立。国内将“物资银行”设想转变为现实是在2003年,广东发展银行率先在全国十个试点城市推出此业务,一经推出便得到快速发展,业务总金额也不断高涨。而2008年3月,随着浙江涌金仓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金储)注册,金融仓储模式首次推出。

2金融仓储的推出

“物流金融”的概念本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西方混业经营模式下,物流公司从事的物流金融业务,除了针对物流部分所产生的融资活动外,还包括开发金融产品,甚至可以进行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而狭义的“物流金融”,仅包括作为第三方公司在自身物流业务中通过一些信用工具,与银行合作,为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等服务。“物流金融”根据业务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监管型、贸易型、综合型,具体业务有动产质押融资、保兑仓、物流银行等。

“金融仓储”是指第三方机构或物流仓储公司作为中介公司,为企业提供仓单,为银行业开展仓储金融业务,提供诸如仓储保管、监管、咨询等系列服务活动。简而言之,就是银行抵质押品的仓储保管监管业务。目前“金融仓储”模式在国内金融市场体系下,应当归于狭义的“物流金融”,包括的主要业务模式是仓单质押和第三方监管。

2.1仓单质押

仓单质押是通过委托金融仓储公司保管动产,验收入库后,由金融仓储公司签发出标准化仓单凭证,委托方就可以凭仓单向银行提出仓单质押贷款申请,银行审核仓单后,可与委托方签订合同,并根据质押物价值向委托方提供贷款。

2.2第三方监管

第三方监管是金融仓储公司作为第三方,接受委托并提供对特定动产的实时监督、控制及管理服务,具体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两者区别在于静态模式下,货物一般无法在合同期内更换,但在融资余额减少的情况可以允许融资方到第三方公司提取相应金额的货物;而动态模式下,融资方则相对自由,只要在不低于合同约定的最低货值的情况下可以自主提取。以浙江金储公司的第三方监管为例:

图2浙江金储公司的第三方监管业务流程

3金融仓储业务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随着2008年浙江涌金仓储股份公司首开先河,各地纷纷成立金融仓储公司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然而,在三年的发展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果对金融仓储公司缺乏监管,对相关风险不进行识别和规避,一旦发生纠纷,各方将受到巨大损失而无法获得法律保护。在整个金融仓储业务流程中涉及的标的和主体主要包括:质押物、第三方物流企业(或金融仓储公司)、融资企业、银行,而这其中包含的法律关系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银行的保证合同关系、融资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储合同法律关系及融资企业与银行间以质押担保为基础的借款合同关系。根据以上的标的、主体及法律关系可看出,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出现风险暴露,必须加以风险识别与防范,以下是对各个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1质押物风险

金融仓储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无法在银行那里获得融资抵押的动产,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这里可以获得质押并获得融资,诸如农副产品、石材等大量原材料。而这些质押物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如一些易燃易爆物品,如若保管不善,无论是融资企业还是物流公司都存在巨大风险;还有些质押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旦融资方无法归还贷款,其质押物是否能及时变现也不确定。

3.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操作风险

质押物本身所暴露出来的风险,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就要求更高,对不同质押品的审核、储藏、保管等方面都要求有一定水平的技术人员。而就目前而言,金融仓储公司刚刚起步,高素质人才缺乏,在监管方面也对人才及公司的管理提出许多挑战。

3.3信用风险

(1)融资方信用风险

一般来说,采取“金融仓储”模式融资的企业大多未达到一定资质,或其抵押品无法申请银行贷款。而我国目前还尚未建立覆盖全国的信用评估系统,因此“金融仓储”模式在目前缺乏一定的信用支撑,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很难做到像银行那样专业性对融资方的资质进行全面考察。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操作风险

在具体操作上,相关经办人员很容易与融资方内外勾结,逃避货物质押而取得贷款,这将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均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在操作上的监管,实现业务操作透明,业务人员责任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关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操作,以实现自身对关键环节的控制力。

4政策建议

4.1对于金融仓储企业的建议

金融仓储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既包含金融业务,又包含仓储物流业务。从金融业务来看,标准化仓单的设计专业性极强,建议征求银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意见建议,得到其认可与支持。从仓储物流业务来看,质押物保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不同质押物具有不同的保管方式,还需要对其价值的专业性监控,因此,对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性有极高的要求,建议金融仓储企业加强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同时应该吸引高级技术人才负责相关业务,逐步提高自身的仓储保管水平。

4.2对于银行业的建议

金融仓储企业发展迅速,与银行合作不断增加,银行应该遵循谨慎性原则,对金融仓储企业本身及融资企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建议提供独立工作人员与金融仓储企业共同跟踪质押物价值动态变化,防范质押物价值下降的风险以及金融仓储企业与融资企业勾结骗贷的风险。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3

【关键词】仓储管理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

一、引言

仓储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仓库的规划与布局、仓储商务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仓储安全管理、库存管理与控制、仓储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它注重加强学生的核心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对于物流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除了要全面系统掌握仓储管理相关基础理论,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运作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校的物流专业本科生实践机会并不多,这样,他们虽然从教科书上系统地学到了理论知识,但到了具体的企业、具体的工作情境下,由于仓储管理实践往往比教科书上的内容要具体,他们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如何能使学生在学习仓储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尽可能多地了解实际,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加对实践的认知,进而提高他们的操作和设计运用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有关案例,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领会。

二、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法一般是较正式地阐明基本概念和理论,讲授过程中辅之以提问和例子来启发思考和帮助理解,通过课上练习和课后习题作业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则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它通过对具体情境下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习,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高度投入到案例讨论中,表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它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

传统教学法使用的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教科书;而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是对特定教育情景和实际教育活动过程的描述。

2、授课方式

传统教学法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通常是在课前把书面形式的案例报告交给学生阅读,然后再在课堂上讨论。因此组织好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

3、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其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要教材熟悉,表述清楚,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职责。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4、学生的角色和责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以做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承受的错误中学习,即从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本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具有优势,因此,结合仓储管理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使理论知识得到强化

任何案例都或多或少蕴藏着相关的理论。分析案例就是为了阐发事理,从具体的案例中推导出一般的原理,揭示案例蕴含的丰富思想及实践方法,探究某一仓储管理理论或实务的普遍意义,这是分析案例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2、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有示范作用

选取一些经典的仓储管理案例,具有示范的功能。从这些案例中总结出的仓储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经验与教训,能反映出仓储管理活动的规律,这些规律与方法,对其他仓储管理实务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3、架起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

仓储管理案例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研究仓储管理案例首先是采集大量的案例然后进行精选。优秀的案例,往往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根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其中。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大量的感性体验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

4、将知识转为能力

仓储管理案例是提供仓储管理知识的,其根本目的是要使学习研究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启发和暗示,使学生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培养新的能力。

四、仓储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在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用典型的仓储管理实践案例,师生双方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能够揭示仓储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总结相关理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因此,合适案例的选取与课程上具体环节的组织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笔者五年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总结了在组织仓储管理案例教学时应遵循的几个步骤。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4

[关键词]仓储类课程 教学改革 实训 实践基地 应用能力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主要分为本科层次、大专层次、中专层次,研究生以上层次较少,而大专层次大部分出自各类职业院校,属于应用型人才层面。与普通高校培养的本科人才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更贴近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大专层次的培养目标是满足物流人才需求面最广、量最大的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层次的需求。

仓储是物流的两大基本功能之一,而仓储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借鉴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对仓储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能力素质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克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差、缺乏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缺点,面向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适用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仓储类课程的特点

从许多案例来看,仓储管理已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也正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最大的差别就体现在库存环节上。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物流管理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从了解仓储活动人手,研究如何管理才能以最低的仓储总成本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仓储类课程涉及物流管理和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产物,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明确仓储与现代物流的关系,理解仓储的涵义,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带有更明显的职业化特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适应物流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仓储类课程,更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强调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强调理论知识与不断革新的技术应用能力或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相适应,其深度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相适应。不强调知识系统性,而是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主要问题

针对物流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改革核心课程仓储类课程现有的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但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校内实训环节脱节

目前,有些院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比如上海商学院,有上海百联集团这样的连锁零售业巨头作为办学背景,实训室的设置和投入都是有保障的,他们的连锁经营实训就是在校园超市内完成的。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熟练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实验实训室和机房的条件所限,实训课的开展存在场所与时间限制。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之初就缺乏行业背景,目前在教学中这种需要配合的环节很多是脱节的,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图片、视频演示,通过仓储模拟操作系统软件对课本内容粗浅了解,无法增加实训内容,这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

2、缺少校外实践基地

首先,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晚,资历浅,往往存在行业背景不足的现象。民办高职院校,更是缺乏很好的渠道来建立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尤其是和大企业,难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吃苦精神和竞争力相比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欠缺的情况。当用人单位可以有所选择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再次,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往往难以承担学生集体实习的高昂的费用支出。最后,学生对实习单位正常生产活动的打扰、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安全问题也是实习单位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由于上述等原因,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往往只能开展参观、短期见习等实践形式。

三、建议与对策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企业需求以及物流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对相关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对教材进行处理和改革,使课程内容具有实用性,理论教学做到“必需、够用”;对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加以修订,设置相应的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进行物流管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为方便进行相应的物流管理软件的实训,应建立物流综合实训室,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主要在物流综合实训室内进行。物流综合实训室内除了配备用以锻陈学生仓储设备操作及使用能力的配送中心立体仓库、贯通式重力货架、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等设备外,还要配备用以锻炼学生信息化处理能力物流系统操作软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领会与强化训练。采用物流管理教学软件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仓储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连接方式、方法,熟悉货运的业务操作流程。

此外,应建立仓储实训基地,完全按照真实的仓储环境来布置。并添置高层货架、堆垛机控制柜、电子拣货系统等先进设施设备,满足仓储课程教学中各种实训项目。

2、教、学、练相结合

一是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应结合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证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突出加大实训、实务内容以及职业能力培养,加强高职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证结合,使教、学、练相结合,增强学生实务能力。

二是课程教学与实际、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及课外实地考察等方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设置案例分析及小组课外作业,由浅入深,由单元至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并提高专业素质。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其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仓储管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仓储合同管理、入库作业、货物储存保管、库存控制、流通加工、仓库安全及环境管理、绩效考核及CCXt软件操作九大学习情境,根据学习情境设计17个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达到仓储合同拟定、验收、库存控制、出库作业以及CCXt软件件操作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采用在物流综合实训室现场操作仓储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锻炼仓储业务信息处理和流程管理的动手能力。

再如“仓库布局规划”章节内容要求,给出一个具体仓库,要求学生进行规划,并说明理由,考核时采用提问方式,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身规划,结合知识点进行提问,学生可小组讨论

后派代表回答,然后由教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和点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演讲辩论、模拟演练、调查报告、操作总结、案例分析、设计策划、实践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

3、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受社会欢迎的应用性人才,必须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选择某公司货场作为仓储类课程的校外实践课程教学基地。例如铁路货场是办理货物整车到发、仓库和场地贮存,并提供运输等服务的综合性货场。货场以铁路、公路、码头运营为主,交织着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等运输方式;除营运车辆外,还拥有各类装卸搬运设备,具有货运交通优势,拥有自己的运营车队和众多客户。有一个机械化水平较高的运营作业码头,是运输、仓储、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较理想的场地选择。

其次,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与学习,使学生了解仓储功能的一般业务流程,了解典型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应用,掌握基本的物流仓储运作的技能。由企业专业人士就运输、仓储等业务流程进行现场教学,企业兼职教师在学生参观企业时承担运输业务流程讲解及货场参观指导任务。学生参观了铁路线、火车货物装卸区、仓库、集装箱堆场、码头区装卸作业等,并到控制室观看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等的演示,通过这类活动,使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相关业务的实际运作,开拓视野,加深对课程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实地参观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以及对实际岗位需求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5

近年来我国仓储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限制着我国现代仓储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只有认清仓储业观念,找出我国仓储业的问题并研究相应对策才能促进我国仓储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仓储的概念及重要性出发,通过对比国内外仓储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的仓储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系统;仓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1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05502

1引言

1.1仓储和现代仓储

仓储是企业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等物品,并且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物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现代仓储是指仓储企业主动为客户进行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并提供流通领域内的加工、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等增值服务。它克服了商品产销在时间上地点上的隔离,保证了商品流通的连续性,还克服了商品产销方式的不同及商品产销量的不平衡。这样就使得每一单独的厂商或托运人能够享受到物流总成本低于其各自分别直接装运的成本,使得装运费率降低,减少在顾客的收货站台发生拥挤。使长距离大批量运输成本低、风险最小化,并降低存货水平。

1.2国内背景

首先,从产业发展政策上来说,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将物流行业列为优先发展行业,大力发展物流业。同时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在投资、贷款、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其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8%以上。2006-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预期将达到166952.5123亿元。在如此快速的增长情况下,大型企业以及部分中型企业也将有实力对仓储进行信息化改造。随着对仓储信息化的改造,企业将节省资源提高效率,从而能够加速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出现,企业物流量开始大幅度上涨。

从以上仓储和现代仓储的概念及国内背景可以看出,仓储业现代仓储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分析我国仓储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使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势在必行。

2国内外仓储业发展现状

2.1美国仓储业的整体发展现状

2.1.1北美新建仓库离沿海越来越远

《北美进口驱动的仓储――机会和挑战》研究报告的调研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由于港口附近土地短缺,北美新建进口仓库将越来越远离沿海。现在新建的仓库,都在离海港150英里以外。

2.1.2美国道路运输业面临挑战

美国运输业总体发展呈现陆路运输疲软、铁路运输增长的态势。参加年会运输专题讨论的三个运输公司和一个快递公司的总裁一致认为,由于运力过剩、道路拥挤、油价上涨、司机短缺,美国运输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2.1.3时间敏感度驱动供应链

驱动供应链的因素,还包括制造业持续从美国本土向海外转移。这种转移趋势,导致了这样一种均衡考量:工厂从美国本土转移到亚洲,获得了低生产要素成本的优势。但这延长了提前期,增加了运输成本,也使得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另外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增加了货架空间,减少了仓储空间,从而产生了在供应链上增加补货频率、减小订单量的需求。

2.1.4RFiD标准化进程加快

作为RFiD技术的全球最大使用者,宝洁目前正在感受到了RFiD的影响,而且意识到未来5到10年,RFiD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宝洁不仅在于沃尔玛的合作中得到收获,而且在与全球一系列的零售客户合作中“尝到了甜头”。其中宝洁的一项主要措施是通过大力推进RFiD的应用,减少断货的次数。这项措施使其销售增长了6亿多美元。宝洁的年销售额达到750亿美元。哈里森认为,宝洁使用RFiD之后,将RFiD的使用与断货的根源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减少了断货的发生,增加了收入。

2.2日本的物流仓储业发展现状

日本物流的发展,是与仓储管理的变革紧密相联的。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在创业初期,为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着手对仓储管理进行改革。丰田在日本有许多联合生产厂家,原来每个厂家生产的零部件都存放在各自管理的仓库中,按一定时间运送到丰田汽车的总成品安装车间所属的仓库。后来,公司把仓库从单个生产厂家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仓储中心,集中存放和管理零部件,直接供应总成品安装车间。这一变革意义十分重大,它促使日本出现了专门从事仓储管理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大大推进了物流的发展。

物流中心上游联接制造企业或进出口免税仓库,下游延伸到分散的各种店铺,日本物流协会(JiLS)常务理事稻束原树先生将它形象地比喻为“人的心脏”。日本物流中心的设计一般强调立体化和自动化。

2.3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

(1)我国的仓储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提升了其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凸显了其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12月16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第三号数据公告显示:“2004年,我国共有仓储企业10177个,就业人员39.9万人,仓储企业资产总额2578亿元,负债为1791.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786.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97亿元,利润总额23.6亿元”。2006年年终,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56家大型仓储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样本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仓储业务增长12.3%,运输配送收入增长17.2%,商品销售收入增长18%,质押业务收入增长183%,现货市场业务增长14.2%。样本企业中只有两家亏损,而盈利最高的达2800万元以上

(2)我国仓储业主要特点: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基于仓储业的物流增加值增长较快。配送、包装、组装、现货市场、信息服务、质押监管业务等仓储增值服务都取得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大部分仓储企业的业务形态都实现了综合化,实现了物流增加值的增长;货物吞吐量增长,货物周转速度进一步放慢;能源及重要生产资源仓储设施建设速度加快;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进一步趋于理性,盲目发展物流园区的势头有所遏制;国外基金机构投资中国物流地产,从事物流地产的企业增加,物流地产供给量增加。以普洛斯为代表的物流地产企业发展显著。到目前已有100万平方米库房建成并被客户租用。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丰树集团也在上海、沈阳、天津等地购置了大量物流地产。仲量联行进入中国后,不仅深入研究中国仓储业情况,还协助物流地产商大量收购物流地产;物流金融业务仍然是2006年的焦点,物流金融产品成为几乎所有银行的热点。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质押业务增长高达180%以上,与200多家银行分支机构开展监管业务,监管点多达400多个,质押贷款额超过150亿元。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的该项业务发展速度也很快,三家国有物流公司成为该项业务的第一方阵。

3我国现代仓储业存在的问题

(1)我国仓库资源规模较大,仅流通领域的仓库面积就达3亿多平方米。但我国仓库普遍功能不强,大多只有商品储存功能,很少有物流配送功能,而且分散在各个企业中,仓储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我国仓储企业管理落后,负债率高,税负重;服务功能单一、经营方式陈旧,人员结构及素质不适应仓储业的发展。导致物流效率普遍低下。

(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这些导致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很低。在我国现有的3万家左右仓库中真正实现信息化的还不到5%。

(3)仓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这些都给物流企业的仓储用地,仓储市场秩序与诚信,税负,注册,资金等造成很大的障碍。

4对策

4.1转变观念,引进技术

加强顾客主导化的经营理念,创新服务理念,加大对仓库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库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管理化。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4.2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仓储企业,就要有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从各高等院校引进相关人才,并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等,加大仓储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

4.3调整国家宏观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与实施有利于现代仓储业发展的企业注册、土地征用、税收、交通管理等政策,制订仓库等级、仓储相关设备、仓储安全、仓储作业、仓储服务质量、仓储从业人员资质要求等方面的国家标准,为现代仓储业的发展提供条件与依据。实施国有仓储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支持全国中小型仓储企业建立全国仓储与物流联盟,在市场开发与仓储、中转运输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参考文献

[1]刘敬.走近物流热潮中的仓储业――访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

[2]中国仓储协会.我国仓储业现状的多层面分析与发展现代仓储业应重点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J].中外物流,2006.

[3]姜超峰.解读全国经济普查仓储业数据[J].中国储运,2006

[4]中国仓储协会.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摘要[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

[5]李隽波.我国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6.

[6]洪水坤.解读中国仓储――业务及对策篇[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0):4042.

[7]沈绍基.中国仓储业十大热点问题与十项对策建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6

一、新形势下粮食企业仓储的现状

在粮食流通主体多元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给我们粮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出现了新的情况,在此次清仓查库过程中,有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仓储布局发生了调整。过去在高库存的背景下,存粮点多且分散,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储存在储藏稳定性较差的露天囤中。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基层库点的粮食库存逐年下降,商品流转库存减少,储存周期短,从而逐步形成了以各种性质的储备粮为主,以具有粮食储备功能的库所为中心的储备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2、仓储设施出现了老化。目前使用的仓库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国家粮食体制改革后,由于投入机制的调整,新旧机制的脱节,常年对仓库维护、修理投入不足,不但仓储设施得不到更新,功能得不到提升,甚至对仓房、设备、场地的基本维护都难以得到保障。出现仓储能力下降,实际装载容量减少,储粮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仓储队伍素质总体下降。目前从事仓储防保工作的专业人员偏少,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在中央储备库、代储库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基层站所表现得尤为特出。一些企业把文化素质高,精明强干的防保人员抽调到开拓市场的岗位上去,同时,又难以吸引大专院校的专业人才到专业岗位上,致使防保力量削弱,保粮业务素质下降。

4、仓储防治技术实施不到位。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保粮等新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在长期的粮食仓储防治中建立了一整套的技术规范,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储粮经验。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一些基本的技术措施难以到位,如清洁卫生防治已逐渐被淡化,“三防”设施不齐全,导致防治成本增加,防治效果不佳,在仓储业务素质下降、科学保粮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一些新兴的储粮技术难以实施或滞后。

5、仓储规范化管理受到挑战。粮食仓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从各个环节上看,粮食的库存都涉及到收购、储存、销售。这就要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单一从保管防治的环节来抓仓储技术管理的误区,这样难以克服其它环节所带来的“先天不足”。仅靠防保人员在仓储保管中难以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如:由于市场化后收购主体增加,竞争激烈,农民整理粮食的意识不高,高水份、高杂质粮增多,对安全储粮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对建立健全仓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

在粮食全面市场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粮食储藏与管理工作,使之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粮食产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仅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发展粮食仓储事业尽心尽力,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仓储管理的长效机制,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仓储工作的领导

粮食仓储工作在粮食商品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连接收购、销售、加工的中间环节,对满足军需民食,平抑市场,调齐余缺,保持粮油正常的品质和新鲜度,减缓粮食陈化速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放松了粮油仓储工作,从大的方面讲,长期下去将失去行业优势,导致粮食仓储行业萎缩,从具体方面讲,势必造成制度松驰,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安全储粮事故,不仅会影响粮食的收购、保管和调运任务的完成,而且会使储粮发热、霉变、生虫、降低粮食品质,加速粮食陈化,以及粮油物资、器材、费用损失,浪费严重,从而影响粮食企业的信誉,降低粮食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到粮食企业的生存。

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一定要加强对粮食仓储工作的领导,仓储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一是要健全机构,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要设立相关业务部门和专兼职人员专司粮食仓储工作,认真组织协调,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根据业务量需要,配备好防保人员。二是要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职责,切实做到有粮必有人管,管粮必管安全,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三是各级分管领导要抓保粮制度措施的落实,把措施落到实处。坚持一手抓市场,一手抓仓储,不断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确保库存粮油安全,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才是我们粮食企业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希望所在。

二、创新思路,强化仓储管理工作措施

一是要深入开展“一符四无”粮仓活动。这不仅是仓储工作的职责所在,而且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国家粮油库存的管理,正确理解和执行在变化了的新形势下开展的“一符四无”粮库活动,确保帐实相符,安全储存,继续执行一些行之有效的保管制度和方法,推行规范化管理。努力使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要突出管理重点,特别要加强对各级储备粮油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储备粮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三专”、“四落实”,即:专人管理、专库储存、专帐记载、数量、质量、品种、地点四落实。按规定,标明标志。加强储备粮承储资格的认定工作,一律实行“准入制度”。储备粮代储计划要向具有仓储管理及设施优势的企业倾斜。重视仓储基础信息工作,各单位要及时、准确、认真上报各种仓储报表,为上级领导及时提供信息。

为确保库存粮油安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保粮方针和深入开展“四无粮仓”活动。“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开展“四无粮仓”活动,是我国几十年广大保粮职工在实践经验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开展“四无”活动,是推动粮油保管工作,保持粮油原有品质,减少损失,降低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粮油保管工作中必须深入开展“四无粮仓”活动。市、县粮油仓储管理部门,要以保粮先进单位和储备库为龙头,开展示范活动,带动面上的保粮工作有序进行。“四无粮仓”工作要坚持经常化、持久化,不断巩固和提高质量,“一符四无”粮库比例仍应保持在95%以上。此外要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制,做好“六防”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对过去行之有效的粮性检查制度、分析会、存粮普查,“一符四无”粮仓鉴定等做法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确保存粮安全无事故。

三、加大投入,改善科学保粮基础设施

粮食仓库是储粮的最基础的设施,也是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粮油仓储设施的建设、维修和保养。必须解决好资金投入的问题,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各地的改革中,粮油仓库设施作为国有资产的一部分,相对资产体量较大,在本地区完全进行资产置换,受到经济实力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实现民营化经营。必须要从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可有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实行资产有偿使用,以保持仓储设施有较高的完好率,并逐步改善储粮设施条件,为科学保粮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精细管理,推广先进的科学保粮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是粮食行业实现由传统粮食行业向现代化粮食行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大力强化传统的储粮技术措施,推广先进的储粮技术措施。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以“一符四无”为保粮工作基础,“以防为主,结合防治”为保粮方针,逐步向绿色储藏方向发展。就要严格把好“五关”:

1、把好粮食进出关。严格遵守进出入仓管理制度,不符合标准的粮食不得移库。确保入库粮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安全储存要求,对质量差的粮源,入库前应进行相应处理(如过筛除杂、降水等),达到标准后再进仓储存。

2、把好清洁卫生关。清洁卫生工作既是库区库容的体现,也关系到害虫的蔓延和集聚。对仓外、仓墙、晒场、排水沟要定期消毒,喷洒防虫线。做好库房的关闭,严格进出仓防范制度。

3、把好器具消毒关。在新粮入仓前和粮食倒仓前应对器具及仓房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并要保证有较好的效果。防止器具携带害虫交叉感染,平时各类机械器具也应清理干净,分类存放,定点使用。粮食铺垫、苫盖、装载器具等物品,无论是新购置的还是反复使用的,使用前后和保管中均应做好消毒杀虫工作,切断一切可能传播的途径。

4、把好机械通风关。常规仓储保管中,利用季节温差特点,不同时期采取和制定不同防范措施。冬春季节以通风降温为主,抓住低温干燥、外界虫源少的时机,及时降低粮温;夏秋季应以关闭、保温为主,有效保持粮堆低温环境,延缓粮食陈化。利用自然低温条件,使粮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在仓虫致死温度之下,有效地冻杀害虫。符合“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原则,而且可以减少药剂熏蒸带来的污染。

5、把化学药剂薰蒸关。化学防治仍然是我们粮食仓储工作中最重要、最常用、最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pH3薰蒸操作简单,杀虫效果明显,残留量少,是防治仓虫的主要药剂。化学药剂薰蒸防治的根本原则应是:施药量要充足,施药期间药剂浓度应按要求保持稳定,薰蒸时应参照当时季节、气温并保持足够时间。最主要的是pH3浓度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仓房或粮堆关闭性能良好,并根据粮堆内微气流运动设置投药点位,这样薰蒸毒气才能渗透到粮堆各处,对粮堆粉尘杂质大的部位和粮粒内部也具有较强的渗入态势。在库房粮堆保持足够pH3气体浓度下,尽量延长薰蒸时间,以彻底治虫。另一方面,薰蒸时,只计算粮堆、空间每立方米投置多少药剂来确定用药量,而实际薰蒸中要达到预期效果还应考虑药剂有效含量,药剂存放年限,药力保持情况,库房关闭情况,粮堆、空间温度及粮食水份含量。因此薰蒸投药后应定期用仪器检测药剂浓度,不足时应及时补充。对仓房、粮堆具有一定抗性的多虫种、不同种群,不同虫期可采用多种药剂混合薰蒸的方案。采用多种方法综合防治,因地制宜,选择正确的防治手段,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开展培训,切实加强仓储队伍建设

当前仓储队伍普遍存在保粮力量削弱、职工素质下降、原有储粮知识不能适应粮食储备要求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坚定专业思想。要深入宣传、强化保粮意识,树立保粮出效益的观念。加强事业心,提高工作责任感。要有计划地组织企业保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增加储备粮保管与管理,储备库建设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内容。以适应改革的需要及市场化竞争的需要,逐步实行执业资格制度。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师带徒自学与函授相结合,培训与深造相结合,专题与普及相结合。在改革过程中,按照现代管理的要求,结合定员定岗,要注意保留一定数量的防化、保管骨干队伍,以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各级领导要关心仓储职工的工作、生活,在系统内要形成尊重防保人员工作的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更新观念,发挥粮食仓储服务功能

粮食仓储业是社会大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粮食仓储业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拓宽渠道,开展为社会粮食仓储提供服务。一是随着储备粮体制的改革,新的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我们要利用仓储设施,专人技术人员的优势,拓展储备粮代储业务。二是社会粮食加工企业主体增加,粮食仓储业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们要积极为加工企业开展代保管原粮的业务。三是对闲置的仓房设施,要千方百计盘活资产存量,可以进行跨行业代储或直接出租仓房设施和场地,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六、科学发展,推进粮油仓储信息化进程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7

关键词:库存管理风险控制贸易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库存管理的范畴,除对仓库内存放的货物进行管理以外,还应包括从交货人完成交货义务开始,直至贸易企业完成货权转移之间的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即既包括货物“库存”状态下的管理,又包括货物“在途”状态下的管理。只有将整个库存流程的所有关键节点把控好,才能保证货物安全,达到库存管理的目的。

下面,对仓储外包型贸易企业库存管理的各风险节点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总结出该类型企业对商品库存风险的管理策略。

1设置独立的库管岗位

岗位设置是库存管理的根基。如果业务人员的岗位职责贯通整个贸易流程,将不利于企业对业务员私自收发货物等问题进行监管,可能会造成不能及时认定库存风险,甚至根本无法发现库存风险。所以,岗位设置对库存管理起到根基作用。

从整个贸易业务流程来看,库存管理应是独立于采购和销售的业务环节;从岗位设置来看,库存管理应单独设置“”岗位,区别于前台的采购和销售岗位以及后台的结算岗位,规模较大的企业可单独设立物流管理部门;从人员来看,应对库存管理人员与采购和销售人员采取严格的分离制度。

库存管理岗位的职责范畴可由企业自行规定,但原则上应包括货物到港至货物发出之间的整个过程。设立了物流管理部门的国际贸易企业,其职责还应包括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仓储地点的选择与管理,收发货流程的执行,货物保险与货物安全的管理。

实行库存管理岗位独立制度,可使企业的采购和销售岗位与仓库管理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的作用,使库存管理的其他内容在制度上存有实施的保证。

2签订要素完整的仓储协议

与仓库产权单位签订仓储协议,是规避库存风险的保障,也是维护企业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签署仓储协议这样一件看似在库存管理中显而易见需要关注的事情,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其实经常会出现瑕疵。例如,有些企业在签订协议时未规定合约的有效期;未规定仲裁的地点和机构;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清稀,或对违约行为未规定承担后果的方式;合同规定“签字盖章生效”的,只在合同上体现其一;合同期满后未及时续约或移库,造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空档期。

对于仓储协议的签订,除需注意避免以上提到的一些问题以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审查合同缔约方(乙方)是否为法人单位。在签订合约之前,应严格审核对方的企业资质,如对方为某公司分支机构的(即非法人单位),则需其出具其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上级单位的签约授权书。

(2)认真审查合同要素是否完整。除合同普遍需要包含的要素外,仓储协议中还应规定仓储货物名称、仓库服务项目、对应收费标准、特殊存放条件等,大宗散货仓储合同还应写明损耗比率;合同附件应包括企业发货通知书样本、发货通知书发货人及审核人的签名预留印鉴、预留传真号及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

3规范收发货文件和手续

在货物入库和出库环节,贸易企业应与仓库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在入库环节,货物入库后,应规定仓库向贸易企业提供准确的入库通知单或入库磅单,作为入库数量的依据;发货时,应规定仓库只接受双方约定样式的发货通知单及预留发货人和审核人签字作为通知发货的唯一凭证,在货物发出后,应向贸易企业反馈实际发货数量。以上二者可作为货物出库的依据。

规范好收发货文件和手续对库存管理十分重要。把好入库和出库两个关键节点的操作流程,对贸易企业避免人为造成的存货损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做好仓储地点的考察工作

对拟作为企业货物仓储地点的仓库,应进行详尽的考察。这是贸易企业把控存货风险的第一道关卡。除考虑仓储成本外,在仓储安全方面,贸易企业应仔细进行考察,只有产权清晰、货物保险有所覆盖、仓储设施完备、管理制度严谨、周边环境安全的仓库,才能有效保障货物安全。

对仓储企业的考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考察仓库资质是否完备。贸易企业应考察仓库产权单位是否具有货物仓储的经营资格,其注册资本是否雄厚。如果是货代公司为贸易企业提供仓储服务的,应审查其与仓库产权单位的仓储协议是否有效。

(2)应考察仓库是否购买货物保险。一般情况下,仓储单位都会对仓库设施进行投保,但贸易企业应着重考察其是否购买货物保险,具体保额是多少,是否能覆盖贸易企业存放货物的货值。签订仓储协议、审查仓库注册资本,都是法律意义上的保障。但另一方面,法律判决执行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所以购买货物保险是把控企业经济损失的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仓库未对存储货物进行投保,贸易企业应自行考虑购买货物保险。

(3)仓库的消防和安全措施是否完备。应考察仓库设施的主体结构是否易燃,电路是否设计规范,照明设施是否防爆,仓库内存放的其他货物是否为可燃或易燃物品,仓库烟火探测设施和喷淋设施是否完备,仓库管理制度是否规定每天定期进行巡查,仓库防盗措施是否完备,仓库报警设施是否有效等等。

(4)考察仓库周边环境是否安全。贸易企业应调查了解仓库周边是否存在影响存货安全的因素;仓库内是否存在混放货物的现象,如有,则需考察混放货物是否有异味或可易使本企业货物毁坏变质的特性;仓库设施本身是否利于存储货物的性状保持稳定。

(5)仓库管理制度是否严格。贸易企业选择存放货物的仓库应在入库、码放、出库等环节执行严格的操作流程,以保证货物的数量准确,避免混发、错发货物。

5关键操作节点派人员赴现场监管

在入库及发货环节,贸易企业应派业务人员赴现场进行监管,保证入库及时、入库数量准确、发货数量不违背发货通知单的规定、发送散装货物时的货物挑选过程符合正常业务惯例。

如果贸易企业收发货频繁,且没有能力派业务人员赴现场监管的,应在货物入库环节和大宗发货环节委托第三方监管机构代为监管。

6建立库存台账核对制度

贸易企业的库存管理人员应建立库存管理台账,并定期与仓库核对库存明细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库存数量的异常情况,核查差异原因,避免库存数量方面出现更大的漏洞,及时控制库存损失规模。

7做好对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管理

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指为贸易企业提供报关报检、货物运输和仓储等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在贸易企业的业务操作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报关物流服务行业费用标准不统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商品各有侧重,且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在报关环节的差错将直接影响贸易企业的海关信用评级。所以,须对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保证货物通关顺利、货物码头卸载高效、运输和仓储安全,对贸易企业库存管理起到保障作用。

审核保管物流服务供应商,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有实力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可以保证在货物出现问题的时候,对贸易企业具有一定的赔付能力,减少贸易企业的经济损失。

(2)选择擅长所需商品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贸易企业应了解各货代公司的业务侧重点,区分货物种类、运输方式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对于需要办理退税申请和法定商检的商品,则更需要委托具有足够相关经验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合作。

(3)避免选择经营同类商品贸易业务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如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实际经营与贸易企业相关的同类商品贸易业务,则可能存在货物被私自转卖的风险,应予以避免。

(4)注意对运输环节货物保险的覆盖。在运输环节,货物容易产生各类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货物灭失和变质的风险。贸易企业应在库存管理过程中,注意在途状态环节的货物安全把控工作,如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未对相关环节状态下的货物进行投保,则贸易企业应考虑自行购买保险。

(5)警惕业务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业务过程中所处的角色。进口业务过程中,委托方经常会像贸易企业推荐报关报检和仓储环节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这时,要警惕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委托方勾结的情况,最好采取先收货款、再放单据的模式,以保证贸易企业对货权的把控。

8建立定期库存盘点制度

贸易企业应通过非业务和仓储的第三方内部人员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加强库存管理考核。贸易企业的库存盘点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对库存账目的核对工作。在库存盘点过程中,应将业务库存台账分别与仓库业务台账和财务账面库存情况进行核对,找出差异原因。

(2)进行实地盘点工作。对仓库内的货物情况进行清点,核对库存台账与实际库存数量是否一致。在进行实地盘点时,应保证盘点比例不低于库存总额的70%,以达到足够的抽样水平。

(3)对库存管理情况进行考察。在库存盘点过程中,应对仓库设施情况、仓库管理情况、公司库存管理人员与仓储单位之间的收发货流程执行情况、货物保险覆盖情况、仓储协议情况等内容进行核查,判断公司库存管理是否达到制度要求。

通过库存盘点工作,不仅可以使公司更加了解存货的实际状态,更能督促仓储企业做好对公司库存商品安全的保护工作,监督库存管理人员的制度执行情况,对公司的库存管理起到定期体检的作用。

通过以上各个库存管理风险点的把控,可使公司库存管理工作做到细致、可靠、合理。总结来说,仓储外包型的贸易公司在库存管理中应做到“把握好三条主线,控制好一个关键”,即对文件单据线、流程执行线和监督机制线的把握,确保管理渗入每个关键节点,达到闭环管理的效果;控制好的关键,就是确保制度有效执行,强化相关岗位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相关岗位人员的责任心,使库存管理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芳.企业库存管理及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2009(9).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8

【关键词】闯关教学模式;仓储管理;教学过程

市场经济背景下,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为主旨。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教育者认识到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教育领域的巨大价值,并由此催生了闯关教学模式。本文旨在研究闯关教学模式在《仓储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借鉴。

1闯关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教师循序渐进的集中授课,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1],在师生互动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方面收效甚微。闯关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完整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段并根据难易程度设计不同的关卡[2]。学习者以各自面临的关卡为主要目标进行闯关,并将闯关结果作为对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3]。

2《仓储管理》课程游戏闯关教学设计方案

2.1学习主体特征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7-21岁之间,大多是高中毕业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好表现、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游戏闯关教学模式正好契合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从而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职业学院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在理性思维上略显不足,但是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游戏闯关教学模式正好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这一认知心理顺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2.2教学内容分析

《仓储管理》课程闯关教学法采用的是游戏小任务的形式,其中的每一个关卡都针对课程内容的知识点,通过学生闯关的模式引领学生进行仓储管理知识的主动建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获取能力。例如,仓储管理部分的关卡设计为:第一关,aBC分类法的内涵,能够说出aBC分类法的基本程序;第二关,安全库存的含义,能够分析和计算安全库存;第三关,定期订货法的含义和原则以及应用范围。

2.3学习活动主题的确定

《仓储管理》课程闯关教学法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也就是课程的内容知识掌握以及各种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建构均需要通过闯关游戏这一载体实现。在闯关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极具趣味化的游戏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仓储管理领域的各项专业技能以及操作要点和方法。这种以游戏为载体,通过游戏闯关的模式实现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学校的考试,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以游戏关卡任务为载体的新型项目教学法。因此,闯关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一种集趣味性和考核要求为一体的项目教学,学生可以通过闯关游戏这一感兴趣的学习形式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2.4教学目标的拟定

闯关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将《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每课时的闯关考核目标以及游戏的趣味性进行巧妙融合,以达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性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游戏闯关教学方式的引领,以相关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游戏关卡的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则在强烈的闯关欲望的支撑下,通过自主学习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的运用,实现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的学习目的,从而通过特殊的实践活动形式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4]。

2.5自主学习策略的选择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学习策略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具体学习方法,从而使学习者明白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问题。因此,好的学习策略可以有效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仓储管理》课程闯关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闯过提前预定的一个个关卡,同时完成每个关卡所对应的具体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获取新知识、消化新知识,并能够在实际背景下运用新知识。通过个人独立或小组协作的方式闯关晋级,从而实现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查缺补漏和不断调整,实现知识的建构、深化和升华。

2.6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是闯关式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学习资源设计和呈现方式,对引领学生进行新知识学习,提高闯关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对《仓储管理》课程而言,闯关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知识加油站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知识加油站中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闯关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料,涵盖了教学课件、案例。参考书目、网络链接、操作视频等,在资源的形式上不仅包括传统的书籍等纸质资源,还包括内容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以闯关学习需要进行整合,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利用。

2.7学习活动设计

在《仓储管理》课程闯关教学模式下,学习者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者,还是其内在意义的建构者。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习者均处于主体地位。对具体的游戏关卡而言,其承载的知识点不同,所采取的闯关形式和对应的学习活动也不同。因此,《仓储管理》课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情况进行关卡设计,并以此引领整体的学习活动。在具体的闯关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闯关的过程和步骤,并为学生解释怎样通过运用知识加油站和通过自身努力快速闯关成功。由于闯关教学模式下的关卡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每一关的任务设计都要综合考虑趣味性、层次性、操作性以及适当性。

3《仓储管理》课程游戏闯关教学过程分析

3.1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在《仓储管理》课程闯关教学模式下,首先应该将全班学生进行适当分组,分组的原则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各个小组之间水平相差不大,否则就失去了的竞争的环境和作用。对小组内部而言,某一个学生升级过快并没有实际价值,并不能带动整个小组获得优胜。因此,学生即是单独闯关的个体,同时又要照顾整个小组的情况。只有当本小组的所有学生顺利突破难关,这个小组才是最佳闯关小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建构和培育。对《仓储管理》课程而言,这是一门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有高低和难易之分。例如,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多样,有许多值得亲自试验和探究的东西,也有需要挑战和创新的领域。将上述内容融合进游戏的关卡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2教学过程结构

《仓储管理》课程闯关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结构在于对游戏关卡的精心设计,其中的每一个关卡都要体现吸引学生参与的趣味性,能让学生基于浓厚的兴趣而进行闯关探索。在闯关晋级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体验和成就感,进而不断激发其潜在的好奇心、自信心和求知欲望,逐渐步入闯关与学习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轨道,不断提升学生的新知建构和应用能力。因此,闯关教学模式下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结构上有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以解决问题和完成闯关任务为主的互动式学习活动。正因为如此,《仓储管理》课程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设置关卡,根据教学内容逐渐提升难度,引导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

4结语

闯关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电子游戏心理吸引力的理念形成的新型教学方式,旨在通过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鉴于《仓储管理》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十分适合应用闯关式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和问题,经验显示,利用分组教学法可以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但是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仍待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当然,闯关教学模式虽然秉承学生自主的基本原则,但是并不能降低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游戏关卡要精心设计,不能仅为吸引学生而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反而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秋琴,刘苗苗,叶文通.模拟电子技术闯关式教学实践心得[J].时代农机,2017.

[2]王红玲,郑纲.闯关式教学模式在aSp.net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

[4]陈军向.闯关式职业英语技能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6):14-17.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9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经济新常态;全面振兴;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5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38-0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辽宁省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凸显,传统优势产业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缺少新动力支撑,经济增速持续下滑,2013-201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8.7%、5.8%、3.0%。破解辽宁经济困境必须培育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现代物流业是集交通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货代、信息等多种相关行业为一体的服务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都有密切联系,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今年4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以生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物流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作为生产业,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促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实现辽宁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是辽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优化产业结构、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创新产业运行模式、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物流业,为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对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辽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良好,物流规模不断壮大

“十二五”期间,辽宁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物流节点城市依托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不断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物流总量不断扩大,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发展条件持续改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辽宁虽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物流产业基础,但与当前全面振兴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与中东部地区发达省份相比,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受2014年以来经济低迷的影响,辽宁物流业近期总体增长乏力。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快递业长期保持高速增长。辽宁省物流总量发展情况和物流基础设施情况具体见表1和表2。

(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对外贸易通道拓宽

辽宁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省内各物流节点城市全方位拓宽对外贸易通道,开展了“辽满欧”、“辽蒙欧”和“辽海欧”大通道建设。2015年辽宁与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依托东北资源优势共建陆海铁联运的“辽满欧”大通道,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通道以大连、营口为起点,途经满洲里到达俄罗斯乃至欧洲各地。截至2015年10月,大连港去往满洲里方向的去程班列运量,逆势增长76%,回程班列运量增幅达到了500%。2015年11月,大连港集团与德国国家铁路公司共同签署了中欧班列合作协议。自2014年下半年起,丹东港已经开通经阿尔山、满洲里及毕其格图口岸至蒙古、直至欧洲的“辽蒙欧”大通道。“辽海欧”通道以大连港为起点,至白令海峡向西航行到达欧洲各港口,该通道也在积极规划建设中。

在中韩自贸协定生效的政策背景下,营口规划建设中韩自贸示范区。韩国商品城一期2015年9月开业后,已有70多家韩国商社进驻。丹东港依托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利用“一带一路”北方起点的地理位置优势,主动强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往来合作。沈阳国际物流港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优秀物流园区,在此基础上,2016年1月,由沈阳市政府与营口港联合成立沈阳港集团,集团涵盖了营口港、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沈阳机场集团四大物流服务商。

(三)电商物流发展迅速

随着“互联网+”与市场各个领域的融合,电子商务以成本低、不受空间约束等优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线上交易已经成为现代主流商业模式之一,各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开展电子商务。电商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带动了运输、仓储、商贸、供销、邮政、快递等各个行业。以快递业为例,2016年3月,辽宁省同城快递和异地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都呈高速增长态势(见表3)。今年,大连依托区位、产业、贸易、港口等优势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未来辽宁省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二、辽宁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物流业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物流业是跨行业跨地区的产业系统,系统内部各功能要素、物流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和协调发展,直接影响物流业整体运行的效率。物流各功能要素和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依赖于物流器具、设施设备、操作流程的标准化。目前我省物流地方标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已经制定的标准大多为推荐标准,在推行方面力度不强,企业配合意愿不高。此外,企业间信息系统对接尚未普及。物流各功能要素的协调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整体科学规划,不受重视。发展缓慢的物流子行业必然会带来木桶短板效应严重制约整体产业的发展。辽宁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不高,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整体发展与南方省份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辽宁物流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根据《2014年辽宁统计年鉴》,辽宁2013年仓储企业、航空运输企业和管道运输企业总体是处于亏损状态的。

(二)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现有大量物流资源无法满足现代产业的高端物流服务需求,现代物流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与传统物流资源闲置问题并存。以仓储业为例,通用仓储设施面积8.6亿平方米,折合人均面积0.66平方米,但其中大部分为老旧仓库,不能满足现代产业物资存储需求,高标准仓储设施则十分短缺,仅2000万平方米,只占总体的2%左右。物流业急需通过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创新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高端物流服务转型,以支撑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缓慢

目前,辽宁省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物流网络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竞争力薄弱;很多企业是从传统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发展起来的,企业服务功能仍然单一,主要提供低端的物流服务,难以提供集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要素为一体的系统;企业物流技术与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水平较低,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不多,市场集中度低,企业利润微薄。根据《2014年辽宁统计年鉴》,辽宁2013年有仓储企业254家,装卸搬运和运输企业335家,各类运输企业1361家,虽然辽宁物流企业数量很大,但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遴选的“2015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中,却没有一家是辽宁的本土企业。

三、辽宁现代物流业发展思路

(一)加强政府对区域物流的统一科学规划

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社会物流大系统的整体优化,政府的宏观统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1)物流硬件设施的规划,如公路、港口、货站、机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重要设施的建设以及城乡物流网络体系的完善;(2)物流软件的规划,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物流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多式联运的配套设计。规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辽宁的区域优势、地理条件、产业状况等省情,吸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重点企业专家进行论证,充分利用智库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

(二)推动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

基于辽宁大部分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现实情况,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首先树立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转变企业原有仅依靠传统单一的服务的经营模式,引导企业开发增值服务项目,为大中型生产性企业提供整套的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其次,政府应将国内外企业引进和本土重点企业培育并举,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辽宁,鼓励其与本土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出台产业扶植政策,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储运、商贸物流等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物流企业,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再次,引导企业应用“互联网+物流”、云计算、物联网、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FiD(无线射频识别)、eDi(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现有运输、仓储、货代、外贸和批发企业的转型升级。最后应鼓励物流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开展如生鲜冷链、汽车物流、零担运输、物流金融、商贸物流等特色化经营,避免同质性低端市场的恶性竞争。

(三)引导企业物流技术创新、服务创新

制定智慧物流规划,鼓励物流企业开展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引导企业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智能仓储、配送、运输的发展。积极推广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带板运输等现代物流业组织方式,推动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鼓励企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提供高端增值服务,开展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打造物流品牌。如依托辽宁装备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基础,引导企业研制和使用重型运输车辆、大型吊装设备以及仓库自动化设备等物流装备。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能有效推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制定和实施行业标准并及时向政府反映企业的利益诉求。2013年,辽宁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之后陆续制定了《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等地方物流行业标准,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未来应在物流标准化建设、物流技术推广、地方物流行业统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企业资质认证等方面进一步充分发挥联合会特有的积极作用。为此,政府要加大对行业协会的支持力度,协会要走进企业,为企业服务,为此提升协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参考文献:

仓储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篇10

关键词:国有外贸公司;进口业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99-02

一、问题的提出

进口业务是外贸公司经常业务之一,外贸公司接受货物实际进口人的委托,与外商签订进口采购合同,并承担对外付款、货物进口报关、提货、运输、仓储等环节义务的业务。

在进口业务中,外贸公司面临着一旦经营不慎,很容易损失惨重,甚至破产。a公司是一家国有进出口企业,销售收入是对该企业负责人经营考核指标之一。a公司为了追求规模,制定了年度过100亿元销售计划,主要是通过进口业务来完成销售收入指标。a公司为了完成销售,为民营企业B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开出大量远期信用证。然而时隔不久进口大宗商品物资价格的大幅跳水,B公司一方面声称放弃货物和已交纳的保证金,拒不赎单,另外一方面与仓库合谋串通提走货物并将销售款转移,而a公司必须履行对外商付款,损失惨重。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导致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剧烈,更为严重的事,国内为了遏制通货膨胀,而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一些委托方容易违约。如果外贸公司为国有企业,将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这里分析了进口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

二、进口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客户资信调查,委托方资信差,且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发生损失受托方很难追偿。进口业务中通常情况是:委托方注册资本小,资金实力弱,拥有国外卖家,熟悉国内销售市场;受托方拥有国有企业背景和银行大额授信,但缺乏对进口的风险认识,基本不具有相关产品的国内销售市场和人员,一味地为了追求销售规模而盲目从事进口业务,收取报酬仅是进口货款1‰(大宗商品物资只收取0.8‰)的手续费。合同签订前,缺乏客户资信调查和评审环节,仅凭委托方提供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就开展合作。某委托方仅靠两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净资产为零的公司却套取了多家外贸公司十几亿元的货物和款项。当出现损失委托方时,才发现有的委托方实际上早已资不抵债。由于委托方根本无力偿还货款,即使采取法律诉讼也很难追偿。

2、合同风险防范不到位,业务员与委托方串通提货,防控监督不力。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合同的洽谈和审批均由业务部门负责,货权转移审批集中在业务部门,缺少资金到账和签盖出仓单等财务控制环节,未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分设审核和监督。合同从签订到履行过程均未见财务、内审或者法律等管理部门参与审核和监督执行。合同缺少权益保障措施,没有约定在哪些条件下,受托方有权处置货物。当货物大幅贬值时,委托方无力付款或者放弃货物时,受托方束手无策,导致损失只能由受托方承担。业务员和委托方存在着串通合谋,在不收取货款的情况下就签发货物出仓通知单发货。财务人员不去仓库盘点,完全信任委托方提供的存货报表数据。某公司的内审人员发现货物丢失后,完全不讲职业道德,只是要求委托方和仓库按照原有数据在相关存货报表上盖章确认,来共同欺骗公司管理层,存在货物长期账实不符的情况。

3、进口业务变相成为融资业务。签订合同后,委托方通常向受托方交纳10%的开证保证金,而受托方要向外商开出全额远期不可撤销的L/C。外贸公司收取了10%的货款,却承担全部付款义务,以及合同履约、报关进口、安全运输存储、货值贬值等一系列风险,甚至会陷入法律诉讼的被动局面。一旦货物价格大幅下跌,特别是跌价损失远远大于委托方交纳的保证金时,委托方看到市场价格短期回调无望就拒绝付款提货。在这种情况下,受托方即使收不到委托方的货款也必须对外履行全额付款义务。公司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对于委托方已经出现拖欠大额货款的情况下,受托方仍在继续为委托方开证和垫付货款。委托方不按照合同进度付款,却仍能继续提取大量货物对外抛售,最终造成受托方大额损失。

4、报关行和仓储的潜在风险。进口业务中,报关行和仓库的选择至关重要。大部分仓库地点和货物保管人都是由委托方指定或者介绍给受托方选择,有的仓库所有人与仓库使用人(即货物保管人)之间是租赁关系,且双方注册资本小,即使发现货物被盗,受托方也无法追偿。委托方往往利用受托方、报关行和仓库的疏忽从中渔利,例如利用自己控制的仓库把货提走,或与仓库共同串谋把货借走,并向货物保管人签发承担一切风险的声明,或者干脆直接从报关行手中接货等。由于受托方根本不了解报关行和仓库的实力和背景,也给业务带来了较大的风险隐患。

三、治理措施

1、牢固树立正确的经营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经营发展理念是实现企业安全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确保业务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充分了解客户,熟悉市场和产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并将风险设定在企业自身可控范围之内,不片面追求“做大做强”,以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员风险防控是建立防控体系的重中之重。首先是领导要重视建立人员防控体系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第一要素。其次是严格筛选和培养一支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队伍,避免盲目引进那些不断跳槽的业务员。在进出口贸易工作中,业务员是实现销售收入的主力军,同时又是外贸战线最大的流动大军。有的业务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从内控制度执行较好的公司跳槽到内控执行较差的公司,在自己获得实惠的同时把风险全部转嫁给了公司。再次是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