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9:15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1

关键词:学校教育;体育;层次

长期以来,如何在学校教育目标中摆正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技术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迫切需要从时代的高度对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的相互关系作一个教育哲学层次的深入研究。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制订学校体育方针的重要理论依据,是确定课程改革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此,如何理解与处理好体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社会、学校对体育工作的具体态度,而且还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改革。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谈谈应该如何理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与关系问题。

1 教育的构成

这里的教育构成通常是指教育目标中所包含的德、智、体、美、劳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现代,随着社会生活和人生需求复杂化及教育技术的进步,教育领域日趋拓宽,过去的那种过分倾斜一育或二育的现象早已不合时宜了,现代的教育即使涵盖德、智、体、美、劳仍然不意味着把应实施的教育包容在内。此外还有各育交叉衍生的,如心理卫生、青春期咨询与指导,以及作为各育共同基础的劳动教育等。因此,当前我们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目标中德、智、体、美、劳五育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从三个层次看“五育”的相互关系

当前,对“五育”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十分模糊,基本上有两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其一是把教育目标中的理论分类与课程设置的学科分类混淆起来,并由此将“五育”与学科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数学、物理、语言等是智育,思想品德、党团员活动是德育,音美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这种把“五育”分割开来的错误根源在于把理论思维中的抽象范畴实体化了;其二是把“五育”并列起来,同时也就是割裂开来。“五育”是对教育目标进行理论研究时的科学抽象,因而不能并列地阐述“五育”的关系。那么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告诉我们,只有在从抽象到思维中的具体综合过程中,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五育”的关系。尤其是需要指出“五育”不属于同一层次,而分别属于心理发展、身心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三个不同的抽象层次。后一层次内包含了前一层次的内容,又综合了本层次的新内容。

遵循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理论方法论,可以看到,教育目标的第一层是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抽象层次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智育、德育和美育。当把心理发育的目标同其生理基础联系在一起考察时,就进入了教育目标的第二层次,这就是体育。与前二个层次的教育目标相比较,更具体、更现实,不仅是前四育的综合,而且是将前四育中培养、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在个体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的最基本的劳动技术教育就是第三层次。本文在此主要是要简单阐述一下教育目标的第二层次,剖析一下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的相互关系。

3 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新思维

从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层次上提出的第二目标和任务,比前一层次具体化了。在心理发展的抽象层次上,生理发展暂时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因此从理论研究的逻辑要求来看,把体育与前三育并列起来显然是不科学的。当理论研究从抽象走向思维中的具体,从对心理发展的抽象分析进入对身心发展的综合研究时,体育的位置便出现了,体育与前三育的关系也就清楚了。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脱离生理发展谈心理发展,这是理论研究中的一种科学抽象;而在现实教育中,必须把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忽视甚至损害生理健康的知识传授和训练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反之,不注重心理素质而孤立发展体质、体力和身体技能的体育也同样是片面的。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对体育的传统理解和解释必须扩展。现代学校体

转贴于育的内涵是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体育不仅内在地包含着德、智、美三育,而且从体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来看,应该是营养、保健、身体技能、技巧和身心健康发育这四方面的有机统一。身体活动对大脑和心理发展的影响,这是当代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揭示了身心发展的内在统一与不可分割性,并提出一系列通过身体活动来开发智力的新途径。这些阐述发展体育与智育的新见解和新成果应该成为体育教师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的研究课题。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当前学校体育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体育是培养个体意志极为有效的手段,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合作意识,并能求得二者内在的统一;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胜利者的良好心态,而且能锻炼对竞争失败后果的承受力;体育能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对规范的服从和在客观规范的制约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品质。这一切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是现代人和未来人所不可缺少的身心素质。

体育与美育同样密切相关,人体健美是现代人审美追求的主要内容,而体育显然是塑造内在的心灵美。勇敢、坚韧、礼貌、克制、协作等高尚情操和良好心态,不仅具有道德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所有这一切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在学校体育中不应属于副产品,而应作为与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技巧同样重要的主产品。

从以上对体育与智、德、美三育内在联系的剖析中不难看出,体育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之基础和重要途径。用这样的观念和眼光来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模式,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明确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我们树立未来的体育价值观,并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认识理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4 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的新观念

从对体育与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到,他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又分属不同层次,体育还担负着前三育所没有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制订当前与未来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分类时,必须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体育观,认清体育在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按照未来社会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终身体育的原则调整当前体育的目标模式,并将其与各科教育目标及课内外教育目标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教育。未来的学校体育的功能除了它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外,还应在保障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和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有,学校体育应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校内外建立一套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生活,为全面改善和提高我国新一代的国民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医学教育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17-03

21世纪的发展呈现一个高度信息化的趋势,各国面临一个既相互竞争又互相合作的新环境。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劳动方式的不断变化,大量自动化机械的使用和监控、键盘类工作比例的加大,使工作人员的全身活动减少,工作性质简单而单调,日益便利的交通,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在这个大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对21世纪的人才教育培养都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都对教育改革做出了相应的重大决策,以面对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体育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为了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作为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体育教学改革效果的好坏是医学教育改革能够顺利、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而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等运动医学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学改革与医学教育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应引起各级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1培养医学意识与体育意识

俗语曰,“生命在于运动”,可见,体育与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高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系统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只有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自觉、持久地进行体育锻炼,引导他们认识到健康的体魄不仅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也是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保障。故此,应加强对体育院校学生运动医学的理论教育,研究常见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伤病后的训练及常见病的体育康复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措施和伤病康复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和促进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及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医学院校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比较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用医学知识来解决体育问题,这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也能够引导学生从医学角度去了解体育的真谛和价值。此外,结合阳光体育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在全国的实施,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在校园营造一种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体育环境和风气,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良好的生活观和体育运动观,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2体育与医学中理论与技能相结合

体育和医学不仅是简单的教学或比赛和肤浅的生理指标,它们更是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医学在体育中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及卫生学、保健学和有关临床医学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为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与医务监督和指导;而医学院校的学生有着丰富的专业医学理论知识,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体育运动中的很多理论知识是以医学知识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很快地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课教学中将康复体育作为重点,使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不仅能为病人药物治疗,而且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治疗。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且对某些医学上难以治愈的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由此可见,掌握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对将来的医务工作是很重要的。

3终身体育的培养理念

树立良好的生活观,将有效引领我们驶入积极向上的生命轨迹,而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观,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勇往充前、顽强奋斗的精神,这将点燃我们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向以学生可以终身锻炼的教学方向发展,对于铅球、标枪、艺术体操、骑马、跑步等平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运动或者大家都会的本能运动在理论课中做以简单的讲解,有着基本的了解即可。而对与有着广泛的群众热爱基础,又有可实现运动场地的运动或者实用性运动,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太极拳等在技能课中培养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毕业后既懂得规则又有一定运动技巧且有运动场地的技能可以锻炼身体。

4现代体育的健康观培养

重视体育保健学教育,使学生能对健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问题,为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健康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展至涵盖人的所有基本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至少可以分为7大类:(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环境;(3)健康的发育状态;(4)个人的生活方式;(5)个人的能力和支持;(6)人类生物学和遗传;(7)卫生服务。而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与人的发展、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现代体育必须与社会大系统同步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目标,以人类健康作为其发展的终极目的。

5结合医学与体育知识进行医疗体育教学以适应未来需要

医疗体育,又称康复体育,它在2l世纪越来越受到重视,是运动医学的一部分,是指病患者为了配合治愈某些疾病而进行的身体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战争创伤、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生活中意外事故等引起的运动器官伤残都需要进行运动器官的体疗康复,以及骨关节病、身体发育畸形、偏瘫、截瘫、外周神经损伤等运动器官功能障碍的康复等。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有关体育医疗保健知识的学习。如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导引养生功、健身气功等,一般采用动作轻缓、运动负荷较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按摩、保健操等。为提高康复效果、缩短疗程而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在医生指导下,按运动处方进行定量锻炼。医疗体育不仅治疗疾病,同时还能促进各种脏器机能的恢复,既对全身有积极影响,又对局部器官产生强有力的作用。医学界把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为体育疗法。这些内容是学生在医学专业课上学不到的,为适应未来医学工作的需要,必须利用体育教学进行学习。

6因学施教。采用不同授课形式

对一年级新生仍以教学班的形式授课,这主要因为学生在入学前各中学开展体育教学的情况不同,造成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同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采用这种授课形式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为以后选修课打基础。

高年级上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水平选择上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选择一至二种体育项目,为将来锻炼打下基础。

7结论

体育学院加强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是保证学校体育能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教会学生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损伤、防止伤口感染、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的治疗创造条件。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3

1.替代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或借助媒体自主学习方式要取代或部分取代常规的学校教育。这种观念或思潮在当代教育发展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当年电视出现后,就有人就指望用电视教育取代学校教育,学生待在家中就可以看电视学习,试图以此根除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病。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学校教育并没有因之而消失;后来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几乎同样的思潮又浮现了,试图以分布式学习和远程协作替代课堂教学,试图用网络学习替代学校教育,学生在家中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无须到学校上课等等。

不容否认,常规的学校教育有着种种弊病,正因为这些弊病的存在,才形成了推动教育改革的动力。但是,简单地以远程教育或借助媒体自学的方式去取代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则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远程教育自身也有弊病,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把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看作替代关系是过于激进和幼稚了,把两种教育形态当作相互对立、并加以取代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令人深思的是:每当一个新的信息工具面世后,就有类似的“替代论”出现。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工具至上”的理念在作祟;二是对学校或教育的最基本职能存在着误解。

2.并行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是两种互不干涉的教育体系或教育形态,它们可以并行发展。持该论点的学者们认为,远程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是教育形态的一次巨大的变革。因此,远程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和潜力,完全可以独立存在,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这种观点就为那些独立于常规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组织,如英国的开放大学、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等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是在办学体制或机构组织的层面上分析远程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试图从理论上论证独立存在的远程教育机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认为,远程教育机构或远程教育体制的出现,是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环境制约的产物,也是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反映,带有自己国家的特色。无论它与常规学校教育存在着并行关系,还是发展成其他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具体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对远程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急需大量人才,而常规的学校教育又一时无法满足需求的形势下孕育而生的。它不仅独立于普通高等院校之外,而且像政府部门的组织体系那样,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都建立了相应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机构。这种教育体制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条件,可以有效地组织、实施和管理教育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无庸讳言,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本身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常规的学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近些年来,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不断地遇到危机和挑战,与危机和挑战的斗争,其实就是与计划经济色彩的办学体制和观念的斗争。所以,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变化了的外在社会环境。

不难看出,“并行关系”观点的出现有着教育管理体系或办学体制的背景。若以这种管理体制为背景形成相关的理论研究或学科体系,难免带有外在的“行政管理”划分的色彩。那么,远程教育的研究就失去了对其自身发展最自然的探索;在这种观点支配下的远程教育的学术研究就被框定在某种“行政隶属”关系的范围内,而不是在整个教育的大背景下的研究,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结论就值得商榷了。

3.融合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是一种融合的关系。认为当今远程教育与学校的面授教育这两种形式正在日益趋同,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澳大利亚学者史密斯等人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有应用教育科学的普遍概念和原理才能解释远程教育和学习。远程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与传统的学校教育重新归并和统一。的确,远程教育和常规的学校教育在实际活动中也在相互靠近,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如在教学的层面上,远程教育有课堂面授的教育活动,而常规的学校课堂教学也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在超越课堂空间的范围上进行教学,越来越倾向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在教育组织形态上,越来越多常规的学校教育机构创办了远程教育,如某某大学的远程教育学院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远程教育机构也建设了校园和课堂,加强了课堂面授的教学形式。我国目前就面临着这种远程教育的发展形势。

“融合关系”的观点,揭示了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的共性,指出了它们在发展中的共有的做法或趋势。但是,两种教育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抹去它们之间的区别。远程教育毕竟是以远程的教育活动为主,有着远程教育特有的规律,不能因有课堂的面授而否定它的特色和规律。否则就不是远程教育。同样,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也不能因有自主学习和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就忽视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否定课堂教学的特有规律。两者的特定规律是不同的。当然,“融合关系”的观点要比“替代关系”和“并行关系”更进一步,更加接近对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关系的揭示。

4.互补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之间,既不是取代的关系,也不是并行关系或融合关系,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互补关系主要强调两种教育形态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各有特点和分工,从整体的教育发展上看,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从整个教育发展的角度看(不是局部的),远程教育的出现,丰富了实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教育的途径多元化了,使得教育制度或体制也多样化了。虽然,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远程教育的出现,突破了单一的校园围墙式的教育体系。同时,它与常规的学校教育一起承担着全民教育的任务。所以,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并行关系,更不是相互“合并”的融合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的关系。

严格地说,远程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从远程教育的最初形态——函授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它们一直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们因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全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要求而出现,也因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而发展,更因现代视听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而有了自己的特色。正是因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使得“学校”这个传统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层意义上看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它们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关系,在事业发展上是融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基更。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4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变革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国人视野,与之相关联的素质教育也逐渐在高校推广开来。大学素质教育定位于文化素质培养基础上,并结合教育改革得到深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改革的力度与改革范围与素质教育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素质教育理念发生深刻变革

上世纪九零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理念地不断深入,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推进速度,教育领域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能力培养、知识结构等内容进行探讨,逐渐形成教育共识: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在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方面实现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大学在传授知识、造就人才的同时,还需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这些都是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需要重视的问题。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主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修养、专业素养、身心素质四个层面,尤其针对当前高校重智轻德、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硬性割裂等问题为突破口,将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机结合。近来,不少大学相继建立“通识选修”科目,这是素质教育实践化的一个具体佐证。还有不少高校提出了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概念。这一变化标志着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界限进一步被模糊,两者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其立意更为深远。在时间路径的选择中,不但涵盖了校内外课程的交叉渗透,同时也推动了教育模式发生巨变。以往高校培养专才的育人思路已经明显改变,对于综合素质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

二、素质教育促进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

通识教育的开展是大学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同时也是素质教育落地的重要体现。不少高校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已经改变了以往“以量为先”的通识教育评价标准,进而呈现“质量双优”的教育改革模式。专才教育向多领域、适用性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学生具备了更有弹性的选择空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需求进行课程选择,同时也能够积累更多学分。以往通识教育的开展往往注重形式,教学质量、课程结构等方面普遍存在低端化弊端,难以发挥其应用作用。近年来,不少大学着力教育改革实践,在通选课基础上遴选出“核心课程”。还有不少高校建立起专门针对素质教育成绩监督考核的委员会,从专业角度对课程设计进行量化评价,以此作为提高素质教育成果的实践途径。通过高校多方协调,通识选修课程逐渐走向精品化发展路线,学生在更加系统的学习环境下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

三、素质教育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育系统的构建与发展以功能选择为先导,其后才结构形成。这一观点阐明了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明确教育目的,才能以此为基础调整教育内容,建立教育制度,并组织相关的教育实践。由于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专业领域界限的划分,因此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无论从课程建设还是教学目标的选择上,都与素质教育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教学模式、制度保障方面更显示出其弱势与不足。专科院系始终是大学教育的主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具备学科归属的素质教育,难免会处于尴尬境地。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从大学教育改革层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地位,从而引发教育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事实上,大学院系不仅仅是单纯的行政级别划分,同时更是衔接专业教育、实现学科融合的重要途径。不同学科的人员通过院系这一组织建立起联系,从而使学科界壁垒进一步加剧。这就需要大学院校在教育体系上进行深入改革,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着力构建素质教育大课堂,改变以往片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教学行为以及教育评价机制中逐步与素质教育接轨,从教育改革的局部层面转变为全局变革,以此促进素质教育地深入开展。

四、结语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5

【关键词】工程化;实验室;队伍建设;教学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中能够看出国家对高校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外,还应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意识能力以及对本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工程化教育已经成为各大工科院校不得不研究的培养模式,针对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达到的各项素质要求和工程技能,对实验教学队伍的岗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工程化教育对于工科院校的意义很大,试讨论如下改进心得:1.引进具有企业和工程背景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对年轻实验教师的工程化培训;2.提出实验教学队伍的人才梯队建设方案;3.提高实验教学队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的能力;4.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提高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质量。

一、工程化实验教学

1.工程化实验教学的理念

在调查当中我们发现,在现实教学中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占所教学时间的90%以上,而在工科教育当中的一些应用性课程中,理论教学是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实验教学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所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效率等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科学研究的进程、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以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因此,实验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队伍,是搞好中心建设、加强实验室体制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因此,大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以下理念:一是提高实验教学在工科院校课程中的比例,特别是工科知识的应用方面,不能纸上谈兵,改变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新观念。二是工程化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使得实验教学队伍能够独立担当科研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高校当中能够承担一定的工程项目,快速走向社会。

2.对实验队伍的要求

根据“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示范中心应做到:①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能引导和激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工作。②每位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提高实验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够独立担当相关科研项目。③师范中心必须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热爱实验教学,管理能力强,具有教授职称;④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合理,符合中心实际,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形成动态平衡;⑤实验教学队伍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强,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应用实践,广泛参与国内外同行交流;⑥实验教学队伍师德师风优良,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

二、实施实践教学体系

1.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在课外实训提供了好的平台,吸引一大批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训操作、技能训练。通过参加电子学科竞赛,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实训技能,达到竞赛所要求的技能,提高学生水平。

2.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结合社会培训机构成功的经验,推行“三个相结合”,即课堂、实验实训、企业环境相结合;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

3.产学研合作。科研定位在于技术开发、技术配套、技术改造、技术服务层面,大力引进企业项目,以项目作为引导和推动科研发展。对教师而言,通过项目的开发,实践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①实践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担任各实践教学管理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加大力度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主要是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和指导生产教学的“生产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②实践教学人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岗位职责。实践教学人员要按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积极承担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实践教学任务。

三、结语

作为一个以工科为主的本科学校,工程化教育是将来工科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从现实条件出发,靠发展实验室内部管理来带动实验室整体水平提高是其中一种较为积极主动的方法,也容易见到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莉.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7(4):6-7.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6

随着社会的多元发展,“诚信”的内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方面联系这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传统诚信美德,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诚信是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市场机场的快速发展不仅快速积累着社会财富,另一方面“金钱至上”的腐朽思想也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要求由一个诚信的交易环境。同时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石,法治的不断深化就是国家对公民最直接的诚信体现,没有了诚信那法治也无从谈起。诚信教育应当属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范畴,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采取符合教学规律的思想教育方法,贯穿诚信的基本原则,加深受教育者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从日常行为中培养其诚信的品质,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促使其主动践行诚信道德。法律行业本身就是一种讲求诚信的行业,对于未来的法律人——法学专业学生来说,诚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法学教育中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法学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仍然是以传统的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为主,而涉及诚信教育的内容,老师往往是稍微提及,甚至基本未涉及到,可见诚信教育在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仍然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在少部分法学专业学校,对于诚信教育满足于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诚信要求,而没有具体的行为规范来引导学生的行为,诚信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当前一些高校的诚信教育在方法上存在忽视学生教育主体,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重“知”、轻“行”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不能很好的协调起来,对受教育者只是一味的讲大道理,而忽视学生的生活细节和身边小事的教育,忽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学生的诚信水平并未提高”。

三、加强法学教育中诚信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②将诚信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科学的课程、丰富的内容,以优秀的诚信文化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下大力气形成一套有法学教育特色的诚信教育教材、教程体系,充分发挥诚信教育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视角;通识教育

一、大学英语教学和通识教学的争论

1.关于是否让大学英语通识化教学的争论

大学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语言文化,所有人都承认语言无法离开文化单独发展,语言在文化中萌芽、生长是客观事实,就在人们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出现分歧:一部分人认为既然英语是语言文化,就应该用通识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另一部分人认为我国缺乏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不可能完全的依靠纯粹的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来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

2.关于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

当前大学英语正在由学科英语向综合英语过度,强调英语综合化教育,这和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同,于是一部分人认为大学英语应该以人文性教育为主,让学生学习回归到人文知识,文化本质中;另一部分认为大学英语虽然向综合英语过度,但毕竟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就应该按照专业学科的教学思路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3.关于英语学习角度的争论

大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英语,满足日常的交际需求,于是一部分人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从多个角度、社会不同层面开展大学英语教育工作;另一部分人认为大学英语始终是一门学科,既然是一门学科,就应该仅仅的围绕大学英语本身来开展工作

4.关于英语培养目标的争论

一部分人认为英语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即对英语和与英语相关的一切事物都有所精通的综合性人才;另一部分人认为英语培养目标是英语专业人才,即对英语专业非常精通,未来专门从事英语相关工作的专业性人才。

二、多视角切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关系的探析

通识教育可以加强国家话语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避免学生出现偏科问题,在教育方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把大学英语教学和通识教育放在一个水平线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析对于更好的英语教学具有关键的意义。为了将两者的关系分析的更为全面,我们将采取多视角切入的方式进行研究。

1.从课程目标角度切入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英语知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语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应用。因此,大学英语的试题结构一般分为听力、选择、翻译、阅读理解和作文,在一些重要考试中还增加了口语面试环节,最终成绩以笔试加面试综合分数为准。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育还是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来开展教育工作,运用传统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英语素养。通识教育并不以应用性为教育目标,它的本质是人文主义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比起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的应用性、交际性、实用性来说,通识教育更注重优秀公民的塑造,即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智力、体育、审美情趣培养。由此可见,从课程目标角度切入,大学英语和通识教育侧重点完全不相同,前者重视语言的应用和实践,后者重视培养优秀公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首先应该划上“不等于”的符号。

2.从课程设置角度切入分析

大学英语课本中很多内容以介绍西方文化为背景,大学教师通过英语课本教学既可以教授相关英语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英语背景文化,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大学课本中虽然引入了西方文化背景,但并不代表大学英语采用了通识教育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块化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大学英语教育分别从基础知识、理解与运用、技能培养对学生模块化教学,这种化整为零的方式可以让知识细化,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加清晰。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大学英语完全相反,它更强调知识的交叉与互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采取的是一种知识整合型的教学方式。通识教育不会因为现在进行时这个时态问题而专门开设课程专门讲解,而是在学习一个整体文化的过程中提到现在进行时,并作出讲解。由此可见二者的知识传授方式并不相同,大学英语教学采取的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模块化教学方式,通识教育采取的却是它的相反,是一种整合式的综合化教学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大学英语教学不能等同于通识教育,单独的用通识教育的方式也无法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结合我国的实际英语环境,我们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用通识教育的思维去传递模块知识,把通识教育当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补充方法,最终目的是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这是由我国当前英语学习条件所决定的。我们有理想相信,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国际友人加入到我们的生活环境中,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会得到改善,当我们随处可以见到中国人和外国用英语交流的时候,就是大学英语通识化教学的开始。

参考文献:

[1]杨庆华.《基于多视角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J].教师,2013(5):59-59.

[2]章黉.《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上海交通大学,2007.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8

关键词:“教”“学”自主学习教学相长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教育活动通常包括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过程。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实践的主体,相应地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便构成了一对矛盾。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整个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教,学生学而得以实现。关于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在教育史上主要有两个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以德国学者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所持的“教师中心论”,其主张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积极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教导完全是教师;认为只要顺从教师的教导,学生就能顺利地学到知识。这种观点注意到教师的主要引导作用、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方向性,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同时过于弱化学生的积极性、个人主动性,实际上是对学生作为个人学习主体地位的否认,否认“以人为本”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不承认学生应占有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是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前提,因而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忽视学生积极性与主体性的发挥,使教学过程纯粹变为教师外在灌输的过程,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提出的“学生中心论”。持“学生中心论”的学者坚决地站在“教师中心论”的对立面,主张进行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的革命,力倡把学生变成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校教育的一切措施都是围着学生转,而教师只作为“自然仆人”,其作用仅在于引导学生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不能对学生多加干涉。这一理论肯定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有利于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把握与内化,因而有其合理性;但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甚至凌越于教师地位,这无形中否认教学认识的特殊性,使学生处于一种盲目、艰难的摸索之中,无法正确地掌握系统的知识、亦极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都过于极端、均片面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同时又有其不足的一面。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学”――这也是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基于这个因素,学校和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必须围绕学生的“学”,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发展。

整个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旨在教会学生动脑筋去获得知识,动脑筋去运用知识、内化知识;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得到一种自己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熟悉学生的知识储备基础,了解学生知识面;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能够达到的“最近发展区”是什么、需要学习什么,然后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措施,以便在上课时及时作出引导和调整。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动机,统力配合,最终才有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主要是学生个人自主开动脑筋的过程、是主动思维活动的过程,所以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教师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教师将“教”与“学”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在各自的立场进行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形成相互理解、共同提升。

“教”对于“学”而言,居于主要地位,故教师需主动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要取得成效,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这要求教师要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精心处理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灵活调控教学过程。根据教育学者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特长,有些特长是潜在的、未被发掘;这时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他自己,意识到作为主体的唯一性、独特性,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并能够提高能力、发展自我,变成这个社会的改造者、创造者,有用的人才,而不止是社会的适应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方向性、组织性和时效性。但“教”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变成由学生主动去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在教师“教”,更重要的表现在如何指导好学生的“学”。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情形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语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在现实教育中,具体是指学生的“学”也会促进教师的“教”,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和提高。因此,教师也要重视从“教”学生的过程之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教育教学技能,使自己未来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

笔者认为,从宏观而言,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巨大工程,教育的目的应是促进人全身心的发展(当然不是平均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个人受教育之后无论贫富,都能够乐观地面对生活。从中观角度而言,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要素组成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充当着“引路人”的角色。“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应视教学情境而定;教无定法,教与学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一个长期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本着“教”为“学”服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原则,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分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多给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这将是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9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音乐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美育是用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包括音乐、美术。音乐不同于文学,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和美术也不同,不是靠视觉,而是通过音响来塑造听觉形象,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音乐可以用它的旋律来表达不同的情感,高昂急促的旋律使人精神振奋,充满活力,像我国的民乐《步步高》、《紫竹调》,总能给人精神焕发之感。

 

如果在喧闹的环境下,突然来一曲《二泉映月》,或者《江河水》,也会使人的情感一下从高昂转入到悲凉的情绪中,这些都是音乐带来的特殊魅力。

 

音乐就是通过旋律来感染人,让人产生不同的感情。人们看影视剧,常常被剧情感动得泪水涟涟,主要也是画面上将人物动作、语言配上了不同的音乐,才能打动人心的。音乐能够对人产生影响,和文字、画面不同。文字和画面需要用时间去欣赏,一个人在工作中是不会被画面感动的,但却能被音乐感染,因为音乐随时都能进入到人的耳中。

 

就因为音乐有这样的功能,自古以来,人们就将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利用。我国在西周时,贵族子弟接受教育要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就是指音乐教育。我国教育家孔子本人喜欢音乐,也深谙乐律。他听完周朝大夫苌弘演奏的《韶》乐之后,深受感动,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

 

我国古代教育中有音乐,才产生了古典诗歌和词这样的文学形式。诗词不仅用文字表达感情,还将音乐韵律用到诗词中,诗词中的平仄韵,对仗都和音乐有关。我国古代的很多诗人,不仅会写诗,也会弹古琴,甚至有的还是古琴作曲家,像嵇康、李白、柳宗元都有自己的古琴曲。

 

白居易也是个音乐家,他擅长用诗歌将音乐表现出来,在《筝》这首诗中,他形象地将演奏手法和表达的音乐情感联系在一起;而在《琵琶行》中,他用了大量篇幅来描摹琵琶的音响效果。像白居易这样的诗人还有李贺、韩愈,他们将音乐融进了自己的诗歌中,使诗歌具有音乐的美。我国古代诗人和音乐密不可分,可见音乐具有促进个人素质发展的作用。

 

二、音乐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音乐对于个人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对审美教育的作用,对智力的影响以及对身心健康的作用。

 

(一)音乐与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音乐主要是利用乐器声音来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帮助人们认识大自然,体会大自然之美。音乐不仅用来模仿大自然声音,还可以用和谐的旋律来象征、暗示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情感。

 

人们通过音乐旋律来想象一种景色,一种情感,然后进入到特殊的意境中,像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就是先模拟春江夜晚的露珠声,将人带到一种宁静的意境中,然后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想象月出照在宁静的江面上,江水和月色交织,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而《十面埋伏》通过琵琶对金戈声、战马嘶鸣的描摹,刻画了楚汉相争中的战斗场面,给人的感觉既悲怆又激烈。

 

音乐就是这样通过听觉带来美好想象,来激发人们的情感,从中感受美的教育。

 

(二)音乐与智力开发。智力开发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音乐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声音、旋律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音乐教育除了懂得欣赏之外,还要学会演奏、演唱,只有参与到音乐之中,才会使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

 

学习音乐有演奏乐器和演唱歌曲两种,在演奏乐曲时,需要演奏者用头脑记住技法,眼睛看着曲谱,手随着曲谱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有写吹奏乐器,还需要不断吸气吐气。这样一来,就达到了脑动、眼动、心动、手动、口动,不仅精神高度集中,还锻炼了头脑和手指,以及呼吸器官。

 

长此以往,就会使加深记忆力,而手指越灵活,对左右大脑的开发也有利,这就是音乐和智力开发的关系。因此,在音乐教育中鼓励学生学会一种乐器,要比歌唱更加有利。

 

(三)音乐和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劳动强度不大,但容易造成心理疲惫。而音乐可以使人精神放松。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听一首舒缓的轻音乐,或者自己高歌一曲,演奏一曲,都会使疲惫一扫而光,这样的心理调节,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的音乐教育

 

音乐对大学生的素质提高有多方面作用,因此,在高等院校开展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素质,对他们以后步入社会也有帮助。

 

在大学开展音乐教育,首先要给大学生补充乐理知识。我国自上世纪末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对于美育忽视了,很多学生连简谱都不认识,因此要从基础补起,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这样对于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都有帮助。

 

要定时举办关于音乐的讲座,教会学生欣赏中外古典音乐,而不是简单地将音乐和流行歌曲划等号。鼓励学生学会一种器乐,学习器乐不一定要学会钢琴,那样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国的一些民族乐器具有轻便易学的特点,像竹笛、洞箫、葫芦丝、二胡这些乐器,只要懂得简单的乐理,照着教材也可以自己学会。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音乐中,也可以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除了开展音乐课程之外,在校园文化中也要将音乐和素质教育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组建小乐队,在学校范围内举办小型音乐会等等。

 

四、结语

 

音乐教育和道德教育一样,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耳渲目染才能植入到学生的心灵中,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效。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篇10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念;教学效果;关系;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许多地方都在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但效果却不好,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问题已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瓶颈。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师没有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其次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第三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到位。现在,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比较高,能够比较熟练的使用网络,但却不能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不去思考如何运用网络来促进和改变教育教学,如何让技术变成认知工具。因此,师资培养与培训应以确立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师生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媒体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技术是在生活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因此,简单地说,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曾说过:“如果教师不知道如何更加有效地应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陈至立同志也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都明确强调了教师掌握应用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onassen等人认为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1)作为知识建构的工具;(2)作为信息的搜寻工具;(3)作为情境创设工具;(4)作为交流媒介;(5)作为智能伙伴。因此,一名教师仅有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适当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体现在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关性上,体现在教师个体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能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育的理念、内容、手段和管理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使教与学的模式和教与学的方法发生变化;使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发生变化;使教材的观念和教材的形式发生变化;使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发生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生命力在于应用与创新,要在应用上下功夫,在应用的过程中创新。

二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因素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受一定的因素制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同样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舆论因素、资源因素、校本因素、网络因素、“沙龙”因素、实践因素等。

1舆论因素

舆论因素直接影响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影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社会媒体要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等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和积极倡导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大力宣传和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和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和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人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良好氛围。

2资源因素

教学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随着学校软硬件环境的不断改善,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搞好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与管理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选择当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和资源;二是因地制宜自主开发资源,利用优势研究和开发应用软件与教学资源;三是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良好的资源环境应满足这样几个条件:一是资源的数量足够多;二是资源的质量足够好;三是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方便、高效。

3校本因素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学生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的发展场所。因此,校本环境应是学习型环境,一个学习型的校本环境必然会对其师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习型的校本环境应体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二是形成了良好的校本学习共同体;三是重视个性发展;四是学习与学术氛围浓厚;五是教学资源丰富。良好的校本环境应具备这样几个基本条件:一是学习型学校;二是软硬件环境建设到位;三是建设有实用高效的校园网;四是拥有共建共享的资源库;五是人际关系和谐。

4网络因素

网络环境为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教师通过网络自发组织、自愿参加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围绕教育技术应用这一话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探讨和提高并共建共享资源,其沟通交流的范围更大、学习探讨的内容更广、获取的资源更丰富、资源的共建共享更便利、学习提高的机会更多,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对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大有裨益。因特网提供了许多教师学习共同体,如苏州教育博客、北师大知识媒体实验室专家博客群等,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了关于教育技术应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资源,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可参考的教育技术应用的教学范例、摸板等,为教师有效应用教育技术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

5“沙龙”因素

“沙龙”环境是指教师个体利用非正式组织,在非正式时间和场所,通过社会交往来强化现代教育理念并促进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渗透和学习而自然形成的各种学习环境。包括各种聚会、文体活动、参观访问、师徒交流、同事探讨、课堂观摩、做公开课、网络学习以及自发进行的教科研活动、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活动。它体现教师自发组织、自主参与、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总结、自我提高的特性,既强调教师主体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能力,也强调其他参与者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沙龙”环境虽然是非正式学习环境,但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教育技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实践因素

教学实践环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场所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设计运用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按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学生起主体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认知功能,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与掌握;教学媒体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是教师运用教育技术传递、渗透给学生的知识信息;教学场所是实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教学平台,各要素通过这个平台发挥作用。构成教学实践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是设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依据。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实践环境,设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用与创新,才能评价其有效性,也才能对其应用的有效性进行反思,从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三教育理念的更新

理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性的认识、态度和观点。语言是理念的客观性描述,行为受理念的影响支配。那么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对教育教学及其发展的本质性的认识、态度和观点。人的教育理念的形成要受自身素质、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很难想象缺乏理念或理念单一的教育教学过程,将带来怎样的后果。”现代教师除了应具备:以人为本、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合作教育、多元智力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教育理念外,更重要的是应具备如何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理念。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理念的学习者,只有深刻领会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以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其基本内容包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能对教学和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无法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那么与传统的教学就没有区别,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系统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从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实际上是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教师通过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案的选择和安排,争取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大可能、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最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资源应按人类联想规律组织教学信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知识建构为落脚点;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重视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应用都重要,而知识的应用更重要;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方法,学会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知识建构进行学习,知识的继承和知识的创新都可贵,而知识的创新更可贵;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因此,当人们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时候,当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普及到与粉笔黑板一样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方法的时候,就一定会极大的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也会促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四教学效果的提高

效果是指客观事物受某种因素影响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而教学效果是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掌握与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程度。目前,许多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只是简单的将黑板变白板,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反而强化了接受式学习,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突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几乎没有独立、主动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的跟进,对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甚至起了阻碍作用。究其原因,是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缺乏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开发和组织各种学习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了教材的单一形式,使学习信息具有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声音的或多种形式混合为一体的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恰当地媒体技术来创设理想的个别化教学环境,因材施教;能够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表现优势,利用放大缩小、动静转化、远近调节、时空压缩等功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运用系统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所创造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的、自主地选择各种资源,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信息传递技术,不仅可以把各种学习资源传送到世界范围内的各个角落,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而且形成了虚拟学校、虚拟课堂等新兴的教学形式,这就使得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开放的思想成为现实;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组合作,个别化学习等教学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五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受教育理念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影响教育理念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和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育理念是先导、是灵魂,关键在更新与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是手段、是方法,关键在应用与创新;教学效果是目的、是根本,关键在评价与反思。教育理念的更新,会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效果的提高,又会促进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更新,从而更有力的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教学效果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我们正确把握这种关系,对未来教师的培养,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一定会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章伟民.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中国教育报,199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