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1:07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1

关键词:国民教育体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2-0025-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它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坚持的理想追求,它所贯穿的道德原则是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它所倡导的精神风貌是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的意志品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教育始终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还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以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都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同志指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自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和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1]331国民教育要有力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庄严职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制,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每个公民的内在精神信仰和现实行动追求。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的目标体系

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其教育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一个时代或国家的教育目标,是由该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所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当代中国教育的性质,也决定当代中国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今天,我国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它要求我国教育所培养的必须是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的人,必须是能够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人,必须是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这些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把它纳入教育的目标体系,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通过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的自觉价值追求。国民教育是全民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统一,是一种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政治色彩的民众教育,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各类各级教育机构都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共同促进国民教育的整体提升。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教育的目标有机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的内容体系

各级各类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之中。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要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到各门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等课程的教学之中,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之中,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教材内容,向学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使学生从小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力宣传和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成为有道德、知荣耻、懂礼仪的现代公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内容体系,既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各学科中灌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又要重视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在日常生活中的熏陶作用。既要强调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又要以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的育人思想来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氛围。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内化为青少年个体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要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为契机,以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为典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开展中国历史和基本国情教育,大力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倡导和弘扬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中国人民不断创新的辉煌成就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教育和鼓舞人民,用对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来引导人民。

三、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

从纵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从个体成长的初期抓起,要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教学和育人的全过程。从横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贯穿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种类型的国民教育,适应办学形式、就学形式多样化的实际,真正使全体国民都能得到适时而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爆炸,现代社会进入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们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以外,还要不断学习,接受各种各样的社会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同志强调:“一个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些教育都很重要,对于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都会起重要作用。”[1]30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同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衔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

家庭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的起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细胞,是每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和熏陶作用。一方面,一个人的儿童时期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家庭内,而且儿童时期所受家庭教育的优劣对人的一生影响至深。古人云:“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家长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好表率;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是一种全程教育,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优良的家庭教育,不仅为家庭培养好子女,更能为社会培养好的公民;不仅塑造个体的灵魂,而且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在家庭中,积极培育家庭美德,树立良好的家庭风气,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教育成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在家庭中自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可以强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家庭的代际传递会自然地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延续性等独特优势。

学校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功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它是社会成员摆脱懵懂无知,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覆盖到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特点,针对各个教育阶段、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教学要求和方案,既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阶段性特点,又注重整体性衔接,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地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始终。

社会是对全体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课堂。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在社会中完成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通过不断学习加以锤炼。越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越需要通过持续的社会教育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更加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社会教育作为重要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纳入社会教育之中。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结合起来,与职业培训和岗位教育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具体而扎实的社会工作和实践中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涵。注重政策引导、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注重社会舆论、大众传媒,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营造浓郁氛围;尤其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之中,建设、管理和利用好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课堂和新阵地。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核心价值系统内容的精华融合,充分的彰显了我国民族理想、信仰以及价值观念。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共同体的构建,是凝聚民族核心以及增强国民素养的实际需求。对此在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位一体”教育共同体,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资源整合,整合四方面的共同资源,构建一体化的教育,进而有效的优化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整合学校资源,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系统

要想全面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念,高校要善于利用各种学校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构建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系统,对此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

1.利用现有课堂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高校要提升课堂教学的作用,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融入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的拓展思路与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与路径。对此高校可以通过课内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价值观念的教学。此种模式就是基于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针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讨论以及发言,在交流活动的开展中塑造、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学生在自身的言论发表过程中,可以融合自身的看法与观点,及时可以实施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化学生对价值观念的内涵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引导学生的探究讨论,激发学生的内在思考,进而将学生内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外化。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延伸,可以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效的融合,进而在内在不断的优化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让学生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念,进而将其内在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外在的实践活动。对此高校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深化学生的价值观念,例如,通过名人故居以及伟人纪念馆的参观,通过各种社会调研问题的开展以及社会活动的参与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二、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

单单凭借学校的力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够,要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优化社会环境,引导舆论媒体,构建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与平台,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优化社会氛围,构建教育环境。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不断的提高党风党纪建设,要从严治党,要避免各种贪污腐败问题的出现,进而实现政治清明,法律严谨;树立我党的权威性,增强学生对党的信任度,进而不断的强化各种社会助于核心价值观念教育的整体效果,为塑造学生的内在价值观念奠定基础。其次,要加强对社会秩序的管理,大力宣传倡导各种环境保护意识,要优化整体的社会环境。我国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与手段,对社会进行系统的规范,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倡导文明社会的发展。通过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缩短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距离,进而不断的强化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教学效果。

2.善用媒体舆论引导,构建教育共同体。首先,基于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相关媒体舆论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社会正能量事件进行积极的报道,通过对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最终报道,让大学生可以正确的看待各种社会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其次,善用新媒体,塑造价值观念。新媒体是相对与传统媒体而言形成的一种媒体形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络开展的全新媒体模式。在信息时代,网络与生活日益密切,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力军,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对此要整合社会资源,将新媒体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载体与媒介,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自身的特征与优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对此高校可以利用此种社会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各种官方微博、论坛等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各种正能量的视频、新闻以及各种社会人物与事迹的播放,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同时也可以利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Υ讼喙夭棵趴梢酝ü?各种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宣传,对国家发展精神、价值观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等进行推送,利用各种具有时代气息的图片以及文字信息与大学生将进行互动。

三、整合家庭资源,构建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

家庭资源对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进行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要提高对家庭资源的重视,明确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家长的沟通,不断的优化其素质能力,进而为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开展奠定基础,对此在实践中可以基于以下几点,进行家庭资源的整合。

首先,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家庭是学生的启蒙学习平台,父母对于学生的教育与影响远远要高于学校与社会的,家长在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观的塑造与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引导以及推动的作用。对此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完善程度。但是在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人们都说“90后、00后是垮掉的一代”,这种评论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家长对于学生的物质需求较为重视,但是并没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品格的塑造起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对此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观,要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进行教育。

其次,提高家长与学生的沟通。学校要与家长、社??构建一个教育共同体,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学校要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通过教学方式与载体的创新,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动态,进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学生素质能力,构建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

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基于学生开展各种互动活动。对此要提高大学生自我反省以及教育的重视。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能力,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的觉醒,利用各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协调开展,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各种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进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进而将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理论修养,这样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教育的根本目的。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3

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我国古代关于家风家训的著作数量十分庞大。优秀家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是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

一、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联系

1.家风的定义

家风通常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大家族长期形成的并被大多数家庭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一些观念、认识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清廉自守、尽忠尽职、勤奋好学、以和为贵”等思想在当代仍有积极的影响。

2.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定义

24字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五千多年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对中国自古以来的积极精神的高度概括,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同时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24字价值观,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因素和民族精神,又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价值品格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写照,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精神诉求。

3.优秀家风与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联系

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观念与家庭教育中的精神理念具有内在的联系。例如,《钱氏家训》中提到“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所蕴含的“民主、富强”思想。各类家训、家书、家信中体现的“与人为善、和谐相处”思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和谐”有着一致的精神实质。家风文化中倡导“诚信为本”,把诚信视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这里所倡导的诚信思想不就是个人层面所提到的“诚信”吗?

二、传承优秀家风对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一个个小家组成了一个大的国家。而家庭教育形成的价值观念的总和,又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家庭这个教育场所发扬优秀家风文化,能够让优秀家风中契合核心价值观理念,更好地落到实处,更容易被人们接纳认可。这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志强调:“家风建设十分重要,要用良好的家风构筑起良好的社风。”[2]

同时,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通过家庭教育传承优秀家风,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践行。

三、传承优秀家风的具体措施

1.以扬弃的手段来选择优秀家风

传承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家风,要求我们不仅要挖掘古代大家、名士的优秀家风,传承近代革命前辈、共产党员的红色家风,还要去掉不利于时展的糟粕,例如“男尊女卑”的封建残余思想。要用发展的眼观来看待家风文化,用辩证的方法来选择有利于时展的优秀家风进行传承发扬。

2.传承优秀家风需要父母长辈的身体力行

由于优秀家风来源于家庭和家族。优秀家风的传承也离不开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和教导,传承优秀家风必须依靠父母和家长在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中以身作则,以身传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将优秀家风传给子女。颜子推在其《颜氏家训》中指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服,行其所服。”[3]意思是,同样的话,如果是父母和亲人告诉你,你更容易相信。同样的命令由不同的人下达,其接受度是不一样的,自己佩服的人的命令往往更容易被接受。父母长辈对自己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通过父母身体力行更容易使优秀家风得以传承。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4

【关键词】家庭;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913【文献标识码】J19【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185-4

一、问题的提出

依据家庭“功能中介”理论假说,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制度表现为加速核心功能的替代过程,使家庭功能组合、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这三方面协调统一,成为新的家庭制度的有机整体。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与之相应,人们的爱情、婚姻观念以及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当前学者很少研究家庭对青少午陛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更少研究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制度、结构和功能的变迁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本文以实证数据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随着社会转型,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和家庭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对青少年的性道德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并探寻如何加强家庭教育,避免当前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趋向功利化、低俗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样本说明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08年全国哲社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性道德核心价值观认同实证研究》的问卷调查。立意抽取了北京、武汉、乌鲁木齐、成都和广州五个城市,每个城市发出问卷1000份,共发5000份,收回问卷4704份,有效率为94.08%。样本在本城市有推断总体的意义。

(二)性道德价值观

道德是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性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人类个体的、调节两性之间关系,以是非、善恶、美丑为主要评价标准,体现包含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中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性道德价值观的是非、善恶标准应当体现自愿、自由、平等、相爱、合理、忠诚。本文的调查问卷通过24个问题对青少年的性道德观进行考察。

三、数据分析

(一)家庭结构与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

1.核心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最健康

所谓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组成方式,即家庭由哪一种及哪几种家庭关系组成。本文将家庭结构大致分了以下五种:核心家庭指有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仅有夫妻组成的家庭也叫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指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如果已婚子女在父母去世后仍不分家,也叫联合家庭。单亲母亲家庭指母亲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该家庭或因父母离婚或父亲去世形成。单亲父亲家庭指父亲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该家庭或因父母离婚或因母亲去世形成。

表2显示,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的分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母亲家庭、单亲父亲家庭,其中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的分值超过了总均值,且标准差相对偏小,说明这两类家庭的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最为健康。一般来说,家庭结构越简单,家庭规模越小,人际互动模式越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越有效,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也越多,子女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和温情也越多,强化来自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父母的教育也更加容易起到正面的作用。在核心家庭中,父母相对有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关注子女、教育子女,如果经常与子女探讨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性观念,核心家庭的子女性道德观念也会更加趋于健康。另一方面,单亲家庭虽然比核心家庭的结构简单,互动模式少,但是由于家庭中是一父(母)一子的关系,子女缺乏来自母(父)亲的关爱。父(母)亲也往往承担更重的养育责任,生活中的经济重担由一个人支撑,如果父(母)亲再因为工作或者家务事等原因而无暇照顾孩子,子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情绪低落,双方有效沟通频率降低,家庭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处于缺失状态。此类家庭比结构相对复杂的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更不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性道德价值观。

2.原配夫妻家庭的子女性道德价值观更积极

在当前一夫一妻的家庭制度下,婚姻关系是组建家庭的基础,也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因此,家庭中的夫妻关系是否是原配,对于家庭结构乃至家庭关系至关重要。婚姻关系是以性关系为基础组建的法律所认可的两性关系,性关系是家庭中的核心和基础,父母的婚姻关系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影响着青少年。

当父母的婚姻关系为原配夫妻时,组成的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在注重血缘关系的文化背景下,相比于其他婚姻关系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子女生长在有安全感、归属感的环境中,也更容易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另外,青少年的婚姻观念首先是通过父母教育和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获得的。在家庭结构简单的环境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子女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更加容易接受婚姻忠诚的观念。

从表3中发现,父母婚姻关系为丧偶单身和原配夫妻的分值最高,分别是87.73和86.04,远高于其他婚姻形式。其中丧偶单身家庭,相比于离婚再婚、丧偶再婚、离婚单身所形成的家庭,其形成条件并非家庭成员的主观愿望所能达成,而离婚再婚、丧偶再婚、离婚单身,尤其是前两者形成的婚姻关系导致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复杂化。当父母婚姻形式保持双亲血缘关系即原配夫妻和丧偶单身家庭时,相比于离婚再婚、丧偶再婚等婚姻形式保证了青少年生长在不那么复杂的家庭环境里,其他婚姻形式则出现了非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非血缘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成长阶段心理、性格、人格等各方面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性道德价值观。

(二)家庭关系与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

家庭关系指主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当前家庭制度下主要由婚姻(夫妻)关系和血缘(亲子)关系组成。

1.夫妻关系越平等,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越健康

父母决策重大事情时民主平等,一是容易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充分尊重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子女的意愿也会得到满足,激发子女与父母沟通的意愿,认为父母能够理解自己,愿意接受父母的关爱方式,进而接纳父母的行为方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青少年更加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父母的影响也会起更大的作用。父母民主商议的决策方式也会得到子女的认同,父母的实际行动比单纯靠语言教育使子女更加信服,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民主平等观念,性道德价值观也更趋于自由、平等。

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分值最高的是“父母共同决策的”,其次是“母亲”、“大部分是母亲”、“大部分是父亲”和“父亲”。通过数据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生长在民主氛围浓厚的家庭中的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也更加积极健康。

2.家庭亲子关系越好,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越正向

亲子关系无疑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如果青少年成长阶段亲子关系不是很好,他的很多情感需求将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往往会通过其他非正常途径寻求排解和满足,甚至有子女为了逃避家庭环境而离家出走,更谈不上接受父母的教育。如果亲子关系良好,青少年从父母处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情感满足,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父母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会得到加强,父母对青少年的教育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表4发现,家庭亲子关系越好,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的分值也越高,总体上,亲子关系与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呈现非常明显的相关性。

(三)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

1.父母文化水平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有显著影响

调查表明,父母文化水平从低到高影响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分别为83.86、84.00、85.19,父母文化水平越高,青少年的性道德价值观越积极正向。一般而言,父母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时,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也更加懂得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养方式和相对健康的道德观念。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家庭教育不得当,会影响到子女社会适应性和遵从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的能力。随着社会教育的进步,子女受教育程度普遍比父母高,父母在子女眼里并非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人,所以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父母的威信就往往受到影响,很有可能刺激子女的逆反情绪,表现出对父母教育的内容不屑甚至一概否定,使父母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家庭性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积极性道德价值观的建立

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生理变化会让他们产生很多不适感,生理上的变化带来对异性的强烈好奇心。如果父母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很好的沟通引导子女,帮助子女排解困惑,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但是很多家长往往不懂得如何与子女沟通性的问题,大部分家长没有开展过性教育。如果有,一般是在女儿青春期阶段母亲会告知如何应对生理期和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往往包括预防性骚扰和传统性道德观念。传统观念中父母很少会考虑儿子遇到性伤害,也很少涉及此类教育。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父母性教育的青少午性道德观得分比没有接受的高2.1分。说明父母对子女开展性教育是相当必要的。

(四)流动家庭与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家庭结构的不稳定和家庭功能的不完整,形成规模庞大的流动家庭。一般来说,流动家庭呈现三种情况:一种是独自到城市打拼,给家庭提供经济来源,其他家庭成员长期留守在农村,一家人常年两地分居;另一种是夫妻二人到城市打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人抚养,子女在成长阶段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还有一种是父母携带子女在城市生活。无论以上哪种流动家庭,只要不是举家搬迁到城市,只要家庭核心成员没有扎根在城市,家庭生活充满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子女或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或随父母奔波,这些家庭无法提供青少年所需的完整的家庭功能,甚至有些家庭在流动中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动。家庭流动导致家庭结构的不稳定和家庭功能的不完整,对青少年的性道德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表5显示未流动的家庭的分值比流动家庭的高。

四、简短的结论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5

家庭教育责任的转嫁,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致使未成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容易形成不良生活习惯、学习有障碍、滋生厌学情绪以及不良情绪的发展和不健康人格的形成,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是一个将来角色的事先预订,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很多家长往往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甚至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和理想转嫁到子女身上,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未来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进一步被强化。考高分、进名校、当官、挣钱,对子女成名成才的“伟大又崇高”的功利性目标和要求往往与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自身能力不一致,这样如此“美好”的以至于到了无视孩子特点、潜力的过高目标让未成年人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而且有些家长在子女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会产生急躁心理,变得没有耐心和理智,从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恶劣。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和功利性目标常常让子女没有自由,个人潜力和主体意识受到过多束缚从而难以被发掘,长此以往,未成年人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失去兴趣,对未来悲观、失望,没有创造的激情和愿望。

我国自古对于家庭教育就有深刻的认识和实践,有着重视德育的优良传统,但社会的转型和家庭的变迁使得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尽管道德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精华,但是在教育实践上家长的关注度却并非如此,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严重弱化,实用主义的思想日趋强化与过分的张扬,使得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导的学习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未成年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而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却受到极大的挑战。所谓家庭教育投资,通常指家庭向特定的教育组织或者教育对象进行的直接投资,它包括:家庭支付子女的学费、支付给家庭教师的工资、子女购买各种书籍所花费的支出、以及成年人为增加自身的知识存量或更新知识花费在各种职业教育或职业再培训方面的费用以及购买各种学习资料的支出等。[3]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教育投资的动机上取向很明显,辅导班、补习班、学习参考书等是家长们的主要选择,知识学习等智力投资才是家长们最重视的方面,而忽视了其他非智力因素。大多数家长很少考虑孩子的真正爱好和兴趣,忽视了未成年人的个性和需求,而想当然的把自己的选择当成孩子的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目的行事,教育投资出现偏差。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不仅包括夫妻和子女两代人,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也是十分的普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社会的这种“大家庭”的人数越来越少从而发展成“小家庭”;家庭结构也日趋简单,从一个家庭几代人、多长辈、多子女的传统主流家庭模式变成通常只有两代人的家庭模式,也就是核心家庭,即有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那么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会有什么消极影响呢?核心家庭中的人际交往单一。家庭规模越大、人口越多,人际关系越复杂,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现代的核心家庭人口数量减少了,简化了人际关系,缓解了传统大家庭中的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协调。但是,这种人际关系网络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也有其弊端,由于家庭人员的数量少,扮演的家庭角色单一,交往的对象较少、内容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在社交能力上出现问题,如没有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独断专行等交往障碍。如果父母工作繁忙,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如果父母双方脾气不和经常发生争执,孩子性格容易出现偏差等现象。核心家庭的内部支援力减少。传统家庭的人员较多,尤其是三代以及以上同住的家庭,很多未成年人的人生经验、生活帮助都是从隔辈人那里获取的;而目前的核心家庭中,子女的互动对象只有自己的父母,虽然家庭的内聚力增强了,但是遇到困难时,只能向自己的父母求助,而亲属的支援力大大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一个多维的成人世界的支持网络,于是开始转向同龄群体寻求行为的参照系,在同伴那里寻找帮助和指导,那么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未成年人的成熟感和责任心的形成。

城市化是家庭教育变革中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文化的浸润,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人的自我意识在逐步复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文化的洗礼,使家庭教育逐步开始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的压力让现代人无法停下忙碌的脚步,工作岗位有限、就业形势严峻、职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过大,对于身在职场的父母来讲,为了生计而无暇去顾及家庭和孩子,这种生存压力最后被迫转嫁到孩子身上。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把孩子交给长辈照管或者请保姆、家教老师来替代自己对孩子的照顾,更有甚者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或者各种各样的学习辅导班,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别人或者学习机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未成年人与家长相处的时间十分有限,没有时间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在父母的忽视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亲子互动的缺失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社会环境条件受到了剥夺,因此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水平。

家庭教育不是静止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是一种纵向的文化传递过程,子女的社会化是否顺利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这一家庭教育的施教者。作为施教者的父母,如果他们的社会化程度很高,通常来讲,他们的整体素养也就比较高,在与子女的互动过程中能够科学合理的引导、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社会化经验去引导、教育孩子,因此他们的家庭教育质量也就比较高;反之亦然。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在家庭教育中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何为教育观念?笔者认为,教育观念就是指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学业、德育、身心健康等方面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拉夫所说:“对儿童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人格的收获;播上人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家长对于子女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进程。虽然现在的父母特别注重子女的教育,而且不惜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家长不能完全把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p#分页标题#e#

重智轻德现象仍然普遍。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被理解和认同,综合能力的培养被重视,但是考试成绩仍然是很多家长评判孩子成长的最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社会转型期间,经济体制、就业方式以及利益关系的变化让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困惑和迷茫,面对改革所带来的冲击,传统的价值观遭遇崩溃而新的价值观却尚未形成。在这种道德迷失的状态下,传统的“德教为先”、“修身为本”、“自省知耻”等传统道德规范不再被人们所认同,而相反的一些利己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被人们所接受,一旦整体环境被侵蚀,那么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势必会受到影响。相对于道德教育而言,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更为现实可见,更具有“功利”特性。于是,人们重视家庭教育中的知识学习与教育,而轻视道德教育也就不足为奇了。重言轻行致使榜样作用缺失。“身教重于言教”,对于未成年人来讲,榜样才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学习、发展认知及行为的重要社会化场所,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家长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未成年人对父母的这一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巨大的指导和制约作用。但是很多家长喜欢用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对待孩子往往说的多、做的少,甚至有的家长“说一套做一套”,要求孩子学习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可自己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榜样,出现人格分离现象。言传与身教相脱离的教育必然苍白无力,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对孩子要求严格,对自己格外放松,只能给孩子提供反面教材。

随着我们社会的前进和发展,我国的家庭教育和过去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家庭教育方式还存在着偏差和失衡。教育方式对于家长和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造就不同的人格特征的孩子,失衡的教育方式必定会影响未成年人的正常社会化。不科学的教学方式通常包括权威型教育、放纵型教育、娇宠型教育,在这些极端的教育方式下成长的未成年人在人格、心理、行为上通常会有冷漠、消极、被动、任性、自私、无礼等特征。父母给予孩子的不单单是生命,孩子后来具有的种种特性大部分也是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形成的,过急、过偏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不但无法实现自己心目中的既定期望,更重要的是会让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出现偏差甚至越轨。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6

一、倡导爱国、敬业,理想信念教育要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一)理想信念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式要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平台,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养成社会实践的习惯,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上好国家实施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立足学校发展、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特色建设创新校本课程,加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利用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开发特色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教育部门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重抓好学校管理阶层干部、思想品德、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加强党员干部时刻树立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理念

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党性教育和道德建设三方面的思想建设。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思想的宝库,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独立思想能力的建立和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正确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切认识共同理想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必然性。把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统一起来,用共同理想引领个人理想。严于律己,扬荣抑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一面镜子,自觉践行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站在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加强自身修养,从自身做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内化为牢固的人生信条,变为自觉的行动,执着地追求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二、倡导诚信、友善,理想信念教育要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以诚信、友善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

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

大力宣传党员干部、城乡群众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上求实效。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立书香村镇、书香家庭、书香单位,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与拓展践行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18-09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时展的精神和要求。学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的小学教育,对学生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字眼显得极为深奥,但并非遥不可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对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在指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如每周的班队主题活动、校园广播中爱国文明板块等活动中都渗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学习,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收获和发展。但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社会上多种思想观念交锋、碰撞,各种思潮在学校持续涌入、更新,已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各种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对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更明显。

一、社会生活大环境带来的影响

就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来说,社会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深重的。近几年,随着家乡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有了极大的转变。另外,随着外来移民的迁入、流动人口的增多,不同生活观念的摩擦,导致民风下降。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腐蚀、毒害着学生,如一些读书无用论等思想,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甚至出现一些学生一毕业就辍学回家,过早开始社会生涯。

二、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家庭文化氛围的创造与培养深刻影响着学生。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如和酗酒后的言行、长辈教育方法方式不当、父母对学生管教得过分严格等,及家庭结构缺损、成员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的细心调教和关怀……这些都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我曾接触过一个学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束缚了其自由,如不能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不让他到邻居家去等行为,导致这个学生不会与他人交流,性格孤僻,更别提关心、礼貌待对别人了。

三、学校的影响

学校受应试教育的深度影响,很多时候均“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定成败”,其教学以迎合考试试题结构和考试主要内容为主,这样学校就容易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放松或忽视德育。一些教师认为对学生越单纯越好,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严重的“错位”,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师眼中的“优生”“差生”,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戴有色眼镜看人,只看到“优生”,看不到“差生”。

指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应该侧重于文明、和谐、平等、法治、爱国、诚信和友善等方面。

1.重视文明教育

文明包括文明礼仪、文明素养等方面。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让学生从小养成对他人讲文明礼貌,这样有助于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和谐平等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个体,所以教师要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他们一视同仁,创建平等和谐的班级、校园文化。家庭要创造平等和谐的关系,社会也要共建和谐的社会文化,大家共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诚信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助育人;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84-02

大学时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和价值追求。如何合理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关系到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式发展的走向与定位,更关系到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实效[1]。故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符合高校立德树人、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目标,促使大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学习、信仰、传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以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三所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作为研究样本,采取调查问卷和随机采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助育人工作融合的现状,并就两者融合的方向和路径进行初步探究。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点

大学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环境都会对其价值观造成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最特殊的群体之一,针对这一群体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应该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开展。笔者基于三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517份,其中有效问卷47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初步分析高校资助育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及难点。

(一)主要依附“两课”,教育方式单一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来看,94.3%的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有所了解,但83.6%的学生主要通过高校思政类课程(例如“形势与政策”)接触到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从学校资助政策和公益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仅占20.5%。这说明目前部分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形式不甚丰富,主要依附于学校传统的“两课”教育模式。近2/3的学生认为“教育的过程比较枯燥”,要求高校针对困难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丰富教育形式,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二)教育效果不明显,理论认同与现实脱节

从目前看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接受程度差异较大。尽管所调研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在助学金的发放、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等方面制定了相关制度,一些高校还成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提升能力,但调研显示,尽管94.3%的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熟悉,只有26.9%的受访者能够把民主、公正、平等和法治等精神与国家、学校对自身的资助相联系。在随机访谈中,能够将参加慈善公益活动与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公民品格相联系的学生也仅有少数。说明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上,距离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三)缺乏个性化教育,学生认同感较弱

如今高校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经济资助的同时,围绕诚信、感恩、自强等主题开展励志教育,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怀力度。然而,这类教育基本采用大众化的方式进行,学生的个性、社会需求以及个人生涯规划等都未能得到较多的关注。本次调研中,59.5%的学生表示“学校要求参加活动、讲座并非自己都需要”,78.3%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组织的活动能够更加贴近自己的需求”,说明尊重家庭困难生个体差异,开展多角度的个性化教育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启发他们的思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契合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相结合,指明了高校困难生资助培养工作的推进方向,在更大程度上引导、鼓励困难生群体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运用于实践,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本质上分析有以下三个方向相契合。

(一)目标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为主导,体现对人的主体需要的契合与满足,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必然贯穿“融入全过程”的始终[2]。这与资助育人工作归根结底是要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才在目标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

(二)内容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简明扼要,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角度,分别阐明了价值的追求内容。高校更应该积极探索教育新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3]。面对高校困难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培养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深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这些教育内容与资助育人工作所追求的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爱岗敬业、知感恩、守诚信等目标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三)方法的契合

资助育人工作关系到高校困难生群体的实际利益,不仅仅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更重视他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的传播工作,注重人的价值和发展,因此在教育的方法上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以理论灌输为主要方式,最终往往脱离实际,忽略学生切实需求,缺乏人文关怀。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困难生群体的学习生活、能力培养、心理健康、价值信仰等方面,才能将高校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指导困难生群体的成长成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选择

近几年,各大高校在资助育人的工作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但整体并未获得理想效果。笔者认为,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外部环境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由于筛选信息的能力有限,往往会对价值观形成构成影响,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难度。故资助育人工作要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例如传统的资助工作把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诚信、感恩、责任、法制教育作为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高校应首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优化大学生的学习氛围,净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形成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的主导力量。

(二)搭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实践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主要在于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因而,必须借助一定的实践平台,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困难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变化,自觉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责任。如东华大学理学院每年开展的春运小甜橙,就是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受公益精神、践行责任意识的一个实践育人平台,有利于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立足“个性化”发展,构建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长远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育乃至社会转型等诸多问题的方方面面,绝非一日可就[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的工作不仅仅要依靠教育宣传、学生活动组织这一方面,更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工作的制度设计、实施等深入环节。在资助育人的制度架构上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角度,符合学生健康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帮助学生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深刻转变。

(四)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应该培养个体的核心价值观与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才能正确指导行为实践,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2007年新资助政策建立后,资助工作逐步实现由单线向双线资助的模式转变,强调资助育人,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资助育人与思想教育这两者在实际运行时联系不强,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资助,必须要求资助工作要做实教育,发挥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积极践行主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2]金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

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3]冯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8,(7).

[4]刘明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J].航海教育研究,2008,(1).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9

关于家风,相信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传承。中央新闻媒体连续多年做了很多名人采访和街头采访: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勤俭持家、浪费可耻、与人为善等等,回答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好的家风,是每个受访人引以为豪的。

一、传统家风家教的内涵

中国历来重视家风家教的培育。家风,即门风,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家庭成员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具体反映,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兴衰。一般来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调整家庭各成员之间利益关系与情感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引导家庭成员的行为符合家庭美德的要求。”家风与家教密切相关,家风是客观存在,家教是主观过程,家风的形成,离不开家教的指引。家教是通过长辈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把正确的家庭道德要求、规范、原则灌输到家庭成员的思想中,引导家庭成员行为合乎家庭道德要求。通过家家户户传承下来的家庭风尚道德和家教传统,就构成社会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朴素教育方式。人一生的成长成才与家庭的关系最为密切,受家风家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也非常深刻。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传统社会历来重视家风家教的建设和传统,家风家教是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在家庭中的传承和体现。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风家教价值功能渐趋弱化。如何化解社会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继承弘扬良好家风正能量的困境?无疑,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良好家风家教建设。同时,发挥良好的家风家教,汇聚社会好风气和传承社会正能量的作用,让好的家风家教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传承良好家风家教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10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时下,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导致一些父母唯分数论,把孩子能否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育目的,教出了只会学习但不会“做人”的孩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失德案件,如重庆女童摔婴、复旦投毒案等折射出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与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人格与品德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家庭也不能没有核心道德观。那么,用什么作为家庭的核心道德观,培塑我们的下一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孕育出的传统美德,是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传统美德不仅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等等,至今都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根基,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无所不包,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又赋予新的时展内涵,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仅就家庭建设来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家庭建设理念相融合后,提出的家庭美德五个准则是一个较为简洁可行的范本,可是家长对此的知晓程度并不高。据笔者所在单位2014年在福建省开展的全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的被调查者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可见,如何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家长中普及与推广核心价值观、传统家庭美德,让其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从而成为家庭教育正确的价值引领是当务之急。

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率先垂范

1.孝老爱亲,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最注重孝文化。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家庭中孝道伦理的本质应是责任和义务,被视为国人的基本品德。当下不少家庭“孝亲”观念淡薄,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啃老现象严重。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被问及对“啃老”现象的看法时,有46.3%的人认为“很不应该”,有43.8%的人认为“事出有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有9%的人甚至认为“可以理解”。民众对“啃老”的宽容固然有一定社会原因,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尊老敬老”的意识与能力均不足。只有家长们将“孝老爱亲”上升到家庭核心道德的高度来予以对待,处处知礼、守礼、重礼,做到知行合一,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传统美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从而发挥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言传”即家长先要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然后通过阅读、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子女传授美德知识。“身教”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以身作则”的家长并不多,比如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承诺都能兑现,在诚实守信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教育应是做人的教育。“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颜氏家训》),承载传统家庭美德的古代家训,也是处处体现为人处事的教诲,而少讲读书学习。这些经典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重品行培育,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建立“家规”,形成良好“家风”。

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讲究方法

1.立成于幼,潜移默化。中国古代家教非常重视少儿早期品行教育,讲究立成于幼。《颜氏家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传统家教强调只要坚持从小实行道德启蒙,就能在少儿的心中培养起道德伦理情感,并在不断地砥砺之后,习惯成自然地践履道德。近代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早期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幼年时期对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美德教育,能培养起孩子道德良知和优秀品质,并伴随其成长越发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