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十篇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十篇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1:58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上市金融公司资本结构财务分析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成为公司及有关各方关注的主要内容。同时,随着对市场经济的关注与投资决策的分析,财务分析方法在上市公司广泛运用,公司的资本机构也得到进一步的分析。而企业的经营业绩与市场价值将直接受到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优化资本结构,科学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将推进企业的合理运行,发挥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资本结构、财务分析概述

对于资本结构定义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方面而言,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全部资金的构成,以及这些构成的比例关系。而狭义的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所获取的长期资本项目和这些项目之间的关系,是对公司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所呈现的比例关系的体现。[1]不同的资金来源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从而对企业的资金成本、经济效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着企业的未来长远发展。对于财务分析而言,它是根据报表资料、会计核算等,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与分析技术,科学分析、评价企业的筹资活动、经营活动等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经济管理活动。

而对于上市的金融公司而言,其经营对象是货币等金融资产,通过金融产品与服务获取收益,其资本结构受股权结构、盈利能力、成长性、经营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其财务分析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确保上市金融公司的顺利运营,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上市公司面临的是全面经济,市场更加复杂,对财务的分析更加全面、科学,确保对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寻求合理的企业发展方向。

二、上市金融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财务分析现状

(一)资产的负债率偏低

资产负债率是对资本结构最基本的反映,我国上市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6%,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53.7%,上市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偏低。而在发达国家,规模大的公司其资金的筹措能力较强,融资的渠道更多元化,其负债比率更高。但是,我国金融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负债比,其中股权融资所占的比例高,缺乏对债务融资的利用,这样便不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发挥,对公司财务造成影响。

(二)较高的短期流动负债水平

公司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比率,即为公司的负债结构,对负债结构理论进行分析,公司较为的合理的负债水平是短期负债比在50%左右时。[2]但是,我国上市金融公司具有较高的短期负债比,其商业银行的资金贷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流动负债水平较高,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的财务造成直接影响,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与资金周转,从而使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增加,是公司经营处于不确定状态。

(三)忽视动态分析

在目前的财务分析中,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收益状况、财务结构进行静态的反映。[3]但是,对于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没有相应的指标反映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表示。在上市金融公司的财务分析中,动态分析的忽视,便不能对企业的资金状况进行及时地反映,影响对企业盈利能力、市场风险的及时掌控,不利于企业的安全运行。

(四)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忽视

目前所利用的财务分析中,主要集中于对企业外部信息的分析,例如,注重满足企业债权人、投资人的要求,对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因素的分析评估较为重视,而忽视了企业内部预测、决策研究,对企业如何筹资、投资管理,如何收益分配管理等缺乏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了解不全面。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是对企业各种指标、生产水平、经营实力的把握,是对企业问题的及时发现,解决。在我国的上市金融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忽视,不利于领导者对企业状况的了解,企业发展方案的制定,也不利于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我国上市金融公司合理进行财务分析

(一)注重对各种因素的综合权衡

根据企业的历史资编制财务报表,报表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的反映,是对企业未来的估计。正确评价企业的综合状况,需要结合企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国民经济状况、竞争对手情况等,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结合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进行正确的财务评价。同时,还应根据企业的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分析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项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运行情况近系统分析,科学反映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避免风险发生

财务的外部分析、内部分析是财务分析的两大部分,不仅需要满足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还应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进行满足。[4]财务分析,应合理区分外部分析与内部分析,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对于内部分析,应根据企业、市场需求,设置合理的分析指标,帮助企业揭示其深层次的财务信息,合理避免一些风险因素,避免潜在缺陷。此外,还应灵活地应用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企业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达到对企业的全面认识。

(三)综合运用指标

注重指标的可比性,剔除不同于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同时剔除个别原因,对企业进近同行业的横向比较。上市金融公司的财务人员还应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指标,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使各种方法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从而使财务分析的总体功效得以发挥。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建立、完善,上市金融公司的融资工具、渠道更加多元化。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为了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财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就需要对上市金融公司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并运用最为合理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全面了解企业运营能力、抵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等,以此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实现企业的经济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文丽.家电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会计,2014,(07):96-99.

[2]程艳.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324.

[3]杨波.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策略[J].中国经贸导刊,2012,(15):56-57.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商业银行信贷的国别风险与管理策略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对其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化转型——以Shibor为基准的定价模型研究

银行信贷中的行业风险测度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基于anp模型的研究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模式的创新

《巴塞尔Ⅲ》解析

声誉风险视角下商业银行服务收费问题分析

低碳金融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管理探讨

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状态——基于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

金融论坛2010年总目录

拓展学术交流范围稳步提高办刊水平——《金融论坛》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评刊会在北京召开

金融新作拾零

《金融论坛》理事会成员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能教授

国际资本抽逃对国有控股银行股价稳定性分析

以上海为龙头推进“长三角”地区票据一体化进程——基于区域票据市场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分行传统业绩评价的缺陷及重建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衡量与管理方法及其运用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管理研究

资产管理与银行综合化经营研究——贝莱德经验对我国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启示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银行信贷文化体系

中介机构信用卡套现问题研究

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性思考

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变量设置研究

信用卡业务的创新发展路径及其实现模式——基于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信用卡业务的分析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产品竞争力分析

议发展聚首晋阳商大计收获硕果——2009年《中国城市金融》、《金融论坛》评刊会在太原召开

次贷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视角下的私募股权融资研究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革对收益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金融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江苏制造业现状与工商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试论关系借贷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机理——基于非标准化信息模型的分析

工商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工商银行江西分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与驱动因素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基于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贷款核准制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什么是场外交易?

金融研究动态

金融新作拾零

投稿体例

次贷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视角下的私募股权融资研究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革对收益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金融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江苏制造业现状与工商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试论关系借贷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机理——基于非标准化信息模型的分析

工商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工商银行江西分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与驱动因素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基于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贷款核准制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什么是场外交易?

金融研究动态

金融新作拾零

投稿体例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因素;企业财务困境;财务风险

1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多的机遇,但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财务风险管理只是其中之一。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市场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企业和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深刻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才能进一步做好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2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运转都与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变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众多,如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工业增加值、通货膨胀率、通货紧缩率、贷款利率以及货币供给、原油价格、政府开支等变量。文章在选择宏观经济变量时,结合实证分析,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贷款利率两大变量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影响这个说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假设,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出现恶化和经济下行,这进而就导致GDp下降,居民的收入减少必然就导致其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就导致企业的销售额减少,在以上基础上,因为居民购买力下降而变得困难,银行的信贷业务也会受到冲击,就对企业的财务困境造成了更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整个大的经济环境与企业的财务存在密切联系,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当出现宏观环境恶化时,企业的财务困境更加严重,而宏观环境变好,企业的财务运转会更加顺利,企业财务困境出现的概率就较小。宏观经济中的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将从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2.1贷款利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在相同的市场经济条件基础上,即使是在企业运营状态良好的基础上,企业没有财务问题,而一旦银行的贷款利率升高,企业的借贷成本就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随之减少。而当企业面临财务问题时,企业因为财务问题难以偿还银行贷款以及一些其他的贷款项目时,企业的财务就会面临巨大的问题,遭受巨大的财务风险。由此得出,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当银行的贷款利率增高,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就加大;与此相反,当银行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就降低。

2.2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假设一种其他市场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越大,整个市场经济就表现得越繁荣,进而居民收入就越高,居民收入越高就加大了居民购买力。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越大的大背景下,企业的销售额将会被提升,然后刺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良好,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进而企业的外部资金流动也会加快和数量增加,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也会随之减少。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得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关,并且是负相关的关联。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越快,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反之亦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增长越慢,经济下行、增长回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3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上文中,笔者从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两大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两大角度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证实证的准确性,文章选取某一家上市公司为本次研究的实例,从该企业的年度数据报告得到数据支撑,对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选择和分析,分析该企业的财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并进一步将此作为分析该企业财务预警的指标,从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财务变量,是指该企业的财务比率,具体包括企业的盈利、运营以及增长能力,还包括企业的现金流量几大变量,该变量所代表的是企业自身的财务运营情况;非财务变量,企业的非财务变量指的是企业自身以外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m1年增长率以及加权平均年利率。通过对上文中的几大指数进行分析计算,就能够得到该上市公司的实际GDp增长率和一年期银行的贷款利率。企业的实际GDp增长率、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两个经济因素是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重要因素。通过某一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贷款利率和实际GDp增长率作为宏观经济因素中的两大经济因素与企业财务风险密切相关。

4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市场因素中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要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只有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宏观经济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就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把握好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保证企业能够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上运营,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4.1密切关注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状况变化

想要成为优秀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仅要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强企业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如贷款利率的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如:当国家控制的银行贷款利率出现利率上调的变化时,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及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进行调整,对企业的贷款业务进行及时调整,指导开拓其他资金来源。如:债券的发行,并减少或暂停银行贷款额度,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对公司财务运营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财务困境的风险的目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重点,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关心国家经济增长情况,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增长率。当国家政策宽松和GDp增长率上升时,企业要积极分析市场实际的供需状况,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适时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加大技术要素和资金要素的生产要素投入,并协调好其他因素。把宏观经济因素作为经济调整的重要参考因素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企业财务政策变化,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减小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4.2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危机

市场经济变化难以把握,如果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和变化莫测的市场大环境中占据高地,并想要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生产经营高效率,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关键。企业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专业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以及宏观经济的各大变量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分析把握宏观经济中的因素变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始终注意并控制每个因素。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除了将宏观经济因素纳入预警机制外,还必须将市场实时状况调查以及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包纳在机制之中,并进一步根据数据模拟来帮助决策,有效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重视预警机制的分析结果,当预警机制中对某一项目的计算达到最大风险评估,企业管理者要重视项目的风险,并及时对企业的财务资金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资金安全。

4.3把握企业管理关键性指标

企业管理关键性指标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企业财务实际状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这些数据能够直观反映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而,企业必须重视这些指标,认识到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并加强控制,控制好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等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点,减少因为关键性指标所造成的企业财务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做好信用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及时回收资金,尽量避免因为忽视某一关键指标而造成的财务困境风险。除此之外,企业经营者要重视企业信用管理,及时对资金进行回收,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项目,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率。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4

在wto框架下对进口内涵碳产品征收碳税的可行性探讨宋俊荣;

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方式及其反思方小愈;徐延辉

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分析陈蕾;

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反思叶萍;林红菱;

金融危机下粤港经济合作依赖性分析及对策曹红柳;刘龙;陈文;

广东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脆弱性分析林平凡;刘城;

广东城镇老年人经济满意状况的实证分析王世斌;申群喜;

珠三角地区主题公园产业集群演进模式分析李伟;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实证研究吴爽;

低碳经济对江苏的挑战和机遇邹成勇;

江苏省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对策分析张坚;孙荀;

当前江苏省居民消费现状、原因及对策杨宁宁;赵喜仓;

加工贸易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翁旭青;

浅析金融危机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贸易传导机制分析冯金丽;陈丽;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初探张立生;赵朝阳;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张丽英;杨冬梅;曹志刚;

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探索汤荣敏;

新兴港口优势下的河北省沿海与腹地一体化发展研究李南;

基于“一核一轴两翼”的辽宁沿海城市带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鹿磊;韩福文;

近代天津对外贸易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董智勇;陈元清;

提升河北省FDi贸易效应的对策建议沈红霞;

消费信贷市场上的隐含担保与系统性违约梁媛;余翊华;

银行与政府职能的冲突与解决对策刘永东;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分析与思考杨卫平;

商业银行利差研究赵国栋;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发展研究刘国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由次贷危机引发的思考王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傅皓辉;

评建立东亚共同体日本面临的挑战魏海山;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陈景新;魏园;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分析李峰;

论跨国公司向全球整合型企业发展的趋势及原因寻舸;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治理研究扶青;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及其成因分析蔡宁;徐晋波;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源变及启示吴晓晖;

金融衍生证券在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应用研究何树红;徐文涛;孙文;

对新形势下我国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张月瀛;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财税制度改革研究文小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张玉刚;

对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几点思考佟文英;

预约定价与税收公平原则关系之探究饶爱民;郭智杰;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利益补偿与生态文明构建张绪清;

我国民航客运价格规制的绩效评价与改革思路探讨周蓓;

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机制研究王宏;

民营企业融资研究都新英;

城市供水民营化的思考吴声凤;

民营企业成长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以瑞安市为例郑关定;吴晓明;姜明伦;

香港居民和中国大陆居民纳税意识差距及深层原因剖析姚原;

制度变迁路径比较研究王爽;张永庆;

意大利与广东纺织产业集群不同年展衍化比较——以普拉托和西樵为例孙艳;张宇芳;

刍议中、美职工持股计划范铭超;

提升广西在全国旅游市场中优势的对策研究胡绿俊;胡希军;

浙江省旅游经济差异研究叶华;

我国发展天文旅游的条件、前景探析及策略思考余中元;

基于城乡统筹的巴渝古镇旅游开发研究林移刚;

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供应链构建研究——以浙江舟山为例梁蓓蓓;刘奋伟;

基于文化名城建设的中山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研究黄英;龙良富;

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探讨——以五通桥“小西湖”古镇为例刘琼英;汪东亮;

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发展方向唐代剑;黎彦;

名在资源胜在开发赢在服务——青海省旅游业发展新理念宋玉慧;

浅谈阳朔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韦杰;邓惠君;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生系统的构建研究丁艳平;

农民权益保障视野下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王丽娜;

农村生产率的“两次革命”及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王志勇;

关于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的一些思考张昆玲;宋杉岐;

工业化、产业化与农民增收——兼析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易文彬;戴攸峥;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龙庆华;自正发;

长株潭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初探龚艳;杨华峰;陈灿;

新时期中原城市群加快发展的战略思路李学鑫;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思考任守忠;武国定;

基于产业集群的泛北部湾城市群互动发展研究——以中、越沿边城市群为例孙艳;陈纪忠;

云南省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黄梅;

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及保护研究俞晓萍;

基于城市发展动力系统的经济发展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李治国;

滇东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刘绍吉;

经济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及应对措施封媛嫄;

试论汕头海洋经济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张亿平;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陈卫灵;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李超;曹佩琪;

金融危机的教训及应对措施刘菊芹;

资源型经济问题的成因:资源收益分配视角的研究吴文洁;佗敏华;

我国工业出口结构合理性分析及建议陈春燕;陈红蕾;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问题与对策研究李燕强;

张家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陈丽珍;路海波;

抓住两大“机”遇发展泉州新一轮经济刘玲玲;

金融危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及营销策略谢和书;

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刘东涛;

关于国际纳税主体保护之思考刘显娅;

经济法视野下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徐成文;开;

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以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护为视角张素伦;

《劳动合同法》视野下规范劳务派遣发展的对策研究王胜利;郭颖;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李林启;

论网络环境中Bt下载技术的法律责任主体的认定——兼谈Bt侵权预防的经济学分析邹岿;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FDi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印金玲;

村务监督法律问题研究解小平;曹捷生;

中国保持持续国际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蔡云;

金融危机下内地和香港进出口贸易与汇率变动分析陈燕明;

外资撤离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以房地产市场为传导渠道杨毅;颜白鹭;

失业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分析及就业启示张熙凤;

经济危机根源及其消除方法论金小明;木登平;

我国最低工资模式完善研究——以香港地区的争论为借鉴鲍红香;

浅析湘西民间融资现状黄小燕;曾克峰;

房地产财富效应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分析江河;

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以张家港港口为例赵喜仓;付星星;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区域经济贡献差异的实证分析殷玲;钱枫林;

人均GDp增长对我国私人汽车未来需求的影响李学成;

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三大产业就业影响的变动分析马敬桂;徐飞;

触媒空间发展战略的价值趋向分析张欣旻;

会展投资环境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戚能杰;黄锴;

供应链金融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中的应用研究李国青;

企业员工薪金问题的公平性研究朱立君;

物流一体化服务中的多任务委托模型分析李家齐;刘健;李博威;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激励机制构建黄利梅;张丽;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步的一次重大实验——评“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宋丁;

在wto框架下对进口内涵碳产品征收碳税的可行性探讨宋俊荣;

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方式及其反思方小愈;徐延辉;

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分析陈蕾;

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反思叶萍;林红菱;

金融危机下粤港经济合作依赖性分析及对策曹红柳;刘龙;陈文;

广东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脆弱性分析林平凡;刘城;

广东城镇老年人经济满意状况的实证分析王世斌;申群喜;

珠三角地区主题公园产业集群演进模式分析李伟;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实证研究吴爽;

低碳经济对江苏的挑战和机遇邹成勇;

江苏省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对策分析张坚;孙荀;

当前江苏省居民消费现状、原因及对策杨宁宁;赵喜仓;

加工贸易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翁旭青;

浅析金融危机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贸易传导机制分析冯金丽;陈丽;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初探张立生;赵朝阳;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张丽英;杨冬梅;曹志刚;

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探索汤荣敏;

新兴港口优势下的河北省沿海与腹地一体化发展研究李南;

基于“一核一轴两翼”的辽宁沿海城市带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鹿磊;韩福文;

近代天津对外贸易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董智勇;陈元清;

提升河北省FDi贸易效应的对策建议沈红霞;

消费信贷市场上的隐含担保与系统性违约梁媛;余翊华;

银行与政府职能的冲突与解决对策刘永东;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分析与思考杨卫平;

商业银行利差研究赵国栋;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发展研究刘国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由次贷危机引发的思考王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傅皓辉;

评建立东亚共同体日本面临的挑战魏海山;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陈景新;魏园;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分析李峰;

论跨国公司向全球整合型企业发展的趋势及原因寻舸;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治理研究扶青;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及其成因分析蔡宁;徐晋波;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源变及启示吴晓晖;

金融衍生证券在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应用研究何树红;徐文涛;孙文;

对新形势下我国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张月瀛;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财税制度改革研究文小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张玉刚;

对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几点思考佟文英;

预约定价与税收公平原则关系之探究饶爱民;郭智杰;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利益补偿与生态文明构建张绪清;

我国民航客运价格规制的绩效评价与改革思路探讨周蓓;

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机制研究王宏;

民营企业融资研究都新英;

城市供水民营化的思考吴声凤;

民营企业成长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以瑞安市为例郑关定;吴晓明;姜明伦;

香港居民和中国大陆居民纳税意识差距及深层原因剖析姚原;

制度变迁路径比较研究王爽;张永庆;

意大利与广东纺织产业集群不同年展衍化比较——以普拉托和西樵为例孙艳;张宇芳;

刍议中、美职工持股计划范铭超;

提升广西在全国旅游市场中优势的对策研究胡绿俊;胡希军;

浙江省旅游经济差异研究叶华;

我国发展天文旅游的条件、前景探析及策略思考余中元;

基于城乡统筹的巴渝古镇旅游开发研究林移刚;

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供应链构建研究——以浙江舟山为例梁蓓蓓;刘奋伟;

基于文化名城建设的中山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研究黄英;龙良富;

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探讨——以五通桥“小西湖”古镇为例刘琼英;汪东亮;

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发展方向唐代剑;黎彦;

名在资源胜在开发赢在服务——青海省旅游业发展新理念宋玉慧;

浅谈阳朔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韦杰;邓惠君;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生系统的构建研究丁艳平;

农民权益保障视野下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王丽娜;

农村生产率的“两次革命”及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王志勇;

关于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的一些思考张昆玲;宋杉岐;

工业化、产业化与农民增收——兼析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易文彬;戴攸峥;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龙庆华;自正发;

长株潭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初探龚艳;杨华峰;陈灿;

新时期中原城市群加快发展的战略思路李学鑫;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思考任守忠;武国定;

基于产业集群的泛北部湾城市群互动发展研究——以中、越沿边城市群为例孙艳;陈纪忠;

云南省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黄梅;

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及保护研究俞晓萍;

基于城市发展动力系统的经济发展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李治国;

滇东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刘绍吉;

经济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及应对措施封媛嫄;

试论汕头海洋经济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张亿平;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陈卫灵;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李超;曹佩琪;

金融危机的教训及应对措施刘菊芹;

资源型经济问题的成因:资源收益分配视角的研究吴文洁;佗敏华;

我国工业出口结构合理性分析及建议陈春燕;陈红蕾;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问题与对策研究李燕强;

张家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陈丽珍;路海波;

抓住两大“机”遇发展泉州新一轮经济刘玲玲;

金融危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及营销策略谢和书;

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刘东涛;

关于国际纳税主体保护之思考刘显娅;

经济法视野下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徐成文;开;

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以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护为视角张素伦;

《劳动合同法》视野下规范劳务派遣发展的对策研究王胜利;郭颖;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李林启;

论网络环境中Bt下载技术的法律责任主体的认定——兼谈Bt侵权预防的经济学分析邹岿;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FDi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印金玲;

村务监督法律问题研究解小平;曹捷生;

中国保持持续国际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蔡云;

金融危机下内地和香港进出口贸易与汇率变动分析陈燕明;

外资撤离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以房地产市场为传导渠道杨毅;颜白鹭;

失业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分析及就业启示张熙凤;

经济危机根源及其消除方法论金小明;木登平;

我国最低工资模式完善研究——以香港地区的争论为借鉴鲍红香;

浅析湘西民间融资现状黄小燕;曾克峰;

房地产财富效应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分析江河;

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以张家港港口为例赵喜仓;付星星;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区域经济贡献差异的实证分析殷玲;钱枫林;

人均GDp增长对我国私人汽车未来需求的影响李学成;

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三大产业就业影响的变动分析马敬桂;徐飞;

触媒空间发展战略的价值趋向分析张欣旻;

会展投资环境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戚能杰;黄锴;

供应链金融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中的应用研究李国青;

企业员工薪金问题的公平性研究朱立君;

物流一体化服务中的多任务委托模型分析李家齐;刘健;李博威;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激励机制构建黄利梅;张丽;

粤港合作框架下的区域创新体系代明;

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投资条约的修订和完善鲁学武;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优化策略研究叶磊;马学广;

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大问题——住房供应模式选择史亚楠;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的研究龙玉国;

泛珠三角合作背景下的区际法律冲突及解决邓路遥;王威;

珠三角工业园产业协作体系探讨赵玲玲;龚泽;

珠三角区域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李泽平;张德鹏;

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分析——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陈旋;武戈;

基于因子分析的广东省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高洁;谢守祥;

创建“大鹏部级生态共生区”的探讨宋雅杰;程慧俐;周慧;俞海宝;

新时期中山市专业镇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钟辉新;

深圳市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研究王倩;

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研究翁旭青;

浙台港口物流业合作发展态势分析蒋逸民;

江苏保险业的区域差异与发展分析胡苏迪;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元统计分析孟莹;谢守祥;彭潇;

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京津冀都市圈结构模式探讨范晓梅;李艳;杨会娟;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驱动力分析薛志波;

河北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速度、方向的比较研究郝东恒;殷阿娜;米倩倩;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中的科学决策与行政壁垒探讨赵金涛;

生产业视角下北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建议邓丽姝;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高峰;

新政策下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赵玉芬;张悦玲;袁淑辉;

构建唐山市沿海经济产业链的路径思考杜丽春;

开放条件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周稳海;赵桂玲;

外资入股中国商业银行动机、方式及影响分析郭珊;李艳虹;

微观视角下对亚元的探讨徐勃;

基于商业银行内在脆弱性的公司治理安排杨宏斌;

我国超额货币供应研究的传统视角与新视角杨霞;杨祖艳;鲍延磊;

黄金对美元和通货膨胀的对冲作用研究许斌;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变迁与路径选择毕燕君;

论我国财产税的功能郝琳琳;

新会计准则下eVa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应用比较的实证研究龚志文;陈金龙;戴五七;

日本加入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以1980~2007年为例王卓;王博;

建设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发挥面向印度洋桥头堡作用蒋小华;卢永忠;

中、美贸易摩擦及对策分析张煜;

中、印经贸关系现状和发展分析杨莉;杨光;

日本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及其启示蒋和平;

印度信息技术外包(ito)产业发展模式弊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高述涛;

威省原居民经济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其对龙岗区的启示温一竞;

论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周正义;邓峥波;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适用的程序法问题研究张爱菊;

金融危机影响下中、美股市联动效应分析熊美懿;刘传哲;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刘学青;

中小企业内地创业板上市的财务战略筹划谷秋丽;

建设场外交易市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王婧;刘传哲;

对开征环境税的思考张涛;何剑;

对扩大内需下的中央财政支出监管的思考李节;张焱秋;李由鑫;

培养专业化劳动力比较优势破除贸易保护主义周智屏;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廖海燕;

基于公平视角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探析刘春萌;

构建和谐社会缩小我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之策刘启辉;张帆;

和谐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探析邓小英;伍学滨;

我国农信社改革的路径选择——基于角色创新性回归的视角谢启超;彭浩东;

淡马锡模式对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改革的启示郭立民;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对旅游业的推动胡扬帆;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入境旅游国际产业竞争力研究傅云新;杜轶凤;

节庆旅游效应分析——以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为例杨英;

天津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探析张艳艳;

威海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陈琳;满建利;修洪敏;

对深圳大梅沙愿望岛风情酒吧街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晓;祁黄雄;周丽君;

我国农民旅游市场问题分析及开发策略欧阳驹;

浅谈河南旅游景区的数字化建设姚红;

邮轮游客三亚停靠期间的产品供给研究田言付;

农民参与土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路径王建红;张月想;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与风险研究彭文武;杜茂华;胡升辉;

论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中的反租倒包黄延廷;

新型农转非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讨高雅;

建立现代农业政府投入机制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取向何凤霞;

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土地合作经营研究梁远;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河南省的实证分析顿雁峰;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企业家能力的视角余存龙;

农村金融改革新探索——以海南省琼中县小额贷款为例蔡道成;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从产业发展角度王民强;潘锦云;

新疆农村经济的贫困分析古丽帛斯旦·买买提;古丽娜尔·阿不都拉;

论影响当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解决对策王阿娟;

长株潭旅游经济圈构建及形象定位研究杨明秀;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分析张建军;刘冰;

“长株潭”区域旅游一体化的Swot分析及策略思考徐莎;

产业转移园区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湖南的对策华金科;华金秋;

安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汪浩;沈文星;

获取动态比较优势的重庆it服务产业发展策略——基于西三角经济区的比较研究王唯薇;

广西三大产业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关系计量分析周永生;何渊源;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曹扬;

推进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思考黄改玲;

论新疆外来农民工权利救济机制的构建王彪;

贵州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唐剑;江宗德;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丁海青;

金融危机下境外热钱入境的利益博弈及对策分析何斌;刘佳;

我国股票期权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研究丁际波;赵迎春;

发展服务业税收政策探讨黄朝晓;唐婧妮;王结玉;

“贷款换石油”之风险探析郭志钢;郑寿春;吕南;

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及法律对策吴培锦;田义文;邵珊珊;

基于Swot模型的石景山区“中国绿能港”战略分析李锦学;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模式与政策选择宋雅杰;

wto争端解决机制司法属性论析刘会春;

略论我国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中的国际私法问题朱秋沅;

法国民事责任改革与欧洲私法统一的关系李世刚;

经营者侵权补充责任的若干问题朱泉膺;

论仲裁为经济服务与仲裁的司法监督陈亚林;

劳务派遣立法若干争议问题探究刘慧勇;

关于我国商号法律制度的一点思考陈一健;陈一新;

论经济民主与反垄断法——兼评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周小明;

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社会权利要素方小愈;

公司合并的法律界定唐英;

不可逆性、补偿机制与能源代际公平刘志秀;李书锋;

由“民工荒”引发的关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邹寄燕;谢钢;

汶川地震遗址申报世界遗产须重视的几个问题——以日本阪神地震遗址止步“世遗”为鉴杜玲莉;杨小川;

试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高明霞;

中国老年公寓市场的潜力分析——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个案周璐;吴梦宸;黄璟;

吉芬品的经济学解释——兼论短缺经济产生的原因张攀春;

人身保险需求与收入关系分析:北京市为例杨晓华;

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的经济学分析徐惟;

制度的困境及其出路——由“LV”商标侵权案所引发的思考徐聪颖;

“丰田召回事件”的浅析与反思唐伶;

卓越亚马逊网上书店经营模式研究李傲霜;

大型综合超市的经营特征和组织管理——沃尔玛、家乐福、易买得经营管理比较分析陈玲;肖继新;

论消费创新的意义、特点和途径陈赞晓;

基于跨国公司嵌入的开发区产业集聚模式研究陈景辉;

试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及发展途径林绍贵;

供应链金融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应用研究王影;杨明娜;朱盈盈;

基于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佛山陶瓷产业集群为例魏耀武;

企业人才内涵与员工素质能力界定的根本导向王麒麒;

深圳服务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途径钟若愚;

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困境——兼论对外经济发展战略面临的挑战杨永红;

论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与wto规则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宋俊荣;

全力推进厦漳泉经济一体化加快“闽南金三角”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吴乐进;

货币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及政策建议雷钊;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珠三角民工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引发的思考杨玲丽;万陆;

广东省人力资本、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郭海华;许乐;

广东省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的验证李泽楷;

利用国际科技合作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分析李晓莉;苏奕;纪彬;

能源消费与广东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研究兰军芝;

珠三角地区高职学生消费行为与态度的调查分析宋彦军;

低碳经济:深圳的现实选择周东恩;陈珊;

广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段晓庆;

深圳城市品牌定位浅析李尘;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分析郭家华;

江苏省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进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孙景家;

江苏沿海港口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李正锋;邹宏;杨守卫;

浙江外贸企业运行现状调查及应对分析朱春兰;

上海市电力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吴丽娟;袁永生;

基于集群视角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江苏为例顾丽敏;顾为东;

基于“钻石模型”的江苏省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李晓亮;李敏;张晓阳;

城镇体系与产业体系有机融合的宁波实践探索任月红;

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对策的研究马骁;郭晓君;

环渤海区域FDi区位分析及对策研究徐田柏;付红;

加快民间融资步伐推动河北经济发展韩红莲;李靓靓;

基于新形势的河北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刘艳琴;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研究林英华;张二勋;

基于钻石模型的滨海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刘伟萍;

浅析辽西城市群发展模式宁国强;

单一银行制及在中国的实践研究刘国防;

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因子分析——以国内16家商业银行为例李兴波;聂元飞;刘焕鹏;

美国金融风暴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启示赵静;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探析贺亚茹;

浅析“CRt市场”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程丽娟;

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制度冲突与实践选择刘绍吉;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新世纪;国内爱情电影;视觉特效;市场

1.对现阶段国内爱情电影视觉特效市场的分析

自21世纪新千年伊始以来,中国的影视行业正流光掠影般飞速的发展,在电影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4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高速成长时期,2004年我国拍摄了200部电影,票房收入是15亿元(包括引进的国外影片在中国的票房收入,下同);2005年拍了260部影片,票房收入达20亿元;2006年拍了330部影片,票房收入达26亿元;2007年拍了402部影片,票房收入达33亿元;2008年拍了406部影片,票房收入达43亿元;2009年拍了456部影片,票房收入为62亿元。不少优秀的影片作品涌入市场,给当代人们浮躁、快节奏的疲乏生活增添了陶冶情操与缓解压力的渠道。与此同时,科技的日新月异,世界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影视行业创新的更多更好的先进技术,数字影像技术的更趋成熟,引领了当下优秀的影视从业人员在电影创作中能更全面、更美妙地凸显其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与审美情绪,让展现在观众眼帘的荧幕更趋逼真与富有感染力。

爱情经由文学艺术的升华和承载,能够走过时间,越过距离,唤醒人们最深层的情感记忆。成为心底生出的一株兰草,在人类情感最为脆弱的地方散发出幽香。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当代电影而言,爱情片更倾向于商业片的创作,个体化故事比较多,与意识形态的纠葛也较少一些。爱情片是以爱情为主要表现故事.并以爱情的萌生、发展、波折、磨难直至有情人终成眷属或天各一方为主要叙事线索的类型电影。

作为拥有东方神秘爱情的文明古国,在进入新世纪后,爱情电影的发展更多元,艺术家们尝试用喜剧、悲情、浪漫、荒诞等不同的风格,用直面当下、反观历史、女性视野等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爱情、展现爱情。仅是在叙事方面的变化,仍无法跟随科技与人类情感发展日趋渐快的节奏,以往单纯用纯粹蒙太奇亦或是简单特效手段展现的爱情故事,在迈入新世纪后,慢慢地表现出力不从心的味道。于是正因如此,作为主导影片的关键人员,必须更迫切的借助时展带来的科技文明与影像技术,更好更全面的诠释与解决该领域亟待面临的状况。

2.国内爱情电影的类型分析

新世纪的爱情故事,划分为都市青春偶像剧;调侃喜剧;煽情、悲情剧;现代叙事方式的时尚剧;怀旧纯情剧;纪实化、生活化爱情剧。新世纪的爱情电影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颂扬爱情战胜一切,超越一切的伟大力量,赞美恋人们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守,如《上海伦巴》、《云水谣》、《山楂树之恋》等。这类影片往往将故事发生的时间放置在过去时空;其二,表现现代都市人对爱情的追寻、迷茫、困惑,如《独自等待》、《手机》、《将爱》、《失恋33天》等。这类影片往往表现的是当下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困境和人们在其间的挣扎、选择、领悟。无论是哪种的形式,当代电影人放在爱情故事上面的注意力,重点仍然是故事本身的寓意与其能够给人们带来的共鸣,好的作品在运用了好的视觉特效之后,会为其本身增添更多的支持率,并且能够在为了遵循打破传统戏剧性叙事结构的条件下,也就是采用散文化的结构,着重细节的铺陈和氛围的营造,从而追求诗意的美感上起到关键性乃至画龙点睛的作用。

3.对爱情电影视觉特效的具体分析

当今时期,国内影视界学者大部分对中国电影的研究方向均是放在研究国内电影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以及3D时代下的特效产业、环境、发展以及方法的研究,然后包括研究中国各类电影在国际中占据的形象地位,以及中国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分析,然后对台湾电影承前往后的研究等等。《当代电影》2013年1月版主要热点研究放在了“中国电影人才战略之电影教育”;2013年2月版则又放在中国合拍电影问题;2012年的全年版,研究的问题包括有:中外合拍片与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中国电影创作新走势、对2011年中国电影及贺岁档电影的分析、对国产电影的做大做强分析、院线制改革与制片体制改革十年追溯以及中国电影特效产业的发展路径的分析等等。而对于具体特效在具体类型电影的细致分析尚且处于初级阶段,亦或者说仍处于浅尝辄止,初出茅庐的地步。对于科技含量比重明显偏大的部分类型电影,像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片、惊悚片、神话片等等,此等类型的影片特效分析早先为本课题的研究做了简单的前期铺垫与说明,让受众对视觉特效一词的概念深入人心。

大部分的研究表明,国内电影缺乏视觉特效的创新与发展,与电影从业人员本身的经历与想象力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引申至与国内的教育体制与社会氛围息息相关,这些在此处暂且不提。国外对视觉特效的研究早已鞭策入里,甚至早有多家专属的视觉公司,如“工业光魔”(industrial.Light.&.magic)、“数字王国”(Digital.Domain)等。这自然与国家的具体行情相关,美国好莱坞可以说是电影特效的策源地。

国内的电影却大多停留在传统观念的领域,即空洞的特效展现与不合理的特效运用,导致了惨淡的票房,甚至拉低了受众对国内电影的期望值。中国具有后现代因素与特征电影的主人公大都有执着单纯的气质和大智若愚的外表,似乎只有他们方能在科技发达的社会中游刃有余,百战不败。但是,由于中国电影观众对于后现代电影的视听经验尚处于适应与摸索之中,所以,此类电影很难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

国内影视界学者对爱情电影的分析,大多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深度挖掘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故事表达的改变,而对于爱情电影特效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置的状态,笔者认为,在国内视觉特效并非处于国际前列,甚至如同出生的婴儿般稚嫩的时刻,对于其在各种不同类型电影的发展领域研究,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益。于是,多部充溢着完美视觉特效的爱情电影的上映,神来之笔似地打破了中国爱情电影史上单纯的蒙太奇语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再次不得不值得一提的便是《失恋33天》,该影片以不到一千万的制作成本,在5部好莱坞大片的前后夹击下,脱颖而出,最终取得超过3.5亿的票房成绩,票房在同年中国片中仅排在《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和《建党伟业》之后,创造了中国电影投资回报的又一个奇迹。该部影片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除了良好的故事构架与人物诠释之外,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该片视觉特效的应用。它如虎添翼似地让片子呈现出了梦幻与神秘的色彩,让人们观影过后,真心有谈恋爱的感觉。有人说过,这便是一部好的爱情电影给受众最棒的感觉。(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董军华.浅析数字特效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11(15).

[2]何静、邓煜.电影摄制从传统特技到数字特技的思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

[3]钟聿新、钟远波.浅析数字特效对中国电影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8(24).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现状;就业

计算机图形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提高而不断发展。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的进步,计算机绘图软件也逐渐成为设计行业表现手段的主流。所谓计算机数码图形就是设计师通过计算机技术表现设计意图,最终以电脑图像的方式告知客户,使客户清晰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创意,是一种对比传统手绘更为直接,更加有效的表现方式。

一、计算机数码图形艺术设计的起源

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计算机数码图形起源于计算器图形软件技术的产生,计算机数码图形辅助设计的研究构想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但最早应用的计算机图形技术是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伊凡・苏泽兰特在美国计算机联合会会议上发表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从此开始了计算机图形设计的发展历程。他从1950年开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计算机交互对话的操作系统。1963年,这套以主机、显示屏、光电笔和键盘为工作的图形画线系统得到实现。,这套图形画线系统的开发,使用户可以运用电脑画出直线、复杂曲线以及简单的标准部件。

我国计算机图形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外计算机图形技术发展的轨迹相似,国内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基本上是从各高等院校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计算机数码图形技术开始逐渐被人们应用和认可。

二、我国计算机数码图形艺术设计的现状

中国数码图形行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状态,备受瞩目。目前,数码图形行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艺术创意产业。关于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如何,主要从事哪些领域,以及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都有很大的分析价值和探究意义。我国数码图形行业起步大约是从2000年开始,经历了10年的发展,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几个大的城市,有着相当好的发展势头,但相对于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计算机数码图形行业仍然处在相对幼稚的发展阶段。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数码图形的概念正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在不断扩大,并在不同领域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数码图形行业是电脑技术和创意艺术的结合体,几乎涵盖了计算机技术进行的所有视觉艺术创作,包括游戏美术、三维动画、影视多媒体特效、建筑设计等。纵观2010年我国数码图形行业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领域:建筑效果图、影视制作、动漫设计和游戏美术。

1.建筑效果图。是指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建筑产品为对象的设计手段,充分地利用了模拟仿真技术,主要通过图形软件实现。建筑师可以虚构出一个三维场景,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全方位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客户和消费者进行身临其境的观赏。数码图形技术带出的建筑可视化产业,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国内建筑师在这方面的技术大多处于中低端水平,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2.影视制作。数码图形影视制作主要体现在影视后期加工、栏目包装和电视广告设计等方面,运用电脑合成特效去实现摄像机和人工道具无法实现效果,在更好达到制作者意愿要求的同时,也给广大电影电视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国内每年都会推出几部以追求极致画面水平和场景的电影电视作品,并且在商业运作机制的配合下,大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赢利效果。然而,由于数码图形影视制作的成本极高,市场容量有限,再加上影视观众口味的日益挑剔,其带来的商业赢利效果在逐步弱化。

3.动漫艺术。它是数码图形行业中最为人熟知的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国外电影类动画大片在国内的火热上映,精彩逼真的视觉效果带来的巨大赢利,引发了我国动漫艺术产业革命的爆发。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培养出了大批动漫艺术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从事动漫艺术开发创作的企业也日益增多,国产动漫作品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相继诞生。

4.游戏美术。相比于前面三个领域,从发展前景还是最终赢利效果上来看,数码图形游戏美术产业都明显优胜。

凭借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和不断丰富的产业元素,网络游戏出版产业正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文化休闲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数码图形行业就业分析

数码图形行业的就业情况是近些年来的热议问题。通过上述对2010年数码图形行业四大领域的市场状况分析。从人才需求的角度上来看,目前,建筑可视化领域缺乏高端水平人才;影视制作领域由于制作成本昂贵,人行门槛较高,难以进入:动漫设计领域人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游戏美术领域对数码图形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并且在未来五年内都将保持着较大缺口。

一个优秀的数码图形游戏人才,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和高端的技术水平。随着国产网游进入新纪元的到来,游戏美术水平成为了最基础的专业技术衡量标准。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并未设置游戏美术学习专业,而社会上绝大多数游戏动漫培训机构也大都偏向于游戏程序开发和网页设计类,这给广大立志投身游戏美术行业的学生造成了无处投医的局面。未来五年内,中国数码图形行业总体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而游戏美术作为主力领域,未来市场前景不可估量,但随着从业人数的增加,竞争也会愈演愈烈,因此,谁能尽早一步踏人游戏美术行业,谁就能率先获得高薪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山东美术出版社.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7

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传媒业,目前还处于小而散的状态,行业集中程度低,迫切需要整合。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影视业也因此掀起了一股并购热潮。但是,并购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极大,如果并购后整合不当很可能导致并购的失败。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并购后是否使企业达到了财务的预期是最重要的判定因素,因此可以从并购后财务效应的分析来看企业经营业绩情况的好坏,从而判断企业的并购是否成功。

二、并购公司简介

(一)华策影视公司概况

华策影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影视公司之一,其主营业务为电视剧、电影、影院、广告以及经济业务等,其中电视剧业务是其最主要的业务,贡献了91%以上的营业收入。华策影视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资产总额从2010年的12亿元到2014年的50亿元,利润总额从2010的1.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亿元。以电视剧起家的的华策影视,电视剧业务从2010年只有300多集的产量,到目前已经有1000多集的产量,市场占有率也大大提高。另外华策影视更是连续四年荣登“福布斯中国上市潜力企业百强”榜,从第一次上榜至今,华策影视的市值增长了174.66%。

(二)上海克顿传媒公司概况

克顿传媒于2003年成立,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电视媒介咨询工作,是我国最早从事大数据研发的公司,拥有成熟的数据挖掘能力,2009年其正式进入影视剧的制作和发行领域,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电视剧研发和制作公司之一。2013年克顿影视被华策影视以100%股权的形式并购,截至被并购前的2012年,克顿传媒的总资产达到64425060元,营业收入为58537340元,其收入主要来源为影视剧的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98.62%,净利润为9359810元,年电视剧生产量达到400集左右的生产规模,两大影视公司合并后强强联手,为制作质量更好更受观众喜爱的影视剧而共同努力。

三、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动因及过程分析

(一)并购动因分析

提高市场占有率,发挥规模效应。克顿传媒在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制作的电视剧质量高。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每年生产的精品影视作品会超过千集,拥有的影视剧版权数量更会达到每年上万集的数量。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2年间华策影视与克顿传媒总的发行集数远远高于其他几家电视剧业务非常出色的公司,大大提高了华策影视在电视剧市场上的占有率。

丰富电视剧题材,实现资源共享。克顿传媒有着丰富的电视剧素材,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双方可以在电视剧资源上实现共享,进行多品牌运营,制作更多更优秀的电视剧。另外克顿传媒的很多影视剧版权面向的是年轻的观众,而华策影视则偏向于传统受众群,两者的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利用“大数据”优势创新产业模式,完善产业链布局。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可以利用克顿的大数据优势,加快两家公司品牌、资源的融合。另外克顿传媒在成立初期从事电视方面咨询服务,帮助很多电视台进行战略定位,与电视台的合作使克顿传媒深谙影视剧的发行渠道,加上大数据可以轻松了解受众群对于电视剧的偏好与需求,可以加快华策影视“内容+渠道”的战略布局,不断完善其影视产业链结构。

(二)并购的过程分析

华策影视以向克顿传媒的四位股东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结合的方式收购克顿传媒100%的股权。其中,以现金支付交易对价的35%,金额为57820万元,以向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交易对价的65%,最终以总价165200万元完成了此次并购活动。另外,在并购时双方也签了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克顿传媒必须在2013年至2016年的合并报表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95.32万元、18188.19万元、23693.70万元及24297.91万元。由于克顿传媒在并购前业绩状况良好,有着自己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管理经验,华策影视也承诺并入克顿传媒后,在保证双方资源共享及经验共享的情况下,确保克顿传媒人员团队以及公司运营相对独立,使克顿传媒继续保持原来的管理团队和运营模式。

四、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案例财务效应分析

(一)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财务效应分析

资产状况分析。华策影视属于文化传媒业,收入来源主要是影视作品的收入,对固定资产的依赖性较小,因此其所占资产总额比较少,变化也不会很大,所以就不再对固定资产进行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华策影视的资产总额在2014年涨幅达到了138.61%,主要因为克顿传媒的并入带来了大量的资产;货币资金到了2014年出现正增长,并且涨幅很大,主要是因为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盈利能力增强,且回款情况很好,货币资金充足。

企业2014年的应收账款为1138365095元,与上期比起来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达到115.47%,主要是因为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大小和影视公司作品发行时间有很大关系。如果期末大量发行作品则会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华策并购克顿传媒后影视剧的发行量大幅度增加,从而造成应收账款随之增加。虽然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但公司的主要客户都是信用良好的各大电视台,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较低,预计2015年公司回款情况良好。

就存货方面而言,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较高是影视制作企业的特征。由表(2)可知存货占资产总额的20%左右,2014年存货共计近10亿元,占资产总额19.7%,大量的存货代表着企业的潜在现金流,一旦存货出库被售出就会形成收入,从而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收益。另外自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存货周转率由2013年的1.2738上升到了2014年的1.5314,上升了20个百分点,表明华策影视的存货流动性增强。

盈利状况分析。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整合,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的财务效应也渐渐地显示出来。经分析虽然公司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从2012年到2014年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2013年到2014年下降了13.8%,主营业务利润率也从2012年的15.64%下降到了2014年的12.65%。但是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会下降,主要是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净资产规模扩大所致,主营业务利润率的下降则是因为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一系列成本的增加。该并购刚经过一年,还有许多资源要素需要整合,经过资源的整合后,会进一步降低各项成本费用,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使企业更有竞争力。

自2014年两公司并表后,华策影视的营业收入高达19亿多元,涨幅更是达到了108.16%。另外,华策影视的净利润涨幅是2013年的一倍多,净利润达到了4亿多元,业绩情况非常好。2014年克顿传媒经过审计后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0657.59万元和18675.50万元,大大超过了预期,完成了业绩承诺,进一步说明克顿传媒经营状况很好,并入华策影视后,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业绩的增长,说明华策影视和克顿传媒并购整合得很好,发挥了协同效应。

现金流状况分析。对于影视制作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经营活动的流入和流出具有周期性,从对影视作品的投资拍摄到销售收入的实现一般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跨期现象很常见。二是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流出和收回不具有均衡性,现金的流出贯穿了影视作品的投资至发行的全过程,而资金的收回往往只发生在某几个时点。2012年和2013年华策影视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一方面是期末发行影视作品较多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另一方面则是公司正处于发展阶段,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加快了经营现金流的流出。201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一方面是因为新增克顿传媒带来大量现金流的流入,以及回款情况很好。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都有所好转,这主要是因为华策影视在此期间投资规模变大,并购克顿传媒所新增的股份和贷款所导致的。

对于影视公司来说,预收款项的多少直接反映其影视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和业绩的好坏。从表(3)可以看出,2012年到2014年华策影视的预收款项一直以200%以上的增长率呈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预收款项更是达到了167279136.92元,这说明华策影视的影视作品很受欢迎,另一方面,大额的预收款项更是为华策影视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流,从而间接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总体来说,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现金流状况良好,现金流的改善,使得企业将有更多资金进行投资,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回报,产生更大的财务效应。

股市表现。华策影视于2013年7月29日宣告并购克顿传媒,此宣告一经公布,股价应声上涨。由图中可以看出,自7月29日之后,深证成指也呈小幅上升状态,但是其涨幅远不及华策影视股价涨幅,这说明华策影视股价的大幅上涨并非股市整体作用,而是投资者对其并购克顿传媒公司有着良好的预期。

(二)专业化并购与多元化并购财务效应比较分析

华谊兄弟多元化并购财务效应分析。华谊兄弟作为国内最早上市的影视公司,以拍广告起家,而后涉足影视业。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近两年华谊兄弟渐渐偏离影视正轨倾向于资本运作,相继并购北京掌趣和广州银汉科技等大型游戏公司以及房地产公司。由表(4)可以看出华谊兄弟201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有所增长,但是业绩增长的背后却存在极大的隐患。由表(5)可以看出华谊兄弟最重要的影视娱乐板块主营业务相比2013年下降了38.37%,而在手游为主的互联网娱乐板块收入增长率却高达3222.14%。华谊兄弟收购掌趣科技22%的股权后,每年都会看准市场时机减持掌趣科技股份以此来盈利,2014年华谊兄弟共减持掌趣科技3.27%的股权,获得4.18亿元的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40.45%,掌趣科技和银汉科技两家游戏公司为华谊公司带来的净利润共计占52%,占比很大。而华谊兄弟为增强电视剧业务并购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公司在2014年的营业收入为1.11亿元,仅占影视娱乐板块收入的6.5%,占总净利润的2.3%,对华谊兄弟的业绩贡献并不大。另外不论是影视娱乐板块还是互联网娱乐板块毛利率都有所下降,以上都说明华谊兄弟主营业务有所萎缩。

专业化并购与多元化并购风险分析。华策影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着明确的定位,倾向于走专业化并购之路。虽然华策影视在做好内容的基础上力图拓展整个影视产业链,但是,不论是将影视作品出售给各大电视台还是实现影视剧的网络播放,其目前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只是简单的版权交易。另外从华策影视的营业收入构成可以看出,电视剧销售占营业收入的90%以上,过度集中的盈利模式不利于分散风险,一旦电视剧环节出现差错将严重影响华策影视的业绩。相比于华策影视,开始以影视公司著称的华谊兄弟正从努力制作优秀的电影、电视剧、发展艺人经纪的传统影视公司走向倾向于资本运作的多元化并购道路。华谊兄弟近年来的很大一部分盈利来自游戏,而在影视娱乐业务上却有所萎缩。相比于游戏业务,华谊兄弟最擅长的还是影视娱乐方面的业务,而游戏领域就目前来说属于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还很不成熟,未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华谊兄弟在没把优势领域做好的情况下,就向不擅长的领域扩张,很可能会在产业发展中被淘汰。

五、结论与启示

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首先在财务上表现良好,不论是资产状况还是盈利能力都有所提升,而克顿传媒也完成了其业绩承诺;其次并购克顿传媒后华策影视的股价也呈大幅上涨态势,市场对其预期良好,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并购;最后通过将华策影视的专业化并购与华谊兄弟的多元化并购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不论是多元化并购还是专业化并购都有其潜在风险:过度的集中化经营不利于分散风险,而过度的多元化经营也可能使企业丧失主业优势。所以影视业公司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在进行专业化并购巩固主业的同时进行多元化经营,以此壮大主业及分散风险。

合理选择目标企业以降低并购风险。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进行并购时,合理地选择目标企业至关重要。企业会因为各种目的进行并购,所以在选择目标企业时,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目标企业的各方面进行考察,尤其要考虑目标企业背后的团队、企业的文化以及企业的战略等,分析目标企业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帮助主并企业达成并购目的。正确合理地选择目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并购带来的风险。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战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F2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071-02

一、中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现状

随着中国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财务战略在实践运用中为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功,使人们对财务战略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开始重视制定并实施财务战略,像中国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蒙牛集团”等企业,其发展壮大,无一不是成功实施财务战略的结果。“蒙牛集团”,从1999年一个销售收入只有373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到2005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超大型集团,实现了蒙牛人乃至中国企业界为之自豪的“蒙牛速度”,其原因就是成功地实施了扩张型财务战略。当然,蒙牛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不是偶然的,这与其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高成长的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在中国,像上述企业一样能高度重视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企业还为数不多,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二、中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规范的财务战略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财务战略目标背离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财务战略置于企业整体战略之外;二是把财务战略等同于财务计划,忽视了财务战略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特征;三是财务战略的制定没有从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出发,随意性大。

(二)忽视战略环境分析,财务战略目标制定不合理

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既是企业财务战略生成的前提,也是财务战略实施的保证。财务战略环境分析包括内部环境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两部分,其中内部环境是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的内在依据和实施的基础。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认识到战略环境对财务战略制定和实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注重对企业财务战略环境的分析,特别是对企业内部战略环境的分析,因此,所制定的财务战略目标往往脱离实际,不够合理,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三)弱化了财务预算在财务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财务预算在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预算能够把财务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使财务战略便于企业员工理解和实施;二是预算为控制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业绩提供了标准。由于预算以数量化的形式反映了财务战略目标,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能通过对比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标准之间的差异体现财务目标与实际存在的差异,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从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没有包括销售预算、生产成本预算、一般间接费用预算、损益和资本支出预算及现金预算等在内的系统的、完整的预算体系,即使有也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够严密、预算执行不够严格的问题,严重削弱了财务预算的作用,影响了财务战略的实施。

三、中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突出表现在: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内控制度不完善,形同虚设,不能从制度上有效地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另外,多数中小企业也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它的相对独立性,造成企业内部监控乏力。这些不仅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也阻碍了企业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缺乏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

从融资体系看,目前中小企业还缺乏较为独立的、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融资战略的实施。表现在:第一,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其在融资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第二,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贷款条件苛刻。第三,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第四,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直接融资权,无法发行股票和债券。

(三)企业投资能力弱,投资缺乏可行性研究

中小企业注册资金不足,生产经营资金有限,投资所需资金缺乏,投资能力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只能局限于追求短期目标,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难以做大做强。同时,中小企业也没有专门研究市场的机构,投资往往是凭直觉,故盲目性大、方向难以把握。由于企业本身规模较小,决策者不能全面掌握市场经济的特征及运行法则,也不懂得如何寻求合理运筹资金市场。对于企业收缩与扩张战略、选择筹资渠道模式与结构、确立新的投资方向等缺乏可行性研究。这些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财务投资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四、改进中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对策

(一)确定正确的理财目标,确立牢固的战略意识

企业理财目标,既是企业理财工作努力的方向,也是评价企业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的有效标准。确定正确的理财目标,有助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生存、获利和发展是每一个企业的基本目标,根据这一基本目标及当前企业所处的环境,应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导下,企业首先应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重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充分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控制资金、成本和利润等,引导企业生产和资本经营的各个方面。

战略管理意识要求企业上下必须遵循竞争优势宗旨,围绕战略管理核心,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企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充分认识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财务战略的重要地位。

(二)实行预算控制,保证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预算控制是将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并使之实现的保障条件与关键。中小企业实行预算控制,首先应在财务战略指导下,在财务预测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编制各种财务预算。这些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成本预算、一般间接费用预算、资本支出与损益预算、现金预算等。

(三)规范理财行为,加强财务管理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对企业筹资、投资、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环节都要进行控制。对于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也都要实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专门进行严格的内部审计,确保财务工作健康有序。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是经济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客观和及时。因此,企业要重视并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讲求诚信。

3.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投资管理上,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市场调查研究,面向市场,对投资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投资规模上应立足于自身规模和实力;在投资形式上要以对内投资为主;在投资方式上应尽量避免过度分散资金,待企业积累的资本达到一定规模后,再搞多元化经营。

在资金使用效率上,一要加强现金管理,既要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避免现金闲置;二要控制存货和固定资产,防止存货积压和固定资产闲置而带来的资金浪费;三要使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四要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配置合理,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经营效果;五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止呆账,并充分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做到收支平衡。

4.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财务人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加强企业财会队伍建设,把好用人关,对财务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实践技能。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并重视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理财,也影响到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还远远不够。国家应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积极创造条件让优质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从完善制度和加强组织建设两方面入手,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成立中小企业基金,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企业自身看,要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信用观念,改善信用状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五)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运用预警模型,及时地为企业提供有可能引起财务危机的信号,便于企业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预警指标和判断预警的境界线。预警指标一般有现金状况预警指标、流动比率预警指标、债务状况预警指标、经营状况预警指标、信用状况预警指标、周转状况预警指标、投资状况预警指标、成本费用状况预警指标、盈利状况预警指标、环境状况预警指标等;建立的方式一般有多变量模式和单一变量模式两种。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并选择不同的系统模型建立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志远,刘超.中小企业财务战略与控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9

[关键词]影视产业;投资;融资;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

FinancialSituationandRiskpreventionofChina'sFilmandtVindustry

ZHenYe,wanGwenli,ZHanGwenxin

abstract:asfilmsandtelevisionprogramshavecultureconnotationandhistorybackground,thefilmandtVindustryisinanindispensablepositionintheculturallifeofChinesepeople.theindustrygrowsrapidly;however,fundshortagehasbeenthemajorfactoraffectingthedevelopment.Sinceitisanindustryofhighrisks,enterprisesintheindustrymaynotbeabletorepaytheloansbytheduedate.therearealsopricingriskswiththeevaluationofcopyrights.Governmentinvestmentfocusesonlyonworkswithcorrectthemes,leavingtheotherworksbeinguncovered.otherfactorsalsoincreasetherisksoftheindustry,includingtheinformalmarket,nomaturesystemforinvestmentorfinancingriskcontrol,andpoorlegalenvironment.toboost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y,properriskpreventionmeasuresshouldbetakentolowerrisksandenhanceinvestorconfidence.

Keywords:filmandtVindustry,investment,financing,risk,countermeasure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影视行业的繁荣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巨大需求。据统计2013年-2014年中国观影年龄构成,发现目前19~35岁的年轻观众已经成为我国影院的主力观众,占所有影院观众总数的86%。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逐渐成为电影消费的主力军,中国的电影市场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此外,2014年全年城市影院观众达到8.3亿人次,同比增长34.52%;全年新增影院1015家,新增银幕5397块,日均增长15块银幕,目前全国银幕总数已达2.36万块。可以看出中国影视处于爆发式增长期。但同时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也因资金短缺等问题正处于瓶颈时期,影视行业的投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相关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影视产业的投融资问题及其风险,旨在打破我国影视行业的瓶颈制约,促进我国影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影视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一)我国影视行业投资特点

1.投资金额大。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影视行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资。据统计,电影如果投资总额在一千万以下可以被归类为低成本电影,近几年来,一部电影的投资过亿在我国逐渐增多。如捉妖记,制作成本3.5亿,一步之遥,制片成本超3亿人民币。

2.投资周期短。影视行业由于其投资的特殊性,投资周期相对较短,一般为一至三年。在影视行业中,经过影视作品制作阶段及发行环节之后,影视的投资期就结束了,一般电影发行公司会和电影院线签电影发行合同,电影上映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如果电影在上映一周或三周内上座率相当的低,电影院和院线就下片。在影视作品上映之后,是资金的回收的阶段,可以通过票房以及版权的出售回收资金。

3.投资风险大。在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是看不到资金回收的,投资者在影视作品的投资期很难准确估计投资的回收率,只有在影视的投资阶段结束之后,影视作品上映时,才能够通过票房以及版权出售获得收益,这就决定了影视投资的风险是比较大的。而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充满了很多变数,其收益性也是无法具体衡量的,这就决定了其投资的高风险性。

4.投资回报率低。电影资金利用率较低从而使得总的回报率降低,表1为2010年-2014年我国三大上市影视公司的投资回报率:

表12010-2014三大上市影视公司投资回报率

(二)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影视行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投资作品不能上映。据统计,每年只有30%左右影片,能与观众见面。更多耗资大成本拍出来的片子,最后也未能上映,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2014年我国电影产量为618部,院线放映国产影片约259部,约359部影片没能在影院放映,供应比例只占到42%。如表2所示。

表22010-2014年我国电影总产量、数量、比例

2.投资体系不成熟。由于影视行业体制及市场因素等问题,影视行业属于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始终存在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投资者对影视行业的投资信心严重不足,间接导致了影视作品质量无法保证,形成了影视行业的投资怪圈。如图1所示。

3.缺乏完善的投资回报体系。我国影视行业的投资者来自多方,只有当影视行业有利可图时,投资者才会投资。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影视行业缺乏有效的评价系统,而影视行业的专业性较高,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有效的专业评价体系来得知影视作品的价值,这就导致了很多投资者不能准确预测投资回报率,阻碍了影视行业的投融资,进而阻碍了影视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影视行业融资现状及模式分析

(一)我国影视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1.融资总额不足。影视行业融资困难是制约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我国影视行业中,低成本电影占据我国影视行业的大多数,有着85%的比例,剩下25%中的电影,除了少数电影的融资额能够达到千万甚至上亿,其他电影的融资额都在几百万左右,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影视行业的融资总额还远远不够。

2.融资模式以权益融资为主。分析我国五家影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博纳影业,中影集团)不难看出,我国影视公司行业的上市公司都以股本融资为主,非上市公司以权益融资为主。这说明,影视公司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本累积,进行影视作品的制作,获取利益,再进行新一轮的投资。

3.负债融资模式以短期负债融资为主。影视公司的流动负债率过高,明显是以流动负债融资为主。高流动负债率通常显示了企业以短期负债为主,需要经常对外融资。

(二)我国影视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我国电影制作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投入、银行贷款、版权预售、风险投资、广告融资、个人融资等方式。

1.银行贷款。对于我国影视行业来说,从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已经成为其投资除了自由资本累积之外最主要的一种融资模式。表3为我国电影企业银行融资模式。

表3我国电影企业银行融资模式

2.上市融资。资本累积是现代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在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许多企业选择上市融资。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上市融资已经成为电影融资的新型渠道。如表4所示。

3.政府投入。政府可以为一些影片内容集中于主旋律的电影进行投资,如《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等影片。政府通过运用财政资金对其进行投资,也可以通过提供土地及免费拍摄场景等形式对其进行资助。此外,政府也通过设立一些电影项目专项基金诸如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农村电影资助项目、电影走出去工程对一些电影进行支持。

4.版权预售。预售版权是指影视制作公司在影视作品正式上映之前,把影视作品的发行权以及放映权出售给海内外的发行机构、放映公司,以此来取得资金,支持影视作品的创作。这种融资方式可以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甚至是制作过程前就能够募集到大量资金,短期之内促进资金回笼,筹集到制作影视作品所需要的资金。

5.植入广告。广告植入也是这些年影视业最为常用的融资模式。1999年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是中国首部运用了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商业影片。2010年到2013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收入增加7.9亿元,增长22%。

6.互联网金融。目前,阿里巴巴娱乐宝、众筹等新兴的电影融资方式受到广泛关注。娱乐宝实现了人人都可以成为电影投资人的目标,也实现了电影融资需求快速对接的意愿,粉丝、电影企业都能从中受益。互联网行业的影视项目也在快速增长,2014年比2013年上升了244%。

三、案例分析

(一)唐山大地震融资模式分析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2010年7月22日在全国公映从视觉和听觉创下中国电影的奇迹,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口碑双赢大片。该片总投资为1.2亿,主要融资模式有: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政府投入和广告收入。

1.银行贷款。《唐山大地震》以电影版权作质押和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做担保,在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与其他3部电影一起贷款共1.2亿元。如表5所示。

表5影视投资获得银行贷款一览表

2.政府投入。在该片的拍摄中,唐山市政府除了划拨了200亩的土地以供剧组拍摄之用外还提供了6000万元赞助。

3.广告收入。《唐山大地震》有8000万元植入广告费用,植入广告统计(按出场顺序):剑南春酒、宝马汽车、卡帕kappa运动服、中国工商银行、《读者文摘》、乐百氏矿泉水、中国人寿保险、。

(二)影片《锦衣卫》融资模式分析

《锦衣卫》是李仁港导演的上乘之作,其以大制作、大投资、大明星、大场面为主要噱头,集聚了赵薇、甄子丹等大牌明星。投资高达1.3亿人民币,主要的融资模式如下:第一,该影片拍摄采用联合投资方式,由上影、天翔、大盛、星霖多家公司投资出品,这种模式有利于降低各方投资风险,增加融资金额,保证影片的拍摄顺利完成;第二,采用银行贷款,第三方保险,进一步扩大融资;第三,采用植入式广告,促进投资方与影视制作公司的双赢;第四,预售版权,促进资金的回笼。多种融资方式的结合,多重保险,不仅扩大了融资,保证了影片的顺利拍摄,还促进了投资方与影片制作公司的双赢。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模式尽管有很多种,但是没有一种模式能够在市场经济的融资运作中起模板作用,成为主流模式,而且纵观我国电影产业的融资状况,可以发现,我国电影企业目前最主要的融资模式为银行版权贷款融资和大量的非专业投资者投资,融资模式单一且发展不成熟,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障碍。2014年,文化部与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建设金融投资体系的逐渐重视。目前,一部分中小电影企业已经开始借助互联网金融如众筹网、p2p这些平台进行融资,在众筹网上,企业或者团体将自己的影视作品方案到网上,有兴趣的大众对其项目进行赞助,帮助其完成影视作品的拍摄。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将成为继银行版权融资和非专业投资者投资融资之后的又一种主要融资模式。同时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电影产业的融资模式,如美国目前电影融资渠道正在从直接投资、上市融资等传统模式,向电影基金融资、证券化融资和股权协议等多种融资方式转变。使得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四、我国影视产业的风险及风险应对

影视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投资者的投资动机是期望得到合理的回报,但投资者的期望能否实现,存在着一定风险性。如从银行债权融资来讲,企业有可能出现到期还不了贷款的风险;在版权估价方面,也存在着定价风险;从政府投入方面看,政府可能会对主旋律正确的影片进行投资,涉及面较小,无法全面推广。再加上我国影视行业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市场,缺乏投融资风险控制的成熟体系,法制环境也不成熟,这些因素导致了影视行业的高风险性。因此,采取合适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一)影视产业主要风险

影视产业的主要风险如表6所示。

(二)我国影视行业的风险应对政策

1.政策风险。我国对于影视作品的审查十分严格,不仅审查制度严格,审查程序还十分复杂。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减少不必要的审查环节,减短审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市场风险。票房和收视率是影视作品收益的保证。在现实生活中,电影企业应激发消费者的需求,鼓励人们支持国产电影,尽量减小引进进口电影,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3.超支风险。影视公司应当从决策、经营管理、财务成本控制等多方面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影视作品质量,从根源上降低影视行业的风险。

4.主创配合风险。影视作品的制作需要很多专业人才,制作单位应加强导演、演员、化妆、摄影等人才组织结构,积极协作影视制片单位。因为人员管理直接关系到影视作品能否继续制作。

5.题材撞车风险。在影视作品制作之前,决策者应当充分考察市场、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其他同类型电影的上映时间,进而决定其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向和制作内容。

6.盗版风险。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打击力度,在源头上打击非法制造光盘窝点,在市场上严禁销售盗版光碟,给影视制作者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总之,未来中国的电影产业,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融资模式会更加多元化,与金融资本的市场性结合会更加紧密,也会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解决其发展中的瓶颈,提升制作水平,规范投融资市场环境,降低投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宇琼.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的模式研究[J].当代电影,2014(9):99-104

[2]赵莹.我国电影产业投融资现状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105-109

[3]王文杰.中国电影产业投资基金运行机制研究[J].当代电影,2013(11):20-24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分析篇10

关键词农村青年创业综述

一、创业研究概况

20世纪80年代创业开始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出现,此后创业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并进入制度化时期。但这一时期一般采用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一般性描述。20世纪90年代末,创业研究和其他学术领域之间已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从时间维度上看,创业研究之初集中于创业者、创业环境和企业家精神等因素,后来开始关注创业过程,通过综合分析创业机会、创业资源与创业者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创业活动。

二、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

创业作为一个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现象,吸引了以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为代表的多学科的研究参与。不同的学科立足于各自独特的研究视角,运用本领域的概念和相关术语,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切入点,围绕着创业机会、创业者素质能力、创业过程、创业管理、创业环境、创业行为、创业政策支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创业活动展开了积极的探讨。

(一)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经济学主要是分析创业者如何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将其所利用的全部资本、支付的工资价值、租金和利息以及属于他自己利润的重新组合都体现在产品的价值当中。

(二)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创业者的心理特征和功能方面的描述来解释创业现象,他们利用个体所拥有的特性,比如成就需要、自主需要、信念追求、创造欲望和自信心等来分析创业者及其活动,力图找出其内在的关联。

(三)管理学的研究视角。

管理学主要是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创业现象,探讨创业者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的创业行为,进而把创业视为一个可能发生在任何组织类型内部的管理过程,把创业视为一种管理方法,从管理方法上解释创业活动。

(四)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1、创业研究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创业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即创业现象中涉及的创业家远见、创业机敏、直觉和智力等因素对创业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2、创业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社会文化的研究视角将创业的产生和影响置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许多学者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文化下更容易产生创业家,某种特定的文化必然培育某种特定的创业行为与方式,所以他们将文化看作是创业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3、创业研究的社会资本视角。社会资本对创业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察,一是考察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创业机会与创业行为;二是考察网络结构性资源和关系性资源,如信任和规范等如何影响创业家的创业活动。

通过对主要学科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侧重从微观层面(创业者、创业行动、创业组织)对创业活动展开研究。而与上述学科相比较,社会学则侧重从宏观层面,将创业活动置于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关注创业活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分析影响创业活动的社会因素(例如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和规范创业活动的行动模式。

三、创业研究的研究框架

(一)国外创业研究框架。

目前国外的创业研究多在timmons创业学模型的框架下展开,该模型提供了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创业资源等不同的研究视角,认为创业是由机会、团队、资源三个要素组成,强调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弹性与动态平衡。三个要素会因比重发生变化而产生失衡的现象,因此必须及时地对创业管理策略进行调整,掌握当时的活动重心,使创业活动重新获得平衡。

另外一个被学界经常应用的创业研究框架是Gem研究框架。Gem是指Globeentrepreneurshipmonitor,即全球创业观察的英文简称,是由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旨在研究全球创业活动态势和变化、发觉国家创业活动的驱动力、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评估国家创业政策的研究项目。该项目始于1999年,现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创业环境研究项目。

(二)国内创业研究框架。

与国外创业理论研究相比,国内很少有对创业过程建立研究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但也取得了一些启发性的研究成果。朱仁宏(2004)通过归纳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定义,通过细化创业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变量,提出了一个包含创业者特征、创业过程、创业结果与创业环境的概念框架——研究边界模型;池仁勇(2006)从创业研究领域的界定概括得知:创业过程由机会发现、机会评价、机会开发以及创业结果组成;在创业过程中,个体创业家是核心要素;创业过程受到社会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创业可以在新创企业中发生,也可以在已创建的企业中发生;此外,蔡莉等(2007)提出了一个由创业资源开发过程、创业周期及创业情景3个维度构成的创业研究框架,并着重分析了这3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总而言之,创业研究作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人士以及研究人员的关注。但目前创业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一个共同为大家所接受的研究理论体系,还有待学界进行深入地研究。

四、我国农村青年创业研究现状

我国在创业研究领域除了介绍和完善西方的创业学术研究理论外,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对本土创业现象的探讨和实证分析,并选择一个具体群体例如女性、青年、农民或农民工来对创业现象进行讨论。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青年创业群体特别是农村青年创业群体的重视,农村青年创业群体近年来开始得到了学界更多的关注,并形成了一些专题性的实证研究,例如:《宁波市农村青年创业文化调研报告》(宁波团市委调查组,2005)、《浙江沿海地区农村青年创业现状与思考——基于宁波市鄞州区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关于福建青年创业现状的调查报告》(张学军,2009)、《广东省农村青年创业现状调查报告》(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创业研究中心,2009)、《吉林省农村青年创业问题新思考》(郑磊,2009)等实证调研报告,取得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宁波市团市委(2005)通过实证调查,指出当前宁波市农村创业文化整体水平较好,创业文化与创业活动密切联系,求富是农村青年最主要的创业动因,创业精神是农村青年最主要的创业条件,示范是农村青年最主要的创业精神来源。并指出创业文化培育应该着力培养农村青年的创业精神,农村青年的创业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提升,政府应努力为农村青年的创业冲动转化为现实创造条件。

周国红、张艳(2008)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浙江沿海地区创业氛围较浓,农村青年较有创新精神,家庭对农村青年创业影响较大;农村青年创业遇到的主要障碍是资金不足和经验不够;创业培训或讲座对农村青年创业帮助较大,但目前还比较缺乏;当地政策与中介机构对创业比较支持,但农村青年了解不够;要突破农村青年创业的瓶颈,必须大力优化创业环境、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并加强创业教育。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创业研究中心(2009)通过对广东省农村青年创业状况的实证调查分析,发现农村青年创业热潮逐渐形成,青年协会在促进农村青年创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农村青年创业群体的类型包括农村企业家二代创业、务农青年创业、农民工青年回乡创业、大学生毕业生回乡创业和城镇青年到农村创业;农村青年创业获得成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现代农村、特色养殖业、农村工商业、现代服务业、休闲产业和环保产业。

郑磊(2009)在基于对吉林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问题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建构一个从政策宣传与执行,到持续的职业技能培训,再到长效的充分就业和创业,再到从农村到城市的“社会保障建设一体化”的立体模式的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新模式。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农村青年创业进行了一些对策性研究。丘运生、谢顺恒(2008)指出农村青年要创业,一要选准创业目标;二要选好或创造当地自己的品牌;三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四要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五要瞄准市场,扩大市场;六要找准定位。陈莉萍(2006)从成才教育的维度对青年创业进行了探析,指出针对农村青年的成才教育,一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二要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三要树立创业成才典型,示范推广科技项目;四要提供信贷支持,使创业启动资金能够到位;五要创新青年的组织形式,建设农村青年中心;六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双学双促城乡互动。

五、结语

总之,农村青年创业研究已经成为学界进行创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就总体而言,农村青年创业研究现阶段尚处于起步阶段,所开展的实证研究也多局限于现象的描述,而缺乏更深入的分析,另外也缺乏基于大样本调查的普遍意义上的定量实证研究。因此,农村青年创业这一热点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必要对农村青年创业状况开展基于大样本调查的实证研究,完善相关理论,使创业研究既符合创业实践又具备理论高度。

文献:

[1][美]t·帕森斯着,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二版.

黄德林.中国农民创业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林强、姜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经济研究,2002(9).

黄中伟.非均衡博弈:浙江农民创业的原动力.企业经济,2004(5).

林离、张炜.邱琼:创业过程的研究评述及发展动向.南开管理评论,2004(7).

王延荣.创业动力及其机制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4(7).

郭军盈.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6(5).

吴昌华.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民创业模式选择.农村经济,2008(6).

[10]张玉利.杨俊.试论创业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其应用.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

[11]朱仁宏.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势.科学学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