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十篇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十篇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2:04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55-02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管理思想与形式,涉及到供应链中各环节的信息、物流、资金等整合与规划,强调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终极用户等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以不断优化企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凸显,供应链管理的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

1供应链管理现状

1.1传统企业的观念制约

以传统企业发展来看,其职能划分明确,如采购、生产、销售等,以“垂直型”管理职能为主,不容职能交叉。同时,这种“垂直型”管理模式,在企业预算中也有明显体现,通过预算加强对各职能的管理工作,避免随意消耗。但是由于整个企业的运行都处于预算控制中,一味增加利润收入,不断增加库存。这样,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运行的财政负担,不利于流动资金的优化配置。因此,传统企业的运行观念与供应链管理显然不适应,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组织长期处于高水平的聚集状态,不利于供应链的整体发展。

1.2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

一直以来,虽然我国在供应链管理的标准化方面不断努力,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1)虽然我国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具备物流标准体系,但是标准落实不到位,没能真正发挥作用;(2)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设备缺乏标准化。以国外先进国家的发展状况来看,卡车大小、集装箱尺寸、仓库货架等,均处于标准的配套设置,但是我国各种标准参差不齐;(3)商品信息化规范有待提高。在电子商务运行状态下,供应链管理离不开统一的商品信息,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当前,虽然我国一些单位建立了数据库,但是缺乏统一标准,字段的长度、类型有所不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1.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1)条码技术。当前我国大多生产企业没有认识到条码技术的重要性,缺乏对条码技术与条码质量的控制,因此在供应链中应用条码信息比较少;(2)eDi技术。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研究eDi技术,并在海关、交通等多个部门进行尝试,但是企业应用eDi技术的实例较少,尤其是eDi应用的法律问题、安全性问题等有待解决;(3)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的应用问题。以我国当前电子商务发展来看,一方面缺乏对电子商务的根本认识,很多企业利用网站宣传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并将此与电子商务混为一谈;另一方面物流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商流活动在网络的广泛发展,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因此难以实现转移服务。

1.4供应链管理人才匮乏

一方面,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供应链管理刚刚起步,再加上涉及到跨部门、跨行业管理,对高新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专业技术人员仍然匮乏,亟需一批既具备供应链管理能力,又具备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流通行业的运行缺乏统一规范,各行业以自己的标准为主,缺乏统一标准,因此不利于物流现代化的发展,也制约了供应链的发展步伐。

2改进建议

2.1积极转变企业发展观念

以我国供应链管理状况来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问题尚不明确,甚至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研究单位、行业协会以及大专院校等,已经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扶持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深入开展供应链管理研究工作,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作用,让企业认识到市场竞争提出的新变化、新要求,积极转入观念,融入到供应链中,与其他更多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企业应转变“贪大求全”的传统观念,追求企业发展的实效性、可持续性,为客户提供更多有益产品及服务,获得自身健康、长久发展。

2.2加快标准化建设

以国外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来看,有关供应链的推广工作,需要行业协会的支持作用。将更多企业组织在一起,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利益,应用供应链管理。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政府职能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弱化,而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更不可能由某一政府部门独立实现。以我国发展的形势来看,各个行业协会或者跨行业协会将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供应链的发展与国际惯例更加相符,也利于我国当前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运输工具以及物流标识的标准化。虽然在物流标识方面已经有所完善,但是使用情况仍然堪忧。而运输工具标准化的问题则执行力度不足,虽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是我国标准的主要行政部门,但是实际标准却由各部门的技术委员会统一制定。例如,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制定条码标准;由中国包装总公司负责

参考文献:

[1]王继永,孙世民,刘召云.我国供应链合作伙伴竞合关系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8,(7).

[2]朱安东,许淑君.供应链信息流管理与市场响应模式分析[J].价值工程,2010,(35).

[3]祈莉丽,季建华.我国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4).

[4]李辉,李向阳,孙洁.供应链伙伴关系诊断管理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熊,2007,(10).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信息共享

电子商务的概念在1994年就被提出来了,到上世纪末,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电子商务是指利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三个网络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就是要将顾客所需要的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即“6R”,并且使得该过程中的成本尽可能的低,以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供应链运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但是现有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共享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其有效性,因此,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

在供应链这种多个节点合作的联盟结构中,信息共享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联盟是动态的,各个企业之间以信息作为载体进行沟通,但是各个企业得到的关于其他企业的信息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性,这就会导致供应链运行出现问题。若在供应链中实现信息共享,就减少了不同企业间因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不同带来的问题;其次,能够做到各节点信息共享,就可以解决大部分信息不一致造成的问题:一方面可以缓解牛鞭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协调各企业目标间的矛盾,使得各个企业能够得到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促使供应链长期稳定的运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是对从供应商到客户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互通,即位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借助网络技术,能知道下游顾客的信息和需求,而位于供应链末端的顾客通过网络,也能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各节点之间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使供应链上各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变得更加顺畅,合作变得更加友好,使得顾客需求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满足,同时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绩效水平。其信息传播模型如下图1所示。

图1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传播模型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及存在的

问题

1.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在世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与信息流的相互配合体现得越来越重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1)互联网是实现供应链电子化信息共享的基本前提。通过互联网生产者可以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并有针对性的组织生产,从而确保产品的供需平衡;中间商可以根据产品的供给信息和需求信息,合理的组织仓储和运输,降低信息不畅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最终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产品供给信息和市场价格,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损失。(2)信息技术是实现供应链电子化信息共享的客观条件。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涉及面很广,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eDi技术、poS技术等均与其相关。对于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技术的需求的分析主要是针对供应链管理的以下三个主要功能来展开的:订单处理,产品运输和配送,库存和仓库管理。(3)电子商务是实现供应链电子化信息共享的必要手段。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减少产品流通环节,缩短供应链、缩短流通时间、减少交易频次、降低流通成本、而且有利于改变市场条块化和市场环境不完善性,进而通过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通过建立反应机敏、健全有效的公平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规模大、信息流畅、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讨论整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太过宽泛,因此本文以江西省农产品供应链为例,讨论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共享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新模式的构建。由于江西省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目前在信息共享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信息共享,总体信息化程度低。在江西农产品市场上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的信息系统,以及存在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传递渠道过长、节点成员分散、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的缺失、基层农业信息网络的不完善和通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地区之间发展平衡等。(2)长鞭效应严重,供应链效率低下。目前江西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实现信息共享,使得各节点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现状和下游企业的供货信息与订单信息来做出使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现状而做出的决策往往加重了长鞭效应,加大了供应链中产品的库存量。(3)资金不足。为了实现信息共享,企业必须在管理信息系统、硬件设备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且相关人员的培训、流程的改进、组织结构的调整等也都会带来相当高的转换成本。此外,数据的采集、加工也会带来一定的费用。而从江西省农产品的发展现状来看,对于目前江西省的大部分农产品企业而言,很难支付得起如此高额的费用。(4)其它方面的问题。当前江西省相当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还较弱,特别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限制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主导企业的形成;同时,不少企业组织臃肿,而且存在着本位主义思想和相互推卸现象,使得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难度加大;另外,农产品市场经济环境尚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间接的限制了江西省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的有效运行。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的构建

结合目前江西省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来看,为了能够选择和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模式,需坚持以下三个主要原则:开放与吸收原则、保密与共享相平衡的原则、协调原则。农产品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会使得农产品因为在供应链上经过加工、包装、运输等处理而增值,因此农产品供应链还是一条增值链,但能够增值的前提是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保持同步,协调运行,进而保持信息流的畅通。而通过运用电子商务,则可以顺利的实现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对信息的共享,并实现以最小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从而使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收益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了将农民、供应商以及批发商零售终端、客户联结起来的可能性,并有利于实现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目前internet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国外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使用己非常普遍。实践表明,无论是生产企业,政府监控部门,还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等,都可以通过internet和查询各类相关信息。而从目前来看,由于江西农产品的信息网络还不健全,沟通渠道还不顺畅,结合着农民上网率低这一现状,使得许多信息难以被及时准确的收集和传递,严重的影响了江西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因此,须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并通过将其与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相结合,来构筑江西农产品的物流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以实现江西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从目前江西农产品的发展现状,供应链状况、供应链信息共享状况、以及影响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因素等的分析,可以构建出能够实现江西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有效模式。主要模式如图2:

图2电子商务下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图

如图2所示,该模式为两个主要信息库的建立及信息共享所采用:农户在政府的帮助下提供农产品库存、产地、价格等信息而建立的信息库;农产品加工商提品加工、需求、质量标准、发出货运等信息而建立的信息库;他们之间的信息共享是点对点模式中数据接口模式的具体体现。农户和加工商基于internet技术,通过网络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信息源中心收集和传递信息。农户和加工商各自通过授权经过防火墙,利用extranet-web服务系统访问彼此的内部数据,从而及时掌握供、产、销信息的模式。

四、结语

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个运行良好的供应链结构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若各个企业之间能够共享信息,则更加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有序发展。然而由于缺乏信息共享,总体信息化程度低、供应链内部整合程度低等问题,使得供应链的信息共享难以完全实现。文中构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江西农产品供应链的一个信息共享模式。该模式能够使供应链信息充分共享,供应链全程可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柔性,降低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成本和风险,增加了供应链上各节点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凌宁波,朱风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3)

[2]梁静,汤云飞等.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及其共享模式[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4)

[3]刘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8(9)

[4]高扬.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疆番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10)

[5]王强.供应链融资的应用与风险管理[J].企业导报.2010(2):45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3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采购以及物流的作用与功能已经发生改变,它已经成为当前一种运用十分广泛且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采购与管理方法。由于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加强了对各种信息流与物流的重视,因此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就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新热点。martinChristopher是美国著名的供应链专家,他认为,21世纪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当今市场,供应链已经替代了企业。另外,在现今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中,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但是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了解“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道理,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与新的发展空间;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应该把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从中寻找新的竞争发展优势。目前,企业面临着产品出现同化的问题,导致企业获得利益的空间越来越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就将重点放在价值链中的其他部分,希望从其他部分获得利益的增长。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逐渐形成与发展,并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

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概念的由来主要是从扩大生产的概念发展演变而来,但是供应链将企业所进行的生产活动进行了拓展,主要是从两方面而言,向前伸与向后延。向前伸就是指将供应商极其所进行的活动看作生产活动中的一部分,并对其进行控制与调整;而向后延就是指把企业的生产活动扩展到产品的销售以及服务层面[2]。由此可见,供应链主要是以企业为核心,利用对企业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方面的调节和控制,以对原材料的采购为开始,也就是将企业在制作成品前的原材料的购买,以及将产品制成最终形态的过程和最后将产品经过销售渠道,将其送到每一位终端客户手上进行结合的过程,而在该过程中,也将参与在其中的原材料产品的供应商、产品制作的制造商以及各销售地点的分销商和零售商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接网络销售模式。这种模式凌驾于企业之上,对企业的竞争力的考虑是多方面的、整体的。供应链使得它由一种单纯的工具转变成一种具有管理化性质的方式体制,供应链管理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应运而生的。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指在对各种物流以及信息流的反馈的基础上,将原材料的供应商、产品制造的制造商、各销售地点的分销商和零售商以及与最终的使用者联系在一起,最后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整体性管理方式。企业实现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够将生产资料以最快捷的速度将产品的生产以及分销的环节转变成具有较高价值的产品,并将最终产品销售到消费者的手中。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使得企业的社会库存量减少,企业还能够充分利用信息与组织网络,最终实现对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以及产品的销售的联系,并使得物流、资本流以及信息流三者之间的科学流动。

2新时期下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意义

在企业的经营当中,供应链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由于部分企业对供应链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管理时间还不够长。在新时期前提条件下,我国对供应链管理的引进以及使用方面主要和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的变化以及社会市场的竞争强度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主要在于,对各个成员间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最终使得企业在战略机制上,确保在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获得较长远的经济利益。

企业实现对供应链管理的使用以及加深,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方法逐渐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整体实力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不但能够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与方法;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而言还是一种战略性思想,这与以往的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的思想完全不同,它主要是将供应链上成员的各种优势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协调,从而确保在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化且平衡的前提条件下,最终实现供应链上全部成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统计数据发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供应链管理对加强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已经高达到34%,尤其是对生产运营成本的贡献已经高达到了54.4%。由这些数字可见,当今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供应链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

3新时期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3.1.1关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由于企业对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在一段时间内的评价是比较高,因此能够与之在一定的时期内构建一种合作关系,相对而言供应链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固性。但是企业与下游企业的关系不够好,很多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时没能向客户征求意见,从而造成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不能引起消费的购买欲望,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使得企业产品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受到影响。可见,在供应链中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关系必须得到提高。

3.1.2物流的运营模式

随着第三物流企业的不断壮大,部分企业将自身产品进行转包。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比较低,导致企业在不断的更改物流公司,这一过程将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也对供应链的形成产生阻碍作用。

3.1.3供应链库存水平比较高

由于供应链的整体存货水平比较高,使得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成本相对提升,同时也说明企业的资本周转的效率相对较低,最终造成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变高。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之间的整体关系必须提高,考虑到人力与资本的原因,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企业必须加大对该方面的支持力度。此外,供应链库存水平比较高,致使资本的累积偏多,降低了供应链的反应能力。

3.2新时期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在某些方面要具备超前水平,主要是对经营战略方面与组织结构方面而言。供应链管理除受到一个地区或是国家的基础设备水平、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影响以外,还受到诸多问题的阻碍。

3.2.1企业诚信度低,供应链管理难实现规范化发展

诚信经营就是指企业与其他相关联(如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的成员在交流过程中,对各方面信息的沟通是否能够诚实以对,并确保各个成员的利益,保证不对供应商的货款进行恶意拖欠,对消费者提品或是服务时,做到诚信。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诚信度比较低,经常会出现货款拖欠或是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这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难以实现,或是不能实现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得在供应链过程中的运作模式不能实现规范化发展,并使得供应链管理难度加大。

3.2.2信息化建设缺乏

一个高效的供应链不但要做到各个成员间对相关资源的相互沟通,还要做到各个成员间对商务实践方面的知识能够迅速的联系在一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当前,对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的构建,必须依赖当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虽然it技术已经在供应链管理中得到普遍的运用,但是由于受到企业管理理念、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运用水平相对比较低,进而对供应链上各成员间的信息交流造成阻碍。

3.2.3供应链管理缺乏人才

供应链管理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因此国内的大部分企业的领导人对供应链的了解不足,国内该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紧缺。当前这种现状使得我国在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发展、传播以及实行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我国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遭到了阻碍。

4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4.1提高信息化建设

企业要提高信息化的建设,就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的重视;为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构建相关的组织机构,并要求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负责与研究,使其不但能够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还能够实现企业未来的优化升级;此外,企业还必须加强员工在信息化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培训。

4.2加强对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

我国在基础设施的水平方面比较低下,很多活动都很难开展,或是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对构建健全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升级,已经到了能够启动的时期,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城市。这是主要受到理念的影响。由于我国的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且我国对物流方面的管理经验不足,运营模式不够熟悉,因此要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和转变。将客户第一的理念替代产品第一的运营理念,不但要保证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获得顾客的满意,还要在便利、时间以及空间等方面使顾客满意。

4.3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考虑到我国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不足,企业应该积极组织以关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讨论会,在进行新观念更新的同时,并对其中比较优秀的管理理念进行吸收与完善,学习其中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思想,从而使得我国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队伍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最终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5结束语

新时期下的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经济利益等方面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供应链管理正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不断发展的新兴竞争战略形式。因此,企业与国家应该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力度。

【参考文献】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4

(一)“7R”的内涵

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可以概括为“7R”:要把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正确的产品与服务(Rightproduct)在正确的时间内(Righttime)以正确的价格(Rightprice)和准确的数量(RightQuantity)以及正确的质量(RightQuality)正确的状态(RightStatus)送达到正确的地点(Rightplace)。这句话总结起来就是“7R”,而它的目标就是要让企业的物流成本达到最小,经济效益达到最大。

(二)以客户为主的内涵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动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任何的物流供应链它最终只有唯一的一个利润来源——客户。因此为了吸引和保留更多的客户,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客户为导向,按时按质量将客户所需求的产品送达到客户的手中,客户是否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满意成为了企业能够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双赢”的内涵

在物流供应链各个节点中的企业,它们双方虽然处于供和需的状态,但是在进行供应链的管理时,必须要把这种供需状态转变为双赢的经营理念,供应链各个节点中的企业必须要结成长期稳定的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四)“合作”的内涵

在供应链管理中,不单单是要注重自身企业内部的协作关系,还必须注重建立供应链管理的组织中的协作关系。协同合作是优化和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条件,自身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合作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必须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信任合作理念的关键所在。

(五)“资源共享”的内涵

处于物流供应链之中的企业必须要积极的与自己的合作伙伴开放内部资源,要勇于授权给他们,同时通过企业双方的协调管理来达到双方的资源共享,来促进供应链的长期稳定运作。

二、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缺乏合作

在供应链管理中通常追求整体的最优化,因此必须依靠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部分企业内部机构设置臃肿,各个部门仅仅考虑自己部门的利益而不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本位思想比较严重,这就导致了供应链管理遭受到传统的管理理念的阻碍。它们把客户看成是第一对手,供应商当成第二对手,公司内部的其他机构则成为它们的第三对手;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没有合作精神,都希望利用其他部门来让自身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的思想与供应链的核心内涵是完全相背离的。在供应链的管理者,上下游的成员必须要具备积极的团队合作观念与整体价值观念,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用户的需求,就必须依靠上下游成员拥有较高的物流要素的集成度,从而达到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当然这是和上下游的供需衔接分不开的,但是过去的企业物流管理观念总是认为自身企业的利益才是第一目标,它们将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当成对手,不能达到无缝衔接。

(二)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要科学有效的进行供应链管理,必须要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供应链管理的手段都是以全面系统的信息体系作为支撑的。目前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还是有极少数地区并没有得以普及,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远远落后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这样就给异地组织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据调查,当前我国涉及到制造业、商业等SCm重点行业的企业中,真正建立了完整的SCm的企业并不占多数,上海光明乳业与雅戈尔集团等公司已经开始建设并完善这一系统,而很多企业也纷纷表示已将此计划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但是目前看来实现全面的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部分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极大的削减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供应链管理中非常注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产品及服务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内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理念就是企业核心产品及其竞争力,让其在供应链上定位,同时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但是因为企业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企业想要在所有的行业中都占据一席之地也是基本上没有可能性的,所以企业应该将自身的优势资源集中起来放到自身竞争力较高的核心产品上。这样一来才能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从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尤其是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就这让企业自身难以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

三、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供应链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产业链之中,各个企业的竞争就好像市场的完全竞争,传统的企业和它在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往往是对立的关系,部分企业在产品价格上恶性竞争,将合作方作为经济效益的来源,利用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来获取自身利润的目的。这种与供应链内上下游企业进行成本转换的手段具有短视效益,根本无法为企业带来现实的竞争优势。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单单靠自己的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要依靠供应链整体才能够保证自身生存与发展。

(二)要直接面向用户需求

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和它的运行模式必须是将客户的满意视为最终目标的,对于客户所需产品服务的变化情况要第一时间的作出反映,以最低的经营成本来达到产品和服务的最高经济效益,让产品与服务在企业之间,供应商到客户之间最高效的流动。企业管理者应该考虑到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需求,让企业的管理理念从过去的推动式向现在的拉式所转变。在当前买方市场的形势之下,市场主要以买方为核心,企业必须要注重客户的服务,将满足客户的需求当成是企业的最终战略目标,要直面用户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进行供应链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突出企业优势与特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客户的消费水平也日益增强,从而导致了市场需求不稳定性的大大提高,我国企业当前所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又不能准确预测的市场。很多中小型企业因为自身生产规模较小反而更加具有灵活性,能够第一时间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这是很多大型企业没有的优势。在供应链管理逐渐被产业界所注重的形势下,企业必须要意识到自身所具备的一些优势与特色,充分的对其进行挖掘,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现代供应链管理让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都必须努力开发具有自身特性的核心业务,同时让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都能够获益。

(四)提升信息管理的水平

当前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依靠信息共享来开展的,它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视,这样才能让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资源封锁现象和把有益信息占为己有的现象,最终常常造成信息失真而出现的“长鞭效应”以及为了搜索更多信息而付出的不必要的成本。企业必须要以供应链内的核心企业作为基础,努力建设发展自己的信息化体系,提升本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

四、案例分析

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有一个非常好的供应链系统可以让它的供应商们直接进入到沃尔玛的系统,这个系统称为零售链接。任何一个供应商可以进入这个系统当中来了解它们的产品卖得怎么样。供应商就可以知道这种商品卖了多少,而且他们可以在24小时之内进行系统更新。供货商们可以在沃尔玛公司的每一个店中及时了解到有关情况。另外,沃尔玛不仅是等待上游厂商供货、组织配送。同时也直接参与到上游厂商的生产计划中去,与上游厂商共同商讨产品计划、供货周期甚至帮助上游厂商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沃尔玛总是能够最早得到市场上最希望看到的商品,当其他零售商正在等待供货商的产品目录时,沃尔玛的货架上已经开始热销这款产品了,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就能够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对沃尔玛物流供应链的简要分析可以发现,沃尔玛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它的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连锁店、仓储库房和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合作伙伴如供应商等都被这一系统集中、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形成了一个灵活、高效的产品生产、配送和销售网络。当前,已经有不少企业正在加紧信息化供应链系统的建设,其中有部分企业也在实施和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但实际成效却很难与沃尔玛相比。原因在于某些供应链管理软件更多的是由it技术人员来开发的,而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管理理念却很难模仿。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构建全国范围内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时可能会遇到经验、人员、资金上的困难,更多的则是面临着国内企业基础管理较弱、整体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在“沃尔玛现象”而引发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建设潮流中,我国正迎来一个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好机遇。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5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发生着变化。21世纪的竞争又有了新的特点: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要想在这种严峻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单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协同的方式,将企业内外部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已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讨论了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概念,然后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概念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如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第二种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化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第三种概念采用增值链的方法,是一种范围更广的观点,如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通过分析供应链的定义,我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参与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运输商等;(2)供应链活动:原材料采购、运输、加工制造、送达客户;(3)供应链的三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4)供应链的拓扑结构:网络、链条、网链。

同样供应链管理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如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陈国权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最小。在这里我们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以6R为目标对从供应商到顾客整个网链结构上发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

二、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成化供应链。为了成功地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应将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供应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集成的过程,该集成过程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初始阶段、职能集成阶段、内部集成阶段、外部集成阶段。在完成以上四个阶段的集成以后,已经构成了一个网络化的企业结构,从而实现对企业内外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力求达到整个供应链全局的动态最优目标。

2.敏捷供应链。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强调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开放、共享和集成。敏捷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都是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使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市场利益而结成战略联盟,借助敏捷制造战略的实施,供应链管理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成为当代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企业运作模式。

3.绿色供应链。新的环境时代对全球范围内制造和生产型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够共同协调发展。由于公众、法规及环境标准的压力,环境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面对这种压力,企业必须重新调整供应链流程,把环境问题融于整个供应链过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为了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把绿色管理作为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同时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中加强绿色管理,既降低成本,又达到环境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

4.供应链的设计。设计和运行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Fisher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必须设计出与产品特性一致的供应链,即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不同的产品类型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要求,有效性供应链流程设计适于低边际利润、有稳定需求的功能型产品(Functionalproducts);反应性供应链流程设计适于边际利润高、需求不稳定的革新型产品(innovativeproducts)。

5.供应链伙伴选择。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能力的协同,来有效地实现各种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供应链的伙伴选择涉及到诸多因素:如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提前期、加工能力、运输距离、企业信誉、批量柔性、技术实力、资金状况等。大多数关于供应商选择的研究在本质上是定性的或实证的,考虑经济上的重要性,定量分析就非常适用。目前,供应商选择的方法主要分成三类:线性加权方法、数学规划方法、统计/概率方法。

6.供应链库存技术。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mi)以及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pFR)。Vmi是以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该方法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它强调供需双方同时参与,相互协调,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可消除供应链上的需求变异和放大现象。CpFR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它能同时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其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赢得主动。

7.供应链信息技术。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系统提供可靠的支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于eDi、基于internet、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它可以节省时间、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了工作中的人为错误,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效率。

8.供应链建模技术。研究供应链建模技术,建立相应的供应链模型对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各项分析和决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供应链建模技术主要包括:网络设计法、近似方法、基于仿真的方法。网络设计方法一般使用整数规划或混合整数规划来描述和求解问题模型,建立的模型可以覆盖供应链管理中的所有决策领域,但对于规模较大的模型存在着求解困难的问题,另外模型考虑随机因素的能力也十分有限。近似方法主要用于供应链多级库存问题,研究在考虑多级库存情况下建立库存控制策略及确定控制参数,该方法在降低库存、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等方面都相当重要,但它忽略了非平稳随机因素的存在、忽视了生产和运输问题等。基于仿真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全面的供应链模型,由于不存在数学求解上的问题,因此建立的模型可以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包括结构上的和参数上的随机性,比较适于评价现有策略。

三、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来看,供应链管理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总结近几年对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根据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通过实时信息的共享来实现集成。主要应用的信息技术是internet/intranet的集成,同步化的、扩展的供应链计划和控制系统是主要的工具,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取代传统的商务手段。这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6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管理;核心竞争力;意识;观念;现代企业制度

1、前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面临竞争和压力的主体,经济越是发达、社会越是进步就越需要企业以更加良好地运行状态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就业压力的有效缓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创建目标。在加入wto组织后,我国企业的竞争变得更加剧烈,来自国际和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使企业生产和经营变得小心翼翼,一旦出现经营和决策上的失误将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因此,要为企业开拓出一条有效的经营途径,适应当前的实际,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供应链可以将企业产品设计、原料采购、销售、服务统一起来,是企业面对新竞争和新挑战的重要基础,当前企业或者行业的竞争已经转向供应链的延伸和完善上,必须从意识上加强对企业供应链的重视,从企业制度、核心竞争力的高度看待企业供应链管理,使其真正转变为企业竞争优势,真正形成对企业发展和的完整支撑。

2、企业供应链的概念

2.1企业供应链的定义

企业供应链是指在围绕企业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主要环节和过程,形成对物质流动、信息流动和资金流动的整合管理,使企业各项工作形成协调配合、整体有效的有机结构,方便企业形成竞争核心地位,获得核心竞争能力。

2.2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企业供应链管理首先是一种运作式的管理,是采用管理措施将财务、人事、服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的模式。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管理,是不同企业部门或不同企业间围绕生产和竞争形成的物资系统性流动的管理。企业供应链是一种战略性管理,是从战略性高的对企业生产进行管理,方便企业形成竞争的核心优势。新时期企业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的标志之一,变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3、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价值

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企业解决资金缺乏、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等问题的有力武器,可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企业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快速、动态、变化的各类问题,迅速做出改变和反应,以适应新的发展和经营需要。

4、当前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淡薄

大部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够理解,没有企业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企业文化,更没有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价值观念、经营作风、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的,难于形成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氛围。

4.2传统经营理念严重

我国企业存在资金有限、设备陈旧、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这会给企业带来威胁和困难从而制约影响企业持续盈利,因此,很多企业往往只顾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与供应链上其他成员发生潜在利益冲突,于是,忽略供应链上其他成员企业的发展及利益,就出现频繁更换供应商或制造商等一方获利以另一方受损为代价的结果,合作关系破裂,很难形成一条稳定的供应链。

4.3缺乏核心竞争力

当前很多企业存在着以传统生产产品为主,设备陈旧老化,技术水平落后,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这样就使得企业很难在新的经营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持续盈利及生存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5、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法

5.1强化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

应该通过打造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及其所有员工认同、接受并形成和谐的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从而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提高员工对岗位的责任心,使企业内部形成超强的凝聚力,提高外部竞争力,深入贯彻到企业各种业务活动、制度准则和行为规范中,最终形成为一种战略思维和文化氛围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5.2突破传统经营理念

企业应该意识到有突破传统经营理念及短期“自赢”的观念,与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建立互相信任、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上成员企业要取长补短、充分利用相互的资源,以达到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5.3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实现创新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或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明确企业核心业务,外包非核心业务。

6、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是创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新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应该加强企业各项工作,形成企业对自身、市场和发展的正确认知,营造企业循序渐进、不断成长的空间和环境。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之一,应该在明确企业供应链管理概念,掌握企业供应链管理内容的前提下,以强化管理观念、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利用信息技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措施形成企业供应链管理提高的基础,真正发展出和形成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新方法,为企业迎接市场经济挑战,获得不断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7

   关键词:供应链;农产品种植;层次分析法;风险管理

   一、引言

   近期来,农产品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农业自然灾害、农产品滞销到农产品食品安全再到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农产品供应链的各节点的运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问题,越来越暴露出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这些脆弱性无疑给农产品种植者带来各种风险,农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现在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农产品食品安全的供应链管理上,却很少研究农产品种植的风险管理,因此有必要对农产品种植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以便保护农户的利益。文章将农产品供应链看成由农产品种植过程,加工运输过程,经营消费过程三个环节构成,建立了从农产品种植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即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风险指标权重进行评价,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国内外农产品种植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众多文献中,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问题,定性、定量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均被不同程度的加以运用,并显示了各自的特色[1]。Smelzer和Siferd(1998)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的供应风险管理问题,为更好地从采购管理角度理解农产品供应风险管理,他们用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依赖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主动积极的采购管理有利于控制农产品供应风险。tah.J.和Carr.V.(2001)研究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的供求风险,指出了当前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工具和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个等级风险统计结构的风险描述语言,作为一个可共享的知识驱动风险管理方法,并界定了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的涵义,建立相应的补救措施。此外,还简单分析讨论了建立风险知识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风险管理的框架。近年来,由于食品供应链合作的重点由原来的保证供货质量逐步转向加强食品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国内研究现状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每个部分或要素间的互动都是通过信息沟通来完成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关键之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民、加工企业、批发零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建立协同关系来提高整个供应链抵御风险的能力。国内一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中信息流的管理和控制做了研究[1],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流的复杂性、不通畅性和不稳定性,提出应健全供应链信息网络,并对信息流进行有效控制,控制方式包括信息标准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有效信息传递、信息提供方式选择、信息反馈的控制等。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市场风险,显着地降低了市场的运作效率。为此,彭泰中和廖文梅(2007)采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目前农产品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主体的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最后,针对市场交易中信息弱势方农民的特点,提出应从政府行为、农业组织合作经营、信息化服务体系等方面防范和化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市场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不仅要面临自然灾害的影响,又要面临市场经济的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而农业生产中的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困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甚至会影响农业战略结构的调整。郝庆芹(2006)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农业的生产特征、农业生产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王晓燕(2006)从农业风险的角度阐述了农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两方面内容,提出在农业风险有效识别的基础上,在政府有关政策扶持下及在农业经营者及风险专业经营机构的配合下,对农业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在源头上控制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三、风险识别与评价

   农产品供应链指的是由涉及将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与活动的上游及下游农户、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3]。供应链风险是指供应链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供应链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从而有受损的风险和可能性[3]。风险识别主要是对风险的调查和分析。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条件、供应条件、销售条件在各个时期变化很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我国人口的持续增加,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农产品资源相对来说越来越稀缺。因此有效识别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有利于缓解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8

关键词:化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物流

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其带来的废弃物排放、环境污染始终是棘手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实现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探索其合适的发展模式与供应链管理体系。

一、公司简介

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简称聚银公司)是由甘肃银光化学工业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甘肃省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五家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东共同发起成立的。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同国内最有实力的聚氨酯产品研发机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进行工艺技术再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国内技术水平最先进,生产能力最大,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二、当前我国企业供应链的现状和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化工企业供应链运营机制研究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化工企业供应链设计、管控体系和绩效评价对供应链的战略、策略、运营和控制影响重大,是物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目前一些领先企业已经开始提升供应链运营能力。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出发,化工企业在供应链运营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对供应链管理思想认识不足。当前不少企业的管理思想还较落后,管理者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有待加深,对横向一体化、业务外包等管理思想认识不够,还停留在原有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思想上。

2.供应链战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仅仅是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来看待,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操作层上的问题,是对企业的生产和供应进行优化的方法而已。即使在国外的很多企业中,供应链战略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难以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没有正规的供应链战略。

3.供应链战略与其他战略的匹配存在问题。供应链战略作为企业的一项职能战略,需要与企业的竞争战略以及其他职能战略密切配合,才能保证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实施。但是在很多企业中,本来需要密切配合的不同战略之间却是孤立的。在制定供应链以及相关战略的过程中,没有能够从全局的角度系统地考虑战略制定问题,导致不同战略之间不匹配,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不匹配而难以发挥供应链管理的真正优势。

4.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有待加强。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点,也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协调。目前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还停留在旧模式下的合作关系之上,企业之间的关系还是一种不稳定、以价格作为唯一标准的买卖关系。供应链上不同企业之间稳定的、有效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制定相关决策、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很少见。

三、聚银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

针对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所面对的问题,聚银公司根据公司目前的供应链现状,及供应链优化项目的要求,结合公司将来的发展,对公司在供应链战略的提升,包括整合的范围、战略、信息流与实物流匹配、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及人才要求等方面,制定以下从现状到供应链项目发展计划。

1.为供应链管理制定战略性的阶段目标。经过供应链项目的建设与提升,力图供应链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注重供应链成本的同时注重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做到企业内部信息整合,信息流与实物流基本做到一致。在企业内部进行供应链的整合管理,建立供应链流程管理体系,在适当的情况下与供应的外部企业积极开展合作,通过供应链流程,进行跨部门的管理。

2.建立满足为化工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和提升区域覆盖的资源网络。考虑化工企业供应链的资源布局问题,需要围绕化工企业投资引发市场需求的热点地区,包括陕甘宁及周边地区,并基于核心化工企业需求,选择建设投资回报期和利润率较好的专业性较强的稀缺化工产品仓库,合理控制并外包市场高度竞争的化工产品运输资源,从而建立为化工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和提升区域覆盖的资源网络。

3.建立满足企业跨区域、多个仓储、多条运输配送、多组织协调的供应链管控体系。考虑化工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问题,满足企业跨区域、多个仓储、多条运输配送、多组织协调供应链的物流需求,建立专门核心平台统一营销开发国际化工企业供应链物流业务,并借助委托理论,以此平台统一调动和协调化工产品供应链网络资源。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9

西江流域航运企业供应链网络管理研究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江海联运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运输方式。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企业对供应链网络管理问题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由于供应链成本较高等原因,我国航运企业在实行供应链网络管理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近年来,西江流域航运企业供应链布局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生巨变,对航运企业供应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1当前航运企业供应链发展现状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市场、海运辅助服务和内陆相关物流产业市场逐步放开,愈加活跃,外资航商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灵活的经营手段,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我国航运市场和相关服务领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在物流领域,我国航运企业在物流理念、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质量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我国航运企业要想在供应链发展和管理中取得好的成就,不仅要定位于运输企业,而且更应定位于物流企业,要广泛开展运输、集货、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存储等业务。

2当前航运企业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网络的集成,通过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实现航运企业收益的最大化,是航运企业供应链发展的趋势和必由之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航运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相对滞后,不少航运企业没有适时应对到供应链现念带来的冲击,航运企业供应链多属于以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为主导的供应链,航运企业只是提供纯粹的运输服务,因此使自己往往处于从属地位,造成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这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势是不相适应的。航运企业供应链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运输、集货、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存储等服务方式在企业间不能够相互认可。航运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服务,要提高航运企业的服务效能,供应链各联盟企业之间必须建立流畅的物流机制,使物流企业间业务流程畅通;同时,要有配套的优质服务流,使服务流的衔接畅通。

3西江流域航运企业供应链网络现状

2009年12月17日,由西江沿岸南宁市、柳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中山市和珠海市等11个主要城市的港航企业组成的西江港口联盟在珠海成立。西江联盟的成立旨在加强西江流域沿岸港口的合作,发挥珠海港作为西江入海通道的作用,促进江海联运的发展。西江航运干线西起南宁东南至珠海,全长876公里,航道连接广西、云南、贵州、广东及港澳等地区,跨越地区多,航道条件复杂。西江流域有着富集的矿产资源、多种多样的农林资源和别具一格的旅游游资,在矿产资源中,重晶石、煤炭、锰等多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列。广东肇庆、云浮、广西贵港等地,还是世界最大的水泥、石材、陶瓷生产基地。西江流域航运企业供应链管理呈现一种“多龙治水”的局面,只有加速建立西江航运干线全流域、跨地域、跨行业的航运企业供应链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打破按行政区划分段管理的管理体制,才能使使整个供应链网络形成一个统一的供应市场。

4西江流域航运企业供应链网络管理策略研究

航运企业要加强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一是要引入先进的管理体系、策略和技术,引入先进的指导思想和策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二是要加强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明确在供应链管理中,航运企业的一切经营运输活动,都应以用户的需求为最高目标。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为记录、监控供应链、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提供可能。四是建立新的供应链绩效评估系统,对每个合作伙伴、每个职能部门在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做出合理的评估。五是促进企业的内部革新,通过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及相应的决策体制,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求。另外,航运企业还可通过实施联合、联盟、合并、重组等各种形式,有效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在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服务的同时,为相关各方带来利益。

5结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江海联运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运输方式,在供应链整体运作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航运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要目标,就是为生产企业提供低运费、高质量的综合航运服务。航运企业要不断加强供应链网络管理,在为客户提供运输服务的同时,进一步为其提供包括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物流设计等业务的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严连晗.简论港口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科技周刊,2006,(2).

[2]林康光.论江海联运在水运发展中的定位[J].交通科技,2008,(3).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篇10

关键词:吉利汽车;供应链管理;模式

1.吉利汽车概况

从1986年成立初期至今,吉利汽车企业一直处于不断的创新和研发的过程之中,并且在国内汽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该企业经营的产品包含了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汽车零部件等。尤其是在1997年之后,吉利企业凭借着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优势转场进入了轿车生产领域,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使得企业总资产迅速突破百亿元,跻身于中国车企前十强。2009年,吉利企业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并借助沃尔沃汽车的生产经验创建了“领克”品牌。值得一提的是,由吉利车企自主研发生产的“帝豪”品牌长期占据自主家轿的榜首,成功进入国内家轿市场前十强。一直以来,“快乐人生,吉利相伴”是吉利一以贯之的企业文化。吉利期待“创造快乐”,让每一位用户都因吉利而快乐,每一个合作伙伴都因吉利而成功,让世界因吉利多一份美好,实现“让世界充满吉利”的愿景。“好开、好安全、好吉利”已然成为吉利独特的产品标签,“三好吉利”成为吉利带给用户的全新品牌价值。吉利汽车的用户都是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年轻有为、敢于奋斗、敢于担当的社会主流人群,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在奋斗中创造自己的快乐与价值,也正是千万用户的“不断突破自我”的快乐,汇聚成全社会的快乐。

2.吉利汽车供应链结构

汽车制造业是作为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产业之一,它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Gnp)的增长情况。然而,外资车企由于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优势,对自主车企的市场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迈出了重返全球经济舞台的重要一步。不仅大量的外资品牌汽车进口到我国市场,而且许多外资车企进入我国投资建厂。这些都严重挤压了自主车企的市场份额,导致自主车企发展艰难。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工序和步骤复杂且生产周期长,这就意味着车企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资金去进行生产技术的引进或创新。而且车企从投入生产资金以及采购原材料,再到产品的生产运输、产品销售后收回资金,整个生产的销售周期是很长的,需要车企具有雄厚的资金链支持。如今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汽车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必须积极参与到合作共赢的队伍中,借助于企业优势积极同其他企业达成相关协议,才能带动整条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2.1供应链中两种主要的循环观点

2.1.1客户订单循环客户从吉利汽车经销商手中买到汽车,经销商通过推销吉利汽车获得收益,经销商不仅负责售后手续的办理和售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可以从客户口中获取相关信息,并且根据客户需求来进行业务销售。2.1.2采购循环吉利汽车通过产业升级,优化了供应商多而杂的问题,既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效率。在简化吉利汽车总部直接和供应商接触这一繁琐的程序上是通过供应商模块化的设定来完成的。而在采购环节吉利汽车可以直接根据需求向模块商定制零部件,这就是一级供应商。建立以模块供应商为连接的体系,公司只向模块供应商催货,模块供应商根据需要再单独与各个零部件供应商联系。

2.2两种不同驱动力的供应链形式

2.2.1以汽车制造商为核心的供应链形式推动式供应链的生产模式是根据市场产品的销售状况进行提前的产品需求量分析,进而开始产品的生产。在产品生产之后以各级分销商为销售媒介,将库存的产品逐步进行销售,最终到消费者手中。在这种供应链模式中,制造商处于供应链的核心部位,而顾客处于被动接受的层面。即使这种供应链模式生产的不确定性还很大,但只要具有充足的时间生产优势,是大部分车企会采取的主要供应链模式。其推动式供应链的主要模式如下图所示。2.2.2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供应链形式拉动式供应链的生产模式是以客户的实际需求和订单为导向的,制造商在接到产品订单之后定向生产产品。其主要过程为分销商在获取顾客的产品需求和订单后,将信息传递给制造商,让制造商根据产品数量和顾客的要求来进行定制化的生产。与推动式供应链的特点恰恰相反,拉动式供应链的需求确定性很高,但是要求其生产周期短、生产速度快;其具体的生产表现为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按照客户订单进行组装和配置,该种供应链模式主要被一些豪华汽车品牌所采用。其拉动式供应链的主要模式如下图所示。

3.传统吉利车企供应链中的各种缺陷分析

3.1库存管理问题

前一段时间,吉利传出了车辆积压的新闻,这是因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公布的5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中显示吉利汽车以2.29的月库存深度位居榜首。与生产汽车的零部件价值相比,吉利品牌汽车的总价值和占用的资金比例偏高,导致汽车的库存管理难度加大。吉利企业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如下图所示。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企业战略性合作的思想不成熟。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是需要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合作以此来实现共赢的目的,建立良好的战略关系,但是对于目前而言,供应链上的企业还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协同伙伴战略这样的意识。(2)汽车供应链中的需求信息共享效果差。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产品需求的水平也在日益提升,需要时刻保持供应链中产品生产、需求以及库存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就目前来看,吉利集团的这些数据是非常分散的,并没有充分地结合在一起。(3)轻视未知因素的影响程度。库存管理问题不当造成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比如需求发生变化、整车的配送情况等。而吉利汽车企业轻视了这些未知因素的影响,才会造成库存不足或者库存过多现象的出现。

3.2配送管理问题

不同车企会根据企业内部生产的情况不同进而采取不同的产品配送方式,而吉利企业采取了自营配送的模式。自营配送的模式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生产模式和运输的特点,将生产好的产品配送到相应的分销商点,以此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完成企业物流配送任务。该种配送模式的全部环节由企业内部独立完成,配送质量较高。但是,这种方式有着以下方面的不足。(1)投资比较大。企业需要自己去建立配送体系,购买大量的运输设备、包装设备以及建立大量的仓库,所需要的资金相当大,减少了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所投入的成本,造成企业没有轻重之分。(2)成本比较高。自营配送是作为企业的后勤角色出现的,主要是配送企业自身的产品。但是也会出现产品配送量少、配送产品单一的情况,而且增加一个部门就会增加一定量的人员、设施、办公等,所花费的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

3.3采购管理问题

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频频推出新车型,整车售价不断下调,同时国内其他自主品牌如众泰汽车、长城汽车等售价无限制的下降,导致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与国际上一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经验相比,吉利汽车目前的采购管理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不足较为突出。(1)在协同采购方面存在一部分缺陷。尽管吉利汽车已有自己的eRp系统,但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有些供应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原始数据录入eRp系统不及时、不够准确,造成工作的重复性或者延误甚至错误;紧急订单补货系统不够完善,部分采购员主观延误等一些主客观的原因。(2)尚未形成系统的企业合作体系。战略合作关系是指在供应链管理中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借助于自身企业的优势,达成产品原料供应、生产以及销售运输的合作体系,伙伴成员之间基于高度信任来实现共享竞争优势和利益的长期性、战略性的协同发展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最终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3)采购过程中成本的控制方式单一。在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后,从技术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已可正向开发,但随着合资品牌的不断降价,吉利企业充分意识到降低汽车生产成本对于提升企业经营利润的重要程度。因此,吉利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充分考虑了成本的因素,并把其扩展到设计、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贯穿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成本之中。在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都尤其注意加强成本的控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去挖掘。

4.吉利汽车供应链问题的对策

4.1建立供应链管理库存模式

供应链营销管理库存模式是以供应商的营销管理为核心的,供应商通过对产品的销售现状以及产品的库存状况分析,从而制定更合理的产品库存策略和计划,以此来满足客户特殊的消费需求。其特点如下:(1)缩短时间。在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吉利集团会主动地去掌握顾客需求信息的变化,自主为客户进行库存和配送管理方式的选择,从而节约了等待时间成本。(2)降低产品的库存成本。在便捷信息共享的帮助下,吉利集团会动态地为客户进行补货,不会造成客户的货物库存量过大,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和风险。(3)有效缓解销售高峰期缺货的问题,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4.2整车物流配送模式的特征介绍

吉利企业传统的配送模式为企业自营配送,虽然在企业内部来说,这样的方式配送质量和效率都较高,但是在企业外部产品配送的过程中仍存在着经验不足的缺点。而基于供应链营销管理的整车物流的配送模式,恰好可以将企业自营配送与第三方物流配送巧妙地结合起来,企业内部的配送采取自营配送模式,而企业外部的配送采取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方式。通过借助于第三方物流在企业外部的配送经验,提升了车企产品配送的效率,同时也为车企的进一步发展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成本。在企业未来物流配送模式逐步创新的过程中,吉利企业致力于整车物流配送模式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妥善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配送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整车物流配送模式高效实施和运行提供便捷渠道。(1)高效分配和利用整车配送资源。吉利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的汽车配送企业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来进行企业内部整车配送资源的合理调整,即将整车配送车辆运用到其他配送企业的业务中,这样在减少配送车辆支出的同时,还能获取额外的收益。至于政策配送车辆的司机人员,考虑到他们既了解公司内部章程,又熟悉政策配送流程,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将其安排在其他的相关部门。(2)稳定保障整车配送的运力。在吉利企业未来整车配送模式中,很有可能会出现车辆运力缺乏控制力而造成无法保障配送现象的出现。因此如何高质量保障企业车辆配送的运力状况,是吉利企业在进行车辆配送模式创新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吉利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物流企业签订运输协议,进而将企业车辆交由合作的物流企业管理,以此提升车辆的整车配送量来保障稳定的配送运力。

4.3建立采购供应链管理平台模式

本文针对以上采购管理中供应商的协同采购程度不够,未形成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及采购成本控制能力不够的三点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1)建立科学高效的物资协同采购系统。物资协同采购系统是借助于更为通畅的信息来共享与交流,并以此来分析产品的需求量,进而生产出合理产品,降低产品的库存量,而产品库存量的降低可以有效促进管理体系的优化。作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企业的采购部门更需要对生产原料的整个采购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组织、领导以及控制。企业供应商通过高效的信息交流体系,提前预测出企业的生产需求,并对生产原料做好备用工作,当企业需求订单到达时能高效地发货,进而逐渐提升彼此的合作关系。(2)与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吉利汽车可以借鉴丰田汽车的供应商管理经验,改变以前那种以“博弈”为主的关系,建立稳定、长期的供应商关系。这种战略关系可以实现双方信息充分共享,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合作,使双方的合作更为密切。(3)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对于成本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吉利汽车自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对成本的关注度从未减轻,成本的理念也不断地深入和完善,但是针对目前市场激烈的竞争需求来说,仍感觉到在整个供应链成本管理上还有提升空间,在此可以通过上中下游供应链成本管理策略来实施。最后,吉利汽车协同采购的实施可从提高协同采购观念的认识和Sop量产前、产后协同采购建设方面来实行。

5.结语

通过对吉利汽车的供应链营销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对供应链及物流管理体系进行简单梳理,从供应链的两个主要的循环观点里了解了吉利汽车的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循环模式。由于对需求预测的把握不清导致库存积压,占用集团资金,之后进行整改,采用拉动式的供应链结构,使得吉利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吉利汽车供应链在库存管理、配送管理以及采购管理方面的问题上提出对策,即完善供应链管理库存模式、整车物流配送模式以及建立采购供应链管理平台,以此来提升吉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效率,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有力促进吉利企业的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琳.汽车供应链的返利契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2]左雪莲,肖纯,李严锋.推—拉结合式混合供应链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6,(07):159-161.

[3]崔寒光,高瑞岩.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我国汽车行业物流管理优化研究[J].中国储运,2021,(02):123-125.

[4]朱爱梅,赵燕伟.吉利金刚汽车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系统[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15(08):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