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2:34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1

关键词:证券市场;效率;内涵;评价

从理论上说,科学的证券市场效率评价原则和方法,首先要建立在科学合理地界定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基础上。从实践上说,如何制定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各种政策的制定及其导向。因此,科学全面地理解和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结合我国实际确定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辨析

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金融学逐步形成了以“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cymarketHypothesis。简称为emH。也称为“有效市场理论”)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效率理论。1965年,法玛(Fama)首次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如果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可得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则该证券市场是有效的。有效市场理论(emH)使用市场定价的信息有效性来衡量证券市场的效率。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学者把信息有效性与资本市场效率等同起来了,认为“一个资本市场如果在确定资产价格中能够使用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它(从信息上说)就是有效率的”。

20世纪70年代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外学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主要围绕有效市场理论进行检验和实证研究。大多数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符合弱态有效态和半强态有效的状态特征,我国证券市场也尚未达到中强态有效;但对于是否达到弱态有效,则存在较大分歧,有半数以上的学者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已达到或接近弱态有效。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效市场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即使一些学者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修正,放宽了一些假设条件,但该理论仍无法解释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异常现象。市场有效理论对中外证券市场效率状态评价结论的不确定性,加之对市场异常现象的无法解释。暴露出其理论上的缺陷和现实解释能力的不足。

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批学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也进行了理论探讨。一般认为,证券市场效率应理解为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即资金的有效动员与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笔者认为,无论是有效市场理论对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界定,还是按照其他学者的观点——把证券市场效率理解为资源配置效率。都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证券市场效率的全貌。那么应该如何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呢?

1.证券市场效率是“效率”的经济学内涵在证券市场的具体表现和应用。在经济学一般意义上。效率是指生产活动所得到的经济成果与投入的比较值,即收益与成本之比,比值越高,则效率越高。因此,相应地,证券市场效率可以从证券市场资源的配置利用、信息处理、资产定价、交易运行以及市场监管等多个环节的收益与成本的比值中得以体现。因此,证券市场效率应该既包括作为证券市场效率核心的信息效率,也包括以最低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融资效率,还包括使市场投资者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换和投资交易的运行效率。

2.证券市场效率是证券市场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从根本上讲,证券市场效率高低就是其功能发挥程度的高低。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必须从对证券市场功能的分析人手——应由证券市场功能的构成以及影响功能发挥的因素,研究证券市场效率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因而,证券市场由其基本功能和辅助(或附属)功能决定。

3.证券市场效率是一个多侧面的多种子效率的综合体。如果将证券市场效率内涵仅局限于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来评价证券市场,就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证券市场的全貌。事实上,证券市场效率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相互联系且彼此相互作用的子效率体系。如可以从影响范围的角度划分为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从功能角度分为运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等。

二、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

正因为证券市场效率内涵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评价证券市场效率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评价证券市场效率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从根本上说,由于证券市场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证券市场的效率需要通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同时需要从实体经济中得到检验。因此,评价证券市场效率的结果,应当与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功能发挥程度相一致,与其促进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效应相符。

2.评价证券市场效率应包含但不限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综合考察。证券市场效率不仅仅表现为信息效率,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有效性并不能完全替代资本市场在资本形成与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因此,对证券市场效率的考察绝不能仅限于基于有效市场的各种信息有效性检验,还应当依据帕累托标准,包括对各种子效率状态的综合考察。

3.证券市场效率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各国国情和经济体制特征。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是影响证券市场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期,证券市场发展到现在才不过16年的时间,正处于迅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证券市场的部分功能受到制度性约束和内部结构不健全影响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但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却对我国原来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西方成熟证券市场所没有的。尽管按照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率的。但实际上,证券市场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资源动员、优化配置等多元化的巨大促进作用。因此,确定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和评价方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证券市场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三、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总体评价

1.融资效率迅速提高,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2

一、和谐社会和市场规制法的内涵 

(1)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和谐社会指的是一种人们所渴望追求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人们在某一个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社会结构等社会构成要件相适宜的一种预期的目标设计或追求。[1]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和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 

(2)市场规制法的内涵。市场规制法是调整在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市场,调节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市场规制法逐渐被认为是经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市场规制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经济发展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3]因此,要实现社会活动顺利发展,就要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因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要发展经济。目前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机制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求,这就是和谐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与和谐机制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竞争经济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一样的,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和谐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是发展和谐经济的基础与前提,若离开了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那么和谐社会的建立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必须以法律为保障,然而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是民主和法治的社会,因为和谐经济以及和谐社会最终的目标都与法紧密相连。市场经济以竞争为基础,更与市场规制法对竞争的规范密不可分。我们纵观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最后得出一条结论就是:如果经济离开了竞争,那么就是缺乏效率的经济,然而市场竞争没有了规范的约束,就是破坏经济的竞争;不正当竞争与垄断的不可避免以及对市场竞争的破坏要求对于合法的市场竞争行为必须要通过法律进行保护。因此,在构建和谐经济中,市场规制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确立市场规制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和现实需求 

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要从制度入手。作为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即市场规制法而言,一方面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总体要求。 

(1)市场规制法反市场垄断的规范,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内涵——实现科学统筹发展。垄断行为给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危害很大,主要是垄断行为限制了市场竞争,除此之外,垄断行为也带来了恶性竞争。市场垄断的规范就是通过市场规制法保护市场运行的活力,实现自由竞争,去创造一种建立在机会公平、社会整体效益的和谐竞争机制,最后使市场经济在和谐的竞争机制下更加科学地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会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同发展相联系的各种重大关系问题。在经济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稳步发展。[4] 

(2)市场规制法的反不正当竞争规则,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正当竞争与垄断有所区别,不正当竞争不仅威胁市场的发展,而且扰乱了和谐、正常的市场秩序,污染了市场运行环境与气氛,更严重的是给消费者的权益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对发展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不正当竞争不仅处处体现着不和谐,而且还制造了许多不和谐。这种竞争是一种扭曲了的竞争,停滞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的倒退,因此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就成为和谐社会即将解决和面临的首要问题,除此,经济的不和谐还将导致一系列以经济为基础的其他社会因素的不和谐。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市场规制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是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从本质上使市场竞争行为中那些极不和谐的不正当竞争因素消失,最终成为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动力,它的目的同和谐经济机制的构建是相一致统一的。 

(3)市场规制法对市场经济的规制,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市场竞争的规范而言,市场规制法主要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实现市场的良性竞争;另一方面是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市场竞争追求的是优胜劣,这样就会迫使市场主体在产品以及服务的内容、价格和质量上必须不断地符合广大的消费者,这样既从全局上看,对市场主体自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又使广大的消费者在商品的价格、质量和服務上取得了实实在在好益处,最后达到追求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全社会经济的目标,从而从根本上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保护。 

既然如此,那么市场规制法在规制市场行为中,关键是要抓住市场运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达到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保林.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及机制建设探析[J].湖湘论坛,2005,(11). 

[2]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J].法律科学,1999,(1). 

[3]赵科天.试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J].甘肃社会科学,2006,(5). 

[4]张雷声.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3

《决定》对市场作用作了新的阐述,将过去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两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这是《决定》最大的亮点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一次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今后的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将围绕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展开。

认清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不同的内涵

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现代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既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此,大家都是认同的。但对两者作用的内涵,在思想上还有不同认识,至少没有阐述清楚。笔者认为,虽然人们经常把两者作用并列,但两者作用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当讲到市场作用时,指的是市场对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作用则不应该是配置资源意义上的。就资源配置而言,政府作用是通过引导或干预市场,影响市场配置资源。比如,政府制定法律、规划、规则、标准,监管垄断和不当竞争,实施扩张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在影响或引导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

这一问题没搞清楚,在实践中就可能带来某些违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做法。如果我们在理论上不澄清政府作用的内涵,如果我们仍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也配置资源、政府也配置资源,无非是政府配置资源少一些,市场配置的多一些的话,就会给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干预资源配置留下理论空间。按照这样的理论设计出来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也不可能是彻底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因此,我们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在理论上澄清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不同内涵,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是不是应该直接配置资源。

《决定》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要论断的历史地位和巨大作用,可与1992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同等历史地位,起到同样巨大作用。1992年的这一重大理论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断,会同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给我国再争取一个20年的改革红利期,助推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重大意义在于:

一是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遵循这一规律。1992年我们定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基础性作用,给人的理解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个力量在配置资源,那只能是政府。另外,过去对宏观调控也有扩大化理解,似乎宏观调控就是政府配置资源。1992年后,对市场与政府关系虽然在表述方面有所调整,如更大程度等,但主要是在市场作用方面“量”的调整、程度的加强,没有质的变化。《决定》中两个字的改动,体现了我们党的智慧,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决定性”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

二是明确了经济体制的主线和路线图。前一段时间,大家对改革的突破口、重点等有很多讨论,有的认为是财税体制、有的认为是金融体制、有的认为是土地制度、有的建议优先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等。这些改革无疑都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停留在原来市场配置资源的认识水平上,据此设计出的各领域的经济体制也不可能是彻底的。提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等,都要以是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标尺。那么,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也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三是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经过30多年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但目前的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很不完善,核心问题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严重、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干预多有关。如,我国产能过剩的原因,除了具有其他国家同样的原因,即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外,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政府干预,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和财政补贴。现在产能过剩严重的钢铁、水泥、玻璃、造船以及风电、太阳能,往往都是政府关照较多的行业,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轻纺、电器、轻工等产能过剩并不严重。

总之,我们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在理论上澄清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不同内涵,认识到市场作用指的是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作用则不应该是直接配置资源。这也就是《决定》所指出的,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清晰界定政府职责范围

《决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决不是说要削弱政府的作用。但是,政府作用的内涵是什么,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应该伸向资源配置,那应该伸向哪里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作用是什么?国内也有很多讨论。十六大的概括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十六个字。但也有争论和质疑。一是宏观调控为什么没有写在政府职能中。有的认为,在经济调节中包含了宏观调控。但逻辑上的悖论是,按照十四大的定义,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定义中,宏观调控是一个位居政府各项职能之上的一个更综合、包容性更强的概念,似乎把政府作用等同于宏观调控。二是在十六字的政府职能中,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界限比较清楚,而经济调节的概念太宽泛,调节什么,用什么手段调节,哪级政府进行调节等,都不是很明确。而且,由于没有界定清楚政府作用,没有确定政府各项职能的边界,所以经常讲的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就很难操作,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关于宏观调控的内涵。若不清晰界定宏观调控内涵,政府干什么都当作宏观调控,使得市场和企业总是在猜测政府何时进行宏观调控,力度多大等。如果市场和企业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猜测中,企业就不会静下心来进行结构调整,市场也不会稳定下来。今年上半年,增长速度连续两个季度有所下滑,社会上、国际上就纷纷认为政府要宏观调控了,要救市了,并纷纷猜测政府何时出手、在哪些方面出手。年中政治局会议的消息后,市场才有所平静。但是今年我们的宏观调控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出手可能就是最大的宏观调控,充分相信经过30多年改革建立起来的市场机制,会自行调节这种小幅的经济波动。结果是政府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宏观调控,市场发挥了其正常的调节功能,经济增长在三季度稳定了下来。

第二,关于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是将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实施的总量管理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物价、就业、增长等宏观变量,间接影响企业、消费者的行为。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把宏观调控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比如,对环境、资源、社保等,无论在经济处于上升期、还是处于收缩期,都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在经济热时,就收紧地根、加强环保和社保资金征收;而在经济过冷时,就当作刺激经济上扬的手段,放松对土地、环境和社保缴费的管控。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不应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比如众多的区域规划,现在其可持续性就受到了很大挑战,因为产能普遍过剩了,原来规划的那些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很难再上马了。

只有讨论清楚政府作用的内涵,划清政府职能边界,政府职能转变才有方向,才能给市场腾出空间。如果不把政府的手控制住,市场的手就难以伸出来。因此,《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明确表述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正确理解政府职能的内涵

根据《决定》的表述,政府职能可以概括为五项职能、二十个字,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一是宏观调控。政府应该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减少失业和控制通胀,所以要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手段主要就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必要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以引导长期的市场预期,引导资源配置,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应该包括在这种发展规划中,而不应该作为短期的熨平经济周期的手段。宏观调控是中央政府职能,不应该是地方政府职责。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也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中更应该注重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保护环境,不应该每个地区都要制定自己的产业政策,这样的结果必然是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决定》明确了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即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提出了要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是市场监管。政府应该促进公平竞争,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条件,为此要实施市场监管,重点是监管垄断和抑制不当竞争,保障经济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政策手段主要是法律法规和标准,无论对内资还是外资,无论对国企还是民企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决定》提出,要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对各类违法事项实施优惠政策的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三是公共服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应该是促进缩小收入分配、贫富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为失业者、退休人员、就业困难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兜底”。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在当前阶段,即建成小康社会之前,主要是保基本、促公平,更多的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我们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发展经济最终要体现在惠民生上,但惠民生不是包民生,政府不是要把民生的所有事情都包下来,各级地方政府不要过度承诺。《决定》重点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任务。

四是社会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社会结构不尽合理,社会组织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还需完善等。《决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任务,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方面明确了改革措施。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4

abstract:theoilplayduringtheproperattentiontobotheconomicalresponsibilityandcommunityresponsibility's,thecoordinationsocializationservicesstructurebecomestheenterprisetoraiseoneofmarketcompetitivenessprimarycoverages.

关键词: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石油企业社会责任

Keywords:marketabilityoperationsocializationserviceoilplaycommunityresponsibility

作者简介:贾小波1975.10、男、陕西绥德人,汉族,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工作;唐可1973.10、男、陕西勉县人,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助理会计师、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工作;虎勇1975.11、男、宁夏灵武人,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地面建设工程师、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工作

【中图分类号】F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054-01

一、石油企业市场化运作内涵与面临的形势

石油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内涵在于,在石油资源领域内以市场机制为配置石油资源的一种形式,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石油资源的优势,市场化运作机制从大的方面讲,要政企分开,后进行拆分,并给予国民待遇,即国家给这个企业什么待遇就要给相同的企业什么待遇,不能搞特殊化。当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阻力,这阻力来自于市场化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包括企业员工、大众消费者、乃至社会整体的平稳发展。所以,如何协同社会化服务的构建以兼顾弱势群体利益成为当代石油企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在本月8日,发改委刚刚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它以市场化手段替代了过去的行政手段,是石油市场价格定价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对国内的石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限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石油资源相对匮乏,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不强等因素,国内石油企业将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如何在继续保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同时,与时俱进地完善我国油品市场化运作管理体制,创造一个灵活且有效、按照市场化方式来运作的制度框架,已成当务之急。

二、石油企业市场化服务的内容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后勤保障、稳定员工思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内涵在于通过一体化经营,利用企业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组织有关科技、信息、供销等机构,对一体化内各个组成部分提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管理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种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从目前流行的提法来看,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侧重于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随着国内石油市场与国际进一步接轨以及石油资源对国外依赖存度的逐年提高,基于石油企业的独特的社会责任所在,其社会化服务构建的内涵将变的更为丰富。

石油企业是国有公司,其承担着某些特定的社会责任,如保证国内原油供应,维持国内油价稳定等,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调高油价的时候,作为国有企业,应当兼顾市场利润与特定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利益。石油企业在市场化改制的过程中,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式多样,对内常见的有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公私合作(合资)经营等形式,以建立企业内部服务保障体系维护企业员工利益;对外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架构企业社会安全度建设,以制度化、规范化的市场化服务机制化解外部经济风险,兼顾社会责任的履行,但总体说来,两者的根本的出发点都是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战略。

三、协同构建石油企业新工作机制

1、以市场化运作推进为契机,加快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

石油企业要继续坚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既要市场化运作、参与市场竞争,又要讲究经济效益,努力生产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同时石油企业除经济责任外,还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以市场化运作为契机,加快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2、建立完善的经济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

随着石油管理办法的出台,价格机制与国际完全接轨,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成熟,因此石油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在国际油价上涨或下跌等波动的情况下、给企业可能带来的运营风险和金融风险,并针对这类影响制订相应的应急计划,国际油价的波动仍将长期存在,那么,企业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利润下降以及再投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石油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经济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

3、整合企业各部门服务职能,提升社会化服务整体水平

鉴于社会化服务体系内容的多样性,石油企业目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应理清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职能界限,按照谁最接近市场需求,谁负责服务的原则,尽量把各部门分散的服务职能集中到一个服务机构,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建立各部门和独立服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以迅速解决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提高行政效率,为石油企业的发提供支撑。

4、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充实社会化服务体系内涵

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完善,必然导致行政手段的淡化,在兼顾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因此企业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通过自身的建设以及吸纳社会上有影响的服务机构,逐渐形成一个涵盖各类社会化与企业产业项目相结合的市场化运作的氛围,充实社会化服务体系内涵。

5、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融入要素市场

要素市场的功能在于具有使经济关系竞争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和经营管理法制化等作用,完善的要素市场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对优化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行政手段淡化的背景下,企业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必须积极探索市场规律,以国内油品市场和国际接轨为契机,积极融入要素市场,以规避因价格受国际油价的波动而被动调价所带来的尴尬。

参考文献:

[1]殷亚红王金平涂春霞从社会化审视企业文化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16

[2]发改委就《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中国石化新闻网2009-05-11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5

关键词:证券市场;效率;内涵;评价

从理论上说,科学的证券市场效率评价原则和方法,首先要建立在科学合理地界定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基础上。从实践上说,如何制定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各种政策的制定及其导向。因此,科学全面地理解和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结合我国实际确定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辨析

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金融学逐步形成了以“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cymarketHypothesis。简称为emH。也称为“有效市场理论”)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效率理论。1965年,法玛(Fama)首次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如果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可得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则该证券市场是有效的。有效市场理论(emH)使用市场定价的信息有效性来衡量证券市场的效率。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学者把信息有效性与资本市场效率等同起来了,认为“一个资本市场如果在确定资产价格中能够使用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它(从信息上说)就是有效率的”。

20世纪70年代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外学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主要围绕有效市场理论进行检验和实证研究。大多数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符合弱态有效态和半强态有效的状态特征,我国证券市场也尚未达到中强态有效;但对于是否达到弱态有效,则存在较大分歧,有半数以上的学者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已达到或接近弱态有效。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效市场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即使一些学者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修正,放宽了一些假设条件,但该理论仍无法解释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异常现象。市场有效理论对中外证券市场效率状态评价结论的不确定性,加之对市场异常现象的无法解释。暴露出其理论上的缺陷和现实解释能力的不足。

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批学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也进行了理论探讨。一般认为,证券市场效率应理解为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即资金的有效动员与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笔者认为,无论是有效市场理论对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界定,还是按照其他学者的观点——把证券市场效率理解为资源配置效率。都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证券市场效率的全貌。那么应该如何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呢?

1.证券市场效率是“效率”的经济学内涵在证券市场的具体表现和应用。在经济学一般意义上。效率是指生产活动所得到的经济成果与投入的比较值,即收益与成本之比,比值越高,则效率越高。因此,相应地,证券市场效率可以从证券市场资源的配置利用、信息处理、资产定价、交易运行以及市场监管等多个环节的收益与成本的比值中得以体现。因此,证券市场效率应该既包括作为证券市场效率核心的信息效率,也包括以最低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融资效率,还包括使市场投资者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换和投资交易的运行效率。

2.证券市场效率是证券市场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从根本上讲,证券市场效率高低就是其功能发挥程度的高低。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必须从对证券市场功能的分析人手——应由证券市场功能的构成以及影响功能发挥的因素,研究证券市场效率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因而,证券市场由其基本功能和辅助(或附属)功能决定。

3.证券市场效率是一个多侧面的多种子效率的综合体。如果将证券市场效率内涵仅局限于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来评价证券市场,就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证券市场的全貌。事实上,证券市场效率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相互联系且彼此相互作用的子效率体系。如可以从影响范围的角度划分为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从功能角度分为运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等。

二、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原则

正因为证券市场效率内涵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评价证券市场效率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评价证券市场效率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从根本上说,由于证券市场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证券市场的效率需要通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同时需要从实体经济中得到检验。因此,评价证券市场效率的结果,应当与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功能发挥程度相一致,与其促进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效应相符。

2.评价证券市场效率应包含但不限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综合考察。证券市场效率不仅仅表现为信息效率,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有效性并不能完全替代资本市场在资本形成与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因此,对证券市场效率的考察绝不能仅限于基于有效市场的各种信息有效性检验,还应当依据帕累托标准,包括对各种子效率状态的综合考察。

3.证券市场效率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各国国情和经济体制特征。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是影响证券市场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期,证券市场发展到现在才不过16年的时间,正处于迅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证券市场的部分功能受到制度性约束和内部结构不健全影响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但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却对我国原来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西方成熟证券市场所没有的。尽管按照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率的。但实际上,证券市场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资源动员、优化配置等多元化的巨大促进作用。因此,确定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和评价方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证券市场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三、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总体评价

1.融资效率迅速提高,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大体完成,从2006年6月以后,我国a股市场融资能力和市场承接新股能力明显提高,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06年,全球新上市股票(ipo)筹资总额为2270亿美元,其中,沪深港三家交易所ipo融资总额超过45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三家交易所的融资总额,仅次于伦敦证券交易所。2006年,沪深a股市场筹资额(含增发、配股)达2848.7亿元,是历史上筹资额第二高年(2000年)的173%。

2007年初,沪深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比2006年初的3.56万亿增长181%,a股市场成为同期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化率达到50%以上,如果加上在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股,则证券化率达到78.9%,超过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化率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化率相比仍有差距——后者大都超过100%,美国更高达180%。

2.定价效率水平较低,市场定价机制亟待完善。

高效的资本定价促进资本的形成与配置,因此证券市场定价效率成为衡量市场效率的一个主要方面。从发行市场看,ipo抑价率水平是衡量发行市场效率的主要标准:上市首日ipo抑价率越低,则ipo市场的定价效率就越高。经验表明,各国证券市场上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适度的ipo抑价率水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国的股票市场抑价率幅度在5%—160%不等,成熟市场的ipo抑价率水平为20%以下,而新兴市场的抑价率水平明显偏高。我国a股市场上的ipo抑价率水平则表现畸高,经统计1996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28日期间,扣除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股,样本的算术平均抑价率高达109.76%。因此,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a股发行市场定价效率仍然偏低。高抑价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管制使股票发行人和承销商的议价能力发挥不足,而根本原因还在于发行制度市场化程度不高。

3.信息效率接近弱态有效,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有效市场理论为衡量证券市场效率高低提供了一种标准和视角,也是证券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总体上看,随着近年来证券市场的大力改革和迅速发展,a股证券市场已接近或达到弱态有效。当前,影响信息效率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水平不高,法规不健全,对内幕交易缺乏查处的手段,且查处力度不足。此外,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政策和制度变革较为频繁且易对市场造成短期突发性的冲击。

4.资产配置效率较低。配置功能发挥不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配置是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在市场竞争与定价机制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因此,从证券市场外部影响的角度上看,资产配置成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背景和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局限,直到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发挥得并不理想。以2006年1—9月为例,a股市场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3%,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盈利能力水平相比,并未明显表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这反映出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并未集中投向具有较高效率的经济部门和企业。不过,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全流通的实现,已从基础制度上为今后证券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

5.交易效率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交易效率是证券市场发挥各种功能效率的基础。我国证券市场在交易制度设计和技术上均具有后发优势,在硬件和软件上较好地满足了证券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展和交易量的急剧增长的需要。2007年第一季度沪深两市a股的日均换手率达5.02%,远远高出世界成熟市场的换手率。这表明市场流动性较好,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的交易效率较高。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投资者交易费用中以通道服务为主的佣金收费所占比例较高,若考虑经纪商提供的增值服务收费水平较低的情况,则交易费用总体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当。目前,在交易运行方面的主要不足在于金融工具体系仍不健全,衍生交易工具不发达,信用交易(融资融券)尚未实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当然这些方面的改善,还有赖于市场整体配套制度的完善和投资者队伍的壮大、成熟。否则,过快地增加交易工具和信用交易不利于市场的风险控制。

6.公司治理效率和监管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且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巨大。

除了以上提到的五方面效率之外,对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也不应忽视对公司治理效率与监管效率等方面的考察。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6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

引言

我国的批发市场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7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市场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承担着近70%的农产品流通任务。

但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仍以外延扩大、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多数批发市场仅具备产品集散、价格生成等基本功能,对手交易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收取摊位费是批发市场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土地资源紧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卖难买难现象频发的今天,如何完善批发市场功能、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式发展型转变成为批发市场首要的任务。

本文在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批发市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具体发展方式,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专门为农产品批发提供交易的场所和条件,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形成于三种方式: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或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是在原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

三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随着超市的兴起和发展,经由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份额逐年扩大,但批发市场仍是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据统计,目前多数城市消费的鲜活农产品80%-90%仍由批发市场提供。即使在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如北京,70%以上的农产品也经过批发市场流通。

总体来说,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功能单一

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应具有商品集散、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交易结算、信息中心、主题会展以及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但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功能单一,多数市场还仅具备商品集散等初级批发市场所具备的简单功能;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通过收取摊位费而维持市场的运转。因为摊位固定,批发市场一般通过扩建或收购兼并其他市场进行发展,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增加成交量,提高经营收入。以数量或规模的增长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是目前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交易方式落后,交易主体地位不平等

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以及交易规则的确定和完善直接关系市场运行的效果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而目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交易仍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交易的主要形式。

交易双方的地位也相对不平等,一方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一方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的采购商。交易双方这种地位、能力的不对称,难以形成公平的价格,也难以体现农产品的真实价值。纵观荷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已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链条中的主体均从中受益。

3.经营环境较差,产品质量难保障

正是由于摊位制管理的特点,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也很难在改善整体经营环境上下功夫。平时路面不平、菜叶满地,下雨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场景绝不是个别农产品批发市场才有的现象。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农产品采购者兴味索然,更重要的是,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的品质更加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农产品的损耗率也因此增加,相反农产品的增值率却随之下降。这不仅影响农户/供应商的收入,而且由于品质降低造成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

4.经营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难拓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多为露天或简易大棚市场,经营设施简陋且不完善,信息化的支撑手段更加缺乏。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相继配套了检测、储藏等设备设施。但总体来说,这些设施的普及率较低,配套设施(如冷库)的应用率也比较低,设施不足和设施闲置的情况同时存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的市场虽然已有所开展,但多数也只是建立市场门户网站、所在市场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设施的缺乏也是造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单一的原因,这对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增值、运输、食品安全以及为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指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达到提高成交量、成交品种乃至成交金额的发展方式,即在不增加经营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收入,即提高单位经营面积的投入—产出效率。内涵式的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1.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批发市场转变增长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市场用地与城市功能用地的矛盾越发尖锐。在这种背景下,靠扩大规模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外延式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会降低城市的容量,削弱城市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批发市场带来的大量人流、车流,也会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降低城市运转效率,损害城市形象。以“修炼内功”为特点的内涵式发展方式成为必然。

2.激烈的竞争,促使批发市场“修身养性”自上世纪90年代超市在我国兴起以来,经由超市流通的农产品比例逐年提高。近几年国家“农超对接”工程的开展,也为超市自营或联营生产基地提供了动力,超市到生产基地/合作社直采的比例与日俱增。这不仅对进入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货源造成冲击,也使原本到批发市场采购的超市数量或采购数量相应减少。而且由于超市具有方便快捷、购物环境好、质量有保障等良好形象,吸引了无数终端消费者的拥趸,这也对批发市场的客流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基地按超市的要求进行生产,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加上环节减少引起的流通成本降低、损耗小等特点,能使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的主体从中受益,供应链整体效益得以提升。

这些因素的出现再加上批发市场相互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竞争,使得批发市场必须摈弃以前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3.卖难买难问题的频发,敦促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近些年来,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频发,尤其是卖难问题,已成为伤农害农的顽疾,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的丰产增收,也影响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进而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作为当前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批发市场,掌握着丰富的进场交易主体的信息资源,如能在摊位管理的基础上扩大信息采集和服务范围,比如采集交易的品种、产地、价格、销量、购买者、交易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在农产品出现卖难之前或初期传递给相关主体,势必对缓解卖难有很大帮助。同样,批发市场将生产者/供应商的信息传递给需求方(采购方),需求方的买难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具体方式

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拓展批发市场的经营和服务范围、本质上提升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具体体现在经营理念的提升及技术手段的改进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完善设施及功能

设施设备是发挥功能的前提条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创新管理机制,改变传统单一摊位制管理的经营模式,增加冷库、包装、加工、质检、物流、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提供冷藏、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的同时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来源渠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造血机能”。其次,要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引入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和设施,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准确的、代表性强的价格信息,实现产品的真实价值。

2.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开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信息化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实现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提高整个物流环节的协调性,以及有效解决农产品品质量追溯等问题。

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需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相关的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软件方面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不仅包括批发市场和入场商户之间的结算,也包括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服务)、拍卖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协同商务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以及信息采集和平台等方面。其中协同商务系统是指将批发市场置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的功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采集市场信息,加强与入场交易的供需双方的联系,搭建供需双方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并吸引原未入场交易的主体利用平台信息达成交易,拓展供需双方的交易渠道。通过批发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开展,不仅拓展批发市场的服务范围,增加批发市场的收入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能提高整个农产品流通链条的效益和效率。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观念不到位

观念是影响行为的首要因素。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和经营者尚未认识到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内涵式发展的好处和前景,这影响了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顺利开展。

2.资金不足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工程。目前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流动资金匮乏,运作成本昂贵,在巨额的投资面前往往望而却步,减缓了批发市场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农产品标准有待完善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多样性以及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性,使得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类的农产品很难像其他商品一样实现标准化,这给农产品的拍卖式交易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还存在资金、认识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但内涵式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产品批发市场必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在提高农民收入、节约物流成本、保障消费安全、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天天.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中国市场·商品交易市场,2008,(4).

[2]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联合编著.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操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7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

引言

我国的批发市场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7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市场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承担着近70%的农产品流通任务。

但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仍以外延扩大、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多数批发市场仅具备产品集散、价格生成等基本功能,对手交易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收取摊位费是批发市场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土地资源紧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卖难买难现象频发的今天,如何完善批发市场功能、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式发展型转变成为批发市场首要的任务。

本文在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批发市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具体发展方式,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专门为农产品批发提供交易的场所和条件,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www.lw881.com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形成于三种方式: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或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是在原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

三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随着超市的兴起和发展,经由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份额逐年扩大,但批发市场仍是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据统计,目前多数城市消费的鲜活农产品80%-90%仍由批发市场提供。即使在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如北京,70%以上的农产品也经过批发市场流通。

总体来说,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功能单一

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应具有商品集散、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交易结算、信息中心、主题会展以及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但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功能单一,多数市场还仅具备商品集散等初级批发市场所具备的简单功能;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通过收取摊位费而维持市场的运转。因为摊位固定,批发市场一般通过扩建或收购兼并其他市场进行发展,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增加成交量,提高经营收入。以数量或规模的增长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是目前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交易方式落后,交易主体地位不平等

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以及交易规则的确定和完善直接关系市场运行的效果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而目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交易仍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交易的主要形式。

交易双方的地位也相对不平等,一方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一方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的采购商。交易双方这种地位、能力的不对称,难以形成公平的价格,也难以体现农产品的真实价值。纵观荷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已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链条中的主体均从中受益。

3.经营环境较差,产品质量难保障

正是由于摊位制管理的特点,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也很难在改善整体经营环境上下功夫。平时路面不平、菜叶满地,下雨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场景绝不是个别农产品批发市场才有的现象。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农产品采购者兴味索然,更重要的是,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的品质更加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农产品的损耗率也因此增加,相反农产品的增值率却随之下降。这不仅影响农户/供应商的收入,而且由于品质降低造成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

4.经营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难拓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多为露天或简易大棚市场,经营设施简陋且不完善,信息化的支撑手段更加缺乏。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相继配套了检测、储藏等设备设施。但总体来说,这些设施的普及率较低,配套设施(如冷库)的应用率也比较低,设施不足和设施闲置的情况同时存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的市场虽然已有所开展,但多数也只是建立市场门户网站、所在市场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设施的缺乏也是造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单一的原因,这对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增值、运输、食品安全以及为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指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达到提高成交量、成交品种乃至成交金额的发展方式,即在不增加经营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收入,即提高单位经营面积的投入—产出效率。内涵式的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1.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批发市场转变增长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市场用地与城市功能用地的矛盾越发尖锐。在这种背景下,靠扩大规模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外延式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会降低城市的容量,削弱城市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批发市场带来的大量人流、车流,也会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降低城市运转效率,损害城市形象。以“修炼内功”为特点的内涵式发展方式成为必然。

2.激烈的竞争,促使批发市场“修身养性”自上世纪90年代超市在我国兴起以来,经由超市流通的农产品比例逐年提高。近几年国家“农超对接”工程的开展,也为超市自营或联营生产基地提供了动力,超市到生产基地/合作社直采的比例与日俱增。这不仅对进入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货源造成冲击,也使原本到批发市场采购的超市数量或采购数量相应减少。而且由于超市具有方便快捷、购物环境好、质量有保障等良好形象,吸引了无数终端消费者的拥趸,这也对批发市场的客流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基地按超市的要求进行生产,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加上环节减少引起的流通成本降低、损耗小等特点,能使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的主体从中受益,供应链整体效益得以提升。

这些因素的出现再加上批发市场相互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竞争,使得批发市场必须摈弃以前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3.卖难买难问题的频发,敦促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近些年来,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频发,尤其是卖难问题,已成为伤农害农的顽疾,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的丰产增收,也影响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进而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作为当前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批发市场,掌握着丰富的进场交易主体的信息资源,如能在摊位管理的基础上扩大信息采集和服务范围,比如采集交易的品种、产地、价格、销量、购买者、交易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在农产品出现卖难之前或初期传递给相关主体,势必对缓解卖难有很大帮助。同样,批发市场将生产者/供应商的信息传递给需求方(采购方),需求方的买难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具体方式

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拓展批发市场的经营和服务范围、本质上提升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具体体现在经营理念的提升及技术手段的改进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完善设施及功能

设施设备是发挥功能的前提条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创新管理机制,改变传统单一摊位制管理的经营模式,增加冷库、包装、加工、质检、物流、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提供冷藏、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的同时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来源渠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造血机能”。其次,要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引入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和设施,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准确的、代表性强的价格信息,实现产品的真实价值。

2.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开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信息化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实现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提高整个物流环节的协调性,以及有效解决农产品品质量追溯等问题。

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需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相关的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软件方面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不仅包括批发市场和入场商户之间的结算,也包括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服务)、拍卖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协同商务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以及信息采集和平台等方面。其中协同商务系统是指将批发市场置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的功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采集市场信息,加强与入场交易的供需双方的联系,搭建供需双方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并吸引原未入场交易的主体利用平台信息达成交易,拓展供需双方的交易渠道。通过批发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开展,不仅拓展批发市场的服务范围,增加批发市场的收入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能提高整个农产品流通链条的效益和效率。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观念不到位

观念是影响行为的首要因素。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和经营者尚未认识到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内涵式发展的好处和前景,这影响了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顺利开展。

2.资金不足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工程。目前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流动资金匮乏,运作成本昂贵,在巨额的投资面前往往望而却步,减缓了批发市场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农产品标准有待完善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多样性以及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性,使得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类的农产品很难像其他商品一样实现标准化,这给农产品的拍卖式交易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还存在资金、认识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但内涵式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产品批发市场必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在提高农民收入、节约物流成本、保障消费安全、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天天.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中国市场·商品交易市场,2008,(4).

[2]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联合编著.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操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8

团场作为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基础和主要载体,既是经济实体,又是社会实体。团场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因此,团场的基本经营制度就是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出团场基本经营制度:

一是符合团场产业结构的实际要求。团场以发展农业为主,农业是团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兵团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依然是团场的主要产业和基础产业,在团场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较高的比例。即使团场现有的二、三产业和今后二、三产业的发展,也主要是依托和围绕团场农业产业形成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因此,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团场经济的突出特点。

二是符合团场职工队伍和从业人员的实际要求。团场连队一线农牧职工是团场职工队伍的主体。兵团从事农牧业生产的职工35.2万人,占团场职工人数的74.4%,占兵团职工人数的53%。从事大农业的从业人员约占团场从业人员的85%以上。农牧业职工和从业人员在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屯垦戍边使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连队农牧职工为主体是团场职工队伍的显著特点。

三是符合团场农业深化改革的实际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借鉴农村改革经验,在团场农业连队一直推行职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目前全兵团约有14万户职工家庭实行承包经营,还有约3万个开发性家庭农场,也实行承包经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已经成为团场内部农业生产的主要承包经营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了承包职工家庭生产经营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团场生产力。

正是由于团场的农业基础地位、农牧职工的主体地位和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以及围绕职工家庭承包经营形成的团场统一管理和服务方式,才决定了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就是实行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团场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

二、团场基本经营制度的主要内涵

团场基本经营制度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四句话:即“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这四句话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简明扼要,内涵丰富,便于广大职工群众理解记忆。

一是明确了团场和职工两个经营主体的地位和关系。团场基本经营制度规定了团场必须双层经营、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其中,职工家庭经营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主要体现在生产管理环节上。团场统一经营是发挥双层经营体制综合效益的重要保证,主要体现在管理和服务环节上。团场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既明确了团场两个经营主体的地位,也明确了两个经营主体的关系。

二是体现了团场农业生产的特点。实行职工家庭经营是由农业生产特点决定的,它可以在家庭范围内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并达到最优化状态,这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兵团的农业生产及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与我国农业及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与国外农业及家庭农场经营除了土地性质不同,土地经营规模不同外,其他都是基本相同的,核心都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团场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集中反映了团场农业生产这一普遍性和适应性特点要求。

三是体现了团场大农业和组织化程度高的集团优势。团场是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基础和载体,组织化程度高,集团优势明显,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优于农村一般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为分散经营的广大承包职工和人员提供优质、便利、快捷、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团场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使团场大农业和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十分突出地得以体现。

四是体现了团场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兵团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要求,也是致富职工群众,增强团场屯垦戍边实力的必然选择。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双层经营体制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内涵特点,适应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为加快实现团场农业现代化和发展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动力支持。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9

【关键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板块经济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的11个区县能否在“生态涵养”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布局的成败。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对区域发展路径的设计上,结合各地实际,将11个区县细分为三大板块,即“万开云特色产业板块”、“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特色旅游经济板块”。发展板块经济,成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11个区县的共同使命。

一、渝东北域内板块经济发展的布局简介

1、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内实现政策合作与优惠,使参与其中的成员获得特殊的经济收益,而成为当今全球经济的一股新浪潮。区域整体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

2、契合了自然禀赋差异化发展的支配特点

渝东北11个区县各板块在自然禀赋及发展水平上有差异,因此在坚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大前提下,进行特色发展是最明智的选择。

首先,万州带动形成万开云特色产业板块。万州拥有水运、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立体交通优势,功能完善,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从地理位置上,万州、开县、云阳三区县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距离30分钟,具备一体化发展基础。其次,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生产条件、地理环境好,在温度、阳光、水资源上拥有较好优势,垫江县素有“重庆粮仓”和“重庆菜篮子”之称,近年的垫江白柚、垫江牡丹等也颇负盛名,梁平县除“粮、油、猪”三大保业外,鸭子、梁平柚、竹子三大产业也已形成规模,丰都肉牛量大,忠县则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并形成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完整产业链条,这些县原本就是国家农产品主产区,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符合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在旅游资源分布上,奉节、巫山、巫溪、城口这4个县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奉节、巫山两县均地处长江沿线,位于新三峡核心景区,拥有“高峡出平湖”的峡谷风光和三峡文化,地处大宁河沿线的巫溪县则以秀美的溪谷风光和神秘的巫文化为主,而地处重庆最北端的城口县气候宜人,近年来不但生态旅游业开始发展,红色旅游也深具发展潜力,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自然禀赋条件得天独厚。

3、形成了板块优势互补化发展的良好架构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既是三峡库区,又是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要摆脱特困的帽子,须发展产业,根据11个区县各自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进行板块间产业重点规划引导,使各板块间整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架构,有效避免三大板块间产业同质化恶性竞争。

二、渝东北域内板块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渝东北11区县的功能定位,各区县在推动发展转型、实现板块抱团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随着沿江高速公路、渝利高速铁路加快建设和顺利贯通,区域内一些特色骨干产业逐渐融合互补、相互配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区县之间各自为阵、互相掣肘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一是域内行政壁垒仍未击破。长期以来各自相对封闭的环境和地方本位主义,使“行政区经济”大行其道,加之板块内缺乏一个强势的增长极,区县之间各自为阵、互相掣肘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统一交通格局尚未形成。渝东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建设滞后,板块内部、板块之间交通格局不统一,成为三大板块抱团发展的“硬伤”。三是产业同质并生现象突出。渝东北地区产业化水平总体不高,一产弱、二产虚、三产散,缺乏跨区域、跨行业的骨干支撑产业。

三、渝东北域内板块经济发展对策

推动渝东北三大板块发展,是践行五大功能区战略部署、促进渝东北各区县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共同发展的必然举措。结合渝东北板块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统筹规划,改进考核机制体制

一是要按照功能区定位,制定出台《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板块”为单元设计跨区县的项目,促进城镇群错位发展,打造特色板块经济带。二是要建立区域板块协调机构和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明确牵头协调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三大板块抱团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考核,探索建立板块内部在GDp、税收、环保、产业等方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考核机制。

2、完善交通网络,增进流通渠道拓展

按照“铁公机水”一体化的要求,优化完善渝东北地区交通布局。一是铁路,规划建设重庆至武汉的沿江货运铁路,打通三大板块联动发展的“大动脉”。二是公路,尽快启动建设连接渝东北各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形成便捷快速通达的旅游环线。三是空运,加快建成巫山神女峰支线旅游机场,可以满足人流物流“快进快出”的需要,提升整个渝东北的交通运力。四是水运,抓住“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契机,规范修葺桥梁、码头、船舶等设施,统一打造长江航运。

3、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一要坚持错位发展,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垫梁丰忠”板块,重点发展化工、装备、电子等配套工业和特色资源加工业;“万开云”板块,重点发展盐气化工、光伏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奉城两巫”板块要立足“生态”功能,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及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农林产品加工和特色矿产资源利用。二要坚持合作共赢,打造精品旅游环线。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按照全域景区5a发展理念,打造旅游型城镇、旅游型城市和5a景区项目群落,创新全域旅游化模式。基于这个区域旅游资源现状,积极构建“一带两角”的旅游格局。“一带”即贯穿三大板块的“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两角”即“奉节天坑地缝-巫山小三峡-巫溪红池坝”、“三峡大坝-神农架-巫山小三峡”和旅游环线。三要坚持市场导向,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区域板块互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篇10

关键词:经济法;基本原则;干预

一、研究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从微观上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我们研究经济法学这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如果把经济法学比如成一栋楼房的话,那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这栋楼房的地基,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研究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和理解这门学科中的经济法的价值、功能、体系以及基本范畴具有指导意义。同时社会生活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立法滞后于现实生活是必然的现象,由于在立法方面,经济法的法典化难以达到,要提高经济立法的统一化和整体化水平,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在这方面可以有效地弥补不足。

从宏观上看:经济法是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工具,是解决市场失灵的保障,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又必须贯穿于经济法的立法、司法、执法过程,那么研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就能更有利于知晓政府进行市场调控的目的和原因,也便于理解国家颁布的经济政策的大政方针。

二、对现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批判

我国的经济法,产生20世纪70年代末,与民商法、刑法这类有着历史积淀的学科相比,经济法只能算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这块,在学理研究中没有统一认识,从各类教材和一些较为流行的编著中可以发现经济法基本原则构成竟有多种不同种类,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意见较为一致的经济法基本原则之通说。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存在着以下不同的观点:“最核心的内涵就是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公平。”①;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调制法定原则;调制适度原则;调剂绩效原则。”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原则。”③;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社会本位原则;经济民主原则;经济公平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合法财产所有制原则;适度干预原则;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原则。”⑤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是:“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⑥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干预适度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保护社会公平原则。”⑦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上的公平与公正原则;行为法定原则;经济管理权限及程序法定的原则。”⑧

众多的经济法基本原则构成,反映了经济法本质的不同侧面,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作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表明在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尽管学者的观点尚未一致,有多种归纳,但每一种提法都反映了提出者在明晰经济法基本原则的问题上所做的努力。然而,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尚存一些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主要反映在:

1、“维护社会经济效益、兼顾各方经济公平”作为经济法的目的可能比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更加确切,经济法确实是为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但仅以效益和公平来贯穿目前的经济法体系就略显单薄。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如何“维护效率”,怎么“兼顾公平”,如果仅仅只提及效率和公平而不从更高一个层次的角度出发来谈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很显然是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2、“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似乎是不妥当的。凡是法都具有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宪法就是对社会资源的基本优化配置,其他部门法也是在宪法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资源优化配置”最多只能算是经济法的作用之一而不能做为基本原则,同理“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是所有部门法所具备的,它们都不能代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平衡协调原则”法律是利益之调节器,平衡协调各种关系和利益,不仅是对经济法的需要,也是其他部门法的需要,平衡协调就其本质而言,作为一项调整方法则更为恰当,不应将其纳入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这么多学者对于一个问题有这么多不同的见解,归根结底还是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不统一,只有标准统一了确定出来的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才不会杂乱无章。因此如何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就是解决经济法基本原则统一的关键。

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确立标准

笔者认为应该先了解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其内涵及外延之后,对于我们解决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才会事半功倍。其实就像一个圆一样以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标准出发到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定义,再到经济法基本原则内涵和外延,再回到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判断标准。

张文显教授在《法哲学范畴研究》中提到“在法的诸构成要素中,法律原则体现着法的灵魂,又是法的价值的承载者,从内涵讲,法的价值为:在人(主体)与法(客体)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法律积极意义或有用性。”⑨如果我们能够切确的掌握,法的本就有价值和功能,在此基础上确立法的原则,这些原则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经济法原则的确立应该受到经济法的价值、功能以及经济法应用的理念制约,也受到人们对于经济法价值、功能的把握以及实际形成的理念等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既然经济法的价值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那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内涵也应该是指导作为客体的经济法能够解决作为主体社会、政府、市场三者的关系。当然要确定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外延就要看社会、政府、市场它们三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新凯恩新主义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波动根源主要是外生的,起因于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⑩这说明市场经济会因为其本身具有的不完全性从而产生经济上的波动,造成了市场失灵,一旦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运用经济法干预就成一种全世界都公认的常态。当然,市场经济也讲究有规则的竞争,规制市场经济、解决市场失灵是政府通过运用经济法宏观调控的效果,通过这种效果以期达到解决社会实质分配公平的终极目标。所以综上所述,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外延就是通过指导经济法,使得政府运用经济法干预解决市场失灵,让市场回归正常竞争,从而保障社会实质分配公平的顺利进行。

所以再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内涵和外延后,笔者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主要有:

(一)贯穿性。法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法的普遍性。所以经济法也不例外,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能够贯穿于整个经济法始终的原理和准则,对整个经济法体系具有指导和纲领作用,指导、保护和促进经济法实践,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中都得到普遍遵守的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所体现的经济法精神必须要渗透到经济法各环节的关系之中,仅在某些部门法中适用而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不能作为整个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

(二)特有性。既然是作为经济法这门部门法的基本原则,那必须和其他部门法的基本原则有不同之处,法律原则是区分部门法的依据之一,也是一个部门法成熟的标志之一,所以必须具有其鲜明的特有性,才能突显出经济法是作为一门部门法屹立于其他部门法之中。体现经济法特色,表明经济法所调整的是特殊经济关系的特征的原则,凡是与经济法无关的原则,都不应列入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中。

(三)高度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原则的重要功用,就是说明详细的规则和具体制度的基本目的。”B11而且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又与经济法原则中的具体原则是相区别的,它是统率着经济法的各种具体原则,是原则的原则。所以它要具备一定的“高度”,因为既要体现经济法的本质,又得是统率着经济法中各种具体原则,使得各具体原则不能与之相抵触。同时法律的基本原则往往体现着一个部门法的基本的精神、价值与本质,它不同于一般的法律规则,而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与抽象性,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应该具有这种特性,即具有一定的“高度”。

四、笔者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结合国内著名学者对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观点,以前文提出的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标准为依据,那么笔者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度干预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1、干预手段的适度。要进行尊重市场经济体制的干预,任何背离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干预,只能阻碍乃至破坏现代市场经济。所以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国家干预是经济自由的内在需要,干预是会限制一定的自由,但是干预往往只是手段,为了让失效的市场再次回归平衡才是目的。2、干预范围适度。笔者认为的适度干预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利益前提下的适度,必须把握好一个平衡的度量,以此为基础再来解决在实践中法律对各类主体法益保护的均衡,解决社会财富的实质分配公平,解决达成宏观的经济指标。

(二)干预法定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可见“法定原则”必须是一项被贯穿于经济法制度始终的基本原则,在经济法中,既然国家干预又是经济法的本质,那么从干预的实体内容和程序都必须要有法律的规定。

(三)实质公平原则。公平是任何法律所追求的永恒价值,而且从“法尚公平”的角度,公平更应该是法的首要价值。面对贫富差距的巨大悬殊,如何以更加合理的分配方式解决这种悬殊,已经成为经济法不可回避的问题,实质公平原则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应该起到指引经济法去解决这些社会不公平问题。

五、小结

干预适度原则、合法干预原则、实质公平原则,都是贯穿于经济法始末的根本准则,都是根据经济法本身的特殊性提出的,也具备统筹经济法所有具体原则的高度,当然在经济法学界中,对于基本原则的概括,始终未尽一致,相关的研究成果也特别的多,笔者提及的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定义、确立标准以及由此确立的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在综合了各方面的学说之后提出的,所以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注释:

①漆多俊:《经济法学》第三版,载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②张守文:《经济法原理》,载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③杨紫煊:《经济法学》,载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李昌麒:《经济法学》,载于法律出版社,2007年

⑤史际春、邓峰:《经济法的价值和基本原则争论》,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6期。

⑥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3-51页

⑦戚昌文主编:《经济法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⑧王剑:《浅谈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载《辽宁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⑨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载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