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十篇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十篇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0:32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1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生态修复”立足于当前治理区域广袤、水土流失面积大、治理任务繁重、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资金投入不足的现实,着眼于植被的迅速恢复和水土流失的有效遏制。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摆正了生态建设中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自然力与人力的关系,是对我们几十年来治荒治水、改善生态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1、思想意识淡薄

专业知识缺乏过度放牧、乱伐乱弃及无规划开发建设等违法行为十分严重,诸多活动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所造成河库淤积、生态系统退化、面源污染等危害,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应加强全国各级领导和群众对水土流失危害性的认识,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加强执法力度,整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自身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到知识进取与执法为人一体化。

2、植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据调查,上世纪中期之前,黄河源区仍然是草长莺飞、牛肥羊壮的福地,植被覆盖率高,长势好,品种多。进入改革开发后,随着牧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过度的放牧及对草场养护知识的缺乏,使草场超负荷放牧和对牧场周边农田过度开发,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使草原植被覆盖率下降,草原生产力降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改革开放窗口深圳,在城市文化水平提高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疯狂的土地扩张和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水土流失和自然景观的破坏也是空前的。

3、土壤贫瘠,营养流失过度

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过度土地开发及基建工程的不文明施工,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土石方的开挖及其他建设活动,势必会引起地表植被损坏,使裸地在雨水冲刷下引起水土流失,从而带走土壤表层中的营养元素,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植被的生长。同时若对原有的耕植土不加以合理堆放及采取相应临时防护等措施,势必会导致耕植土的流失,流失过程中带走大量养分,从而使土壤肥力降低,影响绿化效果。如崩岗侵蚀(水土流失特殊形式)则会使地形破碎,土层丧失,土壤养分流失,良地变成难以利用的侵蚀劣地。据调查,南方某县崩岗侵蚀区年均流失量在85000t/km,平均每年流失土层lcm左右。崩岗形成后,土壤表土流失,碎屑层地表,地薄缺肥,温高缺水,土壤肥力极差,土壤有机质大量减少,且植被难以恢复,治理难度大。经过强烈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仅有0.3左右,造林种草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土壤有机质的大量流失,土壤满足不了植物生长需要,造成植物生长缓慢,影响绿化景观及农作物收成。地瘠民贫,给居民生活、生产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和危害。

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

1、以生态学为主导的原则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原理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础依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必须以生态学作为主导,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和原则。生物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结构,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物种的共生、互惠、竞争、对抗关系等,都必须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去正确和全面应用,即依靠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2、流域整体修复的原则

由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融人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因此在小流域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就要以流域为单元,整体设计和考虑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布局。同时,流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单元和系统,它的上下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设计,才能使生态修复取得更好的效果。

3、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降雨量、水土流失强度、林草覆盖率、人口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都有相当大的不同,生态修复的适宜程度和适宜方法也自然不同,不能将某一地方的成功实例,机械、教条地应用在另一个地方。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和研究植被恢复的特点,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

4、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是一项万能的措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成功的水土保持措施,比如坡改梯工程、坡面水系工程、经果林建设工程等等,成熟的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技术、新手段,是对传统治理方式的补充和完善,在规划和设计生态修复规划时,应该坚持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生态修复手段和工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最快、最佳的治理效果。

5、生态修复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需要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公众的支持。封禁措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当地公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这就要求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以此来保障修复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采取这些措施也需要一系列政策和机制来保证,比如封的居民生活如何保证、产业结构调整如何进行、生态移民的权益如何保障、退耕还林的农民土地如何补偿等,均应依靠相应的非工程措施的配合,可以说这些措施应该被认为是生态修复的一部分。

6、经济可行性原则

尽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具有费省效宏的优点,但在规划和设计中仍然要坚持经济可行性原则。既要考虑修复措施的投入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使资金的投入有可靠的保证,又要分析封禁、退耕还林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手段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实行严格的封禁,在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可以从经济可行的原则出发,采取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发展和保护的双赢。

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方法

对于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来说,传统的对策是修筑拦河大坝、广种植被、建造梯田等实现土地利用与生产体系协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水土流失起到遏制作用,却由于其可利用的范围局限性而得不到广泛推广。而新兴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法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共有以下几点。

1、生态系统自身修复

针对生态系统受破坏程度比较轻微的区域,可适当地更换其地表使用结构,譬如退耕还林还草、禁止放牧、迁移原住人口,让生态系统恢复到不受或者尽可能轻微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来改善水土流失的状况。

2、生态系统自身修复和人工修复

该方法主要针对生态系统受破坏程度比较严重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往往地表植被已被大面积破坏而导致自然的生态系统不能承载高负荷的外界压力,此时就需要人工向该区域种植一些生命力和再生能力较强的植物,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改善该地区内的生态系统成分组成,慢慢增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

3、人工强化生态系统修复能力

该方法主要用于可能会发生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其主体思想也是通过人工措施巩固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加强系统中食物链之间的联系,加强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分解和循环,实施的途径包括植树造林、饲养家畜、发展沼气等。

五结束语

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纯地就保护而保护,就管护而管护,也不能只看其眼前的效果如何,更要看其生态修复的内在依存关系和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才能实现生态修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2

青海是我国主要沙漠化省区之一,沙化土地分布在6个民族自治州的18个县(市、行委),西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茫崖行委,东至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形成了柴达木盆地沙区、共和盆地沙区、青海湖环湖沙区和三江源沙区,沙化土地面积1250.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并且沙化土地大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三江源地区荒漠化沙地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整个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生态脆弱,荒漠化土地易沙化、难治理。

为加快全省防沙治沙进程,编制了《青海省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规划在10年内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封禁保护、封山(沙)育林(草)和工程固沙等措施,完成防沙治沙80万公顷,由此青海拉开了新一轮防沙治沙的大幕。

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东岸和三江源地区,地域差异很大,正是这个原因,大部分地区采取了宜造则造、宜封则封,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措施来恢复和保护植被。对三江源沙区,实施以休牧还草为主的封育措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沙化土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人为活动较少的乌图美仁、大柴旦、沙区划定封禁保护区,进行封禁保护;对盆地中部和西部的沙漠绿洲周围,在保护好现有植被和绿洲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人工造林规模,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和林网,建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对共和盆地沙区,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移民、禁牧、全面封育等措施,并在条件较好的地段实施人工造林,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体系。青海湖沙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理措施,加大治沙力度。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青海省防沙治沙事业多策并举,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成效显著,正在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通过“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国家项目的实施,沙区的沙化土地格局发生了新变化。据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由1255.8万公顷减少到1250.4万公顷,5年减少5.4万公顷,年均减少1.1万公顷。2014年全省投资8707万元,完成防沙治沙面积91.59万亩。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区、共和盆地沙区的沙化土地发生逆转,其中黄河源头沙化土地减少量最大,为4.1万公顷,环青海湖沙区及周边地区的沙化程度也在减轻。

2013年4月海晏县被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先后在都兰、贵南、共和、格尔木和海晏建立了全国防沙治沙县级综合示范区,5个示范区处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沙区,沙化面积大,林草植被稀少,风沙危害严重,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仅2014年就在这5个县市实施1.33万亩规模的沙区造林项目。海晏县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地点位于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土沙区,建设总面积1400公顷,建设主要内容是工程固沙造林。

柴达木盆地是全国沙漠之一,也是青海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地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4242.5万亩,占全省沙漠总面积的75.6%。海西州依托自然保护区建设,先后建立了柴达木梭梭林部级自然保护区,格尔木胡杨林、可鲁克――托素湖、诺木洪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乌兰县哈里哈图部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675万亩,并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草)、工程固沙、公益林营造,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34.1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4.5万亩,封沙育林79.69万亩,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834.03万亩,累计完成投资达10个亿。2013年开始投资5000万元,将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大柴旦行委、都兰县夏日哈、乌兰县金子海、茫崖行委5个沙化地列入国家重点封禁保护区,封禁保护面积达618.7万亩。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3

[关键词]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水土保持治理

中图分类号:S7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176-02

引言

1998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投入,水土保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恶化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对下游地区造成极大危害,进而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在我国西部黄土高原区域进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需要重视水土保持和治理。景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策略进行跨界研究,利于特定地域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具体实践和调研,探索“水土保持与治理原则”下的乡村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任重道远。

一、概况

本项目区位于冯家山水库上游,距离千阳县城8km,距离宝鸡市区37km。冯家山水库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质良好,库区流经千阳县、凤翔县和陈仓区,是陕西省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

项目规划设计总目标:一保护(冯家山水库)水源水质;二.着力发展经果林;三.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突出重点坡耕地改梯田治理,完善灌溉、蓄水保墒措施达到农作物增产目的;四.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目标;五.依托黄里村北花园旅游景区,建成以吃、游、休闲一条龙服务基础设施,建成“以冯家山水库库区蓝色水面为底色,水库周围及远山生态景观林为背景的风景旅游区”。

二、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以须定量,渐进调整

2.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植物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水制宜,科学施治,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3.利用现状,合理布局。坚持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4.环境功能规划设计立足群众的经济利益。

5.环境规划设计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根据水土流失规律和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6.“尊重环境,绿色高效”环境规划设计的元素在体量、色彩、材料、造型等方面要尊重所在的环境,能隐则隐,能藏则藏;在设施运行方面要高效率、对环境的污染应控制在环境自净能力以内,直至零污染。

三、环境规划与水土保持策略

(一)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1.自然水土流失

本区域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降雨的年内分配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多暴雨,此时正处于作物倒茬土地期,暴雨易产生径流,且历时短,汇流快,冲刷力强,极易产生大量的表土流失。⑵坡耕地面积大,植被差。在暴雨期间容易形成坡面径流。⑶土壤抗蚀力差,易形成水土流失。本项目区土壤以黄土性土为主,其土质结构疏松,粘聚力小,抗蚀力差,在外营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2.人为水土流失

一是开发建设破坏地表植被,二是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土质结构疏松,粘聚力小,抗蚀性差,加之人为不合理活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农民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伐木及其他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致使坡耕地表层土壤结构破坏,极易在外力作用下流失。

(二)规划设计中水土保持策略

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

2.防治措施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的原则;

3.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封育治理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4.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草)原则;

5.梁峁、塬面、沟头(边)、沟坡、沟道立体防护原则;

6.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原则;

7.基本农田、经济林果近村、近水、向阳原则;

8.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综合经济效益原则。

9.恶劣自然灾害(暴雨、冻融、)材料应用设计防治原则。

四、规划调整措施

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上游的沟道内和宝汉高速及西宝北线两侧,设计营造水保林,并对原有的疏幼林地进行封育治理,最大限度的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库,最终达到保护水源,改善水质的目的,其次还可以达到美化绿化交通干道两侧的生态环境,改善自然风景的效果。

2.科学治理是水土流失治理的保证。

在最大限度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源的前提下,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充分考虑当地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在基本满足人均基本农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农民意愿和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大力营造葡萄、核桃经果林采摘园,增加牧草地面积,进一步促进畜牧业发展。

3.本项目的调整方向为以营造水保林,新修水窖、谷坊,封育治理,保持水土,保护水源为重点,同时美化改善交通干道两侧的自然风景。新修梯田,营造经济林采摘园,种植牧草,合理配置农林果牧业用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旅游观光产业,使其达到结构合理。

4.在坡耕地上,坡度较小,有条件的缓坡地规划建设梯田,并对田坎田埂进行绿化,坡度相对较大的坡耕地建设经济林和种植牧草;在果园地新修水窖,截留雨水;在坡度较陡,较窄的一支毛沟内修建谷坊,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在新修梯田内布设生产道路,完善道路系统;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荒坡草地营造水保林;对原有疏幼林地,采取封禁补植措施。

五、节点设计措施

针对防治区水土流失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1)梯田建设:为了项目区基本农田需求,结合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对距村庄较近,坡度5°~15°的坡类耕地,机械修筑水平梯田,增加当地群众的基本农田和改善水土流失情况;

(2)生产道路: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在新修梯田内新建生产道路2条,方便农业生产作业;

(3)谷坊工程:在项目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一条支毛沟内修筑谷坊,减轻沟道内的水土流失,改善沟道内的水文、生态环境;

(4)水窖工程:在项目区内经果林上新修水窖,汛期蓄积雨水,用于干旱时果树的灌溉,减少地表径流,改善水文环境和生产环境;

(5)水保林:在项目区的坡面、沟底有造林条件的荒草地上,采取鱼鳞坑整地方式,营造水保林,减轻坡面冲刷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6)经济林:对项目区适合发展经果林的坡耕地进行穴状整地后,营造适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经果林品种,以增加农民收入;

(7)人工种草:在项目区内的部分坡耕地上种植牧草,减轻坡面水土流失,促进畜牧业发展;

(8)对疏幼林地进行封禁补植,并采取人工管护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办法,实施生态修复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和景观效果;落实专人管理,设立封禁管护标志牌,制定管护公约;对于公路沿线及人口较为密集、封育难度较大的地段设立铁丝网护栏。

六、效益分析

工程建设将为流域内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1.水土流失治理: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水平年水土流失总面积968.47hm2,现状治理面积为244.96hm2,现状治理程度为25.29%,至设计水平年新增治理面积673.31hm2,累计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4.82%。

2.蓄水保土效益:流域各项新增措施发挥效益后,年保土量2.42万t,减沙效益达到71.72%,土壤侵蚀模数由3000t/hm2・a减少为848t/hm2・a;年蓄水量36.98万m3。

3.生态环境效益:项目区原有水保林7.55hm2,经果林22.59hm2;项目规划新增水保林187.25hm2(按90%保存率折算后实有保存面积),新增经果林106.00hm2(按90%保存率折算后实有保存面积),新增人工种草80.17hm2(按90%保存率折算后实有保存面积),封育治理189.18hm2(按90%保存率计)。设计水平年结束时,项目共计新增林草面积为562.61hm2。

经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后,建设期末各类用地的面积为:基本农田增加到263.01hm2,增加了48.19hm2梯田;坡耕地减少为0.00hm2,减少了255.05hm2;果园增加到119.31hm2,增加了96.72hm2;有林地增加到446.87hm2,增加了439.32hm2;荒草地减少为0.00hm2,减少了208.06hm2。疏林地减少为0.00hm2,减少了210.20hm2。

4.直接经济效益:本次效益计算期确定为20年(即2016年~2035年),各项措施发挥经济效益计算期:梯田第2年,水保林第6年,经济林第5年,人工种草第2年,封禁第3年。本次效益计算各项措施面积按实际面积计算,各措施保存率分别为:梯田保存率100%,水保林保存率90%,经果林保存率90%,人工种草保存率90%,封禁保存率90%。

七、结语

项目实施后,区域林草覆盖面积增大,林草郁闭度将大幅度提高,区域小气候将得到有效调节,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水分状况和热量状况将明显改观,生态系统功能增强,区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也将会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

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关注其特定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关注环境的净化和可持续发展比单纯的美化建设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董瑞龙.北京园林绿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4

关键词田庄水库;生态防治技术;山东沂源

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22-0318-01

田庄水库位于沂河上游,距县城4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集发电、养殖、工业供水于一体的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总库容量1.31亿m3,兴利库容6840万m3,防洪库容6044万m3,控制流域面积为4.24万hm2,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821mm,多年平均径流深237.8mm,多年平均径流量1.01亿m3。田庄水库自运行以来,在防洪、农业灌溉、工业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沂源县城发展的重要后备水源地[1]。

1田庄水库现状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24万hm2,上游形状为扇形,主要有徐家庄、南岩、大张庄、田庄4条较大支流汇入水库,流域平均宽14.5km,河道干流坡降3.72‰,多年平均降雨量746mm,多年平均径流量1.18亿m3,多年平均来水量8257万m3,多年平均弃水量6822万m3。根据1954年以来的长系列来水量资料分析,在不同保证率下来水量分别为:p为50%,来水量7338.6万m3;p为75%,来水量4112.7万m3;p为95%,来水量1868.9万m3。www.lw881.com

田庄水库由于受联合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游企业污、废水污染,以及农药、化肥的污染,水库“三氮”含量超标,水体功能下降。通过对联合化工有限公司的污废水的截污导流,水质有所改善。针对城市发展和现有水质现状,现阶段田庄水库可作为城市工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2]。

2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田庄水库流域面积4.24万hm2,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到田庄水库的水环境质量。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九五”以来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组织实施了国家“424水保工程”和“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生态工程建设,使田庄水库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0万hm2,发展生态林1.13万hm2,流域内平均森林覆盖率达33.4%。但是由于流域面积大、地质复杂、生态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面源污染尤为突出,治理任务依然艰巨。流域内存在着以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和以面广、量大的农药、化肥为主的面源污染,在近期内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难度较大,由于工业用水特别是冷却水对水质要求不高,田庄水库的现有水质基本能满足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3]。但随着沂源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多,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供水需求迅速增加,解决城市生活用水的根本途径是田庄水库作为城市生活供水水源。因此,田庄水库的水质改善与达标决定着上游的环境生态防护技术的可行与治理措施的实施[4]。

3田庄水库生态防护技术

为控制流域内的点源污染源,要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日常排放,对现有企业按“节水减排、达标排放”的原则进行治理;对面广、量大的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应坚持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并采取其相应的生态防护技术及措施。

3.1发展生态农业,综合防治水土流失

在距水域较近的鲁村及原沟泉乡等村镇采用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技术,建设农田林网,实施水土保持工程[5]。在原沟泉乡的山地区域主要实施3个方面的治理措施:①治坡工程。主要包括修建梯田,沟边地边修筑等高沟埂,斜坡设置水平沟,陡坡开挖鱼鳞坑等工程;②治沟工程。主要包括修谷坊、建小水库、筑山塘、打坝淤地等;③林草措施。林种配置要因地制宜,做到乔、灌、草(本)相结合。同时,还要严格实施国家“424水保工程”和“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等生态修复工程。

3.2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控制化肥施用量

大力推广林果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全面推广高浓度复合肥、包膜肥、有机生物肥和各种有机肥料,以达到减少化肥施用量的目的。

3.3积极推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在主要农作物上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积极推进化学农药减量使用工程,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使用。

3.4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在全流域范围内禁止焚烧秸秆,推广秸秆还田、建设秸秆气化站、发展秸秆养菌、利用秸秆氨化养羊等生态技术。

3.5实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小型规模畜禽养殖场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开、饮污分离、种养结合、农田循环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其干粪用于生产有机肥,粪水通过发酵生产沼气,既能够防止粪便污染环境,又使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

3.6全力推广生态种养模式

积极推广种草养鱼、种草养鹅、林地养鸡、庭院经济、立体种植、养猪场与农场相结合、养鸭与养鱼相结合等生态种养模式。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能促进农民增收。

3.7发展以沼气技术为主的有机生态农业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式生态农业模式,将种植业、养殖业与沼气使用相结合以获得最佳的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从而有效地缓解农村人、畜禽粪尿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同时,沼渣和沼液还可以还田,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发展有机农业,形成有机物质的循环利用生产,减少由于施用化肥而造成的污染。沼气发酵残留物也是一种很好的生物农药,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并且在环境中无残留。

3.8加强小流域出口及库滨带的防护措施

在小流域出口及合适地段,通过生态沟渠、生态拦截系统的建设,可阻截大部分农田中养分的损失。但仍会有一部分养分进入河道。可利用现有河道建设生态型人工湿地或利用水面人工浮岛技术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等,充分吸收和利用农田损失的养分,净化水质,同时将水中富营养物质转化成有加工价值的生物量,及时转移出水体加以利用,达到清除水体污染物目的的同时增加收入[6]。在水库周围的库滨带应考虑到环境旅游景观的功能,根据宜草则草、宜树则树的原则,乔灌草结合,建生物栅栏,保护水生态系统,提高景观效益,保证清洁水入库,实现水库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按照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推广及相关生态防护技术措施的落实,在注重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生态修复及生态工程建设,采取合理的化肥农药投入,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提高水库上游自然净化能力,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水库可持续发展。

整理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5

省县,是国定重点扶贫开发县。长期以来,这里曾干旱连年,一度陷入水土流失、土地瘠薄、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近年来,该县实施“水利水保”工程,通过十几年持续不断的治理,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多处。同时还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等工程。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大面积开展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创造了良好条件,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管护经验及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笔者结合在县水利局工作多年的实践,就水保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县在此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一是深入调查,科学规划:二是全面封禁,狠抓管护。(1)强化预防监管,加强水保行政执法。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查。(2)建立管护责任制。以水保局为核心,建立县、乡、村、社四级监督管护网络,逐级签订监督管护责任制,严格落实监督管护一票否决制。(3)分类管理,重抓实效。切实增强封禁管护的透明度,提高禁管质量。(4)建立技术岗位责任制。(5)明确林权归属,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县把生态修复与林权办证和退耕还林相结合,推行林权预定制,坚持“谁封育,谁受益”的原则。群众参与生态修复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三是植树造林,全面绿化;严格按照“政府组织、群众投劳、招标采购、项目补助、分段承包、统一标准、专人负责、强化管护、加强督查、逗硬奖惩”的原则,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到山头、到地块。实现了农业生产面积减少不减收。

在工作中,笔者结合实践认为:首先解决好一个矛盾;生态修复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妥善解决好生态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即首先要解决好修复区群众的生活问题、收入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才能确保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才能实现小范围高效开发利用、大面积封育保护的目标,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们主要是通过建设高效基本农田、配套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开展庭园水土保持美化生活环境,同时辅以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特色林果、农家民俗旅游、水产养殖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把增收贯穿于生态建设的始终,这样农民基本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能持续稳定增收。其次重点抓好两个结合;一是生态修复与精品治理相结合。二是生态修复与生态搬迁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态修复区的退耕问题。同时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封与用的关系。二是封与牧的关系。饲养牲畜是农民增收的支柱,如何做到既不破坏植被,又能养畜增收,二者同步发展,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偿试。三是封与育的关系。在封禁修复区常年补植种草,并经常采取修枝疏伐、防治病害、浇水施肥、禁牧禁伐、禁止火种进山等抚育防范措施,逐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普及封山育林、生态农业、植树种草等科普知识,建立技术服务网络,为围封抚育创造良好条件,逐步形成针阔树种混交、养灌草层次搭配、长短结合、多层次优化配置的具有最佳生态功能的林分。四是封与建的关系。大力宣传,严格执行《水保法》、《森林法》等法规,首先对修复区所有生产建设项目进行调查模底、建档立卡、清理整顿,对诸如修路等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坚决执行水保方案报告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采石取土、乱堆乱弃、乱垦滥伐、滥挖中草药等破坏活动一律予以取缔,依法促进全县生态修复工作有序、规范、持续推进,年年出成效。并狠抓建立四种机制。

就贫困山区水保生态修复工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认识上的片面性。生态修复的合理实施,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具有事半功倍、费省效宏的优点。当前出现了一股生态修复的热潮,生态修复成了人们谈论的时髦热点话题,好像生态建设不搞生态修复就落后了,就不是与时俱进,片面地认为生态修复是一劳永逸的万能措施,不需要坡改梯、坡面水系等工程了,任何水土流失地都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来治理,以致不实事求是、不因地制宜、不因时施策,出现盲目乐观、急功冒进、重修复轻治理、以修复取代一切其它措施的浮躁心态。对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以致缺乏紧迫感、威机感和责任感。二是措施上的局限性。群众对生态修复的认识不够,简单地把生态修复等同于封禁治理。违背了生态修复的初终,致使生态修复的效果欠佳。三是科研上的薄弱性。但对县一级来说大多不具备设备、技术、人才等条件,监测工作相对滞后,有的监测小区不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监测的因子、项目也太单一等,观测数据有偏差,对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三是资金上的不足性。国家对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的县,每年只有区区3.00105万元的投入,的确是杯水车薪。

应对措施我认为:一是全面理解生态/!/修复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大面积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系统,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新举措。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水保部门牵头、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多管齐下,各种措施一齐上。二是开展山水田林路园房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的灵魂,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是生态建设的法宝。三是加强生态修复的科研监测工作。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目的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经验和模式,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对生态修复效果的实时监测和科研,认真总结试点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十分必要。四是进一步加大水保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行产权确认制,明确治理成果产权归属,项目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因地制宜推行“三制”,引进专业队进行治理,规范和强化项目管理。形成了一套治理有权、管护有责、开发有利、产权清晰的治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治理主体多元化、投入来源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治理水土流失和全社会办水保的新格局。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6

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大量的林草植被被破坏,基岩严重,最终形成了石漠化问题。这一问题导致了环境恶化,水土严重流失,大大减慢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脚步,严重制约了我国区域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

1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投入的资金不足

石漠化区域的经济发展落后,其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相比石漠化严峻的形势,其资金投入可以说严重不足,治理力度也十分有限,使石漠化的扩展速度远远大于有效的治理速度。现在的石漠化土地变成了造林困难地,然而由于现有的单位造林补助得不到保障,致使治理的成效很难得到保障。

1.2石漠化综合防治不积极

治理石漠化土地的难度很大,因为这些土地的土层较浅,并且土被间断,基岩严重,另外此类土地的坡度很大,再加之人们对石漠化治理的认识不够,没有了解到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缺少恢复石漠化地区脆弱生态有利的具体措施和扶持政策,石漠化治理的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含量整体较低。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社会组织少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1.3治理任务艰巨

通常,石漠化土地的土被不连续、基岩度高、肥力低、土层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这些点都会使生态修复的任务十分艰巨,另外那些潜在的石漠化土地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确保整体生态治理的任务能够较好的完成。

1.4土地环境的承载量超限

石漠化地区还存在缺柴少粮的现象,群众生活贫困,这是由于人口密度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石漠化土地的环境承载量大大超出了它本身所能承载的量,最终出现毁林开荒等现象,使治理的成效难以保证。

2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防治中的总体思路

岩溶地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要结合实际,防与治并重,以科学为基石,并应当深入思考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问题与矛盾所在,治理水土流失以防治土地的石漠化。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提高科技含量为前提,以法律为保障,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来努力造林育林。大力发展林业资源,不仅要保护岩溶植被的覆盖面积,更要恢复、扩大此类植被的数量,把试点地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林草植被保护作为突破口,把区域经济发展、林业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相结合,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林业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要遵循综合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的规划大纲,以对现有的林业生态建设能够有个统筹规划以及整合,利用各类资源以加速岩溶植被的生态修复,并推进石漠化林业的生态治理。其次,石漠化林业生态治理属于社会公益性的事业,所以要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努力引入多方投资主体投入到石漠化的治理中,以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专项投入。再次,要突出效益、防治结合,避免产生新的石漠化,切实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采取封山的方法畜养林草,以及人工造林的方法使石漠化土地的林草植被能够快速地得以恢复,以防止石漠化进一步扩展,同时得以构建稳定的岩溶生态系统。治理林业的生态也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林业生态治理的综合效能,在注重短期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保护长远的利益。另外,石漠化大面积扩散,成因复杂,依托目前的治理专项工程以及林业生态工程,重点是那些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较深、治理难度小、生态区位关键、扩展快的小区域进行试点,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树立治理典范,有序地推进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最后,要大力提高科技在石漠化防治中的含量,应用和推广先进的技术,以保障治理成效。依法防治土地石漠化,严格遵守和执行各类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3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需要构建稳定的岩溶生态系统,恢复岩溶林草植被,更要以林业建设为中心。另外,发展生态旅游、经果林等产业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封山育林育草、植被管护、人工造林、科技支撑和生态旅游业等。

封山育林育草能够使生物的多样性增加,植被和林草的恢复速度加快,优化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这一方法的优点就是投资较少,并且用工也不多,但是效益高、见效快。下一步的建设需要设立封山育林的标牌和标志,落实封育的范围,落实管护人员,建立封山育林的管护机构。结合实际,准确地确定封育方式。消除可能抑制幼树生长发育的灌木和杂草,对密林和疏林进行抚育间伐或补植补造,全面提升其自我修复能力。

目前对岩溶地区的森林以及植被的保护很有效的手段就是依法对植被的管护,其工作内容是管护生态质量较高的岩溶地区潜在石漠化土地中的疏林地、有林地、灌丛地以及灌木林地等,严厉治理滥樵、滥垦、滥牧和滥采等类现象,以避免新的石漠化,以及森林的病虫害和森林火灾。这就需要我们落实管护的人员和机构,设立宣传的标志和标牌并制订管护的措施。

人工造林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和实际,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还应当认真考察土壤、气候和地貌等条件,努力在轻、中度石漠化的土地上建造生态经济林与生态林等。其他地区按土地利用规划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草植被以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科技支撑要做到充分地利用目前的技术储备和研究的成果,使工程建设的过程都存在科技的支撑,抓好示范园区的建设,大力提高相应的技术推广,加强技术培训。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以加快开展科技推广,培育适合岩溶地区的种苗,筛选适合岩溶地区的树种,研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林草植被的恢复等方面的技术,全面提高林业生态治理的科技含量。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生物景观和岩溶地貌景观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降低群众对土地的直接依赖性,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重点打造结合了岩溶景观的生态旅游项目,例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一定要杜绝大面积破坏林草植被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以生态优先为原则。政府也应当从政策方面进行引导和扶持,通过招商引资的方法来发展生态旅游业。

综合治理石漠化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森林的生态效能,而修复生态系统的关键就是林业建设。综合治理石漠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生态环境现状,兼顾国家、民族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决策。综合治理石漠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林业建设是区域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处于核心地位,能有效增加林草植被盖度,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加快了区域社会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7

关键词: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恢复设计

富源县的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资源是最主要的开采资源。近些年来,采矿等建设项目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建设项目在开发施工的过程中,会扰乱原本的地表形态,而且对原生的地表植被进行破坏。富源县属中山山地地形,河流纵向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因而植被对当地的水土保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对易受工程扰动的地表实行植树种草,采取水土保持植被措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设计能有效的恢复项目区植被,而且能够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

1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依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这一生物界的基本法则。造林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原则的贯彻。立地条件是指与林草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总和,而与之有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就称之为立地因子,立地因子主要包括植物生产的纬度、坡度、地形、土壤条件、海拔高度、水文植被等。根据立地条件的分析,就可以确定项目区适合生长的树种类型。建设项目引进水土保持的植物要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才能在项目区健康生长,渐渐形成植物群落,达到植被的恢复。

2景观协调性原则

景观协调性是指设计恢复的植被要和周边的植被和谐生长,且能成为一簇植被景观。设计恢复的植被品种构成和形态要与周围的植被相近,产生的视觉效果能连为一体,形成景观协调。如果项目区周边是浓密的森林,那么也要设计成森林。周边是草地,就恢复成草地,周边是灌木丛,也要设计恢复为灌木丛。这种做法既可以维护视觉上的美感和景观协调,而且也是保护生态的一种有力方式。因为周边的植被形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气候水文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如果设计恢复的与之不同,也很难得以成活下来。也会产生干扰的效果。在生产生活区,植被景观协调,也会产生视觉上的园林景观。

3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指,由于各地区的纬度、日照、积温等气候地形水文条件的不同,所以各地区在规划设计恢复植被时根据地域的特点作出不同的方案。立地条件中,并不都能对设计和实施植被恢复起到效果,植被的恢复还要遵循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例如在降水量少的地方,不宜种树,多以种草为宜,若是特别干旱,就以预防和保护为主。在水土保持中,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谨慎的选择种树种草,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

4优化植被配置原则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总体上是由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综合植被系统,而在这样的系统中,不同的配置情况,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在设计恢复植被时,要进行优化配置,乔木和灌木要相互混交,形成复层混交林,这样更能提高防护的效果。乔灌木是最主要的设计对象,它们对项目区的绿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草坪的作用也很大,特别是在贫瘠、石漠化的地表,一些草本植物可以发挥其涵养水土的能力。不同的树种,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是可以互生和依赖,而有的却会产生干扰的作用。而树下草种的铺盖,也要注意其光照需求,多培育喜阴的草种,优化合理的配置植被。

5工程措施为依托的原则

在建设施工区域的植被设计恢复需要工程措施为依托。一些资源矿产企业在施工中,会严重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而这些地区很难再进行植被修复,光靠原本的人力根本不够,就只能依靠工程措施了。例如废渣场、弃土场等难以处理的地区。为了让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环境,利用工程项目固定下来,并在贫瘠的周围培育草坪,用干草和树枝圈成一排排的小草坪。土建工程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把一些废弃的工厂进行拆毁,并挖掘一定深的地表放入树苗。工程项目可以更快的解决植被设计恢复的难题,并能节约一定的人力、物力。

6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在建设项目中,每一块地表的恢复和治理,都存在着差异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项目工程控制的要点,要大力的布设和设计恢复植被。而对于填筑量小、开挖较轻、工程干扰弱的地区,布设一般的水土保持植被设计恢复措施就可以了。范围比较大的项目区,特别是较大的线性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就有很大的差别,生态脆弱的地区,要加强保护,设计恢复时,先以草坪为主,再慢慢的恢复灌木乃至于乔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修复能力比较强,因此进行简单的保护就可以,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工程建设简单或者复杂,也是可以考究重点和一般的标准。对于生产生活区域,人员比较集中,要进行重点设计恢复。因为人员频繁,很容易造成植被的破坏。在经济和社会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庭院进行绿化,修缮道路的两旁,充分实现绿色生态。

7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在工程投资中,水土保持方案的投资一般占比重很少,只有1%到4%,不怎么影响工程投资的控制。但也有一些方案对水土流失的防治预价很高,导致水土保持方面的投资偏大。特别是一些难以处理的地区,以及一些科研人员知识能力缺乏,在实施建设项目时,没有调整好植被的配置,导致没有产生效果或者产生了负效果。有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资金投入都达到了工程总投资的10%以上。在水土保持投资方面,主要的是植被设施。而植被的营造需要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一些比较经济而又易活的植被。要合理的利用手中的资金,将植被所投入的资金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合理的筹措。当然,要足够重视草种和树种的后期养护,如果不进行后期治理,前期的栽培可能失去了意义,植被恶化,产生更大的损失。因此要拨出一定的资金和人力。

结束语: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设计,既是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也是为富源县当地的经济建设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水土流失会对本地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害,也会侵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只有遵循适地适树、景观协调、因地制宜、优化植被配置、工程措施为依托、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经济合理性等原则,才能更好的设计和恢复植被,让植被更科学合理、更经济的发挥水土保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慧蓉,宫渊波,胡庭兴.“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0,(7).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8

1红河州湖库型水源地区基本情况

1.1红河州湖库型水源地区水库现状

红河州湖库型水源地区主要为红河州的中型水库水源地区,主要为15座中小型水利工程,具体为:个旧市花果山水库、杨家田水库、兴龙水库,蒙自县菲白水库、五里冲水库、建水县跃进水库、青云水库、石屏县高冲水库、弥勒县洗洒水库、泸西县板桥河水库、元阳县大鱼塘、麻栗寨河、红河县俄垤水库、红星水库、金平县马鹿塘水库、河口县槟榔水库。

1.2红河州湖库型水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红河州湖库型饮水水源地区土地总面积359.18km2,其中耕地44.62km2,林地154.09km2,园地4.71km2,草地19.57km2,荒山荒坡95.28km2,其他用地40.91km2.

1.3红河州湖库型水源地区水土流失现状

红河州湖库型饮水水源地区年均降水量1112mm,年均入库泥沙量为2.60t/a。水土流失面积为135.94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内总面积的37.84%,水土流失形式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强度为中度―强度不等。

2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2.1水质恶化,部分水源地功能丧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镇用水量剧增,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污废水被偷排、漏排,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长期累积,导致江河、湖泊来重污,水源地水体已受到污染的威胁。全州很多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加剧。

2.2安全防护体系和保障措施薄弱

红河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基本安全保护设施建设滞后,在污染控制和排污口整洁、清污分流、污染底泥清淤、水源地的隔离防护、水源地生态屏障等方面长期缺乏必要地投入。

2.3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严重

红河州大多数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在山区,水土流失在输送大量泥沙淤积水库的同时,也将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带入饮用水水源地,造成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据调查,水体中的氮磷主要来自农业面源污染,面源污染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3生态建设对策分析

对于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区存在的问题,对水源地保护区采取综合整治工程,对水源地泥沙和面源污染采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进行综合治理。

3.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综合整治工程

(1)控制饮用水水源地区入河污染物

控制饮用水水源地区入河污染物主要是保护水源地的补给水源水量和水质。主要措施有:禁止一切破坏准保护区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禁止向准保护区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它废弃物;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禁止利用透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农药等;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捕杀鱼类。

(2)地表水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

地表水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是为了防止人类活动等对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干扰,拦载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保护区。红河州蒙自县五里冲水库至2010年水源地生物隔离防护面积1.0km2,投资90.0万元,物理隔离防护面积0.014km2,投资280.0万元。

(3)饮用水水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在水源内禁止从事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活动,禁止以对开展与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并按照生活饮用水保护区水源保护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

饮用水水源区污染源治理包括工业和生活污染点源治理、保护区内人口搬迁、集中式禽畜养殖控制等。

水源区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工程主要是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通过坑、塘、池等工程措施,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流失,并通过生物系统拦载净化面源污染。

水源区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内源污染主要是指水下沉积物的污染释放、水产养殖、流动污染线源等污染治理工程。包括底泥治理工程、水产养殖治理工程。

3.2饮用水水源地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在采取隔离防护及综合治理工程方案的基础上,对入湖库支流、湖库周边及湖库内建设生态防护工程,通过生物净化作用改善入湖库支流和湖库水质。

(1)入湖库支流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入湖库支流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包括生态滚水堰、前置库工程和河岸生态防护工程。通过对支流河岸的整治、基底修复,种植适宜的水生、陆生植物,构成绿化隔离带,维护河流良性生态系统,兼顾景观美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入湖库支流生态修复与保护主要是河岸生态防护。

(2)湖库周边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以湖库周边为单元,以湖库周边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物隔离工程建设,在湖库周边建立生态屏障,减少农田径流等面源对湖库水体的污染,减轻波浪的冲刷,减缓周边水土流失。

对湖库周边的自然滩地和湿地应选择合适的生物物种进行培育,为水生和两栖生物等提供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

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主要是采取退耕还林还牧措施,将坡度大于25°的坡耕地改造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林草地,将坡度在15―25°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

(2)自然修复措施

①封育管护:在人口稀少地区,实行封山禁牧,设置必要的网围栏和封禁标牌,限制人畜活动;对于疏幼林采取补植措施,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自然保水。

②能源替代:修建沼气池,采取“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实施农村能源替代工程沼气池建设,减少因植被过度樵采造成的生态破坏

③舍饲养畜:以农户为单位建设和改造牲畜圈,对牲畜实施圈养。

根据红河各个水源地的实际情况,对于规划范围内的各个水源地分别采取封育管护措施、能源替代措施或舍饲养畜中的一个或几个措施,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的安全的功效。

3.4综合治理措施

在水土流失和面源主要产生区域,采取水土保持综合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

综合治理措施是指针对沟道水土流失采取谷坊、拦沙坝、淤地坝、溪沟整治、治塘筑堰等水土流失控制措施;针对坡面水土流失采取坡改梯、配套坡面工程(蓄水池窖、沉沙池、排灌沟渠、田间道路、等高植物篱)、营造水土保持林草(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果、种草)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同时统筹考虑水源地规划区粮食、生活能源和经济发展需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控制耕地和园地等生产用地,扩大林草地等生态用地。对于大于25°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地确定还林和还草的比例。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9

关键词: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20.039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所带来的严重危害,使流域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等获得持续性效益,将小流域作为基础单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农、林、牧等产业用地进行整体规划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这就是小流域综合治理[1]。在治理的同时,还要合理保护周边的水资源等可持续再生资源。将山区丘陵地区作为生态经济系统的重点对象,并对其进行维持,并可持续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基础是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以改善生态环境。

1切实达到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目的

要加强植树造林工作,令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达到80%左右,这样就可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对县域内的水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彻底清理,使生活和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污水等达到90%以上的处理率,同时还要达到国家所规定的要求。另外,还要使农耕地的水土保持措施达到90%以上,并采取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改造坡耕地等措施使土地的生产力获得提高。对陡坡地进行还草还林,促进果业、林业的大力发展,使土地的结构与利用都趋于合理化。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结合,从而达到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的目的。

2采取水土保持工程

建造工程措施就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如采用沟单项设计的方式进行沟道治理,对受到严重侵蚀的干支毛沟实施综合措施配置,治理沟岸、沟头前进和沟底下切等;又如实施山坡防护工程,即对微地形进行改变,使其具有保土蓄水、防涝排洪、除害兴利的作用,为农林牧的发展创造条件[2]。但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对工程措施进行整治,做到因地制宜。对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进行把握,在满足其要求的情况下将项目所在地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结合,制定出适当的方案;二是与其他工程进行整合,使整个工程的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获得提高。根据政府的要求和目前的工程计划,结合当地特点整合水源保护、清洁乡村和旅游项目等项目,达到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三是选择林草树种以及种植布局时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特点进行。如工程所在地是一个生态食品生产地、环境优美,则可将其建设成为一个乡村旅游地,选择观赏性高和涵养水源的树种进行种植;又如水保林选择枫树和湿地松等树种,选择红千层和垂柳对河岸进行布置等。这样不仅能使水土和水源涵养功能获得保持,还能产生园林观光的效果。

3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3.1人工修复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水保灌林和人工补植的方法制定方案,对疏残的林木进行整治,使区域内的植被覆盖密度获得提高。将植被草种撒播于封育的荒坡,使植被面积大幅度增加,并根据荒坡的情况选择适宜的不同品种类型的草籽。

3.2自然修复

对于坡度较大或者土层单薄的山体,给予其自然修复。可将栏禁设置于此区域四周,禁止采伐、放牧或者其他生产活动在该区域内发生,要对该区域的封禁和管理保护工作进行加强,使其处于持续的自然修复状态,以避免由于活动而产生水土流失的情况。对于植被较好的区域,可采取封育和繁育的方式来使其植被覆盖率加大,从而达到对水土流失进行控制的目的[3]。

4对林草进行保护

结合草、乔、灌于小流域内建设经济生态型防护林体系,这样在增加植被覆盖密度的同时,还能减少暴雨溅蚀和径流冲刷,使土壤的物理化学物质得到改善,也将木料、燃料、肥料和饲料等副产品提供给当地农民[5]。同时,可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主要目标,增强植被覆盖和减轻水蚀,遵循适树适地的原则,运用整理造林和生态自然修复工程等方式对水流调节林和侵蚀沟防护林进行建造。

5结语

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是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和江河整治的关键,不仅对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还能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以及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做好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从而创建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邓海峰.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分析[J].大科技,2015(04):133-134.

[2]王生存.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走清洁型小流域之路[J].消费导刊,2013(07):85.

[3]周学堂.清洁型小流域生态水土保持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9):89-90.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篇10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农村经济

1基本情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降水量265~630mm,年蒸发量1600mm以上,年均气温-2℃,无绝对无霜期。土地总面积7193km2,其中耕地面积55693hm2,草原面积462499hm2,森林覆盖面积170338hm2(乔灌),工矿企业、居民等用地16133hm2,未利用地14637hm2。(上述数据摘自天祝县土地详查资料)。全县总人口22万,其中农牧业人口18万人,是一个传统的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县。境内有两大水系,即黄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以乌鞘岭为界,岭南为黄河流域上中游生态区(流域面积363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0.50%)是黄河一级支流大通河的重要水源补给涵养地和庄浪河的发源地;岭北是河西商品粮基地,石羊河流域(流域面积355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9.50%)的水源涵养区。他们养育着下游200多万人民,保证了数百家工矿企业用水,是河西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生产命脉。长期以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原严重退化,森林线逐年后退,农牧业生产结构失调,农业生产条件及水平日趋低下。林草覆盖由五六十年代的87%下降到现在的35%左右,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经济受阻,人民生活水平低而不稳。

2坚持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天祝县依据甘肃省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主要有两大区域,即干旱草原区和土石山区。根据1994年《武威地区小流域普查成果汇编》,境内有小流域115条,其中:黄河流域69条,内陆河流域46条。水土流失总面积4675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5%,平均侵蚀强度4800t/(km2・a),平均风速3~5m/s。尤其是各流域的浅山地区(主要指内陆河流域)和干旱草原区(主要指松山水系和庄浪河东岸各流域)由于受全球干旱气候的影响,年降水不足300mm,本来就不甚茂密的植被越来越稀疏,“三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就全县范围来讲,全县总面积7193km2,总人口达到23万,人口密度32人/km2,超出国际环境组织提出干旱、半干旱山区人口最大负载能力20人/km2,每平方公里超载12人。因此环境承载能力明显超载,过牧、滥垦乱种等人为破坏现象日趋严重,水土流失逐年加剧。在尊重自然规律,正确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3近几年小流域治理成果及效益

3.1小流域治理成果

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缓减小流域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合理利用流域水土光热资源,促进农、林、牧、副等各业协调发展的十分有效途径。从1992年起至今十几年间,我们围绕这一思路,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点、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冰鲁家沟流域、宽沟流域、打柴沟流域、小壕沟流域),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9.50km2,其中新修梯田889.30hm2,使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3hm2,新修涝池两座,配套灌溉渠道4.60km,使100hm2梯田能够得到有效的灌溉;造林、封禁、种草等措施计7248hm2,使林草覆盖平均达到45.20%;铺设自来水管道7.50km,解决了两条小流域主干道27km。做到了山、水、田、路、林(草)综合配置,达到了除害兴利,立体开发区资源的目的。

3.2治理效益

3.2.1经济效益显著,群众收入提高。从项目规划到实施方案的落实等方面,注重考虑了努力提高群众收入这一根本性任务。一是修建梯田,增强基本农田的抗旱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在项目区,1990年与2002年相比,虽然因退耕还林(草)粮田面积减少,但粮食总产量却呈现上升的势头。冰鲁家沟流域2001年退耕还林(草)100hm2,粮食面积减少,但因在流域治理中,新修梯田113.20hm2,粮食总产量由31.30万kg提高到34万kg,人均增长近100kg。宽沟小流域的石板湾村通过流域综合治理,新增基本农田163hm2,其中新增水浇地8hm2,粮食单产治理前为2250kg/hm2,治理后通过各种兴农措施,单产提高到4500kg/hm2(2002年调查数),创出了我县农业开发的奇迹。二是群众得到了实惠。通过农、牧、草(林)等结构的调整,使土地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农村各业增产增值,使山区人均年收入由1994年的526元增加到1050元(2002年调查),经济收入近翻一番。封禁治理措施的落实,解决了各类乏弱畜的补饲困难,为山区畜牧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2.2社会效益显著。通过水保治理,项目区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899.30hm2,维修和利用旧输水管道,新修涝池调蓄灌溉,发展水浇地近100hm2;解决了两条小流域的人畜饮水困难,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大了劳务输出,发展农副业,为流域群众全面走向小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2.3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效益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期。从目前几个示范流域的治理成果看,累计完成封禁3368hm2,种草(含当年人工草)2251hm2,造林1629hm2。只要加强对治理成果的管理力度,相信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条件恶化的趋势一定会得到改善的。

4今后的治理设想

天祝县80%的人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生产生活条件严酷、经济落后的山区。只要全面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通过各项治理措施配置,依托退耕还林(草)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适合天祝县情的生态型农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进而推动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又好又快的发展。

4.1宣传到位,政策保障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和预防保护,使群众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把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入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管理工作中去,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使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同时也要健全基层执法机构,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依法制止乱占耕地,乱垦荒地,超载过牧等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改变边治理边破坏,治理成效不长久的弊端。在执法过程中要同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草原、林业等执法队伍加强配合,并取得公、检、法的支持,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做好预防监督执法工作。

4.2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以黄河流域特别是庄浪河东岸小流域为重点,以“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发展经济”为主导思想,根据各小流域的立地条件,在农田、林地、草地、荒地、道路、村庄等比例调整中,做到互相协调,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并依托先进的农业科技措施,促进农村生产经营活动向产业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山区经济的增长速度。对降雨相对较小的松山水系各小流域,根据当地气候特性和土地条件、农业经营方式以牧业为主的特点,大力提倡封禁治理,引导农牧民因地制宜地采用分区禁牧、轮封、轮牧等方式,积极推行舍饲养畜;同时利用“三个亮点”工程实施的有利时机,发展牧区水利,解决好牧区水源,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封育养护来恢复植被,建立牧业饲草料基地。内陆河流域,以生态自我修复为主线,以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正确处理自然修复与人工重建生态环境的关系,突出封禁保护、草场改良、配套轮牧和禁牧等措施,加大生态修复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力度,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3生态移民,加快小城镇建设

我县有农业人口已近20万左右,占全县总人口的82%,特别是居住在各流域山区的群众居住条件差而且比较分散。此区域坡耕地及草原面积在2900km2以上。因此,把居住过于分散的各流域山区水源涵养地的农户搬迁到交通便利,发展速度较快的地方实施小城镇建设,将坡耕地退耕还草,实施封禁治理,使植被自我恢复。在小城镇周围发展集约型生产经营性项目,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植、特种养殖业和第三产业,这样既可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便利的条件,又能为改善群众生活、发展农村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做到从根本上解决人为破坏生态植被而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