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0:34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1

1.传媒企业文化的含义

传媒企业文化为传媒企业适应生存环境变化、发挥社会作用起着重要作用。传媒企业文化包括传媒企业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媒介伦理。传媒企业的文化理念形成活力和凝聚力,滋养传媒企业内部公众,推动传媒企业的发展。作为特殊的组织,传媒企业文化与其他企业文化不同,除了具有其他组织的共性之外,传媒组织还要关注社会利益,引导社会舆论,以为公众服务为己任,符合读者的需求,尊重读者的需要,服务读者,影响读者。

2.媒体影响力

媒体企业的影响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生。大众媒体将信息传播给受众,信息对受众发生作用,导致其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的变化,这种作用就是媒体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通过说服和感染的方式对受众发生作用,并非强制进行。具体来说,媒体的影响力可概括为注意力、公信力和说服力。这三者由浅入深,决定了媒体的影响力。影响力不仅是媒体能够激发受众接触和关注的基础,也是更深层次对受众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媒体首先要做到内容上吸引受众,让受众接触到媒体信息,信任媒体传达的事实和立场,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3.传媒企业文化与媒体影响力的关系

传媒文化和媒体影响力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传媒文化是传媒企业能够形成影响力的基础,传媒企业的影响力需要传媒企业文化的滋养和支撑。企业文化通过传媒作品、传媒从业人员表现出来。在长期的发展和沉淀中,传媒企业文化累积成固定的企业形象,形成对大众的品牌号召力。

二、以企业文化建构媒体影响力

受众的满意度、信任度和忠诚度,建立在受众对媒体本身认知的基础上。受众对媒体的认知与评价,构成了媒体的影响力。此种影响力对受众的社会环境的认知和相应的社会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品牌塑造是提升媒体影响力的基础

媒体影响力的基础在于受众愿意选择和接触媒体。媒体品牌形象建立在受众对媒体印象的基础上,以媒体企业精神为内核,是媒体企业文化的外化。品牌形象的内涵在于媒体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只有好的媒体文化,才能呈现良好的媒体形象。媒体坚守内容的真实性,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价值观塑造影响力,生产出质量过硬、价值观导向正确的内容产品,对大众产生积极的影响。长此以往,受众自然会对媒体产生信赖感,愿意接触和选择媒体,关注媒体的内容。受众的媒体接触频率是媒体能够发挥影响力的基础。媒体品牌形象好坏,直接影响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受众选择媒体,媒体才能有效传达信息,并依靠信息影响受众。受众认可媒体的报道价值取向,媒体的影响力才能体现出来。发行量、收视率的高低虽然不能直接和媒体影响力划等号,但受众的选择偏好,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受众在长期接触媒体的过程中,受到媒体风格与品质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这种感知和偏好一旦形成,就是媒体品牌已经发挥作用。优秀的媒体企业文化约束着媒体从业者的行为,呈现出负责任的媒体组织形象,让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偏向于选择和信赖该媒体的信息,进而发挥媒体社会监督、传承文化等功能,对社会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通过企业文化来塑造传媒品牌形象,是媒体提升影响力的基础,也是媒体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石。

2.专业精神是媒体影响力的前提

媒体影响力就是通过传播信息而实现的一种影响力。媒体影响力的前提是客观、公正、理性的媒体产品输出,通过在最大范围内传播可信事实,对受众产生影响。媒体作为“虚拟环境”,对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媒体工作要求媒体从业者生产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对突发事件反应快速、及时,做到客观公正,不狭隘偏私。媒体从业者必须严格自律,恪守新闻原则,以专业精神生产内容质量过关、报道视域广阔的作品,吸引受众的关注,为媒体企业发挥影响力提供基础。媒体想要提升影响力,就要从新闻专业的角度,提升编辑记者的职业素质。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媒体集团要培养专业素质,彰显专业精神,做到以专业化取胜,成为大众愿意接受的把关人。大众的需求在媒体上得到满足,媒体就能树立起令人信赖的形象,就能影响人们对媒体内容的解读和信任。

3.对社会责任的恪守是提升影响力的关键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2

这不是骇人听闻,而是事实。导向偏离、新闻有偿、信息虚假、格调媚俗、广告欺诈……不胜枚举的媒体异常现象,正在导致媒体公信力在受众心目中大幅下降。何谓媒体公信力?媒体公信力就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受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对于我国大众媒体来说,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中,它的公信力主要是建立在政府权威的基础之上的。一旦以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它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公众的信任度,没有社会公众的信任,它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社会价值。事实上,媒体公信力就是建立在自身所提倡的诚信机制和向社会所传播的道德规范上,诚信就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社会价值。而舆论影响力则是指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被受众接收并接受,进而改变其态度和行为,产生对传播主体有利的力量。完全可以这样说,媒体公信力的高低,决定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媒体公信力是衡量、评判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对于媒体来说,就是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独特优势的资源和能力。

在我国,大众传媒一直是“喉舌”,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是政府行政职能的延伸。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媒介与政府表现出来的是一体化的关系,媒介扮演的更多是政府代言人的角色,人们对于媒介的期待更多是对于其政府职能的期待。媒体公信力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媒体公信力,增强舆论影响力呢?

提高媒体公信力,增强舆论影响力,就要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就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是一种政治导向。公信力是媒体舆论导向的前提,只有具有一定公信力的媒体,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可能具有基本保障。正确的舆论导向应当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新闻必须客观真实。媒体的生命就在于它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媒体取信于民、赖于生存的基本条件。媒体的报道应当是公正、客观、真实的,如果事实虚假,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也就会失去新闻应有的作用,失去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一些媒体不顾基本的事实真相,自觉不自觉地给受众一些谬误的、虚假的,有的甚至是糟粕的信息,那些虚假新闻、有偿新闻,那些为追求轰动效应而过于出位的报道,是与真实的要求不吻合的。另一方面媒体必须制止有偿新闻。部长刘云山曾指出,有偿新闻的实质是,是新闻界的一种腐败现象。媒体一旦染上铜臭,本质就会发生异化,是非可以混淆,真假可以颠倒,它就会向物质利益倾斜,它的面目就会变得虚伪和可恶,它的客观、真实、公正就会丧失殆尽。这样一来,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媒体公信力和舆论影响力。专家提供的资讯说,美国1500多家报纸中,严肃的主流报纸只占3%左右,但其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回报却占总量的60%。在我国,主流媒体的数量远远多于西方国家,应该产生出更为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就报纸而言,报纸承载的新闻价值越高,其使用价值就越高;使用价值越高,其竞争力就越强;竞争力越强,其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越大,其生命力就越旺盛。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营报纸便是经营竞争力和影响力,即以新闻产品为核心,优化组合包括人才、资本、机制、政策、环境在内的各类资源,使之处于最佳配置状态,形成综合竞争力,进而转化为社会影响力。

提高媒体公信力,增强舆论影响力,就要旗帜鲜明地抵制不良广告。不良广告是指那些违背真实原则,误导欺骗受众,危害受众身心健康,违背公共道德,甚至损害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所有广告,主要包括虚假广告、违法广告、低俗广告等。这些广告一经媒体,不仅对广告业自身的公信力危害大,而且也对刊播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极大的危害。早在20世纪初,中国报界联合会就通过了劝告禁载有恶劣影响于社会之广告案严正声明:危害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的不良广告禁止登载,并表示“牺牲广告费之事小,而影响于社会大也”。然而,当今一些媒体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地刊播虚假、低俗、违法等不良广告,严重地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但也应看到,有些媒体成功的经验也可资借鉴,如有的地方规定媒体不得刊登三类形象宣传广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工作总结的形式,在新闻媒体上为本部门作付费形象宣传;以专访某部门领导或刊登其文章的形式,进行旨在肯定该部门或其领导工作成绩的付费宣传;在各类重大创优评比活动中,为参评单位作付费形象宣传。有的禁止新闻媒体以举办活动或各类节庆名义,向各级政府部门强拉赞助或祝贺广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在媒体公信力打造和利益追求之间,媒体完全可以两者兼顾。在西方发达国家,最有社会影响、销售得最好的还是那些严肃类媒体;而那些所谓的黄色小报,只能挣一些“散金碎银”。在中国,目前经济效益最好的媒体同样也是那些内容非常讲究的严肃类精品类报纸,庸俗类报纸的路子只能是越走越窄。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媒体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也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两者并非对立的关系。

提高媒体公信力,增强舆论影响力,就要脚踏实地地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是媒体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譬如虚假新闻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记者采访作风不扎实、对事实把握不准、缺乏鉴别能力、追逐名利的;有媒体的商业化倾向给虚假新闻提供了市场的,报道片面追求娱乐性、轰动性;有利用报道搞创收的;有内部管理不完善的,缺乏有效制约机制的;有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防范假新闻的合力等。虽然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从业人员缺失新闻职业道德。现实生活中,很多内容媒体不是不可以报道,而是因为采编人员的政治政策水平所限,难以正确驾驭报道导向。倘若要提高媒体公信力、增强舆论影响力,媒体必须培养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强化从业人员承担正确传播社会价值观的责任,以理性观察为出发点,不冲动、不媚俗、不偏激、不盲从,以建设性的视角来报道新闻事实,做到观点正确、事实准确、文风严谨,反对一切亵渎新闻职业的行为,切实遵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的新闻职业道德。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3

论文关键词媒体司法介入

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媒体——所谓的“第四权力”,其监督司法进而对司法产生一定影响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人们在司法途径之外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新的选择。大量的司法案例表明,媒体一旦介入司法将案情公之于众,并接受社会与民众的评述与监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法官判决的恣意,有利于促进司法的公平与公正。当然,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媒体对案件的报道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原因的制约,不可能是绝对的事实真相。新闻只能接近事实,或者只能是一种有选择性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媒体对司法的报道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以至于误导民意,形成错误的社会舆论,对司法产生负面的影响。

由此看来,媒体介入司法进而影响司法,在我国当今司法实践中已经成为一个不争之事实。媒体何以能够介入司法,并产生影响,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司法公开审判的需求,案件当时人的要求,公民的“司法知情权”以及我国特殊的司法机关、媒体关系结构。

一、司法公开审判的自我需求

媒体介入司法首先在于司法公开审判制度的自我需求。公开审判是当今世界各民主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司法原则。早在18世纪,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就指出:“审判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唯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对司法而言,司法独立是其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判案过程中独立行使裁判权,不受任何外界其他权力因素的干扰,最终作出公正的判决。但是“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司法独立原则让司法对于外界有种天然的排斥作用,容易产生因为司法不透明而导致的司法腐败,因此需要将司法过程以及判决结果向社会公开。我国《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均有对公开审判相关规定。例如《民事诉讼法》第148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

对于公开审判而言,媒体是最佳的公开方式。司法机关既可以通过媒体报道案件审理过程,让司法程序变得更加透明,也可以通过媒体将判决结果公之于众,接受舆论与媒体的评述。最高法院更是要求“各级法院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为新闻媒体旁听案件提供便利。”“对于社会关注的案件和法院工作的重大举措以及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向社会公开的其他信息,人民法院应当通过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新闻通稿、法院公报、互联网站等形式向新闻媒体及时相关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媒体介入司法是公开审判制度的自我需求,也是司法公正的需要。

二、案件当事人的主动要求

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遇到难以化解的纠纷时,最终会选择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但司法判决的结果不可能总是做到同时兼顾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对于利益受损的一方,则希望能够通过司法之外的途径介入司法,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局面。另外,基于“趋利避害”的人之本性,人们总希望能够赢得司法判决的胜利,因此对于能够用来影响司法判决的手段,自然会加以利用。媒体能够满足案件当事人这样的要求:通过媒体的介入,对案件的不同方面进行有选择性的报道,形成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舆论,最终影响司法判决的结果。

这样的情形通常发生于社会地位差距悬殊的双方当事人之间。面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对方当事人用以影响司法判决的各种手段,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一方当事人唯有求助于媒体。通过媒体对自己的“弱势地位”或“悲惨经历”加以渲染,以试图博取民众的同情,形成偏向于自己的社会舆论,以提高在审判过程中的司法话语权。尽管在很多案例中,媒体超越其监督职能,对司法公正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已经成为案件双方当事人在判决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一股外在力量。例如在“唐慧案”中,正是由于媒体对唐慧的同情心理,导致案件初期民意和社会舆论“一边倒”地支持唐慧,对其的非法闹访行为却视而不见。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法院作出了不公正的一审判决。

三、公民的司法知情权

知情权(righttoknow)是一项基本人权,又被称为“知”的权利、了解权、知悉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与法律赋予该主体的权利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自由和权利④。司法知情权是知情权在司法领域的延伸,对保障公民权利、推动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有着积极的意义。司法知情权赋予了普通民众对于司法过程中当事人的相关信息、案件进展情况、法院判决依据、最终审判结果等各种信息知晓的权利。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国家的建立、一切国家权力的行使,都是公民建立“社会契约”的结果。在这份契约中,公民让渡出了自己的部分权利,以确保国家权力(包括司法权)的顺利运行,因此公民也有权获取与之利益可能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与司法相关的各种信息,国家对此应该予以保障。

“知”则需要媒体的参与。公民固然可以通过旁听庭审等方式直接获取司法信息,但媒体无疑将司法知情权的行使范围扩大,使之能够成为一项全社会普通民众都能平等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事实上,公民的司法知情权和司法的公开审判制度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公开审判制度是从司法自身制度设计的角度,让媒体公开报道司法,确保司法过程的公开与透明,最终达到司法公正的目的;公民的司法知情权则是从司法以外公民权利的角度,通过媒体介入司法,将司法的过程与结果公之于众,接受民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在这两种制度设计中,媒体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公民的司法知情权让媒体介入司法有了法理学意义上的正当性。

四、我国特殊的司法机关、媒体关系结构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4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基于新兴网络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网络媒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对策研究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把握网络媒体特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网络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浅析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女性媒介视角下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试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浅析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试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祖嘉合.社会学性别理论为女性研究开展新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2):100-103.

[3]watkins,Susanalice著.朱侃如译.女性主义[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139.

[4]王坤.广告:岂止“吸引那么简单?――商业广告女性形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J].新生代放论,2000,3.

[4]李小江.解读女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6.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确有必要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殊之处。把社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任务,是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更是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有利于大学生走出价值观自我化和功利化的困境,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新媒体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冲击和影响,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了很多复杂性。本文将以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研究内容。

新媒介,又称新媒体,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继报刊、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户外液晶、移动电视、电子报刊、触摸媒体等,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只是新媒体的一种。并且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新媒体所具有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新媒体的发展必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下,新媒体广泛影响着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甚至有些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平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媒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学生有兴趣在新媒体的海洋中遨游并汲取养分,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找到有效的学习平台解答疑惑。新媒体平台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拥有大量的信息。借助新媒体,大学生可以获取丰富的社会信息,可以更全面深刻地了解社会;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所需知识,增加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媒体信息的复杂、多元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虚假、有害信息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体传播信息混杂其中,在有益信息对学生产生良好作用的同时,一些垃圾信息、有害信息也无时无刻地对广大学生产生着侵扰,这使得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政治倾向、道德观念、社会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三、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概括来讲,关于新媒体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象的影响,即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二是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的影响,即新媒体对学校和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产生的重大影响。

总体来说,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是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的开放互动性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平台。诚然,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之外,越来越多的教师摸索出了通过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辅助教学平台。在新媒体平台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双向互动,使价值观教育更加高效更加受欢迎。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6

在报纸数字化和全媒体实验的过程中,有一些观点曾流行一时甚至仍有遗存,比如报纸上网会减少报纸的发行量、把新闻首先发在网站上会损害报纸报道的价值、网站内容免费损害了报纸的利益、媒体融合会导致内容同质化现象更严重等,但是经过一些媒体的实验,发现这些振振有词的“有道理”其实是“没道理”,是把旧思维套用在新事物上。以旧思维考量的“有道理”,会成为阻碍发展的“没道理”。变革需要重新排列组合、需要更新运作模式,需要识破似是而非的“有道理”。

全媒体实验,第一受益者是网站(或其他新媒体),因为网站增加了即时新闻和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报纸也是受益者。报纸所担心的网络的冲击,其实并不是来自自身网站的冲击,而是其他网站带来的冲击。自身的网站会起到补益作用,拥有网站的报纸在营销中会增加竞争的筹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传播服务。

转换利益思维和运作思维

面对变革,人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考虑自身的固有利益,这种考虑往往是短期的、局限于小范围的。全媒体实验是个大工程,而实验之前的准备,首先是完成利益思维的转换,从只看短期利益、短期发展向看长期利益、长期发展转变。

其次是完成媒体运作思维的转变,从单媒体思维升级为全媒体思维。新闻策划、报道采访、媒体、广告营销等各环节都需要升级换代。新闻策划要变为统筹各种媒体形式的全媒体策划,报道采访要变为全媒体的新闻采集,媒体要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广告营销则变为多种媒体的打包售卖。

思维转型了,才会真正成为“新媒体”。这个“新媒体”,不是渠道层面的概念,而是意识层面的概念,“新媒体”是有新的发展意识的媒体。一些积极变革的传统媒体,一样会成为意识层面的“新媒体”,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而抱守旧思维,即使使用了新技术、新渠道,也一样会受到困扰。

究竟以谁为主

全媒体实验中,究竟是以网为主还是以报为主?媒体的竞争根本是影响力的竞争,喻国明先生在《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中有段话:“传媒在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其所凝聚的那群具有某种社会行动能力的人们了解社会、判断社会乃至作出决策、付诸实践的信息来源和资讯‘支点’。换言之,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的受众,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地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由此推论,媒体的前台是传播渠道,后台其实是社会影响力。从后台来看,媒体进行全媒体实验是追求社会影响力最大化,从前台来看,在全媒体发展的某个阶段,哪个传播渠道的社会影响力大,看上去似乎就会以哪个为主。

全媒体实验中的流程再造、媒体融合,只是媒体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为了追求影响力最大化而进行的路径探索。从本质上说,它是以提升社会影响力的整合报道为主。至于前台的传播渠道,未来是以手机为主、以电脑网络为主、以电子纸为主,还是仍以纸质报纸为主,都不是根本,只要保存并发展了社会影响力,任何渠道都可为媒体所用。

超越排异反应

在全媒体实验中,不同媒体间的排异反应是本能。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被称为“最失败的合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两家公司的文化存在较大反差,各自的管理人员不但不能很好地合作,还互相牵制,经常发生冲突和矛盾。合并、融合的目的是合作,超越排异的本能,才能达至新的境界。

报纸可能认为网站没原创没深度,所以网强报弱了不服气;网站可能觉得自己的点击量比报纸的发行量大得多,所以认为报纸过时了。若双方都想着“以我为主”,没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的心态,合作就会出问题。

对网站和报纸来说,都需多想想对方的优势和自己的弱势,这样在合作中就会有平和的心态。所谓“成人达己”,报纸成就了网站,网站会带给报纸更美好的未来;网站成就了报纸,报纸会为网站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内容。

实验中莫爱“面子”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7

值得探讨的是,如何借鉴在英、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来针对国内未成年人进行媒体素养教育,从而减少媒体可能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身处媒介化、信息化社会中,新闻就像空气、水和食物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与大众传媒之间也建立了如同鱼和水的关系。

但媒介也会带来负面反应,尤其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人群。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不懂得自我约束,耗费过多时间接触媒体,影响学业;

2.导致自我封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减弱;

3.依赖图像信息,减少阅读兴趣,导致思维简单化、平面化;

4.媒介传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危害身心健康;

5.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使其消费行为变得冲动而缺乏理智;

6.媒体使用不正确,对未成年人生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凡此种种,都给学校、社区和家庭带来隐忧,媒体素养教育由此成为关注点。

何谓媒体素养教育

所谓媒体素养,就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媒体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体评判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完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

总体上看,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增加对媒体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媒体的信息;

二、掌握与媒体交往的常识,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体完善自我、服务自我。

前者是媒体素养教育的基础,能尽可能地减少媒体信息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后者是媒体素养教育的提升,以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利用媒体的水平并使其从中获益。

世界各国的媒体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也表明,针对未成年人的媒体素养教育,需要借助学校教育、家庭教养、社区教化、新闻传播等各种形式,多管齐下、齐心协力地培养未成年人合理看待媒体提供的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获取、分析、评估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将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媒体素养教育时不我待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当前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普遍缺乏的问题,我们尝试提供一些针对未成年人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策略,给各地尤其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尽早开展媒体素养教育作参考。

1.健全机制,提供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媒体素养教育工作。近期,可以先加强政府公务人员以及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体素养意识,从而带动全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长期,则可以逐步倡导在全社会普及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全民的媒体素养。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重视,并积极研究探索。

2.加强师资,培养有知识、经验和责任感的媒体素养队伍。

要重点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的媒体素养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必要的媒体知识。此外,还要利用社区学校、家长学校等场所,针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媒体素养普及型教育,使他们懂得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对未成年人接触媒体行为进行合理的督导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启迪。

3.建设和形成全面、立体而发达的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网络。

应该发动各级政府,联合各类机构,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健全完善的媒体素养教育网络。可以课堂教学,也可以组织参观、游戏等活动来进行教育。当前,主要应尽快组织力量,编写媒体素养教育的教材,培训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学校教育中尝试开设专门课程;并组织媒体素养教育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街道或青少年活动场所和未成年人家庭,开展媒体素养宣传、推广和培训活动。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价值取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新媒体发展迅猛,其中发展最为显著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介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目前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与储存以及信息裂变、信息共享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无法估量的。新媒体凭借其优势作用,从多方面吸引着大学生群体的眼球和关注度,并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与平台,进而对大学生的交际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新媒体的应用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全国网民规模高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更高达5.94亿,半年共新增网民1894万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也高达48.8%。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和新媒体的主力军,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为此,笔者对广西科技大学1926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82份,有效率为82%。统计分析发现,使用网络与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从新媒体使用频率来看,从高至低分别是微信87%、QQ聊天83%、校园网68%、微博65%、手机视频47%、网络游戏38%、电子邮件29%、手机报22%、播客8%;通过新媒体聊天、交友的大学生分别为86%、78%;看电影及听歌分别为64%、87%;看新闻、评论的分别61%、55%;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会利用新媒体对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在网上购物等,也有一些大学生在无聊的时候会随意浏览五花八门的网页。关于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带来消极性影响的调查中发现,约有38%的大学生经常上网至凌晨才睡;有75%的大学生睡前、醒后都有刷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习惯,进而影响第二天上课的精神状态;有35%的大学生表示曾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网聊交友;有67%的大学生上课时会忍不住玩手机,严重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有39%的大学生表示网上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并有25%的大学生会轻信且传播这些信息。

二、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分析

价值取向是人们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态度。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在已有价值体系、价值态度、价值意识的作用下,针对国家、社会、大众以及自己和生存的环境,进行评价采取某种行为的倾向性。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1.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念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旧观念相互冲突、交融、交替,很多传统、固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逐渐被颠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更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左右,尤其是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给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造成强烈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2.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紊乱化趋势。由于网络管理滞后,大量腐朽思想混杂于海量的信息中,大学生很容易在价值取向构建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受各种腐朽思潮的影响失去其道德评价的准则,导致其价值取向发生紊乱,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难度。西方国家利用现代信息传播优势,大肆宣扬其价值观与文化主张,并利用新媒体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模糊大学生的政治价值标准。很多大学生在偏激或极端心理的作用下,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政治理念与文化规范。3.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趋势。在网络平等性、自由性的影响下,大学生感觉自己的思想更为“放松”,更为“自由”,认为“自我价值”在网络、新媒体的各种交流中得以彰显。于是,在物质主义、金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开始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与平等,形成错误的价值观,甚至一些大学生公然“金钱至上”“求包养”等言论。

三、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构建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是一朝一夕或某个人单独就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努力。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同年4月,、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发挥高校价值取向教育的主导作用、在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针对当前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1.强化新媒体的建设与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环境。首先,政府应立足国家层面,加强对新媒体网络的建设与监管力度。新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时代的焦点,如何科学地建设、利用好网络,不再是个人或团体的行为,而是时代和现实的要求,更是我国长治久安的战略性需要。通过科学统筹理论,应构建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布局的新媒体传播网络,以此为引导,指导大学生选择、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立足于新媒体特点与传播规律,强化监管体制。政府应通过立法规范,建立健全对新媒体网络的监管体系,有效消除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不良、腐朽信息,同时对恶意、腐朽、非法信息的网站或个人予以严厉制裁,并通过有效的警示作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为创建一个健康、文明的精神家园共同努力。最后,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与教育。各级宣传部门应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创建一支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更贴近民众且具有娴熟写作技巧与言论权威的网络评论队伍,充分发挥其网评力量,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立足于新媒体传播功能和特点进一步主导社会舆论,发挥其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与教育功能。2.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校园网络,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当前高校均有自己的校园网络平台,如何使校园网络更好地顺应时展,并在符合新媒体自身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利用校园新媒体来引导、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已经逐渐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强化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高校新媒体建设必须符合时代性,并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现有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开通建立官方微信、微博、校园短信平台、手机报等新媒介,逐步优化、完善学校与学生间的沟通环境,进而营造一种良性的互动交流环境。其次,高校应加强对校园内部各类新媒体的监管力度,通过积极倡导健康、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新媒体文化,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在这种“净化”后的新媒体环境中得到更多健康、向上、向善的信息,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最后,创建个性化校园新媒体。高校需积极适应新媒体现有的技术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对各种新媒体素材的制作、应用要具有信息互动、图文并茂、获取便捷等特点。同时,还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使得新媒体具备本地化、个性化的发展特点,选择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在满足学生“知情权”的基础上,提高校园网的平等性与自由性,全面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与心理需求,以促进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并在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影响下,对大学生的信念与价值取向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作用。3.强化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媒介中不同信息的选择、理解、思辨、评价以及媒介信息采编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高校应在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培养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独立、客观地对各种信息的选择、理解、辨别、质疑和批判能力,在面对新媒体中各种不良、腐朽思潮的侵蚀时,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思维,避免在复杂、纷繁的新媒体信息中迷失自我。首先,高校应通过制度建设、培训学习等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并通过开设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社会实践等途径,让学生更加了解网络、社会,形成完善的媒介素养知识结构,为其正确、客观地解读媒介信息提供保障,成为新媒介的自主驾驭者,同时也可以促进新媒体更好地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服务。其次,高校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还应积极、密切地关注大学生对新媒介的认识情况和思想动态的变化情况。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且因其涉世未深而缺乏对一些信息的判别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在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以学生为主体,又要以教育为主导,通过各种渠道、方法提高大学生在新媒介信息获取过程中的辨别能力,避免其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综上所述,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政府、社会和学校均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形成合力,积极应对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共同为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斯民,刘飞.网络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基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问卷调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2]秦玉.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悉——基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与重构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

[3]王丽,宋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初探——以网络媒介和移动通讯媒介为例[J].价值工程,2011(28).

[4]张志云.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理[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1).

[5]钱文彬.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界,2010(3).

[6]郁海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9

【关键词】公共政策大众传媒对策建议

一、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制定

21世纪是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们每天都是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信息,在繁复瞬变的信息中筛选和过滤对个人发展与生存有利的价值观念、信息内容。大众传媒对民众具有的影响日渐壮大。

(一)大众传媒概述

“大众传媒,即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从过去的报纸、书刊、广播、电视到现阶段的网络、手机等,每一次变革都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拉斯威尔和特纳提出政策科学这一概念,标志着公共政策的正式出现。从公共问题的输入,政府主体经过考虑转化为政策议题,再到公共政策的形成,最后到公共政策的输出执行及贯穿整个过程的监督,完成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使命。

(三)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大众传媒本质的公共性和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使二者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在公共领域中国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并通过公共政策管理社会、服务民众。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合理性、公共性和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影响

(1)扩大公众参与。“在政治生活中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政党参与理论参与及通过大众传媒的舆论参与等形式”。可见,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表达意见形成舆论进而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的舆论参与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形式。

(2)提升决策的民主性。大众传媒通过提供各种途径和手段吸引公众参与政治决策,使分散的潜在的公众意愿和要求转化为明确集中的决策要求,再将政府的决策信息公开透明地传达给公众,并把公众意见反馈给决策者,使决策层可以充分了解公众的意见,能够不断对决策进行调整。

(3)监督政策制定权力。大众传媒监督是对政府构成监督的重要因素,它运用群众舆论力量来纠正偏离正常轨道的决策行为,是现代民主政治中权力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不具有强制性。

(二)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负面影响

(1)对经济过分追求可能损害受众利益。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是监测让人们及时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但是在传媒实现产业运作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这使得传媒内容和方式容易受到广告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也直接影响到传媒的这一功能。

(2)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公众生活的渗透,使得公众依赖于从中获取信息根据新闻媒体确立自己的看法,大众传媒就通过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突出报道某些议题和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来对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报道,从而影响公众的判断出于利益需求或其他动机。

(3)可能影响正常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大众传媒承担着公众与政策制定者之间信息沟通的作用,因此,任何不实的报道或者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评论都有可能给公众与政策制定者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影响正常的政策过程的进行。

三、大众传媒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众传媒是一种工具,本身没有好坏的属性。大众传媒的主体由于其各自的利益追求,在利用大众传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别的社会现象,这对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有效执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一)媒体缺乏独立性

大众传媒作为公益性媒体,政府本着“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推进改革,但现实情况是政府对大众传媒管制过于严重,媒体对政府依赖性大。

(二)过分迎合受众,媒体公信力受到质疑

媒体市场化以来竞争日趋激烈,广告收入成为补偿成本和资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广告收入,迎合受众,媒体高举文化消费主义的大旗,娱乐、社会新闻泛滥成灾,甚至传统的严肃新闻也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

(三)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及行业自律

大众传媒是社会规范的重要传播载体,社会成员正是通过大众传媒等信息传播载体实现对社会规范的认知与服从的。然而,由于我国媒体产业刚刚发展起来,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使大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极易产生寻租行为。

四、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建议

我国现在进入社会整体的转型时期,这对我国的大众传媒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推动我国传媒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对传媒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2003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产业改革,其中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的大众传媒也开始了新的变革。公益性的传媒将由国家主办,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体制进行规划和管理。而盈利性的传媒进行去“事业化”的体制变革。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国在宪法、刑法和民事诉讼法中还缺乏专门的法律条款来保障这种自由,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主观随意性,一些干部在运用权力时随意践踏了这种自由,而一般的公民也难以通过法律保障自己的权利。

(三)加强大众传媒的行业自律

构建大众传媒的伦理体系,首先要明确大众传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量,其核心价值及意义是发挥传媒告知、引导、宣传、监督、教育、娱乐和服务的正面价值,其所追求的伦理原则是真实性、正义性、适度性。只有基于这些,才能解决大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的伦理道德建设问题。

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篇10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管理;影响

一、影响分析

(一)有助于监督公共管理工作

新媒体传播信息覆盖范围非常光,所有使用网络的人们都是新媒体受众人群。所以,其信息必须要具备可信度,从而才可以具备辅助政府办公的作用,同样会对公共管理工作形成更为有效的监督。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自由发表自身看法,特别是表达自己对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看法,与此同时,政府在向群众反馈信息或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时候都会受到大众监督,同时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来提高曝光度,这样就可以保证监督的时效性和力度,让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可以一直得到有效提升。

(二)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工作民主性

人们因为新媒体而获取到了自由行使基本权利的机会,人们可以利用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自身对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看法来行使自己的参与权,通过新媒体平台来监督促并促进政府部门可以不断提高公共管理工作效率。这样就可以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民主性。

(三)不良舆论传播更快

当不良舆论出现以后,必将会对公共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群体如果不正确应用多媒体平台,在新媒体平台中发表不正当言论、传播虚假信息,而新媒体作为网络时代的传播媒介,虽然其传播效率非常高,但同时意味着把控力度的降低,因为新媒体传播漏洞,导致其成为助长居心不良的人舆论造势的气焰,对民众思维造成严重扰乱,社会民众因此而出现恐慌,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对社会公共管理造成严重困扰[2]。

二、公共管理工作中新媒体正向作用的强化策略

(一)打造科学的公共管理系统

新媒体的产生虽然创新了信息传播方式,然而同时让信息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特别是政府决策信息的传递,在多种信息的传递与阐释下,公众认知方向因此而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受到不正确的社会舆论的引导,所以公共管理事业在以后发展过程中,如果想保证公共正常参加到公共管理之中,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新媒体公共管理系统,让大众可以在公共管理系统之中自由发表自身的看法,通过信息与数字技术来建立全面管理系统,政府必须要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并根据民众意见及时向上级反馈,并及时对民众意见加以完善,这样就可以通过新媒体来加强对民众的了解,同时还可以促进政府公共管理事业的良性发展,为民众参与到政府公共管理工作中提供正确的渠道。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公共管理工作在新媒体监督下变得越来越公开,其中存在的问题会被新媒体无限放大,暴露在人们面前,从而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公共管理工作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想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那么就必须要不断强化细节工作。因此,如果想要强化工作人员的细节工作,那么就必须要依赖于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并强化奖惩制度来对员工行为加以约束,对于有着积极表现的员工予以一定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对与破坏公共管理事业的行为要予以严厉惩处。此外,还要对新媒体相关行为进行明文规定,当前我国有很多媒体为提升自身名气,而采取伪造虚假新闻来博得大众眼球的不正当手段,对于这种媒体行为,政府部门必须要严厉整治,从而使网络环境得到净化,让我国民众可以拥有正确监督权。

(三)强化新媒体市场管理力度

作为信息传播者,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必然承担一定责任,当前很多新媒体不正当的行为导致社会舆论受到误导,这样对社会发展会造成一定制约作用。如果想要切实发挥新媒体在政府公共管理工作中的监督作用,那么就必须要强化新媒体市场管理力度。第一,新媒体一定要严格规范自身言行,此外媒体行业也要不断完善自律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报道流程;第二,要不断强化媒体工作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一定要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这样才可以帮助新媒体发展提供一只专业的新媒体团队,保证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此外,媒体必须要强化与政府之间的互动,要立足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下对社会问题进行揭露,这样才能够形成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3]。

三、结语

新媒体对公共管理事业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影响,让新媒体真正成为公共管理工作的助力,通过一定手段不断强化新媒体在公共管理工作中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对于其不利影响,一定要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吴珈祺.刍议新媒体对公共管理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8,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