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十篇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十篇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0:40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1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公益性儿童托管服务项目之社会生态系统分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诗经》文化生态系统论析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论的连锁超市开拓农村市场战略研究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复合生态系统视域下的胶州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培育与发展生态系统视角下女研究生就业困境的社工介入研究试论系统理论在智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应用试论系统理论在失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域外社会工作服务的供给及其启示制度语境下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的新视角优势视角下的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增权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角色调适的研究论赋权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桑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其研究进展西部农村老人对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慢性病老人病好拒出院〔n〕.广州日报.2013-9-1.http:///html/2013-09/01/content

_2374558.htm.

〔3〕梅陈玉婵,齐铱,徐永德.老年社会工作〔m〕.北京:格致出版社,2009:7-8.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2

关键词:系统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社区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98-02

前言

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是最晚被接受、认可为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随着时展、社会变迁,社区在各个国家的功能逐渐凸显,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经济危机之后,社区在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工作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我国,作为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社区工作的开展历程还比较短暂,也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才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目前,在我国从事社区工作的工作者大部分是街道、居委专员或是民政专干,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没有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也没有经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训练,或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进行过简单的社会工作理论培训。因此,他们在工作中仍然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也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系统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理论之一,其本身也融合了一部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本文尝试将该理论应用于我国的社区工作中,希望能对我们当前的社区工作能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系统理论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少数综合的、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理论之一。理解系统理论,首先要先了解系统的含义,所谓的系统,是指根据相同的功能形成的一个整体,而非根据部分的物理特性来划分。系统是一个稳定的、处理信息的集合体,并由众多阶层有序、彼此相关联的反馈循环所组成。社会工作中系统的观念源自vonBertalanffy的一般系统理论。这一生物学理论主张所有机体都是系统,各个系统由不同的亚系统组成并相应地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个人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而作为生物体的个人本身又由流通系统和细胞组成,流通系统和细胞由原子构成,相应的原子由更小的物质构成,由此类推。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ecosystemstheory)是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简称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theory),是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之间各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同时,它注重把人放在环境系统中加以考察,注意描述人的生态系统是如何与人相互作用并影响人行为的,从而揭示家庭、社会系统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三种,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独立个人;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包括家庭、工作单位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的社会系统,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人的这三种系统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境中,个人行为会受到家庭成员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人工作团体、人际交往群体的影响;反之,个人行为对于这些系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都是在社区或文化的大环境中所产生的,也会影响大环境的变迁和发展。

系统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与其他理论如心理动力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有所不同,这些理论注重的是从个人自身角度出发,应对的只是人或社会行为的部分要素,忽略了其所在的具体环境。系统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其对“整体”的应对,它以一种整合的视角,不仅看到个人自身的系统,同时也看到与个人所联系的周边环境的其他系统。它是整体性的,用整合的方法为个人、小组和社区服务,而非强调任何特定的介入方法,因此,在应用中有其独特优越性,并提醒工作者面对实现同样的目标时,应考虑多种可能性及替代方式。

二、社区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社区工作也只是近十多年来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社区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很短暂的,但一些传统的救济思想和救助事业在中国却由来已久。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将社区服务列入民政工作的职责范围,使社区工作开始了初步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九十年代的社区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到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各地纷纷成立社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掀起了社区建设的高潮,极大地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开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工作仍然不发达,在工作内容、服务范围和社会影响方面都还需要加强。

三、系统理论在社区工作中的应用

社区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及社区居民,而社区就是社会的载体,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社区中各种问题的发生都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社会的充分认识如有关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等,有助于社区工作者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尝试运用系统理论的观念。社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以及个体等子系统所构成的。社区作为一个社会系统不同于组织,它并不是由一个中心权力机构统一组织,而是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以取得共同的目标。同时,社会系统主要包括组织成分和运作方式,组织成分是指一个系统的各个单元及其互动模式,在社区中是指居民、社会群体和主要的系统(家庭、经济、政府等);组织成分投入运作,才能使社区系统保持活力。社会系统中的几方面因素对于从实务工作角度理解社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系统理论可以运用于社区工作的介入、工作过程和后续跟进的整个过程,即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工作。

首先在社区工作的介入过程,我们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认识和分析社区。了解社区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包括收集有关社区的各种资料,了解社区居民的需要和社区拥有的资源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介入。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和分析社区,就需要对社区背景和动力进行探索,寻找适合的工作方向并建立社区关系。在这个过程,就可以运用系统理论对社区体系进行分析,即对存在于社区内众多的个体系统、团体或组织系统做出分析,了解其特性,然后在整个社区大系统的框架下分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状况,从而获得对社区内不同系统互动关系的全面了解,掌握社区动力。用系统理论分析社区时,要注意正式群体和组织的重要性,也要关注和了解社区的非正式联系。比如我们要在某社区开展工作,首先对社区背景要进行全面了解,如地理位置、文化风俗、人口构成等,并将这个社区作为一个系统,了解它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互动联系;然后了解社区内的个体和各种团体组织,如居民家庭、街道居委会、学校、社团单位等,即社区当中的各个子系统,分析这些系统间的互动联系,以此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

社区工作的任务是协助社区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区的自治管理水平;同时,协助或修正社区居民与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从而建立两者之间的新联系,改善社区系统内人们之间的互动。因此,在正式开展社区工作的过程当中,更加需要一个整体系统的视角。社区工作者应尝试寻找案主与其系统环境互动中出现的问题,或各个系统互动联系中出现的障碍。一般来说,人们为了满意的生活必须依赖于其周边的社会环境,这些环境可以归纳为三类系统:即非正式系统,如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正式系统,如社区群体和商会等;社会系统,如学校和医院等。人们问题的产生可能源自无法使用这些系统,或缺乏此类的系统资源,因此,社区工作者应设法建立社区居民与其支持系统的联系,或在已有的系统中为居民争取必要的资源和权益保障。系统理论下的社区工作,并不应该把居民的问题看成单独的个体问题加以解决,或把社区产生的问题割裂出来,而不考虑社区系统间的关系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工作者更多扮演协调者和中介者的角色,而非教导者。因此,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需要与社区内的不同组织系统建立关系,用一个全局整体的观念去看待解决问题。如在社区中的精神康复工作,社区工作者不仅要面对精神康复者个体的工作,还需要关注其所在的家庭和家人的影响,周围邻居和社区居民的接纳,街道居委、精神科医院与社区内精神康复机构的合作,学校和社区的精神健康宣传教育等,还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社区工作者必须了解这些系统对精神康复者的影响,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处理好各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在社区工作的后续跟进中,系统理论也能发挥作用。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社会支持系统的网络化。这不仅聚焦于计划中的正式支持团体,也聚焦于促使“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照顾者去协助有需要的朋友、邻居和家人。社区工作者在跟进过程中,可以聚焦于案主或社区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网络模式,明确其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从而协助案主或社区持续发展。在传统社会工作中,案主得到帮助后会离开助人系统,但在系统理论的网络化视角下,案主的问题得到解决后,会继续留在助人系统中去帮助他人,成为他人的支持系统,而此时的工作者只是一个系统间的中介人,不再仅仅关注案主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关注案主与其他人或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在社区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在社区工作的后续跟进中,我们运用系统理论更多的是为了维护和保持已建立的系统间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社区系统以一个平衡的状态向前发展。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系统理论在社区工作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好系统理论也并非易事,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概化的理论,较难应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境。同时,由于其更多提供的是一种视角而非具体方法,系统理论在指导社区工作者如何进行实际操作时会遇到困难。尽管如此,将系统理论引入社区的工作仍是值得一试的。

四、小结

心理动力学理论以及其他以心理为本的理论,提供了人类情绪、人类互动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内部回应的理解,而系统理论为这种理解提供了一个情境,从而显示个体和系统是如何交互影响的,将问题的产生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理解。社区工作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解决社会和社区问题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解决社会和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要,就脱离不了那些可能对问题、人群、社区或组织产生影响的各个系统环境。因此,作为一个社区工作者,需要有一种整体的观念,尝试将系统理论融入到工作中,并且这种理论的应用不应拘泥于任何一种社区工作的模式。在介入社区、评估和分析问题时,系统理论可以提供一种分析视角;在正式开展工作时,它可以为社区工作者提供思考方向。因此,将系统理论应用于社区工作中,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2005.

[2]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巴史克.心理治疗入门[m].易之新,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3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4

1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及特性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基于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过程进行科学的理解,综合考虑生态需求、社会需求、经济需求,通过制定目标、合理规划、科学研究、有效实践、有力监测等手段改善生态系统的管理工作,以确保生态系统的整理性、多样性、可持续性,提高身体系统的健康活力,以保障森林能持续的获得理想状态和期望的产品服务。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含义,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表现为整体性、可持续性、社会性、适应性和复杂性[1]。整体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特性,在生态系统管理中,必须将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生态过程等当作整体进行思考,即要重视生态系统的等级结构,维持生态系统的过程和格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要确定生态边界和合适的规模,要仿效自认干扰机制。可持续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最终目的,反映了生态系统动态的维持其组成、功能、结构的能力,保持高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能持续的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社会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具有社会性,生态系统管理要考虑社会价值、组织协调、公众参与、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等关系[2]。适应性是指将生态系统管理的民主原则、教育、法规学习和科学分析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可持续地管理资源。复杂性是指森林生态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表现在内部物质循环、信息流、能量转换等关系的复杂性。

2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的关系

2.1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的联系

传统的森林经营主要研究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其在技术上的反映,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科学的原则来管理森林产业,实现经济目的[3]。传统森林经营的核心理论是“法正林思想”,该理论是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和林业学有效结合的产物,将森林、林地当中获取效益的资资本,通过对森林和林地的集约化经营和管理,不断提高其生长量,并对林地进行出租获取收入,增强其经济效益。这种经营管理理念是与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去的近200年中,支配着整个森林经营活动,其可持续思想的核心是以木材进行生产。而森林的生态系统管理正是起源于这种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传统森林经营理念和方式的发展下,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巨大破坏,推进了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产生,促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管理的认知度不断加深。可见,传统森林经营是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前提和保障,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对传统森林经营的传承和发展,两者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联系。

2.2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的区别

虽然传统森林经营是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其表现出来的弊端仍然很明显,如传统森林经营违背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生态功能低下等。因此,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是传统森林经营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对传统森林经营的改革和创新,两组具有本质区别。

2.2.1核心理论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的核心理论即为“法正林思想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传统经济学理论,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4]。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核心理论上是现代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系统理论的有效结合,注重了生态系统、生态结构、生态过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系统的理念和方法来解决森林的生态环境问题,确保了人与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理想中的产品和服务。

2.2.2管理目标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的管理目的是以林产品的产品生产为核心,将森林生态系统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归置从属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及其他林产品,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管理目标是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作用出发,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在社会和自然系统中的服务功能为核心,向社会输送生态化的、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森林的生态安全。

2.2.3经营对象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的经验对象为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森林自身的变化、森林资源实物量的保存和增长、森林生态系统物质产品的生产等。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具体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资源,在生态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整合生态系统内部再生能力要素,注重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注重利用外部手段来调控森林资源、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2.2.4经营尺度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是基于林班、小组的空间尺度产生的,经营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林场。而森林生态系团管理的经验尺度是景观尺度,主要组织形式为社会化、区域化的管理形式。

3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现代化森林经营策略

首先,要构建一个时间尺度长、空间规模大的森林生态经营体系。对此,管理工作者必须广泛的调查森林资源,明确“景观”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具体含义,要在短周期内对集约化的林业和长周期的林业中开展科学有效的实践,完善生态过程,要不断跟踪林地上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更为合适的经营体系。其次,要转变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性地思考。系统性思考与生态系统方法是一致的,是学习型组织建立的核心基础,在具体的管理中,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将管理重点放在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来。最后,要提高每个职工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有较高素质的职工才能明确系统内的各种关系,针对自己认知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促使系统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4结语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5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社区工作行为环境意识

一、生B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分为一般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梅叶将生态论和系统论统称为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类的发展看做是不间断的适应环境并且与环境的很多层面进行系统交换的过程。人类与生俱来的拥有与环境进行交互沟通的能力,不仅可以从环境当中取得对自己相对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可以向环境表达自己的某些信息。而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要想设身处地的去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就要了解其成长环境,因为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是长期受环境影响并且影响环境的结果。

二、社区工作

当今社会,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当遇到困境时社工理论体系会根据新的发展研究点,去摸索、促进相关体制的完善,进一步深化理论的内容,完善社会工作体系、充实社会工作实务内容。而社区居民的各种社区服务需求的出现促进了社区社会工作的诞生于发展。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社区工作与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统称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而社区工作不仅仅只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方法,同时它也是一项社会服务。

(一)社区工作的特征。社区工作以整个社区为服务对象而不仅仅局限或者等同于其他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社区中的任何居民无论他们的特征有什么不同,只要生活在此社区中就可以共享社区所有设施与福利,并对社区环境进行保护,有良好的社区环境意识。社区工作的目标是鼓励居民一起参与社区建设,集众力解决社区问题,为社区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尤为重要的是社区环境的保护,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居民没有好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怎么会有一个和谐向上的社区。

(二)社区工作的目标。社区工作可以促进社区居民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并且参与解决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或受社区问题影响的居民通过社工的鼓励可以主动的向社区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进而使社区资源权利分配到达一个相对合理的状况。社区居民应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为营造社区安全美丽环保的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应有的权利。

三、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最关键的问题之一。社区工作中的环境问题也尤为重要,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怎么能建设出拥有良好素质与文化的社区呢?

(一)环境行为。这一专有名词被提出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这一的定义也至今没有一个标准性的定义,但无论定义是否标准化,他们的内在含义几乎是一致的,对各种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动进行解决或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社区中各业主对社区的环境行为有好有坏,当然,良好的环境行为也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环境意识。所谓环境意识,这一名词至今也同样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结合众家对环境意识的理解,笔者认为环境意识即人与环境的交互认识与影响和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总和。人与环境是互相影响的,在社区中,一个好的社区环境会起到帮助居民往好的方向发展的作用,而良好的居民环境意识也会促进社区环境更加美好。

四、社区工作对居民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工作,让社区居民懂得人与环境是交互影响的,人类做了哪些破坏自然、破坏环境的事情,自己本身也终将会受到影响。相反的,人类要懂得顺应环境,爱护环境,不对环境进行大肆破坏,环境终将有利于民。在社区工作中,要让居民领会到好的环境行为与良好的环境意识会对社区环境产生好的影响,以便居民可以更加自觉地、有意识的保护社区环境,让社区环境不受到破坏。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区工作的同时要让居民深刻的了解到居民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何为环境行为?何为环境意识?懂得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意义有哪些?懂得这些知识对居民本身有什么帮助或影响?是否会促进社区环境与居民生活更加和谐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在社区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解决,以培养社区居民好的环境意识与行为,同时让居民懂得他们良好的行为与意识会帮助他们所在的社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社区社会工作应对居民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有着正向的影响,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有正确的环保观念,以身作则,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最终为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带动居民群体参与环保,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张玲玲.社区管理体制建设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苏州市金闻区X社区为例[D].苏州大学,2012.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6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谈论的热点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生态理念的可能性

在专业概念中,“生态”狭义是指“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2]其实质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一种动态和谐的关系。于是,我们也可将“生态”理解为生物内部及其周围环境的和谐互动关系。生态学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系统的和谐平衡,因此它与要求和谐平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老师与学生及其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正是“生态”的实质,所以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可以实现的[3]。

把生态学理念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借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出路。首先,生态学理论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自然科学理论,通过借鉴生态学和谐统一观念对构建合理、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和谐平衡互动的理念来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之路,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将自然学科的科学理念浸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与学生以及教育环境的互动平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再次,将生态学理论引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老师、学生及教育环境所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达到和谐统一为研究内容,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概括为一个由老师、学生、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通过其系统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系统各要素协调、均衡发展,从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持续发展,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功能。“这不仅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上的一个重要转换,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深化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为我们透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提供思想理论武器。”[4]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生态学理论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社会发展和培育先进生产力的基础”[5]。首先,在这个倡导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需要学生具备迎接各种挑战和机遇的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其次,发挥专业优势,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是自然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延伸也是社会快速发展不断创新的需求。高校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育人的首位。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了适应当代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探索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顺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出路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大学生思维活跃,其思想状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学科交叉点为基点,广泛吸收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甚至是一些自然科学的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道路。然而,高校内部矛盾凸显,也带来了众多新的挑战。如师生关系恶化、学生厌学、心理问题严重、道德缺失等不时出现在高校中。为了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多学科交叉,开拓适应时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与方法,站在生态学的视角审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与弊端,将生态学科学的理念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是学校开辟新出路的必然选择。

三、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看作是一个具有一定主观性的生态系统。然而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常常忽视思政教育系统内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平衡的破坏,因此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会出现种种问题。

(一)教育目标的弱化

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和谐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重视系统内不同个体的协同性,也需要区别不同个体的差异。反观我国某些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只是简单地把人的个性等同于人的社会性,过多强调个人对群体的绝对服从,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正当需求。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教育工作的真正意义。比如,一些高校通常没有切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浮于表面,常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掩盖了其空虚的内涵,但却离学生们的真正需求越来越远。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却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6]。近年来,一些高校大学生自杀率有上升趋势,出现这种状况不仅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更重要的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现实利益和眼前问题的解决,缺乏心灵对话。

(二)教育环境的闭塞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必然受到社会、家庭、文化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制约。然而,由于某些高校忽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应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生态系统,一些高校只关注于自身对学生的教育,忽视了社会以及家庭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价值,无法摆脱我国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这种教育环境的闭塞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危机的表现。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态化原则

为了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方法、新路子,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遵守以学生为本、开放性、动态平衡等原则。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是以学生为本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化。”[7]以学生为中心,在工作中要充分意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并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实施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使高校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需求。

(二)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与外部社会保持亲密而广泛的交流和联系,并通过这些活动维系着自身的平衡与发展。”[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保持其生态系统的开放。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都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的影响。学生视角往往紧跟随着社会的潮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依托社会并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以及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保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7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伦理困境;案主;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专业助人活动,秉承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以利他主义为核心,帮助案主解决困难、恢复社会功能、激发案主潜能。社会工作者在运用专业技巧帮助案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遵循社会工作的伦理要求、坚持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在强调社会道德和专业伦理价值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常常会面对许多伦理困境,在进行助人活动的过程中伦理两难也成为社会工作者难以抉择的最大障碍。对社会工作者而言,服务对象是助人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方案的决定都需要社工与案主共同决定,一切资源的获得同样以案主利益为先。那么,“谁是当事人”则是社会工作者展开活动的首要基础,确定案主身份是社会工作者必须要十分明确的内容。本文将以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为背景,通过分析电影中女主角所涉及的各个环境,试图从生态系统理论这一视角澄清案主与其所处环境中其他个体的关系与区别,从而更好的确定服务对象的身份。

影片讲述的是2004年发生在香港天水围天恒村的一起真实事件,在这起灭门惨案中,丈夫残忍地杀害了妻子和双胞胎女儿之后自杀。案发后,天水围的女人们纷纷在电视里看到,死者竟然曾是跟自己一同生活的晓玲,她是来自四川的打工妹,曾在酒楼做服务生,她的丈夫是中年离异靠综援救济的无业游民李森。李森平日里总担心妻子红杏出墙,因此时常虐待她,两人情感早已破裂。当初,李森也是在嫖妓时认识了晓玲,两人因性生爱,而后晓玲怀了他的小孩。为此,李森同前妻离婚,陪同晓玲回到四川老家。最初李森表现的十分能干,帮助岳父家修了房子,还正式办了婚事。但是,心术不正的李森在此期间不仅了晓玲的妹妹,还暴露了其凶狠的一面。晓玲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后与李森又回到了香港,搬进天水围的晓玲开始了噩梦一般的生活。丈夫不愿出去工作,又经常怀疑自己红杏出墙,家庭暴力、待时常发生,李森的折磨和威胁终于让晓玲决定离开他重新生活,可悲剧也在下一秒便发生了。终于,李森将冰冷的刀了妻子的胸口,挥向亲生女儿,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影片中,晓玲也曾得到过社工机构的帮助,负责帮助晓玲的社工倾向家庭和睦,李森也在社工和晓玲面前保证不会再施暴。跳出影片我们来想一想,晓玲是由区议员介绍去的,案件主要涉及到晓玲的丈夫和他们的女儿,那么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究竟应该以谁为服务对象?是受虐的晓玲还是施暴的李森?还是由夫妻二人共同组成的一个家庭?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面对的伦理难题由此产生。接下来我们从布朗分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中试图寻找可以解决的办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这一概念。他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是指Development,p是指people,e则指environment。在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模式中,“生态”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联系的环境,他强调研究“环境中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个人经历的问题其实是“生活中的问题”。其次,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找到不同层次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要在环境中寻找发展、实现发展。该理论注重强调人、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三者间的关系,即在人和环境之间的适当上或许有相对的和谐或不和谐。从以上观点出发,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收集核心人物的相关资料,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首先确定主要案主,同时将其他可能涉及到的与案主有关的个体归纳到不同的生态系统中,与案主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环境。这样,既能解决社会工作者在确定服务对象时的伦理困难,又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收集到与案主有关的尽可能全面的资料,从各个系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换言之,社会工作者之所以对“谁是当事人”会产生伦理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工作者把问题建立在过于简单的、并非完全准确的专业关系模式上。每个个体都处在直接或间接的环境系统中,在确定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其他个体视为与案主有关的生态系统,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服务对象的不明确,服务范围的不具体。

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分为了四个层次,由小到大分别是: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微系统是最里层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该系统是案主所处时间最久、与之最密切的环境。对于影片而言,我们将主人公晓玲视为直接服务对象,那么家庭环境就是案主最重要的微系统。对于晓玲而言,家庭环境可以包括两个,一个是与丈夫女儿组成的家庭环境,另一个则是与父母妹妹形成的家庭系统。这两个微系统是造成晓玲悲惨结局的直接原因。丈夫李森的家庭暴力,父母对女儿处境的隐忍退让,这些因素都将晓玲一步步推向绝望。作为社会工作者,面对晓玲的境况夫妻关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尊重案主自决,只有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才能与案主协商共同决定解决办法。除了家庭环境外,妇女庇护中心也是案主直接参与的一个重要微系统。晓玲曾两次去到妇女庇护中心,在那里遇到了同样来自大陆的受暴姐妹,虽然大家萍水相逢,但都对晓玲表示关怀,并劝说晓玲寻找社工帮助离开丈夫。

中间系统是指案主直接参与的各个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例如晓玲的夫妻关系与工作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支持性关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系统间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后果。李森对妻子忠诚度的怀疑是晓玲无法正常工作的最大障碍,夫妻之间不能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晓玲不能出去工作,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也使案主渐渐失去对家庭对丈夫的回归。

外层系统是指那些案主虽然未能参与,但却对他们的生活有影响的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于案主晓玲而言,邻里关系是其重要的外层系统,邻居黄太多次对晓玲提供帮助,却也因李森的恐吓没能及时阻止悲剧的发生。案主在社区中没有同邻里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没有对社区产生归属感,社区系统也没有为案主提供可能的资源帮助,所以良好的邻里关系会对案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宏系统是指案主所处社会的文化价值、信念和历史事件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的生态系统。宏系统涵盖了上述的三个系统,包括了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文化、亚文化的大背景。影片故事发生在21世纪初的香港,许多大陆妹怀揣着梦想来到香港,但港人对北姑的歧视、香港就业压力的增大都使大陆妹的生活雪上加霜。在生活的压迫下,晓玲不能申请独立综援,只能在丈夫的家庭暴力下痛苦的生活。

通过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看到,作为案主的晓玲与众多环境系统相联系:家庭系统、工作系统、邻里系统、机构系统等;同时每个系统中都有与案主相关联的个体:丈夫、女儿、父母、妹妹、邻居、妇女壁虎中心的姐妹、警察等。社会工作者在明确谁是服务对象后,根据分析各个系统中个体与案主的关系,收集与案主一切有关的信息,为服务对象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体系,这样可以帮助案主清晰的分析其处境,对案主问题进行轻重缓急的排序,理清案主和工作者的思路,共同制定目标和方案。生态系统理论是从环境出发,帮助社会工作者整理出一个有条理有层次的系统模式,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问题集中点,更好的明确服务对象。不论运用何种方法通过何种视角,社会工作者都要遵循基本的伦理价值原则,把案主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尽可能全面的收集与案主有关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伦理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杨文婧.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看青少年人家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以人际交往障碍者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9期.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8

关键词:传统技术创新哲学反思价值尺度

一、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1.经济利益最大化。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1942)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深入观察,划时代地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的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恢复战后经济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和许多国家的政府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的传统发展观。正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传统的技术创新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将经济价值作为其一切经济活动的惟一评价标准。传统技术创新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片面、单一的技术创新观。其表现为加大了对自然索取的力度,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过分强调效率,忽视公平,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它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论,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它强化了整个社会的片面经济观,突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而忽视了人类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

2.技术工具理性主义。工具理性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形式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讲究效率原则,认为技术是纯粹中性的、超然的。这种技术工具论不涉及任何价值评价,认为技术本无好坏之分,只有在被人类当成工具使用以后,才能显现出它的性质。在技术工具论思想的主导下,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成了主宰经济活动和左右经济决策的工具,从而导致人类无度征服自然、掠夺资源、污染环境进而毁灭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灾难性后果。人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退化等,都隐藏着技术工具理性主义膨胀的经济社会根源;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是造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对立或分离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机联系的重要因素。技术工具理性的加强是以人的物化、价值的失落即价值理性的衰退为代价的,导致了非理性的行为。

传统技术创新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得传统技术创新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技术工具理性造成了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技术创新必须转变传统价值观念,重视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缺失

基于马克思技术实践的观点,技术创新被技术哲学的众多学者界定为具有创造性地社会实践活动。技术创新通过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技术创新系统。这个技术创新系统是价值负荷的。李兆友教授指出,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借助于技术手段的中介,认识、利用、变革创新客体,使创新客体成为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技术创新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性质。夏保华博士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展开的有技术设想到技术物品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性塑造,内容是创新技术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系统辩证论认为,价值系统是分层次的。从系统物质价值层次可将技术创新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自然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传统技术创新只片面强调了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受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影响,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负面影响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严重破坏。传统技术创新在追求工业产值和商业利润的同时,把人们引向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无节制的消耗,经济增长的实现以自然资源的衰减和枯竭、环境质量的恶化和损害人体健康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技术创新社会价值体现为对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技术创新社会价值的前提。技术创新的“纯经济性”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发展产生了冲突,人们在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在失去精神生活发展的空间,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使得人们丧失了深层的情感体验和对美、自由、理想的热情,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心理疾病等消极现象,严重地影响人的全面发展。19世纪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描绘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创新的异化现象:“……技术的胜利似乎是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三、传统技术创新的尺度失衡

所谓尺度,就是标准、准则、范式、规范。主体的内在尺度反映了主体实践的目的,客观尺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无数事物和过程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各组成要素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客观尺度,而且这些尺度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平衡关系,形成物质世界统一的尺度。忽视物质世界固有的客观尺度,主观任意的改变自然界的形态和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关系,也就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再生能力。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使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必须掌握和遵守自然规律,同时,还必须掌握和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要考虑自身行为的自然后果,还要考虑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毕竟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

技术创新作为实践活动应在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实质上将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扩大化而忽视了实践客体的客观尺度,造成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的失衡。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作为实践活动的技术创新只有按照自然界事物本身的尺度和他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平衡关系进行,才有利于保护物质自然界自身在生产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回顾我们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粗浅到精深、从古典到现代、从缺乏科学性到科学性的逐渐演变。从发展的科学性视角看,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过程。缺乏科学性的发展观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也违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辩证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技术创新作为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承载着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成果在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同时,应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健康水平。正如十七的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导引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并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下的方向协调发展。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人的发展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其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把自然、社会、人的和谐统一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社会有机体,而这种社会有机体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同样运行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再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就是保证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有目的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系,从自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保证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

五、结论

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传统技术创新有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工具论的理论形成基础,表现出技术创新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社会和人文价值的缺失。同时也反映出传统技术创新在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内在和客观尺度的失衡。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应在注重经济价值的同时,把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价值体系,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本文系青岛理工大学校立人文社科基金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兆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1。

[2]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商务印书馆,1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2卷),人民出版社,1972.4。

[5]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4。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9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

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从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探讨个体是如何镶嵌于外部环境中,并在其互动中成长的一套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认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受到自身生物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同时,布朗芬・布伦纳在理论中进一步细化了外部环境影响的层次性。他认为,外部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嵌套式的多元化影响。他认为,环境(或自然生态)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这个形象的类比将外部环境拆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子系统,包括从直接的家庭环境到宏观的社会文化等意识形态环境。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仅是其生理层面的改变,更是其同外部环境发生信息交换,并将外部信息内化为自我人格的过程。因此,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给予了研究者一个新的视角,使研究者在将流动儿童的特殊身份和辽宁本地的环境特点有机结合的前提下,对辽宁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进行深入的分析。

目前学者针对全国不同地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有学者认为,和本地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更易出现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很难融入当地的城市生活。然而,有学者认为,流动儿童和本地城市儿童比较,表现更自信、自立,也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在短时间的适应后,融入当地生活。地域不同,处境不同,流动儿童个体的差异,均将导致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的表现大相径庭。一般而言,在具备系统安置流动人群办法和经验的地区,流动儿童的主观体验更好,社会融入的状态越好。例如,具有“移民城市”之称的深圳,其安置流动儿童的相关方案更灵活和成熟。但是,辽宁作为人口流出大省,在安置流动儿童的措置、方法和经验上都略逊于其他地区。因此,有必要基于辽宁的社会经济特点,系统地对辽宁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未来能设计出符合辽宁的流动儿童安置办法及政策。

二、辽宁省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的现状

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和儿童成长规律,将在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面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进行分析。

第一,微系统是指直接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团体或机构,包括家庭、学校或同龄群体等。在该层面上,流动儿童的一个典型的社会融入困难便是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在进入到城市后,大多仍保留着原本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很有可能并不适合城市生活,因此流动儿童便可能会出现文化冲突或文化震惊。流动儿童很难快速地融入城市生活中。此外,从微系统层面来看,部分流动儿童的社交范围是较狭窄的――大多数时候都集中在家庭和学校。在家庭中,流动儿童的父母迫于生计,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外出务工,少有大段时间和流动儿童沟通、交流,很少能将较多的精力放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上。因此,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容易缺失或不充分。这一点在辽宁表现得更突出。学者研究表明,进入辽宁省各大城市务工的人员多以农民工为主。他们进入城市后,大多数时候从事的是短期、无技术门槛的零工。这些工作往往薪水低、工时长、耗力高。因此,他们的子女便得不到足够的家庭教育和充分的亲子沟通。类似的情况在学校中也存在。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由于并非本地户口,因此在学校就读时多采用借读的形式,或临近进入附近的农民工子弟小学。在这种就读背景下,学校容易对其有负面认知。学校一方面认为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需要务工赚钱,很难在一个地方停留太多时间,因此流动儿童在学校里的就读时间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由于流动儿童的成绩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挂钩,因此学校习惯于忽视流动儿童的需求。流动儿童在学校中经常得不到重视,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因此,从微系统的角度看,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等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中缺乏帮助与关注。相τ诒镜囟童,他们更容易出现问题无处倾诉、解决,一切事情靠自己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加剧,最终导致流动儿童易出现自卑、自我认同冲突等负面的心理感知与情绪,最终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第二,中间系统由微系统之间的联结状态所构成,对流动儿童而言,更多的指家庭与学校间的联结状态。然而,对比本地城市儿童,一些流动儿童的家庭和学校对流动儿童是缺乏关注的。这种缺乏关注的状态将从微系统的层面进一步延续到中间系统层面。即流动儿童的家庭与其所在的学校之间缺乏针对其生活状态及教育状态的深度沟通。在辽宁省,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长是农民工,其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这些家长容易忽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常处于对子女教育听之任之的消极状态。或者,虽然有时家长在心底希望子女能够“有出息”,但是在具体如何做的时候,却表现得“有心无力”――由于工作繁忙或缺乏正确科学教育理念,没有办法完成这项事情。同时,部分家长在尝试和学校沟通之后,亦表示自己和班主任的沟通存在问题――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甚至表示教师的要求过高,自己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做。久而久之,流动儿童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连接变得愈发脆弱。这种愈发脆弱的连接关系,会造成双向的损害。它一方面将会使流动儿童进一步失去融入社会的机会与桥梁,在学校被教师和同伴边缘化。另一方面,它进一步地影响流动儿童所在家庭和学校,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第三,外层系统是指儿童未直接参与但对其成长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对流动儿童而言,该系统表示他们父母的工作环境。但是,辽宁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为农民工,他们到城市后到所做的工作大多数为建筑业或者服务业。工作强度大、辛苦,缺少必要的保障。同时,这种工作的时间是不自由的,缺少正规的沟通和关怀渠道。如此苛责的工作环境,自然无从谈起对子女的照顾。因此,从外层系统来看,由于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这些间接的影响因素,农民工及子女的生活实际上处于一种脱钩的状态中。这种脱钩的状态是多方面的,它在精神世界方面表现为农民工与子女在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不协调,在教育方面表现为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状态的盲目和茫然。由于流动儿童的年龄尚小,他们较难从一定深度和高度思考同父母的关系。大多数流动儿童不理解父母为什么始终处于一种非常繁忙的状态中,甚至经常忙到不愿意搭理自己。所以,流动儿童所处的外层系统是缺乏人文关怀的,这将进一步加剧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

第四,宏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上述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若在辽宁探讨宏系统对流动儿童的影响,就不得不探讨辽宁地区社会体制对其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辽宁的大多数城市都肩负了重工业的任务和目标。因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对辽宁地区的社会意识形态有长期的影响。其中,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时,多倾向依据他人所归属的单位性质作为主要判断指标。相对而言,人们更愿意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员工接触,并愿意“高看他们一眼”。反之,人们对那些在非国企控股的民营单位就职的人,则倾向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不可靠和不稳定的,易产生轻视的现象。可以说,这种体制层面影响了辽宁地区的社会意识形态,也进一步影响了辽宁居民整体的生活文化。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时,他们所从事的高强度、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大多属于体制外的。因此,他们虽然人进入城市,但是很难被城市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因此,大多数农民工会有一种城市过客的感觉,仿佛自己终日在城市边缘讨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不仅是个体的问题,更是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困难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它不仅同流动儿童自身有关,而且同流动儿童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因此,在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时,不H应关注流动儿童的个性禀赋,而且应注意流动儿童所处的环境。特别对于辽宁而言,如能够从本地的环境特征出发,制订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帮助流动儿童融入社会,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依据生态系统理论模型,有必要分别从流动儿童的家庭、学校、家庭与学校联结状态、流动儿童的父母单位环境、社会政策及社会意识等多个层面出发,囊括从微观到宏观的所有环节,探讨帮助引导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细则和办法,并在细则和办法中尽量突出辽宁本地的特色。据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构建适合辽宁的流动儿童安置办法及政策,使辽宁吸收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阳,张开荆,赵勤.多族群认同量表中文修订版在流动儿童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02):138-139.

[2]陈阳.从社会认知理论看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冲突[J].新课程(上),2015(12):39.

[3]陈阳.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研究思路及实践意义[J].考试周刊,2015(87):174.

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