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0:55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1

关键词:英语;世界性;历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3-0146-03

如今,英语已成为全球性语言,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已将曾经在欧洲地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大利语、法语、拉丁语等远远抛下,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在学习英语、使用英语,这与英语的历史发展背景密不可分。以下将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英语的世界性特征

1.简化性

任何一种语言成为推广使用的世界性语言,简化性是最基本前提。从古英语向中世纪英语的转变过程中,发生了诸多音位变化,这些变化与“大元音”变化共同确立了现代英语。其中最主要特征就是去掉了原词后缀中的元音。例如,古英语中的“stānas”中的“a”,也就是现代英语“stones”的“e”,不发音。类似的变化,推动了英语的形态变化,并且让英语摆脱了“格”的束缚。[1]在现代英语应用中,已经与传统欧洲语言的屈折语不同,仅在名词、动词、代词上保留了个别变化。例如,在现代英语动词中,最多仅有5种形式,但是传统古英语却多达13种,现代德语更是多达16种。虽然形容词具有比较级、最高级区别,但是也不存在“格”的变位问题,一般认为是非曲折性后缀。

应该注意的是,英语是欧洲地区唯一一种没有形容词变位情况的语言,而词汇形态的变化以及多数格的消失,也产生了句法变化。通过调整词汇规则,英语词序不会再纷繁变化,且句子语序也相对稳定。因此,现代英语建立在“主谓宾”结构基础上,属于语序限制较为严格的语言类型。通过英语的简化,减少了外语学习的难度,加速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使用。另外,鉴于英语语音及拼写的学习,也具备一定特点。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主要以“音调”为基本韵律特征,但是英语却有所不同,单词音调的变化并不会改变词义。[2]与汉语相比,汉语是一种典型的“音调语言”,每组音都有四个调(阴平、扬平、上声、去声),且每个调都存在语义差别;而英语的记忆量则少了很多。以书写为例,英语是字母拼写型,与音节拼写、单字书写相比,字母拼写既可反映人类的语言语音,线性排列规律也更利于学习与使用。另外,虽然英语字母具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仅是将大写字母应用于句首、标题、专指名词等个别特殊情况下,与更多复杂的欧洲语言有所区别。

2.灵活性

首先,英语语言拥有非常活跃的语速,如-able、-er、en、-ible、-ity、ex-等。通过这些词素,不仅形成大量的新词,也给记忆单词提供了便捷性。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某一词类推出若干个意义关联的词并构成词场。在词场中,每一个词都是通过某个词根而相互关联,这种相关性与人脑记忆语言词汇的特点相符,便于将同形近义词存储到一起;[3]其次,英语词汇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复合词库。在英语中,同一个语法类型的词可以组成一个新词,不同类型的词则可构成复合词;两个词汇放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新词;多个词汇放在一起,也可以组成一个新词,例如sister-in-law。英语中,词汇和词汇的组合类型千变万化,而正是这一突出特性,促使英语通过已知个体词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多个新词,给英语语言注入了强大活力。最后,由于英语中不再存在“格系统”,因此很多词具有应用的灵活性。很多名词可用作动词,动词又可用作名词。例如,“tablingaplan”也可作“planningatable”。另外,一些形容词、副词、代词等也可用作名词,形容词、副词也可用作动词,名词、代词、副词又可作为形容词。[4]例如,在“法拉克福图书展览会”的翻译中,英语可以直接表示为“FrankfurtBookFair”;但是在德语中就需要在地名中添加“-er”,再将定语、名词表示为一个合成词“FrankfurterBuchmesse”;在法语中就会更加繁琐和复杂,需要构建一个含有两个介词的短语“FoiredeLiveredeFrancfort”,可见英语具有无可比拟的简便性。

3.开放性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涵盖了世界所有事物,因此不同语言之间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因此,英语的发展与应用过程,就是一个“洋为英用”的历史过程。英语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词汇方面。实际上,英语的文字记载历史仅有一千年,尚属于一门年轻的语言;但是英语拥有的海量词汇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经过的一千多年时间中,英语既保留了本土语言,也吸收了各种语言的词素、词汇等精华。虽然各种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都纳入了外来成分,但是英语的各种直接与间接方式吸收其他语言的源语言和词汇,是前所未有的。在现代英语中,拥有约2万多个常见词汇,且外来词汇约为60%,除了希腊语、拉丁语、法语之外,在英语中还有德语、荷兰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身影,在美国英语以及澳大利亚英语中,还广泛应用了当地土著语言。[5]在这些词汇中,充分反映了西方文化历史的精髓。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语、希腊语引入英语诗歌、戏剧中;将阿拉伯语引入当代数学、化学学科中。另外,通过吸收全国各地的地方语言,也极大丰富了英语语言的覆盖概念。

二、英语的历史文化特征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英语的世界性实际上源自英语词汇的世界性。英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性语言,主要优势在于借用个大量的外来词,英语基本吸纳并消化了所有与之接触过的语言。实际上,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部受到外族侵略的历史过程,英语语言的最初形成受到外来入侵者语言及文化的影响。而外来民族的入侵,必然积累了不同的文化与词汇。因此,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相比,英语的历史文化特征决定了其“世界英语”特征。

1.古英语(500年―1066年)

公元43年,在正式形成英语语言之前,罗马帝国征服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并统治约400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罗马文化与习俗逐渐渗透,拉丁语在不列颠开始大肆传播,拉丁语借词极大丰富古英语时代的词汇。在公元449年,日耳曼部族入侵,并逐渐形成英吉利民族,随之带来一种全新的统一语言――盎格鲁萨克逊语,即古英语。斯堪的维纳亚人的入侵对古英语的影响最大,尤其是丹麦人。8世纪,斯堪的维纳亚人入侵开始,并持续了近300年时间,英国受到强烈的北欧文化影响。如今,英语姓名中的thompson、Johnson、Jackson、Stevenson等“-son”后缀都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言。[7]在英格兰地区,约有1500个镇名源自斯堪的纳维亚语。例如,Derby、Grimsby等末尾含有“-by”的村庄;althorp、woodthorp、Linthorp等末尾含有“-thorp”的村庄都是源于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另外,在古英语时期,来自斯堪的那维亚语的借语有很多,如todie、totake、tohit、thrall、skin、knife、root等;直到中古英语时期,更多斯堪的纳维亚词语进入到英语文学语言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8]

2.中古英语时代(1066年一1500年)

1066年,诺曼底人的入侵与统治,对中古英语时代产生了巨大影响。当诺曼底人征服了英国之后,从11世纪开始,对英语产生较大影响,很多词语源自那一时期,如chancellor、castle、market、service、prison、pruud、tower等。在13―14世纪,法语借词越来越多地涌入英语中,并与日耳曼词汇相混合。[9]在此期间,法语借词在各种活动、各个领域十分活跃,而英国人很多表达思想的方式都是来自法语,对英语如今的广泛应用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影响较大的典型领域主要为以下几方面:①政府。如authority、assembly、mayor、parliament、govement、sovereign;②军事。如army、enemy、battle、tobesiege、spy、lieutenant;③法律。如advocate、bar、defendant、evidence、judge、jury、suit;[10]④宗教。如abbey、cardinal、clergy、vicar、parson、trinity;⑤文学艺术。如art、comedy、cathedral、prose、poetry、painting、romance、sculpture、tragedy、mansion;⑥饮食。如bacon、biscuit、feast、salad、veal、mutton、vinegar、pork、lemon;⑦服饰。如button、collar、dress、fashion、fur、gown、robe、lace。

3.现代英语时代(1500年―)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语又从希腊语、拉丁语、意大利语中引入海量词汇。例如,现代英语中的希腊语借词climax、crisis、dilemma、drama、dogma、enigma等;拉丁语借词area、circus、curriculun、exit、grnius、species等;意大利语attitude、artisan、bankrupt、race、populace、sonnet、stanza、traffic等,这些都源自文艺复兴时期。[11]

另外,随着文艺复兴在英国以及英国文学中的兴起与繁荣,英语在文学领域迅速发展。著名喜剧天才、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涉及的词汇非常丰富,多达1.6万多个。可以说,莎士比亚以及“钦定圣经英译本”是英语语言的两笔财富,推动了英语语言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发展越来越壮大,逐渐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资本主义强国,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的对外扩张需要,英国需要和世界各国打交道,再一次加快外来词汇的吸纳。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英国殖民地的开拓,进一步扩大外来词的范围,包括中国、印度、澳洲、非洲、印第安等国家和地区。同时,英语借助各种各样的构词方式,形成更多新词,也丰富了英语词汇。

三、结束语

由上可见,鉴于英语的广泛传播与应用,已成为世界性、国际性通用语言。从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来看,世界性具有一定必然性。除了外在因素影响之外,与英语自身语言特点、顽强生命力、历史文化特征等密不可分。任何语言都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12]语言的产生、传播、丰富、留存以及各种语言的相互交融,都与民族历史、社会文化等存在必然联系,若想深入掌握英语语言,必须对其民族历史与文化产生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1]刘海瑛.中式英语的性质及其对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0).

[2]贺春艳.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英语”话语[D].三峡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9.

[3]王蕾,黄睿,李俊婕.浅析中国式英语与世界英语[J].时代文学,2008,(18).

[4]康晓倩.文化背景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J].才智,2011,(10).

[5]张宇明.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J].大庆社会科学,2008,(2).

[6]刘慧霞.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

[7]范小华.英语教学中习语与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J].价值工程,2010,(33).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2

关键词:世界遗产城市;城市地区;地理区划;土地覆盖

abstract:thispaperstudieslandcover,oneofthegeographicalregionalizationfactorsoftheworldheritagecityregions,fromtheperspectiveofspacevariation.therelatedworkontheresearchoflandcoverissummarizedatfirst.then,someimportantconceptssuchastheworldheritagecityregions,cityregionaredefinedandthedatasourcesforthisresearchareintroducedbriefly.next,wegiveabriefintroductionoftheworldheritagecityregionsregardingtheirlandcoverstructureandlandcovercharacteristics,anddividethemintofourtypesinaccordwiththelandcoverclassificationsystem(LCCS)bytheUnepandtheFao,thatis,primarilyvegetatedterrestrialares、primarilyvegetatedaquaticorregularlyfloodedares、primarilynon-vegetatedterrestrialares、primarilynon-vegetatedaquaticorregularlyfloodedares.typicalcasesbelongingtoeachtypearestudied.Finally,conclusionsaremadeandthefutureworkisdiscussed.

Keywords:worldHeritageCities;CityRegion;GeographicalRegionalization;LandCover

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4-04(8)

1导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世代栖居的场所,如果把视野放到全球,世界遗产城市则无疑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相关研究的拓展,本文同样以土地覆盖为例对世界遗产城市地区进行地理区划研究,并试图从比较的视角考察两者之间的异同。

2全球尺度的土地覆盖相关研究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领域计划(iHDp)将土地覆盖定义为地球陆地表层和近地面层的自然状态,认为其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覆盖反映了地表空间的差异性。国际上关于土地覆盖的研究主要涉及土地覆盖数据研究、土地覆盖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土地覆盖特征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内容,在全球尺度的相关研究如关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与马里兰大学1km土地覆盖数据的比较研究[1];关于四个1km精度全球土地覆盖数据的空间比较研究[2];关于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评估[3];关于土地覆盖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模型研究[4];基于遥感的全球土地覆盖分类研究[5];以森林为例关于全球土地覆盖变化的人文驱动研究[6];以及关于全球和区域尺度二氧化碳倍增与土地覆盖对蒸发、降水以及径流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研究[7]等。由此可见,土地覆盖与气候变化关系和土地覆盖特征的研究基本上都开展于上世纪90年代,而随着遥感获取数据精度的提高,关于土地覆盖数据本身的研究则在近10年来被广泛关注,在全球尺度以城市地区土地覆盖为研究对象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

3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概述

根据欧洲航天局(eSa)全球覆盖计划(GLoBCoVeR)所提供的土地覆盖数据,整理出全球土地覆盖图如上(图1)所示,总的来说,灌溉农业主要分布于东亚和南亚地区,而雨养农业在全球的分布则比较广泛,基本涉及到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大洲,图中点为世界遗产城市分布。世界遗产城市联盟是世界遗产城市自下而上形成的联盟,截止到2008年年底,世界遗产城市联盟共拥有242个城市成员。

研究提取出以城市地区中心点为圆心,半径为100km地域范围内世界遗产城市地区的土地覆盖数据,并与全球的土地覆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其结果如图(图2)所示,可以看出,灌溉农业(iC)、雨养农业(RC)、落叶阔叶密林(CB)以及水体(wB)是世界遗产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土地覆盖类型;而常绿或半落叶阔叶林(eB)、常绿针叶疏林(on)、草本植被(HV)以及裸地(Ba)是世界遗产城市地区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土地覆盖类型。具体到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的比较研究,又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城市地区内部的土地覆盖结构与城市地区之间的土地覆盖特征研究。

3.1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内部的比较:土地覆盖结构

各土地覆盖类型在城市地区所占的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土地覆盖结构,本次研究整理出的各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结构如图(图3)所示,以我国的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为例,其土地覆盖主要由灌溉农业(iC)(49.42%)、雨养农业(RC)(9.27%)、植被农业交错带(VC)(9.08%)、常绿针叶密林(Cn)(3.60%)、人工地表(aS)(7.92%)以及水体(wB)(17.52%)等类型组成;而以巴西的世界遗产城市戈亚斯为例,其土地覆盖则主要由雨养农业(RC)(65.29%)、植被农业交错带(VC)(9.95%)、农业植被交错带(CV)(19.35%)、落叶阔叶密林(CB)(2.20%)以及灌木林地(SH)(2.43%)等类型组成,括号中数值为该土地覆盖在研究地域范围内所占的比例。根据上述关于土地覆盖结构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判断:灌溉农业(iC)是苏州城市地区土地覆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雨养农业(RC)则是戈亚斯城市地区土地覆盖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覆盖结构指数(格网中数值)被定义为某类土地覆盖在该城市地区地域研究范围内所有土地覆盖中所占比例的分级表示方式,共分为11级,其取值分别为0、1、2、3、4、5、6、7、8、9以及10,数值越大表示该类土地覆盖在研究地域范围内所占的比例越大,所对应的格网颜色也越深,通过对土地覆盖结构的研究主要是揭示出城市地区内部的空间特性。

从对土地覆盖结构的分析可见,灌溉农业(iC)、雨养农业(RC)、落叶阔叶密林(CB)、稀疏植被(SV)以及水体(wB)等土地覆盖类型在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地域研究范围内所占的比例普遍较高;而常绿针叶密林(Cn)、草地与林灌交错带(GF)、淡水或半咸水阔叶林(FB)、咸水或半咸水阔叶或针叶林(SB)、水生草本或木本植被(Gw)以及人工地表(aS)等在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地域研究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则普遍较低。

3.2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之间的比较:土地覆盖特征

以某种土地覆盖类型在研究地域范围内所占比例作为参数,其在所有城市地区之间的位置称为该类土地覆盖的特征,其值确定的依据为:以进行比较的城市地区为样本,该类土地覆盖在不同城市地区所占比例数值进行标准化(0-100)后的结果,根据本次研究整理出的各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特征的情况如图(图4)所示。从世界遗产城市之间的比较来看,以灌溉农业(iC)土地覆盖类型为例,排在前三甲的城市分别为中国的苏州(100)、乌兹别克斯坦的希瓦(61.6)以及撒马尔罕(53.9);而以雨养农业(RC)土地覆盖类型为例,排在前三甲的城市分别为巴西的戈亚斯(100)、法国的巴黎(90.8)以及普罗万(85.5),括号中数值为所对应土地覆盖在所有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之间位置的标准化(0-100)值。土地覆盖特征指数(格网中数值)被定义为城市地区研究地域范围内该类土地覆盖所占比例在所有城市地区之间位置的分级表示方式,共分为11级,其取值分别为0、1、2、3、4、5、6、7、8、9以及10,数值越大表示该类土地覆盖特征越明显,所对应的格网颜色也越深,通过土地覆盖特征的研究主要是揭示出城市地区之间的空间特性。

从对土地覆盖特征的分析可见,灌溉农业(iC)、雨养农业(RC)以及水体(wB)等是所有世界遗产城市地区特征值普遍较高的土地覆盖类型;而淡水或半咸水阔叶林(FB)、咸水或半咸水阔叶或针叶林(SB)、水生草本或木本植被(Gw)等土地覆盖类型的特征值则普遍较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特征值则分布相对比较均衡。

3.3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粮农组织(Fao)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LCCS),研究将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划分到四大类:陆地植被覆盖类型(Vt)、水域植被覆盖类型(Va)、陆地非植被覆盖类型(nVt)以及水域非植被覆盖类型(nVa),在这四大类中又可以根据具体的土地覆盖特征进行细分,其中陆地植被覆盖类型是最为主要的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类型,具体又可分为农业覆盖和自然植被覆盖两种,本文将各类型中前5名典型的世界遗产城市地区进行整理如下表(表1)所示:

这里根据研究的成果选取其中土地覆盖最为典型的10个世界遗产城市地区进行比较,其相关的信息如下表(表2)所示:

如图(图5)所示,图中1为灌溉农业(iC)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中国的苏州;图中2为雨养农业(RC)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巴西的戈亚斯;图中3为常绿或半落叶阔叶林(eB)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斯里兰卡的加勒;图中4为常绿针叶密林(Cn)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中国的丽江;图中5为草本植被(HV)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英国的特尔福德;图中6为水生草本或木本植被(Gw)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马里共和国的迪耶纳(杰内);图中7为人工地表(aS)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中国的澳门;图中8为裸地(Ba)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利比亚的古达米斯;图中9为水体(wB)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百慕大群岛的圣乔治;图中10为冰雪(Si)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对应于各类中最为典型的城市地区,各组图中左为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的情况,而各组图中右则为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中该典型土地覆盖类型在研究地域范围内所对应的土地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的是我国的几个世界遗产城市地区苏州、丽江以及澳门其土地覆盖所具备的典型性。

4世界遗产城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比较

作为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相关研究的拓展,本文用同样的方法考察了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情况,在对两者各自独立研究基础之上也试图考察两者之间的异同,得出的一些初步比较结论如下:土地覆盖的多样性是世界遗产城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共同的特点,这种特点从典型城市地区示意图中可见一斑,但相对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而言,世界遗产城市地区的多样性更胜一筹,这也同样可以从两者土地覆盖结构与土地覆盖特征示意图的比较中得以明显判断;农业用地同样是世界遗产城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土地覆盖的主导要素,但灌溉农业(iC)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所处的位置明显高于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以苏州为例,其在所有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中是灌溉农业最为典型的城市,但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的比较当中却并不显著,淮安、南阳、商丘等城市地区灌溉农业(iC)的土地覆盖结构指数都远比其更为典型;水体(wB)同样作为世界遗产城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土地覆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两者与全球土地覆盖情况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水体(wB)在世界遗产城市地区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全球土地覆盖水平,而水体(wB)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所占的比例则明显低于全球土地覆盖水平,这与世界遗产城市多为滨海城市,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为内陆城市有关。总之,不管是世界遗产城市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遗产城市地区作为人类文明的空间简史,对其地理区划即空间差异性的考察可以指导人类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Hansen,m.C.andB.Reed.acomparisonoftheiGBpDiSCoverandUniversityofmaryland1kmgloballandcoverproduc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2000(6-7):1365-1373.

[2]mcCallum,i.,m.obersteiner,etal.aspatialcomparisonoffoursatellitederived1kmgloballandcoverdatase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earthobservationandGeoinformation,2006(4):246-255.

[3]Leemans,R.andG.Zuidema.evaluatingChangesinLand-CoverandtheirimportanceforGlobalChange[J].trendsinecology&evolution,1995(2):76-81.

[4]Salmun,H.anda.molod.progressinmodelingtheimpactoflandcoverchangeontheglobalclimate[J].progressinphysicalGeography,2006(6):737-749.

[5]townshend,J.,C.Justice,etal.GlobalLandCoverClassificationbyRemote-Sensing-presentCapabilitiesandFuturepossibilities[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1991(2-3):243-255.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3

关键词: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指标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0)12-058-03

世界城市评价指标是开展世界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学者和著名研究机构关于世界城市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目前有关世界城市研究的指标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反映世界城市一般性特征的识别导向类指标、突出竞争力思想的比较导向类指标、引导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的规划导向类指标。

一、反映世界城市一般性特征的识别导向类指标

识别导向类指标是基于对已有世界城市共性特征归纳形成的,具有识别特质的指标。世界城市通常具备如下七项特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大、构成多元化;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高端服务业较为发达;具备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开放度,并具有较强的世界影响力;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与魅力、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城市群的带动效应、核心辐射能力强;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水平。

通过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机构提及的识别导向类指标,我们看到,尽管不同时期的研究视角在不断转变,识别的内容在不断延伸和扩展,但主要涉及三大领域,一是以经济规模为代表的“发展实力”;二是以人口规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为代表的“集聚能力”;三是以国际组织所在地、国际交通枢纽为代表的“交往能力”。

经济实力在世界城市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政治、社会、人文等领域发展是附着在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作为世界城市的伦敦、纽约、东京在崛起历程中均表现出经济体量扩张的先行趋势。

世界城市的“集聚能力”表现在以金融、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较强的集聚能力。金融业为跨国界资本的快速流动创造了条件,是世界城市全球经济控制能力和实现国际经济功能的基石。而会计、法律、咨询、国际贸易等各类现代服务业所体现的支配力、控制力也是世界城市竞争力强弱的具体表现。

早期以工业经济、贸易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城市对交通顺畅、承载能力强的港口、机场、铁路有着普遍性的要求,是国际交往能力的具体表现。现代的“交往能力”标准不应局限于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更应强调人文社会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包括:拥有一定数量的国际性组织和机构,以提升地缘影响力;承接承办具有一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发挥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提升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强化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增加交流规模和频次;加强国际尖端学术研究,在学术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优化工作和居住条件吸引国际人才等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发展实力”、“集聚能力”和“交往能力”是世界城市识别导向研究中具有核心价值的领域,对于开展世界城市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突出竞争力思想的比较导向类指标

比较导向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不同城市发展过程中单一或多个领域竞争能力的指标。

1.单一竞争力特征比较的世界城市指标

2009年,美世公司根据城市生活条件开展了“全球城市生活质量”调查。调查涉及影响生活质量的10大类、39个因素,包括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医疗和卫生条件、学校和教育条件、公共服务和交通运输、休闲娱乐、消费品、住房、自然环境。

2009年,《财富》杂志按照各城市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500强企业收入总和”两项指标对全球城市进行比较,并列出排名结果。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评出世界十大贸易城市,主要从人口、生活消费指数、飞往其他城市的直达航线、办公用房每平米年租金、对其它文化开放程度5个指标开展比较研究。

2.多竞争力特征比较的世界城市指标

2008年,由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和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彼得・卡尔・克雷索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研究小组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城市以更快和更好的方式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并认为竞争力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就是领先的世界城市。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使用了9项指标对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测度,即GDp、人均GDp、每平方公里GDp、劳动生产率、城市拥有的跨国公司数量、专利申请量、价格优势、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

2008年10月,美国《对外政策》杂志按照5个领域设置全球城市比较指标,即商业活动、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文化积累及政治参与,用于对全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并排序。

2009年,专门研究城市问题的日本“森纪念财团”对地球上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更能吸引企业或个人到这个城市来的“城市综合力”开展了城市间的比较研究。该财团运用了经济、研究与开发、文化与交流、宜居与环境、空间与交通便利等6个方面的69项比较指标开展研究。

2010年,纽约合作组织与普华永道联合了研究报告《机遇之都》,研究涉及10项总体指标,包括智力资本、技术智商和创新、经济影响力、交通和基础设施、宜商环境、成本、可持续性、健康安全和治安、人口结构和宜居性、生活方式资产,并设置了58个具体变量。

3.比较导向类指标的借鉴意义

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中,比较导向类指标所代表的世界城市的特征各有不同,既有着眼于商业活动、信息交流、政治参与、文化交流等反映城市综合发展的多特征,也有科技、生活质量、贸易、城市财富等单一特征。无论哪一类指标,都是在具有共性特征的世界城市核心功能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的世界城市竞争力要素。它关注世界城市的竞争实力、竞争能力和竞争潜力,强调智力资本、科技研发水平、宜居环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等领域是未来世界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强调了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提升自身地位需要具备的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因此,比较导向类指标体现了当前以及未来世界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三、引导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的规划导向类指标

1.规划导向类指标的基本情况

规划导向类指标是用于指导如何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由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具有公共政策指导下的规划发展痕迹,城市规划对于未来世界城市发展战略引导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建立和研究规划导向类指标在世界城市研究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东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提出,到2015年,东京城市的发展目标为:打造一个舒适的东京,实现人员、物品、信息的顺畅流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吸引富有个性和能力的人才,社会要充满机遇……围绕规划目标东京还制定了城市发展步骤和具体措施。这些构成了东京保持世界城市地位的规划导向性指标的具体设定。

1995年,伦敦公布“伦敦荣耀计划”,设定了城市重点战略发展框架,以确保伦敦作为欧洲唯一的世界城市地位。它提出了具体任务,包括实现世界级生产力、更强的社会凝聚力、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生活设施,并细化为经济增长、技术发展、适用性住房建设、提高空气质量、节约能源和污水管理等具体内容。

纽约在《纽约2030》规划中提出,未来25年纽约将要建设成为一个更大、更加绿色的纽约,要实现包括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气候变化等6个方面和10项内容的具有纽约特色的世界城市发展目标。

悉尼在《可持续发展的悉尼2030远景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指导悉尼未来2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这种可持续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的良好发展,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全部内容。规划确定了悉尼未来发展方向的三大主题:绿色、全球化、相连。在每一主题中,都设定了具体内容,如:新绿色产业带动的经济增长、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形成减少能源使用量的绿色产业结构等内容。规划还对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社会文化娱乐设施、创新和新技术、全球知识交换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

2.规划导向类指标的借鉴意义

在世界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公认的顶级世界城市,还是新兴世界城市,都将打造城市战略规划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目标设定。尽管每个城市的规划框架各不相同,具体内容各有特色,但强化城市竞争力、构建宜居城市、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是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共性趋势和目标选择,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于合理的规划设计,北京作为后发城市,在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需要通过规划引导方式,合理有序地达到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需要遵循世界城市共同的发展方向,以提升城市文明、塑造城市形象、推动人文领域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根本,以提高信息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打造综合经济实力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引擎,以实现绿色、宜居、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构建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以及城市远景规划来看,规划导向类指标主要用于指导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指标涵盖的领域更宽、范围更广、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在城市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远景发展目标的指标设定,而且更加关注时展的动态趋势和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众多控制因素。因此,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规划导向类指标为不同城市提出了方向性的发展目标要求。这种要求既符合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特点,又立足于世界城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和变化趋势,代表了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对世界城市指标研究的进一步延伸。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识别导向类指标、比较导向类指标倾向于对现有世界城市的研究分析,为我们开展世界城市和监测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公认的核心功能性指标和具有特色的竞争力指标选取的参考价值;而规划导向类指标则更倾向于对未来世界城市的规划和构建,为北京这样的后发世界城市提供可以遵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因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既要包含体现世界城市核心功能的共性指标,也要包含充分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指标设置,更要包含引导北京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方向的、具有北京城市特色的规划导向内容,这是我们开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研究应该遵循的总体思路。

■参考文献

[1]Friedmann.J.theworldCityHypothesis,DevelopmentandChange(SaGe,London,BeverlyHillsandnewDelhi),Vol.171986.

[2]Castells.m.theRiseofnetworkSociety,oxfordBlackwell,1996.

[3]SassenS.theglobalcity:newYork,London,tokyo.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1.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4

关键词:象征主义;梁宗岱;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i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07-02

美国理论学家韦勒克说:“不仅在法国而且遍及西方世界,20世纪诗歌观念已为法国象征主义运动所宣明的学说原理一统天下。”在这样的背景下,象征主义潮流传入五四时期的中国,给力求改变传统文学又对新的文学迷惘彷徨的青年作家们找到了一个别样的出路,并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使象征主义实现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国象征主义就其整体而言,确实受惠于欧洲象征主义的理论更多,而不是象征主义作品。因为在文学理论界都把梁宗岱被奉为中国象征主义的理论中坚,而且他也与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有过密切交往,所以本文意在从理论层面上结合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观反观西方象征主义诗学与中国传统下的诗学观的相似相通,从而为中国象征主义诗歌本土化找到更好的阐释。

梁宗岱认为象征有两个特征:一是融洽或无间;二是含蓄或无限。“所谓融洽是指一首诗底情与景,意与象淌恍迷离,融成一片;含蓄是指它暗示给我们的意义和兴味底丰富和隽永。”这里的第一个特征可以说是象征的艺术结构特征,是就“情”与“景”、“意”与“象”的“淌恍迷离,融成一片”的关系说的;这里的第二个特征可以说是象征的艺术效果特征,是就象征在意义上暗示的艺术效果而言。梁宗岱因此把艺术的象征称之为“赋形”,将象征蕴藏的丰富的艺术境界称为“丰富、复杂、深邃、真实的灵境”,结合两者提出“象征的灵境”,这是他提出的关于新诗的最高境界,是他在融会贯通中西传统诗学而独创的一个诗学概念,是一个在特定中国文化语境中既注重内在蕴籍、又注重诗歌的形式表现的诗歌理论。一方面深的法国象征主义中“应和论”,诗歌语言的暗示行特征精髓,另一个方面又自然地融合了中国古典文论中“兴”、“情、景”、“意、象”和“意境”观念。

象征概念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黑格尔把象征型艺术称为美学的开端。黑格尔定义:象征就是意义或感性存在与其暗示的意义的结合。这里的象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符号或标志,而具有暗示的理性的内容。正是暗示的存在,决定了象征的所指和意义,也决定了象征双关和歧义的本质。西方的二元世界观强调两个世界的存在:感性的世界和理性的超验的世界。作为象征主义开创者的波德莱尔深受二元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天地万物相互应和的理论。在写作方法上,波德莱尔主张打破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艺术手段,希望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显现内心微妙的世界。而魏尔伦强调“运用音乐和暗示的方法,表达出情绪的起伏和内心的神秘”,兰波把诗的暗示性提升到更深的境界,他的《元音》诗发明了元音色彩,揭示了元音字母丰富的象征意义。

马拉美把暗示性诗歌主张推向一个极端的境地,使象征主义诗论趋于成熟,他说:“与直接表现对象相反,我认为必须去暗示。对于对象的观照,以及由对象引起梦幻而产生的形象,这种观照和形象就是歌……诗写出来原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一点一点滴把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的状态”在答记者问中,他进一步阐释了暗示性诗歌理想:直陈其事,这就等于取消了诗歌四分之三的趣味,这种趣味原是要一点一点去领会它。暗示,才是我们的理想,一点一点滴去复活一件东西,通过一连串疑难的解答去揭示其中的精神状态,必须充分发挥构成象征的这种神秘作用。”马拉美的暗示说表达了一种更明确的象征主义的创作原则:用审美观照的方式去把握对象,从而达到心与物的契合,并由此感悟诗的境界。用暗示、暗指无营造梦幻般的朦胧的象征意境,从而揭示心灵的奥秘、超越直观世界并达到对纯美的把握和表现。马拉美还提出:“诗歌应该永远是个迷”,要“叫人一点一点去猜想”,如他的诗歌《天鹅》便可看出其中的多义性、朦胧性和神秘性特征,这也是源于对象征主义的美学追求。

黑格尔断言:“象征主义是艺术的开始”,“主要源于东方”,象征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或是创作方法贯穿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中国象征主义又是怎么结合中西象征手法的呢?

周作人准确滴把握到“兴”与象征共同之处是将物与心境沟通,旨在营造诗歌蕴藏含蓄的意境,表现诗歌的“正意”、“精意”,是克服新诗直白的叙事说理弊端的有效艺术手段。周作人虽然没有对象征与“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思考,但他的象征即“兴”说指出了西方象征主义诗艺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和中国古典诗艺在审美本质上的相通性,并敏锐地意识到中西诗艺的“融化”将会开拓出中国新诗无限广阔的发展道路。

梁宗岱丰富和深化了周作人提出的“象征即兴”说,把象征的解说从单一的艺术手法引向了更深的理论层面。他说:“我以为它(指象征)和诗经中的‘兴’颇为相似”。他肯定了《文心雕龙》对“兴”的解说:“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义。”他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去理解《文心雕龙》对“兴”的解说并使其与象征会通:“所谓‘微’便是两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表面看来,两者似乎不相关,实则是一而二、二而一。象征底微妙,‘依微拟义’这几个字颇能道出”他指出象征与“兴”的奥妙之处都在于能表现出物与物、人与物内在的共感。中国古典诗歌的“兴”“以物起情”,情随物而动,以致“情与物冥”,诗情由物引出并融化于物象之中,又使物象化为意象,升华为一种灵境,此时景语即情语,情语也即景语;象征的妙处也在于能创造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正式因为两者都具有使“万物冥合”的审美功能,所以梁宗岱才能说象征与“兴”相通,也才能以“契合说”为核心,把象征这个西方的诗学观念植入中国诗学中来。梁宗岱提出的“象征的灵境”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意境”理论与王国维“境界”理论的发展主要在于:站在象征主义的诗学的立场,在强调“情”与“景”融洽无间的基础上,把“意境”理论引向了注重艺术形式的道路,也这是梁宗岱本人所理解的“赋形”与“灵境”的浑融的艺术境界。

虽然九叶派诗人最终完成了现代手法和古典诗歌传统的结合的“新诗现代化”,但是之前梁宗岱及其后的叶公超对外来文化的移植反观和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改造,这对九叶派的诗学视野的开阔做了充足的理论准备。梁宗岱对中西象征主义诗学的建树,与鲁迅“拿来主义”精神是一致的。他的诗学理论是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象征主义理论体系,他以象征为契机,以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为基础融合了中西方诗学来建构自己的理论系统,他为象征主义中国化作出的建设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乐黛云.梁宗岱.穿越的象征主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梁宗岱.诗与真[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3.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5

【关键字】世博会;中国元素;应用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盛会,是对世界文化和各地区特色的聚集和高度浓缩。世博会集聚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和相应的传统特色,令人身临其境,获得独特的文化氛围感受。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应凸显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成就世博会上的中国精彩,中国元素的应用是对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积淀和表现,具有具有极其浓厚的中国特色,其不仅表现在相应的物质文化实体上,并且表达了一种文化氛围的创造以及和谐友好文化氛围的营造。

1中国元素的概念和特点

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从传统的文化延伸到了现代的中国生活文化氛围中来,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属性,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质,中国元素既包括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也包括文化传统的意识形态的积淀。中国元素是在中华民族的融合、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通过中国人民自身创造和传承发展的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民俗心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精神文化成果,结合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和谐共同体。中国元素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其最终是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和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1.1中国元素内容广泛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致使中国元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十分广泛。中国元素的内容广博性体现在相应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基础之上。如中国汉字的整洁之美,从而致使中国的书法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包容性决定的,通过吸收其他国家的不同文化优势转化为自身具有的特殊文化形式,从而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中国元素的表现形式也就形成了多样化的特征。

1.2中国元素的独特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相应的传统文献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宝藏,儒家文化建立了礼仪之邦,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和谐并蓄的极富包容性的文化特征并得到相应的延续和发展。中国的戏曲这一古典的文化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的象征之一,中国的古典文学和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延续下来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元素文化的独特性,并由这些风格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延伸出创意无限的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的中国元素。

1.3中国元素的区域性特征: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文化特征表现形式也不同,各地区的文化表现形式各有差别,由于经济历史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各地区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各地区形成了自成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中国元素的特征表现也就有了地域性的特征。不仅在地域上表现出了中国元素的多样性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形式,构成了多样性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

2世博会中的中国元素运用

2.1世博会中的宣传片

世博会是中华民族期盼已久的文化聚集的盛会,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也在极力地体现中国的特色,中国元素的渗透和使用也在世博会的各处体现了出来。世博会在开幕之前就发行了近十部宣传片,成为了宣传和普及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方式,集中展现了中国尤其是上海,从改革以来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表现了中国人民积极奋进、团结友爱、热情好客的良好品质,表现了世博会筹办时的精心策划和实际建设的实际场景,世博会中的中国元素贯彻始终,令人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象,提高了对上海世博的期待和关注。

2.2世博会选址的中国元素融入

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应具有相应的本土化特色,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世博会,使中国通过世博会这个展示平台使世界了解中国,展示中国的风采,同时也通过中国元素与世博会的融合使人们深入中国,从而形成身临其境的独特文化感受。世博会上各方面都融入了相应的中国元素和中国的文化底蕴,在选址上独具一格,将世博会的展馆建立在上海市中心、交通密集的旧城改造难点区域,打破了世博会选址在人烟稀少地区的惯例,同时这一区域属于江南造船厂旧址,浓缩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到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一路建设发展而来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中国特色。

2.3中国馆和其他馆舍建筑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应用

世博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馆及其省市区联合馆舍建筑,中国馆以斗拱为建筑设计的灵感,从而设计出了斗冠的中国馆造型,建立了九宫格的屋顶,中国红的色彩设计,古典韵味十足,极具中国特色。世博会上中国馆内各省市地区联合馆依照现有行政区域划分设置,展现了地方特色文化的风采,形成了多样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如北京馆以“魅力首都”为主题,通过展台将天坛、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体现出来,北京各式各样的胡同名拼贴成了墙壁,京味十足。同时还展示了北京的建筑、北京奥运、新中国成立盛况以及人民和谐发展的繁荣场景。再如上海馆以“永远的新天地”为设计主题,以石库门为主要造型元素,并在馆外墙了张贴了上万张照片,浓缩了上海发展的历程。

2.4中国馆中的中国元素的诠释

中国馆内的展示内容也集中诠释了中国元素,凝聚了上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由5米放大至100米,并实现了动态形式展开历史画卷,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展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国馆的中国元素还体现了将传统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相结合,全方位阐释中国文化,使世界人民通过中国馆舍了解中国。中国馆内的影展厅播放着微型史诗影片《历程》,展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中的努力和成就,让世界通过影片了解中国的发展。

2.5世博会活动中的中国元素的展示

世博会上,处处有着中国元素的身影,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味。世博会活动中的中国元素主要表现在主题活动中,也就是省区的市活动周,通过统一的风格设计,展现了表演、传习、互动等多种活动形式,体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港澳地区相应的传统技艺、表演艺术、民间绝活,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现代中国魅力。中国元素在世博会上随处可见,然而“中国元素活动区”是中国元素最为集中的展现,华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奇诺.“中国元素”成就世博会“亮点”[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07).

[2]曾军.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J].学术界.2010(07).

[3]王荷.世博中国馆:中国元素时代特色[J].城市住宅.2010(05).

[4]童妮燕.中国元素出击世博[J].互联网周刊.2010(08).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6

【关键词】巫文化艺术;内涵;象征意义;审美特征;装饰性 

 

远古巫文化时代点燃了人类文明,是人类童年精神与智慧的启蒙、觉醒时代。[1] 巫文化则是远古人类在繁衍生息中,创造的一种适应并改造自然的原始图腾崇拜文化。巫文化时期,人类已开始欣赏客观世界的形态之美;观察四季变化,欣赏自然界的物象与色彩的美丽,并且用各种技术与材料将这种感觉到的美融合为一件件奇妙的艺术品,并借助想像和创造的绘画、雕塑形象来完成自己的意志。从目前我国出土的史前文物来看,那些稚拙的艺术品都闪耀着远古人类智慧与勤劳之光,在一些洞窟壁画上,那些质朴、单纯的图像描述了远古的动人故事;一些由陶土烧制、并镶嵌着宝石的神灵头像暗示了祖先们敬神的虔诚;还有那些有着美妙装饰图案的器皿,也展现了祖先们热切表现世间美丽的心。从大量岩画、陶器中,我们看出了祖先们的非凡智慧、勤劳和想象力,他们为巫文化艺术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精神意义,其作品也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品格。 

一. 巫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 

巫文化艺术包容了丰富的内涵,它是人们的多种意识和诸种日常经验的交织体,传载了祖先们的精神追求与生活体验。 

巫文化时期,人类有着强烈的崇神观念,他们通过巫术、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将原始本能和超自然世界的各种意象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形成一种古老的象征语言。这种象征语言具有两重意义,即物象本身的意义和它隐喻的观念意义,在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上表现出来的通常为物象自身和超越物象之上的幻象。祖先们在两者之间不会作出根本的区别,因此象征形象实际上是想象力把对原始人生存或精神有价值的幻象转化成为形象。这些形象便体现出了巫文化艺术的强烈象征意义。 

远古人类通过生活,对劳动、生产等有了感悟与经验,并且也对自身性情的培养也有一定发展与经验,这些都构成了日常经验,于是祖先们便将日常生活的涵义通过摹仿性造型复制出来,例如,岩画中的狩猎、祭祀和舞蹈图等都是他们的生活写照。子孙后代们通过对这些语言和符号的解读便能在继承“图像”的同时,又能传承各种日常经验,于是远古文化更得以积累与发展。 

 在日常生活当中,祖先们已有了天象、气候的观察和对大事件的记录行为。伴随这种行为,一种实用性的图像和符号已产生,这种符号被祖先们广泛地应用在巫术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中。祖先们通常将象征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结合为一体,他们用“物候历法”来记载对天象的观察经验,他们通过记事图画,将自己从事社会生活的经验记录在岩画之上,随着岩画记事功能的愈趋复杂化,这种抽象符号逐渐由图案转化为文字。这些美丽的图案与神秘文字无不展示出了巫文化艺术之丰富而瑰丽的内涵。 

二.巫文化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远古出土文物的造型、装饰纹样和图案中,我们能够解读出巫文化艺术所特有的审美特征。写实性和模仿性便是特征之一,祖先们在摹仿意识的引导下,找到了模拟自然物象的方法,他们以特有的认识和行为方式进行着创造活动,形象真实感是他们试图达到的一个审美标准。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完全对对象模仿的造型方式,如苏珊·朗格所说:“模仿虽然是忠实于他所见的东西,但它绝不是一种平常意义上的描写,它是建立在表现基础上的。”[2]他们往往会用特定的情绪与视觉形象真实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造型。 

从出土文物的几何抽象图案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巫文化艺术的装饰性审美特征。祖先们运用几何形象将繁杂、多变的感觉世界都规范到一个理性秩序的范式中。这些带有秩序感的装饰形象与结构不受制于客观世界,意味着装饰性审美特征的成熟。而且这种抽象造型图式与方法还形成了与对象客观属性无关的新装饰形象。这便意味着,祖先们在面对繁复的外界自然,体味若干感觉时,终于能以自由的方式融入自己的程式中,形式已离开了客观对象,自由成为创作精神。 

在秩序性的装饰图案中,我们还能感受出美妙的韵律与节奏。祖先通过劳动实践和对客体自然属性的认识,总结出客体规律,并对客体抽象性质有所认识、归纳。例如:韵律、节奏、和谐、平衡、圆的流畅和方形的阳刚等抽象的性质都是随着对客体规律的认识逐渐获得的。韵律和节奏美在巫文化艺术中有纯化作用,形式审美成为主体,从大量出土雕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雕塑韵律的具体形态,首先,原始雕塑韵律美的最基本形态来自于整体造型结构的节奏感,其次它还来自于雕塑自身三维空间造型特性,其立体造型与平面装饰之间构成的转换又形成了韵律美的另一种形态。 

巫文化艺术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即通过综合多种形象,表现超现实的神秘世界,形成幻想、虚幻性审美特征。祖先们通常把不同自然形体在特定的意义中组合,虽然局部表现形态是客观的,但新的综合体已超越了各形体的自然属性。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人兽同体、兽禽同体、不同兽类同体等。这类形象的审美意义是,它们在象征性内涵的驱使下,组合为具有幻想性、超自然性的形体。又如苏珊·朗格所说:“作为完全独立完整的体系。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均可以在它可能的各个方面上延续,有着无限的可塑性。”[3] 

祖先的原始宇宙观、生存方式和思维中的情感特征形成了一种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促成了巫文化艺术审美本质的形成。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巫术就是纯粹用主观意向、语言行为而宣泄了强烈情感的经验。”[4]祖先在艺术创造中,情感引导他们区分不同对象的造型特征,又使造型符号形成相交融的关系,在以情感为目的的前提下,祖先对形象的塑造进行着自由而有规律的创造,在这创造之中,巫文化艺术的独特结构和基质便不断形成。 

参考文献 

[1]重庆远古巫文化学会. 礼巫盛典[m]重庆出版社,2003.86. 

[2]苏珊·朗格. 艺术问题[m]纽约.1957.95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服饰的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继承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中国服饰元素的象征、礼仪性表现、标志性特点、流行的体现等四个方面;满族服饰其发展的文化特征主要有阶级等级的消除、中西结合的创新等方面。

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它以一种符号反映了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同时也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民族之问的涵化、融合,民族服饰自身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每个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艺术传统等等,无不折射到他们的衣冠服饰上。服饰不仅能展现出人类文明的全部,也是一种意蕴深厚的文化形态。

我国有56个民族,有多种多样的民族服饰,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服饰文化,满族及其先世的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其中众所周知的旗袍、坎肩、马褂等已被近、现代中国人接受并认可,并成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满族和汉族的服饰在文化、礼仪等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呈现出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特点。满族服饰元素已成为中国服饰乃至世界服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

一、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继承的文化特征

满族的民族服饰文化是文化变迁和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服饰不但继承了汉族在历史上衣着的长处,而且还把自己民族经历过检验、实践,证明既适合于生活需要、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它把继承、借用、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当代中国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借鉴的重要内容之一。满族服饰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促进了满族的不断进步也为中国民族服饰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供了实际的例证。满族服饰发展和变迁的轨迹对研究中国民族服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推进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共同繁荣、对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与流行时尚的结合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满族服装样式演变发展成为现今的旗袍,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穿着,已成为现代中国女性的国服,成为中华民族女性服饰的象征,在现代服装中表现着丰富的文化特征。

(一)中国服饰元素的象征

满族服饰沿袭至今主要以立领、盘扣、开衩、龙凤等题材团花图案、立体圆扣等服饰元素体现在服饰中,这些服饰元素包括镶、嵌、滚、绣等变化丰富的装饰技法,已经成为“中国元素”的象征,应用这些元素的服装被界定为“中式服装”。

(二)礼仪性表现

开放政策使我国各行业对外交流活动el益频繁,出席各种外事活动时为了表明我们的身份,礼仪性服装则需要穿着中国特色的民族服饰,中式服装自然最为恰当,尤其是女性的旗袍;在百姓生活礼俗中,婚礼等场合穿着旗袍也成为一种习俗,尤其是新娘的礼服,大多是大红色龙凤团花镶金织锦的旗袍,象征富贵祥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三)标志性特点

国际问文化的传播带动文化产业与产品呈现标志性特点,医学、酒店、餐饮等都有中式和西式差别,相应的服务人员所着服饰也有着中式和西式风格区别。中式服装基本都以满族服饰元素体现其中式特点。

(四)流行的体现

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大的变革或事件,从而会导致某种服饰流行。皮尔卡丹等世界级大师的中国风时装设计和世界首脑apic中国区上海会议的中式服装都使中国元素服饰火热流行。

二、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发展的文化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服饰式样、着装方式与服饰观念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对旧的服饰文化的彻底否定,而是对旧式样的更新,对旧观念的进一步完善与充实,满族服饰的发展体现了旧文化的变革与新文化的融合。

(一)阶级等级的消除

清王朝的一般官员上朝时要穿补服(即官员的朝服),体现了文官武将的等级差别,①补服就是在前后心处补一块有多处纹式的外褂,补子又分为圆补和方补,在补子上饰以各种鸟兽图案作为品级的徽识,清朝《会典》规定补服图案文武官员官阶不同。现代服饰中补子则没有了阶级意义,演变成补花图案,成为现代中式服装元素。

“龙、凤”图案表现了帝、王、后、妃至高无上的尊荣,在清朝时期,只有帝王与帝后的衣服上方可以绣上龙凤图案。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龙、凤”图案已没有了阶级等级的限制,现代人认为龙凤是富贵权利的象征,所以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团花图案题材很多还沿用龙凤图案,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中西结合

现代西方服饰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着装观念和方式,中西合璧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服饰文化特征,不是单纯地再现,主要是对沿袭的满族服饰的分解并与现代西方服饰元素重新组合,总体风貌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将传统的代表中国的满族服饰元素巧妙地和现代西式服装造型相结合,体现适体、简洁、轻松、自由的风格。

所谓现代中式服装设计主要从造型、面料、款式、色彩、装饰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良。国内设计的比较成功的有“木真了”、“玄色衣裳”、“阁兰绣”等品牌,既有时尚性又能展示浓郁的中国特色,具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国外的皮尔·卡丹、伊夫·圣洛朗等设计师也曾运用这种设计手法设计了很多成功的作品;tomford在2004年为yslrivegauche所做的设计中,大量运用了龙的图案和中国旗袍的造型,并巧妙融入时尚气息,创造出典雅而前卫的新旗袍样式;johngalliano的设计,则运用立领、扣袢系结等,结合时尚元素设计的服装华贵、自由、洒脱而前卫。

目前,中式服装不但在中国流行,而且在世界上受到各国、各民族妇女们的欢迎,这是满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服饰文化的一大贡献。设计师要在文化精神的层面上把握东方文化的精神理念防止符号化、表面化②地组合中国满族服饰元素,比较东西方差异,提高知识修养和对文化历史的了解能力,使中国元素与现代流行和国际风格完美结合。

总之,满族服饰与现代中式服饰一脉相承,如果说满族服饰是工笔画,那么现代中式服装就是写意画。满族服饰对于中国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努力搜集和弘扬满族的服饰文化,把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发扬光大。21世纪,中国文化必将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主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将呈多元化趋势。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既保持本民族的主体文化特色,又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平融洽的相处,真正做到“文化自觉”,如何将传统和现代以及世界的服饰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8

关键词: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起源于19世纪初期,在德国的霍夫曼、美国的爱伦・坡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中就已经出现了。从法国的波德莱尔开始,经过巴纳斯诗派,到魏尔伦、兰波、马拉尔美,象征主义渐渐成了一个颇大的文学流派。而且,现代派文学还包括唯美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与新浪漫主义等。

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和两次高潮:第一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现代派文学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20至50年代,现代派文学的鼎盛时期;第三阶段是六七十年代以后,现代派文学没落时期。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至20年代,是现代派文艺发展的第一个高潮,现代派文学就是在此阶段得到了明确的确立。四五十年代是现代派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高潮阶段。70年代以后,西方文学与当时社会的多元化趋势相一致,呈现出出多元、创新和具有活力的趋势。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现代派文学主要是后期象征主义,它是19世纪象征主义文学的继续

(一)后期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的作家认为,艺术是表现事物本质或最高真实的一种形式,而这种最高真实不存于与现实世界只存在于主观世界之中的;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之间有着对应的联系。所以,作家不应该直接描写事物,而应该寻找“客观对应物”,以象征的手法来间接表现内心世界的隐秘情绪。后期象征主义的诗人主要有美国的艾略特、英国的叶芝、比利时的维尔哈伦、奥地利的里克、法国的瓦莱里等。后期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是比利时的梅特林克、法国的克洛岱尔等。

二、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文学包括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一)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德语国家、北欧、美国等地的文艺流派,同时在绘画与戏剧上成就突出。瑞典的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虽然二三十年代的表现主义作家立场不尽相同,但都提倡在艺术上表现个人主观直觉。这一派的代表诗人有德国的贝希尔,奥地利的威弗尔;戏剧作家主要有捷克的恰佩克,美国的奥尼尔。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则是奥地利的卡夫卡,著有《乡村轶事》、《判决》、《变形记》、《地洞》等。

(二)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产生于法国,他是后期欧美各种艺术的主要影响者。创始人布勒东提出自动记录法,描写梦幻,随意拼凑想象。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家主要有:路易・阿拉贡、保尔・艾吕雅等。他们声称自己反映梦幻与理性这两个并列的世界,不取决与逻辑,而取决于心理,即无意识的观念过程。出于对下意识的崇拜,他们企图从“梦”与“疯”中获得灵感。所以,超现实主义者的写作采用纯粹无意识的文字拼接方法,这虽然可以得到一些新奇的意象,但大部分都是莫名其妙的东西。

(三)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虽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已出现,但作为现代文学流派,意识流文字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风行于20―30年代。意识流小说家主张将主观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人物的下意识活动,他们认为下意识活动最能表现真正的“自我”。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英国女作家维吉尼・沃尔芙、詹姆斯・乔伊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等。

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现代派文学包括了后现代主义、新先锋派等。其中,存在主义文学是战后影响最大的现代流派

(一)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深刻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的保尔・萨特首先树立起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大旗。他们的作品大多是从人道主义出发,探讨人的价值问题,揭露社会的丑恶,同时也宣扬了悲观绝望的情调,美化了个人主义思想。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恶心》、《自由之路》第3卷《死无葬身之地》、《可尊敬的》等剧作。1964年,萨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派

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派的小说都产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他们用荒诞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展示描述生活,但对生活的描写通常缺乏连贯、完整的情节,而且语言混乱空洞。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主要是法国的尤奈斯库,他的主要作品有《秃头歌女》、《椅子》、《犀牛》。

参考文献:

[1]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9

[关键词]审美文化;视觉大片;感观化;特征

一、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感观化特征

“审美文化”的出现表明了当代人们对孤立地研究“纯美”的不满,表现出一种新的当代诉求。“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而对发生于每个人周围的各种泛审美活动加以观照,凸显具体审美活动的文化维度及其意义。”[1]

分析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应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从文化属性及品格上分析,我们强调的是当代审美文化的当代性、批判性和反美学特征;但是从当代文化转型的背景分析,我们却强调当代审美文化的精神性特征(展现了当代社会生活日益表面化、感性化的总体情态);从后现代的文化视点分析,当代审美文化又呈现出精英文化消解、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中的平面化、游戏化、重视传播的商业化等复杂的特征,新特征的形成有着哲学、社会心理、宗教、经济及科技等深层次的原因。

“当代审美文化正在从过去传统的功利性向通俗娱乐性方面转变,人们也开始更多地接受以轻松娱乐方式为代表的审美文化。”[2]随着人的欲望和需要的逐渐增加,一种具有大众性和娱乐性的感观文化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从服装、饮食、旅游、影视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的感观化日益明显的趋势。在开放的环境当中,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不再需要政治、教育、道德等来约束自己,而是更加重视人的感觉过程,追求让自己潜在的激情、想象等本质力量释放出来,来达到人类内心禁锢思想的解放,形成了一种新的感观形式。另外,媒体、信息技术和消费社会对当代文化的影响直接促使了这种特征的发展,本文主要谈当今影视界中视觉大片中所体现的当代审美文化的感观化特征。

二、视觉大片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感观化特征

(一)宏大场景与夸大叙事

“今天我们的生活空间的确充满了为满足感官愉悦和情绪体验而制作出来的审美形象。”[3]近期引起视觉革命的《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影片,在国内影院掀起了轩然大波,它们不管是从剧情还是从场面上,都带来了超强的感观享受,《阿凡达》更是让人们带上了3D眼镜,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场景的宏大和夸大的叙事,为了追求逼真震撼的视觉听觉效果,电影中的人物都被安排在气势逼人、无比虚幻的环境当中:在《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场景和细节,从纳美人到各种动植物,将人们带入了迷人的魔幻世界,似雨林,又有海底的飘逸,许多画面都充满了乌托邦的美妙,加之强烈的景深效果,把观众带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梦幻仙境,还有影片中的在空中飘浮的山脉,整个看起来宏大不可思议,延伸了观众的视点,观众也随之惊呼,受到这种夸张宏大的场景的震撼。

在《阿凡达》给人们带来了震撼的感观效果之后,《爱丽丝梦游仙境》紧随其后,似乎抓住了现代人对感观愉悦的享受和追求,试图让观众一饱眼福。这部影片的主要亮点也在于宏大场景的描述上:精致的细节以及身临其境般的梦幻场景,加之丰富的色彩,每一个场景都能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再者,在描述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夸张的叙事手法也给影片的感观效果加分不少,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影片中爱丽丝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夸大了原始电影的叙事效果,让整个画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时不时地让观众眼前一亮,特别是当超大的银幕上只出现了爱丽丝一个主体人物时,其大小甚至是真实人物的好几倍,观众不得不受到眼球上和心理上的冲击,迎合了当代人追求刺激享受的心理特征,也符合当今视觉大片侧重追求影片感观效果的趋势。

总的来说,宏大的场景与夸大的叙事方式给当今影片,特别是科幻片以广阔的市场,在厌倦了中规中矩的传统影片叙事的时候让人们眼前一亮,感观的刺激和及时的享乐让在消费社会重压下的人们得到片刻的释放和宣泄,这种宏大场景与夸大叙事带给观众的感观感受,是当代审美文化感观化特征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二)虚幻与现实结合

当现代生活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冲击的时候,传统的意识形态受到极大冲击,对固有信念的不信任感更加明显,现代人们不再盲目地追求虚幻而宁可多活在当下,对当下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现实世界更加信任,因此,当今视觉大片势必产生了这种迎合当代心理的特征,即虚幻与现实的结合。导演们不敢也不想与现代人们的意识形态形成对抗,而做出了积极的配合状态。

在好的科幻作品当中,导演往往能将虚幻与现实结合到一个比较和谐的程度,如《阿凡达》中的纳美人以及在潘多拉星球上的植物、动物等,在这个完全虚幻想象的世界中,它们既跟地球上所能见到的人或事物有一定联系,又令人耳目一新,每一次转身,每一次出人意料的出场让观众瞠目结舌。同时,当人们沉浸在潘多拉的世界当中的时候,影片会马上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将观众从梦幻、虚幻中带到现实当中,让观众感觉这一切虚幻的世界都是现代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可以实现的产物,并不会让观众理解为导演没有依据的自我想象。《爱丽丝梦游仙境》也是采用相同的方式,虚幻与现实结合,在尽情描述虚幻的世界的同时又不忘定期把观众带回现实,让观众无比投入梦幻的时候能够与现实世界有个缓冲的过程,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同时思考。影片中的现实部分不仅很好地贯穿了整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的加入,让剧情变得合情合理,更加有利于观众的梦境参与,达到虚幻与现实的良好结合。

感观化的这一特征也具体说明了当代审美文化的特点,因为审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介于感性、理性和神性之间的表意或象征体系,它与纯粹的感性文化(比如感性狂欢)以及纯粹的理性文化(比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道德、法律)和纯粹的神性文化(如神学、宗教)都有区别。审美文化是一种交织着感性、理性和神性的文化,正因为如此,审美文化总是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哲学、道德、科学、经济等文化领域纠缠在一起的。当代经济社会产生各种思想交织的审美文化,当代的审美文化必然产生这种感观性的虚幻与现实结合的特征。

(三)新媒介与现代技术推波助澜

在现代影片超强感观感受实现的过程当中,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介的发达为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也是属于当代视觉大片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是现代科技成就了现代人的梦幻追求,并将成为各个领域的强大支柱。首先是3D电影技术,3D电影技术实在是一个专业的造梦机器,它所提供的三维视野更容易模仿人的视觉空间,从而更能模糊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清晰度。于是人们沉醉于一种我们主观能渗透的、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幻世界,它纵容了人类的自恋回归,也达到了人类短暂逃避现实的可能。

2006年,斯皮尔伯格在一次跟张艺谋的电视对话中,预言未来的电影会越来越像主题公园的历险,是一种全身心、很投入的体验。现在的《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电影似乎已经达到了这种“未来”,《阿凡达》在技术层面上将电影的造梦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达到了质的飞跃。在电影领域里,技术永远是一马当先的,以前的电影往往用技术来达到在影片中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在优秀的影片中,在一次次觉得不可思议的精湛的影视制作技术中,导演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更将技术作为提升叙事的媒介,让电影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其次是现代影院的投影技术试图将3D影片以一种最完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带给观众更强的视觉震撼,出现了3D眼镜,特别是imaX屏幕的发展并还在继续,以迎合现代人追求强烈的感观感受的这一强劲趋势,人们随着这股热流趋之若鹜,具有这种先进的现代影视技术的某些城市甚至给自己带来了丰富的附加值以及可观的收益。

三、感观化与现代消费社会以及背后的文化焦虑

消费社会的社会背景给感观化带来了足够的展示平台,不管是消费社会还是商业动机,与其说商业操控了消费者,毋宁说是消费者选择和鼓励了商业,因为我们不可能忽视审美文化、消费文化这种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内在可能与人性发展的普遍需要之间的关系。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了“消费社会”阶段,与之相适应,出现了追求感观愉悦的大众享乐主义意识形态,它注重游玩、娱乐、炫耀和快乐,在这种享乐至上的大众文化中,图像文化或视觉观念登上了统治地位。

这种对感观化以及视觉文化追求的如火如荼,有一种试图用“仿像”或“幻境”的奢华面代替现实文本阐述的强劲趋势。《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蒂姆将卡罗尔的小说文本改编成电影文本,丰富了小说文本在视觉形象上的匮乏,但也同时面临一个严重的风险:电影只是一个承载梦幻的机器,电影文本并不等同于梦本身。《华盛顿邮报》的迈克尔•德达对影片有这样的评价,“只通过蒂姆的哥特式景观去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一种纵容视觉奇观压倒小说文字里的语义的复杂性和有趣的文字游戏。”倘若蒂姆所制造的梦境与小说文本所构建的梦境有所出入,也就是说如果小说文本在读者脑中的梦境先入为主并与影片中的梦境相差甚远的话,那么观众不仅无法获得进入梦境的愉悦,甚至会认为现实世界更为真实、清晰,反而会排斥梦境,觉得影片沉闷、乏味。在《阿凡达》气势如虹地确立3D电影技术的技术标准的同时,我们也要对这种追求现代感观效果的电影的技术化、具象化保持一种必要的谨慎,在享受视觉梦幻的同时,不要忘记原始的造梦工具――文字,不要因此丧失一个允许天马行空、没有禁忌束缚的幻想世界。

再者,在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当今,这种带有明显现代特征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仍将是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加之在科技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注入的高新技术含量将使它变得越来越新颖怡人。但是在这种趋势当中,为了使我们的大众审美文化变得更加成熟,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协调日常感性体验与理性价值维度之间的平衡?即在越来越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追求的过程中不能舍弃对理性价值维度的意义的重视,不仅要解放审美愉悦的“欢乐性”而且要提升理性精神的升华,从而制衡生活的表面化、虚无化、感观化等带来的无深度审美模式,要在世俗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化的审美环境当中,跳出日趋严峻的“欲望陷阱”“反省缺失”和“欢乐空洞”状况,实现人类真正的审美解放。

[参考文献]

[1]傅守祥.大众文化审美化:从纯审美到泛审美的范式转换[J].天府新论,2006(06).

[2]王德胜.欲望的机器――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视野中大众传播现象[J].文史哲,1998(01).

世界文化的特征篇10

关键词民族世界图腾纹样文字篆刻绘画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信仰的不同,审美的差异以及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生产状况等复杂的原因,形成具有强烈个性的民族传统风格,这一风格在艺术方面体现的更为突出。一个优秀的设计最能体现其民族传统性的特征,从精神上、形态上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强烈个性,同时又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而不与时代相脱离。

当代是一个崇尚个性和自由的时代,设计自它形成之日起也处处体现时代的风格,“民

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口号说明具有强烈个性和丰富内涵的民族传统风格正是世界设计的潮流。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设计中理应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例如龙凤、脸谱、剪纸、书法、篆刻、绘画等这些传统元素在艺术设计,特别是标志设计中则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图腾

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人们运用图腾来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在原始社会图腾是氏族的徽号或标志,现在图腾又成了现代人的装饰、设计素材,很多标志设计都以图腾为题材。

龙凤是中华民族传承的最重要的图腾。中国是尊崇龙凤的国家,有着丰厚的龙凤文化底蕴。中国被世人称为“龙的国度”,凤则是吉祥的象征。龙与凤,是华夏先祖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拾取各部族动物图腾的多种器官组合而成的。龙,无论在典籍、传说还是在绘画、雕塑中,其形象均为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虎颈;凤则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龙凤也因其形态上的这些独特性成为设计中非常好的素材,在做标志设计时,可以选取整体也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局部(例如:龙爪、凤头等)进行造型,将龙凤的形态简洁化处理,只取其形意,能使标志设计更具时代性。

二、纹样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的多样性,使得传统纹样呈现出丰富多彩、形式多变的特性。剪纸是一种从古至今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表现形式上有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民间剪纸造型夸张,在为体现物象特征的同时,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所以用剪纸的表现形式设计标志,标志不仅具有本质上的形象性也同时具有了剪纸的艺术特性。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脸谱有着独特的魅力,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中国戏曲脸谱最大的特点是对戏中角色身份与性格的精准刻画。脸谱中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含义: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公正严明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等等。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色彩的象征性和夸张生动的形态正是标志设计重要的表现手段。

三、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据考证,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然后是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行楷直到我们现在惯常使用的印刷字体――宋体、黑体等。在形体上逐渐由类似图形的象形文字演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以往的标志设计中,使用中文字体进行设计的很常见,中文字体独特的外形特征很容易获得生动的形态。

与印刷字体相比,书法更具有民族特色、历史底蕴和个性。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主体形态由书法汉字“世”变形而来,在中文里可理解成“世界”,也有“世博会”的含义。“世”字的三个笔画很像三个人,可以抽象概括为由‘你、我、他’组成的全人类。设计者邵宏庚说:“我希望用中国的国粹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传达出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全人类的和平盛会的信息。”

四、篆刻

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最早的“篆刻”形式恐怕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了,当然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篆刻。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或豪迈或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或清雅或夺目的绘画构图,更有或遒劲或温婉的雕刻刀法。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能做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也是标志设计的最高境界,所以篆刻和标志在表现形式和意境方面有同一性。篆刻在中国民族元素中的地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上可见一斑。

五、绘画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和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绘画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追求神韵和气韵的表现。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