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经济保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0:59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1

论文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却仍较为严重。本文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重要性、可行性及具体的对策,对构建新的养老保障体系作了些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曾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作了如下的概括:“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同时也是经济的稳定器……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经济发展的激励器。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分配制度,是社会不同群体收人分配的调节器,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实现一部分人先富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有如此多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功能,我们党始终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去抓。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里,城镇领域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更趋成熟,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尽管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农村里特殊弱势群体—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

一、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中国已跨人了老年型社会。在中国人口老年化的过程中,农村的人口老年化具有其独有的特点:(1)农村老年人数量多于城市,如果按照印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的比例推算,城镇老年人口数约为2653万,农村为6083万,其绝对数是城市人口的2倍;(2)农村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量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的老年人相对城市更多,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农村老年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将高于城镇3~6个百分点;(3)农村老年人无固定的养老收人,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要甚于城市老年人。尽管农村人口老年化问题比城市日趋严重,但农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远不如城市发达,存在着很多间题,形势非常严峻:其一我国是传统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国家,农民有其固定的生产资料—土地,在传统社会里,农民的生活风险相对比较小,因而国家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重心倾向城镇,广大农村的农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养老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国家给予城市老人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保障措施对农村的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制以外。这主要是受我国传统的保障思想的影响,认为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的责任在家庭。其实,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也与城镇的居民一样面临着市场带来的难以预料的生活风险。如1989年一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实际增长仅1.4%,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实际增长3.9%。从这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因而那种覆盖范围狭窄的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其二是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础—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动摇。据1992年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农村老年人要从子女处得到经济支持的占72.93%,希望家人帮助料理家务的占85.28%,由此可以看出桅农村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普遍推广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带来很大冲击。我国农村不少地方已形成“4-2一1”的家庭结构:一对夫妇要供养4位老人,不论是从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来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据统计,1982年我国家庭平均规模(1/户)是4.43,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1998年减少为3.63,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都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赡养老人能力的降低。家庭赡养老人的能力降低必然导致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质量下降,可靠性降低。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移师城市去谋生,农村留下主要是弱者、老人,而进入城镇的务工者本身承担着较大的生活风险,很难确保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因而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间题显得更加突出。据《经济日报》报道“老年人的赡养纠纷案目前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在所有涉老民事案件中,赡养纠纷案件占到13.5%,高居榜首,这类纠纷案中又以发生在农村的物质纠纷居多。”这也反映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农民的生产、生活的风险变大,赡养老人的能力逐渐下降;其三是农村部分地区尽管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养老金缺乏长效管理,出现了很多间题。截止目前,全国有30个省的2000多个县开展此项工作,8000多万农村人口参加保险,积累保险基金1印多万,有55万农民领取养老金。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养老间题得到较好落实,形成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但中国大多数地方养老保险基金是当地民政部门统揽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而地方政府民政部门又受当地政府的管理,所以一些地方民政部门或政府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农民的养老钱失去了保障。正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了农村更多的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去信心,使得养老社会保险在一些农村推广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险政策的推行。其四农村的养老保障缺乏雄厚的物质基础。农村经济经过20年改革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最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三农”间题显得日益突出,整个农村的经济基础依然非常薄弱。1986年,因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而导致农村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资金总额始终在276亿元到307亿元波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减去了农民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因而农村收人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只得建立在相对贫困的物质基础上,导致农民老年人生活必需品、生活照料、精神产品等养老保障的内容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在1999年河南人口学会和河南计划生育干部学院对2500个老年人所作的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中,发现农村老年人年收人低于loon元的人数达1104人,占所调查人口的50.8%;农村老年人生活中最困难的事50.3%的人认为是经济困难;老年人最担心的养老问题是没有生活来源(占27.6%)。因此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的窘迫。

二、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新体系的重要性

(一)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新体系,有利于贯彻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战略。社会保障本身就是一种国民收人的再分配方式,国家可以通过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给予农村中弱势、困难群体—老年人以特殊的保障、实现社会保障的目的,有利于实现老年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养老权,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尊老、养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的传统道德,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新体系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实现21世纪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从理论上说,消费每增长1%,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0.6%,实际贡献率近60%。在有效需求不足的今天,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保障事业,能更好地刺激农村老年人的消费增长。

(三)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新体系,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四)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新体系,有利于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贯彻的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在没有普遍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养老只能依靠家庭成年子女的情况下,农民为了安度晚年,必定设法多生孩子,以便自己老有所养。因而要进一步推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加强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建设,解决农民的后顾之优。

三、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新体系的可行性

21世纪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新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该体系将从老年人的经济保障、老年人生活照料所需的劳务、晚年生活的精神满足三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保障,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包括生活资料、医疗卫生等方面保障)。从目前农村的养老现状来分析,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未来新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和提供可能性。

首先,在法制建设方面,为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新体系提供法律保证。我国宪法规定:“赌养、扶助父母是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这从宪法上为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证,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的依法负有赔养义务的人”。从根本大法到基本法律都详细地规定了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制度,使得养老保障新体系的建立有法可依。

其次,在政策方面,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由政府出面组织实施,为农村新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政策条件。“从2000年开始,我国农村居民将和城市居民一样可以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庇护,民政部已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列人其2000年的重要工作目标”。政府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在考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逐步顾及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为将来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

再次,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础在于家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承担着老年人保障的主要责任,尽管家庭在将来履行养老保障方面功能有弱化的趋势,但毕竟它还是我国比较稳固、可靠的老年人养老途径。家庭养老模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因而在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时,家庭的养老功能仍是最基础的。

最后,国家在部分农村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这项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在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不再是救济型的,而是一种保险型(预防型)的养老保障。发达地区养老保险的成功推行,对其他地区养老保障新体系的构建将起到典范和指引作用。

四、构建养老保障新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对策

在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具体原则,确保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的健康运行,真正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保障。〔一)必须加强养老保障的法律化、制度化建设。(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三)必须坚持养老保障主体的多元化。(四)必须坚持权利义务相结合兼顾公平的原则。

构建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不可能一域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真正使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做到科学化、伦理化、法制化、制度化、社会化的统一。

构建养老保障新体系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依靠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引导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使农民真正走向市场,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与此同时减轻农民的负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增加农民的收人,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提供物质基础。

构建养老保障新体系要充分发挥经济学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一方面运用经济学的成本和效益的原理教育农村广大的农民,培养农民长期投资和远期效益结合的意识,逐渐改变中国农民的传统的养老保障意识的束缚,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农民的行为,提高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政策的透明度,确保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科学性。

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必须加强家庭伦理道德的教化,发挥我国传统养老保障的优势。毕竟目前政府、社会的力量还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面地介人农村养老保障建设。必须加强农民的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农民敬老、赡养老人的道德意识。

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首先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障法的建设。如《农村社会保障法》、《农村老年人的权利法案》等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法律,将农村老年人的权益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把农村养老保障纳人法制化轨道;其次可以运用法律监督政府在推行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方面的行为,保证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公正性、有效性。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2

[论文关键词]养老保障;国际比较;启示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和人口发展的总体趋势。目前,世界几乎所有地区老年人口的增长都快于总人口的增长,养老保障问题引起各国政府重视。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于2008年4月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政大厦开幕,大会提出,面对2l世纪世界老龄人口剧增的现实,各国政府应建立一个“对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公平的社会”。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养老保障问题更需引起重视,从别国各具特色的养老体系和保障计划中借鉴经验。

二、养老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一)分类比较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投保资助型、全民福利型、强制储蓄型。投保资助型贯彻“选择性”原则,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全民福利型贯彻“普遍性”原则,所有公民无论是否就业,都有权获得基本养老保障;强制储蓄型强调劳方或劳资双方共同缴费,并强制个人参加储蓄。

美国是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障制度的典型代表,美国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所交纳的社会保险金。社会保险金根据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这种比例处在不断变化调整之中,雇主和雇员基本上各自承担社会保险金的50%,其缴费水平和劳动者工作收入息息相关,联系紧密。

瑞典是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代表。作为福利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瑞典养老保险费用主要由国家负担,国家实行高税收政策,退休金待遇标准也由国家统一规定。基本年金和补充年金构成了瑞典的退休养老金,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基本年金与物价水平相联系,与退休者退休前的工资水平无关;而补充年金只与退休前工资水平相联系,与物价水平无关。

新加坡是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障制度的典型代表。新加坡居民的养老保障被纳入以个人积累为基础的中央公积金体系。中央公积金面向所有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雇员,雇主本人和自雇者可自愿参加。

(二)经济条件比较

任何养老保障制度,都体现了同经济基础之间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水平为养老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养老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影响经济的发展。

1.投保资助型国家

美国、德国等投保资助型国家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建立的,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经济安全和维护公民必要的生活条件为目标。但是和老牌经济国家英国和北欧富庶的瑞典等国相比,并没有全面依靠经济实力解决社会危机。

美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政府为解决老年人生活及经济危机引起的严重失业问题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并设立社会保障署,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老年保险计划。因此,美国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之前,经济形势处于危机后亟待恢复的时期,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确立具有恢复经济的特色,因而在保障项目中多涉及刺激总需求,推动消费和投资等内容和项目。

2.全民福利型国家

高福利是以高经济增长作为基础的,福利国家是以物质经济基础雄厚为基础的。福利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实施的前提是经济水平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个人国民收人、国民素质和物质生活都享有很高的水平。

瑞典是当今“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缩影。瑞典财富的积累有赖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和长期安定的环境。瑞典经济也一直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多年的财富积累,为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3.强制储蓄型国家

以新加坡、智利为代表的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如果说投保资助型和全面福利型养老保障制度多体现经济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保证和基础作用,那么新加坡、智利等国在养老保障制度和宏观经济的关系上更多地体现为养老保障制度对经济强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形成了经济发展和养老保障事业相互促进的局面。

新加坡养老保障制度的经济推动作用表现在,利用基金筹集养老保障费用,将养老保障基金多用于购买国债,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港口码头的建设,即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长期的基金保障,又为基金的安全性和回报率提供了保障。

(三)养老保障金筹集模式比较

1.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是一种社会保障短期横向财务平衡模式,它是养老保障机构在预测给付水平的基础上,按需要计算缴费水平,进行基金筹集的方式。这种基金筹集方式的机制是:养老保障机构首先考虑国民经济、人口构成的状况,计算当年或近几年某项福利支出的费用水平,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参与该项养老保障制度的个人,由这些参与保障的主体按照工资等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缴纳可以采用费或税的形式。现收现付制度通常当年提取、当年支付。这种以支定收的方式通常不留积累,即使略有结余,数量也相当有限。每年对于费用的预测都是根据上一个年度的收支平衡状况或近几个年度的平均状况得来的。

瑞典的养老基金筹资模式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这种“现收”是一般性的国家高额税收。在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瑞典采用过一种缴费确定型的名义个人账户模式,即建立个人账户,个人和单位所缴部分养老基金计人个人账户,但个人账户内的基金只是名义上的,是空的,其真正的资金被用于发放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因而它也是一种现收现付制筹资方式。政府采用这种模式主要是想调动和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人们对工作的热情。

2.完全积累制

完全积累制是一种养老保障长期纵向财务平衡模式,是政府或企业考虑到个人福利支出需要,采取强制或自愿的方式,要求个人自我缴费积累,以满足自身养老等保障支出,其实质是个人一生的收入平滑。完全积累制的运行机制是,职工在参加工作开始就为其自身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缴费的数额通常为工资等收入的一定比例。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统一进入职工个人账户,进行长期的积累和增值。在职工退休后,达到领取条件,方可领取其中的积累。领取的方式可以是一次性领取或采取按月领取的形式或者两种形式的结合。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主要是完全积累制,通过强制储蓄的手段来实行对职工本人的自我保障制度,自存自用、多存多用,完全是自己领取自己储蓄的那部分基金,没有社会统筹和互济功能。这种资金筹集的方法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同时也强化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责任与相互协作关系;另一方面,强制储蓄型的基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控制高消费。

3.部分积累制

部分积累制是将完全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结合在一起的制度。该制度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现收现付制,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积累。因此,部分积累制的实质是一种兼容近期平衡和远期平衡的财务平衡制度,也是结合了横向和纵向再分配制度。这个制度的运行机制是,由社会统筹部分担当实现社会公平角色,企业缴费形成社会统筹部分,用于老年保障。这种福利支出是一种现收现付制,没有积累;个人账户部分实现基金的积累,用于抵御老龄化危机和体现效率机制。

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美国的保险基金模式一直是现收现付制。但美国人口日益老年化,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一方面加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转力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养老金的缴费率,现收现付制越来越显现出弊端,养老保险基金开始连年出现赤字。为此,美国在提高养老金的缴费率和缴费上限的同时,也逐渐改现收现付制为部分积累基金制,即保险计划的缴费水平应能保证积累起一笔基金,这笔基金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在一定时期(一般为1020年)内养老保险计划支出需要。

三、启示与借鉴

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了形式各异的社会养老制度,给我们许多启示。

第一,依法建立公平的养老保障制度可以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养老保障的待遇水平必须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为养老保障政策具有一定的刚性,过高的待遇水平会使基金收支失去平衡,降低养老保障待遇会使政府承诺的信誉下降。

第二,现收现付的国家年金是养老保障制度中的主要支柱,但单一国家年金制度缺乏对人口结构变化、经济波动的适应性,合理构建同时具有再分配、储蓄和保障功能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第三,公平与社会互助是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公平原则并不排除效率因素,否则会助长惰性和滋生道德风险;社会互助并不排除自我保障,否则会使人们过多地依赖政府。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严重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社会化、统一规范、可持续运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以部分积累制为主进行筹资

根据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近i亿,占总人口的7.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5%。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2007年后将放慢,我国进入了“未富先老”的阶段,养老筹资难度加大。

如表1所示,按照现收现付制,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养老费用的支取也相应增加。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入不敷出,短时间内难以填平。所以,我国的老龄化国情决定了不能完全采用积累制模式,而应采用部分积累制的筹资模式。

二是合理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中国已经选择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多制度养老保险模式。要完善这个模式还需要对政府在再分配领域和储蓄领域的不同角色进行合理定位: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由政府强制推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由雇主自愿选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由个人自愿选择。政府鼓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计划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鼓励社会互相保障、社会慈善组织、家庭养老保障继续发挥作用。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3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虽然,甘肃省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企业职工将要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转向依靠社会保障和在职期间的工资积蓄。所以,企业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他们老年生活水平和生活幸福程度。一、甘肃省退休工人社会保障现状(一)退休工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据统计,甘肃省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无论在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和替代率上低于国内其他省份。并且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比较公务员退休金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是最少的。企业退休人员只能拿到约为相同工龄的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三分之一左右。鉴于这种情况,他们的养老方式主要依赖于在职期间的工资积蓄和依靠子女养老。还有一部分企业退休人员由于家庭负担较重,在职期间的积蓄本来就少,所以他们养老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退休后的养老金。综上所述,甘肃省的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再加上近几年物价的飞速上涨,造成大量的退休工人的生活艰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二)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甘肃省仍然按照国家规定实行“退休双轨制”:企业职工实行统账结合、以个人缴费为基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替代率约为60%,其水平处于国家各省平均偏下的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以国家财政作保障的非缴费型退休保障制度,机关单位退休金以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为基数,事业单位依据其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替代率达80%~90%。所以在保障制度方面,退休工人的待遇无法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相比。这也就造成了退休工人的生活水平远远无法与退休公务员相比较。从全省来看,社会保障水平与甘肃省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不相适应,基本养老保险只能部分保障退休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还不能通过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来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三)甘肃省退休工人社会保障样式单一甘肃省的退休工人的保障主要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退休工人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随着甘肃省养老制度的改善不断的提高。但仍然相对单一,没有建立其相对多样化的保障局面。(四)退休工人对社会保障依赖性较高甘肃省的工人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他们原来家庭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家庭负担也较重。长期以来,他们在职期间没有积蓄多少自己退休以后的养老的储蓄,并且,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甚至在退休之后还要负担后代的生活成本,这些都能造成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下降,更说不上是老有所乐了。况且,近些年来,Cpi居高不下,这种无形中造成的货币贬值更加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五)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工人要离开工作岗位,很明显,这种趋势将会加重企业的养老负担。企业将会为自己工作过的退休工人支付更多的养老金的总额。这些增长的养老金花费将会限制企业的中长期发展。2007年,甘肃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6.03万人,比2000年增加68.19万人,年平均增长6.30%,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9%,但是甘肃省经济发展落后,在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基本上属于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程度造成社会和企业的养老抚养比上升,企业的养老负担加重。老龄人口增多,导致企业用于供养老年人的费用增多,削弱经济增长的潜力,将会导致未来经济增长率的降低。二、甘肃省退休工人保障现状的原因(一)甘肃省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是制约甘肃省退休工人保障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甘肃省深处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到自然环境和地域的影响,相比较与东部和中部的省份而言经济总量偏低和经济结构合理性程度都偏低。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呈正性相关。虽然甘肃省最近几年GDp增长速度稳定在10%左右,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落后造成了GDp的基数较小,再加上最近几年来的通货膨胀的影响,甘肃省的经济水平和中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然而甘肃省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速是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甘肃省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但是,这种社会保障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趋势是由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造成的。由于甘肃省的经济总量的差距将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用于投入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甘肃省近年经济增长势头是良好的,然而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这使得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民众的自我保障能力都不够强,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趋于适度,但还没有落入适度区间。(二)社会保障制度是约束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因素退休金“双轨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并延续至今,主要是指,企业人员和公务员的退休待遇实行两个政策:企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由国家统筹发给退休养老金,而公务员则按照在退休前按岗位工资高低发给退休金,全部由财政负责。我国的这种把公务员和工人还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区分对待的制度,造成了公务员退休之后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是最高的,其次是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最差的就是企业的退休员工了。企业员工退休之后还拿不到与他们工龄相同公务员的三分之一。国家的这种养老金发放制度严重的影响了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使他们的待遇远远低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这种情况是不符合社会公平性原则的,国家应该拉齐或者至少减少这种差距。(三)退休工人长期以来生活水平不高和家庭负担偏重#p#分页标题#e#由于历史的原因,甘肃省的工人大部分来源于偏远农村,他们家庭原有的生活水平本来就不高,经济压力大。甘肃省的退休工人大部分还要依靠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去供养年迈的父母和子女。他们在在职期间工资待遇也是偏低的,生活的积蓄基本上是很少的。况且,随着物价水平的飙升,现有的养老金已无法支撑日益扩大的生活资金的需求,家庭经济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他们现有的经济水平是无法抵抗一些家庭的突发事件的,比如家庭成员中有人罹患重病。(四)不同企业之间的效益的差异是造成退休工人养老金差异的一个因素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的社会保障策略,逐步开始在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主要的作用。但是,企业年金的建立还有赖于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情况。相比较没有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而言,建立了企业年金的企业退休人员会享受到企业年金运行所带来的实惠。在甘肃省,金川公司就已经建立起了惠及三万多员工的企业年金制度,会使金川公司的退休工人平均每人每年受益2200元左右。而对于大量的没有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退休职工,则他们的退休待遇和个人保障和以前相比并没有什么提高。这也无形中造成了不同企业职工的退休保障的差距。三、解决甘肃省企业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的有效途径(一)努力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着力建立长期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众所周知,甘肃省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大部分的省份。最近的几年,甘肃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的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1.1%。快速发展的经济也给甘肃省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保障提高提供了基础。甘肃省也在最近几年,参照国家的政策,着重考虑本身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屡次上调退休工人的退休待遇。但是,甘肃省非私营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在2010年要低于全国水平的7.54%。因此,工人的保障待遇也没有多大的提高。况且,最近几年甘肃省的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的增长率要高于其GDp的增长,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造成的。这种情况也说明了甘肃省的社会保障对于国家财政的依赖。这种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对国家财政的依赖情况将会严重影响本省的社会保障的灵活性。所以着力于发展本省的经济水平,才是提高甘肃省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性的办法。只有本省的经济总量和层次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才会有更好的保障。最近几年,国家倡导发展的企业年金制度是对退休工人保障改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企业年金的建立与否与办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发展本省的经济是提高退休工人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性措施。(二)政府积极主导,逐步建立较为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毋庸置疑,政府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在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于我国现有的养老金制度的双轨制,逐步建立一个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政府机关退休人员相同标准的养老金制度。甘肃省政府可以在他们职权的范围之内,在权衡本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制定出有利于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针对于企业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可以积极鼓励企业创造适合于本省企业的企业年金制度,给即将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给予指导,给已经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给予财政上适当的补贴或者降低企业税率。政府也应该积极倡导整个社会参与,提高在岗在职人员的社会保障的意识,鼓励他们加大对自己日后养老金个人储蓄的投入。建立一个,政府用心指导,社会积极参与的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局面。(三)企业积极配合,注重本企业的退休工人的生活状况,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当然,企业作为一个主体在提高本退休企业人员的待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一方面要积极执行国家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一部分企业应该承担的职工养老保险;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在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下,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有以下几个好处:首先,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其次,可以为企业退休人员提高更好的生活保障;再次,还可以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提供优势,增强企业和个体的自主性;最后可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发育。(四)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对退休工人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是一种缓解政府养老压力的重要手段,也可以为退休职工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可以任由个人的意愿自由买卖,所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企业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去购买适合他们自己的养老保险类型。个人商业养老保险金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具有抵御通货膨胀的功能,能够保证退休职工由于经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养老风险。商业养老保险更加能够满足寿命较长职工的养老要求。并且,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帮助退休职工抵御疾病等生活意外事件带来的冲击。鉴于各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如此特点,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让在职企业职工建立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投入的意识;政府相关部分也应该制定出针对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努力促进个人商业保险的良好发展;在保险公司方面,应该积极拓展和发展个人养老保险的种类,使其多样化,并要加强对保险条款的制定使其标准化。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4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现阶段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工作的进程,在中国人口老龄高峰到来之前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中国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和农民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的趋势等等,决定着农村传统的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方式已难以为继。现阶段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工作的进程,在中国人口老龄高峰到来之前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当前工作的重点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而且必须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原则和现行政策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一、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巫待建立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涉及到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同时也涉及到农民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中国传统的农村养老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最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不断缩小、土地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农村外出劳动力人口急剧增加等方面。另一方面,我国农村老龄人口众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形成强烈反差。

1.家庭养老功能削弱

由于中国历史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农村老年保障历史和传统是以“家庭”为主。“家庭养老”是我国赡养老人的优良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经济社会基础[’〕。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首先是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在我国已出现大量的“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农村的许多地方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不论是目前的家庭收人,还是用于赡养老人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要求。其次,是目前家庭逐渐趋向小型化、核心化,能够负担老人的能力都普遍的降低了。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就意味着家庭收人的减少。再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青年人价值观念的变化和老年人独立意识的增强,使老年人不愿依附子女来养活自己。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便出现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趋势。1991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为63%;200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调查资料表明,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为50%左右。

显然目前有关农村养老保障的政策中强调的“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和基础,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已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情。

2.土地收人风险加大

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既是农民的经济生产资料,也是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资料。根据土地政策规定,承包的土地在农民去世前一直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靠土地收人解决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但是,随着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土地的投人与产出比率不断下降,再加上人均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从而难以形成生产规模效应,使得不可地方的农民种地不仅不能维护其生活的来源,甚至出现了亏损。还有许多地区土地的转租和转包困难也很多,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想依靠土收人养老,其风险也很大。因此,单以土地保障方式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一定的难度。

3.中国城乡养老保障差异较大

城乡间经济差距扩大,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根本改变。城乡差距1978年为2.57:1,1983年降至1.82:1,此后逐年上升,2003年为3.32:1。针对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间财政状况的实际差距,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生活保障制度。截止2003年底,全国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人数仅为1257万人。同年全国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证金的人数2247万人,全国各级政府财政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56亿元。由此可见,城乡养老保障差异明显。

4.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随着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1世纪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按第五次人口资料测算,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32万人,占总人口的6.98%,2010年后迅速增长,2050年将增至2.7187亿人。而我国70%的老龄人口在农村,农村养老负担特别重。2002年,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我国已经跨人了老龄化社会。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人数多、增长快、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等特点。这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是农村明显高于城镇,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这种趋势将会更进一步地明朗。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障仅仅局限在城镇人口中开展,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滞后。

根据国际惯例,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前二三十年,就应建立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养老保险资金的积累储备。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在未来10至20年内进一步加快。因此,我们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使所有人群在老年均有一个生活最低保障。

除此之外,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正面临贬值的危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能覆盖所有需要保障的人群。

二、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现阶段,农村的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政府为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弥补传统养老方式的不足。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这项工作的进一步探索打下了基础。当前的重点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走“政府定政策、市场化运营”的路子,从而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1.“政府定政策”是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构建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制的过程中,国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职责。“政府定政策”,就是强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要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纳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统筹考虑,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审查经办机构资格,监督经办机构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各项政策;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各项政策;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2.实行“市场化运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市场化运营,就是由符合规定的市场法人,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专门组建政策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公司,经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政策,保险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积极开拓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引导农民投保。可以断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市场化运作,将会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两个积极性,比单靠政府大包大揽,责任会更为明确,其效益也会更好,一定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走出一条新路来。

从过去一段时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可知,走“政府定政策、市场化运营”的路子,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实际。现阶段我们应继续鼓励和加快这项工作的进程。除了制度创新还须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原则和现行政策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应该改变原来农村养老保险“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原则,国家必须考虑给予一定的投人(可以分步实施到位),实行与城镇养老保险一样的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以逐步消除或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资源相对共享,体现社会公平,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转贴于3.国家投资、集体出资购买养老保险

政府对农村养老资金的投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政府资金的引导机制,即为了鼓励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应由政府对参保人员根据年龄的不同给予适当的补贴;二是建立养老保障待遇调整的储备基金,以保证被保险人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发展。

城市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企业是主要的投保人,但随着中国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农村集体也要为农民提供一部分保险金补助。发展农村经济,兴办乡镇企业,农村集体有了多余的可供支配的收人,就可以集体的名义为六十岁到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购买养老保险。政府不仅要给予保险金政策方面的优惠,还需要给予农民一定数额的直接经济补贴。而为了保障所有的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必须建立有效的财政支持系统。

4.农民个人缴纳一定的养老费用

现在农村已基本具备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和心理等方面条件。从经济条件看,实行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中心问题经费问题,尤其是农民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的基金主要来自于农民的缴纳,现阶段我国农民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向小康水平迈进。经过组织和引导,农民有能力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于社会保险项目的开展。从社会心理条件看,农民具有迫切的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通过引导,易于形成正确的保障观念和保障意识。

坚持“强制投保为主、自愿投保为辅”的原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凡达到全国农村平均收人水平以上的农民必须投保;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收人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贫困线以上者鼓励投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可以按人群和地区分类、分步进行。首先在农村的不同人群中分类推进,如乡镇企业职工和民办教师,强制其必须参加保险;其次在较为富裕的地区,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强制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

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工作中不能遗忘了农村外出流动人员,要为“农民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80年代起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趋势,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往往会被我们遗忘。如果把农民工纳人社会保障新计划,实行全国统筹,建立遍布城乡的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这样无论农民工在哪里就业,即使回到了农村,国家对其养老和医疗保障的承诺都能够兑现。这样,国家既可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缴费基数、缓解养老金近期支付压力,又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为全社会的老年保障目标创造条件。

除此之外,要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发展还必须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以集体保障为主、其他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种保障体系主要是依靠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系统依据相关政策实施,缺乏法律的规定性,而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一系列问题。要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制定一系列适应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另外,要对五保供养明确保障对象、稳定保障资金来源、规范保障标准,坚决杜绝保障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等。

三、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战略意义

逐步建立健全与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这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具有重大的社会战略意义,对于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人口安全战略意义,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利益,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

1.社会战略意义

首先,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不公平状况的改变,可以有效缓解城乡二元制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状况,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次,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几千年继承下来的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改变家庭养老、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实现广大农民的解放,进而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再次,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有利于优化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各项改革措施向纵身发展和落实。

2.人口安全战略意义

首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事关农村人口安全,是提高农村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基石。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又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题中之义,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前,我国不少农村老年人口有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致使身体素质下降,对人均预期寿命产生深刻影响,也是农村老年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从而反过来影响人口安全战略、扶贫攻坚计划和农村社会保障战略的实施;其次,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于统筹解决我国人口与发展中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事关人口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健全了,对弱化传统生育观念、解决养儿防老、重男轻女问题也是有效的措施。同时,通过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功能的发挥,能够使农民家庭有更多的支出投向青少年的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而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进而提高我国在未来世界竞争中的主动性具有战略意义;再次,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有利于促进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而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能够解除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从而对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战略意义。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5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

截至200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5亿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以上,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中国已经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个人口学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的问题,对社会和政府而言都是一个挑战。老年人的照料和慰籍等保障问题,则是来自于老龄化的首要挑战,是社会和政府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美国学者哈罗德·l·维廉斯基在对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后,曾概括道:“社会保障始终作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动的天然伴侣而发展起来,并且,从来都是由于政治家的洞察力、公众压力和福利机构的交互作用而迫使它尽快出台”。社会保障制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也表明,人口变动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保障的发展进程,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客观条件之一。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提出的挑战

1.1人口老龄化迫切地要求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我国人口老龄化有着发展迅速和规模巨大的特点,家庭对老年人实施的照料程度很明显是有限的,需要依靠社会和政府机制来对此进行干预。从保障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正式养老制度相对残缺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社会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往往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在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前,就已经建立了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时候,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不是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而是改革或对旧的制度进行修正,例如替代率、退休年龄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问题等等。而我国原有的正式养老保障制度是相对残缺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覆盖面低,养老金收入来源单一,而且风险分散单位太小等。所以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着与发达国家根本不同的一个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1.2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养老的社会、经济压力

第一,大幅度提高了老年人口的赡养率。现行社会保障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在长期稳定的人口结构下,生产性劳动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将由下一代生产劳动者承担。显然,未来老年人口抚养率较大幅度的上升,必然导致在老龄化的高峰期其生产性劳动人口不能也不可能负担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从而威胁社会保障机制的运行。

第二,大幅度地增加了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面临较大幅度的增加。一般趋势表明,经合组织国家养老保障费用的比重,将从1984年的10.3%上升到2040年的20.2%,即翻一番,仅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就将耗费国民收入的20%以上,若加上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显然会有更多的国民收入将为老龄化所带来的强劲需求而吸收。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银色浪潮”的冲击,这笔费用还将继续不断增大。我们相信,21世纪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但是面对具有世界20%的人口,25%的老年人口的大国来说,国家经济是否能够承担大约5—6亿抚养人口足够的生活和必需的服务费用,是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做出承诺的。

无论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口抚养率产生影响,还是迅速增加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归根到底即是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何种方式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老年经济保障的压力,应该说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急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未来的时间内,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有助而不是有碍于经济增长的社会保障模式,真正建立起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保障基金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才是我们面对风涌而至的“白发色浪潮”所能作的唯一选择。

2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目标

人口的养老保障体系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是社会安全的需要,但深人分析,它要满足的目标是多重性的。因此,这一制度的构建也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2.1满足老年人口的社会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一个具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中,人们可以获得较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但社会安全感的形成与经济水平并不绝对地成正比例相关关系。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家庭、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口的经济安全,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对老年人口的精神安全的设计,在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之下,强调家庭对老年人口的支持作用,强调老年人口自身的作为和社会养老价值观下对老年人口的尊重,满足老年人口为社会所需要,没有被社会所抛弃的精神享受。

2.2满足社会公平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它关注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以求得整个社会的安全。因此,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覆盖了全体社会公民的网络,强调不同所有制下、不同职业以及城乡人口之间的统一性,有利于促进人口的流动和城乡劳动力之间的转移,强调对整个社会的公平。

2.3强调对个人的激励作用

社会保障的设计不仅应满足公民的安全感,还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使其能够促使个人努力工作,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养老保障体系从本质上来讲,应该尽量排除了对政府过多的经济依靠,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储蓄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一个宽松的养老环境,体现多积累则多得的原则,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公平,既保证公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又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工作动力。

2.4减少管理成本

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由两条线组成,不仅在资金使用上容易混淆而且还是造成管理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充分利用非正式的制度从管理成本上来讲也是更经济的。同时,将原来的两条线变成一条线,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管理的成本。

最后,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长期的任务,而且它的实施还需要有资本市场、宏观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

3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构想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制的构建必须要立足于中国国情这片特殊的土壤,应该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以社会和社区服务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统一的保障制度。

3.1以家庭保障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历史选择

毫无疑问,家庭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的基石,自古以来,家庭一直是社会成员最坚实的避风港,无论是在社会、经济还是情感方面,家庭都是个人的支柱,而非政府或团体。家庭养老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比正式的制度更经济,还在于它所能够给家庭成员提供的一种亲密而稳定的情感归属,而这种情感上的慰藉才正是更多老年人所需要的东西。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我国城乡生活中最大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中国传统的这种亲子与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还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强调家庭的养老功能,把家庭作为养老的基础,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统一的正式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讲,不是要取代家庭的保障功能,而应是在加强家庭养老文化的基础上,对家庭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

3.2在正式保障制度中

突出社会救助的作用,同时建立以个人储蓄积累为主的个人帐户制度,辅助以商业保险,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统一的保障体系。包括世界银行专家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建议,我国的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供款基准制和受益基准制相结合的混合制,即,在实施个人账户制度的同时设立固定津贴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的出发点一是要保证退休者的收人,或者说是要建立最低养老金保证;二是要通过统筹,即转移支付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原则。

①建立大规模的、覆盖全国城乡的以个人帐户为中心的基本保障制度。保障范围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

②建立以商业保险为中心的附加保障。该层次主要是为那些不满足于基本保障的经济收人较高的公民提供保障,属自愿性质。

③对生活水平在最低保障水平之下的老年人实施社会救助,发放社会福利救济金。但这部分的支付只针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而不是对所有的老人都提供帮助。救济金从政府开征的社会保障税中支付,对领取救济金的申请人应从其家庭经济状况及自身的能力等方面实施严格的资格审查最后予以确定。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6

作者:方媛单位: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影响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的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①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社会的年龄结构状况,即在一国总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0%,或60岁及以上的人口的比重超过10%;二是指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化的趋势,即一国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呈上升的趋势。20世纪50~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将在2015~2035年陆续进入老年,2015~2035年是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年净增长48万人左右,203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00万人左右,2050年达到2100万人。目前广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像珠海等一些地区甚至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从人口老龄化社会跨入老年社会,仅仅只需25年时间,是一个及其短暂的进程②。伴随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快,退休人员的不断快速增长,就会产生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问题。因此,充分利用经济高速增长和居民储蓄增加的契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险,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并加快资金积累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②制度抚养比。老年人口制度抚养比是指某一地区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它反映了平均每个参保在职职工供养的退休老年人人数③。显然,一个地区的老年人口抚养比越大,这个地区的养老负担就越沉重,为了减缓这个养老压力,基本养老保险更应该发挥其互助共济的功能,但能在多大程度上分担养老重担,主要取决于制度抚养比。影响各地区制度抚养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参保覆盖面。参保覆盖面越低,对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影响就越大,所以扩大覆盖面既是养老保险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又是确保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通过这条途径,我们才能将应参保的年轻劳动力包括在内,从而降低抚养比,增强基金收缴和支付能力,真正通过“大数法则”来发挥养老保障的功效,也从而使我们能够应对老龄化趋势带来的强大冲击,使养老保险基金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其统筹互济功能。2.经济因素①与GDp的关系。一个地区的养老保障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主要的经济影响因素是其GDp水平,且大多数的研究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得越快越好,才能在一定基础上拿出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基本养老保险事业。与此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也越高,相应地人民生活水准越高,这当中也自然包括了养老保障的需求也会更高④。从图2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有的地区保险资金累计结余上千亿元,有的地区却收不抵支。整体上看经济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额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财政有保障,广东省则是一典型;而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基金支出额则较低,比如甘肃,这些地区财力有限,有的甚至还需要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支持。由此可看出基本养老保险的的财政支出额与经济发展水平有莫大的关联。但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不完全等于社会养老保险水平高,这主要因为,经济增长水平和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中介变量,这些中介变量发挥作用最终的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包括:受保障人口的多少,社会成员自我保障能力的强弱,社会养老保障项目以及政府财政保障能力的大小等。②财政支出对基本养老保障的投入比例。尽管广东省近几年基本养老保险支出连年大幅增加,但是政府用于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比例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且资金支出带有稍许的随意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其GDp之比这个相对指标,反映了该地区的老年人能按多大比例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从整体上看,其与绝对支出并非一致,上海的相对比较高,与其绝对支出排名一致;而北京虽绝对支出不算高,但其相对比却紧随其后;而广东则落在了几个省份的最低点上,仅有1%左右;西部地区的甘肃省绝对支出虽然很低,但其相对支出却居高,达到了3%,超过了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的2%。从整体来看,养老金支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有些地区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说明该地区老年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比值较小。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指标。因为在国家财力持续增长的同时,经济建设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调节,政府财政将逐步向公共财政型转变,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也会随着财政规模的扩大而持续增长,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必然使社会保障支处占GDp比重持续上升。而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又是社会保障支出中的重头戏,因此要更加重视公共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支持作用。3.政策因素一个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完善与否,除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外,省级政府的政策偏好对其影响也不可小视。国务院的重要文件就明确指出,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在符合中央规定的大政方针的前提下,要根据本地实际条件,制定并实施适用于当地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⑤。2008年,广东省改革完善省级养老保险调剂办法,将各市上缴的省级调剂金比例从单位缴费的3%提高到9%;出台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接续暂行办法,采取待遇分段计算、发放责任共担方式,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省内无障碍转移;制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方案,制定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方案;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全部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在全国率先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建立了既严格又灵活的前置审核和担保机制。佛山市顺德区、湛江市东海岛区、清远市、连山市等有条件地区制定了城乡居民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些措施在促进养老保险的城乡一体化、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一定程度上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收支平衡上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改善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的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使养老保险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广东省用于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仅占其GDp的1%,作为经济发展的强省,这一相对指标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是因为与养老保险支出相比,其他投资带来的收益的回报要大的多。国家财政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资金来源要道,公共财政最重要的职责是通过相应制度安排来切实保障民生与不断改善民生,因此,根据省财力增长趋势及政府职能的转换,从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应尽快对省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快速、合理地提高财政性基本养老保障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并逐步确保基本养老保障在财政支出增量的分配中占据优势地位,做到财政政策向民生倾斜,使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上。首先,客观看待经济建设支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广东省为促进GDp的增长,政府财政对于基本建设和城市维护建设等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支出相对较多,这种财政支出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在财力一定的情况下,各支出项目之间实质上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对经济建设方面的强力支持,必然减少对社会职能投入,这也会造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其次,加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倾斜力度,逐步提高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提高支出比例的过程中,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障支出比例的增幅最好与财政支出增量支出增长比例保持一致,从而确保经济发展水平由群众共享。2.继续发展经济,提供保障基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提高也必然要依赖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势头猛劲,广东的第一经济强省地位日益受到挑战。2002年,广东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被江苏超越,后者经济增速开始超过广东;2008年,广东省的人均GDp37589元,而浙江省的人均GDp达到了42214元;广东农村居民总收入7790.9元,低于浙江的12260元和江苏的9092.8元,增长速度也低于长三角地区的江浙⑥。就目前来看,广东省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离快速增长阶段还有一定距离,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为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待遇水平提供保证。3.调整政策,扩大参保覆盖面,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广东虽然作为经济发展强省,但其地区区域发展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不平衡性。珠三角GDp占全省的一大半,人均GDp也远远超出了全省平均水平,而东翼、西翼、粤北山区GDp在全省所占份额少之又少(珠三角指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肇庆、江门市经济发达区域,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揭阳,西翼为湛江、阳江、茂名,山区指梅州、河源、韶关、云浮、清远)。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后三个区域人口高于珠三角地区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毫无疑问财政用于后三个区域的基本养老保障保障支出相应过少。绝大部分农民和落后地区的“边缘人”还没有被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土地附加值的减少,导致农村的民生问题越来越严峻,也使得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政府必须在基本养老保障支出上向农村倾斜,尽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是多样的多层次的,但离开了政府财政的支出,仅靠社会、集体和个人无法解决农村基本养老保障问题的。为此,广东省在大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还应切实做好农村社会保障,推动经济落后地区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当前广东省省级社会保障统筹体系已基本建成,政府更要制定相关政策完善这一制度,还应加大对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补贴。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这不仅能扩大了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使更多人能够实现养老保险的权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有利于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稳定。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7

[论文关键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是指6o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7%。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o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4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97%以上。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保障体系残缺,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养老保障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并呈现出诸多缺陷。目前养老方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转型,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发展必然的趋势,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理性选择。

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安徽省长丰县阮巷、罗塘、水湖、双墩四个乡镇;蒋庄、兰桥、黄岗、邵集等十几个村;四所敬老院、一家老年公寓年龄在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走访部门有:长丰县民政局、统计局、卫生局等。

1.2调查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日常物质消费、受照料、健康等状况以及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问题,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16份。

2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分析及成因分析

2.1农村养老现状分析

40.09%的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日常生活所需,31.8l%的老人依靠子女供养,5.84%的老年人依靠政府补救度日,在所调查老年人中仅有1.46%享有退休金。

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物质消费状况主要包括饮食、衣着、住房、医疗、精神娱乐等指标。从饮食状况分析,54.3%的老年人对日常饮食状况较满意,24.0%的老年人对日常饮食状况不满意;从居住状况分析,被调查老年人基本上都有相对固定的居住场所,35.6%的老人与一个子女同住、59.8%不与子女同住,少数老人在子女家中轮流居住;从医疗角度分析,在老年人消费支出中,医疗费用的支出比较大,其中20.1%的老人的收入主要用于医疗费用支出。

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需要适度的护理和照料。据长丰县民政局资料显示,在所调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子女外出打工的老人占到所调查老人总数的56.3%,加上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村老年人的受照料状况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有子女照料的老人仅占78.07%,其中独居老人占23.53%;无人照料的老人在所调查老人中高达21.93%,相当一部分孤寡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宁愿独居,也不愿进入乡镇社会福利机构养老。

2.2我国农村养老状况成因分析

我国老年养老保障模式从形式上分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模式。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经济条件也不尽人意,时常感到孤独寂寞,再加上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因而老年人迫切需要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城乡迁移、核心家庭的出现及产业结构调整,将引发家庭照料提供者的减少,家庭对老年人保障的能力与愿望的减弱,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日益暴露出严重弊端,与我国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住要原因如下。

2.2.1农村劳动力弱化,家庭养老受到冲击。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中,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步伐加快,城乡经济发展的长期不平衡,农村人口特别是大量青壮年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迁移加速,一方面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弱化,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不高;另一方面电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老年人与其子女、晚辈共同生活的家庭逐年减少。最终导致农村养老保障严重匮乏,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给家庭养老方式带来巨大冲击。

2.2.2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基金筹集模式存在缺陷。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是介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一种保险品种,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标准进行筹集,但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效益不好,政府没有对农民提供相应的补助,造成农民自己筹集资金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没有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就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状况看,仍然存在着征收成本过高、制度覆盖面过窄、基金筹集困难等弊端。

2.2.3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衰竭,供给能力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又分为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农地征用,必然造成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减少不可避免的情况,削弱了基于土地基础上的家庭养老的功能;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主要形式有五保户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我国各地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直接影响集体养老的普及和规模化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集体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且有下滑趋势,又导致了集体养老功能的弱化。

2.2.4家庭养老存在局限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滞后。家庭养老的局限性严重的干扰了农村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安宁和稳定,给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带来了负面效应,我国目前社会养老呈现滞后状态,因此必须积极探索选择新型社会养老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观念的变化,农村家庭规模逐渐变小,农村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家庭赡养的功能在逐渐退化,家庭养老已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我国的农村养老必然会经历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选择。

3加快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转型的建议

3.1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落后是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最根本原因。不论老年人的心理、养老还是医疗问题,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村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以市场机制加上政策倾斜解决人地结构矛盾;另一方面要适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再次要加大对农村公益养老事业的投入,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3.2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设立“夕阳绿色通道”

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是对老年人医疗保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此过程中,各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满足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需要。针对老年人去指定医疗点看病不方便.报销门槛较高这一问题,政府应建立特殊的医疗报销制度,扩大报销范围,放宽报销条件,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等,切实从老年人角度出发,建立“夕阳绿色通道”。

3.3制定相关奖惩制度,健全农村老年人心理保障体系

除了道德层面的宣传外,各级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对没有尽到赡养义务的子女给予处罚,对孝敬老人的子女给予表彰,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氛围。此外,政府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老人维权机构,使老年人维权途径更为方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利。开展多渠道的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提倡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宣传积极乐观的生活度态度,并建设老年人心理咨询机构,加大对乡村卫技人员心理治疗技能的培训,做到及早发现和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3.4推进保障模式的创新,提高保障能力和效果

在政府主导下逐步建立参与式发展的机制,加快调整个人帐户整体规模,使之更加方便农民,减少农民享受的成本,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灵活多样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好处,让制度受到农民的欢迎。首先,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其次,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解决养老保险隐形债务。同时尽快建立基金分级管理体制,加强基金监管力度。稳定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建立个人自筹养老基金,实现社会保障金筹措方式的转变。

3.5实行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养老体系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公民敬老的教育应从小抓起。营造敬老养老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教育。各地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老年人娱乐场所,增加娱乐设施,组织娱乐活动,丰富娱乐生活,开展老年福利事业,促进老人身心协调发展。将家庭养老的责任与义务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养老机制,应该是国家、集体、家庭和个人相结合,形成以经济为基础,以保险基金为前提,以家庭保障为中心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体系。

3.6实现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转型

家庭养老对农民而言是普遍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民保障需求的不断上升,给农村家庭带来愈加沉重的养老负担。

传统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我国人口急剧老龄化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实力有限,要把农村养老完全抛向社会是不现实的。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协调统一,在继续支持和鼓励家庭养老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创造条件实现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型。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8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在给农村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应对新形势下农民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政府和社会对养老资源的供给有限,短时间内建立覆盖全面和种类齐全的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现实,农村养老保障需要方式和制度上的创新,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应该因地制宜,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农村的社会结构及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提高。“养儿防老”这一中国农村几千年来的传统养老保障措施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现状。与此同时,我国农民长期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由个人和家庭负担,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又无力承担。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遇到巨大的困难,然而这又是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我国人口老龄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老龄化系数6.84%),然后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将在2020—2030年间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①。然后,速度逐渐放缓,但老龄化仍将继续发展(张运刚,2005)。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显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征:(1)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2000年来,我国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已达到1.3亿,占世界人口的21.23%;到2030年时,老年人口将达到3.42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5.39%;2000一2050年间中国人口将增加19.9%0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由7%上升到14%中国大约仅需要25年。(2)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相比城镇,乡村人口不仅老龄化程度最高,而且加深的速度也最快。主要原因是随着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到了城镇②。(3)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当发达国家跨人老年型国家行列时,人均gdp一般在一万美元以上,而我国2000年成为老龄社会时的人均gdp大约仅为850美元,这种不同步性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发达国家所不曾经历过的。

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迎来老龄化的,而且老龄化进程还在加速。我国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力较弱,人口老龄化与所需的社会经济体条件严重错位。尤其是在经济相对更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生产力落后导致养老资源供给不足,难以承受众多老年人口的大量消费需求,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低下与老龄人口众多形成尖锐矛盾,引发老年保障的许多问题,使原本有限的养老资源更加短缺。

(二)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

根据家庭的社会化原理,可以把家庭划分为直系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形式等四类。我国传统上是以直系家庭和联合家庭为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大家庭为主。大家庭的特点是几代人住在一起,人口多,劳力强,因而具有较强的养老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庭的解体趋势也日益加快,家庭规模不断缩小(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家庭平均人口仅为3.32人),核心家庭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主要形式,核心家庭的养老能力较弱。随着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国策的落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农村人口将会形成“一二四”结构,即一对夫妻抚养一个孩子,赡养四个老人,甚至还有祖辈,这对一个小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而一旦这对夫妻遇到什么灾祸,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另外,孩子的培养教育费用在高校收费高昂的今天可能就是这对农村夫妇一年或几年的收人。仅有的一点收人要在自己、孩子和老人之间作分配,无疑不得不作出痛苦选择,养老保障来源毫无保障。

再者,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迁。将老人滞留在农村,经年不归,“空巢”家庭日益增加;同时,这些流动劳动者的职业、工作地点频繁变动,对老年人的各种生活、精神照顾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情况给农村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带来新的困难。

(三)农民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自主自立和开拓创新的观念,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观念,开始取代传统的封闭保守的观念。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文化的主导地位正受到威胁和挑战,外出打工农民受城市青年人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传统生育和养老观念有极大的转变,维系家庭关系的“孝”道有所淡化,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的现象时有表现,传统的养老文化正在逐渐解体。另外,农村家庭的“代沟”现象也日益扩大。两代人在文化教育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种种差异形成“代沟”,随着我国农村社会演变的加剧,是农村家庭中的“代沟”呈现为逐渐扩大的趋势。导致我国农村在养老问题上所发生的纠纷日益增多。

(四)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现行养老退休金制度的社会化程度低,覆盖范围窄,保障功能差。主要局限于城镇事业单位的职工,占我国社会劳动者总数的75%的农民绝大部分得不到这种制度性收人的保障。在我国农村老龄人口中,最为普遍的仍是传统的靠子女亲属供养的家庭养老,占有91.1%和自身的劳动收人养老,占42.8%。由此可见,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重心仍然在城市,广大农民仍然是被排除在养老保障体制之外。在农村经济普遍不发达、政府财力有限的背景下会养老保险难以扩展,保障水平难以提高。在广大的农村,农民没有退休概念,只要还有劳动能力,那也就不需要子女供养,老人能够保障自己的生活。正是这种特殊情况,使得农民不太注意自己的养老保障问题,自我保障意识差。

(五)农村依然贫困,存在大量贫困人口

我国目前还有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另有相当数量的家庭因收人低,负担重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由于农村的合作医疗在许多地方已名存实亡,农民完全自费医疗,使得不少贫困的农民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层出不穷,农民完全无力承担养老保障。收人水平低下是农村养老保障难以完善的关键。由于耕地面积少无法实行规模经营,农民的文化素质低而无一技之长,加之就业岗位又少,再加上一些客观上限制农民转移的制度障碍,农民收人难以提高。养老保障不是建立在低收人的基础之上的,农民不是不想储蓄养老,也不是想“弃老”,有时实在是为生计所迫。

(六)土地保障功能日趋弱化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由于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农民的可用于养老保障的与土地有关的收入只能来自于土地的生产收入,而不能将土地变卖以供所需。其次,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不到1.5亩,而且还在不断减少。而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缺少规模效应。所以,农民来自土地的收人比例也有所下降。土地的保障功能的削弱越来越明显。另外,农村的大量耕地被政府征用,农民没有了土地,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随着农村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迁,传统的保障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对传统的保障制度进行创新。

二、改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一般来讲,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于农民都是在一国的工业化、市场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阶段。这时,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农民收人大大提高、农民人口在一国人口中只占很小比例。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步人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构建了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无法回避,我们要不断的缩小差距。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刻不容缓,但必须慎重,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社会文化心理特征的体系。我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且农村多数地区人处于相对封闭的小农经济阶段,孝文化虽有所淡化但还是根深蒂固。如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自然进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逐步建立。我们不能等条件完全成熟才着手建立,而应根据现有条件建立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现实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应该因地制宜,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一)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保障收人难以维持最低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是对农村全体成员的最低生活保障。不仅经济发达地区需要,经济落后地区也同样需要。而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直接、及时、最大程度的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困难,而且比较容易建立。这一改革措施特别适合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实际。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有绝大多数,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广大农民收人偏低,建立以缴费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困难,但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对于贫困而又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养老保障线。

(二)继续倡导家庭养老

父母养儿育女,儿女赡养老人仍然是大多数农民当前的期盼,家庭仍然是现代社会个人认为最安全的场所。尽管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但我国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仍然是我国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主要承担者,家庭养老的基石地位至少在短期内还不能改变。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还很不发达,农民并不富裕,家庭养老作为成本较低,比较方便的一种养老模式应加以继续倡导,使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应充分运用我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浓厚的、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弘扬我国的孝文化,再辅之以必要的立法,强调家庭承担第一位养老保障责任,以使家庭保障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三)变革和发展农村敬老院

我国农村现在的敬老院对解决部分农村老人的养老具有积极作用,但它有两点不足之处:其一,养老对象单一,基本上只面向‘五保,’老人;其二,数量不足,规模小,远不能满足众多农村老人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改革和发展。首先,扩大敬老院的养老对象范围,对全部老人开放,以家庭和养老院互相结合与支持进行养老。例如,在农村农忙时节和其他情况需要时,子女可以把老人送到敬老院照料并支付一定的费用(类似于托儿所)。其次,针对养老院数量不足,规模小的状况,需要积极发展,不但争取在全国农村乡镇普遍建立敬老院,在有条件的村也要建立村一级的敬老院。

(四)增强土地的保障功能

人们的保障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政府提供的保障,其二是自有资产。目前,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加速这一转变,必须使大批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土地合理流动起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然而,现阶段,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是其最大的生存保障。在没有其它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宁可将土地撂荒也不转让。当前应完善土地的流转制度,使农民既可以自己耕种获得收人,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出租或出让土地使用权,来获得养老保障。另外,征地补偿要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保护征地农民的权益;实行公正补偿,严禁在征地过程中牺牲农民的利益;规范管理补偿资金;形成良性的“以土地换保障”的机制。

(五)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与社会保障体系较健全的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覆盖面过窄是最明显的差距。考虑到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的实际,暂缓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整个农村是可以理解的。国家应尽快着手研究和试验农村的基本养老模式制度。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要想先将城市完全安顿好再考虑农村问题是不现实甚至是危险的。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应尽早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摆上正式的议事日程上,政策可以适当向农村倾斜。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可以选择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作为试点,探索建立农促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路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取得成功之后,再全面推广普及,最终完全实现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当前应坚持低水平、广覆盖、量力而行、分类指导、逐步发展的原则。

(六)鼓励农民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

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应鼓励农民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首先,商业性养老保险本身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而商业性养老保险适应性强,它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再次,商业保险公司由于监督体系比较健全,自己运用比较有效,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是有保证的。再次,商业养老保险本着自愿原则,集体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灵活的给予资助,以鼓励农民参加。最后,在农村开展商业保险,其条款设计必须考虑到农民的实际情况,由于年龄不是农村老年人退出生产劳动的界限。他们随着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从丧失劳动能力到离开人世的这段时间很短。这样,缴纳的养老保险在条款设计上,可将领取年龄适当提高,这样有利于农民积极参加养老保险。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9

论文摘要:建认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浙江的农村社会保障面临挑战,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不少的问题二因此,应当建立城乡一休化的二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推进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改革发展、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浙江省不仅进入厂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二位,由于浙江的社会经济较发达、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上升迅速,浙江乡村衡量老年型人口的四项指标均高于城市地区‘可见,浙江乡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地区严重,面临的挑战比城市地区更大(见下表)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浙江作为全国第一个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的省份,更应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先行一步。

一、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在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上有了拓展:一是集中在敬老院供养,由所在村提供粮食资金,由乡镇企业收人、乡村提留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二是老年人分散供养,由村级基层组织给予照顾。但这一保障项日所涵盖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小。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救济,主要是建立在.“三提五统”基础上的“五保”制度。www.133229.Com此外,浙江从2001年起,将农村居民也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中。当然,能享受到这一制度的人,目前所占比重较小。

目前,浙江的农村老人养老模式大致有三类:

一是家庭养老模式——养老经济上的支持力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成员;二是自我养老模式——主要的经济支持力来自自我的储蓄或者其它的劳动所得和投资所得;三是社会养老模式——主要的经济支持力来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养老金支持或者是社会人道主义的帮助。在上述三类养老模式中,又以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为主。

在社会养老模式中,其主要经济支持力来自以下几种类型:

(一)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是浙江农村的一个新型养老模式,1995年在全省展开。由于目前农村养老保险正处于过渡期(由民政部转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有此交接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没有大的发展。

(二)农村社区农民退休金制度这是富裕农村社区为保障本社区老年农民养老的一种形式,其资金主要来自村办企业的利润、出让土地款或其他集体经济资产。村养老基金实行退休金制度,其标准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而定,不同程度地解决了本社区农民的养老需求。

(三)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与计划生育公益金等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的保险对象是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与纯女户父母养老保险。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浙江提出了在全省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重点对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进行社会救助.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近年有所发展,但目前浙江农村仍以家庭养老和以个人自养为主,作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城乡养老社会保障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其存在的问题十分尖锐和复杂。

(一)认识偏差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深受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浙江省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最大误区:由农村解决自身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二)立法滞后农保工作至今尚没有一部完整规范的、由人大通过的法律,导致实际工作中体制关系难以理顺,法律责任不明确,政策尺度难把握(如开展农保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等矛盾,直接影响农保制度的确立。

(三)基本方案尚需完善首先,方案需进一步精算。现行方案缺乏令人信服的坚实依据,尤其是在一些具体测算指标上尚无完整的体系。其次,如何体现风险共济的保险原则。目前浙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完全个人账户制”,这种方案权益关系明确、符合农民的心理。但它背离了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政府、单位和个人的基本特征。同时,完全的个人账户制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无法统筹、难以体现风险共济。这又背离了社会保障的根本性质。

(四)社会化水平低,投保人数占应保人数的比例小国家规定农村养老保险对象为20-60岁的农村居民,但是目前浙江农村20-60岁的投保人数占应投保人数的比重不足50%。

(五)人均参保值低,根本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的需求到1999年底,全国有8000多万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累计收人保险金仅为184亿元、1998年向59.8万参保人发放养老金“人均42元”(中国社科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2000),略高于各地支付给“五保”老人的平均费用。这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只能起补充作用,而不能起保障作用。

(六)养老金缺乏适当的保值增值措施,投资渠道单一目前浙江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存人银行,二是购买政府债券。这两条途径的收益率都非常低。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实现当初农民投保时国家承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12.9%的利率,则养老金不仅不能保值和增值,反而会贬值。

(七)公平性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般是补干部不补群众,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

(八)管理不规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分散,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机构设置不健全,使得管理水平低下。加之将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管理、使用集于一身,有悖于国际上将征、管、用分离的通行做法,致使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难以得到保障。

三、发展趋势——对策思考

对于农村养老问题,如果仍然局限于从农村寻找解决的途径,必然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我们应当看到,正是农村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工对城市经济的无私贡献,推动了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21世纪,农民的养老问题陷人了困境。如果不能及时建立以社会公平为前提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势必会极大地挫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要最终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只有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广大农民才能真正公平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一个重要原则:损益补偿。也就是说,在此政策中受损的群体在彼政策中应得到相应补偿,以利于维护各种利益的均衡。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损益补偿”的具体表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大势所趋。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理应为全国树立榜样。浙江以强大的经济后盾来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支持条件

1理论支撑

(1)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符合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社会保障有两个基本理念:生存权和社会公平。首先,生存权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其次,社会的发展追求两个目标:即“公平和效率”。市场经济自动倾斜于效率,社会保障则是通过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向公平倾斜的制度。当然,这两者之间需要实现最佳组合。

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上看,社会保障的第一责任人是政府,其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基本生活的尊严。只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区条件,采取不同的方式,以体现保障水平的区域性差异等。但是,差异性必然以普遍享有社会保障为基础,必须以“社会公平”为前提。

基于社会保障的上述理念,构造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必须以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发展目标。农村老年人同样是法定公民,政府和社会有责任来保障其晚年的生存状态;而他们无固定的养老收人、其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要甚于城镇老年人,从而更需要社会保障。

(2)浙江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迫切性和必然性。第一,浙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的过程,实质上是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不仅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消除城乡壁垒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第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应对农村老龄化的需要。浙江农村正面临自然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双重压力。大多数老年农民既无积蓄(或少得可怜)、又无保障(没有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小且保险水平低,其生活基本上依赖子女的供养。这种供养缺乏“制度”刚性,弹性余地很大)。农村老年人口的“老有所养”成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政府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摆脱浙江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困境的惟一途径。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属地管理。农民只有取得当地集团的成员权,才能在需要社会保障时得到一定的保障。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使农村过剩劳动力真正从经营土地上转移出来。也就是说,要使农民自觉地从土地保障中解脱出来。这就必然要求有新的社会保障作为替代机制。

(3)笔者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第一步,在农村首先建立与城镇相类似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保险(养老和医疗保险)法定化、补充保险(商业保险)市场化和救助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线,救灾救饥等)社会化的机制灵活的农村“社保”体系;第二步,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保障系统,为实现城镇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之间的制度接轨做准备,最终完成两者之间的转换与衔接、真正实现一体化。

2实践条件

(1)浙江的经济发展良好,为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浙江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这一切都为进一步健全浙江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浙江人口年龄结构处于“黄金时期”,为建立农民养老保障提供了最佳时机。人口生育率的快速下降是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口会逐步超过未成年人口,而进人老龄化社会和随之而来的高龄化社会。在这一人口变动过程中,某一时期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结构,也就是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都比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黄金时期”。

一般来说,这样的“黄金时期”可以持续30年到50年,并主要取决于生育水平下降的速度。生育水平下降越快,高比例劳动力的潜在发展机会就越大,黄金时期的持续时间也越短。浙江的老龄化来得又早又快,其发展机遇也既早又快,稍纵即逝。

研究结果表明,一个社会的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的30-40年是储备积累资源、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最佳时期,时间少于此期,则会使养老基金储备不足;时间太长,又必须面对巨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等问题。据预测,浙江将在21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进人老龄化高峰期。我们必须抓住现在的“黄金时期”快速起步,时不可失,时不我待。

(3)农村居民的养老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建立新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犷心理基础与思想保证。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建立起了初步框架,具备了进一步完善的许多可行性条件。据对浙江农村的有关调查显示,62.6%的农民认为有必要交纳农村养老保险金,只有8.3%的农民认为没必要交养老保险金。可见,解决养老问题切合大部分农民的需要。用养老金方式养老已逐步被农民接受。这说明,农民养老保障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为建立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与思想保证。

(4)加人世贸组织,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世界接轨创造了时代机遇。进入wto以后,社会保障的运作与管理将越来越规范化、公正化、社会保障的体系与制度趋于法制化和科学化。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必将与世界接轨,要接受世界的评判。目前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组织机构的培养与建设,其发展速度很快。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性教育在浙江的迅速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专业化队伍和专门化机构力量将会得到改善,从而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世界接轨创造了时代机遇。

(二)建立与完善浙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总思路

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国家财政一体化与区域财政适度差异相结合,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集体、社会等多元投人为渠道。积极提高农村养老的社会化程度;量入为出,分类指导,分阶段运作;逐步取消城乡差异,确保物质供养、兼顾生活照料、注重精神慰籍,稳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的城乡一体社会保障现代化管理体系,实现浙江省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老年人经济保障篇10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南通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民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农村养老保障的性质,对南通市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的分析,进而在明礁相应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南通市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莫尼汉(moynihan)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质量可以从这个民族照顾其老人的态度和方法中得到反映。”可见,养老保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间题日益突出。南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濒江临海,自古为“崇川福地”,今有“长寿之乡”的美称。作为中国沿海的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同样也面临着挑战。

1农村养老保障的性质

一些学者认为,农村养老保障是一种公共物品,其实并不全然如此。经济学家对公共物品的定义比较多,其中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对公共物品的理论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54年,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一文中提出“公共物品”这一概念,他认为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即每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个人消费的减少。通常而言,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非排他性。这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或者很难将不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在公共物品的收益范围之内。一般而言,公共物品一旦提供给社会中的某一个人,社会中的其他人也都可以从该物品中受益。(2)非竞争性。即公共物品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不需要追加任何生产成本,“某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享用不排斥也不妨碍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物品.也就是说.增加一个消费量的边际成本等于零。”此后,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指出,萨缪尔森所定义的公共物品只是少数的纯公共物品,他认为公共物品是“出于某种原因,有集团或社会团体决定并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的物品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被称之为“准公共物品”。

考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其实现方式有三种: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由于实现方式的不同,农村养老保障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并非就是单纯的公共物品。自我养老和家庭养老,由于其提供主体是私人,并且具有排他性,所以属于私人产品。社会养老是指由社会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的职责,社会养老保障的提供主体可以是集体,可以是商业组织,也可以是政府。其特点也是不同的:集体提供的养老保障其范围比较小,对象比较集中,且每增加一个人会使整体成本增加,或是降低原有成员的福利,可以看出是具有半排他性的,是准公共物品。商业组织提供的养老保障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具有非排他性,所以是公共物品;而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障范围比较广,同样具有非排他性,也是公共物品。

2南通市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2.1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农村老年人口激增

2000年时,南通市65岁以上人口为943453人,占总人口的12.03%;2001年,南通市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2.3%。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同期江苏的9.1%与全国7%的水平,与同期美国的13%接近,也与其他发达国家的14%差距不远。截至2005年11月,南通市共有常住人口734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12%。这表明南通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就被称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地区)。据此,南通市人口年龄结构已进人老龄型。据预测,南通市老年人口在未来30年时间里将快速增加,到2036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15万人,是2000年的2,28倍。

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相对应,2000年南通市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31.94万人,占总人口的67.80%,农村老年人口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农村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使得社会负担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妥善解决好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注意的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南通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对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在南通市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还将出现劳动年龄人口老化问题,社会的创新能力与经济活力可能因此而减弱。此外,人口的过度老龄化与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必将引起社会财富代际间转移的增加,代际矛盾与冲突也会相应增加,从而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2南通市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2.2.1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

目前,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南通地区农村传统的农业社会已不复存在而正逐步走向工业化。从传统的家庭养老层面看,一方面,老年人拥有的技能、经验在生活、生产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小,家庭地位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年轻人不断从农业地区流向非农业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各种渠道流人并滞留在城市,直接导致空巢家庭、纯老年人家庭(两代都是老年人的家庭)、隔代家庭(祖辈与孙辈组成的家庭)增多。聚少离多,久而久之,代际之间的感情纽带就会松弛,从而使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得不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从家庭规模和结构看,独生子女群体早已在南通的城乡大面积出现。再一方面,首批独生子女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人婚育的行列,导致多子女家庭急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家庭规模的过度收缩带来了家庭养老功能的急剧弱化。数据显示,到2010年,南通独生子女父母将达到21万,占老年人口的18.10%;202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136.72万和87.81%;2030年则将达到175.72万和92%。由此可见,家庭结构和规模的急剧变化将对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2.2.2耕地面积减少,收益下降,农村土地养老保障逐渐消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通市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锐减。许多农村老年人失地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拮据,用于养老的积累更少。而“土地不仅被农民视为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而且被视为失业保障(当从事非农业劳动收人不佳时,农民可以退回到土地,获得生产和生活资料)和养老保障(自己在青壮年和老年健康期通过劳动获得的收人,可以维持自己的老年基本生活)。然而,近年来,农村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在不断弱化。一方面,进行农业经营的收益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种田种粮亏本的现象,土地给予农民的养老保障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展,部分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这样,部分农民变成了“非城非农”的失地农民,土地养老保障无从谈起。

江苏省的有关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一旦达到30%以上,城市建设对土地资源的要求就会较大幅度增加。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占用耕地数量约为1.3万公顷;人口每增加1万人,耕地减少160公顷;gdp每增加1亿元,耕地减少54公顷;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耕地减少103公顷,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耕地减少和非农用地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就南通来看,1999年其城市化水平就已经达到31.9%。其所处的长三角地区1996--2004年耕地面积净减少了34.03万公顷,相当于长三角现有耕地总面积的1/20。目前,南通全市耕地面积48.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0.06公顷。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也日趋消退。

2.2.3政府对农村养老资源的供给有限,供需矛盾极其突出

南通市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市老年人口的多数,而且养老的实际需求包含赡养、医疗、精神抚慰等复杂问题。但是,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十分有限,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的结构不尽合理,供给的制度也不完善,供需之间矛盾尖锐,这一矛盾将长期存在。

2.2.4养老保险问题

目前,南通市已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工作,在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累了丰富和有益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言,尚未形成一个较好的方案,如南通各区、县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差异,在操作方法上也各不相同,不利于全市范围内构建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规范合理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同时,由于经济实力、政策配套等方面的原因,在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发放和覆盖范围上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2.2.5养老保障体制方面的问题

南通农村的养老保障,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上还存在运转不协调、机构重叠和效率低下的情况。例如,农民养老保险和针对独子女与纯女户父母的养老保险,前者由民政部门推行,后者则主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计划生育部门实施,两种体制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摩擦。为争夺保源有时还发生冲突。同时,还存在着诸如资金筹集渠道单一、不畅通、资金的管理和运用的机制不完善、资金的保值和增值难以解决、入保率低和退保率时有增高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和矛盾,对养老保障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均属十分不利的因素,进而又导致运行效率的低下。

3南通市农村养老保障建设中应坚持的原则

基于农村养老保障的性质、南通市养老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养老保障的体系构建和制度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人为本,即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也是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为原则的。农村养老保障的对象是农村的老龄人口,因此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要尽可能地覆盖所有的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从而促进养老保障面的扩大。

二是追求公正。“为了在分配份额上采用纯粹的程序正义的概念,有必要实际地建立和公平地管理一个正义的制度体系。农村养老保障作为一种资源,其稀缺性决定了在对这种资源进行分配时必须追求公正性的原则,也正是这样的适度稀缺,构成了公正价值的客观前提。以南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看,采用“低水平,广覆盖”的办法来改变“保富不保贫”的现象,可使更多需要老年保障的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三是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动态一致的原则。农村养老保障不是可以脱离经济基础的“纸上谈兵”,需要现实的经济资源予以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过程中有一条基本经验,就是社会保障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社会保障具有刚性特征,“社会保障项目往往能增不能减、社会保障待遇往往能升不能降,否则,便会遭到获益阶层的强烈反对,甚至酿成大的社会危机。1992年,我国民政部制定颁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也明确规定了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应在经济增长同农村养老保障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防止出现两者之间互相拖后腿的恶性循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占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度,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四是个人责任和社会经济相结合。农村养老保障责任必须由国家、集体、个人协调负担。这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负担,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对受保障人的激励作用,使社会保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激励农民发挥自身潜能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4南通市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措施与建议

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构建一个包含多元化养老模式、多层次养老服务制度的混合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南通市在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首先,应加大社会救助法制建设,包括生产保障和生活保障;其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第三,积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界定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并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筹措机制。

4.2政府要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中担负重要的职责

虽然,“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政府政策的制定同样重要。”首先,要从政策上提供条件,支持农民养老保障事业的开展,积极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和社会保险救济网络,为促进农民养老保险向社会转化提供必要服务。其次,创新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和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分担农村养老的风险。再次,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化社区养老机制,使农村老人的生活服务由家庭“独揽”变为家庭与社区共同承担。最后,加大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宣传力度,促使各方面都来关心和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

4.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和提高农民收入

经济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农民有钱是养老保障的基础。在增加农民收人方面,结合南通外资经济发展较好和外来人口较多的实际情况,政府应采取多种富民手段,如通过技能培训、工作安置和发展“房东经济”的方式,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目标。通过就业使农民更有能力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通过发展家庭物业促进家庭养老。

4.4建立健全农村多元化养老保障模式

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就是充分发挥个人、家庭、集体、社会、社区邻里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获取养老资源,主要有自我养老、家庭养老、集体养老和社会养老四种模式。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和基础,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应积极鼓励自我养老、巩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实施的,国外成功经验表明,第一产业的gdp比重下降到15%,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才可能全面实施社会养老。而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模式,在农村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让有子女的老人在经济赡养、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等方面能够得到基本满足。对市域范围内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应发展集体养老、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集体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突破,改变了农村老年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对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将产生积极影响,对自我养老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能有效弥补。

4.5稳定家庭保障机制,强化家庭保障职能

“老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基本道德与伦理。“家庭养老作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优良传统,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子女为载体,以老年人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而坐享天伦之乐为目标的一种养老模式。它历经千载而不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也符合中国的国情。虽然当今中国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种养老模式依然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养老方式的重要选择。”因此,以家庭养老为主线的家庭保障,既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实际,又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理念,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实施方便的优点。可以说,“在中国农村,家庭观念牢不可破。社会保险的制度分析表明,中国社会保险模式的构建应该强调家庭保障的重要性,或通过特殊的制度安排,围绕以家庭为核心来重建经济保障模式。”

因此,南通市在完善和创新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过程中,应在农村中继续宣传家庭养老,并在新时期不断扩展家庭养老的内涵,使这一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