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十篇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十篇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2:28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1

关键词:心理 和谐 虚拟社区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庭复杂,再加上传播媒介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20.5%的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职专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但具有一般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具有职专生的特有的心理,他们从应试教育下转为职业教育,心理上面临着更大的困惑。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心理感受,引导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减少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产生,是学校实施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成为职专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很多学生反感教师的说教,同时有了心理方面的困惑又不好意思求教别人,致使心理冲突益加严重。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信息产业部介绍,我国上网人数过亿,而中学生常常流连于网吧和用手机上网,作为职专老师和心理辅导员要重视网络的影响,利用网络,尤其是利用虚拟社区,来构建学生的心理和谐。

一、利用虚拟社区来构建学生的心理和谐对学生主要有以下优点:

1、解除了学生面对他人进行咨询的紧张。职专生心理上各方面的困惑,例如,学习上的压力,因为怕受到学生和教师的责备、嘲笑、歧视,不愿与人交流;情感上的困惑,怕个人隐私受到侵犯,也不愿对人坦露。而利用虚拟社区就可以使学生的这种心理负担得以解除。

2、更加保证了学生心理问题的真实性。因为在虚拟世界里,不用担心他人的看法,不用看别人的反应,不受别人的拘束,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就可以坦诚相待。例如,职专生的青春期性心理问题,因为不受现实的约束,不用担心对号入座,而可以畅所欲言。

3、保证了学生心理发泄的随时性。在现实社会里,有了心理问题,要找人倾诉,首先要看别人的时间;要找人发泄,要看别人能否接受。而利用虚拟社区,有了心理问题,只要有了一台计算机或是手机,你可以随时上网,发表你的言论,发泄你的情绪,而不用把你的烦恼转嫁给别人,或是等待他人的时间。

4、利用虚拟社区,更加保证了人与人的民主、自由。在网络里,你就是一个符号,不分地位学识的高低,只要你不违反条例,你随时可以灌水,也可以潜水,不存在强迫与被强迫。

二、利用虚拟社区来构建学生的心理和谐对教师和心理咨询人员主要有以下优点:

1、利用虚拟社区,缓解了学校里心理辅导人员配备不足的状况。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大多老师的工作重心是教学,对心理辅导不很精通,像我们学校五六千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只有四名,学生的心理状况层出不穷,老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转贴于

2、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学生的情绪。在学校里可以利用校园网建立心理咨询的虚拟社区,心理辅导人员负责虚拟社区的管理与应用。老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一个“符号”,和学生打成一片。心理辅导人员的身份不再固定,可以是版主,可以是楼主,更多的可以是建楼的。辅导人员及时浏览虚拟社区里的帖子,能较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同时利用帖子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3、利用虚拟社区,心理辅导教师符号化,排除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虚拟社区里,心理老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混迹于符号之间,学生不知道哪个是老师哪个是同学,能比较理性地看待别人的说法,对心理老师的辅导更容易接受。

4、虚拟社区功能强大,丰富了心理辅导人员的辅导渠道。利用社区通信,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有目的地对学生准确地进行心理辅导;利用聊天服务,可以实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根据张贴讨论,心理辅导人员进行跟贴,可以纠正学生的心理偏执;根据某一问题进行投票,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真实地把握学生的心理。

任何事物有利也有弊,虚拟社区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因为在虚拟社区一切都是符号化的,什么都是可以的,有些学生的发言就漫无边际,太自由散漫,有时会无意地夸大或缩小现实,给心理辅导老师造成一些困扰等等,这些都需要心理老师有甄别地对待。

总之,虚拟社区在学生的心理辅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为学生服务的质量,同时还要维护虚拟社区的正常运行,引导虚拟社区健康向上,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

参考文献

1、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2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生态学分析;新视角

1西方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社区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在兴起的社区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对社区心理学诞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区心理学是由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而成的一个新兴领域。多数西方心理学家认为,1965年在美国的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标志着社区心理学的诞生。当时的会议明确提出了“社区心理学”这一名称,并把“参与者-理论家”角色定为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指南,会议同意将社区心理卫生的功能从治疗干预扩展到预防领域,并在工作中采用生态学的观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社区心理学初步确立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体和社区的多样性,在生态学水平分析上,通过行动研究和合作研究,挖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和资源,提高个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2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社区和社会的关系,是在社区背景中对社会系统与个体福祉之间关系的研究。它代表了对于人以其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为背景的行为和幸福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2.1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大力倡导参与社区变革与发展、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在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中,社区心理学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以及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它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人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把人置于社区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是西方社区心理学最为突出的标志。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1)预防重于治疗:在社区心理援助体系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便是初级阶段,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预防;(2)强调环境与个体协调的重要性:调整环境可以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同时需要在早期就加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3)讲究生态学观点:人和环境是互动的,所以需要调整个人,也需要调整环境;(4)尊重社区每一个人和团体的差异性:每一个人有权利和其他人表现得不同,表现不同并不意味着异常或是较为次等。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当中,约有一成是强调少数群体,因为社区心理卫生重点关注的是较弱势的、不被重视的群体;(5)促进能力:促进个体能够更主动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2.2社区的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采用了Bronfenbrenner的生态分析水平的概念,即描述社会情境的水平。用生态学水平的概念来分析社区,而不仅仅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助于澄清和说明一个单独的问题或事件。用生态学水平去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用多重维度解释社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社区?现在社区这个术语不仅仅是地域,已经逐渐演变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室、联谊会、网络虚拟社区或文化社团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社区。以生态学分析水平对社区进行分类。在社区这个关系网络中,个体的最近端是微观系统,它与个体最接近,包括面对面的沟通;系统的最远端是间接的接触个人,离得越远对个体行为就有越广泛的影响。以对个体的影响从近到远的系统依次是微观系统、组织、地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是那些与个体最接近的,人与人之间能面对面进行的人际间的交往的环境,如家庭、学校、朋友、居住区、工作组、自助团体、合唱团、运动队等,在微观系统中,个体形成人际关系、承担社会角色、共享活动。微观系统是很重要的支持来源、同时也是成员冲突和负担产生的根源。组织比微观系统大,拥有正式的结构,有头衔、细则、政策、会议和工作时间、管理关系等。组织通常由微观系统的集合构成。如班级、院系、管理者、职员组成一个学校。地域可被理解为一系列的组织或者微观系统。个体通过社区组织和机构,参与、共享地域的生活。一个邻里居民协会就是一个组织,而整个邻里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地域。宏观系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团体、社会运动、公司、工会、各级政府、国际组织、政治经济力量和观念体系。通过政策和特殊决定(如立法和法庭判决),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宏观系统发挥着影响力。

2.3社区心理学的价值观

社区心理学是7种核心价值为基础,分别是:1)个体和家庭健康健康指的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幸福和目标的实现。健康指数包括心理压抑及症状,愉快心情诸如心理弹性、社会-情感技巧、个人主观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等指标。这些指标是形成社区心理学干预的标准。2)社区感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的中心,它指的是对联系个人与集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和相互责任的感知。社区感是社区和社会行动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支持和临床工作的基础。3)尊重人类的多样性个人和社区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们。承认、尊重社区多样性,承认并尊重各种社会身份,如不同性别、民族、种族、国籍、性取向、健全或残疾、社会经济地位或收入、年龄或其他特征。4)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可以定义为资源、机会、责任、义务以及权力,作为一个整体被公正地、平等的被分配。5)公民参与公民参与这种价值是指民主决策的进程,这种民主决策能使所有成员都参与决策。特别对那些直接受决策影响的个体而言更为重要。6)合作和团体的力量这个价值涉及社区心理学家与公民的关系、与工作过程的关系。以往的心理学家往往具有专家身份:象研究者、咨询顾问、临床心理学家等类似角色。这种专家身份实际上是在专家和当事人之间建立了层级的、非平等的关系。7)实验基础这种价值指的是只要有可能就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整合社区研究和社会行动。

3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与其它心理学研究领域相比,社区心理学有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社区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这个个体是怎样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存在的,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联系。

3.1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与临床心理学一样,二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相互的交叉和联系。但社区心理学不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或分支,区别是:(1)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心理疾病的诊断、咨询和治疗。(2)社区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和失调的预防,有主动性;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疾病和障碍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3)社区心理学重视个人和社区的优势,鼓励个体参与到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行动方案的制定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性的关系,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缺陷问题,专家和个体是病患关系。(4)社区心理学注重行动研究,强调多学科的合作,临床心理学更多地关注应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3.2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二者的联系:都关注个体的社会能力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建设,都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区别:(1)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注重基于社区合作下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视为学科发展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更擅长实验研究。(2)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个体社会能力作为研究的目标,应用和服务色彩浓厚,社会心理学偏重于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探讨,即使是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是如此。(3)社区心理学更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更关注人际交往和社会变迁。

4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启示及发展的困难

4.1启示

(1)社区心理学主张以预防为中心。社区服务和干预的中心应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的心理防御能力,不仅仅是治疗人们的心理疾患和缺陷。社区心理工作者应该聚焦于初级预防(预防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次级预防(在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心理官能障碍的治疗)。(2)对心理问题从生态学水平进行分析。社会生态学认为,一个人身处的每一个社会系统都是个体的整个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视受害者个人为问题所在,或是简单化地给个人贴上异常的标签,而是审视整个生态系统,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和环境的影响,关注制度的和组织的因素。理论立场的转变促使社区心理学不再单纯从个体内部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而是同时考虑改善外部生存环境,特别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促使人的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3)更关注心理学在社会实践方面应用。社区心理学除了提供直接服务外,社区心理学家还可以对组织、社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社区心理学既要研究社区中居民的心理健康、社区心理服务,还应该向社会公众传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要研究如何运用社区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社区组织、公共服务与社会支持方面的问题。(4)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社会支持的效用。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层级结构迅速嬗变,弱势群体逐渐开始显露出来,社区是弱势群体最为集中都地方,也是社会支持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在社区中开展社会支持活动,容易得到弱势群体的认同,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共同开发社区资源以促进共同发展。

4.2困难

(1)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的)社区意识普遍淡漠,社区心理学难以进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在中国大陆,长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区管理体制,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社区意识普遍淡漠,习惯化养成了依赖政府的被动心态,视社区管理为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行动缺乏参与的动机与热情。心理学家社区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社区问题被忽略。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关注。没有关注就不会有研究。这也许是大陆社区心理学研究迟缓的一个原因。(2)心理学家对参与社会实践普遍缺少兴趣与经验。社区心理学在重视发展理论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更强调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的实践意义。反对传统的临床心理学把问题置于个体的内部。

作者:唐文军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H.道尔顿,毛瑞斯.J.伊莱亚斯,阿伯汉姆.万德斯曼.社区心理学———联结个体和社区[m].2版.王广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于华林,杨毅.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J].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3]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1.

[4]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考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5]王广新.西方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示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3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把握也随着教育实践内容的发展概括为下几方面:第一是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第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第三是意志健全,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第四是人格完整,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第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事实摆正自己的位置;第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第七是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第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为例,抽取了在校的区内外的汉族、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500名作为研究被试。发放500份问卷,在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3份,经筛选后剩余有效问卷458份,有效率为94.82%。本次调查被试者样本总数458人,基本情况如下:性别角度,男生238人,占总人数51.90%,女生220人,占总人数的48.10%;年级角度,大一108人,大二141人,大三159人,大四50人,分别占总人数比重为23.60%,30。80%,34.70%,10.90%;专业类别上,文科学生253人,占55.20%,理工科205人,占44.80%;民族角度,汉族263人,占57.40%,蒙古族179人,占39.10%,其他少数民族16人,占8.50%;生源地角度,城市学生203人,占44.30%,农村牧区学生255人,占55.70%;独生子女人数196人,占42.80%,非独生子女262人,占57.20%。

(二)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进行调查,选取较为典型的问题对大学生各项心理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定规律,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

实地走访、访谈法:选取生源地、性别、民族、教育背景等不同指标的大学生进行实地了解与他们进行访谈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将交流资料进行记录运用到文章原因分析部分内容;与高校一线教师进行交谈了解现行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所遇到的困难及一些积极方面的经验成果,在论文对策方面加以运用。

(三)研究工具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SCL-90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及团体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而有价值的量表。该量表共包括90个条目即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通常是评定一周以来的心理健康状况。本量表采用的是5级评分(从0-4级)即0=没有,1=很轻,2=中度,3=偏重,4=严重;有的也用1-5级评分本次调查采用的就是1-5级评分的方式即1=没有,2=很轻,3=中度,4=偏重,5=严重。本量表共包括9个症状因子即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SCL-90调查问卷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被试大学生SCL-90与大学生常模及全国常模的比较。表明被试的大学生在躯体性、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素上被试大学生的均分都高于大学生的常模,这表明在这些因素上被试大学生的状况差于大学生的样本。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被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差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同时被试大学生SCL-90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发现在SCL-90的九个因素上被试大学生的平均分都高于全国常模这说明被试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国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具体情况如下:

1.性别对比统计结果显示(表2),在被试大学生中女生除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两项项外因子得分上均高于男学生。

2.汉族与少数民族对比统计结果显示(表3),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各个因子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

3.区内外学生比对统计结果显示(表4),生源地区外学生相比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方面区外学生高于区内学生,其他几项因子差异较小。

4.贫困与非贫困生对比统计结果显示(表5),非贫困生与贫困生相比除了在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度之外差异较小,其他得分因子贫困生均高于非贫困生。

(二)SCL-90统计结果分析

与全国大学生样本以及全国常模比较,各项因子得分均显示出较高的得分,表明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性别角度上,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各自的生理特征以及后天的生活环境。女生的心理状况不及男生心理状况,这与传统的社会文化对于男女两性的社会认知有关。对于男学生而言,从小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向他们灌输了“男子汉”“大丈夫”的一些需要更多承担的字眼。在后天的学习中他们逐渐接受了历来被赋予男性社会强者的角色,在总体的性格类型上更加趋向于主动、阳刚、坚强等,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处于主动、积极、奉献、承担的状态。而女生则恰恰相反,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更加趋向于是被动的、阴柔的、软弱的等,需要得到强者的保护,在社会上经常被当做是弱者。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男女两性角色特征的刻板影响往往也会很自然的形成一种固定的办事风格、办事方式,使得性别不同的两性在面临相同的问题时很可能会采取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女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后虽然受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但是传统思想的限制下她们在思想上仍受到社会上既有的所谓女性气质的局限,必然使其相对来说易于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当中以蒙古族学生为主。蒙古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在性格和心理特征上的外向、豪迈、自信、自强的特点。蒙古族大学生性格爽朗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调节自身的心理问题起到一定的宣泄和排遣的作用。内蒙古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地区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政策方面的优势条件,使得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好。多年来的民族融合、民族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使得蒙汉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逐渐缩小。在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一些因子得分上低于汉族大学生,这表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更好一些。

区内外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区高校的一大特点是多民族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对于区内的学生而言,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比较相似,大学生之间多少会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彼此的文化相对熟悉。区外学生多数在上大学之前没有来过内蒙古,他们对于内蒙古的了解很多局限于过去自然风景和人文习俗。在进入大学初期他们因为生活习惯上的差异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更好的熟悉环境、熟悉文化。文化冲突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差异和问题如果没能及时处理好很容易造成误解和矛盾,对于彼此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学习。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贫困大学生(或称之为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高校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部分学生在求学之路上的经济支持和生活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之于非贫困大学生略高,突出反映了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内心较为敏感。在贫困大学生中间多数能够正视困难,自强、自立,在高校中参加一些勤工俭学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一定的生活、学习费用。众多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明确,通过刻苦努力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现实中也存在一些经济困难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比如缺乏自信、焦虑、思想压力大等状况,如不能有效进行调节,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较之于非贫困大学生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更多,考虑的问题也越多,心理负担较重。

四、对策建议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4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5)12-0008-06

一、引言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哈尔滨市部分学校(包括省直属学校,重点小、初、高中以及其他心理特色校等)也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都配有专兼职心理教师。但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其在学校中的发展空间有待调查,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心理咨询室如同摆设、心理教师身兼数职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哈尔滨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程序

(一)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

哈尔滨市八区十二县共335所学校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158所小学、127所初中和50所高中(包括职业高中11所,普通高中39所)。

(三)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共37道题。问卷包括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心理学科培训情况、心理科研五个维度。

三、结果与分析

(一)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从哈尔滨市抽取360所学校发放问卷,回收356份,有效问卷335份,有效回收率为94%。对335所有效问卷数据整理,对其中5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哈尔滨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两个方面状况较好,隶属于校领导或德育处部门的学校占86%,设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的有53%;已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70%;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心理工作的有79%;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60%;开展专题讲座的占50%。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运用及心理学科专业培训的开展这两个方面有待提高,个体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普遍达到标准,测评工具和人员培训方面还有待完善。在团体辅导活动室、个体心理辅导、大型咨询活动、研讨活动等方面,各学校开展得较少,有的学校几乎是空白。科研活动方面,各个学校的开展情况都较差。

(二)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不同学校、地区的差异

对哈尔滨市八区十二县的335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按学校类型分类包括158所小学、127所初中和50所高中;按地区分类包括160所外县学校、66所新区(平房区、松北区、阿城区、呼兰区)学校和109所主区(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学校。

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两大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课程的开展可以采用心理活动课、专题讲座的形式。可以选用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作为教材,也可以参考其他教材或选择省市统一的教材。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通常是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

如图1和图2所示,高中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占全部被调查高中的56%,小学组和初中组的开课学校占33%,高中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高于小学组和初中组。外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是29%,新区的比例是47%,主区的比例是41%,可以看出新区开课情况较好。各中小学专题讲座的开展情况较好,高中组开展针对学生和教师专题讲座的比例为58%,初中组也在50%左右,小学组稍差一些。按地区划分,新区学校和主区学校的专题讲座开展比例均在50%以上,外县也在40%以上,可以看出哈尔滨市各中小学专题讲座开展情况较好。针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教师工作坊的学校所占百分比在3%~12%之间,开展情况不好。在教材使用方面,高中在自编校本课程、使用材和参考其他教材方面比小学、初中好;新区和主区的学校更倾向于使用省市统一编写的教材。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能达到每周一节或两周一节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高中、初中和小学,按区域划分依次是新区和主区、外县。

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比小学、初中更加完善。新区在针对学生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高于主区、外县。校本教材的使用方面,外县和新区的开展情况好于主区,主区使用省市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外县参考其他教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和主区。

2.心理咨询的开展情况

学校心理咨询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本研究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的测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别辅导、团体活动、热线咨询、信箱咨询、网络咨询、心理测评、行为矫正、青春期教育、危机干预和咨询室的开放时间。

如图3和图4所示,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在哈尔滨市小学、初中、高中的开展情况较好,开展比例为50%以上。开展个别辅导的小学占所有小学的54%,初中为61%,高中为66%,高中多于初中,初中多于小学;外县为46%,新区为79%,主区为66%,新区个别心理辅导工作比主区、外县好。高中开展心理测评和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心理咨询工作的比例为58%。此外,各校在团体活动、热线、信箱、网络咨询、行为矫正、危机干预和咨询室开放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均不佳。

四、讨论

(一)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良好,80%以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隶属于校领导或德育处,一半以上的中小学设立了专门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70%的中小学已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与郭德凤等[1]、廖全明[2]的调查结果相似。80%以上的心理工作是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此比例高于薛中国[3]对吉林省心理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结果,说明哈尔滨市心理教师专业化情况较好。有60%的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专题讲座的占50%。这与杨蕾等[4]的调查结果相似。科研活动在各个中小学校的开展情况都较差。为填补科研的空白,各中小学应至少有1项校级及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并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各部分全力配合课题组的研究,尤其要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二)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不同学校、地区的差异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面,高中组比小学组和初中组开展得更好。高中心理健康教师比小学、初中更加专业化,接受过更多各种形式的专业心理培训,能够较好地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在哈尔滨市小学、初中、高中的开展情况较好,此结果与姚彩霞[5]有关咨询室建设与运用的研究结果相似。各学校对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心理测评和青春期教育在高中开展的比例高于50%。哈尔滨市各中小学开展的团体活动、热线咨询、信箱咨询、网络咨询、行为矫正、危机干预以及咨询室开放时间方面都不佳,可见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了以往的一对一、面对面咨询外,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咨询,给学生带来便利。

哈尔滨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开课以及教材使用情况存在地区差异。新区在针对学生开课情况和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高于主区、外县;在校本教材的使用方面,外县和新区的学校好于主区,主区学校使用省市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外县学校参考其他教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和主区。陈永胜[6]对浙江省心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表明,45%以上的学校已经开发校本课程。

五、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认真学习《纲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纲要》精神,贯彻落实《纲要》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到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因地制宜,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地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所需课时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应以活动为主,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有效减少学生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的产生。

3.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针对学生个体或学生团体实施的心理疏导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开展心理辅导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并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在心理辅导或咨询过程中,应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得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热线。

4.通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利用不同渠道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宣传心理健康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5.加强心理宣传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橱窗展、班级文化黑板报、学生手抄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册、心理报、心理广播站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同时,可以开展“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介绍学生需要的心理学常识,集中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热点话题。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现场心理咨询、趣味心理测试、心理影片观赏、团体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等。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好伙伴。

6.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整合,全面营造心理健康和谐氛围。对教师、学生实施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目标、过程、方法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此外,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和教师这份职业,提升职业幸福感,让教师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提升教师整体的归属感,促进学校和谐心理氛围的形成。作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开朗、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让学生们学有所知,看有所得,动有所获,玩有所乐。

7.定期开展丰富校园心理活动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日开展系列活动,包括现场咨询、大型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影片鉴赏、趣味心理竞答等。

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最好男生和女生各一名。心理委员应发挥心灵使者的作用,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变化,随时与心理教师联系,做好班级心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中的心理学爱好者进行培养,成立心理社团,开展各种培训,使其在班级中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角色。

(三)强化培训,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1.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扩大专职教师比例。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兼职教师必须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系统培训。专职教师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2.加大培训力度

制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和培训规划,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每个教师一直在追求的,开展集中、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专业培训学习,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方面的培训,有助于刚刚接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心理课程的掌握与理解;还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通过专业心理学知识理论的培训,深入了解心理学,了解心理咨询,学以致用,使心理教师走向专业化。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远程培训的形式,组织教师观看名师讲解的视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使教师在听课中不断自我反思。远程培训的优点在于可控性强,也就是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反复听课,反复思考。

学校可以组织专兼职教师去名校观摩学习,包括听课、听讲座、体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针对学生个案进行分析研讨,开展心理教师座谈交流,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扰。专兼职心理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但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把握程度有待提高,针对棘手的问题希望可以与专业教师探讨,达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

学校还可以成立教师工作坊,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活动。积极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学科教研、专题报告等活动。如建立“心理支持研修团队建设”,心理教师“一对一”帮扶队伍,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到尚未开展心理工作或仍未取得咨询师证书的学校进行现场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专题讲座,并帮助这些学校进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每一位心理教师快速成长,不断进步。

各校还应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未获得证书的教师不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辅导或咨询工作。同时,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条件,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指导教师学会心理调适,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的心理辅导或相关培训,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

(四)加强领导,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1.高度重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点工作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组和指导中心,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在全市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的创建活动。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心理辅导室建设、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教学用书订购的相关经费支出。

2.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室建设

心理辅导(咨询)室是学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场所。初中、市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以及其他有条件的农村小学均应建立心理辅导(咨询)室,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资料。心理辅导(咨询)室要有独立的专用场地和足够面积,应设在既方便学生进出又相对安静的非教学区域。心理辅导(咨询)室的内部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到舒适、温馨、安静、保密、安全。每个心理辅导(咨询)室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至少1名受过系统培训的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建立心理辅导(咨询)室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必备条件。

3.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和教师教学用书,经市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作为全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各中小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供师生使用。购买学生读本、教师教学用书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不得增加学生负担。学校不得购买和使用未经教育部或市教育厅审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此外,学校还需积极开发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资源。

4.加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科学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有关专家、教研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开展优秀研究成果的评选活动。各级教研机构应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深入学校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校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5.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评价

制定对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与办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考核各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

6.加大资金投入

学校应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完善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更新。

参考文献:

[1]郭德凤,何晓萍,石秀莉.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7(5):106-108.

[2]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146-150.

[3]薛中国.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7-11.

[4]杨蕾,边保旗,樊富珉.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97-798.

[5]姚彩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J].教育科研,2009:23.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5

(一)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据统计,灾后培训大都为3—7天的短训,在灾区心理援助上,大都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进而造成了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学员的重复听课与多头培训。此外,因培训时间较短,在培训内容的深度、厚度、广度等方面往往“点到即止”,对灾区教师在心理援助、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提升成效不显著。另外,有极个别培训持续时间长,培训内容设置有梯度、分层次,兼顾了培训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让参培者受益匪浅。但因灾后一些学校的设置变化,以及人员晋升及人员流动和变化,造成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队伍的不稳定性,培训的不连续性。

(二)缺乏参与式培训的教师

参与式培训强调授课者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讲授者,而且是示范者、激发者、引领者、参与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培训中与学员进行全程交流、互动。这些授课者理论知识高深,一线实践知识丰富,观察力、感知力敏锐,团队合作学习的指导能力强。而现阶段,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缺乏从事合作参与式培训的师资,授课者不知道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对接,不知道如何把传统的授受式课堂变为参与式学习研讨的课堂。因缺乏授课者的有效引导,广大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有序、高效地进行发现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致使上课质量难以保证。

二、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改进策略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周密部署培训工作

为避免参培的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多头培训、重复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周密部署培训的级别、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和形式,以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针对培训班上学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和参培者队伍缺乏稳定性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精心设计各级各类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参培的遴选标准并责令送培部门严格按参培标准选拔教师接受培训;而且按参培者能力水平的高低分成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参培的遴选标准上尽量细化、切合培训实际、便于落实。如四川省教科所对参加灾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师省级培训的学员遴选标准为:需具备灾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经历、热爱灾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工作、性格开朗、善于沟通、表达能力强、具有亲和力;能连续参加完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班的学习;为尽可能扩大骨干教师培训覆盖面,请尽量安排未参加过部级、省级培训的灾区学校选派教师参训;已参加过部级、省级培训的灾区学校教师不再参加。

(二)培训目标符合学员需求

目标不仅是灾区心理健康培训的方向,而且是促进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实施的动力。为此,在实施培训前,我们需要分析教师心理的现有状况,精心拟定培训目标。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目标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知识方面,主要包括:知晓灾区教师创伤心理知识,了解灾后各阶段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探索灾区师生的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测试的方式、方法。其次是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学会初步识别灾区师生的心理问题,能较准确地把握师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干预,并能充分结合当前师生的心理健康实际,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最后是态度方面。“田慧生教授指出,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根本的问题是能否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念及专业精神,塑造中小学教师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作为灾后重建时期的一种特殊教师类别,承担着灾区学校师生的心理抚慰工作,有助于他们的科学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的形成。

(三)课程内容体现针对性

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内容包括四个板块:基础理论板块、技能技术板块、实践练习板块、修养板块。其中技能技术板块、实践练习板块是围绕技能层面的培训目标进行设计的。

1.基础理论板块。内含心理学基本理论、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三部分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包含了灾区学校师生心理的表现与方法、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地开展等子课程。

2.技能技术板块。内含灾区学校团体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个别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家长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以及学校心理测试与评价理论等三部分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涵盖了对灾区师生开设个别辅导和咨询理论、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学校家长的教养方式分析、灾区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等子课程。

3.实践练习板块。包括灾区心理健康课的实践、学校心理测试的实践、心理评价的实践、团体辅导与咨询的实践以及个别辅导与咨询的实践等四类课程。这些课程中包含对灾区学生进行个别和团体的心理咨询的实践操练、对灾区师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案例的交流与存在问题的讨论等子课程。

4.修养课程板块。内含灾区心理健康教师的个人成长、外出参观考察、自我研修课程等三类课程。这些课程包括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自我形象的反思与设计、自我情绪的调节、外出参观心理健康成效显著的灾区学校并撰写、交流考察体会等子课程。

(四)培训模式保持可持续发展

对灾区教师而言,心理健康培训的成效并非短期内就会显现,这就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理念。“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知识的迅速更新,信息的层出不穷,都要求教师不断进行进修培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在此意义上讲,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不是短期的课堂讲授,而是一个长期的教师培训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香港大学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卢乃桂教授指出:“目前这种片面的教师再培训模式应该被一种更系统的CpD模式(持续专业发展的模式)所替代,总体来说,CpD活动应该建立在专业理解的框架之内,使职业生涯和岗位中不同的专业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这种框架不仅是一张教师应该掌握的专业能力表,更应是一连串的行动计划,它们是有机组成的,通过实证数据可以表现出来”。

(五)培训方法灵活多样

当今的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已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培训模式,构建了灵活多样、师生共同参与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既凸显了参培的灾区心理健康教师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推动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

1.参与式方法。参与式方法是指能够使个体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并积极推行的培训、教学和研讨的方法,该方法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接受培训的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都能够平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

2.学习-讲座-研讨。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中,培训机构可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适合灾区学校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组织学员学习、研讨,促使学员在学中悟、悟中得、得中乐,以促进学员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自主阅读与网络互动相结合。自主阅读是促进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自我研修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自主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者或学科策划人可为参培学员精心挑选自学书籍。不仅如此,班主任可以在校园网站上专门设置班级论坛,为培训学员提供研讨、交流平台,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4.授课教师与学员同课异构。这里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同课异构体现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课上,其实施流程为:选定有关灾区学校心理的上课主题———独自备课———分小组研讨备课思路———不同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备课———教师集体观课、评课———专家进行专业引领,这种形式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团队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5.观摩考察有特色的灾区学校。观摩、考察心理健康开展有特色的灾区学校,是很受参培教师喜爱的培训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可在当地选择有特色的灾区心理健康学校,作为参培者学习、观摩、考察的实践教学基地,而且可以带领学员参观考察省外有特色的灾区心理健康学校,学习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方法,以开阔学员的眼界。

6.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它是把个人的思考用对话、交流的形式显现出来,将个人思考不够成熟的地方在与答辩专家的对话中加以澄清,以便于有效监督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思考过程。

(六)师资来源多元化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6

【关键词】三年后;地震灾区;初中生;比较研究;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7-0320-02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象:此次以汶川第一中学初中部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从三个年级中各抽出2个班,每个班均以全班学生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共调查327人,获得有效问卷314份,有效应答率为96.0%。有效问卷中男生共计152人,女生共计162人,初中一年级学生114人,初中二年级学生100人,初中三年级100人。

工具:(1)、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是目前应用心理学典型量表,包含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等。该量表共包含有90个日常生活的相关问题。每一个问题采取1-5分的5级评分标准,从1分代表无症状到5分代表症状严重,依次递进。分别是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该量表可以分解出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心理症状。

(2)采用特别编制的人口学资料问卷该问卷主要针对灾区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可以分析地震后影响学生心理康复的因素,有助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3)spss17.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和百分比,其中,我们主要对因子1――因子9进行了分析。

沃们统计出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和百分比,任意因子分中因子

分析表明,随机抽取的314名学生中,有心理问题(任意分子>=2)的人数为208人,占所选出样本容量的66.2%,

2、scl-90各因子均分及各因子在心理问题上存在的比例问题

我们按各因子对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和比例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如下:在因子一中(2

上面的各项数据主要反映了各个因子在心理问题上所占的比重,根据各个因子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得出所调查者各个症状的严重程度依次是强迫―人际敏感―恐怖―敌意―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

3、学生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情况

任意因子分>=3,即是中等及中等以上心理学问题,需要重点关注,这一人数为49人,参见表(一)的统计结果。

从统计数据的结果分析,进一步发现每个因子都有学生出现较严重的程度(因子>=3),具体数据是躯体化6人,强迫13人,人际敏感13人,抑郁14人,焦虑9人,敌意13人,恐怖14人,偏执7人,精神病性8人。

4、心理状况的年级差别

我们对心理状况的年级差异进行了统计,初一,初二,初三中任意因子大于2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9.1%,22.6%,24.5%。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反映出在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中,心理问题(任意因子>=2)的比例递减依次是初三,初二,初一。

5、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比分析

此次的问卷中,人口学问卷共设有十二项。即是从十二个方面去分析特定群体中不同类型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此处结合两个人口学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其中我们对地震灾区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重点分析。

(1)是否是留守儿童的不同心理状态

其中留守儿童在从因子一到因子九得出的因子数大于二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6.7%,30%,23.3%,23.3%,20%,26.7%,30%,23.3%,23.3%,20%.因子大于二则说明这部分学生存有心理问题。而非留守儿童的因子数在各因子中大于二的比例依次为21.1%,16.4%,15.3%,16.4%,14.6%,27.9%,23.2%,20%,17.9%。

在抽样调查的6个班中,共有留守儿童30人,占总人数的9.6%,其中初一有14人,初二6人,初三10人。可见地震后灾区留守儿童人数相对整体来说较多。另外从上数据中得出:

1.在留守儿童中心理问题占比例最大的因子是因子7―恐怖,其次是敌意,再次是强迫。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却集中在因子2―强迫和因子3―人际敏感中,与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因子数有根本性的不同。

2.在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各个因子进行比较中发现。即使在同一因子的比较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中有心理问题的因子比例要大,且几乎每个因子都要高于非留守儿童。

讨论:此次研究显示,1.三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初中生整体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66.2%,这是一个比例相当大数据,这说明地震后及时的心理干预指导、与后续的心理辅导工作未获得明显的成效,三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初中生仍存在较大的心理问题,应值得长期关注。

2.各个因子在心理问题上所占的比重不尽相同,三年后地震灾区初中生因为所面对的学习生活、家庭环境、接受的心理指导程度、自我调节能力的不同,出现心理障碍的因子数不同,且突出表现在强迫和人际敏感两个心理问题上,故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

3.测评出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为14.98%,这部分的同学虽然占的总体比例不大,但是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达到干扰学习和生活的程度,因此必须特别加强关注和采取及时的心理干预,以免因心理问题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4.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由初三向初一递减(24.5%22.6%19.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也越来越懂事,对地震所带来的伤害就更加的难以忘怀。此外,初三学生要面临升学,所以年级越高学习的压力也就越大,心理问题也就越突出。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7

【关键词】超重;肥胖;抑郁症状;中学生;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4.2、R74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0-0744-05

抑郁症状是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涉及遗传、成长教育环境、生活应激事件等生物、心理和社会学多方面的影响。近几年,青少年抑郁症状问题趋于严重,现患率不断增长,呈低龄化趋势。同时,超重肥胖作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病也迅速蔓延,其对中学生心理状况的不利影响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欧美国家对两者关联性进行了大量研究:erickson等[1]对美国加利福利尼亚州868名儿童调查发现,女生肥胖与抑郁有关联(r=0.14,p0.05);erermis等[2]使用两种心理学量表(CBCL和CDi)进行抑郁评分,结果土耳其肥胖青少年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瑞典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比例较体重正常者增加66.8%[3];mustillo等[4]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即肥胖男生罹患抑郁症的风险高(oR=3.7);Goodman等[5]对美国9374名青少年进行的1年队列随访研究发现,基线期的抑郁症状与随访期的体质指数Z评分呈正相关(oR=2.05)。但也有相反的结果,两项德国青少年研究均未发现抑郁与肥胖关联[6-7]。以上关联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样本的代表性、样本量的大小、抑郁评估量表不同有关。

我国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居民膳食中热量摄入比例和静态生活方式显著增加,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凸现;且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可能导致了抑郁症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但国内关于超重肥胖和抑郁关联的研究较少,刘浩等[8]对上海某中学1145名中学生(12~18岁)研究发现,肥胖学生比体重正常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增加45%,但经多因素调整差异无显著性。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本研究于2004年10~12月对南京地区中学生进行了抑郁症状现况调查,为开展我市超重肥胖儿童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提出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地区13个区县的普通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在校学生进行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抽样具体方法:(1)根据2004年度各区县分年级在册中学生人数占全市相应学生总人数的比例,确定每个区县各年级应调查学生人数及抽样比例;(2)根据班级在册人数及各区县应调查学生数,确定各区县各年级应调查的班级数;(3)以13个区县分别作为抽样单位,将每个区县的所有初中学校统一编号,随机抽取应调查的学校,然后再随机抽取各年级应调查的班级;(4)将6个主城区作为一个抽样单位,其余7个区县分别作为7个抽样单位,将每个抽样单位的所有高中学校统一编号,随机抽取应调查的学校,然后再随机抽取各年级应调查的班级。最终本次研究调查高中学校15所,初中学校41所,合计168个班级,共7161名。其中男生3537名(49.4%),女生3624名(50.6%);初中生5084名(71.0%),高中生2077名(29.0%);城区学生3410名(47.7%),郊县3751名(52.3%);年龄为12~18岁。

1.2工具

1.2.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调查对象及其家庭的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对象的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生活事件及健康危险行为。

1.2.2儿童抑郁症状量表(Children'sDepressioninventory,CDi)中文版[9]美国心理学家Kovacs[9]编制的CDi量表是当前国际儿童临床心理学领域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其中文版已被证明具有较高的效度与信度[10]。共包括27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由三句话组成,分别列举了一般反应、中等抑郁症状和严重抑郁症状(如“我偶尔感觉伤感”、“我经常感到伤感”、“我一直感到伤感”),分别计0分、1分、2分,总分在0-54分范围内,得分越高表明抑郁水平越高。依据原量表常模,19分为确定抑郁的划界分。所有内容设计成统一的无记名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流行病学医师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进行现场调查,学生班级为单位独立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

1.2.3超重、肥胖分类标准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kg/m2),根据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2004年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每个学生分性别、年龄的Bmi参考曲线诊断超重和肥胖,分为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11]。

1.3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0双轨录入数据,数据由SpSS11.5软件包进行整理与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之间抑郁评分差异;以优势比(oR值)表达超重肥胖与抑郁症状之间的联系,采并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控制。

2结果

2.1不同年龄、性别、年级、地区、Bmi分类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比较

表1显示,南京地区中学生抑郁症状总检出率为14.8%(1060/7161)。经检验,各年龄组之间抑郁检出率总体无统计学差异(χ2=8.460,p=0.206),但与12岁年龄组相比,14、15和18岁年龄组中学生抑郁比例较高,差异有显著性,罹患风险分别增加46.2%(oR=1.462,95%Ci=1.024~2.085)、47.5%(oR=1.475,95%Ci=1.035~2.102)和57.2%(oR=1.572,95%Ci=1.057~2.336);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16.4%/13.0%,χ2=16.424,p=0.000),提示男生罹患抑郁的风险是女生的1.313倍(95%Ci=1.151~1.498);随着Bmi的增加,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增加,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检出率分别为14.5%、17.0%、18.9%(χ2=6.678,p=0.035),即Bmi分类与抑郁症状罹患风险之间存在正向的剂量-反应关系(χ2趋势=5.62,p=0.018)。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的中学生罹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增加22.5%(oR=1.225,95%Ci=0.967~1.552)和39.2%(oR=1.392,95%Ci=1.000~1.962)。

2.2南京地区中学生抑郁症状量表(CDi)评分情况

南京地区中学生CDi总分为11.6±7.2,其中初中生抑郁评分值为11.4±7.3,高中生为1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2,p=0.003);男生抑郁评分值显著高于女生(11.9±7.4/11.2±6.9,t=4.047,p=0.000)。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之间抑郁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11.5±7.1/12.0±7.7/12.5±7.5,F=3.032,p=0.048),肥胖组评分值最高。按年级、性别分层后,初中生和女生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组抑郁评分值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见表2)。

2.3Bmi分类和CDi量表评分等级相关

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Bmi分类与CDi量表评分的相关系数(r=0.028,p=0.020),表明超重肥胖与抑郁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按性别分层,男中学生Bmi分类与抑郁无相关性(r=0.002,p>0.05),而女生Bmi与CDi量表评分存在弱相关(r=0.034,p

经性别、年龄、地区等相关多因素调整后,肥胖与抑郁症状仍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见表3)。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组罹患抑郁的风险增加37.1%,肥胖组罹患风险增加48.8%。并且男生患抑郁的风险是女生的1.322倍;随着年龄增加,抑郁患者比例也随之增高;郊县抑郁检出率显著低于城区。表明男生、年龄和超重肥胖可能是罹患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Bmi值增高,罹患抑郁症状的风险也越大;而郊县可能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3讨论

近年来,抑郁症状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当前国际儿童临床心理学领域中常用的儿童抑郁量表(CDi)筛查南京市7161名12~18岁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8%,低于国内其他报道结果[12-13],这可能与样本人群的差异性、Depression所用量表不同有关。与12岁年龄组相比,14、15和18岁年龄组中学生抑郁比例较高,可能与此3个年龄组处于初、高中毕业班,升学压力较其他年级组大。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男生高于女生的性别差异,与张洪波等[14]报道的结果一致,与俞大为等[10]及Birmaher等[15]研究结果相反。造成这一差别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目前的报告,2000年前后我国儿童青少年进入肥胖流行的全面增长期。一方面超重检出率继续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肥胖率在城乡男女群体中成倍上升。本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超重检出率为7.5%(534/7161),肥胖检出率为3.1%(222/7161);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南京地区中学生CDi总分为11.6±7.2。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之间抑郁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肥胖组评分值最高;且按年级、性别分层后,初中生和女生超重和肥胖组抑郁评分值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Bmi分类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罹患风险存在正向的剂量-反应关系;即随着Bmi值的增加,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现患率不断增加。表明二者关系密切,超重肥胖可能是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国内外有关研究基本一致[1-8]。本研究还发现,男中学生Bmi分类与抑郁无相关性(r=0.002,p>0.05),而女生Bmi与CDi量表存在弱相关(r=0.034,p

肥胖与青少年抑郁二者关联的可能原因是,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脂含量较高,大脑神经细胞功能减退,外界信息通过大脑传导速度减慢,造成思维迟钝;致使其智力落后,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心理压力较体重正常者大。超重肥胖的学生也往往因为体形与活动不便,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排斥和嘲笑,严重损害自尊心。外界偏见和自身敏感使其不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社会交际和适应能力变差,久之,则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16]。

本研究还发现女生超重肥胖与CDi评分的相关性较男生明显,与国内外研究类似[1,17-18]。可能由于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性别差异对男女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不同,男生正确认识看待性生理变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生理上的变化与女生相比较为平稳;第二性征发育可能从生理和心理两条途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学校应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预防和减少各种心理疾病。对于超重肥胖的学生除了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外,应采取心理疏导,逐步培养与树立其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但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仅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现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并不能阐明二者之间因果的关系:是超重肥胖引起抑郁情绪,还是有抑郁症状的人群以进食缓解不良情绪而导致体重超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ericksonSJ,Robinsontn,HaydelKF,etal.areoverweightchildrenunhappy:Bodymassindex,depressivesymptoms,andoverweightconcernsinelementaryschoolchildren[J].archpediatradolescmed,2000,154:931-935.

[2]erermisS,Cetinn,tamarm,etal.isobesityariskfactorforpsychopathologyamongadolescents[J]?pediatrint,2004,46(3):296-301.

[3]SjobergRL,nilssonKw,LeppertJ.obesity,shame,anddepressioninschool-agedchildren:apopulation-basedstudy[J].pediatrics,2005,116:e389-e392.

[4]mustilloS,worthmanC,erkanlia,etal.obesityandpsychiatricdisorder:developmenttrajectories[J].pediatrics,2003,111:851-859.

[5]Goodmane,whitakerRC.aprospectivestudyoftheroleofdepressioninthedevelopmentandpersistenceofadolescentobesity[J].pediatrics,2002,110(3):497-504.

[6]LamertzCm,JacobiC,Yassouridisa,etal.areobeseadolescentsandyoungadultsathigherriskformentaldisorders?acommunitysurvey[J].obesRes,2002,10(11):1152-1160.

[7]BritzB,Siegfriedw,Zieglera,etal.Ratesofpsychiatricdisordersinaclinicalstudygroupofadolescentswithextremeobesityandinobeseadolescentsascertainedviaapopulationbasedstudy[J].intJobesRelatmetabDisord,2000,24(12):1707-1714.

[8]刘浩,余金明,陈芳,等.上海市中学生肥胖与抑郁的关系[J].上海医学,2007,30(10):777-778.

[9]Kovacsm.Ratingscalestoassessdepressioninschool-agedchildren[J].actapaedopsychiatr,1981,46(5-6):305-315.

[10]俞大为,李旭.儿童抑郁量表(CDi)在中国儿童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25-227.

[11]中国肥胖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12]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497-498.

[13]张志群,郭兰婷.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6-33.

[14]张洪波,许娟,王坚杰,等.合肥市小学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2):809-811.

[15]BirmaherB,RyannD.williamsonDe,eta1.Childhoodandadolescentdepression:areviewofthepast10years:parti[J].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1996,35:1427-1439.

[16]Jansseni,Craigwm,BoycewF,etal.associationsbetweenoverweightandobesitywithbullyingbehaviorsinschool-agedchildren[J].pediatrics,2004,113:1187-1194.

[17]阙敏,陶芳标,何春燕,等.合肥市某中学超重、肥胖与不同性别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5):460-463.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8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需要人们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整体的过程,必须从小抓起,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步虽晚,但是发展较快,而且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目前来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确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特别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2.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对心理健康的概念认识不清晰。

现在很多学校都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就不必再单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通过相关心理教育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其重点在于自我教育。德育教育包含更广泛,它包含心理健康但又不止于此,还包括对学生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强调一种超我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上,两者关注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要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然后才能进一步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关注德育的发展,因此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均衡。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其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总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具体来说,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要好于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较早,资金充足,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投入足够,很多地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已经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良好的系统,而西部地区相对来说,信息闭塞,观念陈旧,再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专业师资配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流于形式,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3)学校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机结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展塑造阶段,外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形成有机结合,共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近些年来,网络迅速发展,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现在的网络管理还没有形成规范,网上很多消极的思想和反面事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小学生,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时间更多,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全推给学校,不要认为孩子们只要在学校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足够了,学校和家庭都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对他们健康心理与人格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不经常和学校沟通,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那么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得不到强化,效果将事倍功半。

3.解决对策

面对上文提到的三大类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1)加强理论学习,转换观念。

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老师较少,甚至没有,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都是德育老师,或者是普通教师经过心理课程培训发展来的,他们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对某些理论认识不深刻。学校应该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加大力度引进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同时对正在从事该方面工作的教师进行更加系统的心理学培训,教师们也应当抛下面子,多向专业人员咨询学习,真正分清楚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区别,运用科学的评估手段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以便正确地指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心态,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2)政府加大心理教育经费投资力度,各地区之间加强合作交流。

国家应该加大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在政策上予以一定倾斜,为教师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先把教师培养好,他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鼓励和赞助西部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去东南部地区学习交流,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得较好的学校的经验。同时,西部地区的教师应当积极转换观念,不要一味认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学生的命运”,不要一味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功成才的重要性。

(3)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联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首任老师。父母的心理状态、言谈举止、教养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肩负起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的责任,使家长的教育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协调一致。对此,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邀请家长听课学习、交流经验。此外,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了解孩子们在家里受到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4.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更关系他们将来成功成才的关键,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鉴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各位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当努力学习有关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魏婷,魏荣.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166-167.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9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104-03

党的十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1]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人数的逐年增多使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理性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的相关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新失业群体进行干预,是提升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因素分析

西南民族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综合近几年对西南民族地区失业大学生的情况调查发现,导致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焦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佳、高校就业指导缺位和社会环境氛围偏差等方面。

(一)综合素质欠佳

内因决定外因,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自身原因也是其失业的最主要原因。一是荒废大学时光。西南民族地区在全国来讲属于相对落后地区,能考上大学实属不易,但是从长期的观察和调研来看,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大多是大学期间成绩不好、表现欠佳的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的管理相对宽松,再加上自律性相对较弱,于是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沉迷网络、经常逃课、考试不及格等现象层出不穷,大学四年就这样被荒废,没有大学期间厚重的积累,毕业后找工作必然也不会顺利。二是心理素质脆弱。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进入大学后他们常有自卑、敏感等心理现象,担心被别人瞧不起,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在毕业找工作时(又由于心理因素)害怕竞聘而不敢去应聘,有的在找工作时一时失利时便不再继续,有的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焦虑,有的因家庭背景不好和社会关系不广泛而畏惧求职等等。心理素质脆弱也导致了部分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失利。三是自身期望过高。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有些农村生源)大都背负着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命运的使命,所以,他们在毕业时希望找到好工作特别是一些“光宗耀祖”的工作,例如公务员、警察、法官、国企等的愿望就特别强烈,但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能够找到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而对于就业中的基层工作又不愿意去干,因此,过高自身期望也导致了部分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失业。四是乡土心理严重。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就读于本地区的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回到老家去工作,这样既可以照顾父母,又不用离家太远。这种恋土恋乡的乡土心理也在制约着他们的就业意愿,缩小了可选择的就业范围。毕竟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全国还比较落后,就业机会也相应较少。所以,乡土心理的严重也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

(二)高校就业指导缺位

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还不够到位,对促进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一是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需要不符。调查发现,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虽然已经纳入正常的教学范围内,但是就业指导课无论是从师资力量还是从授课效果方面来讲都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是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教授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一般都是普通辅导员,上课方式也多选择大班授课,缺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由于授课教师的能力水平有限,涉及专业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便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就业政策的宣传理解出现偏差。由于高校对就业指导重视程度不足,虽然每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会出台一系列相关的促进就业的政策,但是高校对这些就业政策的宣传理解不到位,导致这些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有利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宣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就业[2]。三是创业指导服务缺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当前的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创业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期间接受创业指导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在创业方面的教育却相当匮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得不到有效的指导,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也得不到有力的宣传和解读,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公共管理服务平台也不完善,再加之创业启动资金的融集困难,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创业时困难重重。

(三)社会环境氛围较差

外因对内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和大学毕业后的影响至关深远。当前的社会环境氛围总体上来讲是好的,但是也有部分不和谐的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起着阻碍作用。一是社会资本分配不均。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很多都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很多都是贫困家庭,家庭的社会关系很普通。由于社会资本分配不均的缘故,很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甚至一些私营企业在招聘时总会考虑应聘者的社会关系,虽然从总体上讲,决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是学习成绩、学历层次、学校层次等因素,但是社会资本的分配不均无形中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3]。二是就业歧视现象依然严重。就业歧视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找工作时的一大“拦路虎”。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数量本身就不多,特别是“211”和“985”高校更是寥寥无几,但现在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动辄非名牌大学毕业生不要,非研究生学历不要,裸的就业歧视严重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同时,现在的招聘还存在性别歧视,虽然招聘上写着男女不限,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却是男生优先,或者直接不要女生。

二、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人数增多,已经出现了“群体化”和“游民化”的特征,无论是对个人和家庭来讲,还是对学校和社会来讲,都非常不利。

(一)个人青春的耗散

大学生失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学生个人青春的耗散。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自由、阳光、充满朝气,但是大学毕业后失业,高负担的生活成本和低廉的工资甚至无业致使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极度焦虑,出现心理恐慌,渐渐对他们的人际交往、生活热情、工作动力、消费欲望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导致个人的青春在失业的阴影下逐渐耗散。

(二)家庭负担的加重

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还有很多学生在校读书期间由于无力承担学费而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或者生源地贷款或者向亲戚朋友借贷,毕业后便急需还债。他们的失业不仅导致了所欠债务的无力偿还,更甚者连平时的日常开销都需要父母接济,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支出,更是加重了本已经贫困的家庭负担。

(三)学校发展的阻碍

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学校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一方面,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仍在校读书的大学生来说,会让他们产生就业恐惧感,也担心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对自己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产生质疑;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失业,就业率不高,对学校的声誉、社会评价产生负面影响,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社会地位等等,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四)社会和谐的冲击

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出现对社会和谐也会产生冲击。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普遍提高,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失业和社会上发生的事件牵连起来,以至于出现伤害自己、攻击他人、攻击政府的行为,甚至会对民族团结造成影响,特别是在网络上,一些“网络暴民”有很大部分是大学生失业群体。大学生失业群体的部分非理会对自身、他人和社会造成威胁,影响社会的和谐。

三、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干预策略

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干预,可以提高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率,在制度和体制方面给予保障,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当然,这种应激干预需要大学生个人的参与,也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大力配合,多位一体,通力合作,为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共同努力。

(一)全面提升个体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才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用人单位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不仅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还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等。所以,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失业群体进行就业干预,首先就必须从大学生自身着手,全面加强个人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很多大学生失业就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胆小、怕事、怯懦自卑等等,在求职时唯唯诺诺,犹豫不决,导致错失就业良机。二是加强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一方面从专业教育着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从业能力,促使大学生在学校中适应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业荒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素养较差等问题,实现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综合素养的提高,增强应对就业的能力。三是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失业大学生在即将进入工作岗位前,需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包括自我管理、人际影响、高效团队等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四是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教育。很多大学生失业是由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造成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教育,可以让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期望,避免因就业期望原因而失业。

(二)打造全新就业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着力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质量,可以帮助大学生构建合理正确的职业规划,选择正确的职业取向,提供完善的就业信息,解决就业心理问题,平稳地度过大学生活,顺利实现就业[4]。提升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坚持高层设计,从校领导层面就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对于学生就业意义重大,不仅要配备高素质的任课教师、安排适当的就业指导课程,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就业实际指导。二是高校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地方的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有利的政策,要大范围、广角度地宣传和解释,保证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前了解这些有利信息。三是加强高校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高校的创新创业基地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还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实践平台的团体效能作用,资源共享,共同提升。四是要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大学生在毕业时心理压力大于平时,不良的心理会阻碍大学生的顺利求职。所以,高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真正重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方面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

(三)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从立法、制度、社会支持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机构和政策来应对。一是建立失业大学生权益保护机构,通过立法,保障对大学生的救济和政策资助。可以通过提供低保、社会救济和廉租房提供等形式来保障失业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生活。二是建立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通过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升失业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就业成功率。三是建立大学生失业援助机制,特别是针对就业过程中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例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为他们提供特别的就业援助。四是建立大学生失业基金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同时,要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制约,保证专款专用。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政府在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干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政策制定和市场调节方面非常必要,所以要切实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失业群体保护的立法步伐。大学生在以前是“天之骄子”,就业问题不需要政府太操心,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失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失业大学生群体也变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同样需要政府进行立法保护。二是政府要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时代在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所以政府要更加重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定,积极完善有关政策,切实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三是政府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调控。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出现与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和混乱也有一定关系。社会不公平现象让大学生感觉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却又无处诉苦,因而产生愤世嫉俗、仇富和心理。所以,政府应规范竞争,建立公平就业的制度体系和法制环境,确保就业市场公平、规范、有序,降低失业大学生群体的应激行为。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

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

[2]耿俊茂.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行为偏差研究[J].社会科

学家,2013,(5).

[3]夏侯宏,邹小华.大学生失业群体的游民化及其社会干

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学生管理;创新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这一理论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和肯定。简单地说,就“最近发展区”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可实现水平之间的区域。

“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别。该理论认为,目前实际发展情况相同的学生可能存在着发展上的个体差别,也就是潜在发展水平可能不一致。与实际发展情况相比,衡量学生之间的差别更具决定意义的是潜在发展水平。在教学中人们常说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施行相应的教育,在学生管理中我们也要“因人而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育,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管理的启示

(1)开展自我批评,让学生认识到现有的水平。在班级管理上实行班委负责制,每次班会课我都让主要班委轮流评价班级一周以来的情况,包括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让所有学生认识到班级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再让个别学生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价,反馈一周以来的表现,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问题,找个别学生谈话,谈进步、聊不足。

(2)建立奋斗目标,让学生达到可实现的水平。除了班级总体目标,每个学生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天赋、兴趣及爱好,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的认知能力、兴趣与关注点也是不相同的。所以我们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努力目标,最好建立那些只要努力“跳一跳”就会摘到“果实”的目标。只有在目标的不断实现中,才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发挥学生的潜能。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现有问题和他能够实现的目标,才能让学生自我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不断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更好的体现。

(3)注意教育方式,让学生体会自身价值和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需要不断转变眼光,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给学生一个改变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可以尝试使用这样的语言:“XXX同学,希望明天能看到你好的表现”“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内,我希望看到同学们的进步”等,这些都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具体运用,是对学生的行为给出明确引导,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潜在水平。自习课纪律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说“同学们,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安静下来”,然后退出教室等待一会儿,这样做的效果一般都很好。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们可以找个比较安静的地方,让学生先自己分析原因,然后自己提出改进办法。最后鼓励说:“希望以后能看到一个全新的你,我也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诺言,看你的表现。”过后,对这个学生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让他认为老师没有放弃他,他还有很多好的地方。通过这种方法,班级的几名“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较好的转变,班级风气得到了提升。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应用中的问题

(1)准确判断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管理中最主要的是能够识别出学生的现有状态,把握住不同学生的现有表现和他通过自己努力、教师以及同学的帮助所能够达到的更好表现。只有确定好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们才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法,做到“因人而管”。

(2)对教师管理水平的要求提高。在学生管理中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师本身的素质相对要求较高,要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敢于创新,能够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正确并善于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能够与时俱进,积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工作要求细致、有耐心。

四、小结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们需要的不是命令,而是尊重,是留有余地的沟通。只有让学生在一个能够自由掌握的范围内,发现跳一跳能够达到的水平空间,他们才有行动的积极性。只有在学生认识错误的基础上,再去教育改正,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