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2:44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1

关键词:烟台城市旅游发展定位形象设计

从历史上看,山东省烟台市是一座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名城,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烟台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资源优势,其城市旅游的影响力也不如周围几个旅游城市。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烟台城市旅游的发展定位不准、城市旅游缺少特有的形象概念。

烟台市旅游发展定位

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依据

确定一个城市地区的旅游发展定位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中长期内旅客的旅游产品需求;二是本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关于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许多学者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业层次。观光游览属于最基本的层次,提高层次是指娱乐和购物,而专业层次则包括疗养、会议、宗教、考察、商业等多种活动类型。对于特定城市来说,旅游活动类型可能是综合性的,但更有可能表现为:在城市不同时期的旅游发展空间上,某一种或几种旅游活动类型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类型的旅游活动居于次要地位。这些居于主导地位的旅游者需求行为演变决定了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市场方向。

发展城市旅游不同于普通的景区旅游建设,除了要具备充分的景点资源外,还必需考虑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城市旅游的建设是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发展。一个城市发展城市旅游需要对照上述条件对自身进行权衡,根据自身条件设计符合自己的城市旅游发展道路。

烟台市城市旅游发展的考量因素

城市旅游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单一型,也称资源型。这类城市往往是以某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如自然山水、人文遗迹昭著于世,并以此作为旅游吸引物。如广西桂林就是因其美丽如画的山水风光而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二是综合型,也称混合型。这类城市往往依靠自身的综合实力,如科技、教育、文化、金融、外贸和工商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来吸引八方来客。例如大连、青岛这样的城市具有旅游资源优势又具备很高的的经济实力。这类城市旅游的活动形式比较丰富,呈观光购物、娱乐休闲、商务考察和会议展览等复合状态,并且不受旅游淡旺季的影响。

根据烟台市的城市条件,笔者认为,烟台市的城市旅游定位应致力于满足游客三个层次的旅游需求,成为以旅游业为标志产业的综合性旅游城市。上述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具备发展综合性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作为胶东经济圈的一极,烟台市是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烟台具有良好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能力,2003年烟台市城市环境基础建设名列全国第二位,所有这些都为烟台成为综合性的旅游城市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具备发展综合性旅游城市的资源优势烟台市是著名的海滨城市,“山、海、城”一色和“岛、林、泉”相融构成了烟特的自然景观,烟台市已形成了以海、岛和山为主的几大自然景区。同时烟台又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纯朴的民风,近几年通过对历史古迹的开发,市内人文景观已成规模,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毓璜顶公园以及福建会馆等是其中的代表,最近以旧领事馆区为基础的海滨广场又成为烟台一亮丽景观。

具备特定的区位优势旅游业与其它行业不同,处于同一旅游带的区域或城市双赢效应大于竞争效应。旅游者出行一次,总是尽可能多游览各个景区,因此一个地区成为旅游胜地也推动邻近地区的旅游发展。烟台地处大连—青岛黄金旅游带上,同时又是东北进入山东的必经之地,向内可以幅射到整个山东内陆旅游区。另外,从西方国家发展旅游城市的经验看,海滨旅游区与其它旅游区有很大不同,这就是海滨旅游区很容易成为人们定期渡假休养的地方,这也为烟台成为综合性旅游城市提供了条件。

烟台市城市旅游形象设计

如果说旅游发展定位确定了方向,那形象设计就是具体的实施。通过具体的形象设计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即城市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播怎样一种形象,这种形象如何成为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动力源泉。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原则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有两个原则非常重要:一是个性鲜明原则。这个原则体现了形象区分度的要求,必须首要满足。同样是海滨城市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大家都围着“海”字转,所谓的个性反而变成了共性,是无法在旅游者心目中占据独特地位的。可以说,没有了个性鲜明的特点,城市的旅游形象立与不立没什么区别。二是文化先行原则。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要素,也是构成旅游地持续吸引力的重要源泉,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树立必然要注重文化内涵深层次的挖掘。烟台市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标准

全方位开发旅游资源,塑造海滨城市新形象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点,烟台也不例外。烟台的海滨特点是城连海、海连岛,除广阔的海滨浴场外,在市区外不远海面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岛屿,这些岛屿至今也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开发出来。如果将这些海岛资源很好的开发利用,必将大大提升烟台的城市旅游形象。烟台另一个优越的旅游资源是其良好的生态环境。烟台境内植被良好,森林茂密,山体景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变。烟台又是有名的果蔬产地,渔产品异常丰富。在当今提倡环保的背景下,发展生态旅游也是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的很好切入点。如果把这些转化为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那又是烟台城市旅游中个色鲜明的特色旅游。

倡导自然和谐和人文关怀,体现天、地、人、海和谐统一在崇尚自然的今天,城市旅游却被赋与更多的人文因素。城市旅游不同于野外探险,城市旅游是人与自然的交流,更是人与人的交流。旅客来到这个城市除了观赏优美的风景外,还要体味城市带来的精神体验。作为“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的城市魅力应更多的融入人文因素,提倡一种人在山水间,景美人更美的境界,在突出山水美景的同时,展示了烟台市民良好的精神面貌。烟台具有良好的文化历史底蕴,民风纯朴。烟台人沉稳好客,热情而宽容,如山如水般的品质都是烟台人文精神的体现,如果这一切能够发扬光大,烟台的城市形象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追求城市发展,做到与城市旅游形象的完美结合一个形象的创立和深入人心需要一系列的甚至是全方位的软硬件配套建设。由于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两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长远规划与建设的协调也是形象定位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关注一个旅游城市,首先第一印象应该是对城市的概念,其次才是对景区的感觉,旅游城市的形象设计应完全融于城市的长远发展过程中。旅游因城市兴旺,城市因旅游而发展。烟台的一些新优势产业正在形成,现在烟台是果蔬之乡、葡萄酒名城。也正是有了这些产业优势,一些重要的产业发展会议在这里定期召开,商务会议成为了烟台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虽然商务旅游是烟台旅游产业的一部分,但与一些优秀旅游城市相比,这部分比重还有很大的差距,这需要城市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烟台是韩日重要的贸易城市,胶东贸易加工集散地的地位加强可以更进一步促进烟台的商务旅游发展。

进一步发展烟台城市旅游的策略

烟台的城市旅游发展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明确城市旅游发展定位,确定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烟台有发展综合性城市旅游的能力,但目前烟台的旅游资源更多地用来满足旅客的第一层次需要。要想提升烟台旅游的服务水平,必须将烟台城市旅游的发展于综合性城市旅游的层次,大力开发第二、第三层次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娱乐休闲和商务考察等旅游需求。

加强城市形象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烟台市的城市形象建设过程中应突出本身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城市的管理和规划要合理设计旅游产品,建设和保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还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外交流,努力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知名度,以城市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建设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景区,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烟台有极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但特色突出的景区或景点并不多。在今后的资源开发中,烟台在突出海域城市共性的同时,要着力建设几处国内闻名的旅游景点,充分体现烟台的旅游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将更多的游客吸引到烟台来。

参考文献:

1.熊元斌,黄浩.论城市旅游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9)

2.赵伟兵.论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桂海论丛,2003(6)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2

关键词:烟台城市旅游发展定位形象设计

从历史上看,山东省烟台市是一座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名城,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烟台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资源优势,其城市旅游的影响力也不如周围几个旅游城市。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烟台城市旅游的发展定位不准、城市旅游缺少特有的形象概念。

烟台市旅游发展定位

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依据

确定一个城市地区的旅游发展定位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中长期内旅客的旅游产品需求;二是本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关于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许多学者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业层次。观光游览属于最基本的层次,提高层次是指娱乐和购物,而专业层次则包括疗养、会议、宗教、考察、商业等多种活动类型。对于特定城市来说,旅游活动类型可能是综合性的,但更有可能表现为:在城市不同时期的旅游发展空间上,某一种或几种旅游活动类型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类型的旅游活动居于次要地位。这些居于主导地位的旅游者需求行为演变决定了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市场方向。

发展城市旅游不同于普通的景区旅游建设,除了要具备充分的景点资源外,还必需考虑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城市旅游的建设是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发展。一个城市发展城市旅游需要对照上述条件对自身进行权衡,根据自身条件设计符合自己的城市旅游发展道路。

烟台市城市旅游发展的考量因素

城市旅游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单一型,也称资源型。这类城市往往是以某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如自然山水、人文遗迹昭著于世,并以此作为旅游吸引物。如广西桂林就是因其美丽如画的山水风光而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二是综合型,也称混合型。这类城市往往依靠自身的综合实力,如科技、教育、文化、金融、外贸和工商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来吸引八方来客。例如大连、青岛这样的城市具有旅游资源优势又具备很高的的经济实力。这类城市旅游的活动形式比较丰富,呈观光购物、娱乐休闲、商务考察和会议展览等复合状态,并且不受旅游淡旺季的影响。

根据烟台市的城市条件,笔者认为,烟台市的城市旅游定位应致力于满足游客三个层次的旅游需求,成为以旅游业为标志产业的综合性旅游城市。上述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具备发展综合性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作为胶东经济圈的一极,烟台市是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烟台具有良好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能力,2003年烟台市城市环境基础建设名列全国第二位,所有这些都为烟台成为综合性的旅游城市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具备发展综合性旅游城市的资源优势烟台市是著名的海滨城市,“山、海、城”一色和“岛、林、泉”相融构成了烟特的自然景观,烟台市已形成了以海、岛和山为主的几大自然景区。同时烟台又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纯朴的民风,近几年通过对历史古迹的开发,市内人文景观已成规模,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毓璜顶公园以及福建会馆等是其中的代表,最近以旧领事馆区为基础的海滨广场又成为烟台一亮丽景观。

具备特定的区位优势旅游业与其它行业不同,处于同一旅游带的区域或城市双赢效应大于竞争效应。旅游者出行一次,总是尽可能多游览各个景区,因此一个地区成为旅游胜地也推动邻近地区的旅游发展。烟台地处大连—青岛黄金旅游带上,同时又是东北进入山东的必经之地,向内可以幅射到整个山东内陆旅游区。另外,从西方国家发展旅游城市的经验看,海滨旅游区与其它旅游区有很大不同,这就是海滨旅游区很容易成为人们定期渡假休养的地方,这也为烟台成为综合性旅游城市提供了条件。

烟台市城市旅游形象设计

如果说旅游发展定位确定了方向,那形象设计就是具体的实施。通过具体的形象设计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即城市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播怎样一种形象,这种形象如何成为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动力源泉。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原则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有两个原则非常重要:一是个性鲜明原则。这个原则体现了形象区分度的要求,必须首要满足。同样是海滨城市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大家都围着“海”字转,所谓的个性反而变成了共性,是无法在旅游者心目中占据独特地位的。可以说,没有了个性鲜明的特点,城市的旅游形象立与不立没什么区别。二是文化先行原则。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要素,也是构成旅游地持续吸引力的重要源泉,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树立必然要注重文化内涵深层次的挖掘。

烟台市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标准

全方位开发旅游资源,塑造海滨城市新形象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点,烟台也不例外。烟台的海滨特点是城连海、海连岛,除广阔的海滨浴场外,在市区外不远海面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岛屿,这些岛屿至今也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开发出来。如果将这些海岛资源很好的开发利用,必将大大提升烟台的城市旅游形象。烟台另一个优越的旅游资源是其良好的生态环境。烟台境内植被良好,森林茂密,山体景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变。烟台又是有名的果蔬产地,渔产品异常丰富。在当今提倡环保的背景下,发展生态旅游也是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的很好切入点。如果把这些转化为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那又是烟台城市旅游中个色鲜明的特色旅游。

倡导自然和谐和人文关怀,体现天、地、人、海和谐统一在崇尚自然的今天,城市旅游却被赋与更多的人文因素。城市旅游不同于野外探险,城市旅游是人与自然的交流,更是人与人的交流。旅客来到这个城市除了观赏优美的风景外,还要体味城市带来的精神体验。作为“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的城市魅力应更多的融入人文因素,提倡一种人在山水间,景美人更美的境界,在突出山水美景的同时,展示了烟台市民良好的精神面貌。烟台具有良好的文化历史底蕴,民风纯朴。烟台人沉稳好客,热情而宽容,如山如水般的品质都是烟台人文精神的体现,如果这一切能够发扬光大,烟台的城市形象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追求城市发展,做到与城市旅游形象的完美结合一个形象的创立和深入人心需要一系列的甚至是全方位的软硬件配套建设。由于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两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长远规划与建设的协调也是形象定位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关注一个旅游城市,首先第一印象应该是对城市的概念,其次才是对景区的感觉,旅游城市的形象设计应完全融于城市的长远发展过程中。旅游因城市兴旺,城市因旅游而发展。烟台的一些新优势产业正在形成,现在烟台是果蔬之乡、葡萄酒名城。也正是有了这些产业优势,一些重要的产业发展会议在这里定期召开,商务会议成为了烟台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虽然商务旅游是烟台旅游产业的一部分,但与一些优秀旅游城市相比,这部分比重还有很大的差距,这需要城市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烟台是韩日重要的贸易城市,胶东贸易加工集散地的地位加强可以更进一步促进烟台的商务旅游发展。

进一步发展烟台城市旅游的策略

烟台的城市旅游发展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明确城市旅游发展定位,确定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烟台有发展综合性城市旅游的能力,但目前烟台的旅游资源更多地用来满足旅客的第一层次需要。要想提升烟台旅游的服务水平,必须将烟台城市旅游的发展于综合性城市旅游的层次,大力开发第二、第三层次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娱乐休闲和商务考察等旅游需求。

加强城市形象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烟台市的城市形象建设过程中应突出本身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城市的管理和规划要合理设计旅游产品,建设和保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还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外交流,努力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知名度,以城市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建设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景区,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烟台有极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但特色突出的景区或景点并不多。在今后的资源开发中,烟台在突出海域城市共性的同时,要着力建设几处国内闻名的旅游景点,充分体现烟台的旅游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将更多的游客吸引到烟台来。

参考文献:

1.熊元斌,黄浩.论城市旅游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9)

2.赵伟兵.论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桂海论丛,2003(6)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3

关键词:国际都市旅游形象上海

国际大都市发展都市旅游的意义

都市旅游业发达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基本特征。1966年时,英国规划大师彼得·霍尔就将娱乐旅游业解释为世界城市的一种主要产业部门,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七大特征之一。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洛杉矶、新加坡、法兰克福、悉尼、多伦多、日内瓦、布鲁塞尔、柏林、大阪等不仅是世界著名大都市,同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也就是说旅游业是否发达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跨入世界级城市行列的标志。都市旅游业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都市旅游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尊严和形象的旅游产品。都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是一国或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通过发展都市旅游可以促进城市设施及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城市的开放度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一个国际大都市往往集旅游、观光、度假、商贸、会议、展览、购物、文化、体育为一体,拥有先进的接待设施,一流的服务水平,可以满足国际游客多种多样、内容广泛的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都市旅游是整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窗口”和“辐射中心”。旅游业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综合性功能最强、有着广泛发展前途的产业。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旅游业的“窗口”、“支柱”、“基地”和“辐射中心”,几乎都在都市,尤其是大都市。巴黎、伦敦、悉尼、东京等国际大都市都是本国或地区旅游业的辐射基地。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设计的要素

城市旅游形象的内涵

概括的说,城市旅游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包括人们对该城市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功能等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城市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城市旅游形象从内容来分,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城市广场街道、标志及标志性建筑、历史古迹、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等物质形象,软件包括城市人的行为、市民时尚、城市文明、群体活动和城市政府形象等精神形象。从形式来分,可以分为行为形象、视觉形象、消费形象、风情形象、经济形象。从感知对象来分,还可以分为城市外部形象即社会公众和旅游者留下的印象和城市内部形象即市民产生的与城市荣辱与共的思想。

上海都市旅游整体形象设计

对上海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对上海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都市经济地位、文化特点、发展方向、旅游资源等密切相关。

在经济方面,上海是已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发展中城市。近十年来,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均gdp在2003年3月就超过4500美元,预计在3年内可达8000美元。在综合实力方面,上海虽然远不及东京、纽约、伦敦,但在亚洲,它的经济总量已接近1990年的新加坡和香港。在2004年度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上海在53个城市中排名第25位,名列亚洲第6位,在宏观经济环境指数、公共机关指数、城市经济增长竞争力指数等指标上,上海都给世界留下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形象。

从文化特点来看,海派文化和现代文化相得益彰。上海的文化一方面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另一方面,又比中国其他城市更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输入后,形成集雅俗共赏、东西交汇,传统与现代为一身的海派文化。同时,现代社会使上海人寻找新的价值观,创建现代及传统为一体的生活方式,创建新型的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综合体。

从发展方向看,上海将建成世界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上海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窗口,代表全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上海的城市定位是发展为全球性、综合性的国际化都市,在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也正逐步接近目前国际城市,应该追求将城市整体而非若干独立旅游景点作为吸引因素推向市场,依靠城市形象吸引旅游者。

从旅游吸引物的角度来看,上海缺少沙滩、海浪、阳光和森林等,不象威尼斯、日内瓦等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也不象巴黎、伦敦等既拥有一流的旅游资源又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优势。就目前来说,上海的旅游业发展尚未达到世界国际大都市水平,威尼斯、日内瓦、巴黎、新加坡、香港等旅游业的gdp中比重一般能达到20%以上,上海在2004年只占6.3%。上海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性的旅游形象为核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

国际会展中心会展旅游是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世界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它不仅带入大量的商务活动,带动酒店业、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更好的提升该城市的国际形象。各国的大都市纷纷推出一批能够打造城市会展品牌,树立城市新形象的国际展览和会议,整和发展会展和旅游业。欧洲的巴黎、伦敦、维也纳、布鲁塞尔、柏林、日内瓦等几十个著名的大都市一直是会议旅游的主要接待地,汉诺威、慕尼黑等是世界展览中心,亚洲的新加坡、香港都是世界排名很前的会议接待地。目前国际上对国际大都市的标准有一个提法,即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由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上海凭借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和配套服务,已经具备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的基本条件。

国际时尚之都时尚之都不仅是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整个城市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直接体现。世界上业已存在的五大“时尚之都”纽约、巴黎、伦敦、米兰、东京的实践充分证明,“时尚之都”对于一个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旅游业。以境外旅游人数为例,上海2004年吸引境外旅游人数为480万,而1998年,纽约、伦敦、香港分别吸引的境外旅游人数高达1800万、990万、960万。大连的“世界服装名城”,香港的“世界一流的设计及服装中心”,韩国的“米兰”计划等都对上海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然而上海在上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曾经是国际上可数的几个时尚中心之一,这是上海区别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打造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购物美食天堂购物收入是旅游活动六要素中最具弹性和潜力的,从国际旅游来看,购物创汇是旅游创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据统计,作为亚洲“购物天堂”的香港,旅游购物收入占了旅游总收入的50%以上,但在上海这个数字只有20%左右。上海商业经过10年快速发展,购物环境明显改善,2003年上海人均占有商业营业面积达1.2平方米,同发达国家人均已不相上下,成为全国各大商贸城市中公认的品牌聚集地。在餐饮方面,上海不仅菜系齐全,而且有十多种帮别流派,同时还有种类繁多的外国菜,有条件积极拓展娱乐、休闲、文化、旅游等综合消费领域,提升上海城市形象。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3i设计

上海旅游形象的城市理念设计(mi)城市理念是将城市人格化,展示城市精神的无形形象,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魂”。在上海旅游形象上突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时尚之都”、“购物美食天堂”与上海的国际四大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具有同质性、同目标性和同内涵性的特点,体现的是城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提炼和思想升华。

上海旅游形象的城市行为设计(bi)城市行为往往在于寻求城市理念的推动和运做的模式,通过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市民群体和个体行为和城市的社会活动来体现。城市的行为形象方面突出展示和塑造改革务实、文明、豁达、勤奋、热情好客的城市市民形象。如夏威夷就以热情好客的“哈罗哈”旅游形象而闻名世界。

上海旅游形象的城市视觉设计(vi)城市视觉定位从城市标志设计,城市空间形象设计,城市公益配置设计等方面,使城市外观与鲜明城市个性的理念相一致。上海旅游形象的视觉形象要体现美学的思维,将市花白玉兰,公共指示系统,交通标志,富有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豫园商城等景点与城市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把整齐的街巷规划和有节律变化的建筑物作为城市凝固的音乐,使旅游者对上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构筑“一城九镇”的空间形态结构,以十大旅游线路贯穿城市景观区、景点延线和景观点,布置整个城市的人文活动空间,设计市民公共社会生活活动,设计城市的道路、水面、绿地等环境要素,设计城市的照明、色彩、建筑风格、城市标志、建筑小品等,突出鲜明的个性。

上海打造都市旅游形象的重要措施

抓住世博机遇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就拟订到2010年建成世界城市的雏形,到2020年建成半边缘性世界城市,到2030年建成次级核心世界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核心世界城市。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无疑将大力推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进程,势必提高上海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大大改变城市形象而进入国际性旅游城市之列。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随着它的成功举办而将深入国内外旅游者的内心,引发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作为上海的城市理念而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提高文化品位

在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文化对旅游和经济的牵引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得到优先增长,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是创意、体验和精神文化的繁盛。上海的精神文化要充分体现海派文化和时尚的有机结合,这种新文化精神将成为这座城市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如罗马、威尼斯、巴黎、纽约等,游客去那里是因为它们的文化气质和艺术环境。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音乐节、国际电影节等连续成功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上海城市的文化发展,但在文化品位上还有待于提高。

增强服务意识

世界上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香港达到了82%,而上海仅为51%。旅游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重要领域之一,上海的都市旅游,首要在于提供国际性的项目和国际级服务。只有优质服务才能保持城市旅游消费特色长久不衰,在宾馆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旅游商品业、景点景区服务业方面树立上海城市国际旅游消费形象。

推进市民素质建设

目前上海城市旅游形象在硬件上已经达到世界城市的标准,但在软件上即城市精神形象有待于提升。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闯红灯、抢占座位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上海的都市形象。要加快城市精神建设,把旅游形象贯穿到各个具体环节中,与每一个部门、行业、岗位的职责联系在一起,与每一位市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人人都是上海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员和代言人,形成规范化、高质量的旅游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植斌.城市形象理论与设计[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4

[关键词]济南市旅游地形象塑造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

一、城市旅游地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旅游地形象是一个城市底蕴灵魂的展现,是城市旅游宣传和促销中必不可少的灵魂内容。城市旅游地形象展示着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采、自然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和水平。一个有特殊旅游地形象的城市,不仅能增加城市居民的凝聚力,调节人际关系,而且能够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其城市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能吸引人才,增强城市发展的潜力。

(二)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吸引旅游者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散客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旅游者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中,散客所占比重约为70%以上。我国的散客市场也发展很快。1980年至1990年接待的旅游者中,团队比重占压倒优势。但到1992年团队与散客达到平分市场的局面,1994年和1995年旅游部门接待比重约为38%,而非旅游部门的接待,散客高达62%。散客旅游的发展趋势,促使旅游者的自主决策意识大大增强,其中决策考虑的因素在当代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已发生显著变化,使旅游地形象的重要性大大增加。而21世纪将是城市旅游大发展的时期,因此城市旅游地形象塑造意义重大。

二、济南市旅游地形象设计的要素条件及资源现状

(一)济南市旅游资源概况

济南市所处的特殊地理区位,使济南市具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泉水。它以众多的天然涌泉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泉城,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为代表的四大泉群与河柳辉映的大明湖连为一体,形成以泉水为特色的城市园林,充分体现出泉城特有的风貌。灿若繁星的泉眼与泉水汇涌而成的大明湖,以及屏立于城南的千佛山,共同造就了济南的丽质天成,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而独特的城市风光,在中国北方城市中独领。

泉水孕育了古老的文化。济南境内有多项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海内第一名塑”――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中国最早的单层方形石塔――四门塔;世界最古老的齐长城;中国最久远的地面房屋建筑遗址――汉代孝堂山郭氏墓;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城子崖遗址;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遗址等。除此而外,济南自古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名君大舜、阴阳学大师邹衍、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均为济南籍人士,李白、杜甫、黄庭坚、苏轼、曾巩、刘鹗、老舍等著名文学家曾在济南游历或居住,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佳誉。灿烂的古代文化与名人骚客留下的无数佳作与佳话互为辉映,极大地丰富了济南的人文旅游资源宝库。

济南周边郊县山灵水秀,民风淳朴。尤其南部山区以自然山水和农家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方兴未艾。水帘峡、九顶塔、锦绣川、朱家峪、红叶谷、跑马岭、卧龙峪、黄河等景区和景点犹如散落在济南周边的颗颗珍珠,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一个环城大旅游圈正在逐步形成。

(二)济南市旅游地形象设计的优势条件

1.优越的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北通京津唐经济区,南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靠内陆腹地,东接我国大港青岛港,是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优越区位,是重要的陆地交通枢纽。济南绕城放射状的高速公路枢纽,更是全国少有。向东的济青高速公路,向北的京福高速公路,向西的济聊邯汽车专用线,向西南的济菏汽车专用线;经过济南的现有国道有308、309、104、220等。各级公路汇于济南,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为骨架,干支结合、城乡贯通的优质高效网。济南空中运输发展迅速,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

2.良好的客源条件

由于济南处在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优越地理区位上,西靠内陆,东靠日本、韩国两大中国主要客源国,作为省会的济南在青岛2008年奥运比赛的带动下,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外游客。

3.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泉水是济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构成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以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为代表的泉城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泉水承载了济南市的生命,也孕育出了李清照等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文化名人,使济南成为世人注目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济南市旅游资源现状

1.泉水资源现状

从济南泉水的成因看,济南市的泉水主要源于南部山区的降水,但由于持续长时间的干旱,及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居民用水方面过度使用地下水,曾一度出现济南市地下水位下降到泉水喷涌的最低水位线以下,泉水不再喷涌,严重影响了的旅游形象。近几年,通过多方面采取措施,部分泉水虽然喷涌,但水量无法与过去相比,与“泉城”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如何保泉也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一项重大课题。

2.景点管理不善

由于景点建设审批制度不严格,导致景点建设项目规划较乱,景点重复建设。内部管理无序,使景点旅游环境质量差,而商业经营气氛太浓。千佛山、大明湖等景点都存在类似问题,内部娱乐设施、小卖点、照相馆等过多,冲淡了其应有的文化氛围。

另外,景点旅游活动内容单调,功能层次单一,大多数停留在静态陈列观赏的基本旅游活动层次上,参与性较差,游人在景点内逗留的时间较短,经济效益欠佳。如大明湖,由于近几年湖中水质的变化,大片的荷塘不复存在,因此明湖泛舟、明湖垂钓、明湖采莲采藕等参与性的旅游活动基本上不存在或受到很大影响,游客来此仅很短的时间就游览完了。

3.市内旅游交通拥挤

由于济南地下有泉水这一特殊情况,济南市的旅游交通只能在地上发展,这就变相增加了地上交通的拥挤度,不能像其他大城市一样建设地铁。虽已建成了高架桥和绕城高速,但作用还是有限。几个主要旅游景点之间缺少旅游专线专车。

4.旅游环境氛围不够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文化内涵丰富,但感觉肤浅。济南市的泉文化底蕴非常丰富,与历代文人墨客及济南市的居民都息息相关,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目前感觉起来仅是表面的、肤浅的,好像只体现在地方或设施的命名上。其二,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济南市除主要交通道路外,很多街道、设施设备等的卫生状况都有待改善,环境绿化也有待加强。其三,市民旅游意识不够,参与能力有限,旅游城市形象难以形成,难以造就“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资源”的舆论氛围。

5.市区与周围的旅游资源组合较差,开发力度不够

济南市市区的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但几处文化价值比较高的旅游资源如四门塔、城子崖遗址、灵岩寺、洛庄汉墓等则位于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内,相对较分散,只适合以济南市区为中心,向四周做节点状的旅游,而大尺度的旅游者往往会采取环状的旅游路线,以节省旅游时间。因此分散的旅游资源很难吸引大尺度的旅游者,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组合开发。

三、济南市旅游地形象定位及设计思路

(一)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就是要使旅游地深入到潜在游客心中,占据某处心灵位置,使旅游地在游客心中形成生动如画面、鲜明而强烈的感知形象。根据济南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情况,泉水和与之相对应的全文化,是济南市拥有的“拳头”旅游产品,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显著的特征,因此本文将济南市的旅游地形象定位为“文化名城,绿色泉城”。本文将从人―地感知和人―人感知两个方面对济南市的旅游地形象进行设计。

(二)设计思路

1.济南市的人―地感知形象设计

人―地感知就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官认识或视觉认识。对旅游者而言,旅游地是一块充满视觉感性的地方。长期以来,旅游的基本内涵都是以愉悦于目的地风景观赏为主,旅游地一切可看的就是旅游者心中的“风景”。

(1)济南市泉水的保护

济南以泉城著称,泉水是济南的“眼睛”、“灵魂”,是济南的“拳头”旅游产品和最重要的视觉景观。近年来济南泉水水量较小,甚至曾出现干涸断流的情况,如何保护泉水,增大泉水的喷涌量,已成为济南市旅游规划和形象设计的当务之急。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护:一、根据济南市泉水的成因分析,南部山区是泉水最重要的补给区,是源头,保泉重在保源。历史上南部山区一带植被茂盛,但半个世纪以来,这里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山区周围兴建的度假村、旅游区、别墅区也占用大量土地,地下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必须加大南部山区绿化工程的速度和规模,实现荒山全面绿化。其次,对南部山区要退耕还林,给当地居民一定补贴,鼓励其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另外还可利用现有山谷河塘,建设一批蓄水工程。二、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也是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济南市已采取了采外补内、引黄河水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特别是鹊山、玉清湖两大水库的建成对地下水的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济南市应该尽量减少地下水的利用,加大地表水的利用比例。三、实施对市区泉水出漏点及地下水脉的保护。四、实现泉水的综合利用。济南泉水涌流量大,水质优良。过去大量泉水喷出后白白流掉,今后对泉水的综合利用就是泉水经观赏后,可用于生活和工业用水,实现泉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五、加大济南市用水紧张形势的宣传,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

(2)济南市旅游产品设计

济南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产品设计上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思路:(1)首先是市区景点的组合,以泉城广场为中心,以环城公园为纽带,以市内三大名胜为依托,建立传统名胜中心旅游区,让旅游者深刻地去体验济南的泉文化,领略泉水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灵气;(2)建立南部生态、休闲旅游线,该旅游线包括四门塔风景区、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红叶谷旅游区、锦绣川游乐园、九顶塔民俗风情园、凤凰岭风景区;(3)开展民俗旅游。利用如泉水文化节、大明湖荷花节、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济南美食节等济南特有的节庆活动,在不同的时间推出,将旅游活动推向高潮,扩大济南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4)进一步发展以泉城路为中心的特色购物步行街的功能,重点推出济南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特色美食,特别是黑陶、木鱼石、鲁绣、玫瑰、阿胶等旅游商品以及九转大肠、汤爆双脆、奶汤蒲菜、锅贴、灌汤包、盘丝饼、糖酥煎饼等特色美食;(5)建立灵岩寺―四门塔―城子崖―洛庄汉墓以点串线的历史文化古迹游;(6)利用平阴玫瑰和天主教堂开发“真情联结,玫瑰有约”平阴婚庆旅游。

(3)泉城标志及户外广告设计

城市的旅游标志对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尤为重要,成功的标志会唤起人们对某城市的回忆和向往。位于泉城广场的泉标雕塑以及广场周围的景观设计已经很好地诠释了济南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化,并逐渐被国内外的游人所接受,需要的是进一步做好宣传。

对于户外广告,可将济南市各主要景点的风光、名人题刻等设计成旗帜、路牌广告、大型广告牌、景点雕塑、车体广告及导游图等形式,它们不仅构成济南市旅游地形象的一部分,也具有为旅游者提供实地旅游向导和信息解释的功能。显然,一个缺乏足够的户外广告解释系统的旅游地不能给游客带来旅行的方便和满意,从而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

(4)旅游企业的视觉形象

旅游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部门、多种服务的活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与众多提供各种服务产品的旅游企业的形象分不开,正是由于旅游的综合性,往往会发生由于个别旅游企业的形象而给目的地形象带来正的或负的光环效应。因此应加强济南市各旅游企业的形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如某饭店可在外观设计、内部装饰、员工服装、菜品命名等各方面体现泉城的特色,突出一个“泉”字,推行个性化服务,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其下次再来入住,也带动其他旅游部门的发展,发挥其正的光环效应。

(5)城市卫生环境建设及绿化

一个城市的卫生环境对旅游者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弹性较大、水平较高的消费方式,每个旅游者都希望到一个环境好的地方愉悦身心。为此济南市应加大卫生环境建设的力度和广度,实现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

城市环境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绿化,它可以为城市带来生机,为居民带去一份回归自然的愉悦心情。济南市在城市绿化方面已经做出了努力,但很多地方,特别是老城区在环境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继续扩大绿化的范围,使济南处处可见绿色,到处充满生机,建设真正的“绿色泉城”。

2.济南市的人―人感知形象设计

(1)服务行为的形象设计

旅游服务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服务。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和当地居民的热情友好,已被许多国家列为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提并论的又一大类旅游资源。有时旅游者没有欣赏到某个奇景异观的遗憾,会因享受到当地满意的服务而得以补偿。因此优质的旅游服务是获得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条件。济南市的服务行为形象要向济南市的交警看齐,突出自己的个性化服务,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

(2)居民形象

居民是旅游目的地中人数最多的一类人,他们分布面广,他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活动行为等自然地成为旅游者眼中目的地的一部分,与风景同样的成为被观赏的对象。从旅游者的满意追求来看,旅游者都希望目的地的居民是友好的、自然的和具有特点的。而根据旅游对当地社会影响的研究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往往随着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产生从好奇、欢迎、热情、担心、畏惧到冷漠的变化。根据这一情况,济南市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居民一定的补贴,以表示因旅游者到来为其带来的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不便而给予一定补偿,以此缓解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因素,保证居民以欢迎的态度来对待旅游者,树立良好的居民形象。

【参考文献】

(1)济南市名泉办公室,《济南名泉大观》,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

(2)李世欣,《济南市保泉战略对策研究》,济南市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5

对于济源这一旅游城市形象的设计与传播的目标主要有景区建设目标、产业配套目标、营销推广手段、经济带动方案几个方面。作为后起之秀,济源具备六大潜质,王屋仙境、中原新都、太行山水、黄河风情、华夏神话、茶道源头。济源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型旅游城市。因此,济源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有效途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树立景区良好形象,做好常规营销工作,强化巩固既有客源市场。根据客源市场分布的情况,加大宣传营销费用的投入,有针对性地合理分解。一方面,以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为手段,与焦作、许昌、新乡、郑州、洛阳等周边区域电视台签订常年旅游广告宣传合同,在郑州晚报、大河报、开封日报、安阳日报、运城日报等报刊杂志开辟景区形象专栏、线路广告专栏等,大力开展济源旅游形象宣传活动,扩大影响力,从而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以全国旅游交易会为平台,积极开展城市旅游形象宣传活动,比如首届春游中原景区推介会、首届开封优秀景区巡展活动、运城黄河金三角优秀景区推介会、济源山水好旅游品牌推广会、济源首届旅游展销推介会暨媒体战略合作研讨会等,散发景区宣传资料,提升景区知名度,增强品牌竞争力。第三,与同程、侠客行、旅游互联等国内大型旅游门户网站签订了网上售票和网络推介宣传协议,加大网上推介力度,利用短信群发方式加大对重点客源市场的宣传推介。重点培育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群两大城市体系市场,持续关注京津冀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晋豫其他主要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东南沿海。第四,积极参与主题活动,比如王屋山国际登山节、王屋山国际摄影节、九九玉阳山登高节、天河大峡谷探秘节、王屋山消夏纳凉季、洞天福地道教文化论坛、黄河小浪底国际观瀑节、济源黄河三峡风光摄影节、中国篮球文化节、逢石湾黄河潜水大赛、“王屋仙境•中原新都”大型实景演出等。

二是准确定位目标市场,整体营销济源,提高目的地知晓度与知名度,成功传播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并把知名度转化为旅游生产力。根据济源景区目前客源市场实际情况,将目标市场定位在以济源为中心的400公里半径之内,以豫北、豫中、晋东南为主,向豫东、豫南、冀南、晋中扩散。按照以点带面、由近及远的原则,延伸辐射半径,拓展宣传范围,开发新目标人群。

三是政府主导,整合渠道,市场运作,构建多渠道结合的、全方位整合营销传播平台。以整合营销传播平台为支撑,构建以整体营销旅游目的地、提高知晓度、树立知名度、构造竞争优势为目标,以区域营销、景区营销为主,以产品营销为重要支撑的三层营销体系。四是在五个层面上实现战略突破。以茶道为支点,突破日本市场;道教为支点,突破韩国市场;以根祖文化为支点,突破港澳台市场和东南亚华人市场。重点突破中原城市群的短假型休闲体验市场和商务会议市场。有效突破经郑州、洛阳、焦作、运城中转集散的客流;实现晋南/晋东南-豫西北和西安-洛阳两大旅游通道的截流。突破太行山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6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标志设计表现趋同个性不足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突出城市个性,塑造城市特色形象显得格外重要。完整、个性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标志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本文就标志设计中的色彩、文字、图形等视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以提升旅游标志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感。

1我国旅游目的地标志设计概况

1.1现状分析

旅游目的地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旅游宣传媒介能够更好的塑造城市特色与个性,更有力的提升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对游客关于城市旅游印象的形成有重要作用[1]。

本文通过互联网、书籍、电视等渠道把我国旅游目的地标志按省、市级行政区、著名景点三种分类进行系统收集,并对收集到的29个省级行政区标志、60个市级行政区标志、20个国内著名景点标志进行以下分析研究。

1.1.1省级行政区的旅游标志设计

在国内34个省级行政区中,有29个拥有旅游标志,占85%(如图1);从地域分布来看,华东、中南地区分布比较集中,西南、西北地区数量较少。

1.1.2市级行政区的旅游标志设计

在国内百强旅游城市中[2],有60个城市拥有自己的旅游标志,占调查总数的60%(如图2);从地域分布来看,华东沿海港口城市、中南等地分布密集而西北、西南等地相对较少,见图3。这体现出城市的旅游竞争力与城市规模及其经济发展程度关系密切,沿海港口城市主要因其经济繁荣、政策导向等因素而比较重视城市旅游品牌的宣传[3]。

1.1.3著名景区的旅游标志设计

本文搜集到5a级、4a级景区比较著名的旅游标志20枚进行分析,这其中华北、华东地区著名旅游景点较多,旅游标志设计比较完善。

2旅游目的地标志设计因素分析

2.1色彩因素分析

2.1.1标志用色明显增多

通过分析本文收集的旅游目的地标志可以看出标志用色明显增多,多色彩搭配成为一种趋势。依据标志用色数量,本文把样本素材分为三种类型,具体情况见表1。

旅游标志中2-3种颜色以及多色彩搭配的标志占省级区域旅游标志的72.4%,占市级区域旅游标志的71.6%,多色彩组合的配色元素成为旅游标志的首选类型,这是因为采用丰富的色彩可以传达一种旅游所带来的欢乐、愉快、轻松的心情,具有感染力。

在著名景区旅游标志中单一颜色的占60%,过去部分标志采用单一颜色,它的优势是轮廓清晰、色彩饱和明确有力,易于推广制作,但在近年来新的环境中,单色表现在个性传达上似乎存在问题,因为简洁的优势是有力、明快,但也容易产生相似。

2.1.2“彩虹式”色彩搭配比较流行

在现代旅游标志中,由于电脑技术的出现,利用类似“彩虹式”渐变的色彩搭配也不在少数,尤其是省、市旅游标志中,此类手法的利用率较高,呈现出流行的趋势。

“彩虹式“渐变色彩利用光谱六种标准色深浅渐变,形成彩虹的光泽美感,“彩虹式”的色彩搭配的标志能够与目的地景观视觉统一,尽管渐变色的印刷成本很高,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但这种搭配在现代设计中富有时代感仍比较流行,也是设计师比较追崇的用色手段。

2.2文字因素分析

2.2.1文字造型的旅游标志渐成趋势

利用文字要素构成,可以达到音、形、意完美的传播效果,在信息的快捷、准确辨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首先,偏爱文字表现的设计风格明显,使用文字做设计元素进行标志设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标志具有独特的实用性和识别性,有利于标志的信息传播。[4]尤其在省、市旅游标志中这一趋势更加显著。随着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的提高和电脑技术的成功介入,文字的地位越加受世界的瞩目。文字的图形化表意性有着概括性、提炼意念以及在美学方面的优势,是很有效的设计元素。这种类型的标志具有比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

其次,图形与文字元素相结合形式的所占比重较大。这类旅游标志逐渐被人们重视,运用城市文字名称创新再设计与地方特色图形相结合形式,以及目的地标准字与图形相结合的形式作为标志整体去传达信息,以实现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组合和标志风格的统一。近年来这类的旅游标志设计渐成潮流、趋势。

2.2.2“书法语汇”的过度使用

在标志设计中,使用书法、笔墨形式表现完整的文字,或文字的部分笔画、拉丁字母等形式总称为使用“书法语汇”。书法水墨风格成为文字表现的首选样式,利用书法形式可以广泛借鉴书法艺术中笔墨造型的形式美感,自然、流畅而富有东方神韵。笔墨的塑造是艺术与文化的体现,蕴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视觉韵味,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山东、天津、深圳、石家庄等均采用“书法语汇”的形式,文化韵味十足似乎缺乏了一些个性。

2.3图形因素分析

2.3.1图形结构趋向复杂

通过分析本文收集的旅游目的地标志可以看出标志图形结构趋向复杂。标志图形结构包含标志的名称、图形、宣传口号等因素。依据其因素叠加情况,对以下三种类型加以探讨,具体情况见表2。

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单一图形结构的标志分别占24.1%、21.7%、15%,包括单一几何图形、印章、动物图形等。受现代主义的深远影响,人们已经对于标志本身形成了概念认识,认为标志就是简洁、秩序、易复制的图形符号,同时几何图形标志的识别效率与易加工制作的优势确实是其他形式不能比拟的。[5]而动物图形所特有的功能价值,它所传递的美感特性,还有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赢得了受众的青睐。而根据图表数据显示2种或多因素复合式结构的标志分别占75.9%、78.4%、85%。可见近年来标志趋向复杂,图形、文字、宣传口号等因素叠加组合,以足够的信息量更加全面、完整的呈献给大众,体现了当今时代的艺术多元化。

2.3.2标志轮廓更加多样化

本文对样本中图形轮廓按抽象几何形态;具象形态;不规则形态三种类型加以探讨分析,具体情况见表3。

根据图表数据可知,抽象的几何图形数量不多,而具象形态和不规则形态的标志分别占75.9%、88.3%、90%呈现轮廓多元化趋势,一些不规则的形态变化打破了传统标志的规规矩矩的感觉,更加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多元化风格趋势又是文化成熟、商业成熟的反应,因为受众的层面也相应扩大了,拥有的价值观也更加细化了[6]。具象形态是对现实对象的浓缩与精炼,概括与简化,具有图形的通俗性与高度清晰地识别性,表现较为自由,充满个性,容易以清新、明快的视觉形象传达标志的神髓而为受众者所接受。

3症结所在

通过标志造型、色彩、文字等因素分析研究,笔者认为目前国内旅游目的地标志设计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标志色彩过多。如华东地区部分海滨城市标志设计色彩丰富,形式感强,但色彩雷同。多色彩搭配导致游目的地色彩识别度不高。

其次,标志过于注重“书法语汇”形式感而内涵深度尚嫌不足。

再次,标志跟风现象严重,缺乏本土特色。在这个讯息万变,追求高品质的时代,众多旅游目的地标志设计呈现跟风、追崇流行趋势。这种手法趋同、个性彰显不足、跟风的现象是造成旅游目的地不被关注的主要原因。4对策建议

4.1加快完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色调”

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色调”代表一个城市的色彩基调,在缤纷繁杂的色彩中强调某种与目的地整体有关的色彩成分,根据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区域、人文景观等因素定位,来提高旅游目的地知明度、美誉度。

在近年完成的标志设计中如北京故宫建筑群的红墙黄瓦与青瓦灰墙的四合院,构成了北京城的特色;青岛的红屋顶、米黄墙与绿树碧海相辉映,构成了滨海城市的风貌;杭州以“丰富的灰色系”为主,这些色彩与西湖山水一起构成了江南水乡淡雅、素净的主色调[7]。

4.2提取元素为城市形象准确定位

4.2.1突出主流元素原则

提炼其相对能表现该旅游城市的主流元素加以表现。有利于旅游者抓住旅游城市的主要方面,突出旅游城市的主体形象。在这方面北京旅游标志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和赞扬。

4.2.2突出知名元素原则

采用知名度比较高的元素作为标志的主体会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产生共鸣,进而对标志的对象产生消费的动机。由此可见,在旅游标志设计中突出知名元素无疑是旅游标志设计成功的捷径。

4.2.3突出地方风景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原则

作为担负着向大众传递信息、强化旅游城市媒介的旅游标志,当然不能无视地方风景的特色和特殊历史文化,只有将这些特色艺术融入其中的旅游标志才可能成功。

4.3融合西方设计理念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

从理念上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方的标志设计都力求一种通用的形式和概念,旨在传达一种不分国界的精神。而中国一部分旅游目的地标志所传达的意思还只限于在国内为人们所接受,仍有待借鉴与学习。

从图形上来看,中国在应用字母设计上相对西方要呆板一些,形象不如西方灵活。西方更重视外轮廓的几何形风格,如德国布劳恩施威格的城徽就是以站立的狮子形象为标志,对它的外形做了几何化处理,整个形象苍劲工整。

提升旅游标志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要靠旅游形象的设计宣传,也就是说要通过旅游目的地标志传达一种过目不忘的视觉效果来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城市自身已存在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加快城市与国际接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我国旅游标志品牌设计的一种迫切需要,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晞.城市旅游形象提升攻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http:///f?kz=1592181099,2011年中国旅游百强城市名单.

[3]王晓娜.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以我国沿海旅游城市为例[J].技术经济及管理,2007

[4]曹宏.文字在标志设计图形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1.5

[5]陈楠.标志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7:97-98,35-40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7

关键词:国际化;海滨旅游;城市形象;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012-04

一、城市旅游形象的发展背景

“二战”后的整个世界产业界的市场营销经历了三个时代:产品时代、形象时代和定位时代。目前整个产业世界已经进入定位时代,即通过符合动态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特性的精心定位来塑造具有巨大视觉冲击力和心理召唤性的意象。并将这种意象具体落实到产品系列之中,最终赢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旅游产业竞争的加剧使得旅游业经历了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和营销驱动后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在旅游开发中创造概念为先,再辅以契合的产品和品牌为支撑,日渐成为当今城市旅游的发展之路。

二、深圳旅游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

(一)经济发展支持系统

改革开放后深圳在城市发展中创造了许多奇迹,是华南重要的区域经济及金融、航运中心城市,重要的综合创新中心。在实现城市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拥有许多不可替代的、非流动性竞争优势。连续多年居民人均年收入全国第一,城市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和城市产品市场占有率非常高。

(二)区位交通支持系统

深圳是我国唯一拥有港口、航空、公路、铁路口岸,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与海外交汇的大型口岸城市,每年各个口岸入境的游客占全国的50%。深圳是我国重要对外口岸之一。拥有良好的通讯设施和简便的出入境手续,“144小时便利签证”措施、边检职业化等将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海陆空交通便利,国际机场开辟了近百条航线,已跻身我国四大繁忙空港之列;蛇口港、赤湾港、盐田港的海运可达世界各国;广九、京九铁路贯穿其中,广深高速公路畅通无阻,珠三角地区交通网络星罗密布。

(三)环境建设支持系统

近年来深圳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多项荣誉。深圳享有花园城市美誉让世人惊羡,建筑风格设计各异的社区,宽敞、精美装修的居室,专业水准较高的物业管理。风景如画的居住环境,使深圳已成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四)制度创新支持系统

深圳在体制创新、经济市场化程度处于全国前列。深圳从微观的企业、市场,到宏观的政府综合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深圳的企业管理竞争力全国领先,企业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高,激励和约束绩效处于最好水平。

三、深圳旅游形象感知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一)深圳旅游形象评价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1.深圳旅游形象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到过深圳旅游的游客对深圳总体评价最满意的依次是“旅游产品的特色”、“旅游资源类型”、“旅游服务”、“居民态度”、“旅游环境质量”,其中对“旅游产品的特色”满意度为37.5%;相应地,对“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满意度最低,只有2.1%。今后在深圳旅游形象建设中,在旅游普查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应将旅游服务放在深圳旅游形象塑造的重要位置。另外,应把改善深圳的旅游交通状况、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2.深圳城市旅游感知度。调查发现,到过深圳的旅游者对深圳印象最深的是“深圳的绿化”,占29.7%;其次依次为“购物环境”、“城市建筑”、“旅游景点”、“深圳人的精神面貌”等;而“海滨”在旅游者心目的印象最浅。说明内地游客更多地为深圳的城市发展、城市环境、游娱购物、旅游服务与氛围所吸引。但因为海滨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不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今后在旅游形象的塑造中,应逐渐强化深圳“海滨”概念。

3.深圳旅游形象的认知度。在深圳旅游宣传主题的认知程度上。对“主题公园城市”的认知度最高,占36.8%;其他依次是“国际海滨城市”占19.4%;“市”占18.3%;“绿色城市”占14.5%;“观光城市”占7.4%。

调查表明,旅游者对深圳的旅游形象中的主题公园、娱乐等形象的认知度占一定比重,这势必为深圳“国际化海滨旅游城市”这一全新的旅游形象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深圳旅游形象建设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1.深圳旅游形象的宣传促销媒体。调查发现,在深圳旅游宣传的媒体方面,“旅行社推荐”、“旅游宣传手册”的形式占的比重相对较少,分别只有6.3%和3.7%。因此,深圳应加强网络营销方式运作,同时要加强与全国各地旅行社的联合促销,有效地利用旅游宣传手册这一重要形象宣传工具。

2.深圳旅游形象Vi设计部分要素。调查显示,在深圳旅游标志徽章、旗帜设计素材上,游客建议采用“建筑”、“花卉”、“抽象标徽”素材的占78.3%。在深圳旅游主题曲创作上。被调查者认为应该以“时代感强”、“多元化的音乐元素”为主,占47.5%。在视觉方面,认为深圳旅游的标准色应采用“蓝色”的占35.6%;“绿色”占14.3%;“橙色”占13.0%;“紫色”占12.5%;“红色”占9.8%;“彩色”占8.2%;等等。

四、深圳国际海滨旅游城市新型形象塑造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一)深圳旅游形象的资源本底分析

深圳并非一个旅游资源贫乏的城市,相反,深圳市的旅游资源类型是比较丰富的。除了知名度较大的现代主题公园类之外,还有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生物景观类、古建筑类、当代建筑类、运动健身类等等。特别是深圳市濒临南海,海岸线总长260公里,海滩总面积为31.18平方公里。深圳的沙滩品位在中上等,由于目前深圳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自然气候,沙滩的污染防治得力,因而具有较佳的开发条件。特别是东部,黄金海岸线全长达153公里,而且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山海风光众多,应该优先开发,使东部地区成为深圳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

(二)国际海滨旅游城市新形象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的扩张,人类将越来越重视自然在生活的地位。回归自然将成为更多人的共同趋向,在自然旅游资源中,海滨旅游资源品质高、未受污染,是被旅游者非常看好的旅游类型。海滨旅游是目前国际重要的旅游类型之一,它从最初的疗养康复功能延伸到疗养与游乐相结合的功能。海滨旅游是目前世界旅游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类旅游,它丰富的资源内涵,使其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三)符合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深圳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定位应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把深圳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性的国际化经济贸易中心城市。目前国际化旅游城市中,国际海滨旅游城市是一种特定类型。反观国内外较为著名的滨海城市,如青岛、厦门、悉尼、迈阿密、斯德哥尔摩、巴塞罗那等,大多以滨海地区作为城市发展的起点,并呈现“亲水型”的发展形态。水城威尼斯、影城戛纳、香水城尼斯,世界上规划最漂亮的名城无不是滨海、临江、临湖。

五、深圳旅游形象的战略定位

(一)深圳旅游形象定位的战略发展目标

深圳旅游业未来20年间,要树立“着眼大区域,营造大环境,塑造新形象,发展大旅游”的指导思想,按照建设国际性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城市发展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为主题,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功能型、生态型、综合型的特色旅游产业,使深圳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旅游名城。

(二)深圳整体旅游形象定位

1.主题口号。精采深圳,欢乐之都!深圳旅游,现在正是时候!精彩深圳,让世界与你同在!深圳旅游,将精彩进行到底!

2.促销口号。深圳之旅=蓝天+绿地+海水+荔枝+酒吧+白云+沙滩。深圳,不容错过的精彩!深圳,无处不在的精彩!深圳之旅,时时欢乐,处处精彩!深圳旅游,精彩无限!来深圳吧,总有一款适合你!

3.细分口号。可针对不同资源与产品提出不同口号,例如深圳购物:东西南北的逛,没完没了的“淘”;不同年份推出不同旅游主题:比如“2010走进深圳”、“2011发现深圳”、“2012感受深圳”等;推出四季旅游精品促销口号,比如“冬季到深圳来看海!”另外可针对不同客源、不同旅游目的、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提出不同口号。

六、深圳旅游形象的构建

(一)深圳旅游城市形象开发的旅游分区系统

深圳旅游紧紧围绕“国际化海滨城市”主题,培育深圳旅游多层次的产品体系。按照各个区域的发展重点,对旅游重点项目进行建设。

罗湖区重点发展商业旅游、购物旅游,繁华的商业地带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开发梧桐山旅游资源。

福田区围绕福田中心区和滨海大道的建设,重点发展广场文化、休闲、体育及商务旅游。

南山区以文化旅游、文物古迹为特点,重点建设华侨城、西丽湖旅游区,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盐田区建设旅游海港城区,重点发展山海风光、军事旅游、港口旅游及历史文化旅游项目。

宝安区拥有22公里西部海岸及2万亩鱼塘,建成三高农业和具有海上田园特色的旅游观光区,大力开拓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及工业旅游项目。

龙岗区以优质海滩浴场、热带山林风光为特色,大力发展高端海滨度假旅游和国际会议中心,重点建设大鹏湾旅游度假区;以大鹏所城、鹤湖新居等历史文化古迹为基础,大力发展客家民俗风情旅游,并利用工业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龙岗工业旅游。

(二)深圳旅游形象识别系统与建设

1.旅游形象的视觉系统构建。包括城市软硬质景观、平面纸质宣传品、广告、展览展示、深圳旅游网站建设、旅游纪念品及旅游用品、政府旅游机构及旅游行业协会、旅游服务中心办公用品等方面的视觉设计。特别要加强深圳市公共信息图形国际化、景点景区指示牌的完善,加强旅游咨询服务,以实现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国际化。

2.旅游形象的行为形象构建。包括政府旅游机构行为形象、居民行为形象、行业/企业行为形象和旅游从业人员得行为规范等等。

3.旅游形象构建的电子识别。当代社会是一个媒体社会,在旅游形象塑造中,媒体的有效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媒体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户外广告牌,必须加快数字化宣传进程,实现数字化传播和营销,大力推广数字化旅游形象。如完善旅游电子化咨询服务网络、完善旅游形象网络功能、加强城市旅游形象网络管理等。

(三)深圳旅游城市形象开发的旅游品牌管理系统

1.品牌管理。创造名牌旅游产品、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已成为旅游市场竞争、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城市旅游形象的营造需要城建、交通、文化、宣传、电信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参与,仅靠旅游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旅游形象不仅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也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地区间的企业竞争。因而,城市旅游形象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

2.品牌建设。为了加强深圳旅游品牌,树立深圳的城市旅游形象,切实推进深圳旅游产业的发展,深圳应该加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重点培养城市旅游优势产品,加强品牌管理和品牌经营意识、积极推动旅游企业的品牌树立、管理和经营工作。

七、深圳全新旅游形象的推广

在城市旅游新形象导人过程中,形象推广是关键。推广工作是将形象设计开发的一系列成果付诸实施、广为传播,让新的城市旅游理念扎根在城市每一位成员和旅游者的心中。深圳新旅游形象推广工作要以“政府主导型”、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战略来实施和推广。

(一)深圳全新旅游形象的对内推广

城市内部推广工作是深圳旅游形象推广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又是对城市全体成员进行教育培训,实现全体市民对城市旅游新形象的理解和认同,并将城市旅游新理念贯彻到全体成员的日常行为中,可采取媒体宣传、公益活动、Vi识别、树立模范、仪式活动等方式来进行。

(二)城市形象的对外推广

深圳市应制定“走出去。请进来”的形象推广计划,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不断叠加宣传、定期举办大型活动、开展全方位媒体宣传、设立深圳名人讲坛等方式来进行。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8

区域旅游是一种以区域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来接待旅游者、组织安排旅游活动的经营服务方式,是特定空间存在的旅游活动及其经济关系的总和。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是开发区域旅游资源、拓展区际旅游市场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区域旅游业知名度、扩大美誉度、有效拓展旅游市场、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原城市群是由九个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组成的区域综合体,它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八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了紧密联系圈。中原城市群战略的实施推进了旅游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快了区域旅游市场的发展进程。但是,与国内旅游发达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经济圈、泛珠三角地区等相比,中原城市群还存在着区域品牌不明、区域协调营销不利、整合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旅游资源还没有充分整合,整合营销的优势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应本着“着眼大区域、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树立新形象”的整合营销方针,以整合区域内所有资源为手段,重组区域旅游业的管理模式和市场运作行为,打破地区壁垒,谋求共同发展,对内重在整合,对外强调一体化、一致化营销,通过综合协调各种传播方式建立一体化营销体系,使区域旅游业保持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实现区域内旅游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整合营销的思路

(一)整合中原城市群区域内部营销资源系统

1、增强品牌意识,准确定位区域旅游品牌

品牌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特色是旅游品牌的生命。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丰富,一些旅游产品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很低。而且区域发展相当不平衡,入境旅游者大部分只是到郑、汴、洛三地,其它旅游城市年接待量很少。

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准确进行区域旅游品牌定位,是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整合营销的前提。中原城市群的国内市场主要分布在省内、国内与中原城市群接界的省市以及有交通干线相连或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对中原城市群有一定的理解。因此,针对国内市场可定位为:中华民族之根,华夏文化的源头;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陈氏太极少林武术,尽在中原;展青山碧水风光,体验中原风土人情。国际市场对旅游地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针对国际市场可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中国武术之乡;黄河从这里流过,青山绿水风光与历史文化的交融。为此,中原城市群应重点打出三个品牌,即以黄帝故里、河图洛书、姓氏发源地为依托的根文化品牌;以白马寺、龙门、少林寺、相国寺为依托的佛文化品牌;以宋都、宋陵为依托的宋文化品牌。同时,还要以黄河漂流、白云山等为依托,打出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品牌。

2、确立形象意识,科学设计区域旅游形象

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整合营销要求将营销传播的力量集中传达区域统一的旅游形象。中原城市群古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应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强化历史文化旅游主题形象。“根”是中原城市群与其他地方相比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也只有“根”才能把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体优势集束起来,形成合力。由此可确立中原城市群的旅游主题形象:“华夏文化之源、中华民族之根”。

但是,由于中原城市群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已趋于成熟,其对于扩大中原城市群旅游市场规模的贡献度也将趋弱,而且在崇尚旅游个性、回归自然的时代,以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为主的单一旅游产品结构具有较强的局限性,所以,应培育自然生态旅游的补充形象。郑州的嵩山、洛阳的龙门山、焦作的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部级风景名胜区,加之近年陆续开辟、推出的石人山、白云山、小浪底风景名胜区等名山秀水,可打出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品牌,逐步形成观光、休闲、度假、专项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形象,增加其吸引力。

(二)整合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信息传播系统

1、强化统一观念,整合传播信息

用鲜明、独特的图形符号显示自己的特色,用精练、形象、明快、易记的文字概括自己的特色,是中原城市群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性工作。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形象的传播信息应以地方文化和地理环境为背景,以景观资源为基础,形成个性鲜明的宣传口号。依据主题形象可设计主打宣传口号:“五千年大河文化、八百里锦绣中原”,系列宣传口号:“人文中州、山水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游中原者知中华”,“九州之中、华夏之源”,“文明摇篮、魅力中原”。设计体现中原城市群旅游形象的统一的视觉符号,包括中原城市群旅游徽标、标准字体、象征人物、市花、象征性吉祥物、纪念品、户外广告、交通工具、公众视觉形象和旅游企业视觉形象。同时,要及时商标注册,保护旅游品牌无形资产。

2、拓展传播渠道,整合传播媒介

营销需要借助相应的媒体与渠道向消费者传达信息。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整合营销应大力强化本省主流媒体,如河南以及中原城市群各市电视台、电台、报纸等等,这是旅游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例如,借助《河南日报》编发头版新闻、局长专访、市(县)长旅游访谈或深度报道文章,宣传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形象;利用《大河报》、《东方今报》等报纸开办旅游专版,介绍旅游信息;借助河南电视台新闻部采访、播发新闻,配合专题部组织旅游方面的“焦点透视”,协助双休部组织“双休日跟我走”、“休闲策划”等旅游专题节目。针对本地自驾游增多的趋势,也可选择各市交通广播电台进行宣传。同时,有效利用中央权威媒体,播出中原城市群旅游整体宣传广告,联合开办中原城市群旅游宣传专题。邀请中央各大新闻媒体赴中原城市群采访,拍摄播出旅游专题节目。

邀请专家创作设计介绍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宣传品,包括多媒体光盘、VCD、录像带、旅游手册、图片、多媒体解说系统、导游图、门票、宣传折叶、包装袋、信笺、名片等。设计发行或赠送中原城市群旅游画册、明信片、邮票、挂历、台历及旅游纪念品;出版有关中原城市群的书籍、史料和小说;创作推广具有中原城市群地方特色的器乐曲和声乐曲;拍摄以中原城市群为背景的电影和电视剧;派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团体到外地进行演出交流活动等。

3、注重传播策略,整合传播方法

中原城市群可利用形象广告传播策略,通过广告技巧,对中原城市群独特的古都文化和黄河文化形象进行概括和加工,提炼出一个精制但是足以体现中原城市群特色的形象广告;利用公共关系传播策略,协调旅游地与公众关系,使旅游地达到所希望的形象状态和标准;利用数字化传播策略,完善提升中原城市群旅游资讯网功能,努力从设计的数字化、标准的数字化和实施的数字化三方面营造自己的数字化旅游形象;利用空间传播策略,发挥城市边界出入口、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园林对区域旅游形象的展示作用;利用旅游节事传播策略,加速品牌传播,带动区域旅游发展。

(三)整合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管理系统

1、加强区域管理,完善品牌管理体系

行政区划是制约旅游整合营销的主要原因。中原城市群区域内要打破地区分割、分管的局面,加强各市的联系,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统筹模式、整体的营销传播战略体系和信息平台相结合的联动机制。设立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品牌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品牌的管理事宜,包括品牌的调查、设计、推广、评价和预测,组织实施区域旅游品牌战略,针对游客、市场对品牌产品、服务的改进要求,完善和修订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过程。该机构可以由政府牵头,各个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参加,制定详细的建设和管理细则,明确各自的职责,形成具有旅游地品牌建设凝聚力的管理机制。

成立区域旅游行业组织,履行区域形象宣传、旅游信息咨询、行业协调、自律、企业资质认证与等级评定、对外交流与合作、从业人员培训、服务技能比赛,以至受理游客投诉等职能。完整、统一的价格系统是旅游品牌内涵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主导作用,对景区、旅行社、旅行商等影响价格因素的主体进行整合,避免出现价格战等造成价格体系混乱而影响区域整体品牌形象,针对旅行社、旅行商、大客户、团体、淡季优惠等的价格和返利要统一。营销机构要严格按照品牌整体形象的要求以统一的品牌形象出现,避免景区各自为战。

2、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9

秦皇岛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有120km以上的海岸线,资源优势雄厚,不仅具有良好的港址资源,也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明显优势。合理的景观规划可引导秦皇岛城市海岸带开发利用趋于合理,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城市更加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海岸带的概念海岸带是海陆之间的过渡地带,又可称为海陆交界带或水陆交界带,它以海岸线为基线,向海陆两侧扩展,具有一定的宽度。秦皇岛南起滦河口,北至青龙满族自治县大石岭乡小老岭村北,最长127千米;东起山海关孟姜镇顺山店村,西至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杏岭村西,宽110千米。海岸线长126.4千米,0~25米等深海域面积2629.4平方千米。

海岸带景观规划的重要性,有利于打造秦皇岛城市景观品牌景观规划建立在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引导旅游者的需求。对于具有先天优势的滨海旅游城市,通过对景观的规划使其在空间拓展、结构优化、旅游形象、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与深化。秦皇岛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名胜古迹,良好的景观规划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独特的景观品牌。海岸带是城市独特的开放空间,一直是城市空间中的特殊类型,其优美的滨海边际线、天际轮廓线成为城市特色的构成元素,是一个城市总体形象的轮廓,对于整个城市景观有着先导性的作用,易使旅游者形成对这座城市空间形象的记忆。对秦皇岛海岸带景观的规划设计,有益于打造秦皇岛城市景观品牌,提升秦皇岛在全国旅游城市中的影响力。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发达地区也主要集中在沿海。然而在城市规划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我国对海岸带的规划和管理却相对滞后,因此,科学管理、有效利用沿海地区的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对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局限于海岸线滨海景观规划,从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规划设计开始,我国东部沿海、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的各大城市(如秦皇岛、大连、青岛、上海、厦门、广州、深圳、北海等)相继组织了多次滨水区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竞赛和咨询,其中有些正朝着综合性规划与管理的方向努力。

二、秦皇岛市旅游海岸经济

现代旅游经济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朝阳经济产业,秦皇岛市旅游海岸通过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在原来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以各种形式来健全旅游协作组织等措施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在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双重驱动下,伴随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秦皇岛市海岸旅游经济迅猛发展,已开始从数量型扩张向效益型转变发展,对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起到催化作用。通过区域内资源互补、优势整合,为秦皇岛市旅游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秦皇岛市海岸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控制旅游环境容量,考虑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发挥出地区的独特优势,必须从地区的整体利益出发,考虑旅游企业发展面临挑战,建立和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控和旅游价格监控网络,在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中推进。政府部门在各方面加强引导,可以采用如以“基金”促进旅游业空间上的均衡协调,使整个秦皇岛旅游经济圈内的组成部分凝聚整体,保持和突出秦皇岛海岸旅游资源特色,带动其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减少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和旅游景点的重复建设,培植旅游资源的聚集效应,推动秦皇岛市旅游经济圈次区域合作模式,树立大旅游观念,强化对旅游协作的认识,随着我国大众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张,实现秦皇岛海岸带旅游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旅游合作中,完善区域旅游协作机制,推动旅游协作的发展。扩大旅游协作范围,丰富旅游协作内容,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方式,促进秦皇岛海岸带旅游经济圈的向外扩展。

三、游客视角下的秦皇岛海岸带景观

海滨景观带给人的美感主要一种自然美,海滨景观是一种复合景观,游客对海滨景观的体验表现为第一次见到大海时的兴奋和喜悦,回归自然的心理愉悦,会深感到自身的渺小与脆弱,面对壮美的海滨景观,影像主要以茫茫大海为主景观,是以海滨日出和日落为主体景观。想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获得心灵的解脱与精神的净化,摆脱了日常的烦恼和厌倦,感到了壮美,放松了精神。所以说,海滨作为一种空间,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场景,人在自然中的游历,其实就是在欣赏自身的生命表现,海滨景观含有纯洁宁静的氛围,作为文化人,中国山水文化的本质是乐生,海滨风光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在山水胜景中,人的烦恼通常都得到化解,从而构成了一种特定类型的凝视。

因此,游客对海洋世界这类景观中最基本的是娱乐的体验是一种平静的娱乐体验,如秦皇岛海底世界提供了多种形态的海洋动物,表演场外面有很多展馆,经过精心设计的各种布景,游客参与其中,获取其中的知识,具有图画一般的精美画面,参观海洋世界能够获得较多的知识,可以给游客带来身心愉快,具有较好的娱乐效果,在旅游的情境中,无形中拉近了人和自然之间的距离。

目的地意象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的一种空间感知,旅游体验是建构在观看行为之上的,选择秦皇岛海岸原因通是因为它适宜的气候、多样化的景区景,其凝视构成了旅游体验的核心元素。认同是旅游体验的核心元素,所以要注重秦皇岛海岸带景观设计要素,明确旅游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用以将现实与情感化作艺术形象,明确在景观设计中地形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是最具灵性与变化的自然设计要素,植物是景观设计师手中及其重要的材料,将自然山水的美最大限度的为人所赏,满足现代人亲近自然的旅游需要。设计时要注意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更要具有审美性和文化性,并保证生态性和经济性。要注意建立废弃物收集系统,开辟旅游带旅游安全救助绿色通道,增加路标指示的内容,使标志规范、醒目、美观。

进行秦皇岛海岸带景观设计时,尊重自然肌理,注重环境美学,传承场地精神,对接时代脉搏,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合理布局各类设施项目,以智能化和智慧化的打造,体现人文关怀,引导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提高游客游览的舒适度、安全度,体现的是生态社会意识形态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感,增强满意度。

四、秦皇岛海岸带景观分区规划设计

秦皇岛海岸带景观分区规划设计有利于优化人居环境海岸带旅游功能的提升,首先需要营造优美和谐的滨海空间与景观环境,良好的景观环境不仅能带给人们良好的物质形态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还能带来生活品位的提升,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好的环境形态对塑造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灌输城市理念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海岸带景观规划使旅游功能进一步提升,能够使景观区集聚人气,吸引更多的人亲近水,亲近自然,可以使人们暂时脱离城市的喧嚣和洗涤工作后的疲惫,满足广大公众的身心再生,从而为改善人们的人居生态环境提供了适宜的场所。

秦皇岛海岸带景观当务之急是要与国际接轨,适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改进其不合理之处,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之路。旨在做到同一等级不同经济部门间的水平整合,通过对海岸带进行功能分区等手段,充分发挥旅游、渔业、规划等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合作与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最优化;做到不同级别的部门(从部级到地方级部门)之间的垂直整合,使上下级管理互不矛盾、协调一致,邻里之间互不争夺、共同优化;做到各地区海岸线的空间要素与相邻岸线间的横向协调,保持应有的关联性与过渡性,可以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规划研究,编制一套国家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宏观体系规划,然后逐步具体到局部地段甚至个体空间要素的方案设计,并坚持重点区域与一般区域相结合;强调各地区海岸线形象与所在城市整体形象的一致性,注意各空间要素之间的纵向关联性,塑造富有个性的海滨城市景观。

通过功能区的划分,实现秦皇岛海岸带景观分区规划设计,优化人居环境海岸带旅游功能的提升,首先需要营造优美和谐的滨海空间与景观环境,良好的景观环境不仅能带给人们良好的物质形态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还能带来生活品位的提升,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好的环境形态对塑造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灌输城市理念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海岸带景观规划使旅游功能进一步提升,能够使景观区集聚人气,吸引更多的人亲近水,亲近自然,可以使人们暂时脱离城市的喧嚣和洗涤工作后的疲惫,满足广大公众的身心再生,从而为改善人们的人居生态环境提供了适宜的场所。

具体秦皇岛海岸带景观功能区具体划分为:

(1)旅游休闲区(相应为旅游度假岸线)――以休闲度假为主要使用内容,以低强度开发为控制原则;

(2)城市生活区(相应为城市生活岸线)――根据城市总体的需要,综合居住、商贸办公和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采用中等开发强度;

(3)港口区(相应为城市港口岸线)――以物流、加工制造为主要使用内容;

(4)历史文化区(相应为历史岸线)――以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为主要使用内容;

(5)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资源,对开发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

总之,本课题的设计目的是在打造秦皇岛城市景观品牌景观规划建立在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发展,满足各种旅游者的需求、引导旅游者的需求。对于具有先天优势的滨海旅游城市,通过对秦皇岛市海岸景观的规划使其在空间拓展、结构优化、旅游形象、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与深化。秦皇岛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名胜古迹,良好的景观规划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独特的景观品牌。海岸带是城市独特的开放空间,一直是城市空间中的特殊类型,其优美的滨海边际线、天际轮廓线成为城市特色的构成元素,是一个城市总体形象的轮廓,对于整个城市景观有着先导性的作用,易使旅游者形成对这座城市空间形象的记忆。对秦皇岛海岸带景观的规划设计,有益于打造秦皇岛城市景观品牌,提升秦皇岛在全国旅游城市中的影响力。

传播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秦皇岛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文化深厚,自然与人文景观众多。发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城市富有特色、个性、内涵的关键所在。对于没有滨海的城市而言,这是一种难以仿效的、历史性的集合,即使是滨海城市之间,由于文化特色的不同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致使城市整体形式上表现出各自强烈的个性。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是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滨海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是标识城市特色中最重要性因素,因此海岸带景观是城市最突出而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个性标志。增加景观的异质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提炼为“锦上添花,差异取胜,梦想成真”。

课题名称:秦皇岛市旅游海岸带景观设计策略与研究,课题编号:201306028

参考文献: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篇10

一、北魏平城旅游形象的定位依据

(一)历史文脉分析

北魏王朝在平城(现大同)建都97年,历经“六帝一王”。当时的平城是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对外贸易频繁,是堪与君士坦丁堡比肩的国际大都会。北魏冯太后与孝文帝“太和改制”所颁布的“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一直延续到唐朝中叶,影响中国历史进程300年。丝绸之路开通后,平城成了世界各国物资的集散地和各族人民的聚居地。特别是与西域各国的贡市往来,给平城带来了西方特有的佛教文化、雕刻文化。

(二)旅游资源分析

北魏平城主要是以人文景观为主,云岗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是北魏时期修建的皇家礼佛场所,具有极高的佛教文化价值、雕塑艺术文化价值,是北魏文化的综合体现。大同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出土了大量北魏时期的铜瓦、板瓦、瓦当,品级极高、色彩鲜明,已被考证为北魏皇家建筑遗址,这为北魏平城宫殿遗址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正在规划建设的北魏明堂公园,将恢复当时的“太室”、“辟雍”、“明堂”,再现北魏祭祀、朝会、选士、教学等宫廷活动。墓葬资源是北魏平城旅游资源之一。距今发现的北魏帝后陵园、王公贵族墓葬,墓制规模宏大,出土器物种类丰富,民族意韵浓厚。

(三)受众分析

受众是形象时代对旅游客源市场的新称呼[1]。北魏平城(大同)的客源市场主要以省内及本地居民、周边地区(北京、天津)、省外旅游者为主,这些来自不同地理空间的旅游者,由于各自拥有的信息和使用传媒的差异,形成了对平城旅游不同的印象。据调查显示,本地居民、省内外旅游者对云冈石窟的认知高达80%,而对北魏遗址、北魏明堂公园、方山永固陵的认知却低于20%。可见,旅游者对北魏平城的认知存在很大局限。因此,要重塑北魏平城的旅游形象,突出其特有的历史特征,感召和吸引旅游者。

(四)周边竞争

平城所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主要来自周边城市。周边古都都拥有自己的形象定位,如:北京的“东方古都,长城故乡”[2],南京的“六朝古都,文化南京”。所以,大同要塑造大古都形象,并推荐给旅游者,使它在旅游者心中确立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北魏平城旅游形象的定位系统

基于以上分析,北魏平城旅游形象定位为“北朝先锋,开放魏都”。

(一)北朝先锋“北朝先锋”可从北魏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得以体现。政治上,太和改制是北魏中期冯太后与孝文帝祖孙二人联手实施的政治与社会方面的大改革,加速了北魏封建化进程,使中国历史进程面貌焕然一新[3]。军事上,北魏定都平城,是少数民族第一次在中国北方实现统一,建都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为后来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文化艺术上,郦道元《水经注》、中国第一部都邑志和佛教兴衰史《洛阳伽蓝记》、北魏书法、唐三彩雏形———釉陶骆驼、集汉魏与西域雕刻艺术为一体的云冈石窟,一起将北魏文化推向了高潮。

(二)开放魏都

“开放魏都”立足于东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再现了北魏平城的开放与包容。从城市人口规模上看,仅先后18批次从外地迁往平城的人口就达150万之多。除汉人外,有鲜卑人、高丽人、栗特人、波斯人。这样的人口规模,在公元五六世纪位居全球前列。从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波斯金银器、玻璃器皿以及各种奇珍异果,可知北魏同大秦、波斯、高丽、日本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平城是当时集中国北方文化、商贸为中心的国际大都会。“北朝先锋,开放魏都”这一形象的定位,再现了北魏时期的历史辉煌,对未来的旅游市场更具有吸引力。对此,在总形象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平城不同的景区提出相应的宣传口号:游云冈石窟、品北魏文化,登方山、拜永固、忆冯后。这些宣传口号既符合总形象的设计,又凸显本地区的特点。

三、北魏平城旅游形象的实施策略

北魏平城旅游形象的实施策略,主要从人—地感知要素和人—人感知要素两个方面来设计。人—地感知要素指人们对旅游地所在地理景观的感知;人—人感知要素指人与人之间的感知关系,具有直接的感知互动,并产生深层次的心理感受[4]。

(一)人—地感知形象设计

1.视觉景观形象

人文景观是视觉景观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文景观复修,应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遵循“传统设计、传统样式、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结构、保持原状”,要体现北魏时期的建筑特点和风格。

2.视觉符号识别系统

视觉符号识别系统是旅游形象在视觉上的表达和扩展,是旅游形象中最容易被感知的内容。北魏平城视觉符号识别系统的设计应主要关注以下方面:(1)旅游形象宣传片北魏平城旅游形象宣传片,要以北魏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为载体,再以旅游配套设施、地方民俗风情、城市风貌为辅,通过视频形式直接向旅游者展示北魏平城独有景象。(2)城市雕塑北魏平城应建有云冈石窟、明堂遗址等城市雕塑,借此来加强北魏平城旅游形象的宣传。(3)旅游地户外广告户外广告因散布于旅游地各处而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通过设计带有北魏平城典型景观的各种路牌广告、方向牌、灯柱广告等,不仅向旅游者提供导向和信息解释,同时加深了旅游者对本地区旅游形象的感知。

(二)人—人感知形象设计

人—人感知系统影响到旅游者的心理感受。影响旅游地形象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和当地居民的态度与行为。

1.服务行为形象

目前,从事旅游行业的服务人员达6000多人,其服务行为影响旅游者对本地旅游形象认知。作为一名旅游服务人员,一要具备扎实的北魏历史知识;二要有“金钥匙”管家的服务意识;三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让旅游者在与自己交往中,体会到北魏时期大同的博学、开放、真诚、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