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1:54

社交媒体素养篇1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影响;路径

现代社会从本质上讲就是公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世界各国国民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1]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建设群体,其公民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对整个社会形态的走向意义重大。大众媒体在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推动公民素养的提升、培育公民社会的形成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作为社交媒体主要使用群体的大学生的公民素养的培育产生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在社交媒体大背景下,探讨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推动大学生公民素养发展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基本内涵。

公民素养的内涵众说纷纭,在一些研究中,将公民素养等同于公民意识[2],有些从民主的角度,将公民素养界定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和为维护这种权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3];具体到大学生公民素养,有的学者将大学生公民素养分为公民意识与公民能力两部分[4],有的将其归结为科学文化、法律、道德方面的素质[5],有的则从精神、品格等层面对其表现进行描述和界定[6]。其实,究其根本,公民素养就是指公民从事公民活动的行为能力以及实现这些能力所需具备的条件。具体到大学生,所谓公民行为能力主要指以下几种能力:

正确表达自身诉求的能力。话语是利益表达和诉求的十分重要的方式,表达自身诉求归根到底就是拥有话语权。在现代社会,话语权是重要的政治、文化权利之一。吉登斯指出:“在现代国家的场景中,至关重要的是,不同群体以话语方式形成表达其利益的政策或方案的能力,并在公共领域中开辟出宣扬这些政策或方案的空间。”[7]对大学生而言,正确表达自身诉求是其体现其作为公民拥有公民行为能力的重要标志。

合理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意味着他拥有了应有的权利。在现代社会,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体现。就大学生而言,拥有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所在大学教育教学工作建议与监督权、依法结婚生育、对处分或者处罚进行申诉等多项权利,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公民行为能力,不仅包括应该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而且应当知道如何行使这些权利,特别是当这些权利受到损害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维护。

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是国家层面对每个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指导性意见,意味着国家将为扩大公民参与权创造充分条件。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公民参与权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具备积极、有序参加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道德要求、理性判断、法治素养等许多方面,需要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性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提高公共事务参与能力和水平。

大学生要达到或实现这些公民行为能力,则需具备以下条件:

意识条件。大学生从事公民活动的行为能力所需具备的意识条件就是公民意识,包括成员资格意识,权责意识等,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国家有归属感,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与价值观;清楚地知道自己享有什么权利,且知道如何行使与保护,同时,也深知自己作为公民在社会交往、国家发展、自然环境等方面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社会与文化的认同感,对自身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以及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的认识

知识条件。光有公民意识显然是不够的,大学生要行使好自己的公民权利,履行好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掌握相当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专业、学书本,还要多学习一些公共知识,包括法律知识、科技知识、人文知识等。在社交媒体大为发展、日益繁荣的今天,大学生具备一定媒介知识,能正确使用各类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也是决定其能否行使公民行为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的影响

社交媒体(Social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它最早是由安东尼・梅菲尔德(antonymayfield)于2007年在一本名为《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issocialmedia)的书中提出的。[8]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形式和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于社交媒体也会有新的理解和界定。目前来看,社交媒体主要是指基于web2.0技术建立的网络互动应用,允许用户自己进行内容生产与交换。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了多对多的互动对话方式。它能够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不仅能够满足网民个人基础资料存放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用户“被人发现”和“受到崇拜”的心理感受需求,能够满足用户“关系建立”和“发挥影响”的需求。[9]从媒介形态看,目前的社交媒体主要有:即时通讯工具(国外的whatapp、Snapchat,国内的微信、QQ等),博客及微博(如国外的twitter,国内的新浪、搜狐、腾讯博客或微博等),协同编辑网站(如国外的wiki、国内的百度百科等),资源分享网站(国外的Flickr、Youtube,国内的土豆网、优酷网等),社交网站(国外Facebook、instagram,国内的人人网、开心网等)和网络论坛等。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新媒体”,其受众和使用者多为年轻人,其中大学生占了很大比例。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使用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7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10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总网民人数的30.4%;而作为社交媒体代表的即时通讯,其网民规模达6.42亿,网民使用率更是高达91.9%。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育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平台,另一方面,它又可能会对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育造成影响与冲击。

(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的积极影响

1.社交媒体的“赋权”功能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赋权理论最早来自弗莱雷于1960年代在第三世界推广的“批判的教育学”。赋权常常与参与、权力、控制、自我实现和影响联系在一起。[10]具体到以社交网络及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赋权就是社会大众的媒介接近(公共空间)、对话、意识觉醒、反思、集体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力的转移使被边缘化的群体得以发声,为他们提供时间和空间来表达他们的焦虑,定义他们的问题,规划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且使之产生作用。[11]具体讲,社交的传播赋权其实就是“工具赋权”。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传播工具大多掌握在传播机构手里,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和权力使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第一次有机会使用传播工具,从而实现“传媒接近权”,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表达观点等传播活动。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消费者,而被赋予信息生产者的权利。这种“工具赋权”对于大学生的公民素养培育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大学生行使公民行为能力的重要技术条件。“尽管民主的技术从来不是一个国家民主得以实现的关键,但其工具性的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只有当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逐渐找到并采用了与要达到的民主目标相一致的技术或方法,并将其遍布到我们共同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民主才能得以实现。”[12]首先,社交媒体打破了时空限制,大大降低了大学生进行公共参与的成本,从而提高了大学生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其次,社交媒体技术的平民化,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社交媒体信息、观点,参与调查、讨论,与政府、社会机构、其他个体充分互动、交流,诸如此类,增强了大学生公共参与的可行性;最后,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和平等性,使得言论和观点不因身份、地位等外在标签的差异而体现出不同分量,价值理论上成为判定其优劣的主要标准,这又提高了大学生公共参与的有效性。

2.社交媒体的“开放多元”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公共参与”的质量。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交媒体时代信息和知识获取的渠道更加多元、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信息沟通更加透明,信息反馈也更加及时,这些都为大学生进行公共参与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与传统媒体封闭式文本不同,社交媒体的各种文本,很好地承继与体现了新媒体开放性的特征。开放式的文本叙述较为清晰和全面,力图释放出多种多样的联系和解释,允许同时进行多种解读,从而使其“丰富内涵”最大可能得以呈现。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批判或反对某种观点,并通过陈述自己的理由,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认真听取他人的观点,从而使公共参与向更加理性、结果更加公平的方向上发展。

(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的消极影响

1.社交媒体失范性所带来的价值信仰冲击。首先,社交媒体的“把关缺失”导致信息的“失范”。传统媒体都有一套严格的纠错把关机制,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社交媒体信息是“零门槛”,方式相对自由,且对所言论缺乏要承担责任的压力,常常导致失实传言甚至虚假信息盛行。其次,社交媒体的“隐匿性”导致媒介行为的“失范”。社交媒体所创造的“第二空间”里,人们的真实身份退场,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弱化,较易造成人们媒介行为的无序、不规范甚至“暴力化”,譬如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暴力与黄色等不健康内容、毫无顾忌的情感宣泄(谩骂、诋毁等)等等,这些都对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期,意志力薄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不成熟的大学生群体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使其信仰和价值迷失。[13]

2.社交媒体的即时表达所带来的从众与非理性。社交媒体的信息更新速度快,对信息的反馈也要求快,可以说,在社交媒体上,“即时表达”是主要方式。这对于心智都还不很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加之社交媒体上“流行文化”、“粉丝文化”的盛行,使得大学生因担心落伍而受嘲笑的“快速站队”,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大学生面对某些公共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理性,而是体现出了盲目性与从众性,使一个本来微不足道的话题就可能表现出极端化的倾向。

三、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育路径

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育必须结合“大学生群体”和“社交媒体环境”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同时,也需要作为大学生的管理机构――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的努力。

(一)高校层面

1.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课堂曾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由于知识传播途径的单向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在知识面前具有垄断地位和权威性。随着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获得知识的路径向多维网状转变,教师失去了对知识的垄断地位,甚至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文化反哺”的现象。[14]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教育为主要方式的传统做法,而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式、参与式、践行式等方式,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向公民素养教育倾斜,真正从大学生提升公民素养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政治学理论教育,加强权利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时代感,针对社交媒体时代涌现的大量政治、经济、民生问题,用新的理论和观念进行解读和回答。

2.为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搭建更多平台。公民素养培育不仅需要“教”,还需要“化”,内化于头脑外化于实践。高校要为大学生校内校外实践搭建更多平台,不断提高大学生公民行为能力。高校要注重营造开放透明民主的校园文化,尽可能为学生开辟民主管理和民主实践的渠道,特别是在进行与大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时,要确保学生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重要功能,通过鼓励学生对社团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激发大学生民利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为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通过社会服务、志愿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公众、对社会的责任感,掌握社会参与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未来进一步参与社会民主生活的能力。

3.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功能。社交媒体所代表的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种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作为管理机构的高校,要想发挥在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必须用大学生所习惯和喜欢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去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要学会利用社交媒体主动发声,阐释高校的管理和教育理念,特别是在出现问题或者面对质疑时,要利用社交媒体及时将官方声音传递出去,提高高校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从而提高对学生的影响力;要学会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专题公民素养教育,除通过社交媒体渠道、采用全新信息呈现形式进行公民素养知识普及外,还可多开展一些议题讨论、社会调查、投票选举等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高社会事务公共参与能力。

(二)大学生层面

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参与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本身就会推动公民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但这个过程不是自然而然的,行动并不会导致必然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大学生要不断加强媒介素养培育,发挥社交媒体在公民素养培育方面的积极作用,消弭其不良影响。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培育,主要指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消费与生产,从事社会参与与交往的能力。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交媒体的基本使用能力。社交媒体是媒体新技术的代表,它必然包含着较高的技术含量,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技术知识,掌握其相关操作,更重要的,是对社交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合理、合法以及节制使用。

2.信息消费与生产能力。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海量以及来源的多元,意味着受众面临着空前负责的信息选择环境。大学生必须培育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分辨、分析与批判的能力。同时,作为信息生产者,大学生还必须注重培育负责地信息与言论和负责地进行再传播的能力。

3.社会参与的能力。社交媒体为实现哈贝马斯所提出的“理想的商谈环境”提供了可能。哈贝马斯对理想的商谈环境提出的理想化原则包括:“(1)每一能言谈和行动的主体都可以参加商谈讨论;(2)a.每人都可以使每一主张成为问题;b.每人都可以将每一主张引入商谈讨论;c.每人都可以表示他的态度、愿望和需要;(3)没有一个谈话者可以通过商谈讨论内或商谈讨论外支配性强制,被妨碍体验到自己由(1)和(2)确定的权利。”[15]社交媒体为大学生自由平等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条件,但不代表就必然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大学生要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共话题交流,尊重公共规则和他人的表达权,学会理性表达与讨论,这不仅关系到自身社会参与能力的提高,也关系到社交媒体的发展秩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改玲:《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第22期

[2]见张民省:《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理论探索》,2007年第1期;曲丽涛:《公民意识与制度公正》,《兰州学刊》2009年第9期等

[3]杨明伟:《民主与公民素质》,《行政论坛》,2009年第5期

[4]李怀杰:《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5]石清云,孙艳洁:《青年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内涵、特征及提升路径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6]黎明艳:《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内涵及提升路径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6期

[7][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255页

[8]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9]闵大洪:《传统meticulous的网络社会化媒体使用》,《南方传媒研究》,2009年第6期

[10]JonssonJH.Beyondempowerment:ChanginglocalCommunities,internationalSocialwork,2010,393-406

[11]thomast&paolom.participatoryCommunication:apracticalGuide.washington,DC:theworldBank,2009:10-16

[12]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27页

[13]钱文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影响与对策》,《新闻界》,2010年第3期

社交媒体素养篇2

【摘要】媒介素养是一件舶来品,只有对它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去研究某一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本文指出,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公众与媒介交往的能力和理念,也即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理念。【关键词】媒介素养;内涵媒介素养是一件舶来品,只有对它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去研究某一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国内由于理解的差异,早期的译法主要有媒介素质、媒介素养、媒介教育、传媒教育等等。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基本统一为媒介素养。一、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媒介素养是英文medialiteracy的中文意译,要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媒介素养的概念,首先需要引用西方学者的不同理解来加深认识。大卫·白金汉给出的定义是:“媒介素养这个术语是指为了使用和解读媒介所必须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加拿大学者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对大众媒介的本质有知晓和批判的理解力,懂得大众媒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更具体地说,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媒介如何运作、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和享受。媒介素养也旨在让学生具有创造媒介产品的能力。”媒介素养的定义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的概念表述,大致有以下几种:张冠文、于健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批判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张志安、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段京肃、杜骏飞认为:“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休养。它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尽管学者们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有关媒介素养的概念表述,其基本理念是相通的,即:人与媒介是互动关系;媒介素养是维持和发展人与媒介良性互动关系的能力和理念;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一种解读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一种理念,一种批判和驾驭媒介的理念;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综合各家之言,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公众与媒介交往的能力和理念,也即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理念。二、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媒介认知、信息处理与媒介参与把媒介(media)与素养(literacy)合并而成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体现的正是人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公众与媒介的交往,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彼此了解基础上你来我往的互动关系,媒介知识理当成为媒介素养概念的核心内涵。因此,公众媒介素养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媒介认知、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处于知识层面的媒介认知是媒介素养最基础的维度。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是彼此的相互了解,同样,公众与媒介交往,无论是由彼及此的信息处理还是由此及彼的媒介参与,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媒介知识基础上,包括有关媒介属性和功能、媒介信息的特质、媒介生态和组织等系统的知识。当然,这种知识不同于媒介从业人员所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而是常识性的基本认知,大体上能够通过个人媒介交往的实践经历和主观经验来获得。这些有关媒介的基础知识,不仅是媒介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公民知识储备的重要内容。处于理解层面的信息处理是媒介素养最重要的维度,即公众如何解读所接触的媒介信息,是否具有批判精神。当前,大众媒介的普及使空前海量的信息充斥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和获得形形色色的信息,传统的“把关人”角色淡化。因此,公众如何处理接触到的信息,能否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性地分析媒介信息就成为媒介素养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培养社会公众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而过渡到使他们建立自发抵抗负面信息的能力,最终具备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媒介素养运动兴起的意义所在。处于应用层面的媒介参与是媒介素养最关键的维度,即公众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媒介内容的生产和创造。较之媒介认知和信息处理,媒介参与更具能动性和创造性。媒介参与的渠道多样,从传统的三大媒介广播、报纸、电视到最具互动性的网络,都在为受众的普遍参与不断完善与改进;内容广泛,包括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表达观点看法和开设个人博客等;动机不一,从单纯报料、到个体维权甚至服务公益,但其本质都超过了单纯的媒介使用者的角色,上升到更积极地使用媒介,对媒介内容施加某种影响的程度,也是最能体现人与媒介互动关系的环节。三、对媒介素养内涵的再认识现代社会,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被视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播媒介更是无止尽地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如何和媒介打交道的问题——如何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媒介,如何合理地选择和接触媒介,如何正确地评价和解读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如何有效地积极地使用媒介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媒介素养”是在媒介接触活动中应运而生的,体现为公众在媒介交往活动中的素质和能力,也即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理念。任何一个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正常人,都具备这一素质,不存在没有媒介素养的人,只在素质的水平高低上有所区别。媒介素养理论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其价值在于使人—媒关系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3.[2]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8.[3]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13):69.[4]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2004,(5):11.[5]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9.

社交媒体素养篇3

关键词:多屏;社交;信息消费素养;沉溺

一、“见面不如闻名”:网络社交逐渐覆盖现实场景社交

社交软件是大学生多屏媒介的“标配”。调查发现,有将近九成的大学生在多个社交应用间“游走”,他们根据需要和特定场景来选择当下使用哪个社交软件,其中以QQ、微信、钉钉等最受欢迎。艾媒咨询分析,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和展现自我,并在社交平台上与他人沟通交流,单一社交软件无法满足其自身社交属性[1]。这些社交软件定位侧重略有不同,都具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整合与分享功能,通过分组功能和权利设置,主用户在平台上可以清晰地将人际交友圈按照远近亲疏进行扁平化梳理,管理和沟通起来更容易达到目的。我们在调查中随机翻看了几位大学生的手机社交软件,发现每个人在不同平台上都有数十个不同社会关系的联系人分组,如班级群、兴趣群、密友群等;向不同的群组开放的权益也不同,如限制查看朋友圈内容的天数等。他们表示,社交软件中的分组使社交沟通更加轻松,在群组中的社交更有话语权。而不同社交软件的功能叠加交叉,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就能与对方解决大部分社交需求,在一定层面上消解了“闻名不如见面”的实景社交必要性。传统观点认为互联网社交属于“浅社交”,缺乏了解深度,浪费大量时间处理信息泡沫,是低效和不可靠的。如今,这个看法显得有失偏颇。首先,大学校园“90后”乃至“95后”一代,恰是成长在互联网黄金发展的时代,很小就接触电脑、手机和互联网;其次,“90后”及“95后”中有较大比例的独生子女,相较于多子女家庭,与人相处的社交经验主要来自学校以及他们非常熟悉的互联网平台。再次,年轻人对新事物、新技术有敏锐的好奇心和快速接受度,他们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功能的了解和使用上,远远超过“70后”“80后”。因此,社交软件的各项功能不断丰富与升级,带给他们的是使用便捷感而不是使用难题。最后,社交软件的开发市场体现了“长尾效应”,各类定位不同受众需求的社交软件不断推出和迭代,带给青年群体更多元的选择自由。在社交平台上,他们很快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迅速找到“同好”,社交效率高,社交认同感油然而生。这些都使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天然带有对互联网的亲近感,与经历过报刊电视时代的“老一辈”人对互联网的质疑与观望态度迥然不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也反映出青少年对网络社交的态度:绝大多数美国青少年肯定了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被调查的743名美国青少年中,81%的人认为社交媒体让他们感到增强了和朋友之间的联系;71%的人表示社交媒体有助于展示自己的创意;69%的人认为有助于结交新的朋友和更多样化的群体;68%的人认为通过社交媒体在困难时期得到了朋友的支持[2]。2017年,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以及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称,作为互联网核心用户的青年,73%的人通常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社交软件[3]。可见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软件的使用活跃度和忠诚度都是极高的,无论中外青年,对于多屏传播时代的网络社交都持有欢迎和肯定的态度。社交软件欢迎所有人,大学生栖息在自己喜欢的社交软件中,栖息在认同的价值观范围内,避免社交窘境和交往冲突,同时以此来创造社交火花。

二、从被动到主动:信息消费素养显著提高

信息消费素养是指公众需要具备更多的选择、判断与辨识的能力,包括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判断能力。与此相适应的,信息生产素养也同样重要,即普通公众也应该负责地信息和言论、负责地进行信息再传播。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的内容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的活动,它通过对象征性的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环境,不仅制约着人们的认知行为,还能以此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由于多屏传媒已广泛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其所传递的现象的理解,进而通过传媒中的信息表征来理解自己。在此前提下,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建立对周遭环境的了解更依赖于电脑、手机等互联网屏媒体,这些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构成了大学生所处的拟态环境。排除媒介因素,是否被选择、被认知、被理解和被传播则是大学生用户主观行为所决定的。一个人的信息消费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近处拟态环境,后者更容易对个人的具体认知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能够有目的的得到有用信息以及有能力鉴别有害信息,是信息消费素养的核心。社会在发展,各种法制法规日益完善,媒体传播日渐规范,在互联网“摇篮”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在不断提高。首先,大学生对使用多屏媒体作为信息检索和收集工具这一能力已经相当纯熟。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中都安装了信息类网络平台和使用软件,如各大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的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专业资料文献网站,知网、万方数据网等。根据个人所感兴趣的内容不同,还有不同领域知识的智能软件被大家所喜爱,如知乎、豆瓣等。受访大学生反映,工具软件和平台提供了最新的新闻信息和最前沿的专业资讯,对专业学习、毕业设计和考研等方面有很大帮助,是必备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培养和锻炼了大学生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等不实言论或有待考证调查的新闻信息的处理态度,也能体现出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判断能力。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且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调查中,受访大学生表示都见过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主要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论坛等渠道。“面对这些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你会怎么做?”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对于显而易见的谣言信息不予理睬,避免二次传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对于可疑的信息首先做到不盲目传播,并通过其他正规信息途径进行核实。大多数大学生会主动去判断和鉴别,不听信和传播谣言,只有极少数的受访大学生会选择中立或者相信。几乎所有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愿意在甄别网络谣言之后将正确的认知宣传给身边的人。这说明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行为越来越谨慎,更进一步认清了在多屏传播时代受众作为消息源前置的责任感,他们对于网络谣言的脱敏性在增强,对网络不实信息的鉴别力和免疫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国家法制的健全和各种媒体的正向引导,网络的发达和渗透使当代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工具与伴侣:对多屏媒介体现出沉溺与依赖倾向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73.0%,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30.0%,网民学生群体占比为25.4%[4],这个年龄段恰好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几年。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使用时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大学生群体对屏媒体所产生的依赖与沉溺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在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屏媒介当作工具使用时,大学生表现出短时高频的使用特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87%的大学生平均每日借助多屏媒体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时长是体现依赖性的最直观元素。而在使用目的上,95.7%的大学生选择了获取信息,即学习知识和浏览新闻,且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在多屏媒体端装有信息软件,可见多屏媒体在此是作为学习工具使用的。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提到生活中多屏媒体的工具性,如手机消费和支付功能、手机地图的指示功能、手机和电脑软件提供的图片和视频功能等。这些功能的指向性和目的性非常强,使信息获取便利易得,短时间就能达到目的,如乘坐公共交通、地图导航等。第二,在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屏媒体当作生活“伴侣”时,大学生表现出更为专注的沉溺。调查组曾向学生了解平时的生活娱乐方式,半数以上选择在网上看视频、玩游戏使自己得到放松;而在网络社交平台与朋友们聊天也是很多人的首选。艾媒咨询的《2018中国大学生在线休闲娱乐行为监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最喜爱的手机软件冠亚军分别是社交通讯类和休闲娱乐类软件,与我们的调查情况相吻合。社交类软件用户粘性强,使用场景广,休闲娱乐类软件则承担休闲娱乐的主要作用。大学生长时间挂线网络社交软件,并且在多种社交平台共时使用,这直观体现了他们渴望交流的社交欲求。娱乐休闲为主的影音类软件也表现出强劲的“霸主”势头。据艾媒咨询数据,综合视频类软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率高达94.3%,新兴的短视频软件也深得大学生的心,渗透率迅速达到80.7%。这些软件不拘一格的包容和新潮的使用感、巨大的流量和网红效应,正符合当代大学生乐于展示自我、自主观察世界的青春风貌。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群体对抖音的认知度达到100%,相当部分学生是抖音这类软件的忠实用户,还有不少学生在直播平台上自己制作视频,体验到了演员和创作者的乐趣。艾媒咨询公司得出结论:网络制式变迁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使影音、游戏等休闲娱乐类软件在校园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1]。我们认为,大学生群体对休闲娱乐类软件的喜爱和沉溺不仅是时间成本的付出,更多是心理上的认同和亲近。

四、结语

社交媒体素养篇4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度快速发展,网络文化也掀起了自媒体文化的浪潮。面对自媒体的草根化、自主性强、发展快、应用广、作用大和管理难等特点,针对大学生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提升他们信息辨析和处理的能力、正确运用话语权的能力及恰当运用自媒体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势在必行。为此,在深入分析自媒体特点及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社会、传媒界和高校三者共同协作,构建全面立体的教育模式。

论文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途径

当今信息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文化也掀起了信息传播平民化的浪潮。博客、播客、晒客、掘客,甚至个人电子杂志等被称为自媒体的主要代表应运而生,他们的传播和影响与日俱增,并正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格局。大学生是追新的一族,他们好奇心强烈,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自媒体亦是当代大学生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年轻的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较浅,信息的筛选、辨析能力较弱,他们更容易迷失在海量信息中。随着当前媒体环境的变化,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尤为重要,针对大学生有效地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旨在提升他们信息辨析和处理的能力,正确运用话语权的能力及恰当运用自媒体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一、自媒体的定义和特点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Shayne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willis)两人联合提出的自媒体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两人对于“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并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信息传者与受众角色由传统的点对面的传播模式转变为点到点的传播模式。传统媒体中,信息传播与否、传播时间、地点、途径等都是由媒体组织决定的。而自媒体信息的传播完全由个人掌握,自由度大大增加,为此,自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其独自的特点。

1.草根化

美国学者丹·吉尔默(DanGiLLmoR)的专著《自媒体(wetHemeDia)》的副标题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GRaSSRootSGoURnLiSm,BYtHepeopLe,FoRtHepeopLe)”。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封面上没有摆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现了一个大大的“You”和一台pC。《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2006年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上信息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媒体,并且可以自主地在自己的“媒体”上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自主性强

传统新闻的传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由点到面的传播模式,而自媒体的传播模式转变为信息传者与受众角色的点到点的传播方式。正如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将其概括为“全民DiY”,“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作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凸显了自媒体的核心是基于普通大众对于信息的提供和分享。

3.发展快

随着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载体也日新月异,论坛、电子邮件和个人主页等较“老”的自媒体改善了大众公开表达民意的被动局面。当下,贴吧、网盘、博客、播客、手机媒体更是拓展了自媒体的传播渠道。据资料显示,就中国而言,当前QQ最高在线人数是1亿多人,腾讯现在有将近3亿的活跃用户。

4.应用广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全面融合了传统媒体的方方面面,而且,提升了应用范畴,如即时通讯早已由文字交流发展到了语音、可视化交流;博客已经发展到利用语音甚至图像传播信息了;手机媒体更是快速融合所有传统媒体的功能。

5.作用大

自媒体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之后,2003年非典事件、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事件等,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无不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上海、北京、辽宁等地还建立了手机短信预警机制,如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件之后,相关部门及时通过手机短信传递地铁运营情况,提供市民出行交通出行的资讯。

6.管理难

由于自媒体草根化的特性,也导致自媒体的质量良莠不齐,大众信息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同时,网络的隐匿性、免责性及追求高点击率,使自媒体传播信息的可信度降低,导致在海量信息中对舆情的把握和分析管理大大地增加了难度。

二、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教育体系不健全

西方的媒体素养研究已有70年的历史,而我国对媒体素养教育的关注起步于1997年。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媒体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上都有一定的积累,但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上区分度欠妥。由于高校专业化学习的思想影响,对媒体素养教育更多针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对他们而言,完整的专业培养体系教育为他们提供了媒体素养教育的专业知识体系,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媒体素养。但对大部分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是通过选修课和公开讲座等形式接受媒体素养教育的,这种间断性、不成教育体系的模式只能让更多的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的媒体素养处在较低层次。

2.重基础理论教育,轻媒体实践应变能力教育

当前国内高校媒体素养教育以理论教育居多,即大学生们一般都具有信息传播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大众传播的手段、目的、方法、技巧,并掌握基本的信息识别和分析能力。但在如今信息爆炸年代,对于瞬息万变、层出不穷的海量信息,除了理论知识外,更多地要依赖媒体信息理性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3.媒体素养教育主体意识淡薄

媒体素养的内涵包括解读媒体信息(认知信息)、对大众媒体的批判意识(形成态度)和正确使用大众传媒(采取行动)。可见,高校媒体素养教育成果最后是以学生的媒体行为作为评判标准的。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往往直接给学生一套评判体系,忽略学生对信息的认知、分析和应对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开展媒体素养教育过程中,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分析,给出自己的评价与态度,而不是直接给他们一套评判的模式并将他们的思维固化到这种模式上来。

三、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自媒体背景下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尤其是传媒界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构建全面立体的媒体素养教育体系。

1.政府要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媒体相关法规制度

自媒体的文化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此,政府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的法规政策,规范约束媒体的传播行为,保证健康有序的媒体传播环境。其次,由于媒体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体制的一部分,所以,政府应该与教育、文化等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建立督导和协调机制,推动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尤其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媒体素养的提高,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个民族的未来意义深远。为此,政府更应着力于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制定高校媒体素养教育的管理制度。

2.社会媒体应加强引导和监管,履行社会教育责任

社会媒体组织不仅是信息生产的机构,而且是信息教育机构,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同样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社会媒体应主动参与到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来。社会媒体组织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将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自媒体服务,同时应加强引导和监管。在“博客中国”、“中国博客网”、“博客网”等网站上开辟有专门的大学生博客板块;在“新浪”、“搜狐”等综合性网站上也设立有教育类博客、播客及拍客,为高校师生服务;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上,也开辟有大学生博客、播客空间;“大学生博客网”、“中国博客大学网”是专供大学生开办和写作博客的网站。

3.高校要发挥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主导性,体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是实施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发挥教育的主导性,加大实施系统化的媒体素养教育,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建立媒体素养教育多元化评估体系,完善媒体素养教育培养模式。

媒体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同时它也是一个开放性、动态的发展体系。作为教育的主体大学生而言,需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进行信息辨析和信息处理,并能根据自身需求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资源。对实施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而言,确立和完善评估体系,也就是明确学生的媒体认知导向,使媒体素养教育落到实处,通过制定和执行具体的媒体素养教育计划,结合定期的检查、评估和反馈,做到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此,建立符合高校实际情况、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媒体素养教育的评估体系和大学生素养的评价体系,还需要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完善媒体素养教育的培养模式。

其二,注重媒体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高校注重专业教育的特点,目前高校实施媒体教育的教师多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对于培养新闻传播学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师资保障。但是,如前文所述,在当前自媒体背景下,需要向学校全体学生开展媒体素养普及教育,仅仅依靠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这部分师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此,高校应加大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相关培训,拓展专业领域,共同承担对大学生开展媒体素养的普及教育。

其三,善于积累媒体素养教育的教学科研成果。

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立足实际,对当前高校媒体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汲取优良的教育经验,形成适合高校发展的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和科研成果,并充分利用实践平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建立一些媒体素养的学科点的教育和研究的主阵地。

其四,主动联系社会媒体,为大学生创造媒体素养实践教育的平台。

高校应主动联系社会媒体,与社会媒体建立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产学研合作联盟,通过社会媒体提供的媒体实践基地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具体地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流程,也可以通过媒体沙龙的形式定期开展媒体技能培训,可以增强学生正确运用话语权的能力和恰当运用自媒体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社交媒体素养篇5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素养主要指通过训练和实践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对于“媒介素养”的定义,认同度较高的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本文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甄别与运用、在网络社会的自我呈现、对网络资源的分享与利用以及通过网络行为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技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第一,对网络媒介的认识是否准确。教师是否了解网络媒介相关的知识,能否认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居于何种地位、起到何种作用,能否将网络媒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进行有效探索与实践。第二,对网络媒介的运用是否熟练。教师能否适当并熟练地运用各种网络媒体、社交平台、互联网客户端app等辅助教学,使网络平台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第三,是否具备营造良好网络空间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媒介与受教育者紧密连接,然后,通过网络多方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动态及生活状况,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设置议题、发起讨论等方式,以网络媒介为工具、以网络空间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尽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改革建设和探索研究很多,如建设网络课程、搭建网络平台等,但因为人的个体差异,使得对于网络媒介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总体还不够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拘泥于使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对于微博、QQ、微信等学生热衷使用的新型社交媒体平台运用不够。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更新和系统界面、操作界面更新频率较低,不利于保持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有些教师不了解网络媒体、社交网站,通过网络媒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无从谈起;有些教师虽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但是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的交流甚少。第二,网络社交平台种类繁多,网络软件更新换代速度快,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网络词语被创造出来,网络载体和内容可谓瞬息万变,因而很容易出现“网络代沟”,即教师对于学生通过网络空间的信息存在解读困难和误读误解的情况,也使得教师产生不愿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的心态。第三,教师群体主动运用网络媒介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均衡。年轻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掌握能力较强,而年长的教师对于网络技术的学习与运用领会相对较慢。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主要平台。网络实名化使互联网中的交往与互动不再完全是虚拟的,在学生几乎“无人不网”的形势下,网络空间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牢牢抓住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因此,必须掌握网络应用技术,主动提高个人网络媒介素养,增强通过互联网教育、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观,培养鉴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养成科学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将网络媒介作为加强与学生联系的渠道、将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将熟练的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到网络媒介中,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质量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措施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强媒介意识

强调,建设网络强国,就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学网、懂网、用网,主动应对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从教师个人角度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坚守课堂、讲授纪律的前提下,主动转变思维,培养树立互联网思维,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范围不断延伸,使之不再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阵地扩展到网络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系统培训强化媒介意识,能运用网络媒介对学生进行高效、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抵御网络空间中的不良诱惑,帮助学生辨别真伪、去伪求真,进而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网络观等。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供智力与硬件支持

从学校角度讲,应该为高校教师提供智力与硬件支持。将网络媒介运用、数字化设备、交互式教学工具等的使用作为教师培训的必学内容,设置网络媒介技术培训课程,并在对教师的考核中,纳入网络媒介运用指标。鼓励和激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对教师运用网络媒介形成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认定,以此有效提高教师运用网络媒介的能力、辨别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以及创作网络作品的能力。

社交媒体素养篇6

关键词:党政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调查晋中

中图分类号:G206

党政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是党政领导干部对大众媒介的接触、使用、认知、理解、批判方面的素养。作为大众媒介的使用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受报道者与受监督者,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是关乎执政党以及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现实问题。在当前新的媒体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才能顺应时展潮流,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基于此,笔者就晋中市处级干部进行了一次媒介素养的调查分析,以期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现状形成整体认识,并对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调查基本情况与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从2015年4月开始,至2015年11月正式结束,调查对象为晋中市第十七期、十八期两期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学员。本次调查可用问卷86份,发放问卷102份,受调查的86名学员来自晋中市市直单位及各县区,平均年龄48.6岁,其中男性72人,女性14人,男女比例为5:1,本科学历93%,硕士研究生学历为7%,领导干部整体受教育程度良好。

本次问卷设置四个方面:第一,调查者基本信息,包括调查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单位;第二,媒介接触使用,包括接触各类媒介种类、时长、频率以及与媒介互动行为;第三,媒介认知与批判,包括对大众媒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宣传、舆论监督等方面的看法;第四,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包括度自身媒介素养的评价以及接受媒介教育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发现

(一)表面化和碎片化的媒介认知

媒介认知是媒介素养的基础,正确的媒介认识能促使领导干部有效地利用和参与媒体。本次调查中,领导干部的媒介认知体现出如下特征:

在新闻价值的要素内容选择上,100%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时效性,83.7%的领导干部选择了重要性,37.2%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显著性,27.9%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接近性,11.6%的领导干部选择了趣味性,尽管被调查者对新闻的时效性有准确的认知,但领导干部对于新闻的其他要素的认识并不全面。

在媒介舆论监督功能方面,74.4%的领导干部认为媒介舆论监督有利于纾解社会情绪,维持社会公平,72.1%的领导干部认为媒介舆论监督是群众行使民利的重要渠道,但有30.2%的领导干部对媒介舆论监督持反对意见,认为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看出,大多数领导干部对新闻价值的要素和原则能进行分辨,但同时也看到,仍有不少领导干部对新闻最基本的原则、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以及对媒介社会功能的认识仍存在偏差,对媒介的认知流于表面,缺乏系统认识。

2.2职务性和工作化的媒介接触

在媒介接触方面,被调查者体现出明显的职务性和工作化特征。在接触使用各类媒介信息的具体类型的调查中,在报纸方面,100%的领导干部会阅读各级党报,而在阅读都市类晚报类以及文摘类报纸方面,整体人数不足7%;在电视方面:100%的领导干部会观看时政新闻类节目,有37.2%的领导干部会观看文艺体育的娱乐休闲节目,32.5%的领导干部会观看科学益智的教育类节目;在广播方面,72.1%的领导干部会收听新闻类节目,34.9%的领导干部会收听交通类节目。可以看出,无论何种媒介,时政新闻类的传播内容是领导干部必要的接触内容,在具体的使用内容上有所区别:报纸的宣传、舆论导向指导工作的功能更加突出,而与纸质媒介相比,广播电视网络声像图文共现特征更凸显了在娱乐休闲方面的优势,更侧重于领导干部的生活方面。

从领导干部媒介接触使用方面可以看到,媒介的娱乐休闲放松功能在领导干部接触使用中明显弱化,媒介的接触和使用主要集中在工作范畴之内。

(三)有待提高的打交道能力

与普通受众不同,党政领导干部需要与媒体打交道,传播信息,平息危机、动员群众、引导舆论、树立形象,与媒介打交道提升应对媒介的能力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然而通过调查,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在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44.2%是由于宣传工作,信息和党务政务公开占到了30.2%的比例,应对突发事件与媒体打交道占到的比例是7.0%,进行新闻策划占到了4.3%,领导干部参与媒体的主动性不足,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方式单一化;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第一反应的选择上,32.6%的领导干部选择及时公开信息,接受采访,同样32.6%的领导干部选择“了解舆情,再进行公布”,28%的领导干部选择“等上级批示、问题处理后进行公布”,4.7%的领导干部选择“进行消息管制,控制流言”的方式,三分之一的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不能积极主动面对。可见,领导干部在媒介打交道过程中,更多地停留在宣传、信息以及党务政务公开上,打交道的方式较为单一,态度较为消极,与媒介打交道的与媒介打交道主动性、深入性、广泛性都存在不足。

与之对应的是在对自己与媒体打交道效果的评价整体较低。调查表明,48.8%的领导干部认为效果一般,41.9%的领导干部认为很好,达到了宣传的目的为41.9%,9.3%的领导干部认为效果不好。可见,领导干部对于自身和媒介打交道方面整体评价不高,造成这样评价的原因一是领导干部自身对媒体的态度较为消极,与媒介打交流沟通较少,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相应的经验积累。

(四)素养提高的期待与教育鸿沟

领导干部对自身媒介素养期待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存在较大的鸿沟。绝大数的领导干部认为媒介素养在个人的全面素质中是重要的,调查显示,46.6%的受访者认为媒介素养非常重要,同样46.6%的受访者认为比较重要,也就是说认为媒介素养重要的比例高达93%,而认为媒介素养不太重要为仅为4.7%,不太确定的为2.3%。

与之对应的是,领导干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普遍偏少,媒介素养的培训和教育较为缺失。调查显示,只有7%的领导干部经常接受,通过加权分析,经常接受媒介素养的领导干部均从事宣传系统的工作。79.1%的领导干部偶尔接受,而从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领导干部达到11.6%。而领导对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要求较为迫切,在是否应该通过学习教育来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方面,93%的领导干部认为亟需学习提高,只有7%的领导干部认为不太必要。

三、结论与思考

由于媒介与政府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领导干部面对媒介身份的多重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对于执政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和政府形象的塑造具有非凡的意义。因此,寻求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路径,形成媒介素养提升的推动机制,是适应时展、提升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社交媒体素养篇7

[关键词]媒介素养和谐校园大学人

和谐校园是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理论基础和依据,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和标准,以校园为载体的、高校诸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和谐体现,可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在思想观念、道德责任、价值取向方面实现和谐。和谐校园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其中,提高大学人的媒介素养是构建和谐校园实践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媒介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是与社会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一般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的浸染。伴随着中国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媒介环境日益复杂,各种信息大量充斥,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对大学人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这就要求每一个大学人必须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谙熟媒介社会的生存法则,否则,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媒介素养是指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不仅仅包括正确判断和估价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作用的能力,还应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是当代社会整体文化修养的重要体现,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人的综合素质,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担当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必要之举。

和谐校园与媒介素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媒介素养所具有的平等包容、科学批判、创新实践和人文关怀等品质,与和谐精神所提倡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根本上和方向上是一致的。媒介素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的活力,可以维系和谐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校园面对当代的开放架构,适应大众文化的全面包围、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适应传播环境的复杂多变,为和谐的大学文化注入在时序变迁中吐故纳新、继往开来的生息力量。同时,和谐校园所营造的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也为在新形势下营造健康和谐的信息生态环境提供了土壤。

从生态平衡角度看,高校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内部各群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保持着平衡与发展。所以,建构和谐校园最重要的就是致力于“人和”,要靠全体大学人共同建立和推动。即努力营造管理者关心尊重、热忱服务师生员工,师生员工拥护支持管理者,教师尽责尽力,学生勤奋好学,全校上下是团结祥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而提高全体大学人的媒介素养有益于生成和谐的校园生态。

一、管理者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高校稳定和谐发展

1.管理者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直接面对学校的具体事务及广大师生,其媒介素养是高校管理者综合素质中的重要部分,影响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形象。从信息层面上看,管理者进行决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广泛收集信息、正确分析信息、及时做出科学判断选择的过程。只有对各种媒介十分熟悉,对信息的规律有准确的把握和广泛的了解,才能获取较全面的有效信息;只有依赖于其对媒介语言的了解,对各种媒介符号体系的充分认识,才能更好地对信息进行分析辨别、去伪存真,利用媒介所提供的庞杂又互相矛盾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为领导者来讲,不仅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且要求这种决策是适时的,而要使决策的过程及时、迅速,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有效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决策者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全面、科学、正确、高效。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管理者和决策者,除了能够运用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信念与教育思想,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师生们在和谐、健康、生态的文化氛围中不断进取外,还能够坚持民主和科学决策的原则,充分体现出对全体师生的尊重和信任,并获得师生员工的拥护和支持,构成和谐校园的管理体系。而校园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稳定有序,无疑能有效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

2.媒介素养可以帮助管理者解决和谐校园信息生态系统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高校管理者除了对内承担着运用媒介开展理论学习、政治教育、新闻宣传和文化活动的任务,对外还承担着树立和传播高校形象,构建和谐的外部生态环境的任务。大众传媒和校园传媒是信息化时代开展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而且这些大小传媒还经常由宣传的观察者、记录者变成了宣传的参与者和协助者。高校管理者作为高校舆论宣传的实施者和指挥者,对媒介在高校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媒介的了解和运用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校园环境的和谐程度。如果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在信息化时代显然是难以胜任角色、完成使命的。

在高校形象的塑造中,扎实地提高办学水平、特色和质量固然重要,而形象的有效传播也同样不可忽视。高校管理者既是高校形象传播的组织者、实施者,有时也是高校形象的直接代表者,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运用媒介进行媒介形象设计和媒介形象传播的基本能力。面对打开校门、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公平透明、民主管理的时代性要求,高校管理者在处理学校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时,一方面,是运用媒介向社会传播各种有利于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媒介运用上更有技巧和分寸,特别是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一旦媒介应对不当,势必导致高校形象受损。因而,具备较高媒介素养的管理者能为高校赢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使高校更好地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教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助于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理念

1.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需要,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是弘扬教师文化主体性的需要。在海量的媒介信息中,教师能够正确选择并合理利用,增进知识积累,了解前沿信息与研究成果,运用相应的媒介技术进行科学研究或课题调研,并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实现课程在线观摩,组建群体协作的网络教学科研互动平台,实现教师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学术交流,提升教学科研的能力与水平。

教师终身学习强调个体的主动地位,在我国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中,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则是使教师借助新的媒介形态,开展主动学习活动的基本前提,以促进终身学习的顺利进行和自我的发展完善。教师所具有的媒介素养,所具有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与意识,所具有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加之以个人独特的自主性所形成的教育信念和教育智慧,显示出个体文化的品位和人格。而尊重并促成教师个体文化的呈现,正是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理念最好的体现。

2.在信息化环境下,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将促进校园教育信息生态环境的建设,使信息、人、信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主体,教师也是教育信息资源最重要的组织者、传播者。如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媒介技术加工、处理教学信息,进行辅助教学,实现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改进,并利用这些媒介技术和理论进行备课、授课以及课余的辅导等,教师媒介素养的提高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培育,实现促进学生素全面提高质的任务,进而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来自于师生之间的和谐,而师生之间的和谐来自于交流沟通的顺畅。互联网和校园网给师生之间创造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还需要软件环境的营造,还需要师生共同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有技巧地、恰当地使用这个平台。这样,师生交流机会增加,误解就会减少,关系自然就融洽,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有了基础。

3.教师提高媒介素养将更好地体现公平理念,关注弱势学习群体的个体差异,可以使老师能够利用媒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关心,实现基于网络的教育援助,让每一个学有困难的个体都能及时的获得帮助,进而更好的体现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公平,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所必须的。此外,信息化的推进使得信息借助于校园网络媒介能够很好的传输,教师可以更好更快地获得各种教学管理信息和规章制度,通过媒介实现学生的成绩管理、教学任务查询等,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利用电子学档技术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变化,使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同时,也参与到和谐校园的管理和建设中。

三、提高大学生应对现代媒介的素质,既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对构建和谐校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最重要的意义是有助于增强他们对信息的判断意识,提高甄别、分析和思辨能力。当代大学生群体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有媒介资源,其成长也更多地受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社会学家将大众传媒列为除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外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媒介信息或真实或虚假,或全面或片面,或高雅或低俗,或正确或错误。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学会正确对传媒信息进行解读和判断,将会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大学生虽然能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却不能对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如果大学生具备了较高的媒介素养,他们就可以借助自己的媒介知识,通过分析信息出处的权威性高低,寻找其他媒体进行印证,根据自己的媒介经验进行比较等方式,对所接受的信息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而这种判断的过程正是他们进行理性思维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缓冲的区域,就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面对媒体时的非理。

2.媒介素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意识,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每一个公众个体,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在大学文化熏陶下,大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大大提高,民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和自觉。在校园里,他们参与监督、参与管理,以主人翁的姿态要求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采纳他们对学校的建议;在校园以外,他们强烈地关注社会的每一个变化,也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本群体的社会诉求。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善于使用媒体话语权,有时通过媒体表达的个人意见偏激、片面,有时放弃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而投向他们认为自由的网络等新媒介。如果大学生能够提高媒介素养,那么他们的媒介使用能力将大幅提高,这种能力伴随着强烈的媒介诉求,无疑将大大促进和谐舆论的形成,为和谐校园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

3.媒介素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任务。首先,大众媒介对大学生的心理和社会交往产生了冲击,出现了人格发展不平衡现象。大众媒介通过替代物或符号把面对面的传统人际沟通转变为人与媒体的交流,这种脱离主体而存在的交流模式导致社会交往的“二律背反定律”:即在拉近个体之间的距离时,使个体被中介隔离,无法传递表情、动作和姿势等蕴涵的丰富情感,从而造成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冷漠,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甚至造成情感和心理错位。这不仅影响了个体在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而且容易使个体形成孤独、焦虑、忧郁等不良心态。心为人之本,和谐始于心。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校园和谐的精神保证。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客观、科学地认识传媒的特点及其影响,有效地缓解或避免心理伤害,能够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其次,大学生对传媒道德规范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虽对利用媒体进行不良信息传播、侵权盗版等行为有认知,但自律意识较薄弱,媒介道德水平不够高;在传媒认知和批评方面,大学生对传媒的商业属性有较清醒的认识,并对不良信息有一定的抵制能力,但对传媒较为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这会使有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偏离和行为失范。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让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通过这项教育,不仅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使用效率,服务他们的成长成材,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通晓信息传播的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抵御不良影响与侵袭,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对于缓解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压力,构建文明、健康的和谐校园大有裨益。

总之,提高全体大学人的媒介素养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校园信息生态系统,优化高校人文生态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有利于大学人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一切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使高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使高校在管理者、教师、学生的相互交往、相互对话、相互激励、共生共长中,构建起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之间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2]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凤侠.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陈卫东.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06).

社交媒体素养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大学生媒介素养对策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也可简化为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媒介讯息的能力”。[1]其起源于英国,现在已经风靡世界,但对于大多数国内高校而言是一项崭新的课题,其具体实施和推进必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面对当今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的体现。

一、高校等相关主体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1.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1)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高校教师是学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因素,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相关师资的培训,为学校开展媒介教育提供保障。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没有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一些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依靠本校从事新闻传播类或教育技术类课程教学的师资,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媒介素养,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讲授媒介素养课程多是靠兴趣爱好和热情,没有系统的教学规模和教学模式,更不用说其他专业的教师了。因此必须采取一切积极的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分步骤地加快进行相关教师的培训、培养。对于新闻传播和教育技术类教师一定要规范其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应对学生开展“对话式”教学,赋予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主体性意识;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电视台、报社和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等媒体机构。对于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使他们不仅能够开展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而且能够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中。

(2)编写适用大学通识教育和媒介素养专业教材。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所包含的知识体不完整,外国相关教材无法参考,高校又必须尽快建立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体系,并需要编写适合大学通识教育的媒介素养教材。作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应该更侧重实战方面,要求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利用媒介的能力。考虑到高校某些学科的统一性和当前媒介融合的时代需求,各高校可在思想政治课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修改教学大纲,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除了通识类教材外,还应当组织专家编写适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媒介素养教材。

(3)开设全院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从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全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公选课开始,我国内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拉开帷幕。由于我国高校资源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高校媒介素养课程开设情况也不同。目前高校一般都开设网络和影视艺术全校公共课,开展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计算机知识竞赛、网络道德论坛、网页制作大赛、参加电视节目制作、开展校园DV大赛、举办影视作品赏析等,提高学生的影视文化素养,锻炼学生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能。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院校可以先在部分专业中开设选修课进行实验,待条件完全成熟后再设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没有条件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院校可以先采取举办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等形式;条件成熟的院校可以直接开设面向全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这样可以分层次逐渐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

(4)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各高校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研究和教学的经验和资源各不相同,所以必须通过校际交流和合作,才能够实现教育经验和资源的互通有无,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均衡地开展。2008年5月25日,在、教育部指导下,《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其宗旨在于为各高校校园媒介搭建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各校可以通过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共享资源,互通有无。

总之,高校应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培养和配备专门的师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体系,使媒介素养教育真正实现规范化管理。

2.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强后盾。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倾向于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相关机构来组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出台清晰的、权威的政策性文件,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指导。

(1)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就是资金和人才缺乏。国家政府根据情况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以保证适当的资金和人才支持,扶持重点高校出版国家一级教材、建立教育与研究实验室、开展专业师资培训、举办国际性高层次的研讨活动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只有在这样的宏观管理政策的指导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根据指导思想和政策要求实施具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而政府的整体规划和监督也可使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避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2)完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媒介法》,但基本上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著作权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以及国家机关颁布的法规、制度、政策中。大学生使用媒介时必须懂得与媒介有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通过法律法规对媒介素养教育能起到规范和保障作用。此外,媒介机构、网络运营、大学生等必须加强自律,自觉学习法律法规,减少因媒介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媒介单位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媒体本身的关注、支持和参与。由于媒体拥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在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传播上,可以形成覆盖最为广泛的信息网络,因而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

(1)高校中各种媒介应该承担起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责任。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校园传播媒体以其信息量大、出现频率高等优势,形成的舆论传播环境对学生有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校园网、电视台、广播、校园报刊、宣传板等媒介推广媒介素养知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媒介信息的制作,从事日常的采、编、播等工作;利用学校的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活动,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将校园媒介环境作为阵地和平台,掌握相关媒介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2)媒介单位吸引大学生参与媒介运行过程中来。高校除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校园网为中心的活动基地,还应该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到社会上实践锻炼的实习基地。高校需要与社会上的媒介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以获得良好的建设基地。除了这些措施外,媒介单位也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岗位,鼓励和吸引优秀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媒介运行过程中来。

二、从接受主体来说,大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媒介资源。

1.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在校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介资源作为他们接触和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阵地和平台,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媒介实践活动。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第二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制作学院小报、DV比赛、校园博客、播音主持,参与晚会策划、小品大赛等形式,让广大同学参与到整个制作流程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道德与法律意识。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的自由。”大学生在充分享受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时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尤其是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而微博使用的低门槛、传播迅速快,使谣言、黄色新闻肆虐,使用者也易被别有用心的信息所蒙蔽,丧失正确的立场。所以在校大学生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时,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反对传播色情、泄露国家秘密、非法出版和非法播放行为等。另一方面需要懂得《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防止犯罪。

三、从社会实践来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接轨。

1.与家庭接轨,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观。

从国外媒介素养的发展过程来看,英国等国从小学开始就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而我国现在连专门开设媒介素养课的高校都很少,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匮乏。所以除了在学校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外,家庭教育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80后”、“90后”都是伴随电视长大的一代,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子女的媒介素养观。在看电视时,可以与子女讨论国内外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现象,提高子女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2.与社会接轨,学生有较好的实习媒介基地。

大学生一方面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相互配合,课堂教学、讨论与媒介实践,可以提升媒介理论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当前热点信息的分析、解读,可以敏锐地感知社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然后做出自我的角色定位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除了高校内部媒介资源和社会上的媒介单位积极吸纳大学生到自己单位实习外,大学生也要自觉地融入社会中去。而社会上各种媒介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身和贡献自身的平台。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至关重要。高校、政府、媒介单位等传播主体,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应学会使用和正确利用媒介资源;从社会实践来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9.

社交媒体素养篇9

一、传播媒介

导向现代人的进化链与包括所有现存类人猿在内的链条之间的第一次“分裂”与人们一度认为的脑容量无关,而是与两足行走或直立行走有关,然而向人类进化的第二次遗传学“分裂”确实与脑容量有关。自此,人们开始运用他们与众不同的大脑认识世界、梳理世界、发现世界、改造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已有经验加以积淀、总结与传承,这样大脑的发展带来人类认知的发展,而人类认知的发展又带来大脑的不断进化,以接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信息的生理构造与能力。而使这个良性循环得以实现的中介便是媒介,它是传播活动赖以进行与实现的基础。

传播媒介就是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方式或工具手段,任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同样任何媒介也都服务于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媒体与电子媒体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引发许多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认知渠道,甚至物质生产与物质消费活动、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活动也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具体而言,传播媒介是人们传递信息、获得信息、交流情感、获得知识与技能、传承经验与文化等所依赖的工具与手段。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从语言产生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人类传播本身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传播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或工具来进行的。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口语传播时代,(二)文字传播时代,(三)印刷传播时代,(四)电子传播时代。不过,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如果说印刷媒介传播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那么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从20世纪20年代广播出现开始,人类进入电子传播时代。广播、电视、网络相继出现,在媒介高度融合的今天,传统的报纸媒介也正在面临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变革。数字技术的革命意义并不仅限于通信和媒介领域,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创办人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它通过全面改造创新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使我们社会生活的全部,包括工作、生活、教育、娱乐,都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一)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从而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二)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电脑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功能,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记忆也比人脑更加牢固和准确。(三)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过去,无论是报纸、书籍、电话还是传统广播电视,其功能都是单一的,相互之间缺少兼容和联接,数字技术则把分散的文字、音声、画面、影像媒介都整合到一个有机互联的传播系统中,迎来了多媒体传播的新时代。

二、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认知、理解、筛选、使用、判断、批判媒介及其内容的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也日趋复杂与多样,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进行传播活动的方法与形式越来越丰富,信息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增加,甚至成为事实上的第一生产力。传媒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为了紧跟传媒变化引领的时代变化的步调,获得更多的信息与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认知,人们在运用传统方式进行经验传承的同时,还要具备更多的媒介素养来顺应媒介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得以以更生动、更丰富、更多维度的方式实现并顺利进行。就现代社会且对一般大众而言,笔者认为媒介素养具体体现在:(一)大众操作各种媒体的常识与技能。现代媒体日益多样的同时也日益复杂,如智能手机、电脑网络、ipaD、电子阅读器等新兴媒介,操作并不简单,从开关机到打字,从搜索引擎到电子商务,现代媒介的操作技能纷杂多样。这就要求大众在使用媒体之前要先有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二)大众使用诸多媒介来满足自己需求与欲望的能力。现代社会虽然各种媒介相互交融渗透,但各自本质价值与角色还是不尽相同,这就要大众了解各种媒介各自的优劣性,对媒介有基本的理论知识,从而游刃有余地选用媒介,调度媒介,用最快最便捷的方式让媒介实现自我的诉求。(三)识别信息、“物尽其用”的能力。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找工作、查阅信息、人际交往、关注世界、掌握机会与挑战、娱乐、接受知识、填充认知空白等,依赖的都是媒介。而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无用甚至有害的,人们要有最基本的素养来界定与识别。(四)做好信息把关人。随着网络及智能手机的发展,个人媒介发展迅速,传者和受者之间已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就要加强大众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教育,让人们在享受“创造”的同时,有保护自己和他人隐私、利益的意识,以谨慎、客观的态度和操守做好信息的把关人。(五)制作和使用个人媒体的能力。新的传播媒体使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要想和群体保持联络,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与朋友分享自己身边的新鲜事,利用现代技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了解和利用媒体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媒介日益纷杂,我们的媒介素养也要紧跟节奏才能抓住时代的节拍,游刃有余地应对挑战、把握机会。

数字时代使得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专业人员数量也越来越多,门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然而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的日益成熟与发达,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开始加入“传播者”的行列,而也有越来越多的媒体为人们成为“业余传播者”提供着机会与平台。这在电视广播时代是不曾有的现象,那时观众只是受者和消费者,反馈是缺乏并且不及时的。而网络的发展使得反馈变得异常及时,并且引发了更多变革。最初一般大众参与传播的方式是论坛,一般大众第一次尝到了作为传者的乐趣,而后交友平台如QQ、电子邮箱等又极大地催生了人们作为传者的热情,再到后来的视频文字分享平台如土豆、优酷,再到现在的微博,媒体给一般大众创造了越来越多“传者”的机会。同时,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盲区而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从技术到法律到素质,有很多和媒介有关的知识是需要普及的,媒介素养教育又将从专业走向普及。随着网络的发展,社区媒体即个人媒体开始出现,传统意义上的传受双方界限不再明显,这时媒介素养教育又从专业走向普及,小学有计算机课程,在大学也应该变成如大学语文一般的公共基础课。随着社区媒体、手机网络的发展,媒体似乎成为人们生活中和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资料,而每个人是信息的接收者亦是发出者。

作为“个人媒体”的主要力量———大学生,针对他们的媒介素养的普及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针对大学非传媒专业本科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给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媒介素养教育通常是指对媒体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但随着媒介的日益多样和交融,社区媒介已成为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即一般大众作为社区媒介的主要创作者,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而大学生又是社区媒介创作的核心力量,针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成为像大学语文一样的普及课程。本小组针对对媒体有兴趣同时想得到更多了解的大学生,计划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公共选修课,以一学年为一个周期,每两周进行一次讲座。

以下是第一学年的讲座内容。(一)媒介及媒介素养。这是第一次讲座的内容,意在梳理和介绍关于媒介和媒介素养教育的一般性知识。(二)媒介发展史。媒介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广义上讲,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传播,因此对于媒介的介绍是意义深远的。(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历程。伴随着媒介的发展,人类也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媒介素养教育,并且这种教育是根植于社会制度和媒介发展、生产技术多方面基础之上的。(四)被动媒体与主动媒体。被动媒体主要是指受者就以消费媒体为目的的媒体形式,主动媒体主要是指受者也可作为传者的媒体形式。在讲授概念的基础上,列举现在社会上最典型的案例并加以分析。(五)大众媒介与社区媒介。主要介绍数字媒体时代社会中并存的各种媒体,并以大众媒体和社区媒体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六)社区媒介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性应用(以多个网络社区媒体为案例)。重点介绍主要的社区媒体及操作使用技巧。(七)网络隐私与自我隐私的平衡。匿名是网络的主要特征之一,匿名之下应该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隐私并且尊重他人,不要走法律盲区是至关重要的。(八)传播道德及规范教育。即简要介绍一些传播法律法规。正如新闻学者布莱尔所言,“这些记者不仅要被培养得知道如何写新闻,而且能够理解他们所报道的那些事由此生成的社会”,让学生们具有基本的传播操守。

第一学期其实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知识教育,让学生们对于媒介有最基本的认知,在匿名时代可以尊重他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对基本的传播法及道德规范有所了解。第二学期则要培养他们的实用与创作媒介的技能。现代媒体给一般大众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创作自己的小媒介,从最初的域名注册到现在的空间、微博,不论你是挪用还是自己创作,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还是自编程序,都或多或少涉及媒介技能与技巧。由于社区媒介的发达,创作媒体也已不再只是传媒专业人士的独家本领,任何有兴趣的一般大众都有机会成为媒介创作的专家。传媒市场作为当下最赚钱的行业,提供着大量就业机会,即使不是用于就业,我们日常生活和媒体挂钩的方面也会用到媒介的一些技能。所以培养非专业大学生的媒介技能也是重要的议题,并且一般的综合院校都有传媒实验室,这使得此方案有很强的可行性。

社交媒体素养篇10

关键字:自媒体;问卷调查;媒介素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90%。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高达29.9%,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2%。手机即时通信排名手机互联网应用第一名。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成为手机社交平台的主角。由此可见,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阵地。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理性使用媒体,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泸州市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3,有效回收率为98.5%。样本的获取采用分层抽样法。被调查者男生占36%,女生64%;大一学生38%,大二25.2%,大三24%,大四12.8%;理工科学生62.1%,文科学生37.9%。这一结构较好地反映了泸州高校的大学生结构,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二、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分析

(一)自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传统媒体退居二线

调查显示,在最常用的媒体中,80.16%的大学生选择自媒体,只有19.84%选择纸媒、电波媒体、书籍等传统媒体。另外,在回答“除了在自媒体中获取信息之外,您还会从其它途径获取信息吗?”一问时,27.78%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会”,69.05%表示“偶尔会”,3.17%表示不会。在各种自媒体当中,QQ空间是大学生使用最多(46.03%)的自媒体,其他依次是微信(30.16%)、微博(20.63%)、学院贴吧(2.38%)、论坛(0.79%)。以上数据说明,自媒体不仅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正逐渐削弱。

(二)大学生是手机媒体的重度使用者,依赖度高

调查显示,95.24%的大学生通常通过手机使用自媒体,通过电脑使用的只占4.76%。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网民,这一结论也与上述报告的统计数据相符。另外,44.44%的大学生每天使用自媒体1-3小时,55.56%使用自媒体3小时以上;65.3%会在寝室频繁使用自媒体,34.7%在教室、图书馆、学生活动会议、场所频繁使用自媒体。这表示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依赖程度较强,是手机媒体的的重度使用者,长时间使用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业发展、课余活动、身心健康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令人担忧。数据显示,36.51%的学生认为会降低视力影响健康;30.95%认为会“减少与现实中的人的交流”;13.49%认为影响学习成绩;8.73%认为会“降低参加课余活动的兴趣。”

(三)大学生倾向于自我信息、娱乐信息,缺乏信息辨识能力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关注信息时,排第一的是个人生活信息(占61.9%)其次是娱乐信息和社会热点(38.1%);对自媒体账号所的信息的真实性,8.59%的大学生表示“总是怀疑”;86.72%表示“偶尔怀疑”;4.69%表示“从不怀疑”或“没有考虑过真实性的问题”。当怀疑真实性时,只有32.03%表示会“主动多方了解核实”;高达43.75%表示“继续关注,并不深究”;24.22%表示“无所谓真假”。另外,在自媒体上或转发信息时,46.88%表示“稍加考虑或从不考虑”其传播价值与影响。这表明大学生热爱关注与自我相关度高的信息但又缺乏信息鉴别能力,容易随波逐流受负面影响。

(四)朋辈群体对大学生影响较大

大学生关注最多的是同学、朋友、长辈,占比高达68.75%,在问及“哪类关注对象对您影响最大”时,高达69.75%选择朋辈。由于朋辈是大学生所熟悉、信赖的人,因此大学生极易受到他们观念、想法的感染与暗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须重视调动朋辈力量。以便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情感婚恋、学业发展、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自媒体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高校应从普及媒介素养课程、师资培养、学生干部培养、自我教育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利用自媒体促进成长成才。

(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方便大学生系统学习此方面的知识

高校是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快速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最有效、快速的途径是在高校内接受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或融入所有的科目中或作为某一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如将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可先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待发展成熟后在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

(二)着力培养专业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熟悉媒体、媒体责任感的教师团队。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多层次、多渠道挖掘教师。如邀请本地资深媒体人定期到校分不同主题开设讲座,如辨识媒介、参与媒介、媒介道德、善用媒介等主题;聘请传媒界人士到校作兼职教师开设与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如:媒介化社会的公民素养、当代媒介素养、媒介与文化等课程;根据学校现有教师已掌握的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水平,重点派遣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开展短期、长期、脱产、半脱产等多样性的培训课程或寒暑假期开展进修课程。将所学的媒介素养的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三)加强建设高校官方自媒体平台,将学生干部培养为意见领袖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时,除传统媒体外,还应加大对自媒体宣传平台的建设力度。以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传播效果事半功倍,如无底线迎合大学生口味,就是学校自身角色定位的错误。如:2011年夏季高校毕业典礼上,校长们集体狂侃网络词语,从清华校长的“凡客体”到北大校长的“咆哮体”,在到南京理工大学的“淘宝体”录取通知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淘宝体”文章《亲,走了哟》等等。高校是培养人才基地,应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正式场合更应使用严谨的措词,引导学生欣赏高雅文化。因此,编制信息时需要严肃性与趣味性间的均衡。

由于知识结构、社会经验、心理成熟度的限制,大学生很可能产生认知偏差。学生会干部是学生群体的先锋部队、意见领袖。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引导,使其在自媒体舆论场中发挥正能量。

(四)引导大学生实施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通过频繁的使用媒介,在了解媒介的特性与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我需要学会正确使用自媒体满足自己的需求;学会使用媒体理性地进行话语权的表达,维护合法权益;提升自己在虚拟空间中搜集、辨识信息与他人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应该将各种有效的教育措施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立体的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于翠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谈玉婷.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18)

[3]卢焕燕.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