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1:56

能源转型背景篇1

不过,在涉及到具体事务,譬如近年来越发突出的能源安全问题之时,相关的研究并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为此,笔者将能源安全与外交转型相结合,回顾中国外交最新的实例,以尝试分析中国相应领域外交转型的可能动向。

1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促使中国综合国力显着提升,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消费量随之大幅度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为6亿9千万吨标准煤,相比于2000年的3亿2千万吨标准煤,增幅超过了1倍(图1)。

石油消费总量攀升意味着中国对于原油进口需求不断扩大,导致中国油气资源进口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止到201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59.4%(图2),紧逼中央“十二五”规划所划定的61%红线。而根据Bp石油公司在2014年的《世界能源展望2035》预测,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扩大。按照该报告估计,中国将在201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并在2029年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到2035年,中国每天将进口1400万桶原油,是2013年的2倍,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惊人的75%[3]。不容乐观的石油对外依存情况凸显出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目前,国际上对于能源安全的定义较为宽泛,不同的定义其内容各有不同,但核心内涵较为相近。国际能源署将能源安全定义为:能够以可承担的价格保障能源的不间断供应。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能源供应是否持续、稳定,能源价格是否合理、可负担,是否具有能源战略储备以应对突发性短缺而带来的冲击等[4].

对中国而言,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油企“走出去”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的能源安全视角逐渐集中于两大议题之上:一是海外能源投资安全,关注中国海外油田及其配套设施的保护,从而保障海外份额油的正常获取;二是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即维护以马六甲海峡为主的海上运输通道以及西北、西南、东北3条陆上油气运输管道的安全,确保海外进口原油安全抵达中国本土。无论是海外能源投资还是能源运输通道,二者均同中国与相关国家(产油国或者运输途经国)的双边乃至多边关系息息相关。这赋予了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更多的国际化要素,从而对中国外交的应对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部分地区的政治局势存在着既有的或者潜在的动荡风险。

苏丹、南苏丹、伊拉克、利比亚等与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相关的国家,以及缅甸、巴基斯坦和部分中亚国家等与中国能源运输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国家,都面临着包括内战、种族或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威胁、国内政局不稳等在内的一方面或多方面威胁,其中有少数已然影响到了中国的能源安全利益。然而,在中国现行的对外政策中,包括“不干涉内政”、“尊重”等在内的传统外交思维将内战、国内冲突等政治动荡状况界定为当事国“内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禁止中国运用外交手段进行直接介入,使得中国无法动用必要的手段保护相关的能源安全利益。这一矛盾反映出中国外交运作范畴的局限性,以及其与中国能源安全之间所存在的脱节现象。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需求,有必要分析中国传统外交思维的局限性,促使中国外交进行相应的转型,以弥合这一问题。

2传统外交思维的局限性

在中国油企走出国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前)苏丹是最为成功的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利益需求[5].中国与苏丹的石油合作始于1995年,中国石油应苏丹政府的邀请,和苏丹签署了6区穆格莱德盆地的《产品分成协议》,由中国石油出资70%,苏丹出资30%进行石油区块开发[6-7].1996年11月,中国石油中标苏丹1/2/4区块项目,组建新的投资集团--大尼罗河石油作业公司(GnopC),并控股40%.该公司运行2a即收回总投资的60%以上,成为中国石油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海外项目之一[8].

1999年8月30日,第1艘苏丹油轮离开苏丹港前往新加坡,标志着苏丹正式步入石油出口国的行列。此后的数年中,中苏两国的石油合作极大地促进了苏丹国内的产业转型升级,为苏丹带来了巨额的财富。2003年,苏丹被世界银行列为非洲经济发展最有希望和前景的国家之一,2005年,苏丹的经济增长率达到8%,成为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也从苏丹的海外石油项目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2003年,中国从苏丹获得的份额油总额超过了1千万吨,位居中国海外份额油来源第1位,占当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1%.2005年,苏丹出口石油的50%运往中国,占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5%.

能源转型背景篇2

关键词: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

所谓社会转型期,主要是指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变成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促使了企业管理的不断改革与转变,在这一时期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基础,这主要是源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管理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的需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管理模型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理念

企业管理创新与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主要是指企业以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和实际生产经营需求为基础,在当前企业管理制度背景下创建的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实质上它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一般而言,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即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机制创新,进而又可以细化为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运作过程创新以及相关制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等。对于企业管理创新而言,它主要融合了决策层、操作层和执行层的共同创新,其核心在于制度上的创新。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的相关代表人士就提出了双重核心的管理创新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整体创新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同时,还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将管理人员的组织学习能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发展的基础。国内最早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芮明杰,他在《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一文中提出,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不仅是对资源整合及利用的全方位管理,而且也是具体资源利用和目标整合的细节管理。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建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型,首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要素。管理组织人员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本体;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及其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动机来源;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资源整合及其利用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间接目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长期坚持的活动。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对全部参与者的影响能力,同时还包括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与执行力,从而更好的实现其管理目标。

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可能性

第一,加强企业管理中的人性认识,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从实践来看,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被管理人员,都是广大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通常会以人性论为基础,对如何使管理工作有效地满足人性之需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若该种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理想目标,则管理人员就应当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强化与完善。若是不能满足以上需求,则管理人员应当对人性关系进行全面的探索,从中找到不合理的因素和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探究新的、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人性与管理相协调的过程中,将会促进管理实效与人际关系更加的和谐,对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非常重大作用。一般而言,人性化管理创新理论关注的是人性之需求,对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人性发展及其变化也是一种客观的反映,因此,基于人性化的思考,管理模式创新将成为顺应管理理念和管理逻辑要求的有效管理模式。

第二,将把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现代社会文化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去。一般而言,社会文化既包括存在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又将管理纳入到了社会文化的范畴。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的注入实际上就是管理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融合。根据西方管理模式之特点,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很早就对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加强注意,而且多数企业管理中通常都会有本企业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在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企业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源泉,实践中只有对企业进而全面的资源调整与生产劳动关系改善,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当前的资本市场文化进行统一,以此为契机来加强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价值观与制度的融合,管理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的价值观念认可及其自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三,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是同一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形态就会随着而改变,即社会来使发展转型。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就是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客体、行为、组织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改变与完善。一般而言,社会形态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的,生产关系又决定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形式与特征,对上层建筑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企业管理创新,实际上就是管理精神和文化的一种创新,管理文化滞后必然对管理创新造成消极的影响;相反,社会转型会对精神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企业管理创新创造新的条件。企业管理创新,通常是建立在企业管理思想创新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的转变通常会带动思想认识的进步,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变得多元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3、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在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同时,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出现的意义在于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对当前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优胜劣汰式的选择与应用。对于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实际上是一项非常科学的管理研究课题,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建立成为该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与核心。从实践来看,当前企业管理创新概念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概念模型的提出与管理情景的发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交易费用的降低与经济效应的创新。虽然看上去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企业的管理创新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企业管理模式是在不断的转变过程中改进的,它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企业管理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在该种模式条件下,一定要实现技术与管理上的不断创新,将管理理念有效地运用到企业制度和文化机制之中。在当前的新社会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通常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只有根据市场发展之需要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管理创新效益的最大化。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对当前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提高其利用效率,尤其是企业目标与管理过程的不断优化。一般而言,管理创新主要由以下情况构成:新管理理念的产生与应用;管理机构的创新与新管理理念的适应;新型管理模式的配套适用以及企业内部各项机制的改变与完善。所谓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人为的油画布置使企业管理系统中各项工作更加的协调,提高其积极性,以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通常情况下,管理创新主要是指手段、任务以及目标上的创新,一个合理的可供选择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包括创新基础、手段的创新、任务的创新以及管理目创新等内容,其中创新基础又可以分为管理基本形式分析、思想出发点分析以及人性论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这种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遵循传统理性。所谓理性,主要是指人的各种行为所蕴含的能力及其所遵循的准则,而传统理性则是利用传统作为诠释各种事物及其发展模式的道理或者根据。根据传统理性的要求,以人治人的管理;理念与人性本善的人性论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促使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形成。这一概念模型的提出,无论是普通的管理普适性要求、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管理特色性确立,还是将该种要求归结于四个要求,其本身均带有非常强的经验论特色。

其次,根据经验方法获得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从形式上看,虽然该种模型源于传统理性,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让这种传统理性与当前的实用性理性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理性认同。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实际上就是在对管理时空的连续性承认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根据管理活动的普适性、特色性要求确定下来的,而这两种要求都是根据经验分析所得,同时也是对传统理性的一种客观反映。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理性似乎逐渐失去了其原本合理的原始属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际应用也将成为实用理性的有效支撑,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被不断地证明实用理性的科学性,才能认为该种模型确实具有实用价值的真理性与规范性。以上仅是对概念模型的理论分析,实践中仍需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应用对其进行验证。社会转型时代,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发掘,实际上就是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共融的方法论选择问题。

再次,将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若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与创新模型内容相一致,则应当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用性。针对这一问题,通常我们可以认为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已经对企业具备了建构管理创新模式的真理性与实用性;同时,也可以按照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四个基本维度对企业管理创新属性进行深挖掘。从而找到企业建立在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基础之上的有效模式。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若企业管理创新与概念模型的内容不相符,则企业概念模型及其管理之间也是不相贴合的,那么再继续使用这一概念模型将难以确立企业管理创模式。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对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发掘已不再具有实用性,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进或选择其他的管理概念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

结语:总而言之,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企业只有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身的整体创新。因此,应当不断地加强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研究,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洪林.基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中国经贸,2012(18).

[2]孟胡勋.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管理观察,2012(27).

[3]陆园园薛镭.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

[4]卢国源.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分析[J].大观周刊,2012(12).

能源转型背景篇3

关键词:文学理论;应用;教学;转型

中文系是高校中常见的主干院系之一,而对以师范类专业作为主要方向的高校而言,中文系更是传统且主干的院系之一。“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中很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在部分地方高校与民办独立学院面临应用型大学的转型的大背景下,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按照目前通行的说法,我国的高等教育大致将高校划分为三大类: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

2014年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型高校的信息在教育界与社会中广泛传开。在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背景下,作为传统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也必将面临自身的转型问题,而作为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之一的“文学概论”更是将在此背景下面临教学的转型问题。

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传统的习惯把文艺学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1]。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专业基础课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文学理论”的基础性特征,不可避免地就会带上理论阐释多于实践操作的倾向。因此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由于自身的学科性质、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定位等原因影响,更侧重于理论的梳理与阐释,一方面造成学生接受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很难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积极作用。

为缓解这一问题,许多高校在设置“文学概论”课程时一般会把该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其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在大一学年学习了一定的文学史课程之后,掌握相应的文学知识后,学习文学理论不会感觉太空洞、太艰涩。理论本身就是对于实践的总结与思考,不管是对于教师和学生,在面对这一以理论为主体的学科时,需要很好的抽象思维进行把握,才能很好的展开文学理论的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教师也顾及到学科本身的属性,很自然地形成了以理论的阐释和推导为主干的满堂灌式地理论讲解传统。

那么,在“应用”的背景下,文学理论的课程实施应该怎么进行呢?笔者认为应该把目光转向理论的来源,把重心放在文学理论的来源与使用上,即把过去理论化的教授方法转型批评式的文本体验教学,在文本体验中得出文学理论,再把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这是应用型高校的大背景,汉语言文学本科培养体系中,“文学理论”相关课程教学要做出的教学转型。在教授文学理论的相关课程时,不能期待着把所有理论所有问题都非常具有体系性地传授给学生,而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以文本的具体解读带出理论的阐释与梳理,从具体的文本批评实践中发现理论、解释理论。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使文学理论的具体知识能结合具体的操作实践,做到有迹可循,学生接受起来也有更多的着力点。有了相关的理论发现与总结之后,再把这些理论运用与再一次的批评实践,真正地使文学理论回到文学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从而也增长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使命与要求,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理论的教学也应乘着转型之风,客观实际地面对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对于中文学科的需求,探讨出一条既能满足教学要求,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转型之路。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发展需要不断延续,永葆青春,同时也需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适应时代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这些站在教学与研究一线的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批评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也许是可以不断摸索的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能源转型背景篇4

(一)优化整合城市内部结构

社会发展的进度越快,人们对于城市空间需要已经不再满足现有的模式,城市的多功能特点慢慢成为人们新的需要,这就对城乡规划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内部结构发展速度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导致城市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所以优化整合城市的内部结构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有很大推动力。

(二)转变城乡规划思维模式

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改变原有的一成不变的城乡规划思想观念,转变城乡规划思维模式大大有利于城乡规划转型。城乡规划的出发点应该是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中心的,切实了解群众的生活需求,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进行城乡规划转型的基本目的。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城乡规划应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并且加入文化、环境等因素致力于多元开放的发展道路。

(三)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工作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善于从多角度思考规划道路,致力于区域与大中小城市紧密合作,共同谋发展。另外,进行城乡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从整体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加强城乡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性设施建设,提高本区域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从多方面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区域与城乡的紧密联系,加强区域内资源的优化整合,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模式,有利于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基本目标

要想尽快实现城乡规划的基本目标,首先要保证规划过程的科学性,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注重目标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区域范围内的有利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把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使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地发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很多关于城乡规划的目标,但是其中对城市内部结构的优化整合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城乡之间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需要发挥多功能性、多元化发展。基于以上的问题,需要对城市的功能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关注,能够促进城市的多功能性充分地发挥。唯有这样做才能够促进城乡规划的目标实现。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对于城乡规划转型提出了几点可行性措施。整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整合城市内部构造;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一)优化整合城市内部构造

城市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那么,随着城市的发展就要探索出与时俱进的城乡规划模式。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需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考虑多方面因素,尽可能地进行科学规划,并完善现有的工作模式。另外,城市发展过程中每个环节有每个环节的需要,根据其实际需要来制定城市规划任务,以促进城市功能性的发展。城市结构规划不应该继承传统的宏观结构规划,而是本着结构的优化整合进行创新,以此来促进城乡建设的发展脚步。城乡规划有利于对城市空间范围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以达到优化城市内部结构的目的。

(二)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

在实施城乡规划转型时,应该突出本区域内的特色,充分发挥本区域的优势,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促进城乡规划转型的进程,以此来拉动本区域的经济,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保证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是转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充分突出本区域的特色需要将转型工作和当地的文化和环境等有利结合起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改变了原有同化型的发展模式,把本区域内的优势整合提高区域协调能力,以此来保证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既可以继承本区域原有的特色,还可以通过特色资源的利用来完善城市规划的体系。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时代在发展,原有的城乡规划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必须要落实到规划工作中,把原有的以物为中心转化为以人为中心。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人们的实际需求,结合当下的绿色低碳理念,促进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发展理念对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创新城市设计来促进城市功能化发展。另外,城市中的交通、医疗等问题也需要被考虑。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城乡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城乡规划转型有一定的阻碍。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但是,积极地探索总能找到符合城乡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主导,致力于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注重城市多功能多元化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此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希望通过本文相关的分析,能够给予城乡规划一定的启发和建议,以此来克服转型中的困难。

作者:王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能源转型背景篇5

【论文摘要】面对快速城镇化,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发展的机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除了具有带动国民经济总量变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引导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外,还应具有生态环境优化能力、社会和谐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战略产业选择方法应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经济区位、现有基础、技术条件和发展前景科学合理地确定,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耕地少,城市化有着强大的内在压力并影响到产业发展。如何承接数量巨大的劳动力转移、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和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等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种种压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略制定应未雨绸缪,区域内各行业的发展也要符合区域总体的战略。

现代产业经济理论认为,战略产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领航产业,是在规模经济发展的基本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科技进步能力,并能带动和促进其它产业发展的产业。关于战略产业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国外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对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盛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至今日,相关理论研究一方面丰富着战略产业理论与实践,但现有文献似乎仍仅限于对战略产业的概念界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战略产业幼稚阶段保护等问题的研究,而忽略了既有理论的应用条件及其普适性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来自环境资源的挑战,城镇的快速扩张导致了粮食安全问题、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二是来自社会的挑战,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不平衡,失地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等社会矛盾引发城市安全隐患。三是来自全球化的挑战:全球产业大转移使我国能源和生态危机发生的临界点提前到来,传统的单一资源型城市将被边缘化而失去发展动力。在二十一世纪,正确选择既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又能适应区域发展方向的战略性产业,是关系到区域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战略产业培育与选择

(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经济与产业发展是在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中展开的。在市场经济下,计划经济时期产业发展依靠政府投资的单一发展模式逐步向依靠社会投资为主、政府和外资投资为辅的多元发展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机遇增多。

快速城市化导致的高投资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引发产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由此形成的城市建设投资量是巨大的。城市扩张形成了对水资源供应、跨区域交通、环境保护、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对钢铁、建材、设备、车辆、机械等产品旺盛的需求,从而引发工业部门的投资扩大,产品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了对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快速城市化是发生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等级的时期,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以住宅、汽车等为代表的家庭消费和以机器设备、运输车船为代表的企业消费引导产业的投资方向。这些产品基本上是由能源、原材料消耗大的重工业提供的,这也带来对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

由此,笔者认为快速城市化所形成的需求导向和产业结构升级导向将为战略产业的培育提供契机。政府抓住这一契机,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产业环境、间接干预、诱导性、产业组织等产业政策)为整个市场运作创造一个高效、公平和稳定的宏观环境,将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图1)。

(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选择的特点。

1·战略产业培育的主要时期是产业成长的萌芽期和扩张期。从产业经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产业成长要经历萌芽期和形成期、扩张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产业萌芽期是指产业从“无”到“有”的过程。处于萌芽期的产业具有产品单一、销路不广、成本高、收益少、产量小、知名度低等特点。产业扩张期是指产业形成之后,不断吸纳各种经济资源而扩大自身的过程,产业扩张既包括产业在量上的扩张,也指产业在内涵方面有质的改变。产业扩张阶段是产业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一个产业能否扩张意味着幼小产业是否被扼杀或夭折,还意味着产业能否进入成熟阶段,这关系到产业的成长,也对整个产业链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变化产生巨大影响。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扩张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首先,政府的产业转变战略客观上为新的产业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其次,政府的保护幼小产业政策直接对产业形成发生作用;最后,政府的技术政策以及对创新活动和技术应用活动提供的支持机制,间接或直接地对产业形成与扩张产生效应。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略时,正确的选择和培育战略产业是前提。

2·地区战略产业发展方向应符合

3·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地方战略产业所能产生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地方战略产业除了具有带动国民经济总量变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引导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还应拥有新的功能。一是应具有生态环境优化能力。战略产业的发展应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地区综合环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注重整体效益的清洁生产型的生产体系。二是社会和谐能力,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战略产业要能优化就业环境,积极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综合创新能力,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竞争战略的研究,改革技术创新政策模式,着力构建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创新体系。

三、实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湖南战略产业的选择

(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湖南战略产业选择的基础分析。

综合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湖南的现实发展条件,我们可以看到,成为湖南战略产业的产业可分为以下几类:(1)现在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但当前还不成熟、市场竞争力还不强,如果采取适当的培育政策,经过一段时间,将来有可能形成比较优势,对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文化产业。(2)目前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太大,经济效果不显著,但代表着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改造方向的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如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现代物流业。(3)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市场扩张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影响大的产业,如工业中的优势产业。

(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湖南战略产业的选择。快速城市化过程实质上也是新型工业化过程,因此战略产业的选择范围侧重于工业部门内部。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工业部门的战略产业应首先是能引导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结合湖南的工业基础和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初步选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和塑料制品业等共14个行业作为优势工业选择的基础。通过建立湖南优势工业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确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湖南的优势工业(图2)。

为使湖南战略产业的选择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战略产业优化的层次分析模型。湖南战略产业优化的层次结构(图3)包括三层:a层是目标层;b层是准则层,即比较优势原则、市场需求原则、产业关联度原则和增长后劲原则;c层是指标层,包括湖南的9大产业部门: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由表4可知,湖南战略产业部门按权重的总排序为:特色农业>旅游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现代物流业。

从战略产业的数量看,一方面,战略产业并不是特指某一单独的产业部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分工的加深,任何单个产业都无法独自承担起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必须依靠一组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湖南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时序性的复杂构造,也要求区域战略产业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另一方面,战略产业的个数也不能较多,否则,战略产业的选择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了保证将有限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到有发展前途、效益好的产业中去,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因此,我们考虑将湖南战略产业的个数限定在4至5个的范围内为宜。综合考虑湖南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战略产业选择的原则,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科学地优化,湖南应该选择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作为战略产业。

四、结语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除了具有带动国民经济总量变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引导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外,还应具有生态环境优化能力、社会和谐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因此,在地区战略产业选择时,应考虑特定历史背景下,产业发展前景的需要,确定战略产业选择的方法与途径。快速城镇化的特殊环境要求地方必须抓住机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龙头,以发展为主线,以效益为核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力促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还要突出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信息化,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地位。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发展中地区没有必要建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当务之急是尽快走出去,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在全方位开放和广泛的对外交流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在wto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市场,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经济区位、现有基础、技术条件和发展前景,科学合理地确定地方的战略产业。

【参考文献】

1.刘颖琦,李学伟,李雪梅.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2:145~152

2.赵波.新型工业化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以湖北省制造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3.朱翔,彭鹏.湖南省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1998,4:62~65

4.罗文.湖南工业结构及其工业化水平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77~181

能源转型背景篇6

>>外贸转型升级背景下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天津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谈制造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困境与突围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背景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特色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建议等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讨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基于灰色理论的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绿色制造模式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研究与探索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技能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3]浙江省统计局.2016年浙江统计年鉴.[eB/oL].[2016-11-04].http:///tjsj/tjnj/.

[4]刘春雷,陈睿渊,吴峰.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及其规律剖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7):77-80.

[5]刘晓,徐珍珍.“机器换人”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藩篱与跨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4):19-23.

[6]刘育锋.高职院校应关注和开发“绿色技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5-37.

[7]Rupertmaclean,ShantiJagannathan,JoukoSarvi.SkillsDevelopmentforinclusiveandSustainableGrowthinDevelopingasia-pacific[m].Dordrecht:Springer,2013:266.

[8]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SkillsforGreenJobs:aGlobalViewSynthesisReportBasedon21CountriesStudies[R].2011-10-18.

[9]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

[10]LindaCondon,赵鹏飞.澳大利亚的绿色技能政策和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15):30-38.

[11]卓越制造协会.绿色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m].赵道致,纪方,译.北京:人民邮政出版社,2010:3.

[12]王海龙,连晓宇,林德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区域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6):80-87.

[13]DavideConsolia,Giovannimarin,albertomarzucchi.DoGreenJobsDifferfromnon-GreenJobsintermsofSkillsandHumanCapital?[J].Researchpolicy,2016,45(5):1046-1060.

[14]鄢哲明,邓晓兰,陈宝东.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低碳化的影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4):25-39.

[15]迈克尔・伊科诺米迪斯,谢西娜.能源中国发展的瓶颈[m].陈卫东,孟凡奇,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3.

[16]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

[17]侯爱荣.基于绿色视角的大学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5.

[18]刘育锋.职业教育绿色技能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来自9个职业教育专业大类的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0):24-28.

能源转型背景篇7

关键词:智慧交通;像素分析;夜间路况侦测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4-0217-02

1研究背景

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与道路运输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使城区交通拥塞不可避免。为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挤时间,各国政府对智慧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itS)的开发与应用日益重视。其中,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较为广泛,通过实时路况采集为交通调度提供第一手的信息,能有效地缓解在高峰时刻的拥挤现象。在白昼时段,此时交通环境的光照条件好,对前景物体的侦测与判定较为容易[1];在光源复杂的夜间,则多采用侦测车头灯的方法来采集或识别夜间交通信息,但当出现多部车辆并排或拥塞时,光源集中且出现光晕扩散,导致交通信息的采集困难[2-3]。由于都市生活的特点,城市在夜间的交通流量与日间相比差距不大,对夜间交通状况的监控需求更为迫切。

2文献研究及建模

对视频画面中的前景物体侦测技术主要有三种:背景相减法、时间差异法、光流分析法。其中背景相减法是通过事先建立背景模型,然后将目前的影像画面与背景模型做相减后比对得出前景物体的像素的方法。该方法运算较快且实现简单,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但如果画面中有背景变化(如树枝剧烈摇晃)则会增加识别的难度。时间差异法则是通过连续画面的相减识别前景物体,与背景相减法相似,但不能识别静止物体。光流分析法是以一张影像画面上的某一个点为基础,找出其他影像画面同时具有一致性的像素点,较适合应用在追踪独立移动物体,但运算较慢。

Li等人曾提出一种以活动基模型(activeBasismodel,aBm)为基础的图形结构车辆侦测方法,在车辆正向是用挡风玻璃的图形结构,反向则是用车辆尾灯的图形结构检测车辆;此方法耗时且对不同车型须手动设置系统参数,难以在实时交通监控系统中应用[4]。Liu&Luo对此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以霍夫转换法侦测所需观察的区域,并利用车辆挡风玻璃与引擎盖之间的边界统一车辆数目,该法在车辆出现拥挤时也可快速准确的判断车辆数量,但只限于光源充足的环境使用[5]。

由于对于夜间的影像常用的识别方式是通过对画面上的光源观察来辨识物体,假设夜间在发生拥塞时,那么必然出现多部车辆的减速或刹车情况,此时车辆后部的刹车灯将亮起。影像画面显示,当刹车为常踩状态时,刹车灯的红色亮度会比未踩刹车时更加明亮,其光晕部分也较为明显(见图1),因此可以通过识别刹车灯及其光晕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拥塞。

3实验情况与分析

系统以microsoftVisualStudio2012为开发工具,使用程序语言为C#,视频采集设备为固定式枪型摄像机,采集的影像大小为720×480pixels,画面时间间隔为10帧/秒,在交通高峰时段采集,图像文件以aVi格式保存。当系统判定影像连续画面出现拥塞时,记录发生拥塞的起始时间点;系统判定交通顺畅时,则记录交通拥塞的结束时间点。将系统判断的拥塞起始点与结束时间点与人工识别情况对比,若两者比对小于偏差,认为系判断的拥塞情况为正确。测试结果显示,系统的正确识别率为84.6%。

对于系统出现误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是部分道路的红绿灯在深夜的时候会将具有规则性的红绿灯变化切换为闪黄灯或闪红灯,造成系统对所采集的影像进行亮度的平衡及色彩调整处理时出现偏差;其二是在城市道路的多线道路口会以红、黄、左转绿箭头、前行绿箭头、右转绿箭头等信号灯组合来管制车流,对于左转车辆需要等到左转绿箭头亮时才能放行,此时系统判断时会误判为交通拥塞。

运用本研究的方法能有效识别夜间城区交通的拥挤情况,对于出现误判的情况,希望能在交通画面的关注区域增加车道分割并识别当时的红绿灯灯号,以提高系统判定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KongJ,ZhengY,LuY,etal.anovelbackgroundextractionandupdatingalgorithmforvehicledetectionandtracking[C],proc.ieeeint.Conf.Fuzz.Syst.Knowl.Discovery,2007:464-468.

[2]ChentH,ChenJL,ChenCH,etal.Vehicledetectionandcountingbyusingheadlightinformationinthedarkenvironment[C].inintelligentinformationHidingandmultimediaSignalprocessing,2007,iiHmSp2007,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2007,2(1):519-522,nov..

[3]Zhangw,wuQmJ,wangG,etal.trackingandpairingvehicleheadlightinnightscenes[S].ieeetransintelltransSys,2012,13(1):140-153.

能源转型背景篇8

人力资源是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的要素,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员工的内部潜能,促使员工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文章从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实然之殇入手,构建顺应新时代背景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策略,为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未来走向提供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教授在研究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发现,在缺少激励的环境下,员工潜力的发挥水平约为20~30%,在具有充分的激励环境下,员工的潜能大概发挥到80~90%,由此可见,激励机制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表现,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实然之殇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进步,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改进与完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实施现状来看,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主要采用的激励机制为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种类型,精神激励主要是通过激发员工的内部动机来实现激励的作用,一般为表扬、嘉奖、授予荣誉称号、提供晋升机会等积极的激励方式,还有检查、考核、惩戒等消极的激励方式。物质奖励则是通过外部动机的激发来促进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如奖金、福利、工资、补贴等等。从激励机制的作用来看,物质激励会直接快速的产生激励效果,但这种效果的持续时间比较短,而精神激励会产生间接的持续性的激励效果。新时代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着薪酬制度、晋升机制、职业规划及运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在薪酬制度方面,由于企业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使得企业在薪酬制定方面没有明确清晰的标准,不能够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来及时的开展薪酬的调整,出现员工业绩的提升与企业薪酬提高之间错位的局面,造成员工的努力得不到回报的现象,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及人才的储备。在晋升机制方面,企业对晋升的条件并没有严格的把关与控制,很多员工的晋升都是企业领导的直接选拔,而不是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来确保选拔方式的公平,这使得有些员工利用不法手段来获得晋升的机会,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不利于企业人才的公平选拔。在职业规划方面,企业并没有关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对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配需,造成企业的盲目性发展与员工的迷茫性发展,导致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之间的剥离,不利于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在运作机制方面,企业出现忽略培养的作用、轻视放权的功能及忽视保障的意义等问题,造成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方面出现漏洞,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

二、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策略构建

(一)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构建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作为对“人”进行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要遵循这项基本的理念,从对“人”的管理转变为对“人”的服务,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通过激励机制的设置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尝试着创设富有活力与生机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其次,多元化激励的原则。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方式或者某一方面,不再模式化、固定化,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如对于不同层级的人员,会根据员工的绩效、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评估来选择是否激励,激励的方式也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除了基本的薪酬、奖励以外,还有旅游、比赛等活动形式,丰富了激励手段的样式;最后,内外部激励相互结合的原则。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仅仅关注物质方面的激励,更重视对于精神方面的激励。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来其作用,同样,外部激励只有转化为员工的内部激励,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激励的巨大作用。

(二)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策略设计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策略设计需要遵循激励机制的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其一,薪酬及绩效管理激励机制。薪酬是企业采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企业应该构建完善的薪酬体系,制定健全的薪酬策略,对高层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核心人员及普通员工实行分层管理的薪酬管理机制,逐步促进企业薪酬管理机制的完善。在绩效管理方面,企业要根据相关的流程严格的设计绩效标准,并按照绩效标准来对员工进行绩效的管理。其二,人员培养及竞争激励机制。企业要根据业务流程的分析与组织对员工的岗位分配设计相应的说明书,要通过多样的激励手段促进员工积极的参与到说明书的规划中,为员工寻求自身价值发挥的最大化。员工设计说明书可以对工作的职能、工作内容及工作关系等方面的设计,还可以对现有的工作权限、工作方法及工作责任等方面提出修改的建议,并根据自身工作的性质确定自己的工作交际圈及协作配合的部门等,通过权力的下放来实现优秀员工的培养。另外,企业可通过人才引进机制、岗位培训及岗位轮换制度来不断完善员工的培养制度,提升员工的内部动机及竞争力。其三,企业内部沟通及文化激励机制。企业的内部沟通主要指企业内部部门及层级之间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横向沟通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平行沟通,纵向沟通则是不同层级之间的垂直沟通。内部沟通能够促进企业内部不同管理层之间的双向互动,一方面让管理层了解员工的意见及工作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增进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情感,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要注重为文化激励机制的设计,明确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规划好企业未来的愿景,营造出具有积极正向功能的文化氛围。其四,人员制约与退出激励机制。不管是对于高层次的管理人员,还是一般的普通员工,对于他们权利与权限都应该有所制约,不能让权利无限制的膨胀与扩大,要设置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促使员工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其特定的义务。另外,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威胁,必须对人力资源的有关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并按照市场的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组合与优化,需要不同层级的人员按照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岗位设置退出企业,这是企业要采用激励机制对员工做出相应的补偿,促使员工服从企业安排,如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的方法或者股份分红的方法让员工享受到退出企业的激励策略,防止员工形成消极或抵抗的情绪。

三、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国际化与需求的市场化,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也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与完善,智力型的人才资源激励与科技型的人才资源激励机制逐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发展趋势。智力型人力资源主要指运用脑力劳动创造财富的人们,他们利用自己的分析、综合、判断、创意及设计等才能为企业创造财富与价值,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如企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他们具有积极的工作主动性、供求方面的复杂性、自尊心强、流动性大、重视成就感及精神激励等特质。因此,对于智力型人力资源所采取的激励机制要能够充分的满足员工的价值感与成就感,而不仅仅是薪酬方面的提高,要能够让员工看到企业与自身未来的发展的前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目前的岗位职务,要重视企业文化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满足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科技型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从事有关技术知识与系统性科学的生产、传播、应用与推广活动的人力资源,如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人员与开发人员等。科技型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主要采用过程性激励手段,通过调整外在的激励方式来达到内在激励的效果,运用多元化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人力资源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科技型人力资源全部价值发挥的最大化。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其内容、方式与效果方面都存在着自身的特色与性质,企业要迎合新时代背景的发展,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媛.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2]冯继永.基于知识型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能源转型背景篇9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2-0098-03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最早提出战略性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他将战略产业视同为主导产业,并将其设置在主导产业部门;国内芮明杰和赵春明将产业划分为战略性产业和一般性产业。除此之外,方向阳、袁天昂、赵刚、祝宝良等专家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是伴随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新产业。在新兴产业中,有一部分能够在政策扶持下逐渐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战略意义,因此,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被如此表述: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并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列为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1这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和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并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推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民营经济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势头强劲、发展迅猛,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使民营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小觑的重要新生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提出的发展方针,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升国际竞争优势、有效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在当前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小型民营企业应积极承担起历史和社会责任,在转型过程中勇挑重担,积极投身于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浪潮中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三荒两高”的现象十分严重——人荒、电荒、钱荒,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问题使许多民营企业陷入了发展困境。这也表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空前的挑战,凸显出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一面。同时,也有许多民营企业为了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新兴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战略转型,实现了转危为机。因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要抓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是适应未来市场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打破民营经济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

3这是民营经济占领未来经济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体,但是,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世界各经济体纷纷制定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来获取未来竞争优势和应对经济危机,不断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宽带网络、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以期引领经济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从而占领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我国现在的国有经济体,在资本、技术、行业上的资源整合能力越来越强大,从一定程度上挤压着民营经济体的发展空间。面对这两股强大的竞争压力,我国的民营经济只有通过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不得不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文件积极引导和推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添加新动力。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应当依靠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风险,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2民营企业综合实力较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凭借其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快速的适应能力,充分展现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应紧抓技术创新这一重要因素,充分发挥自身实力和特色,及时把握外部市场的变化情况,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产品,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并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联动发展。

3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保障下,高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宽广,也势必给中小型民营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并为其提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能有效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整体快速发展。据调查,国家新认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关联系数和带动系数都大于1,如此强大的带动能力,企业无论处于产业链的哪一个阶段都会收到不错的效益。

4重点领域发展迅速。2010年,国务院选择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应紧紧围绕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发展时机。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面临着技术的较大程度发展,这一系列产业技术的发展,必定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劣势

1发展观念滞后。目前,我国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一方面继续遵从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循规蹈矩地发展,并害怕创新投入带来的巨大风险,造成了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仍维持较低的利润水平;另一方面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急于求成,从产业链低端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获取国家优惠政策,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发展思维,使其发展存在较多的局限性。这些滞后的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

2管理机制不灵。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再加之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尚未完善,使得目前我国部分民营企业很难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导致其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无法及时正确地应对市场变化,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全面发挥,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全面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自身条件不足。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还没有完全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内部条件。这些不具备的内部条件,将阻碍民营企业的发展转型,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自由发展”道路

“自由发展”道路是指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切实可行发展目标,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推动自身发展的道路。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人才构成、融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提高自身的资本实力、技术实力、人才实力;要有自身的发展目标,并能够制定详细的发展战略实现发展目标,并能够有效地应对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科技、自然等环境,并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向或发展方式,并最终推动自身的发展壮大。

(二)“战略联盟”道路

“战略联盟”道路是指民营企业采取战略联盟、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资金投入,推动自身发展的道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对进入的企业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可采取与相关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合资、合作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推动自身发展;也可与已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共同创造条件开发业务项目,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人才及技术难题,还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联盟中各方的共同发展。

(三)“一体化”道路

“一体化”道路是指政、产、学、研、金、介共同合作的发展道路。其中:政指政府,是真正的决策者和政策环境的缔造者;产指中小型民营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具体的执行者;学指高等院校,是知识和人才的提供者;研指科研院所,是技术的研究者;金指金融机构,是资金的支持者;介指中介机构,是服务的提供者。因此,政、产、学、研、金、介的合作,能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措施、足够的资金支持、先进的技术、顶尖的人才、全面的服务,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从而使得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背景下更具有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更好地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

中小民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并按照国家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转变企业的发展观念。一是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二是转变发展观念。三是拓宽发展思路。

(二)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竞争能力

一是培养创新意识。中小型民营企业要将品牌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等创新内容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中,并通过对外交流、自我管理等活动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树立企业的创新形象。二是吸引创新人才。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应完善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激励方式,吸引高科技人才到民营企业兼职,以人才带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依靠技术创新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色。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要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并通过科学研究,形成、培育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并将技术进行推广,形成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能源转型背景篇10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档案转变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00-02

“大数据”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被快速地应用于诸多行业,并且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它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到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根据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工作的新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新转变,以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价值。

一、大数据及其特点概述

(一)大数据提出及发展

2011年麦肯锡首次提出大数据的概念,在《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下的一个前沿领域》一文中并提出了自己对大数据的认识,他认为大数据已经实现了多个领域的渗透,并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后,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一文出现在公众面前,掀起大数据热潮,人们对大数据的认识逐步深入化、普及化。

(二)大数据特点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提出,人们对大数据的特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综合人们既有的研究成果,大数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信息量极其丰富,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单位可以看出,从tB到p再到ZB级,这种增长趋势并没有出现停滞的迹象;信息资源类别多样化,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类别从传统的相对单一的图文类型向多样化转变,涵盖音视频、网页资源信息、位置信息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类型;信息资源整合大,随着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大,但通过整合获取的信息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处理速度得到快速提升,处理速度得到了秒级时效。

二、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提升必要性

(一)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提升是顺应大数据时代必然需求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量庞大,数据信息类型丰富,数据信息的密度却相对偏低,信息处理速度快。大数据时代的这些特点,迫切需要高校档案信息服务做出相应的调整,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自身的新发展与提升,否则就难以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难以发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二)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提升是数据信息服务的时代需求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观念产生了重大转变,社会需要信息供体转变信息供给方式,树立“数据为主”的信息服务观念。高校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以“数据为主”信息服务理念,必须基于社会档案信息服务需要,建立新型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顺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三)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提升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巨大,资源类型丰富,高校档案信息服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高校档案信息传统服务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服务面不广,服务缺乏灵活性、便捷性,大大制约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只有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才能实现由内而外的发展,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影响力。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工作理念滞后

大数据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面临着一个思想理念滞后的问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传统思想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时展需要,必须从传统思想中转变出来,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摆脱惯性思维的影响与束缚,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理念的新发展与新突破,以适应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

(二)档案信息供给力弱

大数据时代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信息数据资源丰富,这就要求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具有较强的信息供给能力。目前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存储与分析能力明显不足,突出地表现在检索效率低,高校档案信息不仅查全率效率不高,查准率也明显不高;信息分析能力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档案利用形式传统,基于信息分析与加工的新型信息供给能力有待提升。高校档案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供给与服务能力,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三)档案服务方式单一

高校传统档案服务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封闭式服务为主,服务消极现象严重,缺乏主动性。服务方式的单一化使高校档案工作陷入了“重视信息保管、淡化信息利用”的模式,高校档案管理内容单一,主要以文书的形式存在,造成馆藏资源的单调化,服务对象狭隘,主要服务于高校党政行政机关;档案资源的获取,需要实地借阅,而且审批程序复杂。高校档案服务方式的单一化,大大制约了档案工作效能提升,成榇笫据时代制约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档案信息安全隐患

大数据对高校档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构建开放性的资源服务模式,推动档案资源的共享。在档案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的同时,带来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基于档案信息安全措施难以提供有效保障,尽管高校相继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但是缺乏宏观设计,导致建设标准不统一,信息化程度不高,相应的法律法规也相对滞后,明显滞后于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工作安全需求。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的转变

(一)转变档案工作理念,提升信息服务意识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服务理念,以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管理资源价值。

1.树立开放型服务理念

大数据时代要求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就需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根据高校档案工作定位,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归类与整理,树立开放理念,走出传统的思想束缚,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推动高校之间档案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最大化效能。

2.树立个性化服务思想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以爆炸的方式喷涌,这就需要高校档案工作树立个性化服务思想,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大数据时代,信息数量巨大,提升了用户信息获取的难度,高校要通过个细化服务,进一步提升高校档案资源供给的针对性,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

(二)加强档案信息整合,提升信息收集能力

高校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是提升信息收集能力,这是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前提与基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必须将信息整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能优化与提升档案信息收集能力。

1.既有信息资源建设

高校档案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既有档案信息资源的归档,根据大数据时代要求,推动档案资源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完成传统纸质档案资源的电子化归档。电子归档过程中必须强化标准意识,质量意识,从而能够有效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同时要确保档案数据信息的信度,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

2.新型信息资源整合

高校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大量的新型档案信息资源。高校要加强新型信息资源收集,提升信息资源采集的广度与深度,尤其是要突破档案资源以“行政档案资源”为主的档案资源采集思路,融入人物、文化、科研、历史等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还要关注媒体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以更好地提升档案信息收集能力。

(三)借助现代技术支撑,强化信息服务能力

大数据时代是技术滋生下的产物,因此高校档案工作要强化信息服务能力,必须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为支撑,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增值与服务能力升级。

1.规范的数字化处理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规范的档案资源数字化处理。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必须将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处理作为首要任务,对所有档案完成数字化加工,提升档案资源数字化加工的技术含量,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坚实基础。

2.升级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提升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校必须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对既有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系统的存储、分析能力,并且是信息管理系统具有相对的可扩展性,以确保高校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安全措施,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安全是高校n案工作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必须优化安全措施,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1.提升安全技术

高校要发挥技术优势,用先进的技术构筑起第一道安全防线。高校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以安全及时为支撑,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控能力,通过先进的监控技术、密码技术、信息过滤技术等,从技术层面严防安全漏洞。

2.强化制度建设

高校档案第二道安全保障是安全制度,高校要基于大数据时代安全问题,加快安全制度建设,力求全方位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高校档案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总之,高校档案工作转变不仅是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档案工作必须基于大数据时代特点与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作主动性,使档案工作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促进高校更好、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萍,姜叶飞.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变革研究[J].兰台世界,2015(11):30-31.

[2]傅笑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探析[J].高教学刊,2015(19):128-129.

[3]王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档案资源共享研究[J].兰台世界,2016(04):75-76.

[4]王书伟.大数据时代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松姗.综合档案馆政务微博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6]石洁.面向公众的国家综合档案馆特色馆藏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0.

[7]资蕙.信息公平与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07.

[8]timothyR.Huerta,marka.thompson,ericw.Ford,williamF.Ford.electronichealthrecordimplementationandhospitals’totalfactorproductivity[J].DecisionSupportSystems.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