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十篇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十篇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2:20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城市化幼儿园调查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课题项目《贵州省城市化进程中幼儿园发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2X198。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45-02

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幼儿期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幼儿园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的重要基地,它对幼儿完整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自然、社会科学知识的初步获得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遵义市两城区幼儿园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并进行结果分析,从而为本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事实依据,据些作出科学决策,这既是“贵州省城市化进程中幼儿园发展研究”立项为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课题的依据之一,也是本文的意图所在。

一、遵义市近年来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一)政府日趋重视,幼儿园总体得到发展

近五年来,遵义市幼儿园各方面均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幼儿园数、幼儿园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以及在园人数等方面。

表1.遵义市近五年来幼儿园发展情况统计(2007-2011)

(注:本表统计数据分别来自《遵义统计年鉴》(2007、2008、2009、2010、2011)

表1调查结果表明:遵义市幼儿教育在幼儿园数、幼儿园教职工数、幼儿园专任教师数这三个方面五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以2011年增长最快,幼儿园在园人数方面虽然有三年略呈下降趋势,但这与全省幼儿总数(甚至全国幼儿总数)有所下降保持一致,说明近年来遵义市学前教育得到了市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幼儿园获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学前教育的具体要求密不可分。

(二)办园形式多样化

近几年来,遵义市两城区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公办民办齐头并进,多种形式办园的格局。

表2.遵义市红花岗区近六年幼儿园办园形式调查统计表(单位:所)

(注:本表所有数据均来自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局内部资料)

表3.遵义市汇川区近六年幼儿园办园形式调查统计表(单位:所)

(注:本表所有数据均来自遵义市汇川区教育局内部资料)

从表2表3总体来看,近六年来,遵义市两城区幼儿园总数都呈逐年上升趋势,民办园数量增加更为明显,公办园前四年发展停滞不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相继颁布后,两城区公办园与民办园均得到较快发展,而企业办园从2007-2009年间呈下降趋势(这与部分企业效益下降以及企业幼儿园收归地方管理有关),之后呈平稳状态。事业办园无多大变化,集体办园形式总体呈上升趋势。总之,在最近几年,遵义市两城区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公办民办齐头并进,多种形式办园的良好格局。

(三)城乡幼儿园发展不均衡,农村幼儿园资源匮乏

伴随着城市幼儿园的快速发展,遵义市广大农村地区幼儿园资源则比较匮乏,只有部分乡镇有极少数的幼儿园,而对于一些乡镇,从2007年至今,仍然没有幼儿园。

表4.遵义市红花区近六年乡镇幼儿园发展情况调查统计表(单位:所)

表5:遵义市汇川区近六年乡镇幼儿园发展情况调查统计表(单位:所)

(注:“公”表示公立幼儿园数)

表4表5的调查数据显示,两区共14个乡镇,前3年幼儿园发展缓慢,部分乡镇均无幼儿园,有幼儿园的乡镇则以民办园为主,截止2012年,公办园数仅为6所,而民办园数则为25所,有个别乡镇至今仍无幼儿园,可见,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幼儿教育资源相当不均衡,农村幼儿园资源极度匮乏。

二、遵义市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遵义市近几年幼儿园发展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都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两城区幼儿园发展仍共存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幼儿园总量不足且发展不均衡

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从2010年以来,遵义市两城区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但总量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之而来的子女入园问题也给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增加了不少压力,因为公办园数量有限,并且班额已经饱和,短期内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幼儿入园需求,这就促成了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但总体发展极不均衡,优质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园主要集中在城区繁华地段或政府部门附近,而对于新建的廉租房小区或流动人口聚居地段,没有幼儿园或只有少量办园水平不高的民办园。

(二)农村幼儿园资源匮乏

从前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007年至今,乡镇幼儿园总量增加不多,前三年几乎没发展,尽管近两年来遵义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心放在乡镇公办园的新建上,但仍不均衡,部分乡镇至今仍无幼儿园。

(三)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仍然存在

在遵义市,仅有的几家公办幼儿园都是老牌的优质示范性幼儿园,主要为政府机关幼儿园,地段好,师资力量强,幼儿园办园条件和设施齐全,管理水平和办园水平较高,收费合理,但这几所幼儿园因为办园时间长,办园规模无法扩展,所以只能解决辖区内的少数幼儿入园,不能面向更多的幼儿开放。政府短期内不可能大规模新建公办园,而条件稍好的民办幼儿园往往收费比较昂贵,更多低收入家庭幼儿只能望园兴叹,所以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仍然存在。

(四)财政投入缺乏保障,社会力量投资规模偏小

近几年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日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财政投入缺乏保障,幼儿园的后续发展不能持续进行,单纯依靠政府办园显然吃力,而社会投资力量近几年来没有得到加强,规模偏小。

(五)民办园水平良莠不齐

虽然近几年来民办幼儿园数量迅速增加,但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相应的提升,在遵义市的民办幼儿园中,有部分示范性民办园,各方面条件较好,管理模式很有特色,有的甚至在场地及配套设施方面超过了公办园,但这部分民办园一般收费都较昂贵;另一部分民办园,随便租一个场地,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办园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到位,缺乏规范性;还有大部份未审批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差、法人变更频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监管、分流取缔工作难度大,而后两种幼儿园一般收费都较便宜,在迎合广大低收入家庭子女和农民工子女入园的同时也给幼儿的人生安全和身心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遵义市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遵义市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同时更加体现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让更多的幼儿接受正常的学前教育,使其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特提出以下几条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投入

政府相关部门除了依靠上级部门的财政支持外,还应自己想办法多方面筹措资金,在财力物力允许范围内,加大公办园投入力度,力争每个乡镇每个街道办事处都有一所规范的公办幼儿园。

(二)整合资源

加大优质幼教资源整合,提高幼儿园办园的整体质量,尝试本地的优质幼儿园通过兼并、联办分园的形式,实行优质幼教资源集团化管理。另外可以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向农村幼儿园输送先进的理念、经验和优秀的师资,带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城市幼儿园送教下乡。城市幼儿园可组织人员定期到农村幼儿园开展讲座,帮助农村幼儿园开展教师培训。同时,也可以从优质的幼儿园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到农村幼儿园定期支教,促进农村幼儿园的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进城取经。农村幼儿园可定期或不定期选取一批优秀教师到城市幼儿园工作、学习,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经验带回农村幼儿园,发挥优质教育的辐射作用。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整合幼教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共享,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教育资源缺乏的压力。

(三)继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

建立多元投资模式,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办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形式,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继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四)规划编制,合理设置,适度新建幼儿园

按照集约资源、节约成本的原则,严格规划幼儿园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布局幼儿园地点,认真测算校点规模、防止大量新建幼儿园以免造成教育资源闲置。结合城镇化率提高和户籍制度改革需要,建立幼儿生源预测机制,重点在旧城改造、廉租房建设以及主城拓展区合理设置幼儿园,适度新建一批幼儿园,满足新增城镇人口、转户居民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及其他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园需求。

对于广大农村,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幼儿人口不集中等特点,可以采取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方式,支持乡镇和村委会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和富余公共资源改建或扩建一批幼儿园或幼儿班,主要以改扩建为主,适度新办。

(五)加强民办园管理

完善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机制,规范民办幼儿园收费工作,明确民办幼儿园总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园舍建设、维修,以及添置设施设备,确保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避免民办幼儿园收费继续两极分化。

继续加大对民办园的扶持和日常监管,整合部门资源,依法取缔办园条件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的非法幼儿园,对其在园幼儿进行合理分流,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六)另辟奚径,尝试“民办公助”形式

充分利用民办幼儿园的优势,尝试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这样既能有效利用民办幼儿园的现有设施及设备,又有利于民办幼儿园整体水平的提高,既节约了资源,又增加了幼儿园的普惠性和公益性,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表1:遵义市统计局《遵义市统计年鉴》(2007、2008、2009、2010、2011)

[2]表2、表4: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

[3]表3、表5:遵义市汇川区教育局基教科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11.24

[5]杨宗仁,董吾衍《甘肃省民办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04)

[6]孟香云《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第12期(总第234期)

作者简介: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2

十一五”以来,我县学前教育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单位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在大力兴办民办园、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园的同时,开始着力筹建乡镇公办园。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园途径,幼儿园数量、规模逐年加大,基本满足了城乡适龄儿童的入园需要,幼儿保健、教育质量也逐步提高,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截止2012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已办证幼儿园5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0所,社会力量办园48所;小学附设学前班62所。在园在校幼儿16500人,学前三年受教育率约70%。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越来越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这些对我县的学前教育现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综观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明显存在以下问题:

1、公民办园比例严重失调。全县目前有已办证民办幼儿园48所,未办证民办园125所,而公办园除县级公办园1所外,15个乡镇中只有马迹塘、武潭、灰山港等5个乡镇分别建立了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仅1330人,只占在园幼儿总数的8%(2012年3-5岁在园幼儿共16530人),相形之下,公办园的数量、质量、规模远远弱于民办园,没有担负起领军人物、骨干队伍的作用。

2、公办园投入严重不足。公办园投入不足,办园条件明显落后于民办园,师资配备上也没跟上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很多是小学队伍里的换岗、受照顾人员,不专业不敬业,因此,公办园(基本是学校的学前班)大多保留、沿袭着学前班的办园、办班方式,小学化教学倾向严重,观念守旧落后。

3、民办园队伍参差不齐。在激烈竞争的民办园队伍中,出现了多极分化。开园早的有的做成了大园、名园,像智多星、金贝贝,有很多没有重新投入的逐渐落伍退化;看着开园有利可图,许多小投资者蜂涌而入,加入了办园行列,但是,园所条件简陋,办园质量低劣,不能获得办园许可证,成为一支不小的非法队伍,亟待整治淘汰;可喜的是,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前来投资,近年开办的民办园软硬件条件都上了新的台阶,不仅带动了民办园的发展,也为公办园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4、保育教育质量低下。由于公办园发展滞后,失去了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引领作用,办园中急功近利思想较为突出,低成本运营较为普遍,利益型取代了公益性,不能从惠及民生、关爱儿童成长出发,在师资配备、设施更新上舍不得投入,更谈不上教育科研、科学管理、现代装备,保育教育质量需要下大力气提升。

面对当前我县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识到了我县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城乡之间差距大,学前教育事业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和发展水平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契机,认真制定好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开拓,大胆创新,开创学前教育的崭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为目标,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将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和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突破口,强化政府责任,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三、发展原则

学前教育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导向原则,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发展原则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办园原则,努力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坚持科学保教、规范提质原则,深入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高保教质量和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四、发展目标

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发展思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办园规范、师资达标、保教质量合格的学前教育网络。至2013年底,全县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教育学额,使公办幼儿园学生数占在园适龄幼儿总数的50%,基本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0%以上,达到创建省级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县的要求。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严格审批和年检制度,杜绝无证办园。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幼儿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继续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建立“县统筹、镇协调、村落实”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县幼儿园的指导示范作用,合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农村闲置校舍优先用于幼儿园建设,建立以县幼儿园为中心、以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主体、以村级办园为基础、以民办园为补充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各级各类幼儿园,为学前幼儿及家长提供早期保育与教育服务。逐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结合的教研网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形成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1、学前三年教育分年度发展目标:2013年,全县新增幼儿学额500个,在园数达到16700人,入园率达到70%,公办幼儿园增加300人,在园数达到5500人,占在园适龄幼儿总数的33%;2012年,新增幼儿学额500个,在园数达到17200人,入园率达到75%,公办幼儿园增加1500人,在园数达到7000人,占在园适龄幼儿总数的41%;2013年新增幼儿学额500个,在园数达到18200人,入园率达到80%,公办幼儿园增加3000人,在园人数达到9000人,占在园适龄幼儿总数的50%。

2、幼儿园三年布局规划:根据“城镇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服务人口3—6千人应设置1所幼儿园”的要求,结合我县人口分布情况和流动趋势,2013~2013年,全县拟新建公办中心幼儿园11所,改扩建公办中心幼儿园5所,总建设面积45000平方米,可容纳幼儿数约3200人;以乡镇为单位,将所有学前班改制成村级幼儿园,拟建设村级幼儿园60所,每所幼儿园由县、乡(镇)投资10万,共计需要投资600万元,可容纳幼儿约5800人。到2013年,全县每个乡镇建成一所独立园舍的公办中心幼儿园,行政村办园覆盖面达到90%以上,城乡幼儿园布局更加合理科学。

3、公办幼儿园发展规划和建设任务:根据县公安局提供的人口测算,2013年全县3—5周岁儿童将达到22800人,据此推算,要达到80%的入园率的话,2013年全县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必须达到18240人,比2012年新增1710人。为此,2013—2013年,通过扩大原有的县幼儿园和马迹塘、灰山港、牛田、松木塘、桃花江镇等乡镇中心园的办学规模外,新建高桥、浮邱山、沾溪、修山等11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并利用闲置校舍和小学富余校舍举办幼儿园62个,使公办幼儿园幼儿数达到9000人。通过逐年投入,彻底改善乡镇公办园的办学条件,推进公办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

4、社会力量办园规划:2013年,对我县公民办进行合理布点规划,撤并5所规模小的民办园,取缔关闭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民办园;2012年,积极引导扶持民办园办学,积极引进资金,创办高质量的民办园,整合不符合办学布局要求的民办园,同时对民办园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创建一批县级优质园;2013年,进一步优化我县幼儿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实现每个建制村(街)至少有一所幼儿园(班)的布局要求,并采取奖励措施,激励创建首批民办示范幼儿园,争取有1—2所成为市级示范幼儿园。

5、学前师资队伍需求预测:为满足我县学前教育未来三年发展的需要,按照“全日制幼儿园力争每班2教1保”(《省幼儿园办园标准》),简易幼儿园保证1教1保的原则(《省简易幼儿园基本条件》),结合我县实际,2013——2014年,乡镇中心幼儿园需配备专任教师150名以上,村级幼儿园需专任教师100名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1、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各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工作议事日程。今年起将把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纳入对各乡镇政府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中去,每年评选学前三年教育先进乡镇,到2013年末,未能建好中心幼儿园,不能达标进入先进行列的乡镇,县政府将对乡镇主要负责人追究责任。

2、明确学前教育的管理职责。县人民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订并实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前教育机构布局方案,保证每年有一定的财政拨款投入学前教育,并做到逐年增长;办好县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不断改善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办好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各乡镇政府负责统一规划本乡镇的学前教育机构布局,办好中心幼儿园;充分调动社区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渠道筹资,发展学前教育。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实行“以乡镇为主、县乡(镇)共管”的体制,办园主体为乡镇政府,教师配置、业务指导由县教育局负责。各乡镇中心幼儿园逐步过渡到教师由公办教师担任,园长由乡镇中心学校任命。

3、建立有效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物价、人事、公安、卫生、建设、民政、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学前教育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统筹管理全县的学前教育。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讨学前教育建设、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各成员单位精选执法骨干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依法查处违法办学行为。教育局要抓紧完善各项政策,制定相关标准和准入要求,充实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力量,加强对保教工作的指导;编办要根据国家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改局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物价局要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的管理;财政局要制定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建设局和国土局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政策;人事局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工资待遇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综治办、公安局要加强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卫生局要监督指导幼儿园膳食营养与卫生保健工作;民政、工商、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登记、设施设备、餐饮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

4、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整治无证办园、规范办园行为等内容作为教育督导重点,纳入“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的指标体系,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指导,同时对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应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社会广泛捐助和学前教育机构自筹等多种渠道解决。对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凡是达到《省幼儿园办园标准》的,县人民政府建立以奖代补制度,即对新建园奖励40万元;改扩建园奖励20万元。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低保户)和残疾幼儿给予减免保教费。

2、优先保障学前教育建设用地、用房,对新建、扩建民办幼儿园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对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和教育资源按规划需要,由教育部门组织兴建或优先改建成幼儿园;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前,按照城市规划和学前教育规划必须配套建设幼儿园的,应以行政划拨方式或作为土地竞拍的前置条件,安排配套幼儿园用地,由开发商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建设幼儿园,与住宅小区项目同期竣工验收,建成后将房产产权交由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公办幼儿园,或通过组织竞标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

3、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2013年秋季开始,各乡镇中心小学一律不得再附设学前班,要实现学前班与小学的分离。各乡镇可以启用闲置校舍或新征地建园,要保证中心园有独立的园所、独立的法人、独立的经济核算。要充分发挥县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在2014年完成市级示范园的申报验收工作。对于具备县级示范园条件的其他公民办园同样加强指导,争取在2013——2014年中再取得2-3所市级示范园。

4、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依托县幼儿园、已建成的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学和管理的指导,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机制,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使偏远地区的学前儿童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实现公民办共同发展;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对民办幼儿园报经有关部门备案并公示的教育费、保育费,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3号)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民办幼儿园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463号)要求,按照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执行。落实公民办幼儿园同等的法律地位,依法保障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职称评聘、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同等权利。

5、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引进集团化办园,提升办园档次,鼓励兴办资质较高的民办园;通过积极引导、诫勉谈话等方式合并规模较小的民办园,积极促进以股份制的形式合作办园,合理整合、优化办学资源,扩大民办园办学规模。鼓励村(街)兴办幼儿园,县、乡(镇)给予适当补助,倡导有条件的村为幼儿免除保教费。

(三)规范管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1、规范办园行为。一是严格准入制度。所有幼儿园必须获得办学许可,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幼儿园资源信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治理无证办园,力争2013年前所有幼儿园达到办园许可标准。二是实行分类管理。制定民办幼儿园分类定级标准,定期实行分类定级评估,民办园按优质园、标准园、合格园;公办园按省级示范园、市级示范园、县级示范园建立健全分类定级管理办法,鼓励创建具有特色与品牌的民办幼儿园。三是加强安防措施。健全幼儿园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100%配备安保人员和安防设施设备。各幼儿园要把师生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园舍安全设施检查和一日活动中师生安全防范,努力做到就近招生。接送学前儿童的车辆必须经公安交警和运管部门批准,须定期检测,保持车辆状况良好,接送时必须有教职工在车内监护。严禁使用非法、非客运车辆接送幼儿。加强幼儿园的食品卫生管理,食品的采购、运送、储存、加工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四是规范收费行为。公办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收取的费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民办幼儿园收费实行办园成本核算、报备、审核和公示制度,严禁人为抬高成本,高价收费。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收取额外费用,也不得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

2、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一要坚持科学保教。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学前儿童抓起。各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保教结合,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有幼儿园不得使用小学低年级教材。二要开展学前教育研究。建立覆盖全县公民办幼儿园的片区教研网络,大力开展园本教研,提高公民办幼儿教师的保教技能和专业素质,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3、拓展服务功能。在县幼儿园、扬帆幼儿园、桃花江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开展面向社区家长的早期教育培训和咨询活动,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三个实验幼儿园和各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婴幼儿教育指导服务网络,为儿童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指导,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能力。

(四)加强师资建设,努力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1、多渠道补充幼教师资。根据“新增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及原公办幼儿园新进人员,除专任教师、医务人员和骨干管理人员外,其余人员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实行编外聘用”的精神,我县公办幼儿园教师的补充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有计划地公开招聘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全日制幼儿师范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具备相应资格和条件的非幼教专业高校毕业生。计划2013——2014年,根据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办学规模比较大的附设幼儿园所需专任教师、骨干管理人员数,由教育局实行统一招聘、分配,基本保障专业幼师和专业管理人员的供给。二是将原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在小学任教的教师分三年调整到幼儿园任教。三是小学附设学前班或附设幼儿园由所在小学在富余学科教师中选择适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经转岗培训后从事幼教工作。四是独立核编幼儿园除专任教师外,其他人员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根据实际需要实行编外聘用管理(经费来源自收自支)。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3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幼儿教育建设发展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市幼儿教育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视学前教育”精神,启动了学前教育规范提升工程建设。按照“政府统筹引导,健全机制保障,注重内涵提升,创新多元发展”的行动策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通过加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树强培优汰劣”机制,着力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专业型幼教队伍,提高教师社会保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234所,教师2460人;入园入托幼儿42095人(包括外地户籍生);全市毛入园率145%,净入园率98.2%,毛入托率36.8%;有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市乡镇示范幼儿园13所,*市乡镇中心达标幼儿园30所,是*市内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通过达标的首批县市之一。*年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市),*年全省幼教工作会议在*召开,我市就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作典型发言。20*年我市又承办了浙江省实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阶段性成果总结交流会,并作了题为《走进新纲要,推进幼教新发展》的经验介绍。

近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完善体制,切实加强幼儿教育的领导与管理

20*年初,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事业,提出了“要高度关注学前教育”。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慈政发〔20*〕40号)、《关于优化*市学前教育网点布局的意见》(慈政发〔20*〕93号);市教育局提出了学前教育规范提升工程,制发了《*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托幼机构内部管理,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试行)》等10个规范性文件,为我市一个阶段内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政策方略。明确了市、镇(街道)要建立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已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市教育局成立了学前教育办公室,增配了幼教干部,较大镇(街道)还配备了专职幼教干部。理顺了早期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了托幼一体化管理。落实了学前教育专项经费,20*年安排800万元,致力全市学前教育高标准普及和内涵质量提升。建立了目标考核制度,启动了*市学前教育规范管理达标镇(街道)工作,这些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合理规划,全面提高幼儿园办园档次

20*年,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优化*市学前教育网点布局的意见》,指导各镇(街道)科学编制新一轮学前教育规划。做到规划布局与整治无证幼儿园相结合,调整布局与方便幼儿入园、流动人口子女入园、居民集聚发展需求相结合,优化布局与创新办园体制、带动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相结合,攻坚克难,上下联动,抓重点,攻难点,整体推进无证幼儿园的整治工作。通过近10年努力,全市幼儿园布局日趋合理,园均规模扩大,办园档次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年同期相比,园所数减少200所,毛入园率提升49个百分点,园规模递增了约3班/园,园均人数递增了约90人/园。

(三)多策并举,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规范幼儿园用工制度,同时规定了教职工最低工资保障线,并要求幼儿园依法为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其单位承担部分由市财政补助50%。进一步完善师资培养和培训机制,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建立教师队伍稳定优化激励机制,继续公开择优招聘优秀幼儿教师,实施优秀幼儿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等,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实施幼儿教师系统培优工程,幼儿教师增加了4*人,学历合格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学前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从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创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近两年我们免费举办5期园长教师培训班,参加人数达2250余人次。最近,市教育局还下发《关于评选*市学前教育首批“园丁奖”教师的通知》,给“园丁奖”教师获得者发放幼教特殊津贴。

(四)创新机制,实行多元化办园体制

采用公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形式办好中心幼儿园。倡导和推广“政府主办(或村集体举办)、园长公派、民园运作”的“镇办民营”、“村办镇营”等办园模式;20*年宗汉街道积极探索“镇办民营”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教育局以此为典型,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观海卫镇、庵东镇等也相继办起镇办民营、村办民营的集体幼儿园;市财政投入2200万元,正在曙光小区兴建*市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总之,我们在积极扩充政府举办事业性质的公办幼儿园比重,并为扶持和发展镇(街道)举办公办幼儿园,对镇(街道)举办公办幼儿园拥有同等级幼儿园星级奖励的150%的幅度予以奖励,以重点扶持公办幼儿园的发展。

(五)规范管理,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我们紧紧围绕学前教育规范提升工程,一是建章立制,规范办学。市教育局下发《*市教育局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规范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印发*市20*年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开展创建*市学前教育规范管理达标镇(街道)评估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站设立标准〉(试行)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致力学前教育体制完善,管理规范,经费投入,质量提高与持续发展。二是加强指导,注重科研。汇编并向全市各幼儿园免费赠送《*市学前教育管理手册》3辑、购买赠送《新时期幼儿园园长手册》等;抓实“园本教研”基地园建设,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研究,注重办园过程的指导与管理。三是搭建平台,提升素质。我们走出去,请进来,召开专题会、研讨会、交流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展评会,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四是督评结合,强化监管。启动幼儿园“平安校园”考评工作,开展全市幼儿园规范办学督查,进行了新一轮幼儿园等级复评工作。全方位指导幼儿园管理工作,关注幼儿园的过程管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扎实有效地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全面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

二、当前我市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以民办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亟待破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我们既要看到*特色民办学前教育对当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要深入研究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主要问题有:

(一)财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幼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近五年来,我市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虽呈缓慢提高态势,但主要集中在实验幼儿园和机关幼儿园,全市其他幼儿园仅占每年市、镇财政幼教投入的1%、4%、3%、5%、18.6%(见附表一)。我市学前教育主要依托社会力量办园,极大部分幼儿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由此带来的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结构分布、幼儿享受教育的不平等性显而易见(见附表二);20*年镇(街道)财政投入有所提升,但主要集中在宗汉街道实验幼儿园,因为20*年我市在宗汉街道尝试了镇办民营的实验幼儿园,其街道投入了140万元,也就是说除市实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宗汉街道实验幼儿园外,全市其他幼儿园享受市、镇财政性补助仅占市、镇财政性学前教育财政性总投入的3.68%。

从*大市各县市区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性投入来看,我市幼儿人均享受财政教育经费列居于全*大市的倒数第三。位居倒数第一的余姚市、第二的鄞州区在近两年中加大了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投入(见附表三)。

从全市20所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经费投入来看,五年间,市、镇(街道)两级政府投入为5.16—17.36万元/年,仅占全年中心级幼儿园经费投入0.24%—1.33%之间,98%以上是举办者私人投入和保育费的收入(见附表四);其中从个人投入来看,基本上都是用于幼儿园基建和少量的设备设施投入;保育费已成了幼儿园常用经费投入,用微薄的保育费作为幼儿园常用经费来实现收支平衡,再扣除部分举办者获得利润回报,真正用于幼儿、幼儿教师培训学习、教育研究的经费是少得可怜的。中心级幼儿园是我市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在事业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投资者的再投入直线下降,这充分说明幼儿园后续投入已严重不足。如果将统计扩大到全市幼儿园,整个幼儿教育投入更不理想。

(二)民办幼儿园成为幼儿教育办园主体,优质幼教资源难以扩充

全市234所幼儿园中,纯公办幼儿园只有机关幼儿园1所,实验幼儿园是国有民营,5所集体办幼儿园,其余均为私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已占全市总园所数的97%。因教育投入不足,优质师资的流失,不仅给学前教育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也影响着其办园质量提高。近三年幼儿园星级考评递增难,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实行《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办法》后,因等级指标体系偏重专业教师配备、保育教育质量,我市按*市规定的优质幼教资源规定标准,优质教育百分率指数很难达到*市的下达指标,并因考评标准调整而有所下降。

(三)优质师资流失,幼教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20*—20*年,3年间我市户籍的大中专幼师毕业生有149人,因前几年我市幼师毕业生分配到幼儿园渠道不畅通,中小学与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差距大,使更多的幼师毕业生放弃所学专业而改行;有的幼师毕业生为立志学前教育事业,不放弃幼教专业,只好离乡去市外工作。这149人中,从事幼教工作岗位仅占47.65%,而服务于本市幼儿教育事业的只有27.51%(见附表五)。虽我市20*年恢复幼儿教师进编渠道,至今新招聘了公办教师13人,但从20*年以来,受学前教育大环境影响,民办幼儿园任教的15名公办幼儿教师相继离岗,唯有1人留守;民营体制下的幼教队伍稳定性更难以保障,低收入高负荷的幼儿教师岗位无人问津。目前全市有幼儿教师2460人,其中公立教师93人,仅占3.8%,持有教师资格证书1*1人,也仅占41.9%。提高幼儿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迫在眉睫。

三、加快我市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打算

当前,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给予了加倍关注,也对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增长教育“短板”,抓实学前教育规范提升工程建设,是提升教育强市内涵,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就加快我市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体制,强化幼儿教育的政府监管职能

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市级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切实履行学前教育领导与管理职能,健全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全市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协调解决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近期重点要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事业规划、经费投入、教师进编、劳动保障、无证幼儿园取缔、幼儿园专用接送车的规范与整治、幼儿园周边环境整治等,把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二)进一步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保障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加强规划管理。依法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创新办园体制,提高公办、集体办幼儿园的比例,努力做到每一个镇(街道)都有一所以上的公办或集体办的幼儿园,并逐步提高公办或集体办的幼儿园的比例,实行多元化办园格局,落实新一轮学前教育规划。

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加大市、镇(街道)两级政府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的力度,力争2010年达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的5%以上,尤其要加大镇(街道)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并做到逐年增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公办幼儿园、示范幼儿园、镇中心幼儿园、现代化幼儿园建设,市级师资培训,公派幼儿园园长(教师)工资补助,扶持和发展农村及边远镇的学前教育事业。同时积极鼓励依法多渠道筹措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捐助学前教育事业。加强幼儿园财务管理,保障幼儿园持续发展。

各镇(街道)要抢抓新农村建设契机,做到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安置小区建设时,配套幼儿园和其他建筑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办理幼儿园的产权登记手续,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并优先向社区适龄儿童开放。

实施奖励补助制度。对提升办园质量,提高星级,加强示范创建的幼儿园给予奖励;对聘用公办教师幼儿园和获得学前教育“园丁奖”教师给予补助;对低保等家庭子女入园减免保育费等。

建立督导考核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扎实推进*市学前教育规范管理达标镇(街道)工作,加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突出学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督导。

(三)进一步落实政策,采取措施,加强教师权益保障与队伍建设

推进学前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保障教师地位、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必须保障教师待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建立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二要健全教师基本待遇保障制度;三要完善师资培养和培训机制;四要实行教师队伍稳定优化的激励机制;五要试行园长竞聘上岗制度;六要实施幼儿教师系统培优工程。积极改观目前教师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重点培养一批省、市名优幼儿教师和园长,建立一支优秀的学前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4

一、认真分析现状,准确把握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形势

自2011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学前教育资源快速增加,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7416所,在园幼儿91.5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在园幼儿普惠覆盖面达72.4%,初步构建起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011年,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整体发展思路,启动实施第一期和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五年来,市教委加强统筹协调,市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实施新建、改扩建城乡幼儿园,综合奖补,幼儿教师国培计划,贫困幼儿资助等四大类、项国家学前教育重大工程,共同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具体来看,一是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明确了“市级统筹、区县(自治县)负责、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市、区(县)两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落实了政府相关部门职责。二是财政投入大幅增加。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加大了财政投入保障力度。从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学前教育不低于3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投入城乡幼儿园建设总资金达到40亿元。三是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增加。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015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含班、点)从2010年的6594所增加到2015年的7416所。全市在园幼儿从2010年的70.9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91.5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0年的70.9%提高到2015年的79%。四是通过采取实施奖补、加大资助力度等有效措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全市普惠性幼儿园从2011年的1064所增加到2015年的4220所,在园幼儿普惠覆盖面达72.4%。五是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幼儿园教职工从2010年的3.57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7.19万人,其中专职教师增加了近三万七千名。将公办、民办幼儿教师统一纳入国培、市培和区县级培训体系,2011至2015年间,部级、市级共培训幼儿教师25863人。六是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和保教工作,启动建设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研制玩教具配备标准、幼儿园参考食谱、教师实践资源包等。七是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结合本地特点开发游戏资源,实施科学保教,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八是加强宣传,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和三年行动计划网络巡展,建设开通了重庆学前教育网、各区县学前教育网和重庆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从2012年起向全社会公开动态所有幼儿园信息,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氛围日益浓厚。

但是,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市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一些突出问题还制约着我市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是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普惠性资源分布不均;二是财政投入不足,公办幼儿园和城镇普惠性民办园成本分担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是幼儿园教师量少质弱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扭转,队伍流动性较大;四是幼儿园办园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保育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

全面实现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社会参与,扩大资源总量,完善保障机制,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强化保教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保教质量,逐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6年,基本建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初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全面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在即将编制的第三轮学前三年行动计划中,我们要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来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用一项项成果来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关切。

二、加快建设步伐,不断扩大我市学前教育资源总量

进一步优化资源布局。享受公平的教育,是每位孩子的权利,其前提是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政府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主体,实现教育公平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为保障每位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享受到平等教育的权利,政府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含幼儿园)布局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和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大功能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区县(自治县)为单位编制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力求突破“两个重点”:一是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二是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老城区改造和人口流动的实际,重点解决好城镇及城乡结合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

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办园建设力度。积极鼓励、采取措施促进农村乡镇利用闲置校舍和富余公共资源改扩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及增设幼儿班,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区新建一批幼儿园,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中心幼儿园,每个街道至少有2所普惠性幼儿园。同时,利用闲置校舍和富余公共资源举办幼儿园(班),依托村校附设幼儿园(班)。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由乡镇中心幼儿园采取办分园、设幼儿班(点),相邻村联办幼儿园(班)等形式,提供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保障农村儿童入园。二是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参照教育部门举办的公办园财政投入和教职工管理政策,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提高其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缓解人口密集地区幼儿入园难问题,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一直是重要的途径。通过制定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办法,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举办以及回收、补建等政策。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由所在区县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举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已有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清理整顿。

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民办幼儿园是我市学前教育的生力军。民办园和公办园一样,为社会提供了学龄前儿童教育平台,特色鲜明的优质民办幼儿园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质量高,受到家长和社会广泛好评。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民办园在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做到支持到位、服务到位、监管到位。一是进一步落实好民办幼儿园在土地、建设、税收、审批登记、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办园。二是财政设立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加大民办园投入。三是健全奖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大力引导并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逐年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

三、加大财政投入,深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之关键,是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初步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进入“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落实政府学前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最大限度地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公办幼儿园建设的支持力度。除继续鼓励完善幼儿资助制度、实施幼儿教师培训计划外,将统筹安排学前教育奖补专项资金,支持区县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质量,引导和激励区县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支持普惠性幼儿园配备玩教具,完善保教设施设备,改善办园条件,提升保教质量。

要逐步完善幼儿园运行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学前教育生均经费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中央要求及相关规定程序调整保教费收费标准,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在市定标准基础上提高本地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以满足普惠性幼儿园正常运转需求。

要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力度,进一步提高资助标准,将资助范围扩大到所有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实施精准资助。支持有条件的区县,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保教费和生活费补助标准,确保贫困家庭幼儿不因贫困而失学。鼓励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资助学。

四、强化师资建设,全面提高幼儿教师保教能力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适应我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园长、教师队伍,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

首先,要按标准配备公办幼儿园教师,带动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我市现有学前教育师资仍然较为缺乏,特别是农村地区幼儿园,师资缺口更大。要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制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有计划、按比例地充实幼师队伍。

其次,要切实保障幼儿教师待遇,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广大幼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落实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公办园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引导和监督民办园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足额足项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稳定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偏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政策倾斜。将“依法为教职工购买社会保险”作为普惠性幼儿园评定的必要条件。

第三,要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合理调整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积极培养“3+2”专科层次幼儿教师。完善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培养制度,为全市培养一批“师德好、业务精、留得住、有专长”的本专科层次优秀幼儿教师。完善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国培、市培、区县培训以及园本培训分类实施,相互衔接,推进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完成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全员专业培训,加大面向农村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还要以培养名园、名园长、名幼师为目标,加强幼儿教师业务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学前教育带头人,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加强管理指导,着力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要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完善幼儿园准入、退出机制,严格准入标准,把好幼儿园入口关,全市一级园不低于30%,二级园达到40%以上,三级园控制在20%,已审批合格但未达等级园控制在10%以内,全面取缔无证非法办园。坚持幼儿园年检制度,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和检查制度,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资质、教师资格、办园行为、保教工作、安全、收费等的监管。建立幼儿园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幼儿园基本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幼儿园定期自查自纠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卫生、消防、园舍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并对事关幼儿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充分征求家长委员会的意见。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5

一、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区学前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基本构建起多元投入、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等级幼儿园建设成效明显,有省一级幼儿园6所,省二级幼儿园17所,分别占全市的60%和34.7%;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保持在93%以上;名园办分园模式不断推进,保教质量、办园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区已办各类幼儿园187所,城区67所,农村120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所,其他部门办6所,集体办16所,民办163所(班);在园幼儿18032名,省三级幼儿园以上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71.4%;现有幼儿园教职工1574人,其中专任幼儿教师1048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625人,占59.6%,幼教专业教师680人,占64.89%;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占52.1%。公办幼儿教师编制96人。2010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2.3%。

当前,我区学前教育整体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受市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影响,市区学前教育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责尚不明确;公办园比例偏低;现有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与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突出。

二、发展目标与任务

总体目标:2011-2013年,完成城乡幼儿园建设布局,基本满足家长就近便利入园需求,学前三年入园率逐年递增;到2013年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等级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以上;省三级以上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80%以上;幼儿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75.1%;教师资格证持证率达72%以上;公办幼儿教师数占幼儿园教职工总数的10%以上;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5%以上;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依托的农村幼儿园管理指导网络全面形成,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多元投入,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阶段目标:2011年制定出台各项改革措施及配套政策,城区逐步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根据新建小区人口增添配套幼儿园并举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的幼儿园;计划农村新建1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4%以上;省三级以上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73.5%以上;新增公办幼儿教师编制20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2.89%。

2012年完善各项措施和政策,计划城区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农村新建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4.5%以上;省三级以上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75%以上;继续执行公办幼儿教师增编计划;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3.81%。

三、主要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职责

1.建立区学前教育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区政府成立区学前教育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分管领导、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区府办、教育、人劳社保、发改、财政、建设、卫生、民政、国土、规划、交通、综治委、公安、消防、交警、综合执法、工商、质监、安监、食品药品监管、妇联、残联等部门及有关乡镇街道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体育局。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城区红线范围内由市里统筹规划建设。城区红线范围外由区政府负责学前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统筹管理和扶持农村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落实责任,健全教育部门主管业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是辖区内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合理规划和布局,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中心村幼儿园,加强辖区内学前教育的管理,充分发挥村委会和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统筹规划,承担业务指导,开展等级评估,建立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培训和培养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

人劳社保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

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办理《收费许可证》,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

财政部门要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为学前教育做好经费保障工作。

国土资源、规划部门要根据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并制定对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

建设部门要服务好幼儿园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加强对幼儿园及其配套设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在幼儿园审批工作中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筑安全鉴定等制度。

民政部门要做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年检等工作,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监督与管理。

综治委、公安和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整治、净化周边环境。加强对幼儿园的消防安全检查指导,整改火灾隐患,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消防部门按规定做好幼儿园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工作。对竣工验收备案未抽查到的幼儿园,也要加强检查,对存在违法行为或火灾隐患的幼儿园要督促整改并依法予以处罚。

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监督指导幼儿园做好食堂卫生安全、卫生保健、疾病防控等工作,督促幼儿园办理《卫生保健合格证》、《食堂卫生许可证》,开展保健员、保育员的培训工作。在幼儿园审批中做好卫生、保健方面的检查考核工作。

交通和交警部门要加强对车辆的管理,从严查处非法接送车辆。

工商、质监、安监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幼儿园的指导和管理。

妇联、残联等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指导。

(二)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1.规范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居住区在开发建设时,应根据城乡规划,以教育用地划拨或作为土地竞拍前置条件安排好幼儿园用地,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幼儿园。配套幼儿园要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居住区不予规划建设立项和审批。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政府统筹安排,由教育行政部门办理产权登记,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建幼儿园参照省工程建设标准《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B33/1040-2007),实行按常住人口每千户100名适龄儿童的比例,科学规划建设好幼儿园。

2.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把幼儿园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统一规划,优先建设。适应人口集聚趋势,重点建设等级乡镇中心幼儿园。同时,按照就近便利和确保质量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中心村幼儿园或村幼儿教学点。

3.统筹各种资源兴建幼儿园。逐步扩大公办幼儿园比例,努力扩充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以及一些社会空置楼宇,改造建设幼儿园。支持和扶持街道社区、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个人举办幼儿园。完善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政策,对新建民办上等级幼儿园,在土地出让、规费减免、租金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三)加大学前教育投入,落实保障政策

1.构建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将学前教育投入列入财政预算,新增财政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2011年开始区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每年安排400万元,主要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新增等级幼儿园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师资培训和学前教育日常管理等。要制定我区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至2013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5%以上。

2.逐步建立生均教育费补助机制。要逐步建立起幼儿园生均教育费制度,对公办性质幼儿园和办园行为规范、教学质量合格、教师待遇落实、收费合理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生均教育费补贴。

3.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在各级普惠性幼儿园入读、城乡低保家庭的幼儿和残疾幼儿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育费资助。

(四)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幼儿教师的教育培训。制订发展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新招聘的幼儿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持证上岗。建立幼儿教师培训基地,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专任教师要定期进行在职培训,做到每五年轮训一次。现任教师学历未达标的必须参加学历进修;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努力提高教师资格持证率。各级幼儿园园长必须经园长岗位培训,持证上岗。保健员、保育员必须经卫生部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2.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幼儿教师编制。2011年新增公办幼儿教师20名,从2012年起有计划的逐年增加,至2013年公办幼儿教师数占幼儿园教职工总数的10%以上。

3.落实教师待遇。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工资福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进修培训、评优评先、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五)加强学前教育监督管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构建学前教育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学前教育考核问责机制。要制定乡镇(街道)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整治无证办园、规范办园行为等内容作为教育督导重点,纳入“乡镇(街道)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的指标体系,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指导。同时,对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各乡镇(街道)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各乡镇(街道)成立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统筹管理本辖区的学前教育工作。同时要在全区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讨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各成员单位要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依法查处违法办园行为。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实行“区乡(镇)共管、以乡(镇)为主”的管理体制,条件成熟的乡镇中心幼儿园逐步成为独立法人单位。

2.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幼儿园的审批严格按照《省幼儿园审批办法》和《省幼儿园准办标准》的要求,层层把关,合格一所审批一所。实行审批者与日常管理者分离的制度,日常管理幼儿教育工作人员在审批时回避。

对于达不到《省幼儿园准办标准》的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要督促其整改,对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幼儿园要依法予以取缔。

3.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重视幼儿园人防、技防、物防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技防设施,配备保安人员,并持证上岗,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各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指导。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幼儿园实行就近招生,严禁使用非法、非客运车辆接送幼儿。强化幼儿园食品的采购、运送、储存等环节管理,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和传染病预防工作。幼儿园所在乡镇政府和街道、村民委员会和社区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6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幼儿园管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促进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18年修订)》和《甘肃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2018年修订)》《山丹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统筹协调,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县教育事业总体布局之中,协同推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牢牢把握学前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办园活力,促进科学保教,加快缩小城乡幼儿园之间、公办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差距,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全面提升全县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均衡发展、安全优质、监管完备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

——发展格局更加优化。以大力发展城区独立幼儿园为抓手,实现城乡幼儿园布局科学、师资配备合理、办园条件达标,形成“城有示范、乡有中心、村有延伸、全面覆盖、就近入园”的发展格局。

——体制机制更趋完善。幼儿园管理、师资培养等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形成充满活力、普及普惠、规范管理、科学保教、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办园体制机制。

——办园质量明显提升。通过扩容增量、科学保育、晋等升级、提质促优等行动,学前教育办园质量显著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行动。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主管职责,县教育局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以年度考核和年检工作为抓手,强化对幼儿园依法依规审批设置、保育教育、师资队伍、安全防护、招生工作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逐步实现根据辖区生源实际和幼儿园办园规模制定招生计划,划定服务范围。乡镇中心小学负责辖区内公办幼儿园的监管,通过逐年调配专业化的幼儿教师,购置设施设备,全面改善办园条件,规范办园行为。将辖区幼儿园工作单独列入乡镇中心小学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表彰。县幼儿园和清泉幼儿园负责指导全县各农村和民办幼儿园工作,帮助各民办幼儿园实现管理规范化,保教活动科学化。(责任股室:人事股、督导室、职成教股)

(二)开展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行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甘肃省扩大城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综合奖补颁发》,用足用活政策,积极筹集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资金,3-5年在城区东、南、西、北方位新建3-5所高标准幼儿园,并逐步加大公办幼儿园占比。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对不符合条件的校舍逐年改建扩建,对不足设施逐年配齐,确保达到标准。(责任股室:项目办、电教站)

(三)开展民办园扶持整合与监管行动。扎实落实《山丹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的补助标准和扶持政策,将已审批的民办幼儿园逐步发展成园舍独立、有充足的室外活动空间,教玩具等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的标准化幼儿园。民办园必须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每年依规向教育部门提交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修订完善《山丹县民办学校年检管理办法》,加大动态监管力度,将日常检查结果列入年检成绩,对年检对象分别作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年检结论,相应作出限制招生、暂停招生,限期整改等处理决定。对每年年检的结论,于次年4月底前正式向社会公告,对年检结果为优秀的民办幼儿园进行奖励。(责任股室:项目办、财务股、校财局管中心、职成教股)

(四)开展幼儿园结对帮扶行动。针对城乡幼儿园之间和公办民办幼儿园之间差距较大的实际,充分发挥城区优质公办幼儿园在教学理念、园务管理、文化特色等方面的优势,从公办幼儿园定期选派优秀园长、教师到被帮扶幼儿园进行岗位引领和指导,开展教学研讨,结合引领督导与联盟发展,公办园每年对被帮扶园全员开展一至两次专项督导,每2年开展一次综合督导,一次联盟教研,促进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在园务管理、教育教学、保健保育和环境创设等方面快速提升。形成3对在我县范围或全市范围内有推广价值的结对帮扶典型,予以表彰奖励(责任股室:督导室、教研室、职成教股)

(五)开展依法依规办园治理行动。按照“分级负责、分级评定、动态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幼儿园达标和晋等升级活动,对已评定为标准园等级的幼儿园,教育局每三年组织复查一次,复查结果未达标的,予以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作降级处理;对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幼儿园,将直接作降级处理。结合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和市局组织幼教专家对我县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帮扶指导活动,带动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按照“四个有利于”(有利于课程全面实施,有利于各类活动开展、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有利于家长广泛参与)的原则,制定并落实幼儿园年度、学期、周、日教育教学计划,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活动目标,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强化“四个着力”(着力完善课程管理,着力保障游戏活动,着力优化教育环境,着力强化卫生保健),使每一个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中获得有益经验,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坚决预防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责任股室:职成教股、安全办、督导室)

(六)开展园长能力提升行动。按照新颁布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建立“三个机制”,促进园长能力提升。(1)培训机制。有计划的适度增加农村园和民办园园长国培、省培名额,采取赴南京学习、参观名园、挂职培训、能力质询等多种方式,对农村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园园长分层、分批次进行培训,三年培训一轮。(2)考核机制。依据园长专业标准,每年对各级各类幼儿园园长考核一次,公办幼儿园园长考核结果与绩效、晋升、奖惩挂钩,民办幼儿园园长与工资、评先和奖励与表彰挂钩。(3)激励机制。鼓励园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厚植办园特色,对业绩突出的园长进行奖励与表彰。(责任股室:人事股、教研室、督导室)

(七)开展教师素质提升行动。按照“育德为先,能力为本,公民并举,全员提升”的要求,依照新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依托山丹县幼儿园“金色教苑”乡村教师影子研训基地,开展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重点走好“四条路子”,办好“一个大赛”。“四条路子”即:(1)“招进来”。每年招录一批幼儿教师,激发幼儿教师队伍活力,为老龄化不专业的幼教队伍补充新鲜血液。(2)“走出去”。分期分批选派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到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进行考察培训、跟班学习,拓宽教师视野。(3)“请进来”。定期邀请全国知名幼教专家来丹讲学,进行高端引领,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养。(4)“长出来”。采取名师送教、“金钥匙导师团”送培进园、“菜单式模块化”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一个大赛”即幼儿教师保教技能大赛。把大赛作为全面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行动,每两年开展一次。(责任股室:教研室、职成教股)

(八)开展厚植办园特色行动。按照“先进理念指导、遵循教育规律、游戏活动为本、促进终身发展”的要求,开展特色幼儿园创建活动,促进办园质量不断提升。(1)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推特色幼儿园创建,为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探索和积累经验。(2)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层层推进”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和优秀办园成果展示、交流、评比、特色观摩等活动,培育3-5个地方游戏课程突出的特色幼儿园,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责任股室:教研室)

(九)开展家园共育“大讲坛”行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着眼“合作、交流、共享”,开办“家园共育大讲坛”,向广大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不断强化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各级各类幼儿园每年举办1次“大讲坛”,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参与率达到幼儿园家长的90%以上。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家长QQ群、微信群等家校沟通渠道,着力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责任股室:职成教股、教研室)

(十)开展规范办园专项督导行动。针对部分幼儿园办园行为不规范问题,以贯彻落实《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18年修订)》和《甘肃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2018年修订)》为抓手,开展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行动,把安全卫生、招生收费、常规管理、活动开展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网上测评等形式,每年抽查率不低于幼儿园总数的50%。专项督导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坚持管、办、评分离原则,探索建立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和第三方监测评估制度。对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违反师德师风规范、办园行为不规范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等情节的,视情节轻重做出通报批评、警告、限期整改或降级处理。(责任股室:督导室)

四、工作保障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全面调研 依法办园 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资源共享 共同成长

今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别指出:“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我园的三所幼儿园正符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优质幼儿园需求的不断增加,根据“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发展目标,作为早期的江苏省示范实验幼儿园,我园分别于2003年自筹资金创办了一所公办分园――金鑫幼儿园,于2008年,尝试由教师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士共同投资入股,创办了一所民办幼儿园――京华城幼儿园,经过几年的努力,两所分园先后成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呈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至此,我园成为拥有三所不同类型的品牌幼儿园,即为机关干部职工子女服务,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总园;为普通老百姓子女服务,经费自收自支的公办分园;为高端收入家庭子女服务的高投入、高收费的民办分园。三所幼儿园定位不同、条件不同、收费不同,满足了不同类型家长的需求。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行多元化办园做出了贡献。

在三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既体会到创办不同幼儿园的艰难与辛苦,也感受到共同成长所带来的欣慰与快乐。

1.全面调研,依法办园。

1.1 投石问路――公办园能否办民办分园。依法办园是办好幼儿园的基础,公办园是政府主办,是国家资源,能否用国有资源办民办幼儿园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请教法律专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得知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也没有相关文件提倡这样做,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就可以做。教师入股办民办园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投资,国家相关规定是允许的,有了政策支持,有了资金来源,有了合法身份,为办幼儿园打下了基础。

1.2 合理定位――公办园为何办民办分园。我们认为不管是办什么性质的幼儿园,都要促进事业的发展、促进幼儿园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为此,我们将创办民办分园的指导思想定为“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作用;二是有利于解决部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让更多的幼儿有园入;三是有利于创造专业发展平台,让更多的教师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四是有利于降低总园经费压力,增加经济效益;五是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总园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品牌竞争力。

1.3 合作共赢――公办园怎样办民办分园。既然是公办园新办民办分园,既要发挥公办园的优势,又要突出民办园的特点,我们将民办分园管理模式设计为“四同步四分开”。“四同步”即:管理同步、要求同步、课程同步、安排同步;“四分开”即:财务分开、物资分开、招生分开、人员分开。

作为园长,承担着两所幼儿园的管理任务,担任两所幼儿园的法人代表,身兼公办园和民办园园长两职,扮演两个不同身份,切身体会到两所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对管理、园长和教师的不同要求。

2.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1 品牌影响力为民办分园打下良好的形象基础。有句广告词:“相信晶牌的力量”,在办民办园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品牌幼儿园的影响力以及对家长和社会的吸引力,办园不到两年,所有班级全部满额,虽然收费标准远远高于公办园,仍然有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原有的班级及招收名额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和总园公办园一样,一票难求。

2.2 科学管理为民办分园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公办医规范科学的管理为民办分园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公办园多年的管理模式为民办分园在师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日常管理、经费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等各方面提供了样本,民办园不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可以拿米主义,借鉴实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骨干教师为民办分园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教师是办好幼儿园的关键,在民办园开园之初,我们挑选了一批思想品德好、专业素质强、管理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到分园工作,作为开园之师,她们不仅要高质量地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还要开展特色活动提高幼儿园知名度,不仅要团结带领年经教师管理好班级,还要协助园长管理好幼儿园,她们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园的社会声誉。只有公办示范园,才能挑选这样的骨干教师,迅速进入角色,在新的岗位上施展才华,才能使新园迅速打开局面,赢得家长,赢得社会。

2.4 人性化服务促进公办总园服务品质的提升。公办园教师由于长期处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优越地位,而民办园是买方市场,要赢得家长,赢得社会,必须要有人性化的服务,如服务时间的延伸、服务项目的增多、服务态度的改善等,都为公办园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公办园服务品质的提升。

2.5 特色化课程促进公办总园教育质量的提升。与众不同方能驻足长久,民办分园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特色办园之路,特色化课程是特色园的抓手,我园的民办分园走国际化的路线,尝试用外国的课程模式,结合中国的课程要求,取得了特殊的效果。扬州市人民政府谢市长曾经在美国学习生活半年,他来园后,深有感触地说;“到这所幼儿园,仿佛来到美国的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特色的课程设计等,都为公办总园开发特色化课程提供了参考,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2.6 活动化宣传促进公办总园优质品牌的提升。“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作为民办园的发展战略,已越来越受到举办者的重视,我园的民办分园在创办过程中,也多次与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合作,从不同方面宣传幼儿园,使幼儿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总园知名度当然也随之快速提升。

3.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3.1 课程资源的共同研发与使用。课程是幼儿园实施先进教育理念的手段,一所优质的幼儿园,必须要有“拳头产品”,即特色课程。民办分园在开园之初,重点在抓好基础建设,规范日常管理,开展特色活动,迅速赢得市场,师资水平达不到、也不可能有精力独立开展课程研发,而总园无论在师资还是教科研管理方面都相当成熟,水到渠成了,民办分园大树下面好乘凉,只要共同参与课程研发,借助总园的科教科研优势,就能获得丰硕的成果。我园的《和谐课程》,便是三所幼儿园共同研发的结果。

3.2 网络资源的共同开发与利用。如今,大家都知道网络的作用,我们三所幼儿园共同研究,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共同设计了各具特色的独立网站,只要打开其中的一个,另外两所的信息便一览无余,起到互相宣传,互相借鉴的作用。特别是在家长工作、活动宣传方面,无

论哪个园的家长都可以得到三所幼儿园的网络信息,对家长科学育儿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们也可以学习其他幼儿园的做法,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3.3 媒体资源的共同创意与宣传。宣传是幼儿园获得社会影响力的途径之一,总园虽是早期的省示范园,由于办园时间不长,地理位置又差,社会知名度并不高。民办分园在创办之初,我们深知宣传的重要性,由于共同的需求,我们共同策划了多次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台、报纸、网路等多种手段,做广告,做报道,做宣传,让社会了解、让家长知晓,三所幼儿园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不仅总园的地位与目俱增,两所开办不久的分园也迅速成为家长心目中的首选园,招生形势相当火爆。远远超出了我们制定的阶段目标。

3.4 活动资源的共同设计与实施。大型集体活动是幼儿园管理水平的体现,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是全园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园多次策划和组织了三所幼儿园共同参与的大型集体活动,如:三园同庆、毕业典礼、戏灯乐、亲子运动会等。三所幼儿园共同活动,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经费,既丰富了活动,又整合了资源。

3.5 教师资源的共同培训与分配。师资培训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的寒暑假、学期中都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师培训,我们会集中所有的教师共同培训,出一份力,收三份果。我们还会根据幼儿园的需求、教师的个人特长和家庭的远近,对教师做出合理的分配,做到人尽其才,安排得当。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8

县是省西北部的一个山区小县,全县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全县辖4镇7乡172个行政村,人口22.8万。境内多为丘陵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干旱、狂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我省财政困难县之一。全县现有在册各级各类幼儿园58所,其中,省标城市示范幼儿园1所,省标城市一类幼儿园或省标农村示范幼儿园15所,省标农村一类幼儿园或城市二类幼儿园12所,省标农村二类园或城市三类幼儿园20所,其它10所幼儿园为省标农村三类幼儿园。县域内48%以上的幼儿园达到了省标一类幼儿园以上标准。

年,全县共有3—6周岁适龄幼儿7883人,有7187人进入各级各类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为91.2%,在规范化幼儿园人数为6649人,占入园总人数的92.5%。其中,3—4周岁幼儿为2679人,在园幼儿2166人;4—5周岁幼儿2525人,在园幼儿2342人;5—6周岁幼儿2679人,在园幼儿2679人。县城在园幼儿达3432人。在职各类幼儿园园长58人,副园长6人;在职幼儿教师341人,其中在编幼儿教师214人,聘任127人,学历合格率为96.5%;幼教专业毕业的人数为80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23%;大专以上人数为161人,占幼儿教师数的47%。年,我县通过了省政府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验收,年通过了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复检。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我县一直把教育工作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把位于整个教育事业基础性环节的学前教育摆在了与义务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县委、县政府把学前教育列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强化了县、乡、村三级的学前教育职责,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工作任务。先后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实施意见》、《县人民政府迎接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验收工作实施方案》、《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管理的意见》、《县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意见》等文件。十年来,县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达1100多万元。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办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办园模式,基本形成了以县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辐射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网络,基本满足了全县3—6周岁儿童的教育需求。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把城镇化建设与幼儿园建设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公办园,规范民办园,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惠及范围,提升办园规模和效益,推动我县幼教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合理调整幼儿园布局,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重点扶持农村试点项目建设园,建立以县直公办园为主体,乡镇园和村办园为支撑,民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巩固提高学前三年入园率,年,全县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除西山产业集聚区外)达到91%以上,入规范化幼儿园人数占入园人数的93%以上。全县建成规范化幼儿园46所,注册园3所。

(二)具体目标

年,完成县第二幼儿园的新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完成“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县的6所乡镇园和村办园的建设。第二幼儿园及郭磊庄中心幼儿园按照省标城市示范园的标准配备所有设备设施,按照2教1保足额配齐教职员工。苏家桥幼儿园、旧羊屯幼儿园、安家堡中心幼儿园、邹家庄幼儿园、城关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按照省标农村示范园的标准配备。新建园要突破传统办园理念,提高办园标准和服务水平,创造条件,推行一日整托制。通过招聘、转岗培训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在编教师回到原岗位等方式,为各级各类幼儿园足额配齐教职员工,特别是配备好新建县第二幼儿园与试点县改扩建的六所农村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年内分两次招聘幼儿教师共计60名,并对新招聘教师通过实习和培训持证上岗。确保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工作正常运转。年内以县幼儿园为培训基地实施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工程。

年,继续加强“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建设县的6所乡镇中心园和村办园建设,标准化改造乡镇中心园和村办幼儿园8所。通过标准化建设,逐步实行一日整托制。幼儿园等百人以上的村办园多方筹措资金进行标准化改造;扩建幼儿园一所。继续做好以县幼儿园为培训基地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工程。采取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模式,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年,提升全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第二幼儿园和郭磊庄幼儿园通过省标城市示范园的验收评定,使全县三所幼儿园成为省标城市示范园,同时筹建县第三幼儿园和改建孔家庄中心幼儿园。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规划为50所,其中公办园37所,民办园13所。达省标城市示范园标准4所,省标农村示范园16所,省标农村一类园15所,省标农村二类园12所,省标农村三类园3所。形成以公办园为主体,公、民办幼儿教育协调发展,公办园数量占70%以上。至年,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以上。加强对民办幼儿园办园理念的引导,树立正确办园思想,促进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继续做好以县幼儿园为培训基地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工程。实现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全部培训上岗。

四、主要措施

(一)理顺管理体制,构建学前教育保障体系

1.以“好入园,入好园”为出发点,县政府在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下,进一步把学前教育摆在重点突出位置,纳入县财政预算。统筹规划,政策保障,加大经费投入,促使不同条件、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水平获得提升。

2.乡镇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出发,认真落实本级政府责任,立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统筹规划辖区内的学前教育,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积极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

3.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教师的培训、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督导评估。

4.学区(学校)负责本学区(学校)幼儿园常规管理和业务指导。

(二)科学规划布点,优化学前教育发展布局

1.进一步抓好规划,统一规划设置幼儿园。依据万政字〔2009〕167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到年,全县共有4所幼儿园达到省标城市示范园标准。农村幼儿园建设中,把试点县幼儿园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结合起来,根据人口、地理、交通等条件,以乡镇为单位统筹规划,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布点通盘考虑,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后闲置的教育资源和其他闲置公共资源,改扩建一批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满足广大群众对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的需求。年完成县第二幼儿园的建设以及国家试点项目工程的建设任务。年,标准化改造8所乡镇中心园和村办园,扩建1所学区幼儿园。年筹建县第三幼儿园与改建孔家庄中心幼儿园。

2.继续加快创建省、市示范园步伐。从县域层面上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资源均衡、协调发展。新建县第二幼儿园、试点项目工程中的郭磊庄中心幼儿园要提高标准,创建成省标城市示范园,苏家桥幼儿园、旧羊屯幼儿园创建成省标农村示范园,要充分发挥学前教育试点县建设的优势,省标城市一类园及省标农村示范园以上园达到20所。

3.提升建设农村幼儿园。按照全市学前教育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学前教育,大力提高普及程度。对照《省农村幼儿园分类评定标准》,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支持办好现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并按照日托园建设标准,完成对现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保教条件和设施的配备,如食宿条件、集中盥洗、水冲厕所、保健室等升级改造,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使农村适龄儿童能够享有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惠程度和普及水平。对一些大型村办园,在完成校舍维修改造基础上,做好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和幼儿活动器材的添置工作,按2教1保配备保教队伍,确保全体幼儿享受公平教育。年,乡镇村级幼儿园办成规范园,且60%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日托园标准。小学附设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应逐步实行剥离,有条件的乡镇园与目前所属学校分开,成为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

4.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到年,所有省标城市示范园和有条件的省农村示范园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实验。

5.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民办幼儿园已成为县域幼教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民办幼儿教育教学管理指导和督查,指导民办幼儿园按照《省城市(农村)幼儿园分类评定标准》进行评估,进一步加大对非法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力度,实现县域内无无证办园现象。

(三)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学前教育人才高地

1.扩大学前教育教师队伍。要针对幼儿教师的特殊要求,全面落实国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实施资格准入制度,严格资格认定程序,严把入口关,把真正热爱这一岗位、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拔到幼教队伍中来。机构编制和人事部门要根据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师幼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完善补充机制,多渠道补充合格教师,公办幼儿园分三年全部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非公办幼儿园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全市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要求配足、配齐保教人员。严肃用工政策,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参加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合法权益,打造一支稳定敬业的幼儿教师队伍。

2.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严格实行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持证(教师资格证)上岗制度。鼓励幼儿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至年,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0%。

3.实施“名园名师”工程。在全县评选名园名师,实现“名园带动新园、名园带动弱园、名园带动村园”效应,整体提升全县幼儿园办园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一批省市级名园长、名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积极打造理念新、素质高、业务精的骨干教师,为我县培育高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创造条件。

4.从优化教师个体素质入手,建立幼儿教师培训网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送教师外出参观、培训或邀请专家讲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集中培训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县直公办园负责指导并组织各农村幼儿园的教研、观摩活动;乡镇中心幼儿园要分片包干,骨干教师要分点指导,把教研活动的面覆盖到农村幼儿园。同时,县、乡中心幼儿园派出骨干教师开展支教、拜师结对、名师带教等形式的帮扶活动,形成上下衔接、分工负责、层层指导的教师培训网络。从年起,逐年加大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经费。

5.由县局幼教专干和幼教教研员组织开展制定“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活动。通过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帮助每一位教师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学会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从而提升专业质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拓宽办园途径,强化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

1.深刻挖掘县直城市示范园品牌内涵,提升竞争实力。

县幼儿园作为全县第一所省标城市示范园,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拓宽发展区域,创新办园模式,完善管理体系,找出进一步发展的着重点,探索一条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教学管理之路,三年之内,在办园条件和教育教学管理上实现新突破。要多元化探索,打造新的亮点,尝试成立一些新型幼儿活动室或指导站,提升幼儿园品牌内涵。

新建第二幼儿园作为新建园,要做好建设及招生工作,以强有力的竞争力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从根本上缓解近年来县城“入园难”的突出问题,高起点致胜。在建设和使用中,要重视环境氛围,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外部育人环境。同时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制定出一套细致入微、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三年之内,实现两个基本,即基本缓解县城“入园难”问题,基本满足县城人民对优质幼教资源的需求,并达到省级城市示范园标准。

郭磊庄中心幼儿园走出乡镇园办园模式,更新办园理念,提升服务水平,探索一条由农村乡镇园走向城市示范园的突破之路,推行一日整托制。要打造出适合本园的办园模式,既要依托农村可享用资源,也要紧跟城镇建设步伐。

2.夯实壮大农村乡镇园,扩大农村学前教育惠及范围。

乡镇园和村办园无论在家长的认识程度还是自身的办园理念中都与县直园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加强农村园办园理念的引导,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一是合理设置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目前,农村幼儿园只注重语言、数学的教学,忽略艺术与科学方面的教学问题。常见的是保姆式教育和小学化教育。教师只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或者超负荷添加小学课程内容,重保轻教。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两种观念,适当调整课程,减少语言、计算的周授课时数,增设如游戏、舞蹈、美工等园本课程。二是突出学科特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在幼儿园带班上课,并与小学教学分离,避免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提高小学班教学成绩,忽略了幼儿园教学质量。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力求教学形式游戏化、多样化;教学内容故事化、情境化。三是打造办园特色,提升办园整体水平。依托农村资源,开设本地特色课程,以农村粮食种植、动物养殖等本地资源为主,培养幼儿的勤劳、朴实的情商和动手实践活动能力,在培养了幼儿良好品行的同时,打造出乡镇办园特色。四是加强口语教学,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农村幼儿见世面少,胆小、木讷,不善于交流。教学形式中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活动、个别谈话和情景对话等,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主的语言发展环境,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对话的兴趣,使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口语表达效果明显。五是树立大教育观,形成家园教育合力。结合农村家长家教意识淡薄的现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认识,多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听、看、交流、与幼儿互动的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也使家长对幼儿教育从不懂到了解,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使送孩子入园成为家长的一种自觉行为,使幼儿入园人数和入规范化幼儿园人数逐年增加。促使家长意识到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比“读、写、算”更为重要,引发家长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达到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3.完善民办园办园体系,提高民办园办园水平。

一是规范办园行为。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鼓励和扶持利用社会资金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提供多样化服务,满足家长的选择性需求。民办园要处理好举办人和负责人的关系,举办人摒除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园观念,明确民办办园宗旨,在教育教学中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从根本上促进民办园发展壮大。二是完善办园条件。严格按照办园标准,配齐配足人财物教育资源,追求资源优质优化。三是稳定教师队伍。招聘培养一支真正热爱幼教事业、业务能力强的幼儿教师,鼓励民办幼儿园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考试认定、获取职业资格认定,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以情感和待遇留人。四是结合市民办幼儿园扶持规范工程,对未经审批的幼儿园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指导,分三年限期整改,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标准的,政府要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在园幼儿。年前所有幼儿园都达到办园许可标准。

(五)加强监管机制,确保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1.完善幼儿园准入制度。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加强对幼儿园的审批、登记和管理。建立幼儿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9

1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牧村幼儿园建设缓慢,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截至年底,全州有幼儿园1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1所。小学附设学前班89个,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4738名。幼儿学前三年受教育率和一年受教育率分别为14%和40%,相对滞后于其他各类教育。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发展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巩固“普九”成果、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州学前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8和20.99个百分点,加快发展我州学前教育事业刻不容缓。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全州基础教育已进入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人民群众享受优质学前教育需求不断上升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需要。

2明确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州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坚持“分区规划。着力抓发展,分类指导。重点促普及”原则,以加强农牧村学前教育和实施“双语”学前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补充,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的全州幼儿教育网络。

全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全州46周岁幼儿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率达到35%。6周岁幼儿接受学前一年教育率达到55%以上,年。园幼儿达到9654人。园(班)幼儿达到4930人。50%乡镇建有一个中心幼儿园,创建23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67所州级示范性幼儿园。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以上,幼儿教师专科学历占50%以上,幼儿园园长80%以上持证上岗。大力发展村级学前教育,全面实施学前“双语”教育。

全州46周岁幼儿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率达到50%。6周岁幼儿接受学前一年教育率达到85%以上,年。园幼儿达到17585人。园(班)幼儿达到9877人。全州所有乡镇都建有一个中心幼儿园,建成州级示范性幼儿园15-20所,争取创建更多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7%以上,幼儿园教师专科学历占65%以上,幼儿园园长全部持证上岗。

二、强化措施。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强管理。

3积极促进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在审批注册、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依法加强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指导和监督。保证办园的正确方向。各县市要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及个人创办幼儿园。落实民办幼儿园享受国家规定的免税政策。规范办园行为。

4大力发展农牧村学前教育。扩大规模。小村联办”原则,按照“就近入园。大村独办。大力兴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积极鼓励农牧村组织创办幼儿园、幼教点。各县市要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规划辖区内村办幼儿园建设,调整后空余校舍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先无偿用于举办幼儿园和幼教点。提倡多村联合举办幼儿园,村办幼儿园也可挂靠于本村小学或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但必须园舍独立、法人独立、经费独立。

5全面开展“双语”学前教育。逐步提高汉语听说能力和藏语言使用能力。州、县市、乡、村结合实际在幼儿园全面开展学前藏汉“双语”教育。

6加强小学附设学前班管理。所有举办学前班的小学都要遵照原国家教委《学前班工作评估指导要点(试行)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幼教资格。县市城镇小学和建有幼儿园的乡镇所在地小学一律停办学前班。各级各类幼儿园、学前班要防止“小学化”倾向。学前班严禁使用小学一年级教材。加强评估与管理。乡、村小学附设学前班必须要具备办班条件。

7规范和完善幼儿园登记注册和审批。办理登记注册手续。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由办园方根据办园成本确定并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教育部门要依法取缔非法举办的幼儿园。严格按办园标准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实行教育部门归口审核、登记、注册及年度检查制度。城乡公办、民办幼儿园由县市教育部门审核。民办幼儿园同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并报州教育部门备案。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报经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

8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努力改善软硬件设施。年完成建设省、州示范性幼儿园计划任务,全州范围内积极开展示范性幼儿园的创建和评估活动。各级各类幼儿园加大投入。不断提高保教质量。示范性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9加强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开展教学实验活动必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0严格控制幼儿园规模。按《幼儿园工作规程》严格控制幼儿园班级规模、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盲目扩大规模、班额。严禁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不管办园条件。

11加强幼儿园教学用品管理。公、民办幼儿园(学前班)保教活动用书依据省州用书目录选用。严禁采购、使用不符合幼儿保教要求的活动用品。幼儿园、学前班的用书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并报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定。严禁选用盗版用书、音像资料。

12加强幼儿教育研究和督导评估。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特别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农牧村幼儿园、学前班保教工作的研究,州、县市教研机构要把幼儿教育研究工作列入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幼儿园保教研究活动和常规管理评价研讨活动。改进保教方法,提高保教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要建立幼儿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依法加强对幼儿园、学前班保育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规范幼儿园、学前班的办学行为。

13切实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科学安排饮食。做好各种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工作。定期对建筑物、大型活动用具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定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三、深化改革。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大培训。

14严格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特别是双语”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补充幼儿园教师。严格实行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各县市要根据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师幼比例和办园实际。实行持证上岗。

15加强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将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年全州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其中幼教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65%以上。协调有关部门对幼儿园医师、保健员、炊事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严格实行保健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大培训力度。

16深化公办幼儿园人事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园长负责制。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强教职工编制管理。推行园长选拔任用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形成公平竞争与有序流动相结合的良性机制。

17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参加“名校(园)长”名教师”等工程。定期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幼儿园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向幼儿园教师倾斜。做好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评先选优等活动中。

四、加强领导。推动学前教育快速均衡发展加大投入。

18完善学前教育领导机制。各县市要切实将学前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工作重点目标考核内容。要切实把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纳入创建教育强乡镇、强县市的重要指标体系,坚持地方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制订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政府统筹,完善管理体制,明确部门责任,共同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优化配置;教师编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6-0007-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出台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我国现行幼儿园定编标准是由原国家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1987年制定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该试行标准已过去20多年,难以适应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形势和发展需要。

教师队伍建设涉及教育、人事(编制)、财政、劳动保障等相关职能部门,并且受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制约。教育部2013年2月颁发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以下简称《配备标准》),将会有效地推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制定《配备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近十年来,幼儿园数量增加较快,但由于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幼儿园长期存在教师缺额,幼儿超额现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稳定性,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制定《配备标准》旨在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用人行为。配备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的教职工队伍,是幼教事业发展题中应有之意。在国家《配备标准》颁布的同时,江苏、浙江等地也颁发了幼儿园编制相关文件。国家与地方政府为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再一次发挥合力。

幼儿教育的质量,与教师资格、专业水平、师幼比例、班级规模等密切相关。制定和执行《配备标准》,可以从教师人数、专业水平、实际工作状况等方面,为保教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许多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比例过低。而占据比例较大的非事业编制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在编教师相比差距大,存在严重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二是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普遍处于无编制或少编制的状态,教师的学历、职称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相当部分教师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难以适应岗位要求。三是部分城市的名园、公办园长期享用超编的教师配置,使得优质资源过于集中,从而激发“入园难”和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社会矛盾。《配备标准》能够起到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调节作用。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在国家《配备标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方案。我们可喜地看到,江苏提出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按师生比例核定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数量,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放宽师生比。在编制总量的基础上,“核增5%的调节编制,主要用于农村地区、寄宿制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公办幼儿园”。浙江省提出“各地可根据实际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核定最多不超过本园专任教师编制总数10%的附加编制,专项用于对非公办幼儿园的指导帮扶工作”。同时规定,对编制核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在事业发展规划、幼儿园分布调整与班级规模等发生变化时,及时重新核编。

二、以《配备标准》促结构优化

《配备标准》适用于不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包括公办、公办性质和民办幼儿园),虽然它只提出了数量标准,但是它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契机。

1数量结构:师幼比反映一个国家教育资源和师资配备的使用效益,《配备标准》提出根据标准班额、班数、配备教师标准额度后,还可以根据特别情况调整比例数,如“乡镇中心幼儿园配备巡回指导教师”;“提供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幼儿园配备相应的特殊需要教师”。与此对应,江苏提出5%的调节编制,浙江提出10%的附加编制,主要用于农村地区、寄宿制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公办幼儿园,或对非公办幼儿园的指导帮扶工作。

2学历结构:各地在落实《配备标准》时,不仅要在数量上达标,还应该根据幼儿园条件和实际需要,合理搭配教师学历比例,配备职高、专科、本科不同学历的专任教师。同时,严格执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等均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园长必须取得学前教育大专以上学历,有一定管理水平和能力。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学前教育合格学历,且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

3专业结构:幼儿园根据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需要,可以合理配置部分非学前专业教师,包括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教师。改变单一的学前专业局面,让不同专业人员补充和渗透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从事相关专业资源教师工作。幼儿园配备的资源教师可以是专职或者兼职。

4年龄与职称结构:据调查,幼儿教师队伍存在严重的年龄失调现象,部分城市幼儿园教师呈现为年轻化现象,而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有些园甚至近五年内无一新教师加入。青年教师有活力,工作热情高,有一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中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强,教育经验丰富。需要确保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占比适当,以保障教师整体队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以及工作活力,保障教师梯队的自然衔接过渡。

5骨干教师结构:保障和提高骨干教师比例,保证幼儿园里的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数量。从政策和配套资金上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骨干群体的培养环境,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水平,让他们起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6性别结构:调整教师性别比例失调现象,改变传统以女教师为主的幼教队伍,使得性别结构更加趋向合理。社会与家长迫切希望男教师能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中来,以利于幼儿健全个性的形成。《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督导评估指标》提出,适当配备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并且考虑学前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兼顾,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在分工协作中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三、实施《配备标准》的关键问题与建议

落实《配备标准》,需要地方配套具体举措。我认为需要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问题之一――完善幼儿教师的保障机制

1各地政府应该根据《配备标准》,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以江苏为例,“十一五”期间全省缺少幼儿教师3万多人,而“十二五”期间幼儿教师数目缺口更大。需要采取措施,提供合格的幼儿教师来源,同时运用规范的考核方法,遴选录用部分符合条件的在岗非事业编制教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在落实《配备标准》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体系。公办幼儿园编制内的教师已经基本解决绩效工资和相应的社会保障问题,但是,编外教师的财政补助与工资待遇如何适当调整?如何逐步实现与编制内教职工同工同酬?如何消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差距?并切实解决农村部分教师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这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3完善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和补充机制。严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统一组织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工作,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炊事员、保健医生等均应取得岗位任职资格,实行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和标准,违背《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相关规定的,一律撤销教师资格。中小学富余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转入幼儿园任教。同时建立完善园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在岗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

(二)基本问题之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配备标准》取消了城乡教师配备的差别,以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精神重新定位农村幼儿教育和教师队伍,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我国幼儿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农村,而农村幼儿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的严重缺乏。现在有了《配备标准》,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依据。但是如何引入符合条件的教师,给予其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建议:

1在农村贫困地区设立“教师特岗”。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聘任制,公开招聘,聘期三年,鼓励城镇幼儿教师去农村挂职支教。支教期间享受特殊补贴,支教期间的表现作为今后晋升、进编的依据。并鼓励工作优秀者长期在农村任教。这种方法既有利于鼓励年轻的幼儿教师和幼师毕业生到农村做出贡献,更有意义的是改善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人才结构,有利于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

2改变城乡幼儿教师政策的二元特征。“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教育财政制度,缓解了乡镇压力,但“由于我国县级财政不平衡,60%左右的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更加无法顾及学前教育,影响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保障,同一个县,城乡幼儿园教师的收入可以相差数倍。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各种晋级、评奖、培训的名额向农村幼儿教师倾斜。新增编制与新进编教师优先考虑农村和幼教资源相对薄弱地区。

3强化各级政府制度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农村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产品,需统筹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省级政府应当对农村幼儿教育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承担经费的比例。设立幼教专项经费,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培训经费由省级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三)基本问题之三――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

民办教育也是公共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民办幼儿园为解决“入园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稳定性差,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亟需对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队伍进行规范管理和培训。要促使民办幼儿园自觉参照《配备标准》,配备教师和其他人员。同时,需要在政策上进一步明确民办幼儿园和编制外教师的社会地位,使其享有与编制内教师同等的待遇。

1有条件的地区,按照幼儿园教师编制总数10%左右的比例,核增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专项充实民办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非事业编制教师符合国家规定任教资格和事业单位进人条件的,经人事等部门审核同意,纳入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人事档案可委托劳动保障、人事部门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或者由人才中心统一管理。

2加强规范管理。民办幼儿园中未取得职业资格的教师,应在3年内取得职业资格。对3年内未取得职业资格者,应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