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2:23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1

现代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需重视医院后勤管理的发展和创新,循序渐进推动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已经直接影响了现代医院正常运行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就如何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谈一点体会和想法。

【关键词】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

【abstract】Hospitalrearservicesocializationreformisanimportantcontentofhospitalmanagement.Hospitalrearservicetoimprovelogisticspersonneloflaborproductivity,toimprovetheservicequalityandimprovelogisticsservicelevelandimprovinghospitalreformanddevelopment.

modernhospitallogisticsmanagementisanimportantpartofhospitalmanagement.inthemedicalmarkettofiercecompetitionofsurvivalanddevelopment,shouldpayattentiontothehospitallogisticsmanagementdevelopmentandinnovation,stepbystep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logisticssocializationprocess.thehospitallogisticsmanagementhasadirectimpactonthemodernhospitalnormaloperationandtheeconomicbenefitofhospital.therefore,howtoimprovehospitallogisticsmanagementlevel,talkingaboutalittleexperienceandideas.

【Keywords】logisticsserviceSocializationmanagement

1小型物业单位已不能满足大型医院发展的需要

10年前我院开始引入地方物管,承包医院病区卫生和部分医疗运送工作。经过10年的操作运行,我们积累了一些监控管理的经验,也从中发现规模较小的物业机构已远远跟不上现代化大型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不能提供相应匹配的后勤保障系统。我院在后勤服务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采用了分类承包模式,向社会公开招标,尤其是向具有一定资质的、有医院后勤管理较全面的理论指导和专业技能的服务公司,发出招标书,实行公开、公平竞标。先将全院的环境美化即保洁以及运送两大项目委托给公司,以后做得好再逐步推进,最终过渡到后勤服务整体委托的模式。

2学习先进医院模式借助一流企业提供后勤服务

一流的物业以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为医院树立优质服务的新形象,引入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用资金购买服务从而得到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高质量服务。现行各大医院把能让社会承担的部分都拿出去,利用市场机制,获取全面、低耗、优质的服务,医院只派少数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按时进行检查考评。医院领导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医院的发展,管好医、教、研工作。同时使服务公司意识到:“搞好医院项目的承包工作,能使公司信誉度提高”。

3竞标前的准备

2007年3月以院领导为首,以医院纪委、审计、财务、护理部等13个职能部门参与组成了管理委员会。后勤总务科牵头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招标书的计划预案,如原物业的用工成本分析及表格的情况说明;招标文件说明,招标程序监督办法;在用固定资产统计;房屋占地一览表;委托保洁占地面积,大到会场,小到各边角、楼顶保洁面积;各部门需用运送项目和运送量核定,算出需要用工人数等等。并制定相应托管项目的考核标准分发给各职能部门,反复多次征求意见,收集反馈意见表,最终核定出大家都能认可的考核标准。竞标前审核了所有投标单位,经初步筛选后留下9家有一定资质的、具有一定后勤管理经验的公司,制订出选择公司具备的硬件评分法进行筛选。

2007年11月,我们完成了向社会公开招标、竞标,选定了F公司(为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全国医院后勤企业首家通过iSo9000、iSo14000、oHSm18000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4委托保洁和运送项目

承包后的成效从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整1年的时间,后勤服务公司对员工进行多次运送和保洁专业培训和指导,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也提升了医院形象。另外公司多次与医院相关科室沟通,协调促使规范运作,减少病区运送用工量。

4.1公司保洁工作取得的成效

(1)解决公共洗手间异味的问题,公司在每个人流量大的公共洗手间安放了檀香,在便池内放了香晶球,同时人员固定巡查保洁签到,使以往厕所异味状况明显改善。

(2)楼顶和空调室外主机沉积多年的尘灰清理干净;并针对大环境和楼顶层面卫生问题,对岗位进行了更换和流程改进,促使大环境卫生保洁的常规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卫生质量大有改观,并且给保洁人员配置了对讲机,随时检查发现卫生问题,及时调度保洁人员跟进,即时解决问题。

(3)加强对地面的清洗和内部打蜡工作,使地面卫生标准和亮度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干部保健中心的病房和门诊以及北院的pVC地板,公司基本保持了固定流程式洁地打蜡。医院各楼道间主要干道拓宽,绿化整洁漂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绿花整修工作,在公司的建议下医院在楼道间和电梯口增放了美观实用的垃圾箱,使院容院貌发生很大的改观。

4.2运送部通过规范化管理

理顺相关运送项目节约了用工量为了使运送不依靠保洁协助,增派人力支援医疗物资、办公物资全院下送,并且促使供应室下送进一步到位,在原有每天上午下送的基础上增加下午一次下送。另外在巩固长期医嘱药品下送的基础上增加临时医嘱药品的核对和下送,减轻病区运送压力,改变了运送员工运送不及时、保洁员工帮助跑外勤的状况。使保洁员工能安心搞好保洁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保洁的质量。

2008年8月将运送与保洁彻底分开,这样更能体现专业水准,使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开展运送专线调度后,节省了运送人员的无用功和等待检查时间。公司还采取减员增效的做法,将原电梯24部所用员工由35人减少至26人;后勤综合服务部由38人减少至26人,合计减少21人。通过规范化管理,调剂解决并完成医院特殊岗位的用工数,尽量满足医院医疗水平和床位数的快速增长的需要。

4.3招标人数核定要考虑医院特殊用工和发展用工的数量

鼓楼医院是具有117年历史的老医院,房屋设施不集中,仅“B超”一项就分布在5个相距较远的检查室,使运送、陪检工作增加耗时。另外,有些工作界定不清,如手术摆、手术登记;还有洗腔镜、消毒工作等等,诸如此类,据统计占用工人数的5%~10%。随着医院医疗水平不断发展,有些专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仅1年实际住院病人床位数就有30%~40%的增长率。就临时用药下送而言,仅半年时间下送药品处方每天从500张上升至1000张,达100%的增长率。因此,在理顺下送渠道和开展专线下送节约用工的基础上,宜采用奖励措施调动积极性和适当加班发给加班费等做法,来减少用工人数。实践证明,招标时人数核定要考虑医院特殊用工和发展用工的因素。

5选择后勤服务公司的体会

国外医院后勤管理的经验告诉我们,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公司具有全面管理医院后勤系统的能力,根据对我国现有几家较高资质的后勤公司进行深入调研,考虑到我国现阶段服务产业规模有限的现状,只有挑选具有多种经营项目经验和专业技能管理人才储备力量的后勤管理公司,才能适应医院现阶段的需求,又为今后发展打基础。这样才能在发展中逐步拓宽委托范围。既要求公司在所受理的医院中得到多家好评,在价格上又比较优惠。我们可以通过医院监管小组的监控和督促,使后勤服务公司利用医院这个大平台,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2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体制企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85年,我国就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中首次提及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观念,之后在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朱F基总理又提出:要将学校与后勤相剥离,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大力引导社会各界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此后,我国高校不断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并将后勤服务社会化作为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1.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价值与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是奉行“自给自足、自办后勤”的理念,既要负责教育事业,又要进行后勤管理,自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学校教育与后勤管理的矛盾不断凸显,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后勤服务质量远落后与教育的发展,学校无法兼顾后勤管理与教育教学的共同发展。为了摆脱这一局面,我国教育部、财务部等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明确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步骤与阶段目标,大力推进高校进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具体分析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意义与价值如下:

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使学校转变了以往的教育观念,促进了学校办学规模与办学模式的改进,将后勤服务与学校脱离,让学校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到科研、教学上,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c优化配置。

提高了学校的后勤服务效率。在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之后,学校由以往的“自办后勤”变为现在的“选后勤、管后勤”,使后勤服务更加专业化、集中化,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与管理水平,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提升学校的财务管理质量。在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之后,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借鉴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将原来的经费拨付方式转变为现在的按服务、按项目收费,在后勤部门内部建立了相对独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了后勤服务的成本核算,降低了后勤服务管理投入的成本,有效的提升了学校财力、物力的利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学校的财务负担,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各大高校经过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由于以往高校后勤管理的观念与思想根深蒂固,在开展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也逐渐凸显出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从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开展的现状来看,虽然高校基本上在已经完成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形式,后勤管理与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相分离。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后勤实体并没有取得独立的法人地位,其资本大部分还是属于学校管理的范畴,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的阻碍了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目标实现。这样的管理体制导致高校后勤实现了“离”而未达到“立”,学校与后勤实体的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等,导致高校后勤很难实现真正的社会化、市场化管理,也阻碍了后勤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2.2学校行政干预现象严重

据调查发现,虽然当前大多高校都已经实现了后勤与行政管理系统的相互脱离,但分析高校后勤的现状发现,这种脱离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在高校后勤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学校对于后勤部门的行政干预并没有因此减弱。后勤部门自身需要追求经济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由于高校本身的特殊性,高校后勤部门必须契合学校教育性、服务性以及公益性的特性,这就导致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因学校行政干预无法实现以自主经营促进利益发展。

2.3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队伍专业能力不足

据相关调查发现,当前大部分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存在的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管理技能不足等问题,并且由于后勤企业缺乏系统化的人才引进与培训机制,导致高效后勤队伍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化人才较为缺乏,制约着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3.高校后勤社会服务化的改进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下主要从后勤管理方式、后勤管理制度、人才引进与培训机制以及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对策,旨在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提供一些借鉴。

3.1高校后勤管理实施企业化管理方式

高校要想真正的提升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效果,首先要做到全面放权,实现学校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的真正分离,明确学校与后勤服务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让后勤服务企业拥有足够的自,实现后勤服务企业的独立经营。当然,这里的放权并不是学校就完全不管了,而是说学校在后勤工作的开展上不要有太大的行政关于,至于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监督、成效考核等还是需要学校重视的。后勤服务企业可以按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开展预算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等,以有效的控制成本提升利润。高校后勤部门可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在人才引进机制上遵循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原则,在激励分配机制上遵循按劳取酬、效率优先的原则,按照目标绩效管理制度等促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质量的不断提升。

3.2建立健全后勤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服务对象不断增加,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同时后勤服务工作队伍也不断壮大,如果没有健全的工作制度保障,后勤服务工作将会乱成一团。

首先,高校后勤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后勤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既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要具备令行禁止的刚性规范,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能按照规章制度做事,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的规范性。

其次,高校后勤服务工作除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之外,还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开通师生监督渠道,实行责任问责制度,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此来有效避免高校后勤工作随意性大、存在应付心理等现象。另外,高校后勤还应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师生的投诉及时整改,避免后勤工作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服务开展的质量。

3.3强化高校后勤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开展的主体是广大员工,员工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开展的质量。因此,高校后勤服务企业要合理优化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提升薪酬待遇、设置岗位职级等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后勤队伍中,不断优化后勤服务工作队伍的结构。

首先,学校后勤企业要合理优化聘任机制,从以往的被动型、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化为主动型、精细化管理模式,设置一定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后勤服务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不断完善各级管理机制,优化队伍结构。

其次,学校后勤应进一步健全人员管理机制,包括人才争淘汰机制。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机制,在人员招聘时制定具体细化的招聘流程和考试办法,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同时也要完善解聘制度,对于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存在问题的人员进行解聘。

最后,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以及长期的岗位实践,来不断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培训的方式可采取交流会议、讲座等方式,培训时针对老员工着重引入竞争意识与创新管理意识,针对新员工强化对学校文化、后勤文化以及新知识、新技能的植入。对于一些年轻的、高学历管理干部要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完善自身能力适应岗位需求。

3.4进一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信息化建设

在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后勤部门要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通过信息化技术与网络技术来建立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加强后勤各项业务之间的衔接性,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如学校后勤部门可将学生日常收费情况纳入到后勤服务平台中,让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看收费明细、缴纳费用等,将缴费数据更加的透明化、明晰化。又如学生可通过后勤服务平台进行物品的报修,省去了一些繁琐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后勤服务的效率。另外,学校后勤部门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和信息化建设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如完善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的管理与应用制度、要建立信息共享制度、要制定职工的计算机水平培训计划与制度、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职责规章等。

4.结束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学校与后勤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共同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因此,各大高校要从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好与后勤部门的关系,以服务师生为导向,不断采取各种方法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金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以H高校后勤服务为例(硕士论文)[D].黑龙江大学,2014.

[2]冯登豪.电子科技大学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案例研究(硕士论文)[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王华玉.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案例研究(硕士论文)[D].电子科技大学,2015.

[4]伍玫.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夏伟秀.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外交流,2016,(20).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3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80-02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指的是将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运作,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打破了高校改革前校园后勤服务生产和管理的封闭模式”,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适合于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对策及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后勤实体与高校的产权关系不明确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以组建后勤服务集团(实体、公司、中心)为中心,以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等形式,为高校的后勤保障提供服务。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是实现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分离,与学校分离后的后勤集团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经费、人员与高校剥离,而后勤资产仍然属于高校所有,后勤实体与高校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在高校割断了给后勤经营实体的资金和人员后,又将其资产抓住不放,使得后勤经营实体在自负盈亏企业的运营方式中无法定位自己与高校的关系。

2.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长期性和缺乏市场竞争的后勤管理观念导致后勤管理机制不合理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后勤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督体制不完善。一些部属、省属高校,主管的教育部门只是根据国家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高校一些具体的教育管理政策则由高校自己来制定,后勤管理改革也成为高校独立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无力监督,目前又缺乏社会监督机制。学校内部的监督部门往往由于经验、专业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与后勤部门协调不力,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从而使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二是经营体制不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许多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被后勤集团所代替,后勤集团所属的经营实体,是服务与经营一体化的机构,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将自己上移为管理部门,以管理来代替经营与服务,从而使后勤经营过程行政化,忽视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导致了职工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益差,也偏离了后勤集团的服务宗旨和经营目的。

3.后勤社会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后勤社会化管理规章制度缺乏最为突出的是学生食堂管理与学生公寓管理。食堂管理与学生公寓管理及其运营由社会承办,虽然在招标方面高校进行相应的监督与管理,但却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指导,从而使学生食堂管理中,承包方为了赢利,往往降低成本,致使服务质量下降,严重脱离了高校办学的宗旨。如食堂的菜系混乱,南北风味结构不合理,服务态度差等;由于社会出资修建的学生公寓多半向管理社会化方向发展,公寓的用电、用水等方面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保障,不能禁止违章用电和用水浪费的现象;为了节约成本,社会化的管理过程中又常常违规停电停水,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4.后勤管理队伍素质偏低

高校后勤管理队伍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后勤管理人才缺乏,后勤员工素质较差。第一,后勤管理人才缺乏。现有后勤管理干部对在现代企业体制运营下的后勤实体管理经验缺乏,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方式仍然不能适应。第二,后勤员工素质较低。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后,人员的聘用多为企业编制或合同工形式充实管理队伍,这些人员大多来自于学校的工勤人员,对高校管理或后勤实体管理了解甚少。又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较低,服务思想落后,服务意识不强,导致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质量不高,社会化进程缓慢。

二、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具体目标是要将后勤从学校管理体系中剥离出来,通过分流与重组,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学校选择的社会化后勤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体系。根据这个目标,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

首先,理清学校与后勤实体的产权关系,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在资产管理制度上,明晰后勤资产产权关系,明确资产保值责任,盘清学校后勤的国有资产,明确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和经学校授权的后勤经济实体的资产使用权。除了少数关系学校事业发展的公益外,大多数服务实体应该广泛吸收各种社会资本,解决后勤经费不足问题及减轻国家、学校的经济负担;在劳动用工制度上,尽快建立社会化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机制,尤其是员工的社会保障要落实到位,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根据后勤工作自身需要,分流校内人员并合理地从市场吸收经营管理及各种生产、技术、服务人员,充实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队伍。

其次,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将高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及其相应资源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与管理模式,组建成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经营或服务实体。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不应该操之过急,要分步骤实现行政管理职能与法人企业的职权分离,从而保证后勤法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后勤规范分离的基础上,由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组建跨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并依托社会力量,调动社会资源,以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等形式,承担本地区范围内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从而形成规模经营,降低服务成本。从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服务实体,可以采取并人、托管、联办、连锁、股份等多种方式进入后勤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和管理模式。

2.建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经营机制

一是成本费用核算机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后勤服务实体要处理好服务成本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大的效益。首先,要建立规范的成本核算程序。对于后勤实体的成本消耗应该建立采购、入库、消耗等环节的规范的程序,要有严格的成本核算流程。按照以下流程建立费用核算机制:对生产消耗费用支出的审核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一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一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一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一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此外,还应该将成本费用标准与业绩挂勾,根据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确定服务质量,并分配相应比例的利润。

二是收入分配利益机制。后勤实体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相分离的,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对高校后勤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收入分配利益机制是高校后勤集团有效运行的前提。目前,后勤服务实体可尝试

从以下方面人手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利益机制。首先,实行定期聘用和年薪制。从后勤集团的高层干部至经营管理的一般员工,都实行合同制,定期轮流竞聘上岗,以明确的利润、经营服务目标、资产保质增值率等指标对管理干部进行量化考核,优胜劣汰。在完成基本任务后得到相应的年薪。其次,以股权激励形式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后勤管理体制的股份制改革中,鼓励后勤职工参股,使他们与后勤实体建立利益关系,以此调动员工的生产热情和服务质量。第三,实行利润分红制度。实行这种制度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基础工资与利润提成分离,在保证员工基本的工资报酬前提下,按照后勤实体规定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年终利润分红,从而调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后勤实体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

3.健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监督体系

“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后勤改革的终极目标”,要以此目标建立行政执法、学校督管、学生参与、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相结合的高校后勤市场监管体系。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监管的作用;高校要与政府及社会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运用政府的专业力量规范管理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如邀请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环卫、绿化等政府职能部门到学校开展检查、培训等活动;高校也要组织学生参与后勤服务的监督管理,如成立食品小组,由教师管理,通过巡视、座谈、检查、评估等形式对后勤饮食服务进行监督。

一是选择优质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后勤市场。各个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特点,分领域、有计划地引进符合行业标准又满足学校实际要求的社会企业参与学校市场,并以契约的形式规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其服务经营行为。

二是加强后勤服务质量过程及其结果的监管工作。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应该配备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手段,规范服务项目各环节的制度化管理,制订有效的质量标准。完善消费者投诉制度、损害赔偿制度、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责任追究制度等,形成对后勤服务结果监控机制。

三是对饮食服务行业进行严格监控。要对食堂食品集中采购,通过合同规范,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依靠社会与政府监督部门的专业力量,控制食品原料的质量和价格。要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各部门的力量,加大安全卫生工作的投入,通过检查、考核、评比等手段,形成后勤服务安全卫生监控网络。

4.加强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是,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相对稳定的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队伍是后勤管理质量优质高效的重要保障,要想不断提高后勤经营管理的服务水平,必须培育出一批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因此,要将员工培训放在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重要位置,员工培训不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以明确的目标为指导,采取规范的步骤和措施对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帮助其形成具有后勤精神和理念的后勤文化认同感,从而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4

关键词:后勤;管理体制;创新

1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成果

高校后勤经过近十年的社会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勤管理体制,总体上实现了准企业化管理,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改善了学校的经费结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基本实现了如下几点:

1.1政企分开,将学校承担经营、服务职能的部门分离出来组成后勤实体,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了管理的企业化。

1.2变学校拨款的无偿服务为用户付费的有偿服务,实现了服务商品化。将过去拨款驱动的运行机制改为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将经费分拨给各单位,对教职工的福利也逐渐变暗补为明补,后勤经济实体以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换取经济收入。

1.3逐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优质服务,实现了后勤服务主体和后勤基础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1.4实体内部建立了适应企业化管理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后勤实体人员全部列入实体编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岗定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5后勤实体与学校建立以合同制约的甲、乙方关系。后勤实体按照甲方的目标责任制,一方面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同时保证了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对后勤实体加强目标责任的过程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其经营服务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正是推进了这一改革,才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形成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办学规模到办学条件,从教育质量到办学水平,从后勤保障到服务水平,实现了我校近年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学校和后勤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后勤也逐步增强了自己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基本适应学校发展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

2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以及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与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3坚持后勤社会化方向,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彻始终,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使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目前,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推进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求真务实。通过改革,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3.1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并认识到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几年,带来了后勤的快速发展。当前后勤工作的问题,是社会化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的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因此,应充分认识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继续下大力气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取代不利于高校发展的旧的后勤管理体制。

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后勤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我国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方面体制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影响,这就决定了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还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3.2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因地因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要根据国家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的,检验后勤管理创新成败的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是否有利于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所以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建立切实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机制。

3.2.1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管理实践。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某些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做法,或机械地按上级指令办事,最终会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由此造成的错误决策甚至会造成学校利益的重大损失。决策者应该系统、超前的研究后勤管理理论,重视基层单位在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的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并将创新方案建立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共识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决策。

3.2.2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本校的实际。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后勤管理体制的要求也不同,由于高校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校内情况各不相同,实现途径和进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鼓励积极进取,同时也要反对盲目冒进。目前,多数高校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并在争取做大做强。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是对每一所高校都适合的。对后勤正式职工多、市场环境不成熟的高校,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难度很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对后勤正式职工比较少、市场环境成熟的高校,最好的选择是不办后勤服务实体,直接将办后勤的职能交给社会。学校之间没有必要比较谁的后勤实体强大,应该比的是谁有能力快速稳妥地达到改革目的,建立起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也应讲究策略。应该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2.3管理体制机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目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自然就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当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达、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时,社会能够在更多方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会高一些,较多的后勤服务项目可以由社会相关服务企业来经营管理;如果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社会提供高校的后勤服务成本高,也不能达到高校要求的服务保障水平,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就相对低些。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

   3.3继续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坚持育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要引进现代后勤服务方式,提高后勤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服务也是一种无形的商品。要提高学校后勤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引进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后勤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学校后勤服务成为师生心目中优质的品牌。

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这种激励作用,对高校后勤市场同样具有较深刻的影响,学校后勤要自觉发挥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损失,使各项服务价格低于社会同类服务价格;另一方面了解市场、掌握市场,主动开拓市场,不断地遵循市场调节的红绿灯信号,使服务在实践中增值,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要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利用、开发。学校后勤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学生宿舍、食堂、商业网点、体育场馆、园林绿化、物业管理、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在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日常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整合,从而使后勤企业形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状态。

3.4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类推进我校后勤体制机制创新

3.4.1经营型的后勤产业借鉴国有企业改制,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按照“勇于创新、稳妥推进、资产运营、彻底剥离”的原则,积极将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营型后勤实体成熟一个改制一个,改成独立法人企业。

3.4.2经营服务型的,如水电暖、物业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积极推进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逐步与社会接轨。

教学区物业管理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引进社会物业公司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教职工住宅区物业管理服务引进社会物业公司,学校改暗补为明补,以往用在职工住宅区保洁、保安及绿化养护管理上的费用按人头直接明补给职工,职工再按社会提供的物业化保洁、保安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的服务标准缴费,解决在职工福利上存在的“住校内校外不公”、“单双职工不公”、“住大房小房不公”等不合理问题,有利于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切实提高教职工住宅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学校教学区、住宅区的单位和个人均按社会收费标准、按实际计量缴纳水、电、暖费,水、电、暖服务逐步与社会接轨,彻底实现社会化。

3.4.3面向大学生生活服务的后勤实体,如学生公寓、食堂等,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服务育人为前提,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的国情和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在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学生住宿、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原则,使这样的实体为大学生提供的服务既是有偿的,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福利性。

学生住宿保障工作是高校后勤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公寓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实施亲情式服务,人性化管理。对学生住宿收费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免费送电等形式。

饮食经营实行企业化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努力提高饮食经营效益,但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对饮食服务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食服务实体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服务成本、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原材料采购的竞争机制,建立应对物价波动的长效机制,并且积极争得学校支持,从而稳定学校饭菜价格、稳定饭菜质量,赢得学生的满意。

3.4.4社会型的,如校医院、附属小学、幼儿园等,适应医疗社会化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化。

校医院实行经费定额包干,促进其自我发展。校医院干部职工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要加强管理、办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引入竞争、降低药价、赢得市场,同时还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

抓好附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办学规模,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稳定大学年轻教师队伍。

这种综合型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既能维持高校安全稳定,又能有序地引进社会上的市场竞争;既能充分地调动后勤职工改革的积极性,又能有力地缓冲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波;既能显著地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又能明显地降低后勤运行成本。从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渐进过程中,稳步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3.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3.5.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种工作程序。使后勤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到执章必严、违章必究。3.5.2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一是自觉接受纪委、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使后勤的经济活动在体制和机制上始终处于有关部门的参与监督之下;二是严格实行工程和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标管理;三是加强后勤各单位的财务监控和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制度,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努力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四是在认真核算各实体的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应的定额费用,逐步推行定额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经济实体管理费的定额监控;五是科学论证、合理使用发展基金,努力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管理市场经济社会化出路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客观要求,有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关系到整个高教事业的发展,起到基础、保障和先行的作用,同时高校后勤改革又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要认清大形势,要有大局观,要站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高校后勤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纳入市场经济的范畴,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着重加速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必须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进度挂起钩来。”因此,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要服从和服务于高教体制改革。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推进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需要用现代化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去保障。

因此,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就是要在政府引导下,运用社会的力量办后勤,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及科学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后勤,并创建一种新体制和新机制。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建立一种多元化支撑教育事业发展、全方位服务于师生员工的后勤保障体制和服务体系,这样才能解除师生员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抓教育,搞教学和科研。同时,这种新体制,也能使后勤职工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分析

高校后勤要充分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全方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后勤的现状予以分析。

1、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特殊性

高校后勤与社会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师生员工,与社会消费群体相比,这一群体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固定性。他们的流动和自主选择性不大,主要在校园内生活与消费。二是单一性。主要为教职工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服务。三是脆弱性。广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家庭的供养,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四是政治稳定性。高校在政治上历来是思想最活跃的领域,是敏感地带,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在市场转型中自身地位的特殊性。

2、高校后勤工作的属性

长期以来,我们对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经济属性认识不足,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后勤,违背了经济规律,造成了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困境。然而事实上,高校后勤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同时具有两大属性。

一是经济属性。这是它的一般属性,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来决定的。服务是一种商品,要遵循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师生员工是消费者,也要为自己的消费支付相应的货币。这表明,高校后勤经营服务实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追求经济利益。

二是教育属性。这是它的特殊属性,是由高等教育的行业特征来决定的。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同整个教育改革协调配套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而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职业道德规范。

我们深化后勤改革,发展后勤产业,走企业化、社会化道路,就是要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引入后勤服务工作,采取产业化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充分发展后勤资源的配置效应;就是要把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引进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就是将高校后勤通过改组、改制以及引进社会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办后勤的局面。为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 [2] [3] 

制的要求,遵循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经营与服务职能,积极培育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手段,通过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以达到确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高校后勤产业经营实体及其服务化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进展

面对我国高校后勤所处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地高校的后勤改革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深化和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及管理方法,不断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以下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况。

、“模拟法人型”

“模拟法人型”是依赖学校办后勤,后勤仅仅是从事业性质的校办后勤转变为企业性质的校办后勤,没有改变学校自己办后勤、管后勤、学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其实质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学校后勤规模较小,实力不强,仍然是“一校一户办后勤”。由于该模式主要是依托本学校市场,从高校分离出来的实体,多数没有注册法人资格,只是校内“模拟法人型”的资格实体。

、校际联办模式

校际联办模式是由若干所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联合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或称后勤集团。这种模式,通过后勤资源的优化组合,打破了学校“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格局,发挥了规模效益,实现了资源共享,开展了社会化服务,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后勤服务。如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组建北京第一行业联办后勤服务集团——北京恒通高校热力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挥了高校人才技术优势,降低了热力运行成本,从而实现了高校供热资源的共享。

、区域联办模式

区域联办模式是由省、市级区域内联合组建高校的后勤服务机构,面向区域内的高校开展社会化的后勤服务。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高校自办后勤的局面,其经营规模大、竞争力强。如上海市于年成立了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两个市级高校后勤中心,发展高校连锁餐饮业、教育连锁超市家,建立了个后勤主、副食品配货中心,实行大宗商品的集中采购,价格比原来学校单独采购明显降低。这种方式彻底打破了原来“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及时发挥区域内协调指挥作用。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吸引社会资源办后勤,通过市场竞标选择后勤服务,后勤资产以租金形式租给后勤公司,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后勤服务质量,以协议合同形式保证后勤基本公益性。这种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投资,建立突破教育体系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体系,由社会直接经营,服务对象在面向高校的同时也对社会开展经营服务,形成引进社会力量办高校后勤的格局。它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权责分离,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完全融入了社会,促进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运行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保障能力有限,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必须面对我国高校后勤现况,从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思考,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大学发展所需要的低成本、高效率、有质量保障的发展道路。

、创新管理观念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维护高校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后勤社会化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营与服务的关系以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从大局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视为己任,常抓不懈。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联系,有利于减轻学校发展的压力和负担,做好交流疏导工作,重视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不稳定因素。后勤服务既要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又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消除因后勤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而诱发的不稳定隐患,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创新管理体制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后勤社会化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54-02

我国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属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二级机构。其人事管理权归属于学校,负担着学校膳食供应、医疗保健、绿化保洁、生活供应等职能。影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发展的两对矛盾分别是学校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扩张性需要和财政拨款、自筹等经费分配的不足;后勤服务的成本与质量之间的投入矛盾。为降低后勤成本、提高后勤质量、扩大办学收入,不少高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勤社会化。

一、后勤社会化是当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趋势

后勤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其职责涵盖方方面面,为了完成任务,行使相应的职能,必然对人才、资金、物资有相应的需求,在各个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发展过程中,后勤服务涵盖的范围逐渐增大,而后勤经费及人力资源两者的供需矛盾逐渐加深。后勤部门为了加强管理,按照职能或者其他原则划分次级机构,加大组织内部管理幅度和增加管理层次已是必然。这无疑对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成本。在整个社会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的大环境下,这与构建节约型高校管理、高校后勤管理的要求相违背。后勤社会化的直接目标是后勤与高职院校相分离,根本目的是在制度上促进后勤服务水平的提高,使高职院校能够分离出更多的资源,节约管理成本,集中精力,最终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发展。后勤社会化实际上包括后勤管理机构社会化、后勤管理人力资源社会化、后勤服务竞争社会化。高职院校将后勤管理的职能和服务剥离,首先,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使组织内的管理幅度乃至管理层次得到减小,管理活动范围缩小,是管理精细化、效率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打破了原有的后勤管理机制,为后勤管理队伍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基础,促进后勤管理服务的改革创新。

二、后勤社会化的原则

后勤社会化的主导者和后勤服务的使用者应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后勤社会化。

(一)服务学校原则。后勤社会化首先要坚持服务学校原则。高职院校在校园范围内具有相对封闭性,作为普通消费者,师生个体在购买单一服务中由于选择替代成本较高,往往处于交易相对劣势地位。后勤社会化使后勤从高职院校脱钩,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从自产自销转化为支付购买,如果后勤服务提供者出于逐利心理,利用交易相对优势,出价过高或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过关,必然不能很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作为服务提供对象,学校、教职工、学生在购买使用服务的时候是三位一体的。使用价值和价格不符的商品将会引起购买者的不满,影响后勤服务的水平,拖累高职院校的发展,最终将违反后勤社会化的根本目的。

(二)形式独立原则。后勤社会化的形式和途径,在法律和政策的指引下,受到院校之间不同环境的制约而有不同的表现,但在具体的后勤运营形式上,都追求相对的独立性。后勤管理的服务提供者与学校之间的组织行政关系和人事管理关系在后勤社会化后从形式上分离出来,是后勤管理面向社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根据形式独立原则,后勤管理提供者可以以法人或者非法人实体存在,在组织形式、人事关系和所有权归属上与高职院校分离。只有在形式上将后勤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机构从高职院校独立出来,才能保证后勤服务提供者能够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

(三)效益兼顾原则。等价交换是商品服务交换的基本原则,后勤社会化同样要兼顾经济效益。事实上,后勤服务的提供,需要人、财、物各项资源的支持,才能够作为一种商品投入到流通交易环节中。后勤社会化允许、鼓励后勤服务提供者通过收取合理的费用,获得合理的利润。只有通过有偿服务,合理的支付费用,后勤服务提供者才能保证自身正常运作。在服务学校、教职工、学生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获得合理的偿付,达到收支平衡,甚至能盈利,是后勤社会化的基本初衷之一。

(四)适当控制原则。控制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后勤社会化使传统后勤管理部门与高职院校相分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降低后勤开支、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必然要对行政关系、管理机制、组织人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将部分资源和权利剥离,让后勤服务提供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组织形式的独立在给予后勤服务提供者极大的自限的同时,也有可能使其在逐利心理的驱使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采取压缩开支的手段间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最终与后勤社会化的目的背道而驰。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不仅要通过放权和剥离资源完成后勤服务组织与学校在体制上的分离,而且要依法依约对后勤社会化的运行进行监督控制,确保后勤社会化能够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后勤管理效率,推动后勤服务质量上台阶。

三、后勤社会化的主要模式

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考虑因素是降低开支、简化管理、术业专攻、有效控制的统筹兼顾。高职院校推进后勤社会化不是出于政绩工程,而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排除非法人实体内部分承包经营的情况,真正意义上的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将采取两种主要模式。

(一)高职院校组建后勤集团。通过组建后勤集团进行后勤社会化是当前高职院校所采取的常用模式之一。通过组建后勤集团,剥离资产,组建带有典型现代企业特征的法人实体,使得后勤管理部门从事业单位下属的二级机构变成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够享有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1.后勤集团取得法人资格,是后勤集团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首要步骤。后勤集团法人资格的获得是经过法定程序申请登记进行设立的,在注册法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注册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法人资格的取得是后勤集团依法经营、正常运转、良性发展、做强做大的先决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承担的是有限责任,以公司制法人的身份进行经营活动,能够降低高职院校的资产风险。

2.后勤资源的剥离与注入,是后勤集团组建的第二个工作要点。除高职院校教学、行政、科研等与自身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资产外,应该归属后勤集团管理的,应注入到后勤集团当中。除有形资产外,应该归属后勤管理的人力资源,也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完成身份上的转变。后勤集团作为现代企业,应具备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特征,有规范的宗旨和使命、服务学校的基本目的、相对固定的业务范围。人员、资产和业务构成了后勤集团的初始主要资本和生产要素,注入到后勤集团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人是后勤集团,后勤集团通过运用、经营资产与业务为学校提供服务,资产形式上不再归学校所有。

3.后勤集团的组织形式。后勤集团是公司法人,学校必须保证在后勤集团中取得大股东乃至控股地位。通过股东大会这一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来确保后勤集团的经营不会偏离原有目标,这是保护国有资产的有效手段。而参照当前各高职院校的实际状况,后勤管理涉及的资产、人员以及经营的业务,一般不会超过中型企业的规模,多数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在社会化组建后勤集团以后,虽然体制上发生了改变,但在初始阶段从事的基本工作仍与先前的在内容上一致,可在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上加以微调,配置自身的后勤集团组织架构。需要关注的是,有学者持有的观点对完全后勤社会化提出部分否定,认为应在高职院校的二级部门内保留小规模的后勤职能机构,用以与后勤集团过渡衔接。原后勤部门直属的职能机构以后勤集团二级职能部门的形式存在,对后勤集团的日常执行机构行使职能职权和参谋职权。后勤集团下属的经营实体按照不同的范围区分,每一个经营实体之间互不干涉,向总经理负责,如图l所示。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119-02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分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口号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1999年11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主要分析了当时高校后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后全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和部署。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开始。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与此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使政府和高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开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办好高校后勤,以促进高校办学模式的转变,保证高校内部机制的良性运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后勤部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按照企业方式运作,成为独立的后勤经济实体。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后勤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也有了大幅提高,既改善了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减轻了学校的负担。当前,以“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管”为核心内容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后勤服务市场化进程加快。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后勤以服务为宗旨,但高校后勤与其他领域后勤服务工作有所区别,具有其特殊性。长期以来,由于原有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体制束缚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促使高校后勤走上社会化道路。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后勤改革;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2000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2000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后,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问题开始不断涌现。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指向越来越迷茫,对改革目标与当前日渐扩大的问题与矛盾的现实反差感到困惑,对后勤社会化改革难以前行的现状产生了忧虑,继续深化改革的信心不足,进一步推进改革的热情不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和制约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就必须进行高校内部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步伐,使高校后勤不再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人才

在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中,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后勤工作人员文化层次低,素质水平不高,大部分为工人出身,个人技能单一,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精神。以上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亟需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改革的需要。

(二)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普遍认识不足,认为后勤社会化就是要后勤实体完全脱离了高校体系,是学校甩包袱的过程,他们不愿意接受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在开展后勤服务工作时,与校内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理念单一,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后勤改革功利性强,缺乏长远眼光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后勤改革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后勤管理人员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在既定工作方案的过程中,忽略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限制了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管理理念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事物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坚持育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四)高校后勤改革形式化严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

高校后勤内部机构不断调整,职能不断更新,但在体制机制上并没有真正革新,致使后勤管理混乱,后勤部门权责不清,资源浪费严重,商业化气息浓重,远离了高校公益性的服务理念,脱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则。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后勤“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宗旨,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策探讨

(一)加强高校后勤的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意识

首先,高校后勤服务按其性质来讲,属于服务性行业,是第三产业,宗旨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其次,高校后勤服务具有教育属性,主要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服务,同时又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是高校工作的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服务是一种专业化、企业化的服务,它是从高校管理体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按照市场规律的运作,自我发展成为高校后勤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务。而高校学习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和行为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要求后勤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意识,对高校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改进高校后勤管理方法,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已经历1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资源配置合理、优化,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学校创造了经济效益。但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办法已限制了学校的发展,亟需革新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行产权分割,将学校和后勤各自的资产进行划分,做到产权清晰,允许后勤实体通过租赁、托管等形式继续有偿或无偿的使用学校的资产,使国有资产达到保值或增值;另外,科学地评估后勤资产,剔除无用资产,实现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分离,并采取奖励措施,以激励他们更好地使用好国有资产。

(三)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新形势要求后勤管理实体必须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通过引进“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措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引导管理职工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班,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从而为后勤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注重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后勤人员文化素养

高校后勤作为一个实体机构,需要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校后勤企业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础和根本保障,一个高校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个高校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目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武器,后勤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不断创新,确保学校的稳定、满足师生的需求、保证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

(五)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8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产业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3

高校后勤社会化打破了后勤办社会的局面,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后勤的服务保障能力,但也带来了相关的许多问题。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开展与深入,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形成,从承担的主体看,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已经交给社会相关行业承办的后勤服务项目;社会力量与高校合作提供的后勤服务项目;承担主体是社会力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要改革目前高校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后勤产业化的内容

(一)社会相关行业为高校提供服务形成的产业。这部分产业如大部分高校的电信、储蓄业务以及部分高校的供水、供电、供暖及邮政业务。将高校的后勤服务项目交给社会相关行业承办,从高校角度讲,主要考虑几个问题:其一是经济效益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后勤负担问题。后勤服务项目交给社会相关行业,学校要交费,学校经济效益上是否合算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效益不是学校赢利,而是指学校少花钱。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在2001年拆除电话交换机,入电信虚拟网,运行费用一年减少50万元。其二要考虑服务质量问题。随着社会相关行业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扩大,原本自身承担的后勤服务项目,越来越显现其弊端。

(二)高校自身承担的后勤服务项目所形成的产业可以简称为高校自身的后勤产业,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后勤产业,是目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部分产业,大都是高校后勤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服务的方面,包括饮食服务、汽车运输、校园绿化、美化、水电供应及其房屋维修等。这是高校后勤应该注重建设和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这些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切实转换,建立“产权清晰、现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后勤企业制度,建立靠市场机制驱动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化、法人化的现代后勤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支柱产业。这是高校后勤剥离学校编制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满足高等教育不断扩张和拓展的根本所在,丝毫不能轻视和放松。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扩大现有的服务范围、项目,完善服务结构、层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占领和扩大校内市场。

(三)社会力量与高校合作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形成的产业。社会力量与高校合作创办后勤产业,一方面可以解决资金、场地等困难,另一方面对高校原有后勤产业产生一定压力,促使其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的后勤服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学生公寓和餐厅的开发上。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的食宿条件一直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高校有这方面的需求(市场)。另一方面,投资于学生食宿服务这方面的产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追求的是经济效益,高校一定要与其履行规范的合同,一定要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充分考虑其成本。近几年,许多开发商为高校提供的学生公寓,在其经营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开发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不可能完全替代高校履行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能,且又不愿意从其收益中划出学生教育管理的费用比例,这就造成学生教育和管理上的漏洞。开发商为高校提供的餐厅,由于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措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在价格、卫生、防疫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正视学生教育和管理成本的存在,合理确定其范围,并充分发挥高校在这方面的主体作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也是社会力量和高校能否成功合作的关键。

(四)高校后勤产业还包括高校依托自身资源向社会拓展的产业。这是指高校依托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为了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增强后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后勤发展后劲,解决人员多,设备闲置等问题,占领校外市场,参与社会竞争而形成的产业。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供暖交给社会承办后,其后勤集团利用替换下的锅炉设备承担乌盟化德县新区建设的集中供暖工程。既实现了原有设备的保值增值,又壮大了自身的后勤实力,培养了社会竞争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和发展这部分产业,一定要注意以高校原有的后勤资源为依托,注意发挥技术、设备、人力等优势,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新创办的后勤产业,要充分注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这样才更有利于后勤自身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上述高校后勤产业化系统内容,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区别,各有侧重。其实现过程,也就是后勤产业化过程。

二、高校后勤产业化的内涵界定

高校后勤社会化主要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使高校后勤服务成为社会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后勤要实现社会化就必须克服“高校办社会”的种种弊端,依靠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学校服务,同时将现有的后勤服务部门转化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使之逐步与社会第三产业接轨。后勤社会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即后勤服务的市场化、商品化和企业化。市场化是指将后勤服务系统推向市场,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人员安置、利益分配等方面实行市场机制。资金来源由行政拨款制改为服务收费制;资金运用上由单纯的“运用”向“运营”转变,讲究既要有投入,也要有产出;人员安置上,打破终身制,实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在利益分配上,由过去的平均分配向优劳优得和多劳多得转变。商品化是指后勤系统所提供给教学、科研各部门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即服务,都要当作商品看待,通过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企业化是指后勤实体采取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后勤服务系统只有真正实现了市场化、商品化和企业化,才能说实现了社会化。

高校后勤产业化,是指高校后勤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产业化,即按企业的方式运作,遵循价值规律,讲究投入产出比。高校后勤产业化的内涵,就是将高校后勤生产与服务纳入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轨道,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在产业化过程中,具体也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即后勤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专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按照区域、单位和流程进行分工,使各区域、各单位和各环节所承办的后勤服务各有侧重,同时对校内后勤服务工作调整重组,使各部分具有相同的生产或操作标准,便于按照行业规定进行管理。规模化是指高校后勤服务项目要有一定规模,形成批量,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目前特别强调高校之间的联合,如上海市高校后勤发展中心和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就是上海市有关高校联合组建的后勤实体。集约化是指高校后勤服务项目要突出优势、集中投入、强化管理、降耗增效、形成特色,以便提高竞争力。高校后勤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构成了后勤产业化的基本框架。

三、高校后勤产业化与后勤社会化的关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高校后勤产业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是相对于“后勤”这一要素的所处系统而言的,即将“后勤”从高校系统中分离出来,推向社会大系统中,使后勤与高校由原来的从属关系转变为平等主体关系。高校后勤社会化,也是针对高校后勤现行的“福利制”、“供给制”而提出的,表达了后勤体制改革的目的。社会化的后勤实体需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需要以“企业”作为组织形式。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分流与重组,将学校后勤融入社会大后勤,剥离学校办社会的职能,建立起由政府主导、以社会承担、高校选择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后勤保障系统和服务体系。而高校后勤产业化,则是相对于“后勤”这一工作的所赋属性而言的,即将“后勤”作为高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转变为国民经济的一个行业,使“产业”属性从隐含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中显露出来,提升为与此门类平行的某一国民经济行业。高校后勤产业化,也是针对高校后勤“小而全、效率低”的现状而提出的,表达了后勤机制创新的思路,即对高校后勤按照“产业”方式来运营,讲等价交换、利润原则。

从实现高校社会化目标而言,后勤产业化为后勤社会化创造了条件,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1.产业化的经营方式,成为社会化的基础。产业化经营方式讲究等价交换,追求剩余价值。要求将资金转化为资本,把产品和服务转化为商品。选择经营范围、确立经营项目,要求专业化程度高,规模大,能够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在产业化过程中,后勤实体能够与学校保持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得到学校一定的支持,虽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或单列核算,但只承担合同责任,这可使后勤人员锻炼风险承受能力并逐步适应。可以说,只要产业化转型成功了,实现社会化就有了坚实基础。

2.产业化的组织形式能够转变成社会化的组织形式。对高校现有后勤资源按照“产业”方式经营,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调整重组,形成新的经营管理单元,即实体。如以管理公共校舍物业、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工作为范围的事务中心,以负责水、电、气保障和供应为范围的动力中心等等。这些实体的业务范围和性质相同或相近,能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也符合《公司法》及其它法规关于经济实体的要求。因此,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产业”方式经营,就能够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和特色,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能够进一步融入社会,转变成社会化的经济实体。

产业化的目标和社会化的目标具有同一性。不论是产业化还是社会化,其目标都是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都是为了打破制约高校发展的后勤瓶颈,都强调对现有后勤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都是为了减轻不校负担,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实现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目标。

四、实现高校后勤产业化的条件

实现高校后勤产业化经营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从学校编制中分离出来的现有产业的有限经营,来维系和支撑后勤实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很困难的,它仍然需要学校继续的投入。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后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只能靠其自身不断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即重视发展后勤产业。从当前情况看,高校后勤在实行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投入和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虽然改革后实体转换了经营机制,实行了收费服务,但校内市场毕竟有限,其服务功能还包含育人的性质,不能最大限度体现经济效益,要兼顾社会效益。因此,就收费而言,尽管遵循的是价值和等价则,但在实际上,仍然具有许多福利和优惠的性质,其价格和社会市场相比是低廉的。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对高校后勤欠账较多,要想依靠国家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学校的支持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变得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高校后勤如果仅仅固守原有的产业摊子,是难以打开局面的。因此,必须认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形势、特点和任务,明确高校后勤的产业属性,切实转换经营机制,面向校内外市场,拓宽服务范围和渠道,不失时机发展后勤相关产业,向社会要效益,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以支撑自己的社会化改革。唯此方能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在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入发展。

高校后勤在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既要依托于高校内部市场的优势,又不要产生过分的依赖性,不断开拓有限的校内市场和无限的社会市场;既要注重搞好为高校服务的传统产业,又不过分依赖这些产业,大力发展与这些产业相关配套的产业,形成良性和立体的后勤产业结构群,使其更好地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既要注重和大力发展与高校服务相关的配套产业,又要注重发展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的高校技术含量大和转化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使高校后勤逐步形成独立于学校编制之外,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性质,为高校服务的产业集团,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高校后勤才有可能在资金方面摆脱对学校的依赖,才可能有较强的经济力支撑高校后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可能发展成为真正社会化意义的高校后勤产业集团。

高校后勤产业化,不只是高校后勤服务项目承担主体的改变,主要的是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变化,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其必经之路和重要内容。多年来,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在体制上是学校办后勤。高校在计划经济进期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福利型办后勤模式,使后勤部门成为学校行政的附属物,事企不分,封闭落后,没有独立的经营权和相对的责任制体系,管理制度不科学,组织制度不健全;机制上,实行垄断福利服务,不计成本,脱离市场,没有人事权;在经济上,实行“铁饭碗”,平均分配,绩效不挂钩,缺乏动力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处于低水平行政管理阶段的服务方式上。服务设施、设备数量不足,条件落后,浪费资源,增加成本,低效益运转,缺乏生气与活力。这样的体制机制必然导致后勤人员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能力低下,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人员整体素质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需要,“等、靠、要”的思想根深蒂固,学校的包袱越背越重,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

1999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后,各高校对后勤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生产自、用工权、分配民权、经营权,引进了经济责任承包、绩效挂钩、多劳多得、间接成本逐步计入等机制。在转变人员思想观念、实行制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成绩,缓解了困难,打开了局面。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加速进行,这种原本并不彻底的过渡性质改革就显现出了弊端。如在体制上仍然是行政管理为主,经营管理为辅;操作上各校政策不同,苦乐不均;人事上正式工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想要的进不来,不合格的人员交不出去;分配上虽绩效挂钩,但平均分配仍占主体,事企不分,后勤实体无真正自,负盈不负亏,与中央提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制的过程中,沿用计划经济进期的思想观念、改革方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高校后勤改革已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所以,高校后勤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智慧的成果,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基础之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它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真正体现企业是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高校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真正实现校企、政企职现的分离,消除“学校办社会”的巨大压力,同时确保学校对后勤资产拥有所有权。10多年的后勤改革告诉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顺应历史进程,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后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改革:走出学校办后勤的框框,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规范脱离;通过筹集资金实现资产结构的多元化,避免因后勤资产结构上的单一性引发过多的行政干预;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具有完全独立的经营和管理权;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按市场法则和经济规律运行,获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化改革目标的要求。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使后勤实体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高校后勤产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与学校行政规范剥离、融入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其法人治理结构以有限现任制度为核心,遵循教育规律和服务宗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后勤和学校的关系。目前,高校后勤是学校的一部分,学校和后勤之间是管理和被管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后勤社会化要求后勤由社会承担为主,这样后勤和学校的关系才能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原来的管理和被管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变成经济关系,即所有者和企业的关系。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地发展后勤生产力,壮大后勤实力,更好地满足学校办学的需要。后勤社会化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高校办学的需要,而停滞不前,实力薄弱、无竞争力的高校后勤是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的。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激活后勤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热情和活力,从而达到发展后勤产业,壮大后勤实力的目的。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主要途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由学校来配置后勤资源,人、财、物都是由行政手段划拨,学校对后勤承担的责任是无限的,因此,学校是后勤经济活动的主体。这样做的结果是,后勤服务满足不了学校办学的需要,而学校又无力支持后勤的发展壮大。后勤成为学校沉重的负担,学校行政指令和计划成为后勤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束缚。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使后勤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实体,后勤实体才能成为市场主体,才能参与市场竞争,使市场这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在后勤产业中发挥作用。

高校后勤产业化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现行的后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改革,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学校自主选择的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学校的主体作用下,对现行后勤中的机构设置、用工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等进行全面彻底改革,实现资源重组、优化配置,调动员工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以实现与社会接轨、可持续发展、满足师生要求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梁茂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7(18).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9

关键词:高校社会化改革后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73-02

高校的后勤管理,就是管理者根据共同的工作需要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解、监督后勤工作的管理方法。根据学校后勤所担负的工作及责任,制定措施和办法,以及对运行过程进行评估,实现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政策的科学方法。在高校的后勤社会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和后勤服务的员工从服务的角度思考高校的后勤管理的业务,关键的思路要发生彻底的改变,如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后勤在管理中的作用等。

1高校社会化改革

1999年,我国《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的颁布,明确了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17年的实践,解决了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可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处在调整和攻坚阶段,旧的后勤管理体系尚未完全清除,新的后勤管理体系和服务正在逐渐形成,后勤管理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新挑战、新矛盾,严重制约高校后勤改革,所以要及时调整改革的思路,重新配置、重新定位、整合资源。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和协同创新的变革。[1]

2高校后勤管理向高校后勤服务观念的转变

学校与后勤,后勤与后勤职工、高校与社会力量。需要高校后勤人员转变观念,领导、部门、师生和家长转变观念。提供服务,树立服务意识;为师生员工提供服务,改变师生员工与后勤之间的矛盾关系;正确看待后勤服务的收益。由于高校后勤组织机构靠学校经费来维持,高校后勤服务缺乏商品性,这就造成资源的无效使用浪费,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也应该把后勤服务作为一个利益的增长点。

3后勤管理

后勤管理是管理者应用一定的原理、方法和手段,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为和领导活动,使全体成员努力工作,以达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它是管理的一般本质在后勤管理中的一种表现,由于后勤工作部门是为一个单位的职能活动提供物资保证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服务。[2]

(1)后勤工作与后勤。所谓的后勤工作,又称为总务工作,是为了各部门职能活动正常进行而提供的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工作。

(2)办公管理,是指研究办公室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以提高学校和组织办公室管理及教学管理效率和效能的一门学科。

(3)总务管理,是对单位内的行政后勤工作的保障,是主要负责学校后勤保障、车队管理、设施维护、物资采购、消防安全、会议保障、校园绿化的实施机构。

4后勤管理的要素

(1)人员。选好后勤的管理人员非常重要,要坚持几个标准,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知识化和专业化。在实践中选拔人才,坚持扬长避短,坚持实事求是,用人不怀疑,怀疑不用人,坚持梯队建设用养并举。

(2)经费。建立好制度,让每一分钱花得值,为学校节省资金,接受群众的监督。

(3)资产。后勤管理活动是对校产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做好资产的管理工作。修缮工作,一方面教学座椅的修理,教学设备物资的奇缺;另一方面任意糟蹋设备和物品,存在只用不修的现象。校产管理,必须建立账卡和登记薄,做到手续齐全,账目清楚,账务相符,杜绝铺张浪费。加强爱护公物财务的教育,以爱护公物为荣,损坏财物为耻辱。

(4)时间。时间的结合,要善于把握时间,要善于处理好时间与工作的关系。

5后勤管理的作用

后勤管理的作用是后勤的基本职能决定的,它包括5个方面。

(1)物质保障。搞好后勤管理,能够为职工活动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一个学校的职能活动正常进行,就必须安排好工作必需的条件设施,提供后勤服务活动,这是物质活动的基本基础,加强后勤管理才能保证物资条件。

(2)提高工作效率。后勤管理,对人、财、物的利用率,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物质保障,科学的管理,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发挥物资设备的潜力,这一作用是后勤管理的主要作用。

(3)加强职工的积极性。后勤工作是体现基层党组织对群众的关怀,促进职工的积极性,后勤工作与职工的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后勤工作做好了,可以为职工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职工一心一意为工作,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完成本职工作。

(4)精神文明建设。后勤工作是服务工作,是一面镜。服务是“窗口”,把好这个服务的窗口很重要,文明服务,礼貌待人,教育人,培养人,窗口的建设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5)监督管理。加强标准的制定,对后勤工作服务进行监督,接受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正确指导服务实体工作。

(6)处理好甲乙双方的关系。管理职能,契约关系,法律规范,用人制度,监督规范经营,建章立制度。

(7)培训教育。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廉洁意识、效益和效率意识。[3]

6结语

高校后勤化服务协同创新要想顺利进行和实现,必须有一个保障机制和支撑体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已经进行17年了,推动教育健康的发展,不少高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正确处理好高校社会后勤化的改革,正确处理好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后勤管理的关系,关键是后勤管理所起的作用,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安国.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创新研究:协同创新与体系重构[m].经济科学版社,2014:34-39.

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机制后勤产业

高校后勤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没有后勤作保障,教学科研就上不去,高校教育就无法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今天,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设施问题和管理水平滞后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并已成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笔者认为,除进行运行机制上的转变外,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体制上的转变,只有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后勤社会化具有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一、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时代的需要

我国的高校把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混在一起,存在诸多弊端,如事业经济来源单一化,

消费市场封闭;供给制、福利性等“小而全”的服务特征和运作方式,造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超负荷运转的包袱越背越重,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人财物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致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教学科研水平上不去,办学效率不高。因此要加快学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改变把高校办成小社会的状况,逐步使高校从沉重的负担下面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完成社会赋予它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在为学校师生服务的经营宗旨不改变的情况下,把生活部分分流出去,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建立起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师生员工服务,就成为目前高校求得发展的关键。

二、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良性发展

几十年来,我国高校后勤工作的运行,完全是依靠拨款驱动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需将后勤逐渐从学校分流、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服务型企业实体。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法人企业。后勤成了企业后,其运行机制就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因此,高校后勤改革应以体制改革来促进运行机制的转换,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良性发展。

1.改拨款制为收费制

要使学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化,就必须建立起后勤服务的收费机制,没有这个转变,也就不能最终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作为学校,要改变过去那种给后勤的行政拨款方式,要让后勤通过自己提供服务来收取费用,学校可以有选择服务方的权利和余地。

2.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运行机制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和前提条件就是加强学校后勤队伍建设。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是一支缺乏后劲的队伍,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后勤来讲是第二次创业,不把队伍建设好,解决管理层面和运转机制矛盾的问题,就会影响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和效果,也就不能最终达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当前要做的工作,一是要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的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以及适应性;二是要加强对后勤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三是需要选调、招聘精兵强将来加强和充实后勤队伍,才能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发展。

3.改革劳动人事用工制度

按照社会化方向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劳动人事用工制度,定岗定编,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

坚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双向选择,以岗择人;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正式工与临时工的界限,干部实行聘用制,工人实行合同制,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4.改革产权制度

这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后勤实体都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与学校进行产权界定。学校的财产也是国有资产,按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后勤实体最终都要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即现代企业的轨道。那么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设法得到解决,因为它关系到学校后勤实体的生存与发展。

5.改革财务管理制度

为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使高校后勤实体真正“剥离”,必须改革现有的学校财务拨款制度,将按人头计费拨款改为按工作量和任务计费,这是使后勤变拨款服务为收费服务的一个重大机制转变。当然,在财务管理上,可能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不一样,但是,如果不改革拨款制度,后勤社会化改革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出现干不干都拿钱,没有效益不干活也要钱,甚至给少了还不行,这样又会回到吃“大锅饭”的老路上去。在校内分解经费时,应将公用指标分解到户,促使后勤服务工作按经济规律办事,超支不补,节余归用户单位留用,能有效地抑制公用经费上涨和无人负责的问题。

6.建立监控机制

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是对后勤工作实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通过职能部门进行督察,也可以让服务对象参与督察等多种方式,对后勤的服务质量、经营状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把检查结果反馈给后勤各部门,并定期公布督察结果。监控人员也要将后勤的服务宗旨、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质量要求及检查督促制度公布于众,让服务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建立有效监控制度,让服务对象了解、认识后勤工作,促进后勤不断深化改革。

三、高校后勤改革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