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十篇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十篇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2:21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1

为此,本刊拟以专辑形式刊发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具体将通过核心经验阐释、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及其支持性策略梳理、经典活动案例分享等形式,介绍有关“集合与分类”“模式”“计数”“数符号”“数运算”“量的比较”“测量”“图形”“空间方位”等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以帮助读者对儿童的早期数学学习有更清晰的了解,进一步明白“教什么”“为什么教”以及“如何教”的问题,敬请关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为教师实施幼儿园课程指明了方向。《指南》在“科学”领域中阐述了儿童“数学认知”的基本特性、核心目标、观察要点、典型性表现和教育建议,其根本目的是要帮助教师实施“有质量”的课程与教学。

教师专业知识是影响儿童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中,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学知识和学科知识来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是如何组织、呈现给特定学生的知识,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与教学知识而形成的知识(Shulman,1988),也是教师特有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学前数学教育是基于儿童认知发展和年龄特点的启蒙教育,儿童需要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优质的数学启蒙教育需要教师在基于教育实践案例的反思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

一、关注核心经验,实现有理解的“教”

教师对于学前儿童究竟是如何理解数学概念的,应该如何评价和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有不少教师对儿童早期数学启蒙教育产生畏惧或抱怨情绪……要帮助教师克服对儿童早期数学教学的负面情绪,使“不喜欢数学”的教师也能对儿童早期数学教育充满信心,关键是要帮助教师对儿童早期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有清晰的理解,即帮助教师明白“教什么”“为什么教”以及“如何教”的问题。

所谓核心经验,是指对儿童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的概念或技能。对于儿童的数学学习而言,核心经验就是儿童在这一年龄发展阶段可以获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概念和能力。核心经验是在综合了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儿童数学领域发展的年龄特点基础上梳理出来的,涵盖了《指南》相关的内容和要求,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计划和实施儿童的早期数学教育。

1.核心经验能帮助教师确立数学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实现有理解的“教”

如果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早期数学是什么,儿童的数学学习会碰到什么困难,儿童的数学能力发展一般会遵循怎样的路径等问题,“教学”才有可能成为有重点、有儿童、讲策略的有效教学,即教师必须理解自己所“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教”,才有可能实现有理解的“教”,而不是为“教”而“教”。

从“集合与模式”“数与运算”“比较与测量”“几何与空间”四大方面的数学主题入手,3~6岁儿童数学学习的核心经验可归纳为“集合分类”“模式排序”“计数”“数字符号”“运算”“量的比较”“测量”“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教师需要了解每个核心经验包括哪些“要点”、儿童在该核心经验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有效支持和促进儿童获得该核心经验等。教师如果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核心经验,就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教学资源,从而加以充分利用。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核心经验有一个清晰的发展顺序,每一个核心经验的要点是建立在前一个核心经验要点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我们并不能断言儿童的数学概念是严格按照这个顺序发展的,但是这个顺序确实预示了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一般规律。

2.理解核心经验能帮助教师更灵活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对儿童的数学思维更敏感,对儿童的数学学习支持更有力

我们对儿童数学学经验的梳理并不是要外加一套新的认知模式或结构让教师去学习,事实上,它起到的是补充和丰富教师数学教学策略的作用。因为教师一旦明白了这些概念是如何被儿童理解的,就更容易判断自己班里的孩子哪些已经理解了,哪些还没有理解,接下来他们可能需要怎样的支持。譬如,在区角活动中,当一个女孩玩积木拼板材料长达10分钟而始终不能完成一个三角形拼图时,如果教师已然知晓“几何图形”这一核心经验中“几何形体是可以翻转、旋转和移动的”这一要点,以及对3~4岁儿童来说认识和理解这一要点正是几何认知的难点和重点,那么教师给出的支持性策略就不会只是停留在表面化的鼓励上:“不着急,慢慢拼”“××真是好样的”等,而是给出一个建设性的反馈意见:“你要不把三角形倒过来试试看?”“哦,原来三角形倒过来还是三角形啊。”“以后再拼其他图形的时候,你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哦。”由此,对于这个空间概念发展稍显迟缓的儿童来说,既可获得重要的核心经验,也可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成功感。

二、关注儿童,把握数学教学的实践原则

我们在讨论核心经验以及相关活动该如何开展时,也有必要讨论并思考一下关于儿童早期数学教学的一些重要的实践原则。

1.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从具体到表象再到符号理解的渐进过程――提倡“多元表征”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早期数学概念的发展既离不开具体的客观环境和生活经验,又依赖于具体的动作操作和体验,它是儿童在不断积累感性经验,借助于具体事物和形象逐步在头脑中建构起一个抽象逻辑概念的渐进性发展过程。例如,儿童必须把4辆玩具汽车和一张有4辆汽车的图片、数字“4”以及文字“四”联系起来,才可以被认为真正具有了数学意义上的对“4”这一数概念的理解。

儿童早期的数学概念和能力发展通常是与具体情境相连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儿童将在具体实物情境中获得的数学学习知识或能力迁移和应用到其他变化的情境中,实现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渐进发展,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元的表征手段(例如能够用实物情境、教具或模型、图形或图表、口语以及书面符号等多种表征手段来表达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或演示和解释数学现象),而不仅仅是动手操作。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对具体实物加以表征是最基础的能力,它最接近儿童的日常生活,而用书面符号加以表征则是最抽象和高级的。儿童对具体实物、图片和符号之间关系的理解不是自动生成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活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对同一概念运用多种不同表征方式帮助儿童感知;鼓励儿童运用具体实物、图片和符号等不同的表征方式加以表征,并促使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由转换使用这些不同的表征方式。

2.儿童的数学学习与发展离不开与日常生活情境相联系的学习背景――基于“情境教学”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数学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能从真实的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教师要把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置于有意义的、真实的日常生活情境与背景之中,如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整理玩具”“统计到园的人数”“玩沙玩水”“户外运动”“搭积木”等活动都与数学密切有关。

儿童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是与他们数学理解能力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并且儿童的数学学习遵循着从接受性理解向产出性理解过渡的发展特点。如一个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发现并找出有规律排放的雪花片或积木(接受性理解),却不一定能够创造出一种规律(产出性理解)。因此,把儿童的数学学习置于一个生活情境之中,视儿童为有好奇心、有能力的解决问题者,可以激发儿童主动建构的动机,鼓励其作出产出性理解。而且,真实情境也为儿童提供了将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加以整合的机会。

3.儿童的数学学习既需要动手操作,也需要数学语言支持――倡导“手脑并用”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让儿童充分地操作、体验和建构是一种重要方法,鼓励儿童与同伴、教师和其他人交流,用数学语言进行清楚的、精确的表达和交流是另一个重要方法,幼儿园的数学不应当只是限于操作的“哑巴数学”。

在儿童的数学学习中,“操作式学习”是必要的,但教师或成人的语言引导和提示归纳也同样重要。教师要充分运用“数学语言”(即能体现或隐含一定数学概念或知识,有助于儿童进行逻辑思考的语言)与幼儿互动,如:“我有三个不同大小的杯子,我们可在最大的杯子里放些什么呢?”“你能说说你用了多少块、什么形状的积木搭出了这艘船?”“你有什么办法来量一量你们谁更高呢?”……这样可以使儿童有机会尝试去创造和验证,也能激发幼儿的逻辑思考,帮助幼儿学习和巩固那些他们正在形成的数学概念。此外,要鼓励幼儿尝试用相关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或交流,从中了解他们的理解水平达到了何种程度,体现了他们的哪些数学表征和逻辑思维能力。

4.儿童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单独的、孤立的学习领域――尝试“整合数学”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2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小学数学教师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深化课改的重要工作。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课程特点,对确立教师课程体系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对数学的法则、方法、程序进行正确的解释。纵观我国各师范学院的小学专业课程发现,普遍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缺乏标准,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或是使用高等数学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学习难度高但和小学数学教育关联弱的《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等课程;或是开设综合大学开设的着重于工科或经济的数学课程。据调查两所省属大学对师范生开设的数学类教育课程发现,这两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差别非常大。由此可以得出,数学教育的课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使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在选择时产生凭经验、图方便的随意现象,导致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小学数学教育素养无法满足小学数学教育的需要。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实践类课程教学不完善。关于“如何教”的教学实践是一名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不仅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更能体现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实习等教育实践类课程是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其教育信念。但从实际上来看,许多高校对此的重视还不够,对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实践过程中缺乏指导。甚至有部分学校采用分散的实习方法,让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导致部分学生敷衍实习。缺少小学数学课堂的体验经历,必定会影响对教育理论的实践反思。

二、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将来小学数学的教师素质,也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性,将对教师的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甚至早在二战的时候就已将培养小学教师纳入高等教育中。因此,这些国家的小学教师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可以成为我国确立小学教师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在2008年,美国教师委员会做出一次重要报告,报告内容显示,美国的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各教育学院间差异很大,和我国目前的情况很相似。为此,美国收集了全美77所教育院校的教育课程、大纲,进行了两年的认真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同时提出,和小学数学教育相关的课程,才有助于教师在职前学到需要的知识。纽约城市大学强调基础性与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另外,英国在1982年《学校中的新老师》报告之后,建议大学和中小学进行合作教育,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新加坡等国家也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确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建议

根据我国在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上存在的随意性问题,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组织教研人员、数学家、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等各方力量,以核心素养为框架,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知识理论,整理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标准,给各师范院校开设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提供方向和依据。小学数学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一直受到其他高级数学教育课程的影响,对数学学科的知识考虑很多,设置了许多和小学数学关联较小的课程,忽视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高等数学等课程反映了现代数学的发展,有利于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理解,能够开阔职前教师的视野,有利于开展数学教育工作。因此,要根据课程标准分析数学课程,将高数学科和小学数学有机结合。建立教师的课程体系,培养优秀的数学教师,只通过传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使职前教师通过实践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让师范生在学习知识理论之后,进入小学课堂,亲身观察或实践,有助于帮助其掌握教学程序和基本策略。

四、结语

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全面推进深化课改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好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的小学数学课程具备的标准统一、重视基础和实用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制定统一的体系标准,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这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论述对确立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师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带来些许积极影响。

作者:管云霞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沃皮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2-78.

[2]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9):103-104.

[3]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9):40-43+48.

[4]孙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16(41):73-74.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3

实验法,进行尝试体育考核积分制,优化教学内容的实验。实验表明,实施体育考核积分制,有利于培

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的

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

【关键词】尝试积分制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

1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体育课成绩考核,采取结构考核和综合评定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

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部分,用单一的统一标准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考核

,已不能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在体

育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的改革思路。统一标准

整齐划一,忽视了身体条件较差、身体发育较慢、年龄偏小、体质较弱这部分学生,以致不利于调动他

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人为地受到压抑。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难以得到发展,同时

也忽视了身体条件好、年龄偏大、体质较强的这部分学生,助长了他们不参加体育锻炼也能取得好成绩

的错误做法,极不利于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很难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任

务,落实素质教育。因此,如何使体育考核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就体育考核积分制进行初步实验尝试,与专家、同行共同探讨。

2研究方法和对象

2.1研究方法:对照实验法。

2.2研究目的:有三个,一是从自觉参加课外活动人数、年级体育竞赛成绩等方面来探讨学生终身

体育能力和意识情况。二是学生身体素质对比。三是学习质量对比。

通过实验,检验其效果,为推行"积分制考核"提供理论依据。

2.3研究对象:本校高一年级2、4、6、8四个班教学班,其中2、8班为实验班,4、6班为对照班;

高二年级5、6、7、8四个班教学班,其中5、6班为实验班,7、8班为对照班。

2.4实验时间: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

3结果与说明

3.1实施积分制的方法:

3.1.1将积分划分为基本分、加分和追加分三项。

3.1.2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按《标准》考核要求从其中选择一

些有条件考核的项目,每位学生必须取得必考项目基本分。评分标准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执行

。每学期考2-3项。

3.1.3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划分分数,当《标准》内没有分数的情况下,采取加分或减分

。例如,高一男子50米考核,男学生考核成绩6"7为100分,当快于6"7时,每0.1秒加10分;而9"8秒为0

分,当慢于9"8时,每0.1秒加10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1.4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期学生可选择考核的项目及评分标准。这些项目通常也为学生

的必修项目。它包括现在要用的、能终身受益的教材,如篮球、排球、体操等项目。学生应选择其中的

1-2项考核。

3.1.5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爱好,选择1-2项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考核追加分。例如,学生跳绳好,可

要求教师考核跳绳为追加分;体操好的,可考核体操作为追加分。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都可作

为追加分。每学期考核1-2项。

3.1.6选择类考核项目的评分标准参照体育教材中相应项目的考核评分办法执行。

3.2实验结果

表1高一年级下学期实验班、对比班体育考核项目及成绩对比情况一览表

表2高二年级下学期实验班、对比班体育考核项目及成绩对比情况一览表

表3高一年级下学期实验班、对比班体质健康考核成绩对比情况一览表

表4高二年级下学期实验班、对比班学生体质健康考核成绩对比情况一览表

表5高一实验班与对比班一学年参加体育竞赛获奖情况、参加课外活动人数及期考排名一览表

表6高二实验班与对比班一学年参加体育竞赛获奖情况、参加课外活动人数及期考排名一览表

4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1至表6来看,实施考核积分制后,实验班的体育考核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体育竞赛获奖

情况和自觉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人数均比对照班高,而文化课成绩仍居平行班前茅。

4.1实施体育考核积分制的结果:

4.1.1能改变一些学生对某些项目考核不及格产生的恐惧心理。例如,某些学生速度耐力很好,但投

掷项目差,如果考核定在投掷项目上,这些学生就可能难以达标。但如果在速度耐力项目考核中成绩超

过100分的情况下允许加分,这些学生对考核的恐惧心理自然会减轻。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优势项目

来获得一定的补偿分数。

4.1.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例如,某学生打乒乓球技术非常好,但考核其他项目

成绩一般,甚至有些项目不及格,如果学期总考核成绩经常不及格,那么这位同学就可能会对体育失去

兴趣。而考核时将打乒乓球技术当作追加分数,他的乒乓球技术得到认可,他就会更加认真地去打乒乓

球。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位学生能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即使不能成为世界冠军,他也会经常打乒

乓球,收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4.1.3当学生考核完必考项目后,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参加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当

必考项目考核成绩不理想,学生可以要求追加考核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追加分数。这样,学生可多元

化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奠定基础。

4.1.4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体育特长的发展促进了体育基础的提高,反过来,体育基础的提高又促进

了体育特长的发展。

4.2实施体育考核积分制,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

现行大纲教材内容多以竞技项目为主,加之长期来竞技体育思想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形成

了以技术教学为主的体育教育思想。那些规划严密、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使得体育教学严肃有余,活泼不

足,让天性好动的学生兴趣低落,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在

教学内容方面,将从"以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

"转移,但并不意味着否定体育技术、技能的必要性。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体需

要,以充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他们在运动中发挥自身的

价值和对成功的体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应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方面。内容的深度强调健

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如健身操、健美操、武术、各种球类、审美教育等,以利于吸引学生

主动地参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意识。

5存在的问题

5.1加减分的标准问题。

我国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划分分数线,以便加减分,当学生超过满分或低于零分时,究竟加减多

少分才算合理。

5.2选用项目的评分标准问题。

选用项目的考核也可能会存在一些研究解决与总结。目前,我们对此正在进行实验。在此,也希望得到

专家及同行们的指导。

6结论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验,证明了在体育考核中运用积分制考核这一杠杆,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

学习,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有利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4

1教学实验设计

1.1实验对象

第一轮,选取湖南省吉首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1级男生60人,实验班30人,对照班30人。第二轮,选取湖南省吉首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2级男生65人,实验班33人,对照班32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把学生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对学生进行身体形态、相对力量、协调性和游泳技能四项指标进行测试不并做SpSS统计处理,经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四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实验课程

游泳普修课。以湖南吉首大学体育学院游泳教学大纲为实验内容,两轮教学时数均为24学时,授课内容同为熟悉水性和蛙泳以及游泳的基本理论知识。

1.3实验时间

第一轮2004年6~9月,第二轮2005年6~9月。

1.4教学实验实施

两轮四个班均以湖南吉首大学体育学院游泳教学大纲为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场地器材、考核内容、评分规则等均相同。两轮四个班教学工作全部由本人担任,对照班学生采用传统教法进行教学,即:宣布内容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考核。实验班运用“小群体学习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包括以下环节:明确目标、任务优化组合小群体设计集体呈现小群体学习活动评价考核。首先是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并向学生提出学习的目标、任务及要求;其次是在兼顾”?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的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4~6人自行组合形成各小群体,要求有一名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三是小群体推选责任心稍强的学生为小群体的负责人,负责人协助教师指导、组织和反馈消息;四是教师用简明生动形象的口诀或语言讲解技术要领,做出示范动作或请同学示范等让学员了解游泳动作的规格、技术特点和方法,做到学生心中有底;五是各小群体在教师的提醒、吸引、比较等指导方法下,充分发挥小群体的主体性,开展积极生动的学习活动,本阶段大部分时间以学生学习为主,各小群体自由选择练习方法和手段,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出现的问题。六是对各小群体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指出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5教学实验的检测

为了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掌握实际水平,考核实行考教分离,任课教师只担任技术评定和教学能力考核的工作,其它工作由教研室组织考评。考核内容包括游泳技术考核、游泳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和游泳教学能力考核。技术考核分为技术评定和技术达标。教学能力考核包括准备活动、观察评价技术动作、对错误动作的分析和纠正以及回答技术理论方面的问题等,但教学能力考核不计入游泳总评分,仅作为对教学实验的检验。

2教学实验结果

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技术、理论和教学能力进行了考核,两轮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均优于对照班(见表1),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两轮实验班达到优等成绩学生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班,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班(见表2)。这些数据充分表明运用“小群体学习法”进行教学,除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培优和补差,同时也说明本教学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在体育教育学生初级游泳教学中运用是可行的,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3分析与讨论

3.1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证明,实验班的学生较之传统教学法更能克服学习游泳的不良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小群体学习法”中的小群体的组成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需要,目标的整和,志趣的相投,心理的相容,智能的互补等原则,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在教师面前的畏惧、怕出丑以及怕水、厌水的不良心理因素,使他们敢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提出问题并改正错误,达到相互提醒,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二、“小群体学习法”形成了“以人为本”,以人的个性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克服了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技术为本,不顾学生兴趣爱好,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状况的教学形式的不足。在小群体学习中,教师成了主导,学生成了主体,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把一些枯燥的技术性练习转化为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人际关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增强学习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满自信,同时通过小群体成员间的互帮互助,相互激励,能更好地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三、运用“小群体学习法”教学时,各小群体之间产生了可比性,从而有了前进的动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克制了不良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3.2有利于初级游泳运动技术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形成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游泳技术和理论知识学习方面,由于“小群体学习法”较之传统教学法更能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减少了组织教学的时间,在单位时间内各成员增加了练习的次数,使得在相同的时间里“小群体学习”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教学能力方面,“小群体学习法”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学生有发表见解、提出质疑及教学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及主动实践的积极性,从传统的“填鸭式”转向“探索式”、“实践式”,促进了游泳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能力。

3.3培养学生的协同性和竞争意识

“小群体”学习过程中,个人是小群体的一分子。在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协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协同理念;在小群体之间,相互竞争,形成了竞争意识。实验证明,“小群体”学习较之传统教学法更能培养学生的协同性和竞争意识,为学生成为未来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4结论

4.1教学实验证明,“小群体学习法”在初级游泳教学中是能够采用的,并尽量在齐腰深的水中进行。

4.2“小群体”学习把教与学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的身上,减少组织教学的时间,增加练习次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5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党的十报告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炼为24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西方思潮、西方的价值观暗潮涌动,在大学生群体中和宣传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必将对“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根据CnniC的调查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高达6.49亿,大学生更是成为智能手机覆盖率最高的群体,笔者所在高校大学生的智能手机覆盖率为100%,90后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世界里的原住民。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同时也是活跃在互联网世界里的重要力量,因此“互联网+”网络发展趋势下,如何在高校学生中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的背景与本质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目前“互联网+”到什么程度呢?目前“互联网+”模式已经成功与零售业、批发业、制造业、外贸、农业、金融、物流、教育创新性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形态,同时“互联网+”模式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网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成果和集中反映。本质上是信息的在线化、数据化,“互联网+”兴起也宣告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如一些传统纸质媒体创新性的运用“互联网+”,将难以消化的“大骨头”,分而化之,利用碎片化的信息,借助于“三微平台”焕发了新的生命。无论是淘宝、美团、快的打车等其基本工作都是努力实现交易形态的在线化。只有交易的主体双方和交易过程深刻的记录在网络上,才能形成可供监控的实时数据,成为可分析、可监控的数据流,从而促进经济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二、作为“用户”的90后大学生的社会观和文化观分析

“丰裕”或成解读90后的关键词。40、50后是“贫乏的一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百废待兴,很多建设成果的取得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在物质极具匮乏的环境中艰难生存的一代;60、70后是“温饱的一代”,新中国发展的动力和中坚力量,在社会大生产和改革开放初期集中全部力量将自己的价值实现于国家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价值中;80后是“发展的一代”,他们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不再有“温饱”的困扰,更加注重知识和自身价值的实现。90后作为真正的“丰裕一代”,物质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大,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更加受到重视。伴随中国经济高歌猛进,90后大学生自然而然成为幸运的一代,享受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代的巨大成就”,90后大学生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但不盲目崇拜,不会陷入拜金主义和金钱的奴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的蓬勃发展,90后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并倡导和认同良性竞争,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充满信心;伴随互联网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洪流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保持一定的增长,如《舌尖上的中国》普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一)90后大学生的社会观:崇尚市场经济,政治事务“冷漠”

90后大学生崇尚市场竞争,相信市场主导的经济治理方式。有学生明确表示,垄断必然有弊端,没有竞争就不会有进步。在可清晰判断态度的样本中,大多数(66.8%)大学生相信市场主导是更好的治理方式,29.6%认为政府与市场需要相互配合。

与大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相比较,大学生群体对国家政治、国家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等政策等比较冷漠。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调查数据显示,65.21%的大学生的微博基本没有当前政治议题的内容,78.69%的大学生的微博、微信、QQ空间没有或者不转发与政治相关的文章,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体系的身影。与大学生呈现出的高发展效能微信感相反,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相对较低,即对于自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政治参与影响政治过程的信心不足。[4]调查结果显示,仅3.75%的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保持“强烈”的敏感度,80.4%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或者其他组织没有活动安排的话,自己不会主动关注。

虽然90后大学生群体政治敏感度低,政治态度冷漠。但是对当前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人民生活质量,所调查学生中7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拥护”或“非常满意”,100.0%受访学生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认同”,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的认同度很高,94.3%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中国梦”的实充满乐观态度。

(二)90后大学生的文化观:立足传统,洋为中用,理国

在网络信息急剧膨胀的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也是互联网的一代。面对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西方思潮的渗透,90后一方面对西方思想文化持开放态度,如在对待日本发展的问题上,并非一味主张不屑一顾,部分网民跟贴表示关注日本普通民众的理性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渊源、发展及继承和发扬和以往比较有个更多的关注。

三、“互联网+”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除了云计算、大数据与新分工网络提供动力支持,互联网思维提供了其核心建构。互联网思维主要表现为:用户至上、用户参与、个性化定制和体验至上。“互联网+”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也应该有“互联网思维”,即学生至上、学生参与、学生体验,善于将各方合力形成联动机制。

(一)学生至上思维下的“话语权”再定位

学校的官方微博、学工系统微博群、辅导员个人的微博、微信、博客、QQ、人人网等在承担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能时,其对象已经有别于传统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互联网的世界里,教育的对象已经由个体教育转向群体教育。此时的“话语权”不是来源于身份而是网络权威和网络大V。因此,脱离学生的关注点和行为习惯指向,将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说教”式的搬到网络上肯定是没有粉丝,没有点赞的。因此,“互联网+”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应当着力培养一批深得“民心”的大学生“意见领袖”,牢牢把握教育的“话语权”,通过他们的个人新媒体网络平台,用生动、形象、生活化的语言和符合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积极引导身边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隐形渗透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学生参与思维下的互动教育过程

网络的开放性与隐匿性使信息的传播者和者的界限不再分明,正是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共存的特性,使得信息数据不断更新,从而形成强大的信息流。与传统传媒相比,网络媒体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各大高校及学工系统也创建了大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博、微信、QQ群甚至专门的网站,但是实践中的大多出现费力建成的网络只为“一时之需”,大多建成的网络都出现无更新、无人问津的局面。因此,众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平台建立以后,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段子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的应用,及时更新维护好平台,创新学生参与机制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网络参与权的同时,在互动的学生群体中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洪流,此时借助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分秒就可以在网络世界掀起一场风暴。“橘子哥”意外走红――仅数日,美国网络上的帖子辗转之后就于茫茫人海找到了中国的“橘子哥”,这是众多传播者与接受者即时互动、共同接力的结果――网络舆论的形成亦是如此。

实现教育的有效互动,需加强舆论引导。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实施监督的保障。权威机构(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等)要及时回应舆论,不回避热点问题,在双向互动中释疑解惑,提高时效性,公正坚定地站在正确立场,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三)学生体验思维下的活动教育创新模式

“互联网+”的跨界链接和其产生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率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挖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所产生的效益。如炙手可热的苹果手机红遍了大江南北,这和分布于全国的客户体验店是分不开的。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开展,要开发与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户端和新媒体产品。如上海的易班和重庆大学的“e颗红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表达,区别于以往的写出你的故事、征文、朗诵、影视作品展播,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的微信活动一经转发,竟有了数以万计的跟帖,“爱国”情感的表达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旋律。

其次,在对传统媒体革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的结合。因受众对传统媒体信息质量信赖的历史惯性仍起作用,所以传统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就不能忽视。而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媒介融合特征,正如麦克卢汉所指出的,“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实现两者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融合。具体来说,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网络电台、网络杂志、网络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报和电子报等革新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媒体形式,拓展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05).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崔海英.易班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主阵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2).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6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125-02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体现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应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涉外经济日益广泛,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各部门对知识广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产生大量需求,这就促使各高校力求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曾经有人把应用型会计人才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会计核算职能,必须具备会计基础知识,能够熟悉财务软件,从事执行性会计工作。二是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并进行适当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能运用所生成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三是以开展财务管理为主,能够将财务管理和指导会计核算工作同时承担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类人才要求具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财务监督的能力,能够自如使用管理会计方法,指导全局性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整体规划,是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四是以从事会计理论工作为中心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类人才主要进行财务与会计新理论、新问题和新观点的研究工作,致力于会计学科前沿理论的研究。

与目前我国各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对比看,第一类人才应该是中专、大专、职业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方向,第四类属于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应用能力,应该属于第二和第三类。从上述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能够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自如应对实际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对企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进行全局监控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很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游刃有余的将所学理论与企事业单位实务联系起来。而大多数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时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目前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1.从培养目标看,很少提及实践能力。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导向,是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决定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培养过程的安排。同时它的确立又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职业品德、性格特征、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合理确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作为评判会计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这是一个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考察目前我国多数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培养目标多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济、管理、财会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运作,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从事会计、审计等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尽管许多院校早已将教学改革的重点指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对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2.从培养过程看,重理论,轻应用现象较为普遍。培养过程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它是充分体现会计教育理念、顺利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而安排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只有通过培养过程各环节的有效实施,会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才能落到实处,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并最终得以实现。会计人才培养过程包括了会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比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这些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与否以及实施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1)课程设置重核算,轻管理。经研究发现,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概括为: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等。也许对专业分工较为看重,人们往往认为财务管理类课程,应属于财务管理专业的重心,而会计专业,还是应将重心放在会计核算上。由此我们看出,目前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围绕培养核算型会计人才,并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的要求。(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长期以来,“复习――新课――作业”这种注入式教学在会计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知识量输出少,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考核方法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现行会计专业的考核方式可划分为三类:面试、笔试与综合考试。三类考试形式各有利弊,应用范围不同,考试的侧重点也不同。由于闭卷考试最为简单,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所以会计专业的考试在实际操作中仍习惯于笔试中的闭卷笔试,而对于开卷笔试、半开卷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即使采用了其它面试、演示考试等,又不注意和其它方式的结合,做到扬长避短,全面考核,导致学生学习单调、惧考,未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3.从教学资源看,部分资源的更新跟不上培养模式的更新。教育资源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晟终能否得以实现,还有赖于各种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教育资源的保障程度。这些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育经费、教师队伍、教学材料、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校园学术文化氛围等各种软硬件资源,它们共同构成了会计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只有把这些教育资源合理整合、优化配置,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它们的资源潜力,避免不必要的闲置和浪费,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1)图书资料只注重会计核算,轻视财务管理。多数院校的会计教学资料习惯是:给出一套中型工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要求学生据以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主要的账簿登记、成本计算并编制会计报表。这样的学习,只培养了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没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提高学生进行会计制度设计、财务预测和资本运作等能力了。另外从教材内容上,目前许多企业都是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只练习工业企业的业务,不练习其他行业,显然满足不了会计实务需要,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2)会计教师知识更新不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学效果的好

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组织上。但现在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缺乏前沿知识和系统的2006《企业会计准则》实务经验,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5.10%的高校教师承认自己实务能力差,28.48%的教师认为自己教学方法呆板,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教师的知识现状。没有实践经验和前沿知识的教师,很难要求他们达到所设计的会计案例和实验资料能够贴近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运作,也很难拓宽学生的前沿知识。(3)会计实验室设备陈旧,利用效果很差。由于受经费限制,多数院校会计实验室在软件、硬件设置上远远达不到实验要求,甚至有的院校的实验室,在会计模拟系统上还没有配置完整。不排除有些院校的会计实验室在设置之初就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或应付教学评估,实验类课程课时紧张,单项实验往往安排在每门主干会计课程讲授完毕的后2周或1周(那时学生都在忙于准备期末考试根本无心实验),综合实验往往安排在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学生忙于找工作,实习和写毕业论文,哪里还有心思来进行综合的会计实践技能训练),实验室因为没有配套的财务软件和硬件而形同摆设,各项实验效果可想而知。因为经济环境变化的迅速性,也使得原本投入较多资金布置的实验场景很快就落后于实务现状,没有足够资金来支持更新实验场景,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仿真效果。另外,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税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问题释疑不断出台,许多院校应用的教学软件等,往往落后于企事业单位财务实际,很难达到通过会计实验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初衷。

二、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几点建议

1.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使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不流于形式。从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现状看,可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应用型会计人才都将是市场需求的重点。因此,应从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开始,将应用型会计人才应达到的那两类能力切实纳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当中,并作为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过程和教学资源等其他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旨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

2.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化人手,调整会计专业培养过程。考虑到目前和未来市场需求,应对会计专业的课程结构作较大的调整,增加旨在培养学生理财能力的课程比重。可以考虑设置:税务会计、税务实务、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个人理财、政府及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等课程,将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对于传统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在学生掌握基础技能方面有一定成效,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收效甚微,使学生缺乏获取知识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建议部分课程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式,教师课前认真思考,拟定讨论主题或设置障碍进行启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对人才测定的要求有多项指标,而凭卷面考试只能考出其中的l,3,其余的则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考出,如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应用型会计人才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随着会计教学内容多重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教师应根据培养目标课程的特点,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对考试内容、方法、手段进行改革和探索,也促使考核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

3.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更新观念,优化资源设置,拓宽获取会计学习资料的途径。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在选教材时,注意联系会计准则变化的新动向,坚决杜绝过时的教材。同时要注意除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外,尝试其他实践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和实务练习等。当前会计专业能够进行案例教学的似乎只有“审计案例”、“财务管理案例…‘会计电算化案例”。实际上其他专业课程如“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会计法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税法”等课程都可以安排配套的案例,注意在案例的选取上要紧密贴近企事业单位的现状。避免只选择工业企业这种状况,在案例的设计上多下功夫,多选取那种跨行业的企业集团作为案例主体,使学生能够对多种行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练习。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书店等资源及时更新会计知识。(2)增强教师自我提高和实践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鼓励教师提高学历,以便增强业务研究能力,从而积累科研经验,与会计前沿知识接轨;②鼓励教师在实体企业兼职,以便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从事会计教学工作;③鼓励教师获取双师资格(讲师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④在引进教师时注意向实务界倾斜,多调入具有实务经验的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作教师,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生动的企事业单位财务现状和财务难题,引导学生努力将所学理论与实务相联系,并对其他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⑤鼓励教师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并吸收学生参与项目组,在思考如何解决实务难题时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3)加强会计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利用效果。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陈旧、落后的不能起到仿真作用的实验场景,配置相关的财务软件和硬件,努力创造一流的实验环境,使得学生既可以进行最基本的财务核算技能训练,又能进行网络处理,随时获取国内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并进行具体的财务分析、比较、预测和决策的模拟训练。另一方面,在配置实验场景时注意岗位分工,将内部会计控制引人课题。学生不仅能演练会计岗位的核算职能,明确岗位分工和内部控制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算、成本控制、税务申:报、审计等管理型职能的操作。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7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优化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高校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由建设阶段迈入优化阶段。那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优化?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专题学术会议交流、教师间讨论、师生访谈对话、查阅相关文献等多种形式探索后发现,尽管我国各高校的办学层次与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及生源等不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良莠不齐,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却是相通的,为此,本文仅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探讨如下。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由于我国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把握尚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课程性质有专业化倾向。有的高校把心理健康课当作泛专业基础课,有的把课程目标定位在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上,还有把授课对象当成医学院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待。二是偏离教学目标。一些高校违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本质要求与内在规律,没有把重点放在更多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及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上,而是放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方向上,这样实际上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效果。没有意识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发展性教育,以发展与预防为主,防大于治,需要咨询与矫正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2.教材内容重理论且更新缓慢

教学中发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材内容多偏重理论。无论是本科院校统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还是自编教材,普遍存在偏重理论倾向,专业性太强,学科化太浓,且缺少可读性与趣味性。二是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需求,内容偏陈旧,且针对性不够强。三是教学内容和其他课程有重叠现象。如思想政治课中所涉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心理健康标准、恋爱等内容;再如,就业课中关于大学生人格气质和就业心理内容;还有其他专业课中也包含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等。尽管各个学科教材所涉及的心理学相关知识侧重点不同,但还是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

3.重视不够,安排欠合理,教法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集知识性、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应该与其它一般学科有所不同。即既要求教学方法和形式应灵活多样,也要求必须进行行为训练及互动体验,才能达到其教学目标要求。调查发现,一方面,目前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程度不够,相当多的高校采用两周一次课,这种隔周上一次课的方式,不仅给学生直觉上造成学校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而且这种形式的确也导致因课次之间的时间偏长,使学习内容不连贯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采取大班或合班授课方式,有的班级的授课人数达到100人以上,由于这种大班授课形式不利于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师生互动体验开展,致使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只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法。这种授课形式只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的目的,无法通过行为训练及体验互动等形式渗入学生心灵深处,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却难以满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情感体验、人格优化、心理韧性及构建积极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此外,该学科普遍存在学时不足,高校教师又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而面面俱到,导致授课内容的深度不够,还停留在心理教育的浅层次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大大折扣。

4.师资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担任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师资配备而言,一方面,由于受限于高校办学条件,人员编制及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担任心理健康课的专、兼职老师与大学生的配比还没完全达标,一些民办高校则更为突出。以河南省为例,相关文件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职老师与学生的配比是:1︰5000,兼职配比标准是1︰500,但实际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并没有按实际要求进行配比,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好多来自民办高校其他学院部门的兼职,如有思想政治专业老师、专职辅导员、行政人员等。另一方面,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基础薄弱。由于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其理论功底较薄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够深入和系统,加之其原有的认知模式往往容易把一些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等,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二是不利于开展本学科教学研究。由于部分外聘的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分散于不同部门或外单位,既不便于组织与管理,又不便于开展学科的教学研究。三是缺乏心理咨询方面的经验。由于一部分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实践经验,不仅无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而且授课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讲课空泛,反过来又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5.考核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所涉及的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独特性,决定了该课程的考核不仅需解决其理论知识学习效果,而且对实际技能考核评价也应有所体现。然而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依然是传统考核形式,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或40%,主要包括课程考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等;期末成绩占70%或60%,主要是以出卷书面考试或写结课论文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缺失学生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相关技能与能力考核内容。在当代社会注重学生由知识向技能和能力转化的今天,如何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能力形成评价,也是有待改进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优化策略

1.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对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和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为前提。要改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错误导向,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本质是一门普及心理知识,掌握心理技能以及提高心理素质的课程,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来对待,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解决心理问题的“病态”上。并要摈除学科化导向,应尽量减少过于专业化的理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其次,教学目标定位上,在原有基础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重点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与发展,以优化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2.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科学、创新、实用与针对性

一是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自身特点,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并力求解决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二是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那些更贴合高校大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如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需求设计课程内容。

3.提高认识,合理安排,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观,站在未来社会发展高度来认识和开展这一工作。具体做法上,一是改进办学条件,开展小班上课。利用小班上课这种教学环境,使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心理测验、行为训练、心理体验有机融为一体,实现大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安排教学进程不能只为排课方便,应重心放在便于学生学习上,逐步解决隔周上课的方式,提高知识的连贯性。同时,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把握课程的全局,更要突出重点、要点、难点章节学习。三是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首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特点,应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收获和启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其次,应选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利用组织小组讨论、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主题演讲、团体训练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实施与达标的关键之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加大师资队伍配备力度。具体做法上,(1)应按照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配置人数符合师生配比。(2)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结构配置合理。(3)严把教师准入关。如通过把控入编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新进教师试讲认定等相关硬性条件,列为担任该课教师的基础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教师基本待遇,建设一支符合要求且又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二是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为提高师资水平,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认真研究培训内容,缺什么培训什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在夯实教师的心理学专业基础,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等方面做好培训工作。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研室建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教学问题;开展学科示范课推广,进行经验交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师从示范中得到提高;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讲稿、ppt课件的检查工作,确保教师教学文件的质量。四是保证教师心理咨询实践时间。每学期应妥善安排每位心理学科教师开展一定时间的心理咨询实践,利用心理咨询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5.建立科学有效学科考核体系

课程的考核应当能够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相关知识;在技能层面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因此课程考核须改变传统用考试分数评价教学效果的考核模式,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尝试将考核分成三块:一是注重平时教学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主动性。二是案例分析与团体活动体验分享,考核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应用和在团体活动中个人能力和素质。三是课程知识考核,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保留原来基本考核方式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技能考核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拟定技能考核方案,制定实施方法。逐步实现该课程理论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2]卫丹,赵毅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河南教育,2016,(08):146-148.

[3]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03):31-42.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8

(一)是顺应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需要

2019年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采用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行的模式,将权责发生制确立为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1],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为成本核算提供了制度保障。同年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规定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基本要素和应当遵循的原则,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曾明确提出要在2018-2020年的工作中“研究推行政府成本会计”。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国家意图转变多年来事业单位成本意识淡薄、成本核算混乱的局面,高等医学院校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一员,有必要对符合自身特性的教育成本核算方式进行探索,以顺应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需要。

(二)是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办学效益的必然选择

一直以来,高等医学院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核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成本意识淡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的局面。高等医学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具有学制长、教学实践投入高等特点,这使得医学生教育成本普遍偏高。核算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成本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先解决成本核算问题才能提供真实的教育成本信息,进而基于成本信息进行管理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有利于为政府制定学费标准和财政拨款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医学生学制长,本就比其他专业学生消耗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加之医学教育实践性强,实验用品种类繁多、质量要求严格、保存条件特殊,大多不能重复利用,有些医学实验标本更是价格昂贵不易取得,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过程中需要配备合格的教师和较为完善的实习条件,更是增加了高等医学院的教育成本。针对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高的特殊性,只有进行成本核算才能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学费标准和财政拨款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争取教育投入政策对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必要的倾斜,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保证医学教育的物质基础。

二、政府会计视阈下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活动常有交集,试剂耗材、实验动物、医学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耗费了巨大的公共资源,因此产生的间接成本数量多且种类复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间接费用的分摊较为模糊,不能提供有效的成本信息,而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的分摊方式由设定的作业和成本动因确定,其分摊更加清晰,能够满足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要求。构建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流程如下:

(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学界普遍认为教育成本是指为开展教育活动所耗费的一切资源,它涵盖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由于机会成本并未形成实际的资源耗费,因此文章不予探讨。2021年初施行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中要求“单位应当根据职能目标、所处行业特点,以及不同的成本信息需求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高等医学院校的主要职能目标是培养高等医学人才,其产品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即学生的知识、能力、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由于教育服务是多元化的,故可以多角度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基于以上论述,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就是不同层次、不同院系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服务。

(二)确定成本核算期

成本核算期的确定一般与产品或公共服务的特点有密切联系,高等医学院校提供教育服务的周期是以学年为单位的。为合理且完整地计量出学生在校期间所耗费的资源价值,教育成本核算期间应按学年划分,即每年的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为一个核算期。

(三)确定成本核算项目与范围

《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会计要素中,各种资源的耗费是通过“费用”要素进行核算的。参照《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来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可以分析得出其教育成本的具体成本项目。第一,要区分教育费用和非教育费用。高等医学院校发生的与其教育职能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费用构成教育成本。业务活动费用中教育费用全额计入教育成本;科研费用中的基础性研究和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科研项目按一定比例计入教育成本,历史经验为30%,用于社会服务的横向项目与专项项目不计入。单位管理费用中行政管理费用虽未直接服务于教学活动,但为学校教育职能的履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应当计入教育成本;后勤保障费用中用为维持学校教育职能正常履行的部分计入教育成本;离退休费用和单位统一负担的其他管理费用与教学活动无关,不计入教育成本。经营费用、资产处置费用、上缴上级费用、对辅助单位补助费用、所得税费用及其他费用,与教育职能无关,不计入教育成本。第二,临床实习费用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不可或缺的部分。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高等医学院校具有学制长、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医学人才除了要在校本部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的教授,还要在医院进行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学校通常利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作为学生临床实践实习的教学基地。这些医院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资源,产生的人员费用、材料费用、折旧费用等,也应当计入教育成本。成本项目的设置可以在划分与教育职能相关的费用的基础上,对业务活动的经济用途进行恰当准确的区分,参照会计核算体系中的部门经济科目并进行适当调整,设置“工资福利费用”“商品和服务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费用”“其他资本性费用”等明细核算项目。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践性强的特殊性,还应设置“临床实习费用”科目,核算实习医院在培养医学生过程中的资源耗费。

(四)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识别作业,划分作业中心高等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对部门职能的梳理识别出相同性质的作业,进而将相似作业划分入同一个作业中心。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八个作业中心,即教学作业中心、教辅作业中心、学生管理作业中心、行政管理作业中心、科研作业中心、资产管理作业中心、后勤管理作业中心和临床实习作业中心。2.分析资源动因,归集资源至作业中心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消耗资源的驱动因素,资源消耗的归集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特定成本对象的专属资源耗费直接计入成本对象。第二,属于作业中心专属的耗费直接计入对应的作业中心,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直接计入资产管理作业中心、临床实习费用直接计入临床实习作业中心。第三,非专属的资源耗费根据资源动因在不同的作业中心间分配,形成作业成本信息。资源动因的选取要兼顾合理性和可行性,高等医学院校可如表1设置资源动因。具体分配方法如下:某作业耗费资源=资源动因分配率×该资源耗费总额;其中,资源动因分配率=某作业耗费的该资源动因量/该资源动因量总和。除临床实习作业中心外,其他七个作业中心的资源耗费数据一般来源于学校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资产处和相关业务部门,而临床实习作业中心的资源耗费来源于实习医院,这些费用无法从医院的正常经营成本中剥离出来,难以精确计量。医学生在医院学习时主要是跟随临床教师进行观摩和实操,人力耗费是临床实习费用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因此临床实习费用采用临床教师的人员经费作为估算值。具体测算方法是:临床实习费用=学校教师平均工资×附属医院人数×0.1,其中0.1为根据经验所得的实习医院用于临床教学人数的调整系数[2]。3.分析作业动因,分配作业至成本对象在完成了作业成本的归集后,要根据作业动因将成本分配至成本对象中去。作业动因的选取要确保与作业耗费的相关性,还要注重数据的可获得性。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作业动因的选取可参考表2。以某院系学生教育成本为例,计算方式如下:某院系学生应承担的某项作业成本=耗用该作业的成本动因量×作业动因分配率;其中,作业动因分配率=某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该作业中心可提供的作业量。最后将该院系学生应分配的所有作业成本汇总可得该院系的教育成本[3]

三、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树立成本管控意识

学校应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转变以往成本意识淡薄的局面,从学校管理层到普通师生员工树立全员关注成本,全员节约成本的意识,努力做到合理配置学校资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成本意识的养成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还可以在办学质量评价中强化对成本核算的考核,通过施加考核压力的方式来加强成本管控的意识,达到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合理配置及使用教育资金的目的。

(二)构建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体系

随着政府会计改革逐步深入,高校的成本核算工作变得日益重要。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快政府成本会计研究进程,建立一套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成本核算制度,使得各高校的成本信息具有可比性,以便政府部门和高校管理者进行决策。高等医学院校应在遵循国家统一成本核算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特殊性,探索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体系,以提高办学效益。

(三)构建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引进企业管理模式,构建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建立成本管理委员会,统筹领导学校的成本管理事宜,对重要成本管理事项进行决策;设立教育成本监控中心,监督管理教育成本核算全过程,对成本核算进行考核。教育成本核算要建立分级控制与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转变以往财务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使全员参与到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将各项成本费用指标逐级分解,层层落实,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四)加强教育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

为了全面、高效地核算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要尽可能打通学校各部门的数据壁垒,将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等各自的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据的集中共享。采集到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信息后,在财务软件中可下设一个成本核算模块,尝试结合作业类型与会计科目设置核算项目。通过项目来归集不同作业类型的资源耗费,并在成本对象中进行分配,实现会计核算模块和成本核算模块的联动,反映多维度的成本核算信息,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成本信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当前常态化的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的成本核算问题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本核算的制度与方法将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必将为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265-270.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9

关键词体验体验教育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exploretheexperienceeducationalmodel

YanGLiu,YanGShujuan

(Schoolofeducation,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02)

abstractwiththeexperienceeducationhasbeenacceptedbymoreandmoreeducators,educationalresearchersbegantofocusmorestudentstoexperiencelearninginschoolandclassroom.Basedonthepreviousexperienceofteachingintheeducationsystem,theauthoralsodiscussestheexperienceteachingthinkingconstruction.

Keywordsexperience;experienceeducation;mainbody

一直以来,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我们都按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然而学生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完全接受外界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是非常重要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对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进行批判与反思,开始关注体验式学习;90年代后,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改革研究。

1体验教育的提出

人们常常把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的经历,称之为“体验”。而体验教育是在体验理念的指导下,使得体验理念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周龙兴指出:“体验教育应是一种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教育,突出人与人、学生与教材的双向交流沟”。当下的教育中,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过多地强调概念、判断、推理、原则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个体情感、体验、想象等心理过程。而体验教育的基本路线就是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说教教育方式,以及由它导致的在学生心理上形成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心态,变为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处于一种互动的学习氛围当中,使双方在共同感悟和体验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体验教育所要达到的正是在体验环境或体验氛围中,引发、诱导实现自我心灵的内省和完善,进而完成自我升华这一理想的学习目标。

2体验教育的思想建构

2.1以教育者自身为核心的体验

首先,对教育者的定义,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课程的制定者和管理者、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另一种就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前者是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育理论家,后者是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丰富的教学理论等的教师。那么,该如何对他们的不同体验进行关注?

对于教学理论的研究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反思自身的受教育经历获得教育体验,这样能够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受教育者的真正需要是什么,了解现实教育存在的弊端;(2)深入到一线教育的队伍中去做调查。教育研究者不了解研究的对象是不可能形成适合教师与学生需要的理论,所以教育研究者可以深入到教师与学生的队伍中就教育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移情方式,获得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3)进行教学实践工作,获得有关教学的直接经验。教育研究者拥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如果能让他们就有关教学的问题边实践边探讨,这样他们就能够获得有价值的亲身教育体验了。

对于一线岗位的教师,对他们体验的关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他们没有良好的人格体验。现在的许多学校制度使得老师没有过多的主动权,规章制度也比较苛刻,老师的教学幸福感指数偏低,这样的老师很难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2)没有成就体验。在现实教育当中,成绩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老师都必须为分数是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如果学生的成绩搞不好,即使老师在别的方面付出很多,还是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肯定。(3)教师的生存体验缺乏。在我国教师的普遍收入和他们的实际付出是不和谐的,尤其是在偏远贫困地区,教师的生存问题直接会影响他们在教学当中的教学行为。

2.2以受教育者为核心的体验

学生获得亲身经历和感受的途径主要有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因此,感知、生活、活动是形成体验的三种直接途径。体验的产生有时也需要外界的激发,所以拓展学生的体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丰富学生的感知;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来获得感知,比如“当一天的老师”,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最直接的感知。(2)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例如学生可以参加些知识应用性实践,因为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方面的知识但是却不能完成简单的实践操作。(3)以体验为核心,转变学习方法。体验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因此,体验教育应该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充分以体验学习为中心,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习的效率。

2.3以课程为核心的体验

(1)课程的设计要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新课改之前,我们的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还规定了教学顺序和内容所占的课时,而教师在运用教学大纲的同时,关注的是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的主动权不在老师也不在学生,教师只有被动地执行教学大纲,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新课改以后,这一问题得到重视,新课改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儿童生活经验与体验,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对于客观知识(书本知识),它是学生所应该学习的间接经验,是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应该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逻辑性,而对于经验性的知识,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体验上,在学习中体验。让学生以自身的体验为中心来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

(2)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师体验的发挥。新课改之后,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科内容,而且也应该了解年级上下之间学科教材的内容,以便于在教学中有根据地把自身经验与体验融入到教学当中去,丰富学生的知识与体验。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丰富了自身的教学与生活体验,增强了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知识核心的整体把握。因此,新课改在课程的编写上可以给教师一定的选择权,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体验的发挥。

3体验教育的困境

体验教育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本身仍有许多问题还有待探讨。什么样的活动最适合学生?如何选择和体验活动课程?有些活动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种考验,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轻而易举的,而对于小学生是不可以做到的,这种情况该如何划分不同课程背景?有些活动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有难度,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同时体验课程设计者也必须考虑清楚学生获得的这些体验到底值不值得去开这门课程,并且在开设过程中,如何组织,控制场面,这些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另外,我们都知道,体验教育是要求学生及老师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育活动,将学生带入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花费大量精力。同时,体验教育的评价模式也较难把握,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个直接的评价;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做体验教育研究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虽然体验教育仍处在探索阶段,但我们可以看出体验教育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性,它为教育者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方向。体验教育是走进每一个学生心灵世界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这是让他们从心灵深处体验爱学会爱,在体验中学获得成功的教育模式。

一直以来,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我们都按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然而学生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完全接受外界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是非常重要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对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进行批判与反思,开始关注体验式学习;90年代后,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改革研究。

1体验教育的提出

人们常常把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的经历,称之为“体验”。而体验教育是在体验理念的指导下,使得体验理念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周龙兴指出:“体验教育应是一种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教育,突出人与人、学生与教材的双向交流沟”。当下的教育中,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过多地强调概念、判断、推理、原则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个体情感、体验、想象等心理过程。而体验教育的基本路线就是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说教教育方式,以及由它导致的在学生心理上形成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心态,变为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处于一种互动的学习氛围当中,使双方在共同感悟和体验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体验教育所要达到的正是在体验环境或体验氛围中,引发、诱导实现自我心灵的内省和完善,进而完成自我升华这一理想的学习目标。

2体验教育的思想建构

2.1以教育者自身为核心的体验

首先,对教育者的定义,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课程的制定者和管理者、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另一种就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前者是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育理论家,后者是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丰富的教学理论等的教师。那么,该如何对他们的不同体验进行关注?

对于教学理论的研究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反思自身的受教育经历获得教育体验,这样能够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受教育者的真正需要是什么,了解现实教育存在的弊端;(2)深入到一线教育的队伍中去做调查。教育研究者不了解研究的对象是不可能形成适合教师与学生需要的理论,所以教育研究者可以深入到教师与学生的队伍中就教育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移情方式,获得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3)进行教学实践工作,获得有关教学的直接经验。教育研究者拥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如果能让他们就有关教学的问题边实践边探讨,这样他们就能够获得有价值的亲身教育体验了。

对于一线岗位的教师,对他们体验的关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他们没有良好的人格体验。现在的许多学校制度使得老师没有过多的主动权,规章制度也比较苛刻,老师的教学幸福感指数偏低,这样的老师很难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2)没有成就体验。在现实教育当中,成绩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老师都必须为分数是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如果学生的成绩搞不好,即使老师在别的方面付出很多,还是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肯定。(3)教师的生存体验缺乏。在我国教师的普遍收入和他们的实际付出是不和谐的,尤其是在偏远贫困地区,教师的生存问题直接会影响他们在教学当中的教学行为。

2.2以受教育者为核心的体验

学生获得亲身经历和感受的途径主要有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因此,感知、生活、活动是形成体验的三种直接途径。体验的产生有时也需要外界的激发,所以拓展学生的体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丰富学生的感知;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来获得感知,比如“当一天的老师”,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最直接的感知。(2)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例如学生可以参加些知识应用性实践,因为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方面的知识但是却不能完成简单的实践操作。(3)以体验(下转第56页)(上接第17页)为核心,转变学习方法。体验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因此,体验教育应该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充分以体验学习为中心,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习的效率。

2.3以课程为核心的体验

(1)课程的设计要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新课改之前,我们的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还规定了教学顺序和内容所占的课时,而教师在运用教学大纲的同时,关注的是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的主动权不在老师也不在学生,教师只有被动地执行教学大纲,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新课改以后,这一问题得到重视,新课改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儿童生活经验与体验,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对于客观知识(书本知识),它是学生所应该学习的间接经验,是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应该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逻辑性,而对于经验性的知识,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体验上,在学习中体验。让学生以自身的体验为中心来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

(2)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师体验的发挥。新课改之后,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科内容,而且也应该了解年级上下之间学科教材的内容,以便于在教学中有根据地把自身经验与体验融入到教学当中去,丰富学生的知识与体验。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丰富了自身的教学与生活体验,增强了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知识核心的整体把握。因此,新课改在课程的编写上可以给教师一定的选择权,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体验的发挥。

3体验教育的困境

体验教育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本身仍有许多问题还有待探讨。什么样的活动最适合学生?如何选择和体验活动课程?有些活动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种考验,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轻而易举的,而对于小学生是不可以做到的,这种情况该如何划分不同课程背景?有些活动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有难度,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同时体验课程设计者也必须考虑清楚学生获得的这些体验到底值不值得去开这门课程,并且在开设过程中,如何组织,控制场面,这些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另外,我们都知道,体验教育是要求学生及老师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育活动,将学生带入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花费大量精力。同时,体验教育的评价模式也较难把握,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个直接的评价;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做体验教育研究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虽然体验教育仍处在探索阶段,但我们可以看出体验教育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性,它为教育者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方向。体验教育是走进每一个学生心灵世界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这是让他们从心灵深处体验爱学会爱,在体验中学获得成功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周龙兴,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2002(4).

[2]关尚敏.“体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5).

[3]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学前教育数学核心经验篇10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

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

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

对于这一国家版“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同时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建议。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xx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发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的三大板块之一,而“学会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可以分三分走。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比较大,前后联系相隔的时间也比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

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当经常整理、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如果学生不会归纳总结,在六年级复习时,可能还要翻看三、四、五年级的书本;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可能就无法将七、八、九年级的知识系统归纳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时,可能也不会把初、高中的知识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的负担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完善“几多几少”,会对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大有裨益。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的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时间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当学生逐渐能够熟练地进行归纳总结时,就会逐步学会华罗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能力也会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逐渐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把握进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