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4:01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1

【关键词】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信用监管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供应链中,形成了合作生产经营的模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生存的压力,企业与企业的竞争逐步演变为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竞争。然而,供应链上经常存在资金流容易断裂的风险,进而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性,供应链金融正是解决了这个种难题。同时随着金融产业不断的电子化,供应链金融线上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我国的征信系统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的信用监管显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设问题已经成为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的瓶颈之一。

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直到20世纪末才逐渐被企业家和学者们发现其现实意义,并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DanSeanlan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与资金流进行了区分,提出需要在全面彻底掌握供应链过程和特征的前提下,通过集成物流与资金流,借助电子支付手段来实现供应链金融管理;胡越飞,黄少卿在金融概念的基础上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指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陈哲认为供应链金融是物流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供应链金融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全面彻底掌握供应链上信息和特征的前提下,通过物流和金融的结合,借助电子支付的手段,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来解决供应链上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缺陷的一种全新的金融业务。

(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兴起

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供应链上信息共享的企业平稳的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危机,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忽略了资金流这个关键因素。深圳发展银行是全国最早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根据深发展的理念,通过银行服务平台与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仓储管理平台无缝衔接,提供在线融资、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实现供应链服务和管理的整体电子化。也就是说线上供应链金融是把物化的资金流转化为在线的数据,无缝地接入电子商务平台,将供应链企业之间交易所引发的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展现在多方共用的网络平台之上,接入平台的参与主体可以实时授权共享到这些信息,从而实现了对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商业银行可以据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融资服务。

(三)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1)融资线上化。线上供应链金融使得融资、赎货和还款等行为全部通过网银,线上实现。通过商业银行提供的在线服务平台可以实现自主在线融资申请、在线还款、在线结算、在线转保证金、在线质押申请等等。

(2)信息服务实时共享。线上供应链金融实现供应链融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授权共享、实时操控。融资、还款等活动都可以在线实现,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全程共享。

(3)业务规范线上化。线上供应链融资最大的优点是能减少实际的融资活动中的人为因素以及运营活动的不规范。目前,对于企业客户身份的认证和识别是采用数字签名技术,该技术也大大地促进了业务规范线上化。

三、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问题

(一)信用风险的来源

线上供应链的信用风险不但来源于供应链本身,也有来源线上平台及整个融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自身的风险的扩散。供应链自身对风险的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银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融资企业本身的信用评价而对某笔交易授信,并尽量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随着融资工具不断的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是会成倍的扩散。

(2)道德风险的难以控制。中小企业有可能从事那些与贷款项目不符合的投资,这些活动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利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意愿,损害了商业银行对核心企业的信任关系。

(3)局部协同有序。深发展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确达到了多方协同管理的机制,但是对于整个供应链金融产业,这种协同只是封闭的、局部有效的,风险管理还处于封闭协同的模式下,信息没有实现全面共享。

(二)信用监管难点

根据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点,针对其信用监管的难点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信用体系的构成复杂:不但包括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供应链企业财务信息,还有物流企业动产抵押的信息;同时为满足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需求,工商、海关、财政、税务、公安、银行等政府主管部门的信用信息要作为企业信用考察的重要历史依据,复杂的信用信息构成给监管带了难度。

(2)信用记录信息化压力:线上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身份确认、贸易往来和支付结算都实现了实时电子化协同,由此产生的各种信息都变成了具有实体经济背景的数据,但是这些庞大的在线数据的管理、查询的难度的为信用记录的信息化管理带了压力。

(3)信用监管法律建设滞后:尽管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了很多政策上倾斜,然而法律层面上中小企业信用法律体系中核心性的法律还没有制定,关于中小企业担保配套的法律规范只有《担保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

(三)征信系统在信用监管缺陷

央行征信数据库已经形成了以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类型最为复杂、受益面最广的信用数据库,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再次凸显了信用评级及其监管的重要性。然而,面对线上供应链金融对信用的新的需求,现行的征信体系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征信系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阻碍了民间潜在市场的进入。目前的征信体系建设的主体依然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家商业银行,然而符合国际惯例的完整的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工商、海关、财政、税务、公安、银行等政府主管部门,人民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是否具备协调这些信息并实现资源共享,在《征信条例》中并没有规定。

(2)征信记录依然脱离实体经济背景,单纯的考虑资金流。除了基本的业务信息的外,对于融资信息的记录只包括银行信用信息,而对于应收款质押登记和融资租赁登记业务,征信中心并不对登记内容做实质性审查,登记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都由登记当事人负责。

(3)缺乏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产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当前的征信体系的建设主体为各商业银行,然而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的估值不具有优势,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之间并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依然存在诸多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对于供应链金融中涉及的企业的真实背景的考察也存在盲区。

四、结论及建议

针对我国信用体系在处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上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完善我国征信服务体系。

首先,坚持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大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的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其次、适当降低征信准入标准,接受符合标准的民间信用机构,从而加强同第三方物流及其他信用机构的合作,通过这些信用机构完成对应收账款、仓单等动产的信息管理,对当前的征信系统在动产信息真实性上的空白做出有效的补充。

最后,加快技术创新,发挥“线上”优势,把信用监管渗透到供应链企业中。供应链产业中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商业银行、物流企业及其它相关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是缺乏协同监管的。通过无线射频技术的使用、eRp系统的嵌入,建立起了银企协作的信息管理平台,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实现了实时监控。

总的来说,如果我们可以审慎的研究当前征信系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在信用监管上存在的不足,抓住我国经济转型的机遇,大胆的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来弥补信用监管上的空白,一定可以建设起符合线上供应链金融特点的信用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DanScanlan.ironingouttheKindsintheFinancialSupplyChain[J].asiantradeFinance,2004,(8).

[2]胡越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9,(8).

[3]陈哲.对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化探讨[J].供应链管理,2008,(4).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2

关键词:供应链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公平偏好;行为因素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83-03

引言

质量问题频发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急需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法来加以改善。供应链是由相互关联企业间的合作形成的,包括产品原材料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供应链质量管理就是对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产品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环境下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随着行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供应链成员均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逐渐被打破,供应链参与者普遍具有的社会偏好影响着最终的生产经营决策。同样,在供应链质量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发现,参与者的行为特征会对供应链的质量改进,质量控制决策产生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研究的是公平偏好行为因素对供应商和制造商质量改进投入的影响作用。

一、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发展

由于有关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课题,因此至今还缺乏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其中,Kuei和madu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定义为:供应链管理就是基于一个强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供应链参与者在保证产品质量,确保自身收益的同时,及时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国内方面,蒲国利等从流程的角度出发,认为供应链质量管理是供应链上各节点参与者直接或间接地面对最终客户,通过供应链业务流程的整合和集成以及不断地改进质量来达到供应链收益及客户信任度逐渐改善的过程。

供应链质量管理可以分为质量改进、质量控制和致善论三个阶段。

二、公平偏好理论和模型介绍

公平是社会人用来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随着行为科学和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一系列的博弈试验向我们证实了公平偏好存在的客观性。当人们在进行收益分配时遇到公平性原则和利益收入相冲突时,有时会更加关心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甚至愿意牺牲自身的一定利益去争取分配的公平性。这些博弈试验同样证实人们并不是完全的自私自利,只会理性地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相反,人们大多愿意关注收入分配的行为和动机是否公平。这种公平偏好心理也会影响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中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质量投入水平,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在公平偏好行为特征的研究进程中,有大量描述公平偏好心理的模型被提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FS模型、Rabin模型和参照点模型等。FS模型的效用函数为:ui=xi-αi/(n-1)max(xj-xi,0)-βi/(n-1)max(xi-xj,0),建立的依据是人们会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来感知自身收益的公平性。Rabin模型建立的思想是互换动机心理,其效用函数为:ui(ai,bj,ci)=xi(ai,bj)=f’

j(bj,ci)(1+fi(ai,bj))。收益参照点模型的效用函数为:Ur(π)=πr-λ(πs-πr),强调的是以他人收益作为自身收益的参照点。本文采用的是参照点模型的方法来描述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公平偏好。

三、基本参数及假设

本文研究的是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制造商具有主导作用,制造商向供应商采购零部件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并卖给顾客。供应商和制造商均可以通过一定的质量投入来控制产品的质量并产生相应的质量投入成本。制造商和供应商均具有公平偏好行为特征,分别具有不同的公平偏好系数。

(一)符号说明

p:最终产品的销售价格;w:制造商向供应商购买零部件的单位成本;vm:制造商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vs:供应商的单位零部件生产成本;a:产品的潜在内部需求;b:产品关于质量的边际需求率,b>1;α:制造商的质量投资弹性系数,α>0;β:供应商的质量投资弹性系数,β>0,α+β

(二)基本假设

通过对上述求解的分析,得到结论如下:

结论1:由于?qm*/?λm=α(vs-w)/lnb(λm+1)2,α(vs-w)/lnb(λm+1)2

结论2:由于?λs*/?λm=-β(vm-p+w)/λm2,-β(vm-p+w)/λm2>0,因此供应商的质量投入随着制造商公平偏好程度的增大而增加。

结论3:由于?qs*/?λm

总结

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二级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制造商均具有公平偏好行为特征时的供应链质量控制问题,分析了制造商的公平偏好系数对制造商和供应商质量投入以及供应商公平偏好系数的影响。经过建模和求解得出随着制造商公平偏好程度的增加,制造商质量投入逐渐减少,供应商质量投入逐渐增多,供应商公平偏好程度逐渐降低的结论,证实了公平偏好行为特征对供应链质量控制决策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麻书城,唐晓青.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特点及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1,(9).

[2]杜少甫,杜婵,梁棵,刘天卓.考虑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契约与协调[J].管理科学学报,2010,(11).

[3]成克河,王磊,王世伟.具有公平偏好参与者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3,(4).

[4]马利军.具有公平偏好成员的两阶段供应链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1,(2).

[5]洪江涛,黄沛.两级供应链上质量控制的动态协调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2).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融资

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问题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内部贸易中往往占有优势地位,因此这些企业习惯于通过向上游赊销、向下游压货,将流动资金压力转嫁到供应链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企业。非核心地位的企业往往比较弱势,且通常是中小规模的企业。他们的资产实力和信用实力都较弱,融资成本高。这势必导致供应链的中小企业既面临流动资金增加的要求,又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造成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的供货成本提高,以及分销商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提高,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融资模式,它是银行立足于供应链全局的角度,以降低供应链整体的财务成本为目的,同时兼顾协调供应链资金流的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缓解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特定供应链的特定环节或全链条提供定制化的财务管理解决服务,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提高资金使用率并为各方创造价值,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然而,供应链融资作为新的融资模式,它包含了供应链中参与方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资金关系,与一般的企业融资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有其自身的特征及难点。

首先,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为解决供应链的中小规模企业融资困境而提出的融资模式,但是它不能回避中小企业资产实力较小和信用实力较弱等固有的高风险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次,最近几年来,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提出较多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新型金融信贷产品。这些产品通常是现有金融信贷产品的改进和组合,但在合约设计方面和操作流程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如何进行有效合约设计、制度设计以及全面的风险设计,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再次,为了确保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能够归还贷款,银行通常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来做保障。但由于赋予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订单抵押的模式中监管货物的权责,往往不可回避地涉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和融资企业相互勾结和串谋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如何规避道德风险问题,也是供应链金融在风险规避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最后,在供应链金融中,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是主要的服务对象和融资对象。但是银行不仅要考虑融资的供应链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和信用状况,更要考虑其它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的经营和资信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到供应链整体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具有一定行业跨度的供应链的行业前景分析以及对供应链其它非融资企业经营状况、技术水平、资产实力以及信用实力等综合信息分析,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技术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之一。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评述

供应链金融概念的初步提出是始于Berger在2004年的论文提出的一些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框架和设想。在最近几年的研究里,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的特征。Sunil(2004)从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角度,提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多元性和复杂性。高能斌(2008)指出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两大类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这就需要银行对不同的物流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和决策规避相应的风险。而非系统风险是由企业自身经营导致的,如企业基本实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信用记录等(裴然,2012)。刘长宏(2008)指出供应链金融与传统授信不同,其主要特征在于:供应链金融是在考察供应链各成员经营和资信状况后的群体授信,特别关注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资信,在对整个供应链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理顺供应链各方内在的业务关系及潜在风险问题和特征,最终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和合理的供应链授信分配体系。

风险与资金管理。Cheng(2011)认为,供应链的资金管理主要是内部资金管理和外部资金管理。前者主要是供应链各成员间的赊销等特征的交易信用的管理与控制,而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角度出发对供应链的授信。不同特征的资金管理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形式和不同的风险防范策略。在内部资金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支付结算工具和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warron,2005),可以有效地进行风险防范,进而节约运营的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供应链绩效。在外部资金管理中,采取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王灵彬,2006)以及期货、期权、远期、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工具对冲等方法(Barnes-Schuster,2002)可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相应的成果十分有限(丁楠,2005)。

融资模式与信用风险管理。刘英(2002)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进行探讨时就运用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一般来说,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闫俊宏,2007)。邹武平(2009)从逻辑上探讨了这三种模式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一些学者从方法上研究了几种模式的风险防范问题。如吴冲(2004)和方先明(2005)等分别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和三层前向神经网络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评价。杨松(2004)和董天胜(2005)针对供应链金融信用模式,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吴德胜(2006)提出遗传算法辅助网络训练的优化策略,建立信用风险评分。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反映了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工作成果和动向,然而,笔者认为尚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目前文献大多数从风险识别的角度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时,而关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对策方面的讨论较少,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第二,现有文献对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协调鲜有讨论;第三,已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分析银行、供应链成员以及第三方行为的协调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但很少给出参与各方风险协调的具体方法。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趋势

第一,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架构和分析架构。风险识别需要找出供应链金融中既有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形成原因。供应链融资对象包括众多中小企业,因此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来源之一。同时,操作风险也是重要的风险来源。此外,不同融资方案还会涉及其他风险,如存货质押融资可能由于商品价格波动形成市场风险等。因此,在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时需要分析各种融资产品的风险来源,特别是采取panelData(面板数据)建立风险指标体系,这是值得考虑的研究问题。

风险度量是量化供应链金融中的各种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以及各种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风险评估主要是对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压力测试,寻求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由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发展,对不同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见,如何建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预警机制,为银行、第三方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风险控制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一项创新工作是对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技术以及通过合作方式引入其他风险承担者。然而,其前提是对风险承担者进行合理补偿,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如何在供应链金融的诸多风险中进行风险补偿的风险类别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利益分配的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建立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机制。供应链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利用节点企业存货进行质押融资,对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机制的研究不仅是供应链运营的需要,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需要。然而,在不同的监管模式下,物流与资金流的运作协调应出现不同的特征。如何分析和比较在委托简单监管模式、统一授信模式和委托严密监管模式下的质押率的确定,以及在银行和物流企业信息不对称时研究物流企业和借款企业在监管业务上的共谋风险及相关防范机制,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使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索并检验银行、第三方和供应链节点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需要讨论的问题。

结语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方式之一。为确保该模式的健康、良好和可持续的运行,需要理论界和实践部门不断探讨新方法和新思路,同时,还需要我们有效控制由此带来的风险。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4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管理;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15-02

一、供应链风险研究概况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思想提出后,由于它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所以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供应链管理理论本身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完善[1]。大部分学者也仅仅关注于供应链管理的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链条中合作关系的协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及策略联盟等方面。然而,美国的“9.11”、中国的SaRS、东南亚印度洋的海啸等事件给供应链正常的运作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引起了国内外产业界、学术界对供应链风险的高度关注。大量学者也将目光投向企业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方面。

二、供应链风险概念

供应链的多参与主体、跨地域、多环节的特征,使供应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风险是一种潜在威胁,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从目标控制的角度出发,可以说,供应链风险是供应链偏离预定目标的可能性。

三、供应链风险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供应链风险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具体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2]。

(一)按风险行为主体划分

供应链是一个多参与主体、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参与供应链活动的主体。因此,按照风险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供应商风险、制造商风险、批发商和零售商风险、物流服务商风险等。

(二)按管理目标划分

供应链整体风险按其管理目标可划分为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和时间风险。

(三)按供应链管理层次划分

整个供应链网络的运作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战术层及操作层。相应地供应链的风险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风险、战术层风险及操作层风险。

(四)按风险因素划分

供应链整体风险还可根据风险因素的不同划分为自然环境因素风险和社会环境因素风险两大类。

四、供应链风险特征

与一般的企业风险相比,供应链风险有以下特征[3]。

(一)客观性和必然性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各种灾害,还是社会领域中的冲突、战争、过失及其他意外事故,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所以,供应链风险的发生也是客观的、必然的。人们对供应链风险的认识越高,供应链风险的规律性就越容易被发现或接近于被发现。

(二)动态性

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实现是供应链整合优化的过程。实现供应链目标的过程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随着环境和资源的变化及供应链管理目标的调整,可能会转化为供应链风险因素。因此,供应链风险因素将与供应链的运作相伴存在,具有动态性特征。

(三)传递性

传递性是指供应链风险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传递牛鞭效应便是由这种传递性引起的。传递性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连动性,使风险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

(四)此消彼长性

各个风险之间往往是互相联系的,采取措施消除一种风险可能会导致另一种风险的加剧;同样,供应链上某个企业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增加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风险。

(五)复杂性和层次性

一方面,供应链网络复杂性导致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呈现复杂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供应链的结构呈现层次化及网络化,不同层次的供应链成员如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协作层企业对供应链运作影响程度不同,同样的风险对不同层次的供应链成员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五、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内容及过程

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与一般风险管理过程类似,由一系列步骤程序组成: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预防。

(一)供应链风险识别

供应链风险识别是有效进行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首要阶段,是发现潜在风险、伴随着整个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关键过程。对风险的识别过程,首先是对供应链上各节点的构成与分布的全面分析与归类;其次是对各节点所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以及发生风险损害的可能性的识别与判断;最后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与损失状态的归类和分析。必须强调的是,风险识别不仅要识别所面临的风险,更重要的,也是更困难的是对各种潜在风险的识别。

(二)供应链风险估计

供应链风险估计主要是确定风险事件在供应链成员企业合作过程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对供应链影响的可能结果范围以及影响程度;估计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时间及风险事件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发生的概率。

(三)供应链风险评估

供应链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分析其形成机制、作用机制、各风险因素间相互影响等;分析风险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传递性、作用机制以及对各节点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影响情况;量化已识别出的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并站在整个供应链角度对风险进行优化。常见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有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决策思维方式,它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以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确定每一层次中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在递阶层次结构内进行合成以得到决策因素相对于目标的重要性的总顺序[4]。

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多种属性的事物,或者说其总体优劣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一个能合理地综合这些属性或因素的总体评判。而模糊逻辑是通过使用模糊集合来工作的,是一种精确解决不精确不完全信息的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用它可以比较自然地处理人类思维的主动性和模糊性[5]。

(五)供应链风险控制与预防

供应链风险控制与预防主要是采用规避、减少、转移和风险分担等策略使供应链风险的影响最小化,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监控措施及时处理供应链上出现的问题,使供应链能够长期健康发展[6]。

供应链风险规避,是彻底规避供应链风险的一种做法,即断绝风险的来源。供应链风险规避的方法是放弃或终止某项供应链合作,或改变供应链合作环境,尽量避开一些外部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供应链风险控制,是在对供应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防范控制措施的行为。供应链风险控制不是放弃特定活动,而是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有意识地做出一些安排,其目标是为了:在风险发生之前,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之后,降低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从而使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供应链风险自留,是供应链中企业将可能的风险损失留给自己承担。自留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非计划的,并且可以事先为将发生的损失预留资金,也可以不预留。也就是说,对于企业而言,可能已知风险存在,但因为可能获得高利回报而甘愿冒险;另一种可能是因为风险是供应链系统风险,无法回避,各供应链企业只能通过系统吸纳来接受风险。

供应链风险转移,是将供应链中可能发生风险的一部分转移出去的风险防范方式,它涉及一方(转移者)对另一方(被转移者或风险承担者)的支付。被转移者同意承担转移者希望规避的风险,有时风险程度会通过风险转移过程而降低,因为被转移者可能更擅长运用大数定律来预测损失。在其他情况下,风险程度保持不变,而只是以一个价格从转移者转给被转移者。

六、实例分析与建议

由于铅酸电池污染事件不断发生,2011年5月18日,环保部下发《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内大量铅酸蓄电池企业停业整顿,没有达到500米防护距离的铅酸电池企业一律关停。由于达到此标准的铅酸电池企业全国也没有几家,铅酸电池行业5月陷入停产状态。由于供货紧张,铅酸电池价格也开始上涨。由于看好电动车发展前景,近年低速电动车企业在全国范围不断涌现,这些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原本生产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或是农用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廉价低速,是这些没有整车生产资质、处于政策灰色地带的民营企业拓展市场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国家关于铅酸电池规定的出台,这些企业的上游供应链中断,都开始面临倒闭的危险。

这种供应链风险并非是完全没有征兆的,早在2008年国家就拟定出台该政策,但由于遭遇到金融危机,担忧经济受到影响,暂缓施行。大部分低速电动车企业没有对供应链风险管理做好充足的准备,才导致大规模倒闭破产。

由此可以看出,必须在供应链风险到来之前就应健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激励机制,真正实现链内各企业间的利润分享和风险分担;供应链各组织之间应共同制定风险防范计划,共同管理供应链风险;必须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建立风险应急处理机制。

七、小结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供应链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供应链风险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供应链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亮点,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路,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供应链风险管理还有大量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南洋.供应链的风险识别、评估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2]严素芳.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分析及评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3]易海燕.供应链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4]鲁成松.供应链风险防范与管理[D].合肥:安徽大学,2007.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5

摘要:企业的发展是繁荣的、迅速的,供应链金融对于整个企业商品的流通,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选择和革新,必须是在明确企业的优缺点,同时结合企业绩效知识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得整个社会的供应链成了一个单独的系统,同时企业绩效管理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供应链金融时代。本文通过对供应链时代的介绍,让大家了解了供应链的时代特征。从各种公司的企业绩效管理情况出发,结合实处,得出了一个企业绩效管理进入供应链金融时代的特征,也使得大家对这种企业绩效管理的形式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为实际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对整个社会经济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企业绩效;影响

引言

供应链金融中各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包括企业的物流,还有资金和信息流方面。它的每一个节点所具备的效用是不同的,这些具备特殊功效的节点相互连结,提升了单个节点的功能,达到一个整体的功效。整体功能性,在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上,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个系统同时具有目的性,降低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和所有其他环节一样,是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的。

1研究理论基础

1.1供应链的概述

供应链的概念,最初是在美国成立的供应链协会定义的,它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帮助供应商提供生产资料,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整个一系列过程。供应链环节涉及产品的生产流通,涉及的内容包括生产、批发、零售以及客户终端,同时它还涉及到物料、信息和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增值链。

供应链上的节点,不是由单一的企业或者企业类型所构成的,针对这两层定义上来说,供应链是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同时供应链是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的,而不是和企业相分离的,它是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的。企业中的其他职能部门,与它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的效果。并且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企业也需要不断变化,因此要求供应链金融必须是动态的。供应链的成员繁多,其中的交叉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供应链对于企业的绩效,可以给出相关的信息、资金、企业绩效共享节点,产生共同的增值效应。

供应链包括推进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两种。推进式供应链,是以生产制造基点,作为商品的主要出发点,从供应链上起始环节,即供应商来提高商品质量,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而拉式供应链则是以客户为出发点,为满足客户需求,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上有了整体利润空间。直线型供应链则是使得每个节点间,都是相应直接对接的,这种动态的联盟。而相对应网状的,就是一个节点相对于多个节点。

1.2供应链金融的概述

供应链金融指在整条供应链上,为客户提供各种包括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使用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系统的资金融通。供应链金融是有其相对应企业资金流,对应的网络结构、业务流程、管理要素等交互而成的一个整体性的系统构架。

供应链金融中各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它的每一个节点所具备的效用是不同的,这些具备特殊功效的节点相互连结,提升了单个节点的功能,从而达到一个整体的功效。整体功能性,在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上,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个系统同时具有目的性,降低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和所有的企业环节一样,是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的。供应链企业间为了共同的利益,对整个企业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诠释,是以互利互惠为目标的。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求供应链金融随时随地,能够因地制宜,快速反应,提出高要求。它包括四个部门,有财务、服务,企业内部流程和学习发展等方面的评价。

2供应链金融的不利影响

2.1供应链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使得计算机技术全面覆盖了整个企业的绩效流程,提升企业了绩效操作技术,包括电子数据互换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等企业绩效信息化的使用。由于本身企业的各种局限性,导致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绩效管理中,使用得不够高、精、尖。而信息化在整个供应链间的连结,占着重要的比重,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让企业的企业绩效方面竞争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2.2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首先不确定的就是事情的时间和特征还有状态,是不可能预知的,是存在不确定性的。这些不能确定的问题,是企业绩效和信息流出现的障碍,是与企业的各个节点相互关联的。供应链上的供应者和各个厂商,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导致了供应链上的风险概率增大的状况。供应商主要是由于货物的供给、质量等等问题,使得消费者的服务质量降低。制造商的表现如机器问题等。客户变化的不确定性,包括需求量、需求的多样性、产品周期等,都是不确定值。需求信息的不同,容易引起这种供应链上的不稳定性。整个层级链上的合作,也是不稳定的。当企业与银行交流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企业资金出现断裂的情况发生。

2.3企业的经营危机

企业中,由于物资供应缺乏主动性、物资供给与生产进度不配套和装运效率低等问题增加了成本。各环节衔接较差,各个部门沟通交流不够。供应链金融各环节提倡节点间的轻松对接,但是实际情况是,每个节点由于管理人员不专业、节点繁复,导致企业绩效管理成本过高,大大影响了企业绩效产生的附加值。当供应链金融的资金出现问题时,就会有企业因为信用和实力因素,受到影响。

3供应链金融的有利影响

3.1创造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当前整个社会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得到拓宽,不仅商业银行的资金贷款和结算方式更灵活了,而且可以通过网上或者异地债权处理方式等进行融资。这些都促进了供应链金融的渠道拓展。

3.2银行增收的新渠道

银行的核心业务增设,使得供应链金融中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得到提升。供应链金融的关注点,也是银行服务范围扩大的一个标准。银行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企业的授信额度或者贷款额度等方面,这样通过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银行与企业是互惠互利的。

3.3多流合一模式提升企业绩效

供应链金融提倡节点间的轻松对接,从而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企业供应链上的一系列环节,通过商品流通、资金和信息流,采取物流推动的过程,这些多流合一的形式,提升企业的绩效,加强企业的运营和交易效率。

4如何利用供应链金融提高企业绩效

4.1供应链绩效评价过程

在供应链融资的资金管理条件下,参考企业的相关评价财务指标,是具有其考评标准的,本文中以平衡计分卡形式,从几个方面平衡入手。针对企业的财务指标,从企业贷款和偿债上分析,针对客户评价,结合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订单处理和交货等对款项的影响,结合内部的相关流程,可以对公司情况更了解,从学习与发展方向看,对企业的目标有了新了解。通过这些调查就可以得到财务评价,进一步就能得出企业的绩效评价表:

这样就可以得出相关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绩效的各方面权重,从而提出各种应对措施。

4.2加强与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合作,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应该从基金管理公司内的证券投资基金等方式上,对基金托管等,通过各种金融产品,对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的潜力进行开发。通过银行的金融服务,从而达到更好的改善企业绩效的目的。

4.3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绩效

在企业营运过程当中,应充分参照有效数据,结合企业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做出应有的反应。企业当考虑自身的主营业务和长处,对各方面如客户满意度等,结合企业绩效系统,想办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例如转变企业绩效服务态度,让企业尽善尽美的形象深入人心,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5总结

本文论述了企业绩效管理在供应链金融当中,新形势下的新特点,遇到的新问题,如何解决的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建立的企业绩效的供应链金融评价形式。企业绩效评价的形式是有意义,每个企业以共赢为目标的合作,大大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模式。让人了解了供应链的时代特征,权衡了整个企业绩效环节,企业绩效自动化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针对各种公司的企业绩效管理出发,结合实处,从而得出了一个企业绩效管理进入供应链金融时代的特征,也对这种企业绩效管理的形式理解得更加透彻,为实际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整个社会经济提供了帮助。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让企业的企业绩效方面的竞争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萍,谢墩游.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05:38-40.

[2]杨段羽.供应链金融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5.

[3]卓岱.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第三方物流与绩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4]王婷睿.农业供应链金融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

[5]殷丽娜.基于供应与存货质押联合契约的服装供应链协调机制[D].东华大学,2014.

[6]程未.供链金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28:247-248.

[7]王苑琢.基于供应商关系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8]李强.浦发银行汽车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6

关键词:生命周期;供应链;激励

中图分类号:C91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顾客逐渐在市场买卖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形成了买方市场环境。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企业的生产是靠顾客需求拉动的,企业除了加强自身管理之外,还必须将生产的概念,向前扩展至协作厂家,向后延伸至顾客用户。

日本企业首先作出反应,在企业内部,他们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C)、准时化生产(Jit),强调各部门的合作;在企业外部,采用外包制并调减零部件供应商数目;另外,将顾客需求纳入企业管理系统内部,采用了柔性制造系统(FmS),提高了企业应变能力。欧美企业在总结学习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引人供应链管理的理念。许多企业意识到,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都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从而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整合为可共享的优势资源;强调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集成化功能网络,从而形成一个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供应链上的资源共享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同步、协调运行为前提的利益共同体,增强了对市场反应的能力。

因此,如何应用好供应链管理也就成为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图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分析和建议企业进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二、产品生命周期及其阶段特征

自从著名营销思想家西奥多・列维特于1965年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后,经过众多学者的完善总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成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是指产品进入市场直至退出市场的过程,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包括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通常是呈现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s型曲线过程,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营销、制造、财务、人力资源和供应链等相关战略来支持。表1归纳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企业目标以及财务状况等。

三、产品生命周期内的供应链匹配与激励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点,因此,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供应链类型与之匹配。以下就不同阶段加以分析说明。

(一)产品引入期

在引入阶段,产品属于创新性产品,其需求量少且非常不稳定,边际效益较高,由于需要迅速占领市场,产品的供给能力非常重要,相对而言产品成本是次要的考虑因素,因此这一阶段的供应链是一种反应型供应链,需对不稳定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时刻处理不断发生的突发事件,迅速地满足顾客难以预测的个性化需求。即在产品引人期,主张采取高频率小批量的发货策略。这样不仅可以规避风险,而且较高的频率还会使企业更具主动性和多方应变的能力。

可以说,在产品引入期,需要的是一条按订单生产的反应型供应链,即企业产品的生产和物流都是由顾客订单驱动,并通过集中的分销系统进行分销。考虑到产品引入期的需求不稳定性和长期供应链的构建,应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供应链的激励也应该将重点放在供应商上。

(二)产品成长期

在产品的成长期,产品销售额迅速增长,企业的重点转向提升产品销售额,迅速占领市场。在这个阶段,竞争者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得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企业为了维持市场增长率和占有率,以期最大限度扩大市场份额,经常采取市场推广和促销手段等,这时对供应链的时效要求较高,供应链的重点也从不惜代价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转变为追求收益与成本的平衡。在成长期,由于销售量的持续增加,形成规模经济,成本相应下降。

与产品投入期相比,此时的需求特征是需求量急速增大,若此时仍采取按订单生产,则不能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导致成本很高,故此时需在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采取按库存生产的策略,因此,应选择按库存生产的集中型供应链,也即按预测进行生产,最终的产品存储于中央仓库,收到订单后再将产品从中央仓库分销到顾客。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量的高速增长为订货量和订货提前期的制定带来了困难,虽然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制定了销售计划和销售目标,但仍然必须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才能合理地估计市场容量以及近期的销售量,制定出最佳的库存、运输方案,分销渠道应该简单、明确、通畅,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过度积压。此阶段的供应链激励应该主要放在经销商上,设计合理的合同,提高经销商的促销努力水平,从而增加供应链的整体收益。

(三)产品成熟期

进入产品的成熟期,产品的需求量继续增加,但需求变动小,此时的竞争者数量也趋于稳定。与成长期相同的需求特征是需求量大,仍然采取按库存生产,以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不同的需求特征是需求变动小,若仍然采取集中的库存形式,可能存在物流成本上升的问题,所以,在权衡收益成本之后,可以考虑选择分散的库存形式,即供应链订单的切入点处于供应链的最下游的地区仓库,产品储存接近于顾客,通过分散的分销系统,如建立配送中心和网络式的销售通道,进行分销。

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制造商应调整销售渠道,建立配送仓库中心。在该阶段,企业为了保卫自己市场地位而击退竞争者,应建立更密集广泛的销售渠道,配送中心的建立将有利于让产品更好地到达供应链的各伙伴手中,企业对物流有了更大的自,且能有效降低物流费用。

另一方面,制造商企业的研发部与生产部将研究如何改进工艺最大降低成本或研制新产品,适时投放市场。与成本为先的战略思路想匹配,该阶段的供应链激励重点应该放在控制成本上。

(四)产品衰退期

每种产品都会有被其市场淘汰的一天,这是不可避免的。产品进入衰退期后,需求变动性大,此时的需求特征为产品需求量下降,在衰退期前期,需求量还比较大,采用按订单组装,以适应规模经济;此时,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性变大,若此时采取集中的库存能以较低的库存适应需求的变动,但却不能充分利用运输的规模经济,故此时需要在成本和服务水平之间进行权衡,以牺牲较少的成本的代价来获得服务水平的较大提高,采取集中的库存形式。因此,在这个阶段采取的是按订单组装的集中型供应链,该供应链能在获得可接受的交付提前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服务水平。

随着产品需求量的进一步降低,产品逐渐退出市场,产品需求量减少,并且需求变动性较大,此时可以采用跟成长期相同的供应链模式――按订单生产的集中型供应链,该供应链可以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在获得可接受的交付提前期、成本和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服务水平。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7

一、商业银行价值链与工商业企业价值链对比分析

从共性的角度来看,首先,无论是商业银行价值链的“客户―银行―客户”形式还是工商业企业价值链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形式,它们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具有整体性、稳定性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关性。这就决定了两种价值链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的存在,即要素之间长期以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具有某些稳定的特性与功能,并与外部其他系统的运行相协调。也就是说,通过价值链系统的运行,使得各个要素主体的需求都能得到合理的满足。其次,无论是商业银行价值链,还是工商业企业价值链,其运行过程都具有连续性,即它们都是通过某些媒介的循环流动实现其运转的,如资金流、信息流等。再次,无论是商业银行价值链,还是工商业企业价值链,其运行机制只是保证了系统的持续性,其本身并不能避免系统内部出现的矛盾与不均衡现象,即系统的健康与平衡状态的维护需要通过某些有针对性的手段来实现。最后,其价值链系统有效运行都是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指引的,顾客价值是系统内各要素实现自身价值的共同载体,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也需要各要素主体之间的经常而有效的协调与合作。

从个性的角度来看,首先,商业银行价值链的要素比较少,价值链相对较短,通常以自身作为其价值链中的主导者,而工商业企业价值链则往往较长,包括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各要素,且这个外部价值链中一般只有一个主导企业,而各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同,其发挥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异;其次,商业银行价值链运行一般只通过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流动与循环来维系,而工商业企业价值链除了资金流与信息流外,其最重要的是实物流,而这也是其价值链管理的重点之一;再次,如前所述,商业银行价值链系统内部包括了四大矛盾,且矛盾缓和的难度较大,内部不均衡状况也较为明显,导致运行风险较大,价值链管理的难度也较大,而存货成本与缺货风险之间的矛盾是工商业企业价值链系统的主要矛盾与不均衡根源,且通过现行的有效价值链管理已经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最后,指引商业银行与工商业企业价值链运行的“顾客价值”的含义是有差别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最终客户的非单一性决定了其顾客价值包括了风险锁定价值与资金流转价值,两种顾客价值的实现与最大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也使得其价值链呈现出双向价值链的特征,但两种顾客价值的实现都以资金与风险在价值链系统内整体分布的均衡为根本标志。而对于工商业企业而言,最终用户的单一性决定了其“顾客价值最大化”的标准比较直观,即顾客对产品各方面的需求,如提供时间、质量、差异化、个性化等等,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需要整体价值链中每一要素主体相互配合与明确的责权利划分。

二、价值链上的财务管理特征比较

财务管理特征是指某一财务主体或主体的集合的财务管理活动在动机、行为与效果等方面,明显区别于其他财务主体或主体的集合的属性。如财务管理的目标、方法、内容、侧重点,财务战略管理的地位、风险管理的地位、财务分配效应是否具有长效性等。

企业财务管理特征受其价值链特征的直接影响和制约。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解释商业银行与工商业企业各自在以下几方面的财务管理特征:第一,商业银行价值链的要素比较少,价值链相对较短,且通常不涉及物流,因而其财务管理活动的范围不大,性质比较单一,对资金的管理占据主流地位。而工商业企业由于价值链涉及面较广,特别是对于中间产品种类较多的生产性企业而言,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占据其财务管理活动的主流。第二,商业银行价值链系统运行中通常以其自身为主导,要求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具备完善的价值链分析手段,并主动寻求与金融同业的战略合作。而对于处于整体价值链非主导地位的工商业企业而言,财务战略与合作方面则会显示出较为被动的特征。第三,由于商业银行价值链系统内部存在四大矛盾,且矛盾缓和的难度大,决定了其财务管理中要较多的考虑资金与风险的平衡问题,财务管理过程中必然较多的用到均衡理念,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多且复杂,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难度较大且不易衡量。工商业企业财务管理虽然涉及的对象比较多,但由于其价值链系统的矛盾比较单一,财务管理手段的实施通常针对性较强,财务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的可能性较大,且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较易衡量。

另外,商业银行与工商业企业之间的价值链共性也决定了二者在财务管理中的相近甚至共同之处。第一,二者都是通过价值链系统的运行,使各个要素主体的需求都能得到合理的满足。这决定了二者都能通过针对价值链的财务管理手段,最终实现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并相应解决其中的利益均衡问题。第二,无论是商业银行价值链,还是工商业企业价值链,其运行过程都具有连续性,即它们都是通过某些媒介的循环流动实现其运转的,如资金流、信息流等。这决定了二者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都是维系其价值链运转的资金流、信息流及物流等媒介,并以这些媒介流转的顺畅程度作为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第三,无论是商业银行价值链,还是工商业企业价值链,其运行机制只是保证了系统的持续性,其本身并不能避免系统内部出现的矛盾与不均衡现象,即系统的健康与平衡状态的维护需要通过某些有针对性的手段来实现。这决定了二者都能通过财务管理力度的加强以及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促使其自身价值链系统运行更为健康、平衡、顺畅,即财务管理对二者的价值创造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第四,无论是商业银行价值链,还是工商业企业价值链,其价值链系统有效运行都是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指引的,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也需要各要素主体之间经常而有效的协调与合作。这决定了二者财务管理活动的指引都是“顾客价值最大化”,都能通过顾客价值分解及各环节运行成本与顾客价值创造之间的比较,实施更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对其自身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修正。同时,也决定了二者财务管理都不能仅仅着眼于实体内部,而必须突破单个企业边界,探索其横向或纵向的战略联盟关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升价值链整体的竞争力。

三、价值链及其比较分析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方法优化的启示

通过对商业银行与工商业企业在价值链系统与财务管理特征方面的比较,我们发现,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工商业企业,其价值链系统对自身财务管理特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完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不能仅仅通过对原有管理手段的修补或调整来实现,而必须立足于其自身的价值链系统,充分发掘财务管理在优化商业银行价值链系统运行机制、缓解系统运行中的矛盾以及均衡资金与风险方面的可能贡献,真正将完善财务管理与促进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紧密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与工商业企业不同的价值链,决定了二者不同的财务管理特征。因此,优化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方法,必须从其价值链特征出发,一方面利用商业银行与工商业企业的价值链共性,有效借鉴工商业企业中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商业银行的价值链个性,谨慎对待财务管理方法借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加快探索与完善商业银行特有的财务管理方法。

(一)对工商业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借鉴。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借鉴工商业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其基本依据在于二者之间价值链系统的共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二者财务特征或财务管理特征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认为在这一借鉴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条重要原则:

1、必须从商业银行与工商业企业在价值链系统上的共性出发,如果某一财务管理方法仅仅与工商业企业价值链相适应,而与商业银行价值链特征相排斥,则不应作为借鉴对象。

2、必须谨慎考虑财务管理方法与商业银行财务特征或财务管理特征之间的相关程度,如果存在不相适应,必须结合该方法与商业银行价值链之间的适应程度予以客观权衡。这是因为价值链特征虽然是主导因素,但并非能完全决定企业具体的财务特征与财务管理特征。

3、不能仅仅就方法而论方法,必须把财务管理方法与财务管理体制等其他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方法,应予以保留,并从财务管理体制发展创新的角度,评价其未来适用的可能性,即从动态的角度,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财务方法借鉴问题。

必须严格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形式上的照搬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这些财务管理方法的借鉴作用,而且往往会弄巧成拙,增加成本的同时反而造成财务管理效率的降低,况且,借鉴并不等同于完全照搬,而必须从方法的基本理念出发,在嫁接过程中多注重细节,使之真正植根于商业银行的价值链系统,并能随着系统的变化而相应的发展。

工商业企业具体财务管理方法对商业银行的借鉴问题,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如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零基预算,等等。我们认为,在具体借鉴过程中,应该以价值链特征为基本导向,根据上述几条原则,谨慎看待不同财务管理方法嫁接的适应性程度,以便更为客观的评价不同财务管理方法借鉴的效率和效果,从而能更为科学的指导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方法的改进实践。

以作业成本法为例,作业成本法作为价值链成本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以价值链为导向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至于具体如何以最有效的形式促进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必须从商业银行的价值链特征出发来考虑。

首先,商业银行与工商业企业的价值链共性决定了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可行性。一方面对于二者来说,顾客价值都能合理的分解,并对应于不同的作业,即可以将顾客价值看作所有作业可实现价值的累加。通过作业消耗的资源与作业可实现价值的比较,便可以做出作业层面上的财务决策;另一方面二者价值链运行过程都具有连续性,即它们都是通过某些媒介的循环流动实现其运转的,如资金流、信息流等,通过作业的资源动因分析,能够将这些流动的媒介有效的归集到作业环节,再通过作业归集到顾客价值实现环节,因此,实施作业成本法,无疑可以使商业银行价值链系统循环媒介的流动更为清晰,更为可控。

其次,由于商业银行价值链的要素比较少,价值链相对较短,且物流不是维持其价值链系统有效运行的主要媒介。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实施局部作业成本法比实施全面作业成本法更为适合。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8

【关键词】互联网供应链风险防范

随着全球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纳入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并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对其进行规划,企业界也因此掀起了一轮关于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研究热潮。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间需要更高层次的合作与集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也由纯商业的买卖关系转变发展为一种相互依存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关系后企业间的合作也将更富有成效。一般认为,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关键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客户等)如何进行联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如何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进行良好的协调。建立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企业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践说明,由于各企业之间存在着目标差异和利益差异,在应用互联网后这些差异并未消除,反而新增加了一些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风险,因而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在基于互联网的合作过程中除了存在固有的风险外,也会产生一定的新风险。我们可以把企业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后而相应产生的风险统称为供应链风险,它包括供应链固有的风险和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风险。下面我们就企业供应链风险及其防范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的重要性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SCm)强调企业如何凝造自己的核心能力,以便和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业务外包,委托合作企业完成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资源经营更擅长于竞争对手的,能为本企业创造特殊价值的关键业务,在利益分享、风险分担的前提下,实现“双赢”甚至更多企业“共赢”的目标。

过去,企业之所以选择合适的经营伙伴,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经营利润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全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社会从原有的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企业面对这样一个变化迅速而且很难准确预测的全球化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力,不得不采取更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于是许多企业把目标瞄向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

实际上,企业供应链管理包括短期计划管理和中长期计划管理。短期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何时采购何种原材料;(2)如何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安排生产;(3)怎样合理安排运输路线;(4)如何编制合同履行计划;(5)怎样履行对客户的承诺等等。中长期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以何种策略与供应商建立关系;(2)在何处设立工厂为宜;(3)怎样才能建立国际运输网络;(4)如何开展网络营销;(5)如何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等等。在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思想看来,企业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已经转变为一种战略性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借助于互联网远程处理,资源共享和实时监控的优势,将合作伙伴的资源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相统一,从而稳定整个供应链,达到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供应链总库存、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调的目的,并保持供应链各合作伙伴相互之间在操作上的一贯性,使供应链节点企业在财务状况、服务质量、产品产量、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等方面均能有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从而更富有成效地解决供应链短期计划管理和中长期计划管理的问题。常见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模式如图1所示。

二、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企业供应链固有的风险

企业供应链固有的风险是指不论供应链基于何种模式都可能存在的风险。实践证明,企业供应链固有的风险主要有以下类型:

1.目标冲突风险

在供应链模式下,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是具有独立利益要求的经济主体,单个企业的行为目标从根本上说还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它们都面临着双目标决策的问题,即企业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以及满足供应链的整体要求。这两个目标在很多时候是一致的,但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往往会有冲突:

(1)在满足供应链整体利益要求时可能会损害企业的短期利益。

(2)如果一个企业同时为多条供应链提供服务,则面临着多目标决策问题而在短期内难以作出全面合理的取舍,并由此面临一定的风险。

2.信息不对称风险

网络技术的发展并未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委托问题仍然存在,并给供应链带来相应的风险,主要有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两大类。

(1)逆向选择风险。在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商(委托人)在选择供应商(人)时,供应商掌握了一些制造商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是对制造商不利的,供应商因此与制造商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契约,致使制造商可能蒙受损失。

(2)道德风险。在供应链环境下,由于制造商无法观察到供应商的某些行为,或者是由于某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仅为供应商所观察到,而供应商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有契约保证的前提下可能采取一些不利于制造商的行为,如推迟供货时间或降低产品质量,从而损害制造商的利益,致使制造商面临一定的风险。

(二)基于互联网的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企业供应链风险

企业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关系后,由于互联网具有分布式、开放性的特点,与原有的集中式、封闭性的供应链相比,将可能产生一些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风险。基于互联网的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供应链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故障的风险

任何计算机系统都存在着由于操作失误或硬件、软件、网络本身出现故障,而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在互联网结构的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其分布式、开放性、远程实时处理的特点,系统的一致性和可控性降低,一旦出现故障,其影响面更广,系统恢复处理的成本更高。

2.内部人员道德风险

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人员对系统数据进行非法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所造成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互联网供应链系统不仅与企业内联网完全融合,而且与整个互联网相联,因此其内部人员道德风险远远超过了以往的范畴。从地域上看,已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即风险不但有可能从企业内部进入供应链系统,还有可能从企业外部的互联网进入供应链系统。

3.供应链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

这主要是指关联方(如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非法侵入企业内联网,进行以剽窃数据和知识产权、破坏数据、搅乱某项特定交易或事项等为目的的活动而产生的风险。在互联网条件下,企业内联网与关联方内联网之间需要建立外联网联接,由于存在数据交换和实时处理关系,需要相互之间开放一定的数据库资源,从而使供应链系统的数据库资源面临着风险。

4.社会道德风险

这主要是指来自社会上的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对企业内联网的非法入侵和破坏,这是目前媒体报道最多的风险类型。目前互联网社会道德风险主要来自网上的信息截收、仿冒、窃听、黑客入侵、病毒破坏等,尤其是黑客攻击和病毒破坏,已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企业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方法

(一)供应链固有风险的防范方法

1.明确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准则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至关重要,企业在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时首先必须明确选择准则。日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如weber和Dickson)已提出了较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准则,可供企业参考。weber在总结Dickson的23项评价供应商选择准则的基础上,对它们重新进行了排序,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价格、准时送货、质量、装备能力、地理位置、技术能力、管理与组织、行业名誉与地位等方面,如下表所示。

转贴于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CimS课题组在调查后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时,主要的标准是产品质量,这与国际上重视质量的趋势是一致的;其次是价格,92.4%的企业考虑了这个标准;另有69.7%的企业考虑了交货提前期;批量柔性和品种多样性也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指出,我国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持过多的主观成分,有时往往根据对企业的印象来确定合作伙伴的选择;选择的标准不全面,不能对企业作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企业在优先考虑价格、准时送货、质量、装备能力、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同时,也要考虑服务、所处的内外环境、内务状况、信用程度等因素,并且要注意,选择的准则是多方面的且会不断发生变化。

2.设计恰当的激励机制

根据博弈论观点,供应链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个博弈过程,供应商出于私利往往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继而破坏供应链的正常运转,造成供应链的不稳定。因此,外部的适当的激励机制是保证供应链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激励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价格激励。价格往往是供应链各合作企业最为敏感的要素。

(2)订单激励。在拥有多个供应商的情况下,订单的分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3)商誉激励。如果在供应链合作协议条款中包含败德行为公开条款,则会对潜在的投机者施加有效的约束。

(4)淘汰激励。谁违反供应链合作协议并破坏供应链的稳定运作,谁就有可能遭受淘汰出局的际遇,它是一种有效的负向激励机制。

3.在供应链各合作方之间建立信任机制

增进相互间的信任是防范供应链风险的关键。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行专用性投资。这意味着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将更多地依赖于合作的业务部分,使对方相信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是获得长期利益的一个保证。

(2)确立“正和”思想。根据博弈论,“零和”甚至“负和”博弈意味着合作的双方必须重新分配原有资源,从而导致冲突。因此,合作伙伴关系要求双方合作的基础是要赢得“正和”的博弈结果。

(3)追求公平。在供应链各合作方之间形成公平竞争、获取公平利益的氛围,也有助于增进相互间的信任。

(二)基于互联网的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企业供应链风险防范方法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系统涉及企业的许多方面,因而其安全问题必须全面考虑,既要考虑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措施,也要考虑监督措施,还要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安全控制技术。总的来说,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1.建立和完善计算机技术控制体系

运用软件和硬件技术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安全管理体系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地说,企业可以运用如下关键技术来防范风险:

(1)利用防火墙技术预防外来攻击。防火墙(Firewall)是一组介于互联网和企业内联网之间的访问控制系统,它充当屏障作用,保护企业信息系统(内联网)免受来自互联网上的攻击。防火墙可以软件形式运行于计算机上,也可以硬件形式设计在路由器上。

(2)利用漏洞扫描技术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漏洞扫描技术就是通过对系统安全脆弱点的自动检测,找到安全漏洞,并给予修复的一种安全技术。根据扫描对象的不同,漏洞扫描技术可分为互联网扫描技术、系统扫描技术和数据库扫描技术等几大类,它们分别负责扫描和修复不同的安全漏洞。

(3)利用入侵检测技术防范黑客攻击。入侵检测技术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实时识别和响应的一种安全主动控制技术。它可以在系统被破坏前主动中断并响应安全漏洞和误操作,实时监控用户的活动,其入侵检测记录还可用来追究入侵者的法律责任。

(4)利用病毒检测与消除技术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为了检测和消除计算机病毒,国内外已经研制出很多种反病毒软件,一般都能有效地检测和消除许多种计算机病毒,并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实时监控的功能。但目前的技术尚无法做到制止新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因此反计算机病毒技术需要不断发展和提高。

(5)运用计算机信息加密技术实现对系统程序和数据文件的保护。通过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安全手段,利用该技术可以保护系统程序和数据文件的安全。

2.建立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资产安全,保证数据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障经营管理政策的执行而采取的全部方法和措施。内部控制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类,一般控制是对供应链系统环境的控制,应用控制则是对系统运行过程的控制。显然,不同的环境和应用系统模式,其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是不同的。由于企业规模和生产经营特点的不同,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应用模式也会有所不同。但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系统结构,其系统组成的基础部分都是企业的内联网(包括分支机构的内联网)。因此,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内联网的控制,其主要的内部控制点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系统内部控制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①操作系统;②数据库系统;③系统开发;④系统维护;⑤应用系统;⑥计算中心;⑦组织结构;⑧工作站。企业必须对这八个控制点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以保护供应链系统的安全。

3.建立和健全外部控制体系。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联网不再是独立、封闭的系统,已成为互联网世界的组成部分。要保护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的安全,还必须对企业内联网以外的系统空间进行控制,也就是面向企业内联网的外部环境所进行的控制。企业内联网与外联网及互联网的关系如图3所示。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9

[关键词]供应链潜在失效模式后果分析反映速度竞争力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精益生产及市场需求的不确性的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方式逐步转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环顾全球,许多供应链故障的发生都是因为供应和需求的中断,如自然灾害、人为错误、客户消费习惯的改变、技术失败、财务困境、意外事故等。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供应链潜在失效模式的管理,供应链的管理应该是利润最大化和潜在失效模式最小化的一个多目标规划问题。笔者认为,供应链潜在失效模式是指由于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可能给整条供应链成员企业造成损失的表现形式。供应链潜在失效模式管理重在事前预警和预防,而不是事后的控制。其目的在于发现并评估供应链中潜在的失效和可能的后果,找出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供应链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1.环境失效模式。供应链环境失效模式是指供应链外部因素对供应链造成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失效模式如汇率变动、经济萧条、经济大滑坡等经济波动造成的库存成本的上升失效模式,而经济高速增长容易导致企业原材料供应出现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自然环境失效模式如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环境失效模式如恐怖事件、危机事件对供应链造成的经营失效模式等。

2.结构失效模式。供应链的结构失效模式是由于供应链拓扑组成对供应链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指供应问题。如独家供应商问题,应同时考虑潜在失效模式控制和采购成本最小化的情形下供应商的选择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供应商,采取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失效模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但不是供应商越多越好,应该在失效模式控制和利润获取之间进行权衡。其次是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整合,不同的企业一般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存在分歧,影响供应链的稳定。

3.信息失效模式。在即定的供应链下供应链的失效模式主要是成员间的合作失效模式。由于上下游企业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流通产生阻塞客观存在,导致供应链不能利润最大化,产生信息失效模式。

(1)牛鞭效应。即供应链的最终用户的需求随供应链上游前进过程中放大的现象。需求变化程度的增加导致了供应链显著的无效率作业(如供应链各个企业被迫大量增加库存),降低了运作的效率。

(2)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供应链的失效模式。

(3)逆向选择和道德失效模式。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优势方可能会向信息弱势方索取信息租金,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失效模式问题,导致供应链整体利润减少的失效模式。

三、供应链潜在失效模式预警和预防机制

1.环境失效模式和结构失效模式的预警。环境失效模式不是供应链成员企业可以控制的,但是可以对其进行评估和预警。每次发生环境失效模式时,收集其特征属性及其取值,建立环境失效模式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失效模式评估的数学模型,这样,环境失效模式虽不可控制但可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将损失最小化。

结构失效模式是供应链可以控制的,在建立供应链的初期选择供应商时应充分在利润和失效模式之间进行权衡。对供应商失效模式的控制措施主要有大概点:选择优质的供应商;改善与供应商的协作关系;加强对供应商行为的监控。将描述式数据挖掘方法用于违约供应商的特征属性识别,企业可以对具有这些特征的供应商采取取消合作关系或加强监控管理的办法以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用数据挖掘方法提取供应商的特征作为评价和选择供应商的依据,与传统的供应商评价方法相比,数据挖掘法是基于客观的统计资料而不是基于主观判断,克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随意性。

2.信息失效模式的预防。

(1)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是解决牛鞭效应的一个有力工具,供应链成员通过共享需求信息,共同预测市场需求,就可有效地避免牛鞭效应发生。同时,通过共享库存信息、可供销售量信息、订单信息、计划信息以及物流信息,供应链成员企业可以及时发现供应链上潜在的失效模式,为规避失效模式,及早采取补救措施赢得宝贵时间。减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所带来的失效模式,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作,从而提高供应链的反映速度和竞争力。

(2)使用委托――理论中的激励机制,实现供应链协调。信息共享并不能确保供应链成员的信息对称,供应链成员企业为了各种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隐瞒真实信息或信息共享不积极的现象,因而产生信息优势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失效模式,甚至是双向的道德失效模式现象。这极大地损害了供应链的协调,降低了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敏捷性,最终导致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下降和供应链不稳定的可能性。采用激励机制设计的办法可以促使信息优势企业说真话,报告真实信息,从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达到供应链的协调目的,最大程度地降低供应链合作带来的信息失效模式。

四、结束语

供应链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影响供应链的整体利润,而且还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因此,供应链管理应该是潜在失效模式的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多目标规划问题。

参考文献:

[1]阎子刚吕亚君等: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10

关键词:供应链质量管理;SCoR;集成

1供应链质量管理

1.1供应链质量的形成过程

在供应链环境下,产品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需要由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同完成,产品质量客观上是由供应链全体成员共同保证和实现的,但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实现过程实际上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

1.2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供应链质量管理就是对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环境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因此,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供应链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供应链具有持续而稳定的质量保证能力,能对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快速响应,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但是,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与单个企业内的质量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供应链质量管理立足于供应链的高度,从建立供应链质量体系的高度来考虑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重点研究“供应链上质量活动质量信息的集成”;

(2)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同时也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主体,核心企业组织和构建供应链的过程,也是构建“供应链质量保证体系”的过程;

(3)成员企业本身都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但是在基于特定产品的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质量职能;

(4)成员企业是独立的实体,相互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是共同合作的关系;

(5)成员企业地理位置分散,信息交流将主要依赖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加入供应链实际上对成员企业本身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

(6)专门的运输企业作为运输服务提供者加入了供应链,他们的服务水平是保证整个供应链中物流通畅的重要环节。

随着用户需求、市场环境,以及成员企业自身的不断变化,供应链竞争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供应链需要淘汰不合格成员,吸纳新成员,并不断优化整个供应链范围的业务流程。因此,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与单个企业相比,存在明显的动态性,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应能适应其动态性。

2SCoR模型

2.1SCoR模型的定义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chainoperationReferencemodel,简称SCoR)是由国际供应链委员会(SupplyChainCouncilinternational,简称SCC)开发的体系结构模型。SCoR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式,它能使企业间能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地评价其绩效,确定绩效的改进目标。它按流程定义可分为三个等级:顶级、配置级、流程要素级,每一级都叫用于分析供应链的运作。同时根据各企业的特有流程,第三级以下还可以由第四、第五等更详细的级来描述层次,但这些层次中的流程定义不包括在SCoR模型中。

2.2SCoR模型的等级划分

SCoR模型中等级的描述具体如下:

(1)顶级,列出了供应链管理的5项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计划、采购、生产、发送和退货,它定义SCoR的范围和内容,设立了绩效竞争目标的基础。

(2)配置级,主要定义标准的供应链核心流程,依此对供应链的流程划分种类。企业可以从第二级定义的多种流程种类中根据需要选择构造自己的供应链,据此实施运作战略。

(3)流程要素级,将配置级所定义的流程进一步分解为连续的流程单元。第三级中定义了企业在它所选择的市场中成功竞争的能力,包括:流程要素定义、流程要素信息输入与输出、标杆应用、最好实施方案和支持实施方案的系统能力。在第三级中,企业可以微调它们的运作战略。

(4)实施级,流程要素分解,企业实施特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第四层定义了取得竞争优势和适应企业变化条件的方案。

衡量公司的供应链绩效水平和了解供应链如何与了解供应链如何运行同等重要,因此需要一个和公司的业务目标相一致的衡量系统,可重复执行,并且为改善公司供应链运作提供指导。

2.3SCoR模型的评价指标

对于SCoR模型每一层的每一个过程都有明确定义的业绩表现衡量指标,第一层的衡量指标如表1所示。供应链业绩表现的特征分为可靠性、反应能力、柔性、成本、资产利用率几个方面。将企业衡量指标与SCoR记分卡相结合,与行业一般水平、先进水平以及企业的目标水平相比较,用于供应链差距分析和标杆管理。SCoR模型的每一个标准过程都给出可以相比较的最佳业绩表现特征。2.4SCoR模型的作用

(1)SCoR模型应用标准术语和符号,提供了一种方便易用的描述工具和思想方法,用于支持理解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以整个组织所有职能部门都能沟通的方式确立流程,明确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的相互关系;

(2)SCoR模型将具体作业与性能衡量指标相结合,定量分析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性能,提供了供应链评价及快速确定改进机会的工具,并为最佳表现及其特征描述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参照的目标;

(3)SCoR模型提供供应链快速建模方法,是供应链设计和再造的工具,支持把企业战略目标与供应链性能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此外,SCoR模型还是企业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工具。世界各地都有企业成功实施了该模型,并且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采用SCoR模型作为改善其供应链的工具。

3集成SCoR的供应链质量管理

在供应链上质量由所有的成员企业共同保证,质量管理由单一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转变为多企业协同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协同的质量管理模式要求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不仅体现在对某一个活动或者某一个产品进行质量控制,而且要对整个供应链上的流程进行控制,没有合理和高效率的流程,客户的服务质量和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难以提高。

供应链中各功能实体负责与产品寿命周期的某部分相关的管理环节,所以供应链的质量管理过程就要集成各个实体的核心业务。除此以外,还要对各个实体之间的衔接工作质量进行控制,例如上游的采购与下游的交付流程的质量水平。质量集成质量系统应该不仅包括实现产品质量所包括的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的集成,还应实现与供应链管理模式密切相关的贯穿供应链各层次的集成。这里,将这种集成分为横向集成与纵向集成,如图2所示。

纵向集成是一种层次型集成,即与质量形成有关的信息流和工作流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战略层,战术层,运营层和实施层之间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集成。纵向集成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整体集成在质量系统中的体现和映射。

横向集成是一种环状的过程型集成,起始于获取用户和市场需求分析的规划阶段质量管理,经过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控制、供应材料质量控制,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服务过程质量管理以及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流程的质量控制,最后回到获取用户和市场需求分析的规划阶段质量管理这一质量管理全过程的集成。

纵向集成与横向集成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们分别从供应链的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形成过程这两个不同的角度组织集成质量系统。纵向上每个层次内存在横向关系,横向上的每个环节也都与纵向上的相应环节存在纵向关系。在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同时保证集成的实现,可以有效地保证质量系统能够与供应链整体环境真正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质量信息在供应链各层次间顺畅地上传下达、质量活动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有序进行、质量目标和计划在供应链范围内的有效贯彻。

根据SCoR模型流程定义,供应链流程控制包括计划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发送过程、退货过程,并且侧重于各环节之间的流程质量控制,SCoR流程的绩效性可以控制评价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质量,而且可以利用标杆法提高企业供应链的流程水平,因此,可以利用SCoR模型对供应链的流程进行质量控制,这也就确定了SCoR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而SCoR作为一种基于流程管理的工具,在供应链支链管理中可以实现科学测评、高效监控,对流程绩效进行实时测评,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臧艳,方敏,方旭昇.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评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2,(09).

[2]李高朋.SCoR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J].情报杂志,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