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十篇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十篇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4:10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1

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调整方案_2016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最新消息: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6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最新消息退休涨养老金按工龄划分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以工龄划分等级之前有报道称,一些50多岁的事业单位职工,因担心改革触及自身利益而寻求提前退休。这种担心的前提是,他们猜测改革或以一般退休年龄划线。但这并无依据。

对以年龄划线,说法其实很多。此前有地方官员建议,为减少改革阻力,可将更多人划为制度的“老人”,如以45岁来划线。还有人说,可从改革时起,之后入职的按新办法,在职的将年龄折算成缴费年龄。

对外经贸大学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孙守纪认为,对完全按政策出台所在年份,相关待遇“一刀切”的担忧,不用过于紧张。他指出,事实上,不少涉老待遇的遗留问题,正是由于当年政策出台时,因退休时间前后不同而造成待遇截然不同,“未来应该不会这样”。

孙守纪认为,未来或将根据工龄进行改革,“如以工作30年为标准,超过的按原制度,有利于减少阻力。

年龄小、工作时间短的还有较长时间,可建立职业年金制”。他指出,为避免新政策导致退休待遇降低情况,国家可能同步出台配套政策,对改革时仍在职的人员予以政策倾斜。

机关事业单位退人员养老金上调自2005年开始,我国每年都要调整一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完成了今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工作,北京每月人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3050元排在首位。

31个省市区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具体办法各不相同,一般采取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两种方式。

以湖南省为例,普遍调整,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10元,再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月基本养老金增加2元。适当倾斜,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增加50元;年满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增加70元。

在调整幅度上,各地基本按照国务院要求,上调幅度均为10%左右。以河南省为例,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1764元,2014年调整后月人均增加176元,增幅约为10%。

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约6.5%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写明,自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

根据预算报告,这一调整是基于统筹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涨幅等因素。2016年我国将努力建立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促进在职和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协调增长;还将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建立更加透明易懂的收付制度,进一步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

预算报告提出,2016年,我国还将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研究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

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调整方案_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养老金待遇调整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养老金待遇调整事业单位改革:今年以来,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中心经过3个月的努力,为市直133个参保单位、2952位市直离退休人员调整了养老金待遇,补发放养老金1200万余元。

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点击事业单位考试网。为了按照新标准发放养老金并尽可能补发放到位,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心积极进行数据测算,在向财政部门报告并申请补发放资金的同时,督促各参保单位及时审批本单位离退休人员调资标准并填报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表。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2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目前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处于试点阶段。由于社会上对此存在不同认识,加上各地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导致在具体实施中出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多样化”的现象。如何通过努力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从而促使这一制度尽快完善统一,意义十分重要。这不仅与机关事业单位每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务必正确对待、认真解决。

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现状

在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只有企业完成了改革,实行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的“统账结合”模式。而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养老通常由国家财政负担或单位自理,个人不承担相应的责任。据预测,到2030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数将占在职人员的40%,退休费占人员经费支出总额的50%,这意味着未来的各级财政每年将拿出财政收入的80%左右用于支付在岗和退休人员的工资及养老金,只剩下20%左右可以用于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电、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已成为财政的巨大负担,此外,事业单位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利于人才的流动。2009年1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下发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并首先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和城镇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养老金发放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此次试点改革进展缓慢,并遇到了很大阻力,很多学者认为这源于改革整合了企业和事业单位两个“碎片”,却又造成公务员养老制度这一新的“碎片”,形成了新的不公平。

2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994年以来,山西、山东、河北、江苏、福建、海南等13个省份、130多个地区(市)进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而全国大多数地方和单位未开展这项工作,尚处于等待、观望状态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改革方案和有效的政策指导,必然导致各地出台的事业单位养老政策缺乏国家法律、法规方面的依据,缺少规范性和合理性,导致各地出现了政策上的多样性、随意性及不配套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2.1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法律强制性。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未启动,形成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的双轨并行,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距逐年拉大,矛盾突出,已影响到社会稳定。养老保险改革已近二十年,时至今日,国家尚未出台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基本上靠政策规范,缺乏法律的依据。这是导致企事业单位拒保、拖欠保费的重要原因,养老保险工作推行起来难度很大。

2.2事业单位参保意识淡薄。

有的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参保,有的地方只是事业单位参保,也有的地方只有财政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参保。在参保对象上,一些专业性或专营性强、经济效益好、职工整体年龄低的单位,由于担心“参保会让他人占便宜”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只有事业单位合同工,以及财政补贴或者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人员参保。这与养老保险的社会化趋势极不相称。

2.3征收基数、比例不统一

2.3.1基数方面,有的地方按人事部门核定的档案工资为基数征收,有的地方按工资总额为基数征收,有的地方执行“双基数”,有的按“单基数”征收。

2.3.2比例方面,从全国试点地方看,有的高达40%,甚至更高,而有的只有20%左右,多数在25%~33%。现行制度规定,凡缴费满15年即可享受养老金待遇。执行中,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普遍认为缴费满15年就可不缴费,导致缴费中断,给收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缴费满15年都可享受社会平均工资20%替代率的养老金,使缴费和待遇挂钩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在享受同等替代率养老金的前提下,参保人员千方百计地少缴费和不缴费。

3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3.1政策的主体(决策者)纳入改革的范围,体现社会公平。

如果把公务员也纳入养老保险改革中,首先,有利于消除事业单位改革的阻力,起到带头作用。其次,符合社会保障覆盖城乡所有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要求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已建立10余年,农村养老保险改革也已启动,只有公务员游离在外,不利于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避免形成新的养老保险二元制度结构。再次,此次改革根据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中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纳入公务员队伍,这也要求将公务员的改革将同步进行。

3.2保障政策客体的经济利益

3.2.1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施社会化管理,提高退休收入水平。

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让退休人员的收入来源多样化,既可以提高收入的稳定性,又可以提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收入。职业年金制度的资金来源应该是财政拨款、单位自筹和职工缴费,其中财政拨款应该占较大的比重,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特征所决定的。

3.2.2在养老金的替代率的确定上应保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利益。

在我国,事业单位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之地,其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也应略高于企业职工,其目的是稳定事业单位的人员队伍和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此外,按照社会保障的刚性原则,也应保证改革后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不降低。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实际替代率只有70%左右。根据这种现状,结合企业现行养老金的替代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为60%左右,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为15%至20%左右,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改革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不降低或略有提高。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3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双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超过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由财政负担,而广大的城镇职工则需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而且在退休后,城镇职工领取的养老金仅占退休前工资的60%,机关事业单位则可以领到退休前工资90%比例的养老金,制度的不公平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养老保险改革的呼声愈发强烈。另外,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退休职工数量不断增多、寿命不断增长,国家财政压力与日俱增。近年来,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先后在陕西、重庆、上海、浙江、广东等省进行了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然而由于改革势必涉及相关群体的自身利益,改革的过程中充满了博弈,改革试点六年之久,一直没有在全国顺利开展。直到2015年,中央政府终于正式推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同步进行改革,并且不再试点,在全国同步进行。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政策

(一)严格界定基本养老金享受条件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人事退休制度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人均寿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身体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人事退休制度改革的趋势。延迟退休不仅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又可以延迟退休金的发放年龄,缓解财政负担。为了减少延迟退休政策推行的阻力,不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我国应该实行弹性的退休政策。另外,为了杜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早退的问题,应该加强管理,健全约束机制,从严审批。

(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

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实行养老保险并轨,为人员的自由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更好的衔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良好的转移接续机制,原来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调入企业工作后,企业要帮助其建立新的个人社会保险账户,将原来的职业年金等并入企业年金,不能因为工作单位的变动,导致职业年金无法接续,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岗位流动后的养老待遇。同时,要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原来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同样,如果企业人员进入机关单位之后,其原来的个人账户余额要并入到职业年金中,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有效转移。

(三)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

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是提高退休人员的服务质量、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的重要措施。西方社会退休人员的养老服务主要是第三方机构来负责,企业只承担缴费的义务和责任,这也是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关于养老金的社会化管理与发放已经存在技术问题,社会保险机构委托第三方机构养老金,每月将养老金打入退休人员的账户,今后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社会化管理的效率上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全国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就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档案资料及时转入所在的社区,掌握每一位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退休服务质量。

(四)重点处理好“中人”的待遇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了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为“新人”、“中人”和“老人”三个群体。“老人”基本维持原来的退休养老管理政策,由财政负担养老金。“新人”刚参加工作,直接按照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中人”的问题较为麻烦,处理不当不但会导致改革遇到很大的阻力,也会打击很大一部分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为了减轻制度并轨的阻力,可以实行两种方案:仍用旧制度或者像企业养老保险改革一样设立过渡性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可以略高于企业,以此实行新老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衔接。而选择旧制度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其养老金待遇由国家财政负担,对于这部分人也不需要另建立职业年金。无论采取何种弥补方案,两种制度的并轨都会产生巨大的转制成本。

二、结语

总之,养老保险是我国近年来社会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各种改革推进的基础。目前,中央政府推出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属于原则性的文件,具体执行方案仍在完善和探讨中。但改革一定会触动一部分人利益,势必遇到各种阻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认真调研、慎重对待,建立公平、公正的统一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延中,龙玉其.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分析与改革借鉴[J].国外社会科学,2009(3)

[2]赵红利,王裕明,王金涛.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0(6)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 社会保险 制度改革

一、社会保险释义

谈社会保险,离不开社会保障,它从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工业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为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强调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采取的是受益者与雇用单位等共同供款和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的安定。

二、高等学校社会保险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具有公共属性和公益性。高等学校的社会保险发展至今,有它的特殊性。我国高等学校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制度由国家设计,经费来源于财政和单位,待遇与工作年限挂钩,退休人员由原单位管理。这一保险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其自身的弊端以及同整个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不协调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改革,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学校工作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相对滞后。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尚未覆盖到高等学校及其工作人员(只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目前仍然停留在离、退休制度阶段。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完全由国家财政和学校自己负担;保险费用基本由国家和单位统包,导致个人保障意识淡薄,造成了社会各利益主体的保障待遇的不公正,形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

2.高校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的养老金与其它同类人员的退休费存在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合同制工人陆续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实质进入社会保险阶段,然而,却出现了退休费与养老金的政策规定差异。在办理退休时,事业单位工人的退休费大于正常办理退休的合同制职工养老金的保险待遇。合同制工人办理退休时,国家尚未有明确文件规定其退休待遇不同于全民事业编制同类人员,可按事业单位全民所有制工人退休政策核定退休费;而其退休进入社会统筹时,按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核定养老金。依据同工同酬的原则,对于同一人来说,退休时可同时适用这两种政策,而退休费和养老金中的“补贴”标准,事业单位政策和养老保险事业单位政策存在差额。现在这部分差额一直由学校负担,并将负担至每位职工死亡时止,显然不尽合理。

3.关于工伤保险。高等学校教职工的伤残待遇执行国务院及民政、人事等部门的政策法规,没有建立切合自身特点的工伤认定和处理制度。随着高等学校的社会活动日趋频繁,职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机率也相应增加,再加上高等学校还有不少工人编制的职工,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存在发生工伤事故的概率。而《工伤保险条例》的对象只涵盖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高等学校一旦发生了工伤事故,常常因政策依据不够明确统一、工伤认定机构不健全而无法开展工伤认定,职工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4.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严重阻碍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目前,高等学校正在进行较为全面的人事制度改革,用人实行合同聘用制度,人事考核与人员的升降淘汰等各项配套措施也开始付诸实施。如果离开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支撑和依托,人才市场、人才流动、辞职辞退等都难以到位和深化。

5.高校参加社会保险所需经费严重不足。社会保险任何政策的出台,应保持连续性一致性;高校作为一直由政府在教育经费上重点投入的事业单位,政府对高校参加社会保险的经费支持,应该有保障。

三、高等学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及具体建议

社会保险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中应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尽快建立独立于高等学校之外的、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真正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险执业队伍的建设,为建立和谐社会发挥社会保险制度的作用。

1.养老保险是高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当前,一是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模式,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三是高校的职工养老保险要逐步实行社会化发放,并与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四是使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五是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如高校个人账户水平差异的衔接,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合并计算,保险待遇水平改革前后的衔接问题等。

2.建立适用于事业单

位和高等学校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工伤受理及认定机构,严格执行“工伤、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更好地维护高校教职工的权益。

3.失业保险方面。自1999年1月1日开始,高校出现了失业保险,使高校承担社会保险经费的压力激增,依赖国家全额拨款的高等学校,一方面要承诺在高校内部完全消化富余人员,不可以给社会增加负担;另一方面,政府未给高校追加相应的经费,实际上让高校感到了压力传递。

4.政府要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全社会必须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紧迫感,真正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使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依法不断增加教育经费,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需求;政府对于高校社会保险费用的追加,应列入其对教育经费投入之中。

总之,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制定统一的高等学校保险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制度“社会安全网”、“社会矛盾的缓冲器”的作用,更快地推进高等学校人事聘用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第一版

[2]陈佳贵,吕政,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社会保障绿皮书1997-200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5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人才流动。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多,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合理的人才流动,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但由于养老保险问题没有解决好,致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流动时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瞻前顾后,同时,事业单位人员的分流、富余人员的再就业等等,都与养老保险有直接的关系。

改革的必然性不得不使我们认真地考虑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问题。因此,尽快建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时代的呼唤,是大势所趋,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一、影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开的主要问题

由于政策的不统一和不配套,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开的难度增大、速度放慢。对于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改革方案。随着自上而下社会保险职能的划转,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较为复杂,必然导致各地出台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没有国家大的政策依据,缺少规范性和合理性,从而工作难度有所加大,全面推开的速度难以加快。

由于各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的不一致、不平衡,使不少地方等待观望,工作迟迟不能向前推进。这种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实施的时间不同。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条件而进行改革,因此时间不一致,具体办法和步骤不尽相同。二是保险的范围不同。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和财政状况,大多采取了积极稳妥的分步实施办法,所以养老保险实施的范围和对象也不同。三是缴纳的标准不同。各地实施养老保险后其缴纳标准都是根据各地的参保在职人数、工资总额、支付的离退休人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测算出来的,所以其缴纳标准高低不一。四是缴费的基数不同。有的以在职人员实际工资额作为缴费基数,有的以在职人员的档案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五是资金来源不同。由于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性质不同,养老保险费缴纳的渠道也不一样。这些不一致性的存在,使那些尚未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地方和单位感到拿不准,为避免少走或不走弯路,迟迟不肯付诸实施,一拖再拖。

企事业单位之间养老保险的不平衡状况,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是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平衡性。由于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逐渐拉开了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特别是对县级地区来讲,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景气,职工工资普遍较低,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工资差距加大,加之企业、事业退休养老待遇计发办法的不同,造成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的不同。二是个人帐户制度的不平衡性。由于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待遇计发办法未改,虽然实施了个人缴费制度,但是未设立个人帐户,退休人员所支付的养老金全部在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无法体现缴与不缴、缴长与缴短其养老保险待遇的差别。三是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不平衡性。目前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结算大多采取“差额结算,差额拨付”的办法,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是社会保险机构委托单位,少数事业单位迟发、不发或少发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6

关键词:企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

一、河北省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养老保险概况

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实行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负责,“统账结合”的制度。在河北省,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河北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和《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规定,目前河北省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职工个人按照本人上月实发工资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基数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高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企业按照上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于缴费基数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和不能核定工资总额的企业,可按职工缴费基数之和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概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上实行的是“国家财政保险”(全额拨款单位)、“单位保险”(自收自支单位)或“国家财政与单位共同保险”(差额拨款单位)的制度。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养老通常由国家财政负担或单位自理,按照职工退休时的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个人不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些地区已经对事业单位的聘用人员建立了个人账户,但缴费标准不一,全国各地事业单位个人缴费的比例为2%-8%,多数地方为2%左右,但仍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河北省对于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有建立个人账户及缴费比例的相关规定,但多数事业单位职工并没有个人账户,退休待遇依照工作年限和退休前工资待遇决定。

(三)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比较

1、资金来源不同。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由财政支付,个人并不缴费,主要来源是国家税收。每年各级财政根据支退休费的实际需要直接做出预算安排。虽然这样的资金来源稳定性、保险性高,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沉重而且直接的负担。

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目前已经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支付,国家负担部分一方面是对企业缴费部分的税收减免(税前列支)形式体现;另一方面是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时,国家财政予以兜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的来源主要还是靠个人和企业的缴费。

2、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不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是国家保障模式,几乎没有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不存在对养老保险基金增值保值的运营。而由现收现付制逐渐转向基金积累制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有大量的基金积累。现实生活中,需要对其进行投资运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目前企业的养老保险金基本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当企业职工退休之后,将在当地社会经办机构领取养老金,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仍然在原单位领取退休金,还未实现社会化的发放与管理。

3、企事业单位职工待遇不同。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取决于其工作年限及退休前的工资水平,与缴费无关。而企业职工退休后养老保险待遇取决于职工缴费年限和缴费工资基数。缴费年限长、缴费工资基数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就高,缴费年限短、缴费工资基数低,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就低。

在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下,传统的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制度是单一层次的制度安排,退休人员只能从一个渠道获得退休养老金,其老年生活也就完全依赖这一制度的保障。事业单位曾经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职工工资长期偏低,自己积累的养老基金较少,因此,除了提高退休养老金替代率很难找到能够确保退休人员老年生活的替代办法。许多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替代率几乎达到了90%,部分获得有关荣誉称号及有特殊贡献者的退休金替代率达到100%。而相对照的是企业的退休金替代率在70%左右。

二、河北省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障碍

(一)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

我国一直没有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各省有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由于各种原因也迟迟未能实施,出现养老保险改革难,养老保险费征缴难、管理不统一、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任何改革都会有改革的成本,如果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必然会使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受损,在没有法律强制力和约束力的情况下,既得利益者会阻挠改革的发展,阻碍改革。

(二)待遇下降与福利刚性的矛盾

企业的替代率相对于事业单位较低,如果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那么根据目前国情和目前状况,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会下降,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待遇也会大幅缩水。福利是存在刚性的,原来待遇较高的事业单位职工如果因为改革而导致待遇下降,那么其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会非常低,并且具有抵触心理,这会增加改革的难度。

(三)巨大的转制成本

目前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保障模式,个人无需缴费。如果和企业并轨,向基金积累制转变,那么目前退休的老人和即将退休的职工没有个人账户,财政需要为他们的日后生活考虑,这笔资金数额巨大。同时,在职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后,其资金积累时间不足也会影响其日后养老保险待遇,这同样需要资金支持。在保证替代率不会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这笔资金将更为庞大。

目前,河北省企业养老保险的转制成本还未消化,如果事业单位没有统筹规划的话,河北省财政将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经济不够发达的市县将无法支撑。

三、河北省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构想

(一)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河北省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应该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保持一致,减少运行成本,防止政策碎片化。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养老保险,这个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是一样的,其制度设计、计发办法、替代率水平、调整机制应和企业养老保险保持一致,这一层次主要体现养老保险的公平原则,目的定位于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其养老工资目标替代率建议在40%-50%。

职业年金属于补充养老保险,属于养老保险三支柱中的第二支柱,与企业年金相对应。但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可以定为强制性的,而非像企业年金一样为选择性的。这是因为在制度设计时,降低了第一层次的替代率,离退休人员若要保证生活与在职时差距不大并同时减少福利刚性对人们心理的影响,第二支柱将是必要的。另外,公益性事业单位职工在职时工资不及企业,退休后仅凭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较低,通过职业年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差距。这一支柱的养老工资目标替代率建议在20%-30%之间。

(二)建立个人账户,参照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运营

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应为事业单位职工建立个人账户。个人每月按一定比例缴费,所缴费用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事业单位也按照一定比例为职工缴费,进入社会统筹账户,费率参照企业费率执行,保持一致,即正常工资水平内实发工资的8%,国家提供将缴费税前列支等税惠政策。转型时期,国家负责弥补转制成本。针对改革时已经或马上退休(老人)、在职职工(中人)和新入职人员(新人)三类不同人群,个人账户在建立时有所差别。

已经退休的人群不参与改革,仍旧按照原有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对于即将退休的人群,建立个人账户,待遇参照已经退休的人群,由国家对其账户进行做实。对于在职职工,建立个人账户的同时,按规定费率进行缴费,国家根据工龄提供转制时期的补充资金。对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的同时个人和单位按费率进行缴费。

职业年金按照工资一定比例也打入个人账户,但与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分开管理。个人账户内资金应进行专业的资本运作,实现保值增值,在投资运营时期实行针对其运营环节和增值情况给予免税政策,但在未来作为养老金提取使用时,应进行课税。

中人和新人日后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和其缴费金额及年限挂钩,职业年金待遇与其职业年金的缴费与账户内资金保值增值情况相联系。

(三)推迟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政策

事业单位主要是脑力劳动者,对体力要求不及其他行业高。例如高校教师不仅从事脑力劳动,而且其学历水平高,受教育年限长。往往在25岁-35岁之间入职,如果按照女55岁,男60岁退休的话,实际工作年限不到30年。而在退休后,其身体状况往往可以继续讲课,而且经验丰富、学识广博。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应实行弹性的退休政策,根据职工身体状况允许职工延迟退休,这样也会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加速到来所引发的危机。

(四)出台法律进行指引与规范

针对目前法律法规缺失的状况,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权威性较高的法律文件。厘清缴费基数、费率等问题,对计发办法作出明确规定。当改革方式与程序确定之后应写入法律强制执行。

通过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首先,有利于河北省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的相互衔接。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持一致可以在人员调动时,账户随人走,养老目标替代率基本一致,不会引起因替代率陡然下降很多,事业单位不愿去企业工作的现象。其次,有利于控制提前退休的现象。一些事业单位职工前退休,按照退休前工资待遇其养老金不比同龄在职职工少,这样没有达到养老保险实际目的也不利于社会公平。而个人账户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控制体现退休现象。再次,有利于提高参保人员对自身养老保险基金的关注度。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职工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既可有效地增强参保单位依法参保缴费的法律意识,又可增大参保职工对所在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及本人养老金积累情况的关注,并可以提高公益性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仇建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析[DB/oL].中国社会保障网,2009-10-29.

2、马英.进一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J].发展研究,2006(3).

3、陈佳.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山东济南大学,2009.

4、孙建民.对河北省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问题的思考[J].唐山学院学报,2008(7).

5、李黎.关于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思考[J].经济师,2009(7).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7

【关键词】人民银行养老保险系统统筹并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实现了由“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改革的进程相对滞缓,总体仍维持单位退休制度,由此造成养老体系“双轨制”。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明确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都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与缴费相挂钩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了现有养老保险“双轨制”的矛盾。因此,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下,人民银行分支行养老保险制度也将迎来重大变革,“并轨”势在必行。

一、分支行养老保险制度沿革与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当时金融系统人员队伍年轻、经济情况较好,而且人民银行实行利润留成的企业财务制度,各地政府普遍把人民银行作为扩保的重点。考虑到人民银行并非企业,以及已经存在行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如水利、电力、铁道、邮电、中建等5家)的情况,人民银行与各专业银行、人保(即六行一司)联名申请实行系统统筹。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准六行一司和交通、煤炭、有色、石油、民航等6家实行行业统筹。1998年,为加快建立省级社会统筹制度,原中央11个行业的统筹移交地方社保部门管理,与此同时,考虑到人民银行性质,原劳社部、财政部批准人民银行系统统筹继续运行,待国家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

为此,人民银行分支行自1994年1月起至今一直实行系统统筹,一方面按照企业的办法实行统一的缴费机制和基金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实行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二、分支行养老制度“并轨”路径选择问题

根据国务院《决定》,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为“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五个同步”是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确定机制与调整机制同步完善、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因此,人民银行分支行在将现有系统统筹制度转向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面临继续实行系统统筹或者参加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选择问题。

(一)分支行维持系统统筹的有利因素

1.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分支行系统统筹自1994年运行以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金筹集、支付、管理和监督机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也培养了一批熟悉政策、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系统统筹在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也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拥护、认可。分支行如果继续实行系统统筹,现有的管理体系、制度、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2.具有较低的赡养负担。以陕西省人行系统为例,2014年底陕西省参保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比例为2.79:1,而事业单位的比例为2.5:1,机关更高大概是2:1。如果分支行保留系统统筹,可以将在职人员的缴费直接用于支付人行系统的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达到系统内横向与纵向的财物平衡。而如果参加属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可能面临属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吃”人行系统缴费的情况,造成人行系统缴费多、保障少的问题。

3.历史包袱可逐步化解。人行系统统筹实行现收现付制,职工个人缴费要用于当期基金支出,职工个人账户目前属于空账运行状态。如果参加属地化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根据此次改革规定,人行分支行需将改革前的个人缴费本息,划转至改革后的职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中,待职工退休后一次性支付给职工。但人行分支行面临的是无钱可划的情况,人行职工的个人缴费本息数据也将难以得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认可,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必将难以保障。而如果继续执行系统统筹,则可以通过财政逐步拨付的形式予以化解,不会面临资金集中划转的难题。

(二)分支行实行属地管理的有利因素

1.社会统筹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分支行作为人民银行总行的派出机构,单位主体还是应为公务员性质,在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均实行社会统筹的大环境下,难以独自保留系统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

2.便于执行地方出台的津贴补贴政策。目前,分支行离退休人员津补贴绝大部分按照属地标准执行。然而,由于地方政策文件不直接发送分支行,经常出现离退休干部待遇迟于地方调整的情况,离退休干部对此普遍也有反映。若实行属地管理,分支行离退休干部津补贴与各地同步调整,有利于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

3.便于人才资源在各机构双向流动。分支行系统统筹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因管理主体的不同,必然导致管理信息系统不对接、办事操作流程不一致、人员待遇难衔接等弊端,造成人民银行分支行人员发生转出时,机关事业单位难于接收其养老保险关系。若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分支行人员能及时在机构之间转移养老关系,有利于保障个人养老待遇,促进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三)分支行对“并轨”方式的选择

从以往改革实践看,改革必然对现有利益分配格局进行调整,但底线是维持现有人员待遇水平不降,同时实现新老人员待遇的平稳衔接,并且长远看有利于保障新老人员待遇。因而,分支行选择并轨方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老人”待遇能否维持。根据国务院《决定》,“老人”,即2014年9月30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退休待遇为原退休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增加的退休费。如果实行属地化管理,由于分支行个人账户空账情况较为严峻,地方政府特别是分支行基金负结余的省份财政压力会比较大,若不能及时解决资金划转问题,则必然影响离退休人员待遇发放。相反,如果维持系统统筹,由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筹,人民银行总行可以对负结余省份的分支行进行拨补,另一方面,因在职职工缴费比例增加的基金收入也可以全部用于系统内各类津补贴增资,避免了属地化管理模式下可能出现的部分省份高缴费、低保障问题,分支行基本能维持较好的平衡。因此,短期看,维持“老人”待遇应优先选择系统统筹。

2.“中人”待遇能否平稳过渡。国务院《决定》规定,“中人”,即2014年10月1日前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在10年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影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相关指标为:老办法待遇的计发标准涉及各年度工资增长率,新办法待遇的计发标准涉及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及过渡系数,而视同缴费年限又牵扯到分支行“中人”原有个人账户余额的处理问题。由于“中人”领取退休待遇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因而保证“中人”待遇实现平稳过渡的关键在于厘清上述各项指标,同时尽量争取有利于分支行的政策措施,比如,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能否考虑分支行人员整体待遇水平,从高设置;分支行原有个人账户余额能否计入职业年金或一次性退回,相应缴费年限作视同缴费年限处理等。因此,中期看,保障“中人”待遇与两种方式的选择关系不大,关键在于改革之初争取有利于分支行的倾斜政策。

3.“新人”待遇能否保障。“新人”,即2014年10月1日后工作、退休的人员,退休待遇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三块。由于基础养老金与“中人”计发办法一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职业年金的缴费比例、计发办法也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长期看,在各项相关政策都已经比较明朗的前提下,“新人”待遇在两种方式下都是有保障的。

综合以上各项利弊因素,短期看,参加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需要分支行承担较大的改革成本,然而给予保障的待遇水平较低,相对而言,继续运行系统统筹更有利于保障离退休干部待遇,同时为化解历史负担保留较大余地,因此应争取维持运行系统统筹。中长期看,分支行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在基本制度模式和基本规则上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是统一、一致的,然而由于分支行性质较为特殊,不纳入行政机关序列管理,若继续保持系统统筹,会使得分支行在承担部分社会保障管理职能的基础上,面临执行地方津补贴滞后以及人员养老关系转移不顺畅等问题,因此,应适时纳入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三、分支行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的相关措施建议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贯彻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决策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实践。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整体方针政策。然而,由于人民银行存在一定机构特殊性,养老保险制度也受历史环境因素影响,不同于现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因而在开展养老制度“并轨”后,还应着手完善以下方面措施:

(一)妥善处理改革后退休人员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为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事关改革大局,事关社会稳定,这就要求在改革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新旧体制之间,“新人”、“中人”、“老人”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种矛盾。分支行作为总行派出机构,性质较为特殊,应从保障改革平稳过渡的大局出发,维持系统内统筹的运行机制,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不降,同时做好各项改革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征得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和认可;其次应积极向地方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比如,对于涉及“中人”、“新人”待遇的相关指标,应突出分支行人员待遇实际,从高设置,从而稳定分支行在职人员队伍;最后应积极申请财政资金拨付,逐步坐实个人账户,为长期保障分支行人员退休待遇、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对分支行来说,不仅涉及上下级系统内单位,横向上还涉及地方政府多个部门。为此,分支行在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横纵两方面的协调配合,及时化解遇到的各种问题。人民银行总行应适时与国家有关部委协调,对涉及分支行整体利益的相关问题,比如原缴费个人账户余额如何处理、涉及的相关指数如何执行等,在制定人行分支行养老体制改革方案时统筹考虑,必要时以部委联合发文的形式进行明确;人民银行各省级机构应加强与省级地方人社、财政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地方改革进展,积极反映分支行落实情况,同时理顺离退休人员津补贴政策执行、系统内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等方面衔接办法;人民银行地市以下机构应认真落实改革各项政策,协助省级机构将好事办好、办稳、办实。

(三)研究提升统筹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途径主要是银行固定存款、购买短期国债等,收益率较低,无法满足退休金日益增加的需要。比如,分支行现有统筹结余基金执行商业银行3个月整存整取优惠利率,利息收入远低于各类商业性投资产品平均收益率。今年4月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保民生的重要资金来源。适当拓宽基金投资范围,分散风险,稳定和提高投资收益,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因此,人民银行系统养老保险应在保障统筹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适当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向商业性理财等成熟产品投资的制度办法,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并不断提高基金收益,使将来的养老保险财务基础更加雄厚。

(四)建立央行自主运营管理的职业年金

根据国务院《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职业年金。然而,目前企业年金配套政策还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监管规则不明确、部分管理机构运作不规范甚至违反规定投资运营,使得年金基金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为此,分支行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熟悉金融市场、相关投资经验丰富的优势,争取建立自主运营管理的职业年金,在避免外部管理风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补充和保障作用。比如,可以研究建立总行、省级、分支机构三级管理模式,职业年金逐级上划,最终由总行统一管理和运作。建立央行年金,一方面可以解决因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造成的职工瑞秀前后待遇差问题,弥补基本养老金保障水平的不足,另一方面还可以稳定在职人员队伍,增加央行的社会竞争力,从而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3]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8

一、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改革的目标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资源配置,从体制上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从**年1月1日起,用2—3年时间,基本完成市属各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开发应用类科研机构要实行企业化转制,使其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管理科学的科技型企业。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别实行分类改革。对其中公益性研究和应用开发并存或以提供公益为主的科研机构,凡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均要向企业转制。政府部门所属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视情撤并或进入相关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决策咨询研究机构。

(三)我市现有18家(祥见附表)市属科研机构,按“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分类指导、平稳过渡”的原则,开发应用类科研机构争取于**年底基本完成企业化转制,其中应于**年完成改革转制的科研机构有**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化工研究所、无线电研究所;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年进行分类改革试点工作,**年全面推开,争取在**年底基本完成改革工作。

(二)改革的政府措施

(四)对市属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转制,过渡期为5年,即**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

(五)转制单位转制前形成的不良资产可从资产中核销;对截止到2001年12月底未予核销的应收帐款余额,可从净资产中提取5‰的坏帐准备金。

(六)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时,其土地可分别采取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租赁和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方式予以处置。需要继续保留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经批准其保留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同时执行我市土地年度出让金政策;以出让方式处置的,若不改变用途,可按土地评估价的20%补交出让金;以租赁方式处置的,在过渡期3年内可减免年租金;以作价出资方式处置的,其作价出资可按土地评估价的50%确定。

(七)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科研机构转制。法人、自然人出资购买国有净资产,债随资走;一次性付清收购款的,给予30%的优惠。

(八)净资产为零或负数的,可零价出售。负资产由市(区)财政以转制后的单位今后上交的所得税补返企业,直到补至“零”资产为限。在征得债权人同意的前提下,凡资产受让方均要承担相应债务,负责有关人员的安置。

(九)科研机构转制为股份制企业,可用已经完成并正在实施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最高可达到注册资本的35%,并可提取其中不低于20%的股份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实施转化的有关人员,其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含管理、营销人员),所得份额应不低于奖励股份总额的50%。

(十)对主要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可实行期股等长期性激励措施,可从国有净资产总额中拿出15%左右的额度设置期股,期股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期股持有者享有收益权,收益来源为企业当年税后利润。三至五年内,以收益逐步置换期股的产权。在期股买成实股之前,经营者若离开工作岗位,期股既不能带走也不能转让。

(十一)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时,可从净资产中提取职工安置费,安置费计发标准参照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规定执行。领到安置费的职工,自动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十二)转制单位历年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的结余和国有资产变现资金,可首先用于安置职工和补充职工社会保险费用,也可用于扶持转制单位发展科技事业。

(十三)转制单位由净资产支付职工安置费不足部分,可由转制单位向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对其上缴的土地出让金实行部分或全部返还,用于安置费的补充。

(十四)对科研机构转制过程中的各种手续性收费,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减免政策。凡只是名称变化而主题未发生变化的非产权易的土地、房产等权属变更,只收取工本费,免收有关契税、过户费等。

(十五)转制单位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从**年1月1日起,转制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我市规定的费率比例交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转制单位的职工,200年12月底以前可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单位和个人不再补缴养老保险金。

(十六)转制单位转制前按照国家规定已经退休的人员、原退休待遇标准不变,原执行的退休待遇及转制后增发的基本养老金,应由市劳动保障部门重新审核认定,其中符合国家和省、市规定的事业单位退休费标准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政策规定的,由统筹基金支付,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由所在单位自行解决;离休人员按原事业单位的待遇标准执行。

转制单位转制前按国家规定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其离退休待遇调整,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5部门《转发〈关于转制科研机构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等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劳社字[200]37号)文件规定执行。

(十七)转制单位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职工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时,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办理退休手续。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按照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安徽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实施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蚌政办[200]98号)规定的计发办法执行。在转制后5年内退休的人员,按照该文件规定计发的养老金,如低于原事业单位计发的养老金,其差额部分采取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补贴基数为2002年1月1日我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标准与本人200年1月按事业单位办法计算的养老金的差额。补贴基数一次核定后不再变动。转制单位职工200年1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补贴基数的90%;200年1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补贴基数的70%;**年1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补贴基数的50%;200年1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补贴基数的30%;**年1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补贴基数的10%;200年1月1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该项补贴。该项补贴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

(十八)对转制的科研机构在200年底前免征技术转让收入的营业税,免征科研开发自用土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符合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条件的,免征企业所得税。

三、改革的组织实施

(十九)科研机构转制方案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市属科研机构的转制方案经其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编办会同市科技局共同审批。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转制改企人员安置退休待遇

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这项工作由来已久,主要是指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事业单位和为社会提供技术与中介服务的事业单位,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转企改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资产和职工身份双置换。通过转企改制,撤销事业机构设置,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市场中求生存,增活力,促发展。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始建于1956年,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科技水平领先、最具实力的水利水电建设施工单位,具有国家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多项资质,已通过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三个体系认证。但是由于一直带着事业单位的牌子,自身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按照河北省编办文件通知,我局自2007年10月撤销事业单位编制,由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为企业。笔者结合自己所在的单位实际,以及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积累的一些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事业单位转制改为企业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顺应现在企业发展形势

事业单位改企是否能够成功,观念很重要。一些从事生产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在观念上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按照事业单位的各项政策进行管理,特别是一些高层领导班子思想保守,不愿面对改革创新的巨大风险,安于现状,不愿意进入真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最终导致单位效益逐年下滑,人员不断流失,综合竞争力损失殆尽。这方面是改企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思想解放了,全员职工心齐了,才能制定适合单位特点的全方位改企方案,才能够确保单位的稳定转型,健康发展。目前,应重点学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从思想上树立必须改的鉴定信念,不畏困难,鉴定不移地将改企进行到底。

二、妥善做好人员的安置工作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运行,在改企方案的制定中,对人员的安置问题逐渐成熟。同时在制定方案时需要注意的是,人员安置一定尽可能地与单位脱离管理序列,同时在涉及工资待遇时要重点考虑。

目前,人员安置方案比较成熟的做法就是:第一,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含5年)或男职工工作年限满30年、女职工工作年限满25年的职工,以及符合上述条件的提前退休工种,经本人自愿申请,单位批准,可以选择离岗退休。第二,转制时要求调出的职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在基准日前按有关调配政策办理完毕所有调动手续。第三,转制时要求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职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第四,对原办理停薪留职、挂靠等不在岗人员,全部进行清理和清退,不再存续停薪留职关系,挂靠人员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不再保留劳动人事关系。

人员安置是事转企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要根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明确相应的待遇和必要的补偿,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的续接工作,保证职工权利。坚决制止不坚持原则、搞任人唯亲和向社会“甩包袱”的现象发生,坚决制止借改革之机、,力争使改革少一份阻力、多一份合力,保证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到位,努力使在岗职工安心、离岗职工满意,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确保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稳定。

三、精心策划改企后离退休人员的待遇问题

改企后离退休人员的待遇问题是改企方案制定的关键性问题,前几年改企后出现上访事件频发的原因多数是和待遇问题有关的。目前,河北省能用的政策就是冀劳社【2000】2号文件精神,即我们常说的97531政策:第一年退休发给待遇差的90%,第二年70%、第三年50%、第四年30%、第五年10%;满五年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该项补贴,待遇差补贴实行退休时一次核定不变的办法,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核定的补贴标准与按企业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之和,不得高于本人按原事业单位办法计发的退休金。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上述政策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改企积极性不高,甚至是抵触改企政策的实施,主要存在的原因是,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待遇存在很大的差距。简单做了个测算,以2012年1月1日为时点,男职工,60岁退休,工作年限在35年左右,从高级职称、中级职称、技师3个专业技术级别,经测算:

副高级职称差别:事业单位退休金,3100元;企业退休金,1800元。差额1300元。

中级职称差别:事业单位退休金,2900元;企业退休金,1750元。差额1150元。

技师:事业单位退休金,2900元;企业退休金,1700元。差额1200元。

从上述测算也不难看出,由于事业单位和企业存在比较大的待遇差,导致单位改企积极性不高。我局自90年代初便按照事业单位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到现在临近退休人员已经缴纳了20多年,退休按照企业退休,职工心里上存在不平衡。同时近几年事业单位的增资幅度要远远大于企业,也导致改企后的单位退休职工心存不满,容易形成大规模的群体上访事件,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我感觉应该采取不同单位不同政策的办法,像我们河北水利工程局缴纳事业养老保险已经20多年,在涉及退休人员待遇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可以在计算退休工资待遇上按照比例予以考虑,按照缴纳事业单位保险和企业单位保险的比例来计算养老保险待遇,这样无论从心里上还是从待遇上均能得到平衡。例如:你参加事业单位保险20年,企业保险5年,这样你的退休待遇按照事业标准的80%、企业标准的20%合并计算。

待遇问题是改企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后续发展问题。制定改企方案应充分考虑职工的心理问题以及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待遇差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改企的成功与否,要能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

四、政府部门、社保机构等上级部门应主动承担部分改企成本,降低改企风险

事业单位改企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到哪里去”,二是“钱从哪里来”。我们水利工程局原是事业单位,一直从事水利施工,修水利,建大坝,为社会的公益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修建的岗南、黄壁庄水利造福一方,多个单位受益。而工程局面临的人员安置问题,职工退休后的待遇问题,造成巨额的改企成本,无力承担,而目前的政策需要积极地与上级部门来汇报沟通,尽最大力度地去要政策、争取政策。因此我认为,在改企方案的设置上,政府部门以及社保机构应充分考虑改企单位的实际困难,考虑事改企单位原来的贡献程度来制定相应的改企政策,特别是从资金上应给与大力的支持,主动承担改企中的部分成本,这样改企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总之,事业单位改企工作是个非常艰巨的工作,但也不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涉及各方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群众路线,在制定政策时始终以群众利益为中心,相信事业单位改企工作会取得圆满的结局。

参考文献

[1]冀劳社[2000]68号,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事业单位转制后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事业单位改革退休政策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养老保险制度;概述;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马淑杰,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工程师,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152―03

相对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而言,中国高校长期以来执行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国家统一的工资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社会各界以及高校本身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更是缺乏深刻认识和理性思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1955年12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颁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病假期间待遇等暂行办法和计算工作年限暂行规定的命令》,从此普遍实行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也实行了该制度,并延续至今。

退休是一种制度安排,它是确定劳动者在一定年龄和一定条件下可以退出劳动力队伍并获得相应收入保障的制度。主要涉及的是退休条件、退休待遇和退休费调整等问题。

1.退休条件。1978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于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首次对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包括高校)干部的退休条件作了规定。后虽作过调整,但变化不大,即: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2.退休待遇。自1955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建立以来,国务院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进行了多次调整。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规定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的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退休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退休费的计发基数为本人离退休当月的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工资构成比例所规定的津贴两项之和。

3.退休费的调整。目前退休费的调整是随在职人员的工资调整而进行的,在职人员调整工资标准时,退休人员按比例增加退休费,缺乏独立科学的退休费调整机制。

二、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出来,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1.高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阻碍了我国统一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以武汉地区某高校为例,截至2007年3月,其在职教职工总计8246人,离退休人员5324人,约占在职人员的65%,高校离退休人员队伍的庞大可见一斑。高校离退休人员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一支重要力量,建立适合这些人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加强政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非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导致国家机关、高校等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各地区高校之间养老待遇水平的差距加大,致使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同类退休人员之间的攀比、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攀比近年来反映强烈,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阻碍了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与改革,不利于健全和完善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进一步推进机关、高校等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成为必然。

2.退休经费来源单一,缺乏雄厚的长期的积累。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的离退休费一直由国家和高校统包,每年列入国家和高校财政预算,实行现收现付,没有建立基金积累制度。随着离退休人员的大量增加,养老保险需求不断提高,各级财政用于离退休人员的费用开支增长很快,负担越来越沉重,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久稳定发展和高校自身的发展。

3.教职工对养老保险社会化认识不足,自我保障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对高校养老保险社会化认识理解的片面性,以及对高校养老保险改革的高预期,高校教师对该项改革缺乏积极性,阻碍了高校养老保险社会化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个人缴费制度,退休费用由国家和学校统包,助长了高校教师依靠国家养老的思想,自我保障意识淡薄。

4.养老金给付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当调整机制。离退休费以离退休当月工资为基数,而这一时间点的工资并不能合理体现实际贡献。退休费计发5年或lo年一个档次,结构不合理,水平差距大。退休待遇随在职人员一起调整,缺乏适合退休人员自身特点的科学正常的调整机制,难以解决退休待遇与物价挂钩、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问题。

5.阻碍了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在国家对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占用了大量资金,使高校的发展基金愈发紧张。以武汉某高校为例,其2007年人员经费预算为54,000万元,其中发放离退休金19,650万元,占人员总经费的36.39%;而离退休经费中国家财政拨款为7325万元,学校自己要负担62.7%的养老金,严重影响高校的发展。此外,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没有实行个人缴费和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缺乏阻碍了高校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人员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衔接,制约了教师的合理流动,使人力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高校全员聘任制改革的实施进程。

三、对策研究

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我们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总目标,高校退休养老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1.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高校现行离退休制度,尽快构建社会化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调整国家、学校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有利于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和积累,提高高校教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建立健全的高校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改革高校养老保险制度要充分考虑高校的性质和特点、资金有限和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的实情,兼顾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兼顾目前利

益和长远利益,既要保障教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

2.高校养老保险制度要充分体现高校教师的职业特色。高等学校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单位在财政经费来源上是统一的;高校教师担负着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双重责任,要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教师资格的认定、聘用与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不可避免地具有公务员的色彩,带有“准公务员”的性质。此外,长期以来,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其工资福利政策是与我国国家机关单位工资福利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家公务员的养老保险改革特色,参照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我国教师养老保险体系,充分体现高校教师的职业特色,保障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3.形成多支柱、多层次的高校养老保险特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形成多支柱、多层次的特点,坚持国家、地方、高校、个人共同负担的多支柱体系;坚持公共养老金、教师年金、个人储蓄等补充养老保险的多层次取向,即在保障公共养老金给付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和高校自身的财力情况建立教师年金制度,年金基金享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考虑退休后一次性发放;同时鼓励教师增加个人养老储蓄或参加商业人寿保险,逐步形成公共养老金、教师年金、个人储蓄和商业人寿保险三层次的高校教师养老保险体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教师年金制度的构建。教师年金制度应该是由政府统一制定政策并实施监管,采取多元经办的方式,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一项改善高校退休教职工生活的社会政策。简单地说,教师年金制度是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高校自主建设的养老保障项目;由教师与高校协商建立,基金由高校和教职工共同缴纳,可以委托金融机构进行市场管理和运营;计划替代率20%―30%左右,略高于企业年金替代率;政府为了减轻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对高校建立教师年金制度和教职工领取教师年金实行税收的优惠甚至是免税政策。

4.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给付和调整机制。改变现有退休教师以工作年限和本人工资为主要依据的退休金计发办法,养老金给付实行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缴费额挂钩。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项合计替代率约为60%为宜;考虑到教师年金制度的建立,总的替代率预计达到80%―90%为宜,以保障退休教师的养老生活待遇水平。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基础养老金正常调节机制,寻求确切的调整依据,规定明确的调整参数,体现公平与效率原则,避免养老金发放平均化。

5.加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减轻高校财政负担。减轻高校财政负担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拨款的增长,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武汉某高校教职工总数为8246人,其中院系4164人,工勤人员为1049人,机关和直属单位3033人。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要减轻高校财政负担可以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手。

(1)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缩减学校财政的支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初见成效,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所谓的服务型后勤没有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这部分人员仍然占据很大的比重,被戏称为“吃了皇粮吃杂粮”。所以现在的改革应该是逐步减少甚至断绝“皇粮”的供应,实现真正的社会化,这必将大大缩减学校财政的支出。

(2)精简机构,定岗定员,实行财务刚性预算。一方面,机关和直属单位人员庞杂,队伍规模偏大,要进一步精简机构,实行定岗定员,控制规模的进一步增长,实现自然减员;另一方面,对于机关和直属单位要严格实行财务刚性预算,提高职能部门负责人的理财意识和理财水平,花小钱办大事;同时要大力提倡节约,减少铺张浪费,缩减各类宴请的开支,控制各类会议的规模和规格,杜绝利用公款进行所谓的春游和秋游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