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4:32

经济体制理论篇1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判断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3、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4、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开放性、竞争性。5、国家宏观调控,6、国有经济:地位、作用,国企地位和搞好国企的意义。7、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8、运用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分析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措施。

【哲学常识角度:】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4.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6、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科学理论对实现的指导作用。7、运用联系观点,8、运用全面的观点分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9、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原理。10、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从政治常识角度】

l、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举措。3、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主要思想。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个统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经济常识角度:】

1、社会主义本质;2、做好五统要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3、财政作用、税收作用;4、农业的地位作用现状发展方向;5、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6、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发展对外贸易;

【哲学常识角度:】

1、物质与意识关系;2、主能与客规结合;3、联系:整体与局部关系;4、内外因、量变与质变关系;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重点与两点;

【从政治常识角度】

l、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为此,必须完成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3、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用21世纪头20年时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

经济体制理论篇2

1.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内部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工作当中,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使得管理意识落后而导致成本观念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首先,企业缺乏对风险的防御意识和前瞻性的成本管理理念,往往是在问题出现时才进行解决与处理,而不是具有前瞻性质的预防。滞后性使得企业不能够很好地控制问题的发生,陷入了成本管理的被动局面。此外,在进行经济成本的管理过程当中,企业管理者缺乏动态性变化性的管理意识,只是对建筑施工的具体阶段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而对于全程性的成本管理却缺乏应当具有的意识,没有在建筑项目的整个过程当中进行成本管理理念的贯彻。同时,在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工作中,往往只是局限于目前的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缺乏对工程进度以及全局动态性变化因素的考虑,进而使得成本管理控制与工程发展状态不相适应。此外,建筑企业往往还会由于缺乏全面客观的经济成本管理意识而导致问题的出现,有些建筑企业对表面上的成本管理工作具有足够的意识,例如人员以及材料成本管理,而隐性存在的建筑成本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关注,例如设计的变更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等。忽略建筑工程的全面管理却仅仅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会导致企业由于缺乏全面规划而导致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的落后性将限制其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2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与制度不完善

首先,部分企业存在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组织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其并不进行专门成本管理部门的建立和建设,往往由财务部门进行兼职。而有些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工作部门过多,导致分工不明以及职责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出现,职能交叉与工作重叠都会使得其工作人员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互相推诿,不能够进行责任的有效追究和落实。其次,部分建筑施工部门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缺乏对奖励和处罚制度的重视和落实,不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以及激励,使其在工作时缺乏热情和动力,无法增强其责任心,进而导致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着经济成本核算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和完善的问题,许多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着例如核算方法错误、核算结果缺乏审查的问题。企业还缺乏对于成本管理的监督执行者,现有的监督机制缺乏主动性和有效性,不能够有超前性的对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开展。

1.3工作人员素质建设有待加强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工作人员不仅仅包括建筑管理人员,还包括具体的施工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项目建设和成本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企业进行关注和对其的素质建设培养。首先,素质不足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会导致对建筑的管理不到位。在建筑管理工作人员中,企业往往会缺乏既掌握建筑管理知识、又熟知成本管理内容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专业的建筑管理人员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有可能对建筑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不能与市场经济下的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相适应。同时,企业还存在着具体施工人员素质有待加强的现状和问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经济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时,企业往往将这一项重要工作交由财务人员进行,没有将其与具体的施工人员利益进行有效的联系,使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此外,施工水平参差不齐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等重大问题,使企业的成本管理遭受巨大的挑战,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

2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及时更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

首先需要企业管理者树立起具有前瞻性的成本管理理念,意识到建筑企业加强经济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尽早地进行问题的预防,并且对于成本的预算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有完善的体制和制度作为依据。同时,还要树立起动态化全程化的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关注建筑工程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从项目的投资与决策、设计一直到工程竣工以及复核审查,使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渗透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的细节当中。建立动态化的成本管理意识需要企业监督部门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审查,进而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此外,企业不仅要关注存在于表面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项目,对于隐性的经济问题内容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综合进行长远经济利益发展的策略制定,在树立统筹兼顾的管理意识同时,加强各个部门的工作配合,使成本管理能够科学有效,责任清楚明确。

2.2完善健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与制度

企业首先要确保经济成本管理部门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保障,设置和建设专门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合理地进行责任的明确与具体工作的分工,避免出现工作重叠的现象,使各个工作部门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调,完善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其次,建筑企业务必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奖惩制度建设,激发和鼓励工作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与工作水平。此外还要进行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采取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避免误差和问题的出现,强化经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2.3强化工作人员素质与队伍建设

企业务必要进行专业性人才的引进,采取招聘以及高校引进等方式不断的吸纳专业性建筑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建筑经济管理水平,降低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确保企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和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技能的培训,综合多种专业培训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技能,确保培训能够为企业的人才建设提供动力。建筑企业还应当以进行成本管理为主要任务进行人才的择优选拔,提高有能力者的待遇,促进其工作技能的发挥,推动建筑企业的建设和经济成本的管理。

3结论

经济体制理论篇3

经过改革发展30年,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由过去国家包办科技转化为政府指导、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运作机制;科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分析。

1.1科技管理部门只重视结果,不重视管理过程

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由于受长期体制制约,管理模式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科技管理不么仍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具体的科研项目以及研究团队的管理方面,管理的范围过于宽泛、制度过于死板,等等原因都为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以及自主创新造成了障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科研组织机构与科技管理部门信息不对称,在提供信息时只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报喜不报忧,通过这种不当的方式来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然而把心思都放到争取项目上,真正的科研任务、科研工作却退居二位。科技管理部门的这种管理模式制约了科技工作的发展。

1.2科技管理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我国引进经济体制后,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却没跟上市场改革的步伐,在对科技资源配套方面,应发挥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使得科技工作围绕市场经济来展开。然而现状却是科研工作与经济生活脱离,科技管理落后经济发展的步伐。许多科研成果难于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含金量不高,满足不了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这样就对我国的科技资源形成了大量浪费,使得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放缓,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

1.3科技管理体制不太完善

我国科技管理工作行政手段干预过多,一方面阻碍了科技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使得科研人员不能放开思路大胆的搞科研工作。过渡的行政干预使得各自为政,缺少沟通,使得科技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套与科研工作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评比、奖惩方面体制也不太完善使得管理制度缺少活力,不能足够的调动起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对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而科技管理工作应继续深化改革。

2科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2.1科技管理的内因分析

①管理体制不到位目前我国管理科技工作的部门较多,使得管理职能不能明确,管理工作有重叠,工作关系则是相互独立,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上很难形成统一领导。②公共科技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目前为止,我国共建立了19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并加强了科研技术平台的建设以及科研基础建设。由于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不同机构不能有效合作,造成了国家公共科技资源使用率偏低,不能共享。据相关资料反映国外的大型科研仪器利用率比我国要高5~6倍。③管理方法落后由于历史原因,使得科技管理工作原始、缺乏创新,管理方法都沿用传统的一套,是的管理方法过于陈旧,属于经验式的管理。

2.2科技管理的外因分析

①政策配套不完善促进我国的科技管理必须有相应配套的经济政策,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管理的政策过分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很少考虑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的支持,大量的资金被用于引进国外的现金技术装备,而不是鼓励我国的科技创新。由于国家的相关政策使得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主要进口国外技术以及设备,使得我国的科技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难跟国外相对成熟的技术展开抗争。②国家计划项目分散国家目前掌握科研经费的部门就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众多机构,各部门通过各自计划安排科技项目、划拨科研经费,彼此之间没有进行有效地统筹协调,使得部分科技项目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现象严重。这种局面同时也造成了同一项目多个机构同时申请,同时得到了几个部门的立项支持,科研成果交由多个部门的不合理现象。此种现象持续了很多年,随着国家在科技方面投入的加大,重复申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日益严重。

3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目前科技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如何更好的组织利用科技资源,使得人力、物力、财力达到优化配置,使得科技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科学。

3.1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拨款制度的改革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对研究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对偏于开发业务的科研机构,逐步减少事业费;对侧重于公益性研究的机构则实行事业费包干;对基础型的研究机构采取基金制。随着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对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2组织形式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以及科技管理制度的完善,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上至国家下至科研人员,整体的组织形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在科研机构,以往只关心自己的科研项目,只在自己的独立范围内自成一体,现在应结合经济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是的科研工作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3.3微观结构以及活动本身的变化

作为科技工作的一个基础,科研部门内部的管理已经与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研究室为核算单位,对其进行了“不完全的成本核算”,研究所的部分费用由研究机构承担,人员进行了分流。国家的拨款制度也随经济环境发生着变化,大部分的研究机构采取定额包干,使得围观的科技管理不断得到改进。

经济体制理论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生态市场经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6-0018-05

党的“十七大”科学地总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宝贵经验,指出“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指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尤其是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就是形成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体制。

1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呈现逆向运动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强调了实现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起来了,并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我们按照《决定》规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又取得了新进展。这些表明,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初步实现。它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集中表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是近20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正面与负面效应却是同时发生的。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实际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基本上没有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主导地位。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痼疾。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它的弊端日益强化,其粗放程度不断加深。这种“高开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实践中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使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极高的自然生态代价和人与社会代价,导致今日我国“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积重难返的严重问题。其体制根源就在于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的反生态性与不可持续性的根本缺陷,尚未形成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的可持续体制机制。有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的。由此决定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根本一致性。因而,从理想状态来说,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应当是同步运动中协调发展。然而,国际国内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比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艰难得多,时间要长得多,是难以达到同步运动的。即使是这样,两者也不应发生逆向运动,至少也应当是同向运动。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逆向运动:一方面,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确实是“物”的世界大大发展并增值了。

另一方面,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未能推进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使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功能与弊端获得了充分表现,导致自然生态、人身生态、社会生态的全面恶化,以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重大牺牲为代价来换取物质生产力增长,确实是“人”的世界贬值和自然的世界的衰败。尤其是我国经济快速高速增长过程中过度的资源消耗,过大的环境污染,过重的生态伤害,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与生态赤字扩大同快速积累的经济增长之间严重失衡,经济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矛盾加深,极大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撇开社会制度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的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都属于传统经济体制,它们都是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基本上都是以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物质财富无限增加为目的和动力,并且把实现这一目的视为传统经济体制运行的最高原则。因此,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都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贪婪地索取自然资源,大量地消耗资源环境与掠夺生态的基础之上。因而,与传统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传统经济体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安排与体制保障。10多年来,两个根本性转变逆向运动的事实表明,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能摆脱传统经济体制的窠臼,也就是说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局限性:一是不仅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对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目标的盲目追求,而且还为其提供了某些制度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为9.6%,从2002年至2007年GDp增长都超过10%;为盲目追求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的“极端发展主义”盛行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与传统经济体制的扩张机制相结合,使我国经济发展没有改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那种数量速度型、外延扩张式的老路。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抑制这种盲目数量扩张的制度和机制,显得勉为其难与无能为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二轮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付出了高昂的沉重的代价,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国民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民众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加深,使我们探索的新型工业道路并没有改变我国在传统工业化老路上前行的步伐。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克服传统工业化那种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显得无能为力。

(3)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来看,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都是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基本特征的,使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因此,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以生态与经济的脱离和对立为特征。它不仅没有保障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制度与机制;更没有为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资源与环境的制度与机制保障,由于在它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必然引起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在创造经济生产力的同时,削弱生态生产力,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从而导致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一个根本方面,就是没有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这个根本缺陷。没有解决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尖锐矛盾问题。在创造经济生产力使我国经济日益富裕的同时,削弱了生态生产力,使我国生态贫困越来越严重。如果说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资源环境掠夺型的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初步建立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带有这种传统体制的痕迹,还保留着生态与经济相脱离和对立的特征,实际上是资源环境消耗型的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是一种非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美国著名学者R•布朗在《生态经济》一书中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只是相信市场力量,尊重市场原理而不尊重生态原理,尤其是无视生态可持续性原理,使当今自由市场经济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将会导致现代市场经济崩溃。于是,他引用开发挪威和北海油田的埃索公司前副总裁厄于斯泰因•达勒的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当今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时代,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应当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实现环境掠夺型经济体制向环境保护型经济体制的转换,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身,应当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转变;二是从市场经济体制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种体制的要义应是基于生态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可持续性,从而以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实质上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生态市场经济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反映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它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又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从发展趋势上讲,生态市场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如果说,现存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显著表现出超越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那么,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有可能是提供这一超越的机会。因此,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超越与理论超越。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与战略任务。

(1)从理论上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

首先,在马克思学说中,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不仅为当今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是因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理论,其根本精神在于不是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的和封闭孤立的存在,而是视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明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而且阐明自然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揭示了客观世界是由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这就是自然、人、社会的有机整体。人类文明发展就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是如此,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深刻地回答了“发展”与“人”的关系这一核心命题,把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界定发展的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个基本要素发展构成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把经济系统看成为不依赖外部环境,其交换及运动发展只是在经济这个封闭系统的内部进行,因而可以不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无限增长。这就使得传统经济体制既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又忽视了社会环境因素,并使其本身具有“反生态”和“”的性质,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只有把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理论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真正成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其次,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生态环境内因论”,这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一块基石。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是当今世界系统中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在要素,对现代经济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源泉。因此,生态环境已从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这是生态环境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基本结论。这就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内在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再次,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使我们党最终确立了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并要求形成与建设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因此,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根本点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化”、“体制化”,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和与它相适应的可持续经济体制,它们不仅反映经济学的真理,而且反映生态学的真理。

(2)从实践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首先,当今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使当今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二是经济目标的人性化,三是经济形态的知识化(包括信息化)。这三大历史潮流的有机统一,是21世纪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事实表明,能够适应三大发展趋势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是一种既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崭新的经济体制。它能够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主要弊端,突出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和生态向度及其统一性,突显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和人与人协调和谐的根本精神。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才是最根本的经济生态化、人性化、知识化的真谛。

其次,无论在当今世界还是当代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稀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严峻的客观现实决定着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布朗都强调当今世界系统已经完成了“空的世界”向“满的世界”的转变,使现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演变已经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进入生态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因而,世界各国生态系统提供的优良的生态产品越来越稀缺,日益稀缺的生态资本存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在我国,必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稀缺程度不仅超过发达国家,而且超过某些发展中国家。可以这样说,我国目前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短缺经济局面,物质资本日益雄厚,经济正在走向富裕。当今中国发展由经济贫困走向经济富裕,既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又付出了物质财富分配与占有的不公平的代价,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因而,当今中国的发展正在由生态脆弱走向生态贫困。正如一位青年学者所说的:“我国的生态贫困状况相当严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发展的基本特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保障我国不断走向经济富裕,而且要保障逐步消除生态贫困,努力改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

再次,近几年来,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推进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变,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经济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生态化;与此同时,加大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海南、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山东、安徽、陕西等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进入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使生态工业园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目前在广西、辽宁、江苏、山东、天津、新疆、内蒙古、浙江、广东等省市自治区展开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覆盖各种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推动着现有工业园区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提升工业园区发展的生态化水平,从而加速了我国新型工业化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展示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的新观念,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航程,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所有这些表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是有坚实的、丰富的实践基础的。

3小结

如果说,“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宏伟的系统工程。”那么创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攻方向与战略任务,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德国学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围绕关注环境而组织的市场经济,德国也不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建立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上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实现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不仅要比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而且要比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是非常宏伟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LesterRBrown.ecoeconomy

Buildinganeconomyfortheearth[m].Beijing:eastpress,2001.]

[2]孟宪忠.论生态市场经济[n].光明日报,2001-08-21.[mengXianzhong.theoryofecologicalmarketeconomy[n].dailyGuangmingRibao,2001-08-21.]

[3]刘思华.论经济思想和理论的生态革命[J].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LiuSihua.theoryofecologicalRevolutionofeconomyidea[J].JournalofnorthwesternUniversity(SocialSciencepages),2005,(2).]

[4]柳杨青.生态需要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8,145.[LiuYangqing.economicResearchonecologicalneeds[m].Beijing:ChinaFinancialandeconomicpublishinghouse,2004.138,145.]

[5]人民日报社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n].人民日报,2004-10-15.[thepeople’sDailyeditorial.Systeminsurancefor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n].

thepeople’sDaily,2004-10-15.]

[6]吴晓东等译.人类需要多大的世界mipS―生态经济的有效尺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6.[translationbywuXiaodongetal.HowBigworldtheHumanneeds:mipStheeffectiveScaleofecoeconomic[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3.146.]

[7]严法善,刘会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利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YanFashan,LiuHuiqi.theenvironmentalinterestsinSocialistmarketeconomy[J].FudanJournal(SocialSciencesedition),2008,(3).]

[8]景维民,田卫民.市场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演进与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Jingweimin,tianweimin.

onownershiptheoryinmarketSocialismfromtheevolutionalperspective[J].nankai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andSocialScienceedition),2008,(3).]

[9]袁小云.论马克思实践伦理与我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YuanXiaoyun.onpracticalethicsofmarxismandmarketeconomyinChinaintransition[J].JournalofFujianinstituteofSocialism,2008,(2).]

[10]周德海.论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ZhouDehai.marketeconomyandSystemReform[J].JournalofanhuiBusinessCollegeofVocationaltechnology,2008,(2).]

[11]夏瑞林.经济发展:理论演进与中国经济实践的历史比较[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XiaRuilin.economicDevelopment:aHistoricalComparisonbetweentheevolutionoftheDevelopmenteconomicsandtheeconomicpracticeofChina[dissertation].wuhan: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2007.]

[12]马德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maDecheng.ConciseDiscussof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D].Dalia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2007.]

[13]刘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LiuShuang.maoZedong'sSocialisteconomySystemthoughtStudies[D].Changchun: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2007.]

theoreticalthoughton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nomicSystemofSocialism

FanGShijiao

(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wuhanHubei430073,China)

abstractthefundamentalchangefromthetraditionalplanningeconomicsystemtothesocialistmarketeconomicsystemhasbeenprimelyactualized.ButthefundamentaltransformationofeconomicgrowthmodeinChinafromextensivetointensivehasnotyetbeenrealized.thereseemtobeoppositemovementsbetweentheformerandthelatterbothofwhichimpacttheoverallsituations.theoppositecomesfromthefactthattheeconomicsystemofmodernmarketprimelybuiltinChinahasthesamecharacterwiththetraditionaleconomicsystem,belongingtoakindofantiecologywithoutbasiccapacitytosustainabledevelopment.SothemarketsystemnowinChinamustbereconstructedintoaneconomicmarketsystemofsocialismthatis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reconstructionisnotlackoftheoreticalandpracticingbedrockforthenonce,butitisstillalongrangeandformidablesystematicprojecttobedone.

经济体制理论篇5

关键词:海关管理;改革模式;思路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新要求,对于创新行政管理学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海关作为公共行政组织,本身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不适应,势必影响到其提供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对海关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进行探讨,是当前海关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正确认识当前海关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是提高海关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特别是在贯彻海关工作新方针的实践中,海关系统创新管理,追求效益与效率的统一,严密监管,严厉打私,关税征收连年上升,通关效率明显提高,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然而海关作为公共行政组织,因其“公共人”特性和高垄断性,行政机构的生产成本不需要由其产出来弥补,成本意识淡薄,获得一个给定的产出必然会使用较多的资源而不是必要资源,从而出现极为明显“多余成本”。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和效率低下导致海关在提供行政产品时难以发挥最大的功效。上述问题有的是海关现有监管水平滞后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要求出现的新情况,有的是过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没有涉及到或解决好的历史遗留问题等。究其根本原因,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海关)行政管理思想和模式没有进行根本上的变革。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尤其是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后,国民经济结构和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上层建筑(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变革滞后于经济基础变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服务意识不到位

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无限政府、管理型政府,政府的职能无处不在,既提供公共服务,也包办市场事务;政府职能所在之处强调管理远多于服务,突出表现在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大多是方便管理者,而不是方便公民和法人。从目前海关工作看主要表现为:一是审批事项过多,比如减免税审批、加工贸易备案审批、敏感性商品进出口审批等等。二是审批环节过多,有的事项法定和人为设定了多级审批,个别审批环节多达10多个。三是服务功能不足,即提供给企业的支持功能不足,如化验工作由于不能利用社会力量,使得化验业务量大的海关,等待商品化验结果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归类工作体制和人员不足的问题,也使一些难点商品等待归类、估价结果的时间比较长,最终影响企业的通关效率。另外海关也管了报关行业、口岸的卡口和仓库等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各海关业务管理方式不一,同样业务有的在总关办,有的在现场关办,不方便企业的问题也不少。

(二)管理方式不完善

市场经济要求在法律法规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符合规定的政府就应当办而且马上就可以办。计划经济的要求是,符合规定也必须办,但要经过层级的部门或领导批准才能办。两者显著区别在于,市场经济的管理是动态的授权的,以市场效率为追求目标;而计划经济的管理是静态的权力的,以严密控制为最高要求。这种根本的区别导致了与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的管理存在着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的弊端。从纵向机构设置看,总署、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机构,三级海关事权界定既不科学也不规范,三级职能配置或者交叉,或者赋予的管理权限不完整。从横向机构设置看,因为纵向职能确定不明确,导致了直属海关之间,相同名称职能处室的定位和管理权限五花八门,隶属海关之间的业务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也是五花八门。

(三)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不科学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管理按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实现权力制衡,三者独立行使职权。而目前我们政府及部门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基本上是以适应行政审批为核心,是决策、执行、监督的混合体,决策者就是执行者同时也是监督者。这使得职能交叉、监督乏力的问题长期难以有效解决。

从海关工作实际看主要表现在:一是职能交叉比较严重,如现场通关征税、验估、担保各环节与关税之间,报关单证放行、结关环节与监管之间,报关单删除、修改、理单各环节与统计之间不同程度存在职能交叉问题。二是职能部门过多,基层疲于应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对报关单结关后数据的监控就包括通关、关税、统计、风险、稽查、侦查、督察审计、纪检监察等多个方面。三是职能分工过细,导致责任不清。要做好一项工作,就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常常容易因为相互推诿和扯皮局面。如2002年前总署对装备实施集中统一管理,1个处5个人。现在差不多有7个处在管,同一职能分为多个部门或处室承担现象还有很多。

二、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思路谋划海关的行政管理改革战略,全面强化海关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运用行政管理学和经营理念,改革海关管理,不失为新形势下海关模式改革的一种有效探索和实践。其基本设想是:在海关内部行政管理上,按照行政管理学的要求,在组织和运行设计上贯彻成本和效益分析原则,实现海关管理的最大效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海关内部组织网络扁平化原则

网络扁平化原则指:在海关组织机构规模确定的前提下,通过组织设计和网络手段的应用,设计出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小的组织结构形态。这种形态的优点是由于管理层次少,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从而可以使高层尽快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同时,由于信息传递经过的层次少,传递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也较小。高层管理者和一线关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双向沟通,大量中层低效管理被计算机网络取代。

多年来,海关内部组织实行是垂直管理锥型结构,在一定历史时期,这种管理结构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具有较小管理幅度,可以使海关高层管理者能够仔细研究从每个下级那得到有限信息,并对下级进行详细指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海关机构和业务迅速增加,海关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日益加大,单纯的锥型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有效管理的需要;另外,我国海关组织正处在职能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海关高层管理者亲自决策的数量越来越少,这时海关组织结构应建立在职能专业化发展上,各职能间的协调需要增加,信息沟通变得更重要,也更困难。因此,在完善垂直管理体制同时,应在系统组织内部实施扁平化设计,并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海关管理信息快速传递。

(二)海关内部组织柔性流动原则

柔性流动原则指:海关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海关内部发展的需求迅速及时地做出反应。柔性流动原则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组织内部机构可以迅速组成一个项目组织;二是组织内部的单元组织和人员也可以迅速调整、重组,以高度柔韧性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三是组织内部的各种物质资源也可以以单元的、可变动的和可重组利用的形式出现。

由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划地为牢式的组织架构,使整个组织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内部资源调整无法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科学地流动,而是受到即得利益组织的层层干扰,这就造成了一些组织内部大量资源闲置,而另一些组织出现资源短缺现象。可以说,资源无法根据需要调整配置,是当前海关组织效益缺失重要原因。

(三)海关内部组织结构虚拟化原则

组织结构虚拟化指:组织内部各成员单位都拥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但各成员都只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自己的劣势或环节外部化、虚拟化。海关内部组织结构虚拟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一各成员单位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形成各成员单位的核心业务;三是建立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机制。

目前海关组织在结构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僵硬的组织架构下,区域性的海关组织在贯彻国家的路线方针时,不可避免的要体现局部的利益因素,使整个海关组织无法形成严格统一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小而全现象大量存在。在各个组织内部虽然形成了各自的核心业务,但同时,组织内的大量资源也浪费在非主流但为保证组织的完整而必须设置的业务上;最后,由于区域化的组织设置,使各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困难。贯彻海关内部组织结构虚拟化原则将能有效克服上述问题。

(四)海关内部组织整体化原则

组织整体化原则指:在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相同的业务,在信息充分共享的前提下,强化全局观念,进行整体优化。组织整体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整个系统中相同业务具有较高程度的关联性;二是在整个系统内部管理信息要充分共享;三是对系统内相同业务从总体上优化设计。

按照本原则进行组织设计时,主要应注意组织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的信息共享。从整个系统的高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使内部组织均处于整体的最佳状态。

(五)海关内部组织协调性原则

组织协调性包括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纵向协调主要是进行合理分工,划清职责范围;横向协调是解决同一层次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协调。目前在海关一些单位和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缺乏协调、互相扯皮等问题均程度不同地存在。按照海关组织协调性原则,对海关单位和部门之间不协调问题进行改革,将能有效提高海关管理的整体效能,促进海关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提高。

三、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着力建立效率与效益,有效与高效相统一的海关效能管理模式

围绕理论、科技、制度和资源创新,在现有外经贸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等需要宏观推动的因素保持不变前提下,应该按照上述基本设想,探索海关行政管理模式改革,实施管理架构重组,最大限度发挥管理潜能。

(一)以“口岸”为中心,打破各自为政、划地为牢的传统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虚拟口岸”管理模式

建立“虚拟口岸”管理模式,就是要淡化区域内行政建制的界线,打破省际界限,使口岸和内陆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务资源和管理资源,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的要求,实现柔性流动,以提高口岸和内陆海关组织管理效能,适应物流的自然流动。这一管理模式的好处是,既使口岸的功能能得到最大发挥,又能使内陆劣势得到弥补,资源得到利用和发挥。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实现省内和华南地区海关管理信息的共享,建立海关公共信息平台,进而建立省内乃至华南地区统一的电子口岸模式。二是整合港区、关区乃至全省的监管资源,进行整体优化,以扩展有海关监管时空,缓解口岸瓶颈压力,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提前申报方式,尽可能提早获取相关信息,为风险分析提供条件。分步实施“多点报关,口岸放行”和“提前申报,实货放行”的监管模式。三是借鉴发达国家海关的经验,在通关作业改革的基础上,完善集中审单制度,建立以口岸辐射区域为主的统一的审单中心,统一执法尺度和评判标准。

(二)运用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建立“三个中心、一个网络”,提高海关管理层次和效能

1、建立海关政务管理中心,确保及时处理政务工作。建立海关政务管理中心是在海关政务管理过程中,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推行Jit实时运行模式,在海关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管理中,建立实时处理机制,实现管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零库存”,实现海关政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和服务网络化。可以进行以下两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方面是实行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即指海关在完成工作计划时,在上下级或相关部门之间,用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关系。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如近年深圳海关党组与下属各关(处)每年初实施“双向沟通”、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分解与落实、以及廉政责任状的签订都是实施项目管理的具体运用。将年度工作计划作为总体项目,并分解成多个子项目,落实到各关处、各部门,从而促进了计划落实。同时,项目管理要与奖罚措施相配套。在目前形势下,在行政机关推行项目管理模式,会剥夺一些行政领导的行使权力的机会,这一方面要通过干部的思想教育,破除“官本位”。另一方面则需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工作实践表明,许多目标和任务采取项目管理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在流转过程中的迟滞。近年来深圳海关坚持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如部门负责人出差后能在笔记本电脑上浏览本关主页,即时处理有关审批项目,达到政务管理“零库存”。当前应按照“先进性”和“普及性”相结合的原则,提高现有项目的使用效益,继续开拓应用领域,加大办公自动化各大系统向“联动”和“移动”方向的推进力度,逐步实现办公移动化和系统联动化。

2、建立海关信息中心,实现数据化职能管理。海关信息中心是指直属海关为实现对外执法的统一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一致,在利用现有的海关网络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在海关内部建立的即时性的海关业务信息和内部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该信息网络平台主要的作用是:即时反映海关内部最新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在统一的平台上对外操作,以促进执法的统一;由于该平台的透视性,可以激发各部门工作的工作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职能管理效能。

当前海关各职能部门的职能管理和执法监督的计算机管理相对落后,因而管理和监督的效能与海关各项实际监管、与面临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很不适应,在新形势下,为加强业务职能管理和执法监督、规范业务行为,迫切需要开发建设一个海关内部的信息中心或统一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数据整合,掌握海关业务工作现状,实现效能与制约的双羸,提高宁波海关整体的职能管理水平。

3、建立海关财务结算中心,降低行政隐性成本。海关的行政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以有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为目的,也就是运用法律手段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有效益的结果的产生,从而实现最优效益。成本效益分析主要是研究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效益实现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管理制度和矫正方法。

按照成本和效益分析原则,引入成本管理概念,在直属关层级上建立统一的财务结算中心是必由之路,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工作任务对所属海关单位的财务工作实行科学评估和统一结算,量化各个部门工作量,实行物质资源统一供配,逐步推进技术、设备、财务等物质资源的整合,减少行政成本、特别是“隐性行政成本”的支出,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管理效能。

4、建立口岸电子网络,提高口岸管理效率。近年来,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各国eDi中心纷纷与因特网相联,并提供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网上支付等各类信息查询,发展为基于因特网的数据中心。口岸电子网就是典型基于因特网的数据中心,它不仅有安全的数据交换平台,而且各部门存放共享信息的数据库。口岸电子网的建设是解决贸易瓶颈、加快通关速度、提高通关效率的必由之路。

(三)科学设计组织架构,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1、科学设置整体优化、便于协调的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运用边际效益理论,对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设置,针对目前海关改革和建设的重点,使海关人事、工资、财务和后勤管理更适应一线工作的需要,并实行柔性流动,切忌大而全,以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求得最大的效能。同时还要积极研究海关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和专家制度,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职位特点,对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现场查验人员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建立专家型、行政管理型公务员队伍,以发挥专业人才在海关管理中辅助决策和咨询作用,使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下转51页)

(上接44页)2、构建适合本单位管理最优化的组织管理模式。海关虽然实行的是垂直领导管理体制,但由于各直属海关机构规模、地理位置、海关业务量等不同,各关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问题是各关在管理改革中,应寻找适合本关管理最佳的组织管理模式,便于整体管理协调,以实现管理效能的最优化。如深圳海关根据关区管辖面积较小,派出机构和隶属关分布较密集的具体情况,实行总关统一集权的团块式组织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较为适合深圳关区的特点,促进了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3、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提高人员的素质是优化人力资源的基础,而加强教育培训是关键。新形势下行政机关教育培训工作要突破旧思维、旧模式,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重点培训与普及教育、系统培训与社会培训以及教育培训与实际使用的关系。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提高政治素质;二是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三是要注意和借鉴国外名牌大学和大型跨国公司在人才培训方面的经验,丰富和提高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水平。

参考资料:

1、吴敬琏著,《公共行政效率与我国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2、蒋黔贵著,《政府推动,科学运作,加快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建设》,三联书店,2006年1月第1版

3、布赖恩・科伊尔编著,《政府行政管理》,中信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4、张康之著,《公共行政学》,新华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经济体制理论篇6

我国目前的经济模式显然属于一般的商品经济体制,还没有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一方面,我国是经济大国,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另一方面,我国的外汇和贸易体制烦琐不便,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都很不健全,政府对主要的经济领域也缺乏控制〔1〕。为了使我国的经济模式由一般的商品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轨,我国政府正在采取主体多元化、产权明晰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市场运行法制化等措施〔2〕,从而形成了与俄罗斯模式、东欧模式相媲美的中国模式〔3〕。由于我国具有亚洲国家的全部的典型的特征,要顺利地形成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借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即在市场经济形成的初级阶段,为了避免社会资源的无谓的浪费,在发挥各种市场主体能动性的同时,政府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到市场经济发达以后,才能适当地放松管制〔4〕。用新加坡前任总理李光耀的话来说,就是“少一点民主,多一点纪律”〔5〕。这种情况在日本更为突出。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以大企业为中心的政策,努力建立政府与民营企业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和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相互配合,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实现全面的控制,从而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成本,以价格低廉的优质产品进军并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日本政府通过向民营企业下放高级官僚,或者由财界来主导政府的政策审议,建立与民营企业的紧密的关系〔6〕。

上述分析表明,为了保证我国经济体制顺利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政府干预在现阶段必须加强。但是,这种加强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当?在干预加强的同时,各种市场主体可以享有多大的自主性?简言之,应当如何处理市场主体自主性和政府干预的关系?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正确划定政府职能的界限。

笔者认为,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政府职能有两个构成层次:一是人民政府可以管理什么事务,不能管理哪些事务,此谓之行政管理事项;二是对于自己可以管理的事务,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方法管理,此谓之行政管理方式。据此,划分政府职能大体上可以三个步骤:第一,总体上划分出人民政府与各种市场主体各自的活动范围,即人民政府可以做什么,各种市场主体可以做什么。第二,根据已经确定的行政管理事项的性质和种类,赋予人民政府以相应的、适当的管理方式。第三,根据已经确定的行政管理事项和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在人民政府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具体的职权分配。其中,第一步的划分与大陆法系国家所津津乐道的公私法的划分原理相通,可以引以为鉴,因为公法是调整国家权力和活动的法律规范,而私法是调整个人利益和活动的法律规范,公法的调整范围就是国家的活动范围,私法的调整范围就是个人活动范围。第二步的划分与西方国家行政法学者所提出的“公法私法化”和日本行政法学者所提出的“权力行政与非权力行政”的划分原理相通,因为两者的中心内容都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多样化问题。第三步的划分,实质上是在已经确定的政府职能的范围之内,在行政机关内部进一步划分各个部门的具体的权限,其中心课题是行政管辖权。毫无疑问,上述三个部分,在我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所在。它们正是本文的基本思路。

二、行政管理事项的范围——公共利益标准

(一)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公共利益标准的由来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古罗马注释法学派法学家在著书立说时所逐步发展起来的理论观念。十九世纪,深受罗马法传统影响的法、德两国在其法典编纂和法制改革运动充分运用公法和私法的划分理论,这种做法随后被其他欧洲大陆国家纷纷效仿,公法和私法划分的观念由此成为欧洲法的传统,一系列的划分理论逐步发展起来,被当作当然的权威和真理予以广泛的接受〔7〕。

公法和私法划分被当作权威来接受,实有其必然的原因。首先,是建立独立的行政法学体系的需要。行政法学的发展晚于民法学,在民法观念和理论占据统治地位的大背景下,要想使行政法学脱颖而出,就必须首先对外划清行政法与私法(特别是民法)的界限,之后再进一步对内划清行政法与其他公法部门(如刑法)的界限,行政法因此被界定为行政固有的法(dasderVerwaltungeigeneRecht)。其次,是确定案件性质和审判主管范围的需要。公、私法划分理论一方面是大陆法系国家建立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并行的“双轨制”司法体制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是界定两类法院受案范围的基础理论。民事案件归普通法院管辖,行政案件归行政法院管辖,而公、私法划分理论是确认案件性质的主要依据。第三,选择法律依据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实现管理目标。例如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行政机关可以采取许可、检查和处罚等权力手段,也可以采取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非权力手段。所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也有不对等、对等和完全平等之分。不同的管理手段、不同的法律关系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8〕。行政机关在以对等或平等主体身份进步管理活动时,可以适用或援用私法规定。与此相应,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能只适用公法规定,而应当全面适用有关的公法或私法规定。公、私法的划分这么重要,以至于台湾林纪东甚至认为“公法与私法之区别问题,为行政法研究上之先决问题”〔9〕。

那么,该如何划分公法和私法?对此,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者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探索。在德国,有关公、私法的划分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界限理论(abgrenzungstheorie)。

在界限理论之中,比较突出的是:第一,利益说(interessentheo-rie)。该说以单个法律条文所调整的利益的性质为根据,认为公法是调整公共利益的法律规范,私法是调整个人利益的法律规范。对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过一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公法调整罗马帝国的利益,私法调整个人的利益”(publicumiusestquodadstatumr-eiRomanaespectat,privatumquodadsingulorumutilitatem)。利益说是罗马法学家创建的理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第二,支配说(Subordinationstheorie)。支配说又称为主从关系说(über——o-rdnationstheorie)或者主体说(Subjektionstheorie)。该说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性质为标准,认为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是公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是私法。公法最为典型的调整对象是具有单方面约束性的管制行为(管理行为),如立法行为、行政行为。私法最典型的调整对象是合同。支配说起源于十九世纪,当时的行政职能限于排除危险行政即侵害行政和秩序行政的范围之内,支配说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国家的优越地位,以及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手段的本质特质(强制性)。但是,私法中也存在着主从关系,公法中也有合同关系和平等关系。因此,支配说只适用于侵害行政领域,而在给付行政领域就不能够奏效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给付行政发达起来,以行政权力为本位的支配说不能适应情势的变化,归类说开始出现。第三,归类说(Zuord-nungstheorie)。归类说又称为现代主体说(modifizierteSubjekti-onstheorie)和特别法说(Sonderrechtsthoerie)。该说以单个法律条文所规范的主体的性质为标准,认为以国家和其他特别主权者(Son-stigentragerhoheitlicherGewalt)为规范对象的法律是公法,与此相应,公法也只能通过国家或者特别主权者来执行。私法是专门为调整个人行为而制定的法律规范。公法是有关国家的特别法,而私法是有关每一个人的“万民法”。国家也是“万民”中的一个成员,因此私法也约束国家〔10〕。第四,重要性说(wichtigkeitstheorie)。该说以法律规范调整事项的重要性为依据,认为调整社会生活及其基本问题的法律规范是公法,而调整具体的、次要的事项的法律规范是私法〔11〕。第五,传统说(traditionstheorie)。传统说秉承利益说和支配说的观点,认为在出现明显的理由之前,不应当有新的标准〔12〕。第六,主权说(Hoheitstheorie)。该说认为主权者的行为原则上由以规范国家权力为中心的公法来调整〔13〕。第七,人说(Sachwal-terstheorie)。该说认为,如果法律关系之中至少有一方当事人被授予代表共同体利益的合法权利,那么,调整这种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公法;否则,即是私法。第八,权能说(Kompetenzstheorie)。该说认为调整国家处理行为(Handeln)的法律规范是公法。在上述各种学说之中,传统说和重要性说实际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人说从共同体的利益来概括公法与私法的界限问题,其缺陷是共同体利益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权能说更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该说具有逻辑循环的错误,即每一个法律规范属于公法的原因是因为它有公法的基础,而且权能说与主体说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因此,相比较之下,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利益说、支配说和归类说。

从界定政府职能界限的角度来看,除了利益说之外,其他七种学说都不过是对现有的法律规范所作的事后的演绎的分析。国家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无论是作为“主权者”、“支配者”,还是“人”享有所谓的“权能”,都是事后的结果。以结果即主权者的身份作为划分公法与私法的标准,而不是以原因即为什么和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赋予国家以主权者的身份,实有本末倒置之嫌,它们都没有回答为什么要赋予国家上述身份或者权能的问题。“不是因为是主权者而排除什么,相反,而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国家)才具有主权者的特征”〔14〕。在这一方面,利益说可谓点破了迷津:公共利益才是赋予国家机关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主权者等身份和权能的基础所在。

在我国,这一点从市场主体法律身份的变化进行观察,就会更为明晰。民事主体是市场主体的原始身份,它们从出生或依法成立时就具备这一身份,可以进行民事活动。所谓相对人身份,是市场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受到政府干预,从而被政府强加到自己身上的一种一时的身份。所谓公民自主性与政府干预的临界点正在于此。利益说表明,行政法特别调整的是公共利益。因此,对于那些直接体现或仅仅影响个人利益的事项,公民可以自主处理,行政法不作规定,政府也不干预;而对于那些直接体现和影响公共利益的事项,行政法就应当作出规定,政府也应当进行积极的干预。换言之,一切直接涉及或影响公共利益的事务都应划入行政法的调整领域和政府职能的界限之内。“‘公共利益’成了检验政府的标准,正如一位行政官员——他的主要职责也成了保护公共利益——所说:‘基本主题很简单,经济权——必须服从公共利益’。”〔15〕

(二)公共利益标准——内涵分析

接下来的问题是:何为公共利益?对此,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法学者似乎都一筹莫展。在这一方面,美国联邦法院的探索颇令人深思。1934年《联邦通讯法》第303条规定,联邦通讯委员会有权根据“公共便利、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制定行政规章,采取管理广播电台经营管理人的各种措施。〔16〕对于《联邦通讯法》的这种措辞,法院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即使我们把公共利益当作可行的标准,除非进一步解释或限定其含义,这种术语也不合适的。否则,就等于否定立法机关不得将其立法权授出的规则,因为任何这样的授权都有授出的权力为公共利益而行使的含义。”〔17〕2年之后,法院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认为议会不能规定具体的标准,否则,联邦通讯委员会就会束缚于细枝末节,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18〕。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行政法学者对公共利益的具体含义也缄口不言。德国康斯坦兹大学法学教授哈尔穆特·毛勒在其著作《一般行政法》中谈及公共利益时,仅仅说公共利益包含着个人利益,在产生冲突时,应当对个人利益给予特别的尊重,这正是保护真诚信任原则的出发点〔19〕。

笔者认为,在理论上对公共利益的含义予以界定是必要的,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所谓“不特定多数人”是指不同级别的政府所能管辖或代表的人民。因级别不同,政府所代表的人民的数量当然也就不同。所谓“一定范围”是指不同级别的政府所管辖的地域范围,公共利益由此有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之分。所谓“共同”即是共同共有的意思,公共利益与一定地域内的每个人都直接相关。所谓“利益”,既包括事实上已经取得的各种正当权益,如生命健康,又包括可能获得或丧失的各种正当收益,如经济结构的良性发展、社会秩序的安定等。总之,公共利益有不同的层次和方面,相应的事务也有大小和性质之别,它们都应得到行政法的调整,都在政府职能的范围之内。

三、行政管理方式的范围——多样化趋势

(一)权力行政——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

公共利益标准只解决了政府可以管理干预哪些事务,而没有回答政府采取什么方式干预这些事务的问题。对此,我国一部分行政法学者所倡导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理论(又称为“三大块理论”)〔20〕可谓具有远见卓识,开辟了行政法学研究的新视野,为中国行政法学树立了一个里程碑。对于自己可以管理的行政事务,政府可以采取立法的、执法的或者司法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理论一经提出,即对我国的行政法学、行政法制和行政审判产生了强大的影响,现在已经被行政法学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广泛地接受。

从分权原则的历史发展来看,“三大块理论”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实有其必然性。十八世纪中期,孟德斯鸠在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认为这些权力只能由不同的国家机构和不同的人来行使,相互之间进行制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权和自由,这就是分权原则。分权原则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封建专制的恐惧,“如果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都完了。”在“一切权力合而为一的地方”,“虽然没有专制君主的外观,但人们却时时感到君主的存在”〔21〕。正是出于这种担心,孟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原则在早期的理解和应用都比较彻底,“据此可以认为,作为一个美国宪法制度的内在固有的一般原则,…立法机关不得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行政机关不得行使立法权和司法权,法院不得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22〕。然而,政府职能在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急剧扩张,委任立法和行政司法的范围不断扩大,迫使人们对分权原则进行重新认识。首先,国家权力内容的划分不可能绝对化。“在各政府机构领地的交界地区都存在着‘公地’,每个政府机构都必须容忍其他机构占用公地”〔23〕。其次,国家权力方式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议会对自己内部事务的管理是行政性的,行政机关对自己内部事务从建立时起就享有立法权,法院通过案例实际上也在立法,而且对自己内部的管理也是行政性的〔24〕。再次,议会和法院的人员力量和活动方式都不适应现代社会事务日益技术化和复杂化的事实,行政机关在这一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新兴的国家职能由议会和法院向行政机关转移是无可选择的出路。1914年7月,美国参议院有关《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的辩论十分典型。参议院议员鲁特兰德(Sutherland)认为处理不正当竞争案件属于法院的权力,议会不能赋予行政机关〔25〕。二十年之后,鲁特兰德本人成为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在一个有关联邦通讯委员会独立地位的案件中,他认为联邦通讯委员会是议会作为执行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手段而创建的,其宪法地位不容质疑。〔26〕

行政机关享有立法权和司法权,可以以立法的、执法的和司法的方式进行管理活动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正是“三大块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所在。

但是,任何理论都具有其局限性。在笔者看来,“三大块理论”的不足之处有两点:第一,没有摆脱传统行政法学的模式。奥托·迈耶的教科书《德国行政法》〔27〕以行政行为为中心线索建立了德国行政法学体系,对以后的行政法实践和行政法学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托·迈耶的理论被美浓不达吉和田中二郎完全继承,而美氏和田氏的理论又被台湾传统行政法学者(林纪东等)再继承。奥托·迈耶和田氏的行政行为均以命令性和强制性为其本质特征。“三大块理论”从其内容来看属于这种模式。奥托·迈耶的理论是对十九世纪警察国家(又称为自由法治国家)行政法的总结,当时的行政活动完全以命令和强制为本位,不存在以私法上的对等地位进行管理的模式。但是,这种单纯的命令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政府职能扩张和民主化趋势。以室井力和盐也宏为代表的日本现代行政法学者对田氏和美氏的传统行政法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其中之一就是“行政权优越地位论”,台湾的现代行政法学者也进行检讨〔28〕。第二,理论体系不完整。“三大块理论”在以权力行政为中心的同时,一方面将行政计划和行政征用〔29〕这两个权力色彩极为浓厚的管理方式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又将权力色彩淡泊的行政合同和行政指导拉入行政行为(行政执法)之内,既不全面又不顺畅。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在现代行政法的大背景下对深受传统行政法学影响的“三大块理论”进行检讨是完全必要的。

(二)非权力行政——行政私法

就在法学家们殚精竭虑划分公法与私法的界限的同时,公法与私法却出现了相互接近乃至相互融合的趋势。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行政机关频繁地采用与相对人对等地位的私法方式推行行政管理活动。德国行政法学者称之为“行政私法”(Verwaitungsprivatrecht)。所谓“行政私法”是指“与公法重叠并受公法约束的私法,是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管理任务时所适用的私法。”“行政机关借用的私法的形式,而不是私法的自治自由和可能性”〔30〕。行政机关适用私法规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在有关给付行政的公法规范出现空缺,而通行的私法规范又有相应的规定时,才能够以私法的形式执行行政管理任务。行政机关在选择适用私法规范时,不得无视公法的规定和约束,其中特别是(联邦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和公法的一般规则,例如不得超越行政管辖权。日本行政法学者受德国行政法学特别是行政私法理论启发,结合本国行政管理状况提出了非权力行政的概念。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所谓的“福利国家”(社会国家)时代,“越来越多的服务性项目,如帮助残疾人、分配福利、资助需抚养的儿童、医疗服务等都放在行政程序的监护之下。……传统的管理领域与正在不断扩大的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领域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了”〔31〕。政府职能的扩张使原来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权力行政管理方式难以应付。一方面,对环保、福利等给付行政事务,政府需要相对人的合作;在行政民主化的大趋势之下,单纯的命令服从方法已不合时宜。另一方面,政府的人员力量和物资装备有限,必须借助个人或企业事业组织才能完成日益庞大复杂的管理任务。因此,行政机关在保留传统的权力行政方式的同时,大量运用非权力行政方式进行管理活动,以提高相对人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从其实质来看,非权力行政无非是行政机关借助私法(民法)的手段来实现以前通过权力手段所达到的管理目标。日本行政法学者形象地称非权力行政为“行政向私法逃避”。

我国政府的职能从建国时起就很庞大,没有经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所谓由警察行政向给付行政转变的历史;三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以及在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提出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政策也没能改变政府职能日益庞大的现实。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我国行政法学者和实际部门对非权力行政与权力行政的划分都很不敏感,认识很不清晰,注意力都集中在传统的权力行政方式上,忽视非权力行政方式的研究和运用。模糊的认识给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国有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和公共财产使用收费〔32〕。国有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是行政机关以国有资产代表人的身份作为发包方与承包经营人签订的合同。直至目前,因国营企业承包经营合同而发生的案件还被定性为经济案件,按民事诉讼程序和民法规则审判。办案人员经常会遇到的一个两难处境是:一方面要按民法的规定审理,另一方面又要保护政府作为发包方和国有资产代表的特权地位,两个方面互相冲突。所谓公共财产使用收费是指行政机关依法收取的水费、电费、过路费、采掘费等等。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向使用人征收上述费用,因此而发生的争议是行政争议还是民事纠纷?各地法院的作法很不一致。如果按行政案件审理,办案人员往往认为行政机关收费与一般的民事交易行为区别不大,因为根据公平等价有偿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使用人当然要交纳相应的使用费用,否则使用人的受益就构成了不当得利。行政机关收费决定与民事行为没有什么实质区别。但是,如果按民事案件审理,办案人员又经常被行政机关的特殊身份和案件的公益性质所困惑。上述两类事例出现理解和执行上的混乱,并非偶然。实际上,在我国也存在有“非权力行政”和“行政私法”,只不过因为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全面,没有打开执法人员的思路并引起他们的重视罢了。

我国政府的管理方法应当由单一的传统的权力行政方式向权力行政与非权力行政结合的多样化的方向转变,理论上也应给予权力行政与非权力行政以同样的重视。有关非权力行政方式,“三大块理论”的倡导者已经注意到,研究也已见端倪,遗憾的是实践中却很少运用。一方面,“少一点民主、多一点纪律”的提法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民政府必须强化权力行政方式,加强对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控制,从而使市场主体能够自我约束,信奉和服从科学的市场竞争规则。但另一方面,德国行政私法理论和日本非权力行政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民政府应当在严格约束自我和相对人的同时,加强相对人的参与,与相对人展开合作,共同推行行政管理任务。在我国,比较典型的非权力行政方式有三:一是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借用民法推行行政管理的有效方式,可以说是我国的“行政私法”。诸如环境保护、山川治理、公路养护等需要动用社会力量方能完成的事务,行政合同即可派上用场。二是行政指导等事实行为。行政机关除了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外,还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帮助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国内特别是国际市场中开辟道路。三是行政救助。行政机关应当对通过自身努力无法克服生产生活困难的人提供物质帮助〔33〕。行政机关在应用非权力行政方式时,应当特别注意民法的规定。

四、政府职能的内部分配

上述两个方面所界定的是作为一类国家机构的人民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总体职能的范围。这些职能必须在人民政府内部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行政职权。其中,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划分,其结果是行政管辖权;有关各种行政管理方式的具体配置,只能由单行的部门法律法规根据我国的职能分工体制和行政管理事项的行业性质进行。总的规则是行政管理事项应当与行政管理方式相适应。因此,不是任何一个行政机关都可以享有立法权和司法权,也不是任何一种行政管理事项都可以采取立法的、执法的、司法的和非权力行政的管理方式。转贴于注释:

〔1〕《中国改革的下一段任务》,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1994年1月24日文章,《参考消息》1994年2月2日第4版。

〔2〕国家体改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设想》,《中外行政管理》1993年第2期第63页。

〔3〕《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中国模式》,日本《国际贸易》1994年1月18日文章,《参考消息》1994年1月30日第1版。该文章认为,俄罗斯模式特点是“政治改革花费很长的时间,经济改革停滞不前”;东欧模式的特点是“利用极短的时间进行政治改革,迅速引进西方的体系和法制”;中国模式的特点是“先搞经济改革,步子不算太快,而是有步骤地扎实地进行。另外,在政治改革上,稳而不乱”。

〔4〕《东南亚经济腾飞的启示》,《经济日报》1994年11月25日。该文章认为,“当私人资本还很弱小时,国家扶持它的成长,为其发展铺路,实际也是培植市场主体,当私人资本有了相当的发展的时候,国家便从经济活动领域悄然退出,将公营企业拱手相让,不与民争利,实际是竭力避免市场体制发展中所可能出现的障碍”。

〔5〕《新加坡腾飞漫谈》,《参考消息》1993年5月17日第4版。该文章认为,“亚洲离西方个人至上的思想非常遥远。在这里,团体、社会区至上,政府的目标是给大部分人带来繁荣,实现繁荣后再谈民主。”

〔6〕丸山惠也著、刘永鸽译《日本式经营的明与暗》,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42页。

〔7〕约翰·亨利·梅曼著《大陆法系》第105页,外国法制史教学参考丛书第一辑,西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科研处编译室。约翰·亨利·梅曼认为,“十九世纪末,当法学家们开始认真研究既存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时,公、私法划分就成了他们重建法律制度的基础。公、私法的划分不断演进和发展的历史,使这种划分产生了极大的权威,并与大陆法系各国的文化交融在一起。”

〔8〕原田尚彦著《行政法要论》第18页,学阳书房1990年5月全订第2版。原田尚彦认为,根据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的不同,可以将行政上的法律关系划分为权力关系(传统上的公法关系)、非权力关系(行政法上的经营管理关系)和私经济关系(私法关系)。这三种法律关系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或者同时适用公法和私法。

〔9〕林纪东著《行政法新论》第2章第2节,三民书局1985年8月版。

〔10〕以上三种学说见Harmut maurer著aLLGemeineS VeR waLtUnGSReCHt,S.35—37,erlag.C.H.Beck1994.

〔11〕Gunterpunter, aLLGemeineSVeRwaLtUnGSReCHt,S.73,6.aufl.1991.

〔12〕Bull,Hans—peter,aLLGemeineSVeRwaLtUnGSReCHt,Rn.115,3.aufl.1991.

〔13〕Zuleeg, manfred,

FaLLe ZUm aLLGemeinenVeRwaLtUnGSReCHt,S.384/393,3aufl.1991.

〔14〕Harmutmaurer,aLLGemeineSVeRwaLtUnGSReCHt, S.37,Verlag.C.H.Beck1994.

〔15〕伯那德·施瓦茨著,徐炳译《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9页。

〔16〕Communicationactof1934第303条规定,“除本法另有规定外,(联邦通讯)委员会应当根据公共便利、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需要,随时:(一)对广播电台分门归类;(二)确认每一种依法经许可的广播电台所提供的服务的性质,或者各种广播电台所提供的服务的性质;…(三)暂时吊销任何经营管理人的执照以不超过2年的期限,如果充分地证明经营管理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7〕BelltelphoneCo.V.Driscoll,a2d912(pa.1941)。法院在本案中的意见实际上自相矛盾:“任何一个委员会在决定某个合同是否违反公共利益之前,应当明确什么在和什么不在公共利益的范围之内。建立这些判断标准的权力属于立法机关;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准,委员会就没有了标准和方向,不过,正如本文所用术语的那样,‘公共利益’是一个‘没有确定标界的概念’,该术语是如此含糊和具有弹性以致于不可能确定具体的标准。”

〔18〕nationalBroadcastingCo.V.U.S.,319U.S.190(1943),法院认为《联邦通讯法》中的公共利益“在这样的授权领域里,与裁判所针对的各种复杂因素一样具体”,议会“企图通过逐项分类对一般问题进行明确界定, 以建立一个受管制的行政机关”的作法损害了“1934年《联邦通讯法》颁布的初衷,在企业的主要特征飞速展开的情况下,这种作法会使委员会的权力凝滞于细枝末节。”

〔19〕Harmutmaurer,aLLGemeineSVeRwaLtUnGSReCHt,S. 20\35,C.H.BeCKVerlag1994.

〔20〕应松年主编《行政行为法——中国行政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该书以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的划分为框架,全面论述了行政行为法理论,是“三大块理论”的代表作。

〔21〕龚祥瑞著《比较宪法和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67页。

〔22〕SpringerV.Govermentdofthe philippine islands,227U.S.189(1928).

〔23〕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8页。

〔24〕Harmutmanrer, aLLGemeineSVeRwaLtnGSRCHt,S. 2,C.H.BeckVerlag1994.

〔25〕BernardSchwarz,aDminiStatiVeLaw——aCasebook, p.121—122,3rdedition1988,Little,BrownandCompany. 鲁特兰德在辩论中说“法院所处理的所有的不正当竞争案件都在本法的定义和范围之内。”“如果我们有权赋予行政机关权力,我们就有权使之成为有效的权力,但是我的意思是我们却无权将这种权力赋予行政机关;因为它(处理不正当竞争案件)是司法权力,属于法院;议会自己也不得行使之。”

〔26〕HumpjreysexecutorV.U.S.,295U.S.602(1935). 在本案中,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议会有权创建准立法性或者准司法性的机关(agency), 并要求它们在职责范围之内独立于行政部门(excecutive),是不容质疑的;包括根据情况所需,确定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和除非即时的原因不允许撤销等权力,很明显,不能相信一个根据别人的好恶履行职责的人能够保持独立的态度。”

〔27〕ottomeyer,DeUtSCHeSVeRwaLtUnGSReCHt, 2. Bde.1aufl.1895/1896,3.aufl.1924.

〔28〕盐也宏著、刘守德和赖恒盈译《行政法Ⅰ》所附“日本行政法学之现状分析——译者代序”,月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5月版。

〔29〕我国已有不少法律规定了行政计划和行政征用。前者如《城市规划法》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详细规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长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的制定程序,又如《水土保护法》规定了水土保护规划(第7条),《水法》规定了江河流域的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第11条),《森林法》规定了植树造林规划(第22条),后者如《土地管理法》第四章“国家建设用地”规定的征收土地所有权的程序和补偿标准,经常看到的掘开已经铺好的马路是行政计划不当所致,而因“钉子户”拖延工期则是行政征用程序法和实体法规定不完善所致。

〔30〕Harmutmaurer,aLLGemeineSVeRwaLtUnGSReCHt,S. 33,C.H.BeCKVerlag1994.

〔31〕伯纳德·施瓦茨著、徐炳译《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2页。

经济体制理论篇7

关键词:水利;发展;管理

中图分ax类号:[tV-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划清水利单位性质,做好水管单位分类定性

水管单位的定性长期以来一直不够科学,一直游离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水利工程是综合利用工程,既有一定的公益性,又具有经济开发性。经济与公益混合在一起,如果不能很好的区分,那么既会影响到工程的管理质量,又会影响到水管单位的发展。只有合理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水利经济才能更有序的发展。根据水管单位的公益性将其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及经营性三种:公益性的单位应定位为事业单位;公益性的单位应根据其收益状况来确定,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单位可定位为企业,有的单位随着水价、电价的增长能够用收入来维持单位日常的正常支出,应该鼓励其转制为企业,而判读企业内能达到自收自支状态,不能依据单位某一年的收支来确定,要全面综合的考虑单位经营资产及非经营资产的构成比例,对多年来单位的平均创收能力也要作为判断的重要因素。总之,对水管单位的定性要考虑全面、论证科学。

2.理顺管理体制,激活管理机制

首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不顺,水管单位之间权责不明,政府、水管单位、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不够明晰,责任界定也划分不清。有的地方管事不管人,也有的地方管人但不管事,有的事情大家争抢着管,而又有的事情大家都不去管。

其次,水管单位内部内部运行机制不够灵活,人力及分配制度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不能调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我国在长期治水工作中形成了分级管理制度,这基本符合水资源管理的特点。但目前这种分级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的权责也不够分明,对于这些弊病必须进行改革。运用创新机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水管单位实行量化管理,确保水管体制改革可以顺利进行,保证水利经济可以健康、良性的发展。

3.改革水利工程管理经费来源途径

根据权威调查的数据现实,我国有拨款的水管单位比例为30%,无拨款的水管单位比例约占70%,调查中也发现有一部分纯公益性单位被定性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样看来大部分水管单位不能获得财政拨款,单位的日常用款捉襟见肘,甚至连员工的工资发放也成了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很难保证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水利工程管理费用的来源途径是必须要改革的。

按照财政制度改革要求:纯公益性水管单位的日常支出应该由同级财政负担;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公益部分日常支出应该由同级财政承担;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其运营的水利项目费用支出由水管单位自行承担,政府财政不予补助,企业要增加自己的资金积累,以抵御风险的冲击。

无论地区经济是否发达,都要拿出资金的具体筹措方案,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保证水利经济的稳定发展。

4.培育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

水管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水费,水价定位偏低水管单位无法收回成本,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目前应该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水费收费标准,并且要将制定好的收费标准向省级人民政府报批。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想要大幅度的提高农业水费价格标准还是有困难的,也不太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所以在这方面要适度的推进,在农业水价和农民减负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市场情况在不给农民造成过大负担的情况下,对收费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

另外,大多数水管单位不能依托行业优势积极的开展多种经营,落后的观念使资金循环变得极为困难,目前我们所处市场经济时代,思路和步调都要再放开一些,不能固化于过去的框架之中,拓展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目前水管单位完成改革的基础保证。

5.进行内部机构改革

水管单位内部机构设置过于臃肿,非工程管理岗位设置过多,使得单位的工作效率低下。全国水管单位职工将近50万,人员过剩,但水管单位还是都缺乏真正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具有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专业类技术人员,仅仅占到职工总数的4%左右,这是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的。所以,水管单位必须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对内部机构岗位设置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并形成有效的内部竞争机制。

6.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

大部分水管单位的财务管理薄弱,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水管单位必须健全制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才能创造效益。

7.建管结合,管养分离

多年以来,水管单位都是管养一体,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职责划分不清,人员配备不合理。所以对于水利工程要实行管养分离的改革,其目的就是要降低运营成本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这种分离可分步骤、有层次的进行。首先,水管单位要是实行管理和养护机构、人员、经费分离,维修养护实行内部合同管理制度;其次,将维修养护部门转变为企业,与水管单位分离开来,但其主要业务仍然是要承担原单位的养护任务;最后,将工程养护业务彻底的从所属的水管单位中剥离出来,水管单位以后的养护业务均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来进行。通过水利工程实行管养分离的改革,使得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真正的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正确道路。

8.做好人员分流及社会保障

水管单位要引导分流人员的重新择业观念,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建立起完善的事业单位保障机制,是企业经营无负担。

二、将水资源变为水管单位发展现实生产力的优势资源

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前提就是要有可利用的资源作为保障。水管单位的资源就是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生产力。

首先,要加强水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保证,水利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也就是说只有保证了城乡用水、成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所以,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使其产生最大的效益,才能使国家经济发展得到保证。

其次,要确保水电开发的良性运行,因为受到水资源短缺及季节性的影响,为了适应调水防汛的需求,部分流域的发电效益受到了影响。由于补偿机制不够健全,作为水利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电的效益一直未能充分的显现出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水电资源将形成产业优势,也将成为保证水利单位收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最后,要加速水利工程旅游业的发展,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资源,水利工程本身其实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震撼力,部分水利工程还会体现出一些内在的含义,能体现出历史文化或是民族精神。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水利工程这一特点,发展水利工程旅游业,相信在未来水利工程旅游项目必将成为水利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保证

首先,弥补水管单位事业经费不足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水利经济,开发水利单位的多种经营更是尤为重要;其次,企业实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水管单位人员分流、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提供了有机的载体,水管单位分流出来的人员,现有的企业、实体将成为这些人员转岗的有效的载体;最后,目前的水利骨干企业是抗洪抢险的中坚力量,抗洪防汛除了依靠军队、人民群众以外,还必须有抗洪抢险的专业人员,特别是有经验的冲锋舟手,每年各个水利系统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进行防汛集训,为抗洪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经济体制理论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伦理

中图分类号:F0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5-0100-01

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伦理支撑是什么?在特殊意义上,支撑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伦理基础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回答,将有助于我们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伦理体系。

伦理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要素。它一方面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存在和作用发挥提供义理性辩护和精神支持,另一方面则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确立提供价值根基。首先,对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合理性说明是市场经济体制生存、发展及其功能发挥的价值前提。其次,市场经济体制的存在是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的。这不仅是说伦理能给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伦理原则、伦理规范和伦理理念来给其确立、运行提供价值交通与动力牵引。归纳之,构成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根基的伦理规范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一、产权的伦理和道德

“产权是个人对他们拥有的劳动物品和服务占有的权利”。它是经济主体的基本立足点、基本自由和根本利益所在,是市场交换的前提或基础。从直观形式上看,产权体现的是一利,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实质上它是“物”的存在及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作为主体间的一种关系而存在。其划分与界定必须有相应规则的支持。这种规则可能是正式的,如法律,也可能是非正式的,如文化传统、习惯,或约定俗成和伦理规范。作为界定产权关系的产权伦理,其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认可产权和处理产权关系的基本伦理理念、道德规范和相应的行为模式,其基本精神是确认产权在道义上的合法性,可以说“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是有关产权的基本伦理理念,也是有关“产权”的基本伦理原则。二是要求人们彼此尊重和维护产权等一系列行为准则。例如,“不准偷盗”就是最古老的要求尊重他人产权的道德准则。这些保护产权的伦理理念的原则要求为人们所内化和践行,构成人们尊重产权的道德。

二、契约伦理和信用道德

这是市场主体在处理彼此交换关系时必须坚持的伦理理念道德规则和行为模式。由于交换(契约)是以合意为础的,双方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契约伦理的基本内容就是讲“信誉”或“恪守诺言”或“兑现承诺”。并因此可以引中出诸如“诚实守信”、“不背信弃义”、“不提供假信息”、“不违约毁约”的具体的行为准则。这些原则和准则为人们所内化和践行。便是讲信用的道德。这些伦理与道德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道德基础,其重要在于它是交换双方之间建立广泛的信任关系、实现产品交换的价值前提和基础,也是节省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机制、市场工具诸如商品、货币、买卖、支付、借贷、合同、金融、证券、期货等等无不体现信用关系,如果没有契约伦理和信用道德的支持,无信、欺诈、放纵充斥市场,最简单的交换行为也无法实现,更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人类分工合作的秩序的不断扩大和相关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

经济体制理论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新制度经济学正式引入中国。在随后的二十年里,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蓬勃发展,在中国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面对计划经济低效率和西方工业化国家高成长现实,中国经济学界开始试图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探究。而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在产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前提下,研究价格体系在资源最优配置中的作用,这和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不相符的,因而其解释力无法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学者们信服。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特别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的出现,似乎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简洁而明晰的答案,更适宜用来分析中国的经济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从其被引入中国开始就对中国经济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便于分析我国新旧体制转型的过程以及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国偏爱新制度经济学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新制度经济学对现实世界有比较明确的解释力;二是由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括大量制度分析的传统;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经济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同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为我国经济学理论界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提够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经济学界通过二十年来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学习和发展以及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在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经济转型和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众多的显著的发展。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

在西方社会中,制度经济学派林立,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理论体系。新古典主义从瓦尔拉斯创立,到德布鲁用公理化重构,到新古典综合派以后,这一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完成。但由这一学派在构建理论时抽象掉制度因素,在封闭系统中研究市场规律,尽管形式完美,却缺乏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新制度经济学能够坚持新古典经济学核心价值不变,保留了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均衡分析这三个基本假设,同时还逐步规范了交易费用的理论范式,为新制度经济学构建了分析框架。交易费用概念在理论上确立起来之后,成为用以解释各种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内学者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不仅研究改革过程,而且还着重探讨制度的性质和新制度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起源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从研究内容上看,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基本上涉及体制起源、市场化过程和经济绩效、企业转型、市场和政府等组织,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也被讨论。

二、经济转型和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

科斯理论中蕴涵着制度选择和演化思想,经过诺斯等人的发展,衍生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制度的起源、制度的供求、制度创新与变迁等问题,探讨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大量制度变迁的课题。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一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起源的探究。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涉及制度起源、演化和经济绩效间的联系。二是对改革过程的动态分析。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关注过渡性质和各种决定因素。计划经济带来了很高的交易费用,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通过权衡改革路径中相关交易费用,选择渐进道路,以降低改革成本。最后是改革中政府作用。中国的制度变迁具有政府主导特征一方面由于政府拥有绝对优势和资源配置权利,另一方面由于财政压力迫使政府直接改变现存制度安排。

三、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涉及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组织理论等在内的主要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其中的交易费用理论是科斯重大贡献,后经威廉姆森等人发展,成为理论框架。内容主要包括交易一般化、交易费用和测度、交易契约安排。交易费用理论架起了制度分析与新古典理论间至关重要的联系。而产权理论也是由科斯最先涉及,后德姆塞茨、阿尔钦和张五常等人的努力,产权理论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部分。其旨在说明如何通过界定、使用和变更产权安排,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成本,优化配置资源。组织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中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并构筑其相对成熟的理论框架。其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旨在说明各种组织形式。此外,契约理论、委托-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也在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中找到自身理论的发展方向。

由于我国转型经济特征明显,如何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如何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企业、集体企业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是摆在中国经济理论界的一道难题。中国经济学者运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对我国的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在研究的主要涉及公司治理结构、委托问题、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发展等等众多问题,也取得了部分成果。从长远来看,这一领域是新制度经济学涉足的重点领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必将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在这一领域的扩展提供良好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奥利弗・e.威廉姆森.治理机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商务印书馆,2002.

[4]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96.

[5]罗杰・e.巴克豪斯.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7]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2.

经济体制理论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中国经济学理论框架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32-0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我们把这个理论称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是相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的。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实践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其理论渊源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及当代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内容。笔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框架(一)》一文中已作了专门阐述,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和体系结构。按照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对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经济理论内容作如下的梳理和概括。

一、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学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经济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他在科学判断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其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要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各项工作都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中心。

这一理论根据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参与全球经济化;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实行对外开放;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理论还具体地规划出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从以上内容来看,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内容。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切工作,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具体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都是立足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础理论(蒋南平,2009)。

(二)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实践证明,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所有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在改革中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鼓励“富余农民”进城务工和经商,搞活经济,繁荣流通市场。在坚持公有制为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同时在经济特区,鼓励发展“三资企业”经济。

这个理论提出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方面要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私营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这个理论指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这个理论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没有的东西,但却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个伟大创新。

(三)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该理论吸收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合理内容,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又叫国营企业,实行的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统一起来进行生产经营的工厂制度。该理论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产权理论的要求,理顺产权关系,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公司法》为法律依据,实行股份制下的公司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核心。

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国家拥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有限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四是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的形式是公司制。按《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中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没有的东西,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和谐包容。事实上,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的改造,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下的国有(国营)“工厂制”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司制”转型,实现了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解决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随着价格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相继推进,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个理论在中国经济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四)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配政策、分配措施。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同时分配又决定消费。分配制度的合理与否决定人们最终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决定改革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因此,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为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把按劳分配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结合起来。按劳分配的形式有工资、奖金、津贴,其他分配形式有:个体劳动所得、利息、股息、红利、劳动力价值、福利。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个理论提出了,应鼓励一部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政策,以及体现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在执行具体的分配政策过程中,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时,该理论提出了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通过调整分配格局,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具体分配措施上,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公平性和均衡性,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这个理论始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分配上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分配上体现社会公平。可见,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论,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这个理论冲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解决了多年来一直争论不清的“姓社”、“姓资”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往往忽略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贫困,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以后,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才明确指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解决了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矛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超越,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马克思本人甚至没有提出‘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世界经济理论史上的重大突破。正如所说的那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崭新的创造性发展。”

这个理论提出了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对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中,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政策是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沉着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个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是对中国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结和概括。该理论肯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批判了那种乘改革之机,借改革之名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思想,且必须予以坚决反对,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该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判断经济体制改革是非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理论中,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上采取了渐进式和激进式相结合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认为,农村改革和特区开放,步子算是大的,可以看成是激进式改革,企业承包、调整价格,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性质转轨,步子就不算大,可以看成是渐进式改革,中国的改革就是从这样走过来的(李晓西,2010)。

这一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是“体制外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是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关键是价格改革。”每一个阶段改革的重点都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顺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当然转型的过程是长期的,在转型过程也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如在居民住宅市场化的转型中,就遇到了房价过高,涨幅过大、市场投机严重的矛盾。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限购和提高信贷利率的政策出台,2011年中国的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理论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七)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改革开放初,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

这一理论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走“台阶式”的发展道路。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同志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

这一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把速度搞上去。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该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要服从“两个大局”的思想。邓小平提出,先发展东部地区后发展中西部地区,这是一个大局,当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发展西部地区,这又是一个大局。20世纪末,当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个理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出了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提出了地区结构必须优化,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八)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是对我国农村改革的总结和发展。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及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首先是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其次是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提高农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个理论提出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这一理论提出了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按照科学发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个理论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这个理论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提出了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和地位作用

从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具体理论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结构。该理论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包容吸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八个理论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统一体,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核心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中的每一个理论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体现着生产关系内部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决定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又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这八个理论共同贯穿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的革命性、科学想和实践性特点所决定,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也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由于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它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由实践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又是检验这个理论的试金石。改革开放30来,中国经济以“GDp年平均增长率达9.89%”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创造了中国奇迹,或中国模式。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了中国经济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不仅对全球各国都有影响力,而且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界来说是值得总结和研讨的。当前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学中,存在着对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关注过多,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关注过少,学生热衷于对西方经济理论的选修和研讨,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当前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用中国的经济理论解释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或“中国现象”,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框架,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同时期,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派的产生和形成,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系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aKS002,w11243100。]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m].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李晓西著.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文库.时代变迁中的求索与呐喊――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侯水平主编,孙成民,杨先农副主编.邓小平理论史(第二卷)[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出版社,2004

10.贾松青主编,孙成民,李声禄副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11.胡鞍钢,鄢一龙,魏星.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蒋南平.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江汉论坛,2009(4)

13.曾德祥主编,汤子琼副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