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5:07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1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评价体系金融专业

一、课程改革及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分析

课程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课程建设质量指导甚至决定着教学,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目标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同样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包括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项目的设计、考核方案的制定等等,对于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来说,课程开发的标准、技术路径和操作方法相对来说较难把握;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学,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在课程实施上,χ耙翟盒>管类专业而言,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如何促进理论教学和工作实践相结合,校外实训的时间安排如何既符合企业需要,同时又不打乱教学计划的安排等等;课程评价就是通过将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的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教学质量的效果。而在课程评价上,由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打乱了传统的学校教学秩序,课程评价方式等也要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将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转化成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标准,反过来指导课程改革的内容与方向,这必将成为职业院校经管类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课程评价是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评价,而课程改革必须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我校金融专业为例,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立足首都经济,面向国内外金融企业,全面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掌握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理论以及金融产品销售、金融企业客户服务以及金融业务处理的核心技能,熟悉国内外金融政策法规、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走势,掌握现代化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业务技能,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金融生产和服务实践,适应金融服务业需要的面向金融企业营销、服务以及管理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培养金融企业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金融专业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根据我校“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理论,筛选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围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以技术应用与创新为主线,构建了基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能力目标课程体系,从而实现理论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培养掌握综合金融产品交叉销售和服务能力以及较高职业素养规范的高端金融服务人才,既保证了就业的适用性,又兼顾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构建了“夯实基础、能力递进、校企融通、实践创新”的课程体系。

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一贯通、四迭代、一全程”,纵向并行,横向交叉。“1”是指“通识课程”,突出知识应用性并贯穿学生全程培养;“4”是指“专业课程”,由技术迭代递进的“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遵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核心,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转化成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通用技术平台课程”,突出知识应用性并贯穿全程培养,培养学生通用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术平台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明确学习方向和重点,制定学习规划,形成初步职业素养规范;“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由校内外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有效开展校内外学习活动,引入企业文化和岗位标准,在“做中学、学中做”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学生职业素养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术应用与创新性,由校内外指导老师现场监控、难点指导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前一阶段积累而成的职业能力融通为金融产品能力、金融客户服务能力、金融业务处理能力等,实现职业能力递进。“1”是指“专业创新实践项目”,突出校企融通性、创新应用性,采用组织职业技能竞赛、专业社会实践、科研创新项目等形式,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开展专业创新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评价体系分析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决定了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评价必须多样性,突出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对综合素质的评价。首先,评价主体多样化,要建立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同时吸纳行业企业专家的评价,以及行业组织的考核评价,如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构建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其次,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突出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后,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突出理论教学评价和实践教学评价的有效结合。

(一)引入行业企业标准,突出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对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学生岗位适应性与职业生涯的发展性作为根本标准,引入国际高端企业及行业龙头/品牌企业的工艺要求、质量标准,通过改革工学结合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将评价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态度、行为能力和努力程度等等,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对于课证结合类课程,采用以证代考的形式。实习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课程的考核,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由校企双导师对学生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水平、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重点推进评、展、鉴、赛等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

1.考核原则。

(1)突出能力考核,重视专业理论与综合素质的考核原则。我校金融专业的课程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以及专业创新实践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⒗砺酆褪导有机融合,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课程要求的专业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基本知识。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掌握了专业技能操作,有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核内容上,加强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学习态度及职业素养结合的考核,既注重了技能训练提升的考核,同时也要加强理论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2)过程为主、考核主体多元化原则。对于学生的过程考核,是指将平时的过程考核和期末的终结性考核结合,将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对于考核主体应该多样化而言,除了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外,还将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的指导教师参与教学,进行教学评价。

(3)课证融通原则。对于高职经管类专业来说,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本专业的资格证书,才能毕业,对于金融专业来说,金融理财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和保险从业资格都是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因而,必然要开设“课证融通”类课程,在这类课程评价上,将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与课程的考试考核相结合。

2.考核内容。

包括:理论知识(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技能操作(方法步骤工艺实操等);学习态度及综合素质。

3.考核方式(成绩算法参考)。

(1)建议过程考核占全部考核成绩的权重约60%~70%。过程考核中:平时成绩30%(出勤、提问、纪律、学习态度及职业素养等);阶段考核成绩(课内或单元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完成的实训工作量、实训报告质量等)70%。

(2)建议终结性考核占全部考核成绩的权重约30%~40%。终结性考核中:理论考核(整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等)50%;操作技能考核(体现本门课程学生应掌握的综合技能,完成某一工作任务的方法、步骤、工艺、实操、成果水平及质量报告等);40%;总体表现(团队合作,个人贡献,情感态度等)10%。

(二)多方独立测评教师教学质量,加强实践课程的监控与评价

采用多方独立测评的方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从不同观测点评价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企业专家权重占22%、学生权重占30%、教师同行权重占8%、教学系和学院(部)权重占20%、教务权重占8%、校领导权重占12%。

针对“理实一体化”课程学生活动空间大、教师教学方式多、教学周期长等特点,学校重点采取听教师说课、巡查教学现场、听关键单元教学、随机访谈学生、抽查学生作品等方式,由企业专家、学生、同行教师、校内督导进行独立测评,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的主要依据。

毕业设计质量控制采用抽查教学文件、听教师开题讲课、看学生答辩、抽查论文的方式进行。通过跟踪毕业设计环节的质量,对毕业设计选题是否来自企业真题、是否专业对口和毕业答辩质量等进行集中检查,以此规范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顶岗实习质量监控通过“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监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状态、教师与企业的联系状况,检查教师到企业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保证顶岗实习质量。

(三)不断完善多元化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学校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和家长、研究机构、教育主管单位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创新创业的成效等作为衡量一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促进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步。实行第三方评价,采取内审、外审、考官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引入行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全面考核高职学生的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具体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行业技术标准、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将评价建议和意见作为评价结果代替简单的课程分数,从而将课程评价更好地指导课程改革工作而服务,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教。

参考文献

[1]林清夫.浅析高职课程设置的优化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

[2]马国平.高职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依据和原则[J].教育与职业,2010(24).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2

我国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中有立身之所,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同时结合实际,提高管理、经营及其他能力,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机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使短期竞争优势演变为长期竞争优势。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技术创新都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且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具有双向的互动作用,技术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又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在其发展中,既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又要通过核心竞争力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实现“技术创新——技术优势——核心竞争力——新一轮技术创新”的螺旋式提升,促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认同”,同时也比竞争对手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价值。企业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可以吸引较多的投资者关注,并且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以及品牌,无论是权益融资,或者是债务融资都将获得一定的主动权。my-ers,majluf提出的新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偏好的融资顺序应为:先考虑内源融资,后考虑外源融资;不得不进行外源融资时,则应首先选择债权融资,后考虑股权融资。新优序融资理论鼓励企业经营者少用股票融资,尽量用自有资本和留存收益筹资,扩充其资本实力。而在市场中,企业若是具备超前的核心竞争力,融资方式的选择似乎可以得到充分的扩展,只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各种融资方式所带来的资金与风险。在当前信息经济时代,笔者认为单纯从技术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双螺旋上升模式,其运作的动力机制在于两者之间的正反馈作用,正反馈作用的因子在于企业融资能力,即融资能力便是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双螺旋增强的连结基。通过良好的融资能力,企业的现金流量充分,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而融资能力主要依靠债权人或者股东的支持。

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资本市场融资特征分析

金融体系由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组成。借贷市场主要是指银行和担保机构的借贷、贴现、短期债券等业务。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中长期信贷市场是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贷款市场,证券市场是通过证券的发行与交易进行融资的市场,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多层次体系,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构成。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多阶段多元的融资方式以及配套的多样化融资工具也逐步拓展开来,犹如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一样,用于融资的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按融资渠道来分,我们可以将融资分为内源融资与外援融资。按融资路径来分,可将融资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我们可以将融资按性质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类型下具体所采用的融资工具与特点。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融资仍旧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依然存在融资困难的境地。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资本市场形成依赖,我国的融资市场还处于一个混沌的处境,尤其是证券市场开办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和过度融资等行为特征。要改善现状,一方面需要政府与市场合力继续加强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融资制度;另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根据发展制定合理的融资规划与策略。大学科技园作为企业集群发展区域,园中的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是“官——产——学——研”的结合体,其发展可大体分为种子期、初创期、快速成长期、稳定成长期、成熟期五个阶段。融资能力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作为技术创新的形成、转化、应用和推广的支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连结基。大学科技园创新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是按照各个板块的入市标准依次有序的选择资本板块,还是具备跳跃性的融资路径,例如a-->B-->C,即企业在大学科技园区中成长后,直接步入创业板,进过创业板市场的融资,快速成长后跨入主板市场,抑或者企业经过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和扶持,进入创业板后一直停留在创业板,即a-->B<---->B,企业随着创业板发展而成长,例如美国的硅谷中的企业与纳斯达克的融资平台的发展模式。至于企业如何选择融资路径,学术界一直处于研究之中。实际上,可以利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企业之间的融资过程,研究企业如何选择融资路径。本文对企业进行融资路径研究,探讨企业间的异同,从而反映出融资路径的选择。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的创新型企业更是符合双螺旋结构,该类企业往往以大学科技园区中的科研机构或高校院所的研究成果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并以此为核心竞争力,抓住时机寻求风险投资,以期在种子期和初创期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并获得风险投资的经营管理指导,使其迅速成长。刘健钧总结出创业投资运作的全过程可分为五大环节,即基金募集与组织构架的建立;项目筛选与尽职调查;投资安排与价值评估;项目监控与增值服务;投资退出与收益分配。在每一环节,都需要结合创业活动的特点,来解决创业投资所特有的问题。陈昭概括出,风险投资要经历如下过程:建立基金,寻找投资机会筹集资金以供投资产生交易流程,识别有高潜力的新公司筛选、评价交易评估、谈判增加价值过程(战略发展,有活力的董事会,聘请外部专家)吸引其他投资者策划执行退出战略(ipo,解散,破产以清算,被兼并收购)。也就是说,风险投资过程包括融资、投资、风险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在大学科技园这个特殊的“官—产—学—研”融合的外部环境下,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实质上更加复杂。融合以上结论,做出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运作流程图。

三、结束语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能力;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6)01-0-03

0引言

我国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准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标准,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因而导致各层次的本科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的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各自有相应的衡量专业人才的标准。因而,对于高校来说,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厘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都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开设大量突出实践应用的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支撑,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1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大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也具备类似特性:第一,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的成败;第二,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具有延展性。在校期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种或某几种现阶段比较专而实用的技术,但对应的面不广,这就不能算专业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第三,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分别为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三方面考虑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得竞争者无法模仿或模仿代价高昂,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校作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中心,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it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走访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全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等各种会议,了解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需求;走访软件开发及软件测试等it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确定在软件服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跟踪走访毕业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了解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优势,凝练本专业特色为“it+金融”,明确本专业的专业能力为计算机编程能力、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硬件系统分析能力、金融信息安全技能、金融软件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行业软件测试能力。

2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2.1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依托学校行业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及业务流程,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具有基本的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金融软件测试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应用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融、会计基础知识及金融业务流程规范知识;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技术;掌握金融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为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具有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为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硬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金融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具有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具有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软件测试能力。

(3)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以期能真正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实现基本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拓展教育。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高级编程、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金融市场与机构、会计学、银行业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企业级项目开发、C/S项目实训、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综合实训、B/S项目实训、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为实现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金融业务软件设计、云计算与应用、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课内实验、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的实践课程体系,并结合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的形式,形成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实训平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2.3开展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优势,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任务驱动、结果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研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针对不同教学环境,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3)依托金融特色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教学软硬件资源,以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金融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带+练”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案例、练习案例,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练、勤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到多个验证型案例中,并在综合型案例中体现整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最后在设计型案例中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点的同时自学并扩充前沿技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练边思,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支付宝、微信红包、p2p网贷平台、学生众筹、滴滴打车、美团等特色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

(5)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零对接。依托学校金融特色,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指导教师,并参与授课、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参赛以及指导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加校外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接。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课程资源全部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学生账号登录后,能够查看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外,还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并能够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查看教师的评定成绩及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的基本资源的上传,同时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验下发、实验报告收集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

(7)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将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采用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学生讲,或老师提问题学生讨论,或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或设置游戏环节及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课下学生复习、交流、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课程考核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项目,最终以提交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素质拓展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狭窄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以及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素质拓展体系将第一课堂和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课程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微视频大赛、指法大赛以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横向课题研发,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5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掌握了本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选派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够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结语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突出“it+金融”的培养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对接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后序将继续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参考文献

[1]李文敬.计算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与专业应用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15):74-77.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4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历史发展及其演进

回首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金融电子化阶段、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以及金融信息系统业务综合化阶段。

金融电子化阶段

中国金融电子化阶段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将原来的手工工作电子化,实现柜台服务自动化,进而升级为基于服务器的中型联网,实现同城通存通兑。当时,国内银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化之路。首先在各行网点安装计算机设备,在网点实现柜员服务自动化为主的初步电子化。然后,在中心城市安置大型机,将市内各网点连接起来,实现同城通存通兑。经过第一次大联机,中国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但是,总体水平仍然非常有限。当时,银行业务网络局限在中心城市,虽然中心城市中各营业网点的信息孤岛问题初步解决,但是对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数以千计的银行网点仍然停留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原始的柜台电子化状态,运作慢、数据散、可控度差的情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此外,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无法进行业务整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进入第二阶段,即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

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

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约到2005年前后结束。主要特点就是以已经建立起来的省市级主机为中心,向省外扩张,实现省际互通互连。从上世纪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中国金融改革全面深入推进,而金融信息化的建设继续成为支持改革深入发展的动力。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的电子联行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金融科技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面网络化阶段。这一时期金融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更高更迫切,原有的省级集中的it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金融改革的需要,只有真正的全国性数据大集中体系才能支撑中国金融令人目眩的发展速度。数据大集中就是把省级数据中心的业务和数据最后集中到部级的单一数据中心,所有业务在后台都由这个数据中心统一支持和处理。也就是说,在中国无论用户在哪里,以哪种方式在账户中发生交易行为,所有的计算和处理工作都通过网络由全国性的数据中心来处理,从而实现了数据集中,应用集中和it基础架构集中,使得总行能够完全真实、实时地掌握每一个账户的每一个交易行为。整个银行业务支持、风险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业务创新的能力得到了重大提升,中国银行业it水平真正实现与国际水平的接轨。

金融信息系统业务综合化阶段

从2001~2005年,中国国内银行业着手进行业务的集中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快金融创新,逐步开拓包括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等网络金融服务业务。目前,国际主要的金融机构都在通过积极的管理创新实现业务创新,走向混业经营,进而改变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这离不开新一代金融信息系统的支持。当前,金融领域对于it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大规模设备采购和基础建设时期即将结束,如何结合it技术来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为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银行业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在积极、稳步的推进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同时,以适应市场需求层次多样性、经营品种多样化以及银行业未来经营格局的要求,在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上也正在加快速度。

中国工商银行将各项业务应用系统统一到了新的综合业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全功能银行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中国银行不仅启动了国际结算业务系统工程,同时还完成了缺口信息分析系统、资产质量监控系统、国内授信审批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另外,在原来各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规范,实现了统一的本外币清算平台。交通银行国际结算处理系统已推广应用,全行统一开发的以分行为中心的电话银行系统也已在全行全面推广,目前在分行层面上,基本完成了系统上线工作,实现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即atm)的标准化改造工作,建成了随业务需求变更的中间业务、业务标准化处理平台。招商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已完成基础平台主体、公共支持模块、核心柜台业务及新旧系统客户信息对接。在继续推出新产品和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同时,也全面启动和加快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这个阶段,it技术已经与金融业务完全融合到一起,它不仅仅是金融的支撑平台和基本工具,而且已经深入业务本身,成为当代金融决策、管理和实施的基本手段。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金融数据通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大大提高了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是金融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体系并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计算机机房达标改造、网络资源优化整合、灾备系统建设部署等“十一五”金融信息规划确定的目标,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科技发展与业务创新信息化高速公路基本铺设完成。

二是数据大集中工程稳步推进并初见成效,完成上下级数据(即总行与分支行之间数据关系)中心技术框架搭建和业务平台整合阶段性任务,积极开展“后集中时代”的科技管理探索与研究工作,以集约型信息化建设助推金融业升级转型。

三是大批现代化业务信息系统上线应用并平稳运行,在持续提升金融业务工作数字化水平和网络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快了区域金融服务向更高层次科学决策和改革创新前进的步伐。

四是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培育成型并壮大发展,在金融业务运营与科技应用不断加深融合的环境下,科技工作者加快速度实现由单一型it执行者向复合型it决策者的转变,成为推动金融业务与信息业务有效融合的主要力量。

信息化已成为建设方便、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及资源配置效率重要手段。2010年9月,中国金融信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theStrategicallianceofFinancialtechnologyinnovation,简称“SaFti”)在北京宣布成立,标志着中国金融信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SaFti由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瑞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炬新联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7家金融信息化知名企业发起,并汇集行业领军企业日本nttData中国有限公司、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东南融通(中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通邮集团等企业组成,联合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启明星、上海微创、成都中联信通、VmwaRe公司、重庆沙海信息等行业精英组成产学研核心团队,旨在提高中国金融信息技术的创新水平,着力打造产业技术创新链,增强金融信息技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可预见的将来,SaFti将对行业形成四轮驱动的变革局面:

一是围绕金融信息化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积极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技术标准;

二是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保证知识产权共享;

三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是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SaFti建立将打破过去金融信息技术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促进产、学、研不同角色各司其职,形成健康、良性的配合、协作和技术资源共享机制。SaFti目标是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虽然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局部应用和内部集成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其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与国际同行比较,中国银行业金融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到位,而应用的丰富性、完善度,管理的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硬件和技术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目前,各金融体系的建设标准很难统一,阻碍了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其二,金融信息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同时,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和金融信息共享系统和平台尚未有效形成。

其三,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目前,中国金融信息系统和网络大量使用国外厂商生产的设备,这些设备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芯片也大多数是由国外厂商生产。因此,中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统一,使得网上金融的认证标准至今悬而未决。

其四,实现数据大集中与信息安全的矛盾。数据大集中意味着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然而,数据大集中虽是金融信息化的趋势,但集中从某种角度上也增加了系统的不安全性,这也是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所必须直面的一个关键问题。

软件服务建设和投资结构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服务与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发展速度。金融信息技术软件投资相对于硬件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目前,中国银行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网上银行、分行建设、数据大集中后续系统建设等方面,大部分信息化投资都花在硬件基础设施的购买上。比较而言,软件和服务方面投入较少,从而导致硬件设施功能低效。这种投资结构错位反映了中国银行信息化建设战略定位不准确,网络建设过分注重基础设施,忽视硬件设备价值潜能。

第二,金融信息化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需要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第三,金融信息化建设中不仅核心技术和设备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同时,金融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规划也主要采用国外技术方案,既有可能在技术层面上危害国家金融安全,也不利于国内金融信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国金融科技信息化建设在完成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正在进行以业务整合与流程再造为目标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即集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和产品研发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增值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这也标志着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已经达到了与国际同步水平。但是,在这些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升级中,用于数据交换、存贮硬件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iBm系列设备,核心和骨干路由器基本上是思科(CiSCo)和iBm对分,而数据库系统主要采用的是iBm、甲骨文(oracle)等大型数据库系统系列。金融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规划主要厂商包普华永道(pwC)、毕马威(KpmG)、安永(ernst&Young)以及德勤(Deloittetouchetohmatsu)等机构。

第四,金融信息化建设投入在投资结构上还不尽合理。其中,57.8%用在了硬件设备上,软件投入所占比例为24.3%,服务上的投入只有17.9%。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的it投入中,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比例分别为30%、30%和40%。这种明显的对比差异说明中国金融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准确。伴随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基本完成,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将是未来金融业建设的重点。

完善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0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为465.3亿元,2011年预计为480亿元。在经历了2009年的适度紧缩后,增长率由2009年的-0.4%上升到2010年的3.3%。金融行业it投入恢复增长,银行仍是金融业it投入的主体,占到总体投资规模的70.4%,成为金融信息化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证券、保险机构由于扩容、业务创新的需要,也对行业整体恢复it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国际发展趋势是跨国经营和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的主流模式,而信息技术成为影响现代金融发展的关键要素。具体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运用it技术来单纯地保存和处理数据转向直接面对顾客提供多方面服务;二是信息技术采用托管,软件开发采用外包;三是银行数据中心分布正发生重要变化,按照就近原则,这些数据中心互为备份中心,即在平时业务运行中各中心的信息完全共享,一个中心发生业务,其它各中心都同时进行了备份;四是信息中心建设越来越强化,金融机构诸如生产运营中心、开发中心、灾难备份中心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中心建设和管理都得到高度重视。

针对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目前现状和仍然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融信息化建设国际发展趋势,在可预见未来,中国金融信息化体系建设,仍然必须以数据大集中为前提,以综合业务系统为基础平台,以数据仓库为工具,以信息安全为技术保障,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第一,制定和完善发展战略规划,重组管理架构和流程。从中国金融系统未来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整体的it策略、总体架构、技术标准、协同关系、建设步骤、实施方法、人员配置等予以规划和部署。同时,对现行金融电子化系统进行更新和改造,重新设计金融机构的管理架构与流程。

第二,积极推进金融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标准化不仅能满足不同时点的应用需求,减少系统冗余,节省资源,还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简化操作。硬件、网络、基础软件等的标准化相对容易,我们可以先期推进。而技术平台、开发方法等应用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则需要依据不同发展时期,分阶段实施。

第三,注重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建设。随着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基本完成,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将是未来金融业建设的重点。国内银行信息化建设推进很快,但是,在注重新项目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对现在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深度挖掘和发挥现有系统价值。

第四,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注重社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在发达国家,it行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行业都高度发达。这为它们之间合作提供了技术和物资基础。这种借力、借脑的方式正是符合社会化分工和协作的趋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而且使得银行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第五,注重客户及业务需求分析,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中国正在经历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和开发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金融业在开发层面和设备技术投入方面的差距将逐渐缩小,而客户关系的管理和业务需求的提炼将成为金融信息化建设重点,并进而成为其核心竞争力重要因素。

第六,注重既懂金融业务又有it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银行业通常模式是业务部门提出业务目标和业务流程,再和it人员进行沟通,但这不符合金融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从业务、管理到决策的所有环节,从渠道、核算到设计所有领域,无论是设计业务产品、客户系统需求分析、业务流程优化,还是现有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运用,都需要一批既懂银行业务又有it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高效完成。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税收管理

一、互联网金融

1.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顾名思义互联网金融主要通过借助相关的网络平台或者软件,同时利用互联网当中的相关信息技术来处理各种公司的金融业务,这里主要包含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搜索引擎等相关的技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无论是在网络中的金融平台还是在生活中的实际金融平台,我们都要始终保持互联网精神,改变传统的金融企业处理金融问题的主要模式,对待客户和问题都要具备“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和创新”的基本态度,这也是所有金融企业都应当具备的互联网精神,这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

2.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不仅仅要具备优秀的互联网精神之外,更应该追求的是技术上的创新,同时金融企业要在整个基础上,改变传统的金融结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金融处理功能就会渐渐的被弱化,目前最为主要的是要关注用户的实际体验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能够较快的进行对金融问题的处理,这在一定会程度上极大的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成本。这就意味着往往金融公司能够意识到这其中的利弊,仅仅重视用户的实际体验和服务。

二、目前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及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内容可靠度不高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金融企业所做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将会直接影响到做好财务工作的内容,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有很多的互联网企业都对于会计的核算工作,都缺乏对相关的财务信息真实有效性的认知和可靠度的要求,这样以来就会使得不能及时的对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尽心加工和处理,在其中可能也掺杂着其他信息,最终导致很多的财务信息出现部分缺失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大多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当中,会出现很多异常现象,企业所做出的大多数决策都会对企业的财务和税收信息产生干扰,这样使得许多财务信息没有可靠的依据。

2.管理意识薄弱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很多的网上互联网金融机构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到企业财务合算以及税收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这对于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来说,对于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没有清楚的认识,这样就会导致金融机构所做的工作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撑,并且财务的核算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展现出实际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3.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目前阶段,互联网金融机构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发展规模正日渐雏形,缺乏相关的专业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度。作为金融型人才,除了要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网络技术常识,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在当今的互联网企业当中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弥补在财务核算以及税收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促进金融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如何有效提升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及税收管理水平

1.确保信息的完整度和可靠度

就目前对于大多数的互联网金融型企业来说,确保信息的完整度和可靠性是促进金融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进行财务核算和税务管理的过程中,财务部门首先就要做好这部分的工作。另外,企业的领导不能干预一切财务的核算工作,让财务顺利的进行核算工作,防止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

2.增强会计核算及税收管理意识

对于财务的核算以及税收的管理来说,必须要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因为深入了解财务核算和税收管理的人能从侧面直接反映出当前情况下企业实际的运行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评估出企业即将面临的风险有哪些。因此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增强管理意识就会加强对于企业财务核算以及税收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只需要在这个方面加大投资的人力和物力,引起企业中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培养专业的互联网金融会计人才

对于企业的本身来说,平时应当积极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基本的工作技能时,还应当做好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这样以来能够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能够有效地加快企业的发展。因此,这一方面不但能够加强企业中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保证了财务的核算以及谁受得管理工作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行,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健全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目前阶段,我国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文件并不是很健全,对于其中的关键部门更应该加强法制建设,这就使得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进行财务核算以及税收管理的时候能够有相关的法律依靠,并且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效的保证互联网金融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模型已经初步的建立起来,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好财务的核算以及税收管理等工作,增强金融企业的管理意识,积极的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提升企业信息的可靠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的促进企业较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志红.浅谈互联网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全国流通经济,2019(19):180-181.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6

但事实如此吗?“互联网金融”的真正概念和本质是什么?边界在哪里?

从“互联网金融”说起

从“金融互联网”到“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从金融视角和互联网视角来看待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服务问题,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定义,如谢平(现任中司副总经理)的研究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并没有直接称为“互联网金融”。笔者认为互联网并不能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核心属性的变化。所谓“互联网金融”,仍然是金融的一个形态,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现在体现出来的问题并非是信息技术如何来支撑,而是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进行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引起的法律问题,一是没有法规,二是法规间的冲突,三是法规修订的严重滞后。

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全球并没有统一定义。市场人士将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的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而将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的业务称为金融互联网。不过,随着金融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融合,这一狭义概念的边界正变得模糊。广义来看,互联网金融已泛指一切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的经济行为。

但有人认为:带有金融思维的互联网其实不叫互联网金融,带有互联网思维模式的金融,才能叫互联网金融。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开放、平等、分享、系统性和风险精神”。

从金融的定义来看,其核心是资金融通,广义上说,跟货币发行、保管、兑换、结算相关的都是金融,但是狭义的金融,一般仅指货币的融通,所谓货币融通,就是资金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融通转移的过程。这也要求金融必须存在“市场平等”和“机构协作”,市场规则是金融产生和发展的核心条件。

关于“风险精神”。金融经营的就是风险。风险和盈利在金融机构的运营中是相辅相生的,同时也具备系统性特点。而在系统性方面,互联网是草根文化的代表,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甚至文化范式,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所谓的“互联网金融”追求的也是“从草根到富贵”,在民众享受“普惠金融”的同时,期望能在工程中介入金融服务使其生存、壮大。这些都是和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有很大共同之处。

在“分享”的特点上,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区别。由于金融具备“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其分享性必然明确的界限,是在金融生态内的有限“分享”。而“互联网金融”正是想借助互联网的“低成本信息传导”特性,打破现有的金融生态,改变已有的利益格局,满足“入局”,而获取巨额收益的目的。但不管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形态,都具备了“系统性”,系统地自组织性将发挥明显作用,不管是是否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固有生态,都会形成一种新的体系,形成新的界限,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共享和分享”,除非对资金的融通不再存在需求。

正如几次的“工业革命”,金融业也没有从“内燃机金融”发展到“机械金融”和“科技金融”。

现代金融业的正式发端,是意大利发展出吸纳存款的信贷机构之后的事了。再后来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业态也慢慢地发展出来,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更是促进了金融业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出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专业的金融机构,它们形成了现代金融版图的主架构。这些主流金融机构大致上都围绕着信用、杠杆、配置这三大核心职能做着资金或资产交易。众所周知,金融的信用是要靠日积月累,同时也具有信用的杠杆效应。如果只在意增长速度而不注重信用,发展得越快倒得也越快。而同样,互联网的网络几何级数的扩展能力和辐射能力,也是一种杠杆效应,所以两者结合在一起威力是巨大的,但反过来风险也是巨大的。

因此,当前值得我们更加审慎和深入的思考研究,不能还没有搞清其本质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冒然推论。

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后,将带给人类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再次巨大改变(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其核心特征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从上世纪70年代出现,用于军事领域,到大规模民用只花了30年时间。截止到2012年底,全球internet用户达到24亿,几乎覆盖全球所有国家。信息化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明显感觉到这种新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开放与互动。因此,互联网具备了快捷性、自由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创新性这几个特点。

同时,互联网使经济活动的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推动了各种新的经济产业的出现.从而促进经济更加快速地发展。但互联网对于社会经济最重要的影响在于,通过对社会供求关系的作用而实现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的根本性变革。

要分析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首先要清楚金融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既金融对象,指货币(资金);金融方式,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中介,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场所,即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制度和调控机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等。

在金融活动中以上各要素之间一般以信用工具为载体,并通过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来实现货币资金使用权的转移,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在其中发挥监督和调控作用。

那么,分别就以上几个要素来看互联网对其影响。

关于货币

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也又一次推动了货币形态的发展。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开发出了种种的电子支付手段和工具,称之为“电子货币”。电子商务渗入各行各业尤其是金融电子的稳健发展,大大强化了人们的电子货币意识,带动了电子货币的普及程度,电子货币取代现金支付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电子货币完全取代纸币的崭新的货币时代即将来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交易将会实现。

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原有货币形式,使有形的货币变成了无形的电子数据。虽然货币形式的变化没有改变原有货币的基本功能,但电子货币是一种非标准货币,它的发行带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电子货币是一种流通手段,但它却不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也不是有效的储藏手段。其对价值的度量,仍依赖于货币当局法定的尺度,电子货币的国际性依赖于其发行者经营活动的跨国性等等,都使“互联网金融”中的货币概念有别于传统理论,电子货币发行方式和“互联网金融”组织经营行为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网络经济社会中货币供给渠道、货币乘数和供给机制的变化,也使货币的分类、计量面临新的问题(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给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和货币管制带来了新的冲击。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电子货币全球通用,可自由跨越国界的电子货币可能会使对金融机构的管制日趋空洞化。

金融的服务方式

互联网和科技创新的应用带来了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和全方位化,从线下到线上乃至线下和线上相结合。例如就银行的业务而言,自助设备、无人银行、家庭银行、企业银行、自助银行和网络银行纷纷出现,这些都使得传统银行金融业务的内容和范围产生了质的变化。传统或半传统银行惟一出路就是紧跟形势,迅速采用现代科技改造创新银行业务,否则就要输给成本较低的对手,甚至遭到淘汰。

互联网环境下,满足用户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需求,如电商、虚拟产品保险等;跨越时空限制的便捷高效的个人金融、在线信贷等金融体验。未来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将会有证券、保险电商化等更多元化的金融渠道选择和借助互联网技术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如阿里小贷。

金融中介机构

“互联网金融”打破了金融生态体系内部分工的稳定性。一方面,凭借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支付中介的优势开展非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个方面,“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信息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济个体的信息主导地位也有了明显的增强。支付结算是金融的核心职能,可为客户提供资金交易与支付的便利,这使得金融中介机构与一般工商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的相互渗透成为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是信息传播与分工方式变化的自然结果。

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资金融通,直接也好,间接也好,用了互联网的技术来实现了这个融通的行为。同时,谢平提出了区别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方式,即“互联网金融模式”,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但回归到核心点,回避不了企业是直接还是间接融资的事实。对于未来的发展,很多人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最终可以让金融机构离开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曾经的主导型地位,公开、分享等等的互联网思维让资金可以在各个主体之间流转,降低违约率,金融中介的作用会不断的弱化,从而使得金融中介机构日益沦落为从属的服务性中介的地位。目前涌现出来的各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其核心都是冲击着原先的金融中介的模式,都是意图撇开金融中介,实现资金融通双方的直接对接,这也是一种所谓的“金融脱媒”。但事实上,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不是摒弃中介,而是互联网自身转变成为金融中介,实质就是赶走了一个金融中介,迎来的是互联网平台这个中介。

金融交易场所

互联网将促进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金融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的能力,成为金融市场交易物质和技术基础;互联网络已经日益成为世界金融市场运作的中枢神经系统,低成本的网络交易将逐步替代传统的交易方式,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进行非场地交易,使投资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上网同步进行金融交易,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全球金融市场被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以证券业为例,网络化正在打破长达200余年的传统证券交易所格局,未来的证券交易所将通过信息通讯网络、金融网站、网上经纪商等机构结成联盟,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及交易网站,以支援不同市场参与者的投资业务。因此,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的发展使整个世界正在形成一个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联系在一起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互联网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互联网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蝴蝶效应”。“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业务多元化和金融创新使经营风险比传统金融更大,而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使传统的资本充足率标准、现场监管等手段难以对“互联网金融”实施有效监管。

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所涉及到的机构、监管体系、规章制度和相适应的征信体系都不适合或不健全。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经济乃至金融的影响深远,作为一次的“工业革命”或“产业浪潮”的核心要素,其发展趋势将不可阻挡。未来金融业务的商业模式、产业格局和利益机制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由于经济环境和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其结构并不健壮。如其依赖的“电子货币”不具有价值尺度和有效的储藏手段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摒弃“金融中介”,只是换了一种身份,重新进行利益分配而已;“游戏规则”还没有形成体系,缺少必要的监管体系、规章制度和征信系统;最重要的是账户管理模式和账户结构,这也是商业银行相比其他金融机构最核心的优势,若在当前的监管体系下,要想改变账户管理模式,几乎没有可能,账户管理不是技术问题,是利益和权力分配问题。所以,这个“系统”还不具备“自组织”和“自适应”的能力,其演进和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

当前更应该关注互联网的核心影响力:一是通过社交网络,可以生成和传播各类与金融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可以获取一些个人或机构没有义务披露的信息;二是搜索引擎对信息的组织、排序和检索,能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大幅提高信息搜集效率;三是海量信息高速处理能力。在这个影响过程中,或许大量的互联网企业进入到金融服务的领域,取代了金融机构;或者传统金融机构借助信息技术、重视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账户优势、传统的客户优势、资源优势等,继续占领主流地位;再或者两者集合而成新基因的“互联网金融”,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7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核心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26-04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较强的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外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自我学习等几种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定位与要素

(一)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定位。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成为一种趋势,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单纯学习金融某一分支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应在确立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职业能力定位:培养立足地方,面向区域,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地方金融服务重点产业适应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金融部门一线操作、服务、营销需要,培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以及从事岗位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构成要素。围绕“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目标,本文以“职业素养”为基础,“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拓展”为顶点,构筑起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金字塔”层级。其中,“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态度和道德修养、沟通交流、心理素质、公文写作等“基本人文素质能力”。“职业技能”包括服务、管理、核算等“行业通用能力”,以及职业判断、操作、营销等“职业岗位特定能力”。“职业拓展”包括专业后续发展能力、合作创新、跨专业学习等“职业拓展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核心职业能力的“三层级”构成要素。

二、金融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缺乏职业教育理念,忽视“能力”为本。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缺乏职业能力教育理念。在制定学生培养目标时,由于缺乏对核心职业能力的明确定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将核心职业能力视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学科教学理念教学,没有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课程性质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符合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学方式仍以“注入式”传统教学为主,或者过分依赖多媒体,照本宣科,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不能营造出好的课堂氛围,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效果差。

(二)理论脱离实践,忽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许多高职教师没有金融行业的实战经验,讲授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实践,不能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忽略了学生实践、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训课设计的业务基本都是简单的常规业务,与金融机构实际相差较大,难以起到实训效果,难以保证毕业实习的专业对口率和人才培养质量,致使教学实践浮于形式,以至于部分学生毕业时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等均难以适应职业发展需要。

(三)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达不到职业拓展能力要求。金融学科日新月异,其内容应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变化: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金融从业人员应具备风险管理能力;互联网金融崛起时,应具备金融工具创新能力等,相应地,学校应该增设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或综合实践环节,以凸显其实用性、可操作性。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更新的节奏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未能切实做到与时俱进,达不到职业拓展能力的要求。

(四)人才培养不注重校企合作,能力培养存在“闭门造车”现象。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而学校缺乏政策支持与长期发展目标,因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远没有良性循环。大多数高职院校只停留在教学实习层面上的合作,企业界和学校双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这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方面存在“闭门造车”现象,难以与经济发展和行业变革有效结合。

三、校企合作共促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金融学科的不断发展,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不能再闭门造车,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大胆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市场对金融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保险业迅猛发展,人们对个人理财、投资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行业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呈现规模扩大、业务综合能力要求高、人才需求逐渐理性等特征,这给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只有专注于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能够更加完善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金融人才培养方案,加速“教学做一体化”金融实训室的构建,规范金融模拟公司的管理,加强师生的职业感,使师生都置身于金融职场中完成教和学,即完成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才能培养出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于一身的优秀毕业生,才能解决当前高素质高技能金融人才极为短缺的情况,才能保证金融类专业学生不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这也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校企之间存在着双赢的关系。为了顺应时展和需要,高职院校应致力于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通过校企合作,立足于金融机构完成相关市场调研、理财规划以及毕业顶岗实习等,使金融类专业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计划更完善,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考核评价更科学合理,最终有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金融机构需要吸纳学校提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来保证自身的发展和稳定,而学校需要借助企业达成就业率指标,二者之间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

校企合作这种模式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和金融机构双方都乐于促成的。财经类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及金融类专业的自身特色,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并组建关于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委员会,向他们征询相关意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此同时,为了设置与时俱进的实训基地、实训教材、实践课程,专业课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金融机构和投资咨询公司的调研活动中去,在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变化,并了解企业对金融人才的具体要求和行业标准。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四、校企合作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金融类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应对传统的金融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以深化校企合作为主要切入点和着力点,最终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决策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实训、师资队伍、课程考核为支撑,符合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校企合作培养体系。

(一)国家出台金融支持法规,确保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条件。主要从政府、行业组织、金融机构三方面着手。

1.政府方面。政府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调动职业院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条件。例如: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准予金融机构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行业组织。行业组织要履行好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制度。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

3.金融机构。鼓励金融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中央企业和金融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鼓励多种形式支持金融机构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规定金融机构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资助和捐赠。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捐助形式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在职业院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创业就业和教学科研基金等资助项目。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金融机构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

(二)搭建专业建设决策框架,提升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质量。政府强化统筹协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确保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有效实施:一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借助其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二是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员包含行业专家、企业名家、学院领导以及有影响力的企业,举办校企合作论坛,破解校企合作“瓶颈”问题,探讨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师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有效途径。三是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领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依据行业岗位职责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监控教学质量,力争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教师执教水平与行业岗位要求对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与行业人员从业要求对接。

(三)强化核心团队素质建设,增强职业能力培养实力。师资核心团队的建设水平,将直接制约着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质量。在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中,师资队伍建设应做好“派”、“送”、“带”、“引”、“聘”等工作。

“派”是从企业引进实力强、理论相对薄弱的行业专家和中青年教师,派遣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修、培训、攻读学位、参与课题,提高业务能力。

“送”是有计划地将学院的师资送到行业公司挂职锻炼、实践躬行、调研、管理实训学生,深入行业一线,提升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核心职业能力教学,所讲授的内容与时俱进。

“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中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实习、实训的培训。如鼓励中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由行业或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技能大赛,以赛促训,提高老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引”是指学院与当地人事主管部门建立绿色人才引进机制,从行业调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引进专业骨干、学科带头人,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聘”是指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行家能手担任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聘请现场技术人员讲学,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双师型”教师的教育,为学院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的思维注人行业最新理念。

(四)科学设置“两块七层”课程体系,实现核心职业能力“三层级”塑造。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校企合作,根据“核心职业能力”定位,学院与行业共同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金融类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图1财经类高职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核心职业能力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

在核心职业能力架构上,按“素质课程”和“职业课程”两大模块构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其中,“素质课程”课程包括国家素质课程、素质提升课程;“职业课程”包括行业通用能力基础课程、岗位特定能力核心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职业考证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在“职业素养”层级能力培养中,要穿插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案例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等“国家素质课程”和经济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素质提升课程”,为综合平衡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在“职业技能”层级能力培养中,以“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为主。其中,“职业基础课程”主要有金融学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金融营销实务、税收筹划等课程。“职业核心课程”主要包含商业银行柜台综合业务、银行会计、保险实务、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证券投资、金融营销实务、财务管理、个人理财等课程。

(五)变革传统金融教学模式,强化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为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强化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

1.更新教学理念。金融类专业应形成“四对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和“两个对接”(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对接、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对接)的教学观念,进一步丰富核心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2.以工作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一是“课证融通”,在教学内容里融入职业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岗位后续发展教育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中,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二是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以业务操作流程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整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3.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除了保留传统的课堂系统讲授法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任务驱动,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灵活采用模拟教学法、项目小组工作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实训法、情景教学法、学生实训比赛法等组织教学,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培养与岗位要求对接。这些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而学生自主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及决策等核心职业能力。

4.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库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开发实训课程教学资源库时,要聘请业内专家与学院共同研究,针对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优化各类教学素材:一是“岗位实训”教材。做到专业课程与产业(岗位)对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实训教辅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和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三是网络课程资源,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

以全真型业务环境与业务流程为背景建立全真的“模拟理财公司”,满足学生理财分析与投资咨询业务的实训教学任务;与校外金融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订单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实施课程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实现全真化教学,在金融职业素养、金融文化礼仪、业务流程操作、业务技能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5.校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活动。(1)行业技能竞赛。校企共同制订基于行业标准的规划方案设计竞赛和基于真实产品销售的金融产品营销竞赛实施方案。如商务礼仪大赛、创业规划大赛、金融知识比赛、金融产品营销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考核学生核心职业能力。(2)职业规划、行业动态讲座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3)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担任学生会、社团指导老师,借助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沟通协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力、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心理素质。(4)社区宣传理财知识、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社会经验,培养自律自控、独立处理问题、沟通交流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核心职业能力。

(六)提高实践、实训教学比重,夯实职业核心能力基础。依托行业,构筑校内金融综合实训室、模拟理财公司和校外实训三大教学平台,打造良好的实训载体,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岗位业务模拟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在课程设置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紧密结合,总学时比掌握在2∶3左右。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从第2~4学期的专业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岗位能力认知实习、金融市场调研,到保险、银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职业岗位模拟演练、专业实习,还有第5~6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的实战演练,均做好统筹安排,使学生掌握各项业务操作方法,提升核心职业能力。改革考核方式,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技能比赛、报告评比等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考核,提高学生从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

【参考文献】

[1]徐田强.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探微[J].职教通讯,2012(8)

[2]高丽红.校企合作构建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4(26)

[3]王伟.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经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3)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课题(201106LX806)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向深度发展,当中国依靠“制造外包”而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时候,另一种被称为“服务外包”的新事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外包(outsourcing)一词最早出现在GaryHamel和C.K.prahaoad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文章里。它是指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并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服务外包(Serviceoutsourcing)是外包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比较对象是制造外包,是指企业将信息服务、软件开发、应用管理和商业流程等服务性业务,发包给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

最早的金融服务外包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国际上一些证券机构将一些准事务性金融服务(如打印及存储记录等)外包给专业机构处理,同期出现一种新形式“金融服务处理外包Bpo”,这是一种点对点的商业链外包。

金融服务外包是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主体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变化,以及在服务外包领域的不断开放而迅猛发展。2008年以来,国家对包括金融服务外包在内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提升,并在融资、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

2004―2008年我国的Bpo服务外包年增长率超过了20%;截至2008年年底,Bpo服务外包行业已成长为约23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市场。其中,金融业服务外包作为中国Bpo服务外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整体Bpo服务外包市场约20%的份额,规模达到48亿元。2006―2008年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1%左右。

1业务外包在金融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传统的服务外包,多为提供运输、餐饮和保安等专项的体力服务,我国的金融行业较为传统,自成体系,而金融外包服务在10余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和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业务有机结合,并发展了自己的产业链,不仅提供了信息采集、清分装订、后督分包等多种服务,还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能提供按需定制解决方案服务。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原因分析如下: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综合金融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过渡期的结束,国内银行业已经对国外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获得了与国内商业银行完全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金融风险。继续依靠增加简单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增长,例如,增设营业机构等是无法持久的,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等需要依靠理念革新和技术进步,降低消耗,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利润增长的贡献率来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p快速?p平稳增长。

1.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经济增长利润的要求

金融业务外包的思想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该理论认为并非构成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只有特定的即战略环节才创造价值。关键的是基本活动,它是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形成过程,并直接体现了企业价值链中价值量的递增过程。

价值链理论发展到今天,实现了新的突破,即价值链可以进行分解与整合。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困难,而另一些企业则另辟蹊径,它们从对整个价值链的分析中,放弃某些增值环节,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养并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利用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但是这样的价值链是由许多相对独立的,且各自都有核心竞争力的增值环节组成的。这些原本属于某个价值链的环节一旦独立出来,就未必只对应于某个特定的价值链,它也有可能加入到其他相关的价值链中去,于是出现了新的市场机会――价值链的整合,即可以设计一个新的价值链,通过市场选择最优的环节,把它们联结起来,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虚拟经营的企业能够充分意识到: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作为一种经营策略功效卓著,它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银行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又称为核心活动,是与银行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活动,包括成熟化的业务处理、新产品开发设计、市场分析、管理协调与决策、专家系统、人机交互安排和接触式销售等。辅助活动则是为核心活动提供输入资源或基础性设施的活动,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银行的辅助活动的每一项都可与基本活动联系起来并支撑整个价值链。

如果所有服务都由企业自身职能部门提供,则属于内置式生产方式或全能企业情况;如果把部分服务流程转移给外部企业提供,则意味着发生了外包服务,属于部分外包企业;随着外包不断的深入,以及企业从外包活动中获得的效率的增加、成本的降低,一种极端形式是企业将全部非核心业务外包,从而通过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经验经济等途径和机制来提高效率获取利益。

金融机构提高自身商业价值和工作效率,集中于自身核心服务、节约成本成为外包战略目标的出发点。其优化内部资源配置、转移风险、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满足流动性之需、自身能力之限等因素成为促进金融服务外包蓬勃发展的原动力。

1.2先进理念指导、金融改革的要求

银行业为了实现核心价值最大化,需对核心活动和辅助活动进行识别、评估后逐步实现外包。首先,需要将服务链条上的各项活动合理拆解,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单独计价和安排,将其转移给外部企业提供。在流程银行理论的推动下,银行业进行了复杂但卓有成效的业务重组,重组的内容不仅局限在经营业务范畴,也包含一部分的机构、部门、人员调整。在这个拆分和重组过程中,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提供服务商寻找自己的核心价值点,划定服务边界,双方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流程银行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至1990年,美国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Hamm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再造工作》一文。在文章中,提出了企业流程重塑(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理论和再造(Reengineering)的概念。

在中国,流程银行的概念是由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于2005年10月在“上海银行业首届合规年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会上刘主席指出,为打破“部门银行”壁垒,建立基于“流程银行”的合规化管理,根本出路在于对目前的部门银行模式进行再造,建构流程银行。在刘主席看来,流程银行是相对于已有的以“部门银行”为特征的银行而言的一种全新的银行模式。

对流程银行的重塑理念进行落地,银行业务进行前中后台分离是国内外银行业普遍认同的原则,设立后台共享服务中心,实现后台业务和交易的集中处理以及服务共享成为业内的实践趋势。各类专业后台中心的建设是推进流程银行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国际国内金融业后台中心建设的经验,建设后台共享服务中心能够为银行带来多方面的优势和效益,也使得外包集中处理成为了可能。

而金融服务外包的本质,即是金融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业务和流程剥离,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金融机构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外包,集中精力做自己擅长的业务,与内部部门提供服务相比,外包商的服务成本更低,也正是基于这个契机,金融服务外包正式和银行业开始了深度的合作。

“流程银行”的概念提出后迅速被各家银行所接受。股份制银行迅速进行了业务流程再造的工作。中信、民生、光大、浦发等行完成或者阶段性完成行内业务调整和it支撑系统调整以支撑流程再造的实施工作。根据麦肯锡国际咨询机构2003年的调查结果,即使考虑到通信和离案业务增长的管理成本,通过外包重新设计的业务流程也能将成本降低65%~70%。

1.3技术进步提供发展条件

在全球经济高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5%左右上升到60%~70%。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富强的源泉,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动力。科技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和最活泼的因素,尤其是现代高科技是竞争的制高点,采用新的技术、改进生产设备能力,提高社会专业化生产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资源劳动的边际产出,技术进步使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

在信息化时代,金融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持。前后台分离建设既是管理的优化又是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在实现流程银行的目标下,对传统的银行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流程电子化能力。要求全面体现人与人、人与系统、系统与系统流程协作特征的一系列典型能力,集成通道的整合能力和作为服务统一管理的管控能力。

(2)要求采用“流程导向”的建设方法,而非传统的“功能导向”。以流程导向的方法来实现流程银行所需要的灵活性,一是把陷入各个业务应用内部的业务产品流程分类汇集、统一执行和管理。二是进行各类业务产品流程灵活装配,从而支撑产品、服务的灵活创新和实现,流程运转的流程控制逻辑。三是对基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的功能服务进行自动化流程的组合、调用、执行。

(3)后台中心的建设将出现大量前、后台人员的组织管理、绩效评估要求。

(4)用于信息传递的电子表单、图片、影像等介质的安全保密性要求及给支持系统带来的性能压力。

(5)内、外部用户体验和感知要求及高效工作要求。例如,为提高数据录入效率,提供影像切片跟随能力。

(6)大并发量下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任务处理策略模型。例如,国内某金融集团的后台中心,有2000~3000台操作员终端同时工作,由于采用计件工作方式衡量绩效,操作员会尽量快速的处理任务及抢占下一个任务。如果任凭操作员自由抢占,则有可能造成系统过于繁忙出现异常,如果采用系统自动分配方式,则需要处理策略兼顾效率和公平。

这些要求的实现效果,直接关系到业务流程重塑的效果、人员工作的实际效率、成本付出与最终利润的获取。

为满足需求,需要运用工作流、影像处理(切分、识别)、任务分配、大数据处理等多种先进技术。金融机构如果选择所有内容自行研发,而投资于这些新技术研发成本巨大,实施的风险极高,并且在现在这个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更新和运维也很昂贵和复杂。而金融服务外包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探索和掌握的前沿技术和技能,在其中的某些方面做到技术领先。在满足行业的通用要求的基础上,再能够按照各类金融机构的特色需求进行定制,从而很好的利用这次机会。随着各行业务流程再造的逐步深化,金融服务外包的服务也逐步提升了技术含量,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金融外包服务从一般人力服务扩展到金融服务领域,从配套服务进入到Bpo―运营过程承包,步入了更高层的商业系统咨询、结构设计及商务运营等领域。在Bpo中,金融机构和服务商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服务提供转变为战略合作。

2金融服务外包的影响

在金融改革的契机下,金融服务商和金融机构重新进行工作边界划分,发挥己方所长,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部。

2.1种类扩展

金融业务的外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外包的范围已经从最初的文书类业务,逐渐扩展到信息类业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更具有战略性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机构将业务处理外包,如某个业务品种的处理整体外包。服务性质也逐渐由人力资源提供和组织,扩大到业务整体外包,再到整体改造方案的提供。发包机构和承包方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后者的角色正在从传统的服务提供者向战略伙伴转变。

2004年2月,国家开发银行与惠普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战略性it外包服务合同,将其it系统包括软硬件的运营维护和管理等外包给惠普,是国内金融界首家整体外包案例。8月,光大银行也签订了国内首份信用卡全面外包协议,将信用卡业务外包于美国第一资讯公司(FDC)。

此外,具体实践中,金融服务外包逐步扩展到银行业客户服务、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支票图像、数据管理、外设服务、金融分析、信用调查评估、账单打印、呼叫中心等事项,保险业也将保单印制、保单信息采集等环节进行外包处理。

2.2方式扩展

随着金融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服务方式也从最初的驻场外包到离场外包,直至跨国外包。

跨国外包,即大型金融集团和机构将业务外包给外国的第三方,或外包给集团自己在外国设立的处理中心。这些处理中心规模增长迅速,如截至2003年,花旗、渣打、汇丰等大型金融集团已经在印度设立了10个处理中心。美国花旗银行是业界中开展外包的先驱者。在过去的5年里,尽管花旗银行的管理成本有所增加,但其收入的成长却是成本增加数值的3倍。他们认为,借助外包运营管理模式,使他们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益的银行!目前服务外包的发包业务,集中在发达国家,其中美国约占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发展中国家则为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其中亚洲承接最多,约占45%,印度是亚洲最主要的承接国;欧洲主要承接国为爱尔兰;拉美主要承接国是墨西哥。

由于服务外包可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和业务成本,因此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离岸外包转移出去。据世界最大高科技预测公司Gartnerinc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年均8.2%的速度快速增长。令人振奋的市场前景给中国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了良好商机。据科尼尔公司对各国吸引离岸外包业务能力的综合评价,中国仅次于印度排名第二,中国对发达国家企业吸引力最大的是人才素质。

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外包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利益包括降低成本、转移风险,并集中现有人力资源于核心业务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由于规模经济、专业化和战术集中,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比自行生产的成本更低。

(2)充分利用前沿技术和技能。

(3)转移风险。金融机构和服务外包商之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风险共同体,非单独的雇佣关系。因此,金融机构在外包服务的同时也把一些风险转移给了服务外包商,以更好应对迅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

2000年和2001年我国股份制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的,而接下来的几年基本呈现稳步增长,八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21.31%,对产出的贡献率近50%。金融改革下,金融外包服务等发挥了其作用。从影响股份制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来看,风险管理水平、人力资源质量以及主营业务收入与tF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3结论

随着外包服务的发展,外包种类的逐步开放,市场将进一步得到细分,金融外包的服务提供商会从最初大而全服务方式,逐步发展自己的特色,形成差别市场。随着彼此合作的深入,也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金融服务外包商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责任边界需要明确,这对于双方都可能出现新的风险,外包转移管理职责,对客户义务不转移,银行依然是操作风险的主体,而外包提供商服务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服务过程中对客户商业秘密的泄露等因素而损害银行声誉,出现声誉风险;外包业务合同、外包提供商的合规性、国家监管环境变化等因素也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9

(一)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决定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商业银行基本完成了数据全国集中处理,进一步建设完善了新一代核心业务应用处理系统,重要的标志是银行卡的应用和网上金融服务的迅速发展。现代银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日益体现出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特征。银行业的这种行业属性,决定了必须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撑。

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广泛的、统一的核心业务系统和全国集中的数据中心,建成涵盖边界防护、网络服务、身份鉴别、外联互动、入侵检测、审计监控、终端管理等技术内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制。在服务方式上,使用互联网的技术与管理,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支付成为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支付工具。在管理方式上,信息科技发挥组织架构创新和流程再造的优势,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和管理。在金融渠道上,电子银行依托信息科技的泛在性、高效率、方便快捷等优势,对金融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应用领域上,信息技术已经从初期的会计核算逐步发展到内部审计,风险建模,决策支持等各个领域。银行业的实践证明,信息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为了促进金融服务民生、构建金融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人民银行按照国家规划编制的要求,在多方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金融业“十二五”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为了减少银行卡的欺诈,保证人民群众的资金安全,也为了更好的与行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结合,人民银行2011年年初正式启动我国银行卡芯片化的迁移工作。也明确安排了金融iC卡推进工作的计划时间表,目前看各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全国累计发卡已经到了170万张,将近3/4的poS终端完成改造,银联的直联poS已全部完成改造。

(二)金融信息化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

现代金融是高科技的金融,金融创新需要科技先行,金融科技在鼓励金融创新、保障金融安全、拓展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银行业的高度金融信息化和知识化,使服务前台和管理机构的信息能够实时传送到决策部门,实现智能化决策和快速反应,从而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范围,减少管理层次,促进了银行的管理模式向“扁平化”方向转变。二是金融信息化帮助银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金融信息化帮助银行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设计现有的业务流程。根据客户类别,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进行重组,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从而建立“客户中心型”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成本、质量、顾客满意和反应速度等方面有所突破,进而在财务绩效指标与业绩成长方面有优异的表现。三是金融信息化已成为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源泉。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的推行,往往是金融性质的市场行为同信息技术相互耦合的结果,金融信息化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和基于知识的量化评价,辅助了决策行为,使金融产品的交易更为简单,从而扩大了金融市场。

(三)金融信息化技术体系框架已经建立并趋于完善

1.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我国银行业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pC服务器、刀片服务器等各类计算机,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网络通信系统,开发了大量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2.数据集中工程基本完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了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统一、规范了业务操作流程,重新设计了营运流程。建立了集中式的数据中心,有效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整体可靠性,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下一步实现经营集约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3.核心业务系统成功投产。以数据集中为依托,部分商业银行研制开发了涵盖全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决策分析和服务渠道的全功能银行业务系统。部分保险公司陆续启动了“集中的财务系统”、“保险数据仓库”、“集中的it运行平台”、和“网络安全系统”等信息化建设项目,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美欧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一)美欧发达国家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发展主要特点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篇10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总体来说,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金融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战略目标,为对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但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金融信息化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死角,即很多战略性的课题无法解决。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金融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者,只能站在金融企业的角度,或者在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上,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在各个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部的具体问题中。至于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如何规划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合理分配社会的各种资源,如何加强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确定统一、科学的标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开发对资源的浪费,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信息化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竞争格局和人类生存方式。在这一巨大的经济发展形态变革与基础技术平台转换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国内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十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化设备已具备相当规模截止到1999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截止到2001年6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4.9万余台,销售点终端(poS)33.4万台。

2.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内联网建设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本系统内联网的建设,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金融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已经建设成连接全国250多个城市,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帧中继骨干网,支撑金融数据的传输。

3.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

(1)初步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清算系统。“八五”期间,人民银行已经建成金融卫星专用网络和电子联行系统,现已开1409个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发达县。2000年,全国转发往帐3163万余笔,转帐交易金额235488亿元。“九五”时期,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电子汇兑系统,客户的异地转帐业务24小时内就可到帐。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银证转帐系统进行证券帐务信息的交换。

(2)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到2001年9月底,全国共有发卡机构55家,发卡总量超过3.58亿张,发行国际卡近20万张,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发展到13万个,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邀商户已发展到15万个,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5.1万台,销售点终端近35台。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及18个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此外,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和支付网关已经开通,支持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3)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设和网络金融服务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投入生产试运行,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银行间清算效率,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4.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5.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所要解决的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问题,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策略、金融科技迎新体系、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化支持环境、组织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研究体系。

2.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尚不完善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表现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统一协调的步骤,存在很多重复性建设。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也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且尚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不仅给信息交换、系统整合带来了困难,而且也极易形成各种安全隐患。

3.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尽管我国金融业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的无序和不规范,以及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产品采用国外技术,因此我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9.11”事件也给我国金融业深刻的启示,即必须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地保证国家经济命脉的正常运行。

4.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尚未形成我国各金融机构出于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的需要,相继建成了自己的内联网系统,但各机构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影响了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银行信息网与财税、海关、保险等网络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经济部门、不同行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社会发展的动向不能得到快速反映,这直接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5.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够我国金融业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的增值金融服务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等的集成、分析、挖掘和利用,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和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导致银行风险管理失控、丧失业务机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等问题。

6.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动作模式,成为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按照银行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将银行信息化分为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五个层次,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7.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尚不健全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金融业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机制还不能适应竞争环境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缺乏一种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下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体制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

8.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急需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借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探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应对国际金融业挑战,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总体框架是:战略研究为金融信息化的龙头,网络建设为金融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和安全为金融信息化的保障,银行、保险和证券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金融信息化的应用。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1.制定出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而又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及发展道路;

2.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

3.到2003年底,完成覆盖全国数十万金融机构的跨系统网络间互联平台建设,基本实现金融服务综合化、电子商务支付网络化,实现银行卡联网联合;

4.基本实现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建立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带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6.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将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而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eB]北京:金网在线,2003.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

[3]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王元龙.加入456后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6]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