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5:23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表现;出路

一、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价值特质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高级形态,是教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殊样式。高等教育集中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对教育模式的转型和改革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所谓的“以人为本”,在理论上是指以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人的利益和人的幸福作为一切生活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则是指充分认识并尊重人在一切活动中的基础作用,“在把人看做是有情感、有思想、有价值和有潜能的个体的前提下,强调关心人、理解人和信任人,由此来有效地激发人所具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挖掘人本身所蕴涵的无限潜能,最终达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的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始终追求人的全面价值的发挥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始终谋求人为了能够达到自我的全面发展而需要的各种社会条件和机遇,在实现充分的人性化的基础上,表现出民主化和自由化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价值特质。

二、高等教育管理现状的再分析

一方面,既然以人为本是充分认识并尊重人的发展、自由、利益以及幸福等诸多方面的实现为己任,那么这些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等法制性的强力规范和保护,必将受到损害。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法制化建设薄弱的现状,这对维护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教育对象等的根本利益都将带来严峻的考验。

不可否认,目前商校存在教育管理者在处理高校教育i作和事务时存在权力上的独断性,教育者也就是教师因为考评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及时评优惩恶,而作为教育对象的高校学生也在自我事务的管理上被高校的职能部门收编,丧失了独立管理自身事务的机会和权力。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虽然已成为共识性的管理思路,但是往往存在无法彻底落实的情况,尤其是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意识不仅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还存在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过分干预甚至是暗箱操作的嫌疑。学生会作为高校学生参与和管理自身事务的主要组织形式,本身是成为高校党政部门对学生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学生会工作行政管理的色彩较重,学生会组织的自治性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上。”这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基本的自主性,使得学生会组织变相地成为高校党政部门的隶属机构,进而导致学生会充当起学校领导来管理学生的一种便捷工具,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初衷严重背离。同时,出于各种原因所致,在学生会干部选拔和任命方式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校、学院党委、团委操纵的现象,导致了学生会干部并不是直接通过选举的形式产生出来,造成了学生会运作过程中标榜的民主成为虚设。

三、高等教育管理问题解决出路的思考

首先,要加快高校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完善管理机制中的考评和奖惩制度,以及从源头上明晰管理理念,推动教育管理的民主化与自由化的融合。从其外部要求来看,“建立合理的权益诉求渠道和民主监督机制,不仅能使教育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得以展现,真正实现高校校园民主,而且能够切实保障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从其内部要求来看,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只有对组织成员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及时激励能力突出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优秀干部,及时淘汰以公谋私、、考试成绩不及格的不合格干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造力,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项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党的建设能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和载体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教育培养的全过程

一是在日常培养和考察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准对学生积极分子和党员进行要求,考察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通过组织谈话、跟踪培养、理论学习、“”等载体,加强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二是在学生的组织发展过程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要在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在重点积极分子的确定与考察、团校推优、党校培训、培养人组织谈话、预备党员接收、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和转正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政治理论素质、先锋模范作用的教育培养。三是在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在具体的教育培训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等方式,采取讲座、座谈、讨论、竞赛、走访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引导。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理论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的“两课”教学中。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意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两课”教师、各级党校教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梯队合理、政治理论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三是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在方法上,要突破以往填鸭式的一味灌输,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增强理论传授的生动性和技巧性,使理论知识不再晦涩难懂,更容易接受。在内容上,除了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回顾、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时事政策学习、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学习等,拓展学生知识容量,增强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更大的收益。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中,彰显学生党员价值追求

一是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的,在实习和实践中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学生党员通过开展教学实习和实践,在生产一线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进一步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团结协作意识、集体主义荣誉感和互敬互谅的美德,从而更便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二是以贡献社会为责任,在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学生党员利用寒暑假的社会调查,开展党日活动走近社会、了解国情世情,从现实中斩获新的知识和信息,进一步开拓眼界,转变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和民族观念,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和人生价值,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三是以服务他人为宗旨,在社会实践中体现模范作用。学生党员通过“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党员示范岗、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载体,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活动,对于服务三农、贡献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彰显自身价值,对于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一是融入思想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始终,学生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自身政治信仰问题,理想与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问题,价值追求问题等。在思想建设的融入过程中,教育内容要注重贴近社会现实、贴近高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受教育者容易理解,便于授受。二是融入组织建设。规范党支部设置,开展丰富的组织生活和支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进一步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三是融入作风建设。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动优良校风、学风及教风的形成,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公仆意识,改革创新、拼搏进取、率先垂范,在学生中时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协调配合的教育机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影响深远的工作,它不单纯是党组织和党务工作人员事,涉及更为广范的工作部门和人员,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统筹协调、支持配合才能取得显著成效。高校各基层党组织要在学校党委的统筹领导下,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科学规范、科学运转的教育管理体制。一是确立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领导合力,在组织领导层面达成共识。二是各部门协调配合,统一步调共同参与。党务部门、基层党组织、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及后勤保障等部门要通力合作,防止各自为战,资源内耗。

(二)有效运转的秩序机制

要不断探索科学有效有工作运转机制,既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又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一是改变以往上传下达的单一工作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活跃因素,改变其上面布置任务、下面落实工作的被动局面,根据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二是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突破以往的机械地说教、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只提要求而忽视个性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个性成长,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同时,全面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工作,如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积极做好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感。

(三)全方位的组织保障机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全方位的组织保障必不可少,这是融入教育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条件。一是有力的师资保障。要建设博学广识、能力突出的专兼职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素质过硬、躬亲示范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精通、业务熟练的基层党务教师队伍。二是充足的条件保障。高校要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时间、空间、场所等方面给予充足保障。同时,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载体,如组织开展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等。三是有利的政策保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相关政策依据,保证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在制度层面有章可循。

(四)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使党员在社会服务中树立宗旨意识,实现价值追求,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要求。一是加强宗旨意识教育,强化宗旨观念,强化党性修养,进一步转变作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己之责。二是开展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党员联系点帮扶结对、科技支农、科技兴企、义工活动等,将这些主题实践活动固化下来长期坚持,不仅使学生党员受教育、长才干,其社会影响也辐射广泛,是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行动。三是树立典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对长期践行党员宗旨,在服务他人、贡献社会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党员,要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利用典型,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使其他党员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做有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刚.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校理论战线,2012(9):4-8.

[2]郝明宇,朱嘉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全过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2):19-20.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3

一、指导思想

加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通过改革教育经费管理方式,规范学校收支行为,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促进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管理方式

在保持单位“会计主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统计职能和内部理财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全区各学校财务收归区教体局统一管理,实行“校财局管校用”,由区教体局开设教育经费专户,按照“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集中收付、统一核报、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统一管理。

三、预算编制

区直学校各项收支统一纳入区教体局实行“以校为单位”、各乡镇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实行“以乡镇为单位”的部门预算管理。

四、管理办法

(一)调整管理体系

1、成立“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以下简称核算中心)。负责按财务制度规定审核原始凭证;办理学校资金结算;核算、监督、管理学校财务收支;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保管会计档案资料;定期编制报送各类财务报表。具体业务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接受区财政局、审计局的指导和监督。

2、取消单位会计岗位,区直学校、仙来学校、通济小学、石洲小学、北岗中学设置报帐员1名,其他乡镇(办)中学设置报帐员1名,所有小学及公办幼儿园设置助理报帐1名。报帐员负责编制单位年度综合预算;向区财政局领用、核销票据,进行收入报解;审核票据;向核算中心领取并妥善保管备用金;定期向核算中心报收支账;登记收支、往来款、固定资产等各类备查账;做好本单位工资发放、增减变动工作及报表报送工作。

(二)调整管理模式

1、账户统设。撤销全区中小学校原在银行开设的所有账户,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设立独立的教育专户,统一核算各单位财务收支。

2、工资统发。教职工工资仍然按原渠道由区财政统一发放。

3、集中收付。(1)经费收入管理:预算内正常教育事业费、义务教育改革的专项资金,由区财政局拨到教育核算中心账户统一管理。预算外收入(包括收费收入、捐赠收入、代办业务手续费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代收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等)由学校直接缴入财政归集专户。(2)经费拨付管理:统发工资按现行渠道直达个人账户,其他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等由区财政局按年度预算及时间进度拨付到核算中心帐户,学校统一到核算中心报账。

4、统一核报。各单位所有财务收支均由核算中心统一办理,统一按照财务制度要求进行分户核算。单位报账员按照《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和《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制度》等规定向核算中心领取核定的备用金,并按规定时间向核算中心报账,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

5、规范管理。(1)严格预算管理。各中小学、其他教育单位按照区财政局综合预算编制办法,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年度综合预算,经区教体局审核后,由区财政局批复,学校预算指标一经批复不得随意调整。(2)严格支出管理。各单位工资福利性支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放。区教体局要加强对学校工资福利性支出的管理,并接受区财政局监督。基本建设(专项)项目,应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工程支出由项目单位按工程进度提出申请,经区教体局审核、区财政局复核后,由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直接将款项拨付到项目单位指定的账户。凡属区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采购支出,各学校要列出采购清单及金额,由区教体局审核后送区财政局,按政府采购程序办理。

五、工作要求

(一)各学校及其他教育单位要高度重视与支持教育经费集中核算管理工作。移交前严禁转移教育资金,严禁突击乱发钱。

(二)各单位要认真清理债务,每年安排一定经费偿还债务。今后不得随意举债,如确需举债要严格实行报告审批制度。要进一步规范操作,在教育经费集中核算管理实施过程中不得使用非正式票据、私设小金库、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坐收坐支等,违者将严格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责任。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应有机整合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系统中,承担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任,形成合力,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一、大学生伦理管理的理论之维

(一)大学生伦理管理的内涵

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和目的决定大学生管理不能是工具性、效率性、技术化和职能化,片面追求器物,忽视人的精神主体性的管理。大学生管理应是一项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与浓厚的伦理色彩的工作。

大学生伦理管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培育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伦理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以学生主体自律为主、管理者监控为辅的管理模式的动态过程”,这种管理“它只是把伦理的主体性(或曰精神性)、严肃性和神圣性在一种特殊的关系价值转换中予以弘扬,即通过构建物质动机――伦理动机的转换机制,揭示各种精神关系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发现人类思维质量关系的隐秘,来实现对人的伦理心理活动的合理调控和利用”[1]因此,大学生伦理管理是通过建设性的积极的动态管理,注重被管理者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提倡人的主体性,尊重和维护人格,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的现代管理方式。

(二)大学生伦理管理的主体

管理作为一种伦理文化现象,管理活动中呈现出特定的伦理交互主体关系。在大学生伦理管理中,管理者和大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引导和发动主体,大学生不仅是管理客体,而且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接受价值观念的主体。作为管理者,主体性表现在利用现代伦理管理方式,引导被管理者提高思想认识,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而作为相对客体的被管理者,主要是在管理者的引导、帮助下完成思想转变,接受和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念,并逐步重构自己的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被管理者的主体性表现在他们还作为接受、认同、确立以价值观这一认知活动的主体而进行着主体精神活动。可见,在大学生伦理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彼此之间是一种主体和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他们彼此在所遵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进行交流、对话、沟通、理解、体验等活动,进而达到价值理念上的共享和建构。作为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管理活动,管理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更多地关切学生的精神世界。伦理管理不是管理者辅以外力控制权威,彰显强势话语权的单向管理,而应是以引导和对话方式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互动管理。但是在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把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客体,忽视了其作为接受主体的这一客观事实,培育的对象结果是从人变成了事,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转到了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由此,大学生成为接受价值观念的被动教育者,管理者对大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视而不见,忽视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本应有的判断、筛选、理解、内化等环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造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差强人意的现状。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伦理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既然大学生伦理管理是实践中一种全新的管理范式,呈现着基本的伦理精神,反映着特定的管理伦理关系,注重学生精神力的开发和个体完善发展。那么,提高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就必须贯彻尊重、平等、公正的伦理原则。

首先,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是大学生伦理管理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也就是说,伦理管理的逻辑起点是从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出发,而不是首先从维护学校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一种管理行为。但现行的学生管理模式突出了价值观教育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忽视了价值观教育完善人性的作用,忽视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接受个体心理状态,管理的方法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管理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尊重,实质上就是营造管理者与大学生零距离的情感氛围,消除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隔阂,亲和二者的关系,形成一种人文生态力,促进个体的发展。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这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予以深刻的启示。在大学生管理中,管理者只有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关注并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人生矛盾,才能增强自身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真正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落到实处[3]。因此,管理者必须从把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需求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才能激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主动地进行价值选择,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行为主体。

其次,平等是大学生伦理管理中又一应把握的伦理原则。所谓平等原则就是指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每位学生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即人权),完全平等地享有学校社会家庭所提供的发展才能和品德、做出贡献、竞争职位和地位、获取权力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4]。把握平等原则的伦理意蕴就是要求在学生管理的各项活动中,管理者和大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相互接纳。只有这样,管理的目的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信息流的传达才会顺畅,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管理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管理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师生间要建立起平等、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力求消除彼此间的绝缘层,让彼此间的信息流传达顺畅。管理者要转变为大学生信服的指导者,而不是强势训导者,激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真诚的、宽松的管理氛围中管理者因势利导,从而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公正原则是大学生伦理管理对伦理至善追求的彰显。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公正、能力和自由三大基本价值观念中,居于首位便是公正。高等院校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机构,大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而且也体现在通过教师与学生在大学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给社会提供一个健康民主的范式和在公共领域中活动的榜样。因此,在各种涉及公正问题的学生管理活动中,高等院校必须努力体现、维护公正观念。只有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体现、维护公正观念,高等学校才能够以公正的环境感染学生、培养出具有公正意识的公民,才能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三、大学生伦理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之度

大学生伦理管理活动本身的伦理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决定了精神价值和伦理标准不仅应该成为大学生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观点,更应该成为学生管理的实践追求,以多种伦理管理方式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个体自我管理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个主要方式,可使主体主动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个体自我管理首先就成为大学生伦理管理的一个实践向度。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个体自我管理是一种自我伦理凝练动态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个体自我,自我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伦理作为人的内在超越性的一种精神活动,自我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在自我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价值观的选择、价值观的接受、价值观的确立需要自我超越性的考量、自我道德情感的接纳乃至道德意志的支撑。自我管理,不是伦理知识的掌握,也不是伦理行为的训练,而是深深触及个体价值观念、扎根人的心灵的管理活动实践。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必须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矛盾运动并结合自我管理的客观方式来实现。

(二)主体互动管理

主体互动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以管理活动为中介实施目的性的交往进而实现被管理者自我意义建构的一种管理实践活动。个体自我管理是通过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能动性而完成的,而在主体互动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将得到更充分地发挥。首先,在主体互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主体作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管理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的解读者、宣讲者和引导者,在互动中具有主导作用,是互动的源泉。传播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管理者自己除了要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脉络、基本内容外,还要清晰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实行主体互动管理,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解读者、宣讲者和引导者主导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才能健康有效地深入开展。其次,管理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主体互动管理中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伦理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属于“潜性”教育。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在管理者高尚人格感召下,大学生耳濡目染,心甘情愿地进行自我体验的教育。主体互动管理中“潜性”的培育方式避免了“显性”的传统说服教育,有利于消除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逆反心理,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因此,管理者要身正行端,形成培育中的“人格魅力场”,使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来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和正确的行为取向。最后,现代管理思想强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其他教育活动不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对于价值理念的体验和认同。而传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表现为“教师和学生教育与被教育的地位泾渭分明,师生双向沟通交流阻隔”,大学生主体性的迷失、师生情感交流的阻断,这样的师生关系挫伤和压抑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得培育活动难以展现应有的效果。有效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应该指向现实生活世界,在师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以诚相待、平等的交流、探讨中,实现情感的交融和价值的认同。因此,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感悟中发展自我,实现价值观念的建构。

(三)主体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是学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主体参与管理关注被管理者个体的当下需要,管理实践活动指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把被管理者培养成为有理性的生活伦理主体。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策略

一、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一)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由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用于分析企业竞争力,专指能为企业为带来客户利益的技术和能力”[1]。作者把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其中,大树的主干和主枝是企业的核心产品,树叶、花或果为企业的最终产品,维持整棵树生存和发展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把提高核心竞争力放在首位。如果把职业教育院校比作一家企业,专业设置是产品生产工序,教师是操作生产工序的工人,学生为最终产品,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否被市场认可,成为职业教育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能力相结合的机制产生的结果,不仅仅是具体的教学行为集合。因而,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并不代表其具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单个优势专业以及开放管理制度也并不代表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由优势专业带动专业群的建设发展和灵活地应对学生管理的不确定性机制,才是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成果社会认可度高。职业院校通过准确定位,明确自己所服务的企业用人标准,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第二,难以复制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竞争力是职业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底蕴的价值。职业院校办学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地域性比较明显,这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另外,职业院校的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的,吸收集体智慧结晶,这是其他学校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一所职业院校容易开办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但缺少相应的文化底蕴,该专业也难以形成竞争力。第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整合性。传统职业院校在某些专业上很难做到资源的有机整合,但受到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影响,某些专业的资源能在纵向和横向得到延展和整合,提高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第四,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并不断动态调整。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保持创造力,通过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变化特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师资结构,在获得阶段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动态调整。

二、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凸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因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生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连年扩招,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度,在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的挤压下,职业教育如果没有质量保障就难以在夹缝中生存,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低下。其次,提高核心竞争力,凸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职业教育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关键是办出特色,并长期保持,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使之在教育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依托行业发展,使学生学有所长。最后,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较大的教育规模和完善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观念和教学管理水平。当前,职业教育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主导进行专业设置,建设教师队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三、有效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核心层面:制定战略规划提升职业教育内部运作能力

内部运作能力是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层,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是职业教育领导力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职业院校或机构的战略意图、资源整合力等。提升职业教育核心层竞争力,确定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战略意图是关键,制定战略意图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深入分析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其次,制定战略规划,建立战略结构,根据战略目标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各种关系;最后,根据职业院校或机构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结构制定具体的行动策略,达到战略目标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1.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基于对教育观念和思想的深度思考。办学理念应具有特色性,体现出职业教育个性特征。好的办学理念能吸引学生前来就读职业教育,并且职业院校或机构的毕业生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对于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办学目标;二是办学定位;三是办学思路。这三个问题能体现职业教育独特文化,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2.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定位

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定位是在确定自身条件和优势、客观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角色选择,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理想追求。职业教育定位内容主要包括目标、特色及层次定位。职业教育定位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校园规划建设,教室、走廊、宿舍等物质形态;二是校风校纪、学风、教风等规章制度建设;三是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以及学生身上的精神面貌。职业教育定位还需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首先,既要考虑当前情况,又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当前,主要考虑学生的来源、素质以及学校或机构自身的教育水平,未来主要考虑生源渠道变化及社会发展趋势。其次,既要注重对学生技能培养,又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如何没有基本的职业素质,再高的技能水平也无法得到企业认可。再次,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定位还需考虑学校或机构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或机构得到发展,教师也实现自身价值,进而实现职业教育学校或机构、教师、学生的共同进步。

3.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办学特色及文化建设

“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文化分为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教学观念、文化传统、校风、校训等上”[2]。其中,被职业院校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等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办学特色是职业教育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风格,反映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其中,管理创新能力既是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二)内部层面:提升职业教育执行能力

1.专业结构设置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设置专业。掌握学校现有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判断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特征,优化专业布局,实现专业与产业发展对接,提高专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前提,但接受专业的学习者才是专业设置的服务对象,因此,专业设置还需考虑个人对就读专业所带来工资、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求,将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人需求。其次,“专业设置应当考虑专业类型和优势,形成自身专业特色,根据社会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开设超前性专业,用超前性的专业设置弥补人才培养的滞后性”[3]。再次,专业设置需考虑投入产出效益问题,以最小投入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拓宽专业服务范围,注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让专业覆盖更多岗位,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扩大专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这样可以提高师资和设备利用率。

2.打造精英师资团队

职业教育需要根据专业特色和课程结构的要求优化师资队伍,专职教师既要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实践技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由他们指导学生实践训练。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应具有敬业精神,懂得职业教育规律,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有效开发。打造精英教学团队,一些职业院校提供可贵的经验,比如,将学校所有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历、教学成果在校园显著的位置或学校网站上展现出来,让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并根据学生选择情况把教师分为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学生选择较多的教师将成为主讲教师,学生选择较少的教师只能成为辅助教师,不以教师的职称、学历、资历来确定主讲教师。有了这一层竞争机制,所有教师都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使教学能力的提高。

3.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

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不但懂技术,而且懂管理。因此,课程体系设置要适当开设管理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同时,以专业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把实践课程教学放在教学中心环节,全面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在遵循职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需求,创新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将来就业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专业越多,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也多。为此,需要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对基础课程相近专业的专业理论课进行整合,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使其同时为几个专业所涉及的岗位群服务,减少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重复和交叉,也避免增加教师来开设相近课程,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4.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虽然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原来的中职,还是由中职升格为高职的院校,在管理水平方面都比较欠缺,需要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大多采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管理的计划性和方法性上有待改进,同时,管理者自身的能力素质方面亟须提高”[4]。一般而言,院级管理者负责制定学院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各系部作为中层或基层管理部门,如果中层、基层的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学校和各系部之间协调不顺畅,学校再好的政策、制度到了下面都大打折扣。在教学模式上,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按照帮扶和结对子原则,让成绩差的学生跟着成绩一般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跟着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多采用项目化和工作过程导向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景交流中学会独立思考能力;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不断展现自我能力。

(三)外部层面:建立职业教育的立体评价体系

1.从职业教育自身角度建立教育评价体系

通过职业教育自我评价,不断反省,不断提高自身内部运作能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从培养目标入手,按照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原则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仅能完成初始工作岗位,还需养成不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培养内容看,职业教育培养是否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相结合,符合企业行业需要。从培养方法看,职业教育是否加强实践教育,厂中校、校中厂、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从教师队伍来看,教师是否能完全按照行业标准要求来组织教学,关注行业最新发展。

2.建立行业企业评价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

首先,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发挥职业教育与企业各自优势,培养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通过校企合作把枯燥无味的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到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又能帮助企业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5]。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校企合作却出现一边热现象,学校比较热衷,而企业比较冷淡。因此,需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由学校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并建立质量跟踪与监控体系,保证实现企业预期利益。同时,可以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其次,实现校与校之间合作,建立职教集团,实现职业教育连锁化、集团化发展,使职业教育各种资源得到整合。校与校之间合作,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合作,有利于中高职有效衔接,在合作中实现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促使各自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及优势,促进竞争力的提高;二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合作,相互之间交流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促使学生技能提高。

3.建立职业教育社会评价体系

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利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评价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方面,要重视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为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和岗位培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院校的设施、设备,实现职业教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咨询、管理咨询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还可以组织文化创新活动,提升地方居民的文化素质,不断塑造自身形象,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评价,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龙屏风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廉璟霞.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文献评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2(3):13-14.

[2]李红.浅谈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及竞争力[J].科教导刊,2012(10):12-13.

[3]金乐.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竞争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41-43.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6

关键词: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构建

收稿日期:2006―10―16

作者简介:刘婷(1977―),女,汉族,河南省信阳人,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教,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概念,是在适应全球化、智力化、网络化的企业竞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大多在企业范围内,对高校虚拟人力资源的研究特别是对高校成人教育虚拟人力资源的研究甚少。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决定于一支高效精干的师资队伍,如何在构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减少管理成本,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运用虚拟人力资源理论构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模型

mcnerney(1995)认为虚拟人力资源是“自主服务技术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包括:(1)语音应答系统;(2)桌面计算机;(3)多媒体。Connell(1996)认为虚拟人力资源不只是网络技术,“任何一种使员工在没有人力资源部的条件下输入、修改、获得信息的技术都被认为是虚拟的”。这些技术包括:网络、数据库、局域网、文件镜像和多媒体。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者D.p.Lepak和S.a.Snell(1998)对虚拟人力资源下的定义是“虚拟人力资源是以伙伴关系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帮助组织获得、开发和利用智力资本的一种网络结构”。该定义的四个要素是:网络结构、伙伴关系、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本。anonymous(1998)认为,虚拟人力资源是指“网络技术使人力资源能自动化”。所谓虚拟人力资源,是指以伙伴关系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组织获取、发展和筹划智力资本的一种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新构架。虚拟人力资源管理(VirtualHumanResourcemanagement)是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业务外包的形式,对组织的智力资本进行获取、考绩、薪酬和开发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适应虚拟组织发展的要求将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施外部化或外包,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人力资源上的一种虚实结合的管理新方式,是交易成本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新运用。虚拟人力资源的建立,能充分利用外部人力资源,从事与组织竞争优势不直接相关的业务,而将有限的内部人力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解决人力资源使用的效益问题。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者D.p.Lepak和S.a.Snell曾从独特性和价值两个维度,研究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并提出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四种类型:传统性(traditional)、核心性(Core)、独特性(idiosyncratic)和表层性(periph-eral)。

D.p.Lepak和S.a.Snell认为,低价值和低独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一种表层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低价值和高独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一种独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高价值和低独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一种传统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高价值和高独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一种核心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虚拟人力资源理论及其模型促使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是否能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是否可以建立起一个人才共享的整合机制,解决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能否构筑一个平台,使成人教育教师本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虚拟化管理将是适应这种形势需要的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虚拟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可概括为两方面:其一,专职教师人数少,发展速度呈负增长状态。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普通高校中,大多数没有专职成人教育教师队伍。人事关系隶属于成人教育院或者定编制到系的专职成人教育教师人数甚少。而多数普通高校的成人高教规模近几年来不断扩大,但专职教师队伍几无变化,这种状态远不能适应成人教育的发展。其二,兼职教师稳定性差。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依托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学任务基本上由本校全日制教师兼职完成,但是成人教育兼职教师更换比较频繁,不能相对稳定。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主要是成人教育院和校内系(学院)一级共同管理,并以系(学院)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而对系(学院)来讲,由于本系的研究生、本科生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尚有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横向课题等诸多任务,系较难对成人教育投入太多人力,甚至教学任务不能落实到位。有的系把成人教育只作为创收的一个渠道,不很重视。对教师来讲,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调整、成果奖励等待遇等只与科研和全日制学生挂钩,而从事成人教育仅仅只是增加一些经济收入,因此教师不愿意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成人教育上。这样,成人教育学院缺乏对教师的调控权力和业务指导能力,难以以全日制教师为基础建立成人教育专职队伍。兼职教师对成人教育的教学任务的接受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同一门课程其兼职教师往往更换频繁,稳定性差。

从普通高校扩招以来以及成人教育事业日益壮大的情况来看,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业务水平也是比较高的。但也出现教师工作量空前加大,一些高校部分优秀师资流失,师资培训乏力等多种现象,部分高校或高校的部分专业存在师资匮乏的窘境,其影响不能不波及成人教育,致使成人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有下降的趋势。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为此,普通高校所办成人教育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成人教育需要、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虚拟管理势必在某种程度上适应这一需要。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虚拟化管理的必要性

1.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虚拟化管理有助于降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管理成本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队伍的虚拟化管理,可以根据每所普通高校自身的特点,区分哪些是该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核心”员工,哪些是“边缘”员工,有利于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核心”员工以及核心能力的建设上。对于“核心”员工我们可以着力建设一支稳定的专职队伍,可主要从普通高校自身离退休教师以及应届毕业生中吸取。对于“边缘”员工,我们可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队伍。兼职队伍可从普通高校自身、兄弟院校、科研单位、企业中选取。离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不受编制限制,这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人才资源的巨大作用,以减少固定编制,提高办学效益,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管理成本。

2.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虚拟化管理有助于更有效地配置成人教育教师资源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机构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主要实施单位,其师资力量理应与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相适应。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虚拟化管理客观上要求我们利用普通高校自身的资源,以及兄弟高校、其他科研单位、企业等机构的资源合理配置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从大环境来看,各所高校的办学宗旨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学科设置的侧重点不同,随之而来其成人教育办学方向也不相同。各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机构可依靠自身资源充分利用其他高校的资源组建自己优势资源,配置自己的“核心”员工。科研单位、企业是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机构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聘请不同领域的人员来配置自己的师资队伍。从整个社会上来看,虚拟管理有助于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共享整个社会的资源,来合理有效配置自己的教师资源。

3.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虚拟化管理有助于建立和提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核心竞争能力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专业、课程、知名度及毕业生的走向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平。能否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无疑是关系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竞争能力。

根据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集中精力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核心力量核心能力建设,稳定和保证这支队伍,才能保证重点学科及专业课程的开设。同时,通过合理的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队伍,会大大提高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虚拟管理的理论构想

(一)集中精力加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核心人员的管理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目的,就是集中资源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核心人才的管理和核心能力的培养。核心能力和核心人才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独有的,其他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不可多得的能力和人才,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形成竞争力的根本。可以说没有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核心人才和核心能力,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就如空中楼阁。因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要实现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重视核心能力和核心人才的培养和建设,率先形成一支过硬的核心人才队伍。

(二)进行人力资源的虚实划分,建立人力资源新框架

根据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模型可构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管理框架。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虚拟师资队伍可从四个层次来分析。如上图所示,第一层为“核心”层次,它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价值)且能体现学校的特色(高独特性),例如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课程的师资等。学校应着力规划和建设(例如引进和培养)好这一层次的师资队伍,以保持学校的竞争优势和核心实力。第二为“传统”层次,它对学校的发展很重要(高价值),但并不代表学校的特色(低独特性),例如传统学科、传统专业、基础课师资等,学校应具备其主体力量,形成相对稳定的核心群体。对这一层次的师资力量,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招聘、任用和评价体系。第三为“特殊”层次,它对学校发展并不很重要(低价值),但能在某些方面显示出学校的特色(高独特性),例如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的师资,它虽然不能形成学科上或专业上的优势,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声誉或扩大学校的影响。从战略利益上讲,学校可适当引进这样的人才。第四为“核外”层次,它并不制约学校的发展(低价值),也不显示学校特色(低独特性),这主要包括普通外聘和校内返聘师资等。

(三)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师资库以及师资网络化管理的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虚拟管理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人才信息库,建立与成人教育有联系或成人教育可能获得的各种人才的电子档案,并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活动的实用性和迫切性,对人才实行分级管理,并通过现代的通讯技术与其保持不同程度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一旦成人教育需要就能立即找到合适的外部人才。其次,还应与伙伴院系,业务外包机构以及社区的人才库建立网络连接以扩大成人教育总体人力资源规模。由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机构对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进行登机注册,建立网上动态专兼职教师数据库。

(四)同其他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等机构建立伙伴关系

组建全省乃至全国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协作组,分工合作,共建网上教师资源。使整个成人教育系统内形成开放有序、信息通畅、反馈及时、资源共享、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规模运作、高效低能、充满活力的新型教师管理体制。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未来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动向。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适时运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成人教育人事管理改革的深入,是人力资源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从而促进成人教育在其他方面改革的深化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Davidp.Lepak,Scotta.Snell.VirtualHR: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the21stCentury〔J〕.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view,1998,8(3)215-234.

〔2〕mcnerney,D.J..welcometoVirtualHR〔J〕.HRFocus,1995,(8)1.

〔3〕顾琴轩.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一个理论框架〔J〕.上海管理科学,2004,(5)32-34.

〔4〕张国梁.虚拟人力资源与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构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7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的内涵,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极其创造形成过程。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整合资源的功能。

中等职业教育既具有高级中等教育的特征,又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培养目标上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又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既要服务于学生,以满足个体生存、发展、就业的需要,又要服务于企业、行业的用人需求,还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文化是指中职学校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师生为了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中职师生共同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极其创造形成过程。学校文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灵魂,它以价值观为核心激发师生、教职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创造性,营造浓厚的教科研及学习氛围,培育全体师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高成就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作为产业之一的教育也越来越融入其中,教育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部分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校也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学校所独有的、支撑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

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蕴涵于学校组织内质中的,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涵于组织内质中的、学校独具的、支撑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是使学校在长时间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

三、学校文化是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基

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学校发展规划的能

力、提高学校质量的能力、实施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能力、学校品牌策划与提升的能力、学校对家庭、社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校长的领导能力。

其中以学校生产力为基础,学校文化力为核心,学校经营力为重点的“三力”,构成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因此文化是推动学校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学校经营则是竞争的具体手段和途径。文化力和经营力的最佳整合所产生的教育品牌,便成为竞争取胜的物化标志。学校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学校形象的竞争,是办学效益的竞争,也是学校育人取向和特色的竞争,诸多竞争制胜之本的综合构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根基.有以下两个原因:

1.文化力的确在学校核心竞争力诸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关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有的认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由学校的财力、物力、学者、学科、学生和校风、教风、学风构成;有的认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由学校管理者的素质及其人格、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师资结构及素质要求、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构成;有的认为,学校核心竞争力是以教育生产力为基础、以学校文化力为核心、以教育经营力为重点的“三力”所构成。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是学校文化及其所构成的力量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这也正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大学精神管理

1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竞争是双方或多方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自身力量的相互较量来争夺胜利。竞争是当今世界存在于企业、团队和个人之间的一种普遍现象。任何竞争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它的排他性,即竞争者不可能与别人以相同的生存方式共存于一个系统之中,他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便在激烈的、互为排他性的竞争中取得胜利。竞争者在激烈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状态,我们称之为竞争力。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理论是当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已在商业管理和企业运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证明是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卓有成效的理论贡献。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来源于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其主要观点是面对复杂激烈的竞争,企业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更要注重培育企业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他企业且竞争对手不能用其他方法替代或效仿的竞争能力。它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征:核心竞争力要具有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为企业所独有,并且难以为其他的企业所复制或模仿;一定的延展性,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能为企业拓展产品提供有力的支持;可加性,即将多种具有相关性的核心竞争力有机组合,就可以得到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可变性,即核心竞争力不是永恒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讨论已普遍见于各个领域,这个从企业管理理论中发展起来的概念已广泛的渗透和应用于教育组织和院校的研究。笔者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可定义为,大学以其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精神文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等竞争要素的既有优势和潜在优势进行战略整合,确定发展目标、核心价值、关键因素与优先领域,通过构建并实施行动体系而显现效用,通过阶段性评估不断完善和升级转换,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国内各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目前的状况的差异,其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如目前国内的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普通理工科院校以及医学类等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其核心竞争力具有自身特色。

2如何加强大学核心竞争力

我国大学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是大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竞争优势之源,是大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目前,中国高校在资源、人才、市场等方面的竞争空前激烈,谁能保持核心竞争力,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面对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强大竞争态势,如果不尽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无疑有些高校会被淘汰出局。因此,尽快培育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等教育研究中不容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如何培育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加强学科建设、大学精神的构建、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及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等方面从而提高其社会声誉,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1)加强学科建设。大学是一个学术组织,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以学科为基础为核心的学术组织。而大学的管理,就是根据大学组织这一基本特征进行的管理。现代大学,“学科”的概念,似乎已经被泛化了,变得相当宽广。例如,当我们说某某大学某学科强大时,常常包含了学者的学术水平、取得的杰出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研究手段、设施等。再如,国家教育部在评定、审核或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时,其涉猎范围几乎都包括: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学术交流和跨学科合作能力,教学、科研设施和图书资料储量等等。以上分析,说明学科的概念不仅是知识形态的组织,而且是最基层的学术组织,是承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任务的实体。可以说,大学的一切工作都与学科建设有关,但也不能说大学的一切工作都是学科建设工作。大学的学科建设包括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确定学科方向、组建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环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其目的是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和培养人才,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

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学科队伍来实现。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就不可能建设搞水平的学科。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其次,要注意形成合理的结构。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带头人对一支队伍的战斗力具有决定作用,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对学科队伍的定向作用、管理作用和整合作用三个方面。学科建设关键是人,离开了人,就谈不上学科建设,特别是当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缺乏时,就应该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而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从而提高社会的声誉以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2)大学精神构建——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底蕴。综观世界一流大学,其核心竞争力无不是蕴含在其长期积淀的大学文化精神之中。实际上,这些著名学府与其他大学在基础设施、课程设置上可能相差无几,但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各自校园的文化氛围,也就是那种无形的,最具不可替代性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那些有着自己独特文化氛围的著名学府,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构建,使这些大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永远是吸引、影响无数莘莘学子的重要原因。如北京大学常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象征,正是北大精神体现了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仍以为继的精神特质和传统——注重人格培养和品性陶冶;追求真理、学术至上;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文化精神、引导文化发展。这些优秀的精神与传统既是大学生命之灵魂,也是引导大学健康发展之理想。大学之大学精神好比人之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如行尸走肉般可怕。因此,构筑体现高校独特品位的大学人文精神,营造富有各校特色的学科文化氛围是大学一项长期的任务。

(3)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各种教学、科研资金的获取对高校核心竞争力影响重大,资金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存在马太效应。例如,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学校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条件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在院士数量、获重大奖项、重点学科数、人均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等各个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随着这些高校竞争力的进一步加强,国家就会追加更多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成恶性循环。在国际上也是如此,名牌大学由于资金充足,在竞争中优势明显,往往能取得一些重大科学成果,这与这些高校雄厚的资金实力分不开的,例如,哈佛大学仅捐赠资金就有150亿美元之多,剑桥大学也有10亿英镑,这些资金为其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我国高校资金来源一直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尽管近几年,各高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但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在人均、题均方面都是偏低的,如果不能增加投入,将会对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当然,现在单纯依靠增加国家的投入已不现实,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将成为解决高校经费不足问题的必然趋势。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资金获得后如何分配,如何运用得更合理,使学校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更为关心的。当然不能把所有经费都用于“硬件”设施的建设,要更好的利用于“软件”设施的建设,如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

(4)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涉及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种人群的利益协调,因此,管理十分重要。高等学校的管理从内容上讲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生活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从纵向上看包括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等。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管理活动的规则,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坚持依法治校,实施管理创新,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适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把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凝聚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上来。

3在加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的思考

(1)加强大学核心竞争力应以质量为根本。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发展的生命和灵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教育质量的高低是反映大学竞争力最为重要的标志,因此,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立足点和归宿点。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高等学校尤其应在这方面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应根据学校自身实际,狠抓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继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强化基础课的教学,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应改革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依法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促使大学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同时完善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加强大学核心竞争力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管理的要素日益增多,但管理的第一要素或者核心要素始终没有变,而且越发突显起来,这就是“人”这个要素。在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伴随着对人本性的研究和对人力资源的探究,“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加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这就是要唤醒人的主体意识,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客体、管理的目的都是人,高等教育所承担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任务,其在以“人”为“本”的主体取向上出现了二元复合主体——教师与学生。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是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将管理与服务、管理与育人紧密结合。要实现高等教育民主化管理,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管理民主化建设进程,保证高校的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尤其是参与各项重大问题的决策,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实现民主管理的制度化、全面化和经常化;要创新管理手段及方法,重视各种预测方法、风险决策方法、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开发利用,建设高等教育管理的新平台,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科学化。

(3)切实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加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道德是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调节控制和内在管理的行为规范,道德行为是有意识的、积极的、自觉的人类活动,是人类向善的实践理性,它本身是“善的管理”的实践。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解决学校风气方面的问题、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就有了更广泛坚实的条件。当然,道德教育在高等学校中并非仅仅只存在于其他活动以外,而是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生产活动、组织管理活动、文化活动等融为一体的活动,管理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通过引导、规劝、约束等手段提高教职员工的道德水平。所谓引导即用先进的理论、科学的伦理道德观念感染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当然,感染的方式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应尽量融合于各种日常的工作中,与专门的教育活动相结合。所谓规劝,即改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不良道德习惯,转变他们的不良道德观念。这一工作要在尊重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性、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所谓约束,即用一定的行政规范如纪律、规章等手段,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帮助教职员工与学生内外兼修,不断提高道德觉悟,形成优良品质。同时,还要重视对教职员工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差异,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赵忠令,邵波.大学核心竞争力其心理建构[J].江苏高教,2004(1)

2华荷锋.差异化: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05(3)

3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教研究,2005(7)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9

纲要的重点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这“五个必须”是一个整体,即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工作的根本要求。

进入21世纪,社会变化越来越剧烈,前进速度越来越快,当今时代,全球化造就了“地球村”,知识经济带来了知识工人,终身教育营造了学习化社会,网络时代铺设了信息化高速公路,市场经济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新理念的凸现,这些都对学校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生机,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追求“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不能实现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科学发展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体现时展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和一个基层九年制学校的管理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践行这一理念。

一、“育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

培育人才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育是学校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学校必须以育人为目的,规定了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物,而是为了人,为了教师、学生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学校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学校的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任何一个组织都没有像学校这样凸现“人”的概念,“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集中体现,“育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

二、“育人为本”是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变革的时代选择

追随学校教育的漫长历史,在不同的时代,对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具有不同的学校管理思想,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

1.经验管理模式。其缺点是缺少理论预设、缺少前瞻性、缺少科学性,管理经验时空条件的限制性,管理经验的个别性等都不能适应“育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核心理念。

2.科学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模式中的运用,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科学管理注重逻辑实证分析,强调理性,但在教育管理实践中还有许多非逻辑、非理性的因素。同时科学管理理论运用于学校,对教育管理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助长了学校中的商业习气,引导人们从单纯的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待教育,忽视了教育的陶冶价值,忽视了教师、学生的个性等不适应“育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核心理念。

3.“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人的问题是学校教育也是学校管理最根本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从对人性的理解入手,把人当做“知识人”“文化人”,全面理解和积极认识人的社会需要和自然需要成为时代进步的选择,“育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的核心。

三、“以人为本”在学校工作中体现为“育人为本”

1.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是育人过程。教育职能是学校的基本职能,学校工作的全部必须承载一种教育性,培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决定了学校工作必须以育人为目的。在学校管理中,无论是用人、处事,还是理财、管物都应考虑到可能起到什么样的教育作用,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影响。毋庸置疑,育人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学校只有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基本态度,掌握基本技能,使之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最终达成学校的教育目标。

2.学校教育“育人为本”重在“育”。在学校教育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上,必须建立在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是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管理,不是对物的管理。管理不是管制,教育不是强制,不能以行政命令、纪律处罚为主,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唤起师生的内在自觉,才能实现教育管理的目的。

教育管理的核心篇10

【关键词】价值观管理大学生理想信念

【基金项目】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mBV理念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实效性研究》科研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SY07)。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3-01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要途径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流是好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文化的多元性发展,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形式化、过场化现象严重,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落后,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价值观管理(mBV)是继指令管理(mBi)、目标管理(mBo)之后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是通过建立一套与企业内外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来引导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价值观管理作为一种新地管理模式,在国内外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人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自身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创新性的将价值观管理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管理的内涵,并提出了运用价值观管理推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1.当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普遍重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事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都是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师资队伍强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新形势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也面临不少挑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化、过场化现象严重

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使理想信念教育处在“文件规定上重要,实际执行中次要”的困境。按照规定开展的教育也是照本宣科,走过场、流于形式现象普遍,针对理想信念教育缺少相应的考核机制。

1.2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滞后

据调查,多数学生认为听老师讲理想信念教育太枯燥是导致他们不喜欢、不欢迎它的主要原因。部分老师只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他的讲解内容,而不顾及学生的反应。另外,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设置的课程与社会实际、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密,缺少针对性。

1.3教育对象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相比前几代大学生更加务实、理性,他们更多地关注培养锻炼自己的技能,获得奖励,顺利完成学业、就业等关乎自身利益的理想,容易忽视理想信念的培养。

2.运用价值观管理推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与个体身心发展状况、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实践的水平密切相关。高校在运用价值观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贴近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真正把理想教育落到实处,应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

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通过全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来分析、提炼、确立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下,与大学生积极对话和交流,把他们所渴望的美好未来形象化,形成一套既符合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又符合大学生个人理想追求的价值观体系,并通过教育,使其逐步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

2.2开展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2.1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当作一个引导大学生成长的过程

客观事物对人来说是否具备价值,在于其能否满足人的需要。理想信念对于人的作用亦是如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需要,才能获得生长的沃土。因此,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首要一点就是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理想。此外,积极教育大学生在重视个人理想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理想,要逐步引导他们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用社会理想来引领个人理想,真正做到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个引导大学生成长的过程。

2.2.2以人为本,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反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尝试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新途径。一是改变过去“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统的教育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我们既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显性教育渠道,又要积极开展隐形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二是以人为本,实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我们既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价值性和逻辑性的力量让学生信服,又要以情感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大道理融于小道理中,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的典型事件中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是合理利用网络渠道。教育者要在继承传统载体的基础上,摸索创建一些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BBS、博客交流、红色网站等网络渠道,方便师生间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要密切提防大学生受网络的虚拟、自由、非他律等特性而淡化理想信念和道德理念。

2.2.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基础。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和巩固他们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同时,通过正面的指引,使学生克服或消除不良的价值观,自觉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面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契合,最终成长成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蓉生.论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1,4:31-35.

[2]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道德与法研究,2011,(148):57-60.

[3]吴蓓,曹向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反思与建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