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6:23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1

【关键词】信息化思路;高等教育管理;影响;特点;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结合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可以发现信息化思想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并且使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逐渐的趋于系统化、智能化。

一、信息化思路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信息科技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很大,在信息化思路影响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思路、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论从效率、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例如,信息化思路极大的影响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传统模式下人的工作量很大,且容易出错,数据的查阅、调取、应用等都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在信息化思路影响下,基于信息技术的数据资源库可以共享,相关信息联通、开放,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对这些信息的应用和处理更为得心应手,且受益于计算机网络强大的存储功能和运算功能等,高校管理信息数据的存储、应用安全、可靠、方便,极大的提高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又如,信息化思想对高等教育管理质量的影响,一方面,信息化思路减轻了人在管理工作中的繁琐工作,提高了人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确保了人管理思想的客观性和系统性,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整体性、标准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思路为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丰富的管理研究资源,并为教育管理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管理者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建立庞大的教育资源管理库,这样不仅方便了对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的整理、利用,还使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宝贵资源得以最完整、系统的保存,使以后的教育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信息化思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教育管理是教育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其中牵扯到法学、心里学等,就高等教育管理本身而言其过程复杂、多变,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在信息化思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放性和教育资源共享性,在信息化思想影响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工作过程较为透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互动性良好,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交流管理思想、经验等等,很好的提升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加强,避免了信息不通情况下的重复工作,由于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所用资源可以随时随地的从资源库调取,也可根据需要编辑、储存信息,拓展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空间,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二,信息化思想下高等教育管理获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支持,海量的信息数据存储为教育资源的开放利用提供了方便,使高等教育管理的效果更加突出。第三,信息化思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方向更多、效率更高,例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的各类信息数据都存储其中,管理者、老师、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权限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这一模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为顺畅,也为教育管理提供了方便。又如,校园一卡通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校园生活服务,使其校园生活更加丰富、有条理,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第四,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将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信息化思想拓展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思路,在信息化思想模式下,单个职能部门对信息数据的存储、加工和使用得到了满足,其他部门对相关数据信息的使用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且避免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数据的重复录入,信息的多次保管、存储等),不同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权限和信息使用权限对教育管理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和调用等,很好的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效果的提升,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当代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信息化思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大好机遇,各高校也在积极的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思想的知道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较为先进,且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满足了高校对于办公自动化、学生信息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教学等需求。但高校的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较快,且软硬件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管理的思想不仅要立足于教育学和管理学方面,还要重视信息学,将其信息学的内涵和发展融入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高等教育管理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是对内和对外的双向管理,不仅要管理好高校内部的问题,也要关注高校与外部的联系和发展。四、

结语

总之,高校管理需要创新的、开阔的思维,信息化思路下一样要重视高校教育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发展,要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工作,而不能过于依赖计算机网络,任何时候人的思想都是科技无法代替的,因此,信息化思路下信息技术只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工具,其应用还需要人的进一步实践和开发。

参考文献

[1]王凤领,基于云计算的高等教育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研究[J],只能计算机与应用,2016(01):72-74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2

关键词: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信息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81-02

现实需要和理论研究需要致使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和高校教育研究的关注点。我国目前的研究注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实际操作方式方法,忽略了作为前期准备和实效检验的信息沟通问题。本文拟结合笔者多年高校新生辅导员的实践经验,发现我国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在信息沟通上的主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

信息沟通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渠道,是实现对策合理化和针对性的关键。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对信息沟通的要求尤甚。目前我国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信息沟通上的严重不对称。高校信息沟通不对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新生适应性现状的不对称。

目前,许多高校和老师在进行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时,往往只是程序性的完成任务。缺乏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现状和大学新生适应性不良原因的信息更新。部分高校老师仅关注自己的管理工作或者教学工作,缺乏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关注,无法有效找到有关大学新生适应性不良的原因,往往根据惯例和教学工作的经验进行教育,导致教育内容的陈旧。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适应性教育不具有针对性,没法落到实处。

第二,大学新生个人信息的不对称。

由于受地理条件、大学生年龄以及高校教育管理方式的影响,高校和老师与大学新生的家长之间的关系相比中学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明显淡化。高校和老师对大学新生个人情况的了解更多限于教育背景以及成绩情况的了解,而对于其家庭背景、个人特性、兴趣和性向了解较少。对大学新生个人信息掌握上的不对称,使老师无法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的个别化适应性教育,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体之间缺乏信息沟通。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体,以新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为主,包括学校和学院党政领导、任课教师义务主体,还包括新生家长和高年级的学长和老乡等非义务主体。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家长和辅导员或班主任之间、高年级学长或老乡与学校、辅导员之间均尚未形成沟通协作关系,这些主体都只是基于自己的领域和范围按照各自的方式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难以在教育力量上形成合力。

第四,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成效信息掌握不对称。

作为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体,受时间暂短和课程安排的局限,很多高校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作为例行的任务,只要完成相关规定,走完程序即可,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所产生的实效并不关注。不了解学生是否适应大学生生活,不了解学生对适应性教育的满意程度。实效信息不对称导致教育主体无法了解教育情况,难以发现适应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大打折扣。

二、导致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信息不对称是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导致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原因均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导致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信息不对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观念上,忽略信息沟通的重要性。由于信息沟通并不直接产生适应性教育的效果。部分大学生适应性教育主体重视适应性教育具体措施的实施和开展,对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信息沟通问题不重视,忽略适应性教育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适应性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作为前置性和辅工作的重要内容――信息沟通也就极易受到忽视。

第二,未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沟通技术。目前,作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体对信息的沟通还停留在从学生档案资料了解信息的传统方式层面。在现代通讯技术和数字化时代,大学新生信息也在一定程度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量大大超出档案资料所能传达的信息量。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量运用,大学新生与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也更多的网络化和通讯化。然而,部分高校以及部分高校教师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沟通技术。

第三,信息沟通的具体做法和措施失当。在信息的沟通上,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教师注重学生基础信息的了解,不注重学生个性特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不注重适应性教育过程中信息沟通的变化和更新,更忽略适应性教育实效信息的沟通;信息沟通中注重整体信息的沟通,忽视个别大学生个体信息的沟通,忽视信息沟通的具体化和持续化。

三、当前我国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信息沟通的对策研究

作好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信息沟通,要求全面掌握大学新生的基本信息,加强不同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在新生入学报到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对新生开展前置性新生适应性教育。

第一,全面了解大学新生的基本信息。

“因材施教”要求必须针对大学新生的特点进行适应性教育。目前,教育者对大学新生信息的了解一般通过大学新生的中学档案。大学新生的中学档案能够反映新生的部分基本信息,但是缺乏全面性,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心理状况等关键的信息。这要求高校适应性教育老师在查阅大学新生中学档案的时候,应当重点关注新生家庭情况调查表,高中学生评语表和奖惩材料等信息,通过从其考试成绩、学年评语、毕业鉴定等内容,了解该生的思想、政治、纪律表现和社会活动情况。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信息,高校可以建设网络信息收集平台,在网上对大学新生信息进行自愿性问答。问答重点针对中学档案中无法获取的信息,例如个人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家庭经济状况,心理健康测试等内容。

第二,依托网络优势引导大学新生了解相关信息。

大学新生对高校学习生活的了解也是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当主动为大学新生了解即将就读的高校提供条件。现代数字信息网络可以让信息突破空间限制进行及时传递。网络成为高校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信息收集和信息公布的理想平台。

为了更充分的利用网络作为前期准备平台,笔者初步设想:高校可以专门为大学新生设立信息了解窗口。信息窗口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公布学校校史校纪校规等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设置,学校地图、学分规定、课程安排以及教师等基本信息,学校地图及周边餐饮、银行、邮政、交通出行等生活设施。第二部分是咨询平台和自由交流平台。咨询平台主要是给大学新生提供向有关管理机构进行网络咨询和交流途径,解答者必须是高校的相关机构工作人员。自由交流平台由学校工作者和大学新生自愿参与,以备学生全面了解学校信息。

为防止部分学生无法利用网络资源,在录取通知书中,应当将前文所述网络窗口公布的信息以书面资料一并寄予被录取新生。为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网页的进入需要账号和密码,在录取通知书的发放过程中可以随附登录账号和密码,并对登录方式和网页信息查询做简要介绍。

第三,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信息化。

新生入学后,应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了解学生信息。高校应当提供网络技术平台,让学生以班级或者以学院为单位,开通相关信息论坛或者信息交流平台;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公共资源,例如QQ群,论坛或者博客、微博等公共资源,教师也应当作为成员加入,通过学生认可且经常接触的方式进行适应性教育;教师也可以制作相关的适应性教育短片或者相关适应性教育信息和内容,在网上轮流播放或提供下载。

实现心理咨询的信息化。心理咨询是进行一对一针对性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途径。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都要经过严格的填表登记,甚至将相关信息通知老师和家长。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有的则为了隐瞒事实或惧怕被披露信息,往往逃避心理咨询甚至恐惧心理咨询。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得不到及时疏通和解决。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网络平台,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匿名心理咨询。这样的咨询同时摆脱了面对面心理咨询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第四,信息交流的持续与跟进。

信息交流的持续与跟进有很多方面,既包括教育者信息获得的持续与跟进,也包括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持续与跟进。具体而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者应该持续更新了解大学新生的信息,以保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而大学新生也应当持续地更新有关大学适应的信息,例如改变原有对学校、对大学生活和大学学习的认识,根据入学后的了解和认识,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以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教育者通过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相关个人汇报以及奖惩记录获取有关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状况;通过大学新生的行为收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状况,如大学新生的作息时间,上课出勤情况,参与集体活动或者社团活动状况,与寝室同学的人际关系;通过班级干部和寝室长以及家长及时了解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学生个人动向和信息;通过心理咨询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性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与化解;通过书面和网络平台对适应性课程进行考试、定期的心理测评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状况,同时及时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实效,不断完善适应性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姜宇,曲云进.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6).

[2]陈时见.学校教育改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28.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区域性;教育理念;发展

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资助经费重点课题,“河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051219)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3日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建设的迅猛发展,教育理念不断升华,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打造社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在这样的背景下,紧邻京津的河北,在教育事业上如何迎接教育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实现河北教育跨越式发展;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巨大潜力构建21世纪的信息化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亟待研究的艰巨课题。

一、河北省内外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

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在提升教育理念和模式创新方面,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积极探索教育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全面为创新教育服务,努力为每一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教育的革新创造和提供了机会,通过分析与研究欧美等教育发展强国,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基本上都是经过利用教育平台网络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系统的扩展,以及教育内容的交流与共享两个阶段。通过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河北省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河北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完成,硬件设施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为河北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在软件设施建设方面滞后,导致教育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偏低,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处于粗放型阶段。

目前,虽然河北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不少,但是在实际应用层面却未起到预计效果,“重建设、轻管理、轻培训、轻资源、轻应用、轻维护”的现象尤其突出,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河北教育信息化硬件投资、软件投资、人员培训比例为78.8%∶13.3%∶7.9%,与公认的5∶3∶2投资比例有不小的差距,实际运用效果欠佳;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极不均衡,偏远地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仍然很低下,而且缺乏正确的政策、技术和教育的引导,以为信息化即为使用计算机或上网而已,这些问题如果不着手尽快解决,加以理性引导,将拉大河北不同地区的人口教育素质差距;优质资源得不到共享且重复开发严重,导致极大浪费。

综上所述,河北省教育信息化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立足自身,量体裁衣,尽快解决以下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矛盾:现代化教育理念滞后与信息化技术更新快之间的矛盾;硬件设备闲置与软件资源短缺现象共存的矛盾(犹如有枪无药的感觉);不同地区之间存有发展很不平衡的矛盾;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匮乏与信息化建设高标准、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宏观管理与决策机构职责不清的矛盾;各自为政形成的“信息孤岛”和统一建设标准之间的矛盾。

二、河北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对策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领导机构。教育信息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它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模式的改进,促进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满足终生学习的需要,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涉及学校内部机构的调整、管理程序的变更等许多敏感性的问题,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机构和人员的地位、作用及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变化,从而引起相关人员的抵制和不合作,因此,需要提高教育界各级领导干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领导机构。当前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管理部门――教研、科研、培训及电教(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等部门,在教育信息化的决策和实践中存在多重领导、管理交叉混乱、职责不清等问题,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合作。同时,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政策制定及具体实施操作方面缺乏系统、整体的规划与协调,缺乏从一个区域的整体层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及有效使用,致使各学校、各部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与开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教育信息化建设除了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外,还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协作,更需要有很好的理念、优秀的项目管理和优秀的建设队伍。因此必须有领导的重视和统一的组织机构、各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技术支持机构,推进相关机构的分工与整合,形成全局一盘棋的建设思路,考虑到各个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让每一个棋子孤军奋战,相互合作交流,才能够打赢教育这场持久战。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解决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以解决影响河北省教育发展的“数字化鸿沟”问题。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逐步解决因经济发展不均衡产生的差距,以保障每个地区的学习者都能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利。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政策规划及具体措施,将各类学校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工作真正地做好做实,从而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及教育理念,适应新型工作学习模式,更好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及创新学习方式。另外,本课题组研究认为:应考虑设备的更新问题,如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许多硬件设备面临着更新换代的机会,可以由政府牵头来完善相关硬件设备捐赠或有偿帮扶体系工作,以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缺乏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以重视协调解决。

(三)政府政策引导,牵头提供环境和技术支撑。充分利用it企业提供的网络平台盘活现有的中、小学和高校数字优质资源,迫切需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提供开放的教育资源,推进移动学习,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共享优质资源,为实现终身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通过教育平台建设改造传统教育,提升教育各个环节现代化程度,把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量化在经济指标上,以满足个人、家庭、学校各类人群个性化移动学习。政府采取激励措施,组织全省名优教师不断设计出数字化优质资源,采用流媒体技术,通过专业级教育信息化平台,使用智能手机、家庭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等终端,在3G/4G移动网络、有线网络、itV/iptV等多网络支持环境下,使教育更加公平合理化,更好地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移动学习提供资源保障。

(四)借鉴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要想使河北的教育信息化能够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努力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使河北教育再创辉煌,为达到此目标河北省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潜心向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趋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学习,学习其先进经验及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少走弯道。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强国,其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突出,值得我们广泛关注。美国教育行政实行地区分权,各地教育都有自,各个地区教育形式各异,信息化教育水平良莠不齐,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为了解决多元化所造成的地区不均衡与学生学习差异,美国制定了国家统一标准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研制工作。美国建立的教育资源平台网站而不去放置任何教育资源本体,只通过一个教育资源元数据记录的数据库外加一个搜索引擎,把各种教育资源联系起来,各类学习人群提供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信息服务。在资源建设方面,美国采用设计与开发分开的原则也值得我们学习。优质教育资源的教学设计由学校教师完成,通过媒体公司制作运行,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美国的教育信息化运营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调动电信运营商、科研院校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维护市场化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合力推进河北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三、结语

河北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创新理念,破解难题,迎接挑战,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海纳百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大研究深度,并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研究成果,引进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软硬件、技术、人才、制度以及经营管理理念,加以探索和实践,使教育面向信息化、面向未来,为未来河北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再创河北教育新的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DB/oL].http://,2010.10.1.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4

核心提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下一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今后一阶段全国教育工作的目标确定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系统为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教育形势变化,破解热点难点问题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转型。

“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别蕴含着深刻的观念创新。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对我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诸多全新要求:一是参与力量将更加多元。要办好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单靠政府一家是远远不够的,广泛吸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建设是达成“教育治理”各项目标的关键。二是主体权责将更加明晰。在“教育治理”这样一个多元体系中,要更加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各主体在其中的功能地位、权利职责,这是达成“教育治理”各项目标的基础。三是体系运行将更加高效。走向“教育治理”要求体系中各主体的运作更加科学、协同更加精细、响应更加即时、流程更加优化,这是达成“教育治理”各项目标的保障。

从当下来看,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是“管办评的分离”,其中核心是构建新型的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突破口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是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格局。由此,管理信息化在此格局中的地位不可或缺:“管办评”体系的构建形成,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职责关系的明晰,教育体系的运作优化、精细治理、即时响应,都离不开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治理现代化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正印证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论断的正确。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颁布实施,尤其是2013年教育部出台《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后,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以解决中央、地方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无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第一阶段”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也已初具规模,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第二阶段”。相比第一阶段着力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此阶段更加强调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应用;相比第一阶段着力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此阶段将更加重视通过管理信息化提升各类教育机构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信息化力量最薄弱的中小学和学前教育机构);相比第一阶段着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此阶段将更加注重破解制约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相比第一阶段着力解决教育数据的获取问题,此阶段将更加重视数据的精准科学和实时生成。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5

关键词学校信息化领导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102-01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想加强信息化领导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学校应当系统规划、有序行动,对以下方面要有所关注和思考:

一、要关注课程

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挑战。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应当体现在全面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并进而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密切相关、互为促进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

二、要关注课堂

创新教学与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体现在应当了解信息化教学在课堂实现的基本模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以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基础,认识到高价值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要确保体现技术的有效整合。

三、要关注学生

信息化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创设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关注和思考的出发点――应该了解如何创造将学校、社区、家庭紧密联合的信息化教育体系;了解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与家庭学校互动:了解实现学生的电子成长记录与全面发展轨迹;了解如何将社会信息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转化为教师、学生的行为和基本素养。

四、要关注教师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应该体现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机遇。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技术应用能力,需要掌握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掌握借助信息技术寻求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学校领导要认识到,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领域系统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相应计划,以内化为教师自觉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执行力。

五、要关注环境

信息化教育环境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领导们该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体现之一,是教育文化的变革。在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取得协调和共同促进发展,以取得信息化投入的最佳效益。

六、要关注效益

区域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教育信息化是一件经济、人力、物力投入都极大的工作。学校领导应当清醒并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需要对技术投入的效益进行关注,需要对教育信息化各系统要素效果和整体效益进行通盘考虑和认真评估。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6

关键词:信息碎片化;传播;媒介素养;媒介素质教育;大学生;影响;对策

在信息互联时代,媒介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推崇“媒介素养”这一在社会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概念。香港学者张冠文就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正确判断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它是人创造并传播有效信息的一种素养”[1]。可见媒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它让人们学会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并解读鉴别世界,这一切都来源于人们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上。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素质教育带来一定影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和学习尤为 重要。

1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问卷调查

1.1调查目的

开展信息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影响的调查,目的就是为了调查目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媒介素养的水平,也明确了我国高校媒介素质教育的发展情况。并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所存在的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在未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质量。

1.2调查布置

此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展开,其中包括了个人信息调查和问题调查,其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了信息获取的方式、详细内容、途径、目的等。调查对象选取了某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的300名学生,其中有本科生和研究生,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都达到100%。此次问卷调查范围广且涉及人群种类多,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普遍性。

1.3调查方法

调查在3所学校以抽样形式展开,每所学校调查样本100人,其问题主要集中在媒介信息获取方式、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辨别、使用、评价和道德规范等。

1.4调查结果

在问卷调查后的结果发现,在这个接触新媒介最广的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对信息碎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普遍匮乏现象。其中有94.31%的大学生不了解什么是信息碎片化,有4.34%的大学生只能说出它是碎片式的信息,而只有1.35%的大学生能回答出信息碎片化的基本概念是整合的信息。对“媒介素养”这一关键词的概念了解程度则相比碎片化好些,但也有53.49%的大学生不了解其概念,而表示略知一二和非常了解的大学生分别占到了28.31%和18.20%。该调查表明,大学生虽然生活在信息时代,但是对碎片化这一基础知识概念的了解情况还是尤其薄弱,但这并不能说明如今海量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没有给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媒介素养提升带来任何影响,只是大学生主观方面的辨别意识存在差异,而客观影响还是积极存在的[2]。

2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查阅知网资料显示,目前已有很多研究专门就大学生对新媒体及信息碎片化的了解展开了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媒介素养的水平,以便明确我国高校媒介素质教育的发展情况,为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缺失及对策研究提供基础[3]。时展影响大学生教育是必然的,信息碎片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及方式,它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也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说。

2.1积极影响

1)有些碎片化信息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人们学会对信息加工并处理后才能使用。问卷调查中显示有49.88%的大学生懂得搜集碎片信息后进行分类整合后再使用,更有91.35%的学生懂得通过某一专题研究来结合碎片化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再使用,这说明了目前的大学生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已经有很大提高,他们已经适应了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这些对媒介素质教育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新媒体时代,信息丰富、开放,资源可以共享,形式多样化,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受众都充分享有话语权。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心声和个性。

2.2消极作用

信息碎片化导致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极大冗余和快速饱和,这其中包含了许多垃圾信息,不但危害社会,也让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错误导向影响。在问卷调查分析中有75.68%的学生在面对大量信息碎片时对自己的信息筛选处理能力缺乏自信,而有84.41%的大学生则在浏览各种碎片化信息时缺乏对信息真实性的信任,难以辨别真假信息,这两组数据就超过了总调查对象的80%以上,这说明了碎片化信息对大学推广媒介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阻碍,它影响了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降低了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的认知程度。冉龙燕[4]在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中的调查表明,70%的大学生倾向于接受视频、图片等形式传递的信息,只有27.96%的学生乐意潜心文字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多媒介获取知识的影响,学生接受知识更加随意化和极速化。

3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3.1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大学生首先要建立自我网络信息消费意识,懂得依靠自己在媒介素质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来提升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降低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度。另外,大学生也应该不断学会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与技术,积累相关经验,比如学习网络舆情信息系统知识、从多个渠道了解每一条信息的来源与原因真相,提高自己拼接碎片信息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媒介素质和信息 素养。

3.2学校加强媒介素质教育,创造优良媒介环境

高校可以借鉴其他信息传播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学会西方国家对社会关注实际问题、追求事物本质、重视提升学生信息应对能力的教育策略,并建立完善的信息教育工作机制,由学校引导,分析学生在实际中的媒介素质教育情况,提高学校的监督管理机制,开设不同角度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讲座,满足学生对媒介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学校也要及时更新媒介设备,时刻保证高效内大学生媒介健康使用环境[5]。

4总结

碎片化信息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即时性和简易性,所以它对于大学生媒介教养的提升是具有一定影响的,同时也为素质教育过程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只要高校积极正确开展媒介素质教育,让学生正确理解碎片化信息对自我媒介素养提升的冲击,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就能养成正确判断和使用碎片化信息的能力,适应时展脚步。

参考文献

[1]段雨欣.浅析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管理[J].才智,2014(19):50.

[2]田维义.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J].现代传播,2004(6):93-96.

[3]周淑娜.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研究——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14-40.

[4]冉龙燕.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7

关键词:系统思考;军队;信息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e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322-03

0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是提高政治工作效能的关键因素。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各国军队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挑战,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要求。在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下,推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向信息化转变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效益的本质要求和趋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整体联动性和系统协调性强。一种解决和认识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论――系统思考,为研究和指导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审视角度。

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系统思考理论结合起来,对把握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梳理正确的建设思路,实施科学决策,对于快速推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系统思考的含义和方法

1.1系统思考的含义系统思考是基于系统整体结构去考察事物,以期得到一种既准确又全面的能够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整体动态思考方法。它的艺术在于其能看清问题背后复杂而极其微妙的结构,用整体和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系统思考源于系统动力学,它用系统方法论的基本原则针对对象系统进行研究,是分析研究和解决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一种系统方法架构,其核心思想是唯物系统辩证观。基于系统思考理论的思维架构所具有的实用分析模型和较为完整知识体系,因此常将其作为研究整个系统变化形态的方法和工具。

1.2系统思考理论的要点这里主要包括辩证思维、问题内生、模型分析、驾驭系统四个方面。

1.2.1系统思考的理论基础――辩证思维观点所谓辩证思维就是从整体、联系、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系统内、外部之间的相互关联,科学认识研究对象,将所研究对象以一个系统问题来对待,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1.2.2系统思考的理论核心――问题由内生观点所谓“问题由内生”就是认为系统行为的发生、发展取决于其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和动态结构,系统在制约因素和内外动力的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发展演化。

1.2.3系统思考的理论工具――模型分析系统思考理论是通过对现实系统建立抽象化的模型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形象直观地弄清系统内部结构和关联,抓住系统本质。

1.2.4系统思考的理论归宿――驾驭系统经过系统思考,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解,而且可以驾驭和把握好系统。

1.3系统思考的方法和工具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系统思考的方法和工具也得到了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的复杂系统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通常系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一般是通过着眼全局,掌握局部;立足长期,处理近期;关注动态,把握静态。系统思考的分析工具主要是系统结构模型,而系统结构模型的基础是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型,简称系统基模。系统基模,能够把系统复杂中的内部关联呈现、简化,并能把难以言表的起因、关联、变化形态用图示清楚地展现出来,从中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简化复杂问题。因此,正是由于系统基模不仅抽象出了复杂现象的共同本质,缩短了时空距离,还能够系统、全面、形象地反映出系统结构的变化,使系统基模作为分析复杂系统问题的关键钥匙。系统基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兼容性,通常情况下,系统基模主要由正、负反馈和时间延迟(时间滞延)三个基本元件组成,目前使用较多的系统基模主要有:两极分化、饮鸩止渴、反应迟缓、成长上限、共同悲剧、恶性竞争、舍本逐末、未雨绸缪、目标侵蚀等基模。通过将这些系统基模灵活组合运用,构建复杂系统结构模型,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提供系统思考与分析的途径和方法。如:“饮鸡止渴”基模表示人们处理和解决系统问题与矛盾时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案,见图1“饮鸩止渴”基模。

从图1中可以看到,当问题出现时,立即采取对策,随着时间的延迟出现后遗症,随之带了新的、更大的问题,再通过采取对策,再通过时间的延迟出现后遗症,再带来问题……不断地循环,同时伴随着采取对策本身可能带来的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这种短期的、表面效果的措施和方案,只可能暂时减缓症状,随后就会出现越发加重症状的后遗症,它的根本解是着眼长远,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

2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根据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加强和建设政治教育的信息系统、文化数据库和业务工作处理软件等,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提供有效工具。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1缺乏顶层设计,存在系统规划不合理现象军队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平衡,就是由于缺乏整体筹划和总体设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部分承建部门各自为政,分散和重复建设,造成标准不一、接口不一,无法真正达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不利于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的集成数据环境,而且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

2.2科学指导欠缺,存在思想认识不深现象重视军

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是许多国家军队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该如何建、建什么等问题缺乏清晰的思路,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对其发展建设的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把握不准,未能形成科学完整的系统指导思想,致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低层徘徊的现象。

2.3建设不配套,存在发展不协调现象在军队思想

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由于重“硬”轻“软”使得硬件设备、网络等基础建设发展迅速,但信息化平台、应用软件等配套建设则发展缓慢,特别是紧贴实战的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论建设存在短板,以及人才的缺乏,极大制约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效益。

3系统思考推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涵盖范围大、要素多、涉及内容广、贯穿环节繁多,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

3.1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建设实践军队思想政治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动态过程,它需要科学统筹和规划指导。系统思考主要是利用模型,从整体、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部构成,系统地思考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的行为方式和结果,科学而又精准地认识和把握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整个建设的系统化、决策科学化,确保持续化、健康化的建设实践。

3.2有利于高效实时地提高建设的整体效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提高军队战斗能力、提升作战士气、弘扬正气、发扬爱国主义的军事工程,是实现军队平战结合,爱军习武的重要保证。因此,用系统思考理论,在建设中科学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本解,高效实时地制定决策,对于提高建设效率、实现良好的经济、军事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3.3有利于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创新发展建设理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其正确的发展。系统思考是一种正确认识和指导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崭新理论和工具,对推进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是一大创新。

4系统思考推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4.1科学辩证思考,立足长期发展,提升建设新起点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要素诸多,在建设中要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到军队乃至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全局之中去辩证思考,进行统筹考虑。同时又基于时间滞延,因、果联系不紧密的考虑,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要扩大时空范围,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又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长期动态过程,要立足眼前和着眼长远,用超前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科学把握其发展过程与未来趋势,加强配套建设,科学预留升级空间,推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向着更高的起点发展。

4.2加强整体意识,统筹建设全局,搞好系统规划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系统思考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注重各要素间、整体和局部间、整体与外界环境间的作用、联系以及制约的关系中考察事物的本质规律。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问题来考虑,加强整体意识,从战略全局的角度,系统分析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联和发展,搞好顶层设计,坚持统一领导,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不断提高整体建设的水平。

4.3瞄准系统本质,把握规律,提高建设质量系统思考的目的是通过对系统的认识,抓住系统的本质,从中准确把握规律,并能够驾驭系统,真正实现想要的结果。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样有其自身的、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因此,系统思考,深入探索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部结构,观察因改变系统结构而模拟出的建设效果,来掌握建设的实质、规律和特点,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中找到优化建设的“根本解”,优化系统结构,甚至重新塑造系统结构,促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建设质量,真正实现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4.4注重内部结构,科学构建模型,促进准确决策

系统思考是用结构层次的思考将真实系统模型化,洞察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来解决问题的。由于系统问题很复杂,其内部的构成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和影响,决定着系统的特性、行为,是问题表面现象的根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参与并由诸多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藕合而成一定结构来实现的复杂动态系统。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主动从建设系统的内部入手,利用基模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系统结构模型,寻找原因,识别出问题背后的结构和本质。

5结束语

系统思考为认识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科学可行的途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有着动态过程的复杂系统工程,特别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来加强整体建设,实践表明科学地运用系统思考理论指导建设实践,对于准确把握建设规律,提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其藩.高级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68-170.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改革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能支持教育改革?

信息技术的概念很广,我们现在所关心的与教育相关的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我们相信信息技术能够支持教育改革,并不是因为其技术上高级,而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社会中信息资源的分配形式,从而改变了教育的形态。过去,社会中的信息资源集中在少数地方,受少数人控制,一般人很难获取,人们受教育的面很窄。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造成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可选择性等,这对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学生很容易就能获取信息,知道很多事情,于是造成教育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家长)权威的相对削弱,必然会趋向于比较民主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教育关系”变了,好比政治经济学中说的,生产资料的分配方式变了,生产关系就变了。我们原来的教育关系基本上是单向传递关系,把知识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像遗传似的。在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是多向互动的,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源,教师作为信息源之一。这种新型的、比较民主的教育关系将有助于促进创新教育。

一、对信息技术为学科课程改革服务的理解和做法

所谓信息技术为学科课程改革服务,一般是指对课程设置、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设计,课程评价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和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具体理解信息技术为学科课程改革服务,如何实现服务,现在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目前回内对课程的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人到各科教学中,将课程的重点放在Cai中,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换言之,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它突出讨“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和改革各学科教学。为此,教师必须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实施课程的整含,使学科教学在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不仅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也不仅仅起展示作用。更重要是把它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整合在各学科中去,让学生掌握这种工具自主地学习,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例如: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前提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的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借助通讯技术,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提供学生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等等。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使学校教学模式产生大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时空观念和学习方式也发生转变,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培养目标以及接受教育的途径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产生新的飞跃。

当今,学科课程整舍己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热点和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努力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2.1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创造必要的条件

校园网是在校园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校园网的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一是建立全校局域网,与互联网相联,所有用户可以访问学校网站。二是全校共通的校园网,虽与互联网相联,但暂不能接受用户访问。三是以多媒体教室为中心,兼做网络中心,再连接主要部门和多媒体制作室。教学平台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重要阵地,应以学科为中心进行配置,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它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网络化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是信息化的内容和实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比校园网建设更为重要。为此,地方应建立教育资源库中心,学校也要相应建立教育资源库(站),鼓励教师根据学科课程内容的需求,制作课件,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与课程整合。信息化将对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体制。模式产生根本的影响。信息化需要一支有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导,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擅长现代教学设计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要抓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2.2转变观念

其实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已经意识到,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我们和国外最大的差异并不在于硬件投入等客观条件,而应尽快转变观念。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革新带来了很多可能性。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教育信息化也给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甚至于隐藏着可怕的风险。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很大,一定要让这些投入真正发挥作用,让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地使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如何防止将信息设备空置不用。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尽量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多使用已有的设备。大家都知道,现代信息技术不比古董家具什么的,你即使不用它们、原封不动地放在那儿,几年以后照样会成为一堆过时的废物,变成“泡沫经济”。所以,学校要采取鼓励性、开放性的措施,让师生多多使用信息技术。

二是如何避免将信息技术盲目滥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自由,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如果一味地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只是将电脑作为“电灌”的工具,不仅很难发挥新技术的特长,还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培训相关。国外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合理、有效使用计算机的最大障碍是教师培训的不足。

三是要注意系统的功能性开发,这就需要加大应用软件配置、信息资源开发、人员培训方面的投入强度。目前国内普遍在硬件方面投入较大,但在软件、资源、人员培训上投入严重不足。欧共体曾提倡一种“三分法”:即用1/3的钱投入到硬件建设;1/3的钱投入软件建设、1/3的钱投入到教师培训。国内虽然不一定要照搬这种做法,但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2.3教学目标的创新

信息技术课程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所谓信息问题,是指主要依靠寻求和利用信息加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解决信息问题,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有人称之为“信息素养”:确定信息问题或信息需求、选择信息策略,检索和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整合信息与构建问题的解答而成为信息作品,最后是评价和展示信息作品。

另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更广泛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算法思维”。美国的“三院”(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专家不久前提出一个报告,认为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仅仅停留在“扫盲”(literacy)的层面上,要提高层次,注重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即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可以把算法思维作为人脑与电脑互通的一种高阶思维,对于建立人们信息化生存的理性与自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特别是中学课程,应该普遍贯彻利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思想,特别要体现算法思维的精神。

2.4教材的创新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按硬件、软件分类来讲;二是以软件工具为主线,介绍各种软件的使用操作;三是以任务为主线,沿着解决信息问题的过程学习工具的使用技能。目前属于前两类的教材为多数。我们无法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判断它们的优劣,每种写法都可以有创新余地,我们应该从教学目标、内容、对象等因素综合考虑。我个人认为,小学教材可能比较适合于从工具切入,围绕工具使用加以方法引导;中学教材,特别是对非零起点的学生,比较适合于从任务切入,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选择适当的工具来解决问题。目前许多教材都号称以任务驱动,但缺乏带实际意义的综合性任务,只有一些小任务,实际上与传统的练习题无异。

当然,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纲要刚颁布,各地还处在学习研究的阶段,所以对目前出版的教材尚不能抱有过高的期望。

三、学校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3.1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根据建网、建学、建队伍并重的原则,抓紧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教师的培训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进行先进教育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科素质和科研素质;

2.进行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培训;

3.教学设计方法培训;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

3.2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之路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分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阶段,首先要用于优化课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此,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网络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试验,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改革,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基于网络多媒体。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和实验。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制作。开发。研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试验,等等。

3.3抓紧课程改革工作

3.3.1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观。提倡“不唯书。不唯师。”教师要深入钻研新教材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掌握好新教材的特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着重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3.2课程改革要处理好七个关系。

即:①学科教育与综合教育关系;②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⑤同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①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教育的综合化和学科的综合化。学科的综合化和人才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这一点应紧紧地把握往。新晨

3.3.3培养典型,以点带面。

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注意培养课程改革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推动面上的课程改革工作、提倡多听课。评课,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做到以教研促课改。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9

信息生态观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整体理解信息技术、人与社会的关系。该观点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不再是简单地创造物质财富的技术工具和技术系统,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乃至改变着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德国学者昆特(thorstenQuan-dt)依据“人的生存空间”理论,分析了技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过程,建立了“技术应用的三角模型”,认为“用户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对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不仅反映了用户需要的特征,同样会不自觉地把一些附属特征强加给用户,改变用户的特征;社会环境同样也影响着技术的应用的发展。三者中,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整响到整个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4]。由此可见,在复杂多样的信息社会中,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已不能只是“中性”的技术工具,还需要考虑技术、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如果只谈“信息技术发展,忽视信息技术的社会人文特征”或“只谈信息社会的表面问题,忽视引发问题的内在技术原因”都是不全面的,甚至还有可能会引发更复杂的社会问题。信息技术“工具观”“系统观”“生态观”是人们对信息技术认识的一个发展性连续体。这个连续体既反映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程度,也表现出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层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信息教育的开展。

信息技术教育:历史的考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教育。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技术与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入,它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目标多元、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的现代教育领域,成为许多国家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课程。考察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它大体经历了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应用、信息素养、信息生态等四个教育阶段。

1.计算机程序教育

20世纪70年代未,微型计算机的快速普及受到了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为占得信息化社会的先机,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将计算机设置为中小学教育内容。1980年,英国实行了“微电子教育计划”(microelectroniceducationprogram),投巨资帮助中小学配置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置,开发教学软件,进行教师培训,改造中小学教材,使之渗透计算机教育内容。1981年,前苏联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题为《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程序设计文化的观点,他认为“是否具有编排与执行自己工作的程序的能力是人们能不能有效完成各种任务的关键。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以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育一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5]。此观点清晰地反映出“算法思维”的理念,并希望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发了计算机教育界的共鸣。随之,程序设计成为计算机教育的重要内容。受程序设计文化的影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试点期也将“发展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1984年教育部(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就提出了“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从实施成效来看,程序设计教育为青少年创造了接触和了解计算机的机会,推动了计算机文化的普及。但是,从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来看,脱离了具体生活情境、忽视学生自身学习特点、抽象地向学生灌输计算机程序结构知识,无疑也是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一种摧残,因此,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应社会需要就成为计算机教育的新挑战。

2.计算机应用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中期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日趋成熟,一些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电子报表系统(Visculc)、文字处理系统(wordStar)开始安装到微型计算机上,越来越多非专业的人员从事计算机应用日常工作。1985年美国东田纳西州大学科尔教授在第四届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面向职员的计算机课程》的论文,在报告中将计算机文化教育的目标界定为“应用者能够在自己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使用,其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处理、数据库、图像处理等应用软件的使用”[6]。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现实需求促进了计算机教育从“程序设计”向“计算机应用”的转型。我国教育工作者也对当时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名为计算机课程却只讲BaSiC语言,给学生造成计算机就是BaSiC,BaSiC就是计算机的错觉”。1994年,在总结前期计算机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两项重要目标,学习内容也从前期的BaSiC程序设计拓展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对现代社会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5个模块。“计算机学以致用”的观点有着它的合理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掌握这种技能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即将毕业寻找工作的高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增加一门非常实用的技能。但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目的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职业教育,更重要的还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7]。如果过于强调计算机技能教育,忽视计算机应用道德的培养,也可能会出现应用着“由人类理性创造的计算机工具,做着不理智、乃至计算机犯罪的事情”。

3.信息素养教育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总量的膨胀冲击着人们工作与学习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教育已很难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信息素养已为人们所共识。早在1989年,美国图书情报协会就分析了信息社会对公民的素养要求,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能够根据个人的信息需要,有效地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综合能力”[8]。艾森堡(mikeeisenber)等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6种基本技术:(1)任务确定;(2)信息搜寻策略;(3)检索和获取;(4)信息应用;(5)信息创建和展示;(6)信息评价。随后,美国一些州(例如,北卡罗来纳州、威斯康辛州等)开始以课程整合的方式普及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将信息技术(iCt)正式列入国家中小学课程,并将教育目标界定为:(1)了解和使用信息技术;(2)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学科的学习;(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了英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2000年,我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用5到10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随后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把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作为课程建设的总目标。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到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之中,强调学生在信息社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习惯,这无疑为学生今后在信息社会中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但是,信息素养教育并没有从信息环境的内在特征分析技术、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思考信息技术可能会带给人们潜在危机,因此,“缺少了批判性分析信息的意识,当学生微笑地享受着信息环境中的娱乐,却不知为何而微笑时,当学生控制着‘电游’操作杆,却被‘电游’所控制时,世界就已不再是美丽新世界”[9]。

4.信息生态教育

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革新推动了信息全球化的发展。随之,大众传媒摆脱了传统的单向、线性、控制的信息传播模式,进化为多元、互动、开放的信息环境。信息受众也从被动的“接受者”成长为信息“者”。在此充满“新奇、变幻,乃至诱惑”的信息环境中,信息技术教育也正接受新的冲击与考量。其教育目标就不应局限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甚至也不应只停留于“生活问题”的解决上,还需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技术、个人、社会的相互关系,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因素,将其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前消解于信息生态系统之中。波斯曼在对“媒介信息给社会所带来的现实问题”研究中指出“媒介生态关注的是信息环境交流的工具和技巧是如何控制信息的形式、数量、速度、分类以及方向的。同时,这样的信息构造与偏见也影响着大众的观点、价值观和态度”[10]。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在关注“技术教育”的命题时,也要关注“人在信息环境中的行为以及形成的社会关系”命题。即:(1)技术层面的命题。包括信息交流的技术特征、基本概念、和操作程序等。(2)信息社会情境层面的命题。即使是相同的信息工具传递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表现出来的意义也可能不同,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信息显然是一个重要命题。(3)人与技术关系层面的命题。不同知识结构和生活背景的受众对信息技术及其表达信息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反之,信息技术工具及其表达的信息对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影响。2010年,美国教育技术协会在《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修订版中反映了信息生态的理念,增加了“批判性思考”和“数字化公民”的指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批判性选择工具和资源,理解与技术相关的人、文化、社会的相关问题,安全合法负责任地使用信息和技术。”信息生态教育已经摆脱了“纯技术”教育狭隘观念的束缚,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理解信息环境中各要素的关系,希冀帮助青少年在“学技术”“用技术”的基础上,也能够从现实情境中,批判性地认识技术变革给信息环境带来的整体生影响,从思想和行为上预防可能出现的信息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现实的追问

伴随着信息技术革新和人们对信息社会认识的深入,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受技术特征和应用环境的影响,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教师该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这还需要从我国的现实情况谈起。

1.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学生“抵制”信息技术吗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青少年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但带来了前所未有烦恼和困惑。“网络成瘾”“沉迷手机”“远程作弊”等事件都引发了社会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热议和关注。一些家长不惜使用“没收手机”“电脑上锁”“切断网络”等严防死守的方式阻止孩子接触信息技术,在调研中一种家长如是说:“最初给孩子买手机是为了知道孩子上学情况。我们上班忙,没法接送孩子,通过手机可以知道孩子是不是按时到校、是不是安全回家。可是,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自从孩子用上iphone,吃饭拿着手机,走路拿着手机,甚至洗澡也把手机放在手边。全家人在一起说话的时间比以前少多了,最糟糕的是我发现他还通过手机抄袭同学的作业,这学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依我看,如果能教育孩子彻底远离信息技术最好”。在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青少年是否真的需要与信息技术隔绝呢?事实上,无论从信息技术发展目的,还是从社会生存需要来看,这都是不可能的。首先,信息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工具。从收音机、电视机到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都适应着当时人类社会的需要,推动着社会时步。在人类文明史上,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使得“人体得以延伸”。“因噎废食”、不加分析地将青少年与信息技术隔离开来,无异于关闭了青少年利用信息技术自我发展的大门。其次,信息技术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银行、数字化图书馆、远程学习等信息技术工具彻底改变着人们生活与学习的方式。如果不加选择地拒绝信息技术,也就阻碍了青少年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生存的机会。由此可见,开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绝不是要求青少年完全抵制信息技术,当然也不是让儿童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放任自流,而是要根据信息生态环境与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发展青少年“使用信息技术而不是为信息技术所利用的能力”[11]。

2.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操作技能”训练吗

信息技术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它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强调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依然偏重于技能操作与训练,忽视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情感的培养。访谈过程中,一位教师表达了他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根据学校课程纲要,我们学校在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软件学习和网络应用等内容。其中,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的定义和特征、计算机的发展史、组成和工作原理。应用软件主要学习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基本的操作与应用。网络应用包括用浏览器收集网络材料、学习使用电子邮件等。此外,我们学校四年级校本课程中,学生还可根据个人爱好选修‘机器人制作’的校本课程,进行算法与程序设计、组件安装训练”。分析调研材料发现:当前一些教师还是将信息技术教育简单等同于信息技能的学习,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操作技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信息作品。实际上,无论从基础学力教育理论,还是从国际信息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当前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都已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记忆与技能训练,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理解技术、人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现代学力观认为“基础学力大体可分为两个侧面:其一是‘实体性侧面’,包括诸如知识、技能之类的能够借助测验测定的显性学力;其二是‘功能性侧面’,包括思维能力、学习动机的隐性学力。”从学力的综合发展来看,信息技术教育不应仅限于显性的信息知识与技能,还应包括解决实际问题、良好信息技术价值观等隐性内容。从国际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基础信息技术教育绝不能等同于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如果在基础教育一味强调信息技能的发展,无视信息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势必会在基础教育阶段陷入“培养技术员式的陷阱(tech-nicisttrap)”[12]。

3.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是“鸡肋”吗

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增强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迫切性。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那么在学校层面,该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又如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一些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访谈中一位校长谈了自己的想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已为大家所共识。但是,从近年来课程实施成效来看,信息技术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它‘文’不如语文、英语,‘理’不如数学、理化,一些信息技术教师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化’和‘傻瓜化’,学生会越来越容易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信息技术在将来也许会淡出学校基础课程,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基础教育课程,庄子云“始生之物,其形必丑”。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例如,课程设计、活动组织、学习评价等方面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给人们以“鸡肋”的感觉。但是,从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国际前沿教育发展分析来看,信息技术课程都有着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一,“教育机会平等”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存在。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区域教育还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如果信息技术不能以学校课程的形式存在,就很难保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平等机会,加剧区域教育的“数字化鸿沟”。其二,从国际发展的维度来看,为了加强国家竞争力,占得数字化发展的先机,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制订了国家课程标准,以学科的方式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近年来,美国一些州也纷纷制定信息技术教育标准,以媒体技术、计算机等课程方式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此外,中小学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也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篇10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1前言

信息化时代,整个世界的产业和经济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让中国受到世界的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加入世界wto之后,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速度非常高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更是带动了我国各种产业开始实行信息化。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活动。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因此,在信息时代化,如何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如今大学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体育教学,过去经常是被高校忽视的一门学科。很多学校认为体育仅仅是作为选修课,学生已经进入大学时代,可以自觉参加体育运动,学校不需要在大学体育教学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资金,这样造成了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十分被动。信息化时代,教育要实现信息化,这也是改革最新的举措和内容。在实际具体教学中,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的应用是比较少的,依然以传统教学为主,所以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趋势和人才培养的方向。

2信息时代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

2.1体育教师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较差

在信息化时代下,需要体育教师有比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可是,部分高校的教师,由于自身性格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很少去关注教学以外的信息,一些教师认为“做好教学工作即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依然仅仅是传授大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例如,部分体育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篮球知识的时候,依然是以“姚明时代”的案例进行讲解,这样让学生感觉教师自身的知识比较薄弱,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也比较差,难以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

2.2体育教师对学生缺乏深入了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提升体育训练的效率,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参与运动的动机。可是,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很多老师对现在大学生缺乏深入了解,进而无法实施因材施教原则。例如某位体育教师在安排和设计课堂内容的时候,并没有深入了解每个专业学生的特点。因而在教学中,外语系和机械系等教学内容一样,这样部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并没有被激发。

2.3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

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应用。虽然很多学科和专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比较普及,但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主要以实际运动为主,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少。部分体育教师,由于日常忽视计算机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很少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种现象,难以给学生传递最前沿、最新颖的体育信息。

3信息化时代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3.1加强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要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信息时代下就要加强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方面,体育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学习,例如参加计算机培训等,进一步提升自己计算机信息的应用能力。其次,学校在招聘的时候,应该增加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考核,对于计算机能力太差的要给以淘汰。另外,在日常要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的学习,了解信息化时代下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学习最前沿的计算机知识等。最后,学校要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考核,对于考核不及格的教师,要给以提醒,并督促其进行培训等。

3.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育要实现信息化,大学就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化校园。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置自身的体育网站,体育学院完善自身的学院网站,将一些体育课程以及各项体育运动的训练知识和以及各种保健知识等。其次,学校或者体育学院开通自身的微博,通过微博去一些体育比赛通知,体育课程通知,鼓励大学生关注学校体育微博,这样能够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且有助于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最后,学校要完善信息技术设备,尤其是体育学院的计算机多媒体等,为实现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奠定基础。

3.3深入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

中共中央一直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在安排和设计教学,要始终深入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总结和归纳每个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安排教学的时候,综合考虑各个专业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教学的科学性跟合理性。其次,体育学院在学期末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问卷调查或者在线调查,在学校官网对体育课程的意见收集等,让学生对各门课程进行投票等,根据学生的意见和投票,去规范和调整体育课程的结构。

4结语

总的来说,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强大趋势,教育信息化也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化时代下,体育教师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较差,体育教师对学生缺乏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体育教师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较差,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深入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李雷,张颖,赵宇.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探讨[J].电子世界,2014(16).

[2]陈清富,陈佳.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