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总结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7:23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1

【关键词】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各地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数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医疗风险和患者安全问题日渐成为突出的焦点问题,如何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成为医院管理者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不以惩罚为手段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建立安全医疗体系的第一步,主动上报医疗不良事件对防范医疗事故、构建平安医院、保障病人安全都是有益的[1]。

1.医疗不良事件的概念

1.1概念: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2]。

2.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报告原则及基本程序

2.1报告原则

①基本原则:凡造成患者、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伤害或死亡的事件,可能与医疗行为有关,均需要按可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②濒临事件原则:某些事件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时会造成患者或医务人员伤害或死亡,则也需要报告。③可疑即报原则: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不良事件时,按可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④鼓励报告原则:不仅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是非处罚性的,而且及时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应该得到医院的奖励,反之,未及时报告不良事件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进行处罚。

2.2基本报告程序及途径

当事医师在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后,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即时向科室负责人汇报,科室负责人应于当天向医务部门报告,医务部门于24小时内向分管院长报告。报告途径有:①当面口头报告;②电话报告;③书面报告;④网络直报(通过oa办公系统或电子病历系统)。

3.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3.1患者安全目标自2007年在全国卫生系统推广以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也在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通过近6年的发展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既保障了患者安全,也维护了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3.2据哈维超等统计,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自2008年建立运行至2009年,1年间共收到医疗不良事件报告49例,其中强制报告不良事件21例,占报告总数的42.9%;自愿报告不良事件28例,占报告总数的57.1%。[2]

3.3客观存在的问题

3.3.1医务人员对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仍存在顾虑。医疗不良事件,其会对主动报告后对自己今后的名誉是否有不利影响,科室是否会对其进行处罚存在顾虑;而若是他人的医疗行为,由自己主动上报又存在背后打同事小报告的嫌疑。

3.3.2医学的复杂性导致不能及时上报。当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对于医务人员而言,由于对事件的了解、分析和处理需要时间,待问题明显的时候,某些矛盾已经开始爆发,导致不能通过早期的不良事件报告提前进行相应的干预。

3.3.3“非处罚”的负面作用。医疗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机制即非处罚的负性作用,会导致科室管理者和当事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关注重心的偏移,精力会更多的放在发生不良事件后是否主动报告,从而忽视了对早期发现隐患及有效防范的足够重视。

4.对加强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设的几点探讨

4.1转换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患者安全文化。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的文化,在加强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设的同时,应当全面落实CHa患者安全目标。通过转变观念建立起以人为本、一切以服务患者保障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患者安全文化。

4.2完善并细化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中的奖惩及总结分析等机制。

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中,完善并细化奖惩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应对各科室的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定期进行汇总统计,并与实际发生的医疗事件进行横向对照,通过及时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从而将隐患或问题提前消灭的科室应该得到医院的奖励,反之,未及时报告不良事件而造成严重后果的科室将受到处罚。同时,医院还应对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进行动态管理,对不良事件高发科室应进行干预指导,对不良事件大幅减少的科室应给与相应政策的支持。

4.3推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学习改进制度的同步建立。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患者安全目标,而这一制度的功能也绝不仅仅是对不良事件的早期处理。应当同步建立起医疗不良事件的学习改进制度,通过总结分析每一起医疗不良事件,学习经验教训并进行改进系统工程,这样才能达到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真正目的,即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利华.推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保障病人医疗安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19(2):16-17.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2

一、从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看医改基本目标

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08年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及需要把握的原则时,就“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温家宝强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从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讲话看医改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

2008年1月8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作总结讲话。讲话中谈到关于医改的内容有: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二是立足中国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三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四大体系建设;

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和健全完善的卫生法律制度体系。

三、从卫生部部长陈竺报告看医改总体框架和重点工作

2007年12月2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透露了医改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二是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三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努力缓解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完善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第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第二,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第三,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四,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第五,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第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新医改,医改没有定论,我们还在期待!

新机遇,机遇大量存在,关键在于把握!

新营销,营销永无止境,突破需要创新!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3

全市医疗器械“五整治”和药品原辅料专项整治在市局统一领导下,由市局医疗器械监管处牵头负责,药品安全监管处、稽查处、行政许可处、政策法规处、办公室、财务处、监察室依职责分工合作。

二、工作目标

(一)药品原辅料专项整治

1.进一步强化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含药包材生产企业)首负责任,确保市药品药包材生产企业生产的每一批次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确保不发生一起源发于的药品安全责任事件。

2.督促药品生产企业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对从原辅料开始直至生产的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企业自查率100%,风险评估率100%。

3.从快、从严、从重查处违法生产药品(含药包材产品)的行为,做到现场检查覆盖率100%,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率100%,违法行为查处率100%。

4.结合“诚信做企业,诚信做产品”、“四进四送一听”活动,服务企业发展,宣传典型企业,曝光违法行为,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打造药品生产监管的社会共治共享大格局。

(二)医疗器械“五整治”

1.采取暗访调查、集中排查、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以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案件线索为突破口,着力整治医疗器械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突出问题,营造医疗器械监管的高压态势。

2.按照排查、整治、规范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长效监管制度机制,不断提升监管效能,达到整治一类产品规范一种行为的目的,切实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3.结合医疗器械质量万里行活动,真实、系统展示市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及产业发展前景,曝光违法违规行为,惩恶扬善。

4.结合医疗器械质量万里行和医疗器械安全宣传月活动,逐步建立医疗器械监管新闻宣传和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科普知识宣传的工作制度机制。

5.通过综合手段,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医疗器械监管活动常态化,努力营造社会共治、多方共赢的良好氛围。

三、整治重点

(一)药品原辅料

结合辖区各药品生产企业(含药包材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整治用于生产药品和药包材原辅料的来源合法性、质量可靠性和投产规范性,重点查处违规使用假劣原辅料、擅自降低原辅料质量标准或低限投料、原辅料未经检验、或使用经检验判定不合格原辅料进行生产等违规违法行为。

(二)医疗器械

1.注册环节:重点整治第二、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申请不真实行为,按规定开展对生产企业提交的第二、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申请资料(重点是临床试验报告)和样品生产过程的真实性核查,对注册环节有因举报进行重点核查。

应根据《省医疗器械注册资料核查管理规定(试行)》和《关于进一步明确医疗器械注册资料核查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首次注册申报审核环节中送检样品生产过程和临床试验报告的真实性核查。质量管理体系考核人员负责样品生产过程的真实性核查,临床试验核查人员负责临床试验报告的真实性核查,核查人员对核查结果负责。医疗器械检测人员如发现检品的真实性有疑点,应及时上报市局器械处。

2.生产环节:结合日常监管重点和生产环节监管薄弱点排查,重点整治不合格原材料投产、关键工序未按规定验证或未按工艺规程生产、擅自委托生产和未按产品标准进行出厂检验四种行为。

(1)不合格原料投产行为和关键工序未按规定验证或未按工艺规程生产行为:重点检查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含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也包括自毁式或安全自毁式注射器、胰岛素用注射器等)、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含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包括滴定管式输液器、避光输液器、精密过滤式输液器、袋式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采血器、一次性使用输血器、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一次性使用留置针、一次性使用输注泵、一次性使用电子输注泵、硬膜外麻醉导管、一次性使用导尿管(包)十类产品投产原材料(主要指高分子原料和不锈钢材料)是否符合标准问题,灭菌工序(包括委外工序)是否符合要求;

(2)擅自委托生产:重点检查定制式义齿是否未经备案擅自委托生产;

(3)未按产品标准进行出厂检验行为:重点检查隐形眼镜和一次性使用注射器不按标准进行出厂检验等行为。

上述重点产品生产企业较少的地区,也可结合辖区产品特点,自行确定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围绕上述重点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3.经营环节:结合日常监管重点和经营监管环节薄弱点排查,重点整治以体验式方式未经许可擅自销售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无证销售、验配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助听器等验配类医疗器械,未按要求贮存和运输体外诊断试剂等行为。

现场检查的对象,不应仅限于已申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还应将检点覆盖到高校周边的集贸市场、大型小区周边、眼镜店、美甲店等违法违规高发地段,易反复地区应安排多次检查,防止违法违规行为死灰复燃。检查过程应将现场执法、法规宣传、科普普及有机结合,可以采用包括发放传单、张贴警示、现场科普等多种方式扩大执法效能。

4.非法宣传行为:重点整治腰腿痛、近视眼、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贴敷类、物理治疗类个人消费用医疗器械未经审批或篡改审批内容擅自违法广告;利用医疗科研院所或以专家、患者名义和形象作功效证明等进行违法广告宣传;非法夸大产品功效和适用范围等行为。

5.使用环节:重点整治医疗机构违规使用无证体外诊断试剂和无证大型诊治用医疗器械的行为。

四、依法查处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律依法从快、从严、从重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分别依法依规吊销违法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注册的相关证件;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停止销售、使用,责令企业召回并监督销毁。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公布后,自实施之日起,医疗器械“五整治”严格按照新修订的条例执行。

五、实施步骤

全市医疗器械“五整治”和药品原辅料专项整治自2014年3月14日起至8月中旬结束。分动员部署、检查整治、评估总结3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4日~4月8日)。各辖区局依据本工作方案,认真进行动员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找准工作重点,细化工作分工,制定行动计划,确保专项行动有力、有序开展。

(二)检查整治阶段(4月9日~7月20日)。各辖市区局为实施主体,对辖市区内相关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整治。

现场检查整治药品和药包材原辅料应注重原辅料的合法性和产品标准的符合性,发现存在可疑问题的原辅料应进行针对性抽验。医疗器械“五整治”现场检查中应注重体系性核查与技术性抽验相结合,对生产、经营环节发现的可疑问题品种,特别是生产环节原材料使用及灭菌工艺效果等可疑产品,可立即进行针对性抽验,使用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提供的绿色通道,确保检验结论准确及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要追根溯源、深查深究,以提高法律的震慑力。发现重大线索或重大案件应及时上报市局。

市局将于4月15前组织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有关单位积极参加国家总局的医疗器械使用知识竟赛;4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展医疗器械“开放日”专题活动;于6月初组织对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督查督办;6月16日至24日期间,准备接受总局对我市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的督查。

药品、药包材企业原辅料质量管理自查情况应于4月15日前上报市局。

市局将于6月30日前完成我市医疗器械“五整治”和药品原辅料专项整治中期总结;于7月30日前完成案件查处汇总工作及部分长效机制建立工作。

(三)评估总结阶段(7月21日~8月10日)。现场检查整治及查处结束后,各辖市区局应对医疗器械“五整治”和药品原辅料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于8月5日前将总结材料上报市局,市局于8月10日前上报省局医疗器械“五整治”总结材料。总结材料应内容详实,至少包括专项行动总体情况(含注册、生产、经营、使用、广告五环节检查方式、检查范围、检查人、检查家次、抽验情况等)、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对已处罚的企业要详细报告查办情况及处罚结果)、质量万里行活动情况、新闻与科普宣传情况、存在问题、深入整治工作打算及建议(特别是建立长效机制等)。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争取更大支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药品生产使用原辅料的监管和医疗器械注册、生产、经营、使用、广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医疗器械“五整治”和药品原辅料专项整治的健全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专项行动的实际成效为机构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各辖区局的实施方案和检查计划,于4月8日前上报市医疗器械“五整治”和药品原辅料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形成整治合力。专项行动的现场检查整治工作主要由市、县(区)两级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实施,案件查处工作由各级稽查部门负责,市局和辖区局之间要加强沟通,同时要密切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形成整治的合力。

(三)严格从严执法。专项行动中,各地要认真排查、深入挖掘潜在的风险和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从严处罚,该严惩的行为坚决严惩,该吊证的行为决不姑息,该曝光的企业坚决曝光,该召回的产品坚决召回,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四)强化舆论宣传。专项行动期间应全程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按照国家总局新闻宣传工作方案,严格执行新闻纪律,规范信息公开,认真落实举报奖励制度。

(五)做好信息报送。各辖区局确定1名工作人员,自4月6日起,每周五向市医疗器械“五整治”和药品原辅料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案件统计、主要成效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已处罚的企业,要详细报告案件查办情况和处罚结果。重大线索或重要案件的信息应及时报送。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4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金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天朗气清。

2007年10月15日上午9时,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古老的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在这次举世瞩目的盛会上,总书记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当天上午11时25分许,报告结束时,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内又一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总书记的近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这已经是会场上响起的第40次掌声。

十七大报告为医改指明方向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十七大代表、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说,“提出这样的目标,在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和我国发展历史上都是第一次,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世界上实施全民保健的国家行列。”

为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重点强调: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据记者了解,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对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体系所作出的创新性阐述。展望未来,这些新举措的实施,将使我国全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我们不难看到,多年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所存在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以及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始终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因而,无论城市居民还是乡村人口,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一直以来着眼于实现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心内科专家尚小明认为:“报告里说得非常好,可操作性很强,很多过去的争议有了定论。报告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等等,涉及医疗卫生事业的方方面面和核心内容。报告将成为指导今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病有所医”并不遥远

10月18日,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民生与和谐社会”的集体专题采访。教育部部长周济,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接受了记者的现场采访,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这次集体采访中,高强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际协调小组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效,现在已经制定出一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最近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制定的总体方案能够更加完善,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

高强进一步介绍说,国务院成立的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际协调小组已经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项改革方案的制定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城乡居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使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人员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投入、建设和监管方面的作用;同时也鼓励和欢迎国内外的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同步发展、同步改革;既要致力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长远建设,又要突出重点,解决当前群众关心的一些现实问题。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10月19日,高强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实现‘病有所医’是一项重要目标,这既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为此,必须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高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借鉴国际有益的经验,也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异大。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在我国实现“病有所医”,必须努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适应不同需求、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

高强说,加快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使人民群众共享卫生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强化政府的责任,加大政府的投入,严格政府的监管,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公正、公平。同时,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三是统筹兼顾,把完善体系、健全制度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明确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基本政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又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5

序号

演练环节

具体内容

旁白

活动准备:

参演人员就位

1

演练开始:

播放警报

地震了,xx小学响起了紧急的警报声,请立即蹲下、掩护、抓牢,师生按规范避险。

 

 

 

2

紧急疏散:

第二次警报响起

距第一次警报响起间隔30秒

学生在疏导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撤离到安全场地,动作规范,路线符合安全要求。

次生灾害(火情发生):烟雾弹燃放

地震发生过后,次生灾害火情发生,浓烟滚滚,为防止吸入浓烟,师生低姿掩面快速到达安全场地。

3

班主任

清点人数

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汇报,X班主任:X班应到X人,实到X人,还有x一名学生未安全撤离。

总指挥:经人数清点,现还有x名学生未到达安全场地,请搜救组迅速前往教学楼搜救并及时汇报情况。

此时正在进行人员清点。

 

 

4

搜救组进入教学楼

搜索

经班主任清点,共有X名学生未到达安全场地,现搜救组进入教学楼进行搜救。同学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遇见紧急情况发生,一定不要慌张,按照我们平时所学的应急技能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保护好自己。

5

汇报搜索情况

使用对讲机汇报,

搜救组组长:报告总指挥,在X班发现一名学生头部受伤,在X班发现一名学生手臂受伤,在X班发现一名学生未安全撤离。

总指挥:请救援组和医疗组进入教学楼将学生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6

医疗救护组

进入教学楼

将伤员转移到

安全地带

目前,x班、x班...各发现一名学生受伤。现在我们的x名医疗救护人员快速、有序的进入教学楼,并将伤员用担架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一名受惊吓的学生在救援人员的护送下撤离到安全地带,交由班主任进行心理安抚。

 

 

 

7

伤情处理: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处理并转运至专业医疗点

伤情处理完毕。

医疗组组长:报告总指挥,伤情已处理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请迅速安全的将伤员转运到医疗点进行专业救治。

 

现在我们的医疗救护人员正在进行伤情处理:其中一名学生头部受伤、小腿骨折,正在进行头部包扎和小腿固定、另一名学生小手臂大出血,正在进行快速止血包扎。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包扎可以起到止血、防止伤口二次感染、减轻伤员痛苦并增加伤员生存的几率。在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来的这段时间里,对伤员的心理也能起到安慰作用。

 

现伤情处理完毕,将伤员安全转运至医疗点进行专业救治。

8

灭火器的使用

火情得到控制后,

次生灾害组组长:报告总指挥,火情已得到控制,请指示。

总指挥:请你组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由于火情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火苗开始四窜,次生灾害小组的老师们迅速拿着灭火器跑到指定地点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同学们,特别提醒一下大家,如果遇到火灾,我们应该做到“火苗灭,大火逃”火苗灭的意思就是说,2分钟内没有扑灭的话,请立即撤离,大火逃的意思就是遇到大火,立即撤出火场。如果遇到身上着火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站住、趴下、打滚”直至身上的火苗熄灭。

9

演练结束

由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10

演练点评

由技术指导方进行点评。

11

演练活动分享

观摩方分享观后感,学校老师参演分享。

12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6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医疗安全隐患整改自查报告我院根据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通过整改活动开展以来,现将我院整改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

护理部存在的问题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以前的各项护理制度是以门诊制度管理为起点建立起来的,自从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住院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自医院住院部投入使用以来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护士管理制度。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技术能力、技术标准无明确要求,未能建立健全护士级别、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医院护理人员配备标准,病房护士与床位达不到要求标准。

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建立不全、不完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不严格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各种登记不全,如消毒记录、留观记录,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等。

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仍需进一步提高。未能有效建立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标准,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操作不规范,一次性物品的销毁不彻底、不规范。门诊、住院部等科室卫生较差,存在交叉感染隐患,被套、床单陈旧,玻璃不干净,清洗不及时。

3.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药房药品管理制度不建全。毒、麻、剧药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帐务记录不规范,管理有隐患。药品管理工作不到位,过期失效虫蛀药品仍存在。

医院因工作实际从事药品调剂的人员是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由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经药检局培训合格后上岗从事药剂调配。对相关药品调剂药品知识了解不够,处方调配时把关不严,时有不合格处方调剂发生。部分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时有调剂错药品情况发生

(二).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门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患者时有反应,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差,医疗服务当中存在冷、碰、硬、顶等问题,服务态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进。

护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未能体现人性化服务。提供的基础护理和等级护理措施不到位,对住院病人的护理停留在原始阶段。部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差,患者反映强烈。部分护士岗位职责责任心不够,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医疗隐患。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观察不到位,护士不能够主动报告一些护理不良事件。

3.药房工作人员

服务态度需进一步改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态度不好,未能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服务言语生冷,态度差,存在和病人吵架情况,患者反应强烈。服务态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精神面貌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医务工作者得过且过、进取心、责任感、主动性不强,需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医患关系,使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作风满意度明显提高。部分医务人员精神面貌差,工作期间不穿工作服、不佩戴工作证、脱岗、聊天、精神萎靡不振不能够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去。

(四).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医疗系统存在卫生单位不卫生的情况,通过我院检查各科室地面、玻璃普遍存在卫生脏、乱、差情况,桌面物品乱堆、乱放,影响医疗卫生单位形象。

二.整改措施

1.为确保卫生整改工作顺利进行,达到整改方案的要求,为此成立卫生工作整改领导小组,负责医院整改工作,以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机制。

组长王刚全面负责卫生院及各村卫生所卫生整改。

成员利政府负责各相关科室卫生工作整改。

汪小意负责医护组及药房进行严格整改并上报院办。

张丽丽负责妇产科及妇幼保健工作整改

2.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章建制,狠抓落实,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1)建立医疗卫生工作整改制度的长效机制。由医疗卫生整改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定期组织人员对医疗卫生工作管理监察制度,医院每周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对各科室医疗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将检查存在的问题登记在医疗卫生督察表,即时提出整改措施,责任到人,限期进行整改,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情况检查。

(2)建立健全相关医疗工作管理制度。根据卫生局要求,建立健全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建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制定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按照规定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有效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

(3)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督导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及医疗质量分析评议会议制度,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分解到科室和各人,形成医疗安全人人身上有责任、有指标。在本院建立定期专题研究医疗卫生和医疗质量会议制度,深入讨论、分析医疗卫生医疗卫生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个人考核相挂钩。

(4)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医疗工作的提高是与全员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实力不开的,所以加强医务工作者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高是前提,为此,我院将加强职工综合业务素质提高为突破口。根据卫生局培训要求今年计划选送4名医务人员到上级不同级别医院进行半年以上的脱产进修学习。通过培训,掌握临床常见技能的操作,为患者提供合理、简便、满意的医疗服务。为防止学习流于形式,结合卫生院绩效奖惩制度将学习效果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纳入绩效工资考核,真正体现公平竞争,多劳多的,少劳少得的绩效考核制度。

3.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进一步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认真学习医务工作者道德规范,利用每周星期一政治学习和每天晨会时间加强医务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修养。

针对部分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存在不穿工作服、不佩带工作证、脱岗、聊天、精神萎靡不振等问题。采取强力措施,规范医务人员工作行为,确保工作人员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去。

在服务态度整治中,要针医疗服务当中存在的冷、碰、硬、顶等问题,抓典型、搞评议、重处理,狠刹不良风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风正气。

在全体医务人员中开展文明礼仪培训,从动作、语言、神态、表情等各个细微方面进行强化培训,将礼仪培训成绩作为职工竞聘上岗的先决条件,严格考试考核,全面推广普通话,在医务人员当中扎实开展微笑服务,四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教育,把其作为医务人员思想业务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学习和受教育面要达100%以上。努力全兴全意为患者服务,树立白衣天史的形象。

强化管理加强医院管理,解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敷衍了事、抓工作浅尝辄止、工作作风漂浮的问题和工作得过且过、进取心、责任感、主动性不强的问题,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和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医患关系,使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作风满意度明显提高。

重点改变部分科室负责人思想观念陈旧、因循守旧、**八稳、不思进取、组织管理能力弱的问题。解决部分医务人员工作无目标、无上进心,干工作丢三拉四,敷衍了事,背后搬弄是非,不利于同志之间团结,败坏良好的医院工作氛围。

加强管理提高各人素质修养,进一步强化各人与各人,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协调,加强职工之间的团结,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发挥团队团结精神。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弘扬敢闯敢干风气,以好的作风带院风、促医风、树新风,形成良好的医疗氛围。

5.加强医院卫生环境整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我院为进一步改变医院卫生环境,各科室和各人划分。卫生区域,采取日清扫、周大扫、月评比并通报等检查形式,对卫生死角等存在的情况,利用业余时间搞好医院后面卫生死角的清理,使医院的环境面貌有很大的改变。

6.加强新农合工作。

按照新农合方案修改后的运行情况,完善新农合运行管理制度,加强住院人次监管和费用控制,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扩大新农合受益面,提升新农合对重大疾病的补助标准,切实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发生。做好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工作,做好费用报晓公示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满意。

通过此次医疗卫生专项整改活动的实施,我院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认真完善医疗卫生各方面工作,全面促进和提升医疗服务卫生,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力争通过卫生局验收,树立医疗行业新风气。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自查工作,指导企业全面汇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号)的规定,结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规定》(食药监械监〔2014〕234号)有关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自查报告编写指南》,现予,并就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已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附录要求,于每年12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涉及三级、四级监管的,同时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年度自查报告须经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与其他随附资料一并装订上报。

三、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自查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自查报告,科学分析、合理部署日常监管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运行,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按照市局要求,2017年9月1号上午,我院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院及辖区卫生机构医疗安全隐患进行突击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医疗文书书写欠规范,个别村卫生室存在不及时记录现象。

2、村卫生室普遍存在消毒感染记录无或不规范现象。

3、各村卫生室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

4、各村卫生室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处置流程不明确,操作性不强。

5、各村卫生室输液率普遍偏高。

6、各村卫生室未按规定配备合格消防器材。

7、光明、中村、蒋山村卫生室室内电路老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8、光明村卫生室房屋结构老化,木结构材质较多,存在安全隐患。

9、部分口服用药未及时书写病历,与病人沟通较少,病史采集不完整,对病人告知不到位。

10、中心卫生院医保刷卡时未核实病人身份,导致妇科用药男用、男性用药女用的现象。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医技人员规范化医疗文书书写的知识培训,每季度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做到医疗文书书写及时、规范、准确无误。

2、对各村卫生室人员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每季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化普查。

3、对村卫生室人员集中进行医疗废物规范化分类处置学习,并每季度进行检查。

4、加强村卫生室人员安全医疗的知识培训,对村卫生室的医疗质量安全制度、流程作出规范性的指导。

5、加强对村卫生室三率的定期及不定期检查,督促其规范用药。

6、组织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及消防安全法规学习,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督促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积极整改。

7、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病史采集完整,必要情况做好与病人或家属告知工作。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7

一、工作重点和主要目标

(一)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和全面整治、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重点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品种和突出问题,严格准入制度,强化日常监管,打击违法犯罪,查处失职渎职,推动行业自律。

(二)通过专项行动,使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守法意识、质量意识、自律意识普遍增强;药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得到有效整治;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能够得到有效监测,合理用药用械水平得以提高,确保药品、医疗器械规范生产和上市质量,使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感普遍增强。

二、主要任务及工作措施

(一)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秩序

1.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规范药品注册申报秩序。对*5年1月1日至*6年5月30日在我省申报药品注册的品种及其研制和申报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违规行为,立即纠正并依法惩处。

2.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秩序。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严格把关,特别是加强医疗器械产品在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临床研究评价、产品说明书等重点环节的审批把关,严厉打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弄虚作假行为。对违规审批的产品进行认真清理。

3.严格审评审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注射剂等三类品种的注册申请,加强对原辅料合法来源、说明书和标签内容、改变剂型和增加规格的合理性以及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申请的质量可控性等要素的技术审查,加强对研发单位所具有的试验仪器、设备是否满足申报的试验项目要求以及研制和临床试验过程真实性的核查;严格医疗器械产品在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临床研究评价和产品说明书等重点环节的审批要求,清理不属于医疗器械管理和违规申报、违规审批的产品,并依法处理。

(二)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秩序

1、以注射剂生产企业、国家及省、市药品质量抽查中有不合格记录的企业、在Gmp跟踪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近期被举报的企业以及近两年内生产不正常的企业为重点检查对象,重点检查企业质量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和原辅料购入、质量检验、关键岗位人员履行职责的实际能力情况等内容。对违规企业,依法收回Gmp证书;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2.以有投诉举报、存在安全隐患、生产重点监管品种的企业和重点监管范围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为重点,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医疗器械委托生产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违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查处。

3.以批生产、批检验记录是否真实、规范、完整和自检项目是否符合产品检验要求为重点,对药用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违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查处。

(三)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秩序

1.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全面检查企业的人员管理及物流、商流等,对在跟踪检查中存在问题较多的企业依法予以查处;全面清理药品经营主体资格,坚决打击药品批发企业出租(借)许可证和批准证明文件、药品零售企业出租(借)柜台行为,严厉查处进货渠道混乱、购销记录不完备以及挂靠、过票等违规经营行为。

2.加大对违法广告、群众投诉多和有质量隐患品种的抽验力度;加强对经营疫苗、高风险医疗器械等重点监管品种企业的监督检查;继续治理“一药多名”,开展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专项检查。

3.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药卫生资源,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相结合,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供应网建设。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个体诊所、村卫生室药品的监督管理力度,严肃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行为。

4.加大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管力度,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秩序,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中药材掺杂使假和非法制售中药饮片行为。

(四)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秩序

1.推进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规范管理,规范处方行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用械的宣传、教育、管理与监督,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用械水平。逐步实行药品通用名处方,探索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展临床用药监控,指导医疗机构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的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2.健全各级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检测组织机构和检测网络,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质量的跟踪检查,重点监测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注射剂、疫苗、高风险医疗器械等不良反应(事件),适时采取警示、公告、召回、淘汰等措施;加强重点地区药品、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应急检测能力。

3.大力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严格执行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制度,提高审批透明度;强化对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移交和查处,形成整治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合力;加强对新闻媒体广告行为的监管,建立新闻媒体虚假违法广告的责任追究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等广告活动主体的监管力度,尤其要加强对资讯服务类和电视购物类节目中有关广告内容的监管;建立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和广告活动主体市场退出机制。

三、工作要求与保障措施

(一)按照“全市统一领导,市、县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开展专项活动。市政府成立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王图强(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夏金生(市政府副秘书长)

许华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成员:臧连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薛峰(市监察局副局长)

吕晓明(市卫生局纪检组长)

罗进平(市工商局副局长)

卢杰三(市公安局副局长、城管执法局副局长)

赵书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纪明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华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市)政府要相应成立组织,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与协调,同时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强化县(市)政府的责任,强化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从“齐二药”假药案件和“欣弗”药品不良事件中认真吸取教训,狠抓薄弱环节,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要发挥联合打假协查机制作用,严厉查处严重危害公众安全、涉及面广、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要建立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专项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落实,逐级考核,确保抓出成效。

(二)这次专项行动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实行联合执法。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强对专项行动的指导和督查。卫生、工商等部门要围绕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公安机关要加大对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监察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对拒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违法违规审批,以及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问题严重的地方和部门,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新闻宣传单位要配合做好相关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厉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严惩行政执法中、、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全面完成专项行动的各项任务。

(四)积极引导和支持我市医药产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推动医药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企业的产品开发,创造名牌等工作。通过此次专项行动,建立长效的跟踪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健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诚信管理机制,使我市的医药产业在整顿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壮大。

四、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专项行动时间为*6年9月—*7年7月底,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6年9月)。市政府召开会议对全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进行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动员和部署。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制定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实施方案,市卫生局牵头制定药品使用环节的实施方案,市工商分局牵头制订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的实施方案,各县(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并报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8

关键词:pDCa循环;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率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01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1]。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2],是由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首先提出的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八个步骤: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八个步骤是四个阶段的具体化: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固化成果、今后计划[3]。2016年本院质控科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在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工作中,不断进行制度、上报流程的改进,有效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运行效果显著。

一、计划(plan)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本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编固定床位2500张,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的医疗不良事件管理a条款要求:三级医院不良事件要达到每100张固定床位上报≥20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的调查对象对自己发生的不良事件不愿意主动上报,调查发现少数科室存在漏报现象。我院2015年7月医院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率为84.9%,与国内同水平医院比较存在差距[4]。也不符合三甲复审的要求。

2.成立CQi小组

不良事件上报涉及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输血科、设备科、院感科、机电工程科、总务科、计算机中心等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协同开展工作。由质控科牵头成立跨部门CQi小组,共17人,进行头脑风暴,广开言论,讨论我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和流程等。

3.原因分析

为了调查影响不良事件上报的原因,我们在2016年1月做了一次不良事件报告的现况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由调查员发放问卷,问卷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后当场提交。共派发问卷86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有效回收率96.5%。

统计学方法:调查表数据由统计员采用microsoftexcel录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4.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CQi小组运用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找到了工作繁忙或怕麻烦(占46.0%)、担心被处罚(占25.2%)、担心对以后有不良影响(占10.8%)三大真因,这3个因素累计占了82.0%。。

5.设定目标值

通过本院CQi小组多次讨论,最终将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率目标值设定为93%。

二、实施阶段(Do)

1.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措施分析

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最有效的措施是报告程序简洁化,其次是有上报免责奖励制度、加强知识培训、信息及时反馈,加强宣传等。

2.建立院内网络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简化流程。可按照日期、科室、发生场所、事件类别、事件等级等查询,管理部门及时知晓、处理不良事件。

3.加强对全院医疗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的培训、宣传和考核,监督职能部门执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无责制度,落实鼓励医疗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奖励制度。鼓励主动及时报告,对主动报告当事人免于处罚,不会对个人造成影响。

4.信息及时反馈,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医疗流程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每个季度全院公示学习。

三、检查阶段(Check)

通过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不良事件上报率由2015年7月84.9%提高至2016年7月的94.3%,提高了9.4个百分点。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员工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也大幅提升,2016年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后,全院上报不良事件1065件,符合三甲复评a标准(每百张床位年报告≥20件),达标。

四、处理阶段(action)

质控科制定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流程;制定不良事件上报处理流程;统一不良事件报告表、统一科室上报负责人;建立院内网络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和数据库;制定全院员工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奖励制度;及时反馈改进措施,信息共享,院领导等决策部门能及时知晓并处理全院不良事件。

进一步总结这次pDCa循环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把它们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目标是不良事件上报率达到95%。

五、结语

将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通过CQi小组团队的协作,使需要跨部门合作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及早发现医疗安全隐患,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防范了医疗事故发生,医疗质量得到提高,保障了患者安全。[5]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石璞砚,黄淑萍.t疗不良事件管理浅析[J].现代医院,2016,16(9):1337-1338.

[2]陈晓红,王吉善.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室管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邱琴,杨小梅,符代雪.pDCa循环在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9:166-167.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9

关键词:医院;安全文化;积极反应率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公立医院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特别是安全文化对于医院运营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医疗机构在医院安全文化的构建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十分注重医院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应用,但我国在医院安全文化的管理上则相对滞后。本研究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安全文化现状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找出医院安全系统中存在的缺陷与隐患,以期为医院科学改进安全文化现状、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医院共50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473份,剔除应答率不足80%的问卷与一题多答的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50份,问卷有效率95.13%。

1.2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theagencyforHealthcareResearchandQuality,aHRQ)研发的医院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ospitalsurveyonpatientsafetyculture,HSop⁃SC),该问卷共包括12个维度,42项条目,答案形式为李克量表。研发之初已在21家医院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预测试,测试效果良好[1]。

1.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通过计算每个维度和条目的积极反应率来评价医院安全文化的优势局域和待改进区域,测评标准为积极反应率高于75%为优势区域,低于50%为待改进区域。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资料

在被调查的450名医务人员中,男性125人,占27.7%;女性325名,占72.3%;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年龄比例以20~29岁为主,共有278人,占61.7%;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本科学历共有312人,占69.3%,大专及以下学历共有78人,占17.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共有60人,占13.3%;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共305人,占67.7%,中级职称共77人,副高级职称共52人,正高级职称16人。

2.2医务人员安全文化认知情况

通过计算各个维度的积极反应率来系统了解目标医院的安全文化认知情况,具体结果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目标医院科室内部团结、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学习维度的积极反应率排名居前2位,其中积极反应率大于75%的维度共有3个,分别为科室内部团结、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学习、对差错的反馈与沟通。而积极反应率低于50%的维度共有5个,依次为管理者或监督者、事故报告频率、对差错的无惩罚性回复、沟通的开放性、人员配置。统计结果显示,各个条目中的积极反应率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科室里部分人工作任务繁重时,其他人会去帮忙我们积极努力改善病人安全,积极反应率均大于85%;条目“我们觉得发生医疗差错会对自己产生影响”的积极反应率最低,仅为17.25%,见表2。

3讨论

3.1目标医院安全文化水平较好,质量控制仍需改进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标医院的安全文化水平总体较好。维度科室内部团结、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学习,对差错的反馈与沟通的积极反应率均大于75%,表明医院在上述方面的管理效果较好。安全文化是一种融入到组织每一个部分的行为,医疗机构需要认识到医院安全文化的构建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支持。医疗机构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将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考虑进来。同时,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如pDCa循环等,全面持续的改进医疗质量。

3.2人员配置凸显不足,优化管理是关键

人员配置是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急需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众多的公立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缺乏,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匮乏的现象非常普遍。截至2012年年初,我国的注册护士总数已达到224万多人,医护比为1∶1.25,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但是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学历和技术层次还有待提高。在本次调查的过程中,72.3%的护理人员的周平均工作小时数在55~60小时之间,工作任务繁重,职业压力巨大,这为其从事医疗护理服务埋下了安全隐患医院应加强人力资源配置的改进,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各类卫生服务人员,注重年龄和知识结构,建立和健全卫生人才激励机制。

3.3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院内部的沟通设计多种医疗相关信息,更关系医疗卫生质量与安全的高低[2]。现阶段我国的医患关系愈发紧张,这为医院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针对沟通问题,院方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在保证患者健康的同时,推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引导患者尊重医学知识规律,正确认识所患疾病。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利益与内心感受,端正服务态度,建立和谐有序的医疗秩序。

3.4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安全事故处理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事故报告频率这一维度的积极反应率仅为45.53%,同比我国各地区的调查结果相比明显偏低[3],表明目标医院在安全事故处理方面还应继续完善。事故管理是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在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和健全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制定多项措施鼓励医务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事件。我国多数的医疗机构在医疗不良事件的管理手段上比较单一,主要以处罚为主,对发生医疗不良事件的个人及科室予以惩罚,长久以来这样的管理方式使我国的医疗机构形成了一种苛责文化。苛责文化负面影响巨大,医务人员由于心理上畏惧惩罚,在发现或发生医疗不良事件事通常选择瞒报,这种恶性循环加剧了医院的管理风险。营造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建立非惩罚性的安全事件报告系统可以有效地防范安全隐患。对于发现的医疗安全事件,医院应科学分析其原因,及时向医务人员和患者通告医疗信息。医院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定期对医院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医疗安全事件的高发科室及个人进行重点预警管理,对容易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实现医院安全文化的常态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洋,郭思佳,刘鑫,等.病人安全文化与安全绩效相关性问卷的编制[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48-50.

[2]夏云,李再,刘慧中,等.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影响医疗纠纷的医患沟通因素的认知分析[J].中国医院,2016,20(1):44-45.

医疗安全总结报告篇10

为贯彻落实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部署,按照《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药品整治组工作实施方案》、《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结合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目标要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决定今年年底前集中整治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突出整治重点,增强责任感

国务院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决定从现在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四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国家形象,作为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承担着重要任务,责任重大,其中整治药品、保健食品以及医疗广告,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的需要,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密切相关。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结合广告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突出重点,全面落实综合整治的各项措施,加大对虚假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的整治力度。

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整治的重点和目标是:严厉查处虚假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的行为;严厉查处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中使用患者、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疗效证明的行为;严厉查处药品广告夸大功能、保证疗效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疗效以及医疗广告保证治愈的行为;严厉查处未经审查擅自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的行为;严厉查处以新闻形式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通过集中整治,禁止并取缔以患者、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疗效证明的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促使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秩序明显好转。

二、继续深入宣传新法规,严格贯彻执行新规定

今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联合颁布施行的《药品广告审查标准》、《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药品、医疗广告的内容,完善了药品、医疗广告的审查程序,是依法监管药品、医疗广告活动的依据。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会同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新法规的培训、宣传工作。对虚假违法广告问题严重的媒体单位、广告主和广告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在依法处理后,要采取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广告审查员集中培训学习等措施,以切实提高其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对新法规施行后,药品广告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出现的新形式违法医疗广告,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和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研究对策,依照有关规定,及时认定新的违法表现,坚决制止“打球”的现象。对媒体宣传医疗、健康科普知识的内容,要依法认真甄别,对纯粹宣传医疗、健康科普知识的内容,可不做广告认定;在同一版面既宣传医疗、健康科普知识的内容,又介绍具体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医师或者出现医疗机构地址、联系方式,可认定为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或变相医疗广告。

三、加强日常检查和监测,强化广告环节监管,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的集中监测和日常检查,强化广告环节的监管。要针对本地具体情况,明确监测的重点区域和问题多发的媒体,分级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及时掌握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动态,对监测发现的虚假违法广告,做到早制止、早查处。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集中力量狠抓虚假违法广告的查处工作。对于监测发现、上级交办、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移送、投诉举报的涉嫌虚假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要及时依法从严从重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通报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

对影响恶劣的虚假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的广告主、广告者,要依据《违法广告公告制度》予以曝光;对屡次违法广告的媒体单位,要依据《停止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业务的实施意见》,做出停止或暂停其广告业务的处罚,并建议媒体主管、主办单位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严把药品广告审查关,对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审查职责,依照相关标准和程序严格审查广告,尤其是对申请审查的药品、保健食品广告中有公众人物代言的,要把握尺度,从严审批,并对现在正在的含有公众人物代言的药品、保健食品广告进行一次复查,统一审查标准,提高审查质量,及时纠正不符合审查标准的广告。要继续做好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市场监测工作,及时汇总分析当前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市场情况,通报有关部门。

要结合这次药品、保健食品广告整治工作,整顿和规范药品、保健食品市场秩序,逐步建立药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违法广告公告、市场退出、信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违法广告所涉及的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的,要坚决撤消其审批文号。对严重虚假广告涉及的药品,采取暂停销售、公开更正的行政强制措施,积极协助做好认定涉及专业技术的虚假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工作,切实从源头上治理虚假违法广告。

五、加强医疗广告审批,履行管理职责,严肃查办违规医疗机构

各地卫生行政机关要强化《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赋予的管理职能,加强医疗广告的审批、公示工作,规范出具《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程序,逐步实现医疗广告审查申请、审批的规范化管理,做到审查出证标准统一、格式统一;继续完善医疗广告的监测工作,将监测工作逐步纳入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日常监管,把医疗机构违法医疗广告作为一项不良执业行为予以记录,作为医疗机构是否予以校验通过的重要指标之一。

要严肃处理和查办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有关医疗机构的曝光和警示力度,强化社会监督,对屡次虚假违法广告或者警告后拒不限期整改的医疗机构,要坚决实施责令其停业整顿、吊销有关诊疗科目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措施,以有效震慑违法医疗广告的当事人。

六、加强协作,相互配合,保持整治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