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十篇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十篇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8:56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1

[关键词]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报告图书馆管理

[分类号]G250

1 智力资本报告的兴起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因素,智力资本信息也逐渐成为企业外部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关心的企业核心信息。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传统财务报告只适合反映和报告企业的有形资产信息,难以有效地反映和报告企业的智力资本信息。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学术性团体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开始研究智力资本的计量与报告问题,希望通过智力资本报告的方式对外传递智力资本信息。1994年,瑞典Scandis公司率先编制并披露了全球首份智力资本报告;奥地利研究中心(austrianResearchCentre,aRC)作为奥地利最大的研究组织,从1999年开始连续多年自己的智力资本报告;2002年,所有奥地利大学根据教育科学与文化部颁布的《大学法》的要求,开始编制大学智力资本报告,并于每年4月30日和报送联邦教育部。

为了规范和指导智力资本报告的编制,部分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开始出台智力资本报告指南。特别是2002年在欧盟科技与创新部门组织下,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meritum指南”和“DmSti指南”,成为世界各国智力资本报告应用方面的纲领性文件。

2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内涵和功能

2.1 图书馆智力资本及其构成

最早提出智力资本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J.K.Galbraith。他在1969年致波兰经济学家michaelKaleeki的信中指出: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1997年美国学者thomasStew.art认为,智力资本是每个人能为公司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能力的总和。企业的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者之中的整体价值。此后,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普遍认为智力资本的概念是对传统资本概念的有效扩充,现代企业的目标是智力资本的积累增值和实现。许多学者分别从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知识管理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智力资本的概念。

目前,智力资本研究在国内仍以企业组织为主体,但GoranRoos认为,智力资本理论非常适合于非盈利组织、公共部门组织等,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以及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在这些部门将会大量涌现”。。因此,笔者大胆地将智力资本延伸到图书馆,并借鉴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智力资本的定义,对图书馆智力资本作如下概念的界定:图书馆智力资本是指图书馆所拥有的、符合图书馆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为社会服务和科学发展等方面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优势的知识和技能,其实质是图书馆将知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中主要认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构成。图书馆是一个非赢利的公共组织,与企业所具有的赢利性特征相比,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性质。因此,图书馆智力资本的内涵与企业智力资本的内涵有一定差别,主要体现在与外界的关系上。企业与顾客、供应商联系紧密,形成价值链关系。而图书馆与外界的联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利益性的社会关系。因此,本文提出使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取代关系资本。图书馆智力资本由图书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社会资本三因素构成,其构成模型如图1所示:

在智力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载体和实现价值增值的主体,是图书馆通过对员工有目的的投资而获得的,依附于员工身上的知识、经验、能力等存量的总和。结构资本是图书馆所有的内生性资本,是图书馆价值链内运作能力和价值链之间协调能力之和,它直接反映了图书馆整合各类资源、发挥系统效率的能力。结构资本的作用是为激励人才资源创造知识并发挥知识的增值作用提供环境支持。社会资本是图书馆与外部相关者之间基于长期联系积累而成的,并为保持长期友好合作而构建的一系列彼此认同的关系。社会资本的作用就是保证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有效互动和匹配所创造出知识的价值实现。因此,智力资本通过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整合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成为图书馆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2.3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内涵和功能

智力资本作为图书馆价值创造的核心动力,必然要在图书馆的经营结果中得到体现。因此,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也是图书馆智力资本业绩报告,是为图书馆利益相关者提供书面的、定期的、公开披露的图书馆智力资本信息,反映的是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软资产。具体而言,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就是在阐述图书馆办馆理念、确定近期和中长期战略目标、全面分析图书馆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采用一套符合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指标体系,对决定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智力资本情况进行系统的衡量与分析,对内加强图书馆自我管理和支持决策,对外显示图书馆实力与潜力的一种信息制度。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能够客观反映图书馆的无形资产,实现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控制。目前,图书馆很少通过一定方式系统地反映无形资产在实现图书馆目标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动态情况。通过引入智力资本报告,图书馆能够通过智力资本理论模型和建构一系列指标体系来识别、测量、管理智力资本,了解图书馆现有的智力资本存量,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图书馆的预期战略目标。

图书馆管理通常比较重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中的应有之义,而智力资本同时还包括结构资本和社会资本。只有当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共同致力于知识的创造和探索时,图书馆的资源才能有效转化为价值。因此,编制智力资本报告有助于图书馆以“三维视角”管理图书馆的智力资本,促进三种智力资本间的互动整合,共同提升图书馆的竞争力。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能够为图书馆提供纵、横向比较的基准。首先,如果按年度编制智力资本报告,将能够提供纵向对比,从而很直观的显现图书馆智力资本的发展状况与进程,为图书馆提供开发智力资本的信息来源。其次,通过图书馆之间智力资本报告的横向对比,可以看出图书馆之问的优势和劣势,为图书馆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开发建立图书馆智力资本的量化数据平台,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保障。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是对外信息的重要渠道,有利于社会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图书馆的发展,增加

图书馆对外交流的信息量和图书馆成长的透明度,能够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良好评价,体现图书馆的价值所在或预期表现。

以上是智力资本报告的功能所在,但其在应用中也会出现很多困境。第一,智力资本报告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作为新兴的和自愿的实践方式,在尝试阶段,图书馆会因认识不足,对信息的过度公开问题产生争议和顾虑,从而不能全面、真实和系统地报告图书馆信息。第二,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会招致人力和时间上的成本。当评价智力资本报告的成本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收集和分析智力资本有关数据时所涉及到的成本,这些成本将与所要求的数据的详细程度呈正比。第三,由于缺乏智力资本报告公认的理论框架和指导方针,加之智力资本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类信息,而定性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的主观判断。因此,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在短时间内无法标准化,难免具有冗余性,容易造成报告模式和指标的不一致,成为图书馆横向比较的天然屏障。

3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要点分析

3.1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理论模式构建

理论模式是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编制基础。因此,笔者在研究和分析国内智力资本报告模式和国外aRC、oenB、Systematic、Cowi、CarlBro等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理论模式,如图2所示:

该模式的特点是将图书馆的愿景和最终目标、智力资本、绩效过程、活动成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种简化的输入到输出的线性逻辑,强化了智力资本存量、流量与产出问的因果联系,也为形成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通过该模型,可以明确当前图书馆存在哪些关键的智力资本,针对这些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需要多少投入、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各类智力资本(即绩效过程),最后的成效如何?通过这样一个抽象化的线性智力资本管理模型,可以针对每个过程,逐一细化出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识别确定图书馆管理中最重要的智力资本变量及其在实现图书馆战略目标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探寻有效的智力资本投入途径来提高图书馆的输出与成效。

3.2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于上述理论模式,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①愿景和战略目标,指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宗旨、价值观、社会使命、服务特色等内容。图书馆首先以叙述的形式提出愿景和战略目标作为智力资本报告的开始。②智力资本,指图书馆目前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这一部分是智力资本报告的主体,以指标和数值形式全面展示图书馆智力资本情况。③绩效过程,指图书馆究竟采取了何种程序和活动来实现战略目标。④活动成效,指图书馆在特定期间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本在实现图书馆战略目标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⑤结论,指根据最初设定的战略目标对图书馆的成效做总结性的评价。

以上5个部分中的战略目标和结语部分主要是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而“智力资本、绩效过程、输出与成效”三个部分则主要是由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构成,且在每部分指标体系后以文字形式评价、解释指标以及阐明这些指标与图书馆战略目标的关联。

3.3 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指标体系的设计

指标体系是图书馆智力资本报告的主体部分,也是整个报告工作的核心。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一个好的智力资本指标体系必须满足有用性(usefi―u1)、相关性(relevant)、显著性(significant)、明晰性(understandable)、时效性(timely)、可比性(compara-ble)、可靠性(reliable)、目标性(0bjeetive)、真实性(truthful)、可证实性(verifiable)和可行性(feasible)等特征。另外,指标的选取应遵守以下原则:①科学性:这是设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确保评估结果科学性的基础。每个指标的概念、数据收集以及计算方法都必须要有科学依据,指标的选择也必须能够准确和客观地反映智力资本的基本情况。②系统性:图书馆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相互依存的子系统构成的体系,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图书馆智力资本的各个方面。③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任何指标体系都必须有定性和定量两种不同的反馈方式。定量指标是以数字的形式展现图书馆的核心业绩。图书馆智力资本中的大多数指标都可以通过量化来确定。定性指标是指无法直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的内容,需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如人力资本中的领导能力和馆员素质,结构资本中的制度文化等。④可扩展性和可选择性:即不同时期,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删减或补充指标,同时指标体系应划分为必备指标和任选指标,必备指标主要是针对各类型图书馆的共性设计的,而任选指标则是针对图书馆的特色和需要设计的。

由于图书馆智力资本理论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智力资本报告指标的甄选还处于探索中。笔者在选择指标时,尽可能遵循以上原则,指标的来源和确定除了图书馆管理中一些可接受的共性指标外,还综合参考了有关图书馆人力资本和知识管理等研究方面的可行性指标,以减少指标体系设计的盲目性。指标体系的层次性,是通过三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层层递进形式设计而成(见表1)。

图书馆智力资本指标体系比较庞大,权重的确定,必须要科学地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如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最终确定图书馆智力资本测量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权重。

4 结语

智力资本报告有相当大的包容性,既包括量化的数据,也包括非量化的数据,能够对图书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进一步价值增值等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图景描述。尽管当前国内智力资本报告的研究在各领域还处在萌芽和雏形阶段,既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模型,更没有形成一致的计量指标体系和报告模式,很多问题还在探索中,但作为一种能反映和报告智力资本发展的理论和管理工具,对图书馆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结合图书馆的性质和特点,积极关注,探索出适用于图书馆的智力资本报告理论模型及一套智力资本指标体系,将会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智力资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必荣.国外企业智力资本报告模式述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5):43―49.

[2]李平,赵如.欧洲大学智力资本报告理论研究综述.科技与管理,2009(1):138―143.

[3]张丹,牛晓君.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国际演进与发展.工业技术经济,2009(11):14―18.

[4]张韵.智力资本报告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学位论文].上海:东华大学,2007.

[5]stewartta.intellectualcapital:thenewwealthoforganizations.newYork:DoubledayDellpublishingGroup,1997.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2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分类;应用

引言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领域内,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保护配置、保护采样跳合闸方式以及伴随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发展的站域保护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中,未见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输出方面的研究。本文从生产运行和继电保护专业系统功能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输出信息分类原则,据此原则在某电网多个保护专业系统中实现工程应用。研究结果对规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信息输出与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1保护输出信息分类原则

为满足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等高级应用功能开发对保护信息输出的需要,结合继电保护运行经验,参考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按照“功能应用为导向、分类清晰明确”的原则,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输出信息分为4类,即事故类(Ⅰ类)信号、保护动作类(Ⅱ类)信号、异常与告警类(Ⅲ类)信号和其他类(Ⅳ类)信号,具体描述如下。

(1)事故类(Ⅰ类)信号。反映一次系统发生一次故障的关键信息输出,主要包含一次系统或设备故障引起的开关跳闸保护装置动作出口信号,如主变保护装置的跳高压侧开关信息。该类信号主要是协助运行监控人员快速了解保护动作情况,同时作为其他高级功能开发使用。

(2)保护动作类(Ⅱ类)信号。反映何种类型原理保护动作的输出信息,这类信息包含了丰富的故障综合分析所需要的信息,主要涵盖各类型保护动作的变位信号,如主变保护装置的工频变化量差动动作信息。该类信号主要应用于故障综合分析,如故障简报的形成,面向的是继电保护专业人员。

(3)异常与告警类(Ⅲ类)信号。反映保护装置自身软、硬件或开入开出信号等的异常运行状态,这类信息为运行监视、二次设备在线监测和保护设备状态检修提供有价值信息,主要包含各类异常、告警信号,如保护装置的电压互感器断线信息。

(4)其他类(Ⅳ类)信息。除上述信息以外的其他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对装置的监视或高级应用功能开发所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量有限,在多数情况下属于无用或干扰信息,如保护装置的频繁启动信息。

以某型号智能变电站主变电气量保护装置为例,按文中给出的信息分类原则对部分输出信息划分(见表1)。

2实际系统工程应用

2.1运行监视

为适应并满足智能变电站投运后继电保护信息的综合应用,某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于2012年初建设完成了面向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主站。为提高系统的运行监视效率,便于日常运行监视与分析管理,在主站端应用上述信息分类原则,对信息子站上送的信息进行分类展示,提高继电保护设备输出信息运行监视水平。

2.2故障简报的层次展示

在电网发生故障后,为了给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快速掌握事故情况提供信息支撑,给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分析保护动作行为特性提供参考,将事故类(Ⅰ类)信号与保护动作类(Ⅱ类)信号分别提取并显示在故障推理结果中,满足不同专业人员对继电保护动作信息的不同需求。图1给出了某次故障后形成的故障简报的主要部分。

2.3故障综合分析中推理机制应用

常规103规约中普遍采用保护设备“关键遥信”作为保护跳闸点的方式来启动故障推理,该“关键遥信”不仅定义比较模糊、难于刻画,且需要人工配置,并根据每台设备的不同配置相应的关键遥信。如设备配置发生变化,则需人工重新调整,工程应用效果欠佳。

在按文中保护信息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后,可应用继电保护事故类信号或保护动作类信号作为判断电网是否发生一次故障的启动条件。即故障报告驱动模块实时同步处理数据缓存区域内的继电保护设备输出信息,通过加载预先定义的设备故障识别模型(在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保护设备,设定保护Ⅰ类(或Ⅱ类)信息的“阈值”数量作为判断依据),判断某一台保护设备在指定时间区间段内上送的信息是否达到指定阈值,如果达到指定阈值则形成故障通知,避免繁杂的人工配置过程,提升工程应用效率(见图2)。

2.4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

为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质量,实现保护设备状态检修,某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于2011年建设完成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智能决策系统。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将收集到的现场保护设备的异常与告警信号实时转发给该决策系统,提高保护设备状态评估的准确性。

3结语

随着智能变电站大规模投运,开展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输出信息分类研究并加以应用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实践表明,该原则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输出信息的综合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3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摘要: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交通仿真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根据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方案,主要探讨教学内容选择、实验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进以及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改革,以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智能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组织能力。

关键词:智能交通仿真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721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32015044,3132014094)。

第一作者简介:邹婷婷,女,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知识表示与自动推理,zoutt@dlmu.edu.cn。

o引言

智能交通仿真技术(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imulationtechnology)是智能运输系统(itS)和交通运输仿真研究交叉的前沿领域。智能交通仿真技术研究十分重视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与交叉综合,涉及知识面广泛,包括交通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系统仿真、系统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已成为分布式智能控制、智能交通、交通系统调度和优化、复杂问题求解、人机交互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大连海事大学是交通部直属的海事院校,教学和科研都具有浓厚的交通航运特色,智能交通仿真技术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理论上,智能交通仿真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几个重要的方面: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结构、计算机仿真技术、宏观交通仿真技术、中观交通仿真技术、微观交通仿真技术、交通评价模型等。由于智能交通仿真技术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如离散数学、电路基础、人工智能基础和智能信息处理;同时,该课程也为智能交通方面的其他专业课程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例如物联网原理及应用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因此,智能交通仿真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组织能力,提高其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为适应社会需求打下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教学内容

智能交通仿真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交通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系统仿真、系统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该课程包含很多复杂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候,既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增强其学习信心,又要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发展趋势,提高其学习兴趣。由于该门课程学时有限,教师不能讲授课程相关的所有内容,也不能详细讲解每个具体内容,因此须选择难度适中且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在讲授过程加入相关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智能交通仿真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提高其学习兴趣。

智能交通仿真技术是一门大三年级的专业选修课,总学时为36。由于课时有限,可设置24学时为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智能交通仿真相关的原理和方法;12学时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教学经验,可对智能交通仿真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以下修改:

(1)保留交通仿真技术和方法部分,简单介绍宏观、中观交通仿真技术,详细介绍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和方法[3-4],如机动车仿真、非机动车仿真和行人仿真方法。

(2)引入智能领域中的前沿知识,如增加介绍智能领域新成果的内容(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简单介绍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研究热点,进一步理解智能的涵义;同时,结合智能设计竞赛或一些交通仿真的竞赛讲解相关题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体现学校教学和科研优势,关注课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门课程属于专业特色课,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海运交通特色,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他专业课程。例如,讲解交通仿真方法时,可提示学生该方法和交通运输、交通规划、航海技术等专业关系密切,根据学校交通特色举例说明交通仿真方法的优劣性;讲解数据采集时,可以先简单介绍数据采集的分类和方法,为后续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作铺垫。

结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智能交通仿真技术的课程体系,智能交通仿真技术的新教学大纲详见表1。

2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设计是智能交通仿真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选实验不仅要能验证理论知识内容,还能发散学生思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其设计分析能力及创造能力。

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实验内容选择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和方法。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有多种,如Vissim、paramics、aimsun、transmodeller、Corsim、SynchroStudio等,可选用Vissim仿真软件来构建虚拟实验环境。Vissim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微观仿真系统,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学生学习和使用。

智能交通仿真技术的实验教学有12学时,而实验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因此设计合适的实验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智能交通仿真技术课程实验内容进行修改,以交叉口仿真的实验教学要求为例,其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见表2。

实验成绩由实验报告、仿真系统、实验表现等构成,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几个实验环节:

(1)预习理论知识。实验内容涉及的模型非常多,学生须了解各种模型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模型的优缺点。

(2)设计仿真系统。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设计,掌握仿真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条件下各种交通评价参数的变化,设计符合现实交通要求的仿真系统。

(3)撰写实验报告。分析仿真系统的各种交通参数,评价仿真系统的性能。报告须结构合理完整,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3教学方法

3.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能交通仿真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组织能力,提高其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刚开始学习本门课程时的兴趣性很高,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而自己不思考、不提问、不发表意见,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失去兴趣。教师授课的时候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仅要将知识点讲授给学生,还应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模型、方法的基本思路,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机动车跟车模型时,每讲一类模型,教师都应先给学生演示实际运行效果,展示参数变化对仿真效果的影响,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直观了解该类跟车模型的优缺点;然后详细讲解模型的公式和具体推导过程以及各个参数的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模型有直观的了解,深刻理解各个参数的取值,无须死记硬背模型公式和参数,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3.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智能交通仿真技术包含很多模型和数学公式,内容比较抽象,较难讲授和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安装多媒体设备,该课程应该尽量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讲授教学内容,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和组织能力,提高其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

例如,在讲授行人交通模型时,可利用仿真软件演示各种行人交通模型,分析每种模型的优势;在讲交叉口仿真相关理论知识时,播放网络上的一些视频资源,让学生详细了解交叉口交通情况,同时结合学校特点,选用航运交通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讲智能交通仿真系统时,演示一些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仿真系统,利用这些真实、客观的模拟现实交通的仿真系统讲授理论知识,播放视频资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当前的智能交通仿真系统发展的趋势,激发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都喜欢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4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目前,智能交通仿真课程的考核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30%。大部分学生只重视考试部分,不重视实验环节。而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质很强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交通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组织能力。因此,须对该门课程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课程考核采用大作业考核方式,成绩由大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作业组成。

(1)大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考查学生对智能交通仿真方法的理解和实现能力,包括论文报告(30%)、实验操作(20%)和课堂报告(10%)。论文报告包括问题描述、建立仿真系统的步骤、仿真模拟结果、交通规则模型、仿真系统分析、结论等,要求论文结构合理完整,基本理论、概念叙述无误,实验数据真实、完整,实验过程科学,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报告书面语言流利。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仿真软件建立平面交叉口及信号配时系统。课堂报告是学生演示自己的仿真系统并分析其性能,成绩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给出,学生之间互相评分。

(2)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查学生对Vissim软件的使用情况以及对课程讲授的道路、车辆、交通运行规则和交通评价等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3)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查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小作业等。

大作业考核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锻炼其自我展示能力,培养实践和组织能力。

运用该方案对学生进行授课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其亮,刘博航,交通仿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1-200.

[2]吴娇蓉.交通系统仿真及应用[m].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10.

[3]邹智军,新一代交通仿真技术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0,22(9):2037-2042.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4

关键词:智慧执法;社会管理;政府服务

行政执法是指建立在近代国家立法、执法、司法三权分立基础上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活动。具体地说,是指在实施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行政行为。而智慧执法已成为各政府部门提升公正廉明执法的重要抓手,社会管理部门的智慧执法就是提高社会管理监管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水平,实施更为高效的社会管理,南京市有必要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信息化应用,通过信息化促进流程规范、业务衔接,通过网络化实现管理协同和信息共享。

一、智慧执法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行政执法是实施国家法律规范的主要途径;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性环节;行政执法是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而社会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着力点应是智慧执法,不同社会管理领域的执法力量通过智慧的手段统一整合,使得多头执法、职能交叉造成的管理缺位问题得到彻底改观。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已经介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行政执法活动是实现政府管理社会目的的必要途径。智慧执法在南京社会管理“市场准入、动态监管、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决策支撑”五大业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行应用服务软硬件支撑平台和一个社会管理信息资源库建设,包括开发行政审批系统,对社会管理行政许可业务流程进行统一梳理;建立上对国家、省,下对区县多级联动的市民网上办事大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公众提供便捷服务;开发以数字水印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动态监管系统和以网络爬虫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监管系统等。

政府通过智慧的社会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可以精准打击一些社会相关方面的违法活动,净化社会市场。从私权保护的角度来看,行政执法活动可以保护公民的私权利,维护纳税人应该享有的利益。智慧的社会管理行政执法是依照政府所颁布的社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对社会管理及市场经营活动行使的行政管理权。

智慧执法在社会管理精细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为各级“打造服务型政府”提供方法和路径,真正实现由注重管理向注重服务上过渡。②拉近政府与市民的距离,让市民有信赖和安全感,从而从技术层面提高政府公信力。③可以为“公正执法、透明执法和精准执法”提供便利,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行政成本,更可以做到执法“科学性、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智慧执法通过程序优化实现预防权力异化

社会管理综合执法主要是指主动的行政执法,它对执法的缘起及执法程序有一定的规范,尤其是智慧执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各级政府日常检查或接举报、投诉或上级交办案件均有电子存档。②进行案件调查或者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被调查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应当场填写《现场检查笔录》;在尚不能确定所发现的某些物品是否为“证据”时,可填写《抽样取证凭证》对所发现的物品进行抽样取证,以备核实,突出数字化取证。③对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应当填写《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审批表》,经负责人批准,对证物进行登记并电子存档。④执法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填写《调查询问笔录》;对当时不具备调查询问的相关条件,需择日进行询问的,应填写《调查询问通知书》,送达被调查的相关人员,与此同时信息化平台同步实时监控。⑤有客观的违法事实,但情节显属轻微的,可以要求其停止违法行为,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进行处罚并立即进行整改。对于情节较重不适合当场进行处罚的,应报请主管领导审批立案,信息化平台做到同步有案可查。⑥行政案件进入调查取证阶段,对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用后续所取得的相关物品都应填写《查封扣押物品审批表》经负责人同意后下达《查封扣押决定书》。经调查取证,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在做出处罚决定前,应当填写《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送达行政处罚相对人。⑦对于在规定时限内行政处罚相对人无异议的,对行政处罚相对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同步落实电子备案。⑧行政处罚决定履行或者执行后,填写《行政处罚结案报告》,智慧执法综合平台动态跟踪备查。

在社会管理智慧执法与办案的程序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对性质比较严重,案情比较复杂或重大的案件,要对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办案程序等进行合议,并填写《案件合议记录》;在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时,应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要求听证和行政复议的权利;在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时,应当场填写《陈述申辩笔录》;对重大、复杂的行政处罚案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讨论,并填写《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记录》;行政相对人要求进行听证或行政复议的,应依法进行听证或进行行政复议;行政相对人对执法行为不满的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真正做到让智慧执法综合平台“实时监测,动态管控”。

三、社会管理综合执法面临的困难要靠智慧化手段化解

政府的行政执法一方面要严格依照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另一方面,执法的力量及社会各类市场经营者的素质却还远未达到一个让广大市民满意的程度,使行政执法在执行中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社会管理智慧执法综合平台责无旁贷。

就南京的社会管理综合执法而言,面临的难度很大。根据2012年的统计,南京市共有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2个、3a级风景区8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90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部级的6项、省级的38项);以南京市的文化综合执法为例,总队执法人员共不到40人,各区县平均执法人员不到7人,从执法装备看,按规定每3人一辆执法车,事实上却几乎没有车,其他执法装备也是少之又少,执法人员只能依靠人力去执行任务。要想管理好“1076家网吧、262家游戏厅、393家歌舞娱乐场所、全国级文保单位27家81个文保点、省级文保单位127家181个文保点(市级和一般的文保单位更多并在不断增长中)”,这是摆在各级社会管理部门面前的难题。

解决上述困难要靠智慧化手段化解。现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主要依靠群众举报,群众不是专业的执法队员,他们没有取证的权力,所以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再去检查时往往已是时过境迁,因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不了了之,社会管理监管的力度是比较薄弱的。在现有编制、装备的条件下,要做到对社会管理有效监管存在很大难度。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引进和应用,智慧执法综合平台方能大显身手。

四、创新智慧执法理念,提升市场监管及服务能力

行政执法虽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政府不能因为有这些现实存在的困难而放松甚至放弃监管,相反还必须要努力把执法工作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现实,创新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手段。事实上现代科技为我们实现这样的有效监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那就是科技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增加人员的基础上,依靠科技的力量,用“智慧”来实现实时有效的监控。

应用现代技术创新监管方式,主要是运用电子技术,利用传感器和网络的终端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综合。具体来说就是把我们需要的信息汇总到我们执法单位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智能和人工结合的方式将信息分发到相应的执法人员终端,由执法人员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实时处理。

①所有的社会管理的场所都按要求利用一个终端软件通过互联网或手机,把所有动态与图片连线传到执法单位管理终端,执法单位可以通过检索和实时查看图片来管控社会管理场所的突发事件和群众举报线索。

②将所有社会管理的场所之监控与执法单位的监控终端相连,执法单位可以通过监控设备实时观察这类场所的人员活动情况,同时将监控内容进行自动保存。当发现这些场所有违规的现象时,执法人员可以前往现场进行处置。这样既避免了以往最常见的,接到举报后不能实时取证的囧态(有实时记录的图像作为直接证据),也是对这类经营场所进行的不间断的提醒。

③给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安装传感器和监控器。当某一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时,在执法单位的监控终端就会接到传感器的报警,执法人员就能及时通过监控设备察看公共设施的情况,对这些设施进行实时的保护,避免以往多数是在公共设施已经遭到破坏后才接到举报的情况发生。

④南京市的任何一个市民都可以选择成为“人体传感器”,只要在有GpRS功能的手机或ipad上下载一个客户端应用软件(我们姑且叫它“我的城市”),他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应用软件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体传感器”。如:以前有人发现某“文保设施”遭到破坏威胁时,通过电话通知政府部门,有人不知道打哪个电话、通知哪个部门,或打通了电话却说不明白具体的地点,或者举报的其实不是文保设施。现在市民只要打开“我的城市”应用软件,拍下照片点击发送按钮,即时的情况报告、GpRS定位系统数据就可以直接被发送到政府的综合服务平台上,中央处理器就把这个“举报信息”转到社会管理综合执法单位的处理平台上,相关执法人员就能在个人的执法终端上收到这个信息并按照具体情况作出反应。

⑤设立奖励基金,建立互动机制。对“人体传感器”实施个人信息保密制度,对愿意留下电话号码且举报属实的个人按举报贡献的大小实施一定的奖励(制订并公布具体的奖励办法),鼓励市民下载“我的城市”应用程序并利用它一起对南京的所有社会管理场所进行监管。

五、将“社会管理智慧执法”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为应对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挑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高度协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应循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智慧城市”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一致的。

“社会管理智慧执法”是“智慧城市”的构成部分。城市是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6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信、水和能源。这6个核心系统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关联运行的。城市的业务/政务系统代表着业务/政务所面临的政策和管制环境,而社会管理监管则是该系统中的一部分,是这个核心系统中的子系统。只有每一个子系统和6个核心系统都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智慧城市”这个主系统的正常运行。

社会管理执法力量薄弱、规范程度低,违法查处不及时,长期处于社会管理监管的“末端”,更谈不上提升服务水平。根据“职权下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原则,南京可以通过组建多部门联合监管、义务监督员协助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城乡社会管理监管的“无缝”对接,一改过去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情况。智慧执法综合平台就是一个非常给力的实践形式。

“社会管理智慧执法”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社会管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没有社会精细化管理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这里的社会管理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与现实的政府以服务为主导相衔接的,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包括环境卫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民休闲旅游和文物保护等等。一个城市的综合社会管理要在文化传承和智慧执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衍生出一个全新的系统化的人文关怀体系,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全面发展”潮流,那么这个城市就会更加欣欣向荣。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5

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站在这里,幸运的与大家共同感受并见证我场人事制度改革的辉煌历程。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家一起展示才华,证明能力,阐述观点。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推动你的事业,而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

此刻,我站在这里,以平常、诚恳的心态接受大家的选择,希望带给大家的是一个更加真诚、理性、执著,更加坚毅、稳重和成熟的自我。[文章-找文章,到]

我今年**岁,大专学历,在*****任科员,具体从事:*****工作。

我于*****年,在*****工作,同年**月进入机关,至今已经有六个年头。

六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也漫长,它使我从一个初入社会的幼稚青年,锻炼成为一名思想进步、业务熟练的"机关工作人员"。

6年的时间让我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当中,逐步成熟,不断发展。我珍惜这个行程当中每一份真心的爱护和无私的帮助。我会把这绿意的叶片珍贵的握在手里,任时光流转,不在指间飞过。

今天,我要竞聘的职位是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虽然我知道,这一职位的要求很高,但年轻人的勇气告诉我:面对困难应该有迎接挑战的自信。青春可以短歇,但不可以停滞信念的飞翔。

以下,我将我的优势和愿景凝聚在五个方面:

首先,我具备年龄优势。“大利于智,小利于行”,一项事业,除了经验和阅历之外,更应该拥有充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和持之以恒的热情。我有足够的条件去拼搏进取、投入工作。

其次,我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几乎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接触党务,清晰的了解综合办公室的内部构架、运行程序和发展脉络。能够驾熟就轻的进入工作角色。

第三、我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多年办公室的工作经历锻炼了我很强的文字表述能力,电脑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多方面的工作,完全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办公岗位的现代化需要。

第四、我具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长期以来,对待工作,我始终能够作到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能够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从不怨天由人,一直无怨无悔。

第五、我胸怀一片报孝家乡的赤子之情,我愿意在更大的能力范围内,为家乡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当然,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扪心自问,我的工作预见性还不够,在加强联系方面也有欠缺。但这不是原则问题,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以克服、解决。

如果,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有幸竞聘成功,。我会确立目标,努力工作,做好以下几点:

一,找准定位,作好助手。做为一名办公室副主任,我会做到“办事不越位,工作不拖沓,责任不推诿”,注意当好一名合格的“副手”,真正为主任分忧,为科室同志表率。

二,突出重点,推动工作。我会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认真细致的组织落实好分管工作,我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活力,团结科室同志,加强组织配合,共同推动办公室工作整体的上档升级。

三,勤奋上进,完善自我。我会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以“勤学、勤思、勤作”为原则,发挥年青人的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如果竞聘不能成功,我也丝毫不会改变对待生活豁达的态度,也不会放弃对待工作执著的热情。古人云:“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我将以谦逊的态度改进不足,敝补缺陷;全心全意,昂扬乐观的投入到科室建设的融炉之中。

沙入河蚌,久磨成珠。我会用坚韧、激情和辛勤的汗水融化拙滓,提炼出那一片自己的光泽。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6

【关键词】深圳北站配套工程智能化集成工业控制软件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是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除国铁站房外的重要配套部分,建筑面积39.8万平米,包括地铁4/5/6号线车站、枢纽东西广场(含换乘大厅、监控中心B1a建筑、长途汽车站e1建筑、公交场站、出租场站、社会车辆停车场等)、4栋配套建筑(a1写字楼\B1b酒店\C1边检楼\D1商业)、新区大道改造工程、4条市政道路等。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信息化集成系统包括23个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变配电监控系统(pSCaDa)、停车场管理系统(pmS)、智能化集成系统(也叫综合监控系统)、旅客资讯信息系统(piS)、视频监控系统(CCtV)、门禁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紧急告警子系统、保安巡更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电源供电和防雷接地系统、通信传输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时钟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日常及应急广播系统、公众及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公安通信系统。监控中心设在西广场的B1a建筑内,东广场设有分控中心,4栋配套建筑(a1写字楼\B1b酒店\C1边检楼\D1商业)、长途汽车站e1和新区大道改造工程隧道分别设有监控室。地铁4/5/6号线车站系统设备纳入全线考虑,不在枢纽配套工程内。

智能化集成系统采用施耐德公司的CitectSCaDa系列工业控制软件,将相对独立的信息化集成各子系统集成在统一的网络平台和人机界面环境上,从而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

1智能化集成系统构成

智能化集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三级控制(中央级、区域级、现场级)、两级管理运行方式(中央级、区域级),体系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中央级智能化集成子系统设置在西广场B1a建筑的监控中心,由2台冗余实时数据服务器、2台冗余历史数据服务器(含磁盘阵列、信息化集成系统共用)、1台Stp(软件测试)服务器、1台集中告警服务器(服务器均采用iBmX3650m2产品)、6套双屏调度工作站、2台双屏维护工作站、1台集中告警工作站(工作站均为Hp400)、6台moXaDa682通讯控制器Fep、3台Hp打印机、西门子SCaLanCeX系列冗余1000m环形工业以太网(信息化集成系统共用)组成。

区域级智能化集成子系统由9套Hp400系列双屏调度工作站组成,分别设置在东广场分控中心3套、四栋配套建筑消防控制室各1套、长途汽车站消防控制室和新区大道控制室各1套。

现场级为被集成或互联的相关信息化集成子系统,本文不详述。

2智能化集成系统功能的实现

2.1智能化集成系统集成及互联原则

智能化集成系统采用施耐德公司CitectSCaDa工业控制软件深度集成技术,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变配电监控系统(pSCaDa)、停车场管理(pmS)诱导子系统四个系统深度集成,采用相同的CitectSCaDa监控平台的应用软件实现被集成子系统的全部管理功能,避免了不同软件间接口对系统可靠性和实时性的影响,完全满足运营管理的要求。采用CitectSCaDa监控平台的智能化集成系统具备时间表控制、模式控制、群组控制以及点控制等功能,能反映各监控对象的实时工作状态,各相关系统的安全联锁由各相关系统控制层完成,与火灾密切关联的重要联动也由控制层完成。控制层保持相对独立工作,即控制层脱离智能化集成系统的信息管理层时仍能独立运行。

互联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CCtV)、门禁系统、乘客咨询系统(piS)、广播系统、无线对讲系统、UpS等。每个被互联系统都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具有自身的完整结构,智能化集成系统通过通讯控制器Fep与互联系统进行必要的信息交互以支持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2.2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过程

智能化集成系统采用的CitectSCaDa是基于windows环境的工业控制软件,采用冗余分层分布式的Client/Server结构,通过组态对各项任务(如i/o处理、报警、趋势、报表等)进行分配来平衡和协调系统的负荷,各项任务可按需要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来分担负荷。中央级和区域级采用基于tCp/ip或UDp/ip的网络协议。

中央级智能化集成子系统的冗余实时服务器配置CitectSCaDaV7.0Server,是CitectSCaDa服务器端的运行平台,通过双冗余1000mbps工业以太网,实时服务器利用软件内嵌的驱动(或先期通过通讯控制器Fep的协议转换)来处理、存储、管理从被集成或互联系统传送来的实时数据,同时又为网络中的其它服务器和工作站提供实时数据。实时服务器是数据集中采集和监控中心的数据处理中心,利用CitectSCaDa的标准功能实现i/oServer冗余、报警冗余、趋势冗余,两台冗余服务器间无缝切换在后台自动完成,保证了系统在复杂繁重的任务下稳定运行。

冗余历史数据服务器配置内嵌SQLServer2005的CitectSCaDaHistorian件,使用CiteCtapi方式快速将实时数据经过压缩放入关系数据库中。历史服务器实现系统历史数据存储、分析整理,报表服务等功能。

通讯控制器Fep是嵌入式工业计算机,配置有4个以太网接口和10个RS232\RS422\RS485接口,通讯控制器安装有CitectSCaDa数据通信及协议转换功能模块来完成接口的处理,具有转换各种硬件接口、软件协议的能力,实现智能化集成系统与被集成/互联系统之间相关信息的转发。

调度员工作站配置CitectSCaDaV7.0DisplayClient,提供一个丰富友好的人机界面(Hmi),通过访问实时服务器来监控现场的实时情况,并随时可以在用户登录权限允许的范围进行的操作控制。其中中央级调度工作站可以管理整个枢纽配套工程范围内设备监控,而区域级调度工作站只能管理本区域内的设备监控,中央级调度员工作站操作权限高于区域级调度员工作站。

集中告警服务器配置有CitectSCaDa维护软件,维护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生成报表(操作记录统计、模拟量统计、设备维护报表统计)、设备故障率分析、设备全貌列表、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运营数据备份与恢复等,维护人员通过维护工作站对系统运行状态及时掌握、理和日志记录,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Stp服务器是整个软件平台的测试平台和开发平台,配置CitectSCaDa软件的仿真程序,对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全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功能进行测试,满足软件安装兼容性测试及相关系统的接口实现测试要求,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通讯信输网络系统是信息化集成系统共用设备网络平台,该网络主干采用1000m环形冗余工业以太网,智能化集成系统通过该网络平台与被集成或互联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双冗余网络特性为数据传送提供可靠保障。

2.3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成果

智能化集成系统采的CitectSCaDa是一套开放、冗余、完整的工业控制软件,在统一网络平台和人机界面环境上实现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变配电监控系统(pSCaDa)、停车场管理(pmS)诱导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CCtV)、门禁系统、乘客咨询系统(piS)、广播系统、无线对讲系统、UpS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设备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内各种报警事件,解决各系统之间的异构互联问题,实现跨系统的联动控制,提高了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运营服务水平、监控水平、防灾能力及管理水平。

3结束语

经过精心组织、高效管理,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信息化集成系统得以顺利按期竣工和投入运营使用,为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安全、节能、舒适、便捷、环保、健康的运营环境,并为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获得2012-201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和第十一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作用贡献。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5.

[2]杨建军.新时期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实现[J].智能建筑,2013.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7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科普工作;应用对策研究;广西

[作者简介] 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社社长、编审,研究方向:区域文化、文化产业,广西 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12)06-0018-000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都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纳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布局,广西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迎来新的机遇,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2011年是广西“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西社会科学工作者牢牢把握机遇,奋发有为,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为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显著贡献,充分发挥了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思想库”和政府“智囊团”的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为切入点,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广西社会科学院通过一系列活动、课题使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得到显著推进。2011年8月18日,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办、综合开发研究院西南分院(中国·深圳)、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2011年“泛北部湾智库峰会”,并与泛北国家相关著名研究机构共同签署《“泛北智库峰会”宣言》,同意建立固定机制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深度研究泛北合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对策。这是继2010年《“泛北智库峰会”成立宣言》发表后的又一重大智库宣言,有力地推进国际或区域性重大问题的合作研究及成员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人员交流。10月,广西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了“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的“第四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论坛以“加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为宗旨,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的主题,就扩大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文化合作领域,深化区域行业之间的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进行讨论和展望。两次中国-东盟智库峰会,对推进中国-东盟的全面合作和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深度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1年,广西社会科学机构和有关专家学者直接参与多项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要报告和文件的撰写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安排,广西社会科学院牵头开展了“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三基地一中心’问题研究”和协助开展了“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广西问题研究”两个党代会报告重要专题的调研工作;该院主要领导吕余生被邀请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协助考评工作,作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担任第四调研组组长,蒋小勇全程参加了党代会报告的起草,袁珈玲参与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材料的起草工作等。吕余生主持的《关于从源头处理影响广西社会稳定13个突出问题的调研评估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的批示,林忠伟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5篇调研报告分别获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的重要批示,批转自治区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该院专家还积极开展为党委政府、部门及地市县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研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广西社会科学院主持或参与自治区、市、县三级“十二五”规划编制共34项,参与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课题研究工作3项。广西区党校自2010年开始设置全区党校系统咨政类重大课题,当年立项18项,2011年立项29项,选题包括《广西经济增长协调机制研究》《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商务总部经济对策研究》《基层党内文化建设研究》等。2011年,由河池市党校主持完成的《河池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核心成果《依托世界级生态旅游“富矿”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产业》在广西区党校咨政内参《党校要报》发表呈报自治区党委后,获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的批示。社会科学科研项目贴近党委政府决策需求,更加发挥出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编的2011年系列蓝皮书以真实的记录、准确的数据、深入的分析继续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战略、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重要支撑。2011年出版有《2011年广西蓝皮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2011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2011年广西蓝皮书: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越南国情报告2011》5部,该院还与自治区北部湾办、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编著出版了《广西北部湾经经济区开放开发报告(2011)》《泛北部湾合作发展报告2011》,并作为2011年第六届泛北论坛的会议材料。此外,《2012年广西蓝皮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2011年12月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出版,为会议提供了翔实的经济数据和决策参考意见,反映了社会科学成果的时效性得到显著提高。

二、针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显著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8

摘要:针对220kV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现场调试工作,以220kV仲连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现场调试为例,阐述了现场调试需具备的条件,探讨了调试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调试项目,提出了工程上可行的调试方案,并分析了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监控信息;现场调试

0引言

随着电网建设的推进,新投运智能变电站及改造智能变电站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智能变电站的投运过程中,监控系统的现场调试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智能站监控系统包括继电保护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远动通信系统、全站同步对时系统、站内网络系统、网络状态监测系统、电能量信息管理系统、一次设备在线检测系统、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等子系统,各子系统的调试工作需要在系统内设备单体调试工作完成后进行,调试工作总体上分为设备单体调试、分系统联调两步,分系统联调又包括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调试和调度业务调试两部分。

1仲连站网络结构及接入设备

220kV仲连站站控层网络由220kV间隔层交换机、110kV间隔层交换机、35kV间隔层交换机与站控层中心交换机级联而成,按照二次安全防护要求通过防火墙分为Ⅰ区和Ⅱ区,采用星形双网设计,传输mmS报文、GooSe报文和Sntp报文。

过程层网络为GooSe和SV共网,220kV过程层网络为星形双网,110kV过程层网络为星形单网。35kV采用常规保测一体装置,接入站控层网络。站控层设备包括监控系统主机、综合应用服务器、告警图形网关机、远动机、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过程层设备包括220kV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110kV智能终端及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主变本体智能终端(含非电量保护功能)。调度数据网设备有2套,每套设备有交换机、纵向加密及路由器各1台。Ⅲ区数据通信网关机有1台,接入综合数据网。

2调试条件及工作内容

2.1调试条件

在调试前现场应具备以下调试条件:屏柜与设备安装完毕,站内设备线缆敷设并接线完毕,光纤熔接完成,站内通信网络搭建完成,各层设备已经接入相应网络;调试现场应有完整的经项目管理部门确认的工厂调试文件、工程设计资料和设备技术资料。

2.2调试准备工作

调试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核查工作,主要包括:(1)清点设备数量,检查设备铭牌、标识及外观,组屏是否正确,回路绝缘情况,屏柜及设备接地可靠,设备上电工作正常,全站所有设备通讯状态正常;(2)检查通信配置文件(SCD文件)中的通信地址分配、数据集正确性、虚端子连线正确完整性,检查从SCD文件中导出的各智能设备的CiD文件是否已全部下装;(3)一体化监控后台搭建完毕,根据SCD文件解析生成的系统数据库完整,后台所有画面绘制完成。

3调试过程

(1)单体调试。1)保护及安自设备单体调试。包括mmS信息交互功能,SV输入、GooSe输入/输出虚端子配置、异常情况判断与响应功能、与其他设备之间的相互启动和闭锁、压板投退功能、信息上送、逻辑功能、时间同步及故障告警功能等;2)合并单元单体调试。检查SV输出、对时功能、GooSe输入/输出虚端子配置、电压切换、守时精度,交流采样SV输出信号的顺序、相序、极性、比差、延迟时间;3)智能终端单体调试。包括装置配置、对时功能、maC地址、光口测试、GooSe开出/开入、GooSe断链、下行延时、检修机制、Soe时标、断路器防跳回路及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跳闸传动等;4)智能电表单体调试。包括通信端口检查、SV虚端子、参数配置、交流采样测量功能、故障告警、与电能量采集终端及后台的通信。

(2)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调试。1)遥信功能调试。试验硬接点信号以及保护软信号的动作及上送后台的正确性。其中硬接点信号根据其触发原理从信号发生处直接触发,保护软信号从保护装置前面板处操作开出,信号上送的正确性通过后台告警窗、光字牌以及告警铃声来验证;2)遥控功能调试。对全站所有开关、隔离开关、接地刀闸、软压板进行遥控操作,结合此项内容测试智能终端遥控出口压板及把手功能,测试测控装置和智能终端的检修压板配合。对断路器还要专门进行同期及无压遥控试验,在检查完毕测控装置同期遥控配置、无压遥控配置、同期定值和无压定值之后,在合并单元或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处加模拟量,检查此时后台遥控断路器的执行情况;3)遥测功能调试。在合并单元或智能终端或合并单元一体化装置处加模拟量,检查测控装置及后台的遥测数值,同时通过三相加不同数值的量确认测量回路相序是否正确;4)测控遥测精度调试。检查被测电压、电流、功率在0%-120%各个区段内装置的测量精度,对精度不符合要求者重新进行校准;5)保护软压板遥控及远方召唤下装定值功能调试。从后台投退保护及测控装置的软压板,召唤及修改保护定值,检查功能是否能实现;6)综合应用服务器集成应用功能调试。配置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接入后台,从后台处检验通信情况以及数据上送是否正确完整;7)时间同步功能调试。检查GpS对时钟基本功能是否正常,检查过程层设备的对时尾纤及间隔层设备的对时线,并核查设备对时情况;8)网络交换机调试。按照设计提供的VLan划分表对过程层交换机进行VLan划分,检查交换机各端口通信状态;9)顺序控制功能及闭锁逻辑功能调试。检查顺序控制是否可用,GooSe联锁功能是否配置,配置之后能否实现;10)网络报文记录分析仪调试。检查网络报文实时监视、捕捉、存储、分析和统计功能,报文异常告警功能完整、正确。装置的告警信号已接出并能正确上送;11)站控层网络安全分区调试。站控层网络实现安全分区,检查防火墙是否已正常运行,安全策略正确配置。

(3)调度业务调试。1)远动调试。检查远动安装情况、远动配置及点表下装,测试远动与间隔层设备的通信,重点确保两台远动点表及通信配置相同,调度数据网ip按照调度要求进行配置;2)调度数据网通道调试。检查调度数据网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路由器到数字配线架的同轴电缆;3)调度数据网设备调试。两套调度数据网设备需分别与调度进行联调,确保交换机VLan正确划分、纵向加密策略、路由器路由正确配置,建立与调度的通信链路;4)调度数据核对。主要包括遥信、遥测、遥控三个方面,确保站内遥信变位实时上送,遥测数值可变化上送和总召上送,调度遥控功能在满足逻辑条件时可正确执行,不满足逻辑条件时能够闭锁。核对过程中进行远动切机试验;5)告警直传和远程浏览调试。检查告警图形网关机G文件库中文件是否与后台图库画面文件一一对应,告警直传信号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名称是否规范。在进行调度数据核对的同时核对远程浏览的遥测数据上送、遥信光字变位及告警直传信号的上送。调试过程中进行告警图形网关机切机试验;6)调度数据网通道切换调试。站内有两套调度数据网设备,远动及告警图形网关机信息可通过两套设备分别上送,在进行远动数据核对和告警图形网关机调试过程中需要对两台远动和两台告警图形网关机分别进行通道切换;7)电能量采集终端调试。检查电能量采集终端是否已接至两台调度数据网交换机,并与调度侧进行联调,确保通信正常;8)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业务调试。检查正向隔离装置的配置策略以及综合应用服务器通过正向隔离装置之后与Ⅲ区数据通信网关机的通信。

4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案

在智能变电站调试过程中,厂家还是承担了核心任务,SCD文件配置、CiD文件导出下装、iCD模型修改都是由厂家在现场的技术人员完成。供电公司的调试人员更多的是进行功能验证以及回路检查的工作,难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将来的运行维护以及检修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1)SCD文件错误多。SCD文件由集成厂商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表配置,而虚端子表是由设计院根据二次设备厂商提供的iCD文件设计,任何一方出现失误都会导致SCD文件中出现错误。因此调试之前的SCD文件错误数量多,需进行大量修改。

为了在基础层面减少SCD文件修改次数,需要努力标准化二次设备和二次系统设计。同时在调试准备期间提前对SCD文件进行核对,做到错误集中发现,集中修改。

(2)CiD文件配置问题。理想状态下各二次设备厂商不需要对导出的CiD文件进行任何修改,直接下装即可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除CiD文件外,二次设备中还需要下装私有文件,导致设备配置修改复杂,不利于运行维护。

为使二次设备的CiD文件配置简单、易操作,可以将CiD文件的解析转移到二次设备中完成,同时也有利于调试人员掌握这项技术,方便后期运行维护和检修。

(3)站内与主站通信带宽不足。调度数据网单条物理通道带宽为2m,需要承担远动实时数据、电能量采集终端、故障录波、行波测距、保护信息子站等多项业务,在与主站多项业务调试同时展开时极易出现通道堵塞的情况,导致数据上送延迟甚至遗漏。在有大量数据同时上送(如故障状态)时,为保障站内与主站的正常通信,必须扩大调度数据网通道的带宽,最好是使用2条2m通道进行聚合。

(4)光缆的大量使用对通信的影响。站内通信介质大量使用了光缆,降低了电缆使用量和线缆敷设的工作量,但是光纤熔接质量、端面清洁度、扭曲程度、温湿度及尾纤收发插反都会对站内设备通信造成影响。为保障站内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投运之后的运行维护,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光纤作业能力。

(5)测控装置同期遥控功能无法实现。同期功能需要通过功能压板投退、同期/无压模式选定、定值压入以及pLC逻辑等相互配合才能实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无法进行同期遥控。在进行同期遥控之前需要对各台测控装置的压板投退、定值下装以及pLC逻辑设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配置的正确性。

5总结

智能变电站调试要求调试人员要熟悉通信以及计算机技术,对ieC61850规约要有深刻的理解。在调试之前调试人员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阶段对设计图、SCD文件、站内光纤回路等方面需要做周密充分的检查,尽量减少调试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20kV仲连智能变电站调试的探讨,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监控系统调试方案,归纳了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建议,可以为今后的智能变电站调试提供参考,提高调试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纪陵,李忠明,蒋衍君,裘愉涛.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仿真测试和集成调试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22):119-123.

[2]樊陈,倪益民,窦仁辉.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有关规范的解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9):1-5.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9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物联网;现代物流;应用

theapplicationofinternetofthingsbasedonRFiDtechnologyinmodernLogistics

weiJuhong

(ShanxienvironmentalinformationCenter,taiyuan030024)

abstract:inrecentyears,internetofthings(iot)becamearesearchhotspotofcomputerinformationtechnologyfield.internetofthingsbasedonRFiDhasbeenplayed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modernlogistics.inthispaper,overviewedthedevelopmentofiotandintroducedthekeyapplicationtechnology,suchas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theapplicationsofRFiDtechnologyinvariousaspectsofmodernlogisticsindustryweredescribed.Finally,pointedoutthemainpointsneedtofocusonandtheproblemsneedtosolveinthedevelopmentprocessofinternetofthingslogistics.

Keywords: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technology,Computer,internetofthings,modernLogistics,application

1.引言

新一代网络技术——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被视为计算机信息领域内又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必将深刻的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2]。目前,世界各主要大国都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计划,在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将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的刺激下,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应用物联网的浪潮。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纷纷出台物联网发展计划,进行相关技术和产业的战略布局,美国更是将物联网定位为确立保持美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2]。2009年,中国总理在视察无锡时提出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并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重点产业,由此中国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4]。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物联网技术被首次提出时,物流行业被寄予厚望,以沃尔玛为首的西方大型零售商实施“RFiD”战略,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谋求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大的竞争优势[5-6]。全新的物联网应用在现代物流中,必然对物流业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配送系统智能化、物流信息化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而深刻影响[7-14]。

2.物联网概述

2.1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概念由麻省理工学院(ma

-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自动识别中心(auto-iDLabs)的研究人员在1999年提出后,物联网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和统一的定义。国际电信联盟、欧盟执委会、中国政府等不同组织、机构都对物联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2,4,15]。总的来看,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以一定的通信标准、协议为基础,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人到人(H2H)、人到物(H2t)和物到物(t2t)的互连,其核心就是实现物体间的互联,实现物体间信息交换和通信。

2.2物联网发展简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的研究人员于1999年首先提出了物联网(inter

-netofthings,iot)的概念[16],认为物联网是把所有的物品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进入21世纪,物联网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与研究。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国家集团把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视为振兴经济、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纷纷推出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计划,并制定了详细行动方案,在国家层面推进物联网的有序发展[15,17]。

2005年和2008年在突尼斯、法国相继召开了世界信息峰会和物联网大会探讨物联网技术和未来发展愿景等大量物联网相关议题,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并会给世界面貌带来深刻的改变[2,18]。

2009年,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in

-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

-ration,iBm)和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technologyandinnova-

tionFoundation,itiF)共同向撰写的《复兴的数字之路:增加工作、提高生产率和复兴美国的刺激计划》报告指出[17,19],通过增加对信息通信技术投资在短期内就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此报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进一步刺激了各国发展物联网的热情。同年,在视察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理念[20],并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4]中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明确纳入重点振兴产业,以期加速中国物联网的研究开发和建设。

3.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Union,itU)物联网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物联网的四个关键性应用技术[2]: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纳米技术。下面就对排在第一位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做一些简要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需人工操作,非接触式的,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并且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的一种的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等领域。RFiD标签存储一个唯一编码来标志现实中的物体,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与之相关的信息存储在数据容器中,当需要时以该编码作为查询值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21]。RFiD技术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识别速度快,与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就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22-23]。

RFiD通常是由3部分组成[24]:(1)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2)阅读器(Reader):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3)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我国科学家在无线射频识别领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例如,刘志峰等[25]构建的网络模型,实现了自动化的物品跟踪进程,使产品的跟踪性能得到了优化,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孔宁等[26]建立的物联网资源寻址的通用层次模型和应用结构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物联网资源寻址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4.物联网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

全球物联网研究及建设如火如荼,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也开始加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都有了新的突破与进展。物联网技术的雏形就是在物流领域的直接应用,对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的应用,为这个被称作“第三方利润源”行业的发展,国内的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对物联网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下文将对我国科学家在物联网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的做一简单介绍。

王刚等[27],分析了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典型应用模式,从物流信息系统、方位产品物流业模式、第三方综合物流业务模式、快运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还详尽分析了一种面向物流仓储管理的RFiD系统的组成、流程和功能。

王烨[28],针对时下物流行业运作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条件下物联网的优势,以及在保障安全方面的应用。论文指出物联网技术进步对推动物流行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谢勇等[29],将RFiD技术与物联网相结合,利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产品识别的手段,利用物联网来获取入库产品的详细信息并自动生成入库单,针对物流业传统入库管理中存在的两大瓶颈问题——产品识别和产品信息获取,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利用RFiD技术实现了一个自动化入库管理系统,提高了产品入库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系统的优点。

梁家海、王登清、黄志雨等[7-9],分别从RFiD技术在物流业仓储管理中的各流程、各环节中应用;针对现有仓储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构建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高效率实现仓储物流的出入库管理及库内作业等业务管理;并对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严天宝、廖燕、耿雪霏、赵爱平等[5,10-12],从物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优化和改善供应链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包括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固定资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研究RFiD技术对于优化和改善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管理绩效、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中所起的作用。

陈丰照,阎芳等[13-14],针对现代物流配送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配送的系统框架,能有效的提升物流系统效率,并研究了我国物联网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5.结论

物联网物流的发展前景令人欢欣鼓舞,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物联网物流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RFiD标签成本高的问题[30],比如相关国际标准的通用性以及国家安全信息安全问题,以及企业商业机密可能被泄露、窃取[28,31]等等方面,可以说物联网物流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国家层面加大的政策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各国科学家共同努力攻克上述问题以及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静,张晋.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2010,37(1):37-39.

[2]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internetReports2005:theinternetofthings[R].2005.

[3]孙其博,刘杰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4].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lh/content_1555767.htm.

[5]严天宝,叶平等.提高供应链透明度的RFiD技术——以沃尔玛RFiD战略为例[J].物流科技,2008,8:125-127.

[6]武晓钊.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应用分析与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1,6:36-39.

[7]梁家海,陈海.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7-2):247-249.

[8]王登清.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物流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7,12:30-32.

[9]黄志雨,嵇启春等.物联网中的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1,32(3):12-15.

[10]廖燕,鲁耀斌等.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8,3:115-118.

[11]耿雪霏.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5,7:79-81.

[12]赵爱平,李红陛等.应用RFiD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0:97-98.

[13]陈丰照,姜代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

28(8):19-21.

[14]阎芳,刘军等.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4:30-31.

[15]Commissionoftheeuropeancommunities,C

om(2009)278final.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Brussels.ec.europa.eu/in

-formation_society/policy/rfid/documents/commiot2009.pdf.

[16]auto-idLabs./.

[17]朱洪波,杨龙祥等.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1-9.

[18]高麒鹏.2008欧洲物联网大会关注epC-global网络构架在经济、安全、隐私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8,11:10.

[19]朱晓荣,孙君等.物联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0]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7.

[21]梁昌勇,陆鑫等.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RFiD信息服务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9):

3375-3380.

[22]aKYiLDiZLF,etal.wirelesssensornetworks:asurvey[J].Computernetworks,2002,38:93-422.

[23]陈积明,林瑞仲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处理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9):1107-1111.

[24]StanKoViCJa.Real-timecommunicationandcoordinationinembeddedsensornetworks[J].proceedingsoftheieee,2003,91(7):1002-022.

[25]刘志峰,张宏海等.基于RFiD技术的epC全球网络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2005,25(12):14-19.

[26]孔宁,李晓东等.物联网资源寻址模型[J].软件学报,2010,21(7):1657-1666.

[27]王刚,魏凤等.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J].管理现代化,2006,4:13-16.

[28]王烨.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应用[J].科技创业,2010,3:50-52.

[29]谢勇,王红卫.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7,26(4):90-93.

[30]牟龙芳.物联网技术前景展望[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4:11-12.

[31]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1,38(11):2590-

关于人工智能的综述报告篇10

关键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一体化平台,二次网络配置

中图分类号:tm411文献标识码:a

变电站是电网运行和控制的基础信息采集点和命令执行点,其主要任务是向调度运行部门提供全面、真实的基础数据信息,同时迅速有效的通过就地设备和调度远方命令执行相关操作。因此,变电站首先应满足调度运行的需要。其次,电网运行管理模式的改变、专业管理的融合等,使得原有相互独立的功能需求可能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实现。因此,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在保证基础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应分析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变化带来的影响,适时、合理的对变电站的功能进行梳理和定位,提高变电站在智能电网运行中的快速反应性和适应性。

1.1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定位

在自动化功能实现上,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应支持电网调控一体化、设备检修专业化和运行维护一体化,并全面支持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根据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功能结构,“实时监控与预警”、“调度管理”、“调度计划”三大类功能的实现与变电站上送的信息及实现的功能密切相关,调控一体化的实现,将要求变电站的信息在站内进行预处理,实现分布式状态估计、告警信息分类处理、远程浏览等功能;为全面实现状态检修,变电站应设置全面的状态监测系统,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为适应无人值班的要求,变电站除了实时的信息监测以外,还应该对辅助环境进行监测,包括视频信息、火灾报警信息、安防信息等,并能远程实现空调、风机等的控制。

1.2一体化业务平台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为满足电网信息流“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目标,实现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下电网信息的融合,打破站、网系统之间的数据隔阂,实现站、网系统信息共享,同时考虑信息的安全认证,应建立一体化的技术支持系统。

1.2.1总体架构。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支持系统应统一规划变电站自动化的信息建设,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以应用为主线,以一体化信息平台为应用基础,把站内的各个功能有机地组织起来,做到模块的“即插即用”与在线升级,实现各个应用灵活性与集成高度统一。智能变电站技术支持系统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用户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易维护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在设计中遵循相关标准。一体化信息平台包括硬件与部署、数据存储与管理(全景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基础平台应用等功能。综合数据中心全面支撑变电站的三大类核心应用,同时具有标准、开放、可靠、安全的技术特征和良好的适应性,可满足调控中心、检修公司、设备评估中心等上级系统对变电站数据的处理要求。

一体化信息平台作为电网“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下的信息流节点,以提供访问服务的方式为各级主站系统、相邻变电站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应支持在服务器、嵌入式硬件平台上运行。智能变电站的一体化信息平台采集来自站内外的数据和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完成数据及信息记录和共享、信息整合、信息分类等功能,为站内外使用者提供实时、安全的数据及信息资源。

1.2.2硬件与部署

一体化信息平台运行在服务器架构的硬件平台上,亦可运行在嵌入式硬件平台上,应支持国产硬件平台及操作系统。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系统需支持UniX、Linux等操作系统。支持异构、混合模式运行。

多服务器并行在线冗余计算。一体化信息平台应采用多机冗余配置技术,对于关键设备、关键节点、关键进程应支持高可靠性的“一主多备”冗余配置。应支持并行计算功能,可实现计算任务定制分配、计算结果汇总、计算任务管理、出错处理和数据备份功能,可快速完成站内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并通过标准接口实现与应用软件之间的交互。

1.2.3全景数据中心(数据存储与管理)

一体化信息平台为应用提供各类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功能,应在变电站统一信息模型基础上,建立全景数据中心,作为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数据组织与管理中心,实现稳态、动态、暂态、状态监测数据的分布式采集、分区存储与统一整合,面向各类应用提供统一的接口与服务,支持多态、多源数据融合。数据中心按照存储的形式可分为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数据管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和基于文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应用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形式。数据存储满足数据存储周期短、连续性强、数据量大和高可靠的需求。

1.3一体化业务平台应用功能设计

1.3.1调度控制类应用功能

电网运行监视应能有效监测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包括稳态运行状态、动态运行状态。

1.3.2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故障分析

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故障分析包括故障分析功能和设备在线监视功能。故障分析功能应在故障情况下对事件顺序记录、保护事件、相量测量数据及故障波形等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生成分析结果,以保护装Z动作后生成的报告为基础,结合故障录波、设备台账等信息,生成故障分析报告;二次设备在线监视,应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保护装Z、测控装Z、安稳控制装Z、计算机、故障录波器、网络交换机、站控层服务器等进行实时的状态监视。

1.3.3操作与控制

变电站的操作控制分为设备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类。对于变电站的系统来说,设备控制主要是执行远方或就地的命令,并能根据要求实现相应的操作过程的核实、闭锁、解锁、记录等功能;自动控制主要是站内系统根据远方或就地预设的控制值范围,自动的对就地设备进行投入/退出的操作。

1.3.4设备控制功能

应实现对站内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分级操作,应包括设备操作、同期操作、操作闭锁、定值修改、软压板投退等5个功能模块;自动控制功能应至少包括无功优化和负荷优化2个功能模块。

1.3.5远程浏览

为支持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的需求,变电站端需要支持远程浏览功能。调控中心可以远方查看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数据,包括电网潮流、设备状态、历史记录、操作记录、故障综合分析结果等各种原始信息以及分析处理信息。

1.3.6状态估计

应依据变电站一次接线模型,对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状态估计,检测可疑数据,辨识不良数据,校核数据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为其他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应包括数据合理性监测和不良数据监测功能。数据合理性检测对量测值和状态量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其合理性;不良数据检测对量测值和状态量的准确性进行分析,辨识不良数据。

1.3.7综合智能告警

综合智能告警实现告警信息在线综合处理、显示与推理,应支持汇集和处理各类告警信息,对大量告警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和综合/压缩,对不同需求形成不同的告警显示方案,利用形象直观的方式提供全面综合的告警提示。应建立智能变电站故障信息的逻辑和推理模型,进行在线实时分析和推理,实现告警信息的分类和过滤,为调控中心提供分类的告警简报。

1.3.8源端维护

提供标准的信息模型和图形文件,利用基于图模一体化技术的系统配Z工具,统一进行信息建模及维护,生成标准配Z文件,为各应用提供统一的信息模型及映射点表。

上述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和功能设计已在2013年建设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实现并现场实施和投运,系统运行稳定,取得了预期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璇坤,李敬如,肖智宏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整体设计方案.电力建设,2012:1-6

[2]李孟超,王允平,李献伟等.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59(62):59-62

[3]曹楠,李刚,王冬青.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59(62):59-6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