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步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1:24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学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5-02

一、导学案编写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教学实际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编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导学案编写的目的,其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不能因为导学案的应用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所有导学案都应以教学实际为基准,根据教材内容,课时需要进行合理编写。

(二)迎合学生兴趣

导学案要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知识,掌握教材内容。因此教师编写导学案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迎合学生的兴趣,增加导学案中的趣味性,通过情景营造、故事情节设定等方式,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融入生本思想

现代教育不再一味凸显教师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所以导学案的设计应融入生本思想。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考虑,并有侧重的关注个体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在制定导学案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和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导学案的制定。

(四)把握学生差异

我国小学教育仍以大班制为主,在进行大班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关注度的不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因此经常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上的差异。所以把握学生间的差异也是制定导学案的关键。一定要保障导学案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并能够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二、小学语文导学案制定策略

(一)第一课时

第一步:明确研究问题

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找到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确定教学重点,增加小学语文教师授课的针对性。

在对该步骤进行实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工作,并以小组为单位听取各小组学生对预习情况的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步:指明授课方向

该步骤的目的是确定授课重点,减少课堂授课的盲目性,便于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应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应确定梳理规则,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部进行问题的消化,如果小组内部能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那么在授课过程中则一带而过,如果小组内部无法独立解决,那么在授课过程中则适当给予侧重。

第三步:感知课文内容

该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通过一些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对学生的思维给予启迪。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可以通过朗诵、阅读、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接触新学习的课文。并在课文朗读完成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四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

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制定出具有提问价值的课堂问题,通过相关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可以对课文知识进行思考,并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脉络。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出随堂测验,并根据测验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第五步:为下一课时的展开作准备

该步骤的目的是对学生本课时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到本次学习的真实情况,便于学生对自身不足进行完善。同时,教师还应考虑下一课时的需要,制定相应的预习任务。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除了由教师进行评价外,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这样可以对评价的角度给予进一步的丰富,增加评价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二)第二课时

第一步:做好预结

该步骤的目的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安排之后的课堂授课。

该步骤主要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得以实现,教师的工作就是搜集学生的讨论意见,明确学生预习中存在的困难。

第二步:引导学生探究

该步骤的目的是提出教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该步骤在实现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制定出教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并组织学生就问题进行小组探究,便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凸显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三步:进行课堂讨论

该步骤的目的是活化课堂教学,增加师生交流。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探讨,并鼓励各组同学将探究结果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判断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并提出一些完善性意见。

第四步:对学习情况评价总结

该步骤的目的是判断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所学进行巩固。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评价内容,除了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外,还要关注学生小组协作情况、探究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综合性的发展。

就当前教育发展趋势而言,素质教育、生本教育等是现代教育的主流。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应将创新放到首要位置,积极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导学案,借助导学案的作用增加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性化和现代化。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2

一、深入钻研教材,设计有效教学

只有在正确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精心设计出有效的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才能为学生搭建先学后教、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只有钻研教材、多角度理解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在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虽然2010年我就教完了一轮新教材,但是现在每到开学前,我仍然会在暑假重拾课本,再一次细看慢咽教材培训资料,对于想到的好教学方法,便在书上做好教学批注。然后,在网上查看哪些课文有名师教学实况录像或优秀教案设计,学习别人的好做法,突破课文重难点。对于书上自己记录的教学遗憾,就会想办法突破、改进,弥补不足。撰写教案时,深入钻研,预设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二、精心设计预习,运用导学案学习

精心设计预习步骤,让学生抄在语文书前,避免不记得翻书看步骤预习。有预习作业时,其他作业就少布置或不布置,让学生有时间认真完成。

如我教二年级时,设计的预习步骤是:

(1)读拼音,划组词,读组词,想生字识记办法,认识我会认的生字;

(2)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认识的做上标记并记录下来;

(3)按顺序,给课文标自然段的序号;

(4)想课文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5)列表预习我会写的生字;

(6)设计生字、音节、音序、结构、部首、笔画数,然后再扩成一个词。这样,在家先让学生完成预习。上课展开六人或三人小组学习,组长按步骤组织检查一遍,不会的学生互相指导,讨论,最后小组汇报。评出最佳学习小组,在成长树上为小组每个成员贴一朵小红花,小组长获得优秀组长光荣称号。现在,我结合去年赴吉安县学习先学后教、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大胆地尝试,将预习步骤与导学案融合起来,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预习时,完成导学案。体现先学后教,课堂以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汇报为主,教师点拨,最后用测评卷测评,检测学习效果。

三、精选教学内容,突破重点难点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在教学前要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那就是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精选出教学内容。从而体现科学性,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四、活用教材素材,创建和谐课堂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3

[关键词]小说整体阅读教学实践自学议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01

一、小说整体阅读教学

整体阅读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在课改背景下,刘守立的《“大而化之”阅读教学观刍议》、贾荣固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提出了“整体阅读”的概念,继而引起众多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讨论与实践。教育家袁哲吸收了日本国语教育权威垣内松三先生的“全文法”阅读原理,采取“微观―探究―综合―开展”的教学步骤,钱梦龙“阅读训练目标体系”中的五个阅读步骤“初步感知―辩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欧阳代娜构建的“预习―质疑―点拨答疑―课后综合练习”教学流程,其实都是一个整体阅读的教学过程。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语文教学的整体性。魏书生提出的“语文知识树”也体现了整体序列的特色。首倡“青春之语文”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君,是整体阅读教学的实践者,其典型方式就是“专题教学”。

小说整体阅读教学是以整体教育为指导思想的阅读教学,包括文本的整体化阅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化培养、教师教学的整体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每篇课文一方面是个独立的整体,它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是由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各方面教育内容组成的综合体;另一方面,每个文本又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单元、一本书乃至整个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者选文编写有其目的性,在教学过程中文本间存在整体性。同时就一个文本可辐射开去,文本的精读与泛读、课内与课外阅读、阅读与写作同样具有整体性。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文本的整体意识。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还包括语文情意、语文审美以及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意志、价值观等。语文课堂只有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可能整体性提高。教师教学的整体观就是要让教学真正实践文本、学生、教师的“三位一体”。

笔者立足于最容易使学生沉浸的文体――小说的阅读教学,立足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整体化理念,尝试实践小说整体阅读教学。

二、小说整体阅读教学实践案例

从小说整体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笔者执教《变色龙》时,发现可以用变色龙的“变”统摄全文,以几大问题组织了教案:

1.变色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随环境而变)

2.哪些人是变色龙?

3.他们随什么样的环境变成了什么样?

4.作品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变”的?

5.你如何看待“变”?

虽然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问题1导入,问题2、3品析人物、环境、情节,问题4、5体味手法、主题),但有了一个“变”字的提领,教学再也不是几个独立的部分,问题引发思考、讨论、交流,在整体化思维的引导下,学生也更易理解本文的主题,根本不用多讲。学生主体性得以体现,自然参与意识增强,课堂还愁“活”不起来吗?初尝课堂成功喜悦,后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又一次让笔者想到了“变”。整合两篇文章,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案:

该教案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确立教学目标三点。从整体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将教学目标2作为教学重点。整体阅读教学思维充分融入了教学过程中,因而教学步骤分别从文本、教师、学生三方面进行设计,尝试体现文本阅读的整体化、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整体化与教师教学的整体化的整体阅读教学理念。

文本教学在“变”的统领下成为一个整体,从步骤(一)到步骤(五)实际上就是“整体感知―具体品析―整体感悟”的过程,步骤(一)和步骤(五)也是对应的,既体现思维的深化,也体现了教学的整体性。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在问题与辩论的推动下,必然参与进课堂,其发挥主体性的过程,也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识与能力”有所增强,更是体现了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小说整体阅读教学中的“自学―议论―引导”实践分析

(一)小说整体阅读教学中的“自学”与“议论”

自学是课堂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走进文本的,没有自学学生就无从评价人物。问题式的设计,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热情。实践证明,学生不是没有学小说的热情,而是长期的“教”,使他们被动化、懒惰化了,或者说有了疲倦感。一旦课堂给了他们空间,平时爱阅读,真正有阅读品位、有自我想法的人就会脱颖而出,《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就给了他们这个平台,自然这一课给了这些学生很强的阅读成功感或喜悦感,从而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阅读。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有了加强阅读的愿望,平时的阅读就不会仅局限于娱乐休闲或应试类的了。学会有思考的阅读,即深度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一步。当然,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学生初步阅读的感受未必全面、深刻,甚至会是错误的。因而,《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被整体设计成了一个学生不断修正、完善自我观点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不是通过教师的教,硬性告诉他们“你的观点是错的”“你的看法是不全面的”,而是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师生交流,辩论式的否定或接纳等方式,逐步完成磨合到提升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实践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

这节课笔者更多的是让学生谈,让学生辩,逼着他们动起来。要说,就得有据,有据就得研读文本,学生与文本的不断碰撞,与文本作者的心灵沟通,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在语文审美能力提升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接纳与否定,学会了更全面辩证地看待人或事。学生(特别是处于很“自我”阶段的初中生)实际上是很有想法的,当然也有错误或偏激的地方,通过辩论,相互指正,实际上是他们自我观点的修正、完善过程,也是价值观的培养过程。有了学生的参与,有了学生的喜欢,小说阅读课堂怎么还会沉寂呢?

(二)小说整体阅读教学中的“导”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4

本案例内容选自上海市小学英语牛津上海版4am4U1avisittoafarm单元。

进行本案例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动物类词汇,包括农场中生活的动物以及动物园中生活的动物。同时,学生也能运用itis...ithas...itcan...itlikes...itlives...等句型来简单介绍某一种动物。

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校的海洋文化特色,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学习内容的重组和补充,以Seaanimal为话题展开学习过程,通过和睦师生关系的营造,鼓励学生感知文本内容、运用文本语言、体验文本情感,从而实现内容、语言和情感的有效统整合、有序推进。

教学说明:

本课时是4am4U1aVisittoafarm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属于教材学习内容的延伸与补充。

在本课时中,首先,呈现出一幅动物图,都是学生喜欢的农场动物或动物园野生动物,其奇特造型引发了学生的阵阵笑声,课堂学习气氛逐渐活跃。

接着,学生依托itis...ithas...itcan...itlikes...itlives...等简单句型来相互介绍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在合作与分享中形成了某一动物的合理认识。

然后,虚拟一名小小动物解说员,通过解说员带领大家参观SeaClub的游览主线,在语篇推进过程中去感受海洋动物、了解海洋动物、谈论海洋动物。

最后,通过模仿动物解说,按照一定的语言结构来介绍某一海洋动物,在分享学习快乐的同时,体味语言文化的内在价值,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整节课力求实现文本内容、文本语言和文本情感的有机融

合,尤其是通过本课时创设的小小动物解说员对海洋动物的解说,实现“应景”与“融情”,即:不仅要有“保护海洋动物”的意识,还要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学习一些海洋动物,例如,shark(鲨鱼),seaturtle(海龟),jellyfish(水母),starfish(海星)。

2.通过课文的阅读来理解一些单词:如“horrible”“interesting”。

3.利用情态动词来描述一些能力,如“itcanswim”。

4.用现在时态来描述动物,如“itlookslikejelly”。

5.用学会的词汇和句型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6.认识到要保护海洋动物同时也要保护自己。

教学步骤

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共分为四个步骤,其中包含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育人价值目标。

步骤一:pre-taskpreparation课前准备。教师播放歌曲、展示12生肖的图片和播放相关的视频;而学生们一起唱歌、讨论十二生肖的图片标志,最后就是观看视频然后讨论视频中涉及的动物。

步骤二:while-taskprocedure新课导入。首先,教师通过播放有关视频让学生回答海洋里有什么?学生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试着更多的认识海洋。通过录像观赏,初步感受海洋世界的魅力,在动物解说员地解说中,感受海洋动物朋友;其次,教师播放关于文章的第一段的录音,学生认真听录音,了解段落的中心思想,然后学习新单词,再次,教师显示文章的第二段,学生阅读文字试着填写文章中的空白处,然后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生物,如乌龟;最后,教师播放文章的第三段内容,学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最后试着用下列句型来造句。

步骤三:post-taskactivities课后巩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introduceSeaClub,即介绍海洋俱乐部,学生试着努力做一个小导游,介绍我们的海洋俱乐部;另一个是Showmorepicturesaboutseaanimals,即显示更多关于海洋动物的图片,学生通过图片的展示能更加了解这些动物并且喜欢他们,让学生感受海洋动物生活的和谐与温馨。

步骤四:assignment课后作业,学完这篇文章后有三个课后作业,即阅读“SeaClub”的课文;介绍海洋动物给你的父母;选择一个海洋动物记下来,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分层作业的实施,帮

助学生形成对某些海洋动物较为合理的认识,综合训练技能,实

现学用结合。

价值探究:

基于教材相关话题avisittoafarm中有关农场动物的参观内容,结合学校特有的海洋文化内涵,将语言学习与训练的空间从陆地延伸到了海底世界,选择了一些极具特点(horrible,lovely

orinteresting)、学生比较熟悉的海洋动物(shark,seaturtle,angelfish,starfishandjellyfish)来展开学习。

本案例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文本内涵,通过“我是动物解说员”的情境创设,借助语篇推进和不同的训练形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在倾听与回应中加深对海洋动物的认识;同时,鼓励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观察世界,关注事物的两重性,再凶猛的海洋动物也是弱势群体,而看似十分柔弱的海洋动物却也“威力无比”,从而悟出如下道理:要尽我所能保护海洋动物,也要学会自我保护,避免海洋动物的侵害。

案例叙述:

1.在学习了shark之后,学生都感觉到了鲨鱼的可怕。但之后,教师呈现给了学生一组图片:被割掉鳍的鲨鱼的无助和鲨鱼的死亡。这样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在感受生命脆弱的同时,油然而生一种“我们要学会保护海洋动物”的积极意识。

2.在学习jellyfish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触摸jelly,感受jelly的柔软和可爱。但同时,教师通过夸张的肢体,告诫学生jellyfish只能看而不能摸,因为它有毒。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我们人类的生命同样宝贵,让学生初步形成“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

3.借助柔美的音乐烘托逐一呈现海洋动物,将学生的思绪带到了令人向往的、充满神奇的海底世界;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争扮“我是小小动物解说员”,实践语言,分享交流,力求学习内容、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三者的和谐统一,将生命教育的精髓慢慢植入学生心田,践行生本,实践学科育人功能。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5

关键词:日语学习;入门阶段;步骤;翻译训练法

从日语教学实践来看,在汉语翻译成日语的练习中,学生对日语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初学日语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语感,再加上初学者对汉语本身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一遇到句子结构稍微复杂一些的翻译练习时就会变得束手无措。即便是勉强翻译完了,翻译出的句子也是惨不忍睹的。其实主要问题就是句子的语序问题。句子语序完全混乱,特别是在动词作定语和要用到形式名词的句子中,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比如我留给同学们的翻译作业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是昨天在书店买的书。学生们翻译出的的答案是:これは本いました,等等。出现这样的错误说明同学们的思路是完全混乱的,而且这样混乱的状况不只出现在少数同学身上,很多同学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针对这一问题,在这种完全没有捷径可走的情况下,我尝试着让学生们分步骤翻译。先以动词作定语为例来说明。比如翻译这样一句话:那是家人们一块儿在上野公园赏花的照片。第一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那是相片”,然后将之译成日语:それは写真です。第二步:“照片”前面有个“的”字,说明“的”的前面的某些文字是“照片”的定语.在这个句子中定语是“家人们一块儿在上野公园赏花”,译成日语是“家族の人たちは上野公で花をしています”。第三步:第一步+第二步译为:それは家族の人たちは上野公で花をしています写真です。第四步:检查上一环节中是否有错误之处。这一步非常重要。在这一步中我们可以发现两处错误:1定语从句中的主语不能用提示助词{は}提示,而要用格助词{が}提示,故“家族の人たち”后面的{は}应改为{が}。2“写真”前面的定语从句部分的动词应使用动词的连体形,故{花をしています}应改为{花をしている}。第五步:经过以上几个步骤之后,最后就是完整的翻译答案:それは家族の人たちが上野公で花をしている写真です。

用这个方法,我们再来试试下面这个句子:那个经常戴眼镜,穿条蓝裤子的学生现在在哪儿?第一步:跟上面一样,还是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那个学生现在在哪儿?”。译为日语:あの学生は今どこにいますか。第二步:找出学生的定语是“戴眼镜,经常穿这条蓝裤子”。由于“戴眼镜”和“经常穿着蓝裤子”这两种状态并列修饰后面的名词,同学们会翻译成:眼をかけていて、よく青いズボンを穿いています。我就会举一个数学中的乘法分配律的例子来告诉他们正确答案,同帮助他们记忆。比如:数学中在计算3×5+2×5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便捷的方法(3+2)×5。同样在上面这个翻译练习中,我们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这个句子中的“3”就相当于“戴眼镜”,“2”就相当于“常穿条蓝裤子”,“5”就相当于“ています”,按照那个乘法分配律的算法,这个定语从句我们可以译成:眼をかけて、よく青いズボンを穿いています。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帮助同学们记忆而已。第三步:前两合并之后:あの眼をかけて、よく青いズボンを穿いています学生は今どこにいますか。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检查。同学们都知道动词持续体修饰名词同样要用连体形,所以“ています”要改成“ている”。最后一步:完整的句子新鲜出炉:あの眼をかけて、よく青いズボンを穿いている学生は今どこにいますか。

同样这个分步骤翻译法用于翻译包孕表达方式(埋めみ表)的句子,效果也不错。所谓的包孕表达方式(埋めみ表)就是「どうする「何がどうした之类的句子及具有相当于句子的内容的表达方式,成为其他句子的主题、主语或宾语或对象语等要素。“こと”和“の”具有是各种包孕表达方式名词化的功能。这种表达方式的名词化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日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例如翻译下面这个句子:小野的梦想是和宠物一起生活。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野さんのはペットと暮らします。另外一句:去小王家是星期几啊?代表性的答案是:王さんの家へ行くは何曜日ですか。实际上同学们都知道为什么要用包孕表达方式,但是一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会出错。我也让他们用上述分步骤的方法去尝试着翻译。例如:翻译:我的兴趣是听古典音乐。第一步:找出主要成分“我的兴趣是…”。翻译诸如“***是***”“***不是***”的句子时要用名词判断句。所以,上面那个句子译成日语是:私の趣味は~です。第二步:“です”的前面应放入“听古典音乐”。译成日语是“クラシックをきます”。第三步:把前两步合并之后译成:私の趣味はクラシックをきますです。第四步:检查。同学们都知道在名词判断句中“です”的前面必须是名词.而第三步这个句子中,“です”的前面是一个动词,此时就需要借助形式名词“こと”使动词名词化才能和“です”共同构成句子的谓语,同时动词要使用连体形。所以“です”之前最终应该是“クラシックをくこと”。第五步:最后完整的答案就是:私の趣味はクラシックをくことです。我们再来看看包孕表达方式作为句子宾语的时候,我们如何分步骤进行练习。例句:你知道吗?昨天学校发生了火灾。第一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你知道吗?由于日语会话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你”不需译出。而“知道”这个词在日语中是他动词,“知道”的内容就构成了它的宾语。“你知道吗”译成日语就是“~を知っていますか”。第二步:知道的内容就是“昨天学校发生了火灾”。译为“昨日大学で火事がありました”。第三步:第一步和第二步合并为:昨日大学で火事がありましたを知っていますか。第四步:检查。我们知道句子的宾语要求是名词,而这个句子中格助词“を”的前面是动词“ありまし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こと”或“の”把这个包孕表达方式名词化,而且“こと”或“の”之前必须用动词的连体形,所以“を”的前面应为:“昨日大学で火事があったこと”。第五步:完整的翻译是:きのう大学で火事があったことを知っていますか。

通过这样的分析训练,大家就知道之前的错误出在哪了。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就知道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了。进而可以将日语翻译得更为流畅,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日语翻译水平及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以上方法,看似繁琐,但是这种方法可以让同学们思路清晰,把看起来复杂的句子简单化,避免一看到句子就头脑发蒙。而且事实证明,经过两到三周的训练之后,同学们的翻译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很多。但是,此方法仅适用于入门阶段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渐渐培养了一些语感之后,就不需要再使用这样的训练法了。因此,日语翻译训练法的实际教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待广大同仁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6

【关键词】电子教材;图像处理;epub

一、epub软件概述

1.epUB的组成

epUB是可逆的数字图书和出版物XmL格式,数字出版业商业和标准协会internationalDigitalpublishingForum(iDpF)制定的标准。它的组成是:电子书内容都是XHtmL的文件,描述都是XmL,并且是一个包含上一述文件的改了名的Zip文件。epub是一个完全开放和免费的电子书标准。属于一种可以“自动重新编排”的内容;文字内容可以根据阅读设备的特性,以最适于阅读的方式显示。

2.epub电子书的阅读平台

从目前的情况看,epub电子书的阅读平台主要有如下几种:

(1)电脑端

电脑的epub阅读平台,目前主要有:adobeDigitaleditions:是目前电脑端最理想的epub阅读软件。Calibre:是pC端电子书综合管理软件Stanza的pC版。LovelyReader:pC端epub阅读、管理的软件。FBReader:国内较早的pC端epub阅读软件。至善读书:从原来txt阅读软件演变而来,对网上资源管理不错。

(2)eink阅读器端?

以电子墨水(e-ink)为显示屏的手持阅读器,是近些来新兴的电子阅读方式。SonY的pRS650、350、950(以及前代600、300、900):支持epub规范。

(3)平板电脑端

目前支持epub格式电子书的平板电脑主要有:苹果ipad1/2:ibooks软件支持epub格式电子书。安卓平板电脑:在android操作系统下,支持epub格式的阅读软件非常丰富。

(4)手机端

苹果iphone:ibooks对epub的支持效果较好。andriod手机:安卓系统上的软件与平板电脑端一样。windowsmobile/windowsphone:同样软件丰富。不过wp7上的软件尚待发掘。

3.epub电子书的制作软件

epub格式电子书制作尚在起步阶段,国内外的epub电子书制作软件还较为缺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epubBuilder:国内起步较早的epub制作软件。Sigil:国外知名epub编辑制作软件。epubStaR:目前唯一的wordtoepub工具软件。easypub:国内较出色的epub转换生成软件。Calibre:国外成熟的电子书管理软件。epubmaker:国内较早的epub专业编辑软件。

二、使用epub制作电子教材的开发要求

1.电子教材的基本要求

(1)电子教材应有完整的文字与制作脚本(电子稿)。

(2)电子教材文字说明中要包含标记重点和难点。

(3)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知识拓展和提示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内容。

2.电子教材的教学内容要求

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表达形式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符合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课程内容应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采用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测试部分可根据具体的知识单元设置。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都有如下几个部分:章前言;案例导入(知识点);知识讲解;实践案例:总结与测试五个部分。图1-所示为电子教材的实践案例设计。

3.电子教材中媒体素材规范

(1)总体原则

一般来说电子教材中使用常用媒体素材按照媒体类型可划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像)类素材、视频类素材。

1)文本素材

文本素材中汉字采用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英文字母和符号使用aSCii编码和存储。

不同类型的文本素材,允许一些独有的属性。例如:

章前言:每章要提供设计师谏言和学习目标两部分的内容。

案例导入:把一个完整的案例的多个步骤总结成为几个小步骤。把可以实现一个阶段性效果的几个步骤归结为一步,简明扼要的概括步骤内容。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的内容要符合科学性、合理性。尽量使用书面用语,讲解内容清晰明了,清楚冗余信息。

知识拓展和提示信息: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拓展知识和提示信息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内容。

特殊符号:整本书中的需使用特殊符号的文字,要统一样式。如在photoshop中快捷键不适用中括号【】,工具、面板或命令需使用中括号【】等样式。

2)图形(图像)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应采用目前通用的pnG和JpG格式处理和存储。所有图形(图像)都要有这两种格式的任何一种格式。彩色图像的颜色数不低于8位色数,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128级,图形可以为单色。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图像素材的标注要尽量使用统一格式,例如第二章第一部分案例导入的第一幅图要使用2.1.1或2-1-1的格式,第二章第二部分知识讲解的五张图是使用2.2.5或2-2-5的格式,不管是用那一种格式,都要保证在整本书中格式的统一。对比效果图下方要另添加注释,以示区别。以photoshop为例,如图2-1所示,左图为未标注原始图片,右图为标注后的对比图。

除此以外图片的截取要符合一定的规则,留白要恰当处理。以photoshop为例,如图2-2所示,左图为不规范截图,要尽量使用右图的截法。

3)视频素材

视频类素材使用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在apple阅读器上使用Quicktime的.m4v格式,在其他阅读器上主要使用.mp4格式。视频类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不低于256色或灰度级不低于128级。视频类素材中的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视频要求比例4:3。

4)动画素材

安卓阅读器不支持动画文件,所以不需要提供。

(2)电子教材案例库的设计

1)案例的编写要求

首先案例必须要有现实的指导和教学意义。案例的编写一定要层次清楚,并总结归纳出阶段性步骤。

2)案例导入

编写案例导入时,至少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案例导入的案例选取十分关键,要结合前面学习的章节的知识点和本章的知识点。学生能够根据步骤一步步实现效果。相关背景资料:介绍案例发生的大环境的背景资料。案例素材文件及案例源文件。案例步骤提示及步骤详解和相关视频教程。步骤详解中的使用提示和注意事项。案例步骤归纳,以photoshop为例,把案例导入中的第6-25步归纳为以下三个大步骤。

3)案例实践

案例实践的案例要几种包含本章的重难知识点,起到复习和提升的作用。案例实践中的案例步骤不需要特别详细,要包含主要步骤,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案例。案例实践包含任务背景及素材及相关视频教程。

(3)电子教材题库的设计

1)试题的组织

试题的组织与编写必须以学科的知识点为结构。

2)试题的分布结构

试题数量要足够多,在各指标属性区间内均衡分布。每一个章节中的各个小节结束时都要设计1-2道相关测试题,以客观题为主。知识讲解部分每个知识点结束时要设计1-2道相关测试题,以客观题为主。每章节结束时,在总结与测试部分要设计关于本章重难点5道左右的主观题和10道左右的客观题。

3)试题的质量要求

试题内容要科学,无学术性错误;无歧义性,表述简单明确;无关联性,试题之间不能有相互提示,不能相互矛盾;试题参数标注要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

三、电子教材开发的一般流程

1.使用epublisher软件创建电子教材框架

使用软件epubBuilder(掌上书苑,版本3.4.5.14)。

第一步:开始—新建—填写书名、作者。添加封面图片。点击确定。

第二步:命名章节名称。点击新建章节可以进行章节的创建。点击降一级按钮,即可生成节。

第三步:点击生成epub,生成一个拓展名.epub的文件。

第四步:把生成的拓展名为.epub的文件改为拓展名为.zip的文件。解压文件到文件夹。打开文件夹,共生成五类文件。包括meta-inF文件夹、opS文件夹和mimetype文件。

第五步:打开opS文件夹对里面的内容进行编辑。opS文件夹内包括image文件夹、css件夹、chapter文件、ncx文件和opf文件。每个chapter对应在epubBuilder中创建的各个章节。用Dreamweaver打开想要编辑的页面进行编辑即可。

第六步:编辑的chapter文件,在…var_gaq=_gaq||[];_gaq.push(['_setaccount','Ua-22575914-1']);_gaq.push(['_setDomainname','']);_gaq.push(['_trackpageview']);(function(){varga=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ga.type='text/javascript';ga.async=true;ga.src=('https:'==document.location.protocol?'ssl':'www')+'/ga.js';vars=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ga,s);})();var_userid='';var_siteid=75;var_istoken=1;var_model='model03';webpageSpeed=266;Urchintrack();进行文本、图片、视频、样式等的编辑,用到的图片放在image文件夹中。

2.使用adobeDreamweaverCS5软件制作电子教材内容

第一步:把生成的拓展名为.epub的文件改为拓展名为.zip的文件。解压文件到文件夹。

第二步:打开文件夹,共生成五类文件。包括meta-inF文件夹、opS文件夹和mimetype文件。

第三步:打开opS文件夹对里面的内容进行编辑。opS文件夹内包括image文件夹、css文件夹、chapter文件、ncx文件和opf文件。

第四步:每个chapter对应在epubBuilder中创建的各个章节。用Dreamweaver打开想要编辑的页面进行编辑即可。

第五步:打开想要编辑的chapter文件,在…var_gaq=_gaq||[];_gaq.push(['_setaccount','Ua-22575914-1']);_gaq.push(['_setDomainname','']);_gaq.push(['_trackpageview']);(function(){varga=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ga.type='text/javascript';ga.async=true;ga.src=('https:'==document.location.protocol?'ssl':'www')+'/ga.js';vars=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ga,s);})();var_userid='';var_siteid=75;var_istoken=1;var_model='model03';webpageSpeed=266;Urchintrack();进行文本、图片、视频、样式等的编辑。

3.生成epub文件

添加内容后,把meta-inF文件夹、opS文件夹和mimetype文件这三个文件重新打包成zip文件,然后把生成的zip文件的改变扩展名改为.epub。

4.同步

把生成的.epub文件通过itunes同步到ipad上即可。

四、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时俱进,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在不断拓展知识面,也更希望有界面友好的工具促进知识的学习,电子书应运而生。也正是由于电子书的出现,出版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工作岗位在变化,它需要员工更加灵活,其具备更新的知识。不久的将来电子教材必将据有无限宽广的发展空间,会有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到epub阅读开发中来,使其能够在不同平台上流畅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姝,王晓晨,陈桄,黄荣怀.基于epUB+SmiL的同步发声电子书开发技术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07.

[2]周晓明,王朋娇,赵姝,丁杰.epub格式电子教材在儿童读物中的设计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9.

[3]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教材开发与功能评估[oL].http:///product.sf.3781261.1/.

[4]袁丽娜.电子教材给高校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J].出版参考,2012,24:47-48.

[5]王俊宏.电子书包的发展及其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2:93-94.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7

关键词:交互式;电影;英语教学;多维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212-03

一、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改进,大学英语教改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英语在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但现实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也有令人堪忧的一面。目前有些教师无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特点,逢课必用多媒体,以ppt屏显替代板书,以展示多媒体课件替代口授言传。课件设计得越来越精美,有些老师甚至将娱乐行业的某些元素带入课堂,大搞娱乐游戏和表演。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一堂课下来,学生无所收获。

二、Stern的多维教学方案

所谓“多维”指的是整个教学方案由四个教学方案构成,包括语言教纲、文化教纲、交际能力教纲、综合性语言教纲。斯特恩指出,在多维教学方案中各项内容之间的协调性非常重要,他主张在不偏废任何一项教纲的前提下,将这四个教纲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stern就培养二语交际能力提出了themultidimensionalCurriculum(以下称mtdC)理论,即二语课程教学多维设计理论。根据mtdC理论,外语课程教学应围绕目标语语言、目标语文化、交际活动和一般的语言教育四个方面组织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四个方面即为外语课程单元的四维教学目标。朱晓申教授指出单元四维教学目标要求单元教学提供各种足以让学生学习和训练英语语言、英语文化、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交际活动;围绕单元四维教学目标制定每课的四维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进入各种交际活动的方法和途径,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交际技能的目的。朱晓申将mtdC理论与我国的英语教学相结合,提出英语单元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将课堂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联想导入活动pre-activity)、课中学习讨论活动(while-activity)和课后拓展提升活动(post-activity)三个阶段,并完成输入、协商和产出三大基本教学任务。

三、以多维教学方案为导向的电影口语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结合stern的mtdc理论和朱晓申教授的单元教学系统设计,《电影口语》课程设计了8个核心单元的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由5至6个教学步骤组成,每一个教学步骤自成体系。教学步骤之间通过“主题”相互联系,并与单元主题形成整体。第一个教学步骤(lesson1)的主题是对整个unit主题的介绍,第二至第四个教学步骤(lessons2-4)围绕lesson1的主题由总体向具体展开,帮助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从表层意思向深层涵义发展,从而提升思想,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每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教学步骤(lesson5/6)是对整个单元的教学的总结。现以《电影口语》第二单元教案为例。

四、以多维教学方案为导向的电影口语课程模式和优势

电影口语课程是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拓展课、必修课,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高学生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1.英语电影做为传媒,易导致英语影视教学的课堂娱乐化。而在stern的四维教学目标指导下,授课老师根据单元主题精选影视片段,节选片段的长度不超过10分钟作为教学内容,避免教师只在课堂上播放影片,仅充当放映员角色现象的出现。

2.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以多维教学目标为导向的电影口语课程有明确的教学计划,详实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授课老师备课充分,保证英语影视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

3.以多维教学方案为导向的电影口语课程有科学、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课程作业布置和完成方案。(1)任务布置。开学初教师以自然班为单元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每组6~7人(根据语言水平高低平均分配),分组的人数以能让每位学习者都有机会扮演角色为准,同时由于角色表演需要,还要注意男女生比例及活跃分子与不活跃分子比例的适当搭配。然后布置每小组的主题学习任务以及小组学习结果汇报展示时间。(2)课外准备。每个学习小组配合英语老师完成选择主题电影,收集资料,制作ppt,确定表演或配音的片断等。电影介绍的内容应包含文化内涵或中西文化差别介绍,电影故事介绍,电影主题剖析,经典对白学习等。(3)课堂展现。每单元的最后一个lesson中,任务组同学介绍主题电影及配音或角色表演。(4)“交互式”课堂评估。在任务组完成任务后,教师充分发挥交互式课堂评估的组织者、引导者,创造轻松愉悦的评价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交流沟通的热情。首先教师让评价小组学生对任务组的影片介绍或角色扮演进行口头评价;其次从情感饱满、语言流畅、发音准确等方面对任务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并打分,就ppt的展示而言,则从画面清晰、内容丰富、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打分。以多维教学方案为导向的电影口语教学避免英语课堂的娱乐化,克服传统英语影视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英语影视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丰富的文化体验,让学生融入“浸泡式”的英语学习氛围,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交际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习得环境,充分发挥了配音、模仿、戏剧表演等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电影口语课既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也注重不同语言赖以生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的介绍。因此电影口语可以填补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中的空缺,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文化体验。其次“交互式”课堂评估为手段的电影口语采用交互式和任务型教学模式,建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互动,完成教师计划安排的学习任务的准备工作,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最后,通过“交互式”的课堂评估中多元互动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在交互式课堂评估中,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操练英语语言知识和提高英语的实践应用技能,特别是表达与演讲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交流,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五、存在的问题

选电影口语课程的学生多数喜欢英语影片,是冲着看电影而来的,而影片片段欣赏与学习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课堂看完整部电影的欲望。教学初期,有些学生会不理解,此外片段的欣赏会影响学生对整部电影主题的理解,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课外自主完成整部电影的欣赏。在小组完成主题电影展示及表演之后,小组进行互评时,学生有时由于利益关系而未能给予客观评价,这时需教师的监督及引导。

参考文献:

[1]秦秀白.警惕课堂教学娱乐化[J].当代外语研究,2012,(7).

[2]朱晓申.“Stern二语课程多维设计理论及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6,(11).

[3]黄际英.“模仿与配音练习的功能”[J].外语电化教学,1993,(1).

[4]罗竞.介绍斯特恩的“多维教学方案”―兼谈美国外语教学方案理论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8

课题:LeSSontHiRteen

重点:句型what’shername?Hernameismary.

词汇motherher

难点:发音who’sthatoverthere?issheyourteacher?

理解issheyourteacher?

过程:

复习

组织学生唱一首学过的英文歌曲

师生进行问答练习(以一单元学过的语言项目为主)

a.what’syourenglishname?

Howoldareyou?

areyouinClasstwo?

what’syournumber?

***ismygoodfriend.who’syourgoodfriend?

who’sthat/she?

B.事先请几名学生带来自己的照片,教师根据照片提问:

who’she/she?

ishe/sheastudent?

ishe/sheyourfriend?(此问题可找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只要能答出Yes或no即可。)

介绍新语言项目与教学方法

会话教学

a:介绍主题图

师:Lookatthispicture.whatdoyouwanttosay?whatdoyouwanttoansweraboutit?

学生可以就主题图内容进行提问,也可以叙述看到或想象中图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师生问答:who’sthat?(指图中一个男孩)

学生回答:that’s…

教师提问:who’sthat?(指一个女孩)

学生回答:that’s…

教师提问:who’sthatgirloverthere?(指Zhoupeipei)

学生可能回答:that’sZhoupeipei.(不论学生回答什么,只要与人物有关都可算对)

B:问答(在此步骤中,学生初步会用She’smyfriend.来回答相应问题)

师:Yes.that’sZhoupeipei.She’smyfriend.重复两遍。who’sthatgirloverthere?

生:She’smyfriend.

师生问答(训练学生熟练运用She’smyfriend.的答语的能力)

C:理解课文[听配套课文录音三遍]

在听每遍录音之前,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听录音。

师:what’sthegirl’sname?

isthewomanherteacher?

who’sthewoman?

生:HernameisZhoupeipei.

no.

Sheishermother.

D:模仿课文录音[听配套课文录音三遍]

第一遍:分句听,重点句请学生重复

who’sthatgirloverthere?She’smyfriend.[集体重复、两人一组重复]

overthere:用手指一指眼前,再指稍远一点的地方,帮助学生理解。在这里不做更多解释。

b.what’shername?HernameisZhoupeipei.[集体重复、两人一组重复,教师解释:mynameis….Hernameis…熟练掌握后,学生能利用此语言项目展开新的对话]

c.isshehermother?用教师自带的全家福照片做引导,教师解释:Look.thisismymother.isshemymother.找一学生回答。在带读时,注意单词mother中的字母o发短音[],th组合发音时要出舌尖。另外,此句应用升调,示范要正确。

第二遍:整体听一边录音,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概念

第三遍:全班一起重复,使学生对某些不熟悉的句子的发音有更深的印象

e:理解课文

经过反复听课文录音,加上教师对一些新词汇的解释,此刻学生应该能够对课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次出示主题图,学生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对图中内容进行编排组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叙述一段与主题图有关的话。

词汇与句型教学

a:词汇motherher

拼词练习

准备:四人小组,每组发一套带有两个新词汇字母的字母卡片(一组12个字母卡片)

操作:教师念两个新词汇,每组同时开始利用手中的字母卡片进行拼词,看哪个小组最团结,拼得最快。表扬拼得最快的一组。

拼读练习

全班一起拼读几遍

按小组拼读单词,每人只说一个字母,第一位学生读单词mother,第二位学生拼读m,第三位学生读o,以此类推。

B:句型教学

步骤一:教师出示四位人物的图片(课文中的第二部分Let’spractise的图片),图片的下面标有该人物的名字maryBettyKatealice)。

教师针对图片一一提问:what’shername?(板书问题)

学生回答:Hernameis…(板书其中一个答案)

步骤二:打乱这四幅图的顺序后,给学生展示的是图的背面。这次让学生之间进行问答练习

what’shername?

Hernameis…

步骤三:请学生跟教师一起空写这两个句子

兴趣活动

教师准备好几张学生所熟悉的知名人物的照片,如刘璇、杨澜、桑兰,或其他女知名人士等。把人物图片或照片分发给几个学生。让他们按次序地举起人物图片,问一位同学what’shername?给与回答时,应用Hernameis…答对或答错由其他学生用Yes或no做评判。

练一练

听音选答案(配套课堂练习册)

根据录音内容,在每组abc三个答语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作业:朗读并抄写本课课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

LeSSontHiRteen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9

关键词: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1引言

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模式中,工科研究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在本科阶段,一般认为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已经能够支撑其专业学习与应用的需要[1-2]。但从研究生教学实践看,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储备是参差不齐的。在郑州大学工科研究生教育环节当中,“C++、Java程序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学位课。研究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可以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在传统程序设计教学活动中,以教师讲为主线的教学冲淡了以学生学为主体的目标实现[3]。一名优秀的教师是辛勤的灌溉者,优秀的教学方法则是科学的培育方式,二者缺一不可。案例教学法便是这个科学的“培育方式”,它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4]。通过让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5]。所以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培养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在一些西方国家中案例教学法广泛地应用于高等教育中,很多学校通过举办案例教学知识讲座、优秀案例推选、新媒体互动版式设计案例以及案例教学成果展示等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6]。根据近年针对工科研究生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本文提出一种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每一个教学模块都运用一个实用系统的开发案例作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的实战项目。案例选择不片面追求大规模和高复杂性,而是力求典型,使案例和知识相辅相成,有机联系,形成整体,使知识讲解更直接具体,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掌握。

2案例教学法内涵

案例教学是国内外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被普遍应用于医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的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围绕案例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思考,掌握其原理和方法,教师适时引导和评判,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推导出结论。通过案例教学法在Java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启发式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案例教学的课程内容建设

案例教学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还是一种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更新。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创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目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3.1课程特点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郑州大学工科研究生必修的计算机技术课程。课程教学呈现出如下特点:

3.1.1知识点繁多

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也通过使用各种例题来讲解和说明语法和知识点,但教学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老师讲、学生学”的单向式教学模式,重语法、轻思维能力培养,或者把案例教学等同于教学案例,没有掌握案例教学的本质,学生学完该课程以后知识点零散,缺乏系统性,不具备良好的软件开发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研究面向研讨型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式。

3.1.2实践性强

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从事软件开发的水准以及学习新知识适应科技不断发展的社会能力,学生要达到“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设计实现一定功能的程序及计算机设备(软硬件)操作能力”的能力要求,课程教学需具备较强的实践性。

3.1.3较高地位

学生计算机知识储备量的大小、程序设计经验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程序设计课程的质量和收效。作为工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程序设计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后期要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协助导师完成纵向和横向课题,教学内容的定位与实施十分重要。

3.2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的结构与实施目的,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以及对程序设计课程特点的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思想来实现程序设计课程的改进。体现在如下方面:

3.2.1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使用案例,要选择适合的案例。所有的案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编写的,教学是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有的案例着眼于算法设计,有的案例着眼于过程推理,有的案例着眼于界面设计,有的案例着眼于系统测试,不同的着眼点反映了编写者不同的意图,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启发学生对项目问题的思考、争论和进一步探索,基于问题和探索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特点,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学生进入程序设计体系的切入点。问题使学生产生疑惑、对合适的目标和方向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寻求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最终优质地解决问题,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3.2.2多样性为条件

多样性为条件是指教学目标为根本目的,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为最终目的,内容和方式视情况被赋予多样性。结合案例教学思想的程序设计课程不像传统教学对案例分析的片面教条,避免对程序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单一,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力和创新力。

3.2.3以思考和讨论为手段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常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决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讨论来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思考和讨论将贯穿于计算机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基于案例教学的程序设计课程对思考和讨论的要求更高,只有勤思考,多讨论,实现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单线联系转变为双向和多向联系才能取得优质的教学成果,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结合案例教学思想的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多次互动的过程,每次互动都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不断扩大信息面,并调节自我认识,发现错误,逐步深入思考。

4案例教学运用到程序设计课程的预期

通过案例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历史长河的漫游中体会和感受计算机技术的意义与伟大,了解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通过案例分析了解Java语言概述、Java数据类型与运算符、Java流程控制语句、Java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等。通过具体需求案例介绍程序设计的系统结构,使学生理解程序设计是指设计、编制、调试程序的方法和过程,程序设计是目标明确的智力活动。程序是软件的本体,在软件研究中,程序设计的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我要去买饭,买到饭是我想要的结果,而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我们需要几个步骤。就简单的步骤来说:第一步找到想要的饭馆,第二步挑选自己想要的饭菜,第三步付费结账。简单来说,如果具体到每个人的生活环境,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还要多一些。刚才那三个步骤是用文字表述的程序,也就是自然语言,这也是程序。程序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解决买饭问题的步骤就是买饭的程序。如果用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那个程序变身为计算机语言程序。程序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或者既定方式。编程就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写出来。而计算机编程便是用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将其方法步骤写出来。通过编程实例学习编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一门实用的编程语言并运用该技术设计和开发一个具备一定功能的程序来实现特定的需求,在教学实践环节选择开发环境,实现该程序功能。例如:C、C++、Java,这三种编程语言因为不同的需求而研发。通过编程实例让学生讨论和思考三种语言的不同,运用不同语言解决相同的问题所需要的开销,从而发现Java与前两者相比的优势在于可移植性强,对于系统和硬件要求不高。只要有Java虚拟机,它几乎可以在任何机器上运行,而C和C++是没有这种特性的。

5总结

案例教学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训练大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案例设计时需要把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案例设计要指向高阶学习环节(综合、应用、评估、创造),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思维,如何通过教师自己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认知模型;案例教学改革是范式变革,是传统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向以学生学为主,与之相应的学校的教学组织和教学制度也应改革,以支持案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案例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以所教课程为对象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即用学术的方式做教学研究,使研究成果达到必要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卫东,虞勇勇.非计算机专业工科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2(23):29-34.

[2]李波,冯博琴,韩丽娜.研究生计算机教学问题探讨———面向研究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J].计算机教育,2011(1):41-46.

[3]汤丽萍.应用型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州大学学报,2015(4):114-117.

[4]杨雪青,海燕.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6(3):72-73.

[5]王华荣.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1(4):61-63.

小学语文教案步骤篇10

一、教案宜“粗”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题或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授课的“备忘录”。

而课堂实录,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截取,可以是视频拍摄,也可以是文字记录,本文就文字记录而谈。其作用有二:其一,为他人提供样板,当作课堂教学的学习范式;其二,供自己或有关人士反思,以求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前者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等以预设的文字形式体现;而后者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中,当然,最终也体现在文字记录上。前者只能估计到师生之间的问答,而后者以记录师生之间的实际问答为主。总之,前者重在预设,后者在预设的基础上结合生成;后者是前者的非必然结果。

然而,目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却用大量的篇幅预设师生之间的问答。这些问答究竟因何而来,实在令人费解。或者说,具体课堂教学时,师生间的问答能完全依照预设进行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不可能,那么作如此细致的预设又起何作用呢?

“新课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但显然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也就是说,教案要有“弹性”,就是宜粗不宜细,尤其在教学环节部分,大致交代预设的几个授课步骤即可。就如平常用餐,省去那些相互客套的繁文缛节,在简单而轻松愉快中享受美食。实际上,教案上如挤满了预设的内容,授课时很可能找不到要点,根本起不到备忘提示的作用。

当然,并不反对预设一些提示性的问句,如果一个课时教学鲁迅的《药》,就可预设“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以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领衔之语。(后文将作细述)也可预设一些能估计到的学生的活动,可简写,用括号标注。实际上,这就是对学法的兼顾,是“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总之,不必求一律,视教龄的长短和文本的生熟而异,就成熟的教师而言,教案应尽量粗疏简洁。

二、教案宜“活”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本,基本都有死硬的规定,尤其是教学步骤,硬性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环节;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又分为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如此纷繁复杂的死硬规定,新教师望而生畏,根本无法适从;而对一个有探索精神的老教师而言,则完全限制了他个性的张扬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当然也就难以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了。

教无定法,授课不该有固定的程式;同理,文无定法,教案也不应有“标准”的格式。但几个内容必须具备:首先是学情分析,即“备学生”,能应对各种不同学生的教案未尝闻之;其次为文本分析,即“备教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针对不同文本设计的教案不能强求统一;然后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以上即“备教法”。教案中最不应该固定限死的就是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认知。宏观的教学环节,应包括以上所说“备教法”中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反思”诸层次;而微观的教学环节,即上文所说的“教学步骤”。就目前而言,微观教学环节,即“教学步骤”的优化迫在眉睫。实际上,语文教师所设计的教案的精华就应在此处,课堂教学的“出彩”也由此决定。过于死板的程式要求,一方面使新教师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严重地妨碍了成熟教师聪明才智的发展。

因此,最简单、最平民化的做法是,在每个课时中,将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四五个环节,就如上文对《药》所设计的四个问题。这四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具体教学过程中,这四五个预设的环节就是“纲”。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织布”,这四五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具体“生成”,这就是“纬线”,或复习旧课,或创设情景,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最终成“匹”。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四五条“经线”的限制,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教案宜“紧”

设计教案必须时时处处紧扣教学目标,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然而,一些教师设计教案时,却常有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出现,主要体现在“教学重点”“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上。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设置

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由国家规定,是培养人的粗线条框架;课程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为学习该门课程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授课者自己制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见可测量的目标。相对来说,前者属于宏观层面,后者属于微观层面,这三者从抽象越来越趋于具体。前者对后者有制约作用,前者通过后者得以实施;后者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前者——仅仅是“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我们不能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我们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微观的、能达到的、可测量的,应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和“道”(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考虑设置,至于过程和方法,则不必也无法设置为显性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个课时设置“文”“道”各一个目标,“一课一得”就足够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就如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和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为整个教案的灵魂。当然,“我们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对学科知识、学生、教师的分析。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元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

然而,当今常见的教案上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或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置,或“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并列,或“文”“道”只顾一头;或抽象之至,如“学习本文的叙事特点”……

我们认为,教案的前前后后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尤其是“文”的目标。然而,由于受固定套路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往往脱离教学目标,“绕道而行”,尤其是“拓展延伸”部分。就如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偏偏到四川绕一个大圈子——当然,如时间充足,囊中充实,绕圈领略一下巴蜀风光也未尝不可。然而,我们的一节课毕竟只有45分钟甚至40分钟。更为可悲的是,有些行道者最后的终点竟然不是北京,而是到了或者新疆。

所谓“重点”,指文本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部位,如段落、语句、词语等等,即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研读反复玩味的部分。如把《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掌握本文的象征手法”,就得把教学重点定在第七自然段(四个排比句段)。然而,笔者所见的很大一部分教案中,所谓的“重点”,就是将教学目标照抄一遍,岂不悲哉!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

教学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必须为本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即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阶段目标的实施。如上文所说的从上海到北京,最恰当的路线是从上海出发,沿沪宁线、津浦线北行,必须经过的南京、徐州、济南、天津等几个大站就是阶段目标,经过它们才能到达北京。然而,当今很大数量的教案或教学环节不清,或某些环节目标不明甚至脱离。

还以《药》为例谈教学环节。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文本分析深入掌握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作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主线,即针对“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当然,期间可有情境创设,之前可以有导入语。——此如从上海到南京。

第二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副线,即针对“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期间可对比分析主、副两条线索之间的不同。——此如从南京到徐州。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分析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针对“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进行分析。期间必须细读文本,也可以拓展延伸,找来其他两条线索结构的文本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或对比,或类比。——此如从徐州到济南。

第四阶段的目标为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针对“‘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进行分析,也可拓展延伸到鲁迅的其他文章以作类比。——此如从济南到天津。

到天津后作一下归纳总结,北京也就不远了。总之,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晰,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案起的是提示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目标作具体的不同的处理。

(三)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也必须紧扣目标,如《药》的作业,应该也必须与两条线索有关。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往往不被正视。

板书(这里指下课前一刹那的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板书逐步达成呈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过程。就如上文的《药》,恰当的板书设计应该如下:

由于受现代化媒体的影响,声、光、电狂轰滥炸,愿意在黑板上写字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少,更不要说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板书。

结语

由于“学案”的出现,一些地方“教案”被打入了冷宫,甚至有人认为“‘课改’如一股春风刮过教学大地,给传统而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新型的‘学案’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往被教师奉为至宝的‘教案’正在作古”。理性的教案本身就兼顾着教与学两个维度,以“学”代“教”,岂不是走上了另一条绝对化的歧途?或许是孤陋寡闻,笔者至今尚未见到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一般所见到的学案,无非是拓展了繁琐教案中的“作业布置”板块,甚至可以说,那些学案就是“繁琐教案+学生练习”。所以说,以学案替代教案的理由根本不存在。我们希望返璞归真的理性化的教案能坚守自己小小的立足之地,也希望真正意义上的、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