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1:36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1

人大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各级人大常委会通过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对本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又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工作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必然要求在工作中,要切合当地实际,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宪治国、依法办事。因此,要求它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当地方方面面的历史和现状,以科学的工作方法推进人大各项工作。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其主要职权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和上级人大决议、决定的遵守和执行;领导或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召集本级人大会议;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依法决定本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法律受权的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可行使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影响本级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地方人大常委会要正确地、有效地行使这些职权,就需要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①了解法律赋予这些职权所依据的客观实际,以及本行政区域内行使这些职权所依据的客观实际;②了解事物历史和现状,以及事物内部的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③了解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的全貌。在这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巳掌握的全部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下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夫。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了解实际,才能作出既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上级人大要求,又符合当地实际的正确的决议、决定,才能在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行得通,并起到引导、规范和促进的作用。所以,它必须在保证全国法制和政令统一、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代表本行政区域人民的根本利益。

诚然,按照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地方各级分权的原则,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不完全一致的具体问题。诸如近几年的物价调整、土地征用、教育和卫生收费等问题,有时这些问题表现得相当突出。这就要求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要坚持具体利益服从根本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同时,还要适当照顾当地人民的具体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以利于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基层和群众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那么,如何使这一类问题处理得当呢?笔者认为,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必须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例如,在草拟和审议关于物价、教育、卫生收费的决议、决定或地方性法规时,必须先进行调研,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各方面有关情况,才能制定出既有利于促进生产和经营,又能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规定。

彭真同志曾经对人大常委会的调查研究工作作过以下重要论述:“做人大工作的同志,有了比较多的时间,可以研究、考虑关键性的、基本的、重要的、长远的问题。”“人大常委会的职责也就是讨论、决定这些问题。没有系统的、全面的调查研究,是难以作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决定的。”“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方法要有一个转变,要从处理繁重的日常事务转到调查研究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上来。”对彭真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有些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还理解不深,甚至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以为有了别人提供的材料,自己就不必调查研究了。有些同志虽然已经下去调查,但缺乏研究问题的习惯,虽然跑了不少路,找了不少人座谈,但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也就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状况都是必须改变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将对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进行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调整,这就更要经常开展调查研究,以便于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中的社会矛盾,确定哪些利益应当予以保护、哪些利益应当予以调整,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这是因为正确的认识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地方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所以说,调查研究是贯穿人大各项工作的始终,是人大的基本工作方法。尤其是在决议、决定和地方性法规公布实施以后,地方人大常委会仍然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它们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的情况,为修订相关条款作准备。地方人大常委会要正确地、有效地行使监督权和任免权,更需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有关情况。

人大调查研究工作的主要方法

人大常委会是决定者和对执行情况的监督者,而不是执行者,它既不直接管理地方行政工作,又不直接插手审判机关的具体工作。因此,它在调查研究中可以采取与国家机关不完全相同的方法。一方面,它可以摆脱许多具体和琐碎事物的缠绕,抓住职权范围内重大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问题,冷静、从容、全面、周详地观察事物和认识事物,使认识逐步深化,直至认清事物固有的规律,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另一方面,由于它不是执行者,它在认识事物时,不象直接执行者那样,能够具体体察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直接情况和困难,对事物的内部矛盾有时感知不深,甚至出现片面性。人大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应该避免片面性。

人大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听取汇报。听取工作汇报是人大一项经常性议题。它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对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显现工作的一种习惯作法。这些机关在汇报时,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既讲成绩,又讲问题和缺点,以及今后准备采取的措施。人大在审议汇报时,特别要注意去伪存真,关注解决问题的措施,必要时可以提出询问,由汇报机关负责人作出说明。听取工作汇报的过程,实际上是人大从全局上对“一府两院”的一个时期或者一个方面全面情况的调查研究过程。

2、组织视察或调查。地方人大常委会要经常的调查研究活动,到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去察看实际情况。通过边听、边看、边议、边问的方法,了解和掌握更多生动、具体的情况。不过,事先一定要选准题目,拟定好视察或调查提纲,使视察或调查围绕主题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参加视察或调查的人员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3、进行专题调查。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决定某一重大事项,审议某一项议案时,可以组织专题调查。专题调查的特点是题目专一,目的性强。在调查过程中,既可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对事物进行必要的量的统计;又可以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典型调查,从各个有关的侧面了解具体情况,从而认识事物的运动规律及其本质。专题调查的有些题目如果涉及专门知识时,可以多吸收懂得有关业务的委员和代表参加,必要时还可以邀请有关的学者、专家参加。专题调查的结果一般应成为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可靠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案。2002年4月、8月,市人民政府分别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市区域卫生十年规划和市教育十年规划的议案,为了搞好审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就采取了如上做法,结果使该规划更加完善。

4、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地方组织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会可以组织对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工作受法律保护。它既是人大实施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调查研究的一种特殊方法。目前,法律没有对“特定问题”作出界定,我认为,特定问题的内容必须是严重违宪违法事件、严重失职渎职行为和人民群众反映特别强烈的问题。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由人大或它的常委会任命,可以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担任顾问。现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但是,有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过去为实施法律监督而组织专门调查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监督长葛县人大常委会纠正违法免去县人民法院院长的职务的决定等。

5、采取联系人大代表的办法进行调查研究。联系本级人大代表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人大常委会可以通过联系代表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通常有如下做法:①走访代表和召开代表座谈会,有目的地进行调查研究;②通过代表进行民意测验;③邮寄调查表请代表填写等。向人大代表作调查,要注意尊重代表的地位,一般先将调查纲目通知他们,以便他们有较充裕的时间广泛收集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要认真听取和研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要妥善处理。有些重要意见,要通过一定的渠道予以反映,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特别重要的问题,要提请人大常委会会议讨论、决定。

人大调查研究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人大工作人员都应该熟练地掌握这项基本功。但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全面深入地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是一项细致、艰苦的工作,必须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其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详细地占有材料,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在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志慷慨激昂地提出若干十分尖锐的问题,但往往查无实据,或者与事实出入很大。这原因是发言的人听了一些街谈巷议,没有深入实际去作周密的调查的结果。地方人大常委会如果对本行政区域内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缺乏真正的了解,却在那里“想当然”地发议论、做决定,其后果是不堪设想。因此,克服主观主义,进行全面、周密的调查研究是显得十分必要了。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2

一、找准目标定位,牢牢把握“三大特征”,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组织部门调研工作方向

组织部门的调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组织工作中心来开展,为推动组织工作任务的落实和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有效服务。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调研与组织工作中心的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调研对组织工作的促进作用。

1、牢牢把握调研与完成组织工作中心任务的一致性特征,定准工作走向。组织部门的调研工作包含于组织工作之中,又作用于组织工作。这就决定了组工调研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要克服就调研抓调研的狭隘观念,牢固树立调研工作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否为组织工作中心服务、为解决组织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服务的工作理念。要善于找准调研与完成组织工作中心任务的切入点,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拟定对策措施,整体推进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组织工作中心开展调研,并把调查研究贯穿于组织工作始终,努力实现步调一致,相互促进。

2、牢牢把握调研在推进组织工作中的前瞻性特征,大胆开拓创新。调查研究担负着理清思路、提供决策依据的职责,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特点。正因为这一特点,决定了调查研究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要创新观念,转变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树立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要创新机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组工调研的时效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先进和鞭笞后进;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形成“大调研”格局。要创新细节,创新课题确定方式,增强针对性;创新调查研究程序,增强有序性;创新工作手段,增强有效性;创新课题评比办法,调动积极性。

3、牢牢把握调研在推进组织工作中的能动性特征,主动有所作为。调查研究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组织工作的推进需要调查研究先行发展。因此,调研不能被动地听候上级安排和指示,而要主动出击,做到主动有为。要超前思考,主动研究组织工作的发展趋势,深化组织工作规律性认识。要敢为人先,主动研究组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勇于面对热点难点问题。要抓住重点,主动研究影响组织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二、改进方法手段,努力实现“三大转变”,进一步适应新时期组织部门调研工作要求

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调研方法、手段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因此,开展调查研究,既要继承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又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1、实现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社会的复杂化使得局部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全局的真实性,削弱了典型个体的普遍性。因此,调查研究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逐步实现以单一化的典型调研为主向以多样化社会调研为主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具有全面发展的眼光,克服片面、肤浅看问题的弊病,强化系统观念。必须具有解剖社会的能力,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在占有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准确分析,务求整体把握。必须具有严谨细致的作风,力戒“三分根据、七分估计”漂浮作风,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注重定量分析,有效利用统计、情报、信息等社会化资料。

2、实现经验化向科学化转变。组织工作现代化是建立在调研科学化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调查研究必须摆脱经验主义束缚,发挥群体智慧优势,按组织工作规律办事。要积极倡导科学思维模式,掌握和运用辩证方法,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多个角度辩证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建立健全科学运作体系,注重发挥集体优势,充分发挥民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正确运用科学方法手段,在继承传统调研方法手段的同时,既要运用演绎归纳、分类比较等科学方法,也要采用统计分析、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增强科学性。

3、实现理论化向操作化转变。组织部门工作职能,决定了组织部门调研工作主要是一种应用研究和中试装置研究。因此,搞好调查研究必须以务虚为主转变为以务实为主。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围绕推进中心工作,把调研贯穿于落实中心任务的全过程,确定目标方向,通过调研出思路;安排实施步骤,通过调研出措施;总结工作成效,通过调研出经验。二是主攻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探索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从抓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入手,狠抓不放,摸清情况,研究对策。三是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结合实际,抓住贯彻政策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结合点,提出新观点新思路,同时,注意把那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路具体化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注重成果运用,坚持做好“三个结合”,进一步提高新时期组织部门调研工作质量

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和推动工作。调研成果转化工作做的如何,是衡量调研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要在做好结合文章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转化率,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性。

1、要与形成思路相结合。为决策出思路是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重要形式。出好工作思路,一要超前研究,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力求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二要善观“气候”,根据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把准脉搏,有针对性开展调研,为决策夯实基础。三要敏于思考,学习运用辩证观点,认真总结科学分析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从中提炼综合出有分量的观点、建议。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3

一、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

调查研究工作在人民法院工作中虽区别于一线的审判工作,但它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硬性工作,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首先,调查研究工作可以提高干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文字综合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干警业务素质,从而提高执法水平。其次,调查研究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审判工作的不断提高;第三,调查研究工作还可以提高审判工作的预见性和超前性。www.133229.com通过调查研究,对今后一个时期审判工作的重点及着力方向提出预测性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可行性参考。因此说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实”工作,必须作为一件“实事”来抓。

但是,调查研究工作也需要务“虚”。由于调查研究工作并非是一个或几个专职调研人员即能解决的问题,调查研究,调查的是审判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的是新方法、新思路、新对策、新途径。因此,它需要熟知情况的审判一线全体人员的参与与配合。而当前由于审判工作任务较重,加之很多人对调查研究工作持有偏见,认为审判机关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审判工作,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不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工作,是多余的,可有可无的,不乐于或不善于搞调查研究工作。因此,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从务虚入手,首先加大对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从思想这一根本上提高干警对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评比之中,这样虚实结合,才能使调研工作贯穿于审判工作的每一个方位,扎扎实实的开展起来。

二、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

调研工作既然是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要搞好这项工作就必须领导重视、群众参与。首先,领导重视是前提。俗话说羊群走路靠头羊。领导领导,顾名思义,他要起到“领”和“导”的作用,也就是领路和导航人即指引和带领。要搞好调研工作必须领导重视,所谓领导重视,第一,要领导认识到位、宣传到位,即“言传”;第二,要布置到位,检查到位;第三,要领导率先垂范,以身做则,作出表率即“身教”这一点尤为重要,人命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领导以身作则了,群众自然也就重视起来了,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好群众。其次,群众参与是关键,实践出真知。因此,调查研究必须来源于实践。法院的实践,就是一线的审判及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因此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单凭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是不行的,调查研究它是一项实践性、体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有各个方位全体干警的参与。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因此说,做好调研工作必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领导重视,群众参与。

三、处理好专职与兼职的关系。

调研工作既是一项专项工作又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全方位工作,既需要具有一定功底的专职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又需要有兼职人员辅助配合,要专兼结合,互相配合、互相促进。首先要发挥专职人员的特长与主脉的作用,发挥其指导、协调以及质量把关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兼职调研人员支脉的作用,调动起各个方位的兼职人员的骨干作用,利用他们熟悉“一线”情况,扎根群众之中的优势,带动起广大干警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使它们成为调研工作伸向各个方面的“触角”,及时对各个方面情况变化产生“反映”。使调研工作不断从“实践”的土壤中吸收营养,补充血液。形成主脉与支脉接通,支脉与血肉相连的脉络贯通血肉相连的调研结构和态势。

四、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审判工作要重视质量,调研工作同样要重视质与量,要质量并重。量是基础、质是关键。

调查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指导审判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所以无论是调查、分析还是预测,都要扎扎实实的深入实际,加以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切合实际和切实可行的见解,这样才能起到调研工作对审判工作指导和对领导决策的参谋作用。如果调查的情况不实或调研成果脱离实际,使领导的决策失误、对审判工作起不到指导作用,甚至影响或贻害审判工作,那么就丧失了调研的真正作用。因此调研工作要特别注重“质”。但从法院目前的人员情况看,一是机构改革后人员偏少,审判任务过重;二是人员素质和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使调研文章都能达到要求的标准和水平是不可能的,但是差距是可以靠勤奋来缩短的,只要勤思索、勤动笔、勤写、勤练,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借鉴,调研水平是可以也一定会提高的,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数量是质量的基础,强调数,也就是强调人人参与,这是保证和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4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探索规律的途径,改进工作的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调研工作的实践,深切的感受到,做好调研工作,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健全工作机制,联系工作实际,促进成果转化,这样才能促进调研工作,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展。

一、建立健全机制,增强调研工作的科学性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基础。只有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摆在突出位置,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调研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才能形成全员抓调研的良好格局。一是建立领导机制,落实调研责任。要建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落实好“六有”措施:有领导负责,有专人落实,有量化指标,有工作制度,有检查考核,有奖惩措施,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二是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写作水平。要结合重点调研课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专家教授和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作报告,单位领导要经常就一些全局性的工作为干部职工出题目、提要求、压担子,严把调研材料质量,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搞好调研工作,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还不够,需要动员各部门共同参与,“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调研工作。四是健全激励机制,激发调研热情。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并认真抓好制度的落实:定了干,干了算,奖惩要兑现,对在调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与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激发大家参与调研工作的积极性。

二、紧密联系实际,注重调研工作的针对性

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阶段性的目标任务,着眼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和亮点,(来源:文秘站)分类施策,多管齐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是围绕重点问题进行对策调研。要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围绕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认真筛选调研课题,安排得力人员,进行合力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对策。二是围绕难点问题实施专题调研。要结合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紧紧围绕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实施专题调研,以求达到“知症结、开方子”的效果。三是围绕热点问题开展超前调研。要及时了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动态及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化解矛盾,凝聚民心,鼓舞士气,使热点问题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四是围绕亮点工作进行经验调研。对亮点工作,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始终保持一种“百尺竿头需更进一步”的精神状态,不满足、不停滞、不懈怠,通过调研,将经验总结好,将存在的问题找好,为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创造条件。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5

充分认识调查研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科学决策与实现正确领导的基本前提。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志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他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他形象地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领导。同志强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陈云同志也曾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回顾建党**多年的历史,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造成工作失误,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调查研究工作更加重要。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看,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经济联系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等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既面临着加快发展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与过去相比,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了,决策的时效性增强了,决策的风险性增大了,决策所需的信息量也增加了。这些无疑对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赋予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更为重要的使命。

搞好调查研究,是政府研究部门的基本功。只有以丰富的调研成果为基础,才能提出观点正确、分析深刻、切实可行的咨询建议,履行好职责。离开了调查研究这个关键和基础环节,政府研究部门的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提高我们的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水平,就必须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

正确把握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

各部门、各行业都需要调查研究,但具体情况却各不相同。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政府研究部门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我们提高调研成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从工作性质和基本职能的内在要求看,政府研究部门的调查研究工作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政策性。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作为政府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部门,我们开展调查研究,根本目的就是要为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服务。与此相联系,衡量政府研究部门调查研究工作质量的高低,关键要看有多少调研成果进入了决策,变成了具体政策,以及这些决策和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可以说,政策性是政府研究部门调研工作的最基本特征。

针对性。各级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有数不尽的问题需要研究探讨。我们的调查研究要围绕中心工作,考虑决策需要,关注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实践表明,政府研究部门的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才能富有成效,事半功倍。如果脱离中心工作,远离决策需要,其调研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应用性。政府研究部门的调研工作,既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也有别于具体的工作部署,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性应用研究。它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深刻的理论思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尤其强调“研以致用”。具体来说,调研选题必须紧扣现实工作需要,出发点是为政府工作提供急需、有效的对策建议;调研成果必须有实用价值,落脚点是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古人云:文可载道,以用为贵。我们的调研成果只有被领导者作决策时所采纳,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才能真正称为上乘之作。

超前性。政府的许多决策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特别是一些重大决策更是如此,作出这样的决策首先要预知未来。为此,调查研究必须有战略眼光,既立足当前又面向未来,注意瞻前顾后。这是为决策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眼光看得更远一些,既能预见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又能看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才能提出有真知灼见的建议。

操作性。政府研究部门提出的对策建议不能笼统含糊和空发议论,务必做到符合实际、思路正确、措施具体。经济社会生活极其复杂,有些对策建议看似正确,却因无实际操作办法,只能成为书柜之物。一项好的建议必须兼顾需要和可能,应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时效性。对急迫问题以及领导机关关注的重要问题,必须集中力量,及时调查,快速反应,适时提供情况和建议,才能适应和满足决策者的需要。“文当其时,一字千金。”倘若时过境迁,工作重心转移,才慢腾腾地拿出调研成果,即使写得全面、正确、深刻,也为时已晚,难有大用。事实上,对多数调研成果而言,时机因素至为重要,“生逢其时”才能“谋当其用”。

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

提高政府研究部门的调研工作水平,涉及诸多因素,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特别要做到以下几点:

努力提高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这是提高调研工作水平的根本前提。政府研究部门的调查研究,一般都与制定和实施政策措施相关。因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就需要刻苦学习理论,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提高调研成果的政策水平。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调查研究工作者的可贵品质和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缺乏基本的理论功底,不知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创新思维能力,就难以搞好调查研究,也难以提出有分量、有重要价值的调研成果。

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政府研究部门的调研工作是直接为领导机关的决策服务的。如同企业生产必须符合市场需求一样,我们的调研工作也必须适应政府中心工作的需要和领导决策的需求,做到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求政府之所求。为此,一定要把握全国的中心任务,了解政府的工作部署,掌握领导同志的工作意图。同时,还要敏于观察形势,勤于思考问题,善于见微知著。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使我们的调查研究同决策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把握好调研工作的重点任务,为决策多出主意、出好主意。总的来说,政府研究部门的调查研究,要想大事、议大事,着重研究解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着重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对有关问题要尽量提供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的全方位咨询服务。对于那些一叶知秋、似小实大、微而见重的倾向性问题和代表性事物,要敏锐观察,抓住不放。在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中,既要领会领导者意图,千方百计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服好务,也要坚决防止不顾客观实际和科学规律而一味迎合、投领导者所好的庸俗行为和错误做法。

务必在全面、深入、求实上下功夫。要捕捉领导机关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就必须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必须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必须认真思考、深刻分析、精心研究。具体来说,搞好调查研究,一要全面把握。努力做到脚勤、眼勤、口勤、脑勤、手勤,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同时,还要搜集和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二要深入研究。无论深入调查还是潜心研究,都要有不获实情不收兵、不得真理不甘心的毅力和追求。在调查中,应本着求深、求细、求准的原则,“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到问题的所在地和矛盾的症结处,溯本求源,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刻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要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以及比较、分类、统计、想象等手段,对调查中掌握的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和研究,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找出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三要注重求实。搞好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无私无畏的精神。应全面了解客观情况,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勇于反映真实情况。搞调查研究,不能预设框框,先入为主;不能只看好的,不看差的;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不能只总结经验,不反映教训。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敢于“较真”和“碰硬”,不粉饰太平,不掩盖矛盾,不怕得罪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唯科学是从,唯国运顿首。敢不敢把自己通过深入调研得到的但与领导者意见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观点秉笔直书,不仅是水平与胆量的问题,而且是品德与党性的问题。实质上,只有客观反映情况,尤其是将那些具有倾向性的问题和矛盾以及民间疾苦、群众意见如实地反映到领导机关,才有助于领导机关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有效的政策,使有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如果一味迎合领导者意见,回避矛盾,隐瞒问题,夸喜遮忧,则必然会误导判断,引致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这是需要极力加以避免的。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因此,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拜群众为师,和群众交友,“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同群众一起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集中他们的智慧。既要了解群众盼什么,也要了解群众怨什么;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只有这样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创新调研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具有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等优点,应继续坚持。与此同时,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对已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调研成果的质量。此外,调查研究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搞好调研工作,必须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积累经验、丰富技巧、提高能力。比如,调查的提问方式就有多种,或开门见山,直来直去;或投石问路,先做试探;或竹笋剥皮,层层深入;或枯井打水,一竿到底;或耐心开导,循循善诱;或旁敲侧击,弦外听音。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必须因情而定,随机应变。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县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调研活动,深入研究事关我县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力求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力度、有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调研目的

1、夯实工作作风,解决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密切干群关系。

2、深入了解县情乡情,掌握行业企业状况,找准发展优势和潜力,进一步探索加快发展的新思路,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了解检查中央、省、市及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各部门、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好措施,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我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战略,培育壮大四大产业集群,构建“一都一地一区”发展构想的深入实施。

三、调研内容

1、课题性调研。围绕全县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加强对“十一五”规划前期编制、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年度计划、县级社会管理事务和重大政策规定、重点项目等关系全县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科学预测和把握发展环境,进一步理清发展的战略思路、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专题性调研。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培育壮大四大产业集群,构建“一都一地一区”,实现在全省经济欠发达县份中率先崛起的战略部署,结合部门的职能和职责,在已有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深入细化研究,拿出具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3、针对性调研。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所盼、所急、所忧、所怨的问题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解决关系大局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构建和谐社会。

4、跟踪性调研。重点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市重要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及县委、县政府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部署后,开展跟踪调研。

5、交办性调研。重点围绕省、市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交办的调研任务,认真扎实地开展调研工作。

四、调研的组织实施

1、调研课题确定。由县直部门、各乡(镇)围绕培育壮大四大产业集群、构建“一都一地一区”、解决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理出调研课题,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并经县政府研究确定后,由县政府办公室制定出年度调研工作计划,确定课题调研责任单位、协办单位、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

2、调研方法。实行“统一组织、形式多样、分项推进”的调研组织方式。统一组织,即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统一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形式多样,即由各课题组通过发函(或通知)商请有关单位协助配合,组织到有关乡(镇)、村、城区、企业或外地考察学习,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分项推进,即各调研课题组按照课题进度安排,相对独立地开展调研工作,并实行课题责任制。

3、调研报告撰写。由课题责任单位根据开展调研情况进行撰写。具体要求:(1)全面汇集调研内容现状及基本情况。了解和掌握调研内容所处时期、区域内政策执行、工作开展、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等;(2)综合分析。针对调研课题目前所处现状(如工作进展好坏、项目实施快慢等),既从主客观因素、现行政策、措施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又对调研课题在其它区域、部门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调研课题预期目的的可能性和空间、需相匹配的相关措施等进行对策性分析,以及各部门的不同意见。(3)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根据调研课题情况,形成具体目标方案和对策、建议,以及县政府宜采取的必要措施。

4、调研报告论证。各课题完成调研并形成对策建议后,由课题组集中组织论证,课题的调研人员全部参加,并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以利于相互沟通,集思广益,并使各项对策建议符合政策法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调研成果报送。调研报告形成后,由各课题组将调研文章报送县政府办公室汇总,呈送县有关领导参阅,并在调研刊物上刊发。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决策咨询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35-01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决策咨询是各级党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地方党校决策咨询工作必须要要贴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贴近广大干部的工作需求,进行深化研究;要牢固树立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来谋划,来选题,来调研,积极开展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做到理论先行、理论引领、理论聚力、理论破题;坚持思想领先、应用为主、理论本位、专家治研、项目带动、统筹发展。只有这样,地方党校决策咨询工作才能有生命力。

第一,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研究选题至关重要,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是党校教学、科研、资政工作的“生命线”。决策咨询报告的最终目的和价值追求就是要让建议和意见进入领导决策或者变成党委、政府的政策,这一“政策性”特征决定了资政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大局来思考、谋划、推进和落实。资政工作的“针对性”特征决定了资政工作要注重对基层实际情况的研究,即重中之重是如何把握“下情”的问题,如果“下情”不明,资政工作就无法接地气。为此必须,一要关注工作“重点”,围绕工作重心“抓重点、重点抓”,只要选题精准、破题独到、结题及时,就不难出成果;二要关注群众“热点”,热点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要抓住了热点就抓住了本质和要害;三要关注工作推进的“难点”,难点工作往往是大家都感到头痛的工作,只要有解决难点问题的实招就是帮了工作的大忙;四要关注社会“焦点”,着力思考解决焦点问题的万全之策;五要关注不易受到重视的“疑点”,让疑点问题引起党委、政府的警觉,做到防患未然。

第二,创新决策咨询报告调研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党校系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研好方法,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具有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等优点,应继续坚持。与此同时,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r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数据r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器仿真等方法,对已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调研成果的质量。此外,调查研究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搞好调研工作,必须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积累经验、丰富技巧、提高能力。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8

一、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努力提高调研工作质量

我们坚持把调研工作放在组织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调研工作的认识,以建立完善各项调研工作制度为基础,以创新调研工作方式方法为手段,举全“部”之力,形成了调查研究的整体合力,促进了调研工作质量的提高。

一是整合资源,巩固调研工作的基础地位。组织工作调研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担负着为组织工作理清思路、反映动态、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把调查研究作为组工干部必备的基本功来抓,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即调研工作与业务工作统一部署、统一督办、统一考评、统一奖惩,着力构建组工干部全员参与的“大调研”格局。我们在整合组织部机关内部资源的同时,建立了调研宣传信息联络员制度,从乡镇及市直相关单位聘请了24名“笔杆子”为调研宣传信息联络员,定期召开联席会,分享信息,交流心得,并积极为他们提供材料收集、文章加工、作品推介等“一条龙”服务。

二是健全机制,激发调研工作活力。我们重视调研工作的制度建设,坚持从制度层面优化调查研究环境,用硬的制度来保证调研宣传任务的落实。一是坚持定期开展调研活动制度,要求组工干部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调研中了解动态,发现问题,研究措施,总结经验;二是坚持调研目标考核制度,要求每名组工干部每年学习一个专题,研究一个课题,发表十篇文章,并将调研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量质化目标管理、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表彰、提拔任用挂钩;三是坚持调研成果评比奖励制度,每年开展调研成果评比表彰活动,对先进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了组工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方法,促进调研工作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调研工作质量,我们注重把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研究方法引入到调研工作中。在坚持和完善座谈会、研讨会、典型调查、问卷调查等传统调研方法的同时,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调研中,积极运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如,在《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问题研究》课题调研中,我们首先运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传统调研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然后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加强指导,在对统计数据进行科学的数理分析基础上,较高质量地完成了课题调研报告。

二、围绕中心,科学谋划,努力增强调研工作实效

我们紧紧围绕组织部门的中心工作、特色工作和难点工作,科学选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增强了调研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找准调研工作的结合点。在调研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找准调研宣传工作与组织工作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强化专题调研。去年,我们针对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非公企业党建等工作,选定并分解了18个课题。各课题组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较高价值的调研成果。其中,《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问题研究》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组织工作调研课题三等奖,被黄石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优秀调研课题二等奖。

二是围绕特色工作,找准调研工作的切入点。我市是全省最早一批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和特色工作之一。去年,我们针对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党政正职分设和班子成员超职数配备比较普遍的问题,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访问了20多家单位,座谈干部110人,撰写了《大冶市市直正局级单位领导班子职数配备问题与对策》,为市委全面规范配备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是围绕难点工作,找准调研工作的突破点。近年来,我们在吃透上级组工会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及时把握组织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寻找突破点,克难攻坚,开展创新性调研。如,刘仁八镇针对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情况,就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为我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作用;金牛镇针对在外经商务工党员较多的实际,对流动党员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对流动党员管理难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有效解决这一难点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突出重点,加强转化,努力推动调研工作整体上台阶

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通过多途径、多渠道转化运用调研成果,较好地解决了调查研究与转化运用“两张皮”的问题。

一是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领导决策。我们把调研中得来的一些重要性、指导性强的调研成果融入到领导讲话中或者转化为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如,去年7月,市委根据调研报告《大冶市市直正局级单位领导班子职数配备问题与对策》,制定了《大冶市规范配备市直正局级单位领导班子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对市直39家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规范配备,一次性精减领导班子成员155名,领导班子党政正职分设的全部实行党政“一肩挑”。市直单位领导班子规范配备工作,实现了我市近几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中国人事报》、新华网、人民网、《湖北日报》、《湖北组织工作》、《黄石日报》、《东楚晚报》等媒体和刊物先后进行了报道,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9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精神,提升政务调研工作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服务,现就进一步加强政务调研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政务调研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政务调研工作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寻标、对标、达标、夺标的要求,精选调研课题,重点加强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全局重大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对市领导关注难点问题的专题性研究,对广大群众关心热点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对基层干部群众实践创新经验的典型性研究,充分发挥以研辅政、以文辅政的参谋助手作用,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年,政务调研工作要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围绕“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着重就加大经济领域、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力度,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等重点区域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调研,努力形成一批立意高、分量重、针对性强的调研成果,全面提高调查研究的决策服务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市政府研究室全年完成调研报告50篇,重点调研报告不少于20篇,重点调研报告市领导批示率达到80%以上。各区市政府研究部门也要按照高标准,确定目标任务。

二、重视加强调查研究队伍建设

要高度重视调研队伍建设,结合调研工作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机构建设,充实和加强调研工作力量。每个区市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都要有专门调研机构、人员。要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切实加强调研人员业务学习,认真钻研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专业水平。要加强对当前世界复杂多变形势的了解和对国家、省、市基本形势、基本情况的把握,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创新的战略思维和科学的分析判断能力,深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出更有独到见解、更加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调研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上坚定、研究能力强、文字水平高、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三、加强对政府系统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市政府研究室对政府系统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各区市、各部门的联系、合作与交流。建立完善政府系统调研工作网络,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定期全市政府系统重点调研选题参考,适时组织相关区市和部门开展联合调研,放大调研成果影响力。加强政府系统调研人员业务培训,通过专题研讨、成果交流、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提升调研工作能力和水平。各级政府研究部门要建立基层调研联系点,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安排力量进点调查研究,更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调研深度。市政府研究室每年对全市政府系统调研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评选优秀调研成果,并从中选出部分成果参加省政府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政府系统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表彰。

四、创新调研方式方法,确保调研报告质量水平

要高度重视调研选题,把选题作为提升调研报告质量的重要前提,进一步完善选题研究论证机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提升选题针对性和前瞻性。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与基层干部群众的面对面交流,尽量多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将课题做深做透。要积极创新调研方式,在继续坚持实地调研、外出考察、座谈研讨等行之有效的传统调研方式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和现代统计分析等对情况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辅助调研方式,尽量多占有相关调研信息、资料和数据。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和捕捉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升调研报告敏锐性和时效性。要建立完善调研工作专家库,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善于借用“外脑”、借助“外力”,搞好重大课题合作调研。调研报告执笔人要按照“务实求精”的要求,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和责任观念,做到调研报告情况真实、分析切实、对策务实和文风朴实,杜绝错字病句等低级错误,努力打造调研精品。要积极争取国务院、省政府研究部门对我市政府调研工作的支持,主动报送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典型经验,争取在内部刊物上刊发。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篇10

一、调查研究是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法宝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始终是以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为前提、为依据的。也就是说,我们党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实现并且不断深化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和统一,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不断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是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进行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通过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找到了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即一个用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一条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我们党进行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在人口众多、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国家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同时注意学习、借鉴外国有益成果和经验,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最终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而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新的强大生机与动力。

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全党范围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党中央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一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再次生动地反映了调查研究在我们党的决策工作和领导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是我们共产党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确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途径,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正如同志所指出的:“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甚至挫折。因此,加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领导机关在党的工作全局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要更加深刻地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工作越忙、任务越重,问题越复杂、矛盾越突出,越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发现、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真正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深刻领会、努力实践我们党关于调查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

搞好调查研究,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毫无疑问,我们现在面临的建设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条件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调查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不能丢。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大力提倡、身体力行调查研究,以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而且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调查研究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调查研究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精辟、深刻,贯穿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历经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成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必须坚持以这些科学思想方法为指导搞好调查研究,并以此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我们体会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着重领会和把握:

——牢固树立正确的决策来源于调查研究的观点。同志有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强调“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始终是制定政策的基础、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采取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的办法,是不可能提出好的政策建议、作出正确决定的,结果必将是极为有害和危险的。领导机关在任何时候都要自觉把调查研究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定的基本前提,用更多的时间、花更大的气力去弄清情况,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任何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须臾离不开调查研究;而真正求得对于事物正确认识的调查研究,须臾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研究不是立竿见影、轻而易举的事情,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就是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人民群众最期盼我们做的事情出发,开展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研究,科学总结和升华实践经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就是要有一种追求真理的勇气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反映实情,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意见,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紧紧依靠群众进行调查研究。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又是我们获取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更是我们检验和深化认识的客观依据。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我们搞调查研究,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拜群众为师,和群众交友,“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同群众一起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既要了解群众盼什么,也要了解群众怨什么;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行调查研究。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要善于运用矛盾的观点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突出重点,不断深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往往不得要领、难以深入。同志曾形象地比喻道,“假若丢掉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微末节,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仍是无发言权的”。另一方面,要通过分析事物的特殊性来把握普遍性。事物的普遍性总是寓于特殊性之中,而特殊性总是在一个方面或一定程度上反映普遍性。对于同一类别或相同性质的问题,要采取抓住典型、解剖“麻雀”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既选择好的典型总结经验,又解剖坏的典型吸取教训,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要善于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不就事论事,对事物进行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研究、分析,搞清楚内部和外部联系,真正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善于运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不能期望在一个时间段或者一定条件下得出永恒不变的结论,而要根据事物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获得新认识、解决新问题。

三、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搞好新时期调查研究工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很不容易。可以说,与以往相比,我们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正确决策的难度增大。这些都说明,搞好调查研究更为重要、迫切,要求更高。加强调查研究的任务又一次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搞好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同志强调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领导机关的调查研究直接服务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坚持求真务实极为重要。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才能了解真实情况,调查研究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在决策工作和领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我们在推进事业发展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调查研究要着眼于解决问题,着重在谋全局、抓大事、管方向上下功夫,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要重点调查研究本地区、本部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调查研究影响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性问题。2003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力量,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方面开展调研,形成了一批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同志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重视不重视调查研究、会不会调查研究,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思想是否成熟、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工作方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要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复杂问题、实现科学决策的钥匙,亲自了解基层的情况,亲自下功夫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亲自撰写调查报告。这对于防止和减少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对于正确地判断形势、制定政策,对于改善领导机关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都是不可或缺的。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创新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如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具有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等优点,应继续坚持。与此同时,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对已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